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6159B -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 Google Patents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6159B
TWI756159B TW110133099A TW110133099A TWI756159B TW I756159 B TWI756159 B TW I756159B TW 110133099 A TW110133099 A TW 110133099A TW 110133099 A TW110133099 A TW 110133099A TW I756159 B TWI756159 B TW I7561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able part
dual
rotatable
push rod
m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3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8598A (zh
Inventor
李友民
郭武洲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百睿達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百睿達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百睿達科技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6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61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8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859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2Flow or pressure 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e.g. valves, gas pressure control, level control in storage containers
    • B67D1/1256Anti-dripp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03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 B67D1/0009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n intermediate container connected to a supply
    • B67D1/001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n intermediate container connected to a supply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to be dispensed
    • B67D1/0012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n intermediate container connected to a supply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to be dispensed based on volumetric do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42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the dispensers
    • B67D1/0081Dispensing valves
    • B67D1/0082Dispensing valves entirely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12Flow or pressure 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e.g. valves, gas pressure control, level control in storage containers
    • B67D1/1277Flow control valves
    • B67D1/1279Flow control valves regulating the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03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 B67D1/0004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 container, e.g. bottle, cartridge, bag-in-box, bowl
    • B67D1/0005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 container, e.g. bottle, cartridge, bag-in-box, bowl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to be dispensed
    • B67D1/0007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a single liquid the beverage being stored in a container, e.g. bottle, cartridge, bag-in-box, bowl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to be dispensed based on volumetric do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55Details concerning the used flowme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2001/0093Valves
    • B67D2001/0094Valve mountings in dispen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2001/009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7D2001/0096Means for pressurizing liquid
    • B67D2001/0097Means for pressurizing liquid using a p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0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7D2210/00047Piping
    • B67D2210/00049Pipes
    • B67D2210/00052Pipes with flow tranquil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and details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or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s under gravity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ispensing purposes
    • B67D2210/0016Adapted for dispensing high viscosity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雙模流體接頭,其包含:一中空連接件,其內部設有一腔體;一原料管,位於該中空連接件上,且連通該腔體;一清潔管,位於該中空連接件上,且連通該腔體;一頭部,位於該中空連接件的一端,並包含一連接口,其中,該連接口能夠以可卸除方式連接一原料容器;一尾部,位於該中空連接件的另一端,包含一穿孔;以及一推桿,經由該穿孔插入該腔體中。當該可旋轉部朝一第二預定方向旋轉時,可帶動該推桿後退。

