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9420B - 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9420B
TWI759420B TW107104096A TW107104096A TWI759420B TW I759420 B TWI759420 B TW I759420B TW 107104096 A TW107104096 A TW 107104096A TW 107104096 A TW107104096 A TW 107104096A TW I759420 B TWI759420 B TW I7594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inforcing
column
concave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7263A (zh
Inventor
柿原巧弥
河本孝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宇部興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宇部興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宇部興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7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7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9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942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說明一種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進行既有建築物之補強的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已補強之建築物3所具備之補強構造物2具有:補強柱部21,其沿著底層架空柱4c配置;補強腳部22,其沿著底層架空柱4c配置;補強樑部23,沿著底層架空樑4d配置;及補強交叉部24,其配置於與交叉部4e對應之位置。補強腳部22包含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補強交叉部24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於補強腳部22及基礎4a之內部設置有以將該等連通之方式延伸之錨定鋼筋30、31。於基礎4a之上表面設置有朝向下方凹陷之凹部6。於補強腳部22之下端面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凸部25。凹部6與凸部25嵌合。

Description

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補強構造物而補強既有建築物的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日本專利特開2005-155137號公報中揭示有一種補強工法,其一面將於工廠等預先製造之混凝土零件(預鑄混凝土製之補強單元)組裝一面與既有建築物之外側(外壁)一體化,而補強既有建築物。於組裝該等混凝土零件時,藉由插通於成為補強柱之混凝土零件(補強柱單元)與成為補強樑之混凝土零件(補強樑單元)之橫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鋼材,而對該等預先賦予壓縮應力(預應力),實現補強單元之耐震性能之提高。
於使用如日本專利特開2005-155137號公報所揭示之補強單元之補強工法之情形時,必須將作為重量物之混凝土零件自工廠搬運至現場。另外,於該補強工法之情形時,需要用以製造補強單元之設備或將預應力賦予至補強單元之步驟。因此,導致補強工法之煩雜化或高成本化。 因此,本發明說明一種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進行既有建築物之補強的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1]本發明之一個觀點之已補強之建築物具備:既有建築物;及補強構造物,其補強既有建築物。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柱部之端部及樑部之端部。補強構造物具有:補強柱部,其沿著柱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補強腳部,其沿著柱部配置,且將補強柱部與基礎部連接;補強樑部,其沿著樑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及補強交叉部,其配置於與交叉部對應之位置,且將補強柱部之端部與補強樑部之端部連接。補強腳部包含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且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補強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且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於補強腳部及基礎部之內部,設置有以將該等連通之方式延伸之至少一個錨定鋼筋。於基礎部之上表面設置有朝向下方凹陷之凹部。於補強腳部之下端面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凸部。凹部與凸部嵌合。 於本發明之一個觀點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至少一個錨定鋼筋將補強腳部與基礎部連通,並且設置於補強腳部之下端面之凸部與基礎部之上表面之凹部嵌合。因此,即便於因地震等之發生而對已補強之建築物作用水平方向之外力之情形時,作用於補強柱部之剪力亦經由與錨定鋼筋相互嵌合之凸部及凹部而傳遞至基礎部。因此,即便於水平方向相鄰之補強腳部彼此未由補強樑部連接,亦可實現既有建築物之柱部之充分之補強。其結果,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進行既有建築物之補強。 [2]於上述第1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補強腳部及補強交叉部亦可分別由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超高強度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或高強度混凝土硬化成之硬化體而構成。於該情形時,能夠更加提高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耐震性。 [3]於上述第1項或第2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材齡28天時之補強腳部及補強交叉部之壓縮強度亦可為60 N/mm2 以上。於該情形時,能夠更加提高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耐震性。 [4]於上述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於將參數l、t分別定義為 l: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之凹部之寬度 t:凹部之深度 之情形時, 滿足l/t≧3.5。於該情形時,於剪力於凹部與凸部之間傳遞時,凸部極不易破損。 [5]於上述第4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深度t亦可為7 cm以下。於該情形時,獲得相對較淺之凹部。因此,容易於基礎部形成凹部,並且於在基礎部形成凹部時可抑制基礎部內之鋼筋露出。換言之,於在基礎部形成凹部時,基礎部內之鋼筋極不易破損。 [6]於上述第1項~第5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於將參數A、B分別定義為 A: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之面積 B: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假想直線、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之情形時, 滿足B/A≧1.0。於該情形時,於剪力於凹部與凸部之間傳遞時,於凹部之附近基礎部極不易破損。 [7]於上述第1項~第5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亦可於基礎部之上表面設置有朝向下方凹陷之第1凹部及第2凹部,於補強腳部之下端面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第1凸部及第2凸部,第1凹部與第1凸部嵌合,第2凹部與第2凸部嵌合。於該情形時,藉由複數個凹部及複數個凸部之嵌合而使補強腳部與基礎部連接,故而作用於補強柱部之剪力容易進一步傳遞至基礎部。因此,實現既有建築物之柱部之進一步補強。 [8]於上述第7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亦可為第1及第2凹部沿著柱部及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第1及第2凸部沿著柱部及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C分別定義為 A1:自上方觀察時之第1凹部之面積 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A2:自上方觀察時之第2凹部之面積 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2假想直線、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C:面積B1之區域與面積B2之區域重疊之部分之面積 之情形時, 滿足(B1+B2-C)/(A1+A2)≧1.0。於該情形時,於剪力於第1凹部與第1凸部之間、第2凹部與第2凸部之間傳遞時,於各凹部之附近基礎部極不易破損。 [9]於上述第7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亦可為第1及第2凹部沿著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第1及第2凸部沿著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分別定義為 A1:自上方觀察時之第1凹部之面積 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第2凹部擴展之方式相對於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與第2凹部中靠第1凹部之外周緣相切且與延伸方向正交之第2假想直線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A2:自上方觀察時之第2凹部之面積 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側且遠離第1凹部之側擴展之方式相對於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3假想直線、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之情形時, 滿足(B1+B2)/(A1+A2)≧1.0。