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6804B -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 Google Patents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6804B
TWI766804B TW110133990A TW110133990A TWI766804B TW I766804 B TWI766804 B TW I766804B TW 110133990 A TW110133990 A TW 110133990A TW 110133990 A TW110133990 A TW 110133990A TW I766804 B TWI766804 B TW I7668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gas
hollow tube
tube body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3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0886A (zh
Inventor
蔡文裕
張嘉顯
Original Assignee
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3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6804B/zh
Priority to US17/565,38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7732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6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68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0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088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61M15/0025Mouthpieces therefor with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6/00Characteristics of a physical parameter; associated device therefor
    • A61M2206/10Flow characteristics
    • A61M2206/20Flow characteristics having means for promoting or enhancing the flow, actively or passivel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霧化器組件包括一霧化器主機以及安裝在霧化器主機上的一氣流導引件。氣流導引件包括一氣體導引部分以及一結構配合部分。氣體導引部分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一第二中空管體以及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與第二中空管體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結構配合部分連接於氣體導引部分的第一中空管體。氣體導引結構具有圍繞第一中空管體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結構配合部分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藉此,處於氣流導引件外部的一外部空氣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導入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

Description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將一預定藥液進行霧化的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現有技術中,噴霧方法治療呼吸道疾病是近幾年來較為盛行的醫療方式,因為由霧化器(nebulizer)所噴出的霧化後藥液微粒大約為3至5 μm大小,其能經由口、鼻被吸入而進入支氣管,再擴散至整個肺泡,使藥液微粒能充分被人體所吸收並對肺部進行治療,這種方式所提供的效果比一般口服式的藥物更有效率且直接。目前用於醫療用途的霧化器產品所採用的霧化方式,大致可分為採用氣動式或者超音波式(如噴孔片模組)的霧化技術原理來作為霧化器的作動機制。然而,現有技術中的霧化器在使用上仍然具有可改善空間。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以用於使得氣霧流體中的多個藥液微粒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所引入的外部空氣氣流而被順勢向前推進。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其包括:一氣體導引部分以及一結構配合部分。氣體導引部分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一第二中空管體以及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與第二中空管體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結構配合部分連接於氣體導引部分的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氣體導引結構具有圍繞第一中空管體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結構配合部分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霧化器組件,其包括:一霧化器主機以及一氣流導引件。霧化器主機包括一主機本體、設置在主機本體上的一置藥模組以及設置在置藥模組內部的一霧化模組。氣流導引件安裝在霧化器主機上。其中,氣流導引件包括一氣體導引部分以及一結構配合部分。氣體導引部分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一第二中空管體以及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與第二中空管體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結構配合部分連接於氣體導引部分的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氣體導引結構具有圍繞第一中空管體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結構配合部分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
在其中一可行實施例中,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相對於第一中空管體或者結構配合部分的夾角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其中,結構配合部分的外圍表面上具有一結合部,氣流導引件透過結合部與一霧化器主機的一結合部的相互配合而安裝在霧化器主機上,結合部可為螺紋結構,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面向霧化器主機;其中,結構配合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前段氣體導引通道,且結構配合部分的前段氣體導引通道連通於霧化器主機的一霧化模組;其中,氣體導引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且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連通於結構配合部分的前段氣體導引通道;其中,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連通於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以用於使得處於氣流導引件外部的一外部空氣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導入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其中,當霧化器主機的霧化模組所產生的一氣霧流體傳送到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時,外部空氣同時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被引入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以用於使得氣霧流體中的多個藥液微粒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所引入的外部空氣氣流而被順勢向前推進。
在其中一可行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一後段主要導流壁,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依序相連且圍繞地設置在第一中空管體上,且後段主要導流壁圍繞地連接於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與第二中空管體之間;其中,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第一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氣體導引結構包括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且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凸出地設置在後段主要導流壁上;其中,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具有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且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後段主要導流壁的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開口;其中,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依序相連所形成的一外周圍表面的表面輪廓為圓形或者多邊形,第二中空管體的一咬嘴開口為圓形或者橢圓形,且後段主要導流壁的一徑向距離從第一中空管體朝第二中空管體的方向漸漸縮小。
