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0874B - 觸控板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板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0874B
TWI760874B TW109134313A TW109134313A TWI760874B TW I760874 B TWI760874 B TW I760874B TW 109134313 A TW109134313 A TW 109134313A TW 109134313 A TW109134313 A TW 109134313A TW I760874 B TWI760874 B TW I7608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movable member
panel device
axis
step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4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7528A (zh
Inventor
王路
程學兵
黃俊諺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7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7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0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08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06F1/169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condary touch screen used as control interface, e.g. virtual buttons or sli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板裝置包含殼體、活動件以及觸控板基板。殼體包含第一階梯部。第一階梯部具有複數個台階。複數個台階沿繞著一軸線的旋轉方向而逐漸增高。活動件設置於殼體上。活動件配置以基於軸線相對殼體轉動。活動件包含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選擇性地與複數個台階中的一者抵接。觸控板基板配置以與活動件遠離殼體的一端抵接。藉由調整活動件與觸控板基板之間的距離,以調整觸控板的按壓行程,使得觸動力產生改變。此外,調整活動件與觸控板基板之間的距離也可解決觸控板因設計、組裝公差等原因而引發觸控板頂死或按壓手感不良的問題。

Description

觸控板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板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可調整觸壓手感的觸控板裝置。
隨著電子化的時代來臨,各種多樣化功能之可攜式消費性電子裝置也為了因應人們生活上的便利與需要而不斷被開發出來。在多樣的電子裝置中,又以筆記型電腦的應用最為廣泛,因其具有高便利性而受廣大眾的喜愛。
一般而言,多數的筆記型電腦配備有觸控板裝置以替代滑鼠,供使用者進行輸入、選取等操作。隨著筆記型電腦的使用頻率增加,觸控板的使用次數亦隨之增加。每一個使用者對於觸控板的按壓手感有不同的適應性。對於需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觸控板的按壓手感的好壞更是至關重要。
然而,觸控板在設計、組裝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些許公差。在實際使用觸控板時,此些公差會使觸控板的按壓手感或大、或小、甚至頂死的現象,使得觸控板的按壓手感難以控制。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調整按壓手感的觸控板,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解決的問題之一。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調整觸壓手感的觸控板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一種觸控板裝置包含殼體、活動件以及觸控板基板。殼體包含第一階梯部。第一階梯部具有複數個台階。複數個台階沿繞著一軸線的旋轉方向而逐漸增高。活動件設置於殼體上。活動件配置以基於軸線相對殼體轉動。活動件包含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選擇性地與複數個台階中的一者抵接。觸控板基板配置以與活動件遠離殼體的一端抵接。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殼體更包含複數個限位槽。複數個限位槽繞著上述之軸線排列。活動件更包含限位柱。限位柱選擇性地與複數個限位槽中的一者卡合。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每一限位槽具有開口。開口包含相對的兩斜面。兩斜面之間的寬度係靠近觸控板基板漸增,且複數個開口的複數個斜面係繞著軸線排列。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殼體更包含第二階梯部。第二階梯部沿繞著上述之軸線的旋轉方向設置。第二階梯部具有複數個台階。第二階梯部的複數個台階沿上述旋轉方向而逐漸增高。活動件更包含第二支撐部。當活動件沿上述旋轉方向轉動時,第二支撐部選擇性地與第二階梯部的複數個台階中的一者抵接。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在平行於軸線的方向上,上述之第二支撐部的高度大於第一支撐部的高度。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階梯部的複數個台階中最高之一者與第一階梯部的複數個台階中最高之一者分別位於軸線的兩側,且彼此相對。