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7947B -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7947B
TWI767947B TW106135529A TW106135529A TWI767947B TW I767947 B TWI767947 B TW I767947B TW 106135529 A TW106135529 A TW 106135529A TW 106135529 A TW106135529 A TW 106135529A TW I767947 B TWI767947 B TW I7679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hole
adjustment mechanism
optical element
path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5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7481A (zh
Inventor
雲麒錐
李嘉樟
邱漢民
Original Assignee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5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79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7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7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7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794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基座、光學元件、第一連接機件及第二連接機件。基座的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分別設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且光學元件設於基座上。第一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第一孔洞連接至基座的第一區域,且第二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第二孔洞連接至基座的第二區域。第一孔洞可設有一體成型的螺紋或者第一孔洞內可設有螺帽

Description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光路調整機構。
近年來,各種影像顯示技術已廣泛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上。於一影像顯示裝置中,例如可設置一光路調整機構改變光線於裝置內的行進光路,以提供例如提高成像解析度、改善畫面品質等各種效果。然而,習知光路調整機構的構件數目、重量、體積均較大,難以進一步微型化。因此,亟需一種結構簡單、可靠度高且可大幅減少重量及體積的光路調整機構設計。
「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明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基座、光學元件、第一連接機件及第二連接機件。基座設有兩相對位置的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分別設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 且光學元件設於基座上。第一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第一孔洞連接至基座的第一區域,且第二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第二孔洞連接至基座的第二區域。光路調整機構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第一孔洞設有一體成型的螺紋;及(2)第一孔洞內設有螺帽。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基座、光學元件、及第一連接機件。基座設有兩相對位置的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第一區域設有第一孔洞,且光學元件設於基座上。第一連接機件包括柱狀緊固件,藉由柱狀緊固件置入第一孔洞且不使用點膠,以將第一連接機件機械固定至基座的第一區域,且使光學元件無實質應力集中區域產生。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基座、光學元件、及第一連接機件。基座設有兩相對位置的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且光學元件設於基座上。第一連接機件包括夾持緊固件,且夾持緊固件設有可產生形變的一彈性體或非彈性體。光路調整機構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第一區域設有第一孔洞,夾持緊固件置入第一孔洞,藉由可產生形變的彈性體或非彈性體以將第一連接機件夾持固定至基座的第一區域,且使光學元件無實質應力集中區域產生;及(2)第一區域設有第一凹孔,夾持緊固件部分置入第一凹孔,藉由可產生形變的彈性體或非彈性體以將第一連接機件夾持固定至基座的第一區域,且使光學元件無實質應力集中區域產生。