Description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本發明涉及流體接頭的相關技術,尤指一種可輕易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對許多消費者而言,現做飲料(freshly made beverage)在新鮮度、口感、和/或原料客製化調整彈性等許多面向上,比工廠生產的罐裝或瓶裝飲料更具吸引力。因此,許多餐飲業者都會提供各種現做飲料,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由於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疫情衝擊或通貨膨脹導致營業成本增加),許多業者已開始利用各種機器設備來提供或輔助調製現做飲料,以降低所需的人工時間及成本。
眾所周知,傳統製作飲料的機器內部會設置許多用來傳輸原料液體的管路,這些管路必須分別透過合適的接頭(connector)連接到不同的原料容器,才能讓機器取得製作飲料所需的各種原料。每台機器所使用的接頭數量,會隨著機器所連接的原料容器的數量增加而相應增加。由於傳統製作飲料的機器並不具備自動清洗功能,所以經常得耗費許多人力與時間來清潔機器內部的各種零件、管路、以及接頭,以避免機器內部的零件、管路、以及接頭滋生細菌或產生毒素。
業界難以實現機器自動清洗功能的癥結點之一,在於傳統的接頭只能單純地將原料容器內的液體轉接到相應管路。因此,在清潔製作飲料的機器時,清潔人員必須先以手工方式從不同的原料容器上將 多個接頭逐一拆卸下來,然後以手工方式或其他的輔助設備清潔相關零件、多個管路、以及多個接頭。等到清潔完畢後,清潔人員必須以手工方式將多個接頭逐一連接到相應的原料容器與管路之間。前述以手工方式逐一拆卸多個接頭,最後再將多個接頭逐一連接回去的方式,不僅得耗費許多人力時間、容易在接頭拆卸過程弄髒周圍環境、還經常導致接頭刮傷甚至毀損的問題。
有鑑於此,如何有效避免前述的問題,實為有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雙模流體接頭的實施例,其包含:一中空連接件,該中空連接件內部設有一腔體;一原料管,位於該中空連接件上,且連通該腔體;一清潔管,位於該中空連接件上,且連通該腔體;一頭部,位於該中空連接件的一端,並包含一連接口,其中,該連接口連通該腔體,且能夠以可卸除方式連接一原料容器;一尾部,位於該中空連接件的另一端,包含一穿孔;以及一推桿,經由該穿孔插入該腔體中,並包含一桿頭。
本說明書另提供一種雙模流體接頭的實施例,其包含:一中空連接件,包含有從該中空連接件的一外表面向外延伸的一第一限位件及一第二限位件,且該中空連接件內部設有一腔體,其中,該腔體的一內壁上設有一凸起的阻擋件,且該阻擋件可將該腔體的內部空間區分成一第一空間及一第二空間;一原料管,位於該中空連接件上,且連通該腔體;一清潔管,位於該中空連接件上,且連通該腔體;一頭部,位於該中空連接件的一端,並包含一連接口,其中,該連接口連通該腔體,且能夠以可卸除方式連接一原料容器上的一出料逆止閥;一或多個卡鉗件,位於該頭部的側邊,而當該連接口連接於該出料逆止閥時,該一或多個卡鉗件會卡在該出料逆止閥的一突出部上;一尾部,位於該中空連接件的另一端,包含一穿孔及一擋牆件,其中,該尾部的一外表面上設有一螺旋狀軌道,且該擋牆件 位於該螺旋狀軌道的一末段的一側;一推桿,經由該穿孔插入該腔體中,並包含一桿頭、一密封部、及一凸緣;一彈簧,位於於該尾部與該可旋轉部之間、或是該尾部與該凸緣之間;以及一可旋轉部,位於該尾部外側,並觸及該推桿,且該可旋轉部的一外表面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其中,該可旋轉部包含有:一前側開口;一第一延伸部,從該前側開口的邊緣朝該頭部的方向延伸;一第二延伸部,從該前側開口的邊緣朝該頭部的方向延伸;一或多個鰭狀件,位於該可旋轉部的該外表面上,可讓一使用者便於旋轉該可旋轉部;一導引件,位於該可旋轉部的內側、且可觸及該螺旋狀軌道;以及一阻擋部,位於該可旋轉部的內側、且可觸及該凸緣;其中,當該可旋轉部繞著該尾部旋轉時,該導引件會沿著該螺旋狀軌道移動,使得該可旋轉部邊旋轉邊前進、或是邊旋轉邊後退,而該阻擋部則會帶動該推桿跟著該可旋轉部一起前進或後退;其中,當該可旋轉部朝一第一預定方向旋轉時,該可旋轉部會邊旋轉邊前進,並帶動該推桿一起前進,直到該密封部抵住該阻擋件,而當該密封部抵住該阻擋件時,該第一空間及該第二空間會被該密封部及該阻擋件阻隔開來而無法彼此連通;其中,在該密封部抵住該阻擋件之後,倘若該可旋轉部朝一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則該可旋轉部會邊旋轉邊後退,並帶動該推桿一起後退,使得該密封部離開該阻擋件,而在該密封部離開該阻擋件一預定距離後,該第一空間及該清潔管會彼此連通;其中,當該可旋轉部旋轉成該第一區域朝上的態樣時,該雙模流體接頭會操作於一工作模式,而當該可旋轉部旋轉成該第二區域朝上的態樣時,該雙模流體接頭會操作於一清潔模式;其中,當該可旋轉部帶動該推桿前進使得該密封部抵住該阻擋件時,該導引件會進入該螺旋狀軌道的該末段而使得該擋牆件支撐住該導引件,以致使該彈簧無法將該推桿往後推,藉此避免該密封部離開該阻擋件;其中,當該可旋轉部帶動該推桿前進時,該阻擋部或該凸緣會 壓縮該彈簧,而當該導引件脫離該擋牆件的範圍時,該彈簧會施加一彈性恢復力在該阻擋部或該凸緣上,以推動該可旋轉部或該推桿後退;其中,當該可旋轉部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一延伸部會觸及該第一限位件,以阻止該可旋轉部繼續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下去;其中,當該可旋轉部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二延伸部會觸及該第二限位件,以阻止該可旋轉部繼續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下去。
上述實施例的優點之一,是在對雙模流體接頭進行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的過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將原料管從原先連接的管路拆離。
上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在對雙模流體接頭進行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的過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將清潔管從原先連接的管路拆離。
上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在對雙模流體接頭進行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的過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從原料容器的出料逆止閥上拆卸下來。
上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等到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程序完成後,使用者自然也不需要將原料管重新連接到相應的管路,不需要將清潔管重新連接到相應的管路,也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重新連接到相應原料容器的出料逆止閥上。因此,不僅可有效節省許多人力時間、不易弄髒周圍環境、更能有效避免接頭刮傷甚至毀損的問題。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將搭配以下的說明和圖式進行更詳細的解說。
100:自動飲料調製機(automated beverage preparation apparatus)
100:自動飲料調製機(automated beverage preparation apparatus)
101:上部容置腔(upper chamber)
103:下部容置腔(lower chamber)
105:門板(door)
107:頸部容置腔(neck chamber)
109: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110:輸出接頭(outlet connector)
120:飲料容器(beverage container)
130:原料容器(material container)
140:出料逆止閥(outlet check valve)
150:雙模流體接頭(dual-mode fluid connector)
