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0844B - 患者介面 - Google Patents

患者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0844B
TWI770844B TW110107046A TW110107046A TWI770844B TW I770844 B TWI770844 B TW I770844B TW 110107046 A TW110107046 A TW 110107046A TW 110107046 A TW110107046 A TW 110107046A TW I770844 B TWI770844 B TW I7708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atient
cylindrical wall
headgear
r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7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3267A (zh
Inventor
林詩嵐
曾怡婷
林舒淇
簡志燦
Original Assignee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7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0844B/zh
Priority to CN202111507920.9A priority patent/CN114949507A/zh
Priority to US17/667,579 priority patent/US20220273899A1/en
Priority to EP22157184.7A priority patent/EP4049702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0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084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3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326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1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a gusset po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1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ace sealing means comprising a flap or membrane projecting inwards, such that seal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halation gas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orehead supp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61M16/208Non-controlled one-way valves, e.g. exhalation, check, pop-off non-rebreathing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25Carbon oxides, e.g. Carbon diox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42Reducing noi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3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6/00Characteristics of a physical parameter; associated device therefor
    • A61M2206/10Flow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患者介面,包含墊體組件、頭帶組件、肘管組件、過渡環結構及頭帶固定組件。墊體組件、肘管組件與頭帶固定組件透過過渡環結構組裝在一起。墊體組件在使用中與患者面部形成密封。頭帶固定組件供頭帶組件連接以在使用中將患者介面固定於患者面部。墊體組件上設有用於輸送氣流的圓柱壁,圓柱壁沿著其開口的一軸線朝兩個相反的方向突出,以對呼吸腔的氣流產生分流導引的作用。藉此,另患者介面可被舒適地、便利地進行配戴及使用。

Description

患者介面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患者介面,尤其是關於一種用於連續陽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的患者介面。
連續陽壓呼吸器是一種用於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設備,藉由一個患者介面罩住使用者之鼻、或同時罩住患者之口與鼻,以持續地將空氣或其他可供呼吸之氣體供應給患者,並維持一連續性正壓來打開患者阻塞的氣道,維持氣道通暢,進而達到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目的。
在使用時,供呼吸的氣體係藉由流體產生器產生氣流,透過輸送管輸送至患者介面之後再提供給患者。患者呼出的空氣也會透過患者介面來排出。在患者介面內會容納有來自流體產生器的氣流以及患者呼出的氣流,同時亦須對患者呼出的氣流提供排氣功能。因此,患者介面內容易產生氣流紊亂的現象,不但容易引發噪音也導致患者呼出之氣體中的二氧化碳不易被順利排出的現象。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讓使用連續陽壓呼吸器的患者或使用其他供應可呼吸空氣之供應裝置的使用者,能透過患者介面而舒適地、便利地進行配戴及使用。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當患者配戴患者介面並使用連續陽壓呼吸器時,氣流所產生的噪音程度可被降低,舒適地得以進一步提升。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患者介面,用於將氣流產生器以相對於環境氣壓為連續正壓下所產生之2~30cm H 2O治療壓力範圍內的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該患者介面包含:墊體組件、頭帶組件、框架組件及肘管組件。墊體組件包括:屏蔽件、圓柱壁及軟密封件。該屏蔽件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上的一開口及自該開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環形結構。該圓柱壁透過複數支撐結構設於該開口而同心於該開口,其中該圓柱壁沿該開口的一軸線朝兩個相反的方向突出。該軟密封件設於該墊體組件的該屏蔽件以一起形成一呼吸腔,該軟密封件適於氣密地抵靠著患者面部的至少一部份。該框架組件適於與該墊體組件接合,該框架組件包括適於在使用時附接至對應之該帶體的複數狹槽,其中該框架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撐。該肘管組件適用於連接至與一流體產生器連接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其中該肘管組件以不可拆卸的方式設於該框架組件。此外,於附接時之該框架組件與該墊體組件之間係為可旋轉。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墊體組件包括:中空結構、圓柱壁及密封組件。該中空結構可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以輸送使用中之氣流的一中央孔口以及具有自該中央孔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凸環結構。該圓柱壁設於該中央孔口,該圓柱壁構造成與該中央孔口為實質上同心的圓,其中該圓柱壁以相同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一端突出一第一距離,並且該圓柱壁以相異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突出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長於該第二距離。該密封組件設於該墊體組件的該中空結構,以一起形成一呼吸腔,該密封組件適於響應患者的配戴而密封患者的面部並防止該中空結構接觸患者的面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框架組件包括:過渡環結構及頭帶固定組件。該過渡環結構以剛性對剛性的連接設於該墊體組件,該過渡環結構具有供該肘管組件設置且能令該肘管組件360度旋轉的一端。該頭帶固定組件適於接合該過渡環結構,該頭帶固定組件具有容納該肘管組件的一中央開口,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與對應之該對頭帶夾相接合以附接至對應之該下帶體的一對頭帶夾附接部,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附接至對應之該上帶體以在使用中使該頭帶組件固定在患者頭部的一對上開口,其中該頭帶固定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持。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墊體組件包括:中空結構及圓柱壁。另具有一密封形成組件構造成與患者的鼻子和/或嘴形成密封,此外該密封形成組件可與該中空結構共同形成可加壓至該治療壓力的一充氣室,該密封形成組件的第一支撐區及第二支撐區共同防止該中空結構接觸患者的面部,該第一支撐區的厚度大體上大於該第二支撐區的厚度,該第一支撐區的厚度朝該第二支撐區逐漸減小,在該密封形成組件上的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邊界,在該邊界上之該密封形成組件的厚度實質上係為恆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頭帶組件包括複數上帶體、複數下帶體及一後帶組件。該等上帶體可配置為使用時延伸到患者耳朵上方。該等下帶體可配置為使用時延伸到患者耳部下方。該後帶組件可配置為設於該等上帶體及該等下帶體。該後帶組件包括一頂部、複數側部及一底部,其中該頂部設於該等側部之間,該底部設於該等側部與該等下帶體之間,該等上帶體設於對應的側部,其中,各該側部的一交會點與該頂部之間的一第一帶體距離可小於各該側部的該交會點與該底部之間的一第二帶體距離,但該第一帶體距離可大於各該側部的該交會點與各該上帶體之間的一第三帶體距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肘管組件設於過渡環結構且能夠360度旋轉,該肘管組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主體。該第一端具有一彎曲外圍結構。該第二端適於設於連接至該流體產生器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到患者的氣道。該第一端的該彎曲外圍結構及該過渡環結構的至少一部分係在使用中以不可鬆開的方式共同形成一空氣通道,其中,自該流體產生器輸送至該呼吸腔的大部分進氣氣流係分別通過該導管空氣通道及該墊體組件之該圓柱壁的內表面,以及,自該呼吸腔排出到周圍環境的大部分流出氣流係通過該墊體組件之該圓柱壁的外表面與該凸環結構之內表面之間的空間,以及,在該第一端的該彎曲外圍結構與該過渡環結構的至少一部分之間係於使用中分別用來形成該空氣通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過渡環結構(或稱連接環結構)及墊體組件二者間,可被構造為互不阻止移動的方式互相附接著。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空結構(或稱屏蔽件)與密封組件(或稱密封形成組件、軟密封件)可為一體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密封形成組件(或稱軟密封件、密封組件)的任一部分可不包括雙層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墊體組件、肘管組件與頭帶固定組件之間於使用時,可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觸/接合。
據此,各實施例發揮了良好的加乘效果,患者介面可被舒適地、穩定地固定在患者面部上,並有效地降低噪音的程度。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於本文中,所描述之用語「一」或「一個」來描述單元、部件、結構、裝置、模組、系統、部位或區域等。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發明之範疇提供一般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文中,所描述之用語「包含、包括、具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係非僅限於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所述單元、部件、結構、裝置、模組、系統、部位或區域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
於本文中,所描述之「第一」或「第二」等類似序數之詞語,係用以區分或指關聯於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結構、部位或區域,且不必然隱含此等元件、結構、部位或區域在空間上的順序。應了解的是,在某些情況或配置下,序數詞語係可交換使用而不影響本發明之實施。
