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148B -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2148B
TWI762148B TW110100837A TW110100837A TWI762148B TW I762148 B TWI762148 B TW I762148B TW 110100837 A TW110100837 A TW 110100837A TW 110100837 A TW110100837 A TW 110100837A TW I762148 B TWI762148 B TW I7621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power supply
stimulation unit
patient
stro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0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7152A (zh
Inventor
謝國章
Original Assignee
謝國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謝國章 filed Critical 謝國章
Priority to TW110100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214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14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7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7152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中風復建系統,包括至少一刺激單元及系統主機。各刺激單元包 括可穿戴式載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於可穿戴式載體上係彼此間隔且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使得最接近之任二個第一電極及任二個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作用區域。各系統主機包括至少一供電單元。各供電單元包括電性連接複數第一電極之第一輸出部及電性連接複數第二電極之第二輸出部,第一輸出部輸出具有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且第二輸出部輸出具有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其中第一供電頻率與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差頻。

Description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尤指一種針對中風後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進行非侵入式刺激治療之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中風是台灣前幾大死因之一,而中風患者會因為腦部受損而產生各種行為或精神上之障礙,例如肢體行動不便、言語不清晰、吞嚥不順、記憶或認知問題、精神疾病等。因此,許多中風患者必須要依賴他人照顧而無法自行生活,造成中風患者之家庭極大負擔。
中風患者雖然可以藉由復健來改善中風之症狀,然而傳統針對中風患者之復健,大多著重在四肢之運動,但針對言語、吞嚥、記憶或認知等障礙,卻無法實施有效之復健方案。近年來,在部分醫療院所中會使用非侵入式之腦部刺激設備來協助中風患者進行復健治療,但由於此類機器設備過於龐大,使得中風患者必須親自到醫院才能進行復健,對行動不便之中風患者而言備感吃力且不便。此外,由於每個中風患者之受傷及待復健部位不同,使得在利用前述設備復健之過程中,必須仰賴專業人員來調整設備之刺激參數及位置,而無法由一般照顧者自行操作,耗費許多人力及醫療成本。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針對中風後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進行非侵入式刺激治療之中風復建系統。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包括至少一刺激單元及系統主機。各刺激單元包括可穿戴式載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係彼此間隔且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使得最接近之任二個第一電極及任二個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作用區域。系統主機包括對應至少一刺激單元之至少一供電單元。各供電單元包括第一輸出部及第二輸出部。第一輸出部電性連接複數第一電極,且第一輸出部輸出具有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第二輸出部電性連接複數第二電極,且第二輸出部輸出具有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其中第一供電頻率與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差頻。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複數第一電極或複數第二電極係可移動地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供電頻率介於1000Hz至1MHz之間,且差頻大於0Hz且不大於300Hz。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系統主機更包括無線通訊模組,系統主機藉由無線通訊模組與外部裝置進行無線通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系統主機更包括音訊模組,音訊模組用以錄製或播放至少一音訊資料。