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8973B -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8973B
TWI768973B TW110122143A TW110122143A TWI768973B TW I768973 B TWI768973 B TW I768973B TW 110122143 A TW110122143 A TW 110122143A TW 110122143 A TW110122143 A TW 110122143A TW I768973 B TWI768973 B TW I7689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oltage dividing
output
voltage
sourc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2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1067A (zh
Inventor
廖宜慶
陳治宇
洪郁勛
沈瑞欽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2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8973B/zh
Priority to US17/693,058 priority patent/US1165240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8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897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1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106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66Digital/analogue converters
    • H03M1/74Simultaneous conversion
    • H03M1/742Simultaneous conversion using current sources as quantisation value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0Calibration or testing
    • H03M1/1009Calibration
    • H03M1/1033Calibration over the full range of the converter, e.g. for correcting 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包含依據複數個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一電流源進行一第一排序操作,依據複數個第二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二電流源進行一第二排序操作,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一第一開關順序,及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一第二開關順序。該些第一電流源具有相同之一第一目標電流量,及該些第二電流源具有相同之一第二目標電流量。

Description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方法,特別指是一種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及相關電流控制系統。
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可以將數位形式的輸入訊號,轉換為類比形式的輸出訊號。舉例來說,數位類比轉換器可以根據數位訊號的數值產生對應大小的電流以作為輸出訊號。在現有技術中,數位類比轉換器可包含多個電流源,並且可以根據所欲輸出的電流值,致能對應數量的電流源。然而,由於製程上所造成的差異,不同的電流源即使具有相同的目標電流值,實際上所產生的電流大小也可能有所差異,這種差異導致類比輸出的電流訊號與數位輸入的數值訊號之間的線性度不佳。
此外,在通訊傳輸的應用中,訊號收發電路常會利用數位類比轉換器將接數位訊號轉換為電流訊號輸出。由於訊號收發電路自身所發送的訊號會在傳輸通道中產生回音雜訊,因此為了減少回音雜訊對訊號傳輸品質的影響,常會利用回音消除器(Echo Canceller)偵測傳輸通道中的回音雜訊,並據以輸出反相的回音補償訊號以削弱傳輸通道中的回音雜訊。然 而,若是訊號收發電路與回音消除器所使用的數位類比轉換器有不匹配的情況,例如兩者在輸出步階電流時,具有相異的積分非線性(Integral Non-Linearity,INL)趨勢,就會導致回音補償訊號的波型與回音雜訊的波型相異,導致回音消除的效果不佳,甚至產生新的雜訊。因此,如何適當地對不同的電流源進行校正,以提升兩者輸出電流時的匹配程度,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揭露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包含依據複數個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大小對該些第一電流源進行第一排序操作,依據複數個第二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大小對該些第二電流源進行第二排序操作,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第一開關順序,及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第二開關順序。其中該些第一電流源具有相同之第一目標電流量,及該些第二電流源具有相同之第二目標電流量。
本揭露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流控制系統,包含第一電流輸出電路、第二電流輸出電路及控制電路。第一電流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一電流源,該些第一電流源具有相同之第一目標電流量。第二電流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二電流源,該些第二電流源具有相同之第二目標電流量。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一電流輸出電路及該第二電流輸出電路,控制電路用以依據該些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大小對該些第一電流源進行第一排序操作,依據該些第二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大小對該些第二電流源進行第二排序操作,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第一開關順序,及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 第二電流源之第二開關順序。
本揭露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壓控制系統。電壓控制系統包含第一電壓輸出電路、第二電壓輸出電路及控制電路。第一電壓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一分壓單元,該些第一分壓單元具有相同之一第一目標分壓值。第二電壓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二分壓單元,該些第二分壓單元具有相同之一第二目標分壓值。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一電壓輸出電路及該第二電壓輸出電路,控制電路用以依據該些第一分壓單元所輸出的分壓值對該些第一分壓單元進行一第一排序操作,依據該些第二分壓單元所輸出的分壓值對該些第二分壓單元進行一第二排序操作,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分壓單元之一第一開關順序,及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分壓單元之一第二開關順序。
本揭露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可以使得兩個電流輸出電路或兩個電壓輸出電路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兩個電流輸出電路的匹配程度。
100:電流控制系統
110:第一電流輸出電路
120:第二電流輸出電路
130:控制電路
200:方法
300:電流控制系統
310:第一電流輸出電路
320:第二電流輸出電路
330:控制電路
400:電壓控制系統
410:第一電壓輸出電路
420:第二電壓輸出電路
430:控制電路
ACSA1:第一次電流源
ACSAM:第一次電流源
ACSB1:第二次電流源
ACSBM:第二次電流源
CSA1:第一電流源
CSA2:第一電流源
CSAN:第一電流源
CSB1:第二電流源
CSB2:第二電流源
CSBN:第二電流源
INL1:積分非線性曲線
INL2:積分非線性曲線
RA1:分壓電阻
RA2:分壓電阻
RAN:分壓電阻
RB1:分壓電阻
RB2:分壓電阻
RBN:分壓電阻
S1:開關電路
S2:開關電路
S210:步驟
S220:步驟
S230:步驟
S240:步驟
UCSA1:第一單位電流源
UCSB1:第一單位電流源
VDD:操作電壓
VSA1:第一分壓單元
VSA2:第一分壓單元
VSAN:第一分壓單元
VSB1:第二分壓單元
VSB2:第二分壓單元
VSBN:第二分壓單元
VSS:參考電壓
第1圖是本揭露一實施例之電流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是在特定開關順序下,第1圖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對應於各步階編碼的電流示意圖。
第3圖是在與第2圖相同之特定開關順序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圖。
第4圖是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的流程圖。
第5~7圖是在不同開關順序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圖。