於下述各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患者界面,是有關於讓流體產生器所產生之氣流可被輸送至患者(或是其他任何配戴者)的氣道,進而建構成一個治療系統。流體產生器可用來對患者的氣道或是患者氣道的入口等部位施加一治療壓力,患者氣道的入口例如至少包括患者的鼻腔入口及/或口腔入口。該治療壓力可被定義為相對於患者所處的環境氣壓是呈現一連續正壓,例如介於2(cm)至30(cm) H 2O壓力範圍內的連續正壓。此治療壓力可對患者之睡眠呼吸紊亂等會造成呼吸障礙的現象,產生改善的作用。
1、患者介面及治療系統的整體
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圖1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被配戴於患者頭部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治療系統中的患者界面是作為固定在患者頭部的一個介面,用來使流體產生器所產生之氣流可被輸送至患者的氣道或是患者氣道的入口。
在患者配戴時的穩定性與舒適性的方面上,本患者介面設計成即便不具有前額支持,也能在各部件的搭配下,讓本患者介面被穩定地固定在患者頭部的適當位置,並讓輸送至患者的氣流以及患者所呼出的氣流之間形成順暢的流場,令接受治療的患者或配戴者可在穩定與舒適的治療環境下接受正壓治療。
如圖1及圖2所示的實施例,患者介面1包含:墊體組件10、頭帶組件20、頭帶夾30、肘管組件40及框架組件50。框架組件50藉由頭帶組件20在配戴時的調整,並透過與框架組件50之一端接合的墊體組件10,使患者介面1被穩定地固定至患者面部的適當位置上。墊體組件10與患者面部之間可被界定出一呼吸腔,該呼吸腔接收自肘管組件40入射的正壓氣流以輸入至患者的氣道,同時肘管組件40也接收患者的呼出氣流以輸出至周圍環境。
框架組件50之另一端可供肘管組件40的設置,使得自流體產生器(圖未示)透過空氣輸送管60所輸送而來的氣流,在經過肘管組件40的導引後,經由框架組件50並流入該呼吸腔。框架組件50藉由與頭帶組件20間之直接及/或間接附接的附接位置,使頭帶組件20可被繞設於患者頭部的預定部位,可繞開不適合受束縛的部位(例如:耳朵)。在圖1及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框架組件50與部分之頭帶組件20間,可藉由頭帶夾30形成間接式的附接。
2、頭帶固定組件/框架組件的結構
請參照圖3及圖4,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接合至墊體組件之框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之另一視角之框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於框架組件50的兩相對側緣上包括複數狹槽(slot)501。這些狹槽501可用來與頭帶組件20進行直接及/或間接附接。前述圖1及圖2中示例的是包含兩種方式(直接及間接)的附接,框架組件50的上部的二個狹槽501係提供頭帶組件20中對應的帶體進行直接式的附接,下部的二個狹槽501係提供頭帶組件20中對應的帶體額外透過一對頭帶夾30以進行間接式的附接。其中,框架組件50之下部的間接附接方式可以進一步提昇患者或配戴者的舒適度以及配戴或卸除時的便利性,例如:頭帶夾30更便利於操作來附接至狹槽501或自狹槽501卸除,以及可更換形式的頭帶夾30也提供了匹配的自由度,以令頭帶組件20在附接至框架組件50時可具有不同附接角度的選擇。
如圖3及圖4所示,墊體組件10包括:屏蔽件101、圓柱壁102及密封組件103。屏蔽件101具有構造在墊體組件10之一第一端上的一開口,在該開口周緣具有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10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環形結構1011。圓柱壁102藉由複數支撐結構1021設於該開口且與該開口呈同心。密封組件103相較於屏蔽件101來說,屬於一種較軟的組件,又或可稱為軟密封件。密封組件103設於該屏蔽件101。密封組件103與屏蔽件101的搭配可在與患者面部之間所界定出的空間形成呼吸腔。其中,密封組件103適於氣密地抵靠著患者面部的至少一部份。
進一步地,墊體組件10的環形結構1011的上緣還可設有一旋轉限位凸塊部1012,以及,對應地,在框架組件50之開口502處設有一旋轉限位凹口部503。旋轉限位凹口部503例如是成形在限位壁5031所具有的缺口處,以達成限位功能。旋轉限位凸塊部1012於此可受到旋轉限位凹口部503的止擋,進而達成旋轉程度的限制。限位壁5031構造在框架組件50之面向該墊體組件10的此端上,限位壁5031係為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10突出的壁結構。
進一步地,在屏蔽件101上可設有一對位導引部1013,在框架組件50上可對應地設有一對位指示部504,對於使用者在將墊體組件10裝載至框架組件50上時,提供一種指引。同時,基於對位導引部1013與對位指示部504的搭配,也可在裝載後指示出墊體組件10與框架組件50之間所具有的相對位移程度,供使用者或患者判讀。
請參照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框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框架組件50包括過渡環結構510及頭帶固定組件520。過渡環結構510的一端用於提供墊體組件10的接合,另一端用於提供頭帶固定組件520的接合。在本實施例的其中一實施態樣下,頭帶固定組件520及墊體組件10可接合在過渡環結構510之兩端緣的外表面上,使得頭帶固定組件520與墊體組件10之間可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觸/接合。在本實施例中,該過渡環結構510作為頭帶固定組件520與墊體組件10間的連接介質,亦可被視為一種連接環結構。
如圖5所示,頭帶固定組件520具有:一對上開口521、一對頭帶夾附接部522及一中央開口523。該中央開口523用於容納肘管組件40,該對頭帶夾附接部522用於供對應之頭帶夾30的附接,該對上開口521用於供對應之頭帶組件20之帶體的附接。於本實施例中,肘管組件40藉由接合至過渡環結構510之內表面的方式被固定在該中央開口523中。其中,該肘管組件40可進一步藉由不可拆卸的方式被設於該過渡環結構510。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的其中一實施態樣下,由於頭帶固定組件520及墊體組件10接合在過渡環結構510之兩端緣的外表面上,且肘管組件40是接合在該過渡環結構510之內表面上,這使得該墊體組件10、該肘管組件40與該頭帶組件520之間在接合後的使用狀態下係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觸/接合。
3、墊體組件的結構
請參照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設於密封形成組件上之墊體組件的立體示意圖。藉由密封形成組件140之接合部143,墊體組件10’與該密封形成組件140相接合。接合方式例如可採用包射成形的方式。密封形成組件140適於響應患者的配戴而密封患者的面部,是以,墊體組件10’與密封形成組件140對患者的面部可共同形成可加壓至治療壓力的一充氣室。
如圖6所示,密封形成組件140包括:第一支撐區141及第二支撐區142。該第一支撐區141設於該墊體組件10’之第二端的端部104上。端部104是用來與第一支撐區141進行接合(例如包射成形)的接合部位。第二支撐區142設於第一支撐區141,可使支撐區進行不同程度的延伸。第一支撐區141與第二支撐區142之間具有一邊界144,其係以厚薄的變化程度來做為分界。另一方面,第一支撐區141與端部104間也可稱為第一邊界,第一支撐區141與第二支撐區142間則稱為第二邊界。
因應患者配戴舒適度的提升,密封形成組件140的任一部分不包括雙層結構,並使第二支撐區142至少接觸患者之鼻樑區及/或下巴區。以圖6的實施例來說,該第一支撐區141及該第二支撐區142可用來共同地防止墊體組件10的特定部位接觸患者的面部。所述的特定部位是指自該墊體組件10’之該端部104朝相反於該第二端之第一端之方向延伸的部位。
於本實施例中,在一種實施態樣下,第一支撐區141的厚度大體上是大於該第二支撐區142的厚度,且該第一支撐區141的厚度在朝該第二支撐區142的方向上係逐漸減小變薄。此外,在該密封形成組件140上所形成之相異支撐區間的邊界144上,其厚度可被設定為實質上恆定。
請參照圖7至10,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密封形成組件的正視圖,圖8為圖7之AA剖面線下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圖7之BB剖面線下的剖面示意圖,圖10為圖7之CC剖面線下的剖面示意圖。圖7至10係示例出密封形成組件140的厚度在各方向上所呈現之厚度變化程度(變化的距離長短)不一的情況。圖8至10中所標註的元件符號144(特別在剖面位置處進行指示)可對應至前述之第一支撐區141與第二支撐區142之間的邊界,在圖8中之邊界144的位置離接合部143最近,在圖10中之邊界144的位置則離接合部143次之,在圖9中之邊界144的位置離接合部143最遠。圖8至10中所標註的元件符號144可呈現出密封形成組件140自接合部143的厚度漸變薄,直至邊界144處後呈現實質上恆定。
據此,第一支撐區141內的厚度係具有變化,第二支撐區142則大致維持相同厚度。進一步地,在第二支撐區142遠離第一支撐區141之方向上的端部,可以配置再變厚而可用來收邊的端緣1421。此外,密封形成組件140之接合部143上之各個點的位置距該邊界144之間係各具有一垂直距離,其中在所形成的各個垂直距離中,該密封形成組件140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臉頰部及顴骨部的各該垂直距離係皆長於該密封形成組件140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鼻部及下巴部的各該垂直距離。由於接合部143及邊界144具有曲線的外型,因此,所述的垂直距離例如是在接合部143上之一切線段的一切點,以及對應在邊界144上之一切線段的一切點,此二切點之間沿密封形成組件140的表面所形成的距離為所述的垂直距離,其中,此二切點的連線係同時垂直於接合部143上對應的切線段及邊界144上對應的切線段。
在其他實施例中,自第一支撐區141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被界定為邊界144,該預定厚度可選自0.50~0.70 (mm)間的任一值時,對於配戴者的配戴舒適度具有進一步的正向提升效果。0.50~0.70 (mm)間的任一值例如為0.5、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的任一值,或是小數點後更多位的數值亦適用(例如:0.651、0.652…等)。
在其他實施例中,密封形成組件140在對應配戴者臉頰部位的二內側緣的內表面(相鄰於充氣室)還可具有縱向延伸的溝部145,該溝部145的寬度可約略呈現上寬下窄狀或錐狀(椎底係對應配戴者的鼻部)。溝部145的厚度可獨立於前述的厚度變化規則,溝部145的厚度可薄於鄰接的任何部位,進而在配戴者的臉頰處提供更加舒適的適應性。
4、墊體組件的圓柱壁 、中空結構和密封組件
請參照圖11及圖12,圖11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在分解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圖12為圖11之墊體組件在組合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墊體組件10包括:中空結構110、圓柱壁120及密封組件103’。
中空結構110具有中央孔口111及凸環結構112。中央孔口111構造在墊體組件10之一第一端P1,該中央孔口111並可用於在本患者介面被使用時,提供氣流輸送的路徑。凸環結構112係構造為自中央孔口111沿著一方向而朝墊體組件10之該第一端P1突出。
圓柱壁120設於中央孔口111。圓柱壁120構造成與中央孔口111為實質上同心的圓。其中,圓柱壁120以相同直徑的方式朝墊體組件10的第一端P1突出一第一距離PD1,並且該圓柱壁120以相異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10之相反於該第一端P1的第二端P2突出一第二距離PD2。
舉例來說,第二距離PD2內的直徑變化可以是在朝第二端P2的方向上,呈現實質上直徑漸減小;相對照地,第一距離PD1內的直徑變化則可以是在朝第一端P1的方向上,呈現實質上直徑不變。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距離PD1可長於第二距離PD2。
如圖11所示並對照圖12,在圓柱壁120朝第二端P2方向呈現直徑漸縮的屋簷部1201上,可僅配置在一部分的圓柱壁120端部上,進而呈現出不到360度的部分環繞式屋簷部1201。可同時在圖12中視得,在部分環繞式屋簷部1201的垂直剖面線下,圓柱壁120下方的部分位置係不具有屋簷部1201;然而,當使用另一條垂直於圖12剖面線的剖面線時(圖未示),圓柱壁120上下兩側的屋簷部就可同時出現。圖12所示例的是具有在圓柱壁120端部上環繞270度的屋簷部。
請參照圖13及圖14,圖13為根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4為圖13之墊體組件的剖面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墊體組件10包括:中空結構110、圓柱壁120及密封組件103’。
中空結構110具有圓柱形孔口111’及第一凸環結構112’。圓柱形孔口111’構造在墊體組件10之一第一端P1,圓柱形孔口111’並可用於在本患者介面被使用時供氣流的輸送。第一凸環結構112’構造為自圓柱形孔口111’沿著一方向而朝墊體組件10之第一端P1突出。
圓柱壁120設於該圓柱形孔口111’。圓柱壁120構造成與圓柱形孔口111’為實質上同心的圓。其中,圓柱壁120具有一第二凸環結構122及一第三凸環結構123。第二凸環結構122係朝墊體組件10之第一端P1突出,以及第三凸環結構123係朝該墊體組件10之相反該第一端P1之一第二端P2突出。