在其中一可行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彼此分離且圍繞地設置在第一中空管體上,每一後段主要導流壁連接於相對應的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第一連接壁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與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其中,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第一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第一中空管體。
在其中一可行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每一後段主要導流壁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以及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第一連接壁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與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其中,氣體導引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之間,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第一中空管體;其中,第一中空管體具有彼此分離的多個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每一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沿著第一中空管體的一外周圍表面延伸,且多個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分別連通於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其中,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二連接壁,且每一第二連接壁連接於相鄰的兩個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且鄰近於相對應的第一連接壁;其中,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圍繞多個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的一圍繞延伸壁,且圍繞延伸壁具有分別對應於多個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的多個側邊氣體輔助引入開口。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其能通過“氣體導引部分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一第二中空管體以及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與第二中空管體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結構配合部分連接於氣體導引部分的第一中空管體”以及“氣體導引結構具有圍繞第一中空管體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結構配合部分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的技術方案,以用於使得處於氣流導引件外部的一外部空氣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導入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藉此,當霧化器主機的霧化模組所產生的一氣霧流體傳送到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時,外部空氣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被引入氣體導引部分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以用於使得氣霧流體中的多個藥液微粒可以透過被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所引入的外部空氣而順勢向前推進。
為使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實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需事先聲明的是,本發明的圖式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參閱圖1至圖16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霧化器組件S,並且霧化器組件S包括一霧化器主機N以及一氣流導引件M(或是咬嘴或噴嘴)。霧化器主機N包括一主機本體N1、設置在主機本體N1上的一置藥模組N2(或是藥艙或藥杯)以及設置在置藥模組N2內部的一霧化模組N3,並且氣流導引件M包括一氣體導引部分1以及一結構配合部分2。更進一步來說,氣體導引部分1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11、一第二中空管體12以及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11與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13,並且結構配合部分2連接於氣體導引部分1的第一中空管體11。另外,氣體導引結構13具有圍繞第一中空管體11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並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結構配合部分2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
藉此,當使用者開啟霧化器主機N以使得霧化器主機N的霧化模組N3產生一氣霧流體F時,外部空氣A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而被引入氣體導引部分1的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內,以使得氣霧流體F的多個藥液微粒可以透過“被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所引入的外部空氣A”而順勢向前推進。
[第一實施例]
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M以及一種使用氣流導引件M的霧化器組件S。
首先,配合圖1與圖2所示,霧化器組件S包括一霧化器主機N以及安裝在霧化器主機N上的一氣流導引件M。霧化器主機N包括一主機本體N1、設置在主機本體N1上的一置藥模組N2以及設置在置藥模組N2內部的一霧化模組N3,並且氣流導引件M包括一氣體導引部分1以及一結構配合部分2。舉例來說,置藥模組N2可拆卸地或者固定地設置在主機本體N1上以用於容置一預定藥液,並且霧化模組N3可以透過噴孔片模組以將容置在置藥模組N2內的預定藥液轉換成一氣霧流體F。另外,結構配合部分2的外圍表面上具有一結合部,氣流導引件M可以透過結合部與霧化器主機N的一結合部的相互配合而安裝在霧化器主機N上。舉例來說,結構配合部分2的外圍表面上具有一螺紋結構20,並且氣流導引件M可以透過螺紋結構20與霧化器主機N的一螺紋結構N100的相互配合而安裝在霧化器主機N上,所以氣流導引件M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可替換性地安裝在霧化器主機N上。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再者,配合圖3與圖4所示,氣體導引部分1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11、一第二中空管體12以及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11與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13。另外,結構配合部分2連接於氣體導引部分1的第一中空管體11,以用於與霧化器主機N的螺紋結構N100相互配合(如圖1所示)。更進一步來說,氣體導引結構13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以及一後段主要導流壁132。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依序相連且圍繞地設置在第一中空管體11上,並且後段主要導流壁132圍繞地連接於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與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換句話說,氣體導引結構13包括一從第一中空管體11延伸到第二中空管體12的一第三中空管體(未標號),並且第三中空管體包括圍繞地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11的多個支撐柱體(未標號),以使得第三中空管體與第一中空管體11之間能夠產生多個貫穿通道。另外,後段主要導流壁132的一徑向距離會從第一中空管體11朝第二中空管體12的方向漸漸縮小(也就是說,後段主要導流壁132呈現一漸縮的管狀結構)。舉例來說,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依序相連所形成的一外周圍表面的表面輪廓可以是圓形或者任意形狀,並且第二中空管體12的一咬嘴開口可以是圓形、橢圓形或者任意形狀。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圖3與圖4所示,氣體導引結構13具有圍繞第一中空管體11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也就是主要後進氣通道),並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結構配合部分2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也就是主要後進氣口)。