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階梯部與第一階梯部繞著軸線設置。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觸控板裝置更包含蓋體以及彈性件。蓋體與殼體耦接。蓋體包含覆蓋部。活動件部分位於殼體與覆蓋部之間。彈性件抵接於覆蓋部與活動件之間。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蓋體以及活動件之一者包含凸垣。凸垣朝蓋體以及活動件之另一者凸出。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蓋體更包含側牆部。側牆部連接覆蓋部的邊緣,並與殼體卡扣。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殼體更包含止擋部。活動件更包含止擋柱。止擋部位於止擋柱隨著活動件轉動的移動路徑上。止擋部配置以與止擋柱抵接。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活動件更包含旋控部。旋控部設置於活動件遠離觸控板基板的一端。殼體具有開孔。旋控部由開孔暴露出。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觸控板裝置是藉由調整活動件與觸控板基板之間的距離,以調整觸控板的按壓行程,使得觸動力產生改變。藉此,使用者可根據個人習慣及需求調整觸控板的按壓手感。此外,調整活動件與觸控板基板之間的距離也可解決觸控板因設計、組裝公差等原因而引發觸控板頂死或按壓手感不良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觸控板裝置100的立體圖。如第1圖所示,觸控板裝置100包含殼體110、活動件120、蓋體130以及觸控板基板140。本實施方式之觸控板裝置100可以是供攜帶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使用之觸控輸入裝置,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本發明之觸控板裝置100之概念可以應用於任何以觸控板模組作為輸入介面的電子產品。
蓋體130包含覆蓋部132、側牆部134以及卡扣部136。側牆部134連接覆蓋部132的邊緣。卡扣部136設置於側牆部134上。卡扣部136配置以與殼體110卡扣。於本實施方式中,卡扣部136為通孔,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通孔貫穿側牆部134。覆蓋部132具有開口O。活動件120的一端穿過開口O遠離殼體110延伸。觸控板基板140覆蓋於活動件120、蓋體130以及殼體110之上。觸控板基板140配置以與活動件120遠離殼體110的一端抵接。
請參照第2圖。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活動件120的立體圖。如第2圖所示,活動件120包含支柱122、底盤124、旋控部126、兩第一支撐部128a、128b、第二支撐部121、兩限位柱123a、123b、止擋柱125以及延伸部127。底盤124環繞於支柱122的外壁。旋控部126位於支柱122的一端。旋控部126配置以使使用者調控活動件120的轉動。於本實施方式中,旋控部126為十字形凹槽,但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
兩第一支撐部128a、128b以支柱122為軸對稱設置於底盤124上。兩第一支撐部128a、128b沿著平行支柱122的延伸方向相對底盤124凸出。延伸部127連接底盤124的外緣,並遠離支柱122延伸。第二支撐部121設置於延伸部127上。第二支撐部121沿著平行支柱122的延伸方向相對延伸部127凸出,且兩第一支撐部128a、128b與第二支撐部121延伸凸出方向相同。第二支撐部121與支柱122之間的距離比第一支撐部128a/128b與支柱122之間的距離大,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限位柱123a、123b以支柱122為軸對稱地設置於底盤124的外緣。進一步地,限位柱123b設置於延伸部127上,並且位於第一支撐部128b及第二支撐部121之間。限位柱123a、123b配置以與殼體110的限位槽116卡合(如第5圖所示)。止擋柱125連接延伸部127的外緣。具體而言,第一支撐部128b、限位柱123b、第二支撐部121以及止擋柱125是於底盤124的徑向上依序排列,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支撐部128a、128b、限位柱123a、123b、第二支撐部121的數量及位置可視實際操作情況而彈性調整,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3圖。第3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殼體110的局部立體圖。殼體110具有開孔H。開孔H配置以暴露活動件120的旋控部126。殼體110包含第一階梯部112、第二階梯部114、複數個限位槽116(圖中僅示例性標示一個)、止擋部118、圍牆部111以及扣接部113。第一階梯部112以及第二階梯部114圍繞開孔H,並繞著軸線C設置。第一階梯部112以及第二階梯部114分別包含複數個台階。第一階梯部112以及第二階梯部114的台階隨著如第3圖中順時鐘的旋轉方向而逐漸增高,且第一階梯部112的台階中最高之一台階1121與第二階梯部114的台階中最高之一台階1141分別位於軸線C的兩側。台階1121與台階1141彼此相對。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階梯部112及第二階梯部114中的任意兩相鄰台階的高度相差約0.03~0.05毫米,但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