如圖14所示的實施例,第一凸環結構112’與第二凸環結構122形成同心。第二凸環結構122的直徑D2小於第一凸環結構112’的直徑D1(圖14以內徑為示例)。此外,第三凸環結構123具有第一部分1231及第二部分1232。第一部分1231呈現桿體形式,第二部分1232呈現出藉由該第一部分1231所支撐的一種頭部形式。桿體形式的第一部分1231設於圓柱壁120上並與圓柱形孔口111’流體連通。第二部分1232的頭部實質上是呈截頭空心圓錐形,其具有相對狹窄的一頂端部以延伸進入中空結構110內。
此外,相較於圖12所示例之270度的部分環繞式屋簷部1201來說,圖13及圖14所示例的實施例是呈截頭空心圓錐形的360度環繞式屋簷部。其中,呈截頭空心圓錐形的第二部分1232具有的直徑係小於該第二凸環結構122的直徑D2(圖14以內徑為示例)。前述的第一至第三凸環結構基於結構上的特徵,亦可對應地稱為第一至第三突出結構,其中中空結構110可藉由單一材料來構成。另一方面,密封組件103’可被配置為相對中空結構110來說具有較軟材料。
如圖13及圖14所示,桿體形式的第一部分1231可視為支撐結構,進而使圓柱壁120能被設於中空結構110的開口部位(圓柱形孔口111’)且同心於該開口部位(圓柱形孔口111’)。
請參照圖15,圖15為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的剖面示意圖。圓柱壁120變化前的內徑為初始直徑D21,圓柱壁120變化後的內徑為減縮直徑D22。圓柱壁120延伸進入中空結構110內的程度係呈現出D4的深度。圖15示例的圓柱壁120,自初始直徑D21變化為減縮直徑D22的距離較長,也因此可較為延伸入中空結構110內。據此,相較於圖14所示例的圓柱壁120,圖15示例的圓柱壁120,其直徑的變化程度較緩以及其延伸進入中空結構110內的程度較為深入,進而在朝墊體組件10之第二端P2的方向上,圓柱壁120的內壁面可呈現出較為平緩的曲面或斜面。
5、頭帶組件的結構
請參照圖16及圖17並同時參照圖2,圖1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頭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7為圖16之頭帶組件被配戴於患者頭部的示意圖。
頭帶組件20包括複數帶體,這些帶體可在患者配戴患者介面時用來調整患者介面的位置,以讓患者介面被以穩定以及舒適的方式固定在患者頭部,在患者面部上形成氣流空間、呼吸腔或是充氣室,以對患者的氣道施加治療壓力。這些帶體包括複數上帶體210、複數下帶體220、以及配置成在使用時可到達患者頭部枕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後部,該後部係稱作為後帶組件230。
該等上帶體210包括使用時可延伸到患者耳朵上方的帶體,該等下帶體220包括使用時可延伸到患者耳部下方(可參照圖17)的帶體。後帶組件230包括一頂部231、複數側部232及一底部233。可再同時參照圖2及圖3,框架組件50適於供對應上帶體210的附接,附接處例如為在框架組件50上且位於兩側邊上緣處的狹槽501。此外,框架組件50亦適於供對應下帶體220的附接,附接處例如為透過接合至框架組件50之兩側邊下緣處之狹槽501的對應頭帶夾30來附接對應的下帶體220。
如圖16及圖17所示,後帶組件230的頂部231設於該等側部232之間,該後帶組件230的底部233設於該等側部232與該等下帶體220之間。後帶組件230的底部233可同時連接側部232及下帶體220,該等上帶體210設於對應側部232的一側邊。該等上帶體210在相反於連接至對應側部232的一端部上各具有上帶附接部211,該等下帶體220在相反於連接至對應下部233的一端部上各具有下帶附接部221。上帶附接部211及下帶附接部221用於藉由附接方式固定在框架組件50上及/或固定在頭帶夾30上。上帶附接部211及下帶附接部221例如是具有氈附效果的部件,例如:扣勾帶(用來扣勾在上帶體210或下帶體220的表面)。
如圖16所示,在各個側部232當中,各具有一交會點f。各該側部232的交會點f與頂部231之間具有第一帶體距離d1,各該側部232的交會點f與下部233之間具有第二帶體距離d2,各該側部232的交會點f與上帶體210之間具有第三帶體距離d3。在一實施態樣下,該第一帶體距離d1小於該第二帶體距離d2,在另一實施態樣下,該第一帶體距離d1係同時大於第三帶體距離d3。
各個側部232的交會點f為側部232的幾何中心,在一較佳實施態樣下,側部232與頂部231、上帶體210、下部233各具有一接合邊,交會點f至各該接合邊的三個垂直線段可一同交會於該交會點f。在可形成該交會點f的配置條件下,有助於配戴者或患者的頭部受頭帶組件20之壓力的適當分布,提升配戴舒適度。
請參照圖18,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頭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頭帶組件20包括複數帶體,這些帶體可在患者配戴患者介面時用來調整患者介面的位置。這些帶體包括複數上帶體210、複數下帶體220、以及配置成在使用時可到達患者頭部枕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後部230’。
該後部230’具有一頂部231、複數側部232及一底部233。頂部230被設於該等側部232之間,該底部233被設於該等側部232與該等下帶體220之間,該等上帶體210被設於對應的側部232。各個側部232與該頂部231之間具有第一接合線L1,各該上帶體210與對應之該側部232之間具有第二接合線L2,各該側部232與該底部233之間具有第三接合線L3。
兩個第一接合線L1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第一帶體間隔d1’。 兩個第二接合線L2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第二帶體間隔d2’。 兩個第三接合線L3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第三帶體間隔d3’。其中,在一實施態樣下,該第一帶體間隔d1’小於該第二帶體間隔d2’且大於該第三帶體間隔d3’。
6、肘管組件的結構
請參照圖19及圖20,圖19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肘管組件與過渡環結構在分解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圖20為圖19之肘管組件與過渡環結構在組合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肘管組件40設於過渡環結構510,且該肘管組件40能夠相對於該過渡環結構510進行360度的旋轉。該肘管組件40包括:第一端41、第二端42及主體43。
肘管組件40的主體43具有可調整氣流方向的一導管空氣通道(conduit air pathway)。該主體43藉由曲折的內壁來界定出可使輸送的氣流產生轉彎效果的該導管空氣通道,進而對流經肘管組件40的氣流,產生路徑調整的效果。因此,自流體產生器(圖未示)透過空氣輸送管60所輸送而來的氣流(可參照圖1),經由肘管組件40的第二端42進入肘管組件40,並通過肘管組件40之主體43內的一導管空氣通道(conduit air pathway)以產生氣流輸送方向的改變後,自第一端41流出以形成朝前述之氣流空間、呼吸腔或是充氣室輸送的氣流路徑。
7、通氣組件(vent assembly)的結構
請參照圖19及圖21,圖21為圖19之肘管組件與過渡環結構在組合狀態且在另一視角下的立體示意圖。肘管組件40之第一端41所具有的彎曲外圍結構在該第一端41的外表面上可形成複數漥部(concavity)411。當肘管組件40與過渡環結構510在組合狀態時,這些漥部411與過渡環結構510的至少一部分係可共同形成空氣通道44(或稱排氣道)。如圖21所示,漥部411與過渡環結構510的內壁面共同形成可讓氣體通過的通道,這些通道會連通前述之氣流空間、呼吸腔或是充氣室,進而讓患者呼出的氣體可由此等通道排出到周圍環境。
如圖19所示,肘管組件40之第一端41的外表面上可進一步具有環狀凹槽412及擋止部413。環狀凹槽412的結構環繞在第一端41的外表面上,並橫跨過漥部411。該環狀凹槽412構造為與該過渡環結構510的內壁面相匹配。該環狀凹槽412用來令該肘管組件40當以不可拆卸式的方式組合至該過渡環結構510後,使該肘管組件40相對於該過渡環結構510可旋轉在一平面上。此外,可於肘管組件40之第一端41的上下兩端緣皆設置擋止部413。至少一個擋止部413可提供肘管組件40在被設置至過渡環結構510後,止擋肘管組件40自過渡環結構510的脫離,形成不可鬆開(release)的設置方式。
請參照圖22及圖23,圖22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的示意圖,圖23為圖22之患者介面在另一視角下的立體示意圖。圓柱壁120藉由複數支撐結構1021被設於墊體組件10的圓柱形孔口111’中,其中該等支撐結構1021與該圓柱形孔口111’流體連通。各該支撐結構1021的一端連接至該圓柱壁120的外表面,各該支撐結構1021的另一端連接至該圓柱形孔口111’的內表面(可同時參照圖13及圖14)。
如圖23所示,該等支撐結構1021相對於該圓柱壁120的一軸線來說呈現非對稱的配置方式,該軸線例如為該圓柱壁120的中央軸線(垂直於此圖面的垂直線)。該等支撐結構1021的非對稱配置方式又例如為沿著該圓柱壁120外表面之具有最短間距的兩相鄰支撐結構1021,在患者介面被使用時係可對應至患者配戴時的鼻部位置。
如圖22所示,過渡環結構510提供頭帶固定組件520、肘管組件40及墊體組件10的附接,並使固定組件520、肘管組件40及墊體組件10之間可不具有直接的接合關係。此外,藉由過渡環結構510,肘管組件40用來使輸送氣體被輸出之第一端41的端口部位,可與墊體組件10之圓柱壁120的一端相搭配形成供氣流通過以輸送至後端的氣體流道。患者所呼出之氣體可被導引至用於氣體沖洗(gas wash-out)的空氣通道44(可參照圖23),形成氣流之流場分流的狀態。
由於氣流在肘管組件40的主體43內會產生轉彎偏向,因此在氣流流動的過程中,會在轉彎處形成氣流較為密集的區域。如圖22所示,肘管組件40藉由曲折的內壁界定出使輸送的氣流g大部分集中於上部的一導管空氣通道。自流體產生器輸送至呼吸腔的大部分進氣氣流,可分別通過導管空氣通道及墊體組件10之圓柱壁120的內表面。圓柱壁120另一端的屋簷式結構可進一步提供氣流之流場的導引。其中,圓柱壁120的屋簷式結構(朝墊體組件10之第二端突出的部位)可使自該肘管組件40所輸送而來的氣流被改變出射時的氣流方向,令出射的氣流方向被向下調整。
是以,圓柱壁120的屋簷式結構可使大部分集中於該導管空氣通道上部的主要氣流,以不平行於圓柱壁120之一軸線的一出氣方向,自該圓柱壁120流出。如此,可減輕流出之氣流帶給患者之口鼻的衝擊程度,並使患者在使用時所呼出的氣流可順暢地流動至前述之氣流空間、呼吸腔或是充氣室的上部,進而通過空氣通道(排氣道)44排出到周圍環境。
8、頭帶組件與頭帶固定組件的嚙合與位置
如圖5所示,頭帶組件20被藉由頭帶固定組件520及頭帶夾30固定至患者介面中。頭帶固定組件520的頭帶夾附接部522用於供對應之頭帶夾30的附接,頭帶組件20之對應帶體再透過頭帶夾30固定至頭帶固定組件520。頭帶固定組件520的上開口521則是用於供對應之頭帶組件20之帶體的附接。
進一步地,請參照圖24,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頭帶固定組件的立體示意圖。頭帶夾附接部522具有附接柱5221,附接柱5221可供對應之頭帶夾30的附接。其中,相對於頭帶固定組件520之中央開口523所形成的開口平面來說,附接柱5221的中央軸線可與該開口平面形成一傾角θ 1。該傾角θ 1以圖23所示之自中央開口523所形成的開口平面以順時針方向來說的夾角角度可介於18~22度之間,較佳地可被以大致上為20.5~20.7度的角度來配置。
請參照圖25,為根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的立體示意圖。頭帶固定組件520在自中央開口523向斜後方延伸的一方向上,延伸有一上蓋部525。該上蓋部525呈現揚起狀,其揚起程度係大致為在該上蓋部525上的一切線T與該中央開口523的中央軸X之間所形成的揚角θ 2可介於42~48度之間。
9、墊體組件及肘管組件與頭帶固定組件的嚙合與密封
請參照圖26、圖27及圖28,圖2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連接環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7為圖26之連接環結構在使用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圖28為圖26之連接環結構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連接環結構510’(或稱過渡環結構)具有第一環形部511及第二環形部512。該第一環形部511的內徑大於該第二環形部512的內徑。該第一環形部分511的外徑也大於該第二環形部分512的外徑。
該第二環形部512容置在頭帶固定組件520的中央開口523中。該第二環形部512的端緣處具有一徑向外凸的干涉結構513。第二環形部512在該干涉結構513之位置處的外徑係略大於該頭帶固定組件520的中央開口523的直徑,而第二環形部512之中間段的外徑係略小於該頭帶固定組件520之中央開口523的直徑,藉以使該連接環結構510’可被卡扣於該頭帶固定組件520上。
該連接環結構510’具有第一限位部514,該第一限位部514用於對應並干涉該頭帶固定組件520上的第二限位部524。該第一限位部514的寬度略大於該第二限位部524的寬度,使得該頭帶固定組件520與該連接環結構510’之間可在一限度之內相對旋轉。其中,可藉由干涉結構513及第一限位部514底緣,以及藉由第一環形部511與第二環形部512間的過渡面515,來共同將該頭帶固定組件520卡持在該連接環結構510’上。該過渡面515例如為一傾斜面,可與頭帶固定組件520的內表面匹配,進而令該頭帶固定組件520被抵頂在該過渡面515與該干涉結構513之間。
在該第一環形部511之外周圓表面延伸有一溝槽516。該溝槽516可供墊體組件10之環形結構1011上的止動部1014進行卡扣。使得該第一環形部511與該墊體組件10之間可以藉由卡扣(snap-fit)連接的方式接合。如圖27所示,該止動部1014可例如為鄰近該墊體組件10之第一端的凸條,當該連接環結構510’與該墊體組件10接合時,該止動部1014可對應地被定位在該第一環形部511的該溝槽516中。該凸條可在該溝槽516中沿著溝槽的路徑旋轉移動,藉此該墊體組件10接合至該連接環結構510’後,該墊體組件10係可相對該連接環結構510’具有一定的旋轉程度。
