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9478B - 輸送設備及操作輸送設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輸送設備及操作輸送設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9478B
TWI759478B TW107115452A TW107115452A TWI759478B TW I759478 B TWI759478 B TW I759478B TW 107115452 A TW107115452 A TW 107115452A TW 107115452 A TW107115452 A TW 107115452A TW I759478 B TWI759478 B TW I7594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hamber
conveying
delivery
access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5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0534A (zh
Inventor
傑拉德 羅森費納
Original Assignee
奧地利商奧地利冶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地利商奧地利冶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地利商奧地利冶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0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9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94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9/0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 F27B9/02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of multiple-track type; of multiple-chamber type; 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9/0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 F27B9/04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adapted for treating the charge in vacuum or special atmosphere
    • F27B9/045Furnaces with controlled atmosphere
    • F27B9/047Furnaces with controlled atmosphere the atmosphere consisting of protective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9/00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of kind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main group
    • F27B19/02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of kind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main group combined in one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9/0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 F27B9/04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adapted for treating the charge in vacuum or special atmosphere
    • F27B9/045Furnaces with controlled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9/0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 F27B9/3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furnaces of these ty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7/00Forming, maintaining, or circulating atmospheres in heating chambers
    • F27D7/04Circulating atmosphe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7/00Forming, maintaining, or circulating atmospheres in heating chambers
    • F27D7/06Forming or maintaining special atmospheres or vacuum within heating chambers
    • F27D2007/063Special atmospheres, e.g. high pressure atmosphe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沿著一輸送路徑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輸送設備(1)。輸送設備(1)包括一個設備外殼(3),該設備外殼(3)具有一個輸送室(5)及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在輸送室(5)內設有一輸送路徑,其中附屬室(6至8)經由至少一個通流口(9,10)與輸送室(5)連接,且其內之流體環境的物理特性/或化學特性不同於輸送室(5)內的流體環境。至少一個通流口(9,10)、輸送室(5)內的流體環境、以及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內的流體環境是為了在設備外殼(3)內調整到一特定的流體流。

Description

輸送設備及操作輸送設備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輸送設備及一種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方法。
