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6189B - 用於具有低密度同位檢查碼之碼率相容操作之通訊設備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 Google Patents

用於具有低密度同位檢查碼之碼率相容操作之通訊設備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6189B
TWI756189B TW105133412A TW105133412A TWI756189B TW I756189 B TWI756189 B TW I756189B TW 105133412 A TW105133412 A TW 105133412A TW 105133412 A TW105133412 A TW 105133412A TW I756189 B TWI756189 B TW I7561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lock
codeword
parity check
check matri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9546A (zh
Inventor
阿吉特 尼巴克
牛華寧
山迪普 克里許納木錫
仲凱 符
薩米爾 帕瓦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蘋果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蘋果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蘋果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9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9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6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618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6Quasi-cyclic LDPC [QC-LDPC] codes, i.e. the parity-check matrix being composed of permutation or circulant sub-matr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7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 H03M13/3769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using symbol combining, e.g. Chase combining of symbols received twice or mor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03M13/615Use of computational or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 H03M13/616Matrix operations, especially for generator matrices or check matrices, e.g. column or row permu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0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and diversity transmission, e.g. coding schemes for the multipl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information 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6Particular turbo code structure
    • H03M13/2963Turbo-block codes, i.e. turbo codes based on block codes, e.g. turbo decoding of product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出用於寬頻無線通訊網路的寫碼及轉發方案包括HARQ回授技術之變化。藉根據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一資訊塊可獲得一第一碼字。該第一碼字之一部分可發射到一遠端裝置。藉根據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資訊塊可獲得一第二碼字。該第二碼字之一部分可發射到一遠端裝置用於軟性組合解碼。另外,藉根據一第一置換修改該資訊塊可獲得該第一碼字及在藉相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之前,藉根據一第二置換修改該資訊塊可獲得該第二碼字。該等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碼率適應性LDPC碼。置換變化及同位檢查矩陣變化可明確地或暗示地提供給該遠端裝置。

Description

用於具有低密度同位檢查碼之碼率相容操作之通訊設備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發明領域
本實施例大致上係有關於於寬頻無線通訊網路中之裝置間的通訊。
發明背景
針對第三代夥伴計畫(3GPP)長期演進(LTE)的適應性調變及編碼方案(MCS)及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轉發,要求資料及其冗餘版本以任何任意的寫碼率之碼率相容通道寫碼。預期5G系統也將支援跨寬廣範圍之寫碼率的MCS。但尚未發展出使用跨一範圍之MCS的高度有效碼之針對5G系統的轉發方案。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設備,其包含:一記憶體;及邏輯,該邏輯之至少一部分於耦合至該記憶體的電路中實施,該邏輯用以: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一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 用於一第一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該LDPC碼的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該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
100:操作環境
102、900、1122:行動裝置
104、1114、1120:基地台
106:無線通訊介面
200:轉發技術
202、302、402、1202:資訊位元或符碼
204: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器
206、1206:同位檢查矩陣
208、308、314、408、416、1208、1214:碼字
210、310、410、1210:第一發射
212、312、418、1216:第二發射
300、400、1200:寫碼及轉發方案
304、306、406、414、1204:編碼器
404、412:交插器
500:解碼器
502:HARQ記憶體
504:軟性組合單元
506:迭代解碼器
510:通道對數似然比(LLR)
512:輸出
600、700:邏輯流程
602-612、702-716:方塊
800、850:儲存媒體
902:應用電路
904、1020:基頻電路
904a:2G基頻處理器
904b:3G基頻處理器
904c:4G基頻處理器
904d:其它基頻處理器
904e:CPU
904f:音訊DSP
906:射頻(RF)電路
906a:混合器電路
906b:放大器電路
906c:濾波器電路
906d:合成器電路
908:前端模組(FEM)電路
910、1018-f:天線
1000:通訊裝置
1010:無線電介面
1012:接收器
1014:頻率合成器
1016:發射器
1022: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
1024: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
1026:基頻或實體層(PHY)處理電路
1027:媒體存取控制(MAC)處理電路
1028:邏輯電路
1030:計算平台
1032:記憶體控制器
1034:介面
1040:處理組件
1050:平台組件
1100:寬頻無線存取系統
1110:網際網路
1112、1118:無線電接取網路(RAN)
1114、1120:基地台(eNB)
1124:訪視核心網路(CN)
1126:家庭CN
1128:操作支援系統(OSS)
1212:置換塊
圖1例示一操作環境實例。
圖2例示一轉發技術實例。
圖3例示一寫碼及轉發技術的第一實例。
圖4例示一寫碼及轉發技術的第二實例。
圖5例示一解碼器實例。
圖6例示一第一邏輯流程之實施例。
圖7例示一第二邏輯流程之實施例。
圖8例示一儲存媒體之實施例。
圖9例示一第一裝置之實施例。
圖10例示一第二裝置之實施例。
圖11例示一無線網路之實施例。
圖12例示一寫碼及轉發技術的第二實例。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各種實施例通常係有關於包括用於寬頻無線通訊網路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回授技術之變化的寫碼及轉發技術。於各種實施例中,藉根據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資訊塊能獲得第一碼字。部分第一碼字可發射給遠端裝置。藉根據第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資訊塊能獲得第二碼 字。部分第二碼字可發射給遠端裝置用於軟性組合解碼。於各種實施例中,在藉相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之前,藉根據第一置換修改資訊塊能獲得第一碼字,及藉根據第二置換修改資訊塊能獲得第二碼字。於各種實施例中,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碼率適應性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置換變化及同位檢查矩陣變化能明確地或暗示地提供給遠端裝置。描述及請求其它實施例之專利。
各種實施例可包含一或多個元件。元件可包含經配置以進行某些操作的任何結構。視針對一給定集合的設計參數或性能限制所期望,各個元件可實施為硬體、軟體、或其任何組合。雖然例如實施例可以某種拓樸結構以有限數目的元件描述,視需要針對給定的實施例,實施例可包括呈替代拓樸結構的更多或更少個元件。值得注意者,任何述及「一個實施例」或「一實施例」表示連結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係涵括於至少一個實施例。說明書中各處出現片語「於一個實施例中」、「於若干實施例中」、及「於各種實施例中」並非必然全部指稱相同實施例。
本文揭示的技術可涉及使用一或多個無線行動寬頻技術透過一或多個無線連結的資料傳輸。舉例言之,各種實施例可涉及根據一或多個第三代夥伴計畫(3GPP)、3GPP長期演進(LTE)、及/或3GPP LTE-進階(LTE-A)技術及/或標準,包括其修訂、子代及變異-包括4G及5G無線網路,透過一或多個無線連結傳輸。此外或 另外,各種實施例可涉及根據一或多個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加強式GSM演進資料率(EDGE)、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高速封包存取(HSPA)、及/或GSM配合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系統(GSM/GPRS)技術及/或標準,包括其修訂、子代及變異傳輸。
無線行動寬頻技術及/或標準之實例可包括,但非限制性,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16無線寬頻標準諸如IEEE 802.16m及/或802.16p、國際行動電信進階(IMT-ADV)、微波接取全球互通服務(WiMAX)及/或WiMAX II、劃碼多向接取(CDMA)2000(例如,CDMA2000 1xRTT、CDMA2000 EV-DO、CDMA EV-DV及依此類推)、高效能無線電都會區域網路(HIPERMAN)、無線寬頻(WiBro)、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高速正交分頻多工(OFDM)封包存取(HSOPA)、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技術及/或標準,包括其修訂、子代及變異中之任一者。
此外或另外,若干實施例可涉及根據其它無線通訊技術及/或標準而無線通訊。於各種實施例中可使用的其它無線通訊技術及/或標準之實例可包括,但非限制性,其它IEEE無線通訊標準諸如IEEE 802.11、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IEEE 802.11u、IEEE 802.11ac、IEEE 802.11ad、IEEE 802.11af、及/或IEEE 802.11ah標準、由IEEE 802.11高效率WLAN(HEW)研究小組發展的高效率Wi-Fi標準、 Wi-Fi聯盟(WFA)無線通訊標準諸如Wi-Fi、Wi-Fi直接、Wi-Fi直接服務、無線十億位元聯盟(WiGig)、WiGig顯示器擴延(WDE)、WiGig匯流排擴延(WBE)及/或由WFA鄰里知曉聯網(NAN)工作小組發展的標準、機器型通訊(MTC)標準諸如具體表現於3GPP技術報告(TR)23.887、3GPP技術規格(TS)22.368、及/或3GPP TS 23.682者、及/或近場通信(NFC)標準諸如由NFC論壇發展的標準,包括前述任一者的任何修訂、子代及變異。實施例並不限於此等實例。
除了透過一或多個無線連結傳輸之外,本文揭示的技術可能涉及通過一或多個有線通訊媒體在一或多個有線連結上內容的傳輸。有線通訊媒體之實例可包括導線、纜線、金屬引線、印刷電路板(PCB)、背板、交換架構、半導體材料、雙絞線、同軸纜線、光纖及依此類推。實施例並不限於此脈絡。
LTE支援跨寬廣範圍之被支援的資源配置之適應性調變及寫碼,諸如,不同的封包及傳送塊大小。LTE也支援轉發方案,諸如,自動重複請求(ARQ)方案及混合ARQ(HARQ)方案之變化-包括例如,追趕梳理HARQ方案及增量冗餘(IR)HARQ方案。調變及寫碼方案(MCS)的彈性及LTE之轉發方案的彈性可由碼率相容寫碼更佳地服務。本文描述的技術可包括碼率相容通道寫碼用來根據選取的MCS層級以任何任意的寫碼率編碼一封包或一傳送塊,同時界定多個冗餘傳輸版本來支援HARQ作業。
IEEE 802.11n/11ac不支援HARQ作業,但確實提供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設計。然而,IEEE 802.11n/11ac LDPC碼設計係基於碼率及資訊塊大小的一個有限集合,如表1中顯示:
Figure 105133412-A0305-02-0008-2
為了透過可用的通道資源編碼與發射一封包,IEEE 802.11n/11ac載明縮略及穿孔機制。舉例言之,使用以縮略為基礎的機制,可達成有效較低碼率;而使用以穿孔為基礎的機制,可達成有效較高碼率。因此藉縮略較高碼率或穿孔較低碼率可實現碼率匹配。
本文描述的技術可於LTE無線電接取網路(RAN)包括,例如4G及5G網路中提供LDPC IR支援。本文描述的技術可包括碼率相容通道寫碼用來根據選取的MCS層級以任何任意的寫碼率編碼一封包或一傳送塊,同時界定多個冗餘傳輸版本來支援基於IEEE 802.11n/11ac中界定的LDPC碼設計的HARQ作業。本文描述的技術藉由使用多個高碼率碼重新編碼技術,使用LDPC碼設計能夠獲得較低碼率碼。又復,本文描述的技術藉重新組織同位位元能為HARQ操作產生多個冗餘(傳輸)版本。如本文描述,此等技術使用LDPC於5G網路中能提供形成追趕組合(CC)及IR。
圖1例示操作環境100之實例,諸如可代表其中可實施使用帶有CC或IR的LDPC碼的碼率相容寫碼技術的若干實施例。操作環境100可包括行動裝置102及細胞式基地台104。行動裝置102可透過無線通訊介面106與基地台104通訊。行動裝置102可以是智慧型電話、平板、膝上型電腦、小筆電、或能夠與一或多個無線通訊網路無線通訊的其它行動計算裝置。舉個實例,行動裝置102可以是用戶設備(UE)。基地台104可以是細胞式基地台,諸如演進節點B(eNB)。基地台104可以是針對UE 102的服務細胞,諸如主要或次要服務細胞。無線通訊介面106可以是例如,針對本文描述的無線網路或標準中之任一者包括例如5G無線網路的無線介面。行動裝置102及基地台104可使用轉發方案通訊,諸如本文描述的HARQ方案。行動裝置102及基地台104可基於使用帶有CC或IR的LDPC碼的碼率相容寫碼而發射及接收通訊。
圖2例示依據本文揭示轉發技術200之一實例。如本文描述,轉發技術200可基於HARQ操作。舉例言之,使用HARQ操作,若第一傳輸失敗,則發射器可在第二傳輸重複相同封包或傳輸塊。基於由發射器的編碼類型-包括,例如,冗餘版本及/或分配MCS的變化-選用於第二傳輸的同位位元可以與或可不與第一傳輸中所含的同位位元相同。