藉由上述實施例的設計,因連接機件與光學元件連接處不會形成一應力集中區域,故可使光學元件大幅減少或消除應力的產生,利於提供提高成像解析度及影像品質(消除暗區、柔和化影像邊緣)等效果。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 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光路調整機構
110:承架
112:光學元件
112a、112b:固定孔
113、113a、113b:熱熔凸起
114:基座
120:致動組件
122:線圈組
122a:線圈
124:磁鐵
125:磁性體
130:連接機件
131:轉軸
132、134:板簧
132a、132b:固定孔
133:控制機件
134a、134b:固定孔
137:彈簧
140:框體
140a、140b:固定孔
142、144、146:夾持緊固件
142a:定位柱
146a:緊固件部分
150:壓電元件
170、170a、170b:螺帽
171a、171b:孔洞
172:凹孔
180:螺絲
200:光路調整機構
210:連動件
212:鏡片
212a:鏡片本體
212b、212c:定位部
214:鏡片座
214a、214b:固定孔
215:承載座
220:致動組件
222:線圈組
224:磁鐵
230、230a、230b:連接機件
232:板簧
232a、232b、232c、232d:固定孔
232e:環型部
232f、232g:延伸部
240:框體
240a、240b:固定孔
242:外框
300:光學裝置
310:照明系統
312:光源
312R、312G、312B:發光二極體
314:光束
314a:子影像
316:合光裝置
317:集光柱
318:鏡片組
319:內部全反射稜鏡
320:數位微鏡裝置
330:投影鏡頭
340:光路調整機構
350:螢幕
A:轉軸線
H:孔洞
M:初始位置
P、Q:旋轉方向
S、S’:第一區域
T、T’:第二區域
θ:角度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路調整機構的構件分解圖。
圖2為圖1之光路調整機構於組裝後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連動件的致動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光路調整機構的構件分解圖。
圖5為圖4之光路調整機構於組裝後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線圈容置結構型態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致動組件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光路調整機構應用於一光學系統的示意圖。
圖9A及圖9B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連接機件採用機械固定方式的光路調整機構的立體及剖面示意圖。
圖10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連接機件採用機械固定方式的光路調整機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11A、11B、11C為顯示本發明不同實施例的夾持緊固件的示意圖。
圖12A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一光路調整機構的示意圖。
圖12B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一光路調整機構的示意圖。
圖13A及圖13B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一光路調整機構的示意圖。
圖14A為自攻牙來連接光學元件和連接機件的應力分布圖, 圖14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光路調整機構的應力分布圖。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下述實施例中之揭露內容揭示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其可運用於不同光學系統(例如顯示裝置、投影裝置等等)以調整或變化光路俾提供例如提升成像解析度、提高影像品質(消除暗區、柔和化影像邊緣)等效果而不限定,且光路調整機構於光學系統中的設置位置及配置方式完全不限定。光路調整機構例如可包含一連動件、一致動組件、一連接機件及一框體這些構件中的局部構件或全部構件。於如下所述的各個實施例中,連動件或承架可包含一可偏折光線的光學元件,且連動件或承架可另包含承載光學元件的一承載座,連動件或承架的作動形式例如可為轉動、振動、移動等而不限定;致動組件僅需能產生驅動連動件的效果即可,其組成構件並不限定,例如可為包含磁鐵及線圈組(或線圈)的電磁感應組件;連接機件可具有發生形變後當外力撤消時能朝恢復原來大小和形狀的方向變化的性質,例如可至少略具彈性或撓性,且連接機件可用以連結各機件,或者可為各種可傳達動力的傳動機件、緩衝震動或控制運動的控制機件而不限定,連接機件例如可為螺栓、鍵、銷、鉚釘、彈簧、板簧、線簧、可撓式片狀機件或可撓式葉狀機件等等;框體僅需能界定一容置空間即可,其可為具不同形式或外形的基座、框架或外框而不限定。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光路調整機構的構件分解圖。如 圖1所示,光路調整機構100包含一承架110、一致動組件120、一連接機件130及一框體140。於本實施例中,承架110包括一可偏折光線的光學元件112,例如一鏡片,且鏡片僅需能提供偏折光線的效果即可,其形式及種類並不限定,例如可為一透鏡(Lens)或一反射鏡(Mirror)。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包含一承載座,再於承載座上設置光學元件,或是承載座與光學元件二者一體成型。