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7690B - 觸控板模組 - Google Patents

觸控板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7690B
TWI777690B TW110127411A TW110127411A TWI777690B TW I777690 B TWI777690 B TW I777690B TW 110127411 A TW110127411 A TW 110127411A TW 110127411 A TW110127411 A TW 110127411A TW I777690 B TWI777690 B TW I7776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touch panel
panel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7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5565A (zh
Inventor
何宣緯
王文彥
張庭瑋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7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7690B/zh
Priority to CN202110938228.5A priority patent/CN115686251A/zh
Priority to US17/493,850 priority patent/US11474632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69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5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556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Abstract

一種觸控板模組包括導光板、電路板、光源、反射層、薄膜、觸控基板、蓋板及低透光層。電路板設置在導光板的底面的一側,且重疊於導光板並且突出於導光板的入光面。光源設置在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側。反射層位於導光板與電路板之間。薄膜重疊設置於導光板的出光面、遠光面與底面。薄膜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側與第二端側。第一端側經由連接件固著於出光面連接入光面的側緣區,且第二端側固著於反射層。觸控基板位於導光板的底面的一側。蓋板位於導光板的出光面的一側。薄膜位於蓋板與導光板之間。低透光層設置在蓋板朝向導光板的一側。

Description

觸控板模組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板模組,其亮度適中且均勻性佳,並且可改善觸控板模組側面漏光及黑邊等問題。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及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人都必須利用各式各樣輸入裝置作為資料輸入或操控使用。其中,觸控板(touch pad)因其設置面積較小且操作方便而經常應用在電子產品中,例如筆記型電腦的滑鼠板、繪圖板、甚至是具有顯示功能的觸控板產品。
一般來說,蓋板大都是以透光膠層直接貼合在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的出光面。然而,不同於一般的觸控顯示面板(touch panel),觸控板的玻璃蓋板的背面通常會印刷上半透光油墨層。由於透光膠層與導光板的折射率相近,光線在導光板和透光膠層內橫向傳遞時容易被半透光油墨層吸收,造成觸控板的出光亮度過低。此外,搭配側入式背光組件的觸控板模組雖然具有較輕薄的外觀,但容易有觸控板亮度不均、側邊漏光或黑邊的問題,造成外觀品味不佳而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板模組,其亮度適中且均勻性佳,並且可改善觸控板模組側面漏光及黑邊等問題。
本發明的觸控板模組包括導光板、電路板、光源、反射層、薄膜、觸控基板、蓋板以及低透光層。導光板具有出光面、底面、入光面與遠光面。出光面連接入光面與遠光面,並且與底面相對設置。電路板設置在導光板的底面的一側,且具有基部與延伸部。基部重疊於導光板。延伸部連接基部並且突出於入光面。光源設置在延伸部上,且位於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側。反射層設置在導光板的底面的一側,且位於導光板與電路板的基部之間。薄膜重疊設置於出光面、遠光面與底面。薄膜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側與第二端側。第一端側經由連接件固著於出光面連接入光面的側緣區,且第二端側固著於反射層。觸控基板位於導光板的底面的一側。薄膜位於觸控基板與導光板之間。蓋板設置在導光板的出光面的一側。薄膜位於蓋板與導光板之間。低透光層設置在蓋板朝向導光板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薄膜和出光面之間設有空氣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空氣層沿著第一方向的最大高度等於連接件沿著第一方向的厚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空氣層沿著出光面的法線方向的高度隨著遠離連接件而遞減。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光源適於朝向該入光面發出光線。光線經由導光板朝向遠離光源的方向傳遞,並且自出光面朝向蓋板出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更包括遮光板,設置在薄膜背離導光板的一側,並且遮蓋出光面的側緣區與光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蓋板以透光黏著層與薄膜相貼合,且連接件為不透光黏著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薄膜的第二端側經由黏著膠層固著於反射層。黏著膠層具有多個黏著圖案以及設置在這些黏著圖案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多個間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多個間隙為相互連通的多條開槽,且任兩相鄰的黏著圖案之間設有這些開槽的其中一者。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多個間隙為多個缺口,且多個黏著圖案的至少一部份的任兩相鄰者部分相連而形成這些缺口的其中一者。