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7378A -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7378A
CN111617378A CN202010104539.7A CN202010104539A CN111617378A CN 111617378 A CN111617378 A CN 111617378A CN 202010104539 A CN202010104539 A CN 202010104539A CN 111617378 A CN111617378 A CN 111617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kin
teeth
cosmetic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45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7378B (zh
Inventor
吉川直树
大野木洋子
立田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17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7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7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7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20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continuous direct currents
    • A61N1/30Apparatus for iontophoresis, i.e. transfer of media in ionic state by an electromotoric force into the body, or cataphore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2037/0007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having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permeation of substances through the epidermis, e.g. using suction or depressio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sound waves or chemic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 A61M2205/360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coo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 A61M2205/3673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thermo-electric, e.g. Peltier effect, thermocouples, semi-condu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美容装置具备第一电极(110)、第二电极(120)以及控制装置。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控制装置具备电压控制部,该电压控制部将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设定为超过50%且为85%以下,对第一电极(110)周期性地施加电位比第二电极(120)的电位高的直流脉冲电压。由此,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控制装置的美容装置。

Description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来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37476号公报(以下记为“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专利文献1记载了以往的美容装置的一例。
一般情况下,对于美容装置来说,期望提高与对皮肤的美容等有关的有效成分的渗透性。
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特别地着眼于与渗透性的提高有关的具体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电脉冲的占空比对与对皮肤的美容等有关的有效成分的渗透性造成影响这一由本申请发明人得到的见解,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控制装置的美容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控制装置具备电压控制部,该电压控制部将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设定为超过50%且为85%以下,对第一电极周期性地施加电位比第二电极的电位高的直流脉冲电压。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美容装置具备上述控制装置。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控制装置的美容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第一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第二侧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图1的头部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该美容装置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作为该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例的第一试验的结果的坐标图。
图10是示出作为该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例的第二试验的结果的坐标图。
图11是该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2是该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控制装置等能够采取的方式的一例)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控制装置具备电压控制部,该电压控制部对第一电极周期性地施加电位比第二电极的电位高的直流脉冲电压,将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设定为超过50%且为85%以下。
由此,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
根据控制装置的一例,电压控制部将占空比设定为75%以上。
根据上述控制装置,化妆品的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进一步提高。
根据控制装置的一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梳齿电极,第一电极的齿和第二电极的齿以在规定的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电极的齿数比第二电极的齿数多。
由此,易于在皮肤内部形成强电场。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美容装置具备上述控制装置中的任一控制装置。
由此,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进行说明。
图1是美容装置10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美容装置10的第一侧视图。图3是图1的美容装置10的第二侧视图。
此外,此后将后述的图1至图3所示的外壳21的第一面21A侧设为前方、将第二面21B侧设为后方、将外壳21的头部(head)23侧设为上方、将与该头部23侧相反的一侧设为下方来进行说明。还存在以下情况:在从第一面21A观察美容装置10时,将右侧设为右方、将左侧设为左方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具备如下的美容功能:利用通过电能产生的对生物体的作用来促进与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有关的经皮吸收或粘膜吸收。美容装置10主要用于使涂抹在人体的对象部位的皮肤表面的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美容成分例如含有高分子。作为美容成分的具体例,能够列举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以及维生素C诱导体等。
美容功能包括松弛功能和渗透功能。松弛功能是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使皮肤的屏障(barrier)功能降低的功能。渗透功能是在皮肤内部流过微弱电流来促进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渗透的功能。上述微弱电流是不会对生物体施加强烈刺激的程度的大小的电流。例如通过利用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来实现松弛功能。例如通过利用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来实现渗透功能。
由皮肤的层状(lamellar)构造提供上述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层状构造主要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构成。