第8圖是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電流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第9圖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壓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第1圖是本揭露一實施例之電流控制系統100的示意圖。電流控制系統100可包含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及控制電路130。控制電路130可耦接於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可包含N個第一電流源CSA1~CSAN(圖中有若干省略),而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可包含N個第二電流源CSB1~CSBN(圖中有若干省略),其中N可為大於1的整數。第一電流源CSA1~CSAN雖然具有相同的目標電流量,然而製程上的誤差會使得第一電流源CSA1~CSAN實際上所產生的電流以不同的程度偏離其目標電流量。相似地,第二電流源CSB1~CSBN雖然具有相同的目標電流量,然而製程上的誤差會使得電流源CSB1至CSBN實際上所產生的電流以不同的程度偏離其目標電流量。
在此情況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開關第一電流源CSA1~CSAN的順序以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開關第二電流源CSB1~CSBN的順序便會影響到兩者在輸出電流時的匹配程度。為方便理解,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流源CSA1~CSAN是根據其所輸出的電流由小到大依序編號,也就是說,第一電流源CSA2所輸出的電流可大於第一電流源CSA1所輸出的電流,第一電流源CSA3所輸出的電流可大於第一電流源CSA2所輸出的電流,而第一電流源CSAN所輸出的電流可大於前述所有第一電流源CSA1~CSA(N-1)(圖中省略)所輸出的電流。相似地,第二 電流源CSB1~CSBN也是根據其所輸出的電流由小到大依序編號。
第2圖是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根據一特定開關順序所輸出的對應於各步階編碼的電流大小,而第3圖是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同於第2圖的特定開關順序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
在第2圖中,虛線表示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對應於各步階編碼所輸出的電流量;點鍊線表示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對應於各步階編碼所輸出的電流量;而實線表示理想狀況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對應於各步階編碼所應輸出的目標電流量。在第2圖中,第一電流源CSA1~CSAN的目標電流量與第二電流源CSB1~CSBN的目標電流量相同,然而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在第2圖中,對應於各步階編碼,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是依序將第一電流源CSAN、CSA(N-1)、...、CSA3、CSA2至CSA1致能以逐步提升輸出的電流總量,在此情況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對應於各步階編碼所輸出的電流總量與理想狀況下對應於各步階編碼所應輸出的電流量的差值會正向地逐漸增加而後逐漸減少,如第3圖中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所示。相對地,對應於各步階編碼,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則是依序將第二電流源CSB1、CSB2、CSB3...至CSBN致能以逐步提升輸出的電流總量,因此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對應於各步階編碼所輸出的電流總量與理想上對應於各步階編碼所應輸出的電流量的差值會負向地逐漸增加再逐漸減少,如第3圖中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所示。
根據第3圖可知,在特定的特定開關順序下,第一電流輸 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會有反向變化的趨勢。也就是說,隨著步階編碼改變,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所輸出之電流總量的差距也會隨之增減,而產生不匹配的情況。在有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可以應用於相異但相關的電路中,例如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可以應用於訊號收發端中的數位類比轉換電路,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可以應用於回音消除器中的數位類比轉換電路。在此情況下,若訊號收發端是利用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來產生訊號輸出,而回音消除器是利用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來產生回音補償訊號,則即使回音消除器能夠準確地偵測到回音雜訊,其透過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所產生之回音補償訊號的效果也將非常不穩定,而有過度補償,或補償不足的情況。如此一來,不僅回音雜訊無法被有效消除,甚至還可能產生額外且無法控制的雜訊。
為解決此問題,控制電路130可以控制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中電流源的開關順序,使得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所輸出的電流能夠較為匹配。第4圖是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200的流程圖。在有些實施例中,方法200可以應用於電流控制系統100。方法200可包含步驟S210~S240。
S210:依據第一電流源CSA1~CSAN所輸出的電流大小對第一電流源CSA1~CSAN進行第一排序操作;S220:依據第二電流源CSB1~CSBN所輸出的電流大小對第二電流源CSB1~CSBN進行第二排序操作;S230:依據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第一電流源CSA1 至CSAN之第一開關順序;以及S240:依據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第一開關順序,制定第二電流源CSB1至CSBN之第二開關順序。
雖然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流源CSA1~CSAN及第二電流源CSB1~CSBN是按照其所輸出的電流大小依序編號,然而在電流控制系統100的實際應用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中各電流源所輸的電流大小一般來說都是未知且無法預測的,因此控制電路130會在步驟S210及S220中,先對第一電流源CSA1~CSAN進行第一排序操作,並對第二電流源CSB1~CSBN進行第二排序操作。接著,控制電路130可在步驟S230中依據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N之開關順序,並在步驟S240中,依據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第一電流源CSA1~CSAN之開關順序,制定第二電流源CSB1~CSBN之開關順序。
在有些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30可以任意地制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N的開關順序,並將第一電流源CSA1~CSAN所輸出的電流大小排序及其對應的開關順位套用在第二電流源CSB1~CSBN上。如此一來,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與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就會具有相當近似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匹配程度。
舉例來說,在本申請的第一子實施例中,在步驟S230中,控制電路130可使第一電流源CSA1~CSAN中電流大小排序在中位數的第一中位電流源具有第一開關順位,並將第一中位電流源當作基準,以對稱的方式設定其他第一電流源的開關順位。以下為方便讀者理解,第一子實 施例中以N為7來說明。在此情況下,控制電路130可將第一電流源CSA1~CSA7中電流大小排序在中位數的第一中位電流源CSA4設定為具有第一開關順位。再者,控制電路130可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第一中位電流源CSA4所輸出之電流的第一電流源CSA5具有第二開關順位,並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第一中位電流源CSA4所輸出之電流的第一電流源CSA3具有第三開關順位,並依此類推。也就是說,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將會依照第一電流源CSA4、CSA5、CSA3、CSA6、CSA2、CSA7及CSA1的順序致能第一電流源CSA1~CSA7。如此一來,在步階電流逐漸提升的過程中,第一電流源CSA5大於第一目標電流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一電流源CSA3小於第一目標電流的誤差值互相補償,而第一電流源CSA6大於第一目標電流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一電流源CSA2小於第一目標電流的誤差值互相補償,使得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誤差值能夠獲得抑制,而不會持續地累積上升。