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導光板更包括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相對設置,並且各自連接入光面、出光面、遠光面與底面。薄膜更包括第一側翼與第二側翼。第一側翼與第二側翼分別重疊設置於導光板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並且固著於反射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薄膜的第一側翼和第二側翼經由黏著膠層固著於反射層。黏著膠層具有多個黏著圖案以及設置在這些黏著圖案之間的多個間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多個間隙為相互連通的多條開槽,且任兩相鄰的黏著圖案之間設有這些開槽的其中一者。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多個間隙為多個缺口,且多個黏著圖案的至少一部份的任兩相鄰者部分相連而形成這些缺口的其中一者。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黏著膠層區分為彼此分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第一側翼與第二側翼分別經由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固著於反射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低透光層設置在蓋板朝向薄膜的一表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板模組的薄膜的第二端側經由黏著膠層固著於反射層,且黏著膠層整面性地覆蓋第二端側。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中,薄膜的第一端側是經由連接件固著於導光板的出光面連接入光面的側緣區,且薄膜的第二端側固著於導光板底側的反射層。此薄膜的設置可避免導光板與蓋板間的低透光層直接接觸導光板,從而解決光線在導光板內傳遞時因低透光層的吸收而產生光能損耗的問題。換句話說,可增加光源在導光板的出光面的總出光亮度及出光均勻性,進而提升觸控板模組的外觀品味。
為讓本發明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通過參考以下的詳細描述並同時結合附圖可以理解本發明。須注意的是,為了使讀者能容易瞭解及圖式的簡潔,本發明中的多張圖式中的特定元件並非依照實際比例繪圖。此外,圖中各元件的數量及尺寸僅作為示意,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舉例來說,為了清楚起見,各膜層、區域及/或結構的相對尺寸、厚度及位置可能縮小或放大。
本文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圖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而並非用來限制本公開。應了解到,當元件或膜層被稱為設置在另一個元件或膜層“上”或“連接”另一個元件或膜層時,所述元件或膜層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膜層上或直接連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膜層,或者兩者之間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層(非直接情況)。相反地,當元件或膜層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個元件或膜層“上”或“直接連接”另一個元件或膜層時,兩者之間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層。
在下述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採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且將省略其贅述。此外,不同實施例中的特徵只要不違背發明精神或相衝突,均可任意混合搭配使用,且依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公開涵蓋的範圍內。另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不同的元件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也並非用以限定元件的製造順序或設置順序。
圖1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俯視示意圖。圖1對應於圖2的剖線A-A’。圖3A是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圖3B是圖3A的黏著膠層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仰視示意圖。圖4A及圖4B是圖3A的觸控板模組的另一些變形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為清楚呈現起見,圖2僅繪示出圖1的導光板10、電路板20、光源30及薄膜50,且圖3A省略了圖1的觸控基板150的繪示。
請參照圖1與圖2,觸控板模組100包括導光板10、電路板20、光源30與反射層40。導光板10具有入光面10a、出光面10b、遠光面10c和底面10d。出光面10b連接入光面10a和遠光面10c,並且與底面10d相對設置。導光板10的材料例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烯烴、或聚碳酸酯,但不以此為限。
電路板20設置在導光板10的底面10d的一側,且具有基部20b與延伸部20e。延伸部20e連接基部20b,並且突出導光板10的入光面10a。舉例來說,電路板20可以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金屬芯印刷電路板(metal core printed circuit board,MCPCB)、可撓式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CB)、或其他合適的電路板。
光源30設置在電路板20的延伸部20e上,且位於導光板10的入光面10a的一側。光源30適於朝向導光板10的入光面10a發出光線L,而此光線L經由導光板10朝向遠離光源30的方向傳遞,並且自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出射。在本實施例中,光源30可以是多個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組合,而發光二極體例如是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ED)或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ED),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光源30也可以是冷陰極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