以下,对松弛功能的具体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在松弛功能中,首先,例如对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电极施加电脉冲,来在皮肤内部形成脉冲电场。通过脉冲电场的作用,使皮肤的层状构造松弛,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在屏障功能降低的皮肤中,在构成皮肤的细胞之间形成孔。细胞间的孔构成使美容成分从皮肤表面渗透到皮肤内部的路径(以下记为“渗透路径”)。由此,美容成分经由渗透路径渗透到皮肤内部的深部,能够提高美容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具有路径形成机构100、主体20以及渗透促进机构200等。
路径形成机构100对美容装置10赋予上述的松弛功能。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路径形成机构100具有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在皮肤内部形成渗透路径。此时,对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中的一方施加的电位高于对另一方施加的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第一电极110施加的电位高于对第二电极120施加的电位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路径形成机构100周期性地产生电脉冲,以在皮肤内部形成脉冲电场。由此,在皮肤内部形成渗透路径,来赋予松弛功能。此外,电脉冲例如是直流脉冲或交流脉冲。
主体20构成美容装置10的构造的基础(轮廓)。主体20具备外壳21,构成为使用者能够单手携带。外壳21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外壳21具有在内部形成的空间。在空间中配置有构成美容装置10的各种要素。外壳21包括手柄22和头部23。手柄22构成为使用者能够单手把持。头部23设置在手柄22的上部。外壳21的表面包括第一面21A和第二面21B。第一面21A位于相对于外壳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线而言的一方(前方)。第二面21B位于相对于外壳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线而言的另一方(后方)。
上述路径形成机构100设置于主体20。如在下面例如第一例和第二例中所示的那样,能够任意地选择路径形成机构100与主体20之间的构造上的关系。在第一例中,路径形成机构100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20装卸。在第二例中,路径形成机构100与主体20成一体地构成。
如图2所示,路径形成机构100设置于头部23的第一面21A。路径形成机构100在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状态下对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施加电压。由此,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在此,路径形成机构100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状态包括路径形成机构100接触到皮肤表面以通过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在皮肤内部适当地形成电场的状态、或者路径形成机构100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附近的状态。
另外,渗透促进机构200设置于主体20,用于对美容装置10赋予渗透功能。如在下面例如第一例和第二例中所示的那样,能够任意地选择渗透促进机构200与主体20之间的构造上的关系。在第一例中,渗透促进机构200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20装卸。在第二例中,渗透促进机构200与主体20成一体地构成。
渗透促进机构200具有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构成用于对皮肤施加电压以在皮肤内部流过微弱电流的电极。如图3所示,第三电极210设置于头部23的第二面21B。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第四电极220设置于手柄22的第一面21A。
第三电极210包括用于对皮肤施加电压的电极面210A(参照图3)。第三电极210以电极面210A暴露在外壳21的外部的方式设置于头部23。此外,在第三电极210上能够安装例如由无纺布等形成的薄片等。薄片构成为能够浸透化妆品。
第四电极220包括用于对皮肤施加电压的电极面220A(参照图2)。第四电极220以电极面220A暴露在外壳21的外部的方式设置于手柄22。
而且,上述美容装置10在通过渗透促进机构200对皮肤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第三电极210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第四电极220与握着手柄22的手掌接触。此外,第三电极210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状态包括第三电极210接触到皮肤表面使得能够通过渗透促进机构200对皮肤适当地施加电压的状态、或者第三电极210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附近的状态。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在第三电极210被配置在皮肤表面且第四电极220接触到手掌的状态下对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施加电压。此时,在第三电极210与皮肤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在皮肤内部流过微弱电流。在该状态下,通过在同种电荷之间发挥作用的电排斥力或电渗透流等,来促进美容成分经由渗透路径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此外,促进美容成分的渗透意味着在美容成分能够从皮肤表面向皮肤内部渗透的状态下能够增强使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如上所述那样构成。
接着,参照图4和图5对上述美容装置10的路径形成机构100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图1的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说明图4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结构的平面图。
如图4所示,路径形成机构100除了具备上述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之外,还具备基板130和盖140。
基板130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基板130例如是柔性印刷基板。基板130包括基底、覆盖层以及粘接层等。基底、覆盖层以及粘接层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基底和覆盖层例如由聚酰亚胺形成。粘接层例如由环氧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或聚酰亚胺系树脂的粘接材料形成。覆盖层层叠在基底上来覆盖基底。粘接层形成在基底与覆盖层之间,用于将基底与覆盖层粘接在一起。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例如由铜箔等图案构成,形成在覆盖层侧的基底上。
盖140层叠在基板130上。盖140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盖140的一个方式例如是薄片。盖140使基板130与皮肤电绝缘。由此,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电刺激。
此外,盖14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如在下面例如第一例和第二例中所示的那样,能够任意地选择。第一例是以下结构:如图4所示那样由一块盖140构成,且层叠地设置在基板130上。一块盖至少覆盖与形成在基板130上的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相对应的区域。第二例是以下结构:沿着基板130,例如由具有第一盖和第二盖等的多块盖构成,且层叠地设置在基板130上。在该情况下,第一盖覆盖基板130的与第一电极110对应的区域。另一方面,第二盖覆盖基板130的与第二电极120对应的区域。此外,第一盖及第二盖与所覆盖的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的关系也可以相反。
另外,如图5所示,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由具有梳齿形状的梳齿电极构成。第一电极110具备基础部111和多个齿112。基础部111的形状是在第一方向上长的带状。多个齿112是从基础部111沿第二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同样地,第二电极120具备基础部121和多个齿122。基础部121的形状是在第一方向上长的带状。多个齿122是从基础部121沿第二方向突出而形成的。
此外,上述第一方向是在图5中图示的上下方向,第二方向是在图5中图示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在平面的基板130上或者在被投影为平面的基板130上与第一方向交叉。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方向例如以被配置为与第一方向正交的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形状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齿112的形状形成为在第二方向上长的带状。齿112的中心轴与第二方向平行。各个齿112的形状相同。另外,齿112包括与第二方向平行的直线部112A以及例如带有圆角的形状的顶端部112B。顶端部112B设置在与基础部111相反的一侧,且设置在与第二电极120的基础部121相向的一侧。在此,如图5所示,将齿112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称为“齿112的宽度W1”。
