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8466B - 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的中繼 - Google Patents

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的中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8466B
TWI758466B TW107113846A TW107113846A TWI758466B TW I758466 B TWI758466 B TW I758466B TW 107113846 A TW107113846 A TW 107113846A TW 107113846 A TW107113846 A TW 107113846A TW I758466 B TWI758466 B TW I7584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relay
sidelink
sidelink channel
schedu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3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4058A (zh
Inventor
卡皮爾 古拉帝
吳志斌
蘇希古莫 巴海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4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4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8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84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 H04L5/0089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due to addition or removal of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態樣涉及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設備到設備(D2D)中繼。在一個態樣中,遠端使用者裝備(UE)可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網路實體連接的中繼UE發送排程請求。遠端UE進一步可以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中繼UE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在另外的態樣中,中繼UE可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遠端UE接收排程請求。中繼UE進一步可以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決定用於遠端UE的資源授權。中繼UE進一步可以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

Description

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的中繼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8年4月23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美國非臨時申請案第15/960,095號和於2017年5月5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502,363號的優先權,該兩份申請案以引用方式將其全部內容明確地併入本文。
大體而言,本案內容係關於通訊系統,並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設備到設備(D2D)中繼通訊。
廣泛地部署無線通訊系統,以便提供諸如電話、視訊、資料、訊息傳遞和廣播之類的各種電信服務。典型的無線通訊系統可以使用能夠藉由共享可用的系統資源,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進行通訊的多工存取技術。此種多工存取技術的實例包括分碼多工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工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工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系統和分時同步分碼多工存取(TD-SCDMA)系統。
在各種電信標準中已經採納了該等多工存取技術,以提供使得不同無線設備能夠在城市層面、國家層面、地區層面、乃至全球層面上進行通訊的共用協定。示例性電信標準是長期進化(LTE)。LTE是對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發佈的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行動服務標準的增強的集合。設計LTE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以及使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以便經由提高譜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來支援行動寬頻存取。但是,隨著針對行動寬頻存取需求的持續增加,存在著針對進一步改進LTE技術的需求。該等改進亦可以適用於其他多工存取技術和使用該等技術的電信標準。
例如,D2D通訊的當前實施可能抑制關於功率和資源利用的高效操作的期望位準。因此,可能期望無線通訊操作的改進。
以下內容提供了對一或多個態樣的簡單概括,以便提供對此種態樣的基本理解。該概括不是對所有預期態樣的廣泛概述,並且既不意欲識別所有態樣的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意欲圖示任意或全部態樣的範圍。其唯一目的是用簡單的形式呈現一或多個態樣的一些概念,作為稍後提供的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在一個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用於中繼使用者裝備(UE)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遠端UE接收排程請求。該方法進一步可以包括: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資源授權。該方法進一步可以包括: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中繼UE,其包括記憶體和與該記憶體相通訊的處理器。該處理器可以被配置為: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遠端UE接收排程請求。該處理器進一步可以被配置為: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由中繼UE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資源授權。該處理器進一步可以被配置為: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
在另外的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中繼UE,其包括:用於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遠端UE接收排程請求的構件。該中繼UE進一步可以包括:用於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由該中繼UE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資源授權的構件。該中繼UE進一步可以包括:用於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的構件。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儲存用於中繼UE處的無線通訊的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用於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遠端UE接收排程請求的代碼。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可以包括:用於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由該中繼UE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資源授權的代碼。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可以包括:用於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的代碼。
在一個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用於遠端UE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網路實體連接的中繼UE發送排程請求。該遠端UE進一步可以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遠端UE,其包括記憶體和與該記憶體相通訊的處理器。該處理器可以被配置為: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網路實體連接的中繼UE發送排程請求。該處理器進一步可以被配置為: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
在另外的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遠端UE,其包括:用於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網路實體連接的中繼UE發送排程請求的構件。該遠端UE進一步可以包括:用於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的構件。
在另一個態樣中,本案內容包括一種儲存用於遠端UE處的無線通訊的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用於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網路實體連接的中繼UE發送排程請求的代碼。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可以包括:用於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的代碼。
為了實現前述的和有關的目的,一或多個態樣包括下文充分描述的和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下文的描述和附圖詳細地闡述了一或多個態樣的某些說明性的特徵。但是,該等特徵僅僅表示在其中可以採用各個態樣之原理的各種方法中的幾種方法,並且該描述意欲包括所有此種態樣及其均等物。
下文結合附圖闡述的詳細描述意欲作為對各種配置進行描述,而不意欲表示在其中可以實踐本文描述的概念的僅有配置。詳細描述包括出於提供對各種概念的透徹理解的目的的具體細節。但是,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在不使用該等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該等概念。在一些實例中,為了避免對此種概念造成模糊,公知的結構和元件是以方塊圖形式示出的。
現在將參照各種裝置和方法來提供電信系統的若干態樣。該等裝置和方法將在下文的詳細描述中進行描述,並在附圖中經由各種方塊、元件、電路、過程、演算法等等(其被統稱為「元素」)來示出。可以使用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者其任意組合來實施該等元素。至於此種元素是被實施成硬體還是軟體,取決於特定的應用和對整個系統施加的設計約束。
經由實例的方式,元素或者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意組合,可以被實施成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的「處理系統」。處理器的實例包括被配置為執行貫穿本案內容描述的各種功能的微處理器、微控制器、圖形處理單元(GPUs)、中央處理單元(CPUs)、應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s)、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處理器、片上系統(SoC)、基頻處理器、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s)、可程式邏輯設備(PLDs)、狀態機、閘控邏輯、個別硬體電路和其他適當硬體。處理系統中的一或多個處理器可以執行軟體。軟體應當被廣泛地解釋為意謂指令、指令集、代碼、代碼區段、程式碼、程式、副程式、軟體元件、應用程式、軟體應用程式、套裝軟體、常式、子常式、物件、可執行檔、執行的執行緒、程序、函數等等,無論其被稱為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
因此,在一或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軟體或者其任意組合的方式來實施。若使用軟體的方式來實施,則可以將該等功能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編碼成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電腦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舉例而言(但並非限制),此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設計ROM(EEPROM)、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其他磁性儲存設備、前述類型的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組合,或者能夠用於儲存具有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電腦可執行代碼、能夠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
圖1是圖示無線通訊系統和存取網路100的實例的圖。該無線通訊系統(其亦被稱為無線廣域網路(WWAN))包括基地台102、UE 104和進化型封包核心(EPC)160。例如,UE 104a和UE 104b可以經由設備到設備(D2D)進行通訊。D2D通訊可以用於在諸如UE之類的設備之間提供直接通訊。D2D通訊使得一個設備能夠與另一個設備進行通訊,並且經由分配的資源向其他設備發送資料。在一個態樣中,UE 104a可以包括中繼元件410,該中繼元件410被配置為將資訊從基地台102中繼到UE 104b及/或將資訊從UE 104b中繼到基地台102。此外,在一個態樣中,UE 104b可以包括通訊元件420,該通訊元件420被配置為促進與UE 104a的側行鏈路通訊。在一些態樣中,UE 104a及/或UE 104b中的一者或二者可以與基地台102處於連接狀態。基地台102可以包括巨集細胞服務區(高功率蜂巢基地台)及/或小型細胞服務區(低功率蜂巢基地台)。巨集細胞服務區包括eNB。小型細胞服務區包括毫微微細胞服務區、微微細胞服務區和微細胞服務區。