於如圖2中例示的HARQ操作之一種形式中,相同的同位位元可於第二傳輸中轉發。如於圖2中顯 示,資訊位元或符碼202(於圖1中顯示為「s」)可提供給LDPC編碼器204。LDPC編碼器204可基於同位檢查矩陣206(於圖1中表示為「H」)編碼資訊位元202。編碼操作的輸出可以是由資訊位元「s」及同位位元或符碼「p」表示的碼字204。於第一傳輸210中,可選擇碼字208的第一子集用於發射。若使用,則於第二傳輸212中,可選擇碼字208的第二子集用於發射。例如,當接收器指示第一傳輸210失敗時(例如,若接收器無法正確地解碼只來自第一傳輸210的碼字208),若由接收器請求,則可發射第二傳輸212。使用第一傳輸210及第二傳輸212兩者可提高碼字208被正確地解碼的可能性。
圖2中顯示的轉發技術200允許LDPC編碼器(例如,圖2中顯示的編碼器204)及對應LDPC解碼器被重複使用而無需實質修改。用於如於圖2中顯示的CC LDPC編碼技術,解碼器可使用軟性記憶體來儲存對應傳輸失敗的對數似然比(LLR),及可使用軟性組合解碼能力。本文中描述對轉發技術200的提升,使得在接續傳輸中發射不同的同位位元。
圖3例示使用具有固定寫碼率的同位檢查矩陣能夠改良碼率相容性的寫碼及轉發方案300之第一實例。寫碼及轉發方案300之實例可代表其中可實施使用帶有CC或IR的LDPC碼用於碼率相容寫碼的技術之若干實例。如於圖3中顯示,資訊位元或符碼302(於圖3中以「s」表示)能提供給編碼器304。輸入302可被視為一資訊塊。 編碼器304可基於第一同位檢查矩陣(於圖3中以「H1」表示)實施編碼操作來產生第一碼字308。碼字308可包括提供給編碼器304的資訊位元302以及第一集合的同位位元(於圖3中以「p1」表示)。碼字308之全部或部分可於第一傳輸310中發射。
如於圖3中進一步顯示,資訊位元302也能提供給編碼器306。編碼器306可基於第二同位檢查矩陣(於圖3中以「H2」表示)實施編碼操作來產生第二碼字314。碼字310可包括提供給編碼器304的資訊位元302以及第二集合的同位位元(於圖3中以「p2」表示)。碼字310之全部或部分可於第二傳輸312中發射。
接收器可接收第一傳輸310且可試圖解碼第一傳輸310來復原資訊位元302。若解碼操作失敗,則接收器對發射器指示傳輸失敗,發射器可進行轉發例如作為HARQ轉發處理程序的一部分。因此,用於轉發,可產生第二碼字314。然後第二傳輸312可被發射而包括第二碼字314的全部或部分。然後接收器可使用第一傳輸310及第二傳輸312兩者來試圖解碼與復原資訊位元302。
同位檢查矩陣H1及H2可基於IEEE 802.11n/11ac中定義的同位檢查矩陣(例如,基於由IEEE 802.11n/11ac提供的LDPC碼設計)。又復,編碼器304及306並不限於分開的編碼器,反而可表示由相同編碼器進行的不同的編碼操作。據此,編碼器304及306(及如前文描述進行的編碼操作)可由單一編碼器實施。
於寫碼及轉發方案300實例中,資訊位元302可表示使用具有n-k乘n位元維度的H1同位檢查矩陣編碼的k-位元輸入塊來產生具有n位元的碼字308。如此,此種方法的碼率可以是k/n,編碼程序可將k系統位元(於圖3中以「s」表示)置於碼字308中。相同k-位元輸入塊302可由編碼器306以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亦即H2)重新編碼來產生第二n-位元碼字310,其也包括k系統位元(例如,再度系統寫碼操作)。結果,該方法的總體碼率可以是k/(n+n-k)=k/(2n-k),帶有k系統位元,得自第一編碼器/編碼操作304的(n-k)同位位元,得自第二編碼器/編碼操作306的(n-k)同位位元。
圖4例示使用具有固定寫碼率的同位檢查矩陣能夠改良碼率相容性的寫碼及轉發方案400之第二實例。寫碼及轉發方案400之實例可代表其中可實施使用帶有CC或IR的LDPC碼用於碼率相容寫碼的技術之若干實例。如於圖4中顯示,資訊位元或符碼402(於圖4中以「s」表示)能提供給第一交插器404。輸入402可被視為一資訊塊。第一交插器404可產生資訊位元402的第一置換(於圖4中以「π1」表示)且可提供資訊位元402的交插版本給編碼器406。編碼器304可基於第一同位檢查矩陣(於圖4中以「H1」表示)實施編碼操作來產生第一碼字408。碼字408可包括資訊位元402以及第一集合的同位位元(於圖4中以「p1」表示)。碼字408之全部或部分可於第一傳輸410中發射。
如於圖4中進一步顯示,資訊位元402也能於重新編碼過程中提供給第二交插器412。第二交插器412可產生資訊位元402的第二置換(於圖4中以「π2」表示)且可提供資訊位元402的交插版本給編碼器414。編碼器414可基於相同的第一同位檢查矩陣(於圖4中以「H1」表示)實施編碼操作來產生第二碼字416。碼字416可包括資訊位元402(以「s」表示)以及第二集合的同位位元(於圖4中以「p2」表示)。碼字416之全部或部分可於第二傳輸418中發射。如於圖4中顯示,在進行不同的置換操作之後,相同的資訊位元402基於相同的同位檢查矩陣而被重新編碼。結果,針對各個碼字408及416產生不同集合的同位位元。
接收器可接收第一傳輸410且可試圖解碼第一傳輸410來復原資訊位元402。若解碼操作失敗,則接收器可請求轉發例如作為HARQ轉發處理程序的一部分。因此,若被請求則可產生第二碼字416。然後第二傳輸418可被發射而包括第二碼字416的全部或部分。然後接收器可使用第一傳輸410及第二傳輸418兩者來試圖解碼與復原資訊位元402。
如前述,同位檢查矩陣H1可基於IEEE 802.11n/11ac中定義的同位檢查矩陣(例如,基於由IEEE 802.11n/11ac提供的LDPC碼設計)。又復,編碼器406及414並不限於分開的編碼器,反而可表示由相同編碼器進行的不同的編碼操作。據此,編碼器406及414(及如前 文描述進行的編碼操作)可由單一編碼器實施。
分別地實施圖3及4的寫碼及轉發方案300及400的發射器可對接收器指示實施哪一個方案及使用哪一個同位檢查矩陣或使用什麼置換,視何者為適當而定。舉例言之,針對圖3中例示的寫碼及轉發方案300,冗餘版本指示符可用來指示使用哪一個同位檢查矩陣(亦即同位檢查矩陣H1或H2)來編碼特定傳輸。傳輸指示符「rv_idx」可表示此冗餘版本指示符。因此,於各種實施例中,rv_idx=0可指示同位檢查矩陣H1使用來編碼,及rv_idx=1可指示同位檢查矩陣H2使用來編碼。
另外,針對圖4中例示的寫碼及轉發方案400,冗餘版本指示符可使用來指示哪一個置換。舉例言之,rv_idx=0可指示使用運用第一交插器404的第一置換π1,及rv_idx=1可指示使用運用第二交插器412的第一置換π2
於方案300及400之下,冗餘版本指示符可提供給接收器使得能夠推衍用於編碼的特定同位檢查矩陣及/或在編碼之前能夠推衍使用的特定置換,以供解碼期間由接收器使用。又復,於各種實施例中,冗餘版本可明確地指示於輸入塊(或傳送塊)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中(例如,於控制通道傳輸中)。此外,於各種實施例中,冗餘版本可暗示地繫結至已知參數,諸如子框編號或傳輸的傳輸編號。rv_idx之值可根據傳輸為偶或奇編號傳輸而改變(例如,第一TX=>rv_idx=0,第二TX=>rv_idx=1,第三 TX=>rv_idx=0等)。當編碼所提供的可自解碼傳輸時,將冗餘值與已知參數暗示性地關聯可能特別有效。
前述方案300及400中之各者及冗餘版本指示符的提供可使用多個同位檢查矩陣(例如,H1、H2、H3、H4等)及多個置換(π1、π2、π3、π4等)延伸到多個編碼器。
與圖2中顯示的轉發方案200相反地,圖3及4的寫碼及轉發方案300及400分別可使用多種同位檢查矩陣及/或多種置換。如此,圖2中顯示的轉發方案200可操作而沒有此種額外控制資訊(諸如冗餘版本指示符)指示使用哪一個同位檢查矩陣及/或置換,原因在於任一者皆無變化。
IEEE 802.11n/11ac中提供的同位檢查矩陣可經修改或擴大來提供碼率相容寫碼。舉例言之,針對一特定碼率的IEEE 802.11n/11ac中提供的同位檢查矩陣可經修改而形成針對不同碼率的同位檢查矩陣。如下提供使用於圖4之寫碼及轉發方案400中修改一給定同位檢查矩陣的實例。
用於所提供的實例,提出給定的5/6碼率LDPC碼(例如,基於IEEE 802.11n/11ac中載明的一給定的5/6碼率LDPC碼)。自5/6碼率碼可生成5/7碼率碼。於該實例中,第一置換π1可以是身分置換(亦即π1(i)=i)。針對碼率5/6及z=81(於該處z為針對該同位檢查矩陣的已知擴充或平行度因子)的同位檢查矩陣H1(例如,再度如於IEEE 802.11n/11ac中載明)可被提供為(在系統位元之置換之後,於該處H1原先為4x24矩陣):
Figure 105133412-A0305-02-0016-3
碼率-5/7的延伸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圖4生成,及可標示如下。
Figure 105133412-A0305-02-0016-4
使用第二置換π2=[6 3 16 11 7 17 14 8 5 19 15 1 2 4 18 13 9 20 10 12]及H1,延伸同位檢查矩陣H可以是如下述(於該處頂四列表示H1及底四列表示以交插系統位元編碼):
Figure 105133412-A0305-02-0016-5
如上所得矩陣中,首24欄可表示系統位元「s」(例如,首4列及首20欄可表示H1及第二4列及首20 欄可表示H2),第21至第24欄可表示第一同位位元「p1」(例如,首4列及第21至第24欄),及第25至第28欄可表示第一同位位元「p2」(例如,首4列及第25至第28欄)。又復,於前述實例中,可在向量化輸入上進行交插(亦即,置換係使用同位檢查矩陣參數設計,因而將擴充因數z列入考慮)。
有鑑於前文提供的實例,本文描述的寫碼及轉發方案的無數優點為顯然自明。首先,前述編碼中之各者可以自解碼。因此,若接收器沒有足夠記憶體儲存容量用於HARQ操作,則無需進行軟性組合(亦即,解碼器可基於H1或H2解碼)。
其次,若接收器確實包括軟緩衝器儲存裝置,則接收器可軟性組合多傳輸,及基於如上顯示的已延伸的同位檢查矩陣解碼。於各種實施例中,軟性組合只能配合系統位元發生。為了維持高流通量,層狀解碼迭代之數目在延伸的同位檢查解碼與H1/H2解碼間可有不同,使得解碼器可在解碼H1或H2的約略等量時間內完成解碼。
最後,用於原先同位檢查矩陣的解碼器實施例(例如,前述H1)可大為重複用於解碼前述延伸的同位檢查矩陣,原因在於原先同位檢查矩陣性質/結構大半被保留之故。
於各種實施例中,寫碼及轉發方案300及400可藉行動裝置(例如,行動裝置102)或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04)實施。於各種實施例中,寫碼及轉發方案300及400可藉UE或eNB實施及/或可藉5G系統的行動裝置及 基地台實施。於各種實施例中,同位檢查矩陣可根據期望的碼率及基於輸入資訊塊的已知資訊率修改來使用LDPC碼提供碼率相容寫碼。
圖5例示解碼器500之實例。如於圖5中顯示,解碼器500可包括HARQ記憶體502、軟性組合單元504、迭代解碼器506、及同位矩陣(H)決定單元。解碼器500的組成組件中之各者-例如,HARQ記憶體502、軟性組合單元504、迭代解碼器506、及同位矩陣(H)決定單元可於硬體、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中實施。
至解碼器500的輸入可以是通道對數似然比(LLR)510。通道LLR 510可提供給同位矩陣決定單元508及軟性組合單元504。通道LLR 510可表示針對特定傳輸/目前封包傳輸的接收值。軟性組合單元504可組合目前封包的通道LLR 510與儲存於HARQ記憶體502中的先前封包的通道LLR 510。來自軟性組合單元504的結果可提供給迭代解碼器506。同位檢查矩陣決定單元508可使用目前封包相關資訊及通道LLR 510(以及有關儲存於HARQ記憶體502的有關先前封包的資訊及通道LLR)以決定用於解碼的適當同位檢查矩陣。至於另外或除外,同位檢查矩陣決定單元508可接收及使用如前文描述的冗餘版本指示符來決定用於解碼的目前同位檢查矩陣。
迭代解碼器506基於接收自同位檢查矩陣決定單元508及軟性組合單元504的輸入進行解碼操作來提供輸出512。解碼器506可基於得自目前傳輸及過去傳輸 進行迭代解碼來改良性能。
圖6例示依據各種實施例,可表示實施所揭示的寫碼及轉發技術中之一或多者的邏輯流程600實例。舉例言之,邏輯流程600可表示於若干實施例中,於圖1之操作環境100中可藉行動裝置102(例如,作為UE)或基地台104(例如,作為eNB)進行的操作。又復,邏輯流程600可表示圖3之寫碼及轉發方案300相關的操作。
如於圖6中顯示,於602,可接收一資訊塊。資訊塊可包含資料。在編碼用於透過無線媒體傳輸之前,資訊塊可包含位元或符碼。
於604,資訊塊可基於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以生成第一碼字塊。第一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LDPC碼設計及/或IEEE 802.11n/11ac中定義的同位檢查矩陣。在使用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資訊塊之前,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期望的寫碼率及該資訊塊之已知資訊率修改(例如,擴充)。第一碼字塊可包含從編碼處理所得的位元或符碼。第一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第一傳輸相關的或相關聯的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選擇或決定。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能被明確地指示。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例如藉與傳輸參數(例如,子框編號)相關可被暗示地決定。
於606,部分第一碼字塊可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碼字塊全體可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其它實施例中,少於第一碼字塊全體可被選用於傳 輸。於606,第一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可透過無線媒體發射(例如,藉RF收發器)。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也可被發射。舉例言之,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發射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被發射的第一碼字塊的選取部分可由遠端裝置(例如,行動裝置或基地台)接收。遠端裝置可試圖解碼所接收的傳輸。若該資訊塊無法從所接收的傳輸中復原,則遠端裝置可指示第一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的解碼及/或傳輸已經失敗。該指示可發射給進行邏輯流程600的裝置。
於608,可接收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如前述,回授可能關聯遠端裝置自被發射的第一碼字塊的選取部分有效地復原資訊塊的成敗。於各種實施例中,回授可與HARQ操作相關。例如,回授可含有發射/接收已經失敗的指示。回授資訊可提示HARQ操作的進一步操作。
於610,資訊塊可基於第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來生成第二碼字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LDPC碼設計及/或IEEE 802.11n/11ac中定義的同位檢查矩陣。第一與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可以不同。在使用第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資訊塊之前,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期望的寫碼率及該資訊塊之已知資訊率修改(例如,擴充)。第二碼字塊可包含從編碼處理所得的位元或符碼。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第二傳輸相關的或相關聯的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選擇或決定。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能被明確地指示。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二冗餘版本指 示符例如藉關聯傳輸參數(例如,子框編號)可被暗示地決定。
於612,部分的第二碼字塊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實施例中,整個第二碼字塊可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其它實施例中,少於整個第二碼字塊可被選用於傳輸。於612,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透過無線媒體發射(例如,藉RF收發器)。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也能被發射。例如,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發射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所發射的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由遠端裝置接收。遠端裝置可試圖解碼所接收的傳輸。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可試圖藉由組合得自第一及第二接收的傳輸而復原資訊塊。