於一實施態樣中,第一環形部511的外徑係由第一環形部511與第二環形部512的交界處,朝墊體組件10的方向漸減,使該第一環形部511的壁厚由該連接環結構510’的中間朝墊體組件10的方向漸薄。藉此,第一環形部511可以在該墊體組件10接合時用來提供些微的變形,讓該墊體組件10之環形結構1011上的止動部1014便於到達該第一環形部511上的溝槽516。
肘管組件40與頭帶固定組件520分別附接在連接環結構510’的內外兩側。申言之,第二環形部512在使用時係被配置在該頭帶固定組件520與該肘管組件40之間。在組裝之後,該肘管組件40與該頭帶固定組件520彼此之間沒有物理上的接觸。
該第二環形部512的內側可額外具有徑向內凸的一內凸緣517。在肘管組件40與連接環結構510’的接合上,該內凸緣517可用來被容置於該肘管組件40上的環狀凹槽412中。藉此,使該肘管組件40可旋轉地附接至該連接環結構510’。較佳地是,該肘部組件40以不可拆卸的方式設於該連接環結構510’。
第一環形部511與第二環形部512由於內徑的改變,可在二者交界處形成一個階狀部518。肘管組件40的一端可具有擋止部413。該擋止部413於使用時擋止於第一環形部511與第二環形部512的交界處的該階狀部518,以提供卡擋的作用,從而使該肘管組件40旋轉時可更加穩定。卡擋的作用可令該肘管組件40無法從外側自該連接環結構510’被拆卸。
10、墊體組件在進氣/排氣上的功能性
請參照圖29,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的圓柱壁的剖面示意圖。墊體組件10內之圓柱壁120的結構形狀,可對流經的氣流產生導引作用,進而讓流經圓柱壁120而出射的氣流,在出射方向上產生變化。特別是對於來自如圖21所示之流經肘管組件40而產生轉彎偏向的氣流,圓柱壁120的結構形狀能發揮很好的導引效果。
於一實施態樣下,墊體組件10內之圓柱壁120係依據一縮減率,進而朝該墊體組件10的一端縮減圓柱壁120的直徑。以圖29來說,是以圓柱壁120的內徑來做為示例,圓柱壁120變化前的內徑為初始直徑D21,圓柱壁120變化後的內徑為減縮直徑D22,變化段D3係指圓柱壁120在中央軸X的軸向上具有縮減變化的長度。其中,該縮減率係指在變化段D3的長度內,使該圓柱壁120的直徑自初始直徑D21縮減5~25%而成為減縮直徑D22,該變化段D3的長度不超過10 (mm)。其一較佳的態樣下,該縮減率係為在變化段D3為8 (mm)的長度內,該圓柱壁120的直徑被縮減7.5~22.5%。另一較佳的態樣下,該縮減率係為在變化段D3為6 (mm)的長度內,該圓柱壁120的直徑被縮減10~20%。
於另一實施態樣下,圓柱壁120之氣流入口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與該圓柱壁120之氣流出口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間的比值,係介於0.5~0.95。該圓柱壁120之氣流入口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係基於初始直徑D21的尺寸大小而來,該圓柱壁120之氣流出口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係基於減縮直徑D22的尺寸大小而來。其中,該圓柱壁120係在平行中央軸X的方向上,自墊體組件10的環形結構1011的端緣突出有一凸伸段D4,該凸伸段D4的距離較佳為1~10 (mm)。該凸伸段D4係實質上伸入前述之氣流空間、呼吸腔或是充氣室。
藉此,發揮導引效果的圓柱壁120,可減輕流出之氣流帶給患者之口鼻的衝擊程度。此外,同時能發揮進氣流場與出氣流場的分流效果,進而讓患者在使用時所呼出的氣流可更順暢地在前述之氣流空間、呼吸腔或是充氣室內流動,並流暢地通過如圖21及圖23所示之空氣通道(排氣道)44,以排出到周圍環境。
請參照圖30、圖31及圖32,圖30為根據本發明揭露之一實施例下的流場分析圖,圖31為根據本發明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下的流場分析圖,圖32為根據本發明揭露之再一實施例下的流場分析圖。
圖30~32顯示前述之氣流空間、呼吸腔或是充氣室內流動的氣流流場。圖30顯示的流場分析圖係為患者介面之圓柱壁在端部上具有環繞60度的屋簷部(可同時參考圖12所示例之具有環繞270度的屋簷部)。圖31顯示的流場分析圖係為患者介面之圓柱壁在端部上具有環繞270度的屋簷部。圖32顯示的流場分析圖係為患者介面之圓柱壁在端部上具有環繞360度的屋簷部。
在圖30中,呼吸腔內沿著中空結構及密封組件的內壁面,已具有明顯的流場導引。此外,在呼吸腔的上部,亦產生明顯之導引氣流流向空氣通道(排氣道)。在圖31中,在呼吸腔上部之流向空氣通道(排氣道)的導引氣流更加顯著。而在圖32中,更加強了流向空氣通道(排氣道)的導引氣流。因此,在使用具有圓柱壁之墊體組件的患者介面下,進氣流場與出氣流場的分流效果得以凸顯,同時在順暢的流場下,也進一步對噪音發揮了改善的效果。
11、密封位置、固定及穩定性
如圖6所示之密封形成組件140,適於響應患者的配戴而密封患者的面部。密封形成組件140內之支撐區的分布位置對於配戴者的配戴舒適度、固定在患者面部上的穩定度,皆具有進一步的提升效果。此外,如圖16及圖18示例的頭帶組件20,對於將患者介面舒適地、穩定地固定在患者面部上的方面來說,皆發揮了良好的加乘效果。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墊體組件 10’:墊體組件 101:屏蔽件 1011:環形結構 1012:旋轉限位凸塊部 1013:對位導引部 1014:止動部 102:圓柱壁 1021:支撐結構 103:密封組件 103’:密封組件 104:墊體組件之第二端的端部 110:中空結構 111:中央孔口 111’:圓柱形孔口 112:凸環結構 112’:第一凸環結構 120:圓柱壁 1201:屋簷部 122:第二凸環結構 123:第三凸環結構 1231:第一部分(桿體形式) 1232:第二部分(頭部形式) 140:密封形成組件 141:第一支撐區 142:第二支撐區 1421:端緣 143:密封形成組件之接合部 144:第一支撐區與第二支撐區之間的邊界 145:溝部 20:頭帶組件 210:上帶體 220:上帶體 230:後帶組件 230’:後部 231:頂部 232:側部 233:底部 30:頭帶夾 40:肘管組件 41:第一端 411:漥部(彎曲外圍結構) 412:環狀凹槽 413:擋止部 42:第二端 43:主體 44:空氣通道(排氣道) 50:框架組件 501:狹槽 502:框架組件之開口 503:旋轉限位凹口部 5031:限位壁 504:對位指示部 510:過渡環結構 510’:連接環結構 511:第一環形部 512:第二環形部 513:干涉結構 514:第一限位部 515:過渡面 516:溝槽 517:內凸緣 518:階狀部 520:頭帶固定組件 521:上開口 522:頭帶夾附接部 5221:附接柱 523:中央開口 524:第二限位部 525:上蓋部 60:空氣輸送管 D1:第一凸環結構的直徑 D2:第二凸環結構的直徑 D21:初始直徑 D22:減縮直徑 D3:變化段 D4:延伸進入中空結構內的程度/凸伸段 L1:第一接合線 L2:第二接合線 L3:第三接合線 P1:墊體組件之第一端 P2:墊體組件之第二端 PD1:第一距離 PD2:第二距離 T:切線 X:圓柱壁的中央軸 d1:第一帶體距離 d2:第二帶體距離 d3:第三帶體距離 d1’:第一帶體間隔 d2’:第二帶體間隔 d3’:第三帶體間隔 f:交會點 g:大部分集中於上部的氣流 θ 1:傾角 θ 2:揚角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被配戴於患者頭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接合至墊體組件之框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之另一視角之框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接合至墊體組件之框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設於密封形成組件上之墊體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密封形成組件的正視圖。 [圖8]為圖7之AA剖面線下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圖7之BB剖面線下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圖7之CC剖面線下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在分解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 [圖12]為圖11之墊體組件在組合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4]為圖13之墊體組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15]為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1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頭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7]為圖16之頭帶組件被配戴於患者頭部的示意圖。 [圖18]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頭帶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9]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肘管組件與過渡環結構在分解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 [圖20]為圖19之肘管組件與過渡環結構在組合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 [圖21]為圖19之肘管組件與過渡環結構在組合狀態且在另一視角下的立體示意圖。 [圖22]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23]為圖22之患者介面在另一視角下的立體示意圖。 [圖24]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頭帶固定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5]為根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患者介面的立體示意圖。 [圖2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連接環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7]為圖26之連接環結構在使用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 [圖28]為圖26之連接環結構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示意圖。 [圖29]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墊體組件的圓柱壁的剖面示意圖。 [圖30]為根據本發明揭露之一實施例下的流場分析圖。 [圖31]為根據本發明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下的流場分析圖。 [圖32]為根據本發明揭露之再一實施例下的流場分析圖。
10:墊體組件
103:密封組件
110:中空結構
111’:圓柱形孔口
120:圓柱壁
40:肘管組件
50:框架組件
510:過渡環結構
520:頭帶固定組件
60:空氣輸送管
g:大部分集中於上部的氣流

Claims (59)

  1. 一種患者介面,用於在患者的整個呼吸週期中,將流體產生器以相對於環境氣壓為連續正壓下所產生之2~30cm H 2O治療壓力範圍內的氣流輸送至正在睡眠之患者的氣道,以改善睡眠呼吸紊亂,該患者介面包含: 一墊體組件,包括: 一中空結構,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以輸送使用中之氣流的一圓柱形孔口,以及具有自該圓柱形孔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環形結構; 一圓柱壁,設於該圓柱形孔口,該圓柱壁構造成與該圓柱形孔口為實質上同心的圓以輸送使用中的氣流,其中該圓柱壁以相同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一端突出,並且該圓柱壁以減小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突出;及 一密封組件,設於該墊體組件的該中空結構,以一起形成一呼吸腔,該密封組件適於響應患者的配戴而密封患者的面部並防止該中空結構接觸患者的面部; 一頭帶組件,包括配置成在患者配戴使用時供調整位置用的複數上帶體及複數下帶體,以及包括配置成在使用時到達患者頭部枕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後部; 一對頭帶夾,適於分別容納對應的該下帶體; 一肘管組件,適於連接至與該流體產生器相連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 一過渡環結構,以剛性對剛性的連接設於該墊體組件;及 一頭帶固定組件,適於接合該過渡環結構,該頭帶固定組件具有容納該肘管組件的一中央開口,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與對應之該對頭帶夾相接合以附接至對應之該下帶體的一對頭帶夾附接部,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附接至對應之該上帶體以在使用中使該頭帶組件固定在患者頭部的一對上開口,其中該頭帶固定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持, 其中,該過渡環結構及該墊體組件二者間被構造為互不阻止移動的方式互相附接著,並且該中空結構較該密封組件堅硬,並且該中空結構與該密封組件係為一體的,以及該肘管組件以不可拆卸的方式設於該過渡環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係藉由複數支撐結構被設於該圓柱形孔口,該等支撐結構係構造為桿體的型式,各該支撐結構的一端連接至該圓柱壁的外表面,各該支撐結構的另一端連接至該中空結構之該圓柱形孔口的內表面,該等支撐結構相對於該圓柱壁的一軸線係為非對稱。