基地台102(其被統稱為進化型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經由回載鏈路132(例如,S1介面),與EPC 160對接。除了其他功能之外,基地台102可以執行下文功能中的一或多個功能:使用者資料的傳輸、無線電通道加密和解密、完整性保護、標頭壓縮、行動性控制功能(例如,交遞、雙連接)、細胞服務區間干擾協調、連接建立和釋放、負載均衡、非存取層(NAS)訊息的分發、NAS節點選擇、同步、無線電存取網路(RAN)共享、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MBMS)、用戶和裝備追蹤、RAN資訊管理(RIM)、傳呼、定位、以及告警訊息的傳送。基地台102可以經由回載鏈路134(例如,X2介面),來直接地或者間接地(例如,經由EPC 160)與彼此通訊。回載鏈路134可以是有線的或者無線的。
基地台102可以與UE 104進行無線地通訊。基地台102之每一者基地台102可以為各自的地理覆蓋區域提供通訊覆蓋。可能存在重疊的地理覆蓋區域110。例如,小型細胞服務區102’可以具有與一或多個巨集基地台102的覆蓋區域110重疊的覆蓋區域110’。包括小型細胞服務區和巨集細胞服務區的網路可以被稱為異質網路。異質網路亦可以包括家庭進化型節點B(eNBs)(HeNBs),後者可以向被稱為封閉用戶群組(CSG)的受限制的群組提供服務。基地台102和UE 104之間的通訊鏈路120可以包括從UE 104到基地台102的上行鏈路(UL)(其亦被稱為反向鏈路)傳輸及/或從基地台102到UE 104的下行鏈路(DL)(其亦被稱為前向鏈路)傳輸。通訊鏈路120可以使用MIMO天線技術,其包括空間多工、波束成形及/或發送分集。該等通訊鏈路可以是經由一或多個載波的。基地台102/UE 104可以使用在用於每個方向的傳輸的多達總共Yx MHz(x 個分量載波)的載波聚合中分配的每個載波多達Y MHz(例如,5、10、15、20 MHz)的頻寬的頻譜。該等載波可以是彼此相鄰的,或者可以是彼此不相鄰的。載波的分配關於DL和UL可以是非對稱的(例如,與為UL分配的相比,可以為DL分配更多或者更少的載波)。該等分量載波可以包括主分量載波和一或多個次分量載波。主分量載波可以被稱為主細胞服務區(PCell),以及次分量載波可以被稱為次細胞服務區(SCell)。
該無線通訊系統進一步可以包括Wi-Fi存取點(AP)150,後者經由5 GHz未授權頻譜中的通訊鏈路154,與Wi-Fi站(STAs)152相通訊。當在未授權頻譜中進行通訊時,STA 152/AP 150可以在進行通訊之前,執行閒置通道評估(CCA),以便決定該通道是否可用。
小型細胞服務區102’可以在經授權的及/或未授權的頻譜中進行操作。當在未授權頻譜中操作時,小型細胞服務區102’可以採用LTE,並使用與由Wi-Fi AP 150使用的相同的5 GHz未授權頻譜。在未授權頻譜中採用LTE的小型細胞服務區102’,可以提升存取網路的覆蓋及/或增加存取網路的容量。未授權頻譜中的LTE可以被稱為LTE未授權(LTE-U)、經授權的輔助存取(LAA)或者MuLTEfire。
毫米波(mmW)基地台180可以在與UE 182的通訊中,在mmW頻率及/或近mmW頻率中操作。極高頻(EHF)是電磁頻譜中的RF的一部分。EHF具有30 GHz到300 GHz的範圍,以及在1毫米與10毫米之間的波長。該頻帶中的無線電波可以被稱為毫米波。近mmW可以向下擴展到波長為100毫米的3 GHz的頻率。超高頻(SHF)頻帶在3 GHz與30 GHz之間擴展,其亦被稱為釐米波。使用mmW/近mmW無線電頻帶的通訊具有極高的路徑損耗和短距離。mmW基地台180可以使用與UE 182的波束成形184來補償此種極高的路徑損耗和短距離。
EPC 160可以包括行動性管理實體(MME)162、其他MME 164、服務閘道166、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MBMS)閘道168、廣播多播服務中心(BM-SC)170和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172。MME 162可以與歸屬用戶伺服器(HSS)174相通訊。MME 162是處理UE 104和EPC 160之間的訊號傳遞的控制節點。通常,MME 162提供承載和連接管理。所有使用者網際網路協定(IP)封包經由服務閘道166來傳送,其中服務閘道166自己連接到PDN閘道172。PDN閘道172提供UE IP位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DN閘道172和BM-SC 170連接到IP服務176。IP服務176可以包括網際網路、網內網路、IP多媒體子系統(IMS)和PS資料串流服務(PSS)及/或其他IP服務。BM-SC 170可以提供用於MBMS使用者服務供應和傳送的功能。BM-SC 170可以充當內容提供者MBMS傳輸的進入點,可以用於在公用陸上行動網路(PLMN)中授權和啟動MBMS承載服務,並可以用於排程MBMS傳輸。MBMS閘道168可以用於向屬於廣播特定服務的多播廣播單頻網路(MBSFN)區域的基地台102分發MBMS訊務,並可以負責通信期管理(開始/停止)和負責收集與eMBMS有關的計費資訊。
基地台亦可以被稱為節點B、進化型節點B(eNB)、存取點、基地台收發機、無線電基地台、無線電收發機、收發機功能單元、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或者某種其他適當術語。基地台102為UE 104提供針對EPC 160的存取點。UE 104的實例包括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通信期啟動協定(SIP)電話、膝上型設備、個人數位助理(PDA)、衛星無線電設備、全球定位系統、多媒體設備、視訊設備、數位音訊播放機(例如,MP3播放機)、照相機、遊戲機、平板設備、智慧設備、可穿戴設備,或者任何其他類似的功能設備。UE 104亦可以被稱為站、行動站、用戶站、行動單元、用戶單元、無線單元、遠端單元、行動設備、無線設備、無線通訊設備、遠端設備、行動用戶站、存取終端、行動終端、無線終端、遠端終端機、手持機、使用者代理、行動服務客戶端、客戶端或者某種其他適當的術語。
再次參見圖1,在某些態樣中,UE 104可以被配置為根據基於能量的通道繁忙比率及/或基於解碼的通道繁忙比率來執行壅塞控制,以及基於封包優先順序和通道繁忙比率來控制封包傳輸(198)。
圖2A是圖示LTE中的DL訊框結構的實例的圖200。圖2B是圖示LTE中的DL訊框結構中的通道的實例的圖230。圖2C是圖示LTE中的UL訊框結構的實例的圖250。圖2D是圖示LTE中的UL訊框結構中的通道的實例的圖280。其他無線通訊技術可以具有不同的訊框結構及/或不同的通道。在LTE中,可以將訊框(10 ms)劃分成10個相等大小的子訊框。每個子訊框可以包括兩個連續的時槽。可以使用資源網格來表示該兩個時槽,每個時槽包括一或多個時間併發資源區塊(RBs)(其亦被稱為實體RB(PRBs))。將該資源網格劃分成多個資源元素(REs)。在LTE中,對於普通循環字首而言,一個RB包含頻域中的12個連續次載波和時域中的7個連續符號(對於DL來說,OFDM符號;對於UL來說,SC-FDMA符號),達總共84個RE。對於擴展循環字首而言,一個RB包含頻域中的12個連續次載波和時域中的6個連續符號,達總共72個RE。由每個RE攜帶的位元的數量取決於調制方案。
如在圖2A中示出的,該等RE中的一些RE攜帶DL參考(引導頻)信號(DL-RS),以用於UE處的通道估計。DL-RS可以包括:細胞服務區特定的參考信號(CRS)(其有時亦被稱為共用RS)、UE特定的參考信號(UE-RS)和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圖2A圖示CRS對應於天線埠0、1、2和3(其分別被指示成R0 、R1 、R2 和R3 )、UE-RS對應於天線埠5(其被指示成R5 )、以及CSI-RS對應於天線埠15(其被指示成R)。圖2B圖示訊框的DL子訊框中的各種通道的實例。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CFICH)位於時槽0的符號0之中,並且攜帶用於指示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佔據1、2還是3個符號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圖2B圖示佔據3個符號的PDCCH)。PDCCH在一或多個控制通道元素(CCEs)中攜帶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每個CCE包括九個RE群組(REGs),每個REG包括OFDM符號中的四個連續的RE。可以使用亦攜帶DCI的UE特定的增強型PDCCH(ePDCCH)來配置UE。ePDCCH可以具有2、4或者8個RB對(圖2B圖示兩個RB對,每個子集包括一個RB對)。實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ARQ)(HARQ)指示符通道(PHICH)亦位於時槽0的符號0之中,並攜帶用於指示基於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的HARQ確認(ACK)/否定ACK(NACK)回饋的HARQ指示符(HI)。主同步通道(PSCH)位於訊框的子訊框0和5中的時槽0的符號6之內,並且攜帶由UE用來決定子訊框時序和實體層標識的主要同步信號(PSS)。次同步通道(SSCH)位於訊框的子訊框0和5中的時槽0的符號5之內,並且攜帶由UE用來決定實體層細胞服務區標識群組號的次同步信號(SSS)。基於實體層標識和實體層細胞服務區標識群組號,UE可以決定實體細胞服務區識別符(PCI)。基於該PCI,UE可以決定前述的DL-RS的位置。實體廣播通道(PBCH)位於訊框的子訊框0中的時槽1的符號0、1、2、3之內,並攜帶主資訊區塊(MIB)。MIB提供DL系統頻寬中的RB的數量、PHICH配置和系統訊框號(SFN)。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攜帶使用者資料、不是經由PBCH發送的廣播系統資訊(例如,系統資訊區塊(SIBs))和傳呼訊息。
如在圖2C中示出的,RE中的一些RE攜帶解調參考信號(DM-RS),以用於eNB處的通道估計。UE可以在子訊框的最後符號中另外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RS)。該SRS可以具有梳狀體結構,並且UE可以在該等梳狀體中的一個梳狀體上發送SRS。eNB可以使用該SRS來進行通道品質估計,以在UL上實現依賴頻率的排程。圖2D圖示訊框的UL子訊框中的各種通道的實例。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基於PRACH配置可以位於訊框中的一或多個子訊框之內。PRACH可以包括子訊框中的六個連續的RB對。PRACH允許UE執行初始系統存取並實現UL同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可以位於UL系統頻寬的邊緣之上。PUCCH攜帶諸如排程請求、通道品質指示符(CQ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和HARQ ACK/NACK回饋之類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PUSCH攜帶資料,並且可以另外被用來攜帶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功率餘量報告(PHR)及/或UCI。
圖3是在存取網路中eNB 310與UE 350相通訊的方塊圖。UE 350可以包括中繼元件410或通訊元件420中的至少一個,其中中繼元件410被配置為將資訊從eNB 310中繼到遠端UE及/或將資訊從遠端UE中繼到eNB 310,通訊元件420被配置為促進與另一個UE的側行鏈路通訊。在DL中,可以將來自EPC 160的IP封包提供給控制器/處理器375。控制器/處理器375實施層3和層2功能。層3包括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以及層2包括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和媒體存取控制(MAC)層。控制器/處理器375提供:與系統資訊(例如,MIB、SIB)的廣播、RRC連接控制(例如,RRC連接傳呼、RRC連接建立、RRC連接修改和RRC連接釋放)、無線電存取技術(RAT)間的行動性、以及用於UE量測報告的量測配置相關聯的RRC層功能;與標頭壓縮/解壓縮、安全(加密、解密、完整性保護、完整性驗證)和交遞支援功能相關聯的PDCP層功能;與上層封包資料單元(PDUs)的傳送、經由ARQ的糾錯、RLC服務資料單元(SDUs)的級聯、分段和重組、RLC資料PDU的重新分段、以及RLC資料PDU的重新排序相關聯的RLC層功能;及與邏輯通道和傳輸通道之間的映射、MAC SDU多工到傳輸區塊(TBs)上、從TB中解多工MAC SDU、排程資訊報告、經由HARQ的糾錯、優先順序處理、以及邏輯通道優先順序劃分相關聯的MAC層功能。
發送(TX)處理器316和接收(RX)處理器370實施與各種信號處理功能相關聯的層1功能。包括實體(PHY)層的層1,可以包括對傳輸通道的錯誤偵測、傳輸通道的前向糾錯(FEC)編碼/解碼、交錯、速率匹配、映射到實體通道、實體通道的調制/解調、以及MIMO天線處理。TX處理器316基於各種調制方案(例如,二元移相鍵控(BPSK)、正交移相鍵控(QPSK)、M-移相鍵控(M-PSK)、M階正交幅度調制(M-QAM)),處理對信號群集的映射。隨後,可以將經編碼和調制的符號分離成並行的串流。隨後,可以將每個串流映射到OFDM次載波,在時域及/或頻域中將其與參考信號(例如,引導頻)進行多工處理,並且隨後使用快速傅裡葉逆變換(IFFT)將每個串流組合在一起以便產生攜帶時域OFDM符號串流的實體通道。對該OFDM串流進行空間預編碼,以產生多個空間串流。來自通道估計器374的通道估計量可以用於決定編碼和調制方案以及用於空間處理。可以從由UE 350發送的參考信號及/或通道狀況回饋匯出通道估計量。隨後,可以經由單獨的發射器318TX,將每個空間串流提供給不同的天線320。每個發射器318TX可以使用各自的空間串流對RF載波進行調制,以進行傳輸。
在UE 350處,每個接收器354RX經由其各自的天線352接收信號。每個接收器354RX恢復被調制到RF載波上的資訊,並將該資訊提供給接收(RX)處理器356。TX處理器368和RX處理器356實施與各種信號處理功能相關聯的層1功能。RX處理器356可以對該資訊執行空間處理,以恢復目的地針對於UE 350的任何空間串流。若多個空間串流目的地針對於UE 350,則RX處理器356可以將其組合成單一OFDM符號串流。隨後,RX處理器356使用快速傅裡葉變換(FFT),將OFDM符號串流從時域變換到頻域。頻域信號包括用於OFDM信號的每個次載波的單獨的OFDM符號串流。藉由決定由eNB 310發送的最可能的信號群集點,來恢復和解調每個次載波上的符號以及參考信號。該等軟判決可以是基於由通道估計器358計算得到的通道估計量的。隨後,對該等軟判決進行解碼和解交錯,以恢復由eNB 310最初在實體通道上發送的資料和控制信號。隨後,將該等資料和控制信號提供給控制器/處理器359,該控制器/處理器359實施層3和層2功能。
控制器/處理器359可以與儲存程式碼和資料的記憶體360相關聯。記憶體360可以被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在UL中,控制器/處理器359提供傳輸通道和邏輯通道之間的解多工、封包重組、解密、標頭解壓縮和控制信號處理,以恢復來自EPC 160的IP封包。控制器/處理器359亦負責使用ACK及/或NACK協定進行錯誤偵測,以支援HARQ操作。
類似於結合eNB 310的DL傳輸描述的功能,控制器/處理器359提供:與系統資訊(例如,MIB、SIB)獲取、RRC連接、以及量測報告相關聯的RRC層功能;與標頭壓縮/解壓縮和安全(加密、解密、完整性保護、完整性驗證)相關聯的PDCP層功能;與上層PDU的傳送、經由ARQ的糾錯、RLC SDU的級聯、分段和重組、RLC資料PDU的重新分段、以及RLC資料PDU的重新排序相關聯的RLC層功能;及與邏輯通道和傳輸通道之間的映射、MAC SDU多工到TB上、從TB中解多工MAC SDU、排程資訊報告、經由HARQ的糾錯、優先順序處理、以及邏輯通道優先順序劃分相關聯的MAC層功能。