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以自解碼。舉例言之,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經解碼來復原資訊塊,而未使用或仰賴任何其它碼字塊的其它部分。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基於遠端裝置的能力。舉例言之,若遠端裝置能進行軟性組合(例如,具有用於軟性組合的HARQ記憶體及相關處理),則選用於傳輸的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部分可與當遠端裝置沒有能力進行軟性組合時選取的部分不同。實施例並不限於此等實例。
如前文描述接收第一及第二傳輸的遠端裝置可基於所接收的第一碼字塊的部分而決定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及可基於所接收的第二碼字塊的部分而決定第 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可決定第一同位檢查矩陣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舉例言之,遠端裝置可基於第一及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而分別地決定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可在分別含有第一及第二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之傳輸中接收(例如,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暗示地決定。遠端裝置可指示第一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之解碼失敗,提示傳輸第二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可基於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而軟性組合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可解碼基於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而被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來獲得資訊塊的估值。實施例並不限於此等實例。
圖7例示依據各種實施例,可表示實施所揭示的寫碼及轉發技術中之一或多者的邏輯流程700實例。舉例言之,邏輯流程700可表示於若干實施例中,於圖1之操作環境100中可藉行動裝置102(例如,作為UE)或基地台104(例如,作為eNB)進行的操作。又復,邏輯流程700可表示圖4之寫碼及轉發方案400相關的操作。
如於圖7中顯示,於702,可接收一資訊塊。資訊塊可包含資料。在編碼用於透過無線媒體傳輸之前,資訊塊可包含位元或符碼。
於704,資訊塊可基於第一置換修改來生 成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第一置換例如可藉交插器進行。第一置換可包含資訊塊組件的整序。第一置換可基於第一傳輸相關的或相關聯的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選取或決定。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明確地指示。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例如可藉與傳輸參數(例如,子框編號)相關而被暗示地決定。
於706,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可基於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以生成第一碼字塊。該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LDPC碼設計及/或IEEE 802.11n/11ac中定義的同位檢查矩陣。在使用同位檢查矩陣編碼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之前,該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期望的寫碼率及該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之已知資訊率修改(例如,擴充)。第一碼字塊可包含從編碼處理所得的位元或符碼。
於708,部分第一碼字塊可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碼字塊全體可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其它實施例中,少於第一碼字塊全體可被選用於傳輸。於708,第一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可透過無線媒體發射(例如,藉RF收發器)。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也可被發射。舉例言之,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發射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被發射的第一碼字塊的選取部分可由遠端裝置(例如,行動裝置或基地台)接收。遠端裝置可試圖解碼所接收的傳輸。若該資訊塊無法從所接收的傳輸中復原,則遠端裝置可指示第一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的解碼及/或傳輸已經失敗。該指示可發射給進行邏輯流 程700的裝置。
於710,可接收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如前述,回授可能關聯遠端裝置自被發射的第一碼字塊的選取部分有效地復原資訊塊的成敗。於各種實施例中,回授可與HARQ操作相關。例如,回授可含有發射/接收已經失敗的指示。回授資訊可提示HARQ操作的進一步操作。
於712,資訊塊可基於第二置換修改來生成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第二置換例如可藉交插器進行。第二置換可包含資訊塊組件的整序。第二置換可基於第二傳輸相關的或相關聯的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選取或決定。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明確地指示。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例如可藉與傳輸參數(例如,子框編號)相關而被暗示地決定。
於714,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可基於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以生成第二碼字塊。該同位檢查矩陣可以是706使用的相同的同位檢查矩陣。在使用同位檢查矩陣編碼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之前,該同位檢查矩陣可基於期望的寫碼率及該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之已知資訊率修改(例如,擴充)。第二碼字塊可包含從編碼處理所得的位元或符碼。
於716,部分第二碼字塊可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二碼字塊全體可被選用於傳輸。於各種其它實施例中,少於第二碼字塊全體可被選用於傳輸。於716,第二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可透過無線媒體發 射(例如,藉RF收發器)。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也可被發射。舉例言之,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發射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被發射的第二碼字塊的選取部分可由遠端裝置接收。遠端裝置可試圖解碼所接收的傳輸。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藉由組合得自第一及第二經接收的傳輸的資訊而試圖復原該資訊塊。
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以自解碼。舉例言之,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經解碼來復原資訊塊,而未使用或仰賴任何其它碼字塊的其它部分。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經選取部分可基於遠端裝置的能力。舉例言之,若遠端裝置能進行軟性組合(例如,具有用於軟性組合的HARQ記憶體及相關處理),則選用於傳輸的第一及第二碼字塊之部分可與當遠端裝置沒有能力進行軟性組合時選取的部分不同。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置換中之各者可包含基於同位檢查矩陣的擴充因數的向量置換。實施例並不限於此等實例。
如前文描述接收第一及第二傳輸的遠端裝置可基於所接收的第一碼字塊的部分而決定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及可基於所接收的第二碼字塊的部分而決定第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可決定第一置換及第二置換。舉例言之,遠端裝置可基於第一及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而分別地決定第一及第二置換。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可在分別含有第 一及第二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之傳輸中接收(例如,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於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可被暗示地決定。遠端裝置可指示第一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之解碼失敗,提示傳輸第二碼字塊的經選取部分。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可基於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而軟性組合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於各種實施例中,遠端裝置可解碼基於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而被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來獲得資訊塊的估值。實施例並不限於此等實例。
圖12例示寫碼及轉發方案1200之第三實例。寫碼及轉發方案1200之實例可代表其中可實施使用帶有CC或IR的LDPC碼用於碼率相容寫碼的技術之若干實例。如於圖12中顯示,資訊位元或符碼1202(於圖12中以「s」表示)能提供給編碼器1204。輸入1202可被視為一資訊塊。編碼器1204可基於同位檢查矩陣1206(於圖12中以「H」表示)實施編碼操作來產生第一碼字1208。碼字1208可包括提供給編碼器1204的資訊位元1202以及第一集合的同位位元(於圖12中以「p」表示)。碼字1208之全部或部分可於第一傳輸1210中發射。
接收器可接收第一傳輸1210且可試圖解碼第一傳輸1210來復原資訊位元1202。若解碼操作失敗,則接收器可請求轉發,例如作為HARQ轉發處理的一部分。因此,若經請求,則可生成第二碼字1214。然後,第二傳輸1216可被發射而包括第二碼字1214的全部或部 分。然後,接收器可使用第一傳輸1210及第二傳輸1216兩者來試圖解碼與復原資訊位元1202。
第二碼字1214可以是第一碼字1208的置換。特別,如於圖12中顯示,第一碼字1208可提供給置換塊1212(於圖12中以「π」表示)。置換塊可修改或重排第一碼字1208來獲得第二碼字1214。置換塊1212例如可藉交插器實施。第二碼字1214可表示為藉資訊位元(於圖12中以「s」表示)及同位位元(於圖12中以「p」表示)修改。置換塊1212中採用的置換可使用如先前描述的冗餘版本指示符界定。
基於寫碼及轉發方案1200,全部或部分的第一碼字1208可經選擇來於第一傳輸1210中被提供,及全部或部分的第二碼字1214可經選擇來於第二傳輸1216中被提供。據此,選用於第一傳輸1210的同位位元可與選用於第二傳輸1216的同位位元不同。接收第一及第二傳輸1210及1216的且具有HARQ能力(例如,包括HARQ記憶體及/或能進行軟性組合)的接收器能夠進行自第一及第二傳輸1210及1216中之各者推衍的對數似然比的軟性組合。第一及第二傳輸1210及1216也可以是可自解碼,當解碼操作失敗時,允許不具HARQ能力的接收器捨棄經決定的對數似然比。
當穿孔被使用來使得碼率匹配時,能採用寫碼及轉發方案1200。舉例言之,來自第一傳輸1210的已穿孔同位位元可經優先排序用來涵括於第二傳輸1216 中。寫碼及轉發方案1200可被擴延用來配合多個同位檢查矩陣及/或多個置換版本使用。
寫碼及轉發方案300、400、及1200中之各者可由圖1的行動裝置102及基地台104實施。
圖8例示儲存媒體800之一實施例及儲存媒體850之一實施例。儲存媒體800及850可包含任何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或機器可讀取儲存媒體,諸如光學、磁學、或半導體儲存媒體。於各種實施例中,儲存媒體800及850可包含製造物件。於若干實施例中,儲存媒體800及850可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諸如分別地實施圖6之邏輯流程600及圖7之邏輯流程700的電腦可執行指令。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或機器可讀取儲存媒體之實例可包括能夠儲存電子資料的任何具體媒體,包括依電性記憶體或非依電性記憶體、活動式或非活動式記憶體、可抹除或不可抹除記憶體、可寫式或可覆寫式記憶體,及依此類推。電腦可執行指令之實例可包括任何合宜類型的碼,諸如來源碼、彙編碼、解譯碼、可執行碼、靜態碼、動態碼、物件導向碼、視覺碼等。實施例並不受限於此脈絡。
如於本文中使用,術語「電路」可指稱、構成其部分、或包括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電子電路、處理器(分享、專用、或群組)、及/或執行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的記憶體(分享、專用、或群組)、綜合邏輯電路、及/或提供所述功能的其它合宜硬體組件。於若干實施例中,電路可於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中實施,或電 路相關聯的功能可藉一或多個軟體或韌體模組實施。於若干實施例中,電路可包括邏輯,至少部分可於硬體中操作。本文描述的實施例可使用任何經合宜組配的硬體及/或軟體實施於系統。
圖9例示可代表行動裝置的一行動裝置900之實例,例如,於各種實施例中,實施所揭示技術中之一或多者的UE。例如,依據若干實施例,行動裝置900可代表行動裝置102。於若干實施例中,行動裝置900可包括應用電路902、基頻電路904、射頻(RF)電路906、前端模組(FEM)電路908及一或多個天線910,至少如圖顯示耦合在一起。
應用電路902可包括一或多個應用處理器。舉例言之,應用電路902可包括電路諸如,但非限制性,一或多個一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可包括通用處理器與專用處理器(例如,圖形處理器、應用處理器等)的任何組合。處理器可耦合至及/或可包括記憶體/儲存裝置,且可經組配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儲存裝置中之指令來使得各種應用程式及/或作業系統可在系統上跑。
