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1638B -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638B
TWI781638B TW110119517A TW110119517A TWI781638B TW I781638 B TWI781638 B TW I781638B TW 110119517 A TW110119517 A TW 110119517A TW 110119517 A TW110119517 A TW 110119517A TW I781638 B TWI781638 B TW I7816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wall
inner ring
wall
pipe joint
bellow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6693A (zh
Inventor
林泰源
Original Assignee
林泰源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泰源 filed Critical 林泰源
Priority to TW110119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163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63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6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669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管接頭,包含一連接於一接管的第一管接件、一可轉動地套設於一波紋管且螺接於該第一管接件的第二管接件、一套設於該波紋管一端的套環,及套設於該套環與該波紋管間的止漏環。該套環包括以沖壓方式一體成型的一內環壁、一環繞該內環壁的外環壁,及連接該內環壁一端與該外環壁一端的抵靠壁。該內環壁具有一通過擠壓而成型且由內表面凹陷並突出於外表面的螺旋紋路。該螺旋紋路螺合於該波紋管。藉此,以層層套接的套環、波紋管、止漏環,大幅提升氣密性與止漏效果,及使該套管能夠一次沖壓成型,而大幅縮短製造時間。

Description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管接頭,特別是指一種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參閱圖1,說明中國專利公開號第203604863號專利案所揭露之一種習知的管接頭1,主要包含一連接於一管件(圖未示)的轉換接頭11、一可轉動地套設於一波紋管2且螺接於該轉換接頭11的接頭基體12、一套設於該波紋管2與該接頭基體12間且對合於該波紋管2的閥體13、一套設於該波紋管2與該接頭基體12間的覆塑層14,及一套設於該覆塑層14與該接頭基體12間的密封圈15。藉此,在不影響該接頭基體12轉動效果的情形下,通過迫抵於該接頭基體12且對合於該波紋管2的閥體13,使該接頭基體12能夠穩固的連接於該波紋管2,及通過該覆塑層14與該密封圈15達到止漏效果。
惟,由於該覆塑層14與該密封圈15可滑動地套設在該波紋管2,因此,在安裝時,有容易滑動不易定位的缺點。
且該閥體13是由二個半部對合而成,除了存在有縫隙外,且該密封圈15雖然可以提升該接頭基體12與該覆塑層14間的氣密效果,但該覆塑層14與該波紋管2間同樣存在有間隙,以致於整體的止漏效果不如預期。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提升氣密性與止漏效果的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於是,本發明管接頭,適用於連接一波紋管與一接管,並包含一第一管接件、一第二管接件、一套環,及一止漏環。
該第一管接件連接於該接管。
該第二管接件可轉動地套設於該波紋管,且連接於該第一管接件,並包括一環繞該波紋管的擋止部。
該套環包括一內環壁、一環繞該內環壁且與該內環壁界定出一環隙的外環壁,及連接該內環壁一端與該外環壁一端的抵靠壁,該內環壁穿置在該波紋管內,並具有一由內表面凹陷且突出於外表面的螺旋紋路,該螺旋紋路螺合於該波紋管,該外環壁套置在該波紋管外,該抵靠壁抵靠於該波紋管一端。
該止漏環環繞該波紋管,並包括一穿置在該環隙且迫抵於該抵靠壁的塞環部,及一反向於該塞環部且受迫於該第二管件之擋止部的迫抵部。
一種管接頭的套環製造方法,以一金屬板材為原料,並包含下列步驟:
沖壓該板材成為一環件,該環件一體成型有該內環壁、該外環壁與該抵靠壁。
使該內環環繞一擠壓件,並接觸於該擠壓件的一凸部。
在該內環與該凸部相對位移且該內環與該擠壓件二者其中一者轉動的過程中,擠壓該內環壁形成該螺旋紋路。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以層層套接的套環、波紋管、止漏環,大幅提升氣密性與止漏效果,且在螺旋紋路通過特殊之擠壓方式成型的情形下,使該套管能夠一次沖壓成型,而大幅縮短製造時間。