由通道估計器358從eNB 310發送的參考信號或回饋匯出的通道估計量,可以由TX處理器368用來選擇適當的編碼和調制方案和促進空間處理。可以經由單獨的發射器354TX,將由TX處理器368產生的空間串流提供給不同的天線352。每個發射器354TX可以利用各自的空間串流來對RF載波進行調制,以進行傳輸。
以與結合UE 350處的接收器功能描述的方式相類似的方式,在eNB 310處對UL傳輸進行處理。每個接收器318RX經由其各自的天線320來接收信號。每個接收器318RX恢復被調制到RF載波上的資訊,並將該資訊提供給RX處理器370。
控制器/處理器375可以與儲存程式碼和資料的記憶體376相關聯。記憶體376可以被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在UL中,控制器/處理器375提供傳輸通道和邏輯通道之間的解多工、封包重組、解密、標頭解壓縮、控制信號處理,以恢復來自UE 350的IP封包。可以將來自控制器/處理器375的IP封包提供給EPC 160。控制器/處理器375亦負責使用ACK及/或NACK協定進行錯誤偵測,以支援HARQ操作。
圖4是D2D通訊系統460的圖。D2D通訊系統460包括複數個UE 464、466、468、470。D2D通訊系統460可以與蜂巢通訊系統(諸如例如,WWAN)重疊。UE 464、466、468、470中的一些UE可以使用DL/UL WWAN頻譜來一起利用D2D通訊進行通訊,一些UE可以與基地台462進行通訊(例如,經由通訊鏈路432及/或434),以及一些UE可以進行該兩種通訊。例如,如圖4中示出的,UE 468、470在D2D通訊中,以及UE 464、466在D2D通訊中。UE 464、466亦在與基地台462進行通訊。D2D通訊可以是經由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例如,側行鏈路通道430)的,例如但不限於:實體側行鏈路廣播通道(PSBCH)、實體側行鏈路探索通道(PSDCH)、實體側行鏈路共享通道(PSSCH)和實體側行鏈路控制通道(PSCCH)。
UE 464可以對應於中繼UE,以及UE 466可以對應於遠端UE。UE 464可以包括中繼元件410,該中繼元件410可以被配置為將資訊從基地台462中繼到遠端UE 466,及/或將資訊從UE 466中繼到基地台462。此外,遠端UE 466可以包括通訊元件420,該通訊元件420可以被配置為促進與中繼UE 464進行側行鏈路通訊。
在與UE 464處的RNTI元件412和遠端UE 466處的RNTI接收元件422相關的態樣中,可以實施用於基於D2D的雙向中繼的一或多個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RNTIs)。在一些態樣中,RNTI是由基地台(例如,eNB)分配的UE的實體層識別符。具體而言,D2D中繼可以提供功率和資源利用的效率。例如,諸如遠端UE 466(例如,智慧手錶)之類的遠端UE可能具有有限的電池及/或電力供應。當遠端UE 466正在與基地台462進行通訊時,遠端UE 466可以以較高功率進行發送(例如,與在側行鏈路上與中繼UE 464進行通訊相反)。因此,當與諸如中繼UE 464之類的中繼UE進行通訊時,遠端UE 466可能消耗較低的功率來進行發送和接收。因此,中繼協助節省遠端UE 466處的功率。此外,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遠端UE 466可以由基地台462重用中繼UE 464和遠端UE 466之間的相同資源中的至少一些資源,從而增加系統容量。
D2D中繼可以包括單向中繼及/或雙向中繼。可以使用單向中繼來隻經由中繼UE 464,將上行鏈路訊務從遠端UE 466中繼到基地台462,而可以將去往遠端UE 466的下行鏈路訊務直接發送到遠端UE 466。但是,在雙向中繼的情況下,中繼UE 464可以將來自遠端UE 466的上行鏈路訊務中繼到基地台462以及從基地台462中繼去往遠端UE 466的下行鏈路訊務二者。
遠端UE 466和中繼UE 464可以利用PC5(D2D通訊)介面來進行通訊。Rel-12和Rel-13 D2D通訊可以是基於固定數量的重傳和根據相對於基地台462的開放迴路功率控制的傳輸功率的。但是,此種方法可能不利用來自其他UE的回饋來調整重傳次數和傳輸功率。
遠端UE 466(其通常可以對應於遠端UE)可能僅具有單一的接收器(Rx)鏈,並且因此可能僅被調諧到或者以其他方式監聽基地台462或中繼UE 464。例如,在一個實例中,遠端UE 466可以被調諧到中繼UE 464,但是基地台462可以控制分配給中繼UE 464及/或遠端UE 466中的一者或兩者的用於側行鏈路通訊的資源。因此,可能期望中繼UE 464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將RNTI資訊中繼給UE 466。
例如,為了分配資源並在連接建立期間,基地台462可以向中繼UE 464提供一或多個RNTI,並且亦可以向遠端UE 466指示建立與中繼UE 464的側行鏈路(例如,PC5)連接。因此,基地台462可以經由RRC訊息傳遞,來控制何時遠端UE 466在監聽中繼UE 464或者何時遠端UE 466在監聽UE 464(例如,當側行鏈路被斷開時,遠端UE 466將自動地連接到eNB以用於至少下行鏈路通訊)。在一些態樣中,儘管遠端UE 466不再監聽基地台462,但是即使當遠端UE 466連接到中繼UE 464時,遠端UE 466和基地台462亦可以保持邏輯連接。
中繼UE 464可以接收一或多個RNTI,其可以包括中繼UE 464的RNTI和遠端UE 466的RNTI。UE 464可以基於基地台462命令,執行用於遠端UE 466的資源的排程。具體而言,對於中繼UE 464的RNTI而言,中繼UE 464可以對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進行解碼以決定基地台462是否已經分配了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授權。類似地,對於遠端UE 466的RNTI而言,中繼UE 464可以對PDCCH進行解碼以決定是否已經為遠端UE 466分配了側行鏈路資源的授權。基於決定已經為遠端UE 466提供了側行鏈路資源的授權,中繼UE 464可以將該授權或者相關聯的RNTI轉發給遠端UE 466以促進側行鏈路上的雙向通訊。
在一些態樣中,基地台462可以為與中繼UE 464連接的每個遠端UE 466提供單一RNTI,或者可以為與中繼UE 464連接的所有遠端UE 466提供批量RNTI。例如,除了中繼UE 464自己的RNTI之外,中繼UE 464亦可以針對遠端UE 466的RNTI來監測PDCCH。具體而言,可以由中繼UE 464接收批量RNTI。在此種實例中,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可以區分包括遠端UE 466的遠端UE。可以使用遠端UE的RRC連接建立來執行索引。批量RNTI訊息可以包括針對遠端UE的索引。在一些態樣中,可以在RRC訊息中,在基地台462和中繼UE 464之間預先協商該索引。此外,對於每個遠端UE識別符而言,可以存在被指派給每個遠端UE的索引。基於該索引,中繼UE 464可以決定分配了該授權的遠端UE識別符。
在可以決定單一RNTI並將其轉發到對應的遠端UE 466的情況下,中繼UE 464可以獲得與遠端UE 466相關聯的單一RNTI,以決定由基地台462為遠端UE 466分配的側行鏈路授權。中繼UE 464可以針對與不同遠端UE相關聯的每個不同RNTI來執行此種程序。因此,在任一情況下,中繼UE 464接收包括遠端UE 466的一或多個RNTI的指示,並基於該指示,中繼UE 464可以對來自基地台462的PDCCH進行解碼以獲得該授權,並且將該授權傳遞給遠端UE 466。
在一些態樣中,在電池和容量方面,中繼UE 464可以是高性能UE(例如,智慧型電話)(例如,可以支援MIMO、載波聚合等等)。此外,遠端UE 466可以是關於電池和通訊能力的低性能設備(例如,智慧手錶)。
在一些態樣中,中繼UE 464和遠端UE 466可以彼此相關聯。例如,中繼UE 464和遠端UE 466可以與單一的或相同的用戶或服務供應商訂閱相關聯。此外,在連接建立期間,基地台462可以擁有關聯資訊(例如,設備共享相同的訂閱)。
在與中繼UE 464處的資源分配元件414和遠端UE 466處的資源元件424有關的態樣中,可以提供用於遠端UE 466與中繼UE 464之間的側行鏈路通訊的eNB輔助的資源分配。例如,D2D通訊可以包括用於側行鏈路通訊的兩種資源分配模式:(i)UE自主的,以及(ii)基於eNB的(例如,基地台462)。在UE自主資源分配的情況下,eNB可以留出要被用於側行鏈路通訊的資源池,並且UE可以自主地(例如,隨機地及/或根據基於分散式感測的MAC)選擇該池中的資源來進行傳輸。在基於eNB的資源分配的情況下,UE向eNB請求資源,並且eNB向UE授權資源。對於覆蓋範圍之外的側行鏈路操作而言,資源選擇可能始終是UE自主的。
對於遠端UE 466(例如,其可以是可穿戴設備)的情況,遠端UE 466可以不在基地台462的覆蓋範圍內,或者可以是功率受限的並且關聯到中繼UE 464以與基地台462進行通訊。因此,除了上述方法(亦即,UE自主的和基於eNB的)之外,本態樣克服了此種缺點,使得基地台462可以經由側行鏈路中繼連接來為遠端UE 466指派資源。eNB輔助的資源分配可以使用集中式資源分配,提供與一般上行鏈路傳輸更佳的共存,並改善鏈路效能。
此外,遠端UE 466(例如,可穿戴UE)可能是頻寬受限的(例如,能夠僅監測通道頻寬內的六個無線電承載)。因此,若基地台462向中繼UE 464指派了用於與遠端UE 466的側行鏈路通訊的資源,則亦可能需要向遠端UE 466通知6 PRB子池以監測該傳輸。
另外,若遠端UE 466在子訊框‘n’中從eNB(例如,基地台462)接收到具有資源分配的DCI,則該資源可以是針對子訊框‘n + 4’的。但是,可能期望使eNB為遠端UE 466分配資源,但是此種資訊是經由側行鏈路經由中繼UE 464來中繼的。因此,若由eNB使用DCI進行,則‘n + 4’可能被修改,因為應當考慮中繼UE 464轉發延遲。
在中繼鏈路的情況下,諸如遠端UE 466之類的遠端UE可能不具有可從eNB獲得的時序提前量(例如,遠端與eNB之間沒有直接上行鏈路鏈路)。對於eNB指派的/輔助的資源分配而言,可能仍然期望為遠端UE的傳輸指派適當的時序提前量以便更好地與其他UL傳輸共存。
在一個實例中,eNB(諸如,基地台462)可以向遠端UE 466和中繼UE 464二者分配資源(例如,側行鏈路資源)。隨後,中繼UE可以以透通方式將資源轉發到遠端UE。例如,中繼UE 464可以接收用於中繼UE資源的DCI(例如,可以使用中繼UE 464的C-RNTI進行擾頻)。此外,中繼UE 464可以接收用於遠端UE資源的DCI,但是該資源可以是針對於時間‘n + T’的,其中‘n’是子訊框以及‘T’可以是時間值。在一些態樣中,‘T’可以是RRC配置的。此外,該配置可以是側行鏈路池特定的。在一些態樣中,T可以是諸如八之類的固定值(例如,當存在HARQ重傳時實施的)。
為了將DCI中繼到遠端UE 466或者與中繼UE 464相關聯的一組遠端UE,可以使用中繼UE 464正在監測的遠端RNTI對DCI進行擾頻。此外,可以將DCI發送成增強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E-PDCCH),並且DCI可以將‘T’包括為參數(亦即,T可以是DCI的一部分)。
中繼UE 464可以將DCI中繼到遠端UE 466。在一個實例中,可以將DCI發送成不具有任何關聯的資料的側行鏈路控制資訊(SCI)。在另一個實例中,可以將DCI發送成MAC控制元素和側行鏈路鏈路共享通道(SL-SCH)資料的一部分。另外,可以決定在其後應用該分配的時間‘X’,使得n’+ X = n + T,其中n’是將DCI中繼到遠端UE 466的子訊框。
在另一個實例中,諸如基地台462之類的eNB可以將批量資源分配給中繼UE 464,並且隨後中繼UE 464以透通的方式將該等資源再次分配並轉發給遠端UE 466。例如,基地台462可以根據半靜態排程(SPS)配置,向中繼UE 464發送針對中繼UE 464和遠端UE 466二者資源的初始資源分配。隨後,中繼UE 464可以將來自SPS資源的資源再次分配給遠端UE 466。在一個實例中,中繼UE 464可以一次分配一個資源。在另一個實例中,作為子SPS過程,可以首先向中繼UE 464通知週期性,並且隨後中繼UE 464使用DCI或MAC CE來根據n’+ X進行發送。
在另外的實例中,用於遠端UE 466的資源池可以由基地台462使用RRC進行配置(例如,可以直接地或經由中繼UE 464間接地來發送RRC訊息)。資源池可以使用預先決定的模式在頻率上跳變。
此外,為了解決時序變化,遠端UE 466可以將時序提前量應用於側行鏈路傳輸。在一個實例中,中繼UE 464可以向遠端UE 466通知要應用的時序提前量。可以以至少兩種方式來推導時序提前量。首先,中繼UE 464可以向遠端UE 466通知中繼UE 464的時序提前量。可以將此種資訊發送成MAC CE或SCI。其次,中繼UE 464可以向遠端UE 466通知時序提前量。例如,除了校正之外,時序提前量可以是中繼UE自己的TA(例如,校正可以在自主校正限制內)。此外,除了校正之外,中繼UE 464的時序提前量的時序提前量(例如,校正可以在由eNB配置的一些限制內)。另外,該校正可以是基於來自遠端UE 466和中繼UE 464的任何側行鏈路傳輸。
在另一個實例中,遠端UE 466可以基於由中繼UE 464發送的側行鏈路同步信號(SLSS),來匯出用於側行鏈路傳輸的時序。例如,SLSS可以由中繼UE 464使用上行鏈路時序來發送。此外,遠端UE 466可以隨後用如由中繼UE 464通知的校正及/或在其最後進行的自主校正,來遵循中繼UE 464的時序提前量。另外,中繼UE 464可以基於從遠端UE 466到中繼UE 464的任何側行鏈路傳輸上的量測結果,向遠端UE 466通知該等校正以應用於在遠端UE 466處接收到的SLSS時序。
在與中繼UE 464處的排程決定元件416和遠端UE 466處的排程元件426有關的態樣中,可以在遠端UE 466和中繼UE 464之間的PC5側行鏈路介面上提供排程請求(SRs)和緩衝區狀態報告(BSRs)。
一些側行鏈路設計可能不包括用於同級UE促進排程的任何特定L2 MAC控制訊號傳遞。對於中繼UE 464充當L2中繼而言,遠端UE 466對於基地台462來說可能是可見的。遠端UE 466可以在邏輯上連接到基地台462,但是基地台462可以不為遠端UE 466分配實體資源。因此,為了排程目的,可能不需要在遠端UE 466和基地台462之間具有SR或BSR。但是,由於遠端UE 466可能仍然需要獲得由中繼UE 464分配的資源,因此可能期望側行鏈路介面上的諸如SR和BSR之類的訊號傳遞。本態樣提供了在側行鏈路中的L1或L2訊號傳遞交換內,在側行鏈路上使用至少兩個MAC CE的SR和BSR訊號傳遞方案,以用於遠端UE 466和中繼UE 464之間的直接資源分配。
對於模式1 UE而言,遠端UE 466可以依賴於eNB來動態地分配PC5側行鏈路資源。對於模式2 UE而言,遠端UE 466可以讀取SIB 21或者使用預先配置的側行鏈路資源來在PC5介面上發送其資料。但是,對於既不處於模式1亦不處於模式2的UE,該UE可能處於第三模式,在該第三模式下,eNB可以不直接參與側行鏈路上的遠端資源指派。從遠端UE 466的角度來看,側行鏈路資源可以由中繼UE 464來指派。在該情況下,可以在遠端UE 466和中繼UE 464之間的側行鏈路上發送排程請求。
例如,D2D UE可以為SR(或RTS)執行同步資源分配。不同於非同步隨選RTS操作,要發送SR的資源可能是短的並且是週期性的。該資源可以用於支援分碼多工(CDM),使得包括遠端UE 466的多個遠端UE可以同時地在該資源中進行發送。中繼UE 464可以藉由識別在CDM方案中使用的不同編碼,來辨別發射器或者不同的遠端UE。在該SR中,可以由每個遠端UE發送1位元的資訊,作為針對要用於側行鏈路操作的中繼分配的資源的請求。
當遠端UE 466被連結到中繼UE 464時,可以將根據用於SR的CDM發送的資源預先分配成週期性資源。針對該等資源的實際配置可以由中繼UE 464或者eNB 462來決定。若是eNB 462的話,則可以使用RRC專用訊號傳遞或SIB。此外,將PC5資料資源中的一些靜態地配置成作為PSDCH的一部分的潛在SR資源。另外,SR回應(CTS)可以由中繼UE 464隨選產生,並且可以不使用預先指派的資源。若中繼UE 464在DATA(資料)部分內的MAC CE中包括SR回應,則中繼UE 464可以在於DATA之前的SCI中指示SR回應。