複數個限位槽116繞著軸線C設置。每一限位槽116具有開口116a。開口116a包含相對的兩斜面116a1、116a2。兩斜面116a1、116a2之間的寬度係朝遠離殼體110的表面110a(即靠近觸控板基板140)的方向而漸增。且複數個開口116a的複數個斜面116a1、116a2是繞著軸線C排列。進一步地,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階梯部112、複數個限位槽116以及第二階梯部114係朝遠離開孔H的一徑向上依序排列設置。換言之,第一階梯部112距離開孔H最近,複數個限位槽116次之,第二階梯部114距離開孔H最遠。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階梯部112、複數個限位槽116以及第二階梯部114與開孔H的距離可視實際操作情況而彈性調整,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止擋部118設置於第二階梯部114的外圍。止擋部118配置以與活動件120的止擋柱125抵接。具體而言,活動件120設置於殼體110上(如第4圖所示),並基於軸線C相對殼體110轉動。止擋柱125亦隨著活動件120轉動。止擋部118位於止擋柱125隨著活動件120轉動的移動路徑上,以在活動件120轉動至最大角度,即觸控板裝置100調整至最大行程時,止擋活動件120的轉動,避免第一支撐部128a突然由最高的台階降落至最低的台階。
圍牆部111圍繞第一階梯部112、複數個限位槽116、第二階梯部114以及止擋部118,並且垂直殼體110的表面110a設置。扣接部113設置於圍牆部111上。扣接部113配置以與蓋體130的卡扣部136卡扣。
於本實施方式中,扣接部113相對圍牆部111凸起。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扣接部113為通孔,卡扣部136為相對側牆部134的凸起,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扣接部113與卡扣部136的位置及構型可視實際操作情況而彈性調整,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4圖。第4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觸控板裝置100沿線段4-4的剖面圖。如第4圖所示,活動件120的支柱122未設置旋控部126的一端穿過蓋體130的開口O朝觸控板基板140延伸,並與觸控板基板140間隔一段距離。蓋體130可協助限位支柱122,以避免支柱122左右晃動。支柱122設置有旋控部126的一端穿過殼體110的開孔H,使得旋控部126經由開孔H暴露。藉此,使用者可利用十字起子或一字起子與旋控部126卡合,以調整活動件120的轉動。
活動件120的第一支撐部128a、128b分別選擇性地與第一階梯部112的複數個台階中之兩者抵接。活動件120的第二支撐部121選擇性地與第二階梯部114的複數個台階中之一者抵接。當活動件120基於軸線C相對殼體110旋轉時,第一支撐部128a、128b與第二支撐部121會隨著活動件120轉動而移動至與複數個台階中的另一相鄰者抵接。活動件120受第一階梯部112的台階的高度影響而靠近或遠離觸控板基板140。
起先,第一支撐部128b與第一階梯部112中最高的台階1121抵接。當活動件120隨著台階高度增加的方向轉動時,第一支撐部128a與第一階梯部112逐漸增高的台階抵接,進而於平行軸線C的方向上抬升活動件120,使得活動件120與觸控板基板140之間的距離縮減。當使用者點擊觸控板基板140時,使用者僅需稍加施力於觸控板基板140,觸控板基板140便會與支柱122抵接,而觸發按壓開關。如此,使用者的按壓行程較短,使用者點擊觸控板裝置100的觸感也較弱。
另一方面,當活動件120隨著台階高度減少的方向轉動時,第一支撐部128a、128b與第一階梯部112逐漸降低的台階抵接,活動件120也沿著平行軸線C的方向下降,使得活動件120與觸控板基板140之間的距離增加。當使用者點擊觸控板基板140時,使用者需施較大的力道按壓觸控板基板140,才能使觸控板基板140與支柱122抵接,而觸發按壓開關。如此,使用者的按壓行程較長,使用者點擊觸控板裝置100的觸感也較大。
進一步地,在平行軸線C的方向上,第二支撐部121相對底盤124的高度H1大於第一支撐部128a相對底盤124的高度H2。又,第一支撐部128a的高度H2大於第一支撐部128b相對底盤124的高度H3。因此,當活動件120由起始位置(即第一支撐部128b與第一階梯部112中最高的台階1121抵接時之位置)開始,隨著台階高度增加的方向轉動時,第一支撐部128b會由第一階梯部112中最高的台階1121移動至第一階梯部112中最低的台階,因而呈現懸空的狀態。此時第二支撐部121與第二階梯部114的台階抵接可幫助活動件120維持平衡,使活動件120不會左右搖晃。
蓋體130更包含第一凸垣138。第一凸垣138設置於覆蓋部132面對殼體110的一側,並朝向活動件120延伸。活動件120更包含第二凸垣129。第二凸垣129設置於底盤124面對覆蓋部132的一側,並朝向覆蓋部132延伸。蓋體130的第一凸垣138配置以與活動件120的第二凸垣129抵接。藉由第一凸垣138與第二凸垣129的抵接,可在平行於軸線C的方向上限制活動件120的移動,使活動件120不會太過接近觸控板基板140而導致頂死觸控板基板140的問題。此外,在組裝觸控板裝置100的過程中,第一凸垣138亦可協助對位活動件120的套設,以加速組裝時間。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凸垣138與第二凸垣129中之一者可選擇性地省略,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觸控板裝置100還包含彈性件150。彈性件150套設於活動件120的支柱122外圍,並抵接於蓋體130的覆蓋部132與活動件120的底盤124之間。進一步地,第一凸垣138以及第二凸垣129環繞彈性件150。彈性件150配置以推抵活動件120朝殼體110靠近,以避免活動件120沿平行於軸線C的方向脫離殼體110。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彈性件150為彈簧、彈片等具彈性元件,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凸垣138、第二凸垣129以及彈性件150的位置可視實際操作情況而彈性調整,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觸控板裝置100沿線段5-5的剖面圖。如第5圖所示,蓋體130的卡扣部136與殼體110的扣接部113卡扣,以將蓋體130與殼體110相固定。