參閱圖2、圖3與圖4,本發明管接頭的一實施例,適用於連接一波紋管32與一接管31,而適用於安裝在一電氣箱(圖未示)、或一控制箱(圖未示),並包含一第一管接件4、一第二管接件5、一套環6,及一止漏環7。
該第一管接件4包括一外表面形成有螺紋且螺合於該接管31的第一螺紋段41,及一外表面形成有螺紋且反向於該第一螺紋段41的第二螺紋段42。該第二螺紋段42具有一端緣421。
該第二管接件5可轉動地套設於該波紋管32,並包括一環繞該波紋管32的擋止部51,及一內表面形成有螺紋且螺合於該第一管接件4的螺合部52。
該套環6包括一內環壁61、一環繞該內環壁61且與該內環壁61界定出一環隙60(如圖4與圖6)的外環壁62,及連接該內環壁61一端與該外環壁62一端的抵靠壁63。
該內環壁61穿置在該波紋管32內,並具有一由內表面凹陷且突出於外表面的螺旋紋路611。該螺旋紋路611螺合於該波紋管32。
該外環壁62套置在該波紋管32外,並具有一形成在遠離該抵靠壁63之一端且迫抵於該第二螺紋段42之端緣421的環緣621。
該抵靠壁63抵靠於該波紋管32一端。
該止漏環7環繞該波紋管32,並包括一穿置在該環隙60且迫抵於該抵靠壁63的塞環部71,及一反向於該塞環部71且受迫於該第二管件之擋止部51的迫抵部72。該迫抵部72的外徑大於該塞環部71的外徑,且該塞環部71具有一形成在內表面且螺合於該波紋管32的內螺紋711。
安裝時,只需先將該第二管接件5套置在該波紋管32外,再通過該止漏環7的內螺紋711,將該止漏環7螺合於該波紋管32的外表面,然後,將該套環6的內環壁61對準該波紋管32的開口,並通過該內環壁61的螺旋紋路611,將該套環6螺合於該波紋管32,且在螺旋過程中,使該內環壁61螺合於該波紋管32的內表面,至該抵靠壁63抵靠於該波紋管32時,該止漏環7的塞環部71恰能嵌入該波紋管32的外表面與該外環壁62間的間隙,藉此,使該套環6、該止漏環7螺合於該波紋管32,且相互迫抵而氣密接觸。
最後,只需轉動該第二管接件5,就可以使該第二管接件5的螺合部52螺合於該第一管接件4的第二螺紋段42,且可以在螺合過程中,以該擋止部51推頂該止漏環7的迫抵部72朝該第一管接件4的方向移動,及以該第二螺紋段42的端緣421推頂該套環6的環緣621朝該第二管接件5的方向移動,藉此,使該第一管接件4、該第二管接件5、該套環6與該止漏環7間由內外向層層套合,且相互迫抵而氣密接觸,並完成組裝。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由於該套環6的螺旋紋路611被該外環壁62遮擋,因此,在製造該套環6時,受限於該螺旋紋路611的位置,現行的製造方法,只能先沖壓成型該內環壁61,待該螺旋紋路611加工完成後,再以二次沖壓方式,成型該外環壁62與該抵靠壁63。
應當注意的是,該套環6的製造方法不限於前述二次沖壓成型方式,也可以如圖5與圖6所示的製造方法,以一金屬板材600為原料,及以一沖壓機(圖未示)與一加工裝置8為工具。
該加工裝置8包括一可被驅動而轉動的套筒81、一沿一軸線X方向延伸的滑軌82、一相對該套筒81可移動地滑行於該滑軌82且能夠以該軸線X為中心偏轉的載台83,及一安裝在該載台83上的擠壓件84。該套筒81具有一形成在內表面且界定有一導程的螺旋凹溝811。該擠壓件84具有形成在外表面的凸部841,且相對該套筒81內表面在一偏壓位置與一脫離位置間移動,在該偏壓位置時,該凸部鄰近該套筒81,在該脫離位置時,該凸部遠離該套筒81。
參閱圖5,並配合圖6~圖9,該套環6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S01:沖壓該板材600成為一環件6’,使該環件6’一體成型有該內環壁61、該外環壁62與該抵靠壁63。
步驟S02:將該環件6’套置在該套筒81,至該抵靠壁63抵靠於該套筒81端緣,使該內環壁62穿置入該套筒81內且鄰近該套筒81內表面。
步驟S03:驅動該載台83帶動該擠壓件84沿該軸線X朝該套筒81方向移動,至該擠壓件84穿置在該套筒81內,且被該內環壁61環繞。
步驟S04:驅動該載台83帶動該擠壓件84以該軸線X為中心朝該套筒81方向偏轉,至該擠壓件84位於該偏壓位置時,該凸部841會擠壓該內環壁61朝該套筒81的螺旋凹溝811凹陷。
步驟S05:驅動該載台83帶動該擠壓件84沿該軸線X方向相對該套筒81移動一距離L,同時,驅動該套筒81轉動,使該擠壓件84的凸部841相對該內環壁61移動時,擠壓該內環壁61依循該螺旋凹溝811形成該螺旋紋路611。
值得說明的是,該距離L沿該軸線X方向的長度小於該內環壁61沿該軸線X方向的長度。
步驟S06:驅動該載台83帶動該擠壓件84以該軸線X為中心朝遠離該套筒81方向偏轉,至該擠壓件84位於該脫離位置時,該凸部841與該內環壁61相間隔。
步驟S07:驅動該載台83沿該軸線X方向朝遠離該套筒81方向移動,至該擠壓件84脫離該套筒81後,就可以取出加工完成的套環6。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將前述實施例的優點歸納如下:
1、本發明能夠以由內向外層層套合且相互迫抵的該第一管接件4、該第二管接件5、該套環6與該止漏環7,大幅提升氣密性與止漏效果。
2、由於該套環6與該止漏環7分別螺合於該波紋管32,因此,在螺接該第一管接件4與該第二管接件5的過程中,該套環6與該止漏環7都能夠穩定於該波紋管32上,而不會干擾該第二管接件5,進而能夠提升安裝時的方便性與順暢性。
