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1997B - 骨固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骨固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1997B
TWI771997B TW110114779A TW110114779A TWI771997B TW I771997 B TWI771997 B TW I771997B TW 110114779 A TW110114779 A TW 110114779A TW 110114779 A TW110114779 A TW 110114779A TW I771997 B TWI771997 B TW I7719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ixation device
bone
bone fixation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1357A (zh
Inventor
何達峰
羅健生
Original Assignee
上鑫生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鑫生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鑫生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4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1997B/zh
Priority to EP22168129.9A priority patent/EP407924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1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19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1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135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2Intramedullary pins, nails or other devices
    • A61B17/7233Intramedullary pins, nails or other devices with special means of locking the nail to the b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2Intramedullary pins, nails or other devices
    • A61B17/7233Intramedullary pins, nails or other devices with special means of locking the nail to the bone
    • A61B17/7241Intramedullary pins, nails or other devices with special means of locking the nail to the bone the nail having separate elements through which screws p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2Intramedullary pins, nails or other devices
    • A61B17/7283Intramedullary pins, nails or other devices with special cross-section of the nai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骨固定裝置,其應用於一長骨,長骨包括一骨骺及一骨幹。骨固定裝置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柄狀單元以及一可活動單元。固定單元固定於骨骺。柄狀單元植入於骨幹。可活動單元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端連接於固定單元。第二部分的一端連接於柄狀單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可活動地連接,以調整固定單元與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

Description

骨固定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骨固定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應用於長骨的骨固定裝置。
人體的骨骼系統除了可支撐身體以外,並可與肌肉系統配合以進行運動,亦有保護器官等功能。依據不同的功能及形狀,骨骼大致可被區分為長骨(long bone)、短骨(short bone)、扁平骨(flat bone)及不規則骨(irregular bone)。其中,長骨(long bone)主要位於四肢,是指長度大於寬度之長形骨骼,例如肱骨、橈骨、脛骨等。長骨細長的部分稱為骨幹,而位於二端較為膨大的部分稱為骨骺。骨骺可與相鄰骨的關節面組合成可動關節,以進行較大範圍的活動。
人體骨骼在遭遇外力不當作用或撞擊時,經常發生骨折或碎裂等現象。雖然人體骨骼具有自癒的功能,但仍必須使骨骼在正常的態樣下癒合,以避免日後有外觀畸形或關節功能障礙等情形。因此,必須先藉由其他固定構件(例如骨釘、骨板或骨髓 內釘)的輔助,將骨折或碎裂的部分(病灶處)復位至正常狀態,再進行癒合。