於本實施例中,致動組件120例如可為包含線圈組122及磁鐵124的電磁感應組件,於另一實施例中,例如亦可用另一線圈組作為一磁性體或磁性材料取代磁鐵,設於框體140的另一線圈組(未圖示)同樣可與繞設於承架110上的線圈組產生電磁力以驅動承架110。於本實施例中,連接機件130例如可為兩個具恢復力的薄金屬板簧132、134。板簧132的兩端可具有插銷固定孔132a、螺絲固定孔132b,板簧134的兩端可具有插銷固定孔134a、螺絲固定孔134b,光學元件112的兩端可設置固定孔112a、112b,且框體140的兩端可設置固定孔140a、140b。於一組裝實施例中,承架110設於框體140內,磁鐵124可固定於框體140,線圈組122可繞設於光學元件112外且例如可繞設於光學元件112的周緣,板簧132的一端可經由位置對應的固定孔132a、固定孔112a藉由例如螺絲或插銷的固定件固定至光學元件112,板簧132的另一端可經由位置對應的固定孔132b、固定孔140a固定至框體140,使板簧132設於光學元件112與框體140之間。組裝後的光路調整機構100如圖2所示。因此,設於光學元件112兩端的板簧132、134可形成連接至光學元件112,且板簧132、134的連線方向可實質重合承架110的轉軸線A,光學元件112可以轉軸線A為軸心往復作動,例如可以轉軸線A為軸心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或擺動。如圖3A所示,於一實施例中,線圈組122及磁鐵124間的電磁力可讓光學元件112 以轉軸線A為中心由初始位置M沿旋轉方向P轉動一角度θ,且板簧132、134的恢復力可將光學元件112沿相反的旋轉方向Q旋轉回初始位置M;於另一實施例中,線圈組122及磁鐵124間可以施加另一電磁力協助板簧132、134的恢復力將光學元件112沿相反的旋轉方向Q旋轉回初始位置M,因此光學元件112可往復擺動至不同位置以將入射光偏折至不同方向,獲得調整或變化光線行進光路的效果。於一實施例中,承架110的轉動角度θ範圍可為-1至1度,較佳範圍為+/-0.2至+/-0.5度,且例如可為+/-0.32度。藉由本發明實施例的光路調整機構調整或變化光路,可視實際需求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可用以提升投影解析度、提高影像品質(消除暗區、柔和化影像邊緣)等等而不限定。
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光路調整機構的構件分解圖,圖5為圖4之光路調整機構於組裝後的示意圖。如圖4及圖5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光路調整機構200的連動件210例如可包含一鏡片212及容置鏡片212的一鏡片座214,致動組件220例如可為包含線圈組222及磁鐵224的電磁感應組件,線圈組222可繞設於鏡片座214上且例如可繞設於鏡片座214的周緣,且磁鐵224可固定於框體240。連接機件230例如可為由鏡片座214的一端橫跨至另一端的一體成型的板簧232。板簧232的外形並不限定,於本實施例中,板簧232具有一環型部232e及由環型部232e朝連動件210兩端延伸的二延伸部232f、232g,且二延伸部232f、232g的延伸方向可實質重合轉軸線A。板簧232的兩端可具有固定孔232a、232b、232c、232d,鏡片座214的兩端可分別設置固定214a(對應固定232b)及固定孔214b(對應固定孔232c),且框體240的兩端可分別設置固定孔240a(對應固定孔232a)及固定孔240b(對應固定孔232d)。藉由例如螺絲(未圖 示)的固定件經由這些對應的固定孔進行固定,可將一體成型的板簧232設於鏡片座214與框體240之間。板簧232的延伸方向實質重合連動件210的轉軸線A,連動件210(鏡片212連同鏡片座214)可以轉軸線A為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且板簧232的恢復力可將連動件210沿相反的旋轉方向旋轉回初始位置,於另一實施例中,線圈組222及磁鐵224間可以施加另一電磁力協助板簧232的恢復力將連動件210沿相反的旋轉方向旋轉回初始位置,因此連動件210可往復擺動至不同位置,以讓鏡片212將入射光偏折至不同方向,獲得調整或變化光線行進光路的效果。
藉由上述實施例的設計,因致動組件的至少部分結構(例如線圈組或線圈)直接設置於連動件的鏡片座上,可減少光路調整機構整體的體積、重量或元件數,故利於將光路調整機構小型化或薄型化以搭配各種微型電子裝置。
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連接機件僅為例示,設於光學元件與框體之間的連接機件可為各種可傳達動力的傳動機件或用以緩衝震動或控制運動的控制機件而不限定,例如彈簧、板簧、線簧、可撓式片狀機件或可撓式葉狀機件等等。再者,例如鏡片的光學元件可設於其他載體上而不限定為鏡片座,且框體可為不同形式或外形的框架或外框而不限定。
於一實施例中,線圈組的線徑可小於0.2mm,例如可為0.05mm,且線圈組固定於連動件上的方式並不限定,例如可採用膠合(例如UV點膠或外層漆包線上膠)、熱熔接、套接等方式。框體的材質例如可為金屬(鋁合金、鎂合金等)或塑膠而不限定。磁鐵的材質可為硬式磁鐵或軟式磁鐵而不限定,例如可為釹鐵硼磁鐵(NdFeB)。因磁鐵若太大會增加佔據空間,磁鐵太小則容易磁力不足,因此磁鐵 的一尺寸較佳範圍為14mm×7mm×5mm-0.5mm×0.5mm×0.5mm,例如可為9mm×1.9mm×0.8mm,於一實施例中,例如可為9mm×1.9mm×0.3mm。磁鐵的耐熱容許溫度可為小於120度。
於一實施例中,可利用改變插銷配重、螺絲配重、增加質量塊、設置壓板等方式調整連動件的自然頻率,使連動件的自然頻率可大於90Hz以避免共振現象,且較高的自然頻率可提高連動件的反應速度,且可使用較小的致動器即可讓連動件達到預設的旋轉角度。