3、重要的是,本發明能夠以特殊的擠壓方式成型該螺旋紋路611,使該套環6能夠一次沖壓成型,而大幅縮短製造時間。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1:接管 32:波紋管 4:第一管接件 41:第一螺紋段 42:第二螺紋段 421:端緣 5:第二管接件 51:擋止部 52:螺合部 600:板材 6’:環件 6:套環 60:環隙 61:內環壁 611:螺旋紋路 62:外環壁 621:環緣 63:抵靠壁 7:止漏環 71:塞環部 711:內螺紋 72:迫抵部 8:加工裝置 81:套筒 811:螺旋凹溝 82:滑軌 83:載台 84:擠壓件 841:凸部 L:距離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剖視圖,中國專利公開號第203604863號專利案所揭露之一種習知的管接頭; 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管接頭的一實施例;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一剖視圖; 圖5是製造該實施例之一套環的一流程圖; 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一板材被沖壓成該套環; 圖7是一正視圖,說明一用於製造該套環的加工裝置; 圖8是沿著圖7中之線Ⅷ-Ⅷ所截取的剖視圖;及 圖9是沿著圖7中之線Ⅸ-Ⅸ所截取的剖視圖。
31:接管
32:波紋管
4:第一管接件
41:第一螺紋段
42:第二螺紋段
421:端緣
5:第二管接件
51:擋止部
52:螺合部
6:套環
60:環隙
61:內環壁
611:螺旋紋路
62:外環壁
621:環緣
63:抵靠壁
7:止漏環
71:塞環部
711:內螺紋
72:迫抵部

Claims (9)

  1. 一種管接頭,適用於連接一波紋管與一接管,並包含:一第一管接件,連接於該接管;一第二管接件,可轉動地套設於該波紋管,且連接於該第一管接件,並包括一環繞該波紋管的擋止部;一套環,包括一內環壁、一環繞該內環壁且與該內環壁界定出一環隙的外環壁,及連接該內環壁一端與該外環壁一端的抵靠壁,該內環壁穿置在該波紋管內,並具有一由內表面凹陷且突出於外表面的螺旋紋路,該螺旋紋路螺合於該波紋管,該外環壁套置在該波紋管外,該抵靠壁抵靠於該波紋管一端;及一止漏環,環繞該波紋管,並包括一穿置在該環隙且迫抵於該抵靠壁的塞環部,及一反向於該塞環部且受迫於該第二管件之擋止部的迫抵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接頭,其中,該第一管接件包括一外表面形成有螺紋的第一螺紋段,及一外表面形成有螺紋且反向於該第一螺紋段的第二螺紋段,該第二管接件還包括一內表面形成有螺紋的螺合部,該螺合部螺合於該第一管接件的第二螺紋段。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接頭,其中,該止漏環之迫抵部的外徑大於該塞環部的外徑,且該塞環部具有一形成在內表面且螺合於該波紋管的內螺紋。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接頭,其中,該套環的外環壁具有一形成在遠離該抵靠壁之一端且抵靠於該第一管接件一 端的環緣。
  5. 一種如請求項4所述的管接頭的套環製造方法,以一金屬板材為原料,並包含下列步驟:沖壓該板材成為一環件,該環件一體成型有該內環壁、該外環壁與該抵靠壁;使該內環壁環繞一擠壓件,並接觸於該擠壓件的一凸部;及在該內環壁與該凸部相對位移且該內環壁與該擠壓件二者其中一者轉動的過程中,擠壓該內環壁形成該螺旋紋路。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套環製造方法,其中,沖壓該板材時,還進一步一體成型有該環緣。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套環製造方法,其中,該環件套置在一可轉動的套筒,使該內環壁穿置入該套筒內且鄰近該套筒內表面,該套筒具有一形成在內表面且界定有一導程的螺旋凹溝。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套環製造方法,其中,接觸於該內環壁的擠壓件,可被驅動地沿一軸線方向相對該內環壁移動一距離,該距離沿該軸線方向的長度小於該內環壁沿該軸線方向的長度。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套環製造方法,其中,該擠壓件還能夠偏離該軸線,而相對該套筒內表面在一偏壓位置與一脫離位置間移動,在該偏壓位置且移動該距離時,該凸部鄰近該套筒,且用於擠壓該內環壁依循該螺旋凹溝變 形,在該脫離位置時,該凸部遠離該套筒,且與該內環壁相間隔。
TW110119517A 2021-05-28 2021-05-28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TWI781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517A TWI781638B (zh) 2021-05-28 2021-05-28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517A TWI781638B (zh) 2021-05-28 2021-05-28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1638B true TWI781638B (zh) 2022-10-21