另外,醫學上所提供的治療與復位方式通常需依據受傷部位的骨骼結構而給予適當的治療。例如,骨幹處的骨折經常使用骨髓內釘;而靠近關節或骨骺處的骨折則是使用骨釘與骨板。然而,骨折不會只發生在骨骺、或只發生在骨幹。當骨折部位靠近在骨幹近端及骨骺時,必須仰賴施術者反覆地以骨釘與骨板進行復位手術,使得手術過程將變得相當複雜。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骨固定裝置,其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柄狀單元以及一可活動單元。藉由可活動單元連接固定單元及柄狀單元的新穎結構,以解決習知利用骨釘與骨板的手術複雜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骨固定裝置,其應用於一長骨,長骨包括一骨骺及一骨幹。骨固定裝置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柄狀單元以及一可活動單元。固定單元固定於骨骺。柄狀單元植入於骨幹。可活動單元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端連接於固定單元。第二部分的一端連接於柄狀單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可活動地連接,以調整固定單元與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部分包括一球形部,第二部分包括一容槽,球形部容置於容槽。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球形部是由複數多邊形平面所組成。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部分包括一連接桿,連接桿的其中一端連接於固定單元,連接桿的另一端連接於球形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連接桿以球形部為支點相對於第二部分而往二側側移、或往上下擺動,以調整固定單元與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二部分包括一限位槽,位於第二部分的一側壁,並與容槽連通。連接桿部分容置於限位槽。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限位槽限制連接桿相對於第二部分而往二側側移的一弧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弧度介於20度至30度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二部分的一頂面具有一開放端,容槽與限位槽藉由開放端與外部空間連通,球形部與連接桿分別自開放端置入容槽與限位槽。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部分可拆卸地連接於第二部分,使固定單元可拆卸地連接於柄狀單元。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柄狀單元的一頂面固定於第二部分。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二部分包括一鎖固槽,其位於開放端與容槽之間。骨固定裝置更包括一鎖固件,鎖固件容置於鎖固槽,並向下抵壓球形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骨固定裝置更包括一骨塊固定件,其設置於鎖固件。又,骨塊固定件具有複數孔洞。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固定單元具有複數孔洞。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活動單元為一萬向軸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分別具有一接頭,且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以樞接的方式相互連接。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骨固定裝置,其包括固定單元、柄狀單元以及可活動單元。可活動單元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連接於固定單元,第二部分連接於柄狀單元。固定單元固定於骨骺,而柄狀單元植入於骨幹,使施術者可直接以本發明的骨固定裝置取代習知的骨板與骨釘。又,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可活動地連接,使第一部分可相對於第二部分左右側移、上下擺動、或是旋轉,進而可調整固定單元與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因此,施術者在將固定單元固定至骨骺,並將柄狀單元固定至骨幹後,仍可依據骨骺與骨幹對位的立體空間調整固定單元與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
1、1a:骨固定裝置
10:固定單元
11:孔洞
20:柄狀單元
201:頂面
21:外套管
22:伸縮部
30、30a:可活動單元
31、31a:第一部分
311:球形部
3111:多邊形平面
312:連接桿
313a、325a:接頭
32、32a:第二部分
321:容槽
322:限位槽
323:開放端
324:鎖固槽
3241:內螺紋
40:鎖固件
41:外螺紋
42:鎖孔
43:內螺紋
50:骨塊固定件
51:外螺紋
52:孔洞
9:長骨
91:骨骺
92:骨幹
R:弧度
S1:側移
S2:上下擺動
圖1為本發明之骨固定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之骨固定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之可活動單元組裝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之鎖固件與骨塊固定件組裝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之骨固定裝置應用在長骨的示意圖。
圖6為圖1所示之骨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圖7是圖2所示之固定單元固定於骨骺的示意圖。
圖8是圖2所示之柄狀單元植入於骨幹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骨固定裝置的示意圖。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首先,須說明的是,針對情況嚴重的關節退化、骨折、或發炎,其治療方式通常是使用假體(prosthesis)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然而,相較於患者原有的骨頭進行復位與固定,使用假體的副作用較為嚴重。因此,施術者較偏好使用骨釘與骨板進行治療,而本發明的骨固定裝置1是用以取代習知僅以骨釘與骨板進行復位手術的問題。
