TWI781800B -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 Google Patents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800B
TWI781800B TW110139253A TW110139253A TWI781800B TW I781800 B TWI781800 B TW I781800B TW 110139253 A TW110139253 A TW 110139253A TW 110139253 A TW110139253 A TW 110139253A TW I781800 B TWI781800 B TW I7818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grabbing
belt
strap
tr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9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7442A (zh
Inventor
沈至偉
侯志展
陳毅航
楊晳炘
陳志倫
Original Assignee
銓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銓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銓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9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180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80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744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一種束帶儲存裝置,其中,該束帶儲存裝置內界定有至少一個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內由下至上的依序層疊放置有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一頂升機構可以上下的移動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使得最上方的該儲存盤位移至該束帶儲存裝置的一頂面;一抓取單元,該抓取單元可於該容置空間以及一輸出單元之間往返運行,該抓取單位抓取位移至該頂面的該儲存盤,並將該儲存盤移動至該輸出單元。

Description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一種儲存裝置,特別是一種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半導體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的發明,使得科技產業可以的發展並且應用於現代生活中,令現代人不僅於民生所用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及汽車等硬體設備逐漸提高水準,更加速了5G通訊、AI智能科技以及IOT物聯網的發展。
在半導體領域中,一晶圓成品的品質優劣牽涉了一科技設備的整體運作,當需要大量或有效率的製造並且維持該晶圓成品的高品質水準時,該晶圓於各步驟設備之間的傳遞便成為該晶圓成品的重要關鍵。而該晶圓在二個生產步驟之間的傳遞以及儲存,大多會將該晶圓於一儲存盤中存放,並將複數個儲存盤設計可堆疊組合的樣態,以省去空間。
為了防止運送時產生傾倒或碰撞而導致複數個該儲存盤以及複數個該晶圓損傷破碎,大多會再以人工的方式將表面具有一魔鬼氈結構的至少一束帶環繞該複數個儲存盤緊束固定,此方式不僅會產生人事與時間上成本的耗損,延遲整體製程時間以及效率,複數個該束帶的使用往往也不易管理,造成遺失並導致浪費。
為了發展一種可以減少束帶遺失的成本耗損,本發明提供一種束帶儲存裝置,其中,該束帶儲存裝置內界定有至少一個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內由下至上的依序層疊放置有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一頂升機構可以上下的移動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使得最上方的該儲存盤位移至該束帶儲存裝置的一頂面;一抓取單元,該抓取單元可於該容置空間以及一輸出單元之間往返運行,該抓取單位抓取位移至該頂面的該儲存盤,並將該儲存盤移動至該輸出單元。
其中,該束帶儲存裝置為長方框體,該束帶儲存裝置內部至少一部分為該容置空間,且該輸出單元設置於該容置空間旁側;該頂升機構包含垂直於一水平面的一頂升軌道以及沿該頂升軌道上下移動的一頂升基座,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依序層疊的放置於該頂升基座上,該頂升基座由下至上的於該容置空間中移動層疊放置的一個以上該儲存盤;該抓取單元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以及該輸出單元上方。
其中,該抓取單元包含沿該容置空間以及該輸出單元之位置對應設置的一第一抓取軌道;沿該第一抓取軌道移動的一抓取件,該抓取件包含有對應設置的一第一抓取端以及一第二抓取端,該第一抓取端以及該第二抓取端所構成之距離可以調整,且該第一抓取端以及該第二抓取端所構成之方向與該儲存盤的至少一長邊平行;以及一延伸裝置形成於該抓取件上,該延伸裝置可以依據所需,上下調整該抓取件相對於該容置空間以及該輸出單元之距離;以及該輸出單元包含有將該儲存盤運送至該束帶儲存裝置外的一輸出軌道以及沿著該輸出軌道移動的一承接基座,該承接基座用於承接該儲存盤,保持該儲存盤水平運行。
進一步地,該束帶儲存裝置內的其中一長邊之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該容置空間,該輸出單元設置於二個該容置空間之間,且該第一抓取軌道沿著該長邊方向設置於該本體上方,該輸出單元的一運輸方向與該長邊方向垂 直;以及於各該容置空間中,以該束帶儲存裝置的另一長邊為方向的間隔排列有三個該頂升機構,沿著三個該頂升機構排列方向設置有一第二抓取軌道,該第二抓取軌道可以沿著該第一抓取軌道移動,且該抓取件可以沿該第二抓取軌道來回於三個該頂升機構上方。
進一步地,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分別為朝下延伸的一檔板,於各該檔板的一自由端相互對應並水平沿伸的形成有一拖盤件,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以及二個該拖盤件之間可以構成有一抓取空間。
本發明更提供有一儲存盤,該儲存盤內界定有水平延伸的一儲存空間,該儲存空間中可儲存有至少一個該束帶,其中,該儲存盤設置有至少一定位件,該定位件沿該儲存盤其中一長度方向設置,該定位件表面凹設有至少一溝槽,該束帶利用其中一相對長邊插設於該溝槽內,並以一相對短邊之方向的直立於該儲存空間。