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系統主機更包括控制模組,控制模組用以調整各供電單元之供電參數及供電操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刺激單元包括迷走神經刺激單元,迷走神經刺激單元包括二個第一電極及二個第二電極,且該些第一電極及該些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之作用區域覆蓋患者之左耳之耳廓中間之迷走神經分布區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刺激單元包括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包括三個第一電極及三個第二電極,且該些第一電極及該些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之該些作用區域分別覆蓋患者之下顎到頸部之間之舌下神經分布區域及咽喉肌肉分布區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中風復建系統更包括三叉神經刺激單元,且系統主機更包括輔助供電單元。三叉神經刺激單元包括可穿戴式載體、第三電極及第四電極,第三電極及第四電極係於可穿戴式載體上彼此間隔地設置,其中第三電極之設置位置對應患者之右耳之耳顳三叉神經分布區域,且第四電極之設置位置對應患者之右耳之乳突部位。輔助供電單元包括第三輸出部,第三輸出部電性連接第三電極及第四電極,且第三輸出部輸出具有中頻之調制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中頻介於1000Hz至10000Hz之間。
本發明更包括一種中風復建裝置,用以刺激中風後之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本發明之中風復建裝置包括:提供至少一刺激單元,其中各刺激單元包括可穿戴式載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係彼此間隔且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使得最接近之任二個第一電極及任二個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作用區域;令患者穿戴至少一刺激單元,使得各刺激單元之 作用區域對應患者之待治療部位;以及輸出具有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複數第一電極,且輸出具有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複數第二電極,其中第一供電頻率與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差頻。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供電頻率介於1000Hz至1MHz之間,且該差頻大於0Hz且不大於300Hz。
據此,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可令患者穿戴具有複數電極之至少一刺激單元,藉由複數電極之間形成之中頻干擾作用區域刺激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以達到中風及復建之效果,且提高復健治療之便利性。
1:中風復建系統
100:刺激單元
100a:迷走神經刺激單元
100b: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
110、110a、110b:可穿戴式載體
120、120a、120b:第一電極
130、130a、130b:第二電極
200:系統主機
210:供電單元
211、211a、211b:第一輸出部
212、212a、212b:第二輸出部
220:無線通訊模組
230:音訊模組
240:控制模組
250:電源模組
260:輔助供電單元
261:第三輸出部
300:三叉神經刺激單元
310:可穿戴式載體
320:第三電極
330:第四電極
S、S1、S2、S3:作用區域
A1、A2、A3:步驟
圖1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系統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一實施例之電極配線圖。
圖4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二實施例之電極配線圖。
圖6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三叉神經刺激單元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三叉神經刺激單元之電極配線圖。
圖8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裝置之流程圖。
由於各種態樣與實施例僅為例示性且非限制性,故在閱讀本說明書後,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範疇下,亦可能有其他態樣與實施例。根據下述之詳細說明與申請專利範圍,將可使該等實施例之特徵及優點更加彰顯。
於本文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發明之範疇提供一般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文中,用語「第一」或「第二」等類似序數詞主要是用以區分或指涉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結構,且不必然隱含此等元件或結構在空間或時間上的順序。應了解的是,在某些情形或組態下,序數詞可以交換使用而不影響本創作之實施。
於本文中,用語「包括」、「具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之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元件或結構不僅限於本文所列出之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或結構通常固有之其他要件。
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應用於中風後之患者,主要針對患者之耳部或咽喉等部位之神經回路進行刺激治療。請參考圖1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系統方塊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1包括至少一刺激單元100及系統主機200,且各刺激單元100獨立電性連接系統主機200。患者可於身體之對應部位穿戴各刺激單元100,以便進行神經刺激治療。系統主機200則用以供應 各刺激單元100之所需電源及電訊號,並提供各種必須之功能控制及調整等操作。