對於被連結到中繼464的遠端UE 466而言,BSR可以類似於中繼UE的RTS。例如,可以在側行鏈路上將BSR發送成MAC CE,遠端UE 466可以產生BSR(例如,用於側行鏈路緩衝區),並且將BSR包括成被發送給中繼UE 464的「資料」的一部分。但是,中繼UE 464可以提取該部分的資料,並且辨別由BSR訊息表示的內容並相應地調整排程決策。為了向中繼UE 464提供在傳輸的資料部分中存在BSR MAC CE的指示,在資料之前發送的SCI(L1訊號傳遞)可以包括用於指示此的標誌。
以下論述的示例性方法和裝置可適用於各種各樣的無線D2D通訊系統中的任何一種,諸如例如,基於根據IEEE 802.11標準的FlashLinQ、WiMedia、藍牙、ZigBee或Wi-Fi的無線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為了簡化論述起見,在LTE的背景下論述該等示例性方法和裝置。但是,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應當理解的是,該等示例性方法和裝置通常更可適用於各種各樣的其他無線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
圖5是在中繼UE處中繼RNTI的方法的流程圖500。該方法可以由UE(例如,UE 464)執行。在方塊502處,該方法可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上,從網路實體接收包括與該中繼UE相關聯的遠端UE的RNTI的至少一個訊息。例如,如本文描述的,中繼UE 464及/或RNTI元件412可以執行RNTI元件412,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例如,Uu介面)上,從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接收包括與該中繼UE 464相關聯的遠端UE 466的RNTI的至少一個訊息。在方塊504處,方法可以在側行鏈路通道上,向遠端UE發送與該RNTI相關聯的側行鏈路授權。例如,如本文描述的,中繼UE 464及/或RNTI元件412可以執行RNTI元件412,以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向遠端UE 466發送與該RNTI相關聯的側行鏈路授權。
在一些態樣中,該訊息可以包括索引,該索引包括一或多個索引值,每個索引值與遠端UE 466的RNTI和一或多個不同的遠端UE的一或多個另外的RNTI中的一者相關聯。例如,該索引可以是複數個不同的索引值的清單,每個索引值與不同的遠端UE的RNTI相關聯。儘管未圖示,但方法500進一步可以決定與遠端UE 466相關聯的索引值,基於該索引值來識別/決定遠端UE 466的RNTI,以及基於遠端UE 466的RNTI來決定用於遠端UE 466的側行鏈路授權。在一些態樣中,根據基於索引值的對RNTI的決定,可以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向遠端UE 466發送側行鏈路授權。
在一些態樣中,決定用於遠端UE 466的側行鏈路授權可以包括:在接收到包括遠端UE 466的RNTI的訊息之後,對下行鏈路通道進行解碼以獲得與遠端UE 466的RNTI相關聯的用於遠端UE 466的側行鏈路授權。在一些態樣中,該下行鏈路通道可以對應於PDCCH。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可以與遠端UE 466建立側行鏈路通道430,該側行鏈路通道430對應於PC5介面。在一些態樣中,遠端UE 466可以與中繼UE 464共享服務供應商訂閱。在一些態樣中,遠端UE 466的RNTI可以與側行鏈路通道430上的無線電資源的授權相關聯。在一些態樣中,中繼UE 464可以是高性能UE,以及遠端UE 466可以是低性能UE。
圖6是遠端UE處的RNTI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圖600。該方法可以由UE(例如,UE 466)執行。在方塊602處,該方法可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上,從網路實體接收用於在側行鏈路通道上與中繼UE建立連接的指示,該中繼UE處於與網路實體的連接狀態。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RNTI接收元件422,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上,從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接收用於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與中繼UE 464建立連接的指示,該中繼UE 464處於與網路實體的連接狀態。
在方塊604處,該方法可以在側行鏈路通道上與中繼UE建立連接。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RNTI接收元件422,以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與中繼UE 466建立連接。在方塊606處,該方法可以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中繼UE接收與遠端UE的RNTI相關聯的側行鏈路授權。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RNTI接收元件422,以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中繼UE 464接收與遠端UE 466的RNTI相關聯的側行鏈路授權。
在一些態樣中,側行鏈路通道430可以對應於PC5介面。在一些態樣中,遠端UE 466可以與中繼UE 464共享服務供應商訂閱。在一些態樣中,側行鏈路授權提供用於側行鏈路通道430上的雙向通訊的無線電資源。在一些態樣中,中繼UE 464可以是高性能UE,以及遠端UE 466可以是低性能UE。
圖7是中繼UE處的資源分配的方法的流程圖700。該方法可以由UE(例如,UE 464)執行。在方塊702處,該方法可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上,從網路實體接收包括用於中繼UE或遠端UE中的至少一個的資源分配資訊的至少一個指示。例如,如本文描述的,中繼UE 464及/或中繼元件410可以執行資源分配元件414,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上,從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接收包括用於中繼UE 464或遠端UE 466中的至少一個的資源分配資訊的至少一個指示。在方塊704處,該方法可以在側行鏈路通道上,向遠端UE發送遠端UE的資源分配資訊。例如,如本文描述的,中繼UE 464及/或中繼元件410可以執行資源分配元件414,以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向遠端UE 466發送資源分配資訊。
在一些態樣中,該資源分配資訊可以對應於DCI,該DCI包括在表示子訊框時槽的第一時間值加上與資源分配相關聯的第一時間變數的針對中繼UE 464或遠端UE 466中的至少一個的資源分配。在一些態樣中,該時間變數可以對應於固定值或者RRC配置值中的至少一個。在一些態樣中,可以至少使用中繼UE 464的C-RNTI或者遠端UE 466的RNTI對DCI進行擾頻。在一些態樣中,經由E-PDCCH來發送DCI。
在一些態樣中,向遠端UE 466發送資源分配資訊可以包括:將DCI作為不具有關聯資料的SCI發送到遠端UE 466,及/或將DCI發送成作為SL-SCH資料的一部分的MAC CE。在一些態樣中,可以在表示子訊框時槽的第二時間值加上小於第一時間變數的第二時間變數,來發送DCI。儘管未圖示,但在一些態樣中,方法700可以決定第二時間變數,使得第一時間值加上第一時間變數與以下值相同或者相等:第二時間值加上第二時間變數或者除了第二時間變數之外的第二時間值。
在一些態樣中,資源分配資訊可以包括或對應於針對包括遠端UE 466的一或多個遠端UE的資源的批量分配,並與SPS配置相關聯。在一些態樣中,向遠端UE發送資源分配資訊可以包括:在不同的時間,至少為遠端UE 466分配資源中的單一資源。
在一些態樣中,該指示進一步可以包括與SPS-RNTI相關聯的週期性指示,該週期性指示表示用於資源的批量分配的重複週期。在一些態樣中,向遠端UE發送資源分配資訊可以包括:將DCI作為不具有關聯資料的SCI發送到遠端UE,或者將DCI發送成作為SL-SCH資料的一部分的MAC CE。
在一些態樣中,儘管未圖示,但方法700可以決定第一時序提前量資訊,並且將第一時序提前量資訊發送給遠端UE 466。此外,在一些態樣中,決定第一時序提前量資訊可以包括:從網路實體接收用於在中繼UE 464與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之間的傳輸中使用的第二時序提前量資訊,並且將第一時序提前量資訊設置為等於第二時序提前量資訊。
在一些態樣中,決定第一時序提前量資訊可以包括:從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接收用於在中繼UE 464與網路實體(例如, 基地台462)之間的傳輸中使用的第二時序提前量資訊,基於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例如,側行鏈路通道430)的接收到的時序來決定時序偏移,以及將第一時序提前量資訊設置為第二時序提前量資訊和時序偏移的函數。此外,儘管未圖示,但在一些態樣,方法700進一步可以決定時序偏移是否在最小限制或者最大限制中的至少一個之內,並且將時序偏移調整到最小限制或者最大限制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態樣中,最小限制或最大限制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在由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允許的固定自主時序校正限制內。在一些態樣中,將最小限制或最大限制中的至少一個接收成來自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的RRC配置。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可以使用與第一時序提前量資訊相對應的時序,向遠端UE 466發送一或多個側行鏈路同步信號。
圖8是遠端UE處的資源分配的方法的流程圖800。該方法可以由UE(例如,UE 464)來執行。在方塊802處,該方法可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中繼UE接收資源分配資訊,該資源分配資訊指示為遠端UE分配的用於側行鏈路通訊的一或多個資源。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資源元件424,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中繼UE 464接收資源分配資訊,該資源分配資訊指示為遠端UE 466分配的用於側行鏈路通訊的一或多個資源。
在方塊804處,該方法可以可選地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中繼UE接收時序資訊。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資源元件424,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中繼UE 464接收時序資訊。在方塊708處,該方法可以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根據為側行鏈路通訊分配的一或多個資源中的至少一個或時序資訊來向中繼UE發送資料。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資源元件424,以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例如,側行鏈路通道430)上,根據為側行鏈路通訊分配的一或多個資源中的至少一個或時序資訊來向中繼UE 464發送資料。
在一些態樣中,接收時序資訊可以包括:接收中繼UE 464的時序提前量資訊或者遠端UE 466的時序提前量資訊中的至少一個。在一些態樣中,接收時序資訊可以包括:偵測由中繼UE 464發送的側行鏈路同步信號,以及基於側行鏈路同步信號來決定時序提前量資訊。在一些態樣中,該資源分配資訊對應於由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或中繼UE 464分配的一或多個資源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態樣中,網路實體(例如,諸如基地台462之類的eNB)可以向中繼UE 464指定用於其所有遠端UE(其包括被連結到中繼UE 464的遠端UE 466)的一組批量資源。
圖9是遠端UE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的流程圖900。該方法可以由UE(例如,UE 466)執行。在方塊902處,該方法可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網路實體連接的中繼UE發送排程請求。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排程元件426,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向與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462)連接的中繼UE 464發送排程請求。
在方塊904處,該方法可以回應於發送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中繼UE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例如,如本文描述的,遠端UE 466及/或通訊元件420可以執行排程元件426,以回應於發送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例如,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中繼UE 464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
在一些態樣中,該資源授權可以對應於中繼UE 464在用於遠端UE 466和中繼UE 464之間的通訊的側行鏈路介面上的資源分配。在一些態樣中,可以根據分碼多工方案來發送排程請求。在一些態樣中,接收排程指示可以包括:接收包括即將到來的排程指示傳輸的指示的SCI,該指示與排程指示不同,以及從中繼UE 464接收與在側行鏈路傳輸的資料部分中的MAC CE相對應的排程指示。
在一些態樣中,可以在週期性資源上發送排程請求。此外,例如,當遠端UE連結到中繼UE時,可以分配週期性資源。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可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發送SCI,該SCI包括用於指示在即將到來的傳輸的資料部分中的緩衝區狀態報告的即將到來的傳輸的標誌,以及在該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將緩衝區狀態報告發送成資料部分中的MAC CE。