於該情形時,於剪力於第1凹部與第1凸部之間、第2凹部與第2凸部之間傳遞時,於各凹部之附近基礎部極不易破損。 [10]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係製造已補強之建築物之方法,於既有建築物設置補強構造物且藉由補強構造物而補強既有建築物,該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柱部之端部及樑部之端部。該製造方法包含:第1步驟,其藉由鑿削基礎部之上表面,而於上表面設置凹部;第2步驟,其係於第1步驟之後,於與柱部、樑部及交叉部分別對應之位置配置鋼筋,並且以錨定鋼筋之上端部與柱部之下端部對向之方式於基礎部埋設錨定鋼筋;第3步驟,其係於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柱部之鋼筋及錨定鋼筋之方式設置第1模框,且於第1模框內填充第1補強材料,藉此將於內部埋設有錨定鋼筋之上端部之補強腳部形成於柱部之下端部;第4步驟,其係於第3步驟之後,藉由於第1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而形成補強柱部;第5步驟,其係於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樑部之鋼筋之方式設置第2模框,於第2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藉此形成補強樑部;及第6步驟,其係於第4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交叉部之鋼筋之方式設置第3模框,於第3模框內填充第2補強材料,藉此形成補強交叉部。補強腳部係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補強交叉部係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藉由於第3步驟中填充至凹部之第1補強材料,而於補強腳部之下端面形成朝向下方突出且與凹部嵌合之凸部。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1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1]於上述第10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第1及第2補強材料亦可分別為聚合物水泥砂漿、超高強度砂漿或高強度混凝土。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2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2]於上述第10項或第11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材齡28天時之補強腳部及補強交叉部之壓縮強度亦可為60 N/mm2 以上。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3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3]於上述第10項~第12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亦可為於將參數l、t分別定義為 l: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之凹部之寬度 t:凹部之深度 之情形時, 滿足l/t≧3.5。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4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4]於上述第13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深度t亦可為7 cm以下。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5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5]於上述第10項~第14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亦可為於將參數A、B分別定義為 A: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之面積 B: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假想直線、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之情形時, 滿足B/A≧1.0。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6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6]於上述第10項~第14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亦可為於第1步驟中,藉由鑿削基礎部之上表面,而於上表面設置第1凹部及第2凹部,藉由於第3步驟中填充至第1凸部及第2凹部之第1補強材料,而於補強腳部之下端面形成朝向下方突出且分別嵌合於第1及第2凹部之第1及第2凸部。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7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7]於上述第16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亦可為第1及第2凹部沿著柱部及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第1及第2凸部沿著柱部及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C分別定義為 A1:自上方觀察時之第1凹部之面積 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A2:自上方觀察時之第2凹部之面積 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2假想直線、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C:面積B1之區域與面積B2之區域重疊之部分之面積 之情形時, 滿足(B1+B2-C)/(A1+A2)≧1.0。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8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18]於上述第16項中所記載之方法中,亦可為第1及第2凹部沿著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第1及第2凸部沿著樑部及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分別定義為 A1:自上方觀察時之第1凹部之面積 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第2凹部擴展之方式相對於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與第2凹部中靠第1凹部之外周緣相切且與延伸方向正交之第2假想直線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A2:自上方觀察時之第2凹部之面積 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基礎部之外周緣側且遠離第1凹部之側擴展之方式相對於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3假想直線、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之情形時, 滿足(B1+B2)/(A1+A2)≧1.0。於該情形時,獲得與上述第9項中所記載之已補強之建築物相同之作用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進行既有建築物之補強。
以下將說明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例示,故而本發明並不應限定於以下之內容。於以下之說明中,對具有相同要素或相同功能之要素使用相同符號,省略重複之說明。 [已補強之建築物之構成] 首先,參照圖1~圖5,對針對既有建築物1施工有補強構造物2的已補強之建築物3之構造進行說明。既有建築物1具備位於1樓部分(地上部分)之底層架空構造4、及位於底層架空構造4之上部之上部構造5。 底層架空構造4具有基礎4a(基礎部)、基礎樑4b、底層架空柱4c(柱部)、底層架空樑4d(樑部)、及正交壁4h。基礎4a及基礎樑4b嵌入至地面(地基)GL(參照圖2)內,將已補強之建築物3整體之負載傳遞至地基。基礎4a、基礎樑4b、底層架空柱4c及底層架空樑4d例如由鋼筋混凝土而構成。即,該等係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未圖示)而成者。既有建築物1中之混凝土硬化體之材齡28天時之壓縮強度例如亦可為13.5 N/mm2 以上。 於圖1之例中,基礎4a以沿著已補強之建築物3之外周排列之方式而配置。如圖2~圖5所示,於基礎4a之上表面設置有朝向下方凹陷之凹部6。凹部6位於底層架空柱4c之前方,呈四邊形狀。基礎樑4b及正交壁4h於相鄰之基礎4a之間沿著一方向(於本例中為既有建築物1之深度方向)延伸。 底層架空柱4c豎立設置於基礎4a上,沿著鉛直方向延伸。底層架空柱4c將基礎4a與上部構造5連接,支持上部構造5。底層架空柱4c之上端部與底層架空樑4d連接,亦作為交叉部4e而發揮功能。底層架空樑4d於相鄰之底層架空柱4c之間延伸。底層架空樑4d與底層架空柱4c一起支持上部構造5。正交壁4h設置於由基礎樑4b、排列於既有建築物1之深度方向之底層架空柱4c、及於既有建築物1之深度方向延伸之底層架空樑4d包圍之區域。 [補強構造物之構成] 其次,參照圖1~圖4,對補強構造物2詳細地進行說明。補強構造物2具有補強柱部21、補強腳部22、補強樑部23、及補強交叉部24。 補強柱部21配置於底層架空柱4c之表面側,沿著底層架空柱4c於鉛直方向延伸。補強柱部21係於混凝土硬化體21a內配置有鋼筋21b而構成。補強柱部21中之混凝土硬化體之材齡28天時之壓縮強度例如亦可為27 N/mm2 以上。 鋼筋21b位於遠離底層架空柱4c之表面之位置。鋼筋21b具有複數個主筋21c及複數個剪切補強筋21d。主筋21c以沿著鉛直方向延伸之方式縱貫於補強柱部21內。以自鉛直方向觀察,主筋21c於補強柱部21內呈矩形之方式相互離開而排列。 剪切補強筋21d呈矩形狀,且以包圍主筋21c之方式與主筋21c連接。剪切補強筋21d與主筋21c之連接例如亦可藉由熔接或使用鉤等扣合構件之扣合而進行。 補強柱部21之下端部亦作為補強腳部22而發揮功能。補強腳部22配置於底層架空柱4c之表面側,沿著底層架空柱4c之下端部於鉛直方向延伸。補強腳部22位於凹部6之上方。補強腳部22係於補強構件22a內配置有鋼筋21b而構成。補強構件22a之一部分嵌入至凹部6內。換言之,於補強腳部22之下端面,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凸部25(參照圖2)。