本發明尤其涉及輸送反應性及/或高溫及/或腐蝕性要被輸送的物品。此處所謂的反應性要被輸送的物品是指可能會與圍繞輸送設備的環境物質發生化學及/或物理反應的要被輸送的物品,例如與空氣(尤其是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的要被輸送的物品。這些要被輸送的物品的輸送對輸送設備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是輸送高溫的要被輸送的物品,輸送設備的輸送機構也會承受高溫,因此必須將其冷卻,或是以昂貴的耐高溫材料製作輸送機構。如果是輸送反應性要被輸送的物品,可能會因為要被輸送的物品與來自環境或要被輸送的物品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導致有害健康及/或對環境有害的氣體外洩,及/或要被輸送的物品因為化學反應被強烈加熱,這可能會導致要被輸送的物品的材料受損及/或產生安全問題。例如,為了避免反應性要被輸送的物品與氧氣接觸,一種常用的方法是輸入一種惰性氣體(例如氮氣),以隔開要被輸送的物品周圍的氧氣。此外,還必須排出及清除在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過程中通常會產生 有害健康、及/或對環境有害的粉塵、及/或對輸送設備的構造構件有害的粉塵。
US 2004/0063058 A1揭示一種多區對流爐,其中氣體從對流爐的一個冷卻室被導引到對流爐的一或數個加熱區,以產生一特定的熱剖面。從冷卻室流入一或數個加熱區的氣體與存在於加熱區的氣體是相同種類的氣體,而且通常是氮氣。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輸送設備及方法,特別是能夠改善反應性、高溫及/或腐蝕性要被輸送的物品之輸送的輸送設備及方法。
採用具有請求項1之特徵的輸送設備及具有請求項11之特徵的方法即可達到上述目的。
附屬請求項之內容為本發明之各種有利的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的沿著一輸送路徑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輸送設備包括一個設備外殼,該設備外殼具有一個輸送室及至少一個附屬室,其中在輸送室內至少設有一輸送路徑,其中附屬室經由至少一個通流口與輸送室連接,且其內之流體環境的物理特性/或化學特性不同於輸送室內的流體環境。該至少一個通流口、輸送室內的流體環境、以及該至少一個附屬室內的流體環境是為了在設備外殼內調整到一特定的流體流。
所謂設備外殼的一個室是指設備外殼的一個基本上封閉住的空腔。所謂一個室內的流體環境是指室內的流體的化學及物理特性,例如流體的化學成分、壓力或溫度。所謂干擾流體是指不宜出現在設備外殼內的流體。所謂流體是種一種氣體或液體。
本發明的輸送設備可以在輸送設備的設備外殼內形成一特定的流體流。這是透過將設備外殼劃分為一個輸送室及至少一個附屬室獲得實現,其中輸送室及附屬室各自具有不同的流體環境,同時輸送室與附屬室由至少一個通流口彼此連接。將輸送路徑設置在輸送室內可使輸送路徑獲得良好的包覆,也就是與周圍環境隔絕,因此要被輸送的物品能夠與環境物質(特別是周圍環境中的氧氣)隔絕。透過輸送室及至少一個附屬室內彼此不同的流體環境調整到一特定的流體流,可以進一步隔絕來自要被輸送的物品區域的環境物質(尤其是氧氣),以及特定的排出從輸送室流出的帶有有害健康及/或對環境有害的氣體及粉塵的流體。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設備外殼具有至少一個流體輸入口及至少一個流體輸出口,而且該至少一個流體輸入口及至少一個流體輸出口對流體都具有密閉性。此處所謂的對流體具有密閉性是指對流體具有工程上要求的密閉性。由於設備外殼的流體密閉性很高,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流體從流體輸出口流出設備外殼,也就是說只有相當少量的流體會從設備外殼流出。由於流體是從特定的流體輸出口流出,因此流出設備外殼的流體至少有一部分會被收集並重新流入設備 外殼。這樣就可以減少流體的消耗量及費用。設備外殼具有很好的流體密閉性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降低圍繞輸送設備的環境物質滲入設備外殼的量。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輸送室位於輸送路徑之開端部分的輸送室終端是關閉或是可以關閉的。這樣就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可以使流體流的方向與要被輸送的物品輸送方向配合。
根據本發明,在至少一個附屬室內設有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之輸送機構的至少一個構件。這樣做的優點是將輸送機構的敏感構件設置在附屬室內,而不是設置在輸送室內,因此不會受到輸送室內的高溫、粉塵及/或腐蝕性氣體的影響。換句話說,透過將輸送機構的構件設於附屬室的作法,可以保護其不會受到通常是不利的流體環境的影響。將輸送機構的構件設置在附屬室內的另一個原因是比較容易冷卻這些構件,例如利用流入附屬室的流體及/或一個分離式冷卻裝置將構件冷卻。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輸送機構具有一個牽引工具機構,該牽引工具機構具有至少一個設於附屬室內的牽引工具,而且該牽引工具可以移動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用的承載件。例如,要被輸送的物品直接被承載件輸送,或是放在承載件的器內被輸送。承載件將輸送室與內部設有至少一個牽引工具的附屬室分開。另一種可的方式是將承載件設置在輸送室,而且承載件穿過通流口伸入至少一個附屬室,特別是伸入一位於輸送室之側面且內部設有一牽引工具的附屬室。由於 牽引工具機構及被其移動的承載件非常堅固,而且維修需求很低,因此特別適於用來輸送反應性、高溫、及/或腐蝕性要被輸送的物品。將牽引工具設置在附屬室內可以保護牽引工具不會受到輸送室內高溫、粉塵、及/或腐蝕性流體的影響。如果是透過承載件將輸送室與內部設有至少一個牽引工具有附屬室分開,承載件除了可用於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外,還可以用於將附屬室與輸送室隔開。如果將牽引工具設置在一位於輸送室側面的附屬室內,則該牽引工具在空間上與要被輸送的物品隔的很遠,這對於輸送高溫要被輸送的物品特別有利,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牽引工具被要被輸送的物品加熱的程度比較低,因此對冷卻的需求也比較低。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至少有一個通流口的寬度會沿著通流口的走向變化。具有較窄的通流口的附屬室的區域特別適於以流入附屬室的流體冷卻設於該處的輸送機構的構件,因為在這些區域會產生流量特別大的流體流。此外,具有較窄的通流口的附屬室的區域也特別適於流體流入附屬室,因為在這些區域從附屬室流入輸送室的流體量小於從具有較寬的通流口的區域流入輸送室的流體量,因為流入的流體可以分佈在附屬室的較大的區域。與此相反的,具有較寬的通流口的區域適於使較大量的流體流入輸送室,因而對輸送室內的流體流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可以透過通流口的寬度變化定義出附屬室的適當的區域,包括適於冷卻輸送機構的構件或輸送設備的其他構件(例如前面提及的承 載件)的區域、適於定位流體輸入口的區域、以及適於影響流入設備外殼的流體流的區域。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輸送設備具有一個冷卻裝置,其作用是冷卻至少一個附屬室。在未設計以流體進行冷卻,或是流體的冷卻效果不足的情況下,這個冷卻裝置可用於冷卻輸送機構設置在構件附屬室內的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輸送設備具有一個流體循環系統,該流體循環系統包含至少一個附屬室,其作用是導引流體從附屬室通過至少一個通流口流入輸送室。這種流體循環系統可以進一步降低流體的消耗量,因為從附屬室排出的流體會經由流體循環系統再度回到附屬室,也就是說該等流體會留在流體循環系統中。