另外,當氣流導引件M透過螺紋結構20與霧化器主機N的螺紋結構N100的相互配合而安裝在霧化器主機N上後(如圖1所示),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會面向霧化器主機N(如圖2所示),所以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對於霧化器組件S而言屬於後端進氣口而非側邊進氣口。更進一步來說,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形成在相對應的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以及第一中空管體11之間(或者是說,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形成在兩個相鄰的支撐柱體之間),並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可以垂直或者傾斜於第一中空管體11。舉例來說,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相對於第一中空管體11(例如第一中空管體11的外表面)或者結構配合部分2(例如結構配合部分2的外表面)的夾角可以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例如包括80度至100度之間的任意正整數)。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此外,配合圖2至圖4所示,結構配合部分2的內部具有一前段氣體導引通道2000,並且結構配合部分2的前段氣體導引通道2000連通於霧化器主機N的霧化模組N3。另外,氣體導引部分1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並且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連通於結構配合部分2的前段氣體導引通道2000。更進一步來說,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會連通於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以用於使得處於氣流導引件M外部的一外部空氣A(或是環境空氣)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而導入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內(如圖2所示)。
藉此,如圖2所示,當霧化器主機N的霧化模組N3所產生的一氣霧流體F傳送到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時(也就是說,使用者對氣流導引件M進行吸氣動作時),外部空氣A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而被引入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內,以用於使得氣霧流體F中的多個藥液微粒可以透過被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所引入的外部空氣A而順勢向前推進。因此,霧化模組N3所產生的氣霧流體F的多個藥液微粒可以透過“被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所引入的外部空氣A”,以增加氣霧流體F的順向流動速度並且降低氣霧流體F的氣體流動碰撞,進而可以降低氣霧流體F的多個藥液微粒之間產生過多的碰撞而凝集成較大液滴的機會,所以本發明使用氣流導引件M的霧化器組件S可以有效降低殘餘藥量(也就是降低氣霧流體F的多個藥液微粒凝集形成較大液滴,而掉落在氣流導引件M內部的數量),並且提升霧化粒子噴出率(也就是提升氣霧流體F的多個藥液微粒從氣流導引件M噴出的比率)。
[第二實施例]
參閱圖5與圖6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M,並且氣流導引件M可以如同圖1一樣被安裝在一霧化器組件(圖未示)上。由圖5與圖3的比較,以及圖6與圖4的比較可知,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依序相連所形成的一外周圍表面的表面輪廓可以是多邊形。也就是說,依據不同的需求,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依序相連所形成的外周圍表面的表面輪廓可以設計成圓形(如第一實施例所示)、多邊形(如第二實施例所示)或者任意形狀。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第三實施例]
參閱圖7與圖8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M,並且氣流導引件M可以如同圖1一樣被安裝在一霧化器組件(圖未示)上。由圖7與圖3的比較,以及圖8與圖4的比較可知,本發明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在第三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13包括相互對稱的兩個側端輔助導流壁133(或者包括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133),並且側端輔助導流壁133凸出地設置在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上。
更進一步來說,配合圖7與圖8所示,側端輔助導流壁133具有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1330,並且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1330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後段主要導流壁132的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開口13300。舉例來說,每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1330的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開口13300相對於氣流導引件M的軸心的夾角可以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例如包括80度至100度之間的任意正整數)。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第四實施例]
參閱圖9與圖10所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M,並且氣流導引件M可以如同圖1一樣被安裝在一霧化器組件(圖未示)上。由圖9與圖3的比較,以及圖10與圖4的比較可知,本發明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在第四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13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134。
更進一步來說,配合圖9與圖10所示,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131會彼此分離且圍繞地設置在第一中空管體11上,每一後段主要導流壁132連接於相對應的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以及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並且每一第一連接壁134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11與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之間。另外,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形成在相對應的前段主要導流壁131以及第一中空管體11之間,並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垂直或者傾斜於第一中空管體11。
[第五實施例]
參閱圖11與圖12所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M,並且氣流導引件M可以如同圖1一樣被安裝在一霧化器組件(圖未示)上。由圖11與圖9的比較,以及圖12與圖10的比較可知,本發明第五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在第五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13包括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134。
更進一步來說,配合圖11與圖12所示,每一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並未圍繞第一中空管體11,而是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11以及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並且每一第一連接壁134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11與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之間。另外,氣體導引部分1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形成在相對應的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以及前段氣體導引通道2000之間,並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的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垂直或者傾斜於第一中空管體11或者氣流導引件M的軸心。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圖11與圖12所示,第一中空管體11具有彼此分離的多個側邊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1000,每一側邊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1000沿著第一中空管體11的一外周圍表面延伸,並且多個側邊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1000分別連通於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
[第六實施例]