活動件120的限位柱123a、123b分別選擇性地與複數個限位槽116中的兩者卡合。當活動件120相對於殼體110轉動而使得限位柱123a、123b移動至與複數個限位槽116中的另一相鄰者卡合時,第一支撐部128a、128b移動至與第一階梯部112的複數個台階中的另一相鄰者抵接。藉由限位柱123a、123b與限位槽116的卡合,使活動件120相對殼體110轉動時,可選擇性地相對於殼體110定位於多個旋轉角度之一。如此,可避免使用者按壓觸控板基板140時,活動件120與殼體110產生不預期的相對轉動。進一步地,限位槽116的開口116a的兩斜面116a1、116a2(請配合參照第3圖)有助於限位柱123a、123b順著斜面116a1、116a2移動至複數個限位槽116中的另一相鄰限位槽116。
此外,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兩相鄰限位槽116之間夾約25~30度,但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藉此,活動件120每轉25~30度,活動件120就會受第一階梯部112的影響而升高或降低約0.03~0.05毫米。活動件120與觸控板基板140之間的按壓行程就會增加或減少約0.03~0.05毫米。活動件120與觸控板基板140之間的按壓行程增加或減少約0.03~0.05毫米即能使觸動力具有約30克~50克的差異,但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因此,本發明是藉由調整調整活動件120與觸控板基板140的距離(即觸控板裝置100的按壓行程),進而調整觸控板裝置100的按壓手感。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限位柱123a、123b的數量可為一或多個,本發明不應以此為限。
此外,當活動件120轉動時,止擋柱125也會隨著活動件120而轉動。殼體110的止擋部118設置在止擋柱125的移動路徑上。當止擋柱125與止擋部118抵接時,如第5圖所示,活動件120便無法繼續旋轉。藉此,可止擋活動件120的旋轉,以免第一支撐部128a突然由最高的台階降落至最低的台階。
由以上對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方式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明的觸控板裝置是藉由調整活動件與觸控板基板之間的距離,以調整觸控板的按壓行程,使得觸動力產生改變。藉此,使用者可根據個人習慣及需求調整觸控板的按壓手感。此外,調整活動件與觸控板基板之間的距離也可解決觸控板因設計、組裝公差等原因而引發觸控板頂死或按壓手感不良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不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板裝置 110:殼體 110a:表面 111:圍牆部 112:第一階梯部 1121,1141:台階 113:扣接部 114:第二階梯部 116:限位槽 116a,O:開口 116a1,116a2:斜面 118:止擋部 120:活動件 121:第二支撐部 122:支柱 123a,123b:限位柱 124:底盤 125:止擋柱 126:旋控部 127:延伸部 128a,128b:第一支撐部 129:第二凸垣 130:蓋體 132:覆蓋部 134:側牆部 136:卡扣部 138:第一凸垣 140:觸控板基板 150:彈性件 C:軸線 O:開口 H:開孔 H1,H2,H3:高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觸控板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活動件的立體圖。 第3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殼體的局部立體圖。 第4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觸控板裝置沿線段4-4的剖面圖。 第5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觸控板裝置沿線段5-5的剖面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觸控板裝置
110:殼體
112:第一階梯部
114:第二階梯部
120:活動件
121:第二支撐部
122:支柱
124:底盤
126:旋控部
128a,128b:第一支撐部
129:第二凸垣
130:蓋體
132:覆蓋部
138:第一凸垣
140:觸控板基板
150:彈性件
C:軸線
O:開口
H:開孔
H1,H2,H3:高度

Claims (12)

  1. 一種觸控板裝置,包含:一殼體,包含一第一階梯部,具有複數個第一台階,該些第一台階沿繞著一軸線的一旋轉方向而逐漸增高;一活動件,設置於該殼體上,並配置以基於該軸線相對該殼體轉動,該活動件包含一第一支撐部,該第一支撐部選擇性地與該些第一台階中的一者抵接;以及一觸控板基板,配置以與該活動件遠離該殼體的一端抵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含複數個限位槽,該些限位槽繞著該軸線排列,該活動件更包含一限位柱,該限位柱選擇性地與該些限位槽中的一者卡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每一該些限位槽具有一開口,該開口包含相對的兩斜面,該兩斜面之間的寬度係靠近該觸控板基板漸增,且該些開口的該些斜面係繞著該軸線排列。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含一第二階梯部,沿繞著該軸線的該旋轉方向設 置,該第二階梯部具有複數個第二台階,該第二階梯部的該些第二台階沿該旋轉方向而逐漸增高,該活動件更包含一第二支撐部,當該活動件沿該旋轉方向轉動時,該第二支撐部選擇性地與該第二階梯部的該些第二台階中的一者抵接。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在平行於該軸線的方向上,該第二支撐部的高度大於該第一支撐部的高度。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第二階梯部的該些第二台階中最高之一者與該第一階梯部的該些第一台階中最高之一者分別位於該軸線的兩側,且彼此相對。