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層40設置在導光板10的底面10d的一側,且位於導光板10與電路板20的基部20b之間。更具體地說,反射層40是經由透光黏著層81貼合於導光板10的底面10d上。透光黏著層81的材料例如包括光學透明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光學透明樹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其他合適的光學級膠材。由於光源30發出的部分光線L在導光板10內的傳遞過程中會經由導光板10的底面10d出射而造成光能的損耗,因此,透過反射層40的設置可將這些光線L反射回導光板10,從而提升觸控板模組100的光能利用率。
另一方面,電路板20的基部20b沿著出光面10b的法線方向(例如方向Z)與導光板10重疊。舉例來說,電路板20可經由設置在基部20b表面上的黏著件(未繪示)固定在反射層40背離導光板10的一側表面上,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電路板20與反射層40(或導光板10)的固定關係也可以其他合適的接合件來實現。
進一步而言,觸控板模組100更包括薄膜50與蓋板60。薄膜50重疊設置於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遠光面10c與底面10d,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側51和第二端側52。薄膜50的第一端側51經由連接件C固著於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連接入光面10a的側緣區,且薄膜50的第二端側52經由黏著膠層90固著於反射層40。薄膜50的材料例如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醯亞胺(polyimide,PI)、或其他合適且透光的可撓性基材。
特別注意的是,薄膜50與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之間設有空氣層AL,而此空氣層AL沿著出光面10b的法線方向(例如方向Z)的高度H隨著遠離連接件C而遞減。舉例來說,薄膜50可抵靠在導光板10的遠光面10c上,且其兩個端側朝向遠離遠光面10c的方向拉撐,使薄膜50與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之間的空氣層AL在YZ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現楔型輪廓。從另一觀點來說,連接件C沿著方向Z的厚度t可定義出空氣層AL的最大高度H。亦即,空氣層AL的高度H的最大值(即最大高度)可等於連接件C的厚度t。
蓋板60設置在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的一側,且薄膜50位於蓋板60與導光板10之間。特別注意的是,蓋板60是經由透光黏著層82與薄膜50相貼合。由於蓋板60的基板材質大都具有一定的挺性(stiffness),例如:玻璃、石英、或其他合適的高分子聚合物(例如聚碳酸酯),因此藉由蓋板60與薄膜50的貼合關係可增加薄膜50重疊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的部分的表面平整度(flatness)。換句話說,可避免膜厚較薄的薄膜50定義空氣層AL的表面產生皺摺而影響觸控感測功能以及整體的外觀品味(例如光學水波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蓋板60的材料也可以是聚酯材料,例如Mylar。在本實施例中,透光黏著層82的材料例如包括光學透明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光學透明樹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其他合適的光學級膠材。
為了增加蓋板60背側的構件(例如反射層40)的隱匿性,觸控板模組100在蓋板60朝向導光板10的一側還設有低透光層70,且低透光層70位於導光板10與蓋板6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低透光層70可選擇性地設置在蓋板60朝向薄膜50的表面60s上,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低透光層70可以半透明油墨直接印刷在蓋板60的表面60s而成。
由於透光黏著層82的折射率與導光板10的折射率相當,倘若將背側印刷有低透光層70的蓋板60直接以透光黏著層82貼合於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上,會降低光線L在導光板10內靠近出光面10b一側的全反射次數,造成光源30在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的出光亮度不均。此外,由於低透光層70具有一定的吸光特性,當部分光線在導光板10內橫向傳遞的過程中透射至此低透光層70時會產生光能的損耗。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透過薄膜50與導光板10所間隔出的空氣層AL的折射率與導光板10的折射率差異的增加,可降低光源30發出的光線L在橫向傳遞的過程中自導光板10出射並照射到低透光層70的發生機率,進而提升光源30在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的總出光亮度以及出光均勻性。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薄膜50是從導光板10的出光面10b經由遠光面10c而延伸至導光板10的底面10d。亦即,導光板10的遠光面10c被翻摺的薄膜50所包覆。據此,可改善一般透光黏著層在導光板周邊溢膠或導光板的裁切缺陷所產生的黑邊問題,並且降低導光板10在遠光面10c一側的漏光程度。
請同時參照圖3A,黏著膠層90連接薄膜50的第二端側52和反射層40之間,黏著膠層90可以具有多個黏著圖案P,且該些黏著圖案P之間設有多個間隙G。這些間隙G相互連通以形成多條開槽。這些開槽可作為黏著膠層90在薄膜50的第二端側52貼附於反射層40的過程中的排氣通道,避免在黏著膠層90與反射層40(或薄膜50的第二端側52)之間形成氣泡。換句話說,可增加觸控板模組100的平整性以滿足各類應用的整合需求。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另一變形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的黏著膠層90A的多個黏著圖案P’可沿著方向X(或方向Y)相互連接並形成多個缺口N,且這些缺口N彼此連通以形成黏著膠層90A在方向X上延伸的排氣通道(如圖4A所示)。在又一變形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的黏著膠層90B的多個黏著圖案P”則是同時沿著方向X和方向Y相互連接並形成多個缺口N’,且這些缺口N’彼此分離開來(如圖4B所示)。