凸部25與基礎4a之凹部6嵌合。 補強構件22a之壓縮強度以相同天數之材齡比較之情形時,亦可為混凝土硬化體21a及下述混凝土硬化體23a之壓縮強度以上。補強構件22a例如既可為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亦可為超高強度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亦可為高強度混凝土硬化成之硬化體(高強度混凝土硬化體),亦可為混凝土硬化成之硬化體(混凝土硬化體)。 於補強構件22a內,除了鋼筋21b之下端部以外,還配置有複數個錨定鋼筋30及至少一個錨定鋼筋31。複數個錨定鋼筋30與主筋21c相同,以自鉛直方向觀察,於補強腳部22內呈矩形之方式相互離開而排列。複數個錨定鋼筋30之上端部分別與對應之主筋21c之下端部連接。 至少一個錨定鋼筋31自鉛直方向觀察,位於複數個錨定鋼筋30之內側。於本實施形態中,一個錨定鋼筋31以通過凹部6及凸部25之方式,自鉛直方向觀察位於補強腳部22之大致中央。錨定鋼筋31之上端部係以與任一個主筋21c均不連接之狀態,配置於補強構件22a內。錨定鋼筋30、31之下端部配置於基礎4a內。即,錨定鋼筋30、31將補強腳部22與基礎4a連通。 錨定鋼筋30、31發揮將自既有建築物1傳遞至補強構造物2之振動能量(例如,地震能量)傳遞至基礎4a之作用。錨定鋼筋30、31例如亦可為接著系錨。於該情形時,於錨定鋼筋30、31之下端部插入以於鉛直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於基礎4a之孔內之狀態下,將環氧樹脂系或水泥系之接著劑填充至該孔內,藉此將錨定鋼筋30、31固定於基礎4a。錨定鋼筋30、31相對於基礎4a之固定長度只要為實現相對於基礎4a之充分固定之長度則無特別限定,例如既可為錨定鋼筋30、31之直徑之12倍(12D)以上,亦可為錨定鋼筋30、31之直徑之16倍(16D)以上。錨定鋼筋30、31例如亦可為SD345、SD295、SD420、SD280。再者,SD345及SD295係根據JIS G 3112:2010「鋼筋混凝土用棒鋼」。SD420及SD280係根據CNS560「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 補強樑部23配置於底層架空樑4d之表面側,沿著底層架空樑4d於水平方向延伸。補強樑部23係於混凝土硬化體23a內配置有鋼筋23b而構成。補強樑部23中之混凝土硬化體之材齡28天時之壓縮強度例如亦可為27 N/mm2 以上。 鋼筋23b位於遠離底層架空樑4d之表面之位置。鋼筋23b具有複數個主筋23c及複數個剪切補強筋23d。主筋23c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之方式縱貫於補強樑部23內。主筋23c以自水平方向觀察,於補強樑部23內呈矩形之方式相互離開而排列。 剪切補強筋23d呈矩形狀,且以包圍主筋23c之方式與主筋23c連接。剪切補強筋23d與主筋23c之連接例如亦可藉由熔接或使用鉤等扣合構件之扣合而進行。 補強交叉部24配置於交叉部4e之表面側。補強交叉部24將補強柱部21及補強樑部23之端部彼此連接。因此,補強交叉部24位於補強柱部21與補強樑部23之交點。因此,補強構造物2藉由補強柱部21、補強腳部22、補強樑部23及補強交叉部24而整體上呈U字形狀。 補強交叉部24係於補強構件24a內配置有鋼筋21b、23b而構成。補強構件24a之壓縮強度係以相同天數之材齡比較之情形時,亦可大於混凝土硬化體21a、23a之壓縮強度。補強構件24a例如既可為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亦可為超高強度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亦可為高強度混凝土硬化成之硬化體(高強度混凝土硬化體),亦可為混凝土硬化成之硬化體(混凝土硬化體)。 [凹部之詳細情況] 此處,參照圖4及圖5,對凹部6進而詳細地進行說明。 於因地震等之發生而自凸部25對凹部6作用剪力時,較理想的是基礎4a不被破壞。此處,如圖4所示,設想自凸部25對凹部6向圖4之左方向作用剪力,而使凹部6與基礎4a之間之區域R被水平地破壞之情形。認為最大剪切應力之方向係自作為凹部6之應力集中部之角部P為45°,故而以相對於基礎樑4b及補強樑部23之延伸方向(水平方向)以45°之角度自角部P朝向基礎4a之左外周緣4f相互擴展之方式延伸的一對假想直線為剪切帶SB。因此,區域R係由凹部6之左外周緣6a、一對剪切帶SB、及基礎4a之左外周緣4f包圍而構成。若將參數A、B分別定義為 l:凹部6之寬度[cm] b:凹部6之深度[cm] L:凹部6與左外周緣4f之離開距離(區域R之高度)[cm] A: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6之面積[cm2 ] B:自上方觀察時之區域R之面積[cm2 ] Fc-ex :構成基礎4a之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kg/cm2 ] Fc :構成補強腳部22之補強構件22a之壓縮強度[kg/cm2 ] QPA :區域R之極限剪切耐力[kg]R Q:凸部25之極限剪切耐力[kg], 則A、B、QPAR Q分別由式1~4表示。
Figure 02_image001
若滿足式5,則基礎4a之區域R不會於凸部25之前被剪切破壞。
Figure 107104096-A0305-02-0017-3
因此,若利用A、B整理式3~5則獲得式6。
Figure 107104096-A0305-02-0017-4
因此,凹部6之面積A及區域R之面積B亦可至少滿足式6。
以下,表示將構成基礎4a之混凝土硬化體之代表性的Fc-ex之值與構成補強腳部22之補強構件22a之代表性的Fc之值代入至式6中時之B/A之值。
Figure 107104096-A0305-02-0017-1
根據表1,既可為B/A≧1.0,亦可為B/A≧1.2,亦可為B/A≧1.4。此時,於剪力於凹部6與凸部25之間傳遞時,基礎4a之區域R極不易破損。
於因地震等之發生而自凸部25對凹部6作用剪力時,較理想的是凸部 25不被破壞。此處,若將參數t、RN分別設為t:凹部6之深度(參照圖5)[cm]
RN:機制時之軸力[kg],
RN由式7表示。
RN=t×b×0.8Fc-ex‧‧‧(7)
若滿足式8,則凸部25不被剪切破壞。
Figure 107104096-A0305-02-0018-5
因此,若利用l、t整理式1、4、7、8則獲得式9。
Figure 107104096-A0305-02-0018-6
因此,亦可為凹部6之寬度l及深度t至少滿足式9。
以下,表示將構成基礎4a之混凝土硬化體之代表性的Fc-ex之值與構成補強腳部22之補強構件22a之代表性的Fc之值代入至式9中時之l/t之值。
Figure 107104096-A0305-02-0018-2
根據表2,既可為l/t≧3.5,亦可為l/t≧4.5,亦可為l/t≧5.5。於該情形時,於剪力於凹部6與凸部25之間傳遞時,凸部25極不易破損。 另一方面,凹部6之深度t既可為7 cm以下,亦可為5 cm以下,亦可為3 cm以下。於該情形時,獲得相對較淺之凹部6。因此,容易於基礎4a形成凹部6,並且可抑制於在基礎4a形成凹部6時基礎4a內之鋼筋露出。換言之,於在基礎4a形成凹部6時,基礎4a內之鋼筋極不易破損。 如圖5所示,凹部6之底壁與側壁所成之角度θ既可為90°,亦可未達90°,亦可超過90°。角度θ例如既可為70°~110°左右,亦可為80°~100°左右。若角度θ為該範圍內,則可相對較容易地形成具有此種角度θ之凹部6。 [既有建築物之補強方法(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 繼而,參照圖4,對針對既有建築物1施工補強構造物2補強既有建築物1之方法,即補強構造物2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首先,鑿削基礎4a之上表面且設置有補強腳部22之預定之部位,形成凹部6(第1步驟)。 其次,對基礎4a設置錨定鋼筋30、31。其次,於底層架空柱4c之表面側配置鋼筋21b,並且於底層架空樑4d之表面側配置鋼筋23b(第2步驟)。再者,錨定鋼筋30、31與鋼筋21b、23b之設置順序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於鋼筋21b、23b之配置後將錨定鋼筋30、31設置於基礎4a。其次,將錨定鋼筋30之上端部與主筋21c之下端部連接。 其次,以包圍鋼筋21b之下端部之方式構成模框(第1模框)。其次,於模框內填充成為補強構件22a之補強材料(第1補強材料)。補強材料既可自模框之上部流入,亦可自模框之下部壓入。藉由於補強材料之硬化後卸除模框,而構成補強腳部22(第3步驟)。 其次,以包圍鋼筋21b中較交叉部4e靠下方之部分之方式構成模框(第1模框)。其次,於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藉由於混凝土之硬化後卸除模框,而構成補強柱部21(第4步驟)。 再者,於補強柱部21及補強腳部22由相同之補強材料而構成之情形時,亦可以包圍鋼筋21b中較交叉部4e靠下方之部分之方式構成模框(第1模框),於模框內澆注混凝土。於該情形時,藉由於混凝土之硬化後卸除模框,而同時構成補強柱部21及補強腳部22。 其次,以包圍鋼筋23b中與底層架空樑4d對應之部分之方式構成模框(第2模框)。其次,於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藉由於混凝土之硬化後卸除模框,而構成補強樑部23(第5步驟)。 其次,以包圍鋼筋21b、23b中與交叉部4e對應之部分之方式構成模框(第3模框)。其次,於模框內填充成為補強構件24a之補強材料(第2補強材料)。補強材料既可自模框之上部流入,亦可自模框之下部壓入。藉由於補強材料之硬化後卸除模框,而構成補強交叉部24(第6步驟)。 如此一來,獲得由補強柱部21、補強腳部22、補強樑部23及補強交叉部24而構成之補強構造物2。根據以上步驟,於既有建築物1設置補強構造物2,而完成已補強之建築物3。 [聚合物水泥砂漿之詳細情況] (1)聚合物水泥組合物 繼而,對聚合物水泥砂漿之詳細情況進行說明。成為該聚合物水泥砂漿之聚合物水泥組合物係補強工法用之聚合物水泥組合物,且含有水泥、細骨料、塑化劑、再乳化形粉末樹脂、無機系膨脹材、及合成樹脂纖維。 水泥係一般作為水硬性材料者,亦可使用任一之市售品。其等之中,較佳為包含JIS R 5210:2009「波特蘭水泥」中規定之波特蘭水泥。自流動性與速硬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包含早強波特蘭水泥。 自強度表現性之觀點而言,水泥之勃氏比表面積 較佳為3000 cm2 /g~6000 cm2 /g, 更佳為3300 cm2 /g~5000 cm2 /g, 進而較佳為3500 cm2 /g~4500 cm2 /g。 作為細骨料,可例示矽砂、河砂、陸地砂、海砂及碎砂等之砂類。細骨料可將自該等之中選擇之一種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該等之中,自使聚合物水泥砂漿向模框之填充性進一步順利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矽砂。 於將細骨料利用JIS A 1102:2014「骨料之篩分試驗方法」中規定之方法進行篩分之情形時,停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於篩孔2000 μm時,較佳為0質量%。於將細骨料全部通過篩孔2000 μm之篩之情形時,上述質量分率為0質量%。 