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第二階梯部與該第一階梯部繞著該軸線設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裝置,更包含:一蓋體,與該殼體耦接,並包含一覆蓋部,其中該活動件至少部分位於該殼體與該覆蓋部之間;以及一彈性件,抵接於該覆蓋部與該活動件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蓋 體以及該活動件之一者包含一凸垣,朝該蓋體以及該活動件之另一者凸出。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蓋體更包含一側牆部,連接該覆蓋部的邊緣,並與該殼體卡扣。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含一止擋部,該活動件更包含一止擋柱,該止擋部位於該止擋柱隨著該活動件轉動的一移動路徑上,並配置以與該止擋柱抵接。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板裝置,其中該活動件更包含一旋控部,設置於該活動件遠離該觸控板基板的一端,該殼體具有一開孔,該旋控部由該開孔暴露出。
TW109134313A 2019-10-24 2020-09-30 觸控板裝置 TWI760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5638.1 2019-10-24
CN201911015638.1A CN112711339A (zh) 2019-10-24 2019-10-24 触控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7528A TW202117528A (zh) 2021-05-01
TWI760874B true TWI760874B (zh) 2022-04-11

Family

ID=7554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4313A TWI760874B (zh) 2019-10-24 2020-09-30 觸控板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4290B2 (zh)
CN (1) CN112711339A (zh)
TW (1) TWI7608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4822B (zh) * 2021-12-01 2022-1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7542A (zh) * 2013-04-24 2014-12-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顯示裝置
TW201535223A (zh) * 2014-03-07 2015-09-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觸控感測器、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TW201543299A (zh) * 2014-03-13 2015-11-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觸控面板
WO2016064237A2 (ko) * 2014-10-24 2016-04-28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TW201627805A (zh) * 2014-08-11 2016-08-01 蘋果公司 用於一電子裝置之附接系統
US20160349558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US20170010712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sensor and touch panel
TW201712651A (zh) * 2015-08-31 2017-04-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疊顯示裝置
TW201921234A (zh) * 2013-11-28 2019-06-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以及其驅動方法
US10437389B2 (en) * 2017-03-28 2019-10-08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1450B2 (en) * 2008-09-30 2013-05-14 Apple Inc. Movable track pad with added functionality
JP5219988B2 (ja) * 2009-12-07 2013-06-26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複合操作型入力装置
JP5593569B2 (ja) * 2011-04-14 2014-09-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US8715438B2 (en) 2011-04-22 2014-05-06 Apple Inc. Gimbal press
FR2978846B1 (fr) * 2011-08-03 2013-09-13 Dav Module d'interface tactile
JP5841113B2 (ja) * 2013-10-17 2016-01-13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ッド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JP6241851B2 (ja) * 2014-06-05 2017-12-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フォースフィードバック付き入力装置
TWM502895U (zh) * 2015-01-20 2015-06-11 Acer Inc 觸控板組件與電子裝置