圖10是中繼UE處的排程資源的方法的流程圖1000。該方法可以由UE(例如,UE 464)來執行。在方塊1002處,該方法可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遠端UE接收排程請求。例如,如本文描述的,中繼UE 464及/或中繼元件410可以執行排程決定元件416,以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遠端UE 466接收排程請求。在方塊1004處,該方法可以回應於接收到排程請求,由中繼UE決定用於遠端UE的資源授權。例如,如本文描述的,中繼UE 464及/或中繼元件410可以執行排程決定元件416,以由中繼UE 464回應於接收到排程請求,決定用於遠端UE 466的資源授權。在方塊1006處,該方法可以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遠端UE發送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例如,如本文描述的,中繼UE 464及/或中繼元件410可以執行排程決定元件416,以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例如,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向遠端UE 466發送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
在一些態樣中,可以根據分碼多工方案,在週期性資源上接收排程請求。 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可以在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在週期性資源上從不同的遠端UE接收另一個排程請求,識別在分碼多工方案中使用的與遠端UE 466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第一編碼和在分碼多工方案中使用的與不同的遠端UE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第二編碼,該至少一個第一編碼與該至少一個第二編碼不同,基於識別與不同的遠端UE相關聯的該至少一個第二編碼來決定用於該不同的遠端UE的資源授權,以及在該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例如,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向遠端UE 466發送包括用於該遠端UE 466的資源授權的另一個排程指示。
在一些態樣中,發送排程指示可以包括:基於與遠端UE 466相關聯的該至少一個第一編碼的決定,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例如,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向遠端UE 466發送包括針對遠端UE 466的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在一些態樣中,發送排程指示可以包括:向遠端UE 466發送包括即將到來的排程指示傳輸的指示的SCI,以及向遠端UE 466發送與在側行鏈路傳輸的資料部分中的MAC CE相對應的排程指示。在一些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可以在該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遠端UE 466接收SCI,該SCI包括用於指示在即將到來的傳輸的資料部分中的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的標誌,以及在該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430上,從遠端UE 466接收作為資料部分中的MAC CE的緩衝區狀態報告。
圖11是圖示示例性裝置1102中的不同構件/元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1100。該裝置可以是中繼UE。該裝置包括接收元件1104、發送元件1106、RNTI元件412、資源分配元件414和排程決定元件416。該裝置1102可以經由接收元件1104從基地台1130接收通訊,以及可以經由發送元件1106向基地台1130發送通訊。此外,裝置1102可以經由接收元件1104從遠端UE 1140接收通訊,以及可以經由發送元件1106向遠端UE 1140發送通訊。如本文關於圖4描述的,RNTI元件412、資源分配元件414和排程決定元件416可以促進D2D通訊。
該裝置可以包括用於執行圖5、7和圖10的前述流程圖中的演算法裡的方塊之每一者方塊的另外的元件。因此,圖5、7和圖10的前述流程圖之每一者方塊可以由元件來執行,並且該裝置可以包括該等元件中的一或多個元件。該等元件可以是一或多個硬體元件,其專門被配置為執行所陳述的過程/演算法、由被配置為執行所陳述的過程/演算法的處理器來實施、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之中以便由處理器實施,或者是其某種組合。
圖12是圖示用於使用處理系統1214的裝置1202’的硬體實現方式的實例的圖1200。處理系統1214可以使用匯流排架構來實施,該匯流排架構通常用匯流排1224來表示。根據處理系統1214的具體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122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器。匯流排1224將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硬體元件(其用處理器1204、元件1104、1106、412、414、416表示)、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206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1224亦可以連結諸如時序源、周邊設備、電壓調節器和功率管理電路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該各種其他電路在本領域中是公知的,並且因此將不做任何進一步的描述。
處理系統1214可以耦合到收發機1210。收發機1210耦合到一付或多個天線1220。收發機1210提供用於在傳輸媒體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進行通訊的構件。收發機1210從該一付或多個天線1220接收信號,從所接收的信號中提取資訊,以及將所提取的資訊提供給處理系統1214(具體而言,接收元件1104)。此外,收發機1210從處理系統1214(具體而言,發送元件1106)接收資訊,並基於所接收的資訊,產生要被應用於該一付或多個天線1220的信號。處理系統1214包括耦合到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206的處理器1204。處理器1204負責一般性處理,其包括對被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206上的軟體的執行。當該軟體由處理器1204執行時,使得處理系統1214執行上文針對任何特定裝置描述的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206亦可以用於儲存當處理器1204執行軟體時操縱的資料。該處理系統1214進一步包括元件1104、1106、412、414和416中的至少一個。該等元件可以是在處理器1204中執行的、常駐/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206中的軟體元件,耦合到處理器1204的一或多個硬體元件,或者其某種組合。處理系統1214可以是UE 350的元件,並且可以包括記憶體360及/或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TX處理器368、RX處理器356和控制器/處理器359。
在一種配置中,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1202/1202’包括:用於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遠端UE接收排程請求的構件;用於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由中繼UE決定用於遠端UE的資源授權的構件;及用於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遠端UE發送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的構件。
前述的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該等前述的構件記載的功能的裝置1102及/或裝置1202’的處理系統1214的前述元件中的一或多個元件。如前述,處理系統1214可以包括TX處理器368、RX處理器356和控制器/處理器359。因此,在一種配置中,前述的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該等前述構件記載的功能的TX處理器368、RX處理器356和控制器/處理器359。
圖13是圖示示例性裝置1302中的不同構件/元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1300。該裝置可以是遠端UE。該裝置包括接收元件1304、發送元件1306、RNTI接收元件422、資源元件424和排程元件426。該裝置1302可以經由接收元件1304從基地台1330接收通訊,以及可以經由發送元件1306向基地台1330發送通訊。此外,該裝置1302可以經由接收元件1304從遠端UE 1340接收通訊,以及可以經由發送元件1306向遠端UE 1340發送通訊。如本文關於圖4描述的,RNTI接收元件422、資源元件424和排程元件426可以促進D2D通訊。
該裝置可以包括用於執行圖6、8和圖9的前述流程圖中的演算法裡的方塊之每一者方塊的另外的元件。因此,圖6、8和圖9的前述流程圖之每一者方塊可以由元件來執行,並且該裝置可以包括該等元件中的一或多個元件。該等元件可以是一或多個硬體元件,其專門被配置為執行所陳述的過程/演算法、由被配置為執行所陳述的過程/演算法的處理器來實施、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之中以便由處理器實施,或者是其某種組合。
圖14是圖示用於使用處理系統1414的裝置1402’的硬體實現方式的實例的圖1410。處理系統1414可以使用匯流排架構來實施,該匯流排架構通常用匯流排1424來表示。根據處理系統1214的具體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142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器。匯流排1424將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硬體元件(其用處理器1204、元件1304、1306、422、424、426表示)、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406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1424亦可以連結諸如時序源、周邊設備、電壓調節器和功率管理電路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該各種其他電路在本領域中是公知的,並且因此將不做任何進一步的描述。
處理系統1414可以耦合到收發機1410。收發機1410耦合到一付或多個天線1420。收發機1410提供用於在傳輸媒體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進行通訊的構件。收發機1410從該一付或多個天線1420接收信號,從所接收的信號中提取資訊,以及將所提取的資訊提供給處理系統1414(具體而言,接收元件1304)。此外,收發機1410從處理系統1414(具體而言,發送元件1306)接收資訊,並基於所接收的資訊,產生要被應用於該一付或多個天線1420的信號。處理系統1414包括耦合到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406的處理器1404。處理器1404負責一般性處理,其包括對被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406上的軟體的執行。當該軟體由處理器1404執行時,使得處理系統1414執行上文針對任何特定裝置描述的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406亦可以用於儲存當處理器1404執行軟體時操縱的資料。該處理系統1414進一步包括元件1304、1306、422、424和426中的至少一個元件。該等元件可以是在處理器1404中執行的、常駐/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406中的軟體元件,耦合到處理器1204的一或多個硬體元件,或者其某種組合。處理系統1414可以是UE 350的元件,並且可以包括記憶體360及/或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TX處理器368、RX處理器356和控制器/處理器359。
在一種配置中,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1402/1402’包括:用於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網路實體連接的中繼UE發送排程請求的構件;及用於回應於發送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中繼UE接收包括資源授權的排程指示的構件。
前述的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該等前述構件記載的功能的裝置1302及/或裝置1402’的處理系統1414的前述元件中的一或多個元件。如前述,處理系統1414可以包括TX處理器368、RX處理器356和控制器/處理器359。因此,在一種配置中,前述的構件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該等前述構件記載的功能的TX處理器368、RX處理器356和控制器/處理器359。
應當理解的是,揭示的過程/流程圖中的方塊的具體順序或者層次是對示例性方法的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根據設計偏好,可以重新排列該等過程/流程圖中的方塊的具體順序或層次。此外,可以對一些方塊進行組合或省略。所附的方法請求項以作為例子的順序提供各個方塊的元素,但並不意謂其受到提供的具體順序或層次的限制。
提供先前的描述,以使得本領域任何技藝人士能夠實踐本文描述的各個態樣。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來說,對該等態樣的各種修改將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本文定義的一般性原理可以被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請求項不意欲被限制到本文示出的態樣,而是要符合與請求項所表達的內容相一致的全部範圍,其中除非特別如此說明,否則用單數形式對元素的提及並不意欲意謂「一個和僅僅一個」,而是「一或多個」。本文使用詞語「示例性」來意謂「充當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被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不必然地被解釋為優選的或者比其他態樣具有優勢。除非另外特別說明,否則術語「一些」代表一或多個。諸如「A、B或C中的至少一個」、「A、B或C中的一或多個」、「A、B和C中的至少一個」、「A、B和C中的一或多個」以及「A、B、C或者其任意組合」之類的組合包括A、B及/或C的任意組合,並且可以包括多個A、多個B或者多個C。具體而言,諸如「A、B或C中的至少一個」、「A、B或C中的一或多個」、「A、B和C中的至少一個」、「A、B和C中的一或多個」以及「A、B、C或者其任意組合」之類的組合可以是僅僅A、僅僅B、僅僅C、A和B、A和C、B和C,或者A和B和C,其中任意此種組合可以包含A、B或C中的一或多個成員或者數個成員。貫穿本案內容描述的各個態樣的元素的所有結構和功能均等物以引用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並且意欲由請求項所涵蓋,該等結構和功能均等物對於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來說是已知的或稍後將要是已知的。此外,本文揭示的任何內容皆不意欲被奉獻給公眾,不管此種揭示內容是否被明確地記載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詞語「模組」、「機構」、「元件」、「設備」等等可能不是詞語「構件」的替代詞。因此,任何請求項元素不應當被解釋為手段功能,除非該元素明確採用了「用於……的手段」的用語來記載。