各刺激單元100包括可穿戴式載體110、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可穿戴式載體110為刺激單元100之主要基礎結構,在結構設計上便於患者穿戴並固定於患者身體之特定部位。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可穿戴式載體110採用可重複黏貼之貼片、掛件、套環件、吸盤件或其他方便固定或穿戴之結構等,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110。在以下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中,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係彼此間隔且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也就是說,在前述電極之排列方式上,是以第一電極120、第二電極130、第一電極120、第二電極130...之方式大致基於順時鐘(或逆時鐘)方向交錯地排列,且每一個第一電極120與相鄰之任一個第二電極130之間會保持間距而彼此不接觸(同理,每一個第二電極130與相鄰之任一個第一電極120之間也會保持間距而彼此不接觸)。為了滿足前述排列方式,在本發明中,複數第一電極120之數量必須與複數第二電極130之數量相同。據此,刺激單元100中最接近之任二個第一電極120及任二個第二電極130在供電後可共同形成作用區域S,而隨著患者穿戴刺激單元100後,前述作用區域S之位置可對應覆蓋患者待刺激之神經回路部位。
需注意的是,隨著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之數量增加,所形成之前述作用區域S之數量也相對增加。此外,複數第一電極120或/及複數第二電極130除了可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110上之固定位置外,複數第一電極120或/及複數第二電極130也可採用可移動方式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110上,以 便對應調整所形成之作用區域S之涵蓋位置及範圍。舉例來說,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可採用滑軌及滑塊之結構搭配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110,使得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可相對可穿戴式載體110移動,以進行設置位置之微調。
系統主機200包括至少一供電單元210,且每一個供電單元210對應一個刺激單元100,使得每一個刺激單元100可藉由各自獨立之供電單元210供應所需之電訊號,以因應不同刺激單元100之需求。各供電單元210包括第一輸出部211及第二輸出部212,且第一輸出部211及第二輸出部212具有不同極性。供電單元210之第一輸出部211電性連接對應之刺激單元100之複數第一電極120,且第一輸出部211輸出具有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供電單元210之第二輸出部212電性連接對應之刺激單元100之複數第二電極130,且第二輸出部212輸出具有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此處電訊號可為電流、電壓或其他電波形等。藉由前述刺激單元100之電極排列方式及與供電單元210之電性連接方式,使得刺激單元100中任二個最接近之第一電極120或第二電極130具有不同極性。
前述第一供電頻率不同於第二供電頻率,使得第一供電頻率與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差頻。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供電頻率可介於1000Hz至1MHz之間,且差頻大於0Hz且不大於300Hz;也就是說,假設第一供電頻率為4000Hz,且差頻為100Hz,則第二供電頻率可為4000Hz±100Hz,但前述各供電頻率或差頻之數值不以此為限。此外,針對目前類似之電刺激裝置而言,一般國際安全規則所訂定之輸出電流約在100mA以內。在本發明中,依據各刺激單元100所刺激之身體部位不同,針對各供電單元210之輸出電流也會相應調整。舉例來說,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刺激對象為肌肉部位時,其輸出電流約 在50mA以內,以患者感覺肌肉抽動為準;而當刺激對象為神經部位時,其輸出電流約在10mA以內,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系統主機200更包括無線通訊模組220。系統主機200可藉由無線通訊模組220與外部裝置進行無線通訊,因此,患者或其他人可藉由外部裝置控制系統主機200之各項功能,或者藉由外部裝置接收來自系統主機200之相關資訊。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無線通訊模組220可為藍芽通訊裝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無線通訊模組220也可以是WIFI通訊裝置或其他具無線網路通訊功能之裝置。此外,前述外部裝置可為手機、電腦或其他具可無線通訊功能之類似電子裝置。
系統主機200更包括音訊模組230。音訊模組230用以錄製或播放至少一音訊資料。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音訊模組230可包括音訊輸入/輸出部、音訊處理部及音訊儲存部。音訊輸入/輸出部用以輸入聲音或撥放已存在之至少一音訊資料,其中音訊輸入/輸出部可包括麥克風及揚聲器之組合;音訊處理部用以針對已輸入之聲音錄製為音訊資料或執行相關音訊功能之處理,其中音訊處理部可包括音訊處理晶片;音訊儲存部則用以儲存至少一音訊資料,其中音訊儲存部可包括記憶體或硬碟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系統主機200更包括控制模組240。控制模組240可電性連接前述至少一供電單元210、無線通訊模組220及音訊模組230。控制模組240用以控制各供電單元210之供電參數及供電操作。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240可包括程式處理部及程式儲存部。程式處理部用以執行已儲存之程式碼,以控制至少一供電單元210針對相應之刺激單元100提供不同之供電頻率、執行不同之供電時間及相關操作等,來針對目標神經回路達到 所需之刺激治療效果,其中程式處理部可包括微處理器、電路板或其他具控制功能之處理晶片;程式儲存部則用以儲存可執行之至少一程式碼,其中程式儲存部可包括記憶體或硬碟裝置。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前述音訊模組230之音訊儲存部及控制模組240之程式儲存部可被整合而使用同一個記憶體或硬碟裝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兩者也可採用各自獨立之記憶體或硬碟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系統主機200更包括電源模組250。電源模組250可電性連接前述至少一供電單元210、無線通訊模組220、音訊模組230及控制模組240。電源模組250用以提供前述各部件執行相應功能時所需之電力。在本實施例中,電源模組250可包括電源開關,因此使用者可藉由操作電源開關控制電源模組250之供電與否。此處電源模組250可包括可充電之蓄電池,且電源模組250更可外接電源(例如藉由附變壓器及插頭之電源線連接外部供電插座)以進行充電或維持穩定電力供應。