舉例來說,圖4A的黏著膠層90A及圖4B的黏著膠層90B的形成步驟可包括:將膠材以點狀佈膠的方式塗佈於反射層40上、膠材在薄膜50的第二端側52貼附於反射層40的過程中受擠壓而擴散以及在固化後形成前述的黏著膠層90A或黏著膠層90B。需說明的是,黏著膠層的這些缺口的構型與分布可取決於點膠的間距、膠的液滴量以及薄膜50與反射層40貼合時的壓合力道。因此,本發明並不以圖式揭示內容而加以限制。
在又一變形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e的黏著膠層90”可整面性地覆蓋薄膜50的第二端側52(如圖3B所示)。亦即,黏著膠層90”可不具有圖3A的多個間隙G和圖4A(或圖4B)的缺口N。
請繼續參照圖1,觸控板模組100還包括遮光板BL,用以將薄膜50的第一端側51固定在連接件C和遮光板BL之間。連接件C的材料可為不透光黏著層,並且設置在出光面10b連接入光面10a的側緣區。遮光板BL設置在薄膜50背離導光板10的一側,並且遮蓋該出光面10b的側緣區與光源30。不透光的連接件C和遮光板BL可用以遮擋來自光源30且未進入入光面10a的光線,或者是遮擋在導光板10的,因入射角過小而不易全反射並且從入光面10a的側緣區直接出射的光線,從而解決導光板10在入光面10a一側亮度過亮的問題。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他實施例,連接件C也可採用透光膠材來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還包括設置在導光板10的底面10d的一側的觸控基板150。薄膜50位於觸控基板150與導光板10之間。舉例來說,觸控基板150上設有觸控感測層(未繪示),用以偵測使用者的觸控動作。此觸控感測層可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用於觸控感測基板的任一觸控感測層(例如:電阻式、自容式、或互容式觸控感測層)來實現,本發明並不加以侷限。
以下將列舉另一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揭露,其中相同的構件將標示相同的符號,並且省略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省略部分請參考前述實施例,以下不再贅述。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俯視示意圖。圖6是圖5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圖7是圖6的觸控板模組的另一個變形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5及圖6,本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100a與圖2的觸控板模組100的差異在於:觸控板模組100a的薄膜50A還具有第一側翼50S1a與第二側翼50S2a。第一側翼50S1a與第二側翼50S2a分別重疊設置於導光板10的第一側面10S1和第二側面10S2。其中,第一側面10S1和第二側面10S2相對設置,並且各自連接入光面10a、出光面10b、遠光面10c以及如圖1所示的底面10d。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黏著膠層90C可區分為彼此分離的第一部分90C1、第二部分90C2和第三部分90C3。第一側翼50S1a、第二側翼50S2a和第二端側52A分別經由第一部分90C1、第二部分90C2和第三部分90C3固著於該反射層40。由於本實施例的黏著膠層90C的多個黏著圖案P的設置方式相似於圖3A的黏著膠層90,因此,詳細的說明請參見前述實施例的相關段落,於此便不再重述。
不同於圖3A的薄膜50,在本實施例中,薄膜50A貼附於反射層40的第二端側52A、第一側翼50S1a與第二側翼50S2a彼此分離開來。也就是說,黏著膠層90C的第一部分90C1、第二部分90C2和第三部分90C3之間還可具有間隙G1。此間隙G1連通於多個黏著圖案P之間的多條開槽(或多個間隙G)。因此,可進一步提升黏著膠層90C在薄膜50A貼附於反射層40的過程中的排氣效果,以避免在薄膜50A與反射層40之間發生氣泡的堆積。換句話說,可增加觸控板模組100a的平整性以滿足各類應用的整合需求。
另一方面,透過第一側翼50S1a與第二側翼50S2a反摺包覆導光板10的第一側面10S1和第二側面10S2,可降低導光板10在第一側面10S1和第二側面10S2一側的漏光程度以及改善一般透光黏著層在導光板10周邊溢膠或導光板10的裁切缺陷所產生的黑邊問題。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如圖7所示,在另一變形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a’的黏著膠層90D的第一部份90D1、第二部分90D2和第三部分90D3的多個黏著圖案P’,可沿著方向X(或方向Y)相互連接並形成多個缺口N,且這些缺口N彼此連通以形成黏著膠層90D在方向X上延伸的排氣通道。由於黏著膠層90D的多個黏著圖案P’的設置方式相似於圖4A的黏著膠層90A,因此,詳細的說明請參見前述實施例的相關段落,於此便不再重述。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請參照圖8,本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100b與圖6的觸控板模組100a的差異在於:觸控板模組100b的薄膜50B的第一側翼50S1b、第二側翼50S2b和第二端側52B的形狀不同。
在本實施例中,薄膜50B的第一側翼50S1b以及第二側翼50S2b在反射層40上的正投影輪廓為梯形,而第二端側52B在反射層40上的正投影輪廓為五邊形。由於薄膜50B貼附於反射層40的第二端側52B、第一側翼50S1b與第二側翼50S2b彼此分離開來,因此黏著膠層90E的第一部分90E1、第二部分90E2和第三部分90E3之間還可具有間隙G2。此間隙G2連通於多個黏著圖案P之間的多條開槽(或多個間隙G)。因此,可進一步提升黏著膠層90E在薄膜50B貼附於反射層40的過程中的排氣效果,以避免在薄膜50B與反射層40之間發生氣泡的堆積。換句話說,可增加觸控板模組100b的平整性以滿足各類應用的整合需求。