此外,在第二方向上齿112的宽度W1不固定的情况下,由以下例示的齿112的代表性宽度规定齿112的宽度W1。在第一例中,齿11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12的主要部分的宽度。齿112的主要部分的宽度是指例如齿112的不包括带有圆角的形状的顶端部112B的部分的宽度。在第二例中,齿11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12的多个部分的平均宽度。在第三例中,齿11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12的最窄的部分的宽度。在第四例中,齿11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12的最宽的部分的宽度。
在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一例中,直线部112A构成齿112的主要部分。直线部112A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二方向上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直线部112A的宽度相当于齿112的代表性宽度,各个齿112的宽度W1彼此相等。
同样地,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形状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齿122的形状形成为在第二方向上长的带状。齿122的中心轴与第二方向平行。各个齿122的形状相同。另外,齿122包括与第二方向平行的直线部122A以及例如带有圆角的形状的顶端部122B。顶端部122B设置在与基础部121相反的一侧,且设置在与第一电极110的基础部111相向的一侧。在此,如图5所示,将齿122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称为“齿122的宽度W2”。
此外,在第二方向上齿122的宽度W2不固定的情况下,由以下例示的齿122的代表性宽度规定齿122的宽度W2。在第一例中,齿12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22的主要部分的宽度。齿122的主要部分的宽度是指例如齿122的不包括带有圆角的形状的顶端部122B的部分的宽度。在第二例中,齿12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22的多个部分的平均宽度。在第三例中,齿12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22的最窄的部分的宽度。在第四例中,齿122的代表性宽度是齿122的最宽的部分的宽度。
在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一例中,直线部122A构成齿122的主要部分。直线部122A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二方向上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直线部122A的宽度相当于齿122的代表性宽度,各个齿122的宽度W2彼此相等。
另外,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数量和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数量能够如以下例示的那样任意地设定。在第一例中,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数量与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数量不同。在第二例中,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数量比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数量多。在第三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数量比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数量多一根。
并且,形成在基板130上的第一电极110的总面积与第二电极120的总面积之间的关系能够如以下例示的那样任意地设定。在第一例中,第一电极110的总面积与第二电极120的总面积不同。在第二例中,第一电极110的总面积大于第二电极120的总面积。在第三例中,第二电极120的总面积大于第一电极110的总面积。此外,在第一例至第三例中,由总面积的差引起的主要因素例如是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数量与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数量之差。在第四例中,第一电极110的总面积与第二电极120的总面积相等。
在上述例示中,本申请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得出以下见解:在对第二例所示的总面积大的第一电极110施加了高电位的情况下,易于在皮肤内部形成更强的电场。这有助于增强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作用。
另外,第一电极110的齿112和第二电极120的齿122分别如图5所示那样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在此,此后将第一电极110的各个齿112中的分别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齿112称为“端部齿113”。
也就是说,第一电极110的各个齿112中的除两端的端部齿113以外的齿112在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一方(上方)的端部齿113与另一方(下方)的端部齿113之间。另外,第二电极120的各个齿122在第一方向上被配置在一方的端部齿113与另一方的端部齿113之间。
此时,第一电极110的除两端的端部齿113以外的各个齿112被配置在以交替地排列的方式形成的第二电极120的齿122与齿122之间。并且,除一方(上方)的端部齿113以外的齿112的顶端部112B与第二电极120的基础部121相向地配置。
同样地,第二电极120的各个齿122被配置在以交替地排列的方式形成的第一电极110的齿112与齿112之间。并且,第二电极120的各个齿122的顶端部122B与第一电极110的基础部111相向地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期望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形状与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形状相同。由此,能够提高在皮肤内部形成的电场的均匀性。
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的路径形成机构100的多个齿112和多个齿122设置在基板130上。因此,通过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形成电场。由此,在由路径形成机构100覆盖的皮肤内部的广阔范围内形成电场。
另外,在一方(上方)的端部齿113与另一方(下方)的端部齿113之间配置除这些端部齿113以外的多个齿112和多个齿122。因此,通过两端的端部齿113来抑制电场向皮肤内部的与路径形成机构100对应的区域以外的区域扩散。由此,在路径形成机构100内的区域的皮肤内部高效地形成电场。
并且,如图5所示,路径形成机构100在第一方向上邻接的第一电极110的齿112与第二电极120的齿122之间的间隔D的部分设置非导电部131。非导电部131使第一电极110的齿112与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绝缘。非导电部131例如由构成基板130的粘接层形成。此时,例如在第一方向上邻接的齿112与齿122之间的非导电部131所在的间隔D在第二方向上是固定的。但是,将同齿112的顶端部112B与第二电极120的基础部121之间对应的部分以及同齿122的顶端部122B与第一电极110的基础部111之间对应的部分除外。被设定为固定的间隔D有助于提高在皮肤内部形成的电场的均匀性。
此外,如在下面例如第一例至第三例中所例示的那样,齿112的宽度W1及齿122的宽度W2与间隔D之间的关系能够任意地设定。更详细地说,间隔D是在第一方向上邻接的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边缘与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例中,间隔D比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宽度W1和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宽度W2中的一方窄。在第二例中,间隔D比齿112的宽度W1和齿122的宽度W2双方窄。在第三例中,间隔D与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宽度W1和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宽度W2中的一方相等。
此外,第一例至第三例中的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宽度W1和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宽度W2是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规定的齿112及齿122的代表性宽度中的至少之一。详细地说,第一例至第三例中的间隔D是齿112的用于规定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规定的齿112的代表性宽度中的至少之一的部分的边缘与齿122的用于规定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规定的齿122的代表性宽度中的至少之一的部分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在此,此后,将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宽度W1或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宽度W2与间隔D的比例称为“宽度间隔比”。通过将第一电极110的齿112的宽度W1或第二电极120的齿122的宽度W2除以间隔D来求出宽度间隔比。宽度间隔比是由间隔D和齿112的宽度W1或者间隔D和齿122的宽度W21规定的。因此,宽度间隔比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在间隔D与齿112的宽度W1相等的情况下,宽度间隔比为1。在间隔D比齿112的宽度W1窄的情况下,宽度间隔比大于1。在间隔D比齿112的宽度W1宽的情况下,宽度间隔比小于1。