基頻電路904可包括電路諸如,但非限制性,一或多個一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基頻電路904可包括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及/或控制邏輯來處理接收自RF電路906的一接收信號路徑的基頻信號,及用來生成用於RF電路906的一發射信號路徑的基頻信號。基頻處理電路904可介接應用電路902用於基頻信號的生成及處理,及用於 RF電路906的控制操作。舉例言之,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904可包括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904a、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904b、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904c、及/或用於其它現存世代、正在發展中的世代、或未來將發展的世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的其它基頻處理器904d。基頻電路904(例如,基頻處理器904a-d中之一或多者)可處理使其能透過RF電路906而與一或多個無線電網路通訊的各種無線電控制功能。無線電控制功能可包括,但非限制性,信號調變/解調、編碼/解碼、射頻移位等。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904之調變/解調電路可包括快速富利葉變換(FFT)、預寫碼、及/或群集對映/解除對映功能。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904之編碼/解碼電路可包括卷積、咬尾卷積、渦旋、維特比(Viterbi)、及/或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器/解碼器功能。調變/解調及編碼器/解碼器功能之實施例並不受限於此等實例,於其它實施例中可包括其它功能。
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904可包括協定堆疊的元件,諸如,演進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取網路(EUTRAN)協定之元件包括例如,實體(PHY)、媒體存取控制(MAC)、無線電鏈接控制(RLC)、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及/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元件。基頻電路904的中央處理單元(CPU)904e可經組配以跑協定堆疊的元件用於PHY、MAC、RLC、PDCP及/或RRC層的發訊。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可包括一或多個音訊數位信號 處理器(DSP)904f。於其它實施例中,音訊DSP 904f可包括用於壓縮/解壓縮及回音消除的元件,且可包括其它合宜處理元件。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的組件可合宜地組合成單一晶片、單一晶片組、或設置於相同電路板上。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904及應用電路902的組成元件中之部分或全部例如可一起實施於單晶片系統(SOC)上。
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904可提供用來與一或多個無線電技術通訊相容。舉例言之,於若干實施例中,基頻電路904可支援與演進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取網路(EUTRAN)及/或其它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MAN)、無線本地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的通訊。其中基頻電路904係經組配以支援多於一個無線協定的無線電通訊之實施例可稱作多模式基頻電路。
RF電路906可使其能利用調變電磁輻射經由非固體媒體而與無線網路通訊。於各種實施例中,RF電路906可包括交換器、濾波器、放大器等來輔助與無線網路通訊。RF電路9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用於降頻轉換接收自FEM電路908的RF信號及提供基頻信號給基頻電路904的電路。RF電路906也可包括發射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用於升頻轉換由基頻電路904提供的基頻信號及提供RF輸出信號給FEM電路908用於發射的電路。
於若干實施例中,RF電路9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發射信號路徑。RF電路906可包括混合器電路906a、放大器電路906b及濾波器電路906c。RF電路906 的發射信號路徑可包括濾波器電路906c及混合器電路906a。RF電路906也可包括合成器電路906d,其用來合成供由接收信號路徑及發射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906a使用的頻率。於若干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906a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906d提供的合成頻率而降頻轉換接收自FEM電路908的RF信號。放大器電路906b可經組配以放大已降頻轉換的信號,及濾波器電路906c可以是低通濾波器(LPF)或帶通濾波器(BPF),其係經組配以從已降頻轉換的信號去除非期望的信號而生成輸出基頻信號。輸出基頻信號可提供給基頻電路904用於進一步處理。於若干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可以是零頻率基頻信號,但非必要條件。於若干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906a可包含被動混合器,但實施例之範圍並不限於此一面向。
於若干實施例中,發射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906a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906d提供的合成頻率而升頻轉換輸入基頻信號,來生成用於FEM電路908的RF輸出信號。基頻信號可由基頻電路904提供且可由濾波器電路906c濾波。濾波器電路906c可包括低通濾波器(LPF),但實施例之範圍並不限於此一面向。
於若干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合器電路906a及發射信號路徑之混合器電路906a可包括二或多個混合器,且可經重排分別地用於正交降頻轉換及/或升頻轉換。於若干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合器電路 906a及發射信號路徑之混合器電路906a可包括二或多個混合器,且可經配置用於影像排斥(例如,哈特立影像排斥)。於若干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合器電路906a及混合器電路906a可經配置分別地用於直接降頻轉換及/或直接升頻轉換。於若干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合器電路906a及發射信號路徑之混合器電路906a可經組配用於超外差運算。
於若干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以是類比基頻信號,但實施例之範圍並不限於此一面向。於若干替代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以是數位基頻信號。於此等替代實施例中,RF電路906可包括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及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電路,基頻電路904可包括與RF電路906通訊的數位基頻介面。
於若干雙模式實施例中,分開的無線電IC電路可提供用於處理各個頻譜的信號,但實施例之範圍並不限於此一面向。
於若干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906d可以是分數-N合成器或分數N/N+1合成器,但實施例之範圍並不限於此一面向,原因在於可能適合使用其它類型的頻率合成器。舉例言之,合成器電路906d可以是三角積分合成器、頻率乘法器、或包含具有頻率除法器的鎖相迴路之合成器。
合成器電路906d可經組配以,基於頻率輸 入及除法器控制輸入,合成輸出頻率用於由RF電路906的混合器電路906a使用。於若干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906d可以是分數N/N+1合成器。
於若干實施例中,頻率輸入可由電壓控制振盪器(VCO)提供,但非必要條件。取決於期望的輸出頻率,除法器控制輸入可由基頻電路904或應用電路902提供。於若干實施例中,除法器控制輸入(例如,N)可基於由應用電路902指示的通道而從詢查表決定。
RF電路906之合成器電路906d可包括除法器、延遲鎖相迴路(DLL)、多工器及相位累加器。於若干實施例中,除法器可以是雙模除法器(DMD),及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數位相位累加器(DPA)。於若干實施例中,DMD可經組配以N或N+1(例如,基於進位輸出)除輸入信號以提供分數分度率。於若干具體實施例中,DLL可包括一集合的經串級的可調諧延遲元件、相位檢測器、電荷泵浦及D型正反器。於此等實施例中,延遲元件可經組配以將一VCO週期打破成Nd個相等相位封包,於該處Nd為在延遲線路中的延遲元件數目。藉此方式,DLL提供負回授來輔助確保通過延遲線路的總延遲為一個VCO週期。
於若干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906d可經組配以生成載波頻率作為輸出頻率,而於其它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以是載波頻率的倍數(例如,兩倍載波頻率、四倍載波頻率),及結合正交生成器及除法器電路使用來生成於載波頻率的多個信號,有相對於彼此的多個不同相位。於 若干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以是LO頻率(fLO)。於若干實施例中,RF電路906可包括IQ/極性轉換器。
FEM電路908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經組配以在接收自一或多個天線910的RF信號上操作,放大所接收的信號,及提供所接收的信號之放大版本給RF電路906用於進一步處理的電路。FEM電路908也可包括發射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經組配以放大由RF電路906提供的用於發射之信號以供由一或多個天線910中之一或多者發射。
於若干實施例中,FEM電路908可包括TX/RX交換器來在發射模式與接收模式操作間切換。FEM電路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發射信號路徑。FEM電路之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低雜訊放大器(LNA)以放大所接收的RF信號,及提供已放大的所接收RF信號作為輸出(例如,輸出RF電路906)。FEM電路908之發射信號路徑可包括功率放大器(PA)用以放大輸入RF信號(例如,由RF電路906提供),及一或多個濾波器用以生成RF信號供隨後發射之用(例如,藉一或多個天線910中之一或多者)。
於若干實施例中,行動裝置900可包括額外元件,諸如,記憶體/儲存裝置、顯示器、相機、感測器、及/或輸入/輸出(I/O)介面。
圖10例示通訊裝置1000之一實施例,其可實施行動裝置102、基地台104、邏輯流程600、邏輯流程700、儲存媒體800、儲存媒體850、及行動裝置900 中之一或多者。於各種實施例中,裝置1000可包含邏輯電路1028。邏輯電路1028可包括用以進行針對例如,行動裝置102、基地台104、邏輯流程600、邏輯流程700、及圖9之行動裝置900中之一或多者描述的操作之實體電路。如於圖10中顯示,裝置1000可包括無線電介面1010、基頻電路1020、及計算平台1030,但實施例並非受限於此種組態。
裝置1000可在單一計算實體中,諸如全部在單一裝置內部,實施針對行動裝置102、基地台104、邏輯流程600、邏輯流程700、儲存媒體800、儲存媒體850、行動裝置900、及邏輯電路1028中之一或多者的部分或全部結構及/或操作。另外,裝置1000可使用分散式系統架構,諸如賓主架構、三層式架構、N層式架構、緊密耦合或叢集架構、點對點架構、主從架構、分享資料庫架構、及其它類型的分散式系統,跨多個計算實體分散針對行動裝置102、基地台104、邏輯流程600、邏輯流程700、儲存媒體800、儲存媒體850、行動裝置900、及邏輯電路1028中之一或多者的部分結構及/或操作。實施例並非受限於此一脈絡。
於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介面1010可包括適用於發射及/或接收單載波或多載波調變信號(例如,包括互補碼鍵控(CCK)、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或單載波分頻多向進接(SC-FDMA)符碼)的組件或組件組合,但實施例並非受限於任何特定無線介面或調變方案。無線 電介面1010可包括,例如,接收器1012、頻率合成器1014、及/或發射器1016。無線電介面1010可包括偏壓控制器、晶體振盪器及/或一或多個天線1018-f。於另一個實施例中,視期望而定,無線電介面1010可使用外部電壓控制振盪器(VCO)、表面聲波濾波器、中頻(IF)濾波器、及/或RF濾波器。因潛在RF介面設計的多樣性故,刪除其遼闊的描述。
基頻電路1020可與無線電介面1010通訊來處理接收信號及/或發射信號,及可包括例如,用於降頻轉換所接收的RF信號之混合器,用於將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形式的類比至數位轉換器1022,用於將數位信號轉換成類比形式的數位至類比轉換器1024,及用於升頻轉換發射用之信號的混合器。又復,基頻電路1020可包括用於個別接收/發射信號的PHY鏈路層處理的基頻或實體層(PHY)處理電路1026。基頻電路1020可包括例如,用於MAC/資料鏈路層處理的媒體存取控制(MAC)處理電路1027。基頻電路1020可包括用來例如,透過一或多個介面1034與MAC處理電路1027及/或計算平台1030通訊的記憶體控制器1032。
於若干實施例中,PHY處理電路1026可包括框架建構及/或檢測模組,組合額外電路諸如緩衝記憶體,來建構及/或解構通訊框架。另外或此外,MAC處理電路1027可針對此等功能中之某些者分享處理,或與 PHY處理電路1026獨立無關地進行此等處理。於若干實施例中,MAC及PHY處理可整合成單一電路。
計算平台1030可對裝置1000提供計算功能。如圖顯示,計算平台1030可包括處理組件1040。除基頻電路1020之外或另外,裝置1000可使用處理組件1040針對行動裝置102、基地台104、邏輯流程600、邏輯流程700、儲存媒體800、儲存媒體850、行動裝置900、及邏輯電路1028中之一或多者執行處理操作或邏輯。處理組件1040(及/或PHY 1026及/或MAC 1027)可包含各種硬體元件、軟體元件、或兩者的組合。硬體元件之實例可包括裝置、邏輯裝置、組件、處理器、微處理器、電路、處理器電路、電路元件(例如,電晶體、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積體電路、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記憶體單元、邏輯閘、暫存器、半導體裝置、晶片、微晶片、晶片組等。軟體元件之實例可包括軟體組件、程式、應用程式、電腦程式、應用程式規劃、系統程式、軟體發展程式、機器程式、作業系統軟體、中介軟體、韌體、軟體模組、常式、次常式、函式、方法、程序、軟體介面、應用程式規劃介面(API)、指令集、計算碼、電腦碼、碼段、電腦碼段、字元、數值、符碼、或其任何組合。判定實施例是否使用硬體元件及/或軟體元件實施可根據多項因素中之任一者而改變,諸如期望的運算速率、功率位準、耐熱性、處理週期預算、輸入資料率、 輸出資料率、記憶體資源、資料匯流排速度、及其它設計或性能限制,視針對一給定實施例的期望而定。
計算平台1030可進一步包括其它平台組件1050。其它平台組件1050包括常見計算元件,諸如一或多個處理器、多核心處理器、共處理器、記憶體單元、晶片組、控制器、周邊裝置、介面、振盪器、計時裝置、視訊卡、音效卡、多媒體輸入/輸出(I/O)組件(例如,數位顯示器)、電源供應器等。記憶體單元之實例可包括但非僅限於呈一或多個較高速記憶體單元形式的各種類型的電腦可讀取及機器可讀取儲存媒體,諸如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動態RAM(DRAM)、雙倍資料率DRAM(DDRAM)、同步DRAM(SDRAM)、靜態RAM(SRAM)、可規劃ROM(PROM)、可抹除可規劃ROM(EPROM)、電氣可抹除可規劃ROM(EEPROM)、快閃記憶體、聚合物記憶體諸如鐵電聚合物記憶體、奧氏記憶體、相變或鐵電記憶體、矽-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矽(SONOS)記憶體、磁卡或光卡、一陣列之裝置諸如獨立磁碟冗餘陣列(RAID)驅動裝置、固態記憶體裝置(例如,USB記憶體、固態驅動裝置(SSD)及適用於儲存資訊的任何其它類型的儲存媒體。
裝置1000例如可以是超行動裝置、行動裝置、固定式裝置、機器對機器(M2M)裝置、個人數位助理器(PDA)、行動計算裝置、智慧型電話、電話、數位電話、細胞式電話、用戶設備、電子書讀取器、手機、單向 呼叫器、雙向呼叫器、傳訊裝置、電腦、個人電腦(PC)、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小筆電、手持式電腦、平板電腦、伺服器、伺服器陣列或伺服器群、聯網伺服器、網路伺服器、網際網路伺服器、工作站、迷你電腦、大型電腦、超級電腦、網路家電、聯網家電、分散式計算系統、多處理器系統、以處理器為基礎的系統、消費性電子裝置、可程式消費性電子裝置、遊戲裝置、顯示器、電視、數位電視、機上盒、無線存取點、基地台、節點B、用戶站台、行動用戶中心、無線電網路控制器、路由器、中樞器、閘道器、橋接器、交換器、機器、或其組合。據此,於裝置1000的各種實施例中本文描述的裝置1000之功能及/或特定組態可被涵括或刪除,視合宜而定。