相似地,控制電路130可依據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第一電流源CSA1~CSA7之開關順序,將第二電流源CSB2~CSB7中電流大小排序在中位數的第二中位電流源CSB4設定為具有第一開關順位。再者,控制電路130可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第二中位電流源CSB4所輸出之電流的第二電流源CSB5具有第二開關順位,並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第二中位電流源CSB4所輸出之電流的第二電流源CSB3具有第三開關順位,並依此類推。也就是說,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將會依照第二電流源CSB4、CSB5、CSB3、CSB6、CSB2、CSB7及CSB1的順序致能第二電流源CSB1~CSB7。如此一來,在步階電流逐漸提升的過程中,第二電流源CSB5大於第二目標電流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二電流源CSB3小於第二 目標電流的誤差值互相補償,而第二電流源CSB6大於第二目標電流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二電流源CSB2小於第二目標電流的誤差值互相補償,並依此類推,使得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誤差值能夠獲得抑制。
此外,在有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也可依照第一電流源CSA4、CSA3、CSA5、CSA2、CSA6、CSA1及CSA7的順序致能第一電流源CSA1~CSA7,而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也可對應地依照第二電流源CSB4、CSB3、CSB5、CSB2、CSB6、CSB1及CSB7的順序致能第二電流源CSB1~CSB7。
第5圖是依據第一子實施例得到的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在第5圖中,雖然第一電流源CSA1~CSA7與第二電流源CSB1~CSB7的誤差程度可能不同,然而透過方法200,就可以讓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與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匹配程度。
在第一子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30是以第一中位電流源為基準,並以對稱的方式設定各個第一電流源的開關順位,然而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在有些其他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30也可以依據其他的規則制定各電流源的開關順位。舉例來說,在本申請的第二子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30可在使第一中位電流源CSA4具有第一開關順位之後,對於輸出電流大於第一中位電流源CSA4所輸出之電流的第一電流源CSA5~CSA7,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5~CSA7之開關順位。接著,對於其餘的第一電流源CSA1~CSA3,控制電路130也可依據其電 流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3之開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將會依照第一電流源CSA4、CSA5、CSA6、CSA7、CSA1、CSA2及CSA3的順序致能第一電流源CSA1~CSA7。
相似地,控制電路130可以依據相同的規則制定第二電流源的開關順位。舉例來說,舉例來說,控制電路130可在使第二中位電流源CSB4具有第一開關順位之後,對於輸出電流大於第二中位電流源CSB4所輸出之電流的第二電流源CSB5~CSB7,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二電流源CSB5~CSB7之開關順位。接著,對於其餘的第二電流源CSB1~CSB3,控制電路130也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二電流源CSB1至CSB3之開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將會依照第二電流源CSB4、CSB5、CSB6、CSB7、CSB1、CSB2及CSB3的順序致能第二電流源CSB1~CSB7。
第6圖是依據第二子實施例得到的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在第6圖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先逐漸上升再逐漸下降,而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也會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使得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與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匹配程度得以提升。
在有些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30也可將第一電流源CSA5至CSA7的開關順位排在第一電流源CSA1~CSA3的開關順位之後,並可將第二電流源CSB5~CSB7的開關順位排在第二電流源CSB1~CSB3的開關順位之後。舉例來說,在本申請的第三子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30可在使第一中位電流源CSA4具有第一開關順位之後,對於輸出電流小於第一中 位電流源CSA4所輸出之電流的第一電流源CSA1~CSA3,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3之開關順位。接著,對於其餘的第一電流源CSA5~CSA7,控制電路130也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5~CSA7之開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將會依照第一電流源CSA4、CSA3、CSA2、CSA1、CSA7、CSA6及CSA5的順序致能第一電流源CSA1~CSA7。相似地,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將可依照第二電流源CSB4、CSB3、CSB2、CSB1、CSB7、CSB6及CSB5的順序致能第二電流源CSB1~CSB7。
第7圖是依據第三子實施例得到的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在第7圖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先逐漸下降再逐漸回升,而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也會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因此可以提升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匹配程度。也就是說,控制電路130可以根據需求,以不同的規則制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7的開關順序,只要在第一電流源CSA1~CSA7的開關順序決定之後,控制電路130也根據相似的規則制定第二電流源CSB1~CSB7的開關順序,就可以讓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匹配程度。
第8圖是本揭露一實施例之電流控制系統300的示意圖。電流控制系統300可包含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及控制電路330。電流控制系統300與第1圖的電流控制系統100具有相似的結構,並可同樣根據方法200來操作,然而,在電流控制系統300中,第一 電流輸出電路310還可包含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及第一單位電流源UCSA1,而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還可包含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及第二單位電流源UCSB1,其中M為大於1的整數。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及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可用來提供更多步階電流的段數選擇。舉例來說,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的目標電流量可小於第一電流源CSA1的目標電流量,而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的目標電流量可小於第二電流源CSB1的目標電流量。如此一來,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就可以利用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及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提供更小的步階電流。
此外,在有些實施例中,為了配合電流控制系統300所使用的步階編碼,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及第一單位電流源UCSA1可具有相同之次目標電流量,而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及第一單位電流源UCSA1所共同輸出的第一參考電流之目標電流量可與每一個第一電流源CSA1~CSAN的第一目標電流量相等。相似地,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及第二單位電流源UCSB1可具有相同之次目標電流量,而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及第二單位電流源UCSB1所共同輸出的第二參考電流之目標電流量可與第二電流源CSB1~CSBN之第二目標電流量相等。舉例來說,若M為7,則第一電流源CSA1的第一目標電流量可以是第一次電流源ACSA1的8倍(即一電流源CSA1的第一目標電流量是8倍的單位電流),因此當步階編碼為7時,若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已被全部致能,則當步階編碼為8時,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可被全部禁能,而改將第一電流源CSA1~CSAN中的一者致能,以持續提升輸 出電流,並維持步階電流的線性度。也就是說,在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中,第一電流源CSA1~CSAN可以用來提供最高有效位元的電流,而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可以用來提供最低有效位元的電流。相似地,在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中,第二電流源CSB1~CSBN可以用來提供最高有效位元的電流,而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可以用來提供最低有效位元的電流。