以下將舉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數個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其作動原理及功能。請一併參考圖2及圖3,其中圖2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一實施例之電極配線圖。如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為迷走神經刺激單元100a。人體之迷走神經為強烈副交感神經,其主要分布在兩耳之耳廓中間之耳甲艇及耳甲腔區域。然而由於右耳之迷走神經直接繞經心臟,經刺激後可能會影響心律跳動,因此在設計上,迷走神經刺激單元100a僅針對左耳之迷走神經進行刺激。
在本實施例中,迷走神經刺激單元100a包括可穿戴式載體110a、二個第一電極120a及二個第二電極130a。可穿戴式載體110a為可遮蔽患者左耳之 環狀耳罩元件或可固定於左耳上之環狀掛持件。二個第一電極120a於可穿戴式載體110a上相對設置,且二個第二電極130a於可穿戴式載體110a上相對設置,使得患者將可穿戴式載體110a穿戴於左耳上時,二個第一電極120a分別位於左耳之耳廓上方及下方位置,而二個第二電極130a分別位於左耳之耳廓左方及右方位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二個第一電極120a及二個第二電極130a之位置可相互置換。
前述二個第一電極120a電性連接供電單元之第一輸出部211a,且第一輸出部211a輸出4000Hz之電訊號;前述二個第二電極130a電性連接供電單元之第二輸出部212a,且第二輸出部212a輸出4100Hz之電訊號。據此,二個第一電極120a所產生之電力線與二個第二電極130a所產生之電力線,會因為彼此交錯而產生中頻干擾波部位,此中頻干擾波部位即形成具有100Hz低頻之作用區域S1。藉由作用區域S1對應覆蓋患者左耳之耳甲艇及耳甲腔區域,可利用100Hz之低頻電能刺激該區域分布之迷走神經。迷走神經對應左腦,因此刺激迷走神經可有效對左腦進行神經回路重塑復健,進而可安定中風後患者之心神,增進患者對語言、記憶及認知等功能。
請一併參考圖4及圖5,其中圖4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之第二實施例之電極配線圖。如圖4及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刺激單元為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100b。人體之舌下神經主要分布在下顎到頸部之間,且此區域包括咽喉肌肉部位,因此在設計上,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100b可一併針對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進行刺激。
在本實施例中,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100b包括可穿戴式載體110b、三個第一電極120b及三個第二電極130b。可穿戴式載體110b為可貼附固定於患者之下顎到頸部之間之貼片。三個第一電極120b及三個第二電極130b於可穿戴式載體110b上大致以左右兩行並排之方式設置,使得患者將可穿戴式載體110b貼附於下顎到頸部之間時,三個第一電極120b分別位於右行之最上方及最下方位置,以及左行之中間位置,而三個第二電極130b分別位於左行之最上方及最下方位置,以及右行之中間位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三個第一電極120b及三個第二電極130b之位置可相互置換。
前述三個第一電極120b電性連接供電單元之第一輸出部211b,且第一輸出部211b輸出4000Hz之電訊號;前述三個第二電極130b電性連接供電單元之第二輸出部212b,且第二輸出部212b輸出4100Hz之電訊號。據此,如圖4及圖5所示,右行最上方及左行中間之二個第一電極120b所產生之電力線與左行最上方及右行中間之二個第二電極130b所產生之電力線,會因為彼此交錯而產生中頻干擾波部位,此中頻干擾波部位即形成具有100Hz低頻之作用區域S2。藉由作用區域S2對應覆蓋患者之下顎到頸部之間之舌下神經分布區域,可利用100Hz之低頻刺激該區域分布之舌下神經。刺激舌下神經可改善對舌部活動之控制,有助於言語能力之恢復,且由於舌下神經還包含三叉神經CN5及顏面神經CH7之腦幹,使得刺激舌下神經也能同時重塑部分之三叉神經及顏面神經,改善感覺運動及認知功能。
又如圖4及圖5所示,右行最下方及左行中間之二個第一電極120b所產生之電力線與左行最下方及右行中間之二個第二電極130b所產生之電力線,會因為彼此交錯而產生中頻干擾波部位,此中頻干擾波部位即形成具有 100Hz低頻之作用區域S3。藉由作用區域S3對應覆蓋患者下顎到頸部之間之咽喉肌肉分布區域,可利用100Hz之低頻電能刺激該區域之咽喉肌肉。刺激咽喉肌肉可助於肌肉強化,進而恢復患者之吞嚥功能以及言語能力。
一般而言,若要同時針對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進行刺激,必須使用兩組刺激單元(共8個電極搭配4個輸出電訊號之輸出部)分別對應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部位來設置。然而,藉由前述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100b之設計,只需要使用6個電極(三個第一電極120b及三個第二電極130b)搭配2個輸出電訊號之輸出部(第一輸出部211b及第二輸出部212b)即可達到相同效果,有效降低裝置設置成本及複雜度。
請一併參考圖6及圖7,其中圖6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三叉神經刺激單元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三叉神經刺激單元之電極配線圖。如圖6及圖7所示,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更包括三叉神經刺激單元300。人體之三叉神經主要分布在兩耳之耳顳區域。然而由於前述迷走神經刺激單元100a已針對左耳之穿戴加以設計,因此在設計上,三叉神經刺激單元300主要針對右耳之三叉神經進行刺激。
在本實施例中,三叉神經刺激單元300包括可穿戴式載體310、第三電極320及第四電極330。可穿戴式載體110b為可遮蔽患者右耳之環狀耳罩元件或可固定於右耳上之環狀掛持件。第三電極320及第四電極330係於可穿戴式載體310上彼此間隔地設置,使得第三電極320之設置位置對應患者之右耳之耳顳三叉神經分布區域,且第四電極330之設置位置對應患者之右耳之乳突部位。為了便於同時刺激患者之迷走神經及三叉神經,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迷走神經刺激單元100a之可穿戴式載體110a可結合三叉神經刺激單元300之可穿戴式 載體310,例如採用應用於雙耳之類似耳罩式結構,於對應患者左耳處之耳罩結構設置迷走神經刺激單元100a,且於對應患者右耳處之耳罩結構設置三叉神經刺激單元300,兩者間以耳罩之連接結構結合並固定。因此,只要患者戴上前述類似耳罩式結構,即可同時針對左耳之迷走神經及右耳之三叉神經進行刺激。