US10393172B2 (en) * 2017-08-01 2019-08-2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ouchpad guided by a linear bearing
CN107831929A (zh) * 2017-12-06 2018-03-23 东莞市集贤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鼠标开关及带有此开关的鼠标
TWI663533B (zh) * 2018-02-02 2019-06-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及具有觸控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US10285288B1 (en) * 2018-06-26 2019-05-07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i-disassembly structure
US20200348757A1 (en) * 2019-05-03 2020-11-05 Immersion Corporation Force sensors for haptic surfaces
TWI704444B (zh) * 2019-07-09 2020-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7542A (zh) * 2013-04-24 2014-12-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顯示裝置
TW201921234A (zh) * 2013-11-28 2019-06-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以及其驅動方法
TW201535223A (zh) * 2014-03-07 2015-09-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觸控感測器、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TW201543299A (zh) * 2014-03-13 2015-11-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觸控面板
TW201627805A (zh) * 2014-08-11 2016-08-01 蘋果公司 用於一電子裝置之附接系統
WO2016064237A2 (ko) * 2014-10-24 2016-04-28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US20160349558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US20170010712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sensor and touch panel
TW201712651A (zh) * 2015-08-31 2017-04-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疊顯示裝置
US10437389B2 (en) * 2017-03-28 2019-10-08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1339A (zh) 2021-04-27
US20210124390A1 (en) 2021-04-29
TW202117528A (zh) 2021-05-01
US11314290B2 (en)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9342B2 (en) Noise reduction key structure
CN107146729B (zh) 使用蝶形铰链的低行程键机构
US20200272248A1 (en) Input device
US10649501B1 (en) Touchpad device
US10725567B1 (en) Touch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using same
TW202001478A (zh) 觸控模組
TWM579755U (zh) 筆記型電腦
US9536683B2 (en) Touch module
TWI760874B (zh) 觸控板裝置
TWI498932B (zh) One shot out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key cap flat plate module
TW202036626A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772087B (zh) 滑鼠裝置
JP6065984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ヒンジユニット
US10705555B2 (en) Roller module
TWM613569U (zh) 觸控板機構
TWI717639B (zh) 可拆卸式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CN110609624A (zh) 触控模块
TW201247077A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9746528U (zh) 触控装置
TWI567604B (zh) 觸控板模組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US1168712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8298966U (zh) 触控板装置及具有它的电子设备
TWI469168B (zh) 按鍵結構及具有該按鍵結構之電子裝置
TW201944217A (zh) 觸控板裝置
US20230053478A1 (en) Display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