其中,該儲存盤為一盤狀物,該盤狀物之上方構成該儲存空間,或是該儲存盤為一四邊框形,其框形內界可以定為該儲存空間。
其中,該束帶的該相對長邊包含有位於相對兩端的一穿設端與一自由端,該穿設端包含有一金屬環,該束帶以該相對短邊的方向垂直於該儲存空間。
進一步地,二個該定位件平行的設置於該儲存空間,且二個該定位件的各該溝槽相互對應設置,二個該定位件之間形成之距離小於等於該束帶之長度;該束帶放置於該儲存盤上時,該穿設端以及該自由端分別放置於二個該定位件相互對應的該溝槽。
進一步地,一固定元件形成於各該溝槽內,該固定元件可以固定該束帶於各該溝槽內,該固定元件可以是吸引該金屬環的一磁鐵、利用真空吸 力吸住該束帶之其中一側面的一吸真空元件或是抵壓該束帶其中一側面的一抵壓元件。
本發明提供之儲存盤,可以依據該束帶的長度而調整二個該定位件之間所形成的距離,且該固定元件不僅可以防止該束帶掉落,更可以維持該束帶以短邊方向直立於該儲存空間之型態,整齊同方向並一致性的排列一個以上該束帶。
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可以對應該儲存盤之長度調整,利用二個該檔板分別的抵靠於該儲存盤的其中一對邊,以及二個該拖盤件分別的至該對邊插入於最上方該儲存盤的下方,使得上方該儲存盤得以容納於該抓取空間內,如此該儲存盤經由該抓取單元移動時,便可以經由該拖盤件穩定支撐,保持水平不怕傾倒。
該輸出單元設置於二個該容置空間之間時,便可以減少該第一抓取軌道來回移動的距離,並且提高該束帶儲存裝置移動該儲存盤的效率。
利用多個該頂升機構的設置,增加該儲存盤以及該束帶的儲存量,也可以依據所需,將不同長度的該束帶分類存放,達到有效的束帶管理,且該第一抓取軌道以及該第二抓取軌道不同延伸方向的設置,更可以令該抓取件的移動範圍大幅度提升,促進該束帶儲存裝置整體實用性。
10:束帶儲存裝置
10A:本體
11:容置空間
12:儲存盤
121:儲存空間
122:定位件
123:溝槽
124:固定元件
1241:磁鐵
13:頂升機構
131:頂升軌道
132:頂升基座
14:抓取單元
141:第一抓取軌道
141A:第二抓取軌道
142:抓取件
145:延伸裝置
15:輸出單元
151:輸出軌道
1511:輸出末端
152:承接基座
16:束帶
161:穿設端
162:自由端
163:金屬環
164:裸露段
20:束帶綁設裝置
21:夾取機構
211:移動軌道
212:第一夾取手臂
2121:第一基座
2122:長度延伸裝置
2123:第一夾爪
213:第二夾取手臂
2131:第二基座
2132:第二軌道
2133:第二夾爪
22:輸盤機構
221:輸盤件
222:輸盤軌道
223:抵壓元件
2231:支撐架
2232:抵壓桿
23:綁束機構
231:自動手臂
231A:第一自動手臂
231B:第二自動手臂
2311:旋轉基座
2312:自動夾嘴
2312A:第一自動夾嘴
2312B:第二自動夾嘴
2312C:第三自動夾嘴
2312D:第四自動夾嘴
2313:夾面
A:暫存盤
B:第一夾持角度
C:第二夾持角度
D:角度關係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一區域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部分元件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二區域側視圖
圖5A至圖5C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一夾取步驟示意圖
圖6A至圖6B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二夾取步驟示意圖
圖7A至圖7F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綁束步驟示意圖
請參考圖1至圖4,其為本發明所提供之束帶儲存裝置10較佳實施例。透過一控制系統的調控,使得儲存有至少一個束帶16的該束帶儲存裝置10可以將其中一個該束帶16傳遞至一束帶綁設裝置20。該束帶綁社裝置20進一步的可以將其中一束帶16移動至可以容置一晶圓且疊層放置的一個以上暫存盤A附近,並執行將該束帶16綁束疊層放置的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外周面之動作。
該束帶儲存裝置10包含有至少一個容置空間11、一個以上儲存盤12、至少一個頂升機構13、一抓取單元14以及一輸出單元15。於該容置空間11內由下至上的依序層疊放置有一個以上該儲存盤12,該頂升機構13可以上下的移動層疊放置的一個以上該儲存盤12,使得最上方的該儲存盤12可以位移至該束帶儲存裝置10的頂面。該抓取單位14抓取該容置空間11中最上方的該儲存盤12,並移動至該輸出單元15。
請配合參考圖2以及圖3,該儲存盤12包含有一儲存空間121,該儲存空間121中係儲存有至少一個該束帶16,其中,該儲存盤12可為一盤狀物,該盤狀物之上方可以構成水平延伸的該儲存空間121;該儲存盤12也可為一四邊框形,其框形內便可以界定為該儲存空間121。該束帶16以其一相對短邊之方向直立於該儲存盤12所構成的該儲存空間121,較佳的,該束帶16以其該相對短邊的方向垂直於該儲存空間121。
本實施例中,該儲存盤12為一方形板體,該儲存盤12的一上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定位件122,該定位件122沿該儲存盤12其中一長度方向設置,該 定位件122較佳的為一塊體,且其表面凹設有至少一溝槽123,使得該束帶16可以利用其中一相對長邊插設於該溝槽123內,如此便可以利用該溝槽123的支撐將該束帶16以其該相對短邊方向的直立於該儲存盤12上方所構成該儲存空間121。
該儲存盤12與該定位件122並無限定為二個分開的元件,該儲存盤12與該定位件122也可為一體成行設置。本實施例中,二個該定位件122平行的設置於該儲存空間121,且二個該定位件122的各該溝槽123相互對應設置,二個該定位件112之間形成之距離小於等於該束帶16之長度。如此,該束帶16便可以利用其該相對長邊之兩端插設於位置相互對應的二個該溝槽123內,達到以該相對短邊直立於該儲存空間121之型態。
進一步的,該束帶16的該相對長邊包含有位於相對兩端的一穿設端161與一自由端162,以及形成於該束帶16表面的一魔鬼氈結構,其中,該穿設端161包含有一金屬環163。該束帶16放置於該儲存盤12上時,該穿設端161以及該自由端162分別放置於二個該定位件122相互對應的該溝槽123。該束帶16的長度會依據欲綁束的該暫存盤A的大小以及該暫存盤A層疊放置的數量所構成之外周圍大小而有所不同,因此二個該定位件122之間所形成的距離也會依據該束帶16的長度而有所調整。
較佳的,設置有一固定元件124於各該溝槽123內,使得該束帶16插入於各該溝槽123內時,該固定元件124可以使得該束帶16穩定於各該溝槽123內,不易掉落,該固定元件124可以是吸引該金屬環163的一磁鐵1241、一吸真空元件或是一抵靠元件。
以該固定元件124為該磁鐵1241為例,於該定位件122的各該溝槽123底部各設置有一磁鐵1241,如此,該磁鐵1241便可以利用磁性,使得束帶16的該金屬環163與其吸引固定,不僅可以防止該束帶16掉落,更可以維持該束帶 16以短邊方向直立於該儲存空間121之型態,整齊同方向並一致性的排列一個以上該束帶16。