停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較佳為 於篩孔1180 μm時,為5.0~25.0, 於篩孔600 μm時,為20.0~50.0, 於篩孔300 μm時,為20.0~50.0, 於篩孔150 μm時,為5.0~25.0, 於篩孔75 μm時,為0~10.0, 停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更佳為 於篩孔1180 μm時,為10.0~20.0, 於篩孔600 μm時,為25.0~45.0, 於篩孔300 μm時,為25.0~45.0, 於篩孔150 μm時,為10.0~20.0, 於篩孔75 μm時,為0~5.0。 於將細骨料利用上述規定進行篩分之情形時,停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為上述範圍內,藉此可獲得具有更良好之材料耐分離性及流動性之砂漿、或具有更高之壓縮強度之砂漿硬化體。 於將細骨料利用JIS A 1102:2014「骨料之篩分試驗方法」中規定之方法進行篩分之情形時,細骨料之細度模數 較佳為2.00~3.00, 更佳為2.20~2.80, 進而較佳為2.30~2.70。 藉由使細骨料之細度模數為上述範圍,可獲得具有更良好之材料耐分離性或流動性之聚合物水泥砂漿、或具有更良好之強度特性之砂漿硬化體。 上述篩分可使用JIS Z 8801-1:2006「試驗用篩-第1部:金屬製網篩」中規定之孔徑不同之數個篩來進行。 細骨料之含量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80質量份~170質量份, 更佳為90質量份~16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100質量份~150質量份。 藉由使細骨料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可獲得具有更高之壓縮強度之砂漿硬化體。 塑化劑可例示三聚氰胺磺酸之甲醛縮合物、酪蛋白,酪蛋白鈣、及多羧酸系之塑化劑等。塑化劑可將自該等之中選擇之一種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自獲得較高之減水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多羧酸系之塑化劑。藉由使用多羧酸系之塑化劑,可降低水粉體比,使砂漿硬化體之強度表現性進一步良好。 塑化劑之含量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0.02質量份~0.70質量份, 更佳為0.05質量份~0.65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0.10質量份~0.60質量份。 藉由使塑化劑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可獲得具有更良好之流動性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又,可獲得具有更高之壓縮強度之砂漿硬化體。 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之種類及製造方法並不特別限定,可使用利用公知之製造方法製造者。作為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例如,可列舉聚丙烯酸酯樹脂系、苯乙烯丁二烯合成橡膠系、及乙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合系之再乳化形粉末樹脂。再乳化形粉末樹脂可將自該等之中選擇之一種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又,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亦可於表面具有抗黏連劑。自砂漿硬化體之耐久性之觀點而言,再乳化形粉末樹脂較佳為含有丙烯酸。進而,自接著性及壓縮強度之觀點而言,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5~20℃之範圍。 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之含量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0.5質量份~5.0質量份, 更佳為0.7質量份~4.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份~3.0質量份。 藉由使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可以進一步高水準同時實現聚合物水泥砂漿之接著性與砂漿硬化體之壓縮強度。 作為無機系膨脹材,可例示生石灰-石膏系膨脹材、石膏系膨脹材、鋁酸碸鈣系膨脹材、及生石灰-石膏-鋁酸碸鈣系膨脹材等。無機系膨脹材可將自該等之中選擇之一種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自更加提高砂漿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生石灰-石膏-鋁酸碸鈣系膨脹材。 無機系膨脹材之含量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0.1質量份~7.0質量份, 更佳為0.3質量份~5.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份~3.0質量份。 藉由使無機系膨脹材之含量為上述範圍,可表現進一步合適之膨脹性,抑制砂漿硬化體收縮,並且可進一步提高砂漿硬化體之壓縮強度。 作為合成樹脂纖維,可例示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EVA)、聚丙烯等聚烯烴、聚酯、聚醯胺、聚乙烯醇、維尼綸及聚氯乙烯等。合成樹脂纖維可將自該等之中選擇之一種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關於合成樹脂纖維之纖維長,自砂漿中之分散性、及砂漿硬化體之耐龜裂性提高之方面而言, 較佳為6 mm~18 mm, 更佳為8 mm~16 mm, 進而較佳為10 mm~14 mm。 合成樹脂纖維之含量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0.10質量份~0.70質量份, 更佳為0.20質量份~0.6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0.25質量份~0.55質量份。 藉由使合成樹脂纖維之纖維長及含量為上述範圍,可更加提高砂漿中之分散性或砂漿硬化體之耐龜裂性。即,藉由合成樹脂纖維之存在,可抑制砂漿硬化體之皸裂,並且可提高砂漿硬化體之彎曲耐力。又,硬化時之乾燥收縮變小,可縮短直至表現砂漿硬化體之強度為止之期間。因此,可實現工期之短期化。 本實施形態之聚合物水泥組合物根據用途,亦可含有凝結調整劑、增黏劑、金屬系膨脹材、及消泡劑等。 (2)聚合物水泥砂漿 聚合物水泥砂漿包含上述聚合物水泥組合物與水。聚合物水泥砂漿可藉由將上述聚合物水泥組合物與水調配並混練而調製。以此方式調製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具有優異之流動性(流動值)。因此,可使向用以形成補強構造物2之模框內之填充(流入)順利地進行。因此,可作為補強構造物2之製造用之聚合物水泥砂漿而較佳地使用。於調製聚合物水泥砂漿時,藉由適當變更水粉體比(水量/聚合物水泥組合物量),可調整聚合物水泥砂漿之流動值。 水粉體比 較佳為0.08~0.16, 更佳為0.09~0.15, 進而較佳為0.10~0.14。 藉由使水粉體比為上述範圍,而使硬化前之聚合物水泥砂漿表現良好之流動性,並且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之砂漿硬化體表現充分之強度。因此,可藉由硬化之砂漿硬化體而充分地補強既有建築物1。 本說明書中之流動值係按照以下之順序測定。於厚度5 mm之研磨板玻璃之上配置內徑50 mm、高度100 mm之圓筒形狀之氯乙烯製管。此時,以將氯乙烯製管之一端與研磨板玻璃接觸,且另一端朝上之方式配置。自另一端側之開口注入聚合物水泥砂漿,於氯乙烯製管內填充聚合物水泥砂漿之後,將氯乙烯製管垂直地提昇。於砂漿之擴散靜止之後,測定相互正交之2個方向之直徑(mm)。將測定值之平均值設為流動值(mm)。 聚合物水泥砂漿之流動值 較佳為170 mm~250 mm, 更佳為190 mm~240 mm, 進而較佳為200 mm~230 mm。 藉由使流動值為上述範圍,可獲得材料耐分離性及填充性優異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又,可確保硬化前之聚合物水泥砂漿之流動性。 (3)砂漿硬化體 砂漿硬化體係可將上述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而形成。以此方式形成之砂漿硬化體於與形成底層架空柱4c之下端部或交叉部4e之混凝土一體化時,強度表現性優異。因此,可縮短補強工法之工期。又,由於具有優異之強度特性及優異之耐久性,故而可提高既有建築物1之耐震性。 本說明書之壓縮強度係根據JIS A 1171:2000「聚合物水泥砂漿之試驗方法」之「7.硬化之聚合物水泥砂漿之試驗」所獲得之值(N/mm2 )。本說明書之彎曲強度係根據JIS A 1171:2000「聚合物水泥砂漿之試驗方法」之「7.硬化之聚合物水泥砂漿之試驗」所獲得之值(N/mm2 )。 利用上述試驗方法測定之砂漿硬化體之材齡28天時之壓縮強度 較佳為60 N/mm2 以上, 更佳為70 N/mm2 以上。 砂漿硬化體之材齡28天以後之壓縮強度亦較佳為上述範圍。 藉由使壓縮強度為上述範圍,而於與形成底層架空柱4c之下端部或交叉部4e之混凝土一體化時,可發揮進一步優異之耐震性能。 [超高強度砂漿之詳細情況] 繼而,對超高強度砂漿進行說明。作為超高強度砂漿之一例,可列舉對水泥、矽灰、細骨料、無機質微粉末、包含減水劑及消泡劑之水硬性組合物添加纖維及水而製造之砂漿組合物。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3 S量 較佳為40.0質量%~75.0質量%, 更佳為45.0質量%~73.0質量%, 進而較佳為48.0質量%~70.0質量%, 特佳為50.0質量%~68.0質量%。 若C3 S量未達40.0質量%則存在壓縮強度變低之傾向,若超過75.0質量%則存在水泥之燒成本身困難之傾向。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3 A量 較佳為未達2.7質量%, 更佳為未達2.3質量%, 進而較佳為未達2.1質量%, 特佳為未達1.9質量%。 若C3 A量為2.7質量%以上則流動性容易變得不充分。再者,C3 A量之下限值並不特別限定,為0.1質量%左右。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2 S量 較佳為9.5質量%~40.0質量%, 更佳為10.0質量%~35.0質量%, 進而較佳為12.0質量%~30.0質量%。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4 AF量 較佳為9.0質量%~18.0質量%, 更佳為10.0質量%~15.0質量%, 進而較佳為11.0質量%~15.0質量%。 若為此種水泥之礦物組成之範圍,則容易確保砂漿組合物之較高之流動性及其硬化體之較高之壓縮強度。 關於水泥之粒度,45 μm篩餘物之上限 較佳為25.0質量%, 更佳為20.0質量%, 進而較佳為18.0質量%, 特佳為15.0質量%。 關於水泥之粒度,45 μm篩餘物之下限 較佳為0.0質量%, 更佳為1.0質量%, 進而較佳為2.0質量%, 特佳為3.0質量%。 若水泥之粒度為該範圍,則可確保較高之壓縮強度。又,使用該水泥而調製出之漿料具有適度之黏性,故而即便於添加下述纖維之情形時亦可確保充分之分散性。 水泥之勃氏比表面積 較佳為2500 cm2 /g~4800 cm2 /g, 更佳為2800 cm2 /g~4000 cm2 /g, 進而較佳為3000 cm2 /g~3600 cm2 /g, 特佳為3200 cm2 /g~3500 cm2 /g。 