裝置1000之實施例可使用單輸入單輸出(SISO)架構實施。然而,某些實施例可包括使用適應性天線技術用於成束或空間分割多向接取(SDMA)及/或使用MIMO通訊技術用於發射及/或接收的多根天線(例如,天線1018-f)。
裝置1000之組件及特徵可使用分開電路、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邏輯閘及/或單晶片架構之任何組合實施。又復,裝置1000之特徵可使用微控制器、可規劃邏輯陣列及/或微處理器或若屬適宜前述之任何組合實施。須注意硬體、韌體及/或軟體元件可於此處集合地或個別地稱作「邏輯」或「電路」。
須瞭解圖10之方塊圖中顯示的裝置1000實例可代表眾多潛在實施例的一個功能性描述實例。據此,附圖中描繪的方塊功能之分割、刪除或涵括並不推定用於實施此等功能的硬體組件、電路、軟體及/或元件必然於實施例中被分割、刪除或涵括。
圖11例示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之一實施例。如於圖11中顯示,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可以是能夠支援行動無線存取及/或固定式無線存取網際網路1110的包含網際網路1110型網路等的網際網路協定(IP)型網路。於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可包含任何類型之以正交分頻多向進接(OFDMA)為基礎的或以單載波分頻多向進接(SC-FDMA)為基礎的無線網路,諸如符合3GPP LTE規格及/或IEEE 802.16標準中之一或多者的系統,及本案所請主旨之範圍並不受限於此等面向。
於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實例中,無線電接取網路(RAN)1112及1118能夠分別地耦合演進節點B或基地台(eNB)1114及1120來提供一或多個固定式裝置1116與網際網路1110間及/或一或多個行動裝置1122與網際網路1110間的無線通訊。固定式裝置1116及行動裝置1122的一個實例為圖10之裝置1000,而固定式裝置1116包含裝置1000的靜態版本及行動裝置1122包含裝置1000的行動版本。RAN 1112及1118可實施能夠界定網路功能對於在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上的一或多個 實體的對映關係之概況。eNB 1114及1120可包含提供與固定式裝置1116及/或行動裝置1122的RF通訊之無線電設備,諸如參考裝置1000描述,及可包含例如,符合3GPP LTE規格或IEEE 802.16標準的PHY及MAC層設備。基地台或eNB 1114及1120可進一步包含IP背板來分別地透過RAN 1112及1118而耦合至網際網路1110,但本案所請主旨之範圍並不受限於此等面向。
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可進一步包含訪視核心網路(CN)1124及/或家庭CN 1126,其各自能夠提供一或多個網路功能,包括但非僅限於代理快取及/或中繼型功能,例如,認證、授權及計費(AAA)功能,動態主機配置協定(DHCP)功能,或網域名稱服務控制等,網域閘道器諸如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STN)閘道器或網路電話(VoIP)閘道器,及/或網際網路協定(IP)型伺服器功能或其類。然而,此等僅為能夠由訪視CN 1124及/或家庭CN 1126提供的功能類型之實例,及本案所請主旨之範圍並不受限於此等面向。於訪視CN 1124並非固定式裝置1116或行動裝置1122的常規服務提供者的一部分之情況下,訪視CN 1124可稱作為訪視CN,舉例言之,當固定式裝置1116或行動裝置1122漫遊離開其個別家庭CN 1126時,或於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為固定式裝置1116或行動裝置1122的常規服務提供者的一部分之情況下,但當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可在非為固定式裝置1116或行動 裝置1122的主要或家庭位置的另一個所在位置或狀態時。實施例並非受限於此一脈絡。
固定式裝置1116可位在基地台或eNB 1114及1120中之一或二者的範圍以內的任何位置,諸如在或靠近家庭或商業內來分別地透過基地台或eNB 1114及1120及RAN 1112及1118提供家庭或商業客戶寬頻存取網際網路1110及家庭CN 1126。值得注意者為雖然固定式裝置1116通常置放於固定位置,但視需要可移動到不同位置。例如若行動裝置1122係位在基地台或eNB 1114及1120中之一或二者的範圍以內,則行動裝置1122可在一或多個位置運用。依據一或多個實施例,操作支援系統(OSS)1128可以是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的一部分用以給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提供管理功能,及用以提供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的功能實體間之介面。圖11之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只是顯示寬頻無線存取系統1100之多個組件中之某些者的一型無線網路,及本案所請主旨之範圍並不受限於此等面向。
各種實施例可使用硬體元件、軟體元件、或兩者的組合實施。硬體元件之實例包括處理器、微處理器、電路、電路元件(例如,電晶體、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積體電路、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邏輯閘、暫存器、半導體裝置、晶片、微晶片、晶片組等。軟體之實例可包括軟體組件、程式、 應用程式、電腦程式、應用程式規劃、系統程式、機器程式、作業系統軟體、中介軟體、韌體、軟體模組、常式、次常式、函式、方法、程序、軟體介面、應用程式規劃介面(API)、指令集、計算碼、電腦碼、碼段、電腦碼段、字元、數值、符碼、或其任何組合。判定實施例是否使用硬體元件及/或軟體元件實施可根據多項因素中之任一者而改變,諸如期望的運算速率、功率位準、耐熱性、處理週期預算、輸入資料率、輸出資料率、記憶體資源、資料匯流排速度、及其它設計或性能限制。
至少一個實施例之一或多個面向可藉表示處理器內部的各種邏輯之儲存於機器可讀取媒體上的代表性指令實施,其當藉機器讀取時使得機器製造邏輯以進行本文描述的技術。此等表示型態稱作「IP核心」可儲存於具體機器可讀取媒體上及供應各種客戶或製造廠以載入實際上製作邏輯或處理器的製造機器。若干實施例例如可使用可儲存指令或指令集的機器可讀取媒體或物件實施,其若藉機器執行時可使得該機器進行依據該等實施例之方法及/或操作。此種機器可包括,例如,任何合宜處理平台、計算平台、計算裝置、處理裝置、計算系統、處理系統、電腦、處理器等,及可使用硬體及/或軟體的任何合宜組合實施。機器可讀取媒體或物件可包括,例如,任何合宜類型的記憶體單元、記憶體裝置、記憶體物件、記憶體媒體、儲存裝置、儲存物件、儲存媒體及/或儲存單元,例如,記憶體、活動式或非活動式媒體、可抹除或非可抹除媒體、 可寫式或可覆寫式媒體、數位或類比媒體、硬碟、軟碟、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可錄式光碟(CD-R)、可覆寫式光碟(CD-RW)、光碟、磁性媒體、磁光媒體、活動式記憶卡或碟、各型數位影音碟(DVD)、磁帶、卡匣等。指令可包括使用任何合宜高階、低階、物件導向、視覺、彙編及/或解譯程式語言實施的任何合宜類型碼,諸如來源碼、彙編碼、解譯碼、可執行碼、靜態碼、動態碼、加密碼等。
下列實例係有關於進一步實施例:實例1為一種設備包含一記憶體及邏輯,該邏輯之至少一部分於耦合至該記憶體的電路中實施,該邏輯用以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一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該LDPC碼的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
實例2為實例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3為實例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一傳輸中發射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邏輯。
實例4為實例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 例之擴延,該傳輸邏輯用以於該第一傳輸中發射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5為實例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6為實例5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二傳輸中發射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邏輯。
實例7為實例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傳輸邏輯用以於該第二傳輸中發射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8為實例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與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不同。
實例9為實例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基於該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部分。
實例10為實例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一遠端裝置是否能軟性組合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
實例11為實例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該第一碼字塊的一失敗的解碼。
實例12為實例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13為實例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二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14為一種行動裝置包含依據實例1至13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15為一種基地台包含依據實例1至13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16為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含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一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該LDPC碼的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
實例17為實例1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18為實例17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於該第一傳輸中包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19為實例18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 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於該第一傳輸中包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20為實例17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21為實例2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於該第二傳輸中包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22為實例2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於該第二傳輸中包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23為實例1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與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不同。
實例24為實例1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該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部分。
實例25為實例2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一遠端裝置是否能軟性組合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
實例26為實例2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該第一碼字塊的一失敗的解碼。
實例27為實例1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28為實例1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二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29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進行依據實例16至28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
實例30為一種設備,其包含用於進行依據實例16至28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的構件。
實例31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用以使用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之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一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碼字;選擇該第一碼字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使用基於該LDPC碼之一第二不同的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碼字;及基於該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碼字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
實例32為實例3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而判定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33為實例3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於該第一傳輸中包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34為實例3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於該第一傳輸中包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35為實例3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而判定該第二不同的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36為實例35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於該第二傳輸中包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37為實例3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於該第二傳輸中包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38為實例3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該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 碼字塊的該部分。