流體循環系統可以具有至少一個熱交換器,其作用是冷卻被導入附屬室的流體。被熱交換器冷卻,然後被導入附屬室的流體亦可用於冷卻輸送機構設置在附屬室內的構件。
此外,輸送設備可以具有一個流體再利用單元,其作用是接收來自輸送室的流體及使流體回流到輸送室,其中流體可以是直接及/或經由流體循環系統回流到輸送室。流體再利用單元可以具有一個流體淨化單元,其作用是淨化接收自輸送室的流體。這樣從輸送室流出或抽出的流體至少有一部分會被收集,並被回流到輸送室重複利用。流入流體再利用單元的流體不需是直 接來自輸送室,而是從輸送室流出的流體也可以先流入一個位於輸送設置之後的裝置,例如存放要被輸送的物品的儲藏室,然後再流入流體再利用單元。這樣做可以進一步降低流體的消耗量。從輸送室流出或抽出的流體通常含有粉塵及/或從要被輸送的物品逸出的氣體,因此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是設置流體淨化單元,以淨化接收自輸送室的流體。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輸送設備具有一個調節系統,其作用是根據附屬室內的壓力與輸送室內的壓力之間的壓差,調節從至少一個附屬室流入輸送室的流體流。設置調節系統的優點是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精確的調節流體流。
本發明提出的操作本發明的輸送設備的方法是將每一個附屬室內的流體壓力都調節到大於輸送室內的流體壓力。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流體從每一個附屬室流入輸送室,而不是反向從輸送室流入附屬室。由於每一個附屬室內的流體壓力都高於輸送室內的流體壓力,因而形成從每一個附屬室流入輸送室的流體流,這種現象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阻止從輸送室逸出的流體及/或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進入附屬室。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一種實施方式,從輸送室流出的流體通過流體再利用單元直接及/或經由至少一個附屬室回流到輸送室。這樣做的優點是可以降低流體的消耗量。一種特別有利的方式是先淨化流體再利用單元內的流體,再使其回流到輸送室。這樣就可以避免 粉塵隨著回流的流體及/或從要被輸送的物品逸出的流體進入輸送室。
1‧‧‧輸送設備
3‧‧‧設備外殼
5‧‧‧輸送室
6至8‧‧‧附屬室
9,10‧‧‧通流口
11‧‧‧流體循環系統
13,15‧‧‧輸送室終端
17至19‧‧‧流體輸出口
21,22‧‧‧流體輸入口
25‧‧‧流體機械
27‧‧‧熱交換器
29‧‧‧流體輸入管路
31,32‧‧‧附加室
34,36‧‧‧水平段
38,40‧‧‧垂直段
42‧‧‧入料口
44‧‧‧出料口
46‧‧‧承載件
48‧‧‧牽引工具
50,52‧‧‧轉向區
54‧‧‧傳動輪
56,57‧‧‧連接口
58‧‧‧導引輪
60‧‧‧輸送室壁
62‧‧‧隔熱層
70‧‧‧流體再利用單元
72‧‧‧流體淨化單元
80‧‧‧調節系統
82‧‧‧壓力測量裝置
84‧‧‧控制單元
86‧‧‧控制閥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以上描述的本發明的特徵、特性及優點,以及達到該等特徵、特性及優點的方法。其中:
第1圖:以示意方式顯示輸送設備的第一個實施例及其流體循環系統的第一個實施例。
第2圖:以示意方式顯示輸送設備的第二個實施例。
第3圖:輸送設備的第三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4圖:如第3圖之輸送設備的斷面圖。
第5圖:輸送設備之流體循環系統的第二個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6圖:輸送設備之流體循環系統的第三個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7圖:輸送設備之流體循環系統的第四個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8圖:輸送設備之流體循環系統的第五個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9圖:輸送設備的第四個實施例的斷面圖。
相同的構件在各圖式中均以相同的構件符號標示。
第1圖以示意方式顯示沿著一輸送路徑輸送 要被輸送的物品之輸送設備1的第一個實施例。輸送設備1包括一個具有一個輸送室5及一個附屬室7的設備外殼3。在輸送室5內設有至少一個輸送路徑。附屬室7位於輸送室5的側面,並經由多個通流口9與輸送室5連接。此外,輸送設備1還具有一個包括附屬室7的流體循環系統11,其作用是導引從附屬室7流出的流體(例如一種惰性氣體)通過通流口9流入輸送室5。第1圖中的箭頭標示流體的流動方向。也可以用一個連續的細縫狀通流口9取代多個通流口9。
例如要被輸送的物品是一種反應性及/或高溫及/或腐蝕性要被輸送的物品。特別是可能會有有害健康及/或對環境有害的流體從要被輸送的物品逸出,該等流體不應在未經控制的情況下進到環境中。此外,在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過程中可能會在輸送室5內產生粉塵。
輸送室5及附屬室7各自具有在物理及/或化學上不同的流體環境。特別是附屬室7內的流體環境比輸送室5內的流體環境具有更高的流體壓力。因此流體會從附屬室7通過通流口9流到輸送室5,但是不會反向從輸送室5流到附屬室7。特別是在輸送高溫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時,相較於附屬室7內的流體環境,輸送室5內的流體環境可能具有更高的溫度及/或含有從要被輸送的物品逸出的氣體及/或在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附屬室7內較高的流體壓力及因此產生從附屬室7流到輸送室5的流動流可以阻止該等氣體 及/或粉塵從輸送室5進入附屬室7。