系統主機200更包括輔助供電單元260。輔助供電單元260包括第三輸出部261,且第三電極320及第四電極330電性連接第三輸出部261,且第三輸出部261輸出中頻之調制波。此處中頻約介於1000Hz至10000Hz之間。據此,如圖6及圖7所示,三叉神經刺激單元300藉由第三電極320搭配第四電極330,即可利用中頻之調制波來刺激右耳之耳顳三叉神經。三叉神經對應右腦,因此刺激三叉神經可有效對右腦進行神經回路重塑復健。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及圖8,其中圖8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裝置之流程圖。本發明更包括一種中風復建裝置,用以刺激中風後之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如圖8所示,本發明之中風復建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1:提供至少一刺激單元,其中各刺激單元包括可穿戴式載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係彼此間隔且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使得最接近之任二個第一電極及任二個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作用區域。
首先,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1可提供至少一刺激單元100供患者或任一協助者選擇,以用於刺激對應患者不同部位之神經回路。如前所述,各刺激單元100包括可穿戴式載體110、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可採用固定式或可移動地設置於可穿戴式載體110,且各刺激單元100之複數第一電極120及複數第二電極130係彼此間隔且 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使得最接近之任二個第一電極120及任二個第二電極130共同形成作用區域S。由於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1之各刺激單元100之細部特徵以於前文中加以說明,在此不多加贅述。
步驟A2:令患者穿戴至少一刺激單元,使得至少一刺激單元之作用區域對應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
於前述步驟A1選擇至少一刺激單元100後,患者可自行穿戴至少一刺激單元100,或由協助者協助患者穿戴至少一刺激單元100。每一個刺激單元100藉由複數電極之排列均會形成至少一作用區域S,因此在患者穿戴各刺激單元100時,需要將穿戴後之各刺激單元100所形成之作用區域S對應到患者之身體之神經回路。在本發明中,主要針對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進行刺激,因此穿戴後之各刺激單元100所形成之作用區域S會對應到患者之耳部或/及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
步驟A3:輸出具有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複數第一電極,且輸出具有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複數第二電極,其中第一供電頻率與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差頻。
於前述步驟A2令患者穿戴至少一刺激單元100完成後,患者或協助者可藉由系統主機200之電源開關或外部裝置之遠端操作啟動系統主機200,使得系統主機200之至少一供電單元210輸出具有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對應之刺激單元100之複數第一電極120,且輸出具有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對應之刺激單元100之複數第二電極130。其中第一供電頻率與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差頻,且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供電頻率介於1000Hz至1MHz之間,且該差頻大於0Hz且不大於300Hz。因此,對應之刺激單元100藉由複數第一電極120 及複數第二電極130所形成之至少一作用區域S會成為低頻作用區,進而可作用至對應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以進行刺激。由於本發明之中風復建裝置所提及裝置之操作原理同前述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之相關操作描述,在此不多加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可有效地將低頻電能藉由至少一刺激單元傳送至患者對應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進而以非侵入性方式對該些神經回路進行刺激,達到中風及復建之效果,且提高復健治療之便利性及降低復健成本。
以上實施方式本質上僅為輔助說明,且並不欲用以限制申請標的之實施例或該等實施例的應用或用途。此外,儘管已於前述實施方式中提出至少一例示性實施例,但應瞭解本發明仍可存在大量的變化。同樣應瞭解的是,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並不欲用以透過任何方式限制所請求之申請標的之範圍、用途或組態。相反的,前述實施方式將可提供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一種簡便的指引以實施所述之一或多種實施例。再者,可對元件之功能與排列進行各種變化而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範疇,且申請專利範圍包含已知的均等物及在本專利申請案提出申請時的所有可預見均等物。
1:中風復建系統
100:刺激單元
110:可穿戴式載體
120:第一電極
130:第二電極
200:系統主機
210:供電單元
211:第一輸出部
212:第二輸出部
220:無線通訊模組
230:音訊模組
240:控制模組
250:電源模組
260:輔助供電單元
261:第三輸出部
S:作用區域

Claims (12)