參閱圖13與圖14所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M,並且氣流導引件M可以如同圖1一樣被安裝在一霧化器組件(圖未示)上。由圖13與圖11的比較,以及圖14與圖12的比較可知,本發明第六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在第六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13包括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二連接壁135,並且每一第二連接壁135連接於相鄰的兩個後段主要導流壁132之間且鄰近於相對應的第一連接壁134,藉此以增加氣體導引結構13的整體結構強度。
[第七實施例]
參閱圖15與圖16所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提供一種氣流導引件M,並且氣流導引件M可以如同圖1一樣被安裝在一霧化器組件(圖未示)上。由圖15與圖13的比較,以及圖16與圖14的比較可知,本發明第七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在第七實施例中,氣體導引結構13包括圍繞多個側邊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1000的一圍繞延伸壁136,並且圍繞延伸壁136具有分別對應於多個側邊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1000的多個側邊氣體輔助引入開口13600。藉此,外部空氣可以穿過側邊氣體輔助引入開口13600後,再通過側邊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1000以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以進入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霧化器組件S及其氣流導引件M,其能通過“氣體導引部分1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11、一第二中空管體12以及連接於第一中空管體11與第二中空管體12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13”、“結構配合部分2連接於氣體導引部分1的第一中空管體11”以及“氣體導引結構13具有圍繞第一中空管體11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且每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結構配合部分2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13000”的技術方案,以用於使得處於氣流導引件M外部的一外部空氣A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而導入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內。藉此,當霧化器主機N的霧化模組N3所產生的一氣霧流體F傳送到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時,外部空氣A可以透過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而被引入氣體導引部分1的後段氣體導引通道1000內,以用於使得氣霧流體F的多個藥液微粒可以透過被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1300所引入的外部空氣A而順勢向前推進。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S:霧化器組件 N:霧化器主機 N1:主機本體 N100:螺紋結構 N2:置藥模組 N3:霧化模組 M:氣流導引件 1:氣體導引部分 1000:後段氣體導引通道 11:第一中空管體 11000:側邊氣體主要引入開口 12:第二中空管體 13:氣體導引結構 1300: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 13000: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 131:前段主要導流壁 132:後段主要導流壁 133:側端輔助導流壁 1330: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 13300: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開口 134:第一連接壁 135:第二連接壁 136:圍繞延伸壁 13600:側邊氣體輔助引入開口 2:結構配合部分 2000:前段氣體導引通道 20:螺紋結構 F:氣霧流體 A:外部空氣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霧化器組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霧化器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氣流導引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IV-IV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氣流導引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圖5的VI-VI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氣流導引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圖7的VIII-VIII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氣流導引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X-X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氣流導引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XII-XII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氣流導引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XIV-XIV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氣流導引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6為圖15的XVI-XVI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S:霧化器組件
N:霧化器主機
N3:霧化模組
M:氣流導引件
1:氣體導引部分
1000:後段氣體導引通道
1300: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
2:結構配合部分
2000:前段氣體導引通道
F:氣霧流體
A:外部空氣

Claims (10)

  1. 一種氣流導引件,其包括:一氣體導引部分,所述氣體導引部分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一第二中空管體以及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與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以及一結構配合部分,所述結構配合部分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具有圍繞所述第一中空管體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其中,所述氣流導引件內部不配置有用於產生一氣霧流體的一霧化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氣流導引件,其中,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相對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或者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夾角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其中,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外圍表面上具有一結合部,所述氣流導引件透過所述結合部與一霧化器主機的一結合部的相互配合而安裝在所述霧化器主機上,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面向所述霧化器主機;其中,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前段氣體導引通道,且所述前段氣體導引通道連通於所述霧化器主機的所述霧化模組;其中,所述氣體導引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且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連通於所述前段氣體 導引通道;其中,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連通於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以用於使得處於所述氣流導引件外部的一外部空氣透過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導入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其中,當所述霧化模組所產生的所述氣霧流體傳送到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時,所述外部空氣透過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被引入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以用於使得所述氣霧流體中的多個藥液微粒透過被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所引入的所述外部空氣而順勢向前推進。