圖1為本發明之骨固定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之骨固定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之可活動單元組裝後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之鎖固件與骨塊固定件組裝後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之骨固定裝置應用在 長骨的示意圖,以下說明請參考前述圖式。在本實施例中,骨固定裝置1應用於一長骨9(long bone),長骨9是指長度大於寬度之長形骨骼,且主要位於人體的四肢,例如肱骨、橈骨、脛骨等。其中,圖5是以肱骨為例。長骨9包括一骨骺91及一骨幹92。長骨9的細長部分為骨幹92,而位於二端較為膨大的部分則為骨骺91。
本實施例之骨固定裝置1包括一固定單元10、一柄狀單元20以及一可活動單元30。固定單元10用以固定至骨骺91,並可用於處理位於骨骺91部分的骨折。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固定單元10可以為板體,其可作為骨板,並固定骨骺91。固定單元10更具有複數孔洞11,骨釘(圖未示)可穿過孔洞11並鎖入骨骺91,以將固定單元10固定至骨骺91。在一實施例中,固定單元10亦可具有孔徑不同的複數孔洞11。其中,孔徑較大的孔洞11可作為螺孔,以供骨釘穿過。孔徑較小的孔洞11則可做為縫線孔,以供縫線穿過,利用縫線協助固定碎裂的骨塊。
在本實施例中,柄狀單元20用以植入骨幹92。柄狀單元20可以為骨髓內釘,自骨幹92近端植入骨幹92。較佳的,柄狀單元20的長度可調整,令施術者可依據病灶處的情形、或依據長骨9的類型選擇使用適合長度的柄狀單元20。例如,骨幹92較長、或是骨幹92中間有骨折的情況,可選擇使用長度較長的柄狀單元20。
在一實施例中,柄狀單元20可包括一外套管21及一伸縮部22。伸縮部22設置於外套管21內,且伸縮部22可自外套管21的底部露出部分結構。又,伸縮部22可相對於外套管21位移,以調整伸縮部22自外套管21底部露出的長度,進而調整柄狀單元20的整體長度。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由醫療器材製造業者提供不同長度的柄狀單元20,以供施術者選用。換言之,本發明不限定柄狀單元20的長度。
本實施例之骨固定裝置1是藉由可活動單元30連接固定單元10及柄狀單元20。其中,可活動單元30包括一第一部分31及一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的一端連接於固定單元10,而第二部分32的一端連接於柄狀單元20。較佳的,本實施例之柄狀單元20的一頂面201固定於第二部分32。例如,第二部分32與柄狀單元20可以為一體成型的結構。
又,第一部分31與第二部分32可活動地連接。例如,第一部分31與第二部分32可以樞接的方式相互連接,或是以類似樞接的方式相互連接,使第一部分31可相對於第二部分32而擺動、或是側移,藉此調整固定單元10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部分31與第二部分32是以類似樞接的方式相互連接。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第一部分31包括一球形部311,第二部分32包括一容槽321,如圖3及圖4所示,且球形部311容置於容槽321。較佳的,容槽321為弧形槽,以利於球形部311在容槽321內轉動。藉由球形部311可在容槽321 內轉動,使第一部分31與第二部分32可活動地連接,並調整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
具體而言,第一部分31還包括一連接桿312,且連接桿312的其中一端連接於固定單元10,連接桿312的另一端連接於球形部311。因此,連接桿312可以球形部311為支點相對於第二部分32而往二側側移S1、往上下擺動S2(如圖1所示)、或旋轉。當連接桿312可以球形部311為支點相對於第二部分32而往二側側移S1、往上下擺動S2時,固定單元10被連接桿312所帶動而往第二部分32的二側側移S1、或第二部分32的上下擺動S2,可藉此調整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關於連接桿312以球形部311為支點相對於第二部分32而往二側側移S1亦可參考圖6所示,圖6為圖1所示之骨固定裝置的俯視圖。圖6顯示連接桿312以球形部311為支點往第二部分32二側側移的一弧度R,於後進一步說明之。
另外,連接桿312可以球形部311為支點相對於第二部分32而旋轉,是指連接桿312能夠以球形部311為軸心而相對於第二部分32旋轉。同時,連接桿312帶動固定單元10相對於第二部分32旋轉,此亦可調整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
須說明的是,前述是將第二部分32及其所連接的柄狀單元20視為固定件,而第一部分31及其連接的固定單元10視為移動件為例說明。另外,連接桿312也能夠以球形部311為軸 心而相對於第二部分32旋轉,且連接桿312同時帶動固定單元10相對於第二部分32旋轉,亦可調整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
反之,若將第一部分31及其連接的固定單元10視為固定件,而第二部分32及其所連接的柄狀單元20視為移動件為例。藉由操作柄狀單元20,使第二部分32的容槽321相對於球形部311而往二側側移、或往上下擺動。因此,藉由可活動單元30的結構,使得固定單元10可相對於柄狀單元20往二側側移、上下擺動、或是旋轉;或是柄狀單元20可相對於固定單元10往二側側移、上下擺動、或是旋轉。然而,為了便於理解,本實施例主要以固定單元10及第一部分31相對於第二部分32(或柄狀單元20)的側移S1、上下擺動S2、或旋轉為例說明。
較佳的,本實施例之第二部分32包括一限位槽322。限位槽322位於第二部分32的一側壁(side wall),並與容槽321連通,使連接桿312的部分可容置於限位槽322。具體而言,連接桿312穿過限位槽322,使球形部311位於容槽321內,而固定單元10位於容槽321的外側。由於連接桿312的部分容置於限位槽322,限位槽322可限制連接桿312相對於第二部分32而往二側側移的弧度R,如圖6所示。