輸送室5內的輸送路徑是在第一輸送室終端13及第二輸送終端15之間伸展。要被輸送的物品在第一輸送室終端13的區域被送入輸送室5。要被輸送的物品在第二輸送室終端15的區域被送離輸送室5。例如,第一輸送室終端13是封閉住或是可封閉的,第二輸送室終端15有第一流體輸出口17,流體從第一流體輸出口17流出輸送室5,例如帶著要被輸送的物品一起流出輸送室5。此外,設備外殼3還具有第二流體輸出口18,在流體循環系統11內循環的流體從第二輸出口18被排出附屬室7。此外,設備外殼3還可以具有其他的流體輸出口19,流體可以從流體輸出口被抽出輸送室5,例如當輸送室5內的流體壓力超出一壓力門檻值時(如果經過安全研究認為有必要,這種流體輸出口19可以具有一個安全機構,例如安全閥)。此外,設備外殼3還具有第一流體輸入口21,在流體循環系統11內循環的流體能夠通過第一輸入口21被送入附屬室7。此外,設備外殼3還可以具有其他的流體輸入口22,可以通過流體輸入口22將流體送入輸送室5,例如送入流體以影響輸送室5內的流體流。設備外殼3及其流體輸出口17至19及流體輸入口21,22對流體具有密閉性。根據其他的實施方式,也可以將第一流體輸入口21及/或第二流體輸出口18設置在與第1圖顯示之附屬室7的不同位置,例如將第1圖顯示之第一流體輸入口21及/或第二流體輸出口18的位置對調。
透過設備外殼3的良好的流體密閉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流體從設備外殼逸出到流體輸出口17至19,也就是說只有相當小量的流體會從設備外殼3逸出。此外,從第二流體輸出口18流出的流體會經由流體循環系統11通過第一流體輸入口21再度流入附屬室7。此外,從第一流體輸出口17及/或其他至少一個流體輸出口19流出的流體至少有一部分會被回收,並被送入流體循環系統11重複使用(必要時可經過淨化後再回收,參見第2圖及第8圖)。因此可以將送入設備外殼3的流體量控制在相當小量的程度。這樣做可以減少流體的消耗量,以降低成本。
設備外殼3具有良好的流體密閉性,以及附屬室7內的流體壓力高於輸送室5內的流體壓力的另一個優點是,從要被輸送的物品逸出的有害健康及/或對環境有害的流體只能夠從流體輸出口17,19排出,並在該處被清除。輸送室5內的粉塵也是一樣。
例如,可以將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用的輸送機構的組成構件設置在附屬室7內。
流體循環系統11使流體流過附屬室7,並從第二流體輸出口18流出附屬室7,例如經由管路通過流體機械25及(選擇性設置的)熱交換器27,再從第一流體輸入口21流回附屬室7。此外,流體循環系統11還具有一個流體輸入管路29,可以經由流體輸入管路29將流體輸入循環系統11,以取代從附屬室7通過通流口9流入輸送室5的流體。視流體是氣體或液體而定,流體 機械25可以是一個風扇或幫浦。選擇性設置的熱交換器27的作用是冷卻流體。如果在輸送室5內要輸送的是高溫的要被輸送的物品,以及附屬室7內設有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用的輸送機構所需要冷卻用組成構件,則設置熱交換器具有很大的優點。在這種情況下,流入附屬室7並被熱交換器27冷卻的流體也可以用於冷卻設置在附屬室7內的輸送機構的組成構件。另一種可行或附加的作法是,輸送設備具有一個(未繪在圖式上的)分離式冷卻裝置,其作用是冷卻附屬室7。例如,該冷卻裝置可以具有一或多個可充填冷卻劑的冷卻管,其中至少有一個冷卻管可以設置在附屬室7內。
第2圖以示意方式顯示輸送設備1的第二個實施例。第2圖的輸送設備1與第一個實施例的主要區別是具有一個流體再利用單元70,其作用是接收從流體輸出口17流出輸送室5的流體。流體再利用單元70具有一個流體淨化單元72,其作用是淨化接收自輸送室5的流體。一部分經過淨化的流體會經由流體輸入口22直接回流到輸送室5。另一部分經過淨化的流體會間接回流到輸送室5,也就是經由流體輸入管路29流入流體循環系統11,然後再回流到輸送室5。在理想情況下,所有從輸送室5流出的流體都會回流到輸送室5,因此不需要另外對輸送設備1輸入流體。
第2圖的實施例的一種變化方式是,流體再利用單元70可以從另一個流體輸出口19接收從輸送室5流出的流體。此外,流體可以經由流體輸出口17直接 回流到輸送室5。
第2圖的實施例的另一種變化方式是,流體全部是經由流體循環系統11回流到輸送室5,或全部是直接回流到輸送室5。此外,流體也可以不經由流體輸入管路29流入流體循環系統11,而是從另一個位置流入流體循環系統11,例如先流入熱交換器27使流體冷卻。此外,如果不需要淨化流體,則無需設置流體淨化單元72。
第3圖及第4圖顯示沿著輸送路徑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輸送設備的第三個實施例。第3圖顯示輸送設備1立體圖。第4圖顯示輸送設備1的斷面圖。
輸送設備1包括一個設備外殼3,其中設備外殼3具有1個輸送室5、3個附屬室6至8、以及2個附加室31,32。
環狀的輸送室5具有2個水平延伸的水平段34,36,以及2個垂直延伸的垂直段38,40。下水平段34位於上水平段36的下方,並與上水平段36間隔一段距離。垂直段38,40構成輸送室5的2個彼此相對而立的輸送室終端13,15,並使2個水平段34,36彼此連接。在輸送室5的上水平段36內的輸送路徑是在第一轉向區38構成的第一輸送室終端13及第二垂直段40構成的第二輸送室終端15之間延伸。設備外殼3在第一輸送室終端13附近具有一個設置在上水平段36上方的入料口42,要被輸送的物品是從入料口42被送入輸送室5。設備外殼3在第二輸送室終端15的部分具有一個設置在 第二垂直段40下方的出料口44,要被輸送的物品是從出料口44被送出輸送室5。
附屬室6至8的形狀都是環形。輸送室5環繞第一附屬室6,其中輸送室5的上平行段36的一個底面及下平行段34的一個頂面、以及2個垂直段38,40都與第一附屬室6毗鄰。第二附屬室7及第三附屬室8分別位於第一附屬室6的不同面,並分別與第一附屬室6的一個外表面毗鄰,以及沿著其整個環狀延伸。
輸送室5及第一附屬室6被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的承載件46分開。例如要被輸送的物品是直接被承載件46輸送,或是被裝在承載件上的容器內被輸送。例如可以將承載件46製作成承載板的樣子。第一附屬室6內設有牽引工具48,其中牽引工具48是在附屬室6內沿著附屬室6的環狀延伸,並與承載件46連接。例如牽引工具48是一種傳動鏈。承載件46及牽引工具48可以在設備外殼3內沿著一個包含輸送路徑的封閉路徑內移動,每一個牽引工具48都是在輸送室5的上水平段36下方及下水平段34上方在2個轉向區50,52之間以直線方式延伸,其中轉向區50,52分別位於輸送室終端13,15的部分,同時牽引工具48在其內被轉向。
牽引工具48是經由2個傳動輪54被驅動,其中傳動輪54是設置在牽引工具48的轉向區50,52。牽引工具48及傳動輪54構成一個移動承載件46用的牽引傳動機構。在轉向區50,52分別設有一個附加室31,32,轉向區50,52的傳動輪54設置在附加室31,32內。 每一個附加室31,32都與第一附屬室6毗鄰,每一個設置於其內的傳動輪54具有一個通往第一附屬室6連接的連接口56,傳動輪54穿過該連接口進入第一附屬室6。
第二附屬室7及第三附屬室8分別經由一個環狀的細縫式通流口9與輸送室5及第一附屬室6連接。承載件46穿過通流口9進入第二附屬室7及第三附屬室8。在第二附屬室7及第三附屬室8內分別設有導引輪58,其作用是導引承載件46。此外,附屬室6至8中至少有一個附屬室可以另外經由至少另外一個通流口10與輸送室5連接。例如,可以將承載件46之間的空隙作為第一附屬室6及輸送室5之間的另外的通流口10。
類似於第1圖顯示的實施例,設備外殼3具有流體輸出口17至19及流體輸入口21,22。例如,第一流體輸入口17與出料口44重合。此外,第二附屬室7及/或第三附屬室8可以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流體輸出口18,及/或輸送室5可以具有至少另一個流體輸出口19。此外,第二附屬室7及/或第三附屬室8可以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流體輸入口21,及/或輸送室5及/或第一附屬室6及/或至少一個附加室31,32可以具有至少另一個流體輸入口22,其中入料口42可以是一個流體輸入口22。