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設於該肘管組件之一第一端之外表面的複數漥部,該等漥部構造為當該肘管組件的該第一端接合至該過渡環結構後係與該過渡環結構對應的內表面形成複數排氣道,該等排氣道係用於供自該呼吸腔排出到周圍環境的流出氣流通過,該等支撐結構與該等排氣道係流體連通,其中,沿該圓柱壁之外表面具有最短間距之該等支撐結構中的相鄰二者係對應至患者配戴時的鼻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一主體,該主體藉由曲折的內壁界定出使輸送的氣流大部分集中於上部的一導管空氣通道,其中,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突出的部位係用於使自該肘管組件所輸送而來的氣流被改變出射時的氣流方向,使得大部分集中於該導管空氣通道上部的一主要氣流係以不平行於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一出氣方向自該圓柱壁流出,以減輕流出之氣流帶給患者之口鼻的衝擊程度,並使患者在使用時所呼出的氣流順暢地流動至該呼吸腔的上部進而通過該等排氣道排出到周圍環境。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係依據一縮減率朝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二端減小其直徑,該縮減率係在10 (mm)的長度內使該圓柱壁的直徑縮減5~25%。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與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間的比值係為0.5~0.95,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突出的部位在平行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方向上係伸入該呼吸腔大於1(mm)。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過渡環結構具有一第一環形部及一第二環形部,該第一環形部的內徑大於該第二環形部的內徑,該第一環形部與該墊體組件透過卡扣連接的方式相接合,該第二環形部構造為在使用時係配置於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該過渡環結構係使該墊體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於使用時係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一環形部上係具有延伸的一溝槽,該溝槽係供該墊體組件之該環形結構上的一止動部進行卡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端緣處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外突出的一干涉結構,該干涉結構係使該過渡環結構卡扣於該頭帶固定組件的該中央開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內側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內突出的一內凸緣,該內凸緣被構造為在使用時係被容置於該肘管組件上的一環狀凹槽中,以及,該肘管組件的一端具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係構造為於使用時擋止在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以及,該過渡環結構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係構造為在使用時用於對應並干涉該頭帶固定組件上的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的寬度略大於該第二限位部的寬度,以使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墊體組件之間係具有一旋轉度,以及,該第一環形部的外徑係由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的方向漸減。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中空結構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邊界,該密封組件之自該中空結構與該第一支撐區之交界處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邊界,該預定厚度係選自0.50~0.70 (mm)間的任一值。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中空結構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中空結構及該第一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一邊界,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二邊界,該密封組件自該第一邊界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第二邊界,該第一邊界上的各個點位置至該第二邊界之間各具有一垂直距離,其中在該等垂直距離中,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臉頰部及顴骨部的各該垂直距離係皆長於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鼻部及下巴部的各該垂直距離。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頭帶組件的該後部具有一頂部、複數側部及一底部,該頂部設於該等側部之間,該底部設於該等側部與該等下帶體之間,該等上帶體設於對應的側部,其中,各該側部與該頂部間具有一第一接合線,各該上帶體與對應之該側部間具有一第二接合線,各該側部與該底部間具有一第三接合線,該二第一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一帶體間隔,該二第二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二帶體間隔,該二第三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三帶體間隔,其中該第一帶體間隔係小於該第二帶體間隔但大於該第三帶體間隔。
  12. 一種患者介面,用於將流體產生器所產生之使用時為2~30cm H 2O壓力範圍內且相對於環境氣壓在一個治療壓力下的氣流輸送至患者氣道的入口,以改善睡眠呼吸障礙,該入口至少包括患者的鼻腔入口及/或口腔入口,該患者介面包含: 一墊體模組,係不具有頭帶連接部,該墊體模組包括: 一中空結構,為單一材料,其具有構造在該墊體模組之一第一端的一圓柱形孔口,以及具有自該圓柱形孔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模組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第一突出結構; 一圓柱壁,設於該圓柱形孔口,該圓柱壁構造成與該圓柱形孔口為實質上同心的圓,其中該圓柱壁具有朝該墊體模組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第二突出結構以及朝該墊體模組之相反該第一端之第二端突出的一第三突出結構;及 一密封組件,具有較軟材料,設於該中空結構以一起形成一氣流空間,該密封組件適於密封患者的面部並防止該中空結構接觸患者; 一頭帶組件,包括配置為使用時延伸到患者耳朵上方的複數上帶體、配置為使用時延伸到患者耳部下方的複數下帶體及配置為設於該等上帶體及該等下帶體的一後帶組件,該後帶組件係包括一頂部、複數側部及一底部,其中該頂部設於該等側部之間,該底部設於該等側部與該等下帶體之間,該等上帶體設於對應的側部,其中,各該側部的一交會點與該頂部之間的一第一帶體距離係小於各該側部的該交會點與該底部之間的一第二帶體距離,但該第一帶體距離係大於各該側部的該交會點與各該上帶體之間的一第三帶體距離; 一對頭帶夾,適於分別容納對應的該下帶體; 一肘管組件,適於連接至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 一連接環結構,以剛性對剛性的連接設於該墊體模組;及 一頭帶固定組件,適於接合該連接環結構,該頭帶固定組件具有用於容納該肘管組件的開口,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與對應之該對頭帶夾相接合以附接至對應下帶體的一對頭帶夾附接部,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附接至對應之該上帶體以在使用中使該頭帶組件固定在患者頭部的一對上開口,其中該頭帶固定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持, 其中,該連接環結構及該墊體模組二者間被構造為可旋轉移動的方式互相接合著,其中該中空結構與該密封組件係為一體的,其中該第二突出結構具有第一直徑,該第三突出結構之至少一部分的直徑係小於該第一直徑,其中該第三突出結構伸入該氣流空間,其中具有用於清除空氣的排氣組件,該肘管組件以不可拆卸的方式設於該連接環結構。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係藉由複數支撐結構被設於該圓柱形孔口,該等支撐結構係構造為桿體的型式,各該支撐結構的一端連接至該圓柱壁的外表面,各該支撐結構的另一端連接至該中空結構之該圓柱形孔口的內表面,該等支撐結構相對於該圓柱壁的一軸線係為非對稱。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設於該肘管組件之一第一端之外表面的複數漥部(concavity),該等漥部構造為當該肘管組件的該第一端接合至該連接環結構後係與該連接環結構對應的內表面形成作為該排氣組件的複數排氣道,該等排氣道係用於供自該氣流空間排出到周圍環境的流出氣流通過,該等支撐結構與該等排氣道係流體連通,其中,沿該圓柱壁之外表面具有最短間距之該等支撐結構中的相鄰二者係對應至患者配戴時的鼻部。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一主體,該主體藉由曲折的內壁界定出使輸送的氣流大部分集中於上部的一導管空氣通道,其中,該圓柱壁的該第三突出結構係用於使自該肘管組件所輸送而來的氣流被改變出射時的氣流方向,使得大部分集中於該導管空氣通道上部的一主要氣流係以不平行於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一出氣方向自該第三突出結構流出,以減輕流出之氣流帶給患者之口鼻的衝擊程度,並使患者在使用時所呼出的氣流順暢地流動至該氣流空間的上部進而通過該等排氣道排出到周圍環境。
  16.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的該第三突出結構係依據一縮減率朝該墊體模組的該第二端減小其直徑,該縮減率係在10 (mm)的長度內使其直徑縮減5~25%。
  17.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二突出結構之開口的開口面積與該第三突出結構之開口的開口面積間的比值係為0.5~0.95,該第三突出結構伸入該氣流空間的深度係為大於1(mm)。
  18.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連接環結構具有一第一環形部及一第二環形部,該第一環形部的內徑大於該第二環形部的內徑,該第一環形部與該墊體模組透過卡扣連接的方式相接合,該第二環形部構造為在使用時係配置於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該連接環結構係使該墊體模組與該肘管組件之間於使用時係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合。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一環形部上係具有延伸的一溝槽,該溝槽係供該墊體模組之該第一突出結構上的一止動部進行卡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端緣處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外突出的一干涉結構,該干涉結構係使該連接環結構卡扣於該頭帶固定組件的該開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內側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內突出的一內凸緣,該內凸緣被構造為在使用時係被容置於該肘管組件上的一環狀凹槽中,以及,該肘管組件的一端具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係構造為於使用時擋止在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以及,該連接環結構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係構造為在使用時用於對應並干涉該頭帶固定組件上的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的寬度略大於該第二限位部的寬度,以使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墊體模組之間係具有一旋轉度,以及,該第一環形部的外徑係由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朝該墊體模組之該第二端的方向漸減。