由於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在逐漸提升步階電流時,會在第一電流源CSA1~CSAN與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之間轉換,因此如何選擇第一電流源CSA1~CSAN中具有第一開關順位的第一電流源將會影響到在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積分非線性誤差值。舉例來說,如果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所輸出的電流總量比目標電流總量小,然而第一電流源CSA1~CSAN中具有第一開關順位的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卻大於第一目標電流量,則在將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由全部被致能改為全部禁能,並將具有第一開關順位的第一電流源由禁能改為致能以調升輸出電流時,就會在這兩個電流步階之間產生較大的跳升。相對地,如果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所輸出的電流總量比目標電流總量大,然而第二電流源CSB1~CSBN中具有第一開關順位的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卻小於第一目標電流量,則在將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由全部致能改為全部禁能,並將具有第一開關順位的第二電流源由禁能改為致能以調升輸出電流時,則在這兩個電流步階之間只會產生較不明顯的跳升。由於在調升輸出電流步階時,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所產生的電流跳升程度相差甚大,因此兩者的積分非線性誤差也會呈現相異的趨勢,造成第一電流輸出 電路3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所輸出的電流無法匹配的情況。
在此情況下,方法200可使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及第一單位電流源UCSA1共同產生第一參考電流,並在步驟S210的第一排序操作中,將第一參考電流與第一電流源CSA1~CSAN所輸出的電流一起排序。相似地,方法200也可使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及第二單位電流源UCSB1共同產生第二參考電流,並在步驟S220的第二排序操作中,將第二參考電流與第二電流源CSB1~CSBN所輸出的電流一起排序。
接著,在步驟S230中,控制電路330可將第一參考電流作為基準,制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N的開關順序,而在步驟S240中,控制電路330可依據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將第二參考電流作為基準,並依據第一電流源CSA1~CSAN的開關順序來制定第二電流源CSB1~CSBN的開關順序。
舉例來說,若N為7,且第一參考電流大於第一電流源CSA4所輸出的電流並小於第一電流源CSA5所輸出的電流,則在步驟S230中,控制電路330可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第一參考電流之第一電流源CSA5具有第一開關順位,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第一參考電流之第一電流源CSA4具有第二開關順位,並依此類推。在此情況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可依據第一電流源CSA5、CSA4、CSA6、CSA3、CSA7、CSA2及CSA1的順序致能第一電流源CSA1~CSA7。
接著,在步驟S240中,若第二參考電流大於第二電流源CSB3所輸出的電流並小於第二電流源CSB4所輸出的電流,則控制電路330可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第二參考電流之第二電流源CSB4具有第一開關順位,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第二參考電流之第二電流源 CSB3具有第二開關順位,並依此類推。在此情況下,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可依據第二電流源CSB4、CSB3、CSB5、CSB2、CSB6、CSB1及CSB7的順序致能第二電流源CSB1~CSB7。
如此一來,在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於第一電流源CSA1~CSAN與第一次電流源ACSA1~ACSAM之間轉換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於第二電流源CSB1~CSBN與第二次電流源ACSB1~ACSBM之間轉換的過程中,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也會具有較為相近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的匹配程度。
在前述的實施例中,控制電路330是以第一參考電流為基準,並以對稱的方式設定各個第一電流源CSA1~CSA7的開關順位,然而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在有些其他實施例中,控制電路330也可以第一參考電流為基準,並依據其他的規則制定各電流源的開關順位。舉例來說,對於第一電流源CSA1~CSA7中,輸出電流大於第一參考電流之第一電流源CSA5~CSA7,控制電路330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小至大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5~CSA7的開關順位,而對其餘的第一電流源CSA1~CSA4,控制電路330也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小至大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4的開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將會依照第一電流源CSA5、CSA6、CSA7、CSA1、CSA2、CSA3及CSA4的順序致能第一電流源CSA1~CSA7。
相似地,對於第二電流源CSB1~CSB7中,輸出電流大於第二參考電流之第二電流源CSB4~CSB7,控制電路330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小至大依序設定第二電流源CSA4~CSA7的開關順位,而對其餘的第 二電流源CSB1~CSB3,控制電路330也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小至大依序設定第二電流源CSB1~CSB3的開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將可依照第二電流源CSB4、CSB5、CSB6、CSB7、CSB1、CSB2及CSB3的順序致能第二電流源CSB1~CSB7。在此情況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先逐漸上升再逐漸下降,而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也會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使得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與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的匹配程度得以提升。
然而,在有些其他實施例中,對於第一電流源CSA1~CSA7中,輸出電流小於第一參考電流之第一電流源CSA1~CSA4,控制電路330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大至小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1~CSA4的開關順位,而對其餘的第一電流源CSA5~CSA7,控制電路330也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大至小依序設定第一電流源CSA5~CSA7的開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將會依照第一電流源CSA4、CSA3、CSA2、CSA1、CSA7、CSA6及CSA5的順序致能第一電流源CSA1~CSA7。
相似地,對於第二電流源CSB1~CSB7中,輸出電流小於第二參考電流之第二電流源CSB1~CSB3,控制電路330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大至小依序設定第二電流源CSA1~CSA3的開關順位,而對其餘的第二電流源CSB4~CSB7,控制電路330也可依據其電流排序由大至小依序設定第二電流源CSB4~CSB7的開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將可依照第二電流源CSB3、CSB2、CSB1、CSB7、CSB6、CSB5及CSB4的順序致能第二電流源CSB1~CSB7。在此情況下,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先逐漸下降再逐漸上升,而第二電流輸出電路 3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也會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使得第一電流輸出電路310與第二電流輸出電路320的匹配程度得以提升。