由於本實施例的黏著膠層90E的黏著圖案P的設置方式相似於圖3A的黏著膠層90,因此,詳細的說明請參見前述實施例的相關段落,於此便不再重述。此外,黏著膠層90E的黏著圖案亦可以相似於圖4A的黏著圖案P’或是圖4B的黏著圖案P”的方式進行配置,詳細的說明請參見前述實施例的相關段落,於此不再重述。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請參照圖9,本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100c與圖8的觸控板模組100b的差異在於:觸控板模組100c的薄膜50C的第一側翼50S1c以及第二側翼50S2c形狀不同。
在本實施例中,薄膜50C的第一側翼50S1c以及第二側翼50S2c在反射層40上的正投影輪廓為三角形。由於薄膜50C貼附於反射層40的第二端側52C、第一側翼50S1c與第二側翼50S2c彼此分離開來,黏著膠層90F的第一部分90F1、第二部分90F2和第三部分90F3之間還可具有間隙G3。此間隙G3連通於多個黏著圖案P之間的多條開槽(或多個間隙G)。因此,可進一步提升黏著膠層90F在薄膜50C貼附於反射層40的過程中的排氣效果,以避免在薄膜50C與反射層40之間發生氣泡的堆積。換句話說,可增加觸控板模組100c的平整性以滿足各類應用的整合需求。
由於本實施例的黏著膠層90F的黏著圖案P的設置方式相似於圖3A的黏著膠層90,因此,詳細的說明請參見前述實施例的相關段落,於此便不再重述。此外,黏著膠層90F的黏著圖案亦可相似於圖4A的黏著圖案P’或是圖4B的黏著圖案P”的方式進行配置,詳細的說明請參見前述實施例的相關段落,於此不再重述。
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剖視示意圖。請參照圖10,本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100d與圖1的觸控板模組100的差異在於:觸控板模組100d的低透光層70是設置在薄膜50朝向蓋板60的表面50s上。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他實施例,低透光層70也可設置在薄膜50朝向空氣層AL的一側表面上。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中,薄膜的第一端側是經由連接件固著於導光板的出光面連接入光面的側緣區,且薄膜的第二端側固著於導光板底側的反射層。此薄膜的設置可避免導光板與蓋板間的低透光層直接接觸導光板,從而解決光線在導光板內傳遞時因低透光層的吸收而產生光能損耗的問題。換句話說,可增加光源在導光板的出光面的總出光亮度及出光均勻性,進而提升觸控板模組的外觀品味。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100”、100a、100a’、100b、100c、100d:觸控板模組
10:導光板
10a:入光面
10b:出光面
10c:遠光面
10d:底面
10S1、10S2:側面
20:電路板
20b:基部
20e:延伸部
30:光源
40:反射層
50、50A、50B、50C:薄膜
50s、60s:表面
51:第一端側
52、52A、52B、52C:第二端側
50S1a、50S1b、50S1c:第一側翼
50S2a、50S2b、50S2c:第二側翼
60:蓋板
70:低透光層
81、82:透光黏著層
90、90”、90A、90B、90C、90D、90E、90F:黏著膠層
90C1、90D1、90E1、90F1、90C2、90D2、90E2、90F2、90C3、90D3、90E3、90F3:部分
150:觸控基板
AL:空氣層
BL:遮光板
C:連接件
G、G1、G2、G3:間隙
H:高度
L:光線
N、N’:缺口
P、P’、P”:黏著圖案
t:厚度
X、Y、Z:方向
A-A’:剖線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圖3A是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 圖3B是圖3A的黏著膠層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仰視示意圖。 圖4A及圖4B是圖3A的觸控板模組的另一些變形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圖5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 圖7是圖6的觸控板模組的另一個變形實施例的仰視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仰視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100:觸控板模組
10:導光板
10a:入光面
10b:出光面
10c:遠光面
10d:底面
20:電路板
20b:基部
20e:延伸部
30:光源
40:反射層
50:薄膜
51:第一端側
52:第二端側
60:蓋板
60s:表面
70:低透光層
81、82:透光黏著層
90:黏著膠層
150:觸控基板
AL:空氣層
BL:遮光板
C:連接件
H:高度
L:光線
t:厚度
X、Y、Z:方向
A-A’:剖線

Claims (17)

  1. 一種觸控板模組,包括: 一導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底面、一入光面與一遠光面,該出光面連接該入光面與該遠光面,並且與該底面相對設置; 一電路板,設置在該導光板的該底面的一側,具有一基部與一延伸部,該基部重疊於該導光板,該延伸部連接該基部並且突出於該入光面; 一光源,設置在該延伸部上,且位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側; 一反射層,設置在該導光板的該底面的一側,且位於該電路板的該基部與該導光板之間; 一薄膜,重疊設置於該出光面、該遠光面與該底面,該薄膜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側與一第二端側,該第一端側經由一連接件固著於該出光面連接該入光面的一側緣區,該第二端側固著於該反射層; 一觸控基板,設置在該導光板的該底面的一側,該薄膜位於該觸控基板與該導光板之間; 一蓋板,設置在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的一側,該薄膜位於該蓋板與該導光板之間;以及 一低透光層,設置在該蓋板朝向該導光板的一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薄膜與該出光面之間設有一空氣層。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空氣層沿著一第一方向的最大高度等於該連接件沿著該第一方向的厚度。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空氣層沿著該出光面的法線方向的高度隨著遠離該連接件而遞減。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光源適於朝向該入光面發出一光線,該光線經由該導光板朝向遠離該光源的方向傳遞,並且自該出光面朝向該蓋板出射。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更包括: 一遮光板,設置在該薄膜背離該導光板的一側,並且遮蓋該出光面的該側緣區與該光源。