實例39為一種設備包含一記憶體及邏輯,該邏輯之至少一部分於耦合至該記憶體的電路中實施,該邏輯用以處理一第一碼字的一部分,該第一碼字基於一資訊塊;基於該第一碼字的該部分決定一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決定與該第一碼字相關聯的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自該記憶體取回基於一第二碼字的一部分之一第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該第二碼字基於該資訊塊;決定與該第二碼字相關聯的該LDPC碼的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基於該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軟性組合該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及解碼基於該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之該經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而獲得該資訊塊的一估值。
實例40為實例3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由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
實例41為實例4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42為實例4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一碼字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43為實例4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由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
實例44為實例4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45為實例4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二碼字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46為實例3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與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不同。
實例47為一種行動裝置包含依據實例39至46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48為一種基地台包含依據實例39至46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49為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包含處理一第一碼字的一部分,該第一碼字基於一資訊塊;基於該第一碼字的該部分決定一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決定與該第一碼字相關聯的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自該記憶體取回基於一第二碼字的一部分之一第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該第二碼字基於該資訊塊;決定與該第二碼字相關聯的該LDPC碼的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基於該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軟性組合該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及解碼基於該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之該經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 似然比而獲得該資訊塊的一估值。
實例50為實例4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基於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51為實例5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52為實例5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一碼字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53為實例5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基於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54為實例5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55為實例5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二碼字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56為實例4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與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不同。
實例57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進行依據實例49至56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
實例58為一種設備,其包含用於進行依據實例49至56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的構件。
實例59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用以處理一第一碼字的一部分,該第一碼字基於一資訊塊;基於該第一碼字的該部分決定一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決定與該第一碼字相關聯的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自該記憶體取回基於一第二碼字的一部分之一第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該第二碼字基於該資訊塊;決定與該第二碼字相關聯的該LDPC碼的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基於該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軟性組合該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及解碼基於該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之該經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而獲得該資訊塊的一估值。
實例60為實例5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61為實例6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62為實例6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 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一碼字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63為實例6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
實例64為實例6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65為實例6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二碼字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66為一種設備包含一記憶體及邏輯,該邏輯之至少一部分於耦合至該記憶體的電路中實施,該邏輯用以基於一第一置換修改一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中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一第二置換修改該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中傳輸。
實例67為實例6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置換。
實例68為實例67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一傳輸中發射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邏輯。
實例69為實例68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傳輸邏輯用以發射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該第一傳輸中之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70為實例67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置換。
實例71為實例7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二傳輸中發射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邏輯。
實例72為實例7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傳輸邏輯用以發射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該第二傳輸中之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73為實例6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及第二置換用以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的一擴充因數包含向量置換。
實例74為實例6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基於該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部分。
實例75為實例7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一遠端裝置是否能軟性組合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
實例76為實例6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77為實例6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二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78為一種行動裝置,其包含依據實例66至77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79為一種基地台,其包含依據實例66至77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80為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包含基於一第一置換修改一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經修改的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中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一第二置換修改該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中傳輸。
實例81為實例8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 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置換。
實例82為實例8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涵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於該第一傳輸。
實例83為實例8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涵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於該第一傳輸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84為實例81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置換。
實例85為實例8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涵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於該第二傳輸。
實例86為實例85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涵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於該第二傳輸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87為實例8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及第二置換用以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的一擴充因數包含向量置換。
實例88為實例8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該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部分。
實例89為實例88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 實例之擴延,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一遠端裝置是否能軟性組合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選取部分。
實例90為實例8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一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91為實例80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第二碼字塊的該經選取部分可自解碼。
實例92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進行依據實例80至91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
實例93為一種設備,其包含用於進行依據實例80至91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的構件。
實例94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用以基於一第一置換修改一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經修改的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中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一第二置換修改該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編碼該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而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 一第二傳輸中傳輸。