100‧‧‧無線通訊系統和存取網路102‧‧‧基地台102'‧‧‧小型細胞服務區104‧‧‧UE104a‧‧‧UE104b‧‧‧UE110‧‧‧覆蓋區域110'‧‧‧覆蓋區域120‧‧‧通訊鏈路132‧‧‧回載鏈路150‧‧‧Wi-Fi存取點(AP)152‧‧‧Wi-Fi站(STA)154‧‧‧通訊鏈路160‧‧‧進化型封包核心(EPC)162‧‧‧行動性管理實體(MME)164‧‧‧其他MME166‧‧‧服務閘道168‧‧‧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MBMS)閘道170‧‧‧廣播多播服務中心(BM-SC)172‧‧‧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174‧‧‧歸屬用戶伺服器(HSS)176‧‧‧IP服務180‧‧‧毫米波(mmW)基地台182‧‧‧UE184‧‧‧波束成形200‧‧‧DL訊框結構230‧‧‧通道250‧‧‧UL訊框結構280‧‧‧通道310‧‧‧eNB316‧‧‧發送(TX)處理器318TX‧‧‧發射器318RX‧‧‧接收器320‧‧‧天線350‧‧‧UE352‧‧‧天線354TX‧‧‧發射器354RX‧‧‧接收器356‧‧‧RX處理器358‧‧‧通道估計器359‧‧‧控制器/處理器360‧‧‧記憶體368‧‧‧TX處理器370‧‧‧接收(RX)處理器374‧‧‧通道估計器375‧‧‧控制器/處理器376‧‧‧記憶體410‧‧‧中繼元件412‧‧‧RNTI元件414‧‧‧資源分配元件416‧‧‧排程決定元件420‧‧‧通訊元件422‧‧‧RNTI接收元件424‧‧‧資源元件426‧‧‧排程元件430‧‧‧側行鏈路通道432‧‧‧通訊鏈路434‧‧‧通訊鏈路460‧‧‧D2D通訊系統462‧‧‧基地台464‧‧‧UE466‧‧‧UE468‧‧‧UE470‧‧‧UE500‧‧‧流程圖502‧‧‧步驟504‧‧‧步驟600‧‧‧流程圖602‧‧‧步驟604‧‧‧步驟606‧‧‧步驟700‧‧‧流程圖702‧‧‧步驟704‧‧‧步驟800‧‧‧流程圖802‧‧‧步驟804‧‧‧步驟900‧‧‧流程圖902‧‧‧步驟904‧‧‧步驟1000‧‧‧流程圖1002‧‧‧步驟1004‧‧‧步驟1006‧‧‧步驟1100‧‧‧資料流圖1102‧‧‧裝置1104‧‧‧接收元件1106‧‧‧發送元件1130‧‧‧基地台1140‧‧‧遠端UE1200‧‧‧硬體實現方式1202'‧‧‧裝置1204‧‧‧處理器1206‧‧‧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210‧‧‧收發機1214‧‧‧處理系統1220‧‧‧天線1224‧‧‧匯流排1300‧‧‧資料流圖1302‧‧‧裝置1304‧‧‧接收元件1306‧‧‧發送元件1330‧‧‧基地台1340‧‧‧遠端UE1402'‧‧‧裝置1404‧‧‧處理器1406‧‧‧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1410‧‧‧硬體實現方式1414‧‧‧處理系統1420‧‧‧天線1424‧‧‧匯流排
圖1是圖示無線通訊系統和存取網路的實例的圖。
圖2A、2B、2C和2D是分別圖示DL訊框結構、DL訊框結構中的DL通道、UL訊框結構、以及UL訊框結構中的UL通道的LTE實例的圖。
圖3是圖示存取網路中的進化型節點B(eNB)和使用者裝備(UE)的實例的圖。
圖4是包括中繼UE和遠端UE的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的圖,其中中繼UE具有中繼元件,遠端UE具有通訊元件。
圖5是在中繼UE處中繼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RNTI)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遠端UE處的RNTI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遠端UE處的資源分配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8是中繼UE處的資源分配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遠端UE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在中繼UE處排程資源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1是圖示示例性裝置(例如,具有中繼元件的中繼UE)中的不同構件/元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
圖12是圖示用於使用處理系統的裝置的硬體實現方式的實例的圖。
圖13是圖示示例性裝置(例如,具有通訊元件的遠端UE)中的不同構件/元件之間的資料流的概念性資料流圖。
圖14是圖示用於使用處理系統的裝置的硬體實現方式的實例的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410‧‧‧中繼元件
412‧‧‧RNTI元件
414‧‧‧資源分配元件
416‧‧‧排程決定元件
420‧‧‧通訊元件
422‧‧‧RNTI接收元件
424‧‧‧資源元件
426‧‧‧排程元件
430‧‧‧側行鏈路通道
432‧‧‧通訊鏈路
434‧‧‧通訊鏈路
460‧‧‧D2D通訊系統
462‧‧‧基地台
464‧‧‧UE
466‧‧‧UE
468‧‧‧UE
470‧‧‧UE

Claims (24)

  1. 一種一遠端使用者裝備(UE)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一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一網路實體連接的一中繼UE發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之步驟,在一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一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發送一側行鏈路控制指示(SCI),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將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發送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資源授權對應於由該中繼UE在用於該遠端UE和該中繼UE之間的通訊的一側行鏈路介面上的一資源分配。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排程請求是根據一分碼多工方案來發送的。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接收該排程指 示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接收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的傳輸的該SCI,該SCI與該排程指示不同;及從該中繼UE接收與在一側行鏈路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相對應的該排程指示。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排程請求是在一週期性資源上發送的。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週期性資源是在該遠端UE連結到該中繼UE時分配的。
  7. 一種一中繼使用者裝備(UE)處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一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一遠端UE接收一排程請求;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之步驟,由該中繼UE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一資源授權;在一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從該遠端UE接收一側行鏈路控制資訊(SCI),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 將到來的傳輸,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遠端UE將一緩衝區狀態報告接收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MAC CE。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排程請求是根據一分碼多工方案,在一週期性資源上接收的,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在該週期性資源上從一不同的遠端UE接收另一個排程請求;識別在該分碼多工方案中使用的與該遠端UE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第一編碼和在該分碼多工方案中使用的與該不同的遠端UE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第二編碼,該至少一個第一編碼與該至少一個第二編碼不同;基於識別與該不同的遠端UE相關聯的該至少一個第二編碼之步驟,決定用於該不同的遠端UE的一資源授權;及在該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用於該遠端UE的該資源授權的另一個排程指示。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方法,其中發送該排程指示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基於與該遠端UE相關聯的該至少一個第一編碼的一決定,在該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針對該遠端UE的該資 源授權的該排程指示。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發送該排程指示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向該遠端UE發送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的傳輸的該SCI;及向該遠端UE發送與在一側行鏈路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相對應的該排程指示。
  1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遠端使用者裝備(UE),包括:一記憶體;及一處理器,其與該記憶體相通訊,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在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一網路實體連接的一中繼UE發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一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發送一側行鏈路控制指示(SCI),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 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在該至少一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將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發送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遠端UE,其中該資源授權對應於該中繼UE在用於該遠端UE和該中繼UE之間的通訊的一側行鏈路介面上的一資源分配。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遠端UE,其中該排程請求是根據一分碼多工方案來發送的。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遠端UE,其中為了接收該排程指示,該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為:接收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傳輸的該SCI,該SCI與該排程指示不同;及從該中繼UE接收與在一側行鏈路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相對應的該排程指示。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遠端UE,其中該排程請求是在一週期性資源上發送的。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遠端UE,其中該週期性資源是在該遠端UE連結到該中繼UE時分配的。
  17.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中繼使用者裝備(UE),包括: 一記憶體;及一處理器,其與該記憶體相通訊,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在一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一遠端UE接收一排程請求;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一資源授權;在一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從該遠端UE接收一側行鏈路控制指示(SCI),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遠端UE將一緩衝區狀態報告接收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MAC CE。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中繼UE,其中該排程請求是根據一分碼多工方案,在一週期性資源上接收的,該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為: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在該週期性資源上從一不同的遠端UE接收另一個排程請求; 識別在該分碼多工方案中使用的與該遠端UE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第一編碼和在該分碼多工方案中使用的與該不同的遠端UE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第二編碼,該至少一個第一編碼與該至少一個第二編碼不同;基於識別與該不同的遠端UE相關聯的該至少一個第二編碼,決定用於該不同的遠端UE的一資源授權;及在該一或多個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用於該遠端UE的該資源授權的另一個排程指示。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中繼UE,其中為了發送該排程指示,該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為:基於與該遠端UE相關聯的該至少一個第一編碼的一決定,在該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針對該遠端UE的該資源授權的該排程指示。