此外,前述實施例中電流控制系統100控制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操作原理,也可以應用於電壓輸出電路。第9圖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壓控制系統400的示意圖。電壓控制系統400可包含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以及耦接於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控制器430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可包含N個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圖中有若干省略),而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可包含N個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圖中有若干省略),其中N可為大於1的整數。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雖然具有相同的目標分壓值,然而製程上的誤差會使得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實際上所產生的分壓以不同的程度偏離其目標分壓值。相似地,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雖然具有相同的目標分壓值,然而製程上的誤差會使得第二分壓單元VSB1至VSBN實際上所產生的分壓以不同的程度偏離其目標分壓值。
在第9圖中,每一個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及每一個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可具有相同的結構。舉例來說,第一分壓單元VSA1可包含分壓電阻RA1,並可透過開關電路S1及S2與其他的第一分壓單元VSA2~VSAN耦接。此外,分壓電阻RA1的兩端可選擇性地透過開關與操作電壓VDD及參考電壓VSS耦接。在此情況下,控制器430可以控制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的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是否需與操作電壓VDD及參考電壓VSS相連接,並可控制開關電路S1及S2來設定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中分壓電阻RA1~RAN在操作電壓VDD及參考電壓 VSS之間的串聯順序,使得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能夠依照所想要的順序提供步階分壓。舉例來說,控制器430可以使分壓電阻RAN接收操作電壓VDD,並使分壓電阻RA1接收參考電壓VSS,並可控制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中的開關電路S1及S2,使得分壓電阻RA1~RAN依照RA1、RA2、RA3、...及RAN的順序串聯。如此一來,第一分壓單元VSA1便將具有第一串聯順序,而分壓電阻RA1的兩端則可用來提供第一級的步階電壓,而第一分壓單元VSA2將具有第二串聯順序,而分壓電阻RA2的兩端則可用來提供第二級的步階電壓,並依此類推。
然而,控制器430可以使分壓電阻RAN接收操作電壓VSS,並使分壓電阻RA1接收操作電壓VDD,並可控制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中的開關電路S1及S2,使得分壓電阻RA1~RAN依照RAN、RA2、...RA1的順序串聯。如此一來,第一分壓單元VSAN便將具有第一串聯順位,而分壓電阻RAN的兩端則可用來提供第一級的步階電壓,而第一分壓單元VSA2將具有第二串聯順位,而分壓電阻RA2的兩端則可用來提供第二級的步階電壓,並依此類推。在此情況下,第一分壓單元VSA1將具有第N個串聯順位,而分壓電阻RA1的兩端則可用來提供第N級的步階電壓。
相似地,控制器430可以控制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的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是否需與操作電壓VDD及參考電壓VSS相連接,並可控制開關電路S1及S2來設定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中分壓電阻RB1~RBN在操作電壓VDD及參考電壓VSS之間的串聯順序,使得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能夠依照所想要的順序提供步階分壓。
雖然分壓電阻RA1~RAN可具有相同的目標電阻值,然而 實際上分壓電阻RA1~RAN仍可能有所差異,導致每個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所提供的分壓可能有所差異。相似地,每個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所提供的分壓也可能有所差異。
在此情況下,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中,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的串聯順序以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中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的串聯順序便會影響到兩者在輸出電壓時的匹配程度。為方便理解,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是根據其所輸出的分壓由小到大依序編號,也就是說,第一分壓單元VSA2所輸出的分壓可大於第一分壓單元VSA1所輸出的分壓,第一分壓單元VSA3所輸出的分壓可大於第一分壓單元VSA2所輸出的分壓,而第一分壓單元VSAN所輸出的分壓可大於前述所有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1)(圖中省略)所輸出的分壓。相似地,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也是根據其所輸出的分壓由小到大依序編號。
控制電路430在依據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所輸出的分壓值對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進行第一排序操作之後,便可依據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N之第一串聯順序。此外,控制電路430可依據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所輸出的分壓值對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進行第二排序操作,並依據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第一串聯順序,制定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N之第二串聯順序。
在本發明的第四子實施例中,若N為7,則控制電路430可將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中分壓大小排序在中位數的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A4設定為具有第一串聯順位。再者,控制電路430可使輸出分壓大小最接近且大於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A4所輸出之分壓的第一分壓單元 VSA5具有第二串聯順位,並使輸出分壓大小最接近且小於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A4所輸出之分壓的第一分壓單元VSA3具有第三串連順位,並依此類推。也就是說,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將會依照第一分壓單元VSA4、VSA5、VSA3、VSA6、VSA2、VSA7及VSA1的順序串聯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如此一來,在步階電壓逐漸提升的過程中,第一分壓單元VSA4、VSA5、VSA3、VSA6、VSA2、VSA7及VSA1便會依序提供分壓,因此第一分壓單元VSA5大於第一目標分壓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一分壓單元VSA3小於第一目標分壓的誤差值互相補償,而第一分壓單元VSA6大於第一目標分壓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一分壓單元VSA2小於第一目標分壓的誤差值互相補償,使得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的積分非線性誤差值能夠獲得抑制,而不會持續地累積上升。
相似地,控制電路430可依據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之串聯順序,將第二分壓單元VSB2~VSB7中分壓大小排序在中位數的第二中位分壓單元VSB4設定為具有第一串聯順位。再者,控制電路430可使輸出分壓大小最接近且大於第二中位分壓單元VSB4所輸出之分壓的第二分壓單元VSB5具有第二串聯順位,並使輸出分壓大小最接近且小於第二中位分壓單元VSB4所輸出之分壓的第二分壓單元VSB3具有第三串聯順位,並依此類推。也就是說,第二電壓輸出電路120將會依照第二分壓單元VSB4、VSB5、VSB3、VSB6、VSB2、VSB7及VSB1的順序串聯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7。如此一來,在步階電壓逐漸提升的過程中,第二分壓單元VSB5大於第二目標分壓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二分壓單元VSB3小於第二目標分壓的誤差值互相補償,而第二分壓單元VSB6大於第二目標分壓的誤差值就可與第二分壓單元VSB2小於第二 目標分壓的誤差值互相補償,並依此類推,使得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誤差值能夠獲得抑制。