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氣流導引件,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一後段主要導流壁,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依序相連且圍繞地設置在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上,且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圍繞地連接於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與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其中,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且所述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凸出地設置在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具有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且所述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 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的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開口;其中,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依序相連所形成的一外周圍表面的表面輪廓為圓形或者多邊形,所述第二中空管體的一咬嘴開口為圓形或者橢圓形,且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的一徑向距離從所述第一中空管體朝所述第二中空管體的方向漸漸縮小。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氣流導引件,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彼此分離且圍繞地設置在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上,每一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連接於相對應的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壁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與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其中,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氣流導引件,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每一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以及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壁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與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其中,所述氣體導引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 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之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具有彼此分離的多個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每一所述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沿著所述第一中空管體的一外周圍表面延伸,且多個所述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分別連通於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二連接壁,且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壁連接於相鄰的兩個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且鄰近於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連接壁;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圍繞多個所述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的一圍繞延伸壁,且所述圍繞延伸壁具有分別對應於多個所述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的多個側邊氣體輔助引入開口。
  6. 一種霧化器組件,其包括:一霧化器主機,所述霧化器主機包括一主機本體、設置在所述主機本體上的一置藥模組以及設置在所述置藥模組內部的一霧化模組;以及一氣流導引件,所述氣流導引件安裝在所述霧化器主機上,且所述氣流導引件內部不配置有用於產生一氣霧流體的所述霧化模組;其中,所述氣流導引件包括:一氣體導引部分,所述氣體導引部分包括一第一中空管體、一第二中空管體以及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與所述第 二中空管體之間的一氣體導引結構;以及一結構配合部分,所述結構配合部分連接於所述氣體導引部分的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具有圍繞所述第一中空管體的多個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一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霧化器組件,其中,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相對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或者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夾角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其中,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外圍表面上具有一結合部,所述氣流導引件透過所述結合部與所述霧化器主機的一結合部的相互配合而安裝在所述霧化器主機上,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面向所述霧化器主機;其中,所述結構配合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前段氣體導引通道,且所述前段氣體導引通道連通於所述霧化模組;其中,所述氣體導引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且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連通於所述前段氣體導引通道;其中,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連通於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以用於使得處於所述氣流導引件外部的一外部空氣透過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而導入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其中,當所述霧化模組所產生的所述氣霧流體傳送到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時,所述外部空氣透過多個所述後端氣體 主要引入通道而被引入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內,以用於使得所述氣霧流體中的多個藥液微粒透過被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所引入的所述外部空氣而順勢向前推進。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霧化器組件,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一後段主要導流壁,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依序相連且圍繞地設置在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上,且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圍繞地連接於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與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其中,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且所述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凸出地設置在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側端輔助導流壁具有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且所述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通道具有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的一後端氣體輔助導入開口;其中,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依序相連所形成的一外周圍表面的表面輪廓為圓形或者多邊形,所述第二中空管體的一咬嘴開口為圓形或者橢圓形,且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的一徑向距離從所述第一中空管體朝所述第二中空管體的方向漸漸縮小。