於一實施例中,光路調整機構的至少部分結構可為一體式結構以獲得例如減少零件數、簡化整體結構並縮短組裝工時的效果。舉例而言,連接機件、鏡片及框體三者可利用相同材質(例如塑膠或金屬)一體成型,或其中兩個組件先一體成型,例如連接機件、鏡片先一體成型或者連接機件、框體先一體成型後再與其餘元件組合亦可,此時組合的固定方式可以是插銷膠合、點膠或以螺絲固定。於另一實施例中,連接機件、鏡片、鏡片座及框體四者可利用相同材質(例如塑膠或金屬)一體成型,或其中至少兩個組件先一體成型後,再與其餘元件組合亦可。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例如由連接機件形成之轉軸131可連接至光學元件112,線圈可繞設於光學元件112外圍,且光學元件112與轉軸131可一體成型而構成一用於調整光路的機構。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一種用於調整光路的機構可包含一外框242、一磁性體125、一承載座215、設於承載座215上的一鏡片212、繞設於承載座215外圍的一線圈122a、以及設於承載座215與外框242之間的一控制機件133,且控制機件133與承載座215可一體成型,或者控制機件133、外框242及光學元件112可一體成型。
於另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調整光路的機構包含一框架、 一鏡片座、一線圈組及一傳動機件,鏡片座容置於框架內且包含一鏡片,線圈組繞設於鏡片座上,傳動機件連接於鏡片座與框架之間,且框架、鏡片座及傳動機件三個元件中,至少其中二個係為一體成型。再者,可將例如橡膠的減震物充填於框體與其他內部構件之間以提供減震效果。
於一實施例中,光路調整機構的重量可小於5g,例如可為1.6g,且體積可小於40mm x 40mm x 10mm,例如可為21mm x 21mmx 3.6mm。致動組件的驅動頻率可為24Hz-120Hz,且電磁感應組件例如可為一音圈馬達。致動組件的型態並不限定,僅需能獲得驅動連動件使其往復擺動的效果即可。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致動組件例如可包含設置於鏡片212的一壓電元件150,透過在壓電元件150上施加電場可使壓電元件150產生壓縮或拉伸變形,意即可將電能轉為機械能以使鏡片212往復擺動達到調整光路效果。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光路調整機構應用於一光學系統的示意圖。請參照圖8,光學裝置300包括照明系統310、數位微鏡裝置320、投影鏡頭330以及光路調整機構340。其中,照明系統310具有光源312,其適於提供光束314,且數位微鏡裝置320配置光束314的傳遞路徑上。此數位微鏡裝置320適於將光束314轉換為多數個子影像314a。此外,投影鏡頭330配置於這些子影像314a的傳遞路徑上,且數位微鏡裝置320係位於照明系統310與投影鏡頭330之間。另外,光路調整機構340可配置於數位微鏡裝置320與投影鏡頭330之間,例如可以在數位微鏡裝置320和內部全反射稜鏡319之間或是可以在內部全反射稜鏡319和投影鏡頭330之間,且位於這些子影像314a的傳遞路徑上。上述之光學裝置300中,光源312例如可包含紅光發光二極體312R、綠光發光二極體312G、及藍光發光二極 體312B,各個發光二極體發出的色光經由一合光裝置316合光後形成光束314,光束314會依序經過集光柱(light integration rod)317、鏡片組318及內部全反射稜鏡(TIR Prism)319。之後,內部全反射稜鏡319會將光束314反射至數位微鏡裝置320。此時,數位微鏡裝置320會將光束314轉換成多數個子影像314a,而這些子影像314a會依序通過內部全反射稜鏡319及光路調整機構340,並經由投影鏡頭330將這些子影像314a投影於螢幕350上。於本實施例中,當這些子影像314a經過光路調整機構340時,光路調整機構340會改變部分這些子影像314a的傳遞路徑。也就是說,通過此光路調整機構340的這些子影像314a會投影在螢幕350上的第一位置(未繪示),另一部份時間內通過此光路調整機構340的這些子影像314a則會投影在螢幕350上的第二位置(未繪示),其中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係在水平方向(X軸)或/且垂直方向(Z軸)上相差一固定距離。於本實施例中,由於光路調整機構340能使這些子影像314a之成像位置在水平方向或/且垂直方向上移動一固定距離,因此能提高影像之水平解析度或/且垂直解析度。當然,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光路調整機構可運用於不同光學系統以獲得不同效果,且光路調整機構於光學系統中的設置位置及配置方式完全不限定。
於一實施例中,鏡片的材料可為玻璃、塑膠或鍍上金屬膜的玻璃、塑膠(例如鍍銀或鍍鋁)而不限定,鏡片例如可為一反射片或一透鏡,且連接機件可利用自攻牙、插銷、螺帽、熱熔接、膠合或點膠等方式設於鏡片或鏡片座上而不限定。
圖9A及圖9B為依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連接機件採用機械固定方式的光路調整機構的立體及剖面示意圖。如圖9A及圖9B所示,光學元件112設於基座114上,光學元件112例如為可偏折光 線的鏡片(透鏡或反射鏡),且光學元件112及基座114均位於框體140內。於本實施例中,基座114可位於光學元件112周緣且用以承置光學元件112,基座114可為獨立形成的鏡片座或與光學元件112一體形成,基座114與光學元件112可為相同或相異的材質構成均可,且基座114位於光學元件112的有效區域外(即位於實質產生反射或透射作用的區域外)。基座114設有兩相對位置(例如對角位置)的第一區域S與第二區域T,且第一區域S及第二區域T分別設有第一孔洞171a和第二孔洞171b。第一區域S的孔洞171a內可設有第一螺帽170a且第二區域T內的孔洞171b內可設有第二螺帽170b。第一連接機件230a的一端可藉由螺絲180鎖入內嵌於基座114的第一螺帽170a,且第一連接機件230a的另一端可藉由螺絲180連接並固定於框體140。第二連接機件230b的一端可藉由螺絲180鎖入內嵌於基座114的第二螺帽170b,且第二連接機件230b的另一端可藉由螺絲180連接並固定於框體140。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視實際需求僅於其中一孔洞171設有螺帽170,不需於每一孔洞171均設有螺帽170。