若水泥之勃氏比表面積未達2500 cm2 /g則存在砂漿組合物之強度變低之傾向,若超過4800 cm2 /g則存在低水水泥比之流動性降低之傾向。 於製造上述水泥時,不需要進行與通常之水泥特別不同之操作。上述水泥可藉由根據以石灰石、矽石、礦渣、煤灰、建設產生土、高爐灰塵等原料之調合為目標之礦物組成而改變,利用實機窯燒成之後,對所獲得之爐渣添加石膏並粉碎為特定之粒度而製造。燒成窯可使用一般的NSP窯或SP窯等使用,粉碎能夠使用一般的球磨機等粉碎機。又,亦可根據需要,將2種以上之水泥混合。 上述矽灰係將於製造金屬矽、矽鐵、電熔鋯等時所產生之排氣中之灰塵集塵所獲得之副產物,主成分為可溶於鹼溶液之非晶質之SiO2 。 矽灰之平均粒徑 較佳為0.05 μm~2.0 μm, 更佳為0.10 μm~1.5 μm, 進而較佳為0.18 μm~0.28 μm, 特佳為0.20 μm~0.28 μm。 藉由使用此種矽灰,容易確保砂漿組合物之較高之流動性及其硬化體之較高之壓縮強度。 上述砂漿組合物係以水泥及矽灰之合計量為基準,使矽灰 較佳為包含3質量%~30質量%, 更佳為包含5質量%~20質量%, 進而較佳為包含10質量%~18質量%, 特佳為包含10質量%~15質量%。 作為上述細骨料,並不特別限制,亦可使用河砂、陸地砂、海砂、碎砂、矽砂、石灰石細骨料、高爐礦渣細骨料、鎳鐵礦渣細骨料、銅礦渣細骨料、電爐氧化礦渣細骨料等。細骨料之吸水率較佳為5.00%以下,更佳為4.00%以下,進而較佳為3.00%以下,特佳為2.80%以下。藉此,可獲得更穩定之流動性。又,所謂「吸水率」,係指根據JIS A 1109:2006中規定之骨料之吸水率(單位:%)之測定方法而測定出之值。又,細骨料之粒度全部通過10 mm篩,較佳為85質量%以上通過5 mm篩。 又,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中之細骨料量 較佳為100 kg/m3 ~800 kg/m3 , 更佳為200 kg/m3 ~600 kg/m3 , 進而較佳為250 kg/m3 ~500 kg/m3 。 作為無機質微粉末,亦可使用石灰石粉、矽石粉、碎石粉、礦渣粉等微粉末。無機質微粉末係使石灰石粉、矽石粉、碎石粉、礦渣粉等粉碎或分級至勃氏比表面積成為2500 cm2 /g以上為止而成之微粉末,期待改善砂漿組合物之流動性。 無機質微粉末之勃氏比表面積 較佳為3000 cm2 /g~5000 cm2 /g, 更佳為3200 cm2 /g~4500 cm2 /g, 進而較佳為3400 cm2 /g~4300 cm2 /g, 特佳為3600 cm2 /g~4300 cm2 /g。 細骨料與無機質微粉末之混合物係使粒徑0.15 mm以下之粒群 較佳為包含40質量%~80質量%, 更佳為包含45質量%~80質量%, 進而較佳為包含50質量%~75質量%。 上述混合物係使粒徑0.075 mm以下之粒群 較佳為包含30質量%~80質量%, 更佳為包含35質量%~70質量%, 進而較佳為包含40質量%~65質量%。 若細骨料與無機質微粉末之混合物中所包含之粒徑0.075 mm以下之粒群未達30質量%,則存在砂漿組合物之黏性不充分而材料分離之虞。 細骨料與無機質微粉末之混合物相對於水泥及矽灰之合計量100質量份, 較佳為細骨料包含10質量份~60質量份,無機質微粉末包含5質量份~55質量份, 更佳為細骨料包含15質量份~45質量份,無機質微粉末包含10質量份~4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細骨料包含20質量份~35質量份,無機質微粉末包含15質量份~30質量份。 又,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每1 m3 之細骨料及無機質微粉末之混合物之單位量 較佳為200 kg/m3 ~1000 kg/m3 , 更佳為400 kg/m3 ~900 kg/m3 , 進而較佳為500 kg/m3 ~800 kg/m3 。 作為減水劑,亦可使用木質素系、萘磺酸系、胺磺酸系、多羧酸系之減水劑、高性能減水劑、高性能AE減水劑等。自確保低水水泥比之流動性之觀點而言,作為減水劑,既可使用多羧酸系之減水劑、高性能減水劑或高性能AE減水劑,亦可使用多羧酸系之高性能減水劑。又,為了使減水劑為預先混和之預混料類型之砂漿組合物,較佳為減水劑之性狀為粉體。 上述砂漿組合物相對於水泥與矽灰之合量100質量份,使減水劑 較佳為包含0.01質量份~6.0質量份, 更佳為包含0.05質量份~4.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包含0.07質量份~3.0質量份, 特佳為包含0.10質量份~2.0質量份。 作為上述消泡劑,可列舉特殊非離子調配型界面活性劑、聚伸烷基衍生物、疏水性氧化矽、聚醚系等。於該情形時,上述砂漿組合物相對於水泥與矽灰之合量100質量份,使消泡劑 較佳為包含0.01質量份~2.0質量份, 更佳為包含0.02質量份~1.5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包含0.03質量份~1.0質量份。 砂漿組合物亦可根據需要,含有1種以上之膨脹材、收縮降低劑、凝結促進劑、凝結延遲劑、增黏劑、再乳化形樹脂粉末、聚合物乳膠等。 於上述砂漿組合物中,水之添加量相對於水泥與矽灰之合量100質量份, 較佳為10質量份~25質量份, 更佳為12質量份~2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份~18質量份。 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之單位水量 較佳為180 kg/m3 ~280 kg/m3 , 更佳為200 kg/m3 ~270 kg/m3 , 進而較佳為210 kg/m3 ~260 kg/m3 。 砂漿組合物(超高強度砂漿)如上所述,包含纖維。作為纖維,可列舉有機纖維及無機纖維。作為有機纖維,可列舉聚丙烯纖維、聚乙烯纖維、維尼綸纖維、丙烯酸纖維、尼龍纖維等。作為無機纖維,可列舉玻璃纖維、碳纖維等。 纖維之標準纖維長 較佳為2 mm~50 mm, 更佳為3 mm~40 mm, 進而較佳為4 mm~30 mm, 特佳為5 mm~20 mm。 纖維之切斷伸長率之上限值 較佳為200%以下, 更佳為100%以下, 進而較佳為50%以下, 特佳為30%以下。 纖維之切斷伸長率之下限值較佳為1%以上。 纖維之比重 較佳為0.90~3.00, 更佳為1.00~2.00, 進而較佳為1.10~1.50。 纖維之縱橫比(標準纖維長/纖維直徑) 較佳為5~1200, 更佳為10~600, 進而較佳為20~300, 特佳為30~200。 藉由使用滿足該等條件之纖維,可確保砂漿組合物之較高之流動性,亦能夠提高耐火性能。又,亦能夠抑制邊緣缺陷等因衝擊所致之缺損。 纖維之添加量相對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以外加比例計, 較佳為0.05體積%~4體積%, 更佳為0.1體積%~3體積%, 進而較佳為0.3體積%~2體積%。 若纖維之添加量為0.05體積%以上,則存在容易獲得充分之耐火爆裂性、耐衝擊性之傾向。若有機纖維之添加量為4體積%以下,則存在容易在砂漿組合物中練混有機纖維之傾向。 上述砂漿組合物之製造方法並不特別限定,亦可藉由將水及有機纖維以外之材料之一部分或全部預先混合,其次添加水並加入至攪拌器進行混練而製造。砂漿組合物之混練中使用之攪拌器並不特別限定,亦可使用砂漿用攪拌器、二軸強制混練攪拌器、鍋型攪拌器、薄漿攪拌器等。砂漿組合物亦可以可不於現場進行標準熱處理之方式採用常溫硬化型。 超高強度砂漿之砂漿硬化體之材齡28天時之壓縮強度自耐震性、成本及耐久性之觀點而言, 較佳為80 N/mm2 ~200 N/mm2 , 更佳為100 N/mm2 ~200 N/mm2 , 進而較佳為150 N/mm2 ~200 N/mm2 。 [高強度混凝土之詳細情況] 繼而,對高強度混凝土之詳細情況進行說明。高強度混凝土係根據JIS A 5308:2014「預攪拌混凝土」中所記載之高強度混凝土,含有水泥、骨料、混和材料及水。 水泥係一般作為水硬性材料者,亦可使用任一之市售品。其等之中,較佳為包含JIS R 5210:2009「波特蘭水泥」、JIS R 5211:2009「高爐水泥」、JIS R 5212:2009「氧化矽水泥」、JIS R 5213:2009「飛灰水泥」中規定之水泥。 骨料較佳為使用JIS A 5308:2014「預攪拌混凝土」附屬書A「預攪拌混凝土用骨料」中所記載之碎石及碎砂或砂石及砂。 碎石及砂石之最大尺寸較佳為25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 混和材料較佳為使用選自JIS A 6201:2015「混凝土用飛灰」、JIS A 6202:2017「混凝土用膨脹材」、JIS A 6204:2011「混凝土用化學混和劑」、JIS A 6205:2013「混凝土用防銹劑」、JIS A 6206:2013「混凝土用高爐礦渣微粉末」及JIS A 6207:2016「混凝土用矽灰」中規定之飛灰、膨脹材、化學混和劑、防銹劑、高爐礦渣微粉末及矽灰中之至少一者。 高強度混凝土之坍落度(slump)較佳為6 cm~20 cm。又,坍落流動度較佳為42.5 cm~70 cm。 高強度混凝土之空氣量較佳為3.0%~6.0%。 高強度混凝土之混凝土硬化體之材齡28天時之壓縮強度較佳為50 N/mm2 以上,更佳為55 N/mm2 以上,進而較佳為60 N/mm2 以上。 [作用] 於如以上般之本實施形態中,錨定鋼筋30、31將補強腳部22與基礎4a連通,並且設置於補強腳部22之下端面之凸部25與基礎4a之上表面之凹部6嵌合。因此,即便於因地震等之發生而對已補強之建築物3作用水平方向之外力之情形時,作用於補強柱部21之剪力亦經由與錨定鋼筋30、31相互嵌合之凸部25及凹部6而傳遞至基礎4a。因此,即便於水平方向相鄰之補強腳部22彼此未利用補強樑部連接,亦可實現既有建築物1之底層架空柱4c之充分之補強。因此,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進行既有建築物1之補強。 [變化例]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亦可於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對上述實施形態加以各種變化。 (1)例如,亦可藉由對不具備底層架空構造4之既有建築物1設置補強構造物2,而構成已補強之建築物3。 (2)可為,補強構件22a之壓縮強度越大則於補強腳部22內延伸之錨定鋼筋30、31之長度越小。例如,若由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體(壓縮強度為60 N/mm2 )構成補強構件22a,則相對於由混凝土硬化體(壓縮強度為35 N/mm2 )構成補強構件22a之情形時,可使於補強腳部22內延伸之錨定鋼筋30、31之長度為約0.76倍。 (3)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凹部6係自上方觀察呈四邊形狀,但凹部6之形狀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具有各種形狀。例如,凹部6亦可係自上方觀察為圓形狀。 (4)錨定鋼筋30、31既可以通過凹部6及凸部25之方式配置於補強腳部22及基礎4a內,亦可以不通過凹部6及凸部25之方式配置於補強腳部22及基礎4a內。 (5)凹部6既可自上方觀察位於補強腳部22之中央部,亦可自上方觀察位於靠補強腳部22之周緣。 (6)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6之大小比補強腳部22之大小更小,但既可與補強腳部22之大小為相同程度,亦可比補強腳部22之大小更大。 (7)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基礎4a之上表面設置有一個凹部6,但亦可於基礎4a之上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凹部6。