TW202246693A TW202246693A (zh) 2022-12-01

Family

ID=85462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9517A TWI781638B (zh) 2021-05-28 2021-05-28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163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0781A (ja) * 1999-02-01 2000-08-08 Techno Furekkusu:Kk 金属製可撓管と接続管との継手部構造及びそれらの継手連結方法
JP2003240169A (ja) * 2002-02-13 2003-08-27 Onda Seisakusho:Kk 管継手
US20050006895A1 (en) * 2003-07-07 2005-01-13 Akira Muroi Pipe joint
CN101520116A (zh) * 2009-02-25 2009-09-02 张康盛 波纹管接头
CN103115208A (zh) * 2011-11-16 2013-05-2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管接头
TWM508634U (zh) * 2015-03-31 2015-09-11 shi-fang Zhang 波紋管接頭改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0781A (ja) * 1999-02-01 2000-08-08 Techno Furekkusu:Kk 金属製可撓管と接続管との継手部構造及びそれらの継手連結方法
JP2003240169A (ja) * 2002-02-13 2003-08-27 Onda Seisakusho:Kk 管継手
US20050006895A1 (en) * 2003-07-07 2005-01-13 Akira Muroi Pipe joint
CN101520116A (zh) * 2009-02-25 2009-09-02 张康盛 波纹管接头
CN103115208A (zh) * 2011-11-16 2013-05-2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管接头
TWM508634U (zh) * 2015-03-31 2015-09-11 shi-fang Zhang 波紋管接頭改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6693A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2951B2 (en) Gasket-mounting structure
US20060276079A1 (en) Electric signal line connector
US10018290B2 (en) Pressing ring, joint, and valve
US6270125B1 (en) Molded tubing assemblies
TWI738973B (zh) 樹脂製管接頭
WO2012164762A1 (ja) 継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392636A1 (en) Pipe coupling
TWI781638B (zh) 管接頭及其套環製造方法
US3656783A (en) Transition pipe joint
WO2020233335A1 (zh) 一种与管子连接的管接头
US9086176B2 (en) Valve structure
CN109477578B (zh) 密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143867A1 (en) Tube coupling
CN201386876Y (zh) 汽车油管连接机构
CN209991034U (zh) 一种连接波纹管用的接头
WO2021039804A1 (ja) 流路構造
CN220074562U (zh) 一种内孔安装包覆o型圈工装
CN217540036U (zh) 一种快接式三通接头
TWI802823B (zh) 樹脂接頭、流路塊以及流體控制裝置
TW202020353A (zh) 插組式萬向氣壓連接器
CN217073301U (zh) 一种挤出机口模的增光结构
CN211550875U (zh) 一种管与其塑料接头的连接结构
WO2021070589A1 (ja) シール部材及びシール機構
JP7474632B2 (ja) シール部材
US10975972B2 (en) Control valv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