以該固定元件124為該吸真空元件或該抵靠元件為例,於各該溝槽123之槽壁上皆設置該吸真空元件或該抵靠元件。當該束帶16插入於各該溝槽123內時,該吸真空元件便可以利用真空吸力吸住該束帶16之其中一側面;而該抵靠元件則是可以展現抵壓該束帶16之其中一該側面,進而固定該束帶16於各該溝槽123內。
本實施例中,二個該定位件122的該固定元件124分別為該磁鐵1241以及該吸真空元件,如此,便可以利用該磁鐵1241固定該束帶16的該穿設端161以及金屬環163;並利用該吸真空元件固定該束帶16的該自由端162,不僅可以更佳的穩定該束帶16,更可以確保該束帶16可以垂直於該儲存空間121。
該頂升機構13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1內,該頂升機構13包含垂直於水平面的一頂升軌道131以及沿該頂升軌道131上下移動的一頂升基座132,其中一個以上該儲存盤12依序層疊的放置於該頂升基座132上,如此該頂升基座132便可以由下至上的於該容置空間中移動層疊放置的一個以上該儲存盤12,使得最上方的該儲存盤12可以位移至該束帶儲存裝置10的頂面。
較佳的,該束帶儲存裝置10包含有外型為長方框體的一本體10A,該本體10A內部至少一部分形成為該容置空間11,該輸出單元15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1旁側,該抓取單元14設置於該容置空間11以及該輸出單元15上方,且該抓取單元14可於該容置空間11以及該輸出單元15之間往返運行。該抓取單元14包含一第一抓取軌道141以及沿該第一抓取軌道141移動的一抓取件142,且該第一抓取軌道141沿該容置空間11以及該輸出單元15之位置對應設置。該抓取件142為一類長桿狀,其兩端分別為相互對應設置的一第一抓取端以及一第二抓 取端。該第一抓取端可以相對該第二抓取端靠近或遠離,且該第一抓取端以及該第二抓取端所構成之方向與該儲存盤12的至少一長邊平行。
一延伸裝置145形成於該抓取件142上,該延伸裝置145可以依據所需,上下調整該抓取件142相對於該容置空間11以及該輸出單元15之距離。當該抓取件142欲抓取該容置空間11中最上方的該儲存盤12時,該抓取件142沿著該第一抓取軌道141移動至該容置空間11上方,此時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之間所構成的距離略大於該儲存盤12的至少一該長邊。
接著,該延伸裝置145使得該抓取件142可以朝向該容置空間11方向延伸,使得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可以朝下移動並對應該儲存盤12的該長邊兩端,接著,該第一抓取端相對該第二抓取端靠近,抓取最上方的該儲存盤12。該延伸裝置145進一步的可以使該抓取件142遠離該容置空間11,最後,該抓取件142便可以沿該第一抓取軌道141移動至該輸出單元15。
該第一抓取端以及該第二抓取端的型態並不限定,其可以是一夾嘴,並且於抓取該儲存盤12時,夾持該儲存盤12的其中一對邊。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抓取端143與該第二抓取端144分別為朝下延伸的一檔板。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的一自由端相互對應並水平沿伸的形成有一拖盤件。使得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以及二個該拖盤件之間可以構成有一抓取空間。
如此,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並對應該儲存盤12的該對邊相互靠近時,二個該檔板分別的抵靠於該對邊,且二個該拖盤件分別的至該對邊插入於最上方該儲存盤12的下方,使得上方該儲存盤12得以容納於該抓取空間內,如此該儲存盤12經由該一抓取單元14移動時,便可以經由二個該拖盤件穩定支撐,保持水平不怕傾倒。
該輸出單元15承接經由該抓取單位14釋放的該儲存盤12,並且將該儲存盤12運送至該束帶儲存裝置10外,該輸出單元15包含有一輸出軌道151以 及沿著該輸出軌道151移動的一承接基座152。該輸出軌道151的一運輸方向並不限定,可以依照運送該儲存盤12的需求,決定該輸出方向。該承接基座152之上方形成有一平面,係用於承接該儲存盤12,保持該儲存盤12水平運行。
當該抓取單位14欲抓取該儲存盤12移動至該輸出單元15時,該抓取單位14移動至該承接基座152上方,該延伸裝置1435使得該抓取件1432朝向該承接基座152方向延伸,使得該儲存盤12可以朝下移動並放置於該承接基座152上方,接著,該第一抓取端1433相對該第二抓取端1434遠離,便可以釋放該儲存盤12。
該束帶儲存裝置10並不限定該容置空間11的數量,也並不限定該容置空間11與該輸出單元15之間的相對位置。舉例而言,該本體10A(該長方框體)內的一長邊方向之兩端各分別設置有一個該容置空間11,而該輸出單元15設置於二個該容置空間11之間,且該第一抓取軌道141沿著該長邊方向設置於該本體10A上方,而該輸出單元15的該運輸方向與該長邊方向垂直。如此位於中間的該輸出單元15與二個該容置空間11之距離皆相等,便可以減少該第一抓取軌道141來回移動的距離,並且提高該束帶儲存裝置10移動該儲存盤12的效率。
更佳的,該容置空間11亦不限定該頂升機構13的數量,本實施例中,每個該容置空間11中,以該本體10A(該長方框體)的另一長邊方向間隔排列有三個該頂升機構13,且該抓取單元14進一步的包含沿著三個該頂升機構13排列方向設置的一第二抓取軌道141A,其中該抓取件142可以沿該第二抓取軌道141A之設置方向來回於三個該頂升機構13上方移動。較佳的該第二抓取軌道141A可以沿著該第一抓取軌道141移動,進而帶動該抓取件142於該容置空間11以及該輸出單元15之間往返運行。如此,便可以利用複數個該頂升機構13的設置,增加該儲存盤12以及該束帶16的儲存量,也可以依據所需,將不同長度的該束帶16分類存放,達到有效的束帶管理,且該第一抓取軌道141以及該第二抓 取軌道141A不同延伸方向的設置,更可以令該抓取件142的移動範圍大幅度提升,促進該束帶儲存裝置10整體實用性。
請配合參考圖4以及圖6B,該束帶綁設裝置20包含有至少一個夾取機構21、一輸盤機構22以及一綁束機構23,該夾取機構21對應設置於該輸出軌道151遠離該束帶儲存裝置10之一輸出末端1511,該夾取機構21可選擇的夾取該儲存盤12上其中一個該束帶16,並朝向該輸盤機構22移動靠近。該輸盤機構22可至該束帶綁設裝置20外將疊層放置的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運送至該束帶綁設裝置20,並且位置對應該夾取機構21。該夾取機構21夾取該束帶16移動至鄰近該輸盤機構22處時,該束帶16位置得以對應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至少一外周面。該綁束機構23與該輸盤機構22相鄰設置,該綁束機構23至該夾取機構21取得該束帶16,並將束帶16綁設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外周圍。