和第1圖顯示的第一個實施例一樣,設備外殼3及其流體輸出口17至19及流體輸入口21,22都具的流體密閉性,因此可以實現前面描述的降低流體需求量及控制及清除從輸送室5排出的氣體及粉塵的優點。
此外,和第1圖顯示的第一個實施例一樣, 輸送室5及附屬室6至8內的流體環境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及/或化學特性。特別是每一個經由至少一個通流口9,10與輸送室5連接的附屬室6至8內的流體環境的流體壓力都大於輸送室5內的流體環境的流體壓力。因此流體、粉塵、以及從要被輸送的物品逸出的氣體不會直接從輸送室5流入附屬室6至8,而是在受控制的情況下從輸送室5流到流體輸出口17至19。此外,設置在附屬室6至8內的輸送機構的構件(尤其是牽引工具48及傳動輪54)可以被流入附屬室6至8的流體冷卻。通流口9,10的開口寬度可以沿著通流口9,10的段落變化。例如細縫狀的通流口9在牽引工具48的轉向區50,52內的開口寬度可以比在轉向區50,52之間的開口寬度大。在具有較窄的通流口9,10的附屬室6至8的區域特別適用以流體冷卻在該處設置於附屬室6至8內的輸送機構的構件(例如牽引工具48及傳動輪54),因為流體在這個區域會產生特別大的流體流。此外,具有較窄的通流口9,10的附屬室6至8的區域特別適於將流體引入附屬室6至8,因為在這個區域從附屬室6至8流入輸送室5的流體量小於在具有較寬的通流口9,10的區域流入的流體量,因此引入的流體可以分佈在附屬室6至8的比較大的區域。
類似於於第1圖顯示的實施例,第3圖及第4圖顯示的實施例也可以具有一個流體循環系統11,以控制及優化流體流。第4圖至第7圖顯示這種流體循環系統11的不同實施方式的方塊圖。
第3圖及第4圖顯示的輸送設備1的第一個實施例可以有不同的變化形式。例如,可以將牽引工具48設置於輸送室5的下方、上方及/或側方,及/或可以改變牽引工具48的數量,例如只設置一個牽引工具48。此外,也可以不為傳動輪54另外設置分離式的附加室31,32。此外,輸送路徑也可以不是水平的,而是與水平線夾一個角度,或是其延伸方式不是直線延伸,例如一個S形或Z形的輸送路徑,其中設備外殼3的形狀要與輸送路徑的形狀配合。此外,也可以將流體輸出口17作為(另一個)流體輸入口使用。
第5圖顯示一個流體循環系統11,將附屬室6至8及附加室31,32整合在其內。流體循環系統11導引流體通過每一個附屬室6至8及每一個附加室31,32,使流體從附屬室6至8及附加室31,32排出,再導引流體通過流體機械25,及選擇性的通過熱交換器27,然後回流到附屬室6至8及附加室31,32。此外,流體會被導引從附屬室6至8流出,通過通流口9,10,然後進入輸送室5。流體循環系統11具有一個流體輸入管路29,可以經由流體輸入管路29將流體輸入循環系統11,以取代從附屬室6至8通過通流口9,10流入輸送室5的流體。第一附屬室6內的流體壓力高於其他的附屬室7,8、附加室31,32及輸送室5內的流體壓力,因此流體會從第一附屬室6流入其他的附屬室7,8、附加室31,32及輸送室5。此外,第二附屬室7及第三附屬室8內的流體壓力高於輸送室5內的流體壓力,因此 流體會從第二附屬室7及第三附屬室8流入輸送室5。
第6圖顯示的流體循環系統11唯一不同於第5圖顯示的流體循環系統11的地方是附屬室6至8與附加室31,32具有相同的流體壓力,因此流體會在附屬室6至8與附加室31,32之間進行交換。附屬室6至8內的流體壓力仍舊高於輸送室5內的流體壓力,因此流體會從附屬室6至8流入輸送室5。
第7圖顯示的流體循環系統11唯一不同於第6圖顯示的流體循環系統11的地方是具有一個調節系統80,其作用是調節附屬室6至8及輸送室5之間的流體流。調節系統80包括壓力測量裝置82及控制單元84,其中壓力測量裝置82的作用是測量附屬室6至8及輸送室5內的壓力,控制單元84的作用是監控附屬室6至8及輸送室5之間的壓差,以及根據壓差調節附屬室6至8及輸送室5之間的流體流。流體流的調節是透過控制流體循環系統11的控制閥86來進行。
第8圖顯示的流體循環系統11唯一不同於第7圖顯示的流體循環系統11的地方是從輸出室5流出並通過流體輸出口17,19的流體有一部分被流體再利用單元70收集,並被送回流體循環系統11。流體再利用單元70可以選擇性的配備一個流體淨化單元72,其作用是淨化從輸出室5流出的流體,例如在流體回流到流體循環系統11之前,去除從輸出物體逸出的氣體及/或粉塵。
第9圖顯示輸送設備1的第四個實施例的斷 面圖。這個實施例不同於第3圖及第4圖的實施例的地方是沒有第一附屬室6,以及輸送室5的範圍延伸到在第3圖及第4圖的實施例中被第一附屬室6佔據的區域。在第3圖及第4圖的實施例中,牽引工具48是設置在第一附屬室6內,在第9圖的實施例中,牽引工具是設置在附屬室7,8內,而且是每一個附屬室7,8內都設有一個牽引工具48。
類似於第3圖及第4圖顯示的實施例,附屬室7,8分別經由一環形的細縫狀通流口9與輸送室5連接。細縫狀通流口9高出承載件46進入附屬室7,8。在附屬室7,8內設有導引輪58,其作用是導引承載件46。
類似於第3圖及第4圖顯示的實施例,每一個牽引工具48都是被2個傳動輪54驅動,其中傳動輪54是設置在牽引工具48的轉向區50,52內,並與牽引工具48接觸。在轉向區50,52分別設有一個附加室31,32,轉向區50,52的傳動輪54設置在附加室31,32內。每一個附加室31,32都與第一附屬室6毗鄰,並為每一個設置於其內的傳動輪54具有一個連接口57,傳動輪54穿過該連接口進入附屬室7,8,與傳動輪54連接的牽引工具48設置在附屬室7,8內。
不同於第3圖及第4圖的實施例,承載件46並非與輸送室5毗鄰,而是被輸送室5的一個輸送室壁60與輸送室5隔開。輸送室壁60可以具有一個隔熱層62。
相較於第3圖及第4圖的實施例,將牽引工具48移到附屬室7可以簡化設備外殼3的結構,也就是去除在每一個實施例中構成牽引工具之分離式牽引工具室的第一附屬室6。此外,這樣做也使當輸送高溫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時冷卻牽引工具48的工作變得更簡單。因為這樣一方面不必冷卻第一附加室6,另一方面當牽引工具48輸送高溫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時被加熱的程度較輕,因此對於冷卻的需求比較低,因為此時牽引工具48並非位於承載件46與要被要被輸送的物品強烈加熱的中間區,而是位於承載件46與要被輸送的物品相距較遠且溫度較低的邊緣區。
此外,由於承載件46被輸送室壁60隔開,在承載件46上方及下方會形成一個很均勻的流體環境,這有助於降低輸送室5內的溫差及渦流。此外,由於承載件46被輸送室壁60隔開,以及輸送室壁60被隔熱層62隔熱,這有助於降低輸送室5的熱損耗,因此在輸送高溫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時,沿著輸送路徑可以將要被輸送的物品的溫度保持在接近不會變化的程度。
例如,可以將第9圖顯示的輸送設備1的實施例變化成沒有設置附加室31,32。例如,可以將附屬室7,8擴大,使每一個傳動輪54都位於附屬室7,8內。