圖14A為使用自攻牙來連接光學元件(例如鏡片)和連接機件(例如彈簧)的應力殘留分布圖,圖中光學元件內深色部分為應力殘留區域,且顏色越深代表殘留應力越大,淺色區塊代表無殘留應力。圖14B為使用螺絲和內嵌於基座的螺帽連接光學元件(例如鏡片)和連接機件(例如彈簧)的應力分布圖,圖中光學元件內幾乎無深色區塊,表示無應力集中現象產生。因此,藉由上述螺絲180鎖入內嵌於基座114的螺帽170的設計,連接機件230與光學元件112連接處不會形成實質應力集中區域,故和使用自攻牙連接光學元件與連接機件的方式相比,可使得光學元件大幅減少或消除應力的產生,故利於提供提升成像解析度、影像品質(消除暗區、柔和化影像邊緣)等效果。
圖10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連接機件採用螺鎖固定方式的光路調整機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0所示,例如鏡片212的光學元件可設於基座214,基座214可預先開設孔洞H,再將螺帽170塞入並固定於孔洞H內,例如彈簧137的連接機件的一端可藉由螺絲180鎖入內嵌於基座214的螺帽170,且彈簧137的另一端可藉由螺絲180固定於框體240。藉由螺絲180鎖固內嵌於基座214的螺帽170,彈簧137與鏡片212連接處不會形成實質應力集中區域,可使得光學元件大幅減少或消除應力的產生。再者,於另一實施例中,基座214的孔洞H亦可設有一體成型的螺紋,因此如圖10所示的螺絲180可直接鎖入而可省略螺帽170,同樣可獲得減少或消除連接處應力的效果。
上述各個實施例係以機械固定的方式形成實質無應力集中連接區域,於機械固定方式中,連接機件可包括一柱狀緊固件,利用柱狀緊固件與孔洞間的配合且不使用點膠,可避免光學元件或基板本身於固定時受到迫壓而產生應力集中的現象。柱狀緊固件的形式或結構完全不限定,例如可為螺絲、螺栓、螺帽、鍵、鉚釘、插銷、螺母或螺桿等等。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採用夾持固定方式形成實質無應力集中區域,藉由於孔洞內產生形變的一彈性體或非彈性體可達成夾持固定效果。舉例而言,連接機件可包含圖11A所示的一夾持緊固件142,夾持緊固件142例如可為具有定位柱142a的非彈性體,當夾持緊固件142置入孔洞中,定位柱142a可向中央聚攏並產生抵住孔洞壁面的力量以提供夾持固定效果。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1B所示,夾持緊固件144可為一彈性體,當夾持緊固件144置入孔洞中,藉由夾持緊固件144的彈性變形可抵緊孔洞壁面以提供夾持固定效果。再者,於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1C所示,基座 114的一區域可設有一凹孔172,一夾持緊固件146的一部分146a(彈性體或非彈性體)可置入凹孔172並產生形變,以將連接機件230夾持固定至基座114的該區域,且使光學元件112無實質應力集中區域產生。
圖12A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另一光路調整機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2A所示,框體140設有對角位置的第一區域S’與第二區域T’,鏡片212具有一鏡片本體212a及由鏡片本體212a分別朝第一區域S’與一第二區域T’延伸形成的第一定位部212b及第二定位部212c,第一定位部212b連接框體140的第一區域S’且第二定位部212c連接框體140的第二區域T’。定位部212b、212c可藉由螺絲180鎖固等方式連接框體140而不限定。因為定位部212b、212c係由鏡片本體212a一體延伸形成且與框體140的連接處遠離鏡片本體212a,故不會形成實質應力集中區域而可使光學元件大幅減少或消除應力的產生。
圖12B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另一光路調整機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2B所示,光學元件112可連同連接機件230於模內一體成型。於本實施例中,連接機件230包含連接框體140兩對角側的第一連接機件230a及第二連接機件230b,光學元件112可與連接於兩端的連接機件230a、230b於模內一體成型,且連接機件230a、230b與光學元件112的材質不同,但其並不限定。因光學元件112形成時即為與連接機件230a、230b連結為一體的構件,故光學元件112與連接機件230連接處不會形成實質應力集中區域而可使光學元件大幅減少或消除應力的產生。
圖13A及圖13B為依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一光路調整機構的示意圖。如圖13A所示,光學元件112可設於框體140內且 設有至少一熱熔凸起113。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機件230a的一端可形成孔洞H,且孔洞H可套入光學元件112的熱熔凸起113a,且第二連接機件230b的一端同樣可藉由孔洞H連接至光學元件112的熱熔凸起113b,連接機件230a、230b的另一端可分別連接至框體140。如圖13B所示,熱融後的熱熔凸起113a、113b可被壓扁以分別固定第一連接機件230a、第二連接機件230b,亦即第一連接機件230a、第二連接機件230b可與光學元件112熱熔接合。於另一實施例中,連接機件230的一端可不形成孔洞H直接貼附光學元件112的上表面,且熱熔凸起113可位於連接機件230的貼附端的兩側,熱融後的熱熔凸起113可由兩側蓋住連接機件230的貼附端,使連接機件230與光學元件112熱熔接合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12:光學元件