  20.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中空結構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邊界,該密封組件之自該中空結構與該第一支撐區之交界處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邊界,該預定厚度係選自0.50~0.70 (mm)間的任一值。
  21.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中空結構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中空結構及該第一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一邊界,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二邊界,該密封組件自該第一邊界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第二邊界,該第一邊界上的各個點位置至該第二邊界之間各具有一垂直距離,其中在該等垂直距離中,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臉頰部及顴骨部的各該垂直距離係皆長於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鼻部及下巴部的各該垂直距離。
  22. 一種患者介面,用於在患者的整個呼吸週期中,將流體產生器以相對於環境氣壓為治療壓力下所產生之2~30cm H 2O治療範圍內的氣流輸送至正在睡眠之患者的氣道,以改善睡眠呼吸紊亂,該患者介面包含: 一墊體組件,包括: 一中空結構,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以輸送使用中之氣流的一圓柱形孔口,以及具有自該圓柱形孔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第一凸環結構; 一圓柱壁,設於該圓柱形孔口,該圓柱壁構造成與該圓柱形孔口為實質上同心的圓,其中該圓柱壁具有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第二凸環結構以及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該第一端之一第二端突出的一第三凸環結構,其中,該第一凸環結構與該第二凸環結構係為同心,該第二凸環結構的直徑小於該第一凸環結構的直徑,該第三凸環結構具有一桿體形式的一第一部分及以藉由該桿體所支撐之頭部形式的一第二部分,該桿體設於該圓柱壁並與該圓柱形孔口流體連通,該頭部實質上是呈截頭空心圓錐形,其具有相對狹窄的一頂端部以進入該中空結構;及 一密封形成組件,其構造成與患者的鼻子和/或嘴形成密封,該密封形成組件包括: 一第一支撐區,設於該中空結構且位於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二端上;及 一第二支撐區,設於該第一支撐區,適於響應患者的配戴而密封患者的面部, 其中,該密封形成組件與該中空結構共同形成可加壓至該治療壓力的一充氣室,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共同防止該中空結構接觸患者的面部,該第一支撐區的厚度大體上大於該第二支撐區的厚度,該第一支撐區的厚度朝該第二支撐區逐漸減小,在該密封形成組件上的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邊界,在該邊界上之該密封形成組件的厚度實質上係為恆定, 一頭帶組件,包括配置成在患者配戴使用時供調整位置用的複數上帶體及複數下帶體,以及包括配置成在使用時到達患者頭部枕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後部; 一對頭帶夾,適於分別容納對應的該下帶體; 一肘管組件,適於連接至與該流體產生器相連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 一連接環結構,其一端係以剛性對剛性的連接設於該墊體組件,該連接環結構的另一端係以不可拆卸的方式設於該肘管組件;及 一頭帶固定組件,適於接合該連接環結構,該頭帶固定組件具有一圓柱形開口,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與對應之該對頭帶夾相接合以附接至對應下帶體的一對頭帶夾附接部,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附接至對應之該上帶體以在使用中使該頭帶組件固定在患者頭部的一對上開口,其中該頭帶固定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持, 其中,該連接環結構及該墊體組件二者間被構造為互不阻止移動的方式互相附接著,其中該密封形成組件的任一部分係不包括雙層結構,且該中空結構的材料較該密封形成組件的材料堅硬,其中該第二支撐區係至少接觸患者面部的鼻樑區及/或下巴區。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三凸環結構之該第一部分的一端連接至該圓柱壁的外表面,該第一部分的另一端連接至該中空結構之該圓柱形孔口的內表面,該第一部分的各桿體相對於該圓柱壁的一軸線係為非對稱式配置。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設於該肘管組件之一第一端之外表面的複數漥部,該等漥部構造為當該肘管組件的該第一端接合至該連接環結構後係與該連接環結構對應的內表面形成複數排氣道,該等排氣道係用於供自該充氣室排出到周圍環境的流出氣流通過,該第一部分的各桿體與該等排氣道係流體連通,其中,沿該圓柱壁之外表面具有最短間距之該等桿體中的相鄰二者係對應至患者配戴時的鼻部。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一主體,該主體藉由曲折的內壁界定出使輸送的氣流大部分集中於上部的一導管空氣通道,其中,該圓柱壁的該第三凸環結構係用於使自該肘管組件所輸送而來的氣流被改變出射時的氣流方向,使得大部分集中於該導管空氣通道上部的一主要氣流係以不平行於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一出氣方向自該第三凸環結構流出,以減輕流出之氣流帶給患者之口鼻的衝擊程度,並使患者在使用時所呼出的氣流順暢地流動至該充氣室的上部進而通過該等排氣道排出到周圍環境。
  26.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的該第三凸環結構係依據一縮減率朝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二端減小其直徑,該縮減率係在10 (mm)的長度內使其直徑縮減5~25%。
  27.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二凸環結構之開口的開口面積與該第三凸環結構之開口的開口面積間的比值係為0.5~0.95,該第三凸環結構在平行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方向上係伸入該充氣室大於1(mm)。
  28.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連接環結構具有一第一環形部及一第二環形部,該第一環形部的內徑大於該第二環形部的內徑,該第一環形部與該墊體組件透過卡扣連接的方式相接合,該第二環形部構造為在使用時係配置於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該連接環結構係使該墊體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於使用時係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合。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一環形部上係具有延伸的一溝槽,該溝槽係供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凸環結構上的一止動部進行卡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端緣處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外突出的一干涉結構,該干涉結構係使該連接環結構卡扣於該頭帶固定組件的該圓柱形開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內側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內突出的一內凸緣,該內凸緣被構造為在使用時係被容置於該肘管組件上的一環狀凹槽中,以及,該肘管組件的一端具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係構造為於使用時擋止在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以及,該連接環結構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係構造為在使用時用於對應並干涉該頭帶固定組件上的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的寬度略大於該第二限位部的寬度,以使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墊體組件之間係具有一旋轉度,以及,該第一環形部的外徑係由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的方向漸減。
  30.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形成組件之自該中空結構與該第一支撐區之交界處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邊界,該預定厚度係選自0.50~0.70 (mm)間的任一值。
  31.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中空結構及該第一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一邊界,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的該邊界係為一第二邊界,該密封組件自該第一邊界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第二邊界,該第一邊界上的各個點位置至該第二邊界之間各具有一垂直距離,其中在該等垂直距離中,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臉頰部及顴骨部的各該垂直距離係皆長於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鼻部及下巴部的各該垂直距離。
  32.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頭帶組件的該後部具有一頂部、複數側部及一底部,該頂部設於該等側部之間,該底部設於該等側部與該等下帶體之間,該等上帶體設於對應的側部,其中,各該側部與該頂部間具有一第一接合線,各該上帶體與對應之該側部間具有一第二接合線,各該側部與該底部間具有一第三接合線,該二第一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一帶體間隔,該二第二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二帶體間隔,該二第三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三帶體間隔,其中該第一帶體間隔係小於該第二帶體間隔但大於該第三帶體間隔。
  33. 一種患者介面,用於將流體產生器以相對於環境氣壓為連續正壓下所產生之2~30cm H 2O治療壓力範圍內的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該患者介面包含: 一墊體組件,包括: 一中空結構,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以在使用中接收氣流的一中央孔口,以及具有自該中央孔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凸環結構,其中至少二止動部係構造在該凸環結構的表面上; 一圓柱壁,係朝內地設於該中央孔口,該圓柱壁構造成與該中央孔口實質上同心以在使用中輸送氣流,其中該圓柱壁以相同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一端突出一第一距離,該圓柱形壁以減小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的一第二端突出一第二距離,其中該第一距離係長於該第二距離;及 一密封組件,設於該中空結構以一起形成一呼吸腔,該密封組件適於響應患者的配戴而密封患者的面部並防止該中空結構接觸患者的面部; 一頭帶組件,包括配置成在患者配戴使用時供調整位置用的複數上帶體及複數下帶體,以及包括配置成在使用時到達患者頭部枕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後部; 一對頭帶夾,適於分別容納對應的該下帶體; 一過渡環結構,以剛性對剛性的連接設於該墊體組件; 一頭帶固定組件,適於接合該過渡環結構,該頭帶固定組件具有一中央開口,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與對應之該對頭帶夾相接合以附接至對應下帶體的一對頭帶夾附接部,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附接至對應之該上帶體以在使用中使該頭帶組件固定在患者頭部的一對上開口,其中該頭帶固定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持;及 一肘管組件,設於該過渡環結構且能夠360度旋轉,該肘管組件包括: 一第一端,具有一彎曲外圍結構; 一第二端,適於設於連接至該流體產生器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到患者的氣道;及 一主體,設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該主體中具有一導管空氣通道,其中,該第一端的該彎曲外圍結構及該過渡環結構的至少一部分係在使用中以不可鬆開的方式共同形成一空氣通道,其中,自該流體產生器輸送至該呼吸腔的大部分進氣氣流係分別通過該導管空氣通道及該墊體組件之該圓柱壁的內表面,以及,自該呼吸腔排出到周圍環境的大部分流出氣流係通過該墊體組件之該圓柱壁的外表面與該凸環結構之內表面之間的空間,以及,在該第一端的該彎曲外圍結構與該過渡環結構的至少一部分之間係於使用中分別用來形成該空氣通道, 其中,該過渡環結構及該墊體組件二者間被構造為互不阻止移動的方式互相附接著,並且該中空結構較該密封組件堅硬。