進一步地配合參考圖5A,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夾取機構21包含一移動軌道211、一第一夾取手臂212以及一第二夾取手臂213。該移動軌道211設置於該輸出末端1511上方,較佳的,該移動軌道211與該定位件122相互平行設置,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可以沿該移動軌道211來回運行,使得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可以依據所需,選擇性的夾取該儲存盤12上其中一個該束帶16。
進一步地,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包含一第一基座2121、一長度延伸裝置2122以及二個第一夾爪2123,其中,該第一基座2121設置於該移動軌道211以及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之間,且該第一基座2121可以沿著該移動軌道211帶動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移動。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與該束帶16的該相對長邊方向平行的兩端並且分別的設置有一個該第一夾爪2123,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可以依據需求或是對應該束帶16之長度延展或是收縮,使得二個該第一夾爪2123之間的距離遠離或拉近。
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的型態不限制,其可以是二個相互套接的二個桿狀物,透過二個該桿狀物相互的軸向運動,使得設置於兩端的該第一夾爪2123對應移動;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也可以是一螺桿,而其中一個該第一夾爪2123包含有一螺紋套環可移動的套設於該螺桿外周圍,透過一馬達轉動該螺桿,其中一個該第一夾爪2123邊可以相對著另一個該第一夾爪2123移動。本實施例中,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為二個相互套接的二個板狀物,透過二個該板狀物相互的軸向運動,使得設置於兩端的該第一夾爪2123對應移動,該板狀物的設置可以相對的提高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的機構穩定性。
進一步地,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的兩端朝向該儲存盤12方向凸出設置有二個延伸板,二個該第一夾爪2123分別可轉動的設置於二個延伸板上,使得各該第一夾爪2123可以沿著各該延伸板朝向該儲存盤12靠近或遠離,並且相對二個延伸板轉動展現一第一狀態以及一第二狀態。該第一夾爪2123的自由端包含有成對設置的一夾嘴,以及形成於該夾嘴中間的一夾嘴開口,該夾嘴開口的大小依據該夾嘴的開啟或關閉改變。
接著,請配合參考圖5A至圖5C,其為該第一夾取手臂212於該儲存盤12上夾取其中一個該束帶16之步驟示意圖。於起始位時,各該第一夾爪2123的該夾嘴朝向該儲存盤12方向延伸,展現該第一狀態,且該夾嘴開口呈現開放的樣態。此時,成對的該夾嘴所構成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儲存盤12上的至少一個該束帶16。
當該第一夾取手臂212欲夾取其中一個該束帶16時,各該第一夾爪2123經由該第一基座2121沿著該移動軌道211的移動,使得其中一個該束帶16得以對齊於各該第一夾爪2123上該夾嘴開口。較佳的,於此步驟時,該長度延伸裝置2122對應該束帶16之長度延展或是收縮,使得二個該第一夾爪2123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該束帶16之長度。
當該第一夾取手臂212位置對應至其中一個該束帶16時,各該第一夾爪2123沿著各該延伸板朝向該束帶16靠近,使得該束帶16位置於上方的該相對長邊可以位置於各該夾嘴開口內,且各該第一夾爪2123的成對的該夾嘴分別位置於該束帶16的兩側面,此時,二個該夾嘴相互靠近至並夾持該束帶16。當該夾嘴夾持該束帶16時,各該第一夾爪2123沿著各該延伸板移動,連帶該束帶16遠離該儲存盤12。較佳的,其中一個該第一夾爪2123夾持該束帶16該穿設端161的該金屬環163;另一個該第一夾爪2123則夾持該束帶16的自由端162末端,使得該第一夾取手臂212至各該溝槽123內移出該束帶16時,可以穩固的令該束帶16脫離該固定元件124。
接著,如圖5B所示,二個該第一夾爪2123連帶著該束帶16相對二個該延伸板轉動90度,使得各該第一夾爪2123的該二夾嘴朝向遠離該束帶儲存裝置10之方向延伸,展現該第二狀態。進一步的,如圖5C箭頭方向所示,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可以順應該移動軌道211的設置夾持該束帶16遠離該束帶儲存裝置10,較佳的,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夾持該束帶16移動至鄰近該輸盤機構22處,更佳的,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夾持該束帶16移動至鄰近該第二夾取手臂213位置處。
請配合參考圖6A至圖6B,其為該第二夾取手臂213至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取得其中一個該束帶16之步驟示意圖。該第二夾取手臂213主要作用為將該束帶16帶離該束帶儲存裝置10,並且將該束帶16位移至對應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至少一個該外周面。需注意的是,該第二夾取手臂213的設置並不限定,亦可以僅透過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將該束帶16直接移動至鄰近該輸盤機構22處。
該第二夾取手臂213的設置,可以使得該束帶綁設裝置20的整體流程更加順暢,減少動作之間的等待時間。例如,該第二夾取手臂213夾取其中 一個該束帶16後,於該第二夾取手臂213做動的過程中,該第一夾取手臂212可以同時間的執行復位的動作,並至該儲存盤12取得另一個該束帶16,使得該束帶綁設裝置20效率倍增。
該第二夾取手臂213的結構也並不限制,該第二夾取手臂213亦可以實質上的與該第一夾取手臂212相同。本實施例中,第二夾取手臂213包含一第二基座2131、二個第二軌道2132以及二個第二夾爪2133,其中,各該第二基座2131分別設置於各該第二軌道2132以及各該第二夾爪2133之間,使得各該第二基座2131可以分別沿著各該第二軌道2132帶動各該第二夾爪2133移動。