114:基座
122a:線圈
140:框體
180:螺絲
230、230a、230b:連接機件
S:第一區域
T:第二區域

Claims (10)

  1. 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一基座,設有兩相對位置的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分別設有一第一孔洞和一第二孔洞;一光學元件,設於該基座上;一第一連接機件,該第一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該第一孔洞連接至該基座的該第一區域;以及一第二連接機件,該第二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該第二孔洞連接至該基座的該第二區域,其中該光路調整機構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該第一孔洞設有一體成型的螺紋;及(2)該第一孔洞內設有一螺帽。
  2. 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一框體;一光學元件,設於該框體內;一連接機件,該連接機件的一端連接至該光學元件,另一端連接至該框體,該連接機件與該光學元件的材質不同,且該連接機件與該光學元件於模內一體成型。
  3. 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一基座,設有兩相對位置的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設有一第一孔洞;一光學元件,設於該基座上;以及一第一連接機件,包括一柱狀緊固件,藉由該柱狀緊固件置入該第一孔洞且不使用點膠,以將該第一連接機件機械固定至該基座的該第一區域,且使該光學元件無實質應力集中區域產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路調整機構,其中該柱狀緊 固件係為螺絲、螺栓、螺帽、鍵、鉚釘、插銷、螺母或螺桿。
  5. 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一基座,設有兩相對位置的一第一區域與一第二區域;一光學元件,設於該基座上;以及一第一連接機件,包括一夾持緊固件,其中該光路調整機構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該第一區域設有一第一孔洞,該夾持緊固件置入該第一孔洞以將該第一連接機件夾持固定至該基座的該第一區域,且使該光學元件無實質應力集中區域產生;及(2)該第一區域設有一第一凹孔,該夾持緊固件部分置入該一第一凹孔以將該第一連接機件夾持固定至該基座的該第一區域,且使該光學元件無實質應力集中區域產生。
  6. 一種光路調整機構,包括:一承載座,該承載座的兩相對位置設有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且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分別設有一第一孔洞和一第二孔洞;一線圈,繞設於該承載座;一光學元件,設於該承載座且該光學元件的材質係為玻璃;一第一連接機件,該第一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該第一孔洞連接至該承載座的該第一區域;以及一第二連接機件,該第二連接機件的一端經由該第二孔洞連接至該承載座的該第二區域,其中該光路調整機構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該第一孔洞設有一體成型的螺紋;及(2)該第一孔洞內設有一螺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光路調整機構,更包含:一線圈,圍繞該光學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光路調整機構,其中該連接機件係為彈簧、板簧、可撓式片狀機件或可撓式葉狀機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光路調整機構,其中該光學元件包括一反射鏡或一透鏡。
  10. 一種光路調整機構製造方法,包括:提供設有一孔洞的一基座;在該基座設一光學元件;提供一第一連接機件,該第一連接機件包含一柱狀緊固件;以及連接該柱狀緊固件至該孔洞內,其中該光路調整機構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該孔洞設有一體成型的螺紋;及(2)該孔洞內設有一螺帽。
TW106135529A 2017-10-17 2017-10-17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767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5529A TWI767947B (zh) 2017-10-17 2017-10-17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5529A TWI767947B (zh) 2017-10-17 2017-10-17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7481A TW201917481A (zh) 2019-05-01
TWI767947B true TWI767947B (zh) 2022-06-21

Family