  20. 如請求項17所述之中繼UE,其中為了發送該排程指示,該處理器進一步被配置為:向該遠端UE發送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傳輸的該SCI;及向該遠端UE發送與在一側行鏈路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相對應的該排程指示。
  2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遠端使用者裝備(UE),包括:用於在一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一網路實體連接的一中繼UE發送一排程請求的構件;用於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一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的構件;用於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發送一側行鏈路控制指示(SCI)的構件,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用於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將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發送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的構件。
  22.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中繼使用者裝備(UE),包括:用於在一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一遠端UE接收一排程請求的構件;用於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一資源授權的構件; 用於在一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的構件;用於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從該遠端UE接收一側行鏈路控制指示(SCI)的構件,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用於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遠端UE將一緩衝區狀態報告接收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MAC CE的構件。
  23. 一種儲存用於一遠端使用者裝備(UE)處的無線通訊的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的代碼:在一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與一網路實體連接的一中繼UE發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發送該排程請求,在一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中繼UE接收包括一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發送一側行鏈路控制指示(SCI),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 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將該緩衝區狀態報告發送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元素(CE)。
  24. 一種儲存用於一中繼使用者裝備(UE)處的無線通訊的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的代碼:在一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一遠端UE接收一排程請求;回應於接收到該排程請求,由該中繼UE決定用於該遠端UE的一資源授權;在一第二側行鏈路通道上,向該遠端UE發送包括該資源授權的一排程指示;經由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在由從該中繼UE的該資源授權所分配的至少一個資源上從該遠端UE接收一側行鏈路控制指示(SCI),該SCI指示在一即將到來的傳輸的一資料部分中的一緩衝區狀態報告的該即將到來的傳輸,該緩衝區狀態報告與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相關聯;及在該第一側行鏈路通道上從該遠端UE將一緩衝區狀態報告接收成該資料部分中的一MAC CE。
TW107113846A 2017-05-05 2018-04-24 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的中繼 TWI7584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02363P 2017-05-05 2017-05-05
US62/502,363 2017-05-05
US15/960,095 US11219054B2 (en) 2017-05-05 2018-04-23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5/960,095 2018-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4058A TW201844058A (zh) 2018-12-16
TWI758466B true TWI758466B (zh) 2022-03-21

Family

ID=6401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3846A TWI758466B (zh) 2017-05-05 2018-04-24 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的中繼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9054B2 (zh)
EP (1) EP3620014B1 (zh)
CN (1) CN110574476B (zh)
TW (1) TWI758466B (zh)
WO (1) WO20182041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55950A1 (en) * 2016-06-06 2017-12-1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d2d rela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75718B2 (en) 2016-08-11 201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robust communication in new radio
US10893557B2 (en) 2017-05-05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12114B2 (en) 2017-05-05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51509B (zh) * 2017-05-14 2021-11-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侧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39338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869255B2 (en) * 2018-06-22 2020-12-15 T-Mobile Usa, Inc. Telecommunications between remote terminal and relay terminal
CN110876193B (zh) * 2018-09-04 2022-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1234285B2 (en) 2018-11-13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2X mobility support for mode 3.5/RSU scheduled mode
US11375501B2 (en) * 2018-11-13 202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sidelink radio resources
WO2020124501A1 (en) * 2018-12-20 2020-06-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sidelink resource
JPWO2020136851A1 (ja) * 2018-12-27 2021-11-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US20220078818A1 (en) * 2019-01-08 2022-03-1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idelink transmission
US20210314991A1 (en) * 2019-01-10 2021-10-0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Buffer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in a separate resource pool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US11425723B2 (en) 2019-01-11 2022-08-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pattern indication and selection for sidelink grant free transmission
CN111491287A (zh) * 2019-01-25 2020-08-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终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436140B (zh) * 2019-03-25 2023-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释放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3949239A1 (en) * 2019-04-01 2022-02-09 Apple Inc. Pscch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nr v2x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nd pscch dmrs physical structures
US11895621B2 (en) * 2019-06-17 2024-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operation
US11546105B2 (en) * 2019-09-12 2023-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cast sidelink CSI-RS with selective CSI reports
US11765723B2 (en) * 2019-10-11 202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ay
US11317381B2 (en) * 2019-10-31 2022-04-2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76225B2 (en) * 2019-12-16 2023-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unicast connection states
US11924895B2 (en) * 2020-02-14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new radio layer two relay
US11792770B2 (en) 2020-03-20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strictions for relay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11882588B2 (en) 2020-03-20 2024-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 with relay
US11665701B2 (en) * 2020-03-27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feedback timing
CN113518324B (zh) * 2020-04-10 2023-04-07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
EP4138496A4 (en) * 2020-04-22 2023-06-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3677019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38979B (zh) * 2020-06-29 2024-02-2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转发侧链路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3873547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6210295A (zh) * 2020-07-21 2023-06-02 苹果公司 针对远程无线设备的寻呼转发
CN114071490A (zh) * 2020-07-30 2022-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副链路中继架构中的配置方法和终端
EP4154632A4 (en) * 2020-08-03 2023-11-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SER DEVICE AND RESOURCE SELECTION PROCEDURES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4080038A (zh) * 2020-08-20 2022-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获取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2040830A1 (en) * 2020-08-23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a network entity based on a remote connection