實例95為實例9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置換。
實例96為實例95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涵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於該第一傳輸。
實例97為實例9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涵括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於該第一傳輸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98為實例95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置換。
實例99為實例98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涵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於該第二傳輸。
實例100為實例99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涵括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 符於該第二傳輸作為控制資訊的部分。
實例101為實例9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該所接收的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部分。
實例102為一種設備包含一記憶體及邏輯,該邏輯之至少一部分於耦合至該記憶體的電路中實施,該邏輯用以處理一第一碼字塊的一部分,該第一碼字塊基於一資訊塊;基於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部分決定一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基於該第一碼字塊決定該資訊塊之一第一置換;自該記憶體取回基於一第二碼字塊的一部分之一第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該第二碼字塊基於該資訊塊;基於該第二碼字塊決定該資訊塊之一第二置換;基於該等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而軟性組合該等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及基於一同位檢查矩陣及該等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解碼該等經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而獲得該資訊塊之一估值。
實例103為實例10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基於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置換。
實例104為實例10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105為實例10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 為與該第一碼字塊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106為實例10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基於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置換。
實例107為實例10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108為實例107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邏輯用以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二碼字塊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109為實例10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等第一及第二置換包含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之一擴充因數的向量置換。
實例110為一種行動裝置,其包含依據實例102至109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111為一種基地台,其包含依據實例102至109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設備及至少一個射頻(RF)收發器。
實例112為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包含處理一第一碼字塊的一部分,該第一碼字塊基於一資訊塊;基於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部分決定一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基於該第一碼字塊決定該資訊塊之一第一置換;自該記憶體取回基於一第二碼字塊的一部分之一第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該第二碼字塊基於該資訊塊;基於該第二碼字 塊決定該資訊塊之一第二置換;基於該等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而軟性組合該等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及基於一同位檢查矩陣及該等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解碼該等經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而獲得該資訊塊之一估值。
實例113為實例11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置換。
實例114為實例11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115為實例11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一碼字塊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116為實例11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基於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置換。
實例117為實例11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118為實例117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二碼字塊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119為實例11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該等第一及第二置換包含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之一擴充因數的向量置換。
實例120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進行依據實例112至119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
實例121一種設備,其包含用於進行依據實例112至119中任一者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無線通訊方法的構件。
實例122為包含一集合之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回應於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用以處理一第一碼字塊的一部分,該第一碼字塊基於一資訊塊;基於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部分決定一第一集合之對數似然比;基於該第一碼字塊決定該資訊塊之一第一置換;自該記憶體取回基於一第二碼字塊的一部分之一第二集合之對數似然比,該第二碼字塊基於該資訊塊;基於該第二碼字塊決定該資訊塊之一第二置換;基於該等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而軟性組合該等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及基於一同位檢查矩陣及該等經決定的第一及第二置換解碼該等經軟性組合的第一及第二對數似然比而獲得該資訊塊之一估值。
實例123為實例122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一置換。
實例124為實例12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 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125為實例124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一碼字塊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實例126為實例123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決定該第二置換。
實例127為實例126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
實例128為實例127或本文揭示的任何其它實例之擴延,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其回應於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處理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作為與該第二碼字塊相關聯的控制資訊之部分。
本文中已經闡明無數特定細節以供徹底瞭解實施例。然而,熟諳技藝人士將瞭解可無此等特定細節而實施實施例。於其它情況下,眾所周知之操作、組件、及電路未曾以細節描述以免遮掩了實施例。須瞭解本文揭示的特定結構及功能細節可以是代表性而非必然限制實施 例之範圍。
若干實施例可使用表示法「耦合」及「連結」連同其衍生詞描述。此等術語並非意圖彼此為同義詞。舉例言之,若干實施例可使用術語「耦合」及/或「連結」描述來指示二或多個元件係彼此直接實體或電氣接觸。然而,術語「耦合」也可表示二或多個元件並非彼此直接接觸,但仍然彼此協作或互動。
除非特別另行陳述,否則須瞭解術語諸如「處理」、「運算」、「計算」、「判定」等係指電腦或計算系統或類似的電子計算裝置的動作及/或處理,其將在該計算系統的暫存器及/或記憶體內部表示為實體量(例如,電子)的資料操縱及/或變換成在該計算系統的記憶體、暫存器或其它此種資訊儲儲、傳輸或顯示裝置內部同樣地表示為實體量的其它資料。實施例並不限於此脈絡。
須注意本文描述的方法無需以所描述的順序或以任何特定順序執行。再者,就本文識別之方法描述的各項活動可以串列或並列方式執行。
雖然本文已經例示及描述特定實施例,但須瞭解經計算來達成相同目的的任何安排可取代所顯示的特定實施例。本文揭示意圖涵蓋各種實施例的任何及全部適應或變化。須瞭解前文描述已經以例示方式而非以限制方式進行。當研讀前文詳細說明部分時,以上實施例之組合及本文未特別描述的其它實施例對熟諳技藝人士將更為彰顯。
須強調提供發明摘要以符合37 C.F.R.§1.72(b),要求發明摘要將許可讀者確定技術揭示內容的本質。發明摘要之遞交係瞭解發明摘要並非用來解譯或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或定義。此外,於前文詳細說明部分中,可知各種特徵係於單一實施例中群集在一起讓揭示內容流暢的目的。本文揭示之方法並非解譯為反映本案所請實施例意圖要求比申請專利範圍各項中明白地引述者更多特徵。反而,如下申請專利範圍反映本發明音旨在於少於單一揭示實施例的全部特徵。因此如下申請專利範圍爰引於此並融入詳細說明部分,申請專利範圍各項表示其本身為分開的較佳實施例。於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包括」及「於其中」係用作為個別術語「包含」及「其中」分別的口語英文相當術語。再者,術語「第一」、「第二」、及「第三」等僅係用作為標記,而非意圖對其對象加諸數值要求。
雖然已經以結構特徵及/或方法動作特定的語言描述本主旨,但須瞭解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的主旨並非必然限於前文描述的特定特徵或動作。反而,前文描述的特定特徵或動作被揭示為實施申請專利範圍的實例形式。
100:操作環境
102:行動裝置
104:基地台
106:無線通訊介面

Claims (20)

  1. 一種通訊設備,其包含:一記憶體;及邏輯,該邏輯之至少一部分於耦合至該記憶體的電路中實施,該邏輯用以: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一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該LDPC碼的一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該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其中該第一傳輸及該第二傳輸可自解碼。
  2. 如請求項1之通訊設備,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而被決定。
  3. 如請求項2之通訊設備,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一傳輸中發射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邏輯。
  4. 如請求項2之通訊設備,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而被決定。
  5. 如請求項4之通訊設備,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二傳輸中發射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 邏輯。
  6. 如請求項1之通訊設備,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與該第二同位檢查矩陣不同。
  7. 如請求項1之通訊設備,該邏輯用以基於該回授資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部分。
  8. 如請求項7之通訊設備,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一遠端裝置是否能軟性組合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選擇的部分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選擇的部分。
  9. 如請求項7之通訊設備,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該第一碼字塊的一失敗的解碼。
  10. 一種通訊設備,其包含:一記憶體;及邏輯,該邏輯之至少一部分於耦合至該記憶體的電路中實施,該邏輯用以:基於一第一置換來修改一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的一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該第一經修改的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一碼字塊;選擇該第一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在一第一傳輸中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基於一第二置換來修改該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 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該第二經修改的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二碼字塊;及選擇該第二碼字塊之一部分用於在一第二傳輸中傳輸,其中該第一傳輸及該第二傳輸可自解碼。