二個該第二軌道2132,對齊成一直線的間隔設置,且該直線平行於二個該第一夾爪2123所形成之直線。二個該第二夾爪2133可以依據需求或是對應該束帶16之長度,使得各該第二基座2131沿著該第二軌道2132移動,調整二個該第二基座2131上該第二夾爪2133之間的距離。二個該第二軌道2132並不限定為分離之樣態,二個該第二軌道2132亦可以為一體之直線軌道,使得各該第二基座2131得以移動於其中。
二個該第二夾爪2133分別可轉動的設置於二個該第二基座2131上,使得各該第二夾爪2133可以相對該第二基座2131轉動。各該第二夾爪2133的自由端亦包含有成對的一第二夾嘴,以及形成於該第二夾嘴之間的一第二夾嘴開口,該第二夾嘴開口之大小依據該第二夾嘴的開啟或關閉改變。
於起始位時,各該第二夾爪2133的該第二夾嘴朝向該第一夾取手臂212方向延伸,且各該第二夾嘴開口呈現開放樣態。此時,該第二夾嘴延伸方向對應於展現該第二狀態的該夾嘴延伸方向。較佳的,二個該第二夾爪2133依據該第一夾取手臂212所夾持的該束帶16之長度,調整其之間的距離至小於或等於該束帶16之長度。
配合參考圖5C,當該第一夾取手臂212順應該移動軌道211位移時,該第一夾取手臂212移動至鄰近該第二夾取手臂213位置,使得該束帶16的另一該相對長邊可以相對的位置於各該第二夾嘴開口內,且成對的該第二夾嘴分別位置於該束帶16的兩側面,接著,該第二夾嘴相互靠近即可夾持該束帶16。較佳的,二個各該第二夾爪2133與該第一夾爪2123夾持該束帶16之部位相互錯開,使得該第一夾取手臂212與該第二夾取手臂213不會相互干擾。
接著,如圖6B所示,二個該第二夾爪2133連帶著該束帶16相對二個該第二基座2131轉動180度,使得各該第二夾爪2133的該第二夾嘴朝向該輸盤機構22方向,較佳的,各該第二夾爪2133夾持該束帶16相對該第二基座2131轉動,使得該束帶16對應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至少一個該外周面,更佳的,各該第二夾爪2133相對該第二基座2131轉動,使得該束帶16對應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一底面。
請配合參考圖7A至圖7F,其為該綁束機構23將其中一個該束帶16綁設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外周圍之步驟示意圖。該綁束機構23與該輸盤機構22相鄰設置,該輸盤機構22較佳的包含有一輸盤件221、一輸盤軌道222以及一抵壓元件223。
該輸盤件221可以連帶的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於該輸盤軌道222中移動,使疊層放置的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可以透過該輸盤件221運送至位置對應該第二夾取手臂213處。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疊層的放置於該輸盤件221之上表面,且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其中一端突出於該輸盤件221,較佳的,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其中一端,朝向該第二夾取手臂213方向突出於該輸盤件221。
該抵壓元件223可以提供一壓力使得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可以穩定的疊層放置於該輸盤件221之上表面,避免移動時產生搖晃不穩甚至是碰撞損傷。本實施例中,該抵壓元件223包含有一支撐架2231以及一抵壓桿2232,該支 撐架2231包含朝上突出並間隔設置於該輸盤件221上表面的至少二個支撐桿以及連接二個支撐桿並平行該輸盤件221的一頂板,使得該支撐架2331呈現一類ㄇ型結構設置於該輸盤件221上,其中,至少二個間隔設置的該支撐桿距離大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其中一長邊距離,使得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得以容置於該支撐架2231與該輸盤件221之間所構成之一拖盤空間內。該抵壓桿2232可活動的穿設於該頂板,使得該抵壓桿2232的其中一端可以抵靠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之上表面,並提供一壓力達到穩定疊層放置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之功能。
配合參考圖6B,該綁束機構23包含二個自動手臂231,且二個該自動手臂231分別設置於該輸盤機構22之兩側,並且對應該第二夾取手臂213。二個該自動手臂231並無限定其樣態,二個該自動手臂231之目的為當該第二夾取手臂213夾持該束帶16移動至對應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的一底面時,二個該自動手臂231可以分別至二個該第二夾爪2133夾取其中一個該束帶16的該穿設端161與該自由端162。
如圖7A所示,二個該自動手臂231之自由端皆包含有一旋轉基座2311,該旋轉基座2311之自由端界定有一平面,且該旋轉基座2311可以該平面為基準地旋轉,使得該平面得以順時鐘或逆時鐘的轉動。各該平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自動夾嘴2312,使得二個該自動手臂231可以透過該旋轉基座2311轉動至少一個該自動夾嘴2312,使其可以於綁社該束帶16時,依據需求使得各該自動夾嘴2312得以展現各種角度以及方向的夾取該束帶16。
於本實施例中,二個該自動手臂231進一步的可以界定為一第一自動手臂231A以及一第二自動手臂231B。而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進一步的包含成對的一第一自動夾嘴2312A以及成對的一第二自動夾嘴2312B,且該第一自動夾嘴2312A以及該第二自動夾嘴2312B分別所構成的一夾取方向相互垂直。該第 一自動夾嘴2312A與該第二自動夾嘴2312B之間距離並不限制,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自動夾嘴2312A與該第二自動夾嘴2312B相鄰設置
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則包含成對的一第三自動夾嘴2312C以及成對的一第四自動夾嘴2312D,其中,成對的該第三自動夾嘴2312C所構成之相互對應的二個夾面2313具備凹凸對應的一表面,舉例來說,該二個夾面2313朝其延伸方向的形成有凹凸對應一曲形表面。本實施例中,該第三自動夾嘴2312C的其中一個該夾面2313突出有一V型凸塊,該V型凸塊兩側所形成之斜面沿該夾面之延伸方向排列,而另一個該夾面2313則朝內凹設有一V型凹槽,且該V型凸塊以及該V型凹槽結構相互咬和。