同样地,在间隔D与齿122的宽度W2相等的情况下,宽度间隔比为1。在间隔D比齿122的宽度W2窄的情况下,宽度间隔比大于1。在间隔D比齿122的宽度W2宽的情况下,宽度间隔比小于1。
接着,以下参照第一例至第四例对宽度间隔比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例中,宽度间隔比为1以上且3以下。也就是说,齿112的宽度W1和齿122的宽度W2中的至少一方的宽度为间隔D的1倍以上且3倍以下。在上述宽度间隔比的情况下,与宽度间隔比小于1的情况相比,电场密度(将电极间的电位差除以距离D得到的值)变大,因此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提高。另外,与宽度间隔比超过3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适于制造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间隔D。由此,路径形成机构100的制造性提高。
在第二例中,宽度间隔比超过1且为2.5以下。也就是说,齿112的宽度W1和齿122的宽度W2中的至少一方的宽度超过间隔D的1倍且为间隔D的2.5倍以下。在上述宽度间隔比的情况下,与第一例相比,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进一步提高。
在第三例中,宽度间隔比超过2且为2.5以下。也就是说,齿112的宽度W1和齿122的宽度W2中的至少一方的宽度超过间隔D的2倍且为间隔D的2.5倍以下。在上述宽度间隔比的情况下,与第二例相比,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更进一步提高。
在第四例中,宽度间隔比超过1.8且为2.2以下。也就是说,齿112的宽度W1和齿122的宽度W2中的至少一方的宽度超过间隔D的1.8倍且为间隔D的2.2倍以下。在上述宽度间隔比的情况下,与第一例相比,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又进一步提高。并且,与第一例至第三例相比,路径形成机构100的制造性提高,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路径形成机构100还具备安装部150。安装部150包括框151和导电部152等。
框151构成为例如通过爪嵌合等能够相对于主体20装卸。框151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被层叠在一起的基板130和盖140被安装在框151上,来构成路径形成机构100。在安装部150被安装于主体20的状态下,基板130和盖140的形状例如由平面的形状或者柔和地按压皮肤的曲面的形状构成。
另外,框151具有使盖140的与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对应的区域露出的开口部151A。由此,在路径形成机构100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状态下,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隔着盖140和框151的开口部151A而面向皮肤表面。
导电部152例如设置在框151的面向皮肤的一侧的表面。导电部152以包围经由开口部151A的空间露出的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的周围的一部分或整个周围的方式设置于框151。此外,导电部152的形成部位能够任意地选择。例如,也可以将导电部152设置于盖140。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导电部152以包围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的周围的一部分或整个周围的方式构成于盖140。
另外,导电部152与形成于基板130的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电绝缘。导电部152例如由铟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通过在框151的表面涂布涂料并例如使涂料干燥来形成导电部152。此外,涂料含有很多小金属片和很多微小金属粒子中的至少一方。而且,金属片和金属粒子中的至少一方被以分散在涂料中的状态涂布。
在此,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在安装部150中设置导电部152而得出以下见解。在路径形成机构100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被安装部150的导电部152包围。也就是说,得出通过配设导电部152能够增强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作用这一见解。
美容装置10的路径形成机构100如以上那样构成来作用于皮肤内部。
接着,参照图6对美容装置10的头部23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图1的头部23附近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美容装置10还具备设置于头部23的温度调整部30。温度调整部30调节美容装置10所接触的皮肤的温度。由此,对渗透路径的形成以及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辅助。
温度调整部30具备使皮肤的温度上升的加热部31和使皮肤的温度降低的冷却部32中的至少一方。
以下,以温度调整部30例如具备加热部31和冷却部32这双方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温度调整部30的加热部31用于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也就是说,在通过路径形成机构100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的情况下,加热部31调节皮肤的温度以促进渗透路径的形成。具体而言,在皮肤内部形成了电场的状态下,在皮肤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作用增强。皮肤温度的上升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速度上升。也就是说,利用加热部31得到的皮肤温度的上升有助于提高与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渗透有关的效率。
另一方面,温度调整部30的冷却部32用于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状态。也就是说,在通过渗透促进机构200在皮肤内部流过微弱电流的情况下,冷却部32调节皮肤的温度以保持向皮肤内部渗透美容成分的状态。具体而言,在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状态下,在皮肤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皮肤的层状构造中的脂质的流动性降低,松弛的层状构造的恢复速度降低。皮肤温度的降低使皮肤的屏障功能恢复为原来的状态的速度降低,使能够向皮肤内部渗透美容成分的状态持续。也就是说,利用冷却部32得到的皮肤温度的降低有助于提高与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渗透有关的效率。
另外,温度调整部30的加热部31直接或间接地加热皮肤。加热部31例如经由路径形成机构100加热皮肤。具体而言,加热部31首先对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进行加热。由此,覆盖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盖140被加热。其结果,与盖140接触的皮肤表面或位于盖140的附近的皮肤表面被加热。
此外,关于加热部31,能够任意地选择在下面例如第一例和第二例中例示的结构。在第一例中,加热部31例如由加热器构成,以与冷却部32相独立的方式构成。加热器直接或间接地与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热连接。加热器通过产生焦耳热来对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进行加热。在第二例中,如图6所示,加热部31例如通过珀耳帖元件33而与冷却部32成一体地构成。也就是说,加热部31具备珀耳帖元件33的发热面33A。加热面33A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电极110及第二电极120热连接。
冷却部32直接或间接地冷却皮肤。冷却部32例如经由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冷却皮肤。也就是说,冷却部32吸收第三电极210的热。通过吸收第三电极210的热,与第三电极210接触的皮肤表面或者位于第三电极210的附近的皮肤表面被冷却。
此外,关于冷却部32,能够任意地选择在下面例如第一例和第二例中例示的结构。在第一例中,冷却部32例如具备散热器和电动风扇,以与加热部31相独立的方式构成。散热器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三电极210热连接。电动风扇对散热器进行冷却。在第二例中,如图6所示,冷却部32例如通过珀耳帖元件33而与加热部31成一体地构成。冷却部32具备珀耳帖元件33的吸热面33B。吸热面33B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三电极210热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温度调整部30由珀耳帖元件33构成。因此,温度调整部30能够将对路径形成机构100的加热和对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的冷却同时进行。由此,能量的使用效率提高。另外,由于珀耳帖元件33具有加热部31和冷却部32,因此能够实现温度调整部30的小型化和美容装置10的轻量化。