於該情形時,亦可於補強腳部22之下端面,設置有分別嵌合於各凹部6之複數個凸部25。藉由複數個凹部6及複數個凸部25之嵌合而使補強腳部22與基礎4a連接,故而作用於補強柱部21之剪力容易進一步傳遞至基礎4a。因此,可實現既有建築物1之底層架空柱4c之進一步補強。 例如,如圖6所示,亦可以沿著底層架空柱4c及補強腳部22排列之方向排列之方式將2個凹部6設置於基礎4a之上表面。此處,設想對位於靠補強腳部22之凹部61(第1凹部)與位於較凹部61更遠離補強腳部22之側之凹部62(第2凹部),自分別嵌合於凹部61、62內之凸部25(第1凸部及第2凸部)向圖6之左方向作用剪力,而使凹部61、62與基礎4a之間之區域R1、R2被水平地破壞之情形。區域R1係由自作為凹部61之應力集中部之角部P向45°之方向擴展且延伸之一對剪切帶SB1(第1假想直線)、凹部61之左外周緣6a、及基礎4a之左外周緣4f包圍而構成。區域R2係由自作為凹部62之應力集中部之角部P向45°之方向擴展且延伸之一對剪切帶SB2(第2假想直線)、凹部62之左外周緣6a、及基礎4a之左外周緣4f包圍而構成。於將參數A1、A2、B1、B2、C分別定義為 A1: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61之面積 A2: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62之面積 B1:自上方觀察時之區域R1之面積 B2:自上方觀察時之區域R2之面積 C:區域R1與區域R2重疊之部分之面積 之情形時,(B1+B2-C)/(A1+A2)既可為1.0以上,亦可為1.2以上,亦可為1.4以上。於該情形時,於剪力於凹部61、62與凸部25之間傳遞時,於各凹部61、62之附近基礎4a極不易破損。3個以上之凹部6沿著底層架空柱4c及補強腳部22排列之方向排列之情形時亦相同。 或者,例如,如圖7所示,亦可以沿著基礎樑4b及補強樑部23之延伸方向(水平方向)排列之方式將2個凹部6設置於基礎4a之上表面。此處,設想對位於圖7之左側之凹部63(第2凹部)與位於右側之凹部64(第1凹部),自分別嵌合於凹部63、64內之凸部25(第1凸部及第2凸部)向圖7之左方向作用剪力,而使凹部63、64與基礎4a之間之區域R3、R4被水平地破壞之情形。區域R3係由自作為凹部63之應力集中部之角部P向45°之方向擴展且延伸之一對剪切帶SB3(第3假想直線)、凹部63之左外周緣6a、及基礎4a之左外周緣4f包圍而構成。區域R4係由自作為凹部64之應力集中部之角部P向45°之方向擴展且延伸之一對剪切帶SB4(第1假想直線)、凹部64之左外周緣6a、及與凹部63中位於凹部64側之右外周緣6b相切且於與基礎樑4b及補強樑部23之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底層架空柱4c及補強腳部22排列之方向)延伸之假想直線SB5(第2假想直線)包圍而構成。於將參數A3、A4、B3、B4分別定義為 A3: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63之面積 A4:自上方觀察時之凹部64之面積 B3:自上方觀察時之區域R3之面積 B4:自上方觀察時之區域R4之面積 之情形時,(B3+B4)/(A3+A4)既可為1.0以上,亦可為1.2以上,亦可為1.4以上。於該情形時,於剪力於凹部63、64與凸部25之間傳遞時,於各凹部63、64之附近基礎4a極不易破損。3個以上之凹部6沿著基礎樑4b及補強樑部23之延伸方向(水平方向)排列之情形時亦相同。 (8)如圖8所示,底層架空構造4亦可進而具備於相鄰之基礎4a之間沿著一方向(於圖8中為既有建築物1之寬度方向)延伸之基礎樑4g。於該情形時,藉由補強柱部21及補強腳部22之存在而補強底層架空柱4c,故而於因地震等之發生而對已補強之建築物作用水平方向之外力之情形時,基礎樑4g先於底層架空柱4c而破壞。因此,一般而言,能夠使強度有裕度之基礎樑4g之性能發揮直至基礎樑4g破壞為止。 (9)於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化例(8)之任一者中,亦可於既有建築物1不設置正交壁4h。
1‧‧‧既有建築物2‧‧‧補強構造物3‧‧‧已補強之建築物4‧‧‧底層架空構造4a‧‧‧基礎4b‧‧‧基礎樑4c‧‧‧底層架空柱4d‧‧‧底層架空樑4e‧‧‧交叉部4f‧‧‧基礎4a之左外周緣4g‧‧‧基礎樑4h‧‧‧正交壁5‧‧‧上部構造6‧‧‧凹部6a‧‧‧左外周緣6b‧‧‧右外周緣21‧‧‧補強柱部21a‧‧‧混凝土硬化體21b‧‧‧鋼筋21c‧‧‧主筋21d‧‧‧剪切補強筋22‧‧‧補強腳部22a‧‧‧補強構件23‧‧‧補強樑部23a‧‧‧混凝土硬化體23b‧‧‧鋼筋23c‧‧‧主筋23d‧‧‧剪切補強筋24‧‧‧補強交叉部24a‧‧‧補強構件25‧‧‧凸部30‧‧‧錨定鋼筋31‧‧‧錨定鋼筋61‧‧‧凹部62‧‧‧凹部63‧‧‧凹部64‧‧‧凹部A‧‧‧參數A1‧‧‧參數A2‧‧‧參數A3‧‧‧參數A4‧‧‧參數B‧‧‧參數B1‧‧‧參數B2‧‧‧參數B3‧‧‧參數B4‧‧‧參數C‧‧‧參數GL‧‧‧地面(地基)P‧‧‧角部SB‧‧‧剪切帶SB1‧‧‧剪切帶SB2‧‧‧剪切帶SB3‧‧‧剪切帶SB4‧‧‧剪切帶SB5‧‧‧假想直線t‧‧‧深度θ‧‧‧角度
圖1係概略性地表示對具有底層架空構造(pilotis)之既有建築物施工有補強構造物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係主要表示底層架空構造及補強構造物之前視圖。 圖3係主要表示柱部之下端部、補強腳部及基礎部之立體圖。 圖4係主要表示柱部之下端部、補強腳部及基礎部之俯視圖。 圖5係圖4之V-V線剖視圖。 圖6係於另一例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主要表示柱部之下端部、補強腳部及基礎部之俯視圖。 圖7係於另一例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中,主要表示柱部之下端部、補強腳部及基礎部之俯視圖。 圖8係概略性地表示另一例之已補強之建築物之立體圖。
1‧‧‧既有建築物
2‧‧‧補強構造物
3‧‧‧已補強之建築物
4‧‧‧底層架空構造
4a‧‧‧基礎
5‧‧‧上部構造
6‧‧‧凹部
21‧‧‧補強柱部
21a‧‧‧混凝土硬化體
21b‧‧‧鋼筋
21c‧‧‧主筋
21d‧‧‧剪切補強筋
22‧‧‧補強腳部
22a‧‧‧補強構件
23‧‧‧補強樑部
23a‧‧‧混凝土硬化體
23b‧‧‧鋼筋
23c‧‧‧主筋
23d‧‧‧剪切補強筋
24‧‧‧補強交叉部
24a‧‧‧補強構件
25‧‧‧凸部
30‧‧‧錨定鋼筋
31‧‧‧錨定鋼筋
GL‧‧‧地面(地基)

Claims (14)

  1. 一種已補強之建築物,其具備:既有建築物;及補強構造物,其補強上述既有建築物;上述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上述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上述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柱部之端部及上述樑部之端部;上述補強構造物具有:補強柱部,其沿著上述柱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補強腳部,其沿著上述柱部配置,且將上述補強柱部與上述基礎部連接;補強樑部,其沿著上述樑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及補強交叉部,其配置於與上述交叉部對應之位置,且將上述補強柱部之端部與上述補強樑部之端部連接;上述補強腳部包含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該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上述補強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 該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於上述補強腳部及上述基礎部之內部,設置有以將該等連通之方式延伸之至少一個錨定鋼筋,於上述基礎部之上表面設置有朝向下方凹陷之凹部,於上述補強腳部之下端面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凸部,上述凹部與上述凸部嵌合,於將參數A、B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B/A≧1.0;A: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凹部之面積,B: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假想直線、上述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2. 一種已補強之建築物,其具備:既有建築物;及補強構造物,其補強上述既有建築物;上述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上述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上述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柱部之端部及上述樑部之端部;上述補強構造物具有: 補強柱部,其沿著上述柱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補強腳部,其沿著上述柱部配置,且將上述補強柱部與上述基礎部連接;補強樑部,其沿著上述樑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及補強交叉部,其配置於與上述交叉部對應之位置,且將上述補強柱部之端部與上述補強樑部之端部連接;上述補強腳部包含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該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上述補強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該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於上述補強腳部及上述基礎部之內部,設置有以將該等連通之方式延伸之至少一個錨定鋼筋,於上述基礎部之上表面設置有朝向下方凹陷之第1凹部及第2凹部,於上述補強腳部之下端面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第1凸部及第2凸部,上述第1凹部與上述第1凸部嵌合,上述第2凹部與上述第2凸部嵌合,上述第1及第2凹部沿著上述柱部及上述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上述第1及第2凸部沿著上述柱部及上述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C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B1+B2-C)/(A1+A2)≧1.0; A1: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1凹部之面積,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上述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A2: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2凹部之面積,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2假想直線、上述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C:面積B1之區域與面積B2之區域重疊之部分之面積。