當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以及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分別的欲夾取該第二夾取手臂213上該束帶16的該穿設端161與該自由端162時,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以及該第二夾取手臂213分別的以該第一自動夾嘴2312A以及該第三自動夾嘴2312C夾取該穿設端161與該自由端162,其中,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夾取於該束帶16與該金屬環163之間的連接處,使得該金屬環163經由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夾束固定,不會隨意擺盪位移。該第二自動手臂231A夾取該自由端162時,該束帶16之自由端162末段部分裸露,形成一裸露段164,且凹凸對應的二個該夾面2313,使得該束帶16得以對應二個該夾面2313夾合以該裸露段164的該相對短邊方向的呈現V型凹曲。
接著,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以及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分別的帶動該束帶16的該穿設端161與該自由端162朝該暫存盤A的一頂面位移,使得該束帶16可以至該底面朝上的環繞該暫存盤A。此時,該第一自動夾嘴2312A夾束該金屬環163並使其朝上方直立,該第三自動夾嘴2312C夾取該裸露段164使其水平並對齊該金屬環163,由於該束帶16對應二個該夾面2313夾合而呈現V型凹曲, 使得裸露段164產生一結構強度,不至於水平時下垂墜彎曲而無法對齊該金屬環163。
請參考圖7B以及圖7C,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帶動該裸露段164穿入該金屬環163後,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釋放該束帶16,也因為該裸露段164具備該結構強度,使得該裸露段164可以支撐該金屬環163掛設於其中。接著,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利用其該第二自動夾嘴2312B夾持該裸露段164,且第三自動夾嘴2312C釋放該束帶16。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接著帶動該自由端162朝向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的位置方向位移。
較佳的,該自由端162的延伸方向與該暫存盤A的該頂面之間呈現一角度關係D,且該角度介於10度至60度之間。該束帶16藉由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的帶動位移,逐步的環繞貼合於該暫存盤A的環周圍,也因為該自由端162的延伸方向與該頂面的該角度關係D,使得該金屬環163朝向該暫存盤A的該頂面靠攏,更佳的,該金屬環163抵靠於該頂面與其中一環側面連接的側邊。其中,該第二自動夾嘴2312B夾持該裸露段164時呈現有一第一夾持角度B,該第一夾持角度B的角度以及方向並不限制,該第一夾持角度B的形成有助於該第一自動手臂231A給予該束帶16一張力,使的該束帶16逐漸貼和並環繞該暫存盤A。
請參考圖7D,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利用其該第四自動夾嘴2312D夾持該裸露段164,且該第二自動夾嘴2312B釋放該束帶16。此時該自由端162的延伸方向與該暫存盤A的該頂面之間的該角度關係D介於0度至30度之間。同樣的,該第四自動夾嘴2312D夾持該裸露段164時呈現有一第二夾持角度C,並給予該束帶16該張力,確保該束帶16貼和並緊束該暫存盤A之該環周圍。也應映該角度關係D趨近於0,該金屬環163抵靠於該暫存盤A的該頂面與其中一該環側面之間,或是該金屬環163抵靠於該暫存盤A的其中一該環側面。
接著請參考至圖7E以及圖7F,該第四自動夾嘴2312D夾持該裸露段164並帶動該自由端162朝向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的位置方向位移。此時,該束帶16以貼和並緊束該暫存盤A,因此該自由端162可以該金屬環163為支點經由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帶動位移,也由於該金屬環163抵靠於該頂面與其中一該環側面之間(或是抵靠於其中一該環側面),使得該金屬環163或是該束帶16與該金屬環163之間的連接處可以作為一抵靠區,防止環束於該暫存盤A環周面的該束帶16隨著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的移動方向相對該暫存盤A轉動。
較佳的,該第四自動夾嘴2312D於位移時,與該裸露段164之間仍然呈現有該第二夾持角度C,給予該束帶16該張力。最後,該第二自動手臂231B帶動該自由端162朝向該穿設端161方向移動,並利用該束帶16表面的該魔鬼氈結構使得該自由端162與該穿設端161相互黏合,完成將該束帶16環繞綁束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之步驟。
該控制系統連接該束帶儲存裝置10以及該束帶綁設裝置20,該控制系統可以依據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之環周面之大小選擇放置於該儲存裝置10的其中一個該儲存盤12以及其中一個該束帶16,並依據該束帶16之長度,調控該夾取機構21上二個該夾爪之間的距離,以及二個該自動手臂231於綁設該束帶16時的一運動軌跡,使得本發明可以達到自動化之作用。該控制系統可以設置於一電腦上,如此,一操作人員也可以依據所需經由該電腦設定或是檢視該控制系統。
較佳的,該控制系統可以透過無線射頻辨識(RFID)之原理,有效的控制以及管理各該束帶16的使用狀況。該控制系統包含有一資料記錄中心、至少一個偵測器以及一個以上的無線射頻辨識裝置,其中,於各該束帶16、各該溝槽123附近或是各該儲存盤12上可選擇性設置有該無線射頻辨識裝置(RFID),並且於該抓取單元14、該夾取機構21或是該綁束機構23上可選擇的 設置有該偵測器。如此,便可以利用該偵測器偵測各該無線射頻辨識裝置,並將一偵測結果傳遞至該資料記錄中心,紀錄各該束帶16以及/或各該儲存盤12的使用狀況。
舉例而言。當該控制系統依據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之環周面選定欲使用的該束帶16尺寸時,該控制系統可以經由該資料記錄中心選定放置有對應尺寸的該束帶16之該儲存盤12,並確認該儲存盤12放置於該容置空間11的區域。接著該控制系統給予一指令驅動對應的該頂升機構13移動該儲存盤12,並指示該抓取單元14移動至對應位置。其中該抓取單元14的偵測器可以偵測位於該儲存盤12的該無線射頻辨識裝置,使得該控制系統可以即時紀錄並更新該儲存盤12的使用狀況,並同時比對是否與該指令相符。
當該儲存盤12移動至該輸出軌道151之該輸出末端1511時,該夾取機構21依據該指令夾取該儲存盤12上經選定的該束帶16,並傳遞至該綁束機構23執行綁束該束帶16之步驟。同時地,該夾取機構21以及/或該綁束機構23的該偵測器可以偵測位於該束帶16以及/或該溝槽123的該無線射頻辨識裝置,使得該控制系統可以即時更新該束帶16的使用狀況或是該溝槽123是否為一閒置狀態,並同時比對該束帶16之尺寸是否與該指令相符。