  11. 如請求項10之通訊設備,該第一置換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而被決定。
  12. 如請求項11之通訊設備,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一傳輸中發射該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邏輯。
  13. 如請求項11之通訊設備,該第二置換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而被決定。
  14. 如請求項13之設備,該邏輯進一步包含用以於該第二傳輸中發射該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的傳輸邏輯。
  15. 如請求項10之通訊設備,該第一及第二置換用以基於該同位檢查矩陣的一擴充因數而包含向量置換。
  16. 如請求項10之通訊設備,該邏輯用以基於該回授資訊而選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部分。
  17. 如請求項16之通訊設備,該回授資訊用以指示一遠端裝置是否能軟性組合該第一碼字塊的該選擇的部分與該第二碼字塊的該選擇的部分。
  18. 一種包含一組無線通訊指令的至少一個非 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回應於該組無線通訊指令在一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使用基於一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碼之一第一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一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一碼字;選擇該第一碼字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一傳輸;處理與該第一傳輸相關的回授資訊;使用基於該LDPC碼之一第二不同的同位檢查矩陣來編碼該資訊塊以獲得一第二碼字;及基於所接收之該的回授資訊來選擇該第二碼字之一部分用於一第二傳輸,其中該第一傳輸及該第二傳輸可自解碼。
  19. 如請求項18之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回應於該等無線通訊指令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與該第一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一冗餘版本指示符而判定該第一同位檢查矩陣。
  20. 如請求項19之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包含無線通訊指令,回應於該等無線通訊指令在該計算裝置上被執行,使得該計算裝置基於與該第二傳輸相關聯的一第二冗餘版本指示符而判定該第二不同的同位檢查矩陣。
TW105133412A 2015-11-23 2016-10-17 用於具有低密度同位檢查碼之碼率相容操作之通訊設備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TWI7561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58918P 2015-11-23 2015-11-23
US62/258,918 2015-11-23
PCT/US2016/025318 WO2017091244A1 (en) 2015-11-23 2016-03-31 Hybrid arq schemes based on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WOPCT/US16/25318 201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9546A TW201729546A (zh) 2017-08-16
TWI756189B true TWI756189B (zh) 2022-03-01

Family

ID=5570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412A TWI756189B (zh) 2015-11-23 2016-10-17 用於具有低密度同位檢查碼之碼率相容操作之通訊設備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756189B (zh)
WO (1) WO20170912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84901B2 (en) 2015-11-12 2020-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for structur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US11043966B2 (en) 2016-05-11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generating multiple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0454499B2 (en) 2016-05-12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uncturing an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structure
US9917675B2 (en) 2016-06-01 2018-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s by strategic placement of CRC bits
US10469104B2 (en) 2016-06-14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ly describing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0312939B2 (en) 2017-06-10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volving pairwise orthogonality of adjacent rows in LPDC code
CN110622529B (zh) * 2017-06-14 2024-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信道的通信方法
KR102113450B1 (ko) 2017-07-07 2020-05-20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저밀도 패리티 체크 코드 베이스 그래프 선택을 적용한 통신 기술
US10680764B2 (en) * 2018-02-09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parity bit storage for redundancy versions
US10536879B2 (en) 2018-02-16 2020-01-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dundancy version indication in fifth generatio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121806B2 (en) * 2018-09-07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oding performance
WO2020143019A1 (en) 2019-01-11 2020-07-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WO2021190722A1 (en) * 2020-03-23 2021-09-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terative code design
CN115885491A (zh) * 2020-08-20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置换扩展和缩短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CN113810062B (zh) * 2021-11-17 2022-04-12 南京风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下一代以太网的gel编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9841A1 (en) * 2003-11-14 2005-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coding/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 parallel concatenat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US20060150061A1 (en) * 2004-12-31 2006-07-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71776A (zh) * 2003-11-14 2006-1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并行连接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信道编码/解码设备和方法
US20080301518A1 (en) * 2006-02-09 2008-12-04 Fujitsu Limited LDPC Check Matrix Generation Method, Check Matrix Generator, and Code Retransmission Method
TW200913586A (en) * 2007-09-10 2009-03-16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54041B2 (en) * 2005-10-31 2011-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TW201519596A (zh) * 2013-07-11 2015-05-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智慧HARQ WiFi系統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1516A1 (fr) * 2007-06-08 2008-12-18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équipement et système pour codage et décodage ldpc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9841A1 (en) * 2003-11-14 2005-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coding/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 parallel concatenat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CN1871776A (zh) * 2003-11-14 2006-1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并行连接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信道编码/解码设备和方法
US7519895B2 (en) * 2003-11-14 2009-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encoding/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 parallel concatenat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US20060150061A1 (en) * 2004-12-31 2006-07-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54041B2 (en) * 2005-10-31 2011-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US20080301518A1 (en) * 2006-02-09 2008-12-04 Fujitsu Limited LDPC Check Matrix Generation Method, Check Matrix Generator, and Code Retransmission Method
TW200913586A (en) * 2007-09-10 2009-03-16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519596A (zh) * 2013-07-11 2015-05-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智慧HARQ WiFi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9546A (zh) 2017-08-16
WO2017091244A1 (en)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6189B (zh) 用於具有低密度同位檢查碼之碼率相容操作之通訊設備及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US10999010B2 (en) Rate matching us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TWI717473B (zh) 用於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之傳輸的極化碼
CN108702238B (zh) 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
EP3238359B1 (en) Joint processing of transport blocks o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for ca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laa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JP6759237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関連事例のためのレイテンシ低減技術
TWI815792B (zh) 混合開迴路和閉迴路波束成形
CN107925523A (zh) 无线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
TWI695589B (zh) 資訊有效率的錯誤校正編碼
US11146375B2 (en) HARQ feedback configuration techniques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7171956A1 (en) Uplink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and configuration
TWI722063B (zh) 使用低密度同位檢查矩陣之編碼及解碼技術
US10911071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to support codes with variable codeword lengths and information lengths
US10396878B2 (en) Channel coding and interleaving for control and user data in th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US11223374B2 (en) Flexible block size support for polar code
WO2017039563A1 (en) Coverage extens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2020005215A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