在第四子實施例中,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相似。也就是說,透過前述的操作方式,電壓輸出系統400可以使得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與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匹配程度。此外,在有些實施例中,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也可依照第一分壓單元VSA4、VSA3、VSA5、VSA2、VSA6、VSA1及VSA7的順序串聯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而第二電壓輸出電路120也可對應地依照第二分壓單元VSB4、VSB3、VSB5、VSB2、VSB6、VSB1及VSB7的順序串聯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7。
在第四實施例中,控制電路430可將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4作為基準,並以對稱的方式設定各個第一分壓單元的串聯順位,然而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在有些其他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30也可以依據其他的規則制定各分壓單元的串聯順位。舉例來說,在本申請的第五子實施例中,控制電路430可在使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A4具有第一串聯順位之後,對於輸出分壓大於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A4所輸出之分壓的第一分壓單元VSA5~VSA7,依據其分壓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一分壓單元VSA5~VSA7之串聯順位。接著,對於其餘的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3,控制電路430也可依據其分壓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3之串聯順位。也就是說,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將會依照第一分壓單元VSA4、VSA5、VSA6、VSA7、VSA1、VSA2及 VSA3的順序串聯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
相似地,控制電路430可以依據相同的規則制定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7的串聯順位。舉例來說,舉例來說,控制電路430可在使第二中位分壓單元VSB4具有第一開關順位之後,對於輸出分壓大於第二中位分壓單元VSB4所輸出之分壓的第二分壓單元VSB5~VSB7,依據其分壓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二分壓單元VSB5~VSB7之串聯順位。接著,對於其餘的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3,控制電路430也可依據其分壓排序由小到大依序設定第二分壓單元VSB1至VSB3之開串聯關順位。也就是說,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將會依照第二分壓單元VSB4、VSB5、VSB6、VSB7、VSB1、VSB2及VSB3的順序串聯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7。
在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與第6圖中的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亦即,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使得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與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能夠互相匹配。
在有些實施例中,控制電路430也可將第一分壓單元VSA5至VSA7的串聯順位排在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3的串聯順位之後,並可將第二分壓單元VSB5~VSB7的串聯順位排在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3的串聯順位之後。舉例來說,在本申請的第六子實施例中,控制電路430可在使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A4具有第一串聯順位之後,對於輸出分壓小於第一中位分壓單元VSA4所輸出之分壓的第一分壓單元 VSA1~VSA3,依據其分壓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3之串聯順位。接著,對於其餘的第一分壓單元VSA5~VSA7,控制電路130也可依據其分壓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第一分壓單元VSA5~VSA7之串聯順位。也就是說,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將會依照第一分壓單元VSA4、VSA3、VSA2、VSA1、VSA7、VSA6及VSA5的順序串聯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相似地,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將可依照第二分壓單元VSB4、VSB3、VSB2、VSB1、VSB7、VSB6及VSB5的順序串聯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7。
在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與第7圖中的第一電流輸出電路1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1及第二電流輸出電路1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INL2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亦即,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會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使得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與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能夠互相匹配。
也就是說,控制電路430可以根據需求,以不同的規則制定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的串聯順序,只要在第一分壓單元VSA1~VSA7的串聯順序決定之後,控制電路430也根據相似的規則制定第二分壓單元VSB1~VSB7的串聯順序,就可以讓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第一電壓輸出電路410及第二電壓輸出電路420的匹配程度。
綜上所述,本揭露的實施例所提供之電流控制系統及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可以對兩個電流輸出電路中的電流源進行排序操作,並依據排序操作的結果先制定其中一個電流輸出電路中電流源的開關順序,再 據以設定另一個電流輸出電路中電流源的開關順序,使得兩個電流輸出電路的積分非線性曲線可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從而提升兩個電流輸出電路的匹配程度。
200:方法
S210:步驟
S220:步驟
S230:步驟
S240: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包含: 依據複數個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一電流源進行一第一排序操作; 依據複數個第二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二電流源進行一第二排序操作; 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一第一開關順序;及 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一第二開關順序; 其中: 該些第一電流源中的每一個具有相同之一第一目標電流量;及 該些第二電流源中的每一個具有相同之一第二目標電流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另包含: 使複數個第一次電流源及一第一單位電流源共同產生一第一參考電流;及 使複數個第二次電流源及一第二單位電流源共同產生一第二參考電流; 其中: 該第一參考電流之一目標電流量與該第一目標電流量相等; 該第二參考電流之一目標電流量與該第二目標電流量相等; 該些第一次電流源及該第一單位電流源具有相同之一第一次目標電流量; 該些第二次電流源及該第二單位電流源具有相同之一第二次目標電流量; 依據該些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一電流源進行該第一排序操作包含:依據該些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及該第一參考電流對該些第一電流源進行該第一排序操作;及 依據該些第二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二電流源進行該第二排序操作包含:依據該些第二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及該第二參考電流對該些第二電流源進行該第二排序操作。