本發明中,該束帶綁設裝置20並不限定僅用於將該束帶16綁設於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外周圍上,該束帶綁設裝置20亦可以執行將一個以上該暫存盤A外周圍上的該束帶16卸除。透過該控制系統給予的該指令,使得該束帶綁設裝置20利用該自動手臂231將該束帶16卸除,並且傳遞至該夾取機構21,於過程中,該夾取機構21以及/或該綁束機構23的偵測器可以偵測位於該束帶16的該無線射頻辨識裝置,使得該束帶16之尺寸得以辨識。
接著該控制系統可以依照該資料記錄中心的紀錄,選定其對應的尺寸的該儲存盤12以及該溝槽123,並給予該指令將該儲存盤12移動至該輸出軌 道151之該輸出末端1511,同時的該偵測器可以於該儲存盤12移動過程中偵測位於該儲存盤12上以及該溝槽123的該無線射頻辨識裝置,如此便可以有效的確認該儲存盤12是否與該指令相符以及該溝槽123是否為一閒置狀態。最後將該夾取機構21依據指令將該束帶16放置於選定的該溝槽123中時,該偵測器傳遞該偵測結果,使得該控制系統可以更新該儲存盤12、該溝槽123以及該束帶16的使用狀況。
10:束帶儲存裝置
10A:本體
11:容置空間
12:儲存盤
132:頂升基座
141:第一抓取軌道
141A:第二抓取軌道
142:抓取件
15:輸出單元
20:束帶綁設裝置
21:夾取機構
22:輸盤機構
23:綁束機構

Claims (8)

  1. 一種束帶儲存裝置,該束帶儲存裝置內的其中一長邊之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內由下至上的依序層疊放置有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一頂升機構可以上下的移動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使得最上方的該儲存盤位移至該束帶儲存裝置的一頂面,一輸出單元設置於二個該容置空間之間並且一運輸方向與該長邊方向垂直;一抓取單元,該抓取單元可於該容置空間以及一輸出單元之間往返運行,該抓取單位抓取位移至該頂面的該儲存盤,並將該儲存盤移動至該輸出單元,包含,一第一抓取軌道沿著該長邊方向設置於該本體上方,其中:於各該容置空間中,以該束帶儲存裝置的另一長邊為方向的間隔排列有三個頂升機構,沿著三個頂升機構排列方向設置有一第二抓取軌道,該第二抓取軌道可以沿著該第一抓取軌道移動,且該抓取件可以沿該第二抓取軌道來回於三個該頂升機構上方。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束帶儲存裝置,其中:該束帶儲存裝置為長方框體;該頂升機構包含垂直於一水平面的一頂升軌道以及沿該頂升軌道上下移動的一頂升基座,一個以上該儲存盤依序層疊的放置於該頂升基座上,該頂升基座由下至上的於該容置空間中移動層疊放置的一個以上該儲存盤;該抓取單元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以及該輸出單元上方;以及該輸出單元包含一輸出軌道以及沿著該輸出軌道移動的一承接基座,該承接基座用於承接該儲存盤,保持該儲存盤水平運行,其中,該輸出單元將該儲存盤運送至該束帶儲存裝置外。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束帶儲存裝置,該抓取單元包含: 沿該第一抓取軌道移動的一抓取件,該抓取件為一類長桿狀其兩端分別為對應設置的一第一抓取端以及一第二抓取端,該第一抓取端以及該第二抓取端所構成之距離可以調整,且該第一抓取端以及該第二抓取端所構成之方向與該儲存盤的至少一長邊平行;以及一延伸裝置形成於該抓取件上,該延伸裝置可以依據所需,上下調整該抓取件相對於該容置空間以及該輸出單元之距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束帶儲存裝置,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分別為朝下延伸的一檔板,於各該檔板的一自由端相互對應並水平沿伸的形成有一拖盤件,該第一抓取端與該第二抓取端以及二個該拖盤件之間可以構成有一抓取空間。
  5. 如請求項1述之束帶儲存裝置,該儲存盤內界定有水平延伸的一儲存空間,該儲存空間中可儲存有至少一個該束帶,其中,該儲存盤設置有至少一定位件,該定位件沿該儲存盤其中一長度方向設置,該定位件表面凹設有至少一溝槽,該束帶利用其中一相對長邊插設於該溝槽內,並以一相對短邊之方向的直立於該儲存空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束帶儲存裝置,該儲存盤為一盤狀物,該盤狀物之上方構成該儲存空間,或是該儲存盤為一四邊框形,其框形內界可以定為該儲存空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束帶儲存裝置,其中:該束帶的該相對長邊包含有位於相對兩端的一穿設端與一自由端,該穿設端包含有一金屬環,該束帶以該相對短邊的方向垂直於該儲存空間;以及二個該定位件平行的設置於該儲存空間,且二個該定位件的各該溝槽相互對應設置,二個該定位件之間形成之距離小於等於該束帶之長度;該束帶放置於該儲存盤上時,該穿設端以及該自由端分別放置於二個該定位件相互對應的該溝槽。
  8. 如請求項8所述之束帶儲存裝置,一固定元件形成於各該溝槽內,該固定元件可以固定該束帶於各該溝槽內,該固定元件可以是吸引該金屬環的一磁鐵、利用真空吸力吸住該束帶之其中一側面的一吸真空元件或是抵壓該束帶其中一側面的一抵靠元件。
TW110139253A 2021-10-22 2021-10-22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TWI781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253A TWI781800B (zh) 2021-10-22 2021-10-22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253A TWI781800B (zh) 2021-10-22 2021-10-22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1800B true TWI781800B (zh) 2022-10-21
TW202317442A TW202317442A (zh) 2023-05-01

Family

ID=85476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9253A TWI781800B (zh) 2021-10-22 2021-10-22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180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24182B (zh) * 1992-08-04 1994-05-21 Ibm