此外,設備外殼3可以將在輸送過程中沿著輸送路徑從承載件46掉落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排出,以免從承載件46掉落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漸漸將輸送室5堵塞住。例如,可以如第9圖所示,將輸送室5的上方 區域的底面設計成溝槽狀,並傾斜於水平面,以使從承載件46掉落的、要被輸送的物品能夠滑動到輸送室壁60內的一個清除口,例如位於輸送室5的上方區域的底面的清除口,並從這個清除口排出輸送室5。另一種有可行的方式是,輸送室5的上方區域的底面具有一個連續的清除口,且在清除品的下方設有對流體具有密閉性的斜槽,這樣就可以經由這些斜槽將從承載件46掉落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排出。第1圖至第4圖顯示的輸送設備1的設備外殼3也可以利用類似的方式將沿著輸送路徑從承載件46掉落的、要被輸送的物品排出。
雖然前面是以有利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解釋及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受限於以上的實施例,同時熟習該項技術者推導出的其他有利的變化方式亦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1:輸送設備
3:設備外殼
5:輸送室
7:附屬室
9:通流口
11:流體循環系統
13,15:輸送室終端
21,22:流體輸入口
25:流體機械
27:熱交換器
17至19:流體輸出口
29:流體輸入管路

Claims (13)

  1. 一種輸送設備(1),沿著一輸送路徑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該輸送設備(1)包括一設備外殼(3),該設備外殼(3)具有一輸送室(5)及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其中在該輸送室(5)內設有該輸送路徑,其中該附屬室(6至8)經由至少一個通流口(9,10)與該輸送室(5)連接,且其內之流體環境的物理特性/或化學特性不同於該輸送室(5)內的流體環境,其中該至少一個通流口(9,10)、該輸送室(5)內的流體環境、以及該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內的流體環境是為了在該設備外殼(3)內調整到一特定的流體流,其特徵為:在該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內設有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之輸送機構的至少一個構件(48,54),該輸送機構具有一牽引工具機構,該牽引工具機構具有至少一個設於該附屬室(6至8)內的牽引工具(48),而且該牽引工具可以移動輸送要被輸送的物品用的承載件(46)。
  2. 如請求項1的輸送設備(1),其中,該設備外殼(3)具有至少一個流體輸入口(21,22)及至少一個流體輸出口(17至19),而且該至少一個流體輸入口(21,22)及該至少一個流體輸出口(17至19)對流體都具有密閉性。
  3. 如請求項1的輸送設備(1),其中,該承載件(46)將該輸送室(5)與內部設有該至少一個牽引工具(48)的該附屬室(6)分開。
  4. 如請求項1的輸送設備(1),其中,該承載件(46)設置在該輸送室(5)內,並穿過該通流口(9)伸入該至少一個附屬室(7,8)。
  5. 如請求項4的輸送設備(1),其中,該承載件(46)伸入至少一個位於該輸送室之側面且內部設有該至少一個牽引工具(48)的該附屬室(7,8)。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輸送設備(1),其中,具有.一流體循環系統(11),其包含該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其作用是導引流體從該附屬室(6至8)通過該至少一個通流口(9,10)流入該輸送室(5)。
  7. 如請求項6的輸送設備(1),其中,該流體循環系統(11)具有至少一個熱交換器(27),其作用是冷卻被導入該附屬室(6至8)的流體。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輸送設備(1),其中,具有流體再利用單元(70),其作用是接收來自該輸送室(5)的流體及使流體回流到該輸送室(5)。
  9. 如請求項8的輸送設備(1),其中,該流體再利用單元(70)具有流體淨化單元(72),其作用是淨化接收自該輸送室(5)的流體。
  10.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輸送設備(1),其中,具有一調節系統(80),其作用是根據該附屬室(6至8)內的壓力與該輸送室(5)內的壓力之間的壓差,調節從該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流入該輸送室(5)的流體流。
  11. 一種操作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的輸送設備(1)的方法,其中將每一個附屬室(6至8)內的流體壓力都調節到大於該輸送室(5)內的壓力。
  12. 如請求項11的方法,其中,從該輸送室(5)流出的流體通過該流體再利用單元(70)直接及/或經由該至少一個附屬室(6至8)回流到該輸送室(5)。
  13. 如請求項12的方法,其中,先淨化該流體再利用單元(70)內的流體,再使其回流到該輸送室(5)。
TW107115452A 2017-05-12 2018-05-07 輸送設備及操作輸送設備的方法 TWI759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70804.3A EP3401628B1 (de) 2017-05-12 2017-05-12 Fördern eines förderguts
EP17170804.3 2017-05-12
??17170804.3 2017-05-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534A TW201900534A (zh) 2019-01-01
TWI759478B true TWI759478B (zh) 2022-04-01

Family

ID=5870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5452A TWI759478B (zh) 2017-05-12 2018-05-07 輸送設備及操作輸送設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0013B2 (zh)
EP (1) EP3401628B1 (zh)
CA (1) CA3061834A1 (zh)
ES (1) ES2927909T3 (zh)
MX (1) MX2019013432A (zh)
PL (1) PL3401628T3 (zh)
RS (1) RS63657B1 (zh)
RU (1) RU2764669C2 (zh)
SA (1) SA519410494B1 (zh)
TW (1) TWI759478B (zh)
WO (1) WO20182063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401628T3 (pl) 2017-05-12 2022-11-14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Przenoszenie materiału przenoszonego