  1. 一種中風復建系統,用以刺激一中風後之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該中風復建系統包括:至少一刺激單元,各該刺激單元包括:一可穿戴式載體;複數第一電極,設置於該可穿戴式載體;以及複數第二電極,設置於該可穿戴式載體,其中該複數第一電極及該複數第二電極係彼此間隔且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使得最接近之任二個該第一電極及任二個該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一作用區域;以及一系統主機,包括對應該至少一刺激單元之至少一供電單元,各該供電單元包括:一第一輸出部,電性連接該複數第一電極,該第一輸出部輸出具有一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以及一第二輸出部,電性連接該複數第二電極,該第二輸出部輸出具有一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其中該第一供電頻率與該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一差頻。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複數第一電極或該複數第二電極係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可穿戴式載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第一供電頻率介於1000Hz至1MHz之間,且該差頻大於0Hz且不大於300Hz。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系統主機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該系統主機藉由該無線通訊模組與一外部裝置進行無線通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系統主機更包括一音訊模組,該音訊模組用以錄製或播放至少一音訊資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系統主機更包括一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用以調整各該供電單元之供電參數及供電操作。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刺激單元包括一迷走神經刺激單元,該迷走神經刺激單元包括二個該第一電極及二個該第二電極,且該些第一電極及該些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之該作用區域覆蓋該患者之左耳之耳廓中間之一迷走神經分布區域。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刺激單元包括一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該舌下神經及咽喉肌肉刺激單元包括三個該第一電極及三個該第二電極,且該些第一電極及該些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之該些作用區域分別覆蓋該患者之下顎到頸部之間之一舌下神經分布區域及一咽喉肌肉分布區域。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更包括:一三叉神經刺激單元,包括一可穿戴式載體、一第三電極及一第四電極,該第三電極及該第四電極係於該可穿戴式載體上彼此間隔地設置,其中該第三電極之設置位置對應該患者之右耳之一耳顳三叉神經分布區域,且該第四電極之設置位置對應該患者之右耳之一乳突部位;以及該系統主機更包括一輔助供電單元,該輔助供電單元包括一第三輸出部,該第三輸出部電性連接該第三電極及該第四電極,且該第三輸出部輸出具有一中頻之調制波。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中風復建系統,其中該中頻介於1000Hz至10000Hz之間。
  11. 一種中風復建裝置,用以刺激一中風後之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該中風復建裝置包括:提供至少一刺激單元,其中各該刺激單元包括一可穿戴式載體、複數第一電極及複數第二電極,該複數第一電極及該複數第二電極設置於該可穿戴式載體,且該複數第一電極及該複數第二電極係彼此間隔且交錯地以順時鐘方向排列,使得最接近之任二個該第一電極及任二個該第二電極共同形成一作用區域;令該患者穿戴該至少一刺激單元,使得該至少一刺激單元之該作用區域對應該患者之耳部或咽喉部位之神經回路;以及輸出具有一第一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該複數第一電極,且輸出具有一第二供電頻率之電訊號至該複數第二電極,其中該第一供電頻率與該第二供電頻率之間形成一差頻。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中風復建裝置,其中該第一供電頻率介於1000Hz至1MHz之間,且該差頻大於0Hz且不大於300Hz。
TW110100837A 2021-01-08 2021-01-08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TWI762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0837A TWI762148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0837A TWI762148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2148B true TWI762148B (zh) 2022-04-21
TW202227152A TW202227152A (zh) 2022-07-16

Family

ID=8219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0837A TWI762148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214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3460A (zh) * 2013-11-11 2016-01-20 株式会社阿狄斯蒂克 美容器
CN109045435A (zh) * 2018-09-03 2018-12-21 亮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力训练辅助设备
CN11161737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TWM602881U (zh) * 2019-05-14 2020-10-21 神仙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耳戴生理裝置