  3. 一種已補強之建築物,其具備:既有建築物;及補強構造物,其補強上述既有建築物;上述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上述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上述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柱部之端部及上述樑部之端部;上述補強構造物具有:補強柱部,其沿著上述柱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 補強腳部,其沿著上述柱部配置,且將上述補強柱部與上述基礎部連接;補強樑部,其沿著上述樑部配置,且包含埋設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及補強交叉部,其配置於與上述交叉部對應之位置,且將上述補強柱部之端部與上述補強樑部之端部連接;上述補強腳部包含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該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上述補強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該硬化體之內部配置有鋼筋,於上述補強腳部及上述基礎部之內部,設置有以將該等連通之方式延伸之至少一個錨定鋼筋,於上述基礎部之上表面設置有朝向下方凹陷之第1凹部及第2凹部,於上述補強腳部之下端面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之第1凸部及第2凸部,上述第1凹部與上述第1凸部嵌合,上述第2凹部與上述第2凸部嵌合,上述第1及第2凹部沿著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上述第1及第2凸部沿著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B1+B2)/(A1+A2)≧1.0;A1: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1凹部之面積,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第2 凹部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上述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與上述第2凹部中靠上述第1凹部之外周緣相切且與上述延伸方向正交之第2假想直線圍成之區域之面積,A2: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2凹部之面積,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側且遠離上述第1凹部之側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3假想直線、上述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已補強之建築物,其中上述補強腳部及上述補強交叉部分別由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超高強度砂漿硬化成之硬化體或高強度混凝土硬化成之硬化體而構成。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已補強之建築物,其中材齡28天時之上述補強腳部及上述補強交叉部之壓縮強度為60N/mm2以上。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已補強之建築物,其中於將參數l、t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l/t≧3.5;l: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之上述凹部之寬度,t:上述凹部之深度。
  7. 如請求項6之已補強之建築物,其中深度t為7cm以下。
  8. 一種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已補強之建築物之方法,於既有建築物設置補強構造物且藉由上述補強構造物而補強上述既有建築物,上述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上述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上述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柱部之端部及上述樑部之端部;且該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包含:第1步驟,其藉由鑿削上述基礎部之上表面,而於上述上表面設置凹部;第2步驟,其係於上述第1步驟之後,於與上述柱部、上述樑部及上述交叉部分別對應之位置配置鋼筋,並且以錨定鋼筋之上端部與上述柱部之下端部對向之方式於上述基礎部埋設上述錨定鋼筋;第3步驟,其係於上述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柱部之上述鋼筋及上述錨定鋼筋之方式設置第1模框,且於上述第1模框內填充第1補強材料,藉此將於內部埋設有上述錨定鋼筋之上端部之補強腳部形成於上述柱部之下端部;第4步驟,其係於上述第3步驟之後,藉由於上述第1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而形成補強柱部;第5步驟,其係於上述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樑部之上述鋼筋之方式設置第2模框,於上述第2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藉此形成補強樑部;及第6步驟,其係於上述第4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交叉部之上述鋼筋之方式設置第3模框,於上述第3模框內填充第2補強材料,藉此形成補強交叉部; 上述補強腳部係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上述補強交叉部係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藉由於上述第3步驟中填充至上述凹部之上述第1補強材料,而於上述補強腳部之下端面形成朝向下方突出且與上述凹部嵌合之凸部,於將參數A、B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B/A≧1.0;A: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凹部之面積,B: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假想直線、上述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9. 一種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已補強之建築物之方法,於既有建築物設置補強構造物且藉由上述補強構造物而補強上述既有建築物,上述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上述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上述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柱部之端部及上述樑部之端部;且該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包含:第1步驟,其藉由鑿削上述基礎部之上表面,而於上述上表面設置第1凹部及第2凹部;第2步驟,其係於上述第1步驟之後,於與上述柱部、上述樑部及上述交叉部分別對應之位置配置鋼筋,並且以錨定鋼筋之上端部與上述柱部之下端部對向之方式於上述基礎部埋設上述錨定鋼筋;第3步驟,其係於上述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柱部之上述 鋼筋及上述錨定鋼筋之方式設置第1模框,且於上述第1模框內填充第1補強材料,藉此將於內部埋設有上述錨定鋼筋之上端部之補強腳部形成於上述柱部之下端部;第4步驟,其係於上述第3步驟之後,藉由於上述第1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而形成補強柱部;第5步驟,其係於上述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樑部之上述鋼筋之方式設置第2模框,於上述第2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藉此形成補強樑部;及第6步驟,其係於上述第4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交叉部之上述鋼筋之方式設置第3模框,於上述第3模框內填充第2補強材料,藉此形成補強交叉部;上述補強腳部係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上述補強交叉部係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藉由於上述第3步驟中填充至上述第1及第2凹部之上述第1補強材料,而於上述補強腳部之下端面形成朝向下方突出且分別嵌合於上述第1及第2凹部之第1凸部及第2凸部,上述第1及第2凹部沿著上述柱部及上述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上述第1及第2凸部沿著上述柱部及上述補強柱部排列之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C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B1+B2-C)/(A1+A2)≧1.0;A1: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1凹部之面積,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以45° 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上述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A2: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2凹部之面積,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2假想直線、上述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C:面積B1之區域與面積B2之區域重疊之部分之面積。