EP3766809A1 (de) * 2019-07-15 2021-01-20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Fördern eines fördergut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7816A1 (en) * 2002-09-25 2004-03-25 Nunemacher Robert 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gas tight enclosure
US20040063058A1 (en) * 2002-09-26 2004-04-01 Btu International, Inc. Convection furnace thermal profile enhancement
US20060246391A1 (en) * 2005-04-30 2006-11-02 Siddhartha Gaur Transported material heating with controlled atmosphere
TW200728171A (en) * 2005-12-07 2007-08-01 Voest Alpine Ind Anlagen Conveyor system, composi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metallurgical methods
EP1898170A2 (de) * 2006-09-05 2008-03-12 Elino Industrie-Ofenbau Carl Hanf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physikalischen und/oder chemischen Behandlung von Teilen
US20140131930A1 (en) * 2008-07-10 2014-05-15 Kazuhiko Katsumata Heat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160069615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Thermal reduction apparatus for metal production, gate device, conden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6440A (en) * 1960-02-03 1962-05-29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Method of cooling briquettes of iron particles
SU521443A1 (ru) 1973-06-21 1976-07-15 Юго-Восточ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Ювэнергочермет" Конвейерна туннельна печь дл сушки и обжига эмалевого покрыти
RU2011134C1 (ru) 1990-10-10 1994-04-15 Ю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Титов Туннельная печь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декоративно-облицовочных плит
RU2013731C1 (ru) 1991-02-19 1994-05-30 Ю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едоров Туннельная печь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декоративно-облицовочных плит
RU2146033C1 (ru) * 1999-05-31 2000-02-27 Белгород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Туннельная печь-утилизатор
DE10023702A1 (de) * 2000-05-16 2001-11-22 Forsch Anorganische Werkstoffe Brennofen und Verfahren zum Brennen keramischer Rohlinge
JP4480231B2 (ja) * 2000-05-30 2010-06-16 トーヨーユニバーサル株式会社 金属製ワークピースのコンベクション式ろう付け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040042020A (ko) * 2002-11-12 2004-05-20 이상만 부상식 벨트콘베이어 장치
DE20302678U1 (de) * 2003-02-19 2003-05-22 Aumund Foerdererbau Gmbh & Co Heißgutförderer
DE20305423U1 (de) * 2003-04-04 2004-08-12 Ipsen International Gmbh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metallischer Werkstücke
FR2942629B1 (fr) * 2009-03-02 2011-11-04 Cmi Thermline Services Procede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bande metallique circulant dans une section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ligne de traitement thermique en continu, et installation de mise en oeuvre dudit procede
RU2429435C1 (ru) * 2010-03-17 2011-09-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ой теплотехники (ОАО "ВНИИМТ") Способ газ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герметизации загрузочных и разгрузочных окон протяжной печи (варианты)
RU2443960C1 (ru) * 2010-06-17 2012-02-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ой теплотехники" (ОАО "ВНИИМТ") Способ газ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герметизации загрузочных и разгрузочных окон протяжной печи (варианты)