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蓋板以一透光黏著層與該薄膜相貼合,且該連接件為一不透光黏著層。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薄膜的該第二端側經由一黏著膠層固著於該反射層,該黏著膠層具有多個黏著圖案以及設置在該些黏著圖案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多個間隙。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些間隙為相互連通的多條開槽,且該些黏著圖案的任兩相鄰者之間設有該些開槽的其中一者。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些間隙為多個缺口,且該些黏著圖案的該至少一部分的任兩相鄰者部分相連而形成該些缺口的其中一者。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導光板還具有一第一側面與一第二側面,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相對設置,並且各自連接該入光面、該出光面、該遠光面與該底面,該薄膜還具有一第一側翼與一第二側翼,該第一側翼與該第二側翼分別重疊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第一側面和該第二側面,並且固著於該反射層。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薄膜的該第一側翼和該第二側翼經由一黏著膠層固著於該反射層,該黏著膠層具有多個黏著圖案以及設置在該些黏著圖案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多個間隙。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些間隙為相互連通的多條開槽,且該些黏著圖案的任兩相鄰者之間設有該些開槽的其中一者。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些間隙為多個缺口,且該些黏著圖案的該至少一部分的任兩相鄰者部分相連而形成該些缺口的其中一者。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黏著膠層區分為彼此分離的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且該第一側翼與該第二側翼分別經由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固著於該反射層。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低透光層設置在該蓋板朝向該薄膜的一表面上。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薄膜的該第二端側經由一黏著膠層固著於該反射層,且該黏著膠層整面性地覆蓋該第二端側。
TW110127411A 2021-07-26 2021-07-26 觸控板模組 TWI777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411A TWI777690B (zh) 2021-07-26 2021-07-26 觸控板模組
CN202110938228.5A CN115686251A (zh) 2021-07-26 2021-08-16 触控板模块
US17/493,850 US11474632B1 (en) 2021-07-26 2021-10-05 Touchpad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411A TWI777690B (zh) 2021-07-26 2021-07-26 觸控板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7690B true TWI777690B (zh) 2022-09-11
TW202305565A TW202305565A (zh) 2023-02-01

Family

ID=8360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411A TWI777690B (zh) 2021-07-26 2021-07-26 觸控板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4632B1 (zh)
CN (1) CN115686251A (zh)
TW (1) TWI7776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500B (zh) * 2022-12-29 2024-01-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
TWI833548B (zh) * 2023-01-11 2024-02-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觸控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2134B (zh) * 2022-06-22 2023-11-1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66073U (zh) * 2014-09-04 2014-12-31 珠海天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触屏绝缘面板
US20160054823A1 (en) * 2014-08-19 2016-02-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16196535A2 (en) * 2015-06-02 2016-12-08 Corning Incorporated Laminate structures and automotive glazings comprising light guide plates
CN111505883A (zh) * 2020-04-09 2020-08-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TW202036255A (zh) * 2019-03-20 2020-10-0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觸控板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677B (zh) 2008-11-28 2013-09-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發光觸控板模組及其發光裝置
US20140132569A1 (en) 2011-08-30 2014-05-15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sensitive panel