以圖6的視角為例,固定單元10可以球形部311為圓心,並以連接桿312為半徑,使固定單元10可往第二部分32的二側側移形成弧形軌跡。限位槽322的設置可限制連接桿312側 移的範圍,進而限制固定單元10所形成之弧形軌跡的弧度R。較佳的,弧度R可介於20度至30度之間。換言之,限位槽322可將固定單元10往二側側移的弧度R限制在20度至30度之間。
另外,限位槽322的底緣則可限制連接桿312往下擺動幅度,進而限制固定單元10往下擺動的幅度。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於限位槽322的內壁形成凸部,且凸部位於連接桿312的上方,即可限制連接桿312及固定單元10往上擺動的幅度。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部分32的一頂面具有一開放端323,且容槽321與限位槽322藉由開放端323與外部空間連通。換言之,第二部分32的頂面為開放端323,且容槽321及限位槽322皆與開放端323連通,進而與第二部分32外側的空間(外部空間)連通。第一部分31的球形部311與連接桿312可分別自第二部分32的開放端323置入容槽321與限位槽322,使固定單元10連同第一部分31組裝至第二部分32及柄狀單元20。換言之,本實施例之第一部分31可拆卸地連接於第二部分32,使固定單元10可拆卸地連接於柄狀單元20。
本實施例之第二部分32更包括一鎖固槽324,其位於開放端323與容槽321之間。換言之,第二部分32的內部具有容槽321及鎖固槽324,容槽321位於下方(靠近於柄狀單元20),而鎖固槽324位於上方(靠近於開放端323)。其中,鎖固槽324具有一內螺紋3241。對應的,骨固定裝置1更包括一鎖固件40,且鎖固件40具有一外螺紋41,其與鎖固槽324的內螺紋3241 相互配合。另外,本實施例之鎖固件40的內部更具有一鎖孔42,例如適於扳手操作的多邊形鎖孔42。
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被調整至合適的位置後,可將鎖固件40容置於鎖固槽324,外螺紋41與內螺紋3241相互配合。接著,可利用扳手將鎖固件40向下螺鎖,使鎖固件40向下抵壓第一部分31的球形部311,藉此固定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
較佳的,球形部311是由複數多邊形平面3111所組成,如圖2所示。換言之,本實施例之球形部311較佳為多面球體,其可增加球形部311與容槽321之間的摩擦力。其中,多邊形平面3111可以為相同或不相同,本發明並不限制。舉例而言,球形部311可以由複數五邊形平面所組成。抑或是,由複數的三邊形平面、四邊形平面、及五邊形平面所共同組成。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被調整至對位的角度後,若球形部311為光滑球面及容槽321為光滑弧形槽,施術者容易因施力不均或誤觸等情形,使球形部311與容槽321相對位移,進而改變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藉由多邊形平面3111所組成的球形部311,以增加球形部311與容槽321之間的摩擦力,可達到避免第一部分31相對於第二部分32位移的效果,進而達到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之間定位的效果。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容槽321的內表面是由複數多邊形平面所組成,可同樣達到便於定位的效果。
較佳的,骨固定裝置1更包括一骨塊固定件50,其設置於鎖固件40。例如,可先利用扳手將鎖固件40螺鎖至鎖固槽324,再取出扳手,並將骨塊固定件50置入鎖孔42內,藉此將骨塊固定件50設置於鎖固件40。具體而言,鎖固件40更可包括一內螺紋43,其位於多邊形的鎖孔42的下緣。對應的,骨塊固定件50具有外螺紋51,其與鎖固件40的內螺紋43相互配合。骨塊固定件50以具有外螺紋51的該端置入鎖固件40的鎖孔42內,並藉由外螺紋51與內螺紋43使骨塊固定件50螺鎖至鎖固件40。
又,骨塊固定件50具有複數孔洞52,其位於外螺紋51的上方。當骨塊固定件50設置於鎖固件40時,孔洞52位於鎖固件40的外側。其中,孔洞52可供縫線穿過,以協助固定碎裂的骨塊。
圖7是圖2所示之固定單元固定於骨骺的示意圖,圖8是圖2所示之柄狀單元植入於骨幹的示意圖。以下搭配圖7及圖8,說明本實施例之骨固定裝置1的組裝方式。當骨折部位在骨幹92近端或骨骺91處時,施術者找出骨折處後,須先將骨骺91微微抬起,以將骨骺91與骨幹92分離。接著,施術者可利用骨釘穿過孔洞11,使固定單元10固定於骨骺91。若骨折的情形較嚴重,施術者也可利用縫線穿過孔洞11,以固定骨頭碎片。由於第一部分31連接於固定單元10,使得第一部分31連同固定單元10而位於鄰近骨骺91處,如圖7所示。
接著,施術者將柄狀單元20植入骨幹92,並使位於柄狀單元20的頂面201的第二部分32自骨幹92暴露。依據骨幹92的骨折情形,施術者亦可藉由移動伸縮部22將柄狀單元20調整至合適長度。例如,自外套管21拉出伸縮部22,以增加柄狀單元20的整體長度。柄狀單元20植入骨幹92後,第二部分32必須自骨幹92曝露,使第二部分32可組裝至第一部分31。
具體而言,以第二部分32的開放端323對準第一部分31的球形部311與連接桿312,使球形部311與連接桿312分別置入容槽321與限位槽322,進而將固定單元10連同第一部分31組裝至第二部分32及柄狀單元20,如圖8所示。此時,施術者可依據病灶處的位置調整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例如,施術者可移動患者手臂,藉此移動柄狀單元20及其連接的第二部分32,進而使球形部311於容槽321內位移。對應的,第一部分31的連接桿312可相對於第二部分32而往二側側移、上下擺動、或是以球形部311為軸心旋轉,藉此調整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
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被調整至合適的位置後,例如適於骨骺91與骨幹92對位的位置,將鎖固件40置於鎖固槽324內。例如,以扳手將鎖固件40向下螺鎖並抵壓第一部分31的球形部311,藉此固定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最後,取出扳手,並將骨塊固定件50置入於鎖孔42內,以完成本實施例之骨固定裝置1的組裝,如圖5所示。