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其中: 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該第一開關順序包含: 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一參考電流之一第一電流源具有一第一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一參考電流之一第一電流源具有一第二開關順位;或 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一參考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一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一參考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二開關順位; 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該第二開關順序包含: 當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一參考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一開關順位時,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二參考電流之一第二電流源具有一第一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二參考電流之一第二電流源具有一第二開關順位;或 當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一參考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一開關順位時,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二參考電流之該第二電流源具有該第一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大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二參考電流之該第二電流源具有該第二開關順位。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其中: 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該第一開關順序包含: 使該些第一電流源中電流量排序為中位數的一第一中位電流源具有一第一開關順位;及 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該第二開關順序包含: 使該些第二電流源中電流量排序為中位數的一第二中位電流源具有一第一開關順位。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其中: 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該第一開關順序另包含: 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一中位電流源所輸出之一第一中位電流之一第一電流源具有一第二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一中位電流之一第一電流源具有一第三開關順位;或 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一中位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二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一中位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三開關順位;及 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該第二開關順序另包含: 當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一中位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二開關順位時,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二中位電流源所輸出之一第二中位電流之一第二電流源具有一第二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二中位電流之一第二電流源具有一第三開關順位;或 當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一中位電流之該第一電流源具有該第二開關順位時,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小於該第二中位電流之該第二電流源具有該第二開關順位,及使輸出電流量最接近且大於該第二中位電流之該第二電流源具有該第三開關順位。
  6. 一種電流控制系統,包含: 一第一電流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一電流源,該些第一電流源具有相同之一第一目標電流量; 一第二電流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二電流源,該些第二電流源具有相同之一第二目標電流量;及 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一電流輸出電路及該第二電流輸出電路,用以: 依據該些第一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一電流源進行一第一排序操作 依據該些第二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量對該些第二電流源進行一第二排序操作; 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一第一開關順序;及 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開關順序,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一第二開關順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流控制系統,其中該控制電路係: 在制定該些第一電流源之該第一開關順序時: 使該些第一電流源中電流量排序為中位數的一第一中位電流源具有一第一開關順位; 對於該些第一電流源中,輸出電流小於該第一中位電流源所輸出之電流之至少一第一電流源,依據該至少一第一電流源之電流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第一電流源之至少一開關順位;及 對於該些第一電流源中,該至少一第一電流源之外的至少一其餘第一電流源,依據該至少一其餘第一電流源之電流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其餘第一電流源之至少一開關順位;及 在制定該些第二電流源之該第二開關順序時: 使該些第二電流源中電流量排序為中位數的一第二中位電流源具有一第一開關順位; 對於該些第二電流源中,輸出電流小於該第二中位電流源所輸出之電流之至少一第二電流源,依據該至少一第二電流源之電流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第二電流源之至少一開關順位;及 對於該些第二電流源中,該至少一第二電流源之外的至少一其餘第二電流源,依據該至少一其餘第二電流源之電流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其餘第二電流源之至少一開關順位。
  8. 一種電壓控制系統,包含: 一第一電壓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一分壓單元,該些第一分壓單元具有相同之一第一目標分壓值; 一第二電壓輸出電路,包含複數個第二分壓單元,該些第二分壓單元具有相同之一第二目標分壓值;及 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一電壓輸出電路及該第二電壓輸出電路,用以: 依據該些第一分壓單元所輸出的分壓值對該些第一分壓單元進行一第一排序操作; 依據該些第二分壓單元所輸出的分壓值對該些第二分壓單元進行一第二排序操作; 依據該第一排序操作的結果,制定該些第一分壓單元之一第一串聯順序;及 依據該第二排序操作的結果及該第一串聯順序,制定該些第二分壓單元之一第二串聯順序。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壓控制系統,其中該控制電路係: 在制定該些第一分壓單元之該第一串聯順序時,使該些第一分壓單元中分壓值排序為中位數的一第一中位分壓單元具有一第一串聯順位;及 在制定該些第二分壓單元之該第二串聯順序時,使該些第二分壓單元中分壓值排序為中位數的一第二中位分壓單元具有一第一串聯順位。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壓控制系統,其中該控制電路係: 在制定該些第一分壓單元之該第一串聯順序時: 對於該些第一分壓單元中,輸出分壓小於該第一中位分壓單元所輸出之分壓之至少一第一分壓單元,依據該至少一第一分壓單元之分壓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第一分壓單元之至少一串聯順位;及 對於該些第一分壓單元中,該至少一第一分壓單元之外的至少一其餘第一分壓單元,依據該至少一其餘第一分壓單元之分壓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其餘第一分壓單元之至少一串聯順位;及 在制定該些第二分壓單元之該第二串聯順序時: 對於該些第二分壓單元中,輸出分壓小於該第二中位分壓單元所輸出之分壓之至少一第二分壓單元,依據該至少一第二分壓單元之分壓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第二分壓單元之至少一串聯順位;及 對於該些第二分壓單元中,該至少一第二分壓單元之外的至少一其餘第二分壓單元,依據該至少一其餘第二分壓單元之分壓排序由大到小依序設定該至少一其餘第二分壓單元之至少一串聯順位。
TW110122143A 2021-06-17 2021-06-17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TWI768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2143A TWI768973B (zh) 2021-06-17 2021-06-17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US17/693,058 US11652404B2 (en) 2021-06-17 2022-03-11 Method for calibrating currents, current control system, and voltage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2143A TWI768973B (zh) 2021-06-17 2021-06-17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8973B true TWI768973B (zh) 2022-06-21