另外,如图6所示,温度调整部30还具有设置于头部23的热传导部34。热传导部34包括第一热传导部34A和第二热传导部34B。
热传导部34的第一热传导部34A设置在加热部31与路径形成机构100之间。第一热传导部34A将加热部31与路径形成机构100热连接。由此,由加热部31生成的热经由第一热传导部34A传递给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
另一方面,热传导部34的第二热传导部34B设置在冷却部32与第三电极210之间。第二热传导部34B将冷却部32与第三电极210热连接。由此,从皮肤表面吸收的第三电极210的热经由第二热传导部34B传递给冷却部32。
此外,热传导部34的结构能够任意地选择。例如,热传导部34也可以设为具备导热性高的金属构件或热管的结构。由此得到加热和/或冷却效果。
头部23附近的内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
接着,参照图7对美容装置10的动作、作用等进行说明。图7是美容装置10的框图。
如图7所示,美容装置10还具有操作部40、探测部50、通知部60、存储部70、控制装置80以及电源部90等。
电源部90具有电源单元,用于向设置于美容装置10的电气元件供给电力。电源单元将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或内置于美容装置10的电池的电力供给到电气元件。路径形成机构100、渗透促进机构200、温度调整部30、探测部50、通知部60、存储部70以及控制装置80利用从电源部90供给的电力进行动作。
如图3所示,操作部40设置在主体20的外壳21的第二面21B上。操作部40包括用于将美容装置10的电源在接通与断开之间切换的开关以及用于选择美容装置10的动作模式的开关等。也就是说,操作部40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来在从电源部90向上述电气元件供给电力的接通状态与不供给电力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探测部50例如具有第一探测部51和第二探测部52,用于探测与美容装置10有关的状态。第一探测部51和第二探测部52将包含探测结果的探测信号向控制装置80发送。
探测部50的第一探测部51例如由接触探测传感器构成,用于探测路径形成机构100是否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在路径形成机构100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情况下,第一探测部51向控制装置80发送第一探测信号。具体而言,接触探测传感器探测路径形成机构100是否接触到皮肤表面或者路径形成机构100是否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附近。
此外,接触探测传感器的结构能够任意地选择。接触探测传感器也可以是利用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探测出接触的传感器。另外,接触探测传感器也可以是利用压敏导电橡胶的电阻值的变化来探测出接触的传感器。并且,接触探测传感器还可以是利用由受光元件从发光元件接收的光量的变化来探测出接触的传感器。
探测部50的第二探测部52例如由接触探测传感器构成,用于探测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是否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在第三电极210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情况下,第二探测部52向控制装置80发送第二探测信号。具体而言,接触探测传感器探测第三电极210是否接触到皮肤表面或者第三电极210是否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附近。此外,关于接触探测传感器的结构,与第一探测部51的接触探测传感器同样地,能够选择任意的传感器。
通知部60输出与美容装置10有关的信息。通知部60根据从控制装置80接收到的信号来输出对应的信息。具体而言,通知部60输出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皮肤感觉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此外,通知部60输出信息的输出方法能够任意地选择。视觉信息例如包含可见光,例如经由灯和显示器中的至少一方输出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例如包含可听范围的频率的声音,例如经由扬声器等输出听觉信息。皮肤感觉信息例如包含能够被皮肤感知的物体的接触、振动的物体的接触等,例如经由振动器等输出皮肤感觉信息。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的路径形成机构100或渗透促进机构200被配置在皮肤表面来使用。因此,用户有时难以视觉识别到主体20。因此,优选为以下结构:在难以视觉识别到主体20的状态下,通过通知部60输出皮肤感觉信息和听觉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通知给用户。
控制装置80构成为能够控制设置在美容装置10中的控制对象。控制对象例如包括路径形成机构100、渗透促进机构200、温度调整部30以及通知部60等。控制装置80参照从操作部40接收到的信号、从探测部50接收到的信号以及存储部70中存储的信息等,来控制上述控制对象。存储部70构成为能够存储在对控制装置80的控制中参照的各种信息等。存储部70例如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等。
另外,控制装置80包括:构成用于对路径形成机构100和渗透促进机构200施加电压的电路的部件、构成用于使电流流过温度调整部30的电路的部件以及执行与控制有关的运算等的处理器等。设置于控制装置80的部件和处理器等构成多个功能部。如图7所示,多个功能部例如包括判定部81、计时部82、构成电压控制部的第一电压控制部83、第二电压控制部84、温度控制部85以及通知控制部86等。
控制装置80的判定部81参照从探测部50接收到的探测信号来判定美容装置10的状态。例如,在从第一探测部51接收到第一探测信号的情况下,判定部81判定为路径形成机构100已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生成第一判定信号。然后,判定部81将第一判定信号向第一电压控制部83和计时部82发送。另外,在从第二探测部52接收到第二探测信号的情况下,判定部81判定为第三电极210已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生成第二判定信号。然后,判定部81将第二判定信号向第二电压控制部84和计时部82发送。
控制装置80的计时部82参照从判定部81接收到的第一判定信号或第二判定信号等判定信号,来计测各种时间。例如,在从操作部40接收到用于将美容装置10的电源接通的接通信号的情况下,计时部82开始计测准备时间。此外,准备时间是伴随美容装置10为接通状态而向温度调整部30供给电流的时间。在准备时间达到准备完成时间的情况下,计时部82生成准备完成信号,并将准备完成信号向通知控制部86发送。也就是说,在准备时间为准备完成时间以上的状态下,能够推测出路径形成机构100的温度为第一规定温度(例如42°)以上。此外,第一规定温度是促进使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的作用的温度。因此,能够推测出在路径形成机构100的温度为第一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恰当地促进了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作用。
另外,计时部82在从判定部81接收到第一探测信号的情况下,开始计测第一经过时间。第一经过时间是路径形成机构100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状态持续的时间。在第一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计时部82生成第一经过信号,并将第一经过信号向第一电压控制部83和通知控制部86发送。此外,第一规定时间是在皮肤内部形成渗透路径的时间。也就是说,在第一经过时间为第一规定时间以上的状态下,能够推测出通过路径形成机构100形成的电场的作用在皮肤内部形成了渗透路径。
并且,计时部82在从判定部81接收到第二探测信号的情况下,开始计测第二经过时间。第二经过时间是第三电极210被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状态持续的时间。在第二经过时间达到第二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计时部82生成第二经过信号,并将第二经过信号向第二电压控制部84和通知控制部86发送。此外,第二规定时间是向皮肤内部渗透美容成分的时间。也就是说,在第二经过时间为第二规定时间以上的状态下,能够推测出通过由渗透促进机构200使得在皮肤内部流动的微弱电流的作用,向皮肤内部渗透了一定量的美容成分。
控制装置80的第一电压控制部83控制对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施加的电压。第一电压控制部83在从判定部81接收到第一探测信号的情况下,开始对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施加电压。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电压控制部83对第一电极110施加比施加于第二电极120的电压高的电压。具体而言,第一电压控制部83对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周期性地施加直流脉冲电压。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和频率由第一电压控制部83设定。此外,占空比是以固定的周期输出的脉冲的导通时间与截止时间的比率。也就是说,通过将脉冲的一个周期中的导通时间除以一个周期来求出占空比。
存储部70预先存储有以下例示的第一电压控制信息。第一电压控制信息例如包括与一个以上的占空比有关的信息以及与一个以上的频率有关的信息。第一电压控制部83参照存储部70中存储的第一电压控制信息,来设定占空比和频率。