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骨固定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9所示。本實施例之骨固定裝置1a包括固定單元10、柄狀單元20以及可活動單元30a。其中,固定單元10及柄狀單元20的構型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故沿用其元件符號。本實施例之可活動單元30a為一萬向軸結構,且同樣包括一第一部分31a及一第二部分32a。第一部分31a的一端具有一接頭313a,連接於固定單元10。第二部分32a的一端也具有一接頭325a,連接於柄狀單元。
又,第一部分31a與第二部分32a是以樞接的方式相互連接,使第一部分31a與第二部分32a可活動地連接,進而可調整固定單元10與柄狀單元20的相對位置。例如,固定單元10可相對於柄狀單元20左右側移、或是上下擺動。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骨固定裝置,其包括固定單元、柄狀單元以及可活動單元。可活動單元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連接於固定單元,第二部分連接於柄狀單元。又,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可活動地連接,使第一部分可相對於第二部分左右側移、或是上下擺動,進而可調整固定單元與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因此,施術者在將固定單元固定至骨骺,並將柄狀單元後,仍可依據骨骺與骨幹對位的立體空間調整固定單元與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
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骨固定裝置
10:固定單元
11:孔洞
20:柄狀單元
201:頂面
21:外套管
22:伸縮部
30:可活動單元
31:第一部分
311:球形部
3111:多邊形平面
312:連接桿
32:第二部分
321:容槽
322:限位槽
323:開放端
324:鎖固槽
40:鎖固件
41:外螺紋
42:鎖孔
50:骨塊固定件
51:外螺紋
52:孔洞

Claims (16)

  1. 一種骨固定裝置,其應用於一長骨,該長骨包括一骨骺及一骨幹,該骨固定裝置包括:一固定單元,固定於該骨骺;一柄狀單元,植入於該骨幹;以及一可活動單元,連接該固定單元及該柄狀單元,且該可活動單元包括:一第一部分,其一端連接於該固定單元;及一第二部分,其一端連接於該柄狀單元,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可活動地連接,以調整該固定單元與該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一球形部,該第二部分包括一容槽,該球形部容置於該容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球形部是由複數多邊形平面所組成。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一連接桿,該連接桿的其中一端連接於該固定單元,該連接桿的另一端連接於該球形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連接桿以該球形部為支點相對於該第二部分而往二側側移、或往上下擺動,以調整該固定單元與該柄狀單元的相對位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部分包括一限位槽,位於該第二部分的一側壁,並與該容槽連通,該連接桿部分容置於該限位槽。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限位槽限制該連接桿相對於該第二部分而往二側側移的一弧度。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弧度介於20度至30度之間。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部分的一頂面具有一開放端,該容槽與該限位槽藉由該開放端與外部空間連通,該球形部與該連接桿分別自該開放端置入該容槽與該限位槽。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可拆卸地連接於該第二部分,使該固定單元可拆卸地連接於該柄狀單元。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柄狀單元的一頂面固定於該第二部分。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部分包括一鎖固槽,其位於該開放端與該容槽之間,該骨固定裝置更包括一鎖固件,該鎖固件容置於該鎖固槽,並向下抵壓該球形部。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骨固定裝置,更包括一骨塊固定件,其設置於該鎖固件,且該骨塊固定件具有複數孔洞。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單元具有複數孔洞。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可活動單元為一萬向軸結構。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骨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分別具有一接頭,且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以樞接的方式相互連接。
TW110114779A 2021-04-23 2021-04-23 骨固定裝置 TWI771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779A TWI771997B (zh) 2021-04-23 2021-04-23 骨固定裝置
EP22168129.9A EP4079241A1 (en) 2021-04-23 2022-04-13 Bone fix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779A TWI771997B (zh) 2021-04-23 2021-04-23 骨固定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1997B true TWI771997B (zh) 2022-07-21
TW202241357A TW202241357A (zh) 2022-11-01

Family