  10. 一種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已補強之建築物之方法,於既有建築物設置補強構造物且藉由上述補強構造物而補強上述既有建築物,上述既有建築物具有:基礎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柱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且設置於上述基礎部上;樑部,其於內部包含鋼筋;及交叉部,其位於上述柱部及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柱部之端部及上述樑部之端部;且該已補強之建築物之製造方法包含:第1步驟,其藉由鑿削上述基礎部之上表面,而於上述上表面設置第1凹部及第2凹部;第2步驟,其係於上述第1步驟之後,於與上述柱部、上述樑部及上述交叉部分別對應之位置配置鋼筋,並且以錨定鋼筋之上端部與上述柱部之下端部對向之方式於上述基礎部埋設上述錨定鋼筋;第3步驟,其係於上述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柱部之上述鋼筋及上述錨定鋼筋之方式設置第1模框,且於上述第1模框內填充第1補強材料,藉此將於內部埋設有上述錨定鋼筋之上端部之補強腳部形成於上述柱部之下端部; 第4步驟,其係於上述第3步驟之後,藉由於上述第1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而形成補強柱部;第5步驟,其係於上述第2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樑部之上述鋼筋之方式設置第2模框,於上述第2模框內澆注混凝土,藉此形成補強樑部;及第6步驟,其係於上述第4步驟之後,以覆蓋配置於上述交叉部之上述鋼筋之方式設置第3模框,於上述第3模框內填充第2補強材料,藉此形成補強交叉部;上述補強腳部係呈現混凝土硬化體以上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上述補強交叉部係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壓縮強度之硬化體,藉由於上述第3步驟中填充至上述第1及第2凹部之上述第1補強材料,而於上述補強腳部之下端面形成朝向下方突出且分別嵌合於上述第1及第2凹部之第1凸部及第2凸部,上述第1及第2凹部沿著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上述第1及第2凸部沿著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排列,於將參數A1、B1、A2、B2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B1+B2)/(A1+A2)≧1.0;A1: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1凹部之面積,B1: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1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第2凹部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1假想直線、上述第1凹部之外周緣、及與上述第2凹部中靠上述第1凹部之外周緣相切且與上述延伸方向正交之第2假想直線圍成之區域之面積,A2:自上方觀察時之上述第2凹部之面積, B2:自上表面觀察,由以自上述第2凹部之應力集中部朝向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側且遠離上述第1凹部之側擴展之方式相對於上述延伸方向以45°延伸之一對第3假想直線、上述第2凹部之外周緣、及上述基礎部之外周緣圍成之區域之面積。
  11. 如請求項8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上述第1及第2補強材料分別為聚合物水泥砂漿、超高強度砂漿或高強度混凝土。
  12. 如請求項8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材齡28天時之上述補強腳部及上述補強交叉部之壓縮強度為60N/mm2以上。
  13. 如請求項8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於將參數l、t分別定義為以下之情形時,滿足l/t≧3.5;l:上述樑部及上述補強樑部之延伸方向之上述凹部之寬度,t:上述凹部之深度。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深度t為7cm以下。
TW107104096A 2017-10-30 2018-02-06 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TWI759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9356A JP7009161B2 (ja) 2017-10-30 2017-10-30 補強済建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209356 2017-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7263A TW201917263A (zh) 2019-05-01
TWI759420B true TWI759420B (zh) 2022-04-01

Family

ID=6666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096A TWI759420B (zh) 2017-10-30 2018-02-06 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09161B2 (zh)
TW (1) TWI75942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0799A (ja) * 2003-03-31 2004-10-28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既存建物の耐震化補強工法
JP2017057626A (ja) * 2015-09-16 2017-03-23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耐震構造物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4923A (ja) * 1987-12-14 1989-06-16 Fujita Corp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柱、梁の接合部
JPH0739695B2 (ja) * 1989-06-20 1995-05-01 黒沢建設株式会社 プレキャスト鉄骨コンクリート柱体の連結構造
JP2545640B2 (ja) * 1990-08-10 1996-10-23 敏郎 鈴木 コンクリートの横打ち施工法および型枠
JP2742994B2 (ja) * 1996-02-19 1998-04-22 ショーボンド建設株式会社 橋脚補強工法
US8661768B2 (en) * 2011-04-11 2014-03-04 Structural Technologies, Llc Reinforced balcony and method of reinforcing a balcony
JP6071573B2 (ja) * 2013-01-17 2017-02-01 飛島建設株式会社 目荒らし施工方法
JP6248470B2 (ja) * 2013-08-27 2017-12-20 株式会社大林組 既存躯体の耐震補強構造及び方法
JP2016044396A (ja) * 2014-08-19 2016-04-04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補強構造物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JP6424045B2 (ja) * 2014-08-19 2018-11-14 宇部興産建材株式会社 補強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0799A (ja) * 2003-03-31 2004-10-28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既存建物の耐震化補強工法
JP2017057626A (ja) * 2015-09-16 2017-03-23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耐震構造物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82030A (ja) 2019-05-30
JP7009161B2 (ja) 2022-01-25
TW201917263A (zh) 201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314936A (ja) コンクリート建築物の補強構造及び補強方法
KR102229817B1 (ko) 산업부산물을 이용한 토목 및 건축 벽체 건설용 속빈 레고형 콘크리트 블록 성형용 모르타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속빈 레고형 콘크리트 블록
TWI786590B (zh) 耐震構造物用之聚合物水泥組合物、耐震構造物用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及砂漿硬化體
JP5615015B2 (ja) 耐震補強構造及び耐震補強方法
JP5326247B2 (ja) 水硬性モルタル
JP4986924B2 (ja) 耐震補強方法
TWI759420B (zh) 已補強之建築物及其製造方法
JP2007132132A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JP6683471B2 (ja) プレキャスト床版、橋梁構造及び橋梁構造の形成方法
JP2015218497A (ja) 耐震補強構造体及び耐震補強工法
JP6757947B2 (ja) 耐震補強工法
JP6217513B2 (ja) 円柱供試体の製造装置、製造方法及び圧縮強度測定方法
JP6012290B2 (ja) 高靱性・高強度モルタル組成物
JP2019188610A (ja) コンクリート組成物
JP6008227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における柱梁接合方法
CN211523642U (zh) 装配式钢结构短肢剪力墙和低层住宅建筑
Choudhary et al. Utilization of waste marble powder and silica fume in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JP2009030279A (ja) 杭式桟橋
JP4541244B2 (ja) 建築物の補強構造及びそれを含むコンクリート建築物
JP2015028281A (ja) 鉄筋補強セメント系構造体
JP6295019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
JP6063159B2 (ja) ペースト組成物
JP5592806B2 (ja) 高じん性・高強度モルタル組成物
JP5592807B2 (ja) 高じん性・高強度モルタル組成物
JP4601496B2 (ja) 気泡混合軽量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盛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