  34.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係藉由複數支撐結構被設於該中央孔口,該等支撐結構係構造為桿體的型式,各該支撐結構的一端連接至該圓柱壁的外表面,各該支撐結構的另一端連接至該中空結構之該中央孔口的內表面,該等支撐結構相對於該圓柱壁的一軸線係為非對稱。
  35. 如請求項3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設於該第一端之外表面的複數漥部,該等漥部構造為當該肘管組件的該第一端接合至該過渡環結構後係與該過渡環結構對應的內表面形成該空氣通道,該空氣通道係用於供自該呼吸腔排出到周圍環境的流出氣流通過,該等支撐結構與該等排氣道係流體連通,其中,沿該圓柱壁之外表面具有最短間距之該等支撐結構中的相鄰二者係對應至患者配戴時的鼻部。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突出的部位係用於使自該肘管組件所輸送而來的氣流被改變出射時的氣流方向,使得大部分集中於該肘管組件之一導管空氣通道上部的一主要氣流係以不平行於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一出氣方向自該圓柱壁流出,以減輕流出之氣流帶給患者之口鼻的衝擊程度,並使患者在使用時所呼出的氣流順暢地流動至該呼吸腔的上部進而通過該等排氣道排出到周圍環境。
  37.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係依據一縮減率朝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二端減小其直徑,該縮減率係在10 (mm)的長度內使該圓柱壁的直徑縮減5~25%。
  38.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與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間的比值係為0.5~0.95,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突出的部位在平行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方向上係伸入該呼吸腔大於1 (mm)。
  39.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過渡環結構具有一第一環形部及一第二環形部,該第一環形部的內徑大於該第二環形部的內徑,該第一環形部與該墊體組件透過卡扣連接的方式相接合,該第二環形部構造為在使用時係配置於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該過渡環結構係使該墊體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於使用時係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合。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一環形部上係具有延伸的一溝槽,該溝槽係供該墊體組件之該凸環結構上的該至少二止動部進行卡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端緣處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外突出的一干涉結構,該干涉結構係使該過渡環結構卡扣於該頭帶固定組件的該中央開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內側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內突出的一內凸緣,該內凸緣被構造為在使用時係被容置於該肘管組件之該第二端上的一環狀凹槽中,以及,該肘管組件的該第二端具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係構造為於使用時擋止在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以及,該過渡環結構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係構造為在使用時用於對應並干涉該頭帶固定組件上的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的寬度略大於該第二限位部的寬度,以使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墊體組件之間係具有一旋轉度,以及,該第一環形部的外徑係由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的方向漸減。
  41.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中空結構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邊界,該密封組件之自該中空結構與該第一支撐區之交界處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邊界,該預定厚度係選自0.50~0.70 (mm)間的任一值。
  42.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中空結構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中空結構及該第一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一邊界,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二邊界,該密封組件自該第一邊界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第二邊界,該第一邊界上的各個點位置至該第二邊界之間各具有一垂直距離,其中在該等垂直距離中,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臉頰部及顴骨部的各該垂直距離係皆長於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鼻部及下巴部的各該垂直距離。
  43.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頭帶組件的該後部具有一頂部、複數側部及一底部,該頂部設於該等側部之間,該底部設於該等側部與該等下帶體之間,該等上帶體設於對應的側部,其中,各該側部與該頂部間具有一第一接合線,各該上帶體與對應之該側部間具有一第二接合線,各該側部與該底部間具有一第三接合線,該二第一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一帶體間隔,該二第二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二帶體間隔,該二第三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三帶體間隔,其中該第一帶體間隔係小於該第二帶體間隔但大於該第三帶體間隔。
  44. 一種用於CPAP治療的患者介面,該患者介面包含: 一墊體組件,包括: 一屏蔽件,係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上的一開口及自該開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環形結構; 一圓柱壁,係透過複數支撐結構設於該開口而同心於該開口,其中該圓柱壁以不同直徑的方式沿該開口的一軸線朝兩個相反的方向突出;及 一密封組件,係設於該墊體組件的該屏蔽件以一起形成一呼吸腔,該密封組件適於密封患者的臉部; 一頭帶組件,係包括在使用時用於固定該患者介面的複數帶體; 一肘管組件,係適用於連接至與一流體產生器連接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 一連接環結構,其一端係設於該墊體組件,而另一端係不可拆裝地設於該肘管組件;及 一頭帶固定組件,係適於與該連接環結構接合,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在使用中附接至對應之該帶體的複數槽,其中該頭帶固定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撐, 其中,於附接時之該連接環結構與該墊體組件之間係為可旋轉,其中,該屏蔽件與該密封組件係為一體成型,其中,該肘管組件係以不可拆卸的方式設於該連接環結構,其中,該墊體組件、該肘管組件與該頭帶固定組件之間於使用時係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觸/接合。
  45. 如請求項4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等支撐結構係構造為桿體的型式,各該支撐結構的一端連接至該圓柱壁的外表面,各該支撐結構的另一端連接至該中空結構之該圓柱形孔口的內表面,該等支撐結構相對於該圓柱壁的一軸線係為非對稱。
  46. 如請求項45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設於該肘管組件之一第一端之外表面的複數漥部,該等漥部構造為當該肘管組件的該第一端接合至該連接環結構後係與該連接環結構對應的內表面形成複數排氣道,該等排氣道係用於供自該呼吸腔排出到周圍環境的流出氣流通過,該等支撐結構與該等排氣道係流體連通,其中,沿該圓柱壁之外表面具有最短間距之該等支撐結構中的相鄰二者係對應至患者配戴時的鼻部。
  47. 如請求項46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肘管組件具有一主體,該主體藉由曲折的內壁界定出使輸送的氣流大部分集中於上部的一導管空氣通道,其中,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之一第二端突出的部位係用於使自該肘管組件所輸送而來的氣流被改變出射時的氣流方向,使得大部分集中於該導管空氣通道上部的一主要氣流係以不平行於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一出氣方向自該圓柱壁流出,以減輕流出之氣流帶給患者之口鼻的衝擊程度,並使患者在使用時所呼出的氣流順暢地流動至該呼吸腔的上部進而通過該等排氣道排出到周圍環境。
  48. 如請求項4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係依據一縮減率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減小其直徑,該縮減率係在5 (mm)的長度內使該圓柱壁的直徑縮減5~25%。
  49. 如請求項4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與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之一第二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間的比值係為0.55~0.61,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突出的部位在平行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方向上係伸入該呼吸腔大於1 (mm)。
  50. 如請求項4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連接環結構具有一第一環形部及一第二環形部,該第一環形部的內徑大於該第二環形部的內徑,該第一環形部與該墊體組件透過卡扣連接的方式相接合,該第二環形部構造為在使用時係配置於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該連接環結構係使該墊體組件與該肘管組件之間於使用時係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接觸/接合。
  51. 如請求項50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第一環形部上係具有延伸的一溝槽,該溝槽係供該墊體組件之該環形結構上的一止動部進行卡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端緣處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外突出的一干涉結構,該干涉結構係使該過渡環結構卡扣於該頭帶固定組件的一中央開口,以及,該第二環形部之內側具有在徑向方向上朝內突出的一內凸緣,該內凸緣被構造為在使用時係被容置於該肘管組件上的一環狀凹槽中,以及,該肘管組件的一端具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係構造為於使用時擋止在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以及,該過渡環結構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係構造為在使用時用於對應並干涉該頭帶固定組件上的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的寬度略大於該第二限位部的寬度,以使該頭帶固定組件與該墊體組件之間係具有一旋轉度,以及,該第一環形部的外徑係由該第一環形部與該第二環形部的交界處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的方向漸減。