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霧化器組件,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前段主要導流壁、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多個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彼此分離且圍繞地設置在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上,每一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連接於相對應的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壁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與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其中,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所述前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霧化器組件,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多個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多個第一連接壁,每一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以及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壁連接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與所述第二中空管體之間且連接於兩個相鄰的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其中,所述氣體導引部分的內部具有一後段氣體導引通道,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形成在相對應的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以及所述後段氣體導引通道之間,且每一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通道的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垂直或者傾斜於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其中,所述第一中空管體具有彼此分離的多個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每一所述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沿著所述第一中空管體的一外周圍表面延伸,且多個所述側邊 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分別連通於多個所述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二連接壁,且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壁連接於相鄰的兩個所述後段主要導流壁之間且鄰近於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連接壁;其中,所述氣體導引結構包括圍繞多個所述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的一圍繞延伸壁,且所述圍繞延伸壁具有分別對應於多個所述側邊後端氣體主要引入開口的多個側邊氣體輔助引入開口。
TW110133990A 2021-09-13 2021-09-13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TWI766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3990A TWI766804B (zh) 2021-09-13 2021-09-13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US17/565,386 US20230077325A1 (en) 2021-09-13 2021-12-29 Nebulizer assembly and airflow-guiding component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3990A TWI766804B (zh) 2021-09-13 2021-09-13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6804B true TWI766804B (zh) 2022-06-01
TW202310886A TW202310886A (zh) 2023-03-16

Family

ID=83103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3990A TWI766804B (zh) 2021-09-13 2021-09-13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77325A1 (zh)
TW (1) TWI7668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22197S (zh) * 2022-01-28 2022-11-21 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霧化器之部分
USD1011514S1 (en) * 2022-04-28 2024-01-16 Galemed Corporation Nebuliz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9188A1 (en) * 2010-07-01 2016-11-24 Medinvent, Llc Portable Fluid Delivery System for the Nasal and Paranasal Sinus Cavities
TWM562128U (zh) * 2018-01-31 2018-06-21 Hcmed Innovations Co Ltd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輔助導引件
CN108472457A (zh) * 2015-12-28 2018-08-3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喷雾器头中的空气流动
CN111587133A (zh) * 2018-01-23 2020-08-25 艾斯曲尔医疗公司 气雾剂发生器
CN113274593A (zh) * 2020-02-20 2021-08-20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应用的气帘形成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9188A1 (en) * 2010-07-01 2016-11-24 Medinvent, Llc Portable Fluid Delivery System for the Nasal and Paranasal Sinus Cavities
CN108472457A (zh) * 2015-12-28 2018-08-3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喷雾器头中的空气流动
CN111587133A (zh) * 2018-01-23 2020-08-25 艾斯曲尔医疗公司 气雾剂发生器
TWM562128U (zh) * 2018-01-31 2018-06-21 Hcmed Innovations Co Ltd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輔助導引件
CN113274593A (zh) * 2020-02-20 2021-08-20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应用的气帘形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77325A1 (en) 2023-03-16
TW202310886A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6804B (zh)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導引件
TWI674118B (zh)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輔助導引件
US6418925B1 (en) Low spray force, low retention atomization system
EP1225943B1 (en) Internal vortex mechanism for inhaler device
US5596982A (en) Apparatus for drying and buffering aerosols
US5287847A (en) Universal nebulizer
EP3442628B1 (en) Aerosolizing nozz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aerosolizing nozzle
JPH08508670A (ja) ネブライザー用連続流アダプター
US851700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erosolized medication
JP2007535352A (ja) 医療用液体を投与する噴霧器
WO2005077444A1 (en) Spacer for delivery of medications from an inhaler to children and breathing impaired patients
CN109718431B (zh) 内部气流改善的医疗雾化器
TWI690338B (zh)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主要導引件
US7980491B2 (en) Nozzle-based atomization system
CN112957572A (zh) 鼻腔给药的喷雾装置及给药系统
CN216934313U (zh) 改善雾化效果的雾化导管
WO2008017575A1 (en) An inhaler and a method of dispensing medication to a person
CN115804891A (zh) 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导引件
TWM451977U (zh) 藥劑噴霧瓶
CN216629345U (zh) 一种用于雾化器的吸嘴
TWM562128U (zh)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輔助導引件
TWM562127U (zh) 霧化器組件及其氣流主要導引件
JP2019005589A (ja) 小型流体噴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