ID=8130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779A TWI771997B (zh) 2021-04-23 2021-04-23 骨固定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079241A1 (zh)
TW (1) TWI7719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0114A (zh) * 2015-03-25 2018-01-02 皮耶尔·乔瓦尼·门奇 用于治疗长骨骨折的髓内钉
CN112006763A (zh) * 2019-05-28 2020-12-01 刘小勇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
CN112423698A (zh) * 2018-06-26 2021-02-26 德普伊爱尔兰无限公司 外科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6278A1 (en) * 2010-09-20 2012-09-06 Nardini Reto Intramedullary Nail
NL2009592C2 (en) * 2012-10-09 2014-04-14 Cornelis Pieter Jan Visser A medical device for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a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ES2960059T3 (es) * 2017-03-10 2024-02-29 Exactech Inc Implantes de fijación de fractura de plataforma
EP3808293A1 (en) * 2019-10-17 2021-04-21 Globus Medical, Inc. Proximal humeral stabi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0114A (zh) * 2015-03-25 2018-01-02 皮耶尔·乔瓦尼·门奇 用于治疗长骨骨折的髓内钉
CN112423698A (zh) * 2018-06-26 2021-02-26 德普伊爱尔兰无限公司 外科装置和方法
CN112006763A (zh) * 2019-05-28 2020-12-01 刘小勇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79241A1 (en) 2022-10-26
TW202241357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9381B2 (en) Bone fixation system, assembly, implants, devices, alignment guides, and methods of use
ES2627058T3 (es) Un conjunto de fijación intramedular
US996847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bone repair preparation
TWI471114B (zh) 骨植入體
ES2644292T3 (es) Conjunto de orientación para un sistema de clavo de compresión
JP2007507296A (ja) 係止用ねじ及び圧縮用ねじを交換可能に受け入れる穴を備えた骨プレート
JP2012524634A (ja) 多重スクリュー
JP2011519658A (ja) 上腕骨用釘
US11779355B2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connec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distractor, to a bone
US20230063432A1 (en) Bone fusion plat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ts use in the wrist
BR112019007255B1 (pt) Sistema de fixação intramedular de ângulo variável para tratar fraturas femuras
RU2359635C2 (ru) Гибридная блокирующая фиксация перелома проксимального отдела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KR200335336Y1 (ko) 의료용 클램프
TWI771997B (zh) 骨固定裝置
CN105596064A (zh) 一种骨折复位钳及组合式骨折复位器械
US20130253593A1 (en) Shortening Palm Screw
JP2022521717A (ja) ねじ状ターゲティング器具、システム、および使用方法
JP2022508610A (ja) 連結型ねじれ固定器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Tetsworth et al. Post-traumatic reconstruction: femoral malunion
CN217853258U (zh) 一种肱骨骨折用接骨板
CN217408943U (zh) 一种肱骨近端重建系统
CN212037715U (zh) 一种踝上截骨锁定板
CN219230095U (zh) 一种导向器
Chandak J Nail Fixation for Surgical Neck Humerus Fractures in Elderly Osteoporotic Chapter
RU2732693C1 (ru) Линейка-шаблон Савушкина И.С.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операции блокируемого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ри чрезвертельных переломах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