  52. 如請求項4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屏蔽件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邊界,該密封組件之自該屏蔽件與該第一支撐區之交界處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邊界,該預定厚度係選自0.50~0.70 (mm)間的任一值。
  53. 如請求項4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密封組件具有設於該屏蔽件的一第一支撐區及自該第一支撐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支撐區,該屏蔽件及該第一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一邊界,該第一支撐區及該第二支撐區之間係形成一第二邊界,該密封組件自該第一邊界所延伸而出且厚度漸薄至一預定厚度的位置處係界定為該第二邊界,該第一邊界上的各個點位置至該第二邊界之間各具有一垂直距離,其中在該等垂直距離中,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臉頰部及顴骨部的各該垂直距離係皆長於該密封組件對應至患者使用時之鼻部及下巴部的各該垂直距離。
  54. 如請求項44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等帶體包括配置成在患者配戴使用時供調整位置用的複數上帶體及複數下帶體,以及包括配置成在使用時到達患者頭部枕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後部,該後部具有一頂部、複數側部及一底部,該頂部設於該等側部之間,該底部設於該等側部與該等下帶體之間,該等上帶體設於對應的側部,其中,各該側部與該頂部間具有一第一接合線,各該上帶體與對應之該側部間具有一第二接合線,各該側部與該底部間具有一第三接合線,該二第一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一帶體間隔,該二第二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二帶體間隔,該二第三接合線之中央點間的距離為一第三帶體間隔,其中該第一帶體間隔係小於該第二帶體間隔但大於該第三帶體間隔。
  55. 一種用於CPAP治療的患者介面,該患者介面包含: 一墊體組件,包括: 一屏蔽件,係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上的一開口及自該開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環形結構; 一圓柱壁,係透過複數支撐結構設於該開口而同心於該開口,其中該圓柱壁沿該開口的一軸線朝兩個相反的方向突出;及 一軟密封件,係設於該墊體組件的該屏蔽件以一起形成一呼吸腔,該軟密封件適於氣密地抵靠著患者面部的至少一部份; 一頭帶組件,係包括在使用時用於固定該患者介面的複數帶體; 一框架組件,適於與該墊體組件接合,該框架組件包括適於在使用時附接至對應之該帶體的複數槽,其中該框架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撐;及 一肘管組件,係適用於連接至與一流體產生器連接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其中該肘管組件以不可拆卸的方式設於該框架組件, 其中,於附接時之該框架組件與該墊體組件之間係為可旋轉,其中,該屏蔽件與該軟密封件係為一體成形。
  56. 如請求項55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係依據一縮減率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減小其直徑,該縮減率係在10 (mm)的長度內使該圓柱壁的直徑縮減5~25%。
  57. 如請求項55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與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之一第二端之開口的開口面積間的比值係為0.5~0.95,該圓柱壁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二端突出的部位在平行該圓柱壁之一軸線的方向上係伸入該呼吸腔大於1 (mm)。
  58. 如請求項55所述之患者介面,其中該圓柱壁以不同突出長度的方式沿該開口的該軸線朝兩個相反的方向突出。
  59. 一種患者介面,用於將氣流產生器以相對於環境氣壓為連續正壓下所產生之2~30cm H 2O治療壓力範圍內的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該患者介面包含: 一墊體組件,包括: 一中空結構,具有構造在該墊體組件之一第一端以輸送使用中之氣流的一中央孔口以及具有自該中央孔口沿著一方向而朝該墊體組件之該第一端突出的一凸環結構; 一圓柱壁,設於該中央孔口,該圓柱壁構造成與該中央孔口為實質上同心的圓,其中該圓柱壁以相同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的該第一端突出一第一距離,並且該圓柱壁以相異直徑的方式朝該墊體組件之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突出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係長於該第二距離;及 一密封組件,設於該墊體組件的該中空結構,以一起形成一呼吸腔,該密封組件適於響應患者的配戴而密封患者的面部並防止該中空結構接觸患者的面部; 一頭帶組件,包括複數上帶體、複數下帶體、以及配置成在使用時到達患者頭部枕骨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後部; 一對頭帶夾,適於分別容納對應的該下帶體; 一肘管組件,適於連接至與該流體產生器相連的一空氣輸送管,以在使用中將氣流輸送至患者的氣道; 一過渡環結構,以剛性對剛性的連接設於該墊體組件,該過渡環結構具有供該肘管組件設置且能令該肘管組件360度旋轉的一端;及 一頭帶固定組件,適於接合該過渡環結構,該頭帶固定組件具有容納該肘管組件的一中央開口,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與對應之該對頭帶夾相接合以附接至對應之該下帶體的一對頭帶夾附接部,該頭帶固定組件包括適於附接至對應之該上帶體以在使用中使該頭帶組件固定在患者頭部的一對上開口,其中該頭帶固定組件不具有前額支持, 其中,該過渡環結構及該墊體組件二者間被構造為以相互間具有一旋轉度的方式互相附接著,該旋轉度係小於該肘管組件之360度旋轉的旋轉程度。
TW110107046A 2021-02-26 2021-02-26 患者介面 TWI770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046A TWI770844B (zh) 2021-02-26 2021-02-26 患者介面
CN202111507920.9A CN114949507A (zh) 2021-02-26 2021-12-10 患者界面
US17/667,579 US20220273899A1 (en) 2021-02-26 2022-02-09 Patient interface
EP22157184.7A EP4049702B1 (en) 2021-02-26 2022-02-17 Patient interface for cpap therap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046A TWI770844B (zh) 2021-02-26 2021-02-26 患者介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0844B true TWI770844B (zh) 2022-07-11
TW202233267A TW202233267A (zh) 2022-09-01

Family

ID=8095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7046A TWI770844B (zh) 2021-02-26 2021-02-26 患者介面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3899A1 (zh)
EP (1) EP4049702B1 (zh)
CN (1) CN114949507A (zh)
TW (1) TWI7708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87809S1 (en) * 2019-12-20 2023-05-30 ResMed Asia Pte. Ltd. Patient interfa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9261B2 (en) * 2005-11-16 2013-06-11 Treymed, Inc. Side-stream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770194B2 (en) * 2011-01-28 2014-07-08 Dive Cobalt Blue, Llc Gas assisted re-breathing device
CN211132527U (zh) * 2019-10-24 2020-07-31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一种呼吸科用给药装置
CN211157927U (zh) * 2019-09-19 2020-08-04 金敏芳 一种医疗用供氧呼吸装置
TW202034978A (zh) * 2011-08-10 2020-10-01 紐西蘭商費雪&佩凱爾關心健康有限公司 用於病人呼吸裝置之導管接頭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95537A (en) * 2002-09-06 2013-05-31 Resmed Ltd Elbow with gas diversion baffle for respiratory mask
CN105079933B (zh) * 2015-06-23 2018-05-29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罩组件
JP6896741B2 (ja) * 2015-09-23 2021-06-30 レスメド・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リミテッド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10675430B2 (en) * 2015-09-23 2020-06-09 ResMed Pty Ltd Elbow assembly
TWI737934B (zh) * 2018-09-14 2021-09-01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呼吸面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9261B2 (en) * 2005-11-16 2013-06-11 Treymed, Inc. Side-stream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770194B2 (en) * 2011-01-28 2014-07-08 Dive Cobalt Blue, Llc Gas assisted re-breathing device
TW202034978A (zh) * 2011-08-10 2020-10-01 紐西蘭商費雪&佩凱爾關心健康有限公司 用於病人呼吸裝置之導管接頭
CN211157927U (zh) * 2019-09-19 2020-08-04 金敏芳 一种医疗用供氧呼吸装置
CN211132527U (zh) * 2019-10-24 2020-07-31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一种呼吸科用给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3899A1 (en) 2022-09-01
EP4049702A1 (en) 2022-08-31
EP4049702B1 (en) 2023-05-03
CN114949507A (zh) 2022-08-30
TW202233267A (zh)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3562B2 (en) Compact oronasal patient interface
US11679219B2 (en)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for a respiratory apparatus
EP3618910B1 (en) Conduit connector assembly of a patient interface, an anti-asphyxia valve for a conduit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connector
JP7203774B2 (ja) 呼吸マスクシステム
US9895505B2 (en) Nasal assembly
US7007696B2 (en) Mask cushion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EP2954920B1 (en) Nasal respiratory mask with flexible arms
JP6868664B2 (ja) 適応システムを備えた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呼吸マスク及び該適応システム用パッド
JP2015530209A (ja) フレーム及びクリップを備える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US20090107506A1 (en) Mask assembly
TWI770844B (zh) 患者介面
CN103476446A (zh) 面罩通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