具体而言,第一电压控制部83例如设定为占空比(80%)、频率(1kHz)。
也就是说,如在下面例如第一例或第二例中所示的那样,能够任意地设定占空比。在第一例中,占空比超过50%且为85%以下。在该范围内,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以及占空比小于50%的情况相比,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提高。在第二例中,占空比为75%以上且85%以下。在该范围内,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以及占空比超过50%且小于75%的情况相比,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进一步提高。
控制装置80的第二电压控制部84控制对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施加的电压。第二电压控制部84在从判定部81接收到第二探测信号的情况下,开始对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施加电压。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二电压控制部84对第三电极210施加比施加于第四电极220的电压高的电压。此外,对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施加的电压(以下记为“施加电压”)以及施加电压的时间(以下记为“施加时间”)由第二电压控制部84设定。
存储部70预先存储有以下例示的第二电压控制信息。第二电压控制信息例如包含与一个以上的施加电压有关的信息以及与一个以上的施加时间有关的信息。第二电压控制部84参照存储部70中存储的第二电压控制信息,来设定施加电压和施加时间。
此外,在第二电压控制信息中包含与多个施加电压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第二电压控制部84按照第三选择条件,例如将施加电压设定为37V。另外,在第二电压控制信息中包含与多个施加时间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第二电压控制部84按照第四选择条件,例如将施加时间设定为3秒/部位(整体为2分钟)。例如根据使用者对操作部40的操作来任意地设定第三选择条件和第四选择条件。
控制装置80的温度控制部85控制向温度调整部30供给的电流。温度控制部85例如根据从操作部40接收到的操作信号来控制温度调整部30。具体而言,温度控制部85在接收到将美容装置10设定为接通状态的操作信号的情况下,向温度调整部30供给规定的电流。另一方面,温度控制部85在接收到将美容装置10设定为断开状态的操作信号的情况下,停止向温度调整部30供给电流。
控制装置80的通知控制部86控制通知部60。通知控制部86根据从计时部82接收到的信号,来使通知部60输出信息。例如,通知控制部86使通知部60输出各种信息。具体而言,通知控制部86在从计时部82接收到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下,使通知部60输出用于催促将路径形成机构100配置在对象部位的皮肤表面的信息。另外,通知控制部86在从计时部82接收到第一经过信号的情况下,使通知部60输出用于催促将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配置在对象部位的皮肤表面的信息。并且,通知控制部86在从计时部82接收到第二经过信号的情况下,使通知部60输出用于传达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的一套已完成的信息。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当前的状况、下一个动作等,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应对。
美容装置10如上所述那样进行动作。
接着,对使用了美容装置10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进行说明。
此外,美容装置10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例如被划分为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如下阶段:利用加热部31对路径形成机构100进行加热,使得路径形成机构100的温度为适于促进皮肤的屏障功能的降低的温度。第二阶段是如下阶段:在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将路径形成机构100配置于皮肤表面,通过电场的作用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在皮肤内部形成渗透路径。第三阶段是如下阶段: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后,将渗透促进机构200配置于皮肤表面,通过渗透促进机构200与皮肤的电位差来促进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
以下,参照图8对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的具体过程的一例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美容装置10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首先,用户用单手握住主体20的手柄22(步骤S11)。由此,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四电极220与手掌接触。
接着,用户操作操作部40来将美容装置10的电源接通(步骤S12)。由此,控制装置80开始利用温度调整部30对路径形成机构100进行加热以及对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进行冷却。同时,控制装置80开始利用计时部82对准备时间进行计时。
接着,当利用计时部82探测到准备时间达到准备完成时间时,控制装置80经由通知部60输出表示第一阶段已完成的信息(步骤S13)。
接着,用户将美容装置10的路径形成机构100配置于要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人体的对象部位的皮肤表面(步骤S21)。
接着,当利用第一探测部51探测到路径形成机构100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时,控制装置80对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施加直流脉冲电压(步骤S22)。同时,控制装置80开始利用计时部82对第一经过时间进行计时。由此,在皮肤内部形成与直流脉冲电压相应的脉冲电场。然后,通过脉冲电场而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在皮肤内部形成能够渗透美容成分的渗透路径。此时,由温度调整部30的加热部31生成的热经由配置在皮肤表面的路径形成机构100流动到皮肤。由此,皮肤被加热,通过皮肤的层状构造的松弛促进屏障功能的降低。这有助于缩短向第三阶段移动所需的时间以及提高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
接着,当利用计时部82探测到第一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规定时间时,控制装置80经由通知部60输出表示第二阶段已完成的信息。
接着,用户将美容装置10的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配置于皮肤表面(步骤S31)。此时,在从步骤S21的配置路径形成机构100之前起直到步骤S31的配置第三电极210之前为止的期间,用户将化妆品涂抹于皮肤表面。例如,在紧挨着步骤S31的配置第三电极210之前,用户将化妆品涂抹于皮肤表面。
接着,当利用第二探测部52探测到第三电极210已被配置在皮肤表面时,控制装置80对渗透促进机构200的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施加电压(步骤S32)。同时,控制装置80开始利用计时部82对第二经过时间进行计时。此时,通过施加电压,在皮肤内部流过微弱电流,促进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然后,皮肤的热经由配置在皮肤表面的第三电极210被温度调整部30的冷却部32吸收,皮肤的层状构造逐渐被冷却。由此,脂质的流动性降低,松弛的层状构造的恢复速度降低。因此,能够长期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的状态,还能够维持促进向皮肤内部渗透化妆品的美容成分的状态。
接着,当利用计时部82探测到第二经过时间达到第二规定时间时,控制装置80经由通知部60输出表示第三阶段已完成的信息(步骤S33)。
如以上那样执行化妆品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由此,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
(实施例)
以下,使用上述美容装置10,以第一试验和第二试验为例来具体地说明对化妆品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性进行了评价的实施例。
第一试验是研究了路径形成机构100的宽度间隔比与美容成分的渗透性之间的关系的实施例。第二试验是研究了路径形成机构100的占空比与美容成分的渗透性之间的关系的实施例。
首先,对第一试验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次试验的条件如下。
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是透明质酸。要使美容成分渗透的受试者的对象部位是前臂内侧。在对象部位的皮肤表面涂抹的试样是透明质酸水溶液。被涂抹试样的皮肤表面的范围是各边为2cm的正方形。透明质酸水溶液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5000~10000。透明质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3mg/mL。宽度间隔比的标准为五个标准。具体而言,宽度间隔比的标准为0.2、0.5、1、2、2.5。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的标准为一个标准。具体而言,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为50%。