ID=6734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5529A TWI767947B (zh) 2017-10-17 2017-10-17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79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874B (zh) * 2019-12-30 2020-12-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調整裝置及包括調整裝置的投影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6111Y (zh) * 2008-02-02 2008-11-26 河南南方辉煌图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引擎光路调整机构
CN105404087A (zh) * 2015-12-29 2016-03-1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转换系统及投影光源
CN205484994U (zh) * 2015-12-31 2016-08-17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调整结构及投影光学系统
CN107222081A (zh) * 2010-07-12 2017-09-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音圈电动机
TWM555958U (zh) * 2017-06-30 2018-02-21 Sunny Optical Tech Group Company Limited 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調焦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6111Y (zh) * 2008-02-02 2008-11-26 河南南方辉煌图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引擎光路调整机构
CN107222081A (zh) * 2010-07-12 2017-09-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音圈电动机
CN105404087A (zh) * 2015-12-29 2016-03-1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转换系统及投影光源
CN205484994U (zh) * 2015-12-31 2016-08-17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调整结构及投影光学系统
TWM555958U (zh) * 2017-06-30 2018-02-21 Sunny Optical Tech Group Company Limited 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調焦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7481A (zh) 201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4900B (zh) 光路调整机构与光路调整组件
TWI698696B (zh)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631409B (zh) 光路調整機構與光學機構
CN108803208A (zh) 投影设备
TWI767947B (zh)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629554B (zh) 光路調整機構
KR200491082Y1 (ko) 광 경로 조정 기구
TWI753615B (zh)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744445B (zh) 光路調整機構及其製造方法
KR20050008527A (ko) 광학 장치 및 프로젝터
TWI657307B (zh) 光路調整機構
JP6746316B2 (ja) レン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TWM539068U (zh) 光路調整機構
CN110542976B (zh) 光路调整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7689733U (zh) 光路调整机构
CN109557746A (zh) 投影设备
TWI629504B (zh) 光路調整機構與光路調整元件
TWI670518B (zh) 光路調整裝置
CN109752810A (zh) 光路调整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JP4739125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映型表示装置
JPH1152489A (ja) 光源ユニット保持装置及び該光源ユニット保持装置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0838288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ing module thereof
JPWO2004104691A1 (ja)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US11143940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projector
TWM539069U (zh) 光路調整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