CN1429738A (zh) * 2001-12-25 2003-07-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辊自动包装方法和系统
US7624870B2 (en) * 2005-05-25 2009-12-01 Miraial Co., Ltd. Single thin plate storage container and shock-absorbing support members used therein
US20110089069A1 (en) * 2004-09-13 2011-04-21 Meadwestvaco Corporation Packaged banded envelopes
TWM418889U (en) * 2011-06-10 2011-12-21 King Yuan Electronics Co Ltd An automatically packing device for chips
US8327775B2 (en) * 2008-09-16 2012-12-11 Philip John Fox Harris Transport pallet
US9793421B2 (en) * 2014-12-05 2017-10-17 Solarcity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cision automation of manufacturing solar panels
CN111312638A (zh) * 2019-10-25 2020-06-19 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原料暂存的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CN112960221A (zh) * 2021-02-02 2021-06-15 无锡思诺盈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24182B (zh) * 1992-08-04 1994-05-21 Ibm
CN1429738A (zh) * 2001-12-25 2003-07-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辊自动包装方法和系统
US20110089069A1 (en) * 2004-09-13 2011-04-21 Meadwestvaco Corporation Packaged banded envelopes
US7624870B2 (en) * 2005-05-25 2009-12-01 Miraial Co., Ltd. Single thin plate storage container and shock-absorbing support members used therein
US8327775B2 (en) * 2008-09-16 2012-12-11 Philip John Fox Harris Transport pallet
TWM418889U (en) * 2011-06-10 2011-12-21 King Yuan Electronics Co Ltd An automatically packing device for chips
US9793421B2 (en) * 2014-12-05 2017-10-17 Solarcity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cision automation of manufacturing solar panels
CN111312638A (zh) * 2019-10-25 2020-06-19 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原料暂存的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CN112960221A (zh) * 2021-02-02 2021-06-15 无锡思诺盈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7442A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12135U (zh) 一种物流包裹智能搬运机器人抓手
TWI775779B (zh) 分選單元、檢驗系統及用於操作分選單元的方法
WO2022161017A1 (zh) 磁铁充磁装置
CN108163536B (zh) 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电池的转盒线
RU2015149308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и собирания незаполненных пакетов с выливными носиками
JPS61217321A (ja) コーン状物品の箱詰め装置
EP3196132A1 (en) A method of packing articles into a packing box, and corresponding packing device
WO2021223365A1 (zh) 一种晶圆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及cmp设备清洗模块
US10403533B2 (en) Substrate rotary loader
TWI781800B (zh) 束帶儲存裝置及其儲存盤
TW201605704A (zh) 送料系統
CN211594187U (zh) 送料装置
TWI792629B (zh) 束帶儲存綁設系統
CA2921869A1 (en) Destacking and restacking of containers using a robot in poultry hatchery operations
TW202318558A (zh) 束帶綁設裝置
CN105501510A (zh) 瓦片自动包装生产流水线及实施方法
US4579498A (en) Stack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tack of a predetermined shape from pipes or other similar long pieces
CN108557474A (zh) 一种有色光学玻璃防破损运输方法
CN107344362A (zh) 工件抓取系统
CN112938025A (zh) 电子产品包装系统
WO2023155410A1 (zh) 半导体元件转运设备
CN215207841U (zh) 线轮流转系统及绕线系统
CN116022411A (zh) 束带储存绑设装置、系统及其储存盘
WO2022009172A1 (en) Handling method and machine to re-arrange ceramic articles of a group of ceramic articles
CN221070120U (zh) 一种卸垛码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