TW201500815A (zh) 2013-06-17 2015-01-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背光模組
WO2015093396A1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6662490B (zh) 2015-04-30 2019-10-15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可发光的压力传感器及其触控按键和电子设备
JP6542184B2 (ja) * 2016-12-01 2019-07-10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CN110389468A (zh) * 2018-04-17 2019-10-29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KR20200024982A (ko) * 2018-08-28 2020-03-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11722734B (zh) 2019-03-20 2024-01-02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触摸板装置
CN112447434A (zh) 2019-08-29 2021-03-05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模块
TWI737439B (zh) 2019-08-29 2021-08-2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電模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54823A1 (en) * 2014-08-19 2016-02-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204066073U (zh) * 2014-09-04 2014-12-31 珠海天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触屏绝缘面板
WO2016196535A2 (en) * 2015-06-02 2016-12-08 Corning Incorporated Laminate structures and automotive glazings comprising light guide plates
TW202036255A (zh) * 2019-03-20 2020-10-0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觸控板裝置
CN111505883A (zh) * 2020-04-09 2020-08-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500B (zh) * 2022-12-29 2024-01-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
TWI833548B (zh) * 2023-01-11 2024-02-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觸控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6251A (zh) 2023-02-03
US11474632B1 (en) 2022-10-18
TW202305565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7690B (zh) 觸控板模組
JP7470684B2 (ja) パターン化された反射体、拡散板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TWI468800B (zh) 面光源裝置
US808536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4571658B (zh) 反射式显示模组及使用该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TWI544241B (zh) 顯示裝置
JP2010050064A (ja) 導光板、面状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US10429569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802205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325732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54192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435927B2 (en)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TWI587052B (zh) 光源模組及顯示裝置
US20150159831A1 (en)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073043A1 (en) Light guid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PH12018000070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42873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86040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reflective display
CN106560739B (zh) 显示设备
JP724977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837696B (zh) 背光模組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
CN21827277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TW201510620A (zh) 薄型直下式背光模組
CN112684629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808964B1 (en) Front light module and multi-layer structure applied to full lam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