另外,第一试验的过程如下。
首先,执行在图8中说明的第一阶段。接着,用户在皮肤表面涂抹透明质酸水溶液。接着,执行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对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施加直流脉冲电压。此时,对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施加的电压为37V,直流脉冲电压的频率为1kHz。接着,执行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中,对被配置在皮肤表面的第三电极210以及与手掌接触的第四电极220施加电压。此时,对第三电极210和第四电极220施加的电压为10V,施加电压的时间为6秒。接着,采集皮肤的角质。采集方法是胶带剥离(Tape stripping)法。所采集的皮肤范围为直径22mm。接着,将采集到的角质溶解于测定用缓冲液,使其在透明质酸定量用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试剂盒中反应。接着,通过吸光度分析使透明质酸量定量化。
通过以上的第一试验的条件和第一试验的过程得到图9所示的结果。
图9是示出第一试验中的宽度间隔比与被定量化的透明质酸量的渗透比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此外,图9的X轴表示宽度间隔比,Y轴表示渗透比。
渗透比是将与任意的宽度间隔比对应的透明质酸量除以宽度间隔比为0.5的情况下的透明质酸量所得到的值。也就是说,宽度间隔比为0.5的情况下的渗透比为1。
如图9所示,在宽度间隔比小于0.5的情况下,与宽度间隔比为0.5的情况相比,渗透比降低。在宽度间隔比大于0.5的情况下,与宽度间隔比为0.5的情况相比,渗透比增加。另外,可知在宽度间隔比为2或2.5的情况下,与宽度间隔比为0.5的情况相比,渗透比大幅地增加。
也就是说,通过由电脉冲引起的电振动,皮肤的层状构造松弛。随之,由路径形成机构100形成的脉冲电场不仅到达皮肤表面的附近,还到达皮肤内部的深部。因此,推测出能够良好地促进透明质酸水溶液向皮肤内部的渗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中,作为梳齿电极的第一电极110的齿112和第二电极120的齿122交替地配置。而且,在广范围形成各个齿112与齿122相向的部分。在该情况下,推测出第一电极110的齿112与第二电极120的齿122之间的间隔D越窄,则电场到达皮肤内部的越深的部分。
根据第一试验的结果,确认出在间隔D比齿112的宽度W1或齿122的宽度W2窄的情况下透明质酸的渗透性提高。也就是说,齿112的宽度W1或齿122的宽度W2形成得比间隔D宽。由此,推测出在设置有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基板130中,在各个齿112与齿122相向的部分蓄积的电荷的量增加。
以下,对第二试验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第二次试验的条件如下。
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是透明质酸。要使美容成分渗透的受试者的对象部位是前臂内侧。在对象部位的皮肤表面涂抹的试样是透明质酸水溶液。被涂抹试样的皮肤表面的范围是各边为2cm的正方形。透明质酸水溶液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5000~10000。透明质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3mg/mL。宽度间隔比的标准为一个标准。具体而言,宽度间隔比为2。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的标准为九个标准。具体而言,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为0%、10%、20%、30%、50%、75%、85%、95%、100%。
此外,第二试验的过程与第一试验的过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通过以上的第二试验的条件和第二试验的过程得到图10所示的结果。
图10是示出通过第二试验得到的占空比与渗透比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此外,图10的X轴表示占空比,Y轴表示被定量化的透明质酸量的渗透比。
渗透比是将与任意的占空比对应的透明质酸量除以占空比为50%的情况下的透明质酸量得到的值。也就是说,占空比为50%的情况下的渗透比为1。
如图10所示,在占空比小于50%的情况下,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渗透比降低。在占空比超过50%且为85%以下的情况下,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渗透比增加。
在占空比为75%以上且85%以下的情况下,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渗透比大幅地增加。
在占空比为90%的情况下,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渗透比增加,与占空比超过50%且为85%以下的情况相比,渗透比降低。
可知在占空比为95%的情况下,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渗透比降低。
根据第二试验,确认出在占空比超过50%且为85%以下的情况下透明质酸水溶液的渗透性提高。另外,确认出在占空比为75%以上且85%以下的情况下透明质酸水溶液的渗透性大幅地提高。
也就是说,在占空比为0%或100%的情况下,不会对皮肤的层状构造施加电振动。因此,推测出得不到使层状构造松弛的作用。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则还能够认为用于使层状构造松弛的优选的占空比为0%与100%的中间的50%是优选的。
然而,第二试验的结果暗示出,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在占空比超过50%且为85%以下的情况下,使层状构造松弛的作用更强。
也就是说,推测出关系到以下情形:在固定的直流电压下,层状构造针对电振动的行为在皮肤表面的附近与在皮肤内部的深部不同。另一方面,在占空比为50%的情况下,直流脉冲电压形成的电场对皮肤表面的附近的层状构造产生较强的松弛作用,但无法对皮肤内部的深部的层状构造产生较强的松弛作用。另外,在占空比超过50%且为85%以下的情况下,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直流脉冲电压形成的电场对皮肤表面的附近的层状构造产生的松弛作用变弱。但是,与占空比为50%的情况相比,该电场对皮肤内部的深部的层状构造产生的松弛作用变强。推测出这有助于提高透明质酸的渗透性。
(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具备该控制装置的美容装置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的一例。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能够取与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方式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说,将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置换、变更或省略所得到的方式或者对实施方式附加新的结构所得到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结构能够如以下所示的第一变形例或第二变形例那样任意地设定。
首先,参照图11对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第一变形例的平面图。
如图11所示,第一电极110具有一对基础部111、多个齿112以及连接部114。一对基础部111与第一方向平行。一个基础部111和另一个基础部111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在第二方向上排列。连接部114与第二方向平行。连接部114将一个基础部111与另一个基础部111连接。从各个基础部111沿第二方向突出地设置多个齿112。从一个基础部111突出的齿112的顶端部112B与从另一个基础部111突出的齿112的顶端部112B在第二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向。
同样地,第二电极120具有基础部121和多个齿122。基础部121配置在从第一电极110的一个基础部111突出的齿112的顶端部112B与从另一个基础部111突出的齿112的顶端部112B之间。从基础部121分别朝向第一电极110的一个基础部111和另一个基础部111突出地设置多个齿122。由此,得到在电极面上形成均匀的电场的效果。
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变形例如上所述那样构成。
接着,参照图12对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2是示出路径形成机构100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第二变形例的平面图。
如图12所示,第一电极110为环状。第二电极120为圆形,且配置在第一电极110的内侧。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被配置为同心圆状。
一个第一电极110和一个第二电极120构成一组电极对。也就是说,第二变形例的路径形成机构100具备多个电极对。而且,多个电极对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由此,得到在电极面上形成均匀的电场的效果。

Claims (4)