TW202301067A TW202301067A (zh) 2023-01-01

Family

ID=83104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2143A TWI768973B (zh) 2021-06-17 2021-06-17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2404B2 (zh)
TW (1) TWI76897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8095A (en) * 1995-03-08 1997-01-28 Allian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witchable current source for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
US6452527B2 (en) * 2000-06-28 2002-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urrent adding type D/A converter
US20050035893A1 (en) * 2003-03-31 2005-02-17 Pavel Horsky Current source blocks in monotonic precise current DAC
US20050052297A1 (en) * 2002-05-27 2005-03-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and a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CN101694843A (zh) * 2009-10-21 2010-04-14 无锡安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流舵型数模转换器的高位电流源单元非平衡设计方法
US20120277830A1 (en) * 2011-04-28 2012-11-01 Arfin Scott K Electrode Stimulator with Energy Recycling and Current Regulation
TW201351861A (zh) * 2012-06-08 2013-12-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控制電源轉換裝置的方法及其相關電路
US9363858B2 (en) * 2012-07-11 2016-06-07 Analog Devices, Inc. Multi-string LED drive system
CN106209108A (zh) * 2015-05-29 2016-12-07 亚德诺半导体集团 分段dac
CN110120814A (zh) * 2019-04-25 2019-08-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消除失调误差的电流比较器及比较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3116B (zh) 2004-04-20 2011-05-25 Nxp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数模转换器中降低误差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数模转换器
US7541953B2 (en) 2005-12-23 2009-06-02 Alcatel-Lucent Usa Inc. Self-calibrating current source arrays
US8295214B2 (en) 2010-04-22 2012-10-23 Plx Technology, Inc. Reducing transmit signal components of a receive signal of a transceiver
CN104298287B (zh) * 2013-07-17 2016-04-20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流校正方法与装置及电阻校正方法与装置
TWI757083B (zh) * 2021-02-03 2022-03-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輸出電流的方法及電流輸出電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8095A (en) * 1995-03-08 1997-01-28 Allian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witchable current source for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
US6452527B2 (en) * 2000-06-28 2002-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urrent adding type D/A converter
US20050052297A1 (en) * 2002-05-27 2005-03-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and a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US20050035893A1 (en) * 2003-03-31 2005-02-17 Pavel Horsky Current source blocks in monotonic precise current DAC
CN101694843A (zh) * 2009-10-21 2010-04-14 无锡安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流舵型数模转换器的高位电流源单元非平衡设计方法
US20120277830A1 (en) * 2011-04-28 2012-11-01 Arfin Scott K Electrode Stimulator with Energy Recycling and Current Regulation
TW201351861A (zh) * 2012-06-08 2013-12-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控制電源轉換裝置的方法及其相關電路
US9363858B2 (en) * 2012-07-11 2016-06-07 Analog Devices, Inc. Multi-string LED drive system
CN106209108A (zh) * 2015-05-29 2016-12-07 亚德诺半导体集团 分段dac
CN110120814A (zh) * 2019-04-25 2019-08-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消除失调误差的电流比较器及比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07414A1 (en) 2022-12-22
US11652404B2 (en) 2023-05-16
TW202301067A (zh) 202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8248B (zh) 数模转换器
TW201310897A (zh) 具動態轉導補償之多輸入差動放大器
CN1484889A (zh) 数模转换器
US11025266B2 (en)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conversion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60254B (zh) 一种用于数模转换器的电阻校准设备及方法
US8502715B2 (e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self-calibration digital-to-analog converting method thereof
US8937568B2 (en) D/A converter
CN114650061A (zh) 集成电路、数模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10855295A (zh) 一种数模转换器和控制方法
TWI768973B (zh) 校正輸出電流的方法、電流控制系統及電壓控制系統
US11736118B2 (en) Method for outputting a current and current output circuit
US11711090B2 (en) Current steering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DAC) system to perform DAC static linearity calibration
US9621181B2 (en)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with output impedance compensation
KR20010006831A (ko) 일정한 미분 비 선형성을 갖는 아날로그-디지탈 변환디바이스
US10014873B1 (en) Resistor ladder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with mismatch correc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JP5269131B2 (ja) 比較回路および並列型アナログデジタル変換器
WO2024060781A1 (zh) R-2r梯形电阻网络架构的数模转换电路
CN111628769A (zh) 数字模拟转换器装置与校正方法
TW202023204A (zh) 連續逼近式類比數位轉換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9586725B (zh) 超高精度r-2r电阻网络开关阵列
CN111049520B (zh) 数字模拟转换器装置与校正方法
KR20120072216A (ko) 디지털 아날로그 컨버터 및 디지털 아날로그 컨버터의 전류원 보정 방법
CN115514368A (zh) 校准输出电流的方法、电流控制系统及电压控制系统
TW202015345A (zh) 數位類比轉換器裝置與校正方法
CN110022110B (zh) 音圈马达阻尼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