CN112007272A (zh) * 2019-05-31 2020-12-01 精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刺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电刺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3460A (zh) * 2013-11-11 2016-01-20 株式会社阿狄斯蒂克 美容器
CN109045435A (zh) * 2018-09-03 2018-12-21 亮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力训练辅助设备
CN11161737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TWM602881U (zh) * 2019-05-14 2020-10-21 神仙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耳戴生理裝置
CN112007272A (zh) * 2019-05-31 2020-12-01 精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刺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电刺激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7152A (zh) 2022-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7890B (zh) 一种通过同步激活神经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系统和方法
US11364380B2 (en) Nerve stimulation system, subsystem, headset, and earpiece
US1128532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roving peripheral nerve function
US1042694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dermal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ear
US20190046794A1 (en) Multi-factor control of ear stimulation
US20200345970A1 (en) Multimodal, modular, magnetically coupled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stim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stimulation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US20170027812A1 (en) Nerve stimul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ntroller
EP3154626B1 (en) Transcutaneous electrostimulator
ES2308714T3 (es) Dispositivo para la estimulacion transcutanea de un nervio del cuerpo humano.
US20200338348A1 (en) Multimodal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Stim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f Treatment, Feedback Collection and Remote Therapist Control
US2023012557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dermal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ear
KR20170027722A (ko) 휴대 장치를 통한 비 침습성 신경 자극
EP3274047A1 (en) Ear stim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O2004047911A3 (en) Surface stimulation for tremor control
US11324916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non-invasive transcutaneous neurostimulation of the neck and ear vagus nerves via electrical, magnetic and haptic stimulation
WO202015073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odulation of integrated neural networks to influence composite sensory processes
ES2908418T3 (es) Dispositivo de neuroestimulación auricular y sistema
CN109125921B (zh) 一种基于诱发脑电信号的脉冲针灸治疗仪
WO2021104098A1 (zh) 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及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
WO2022221858A2 (en) Auricular device for nerve stimulation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JP2015231511A (ja) 電気治療器
TWI762148B (zh)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KR20150002097A (ko) 턱관절 통증 완화장치
US1189414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viruses
US2023036441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nerve stim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