1.一种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该美容装置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电压控制部,该电压控制部将直流脉冲电压的占空比设定为超过50%且为85%以下,对所述第一电极周期性地施加电位比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高的所述直流脉冲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压控制部将所述直流脉冲电压的所述占空比设定为7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是梳齿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的齿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齿以在规定的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所述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
4.一种美容装置,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CN202010104539.7A 2019-02-27 2020-02-20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Active CN1116173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4988 2019-02-27
JP2019034988A JP2020137721A (ja) 2019-02-27 2019-02-27 美容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7378A true CN111617378A (zh) 2020-09-04
CN111617378B CN111617378B (zh) 2023-08-18

Family

ID=72267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539.7A Active CN111617378B (zh) 2019-02-27 2020-02-20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37721A (zh)
CN (1) CN1116173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2148B (zh) * 2021-01-08 2022-04-21 謝國章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40036349A (ko) * 2022-09-13 2024-03-20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피부 관리 기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1195A (en) * 1991-04-17 1995-02-21 B.V. Optische Industrie De Oude Delft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an iontophoresis treatment on a patient
JP2001037476A (ja) * 1999-07-28 2001-02-13 Tr Tec Kk 遺伝子導入方法及び薬剤導入方法
US20020147465A1 (en) * 2001-04-06 2002-10-10 Bernabei Gian Fran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kin absorption enhancement
US20030097118A1 (en) * 1998-07-13 2003-05-22 Gene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assisted topical delivery of agents for cosmetic applications
TW200600131A (en) * 2004-06-30 2006-01-01 Univ Nat Cheng Kung Painless drug administering electrode device
WO2007043429A1 (ja) * 2005-10-07 2007-04-19 Mc Plaza Co., Ltd. イオン導入器用フェース・ヘッドパッド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オン導入装置
JP2009247526A (ja) * 2008-04-04 2009-10-29 Beatific Co Ltd 育毛剤導入装置及び育毛剤導入方法
US20170239454A1 (en) * 2014-09-03 2017-08-24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Apparatus fo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1195A (en) * 1991-04-17 1995-02-21 B.V. Optische Industrie De Oude Delft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an iontophoresis treatment on a patient
US20030097118A1 (en) * 1998-07-13 2003-05-22 Gene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assisted topical delivery of agents for cosmetic applications
JP2001037476A (ja) * 1999-07-28 2001-02-13 Tr Tec Kk 遺伝子導入方法及び薬剤導入方法
US20020147465A1 (en) * 2001-04-06 2002-10-10 Bernabei Gian Fran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kin absorption enhancement
TW200600131A (en) * 2004-06-30 2006-01-01 Univ Nat Cheng Kung Painless drug administering electrode device
US20060004321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Painless drug delivery electrode device
WO2007043429A1 (ja) * 2005-10-07 2007-04-19 Mc Plaza Co., Ltd. イオン導入器用フェース・ヘッドパッド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オン導入装置
JP2009247526A (ja) * 2008-04-04 2009-10-29 Beatific Co Ltd 育毛剤導入装置及び育毛剤導入方法
US20170239454A1 (en) * 2014-09-03 2017-08-24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Apparatus fo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materia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2148B (zh) * 2021-01-08 2022-04-21 謝國章 中風復建系統及其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7378B (zh) 2023-08-18
JP2020137721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9471B (zh) 集成间接汗液刺激和感测的装置
KR100783195B1 (ko) 피부 흡수 향상 장치
CA2764610C (en) Assembly arrangement for a bandage holding 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CN111617378B (zh) 美容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KR102275479B1 (ko) 독립적인 전류 관리를 갖는 이온토포레틱 디바이스
KR102546342B1 (ko) 갈바닉 피부 마사지 장치
KR101194560B1 (ko) 마그네트를 이용한 마사지장치가 하부에 부착된 화장품용기
KR20170127581A (ko) 근육 전기 자극 장치
EP2471453B1 (en) Apparatus for skin care equipped with the measuring function of skin conductiv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CN103565089A (zh) 美容器具
JP6445212B1 (ja) 美容機器
US20100076367A1 (en) Iontophoretic device
CN113521522B (zh) 美容器
CN108430256B (zh) 用于借助电流处理人角蛋白材料的装置
JP7387397B2 (ja) 美容機器
JP6063174B2 (ja) 美容機器
CN111617383A (zh) 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
CN110038214B (zh) 药剂浸透装置
JP2016101371A (ja) 美容処理装置
KR101273879B1 (ko) 피부 자극용 전동모듈
RU249755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терапии
JP2016059703A (ja) 剤浸透性向上方法及び装置
RU34372U1 (ru) Электродный узел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электроимпульс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специфические рефлекторные точки на коже человека
RU40009U1 (ru) Электр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014036766A (ja) 美容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