US20220070890A1 (en) * 2020-09-03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scheduling request
US20220312177A1 (en) * 2020-10-22 2022-09-29 Apple Inc. Sidelink Discovery
CN112423349B (zh) * 2020-10-27 2021-11-0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大数据平台数据清洗方法及系统
WO2022188122A1 (en) * 2021-03-12 2022-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ue) for another ue
WO2022204891A1 (en) * 2021-03-29 2022-10-06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Unlicensed slidelink communication with central node resource allocation
US11800573B2 (en) 2021-04-09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aggregated UE
WO2023279296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和通信设备
CN115603882A (zh) * 2021-07-09 2023-01-1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Tw) 用于支持ue到网络中继的无线电承载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7501724A (zh) * 2021-09-28 2024-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20230116853A1 (en) * 2021-10-08 2023-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vance-based sidelink group scheduling
US20230217391A1 (en) * 2021-12-30 2023-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delivery in sidelin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27578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Intel IP Corporation Reservation of unlicensed spectru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6165124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ultiple prose group communication during a sidelink control period
WO2016181240A1 (en) * 2015-05-13 2016-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carrier d2d resource allocation
US20160338095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mitting a scheduling request for a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
EP3125643A1 (en) * 2015-07-31 2017-02-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prose relays serving remote u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459B (zh) * 2012-05-31 2018-04-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蜂巢式通訊系統中賦能直鏈通訊排程及控制方法
US9112685B2 (en) * 2013-05-10 2015-08-18 Blackberry Limited Mechanisms for direct inter-device signaling
GB2514373B (en) * 2013-05-21 2015-07-08 Broadcom Corp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a user equipment
US10111267B2 (en) * 2013-06-28 2018-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4902443B (zh) 2014-03-05 2018-10-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EP2922360B1 (en) * 2014-03-21 2019-01-02 Sun Patent Trus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06576354B (zh) * 2014-07-07 2020-03-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中继终端发送和接收d2d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9832800B2 (en) 2014-08-08 2017-11-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10165580B2 (en) * 2014-10-30 2018-12-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hibiting from triggering scheduling request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506491B2 (en) * 2015-04-06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lay request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70659B1 (en) 2015-04-10 2021-05-26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CN107637161B (zh) * 2015-05-14 2021-07-23 苹果公司 基站的装置、中继用户设备的装置和基站
US10412706B2 (en) * 2015-05-15 2019-09-10 Kyocera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data relay operation between a relay user equipment (relay-UE) device and an out-of-coverage user equipment (UE) device
CN106304257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ue到网络的中继的方法和用于中继发现的同步方法
EP3297364B1 (en) 2015-05-15 2022-07-06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terminal
CN108029148B (zh) 2015-07-23 2022-04-01 苹果公司 移动性中继方法和装置
WO2017026970A1 (en) 2015-08-12 2017-02-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to enable high data rate relay operation using d2d air-interface
KR20170022224A (ko) 2015-08-19 2017-03-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기회적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148283A1 (en) * 2015-09-25 2017-03-29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55157A1 (en) 2015-10-01 2017-04-06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WO2017146523A1 (ko) 2016-02-26 201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로의 연결 요청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EP3393055A4 (en) * 2016-03-30 2019-08-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166380B1 (ko) 2016-07-01 2020-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524777B1 (ko) 2016-08-09 2023-04-25 파나소닉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코포레이션 오브 아메리카 V2x 전송을 위한 개선된 무선 자원 선택 및 감지
WO2018058684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80192461A1 (en) 2017-01-05 2018-07-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non-3gpp or non-ip device to lte-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801407A (zh) * 2017-05-04 2023-09-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Ue组,ue组管理者ue和ue组成员ue
US10912114B2 (en) 2017-05-05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93557B2 (en) 2017-05-05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27578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Intel IP Corporation Reservation of unlicensed spectru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6165124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ultiple prose group communication during a sidelink control period
WO2016181240A1 (en) * 2015-05-13 2016-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carrier d2d resource allocation
US20160338095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mitting a scheduling request for a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
EP3125643A1 (en) * 2015-07-31 2017-02-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prose relays serving remote u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UE-to-Network relay", R1-151279,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bis, Belgrade, Serbia, 20th - 24th April 20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4058A (zh) 2018-12-16
CN110574476B (zh) 2022-12-27
WO2018204131A1 (en) 2018-11-08
EP3620014B1 (en) 2022-05-11
EP3620014A1 (en) 2020-03-11
US20180324842A1 (en) 2018-11-08
CN110574476A (zh) 2019-12-13
US11219054B2 (en)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8466B (zh) 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的中繼
TWI759468B (zh) 在設備到設備通訊系統中進行中繼
EP3620026B1 (en)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79308B2 (en) Priority based resource selection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225092B2 (ja) 混合ヌメロロジーをサポートする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シーケンス生成
CA3008125C (en) Rate control of device-to-device based relay communication
JP6599535B2 (ja) レガシーユーザ機器をベース層として用いた非直交多元接続のための基準信号およびシグナリング設計
AU2016243290B2 (en) UE-to-UE relay list and determination of floor arbitrator
EP3317993B1 (en) Scheduling assignment optim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728835B2 (en) Inter frequency LTE-D discovery
US10469218B2 (en)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traffic according to priority
US10484144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anagement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