US20110318698A1 (en) * 2010-06-28 2011-12-29 Siddhartha Gaur Zero water discharge oven cooling
CN201842461U (zh) * 2010-09-30 2011-05-25 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全密封皮带输送机
DE102013223040A1 (de) * 2013-11-12 2015-05-13 Sms Siemag Ag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von erhitztem Gut
PL3401244T3 (pl) * 2017-05-12 2023-03-13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Transportowanie materiału transportowanego
PL3401628T3 (pl) 2017-05-12 2022-11-14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Przenoszenie materiału przenoszonego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7816A1 (en) * 2002-09-25 2004-03-25 Nunemacher Robert 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gas tight enclosure
US20040063058A1 (en) * 2002-09-26 2004-04-01 Btu International, Inc. Convection furnace thermal profile enhancement
US20060246391A1 (en) * 2005-04-30 2006-11-02 Siddhartha Gaur Transported material heating with controlled atmosphere
TW200728171A (en) * 2005-12-07 2007-08-01 Voest Alpine Ind Anlagen Conveyor system, composi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metallurgical methods
EP1898170A2 (de) * 2006-09-05 2008-03-12 Elino Industrie-Ofenbau Carl Hanf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physikalischen und/oder chemischen Behandlung von Teilen
US20140131930A1 (en) * 2008-07-10 2014-05-15 Kazuhiko Katsumata Heat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160069615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Thermal reduction apparatus for metal production, gate device, conden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01628B1 (de) 2022-07-13
CA3061834A1 (en) 2019-11-19
EP3401628A1 (de) 2018-11-14
PL3401628T3 (pl) 2022-11-14
SA519410494B1 (ar) 2022-08-09
RU2764669C2 (ru) 2022-01-19
RU2019136871A (ru) 2021-06-16
TW201900534A (zh) 2019-01-01
US11650013B2 (en) 2023-05-16
US20200103170A1 (en) 2020-04-02
WO2018206383A1 (de) 2018-11-15
ES2927909T3 (es) 2022-11-11
RU2019136871A3 (zh) 2021-09-23
RS63657B1 (sr) 2022-11-30
MX2019013432A (es) 2020-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9478B (zh) 輸送設備及操作輸送設備的方法
US8328551B2 (en) Convection furnace thermal profile enhancement
US4389797A (en) Continuous vapor processing system
US20130052346A1 (en) Cvd reactor with gas flow virtual walls
CN110385496B (zh) 回流焊炉及其操作方法
EP1801529B1 (en) Change-over apparatus for cooling gas passages in vacuum heat treatment furnace
KR101430566B1 (ko) 컨베이어 시스템, 복합 시스템 및 금속 야금학적 방법의결합 방법
JPH05305427A (ja) リフローはんだ付け装置
CN107257865A (zh) 用于对工件进行形变热处理的方法、炉装置和系统
TW202110725A (zh) 輸送待送的物品
US20070214679A1 (en) Thermal impingement apparatus
JP6271095B2 (ja) 熱処理装置
JP2017129359A (ja) 連続熱処理装置
JP2011064423A (ja) 熱処理装置
JP5756601B2 (ja) 連続炉
US11999572B2 (en) Conveying a material to be conveyed
KR20150024250A (ko) 열처리로
JP2011007462A (ja) 熱処理炉
FI112112B (fi) Laitteisto ja menetelmä kaasun kuumentamiseksi kaasukanavassa jatkuvatoimisen sintrauksen yhteydessä
JP2014145587A (ja) 連続炉
JP6270338B2 (ja) 連続熱処理装置
JP6275659B2 (ja) 連続式焼成炉
JP2005060738A (ja) 雰囲気ガスのシール方法およびシール装置
US20230392868A1 (en) Vertical furnace for a continuous heat treatment of a metal strip
EP2048250B1 (en) Sealing apparatus and strip plate continuously annealing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