242:阻塞件(stopper)
244:突出部(protruding portion)
310:中空連接件(hollow connecting element)
322:原料管(material tube)
324:清潔管(cleaning tube)
330:頭部(head portion)
340:尾部(rear portion)
350:彈簧(spring)
360:推桿(rod)
370:彎板(bended plate)
380:可旋轉部(rotatable element)
390:插塞(plug)
411:腔體(chamber)
412:第一空間(first space)
413:第二空間(second space)
415:阻擋件(block element)
416:第一限位件(first restriction element)
417:第二限位件(second restriction element)
431:連接口(connecting opening)
433:第一卡鉗件(first clamp element)
435:第二卡鉗件(second clamp element)
437:第一凸塊(first protruding element)
439:第二凸塊(second protruding element)
441:穿孔(through hole)
443:第一螺旋狀軌道(first spiral track)
445:第二螺旋狀軌道(second spiral track)
447:擋牆件(block wall portion)
449:尾部限位件(rear-portion restriction element)
461:桿頭(rod head)
463:密封部(sealing portion)
465:凸緣(outer flange)
467:凸緣(outer flange)
469:插槽(slot)
471:第一標記區(first marked region)
473:第二標記區(second marked region)
481:前側開口(front opening)
482:後側開口(rear opening)
483:第一延伸部(first elongated portion)
484:第二延伸部(second elongated portion)
485:第一鰭狀件(first fin)
486:第二鰭狀件(second fin)
487:第一導引件(second guiding element)
488:第二導引件(first guiding element)
489:阻擋部(block portion)
581:第一區域(first area)
582:第二區域(second area)
781:第一窗口(first window)
782:第二窗口(second window)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飲料調製機簡化後的立體透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與原料容器彼此分離時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雙模流體接頭與原料容器彼此連接時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
圖4與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在不同視角下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的俯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的側視示意圖。
圖8為圖7中的雙模流體接頭簡化後的側視示意圖。
圖9為圖6中的雙模流體接頭沿A-A’方向簡化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10至圖1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在不同視角下的簡化後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12至圖1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在不同視角下的組裝過程示意圖。
圖18至圖1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旋轉部及彎板在不同視角下的組裝後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旋轉部及推桿於一第一視角下的組裝後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的後視示意圖。
圖2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內部液體流向的簡化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的後視示意圖。
圖24與圖2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在不同視角下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
圖2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的側視示意圖。
圖2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的俯視 示意圖。
圖2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內部液體流向的簡化示意圖。
圖2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內部液體流向的簡化示意圖。
以下將配合相關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圖式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
請參考圖1,其所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簡化後的立體透視示意圖。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包含一上部容置腔101、一下部容置腔103、一門板105、一頸部容置腔107、一控制面板109、一或多個輸出接頭110、以及多個雙模流體接頭150。
為了避免圖面內容過於複雜,在圖1中刻意將下部容置腔103的門板105以虛線表示,而要在後續說明中進一步說明的內部物件則用實線繪示。請注意,圖1中所繪示的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的外觀形狀,只是為了方便說明所繪示的簡化示意圖,並非侷限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的實際外形。
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的上部容置腔101可連通頸部容置腔107,也可連通下部容置腔103。相關的電線、訊號線、接頭(connector)、原料輸送管路(material transmission pipe)、和/或清潔劑輸送管路(detergent transmission pipe),可用各種合適的方式佈設在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
實作上,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可設置多個幫浦、多個穩流裝置、多個流量計、以及一或多組清潔系統。
前述的多個幫浦可分別透過各種合適的原料輸送管路與接頭連通至其他元件,並可用各種合適的空間配置方式設置在上部容置腔101內。
前述的多個穩流裝置及多個流量計,可分別透過各種合適的原料輸送管路與接頭連通至其他元件,並可用各種合適的空間配置方式設置在上部容置腔101和/或頸部容置腔107內。
前述的一或多組清潔系統,可分別透過各種合適的清潔劑輸送管路與接頭連通至其他元件,並可用各種合適的空間配置方式設置在上部容置腔101、下部容置腔103、和/或頸部容置腔107內。
前述的一或多個輸出接頭110可分別透過各種合適的原料輸送管路與接頭連通至其他元件。例如,個別輸出接頭110的輸入端可用各種合適的原料輸送管路與接頭連通至一相應的幫浦、穩流裝置、或流量計的輸出端。個別輸出接頭110的輸出端則可暴露在頸部容置腔107外,以方便使用者進行相關的清潔程序。
如圖1所示,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的下部容置腔103內可放置多個原料容器130。不同的原料容器130可用來儲存調製現做飲料所需的不同液體原料。每個原料容器130上皆設有做為輸出接頭的一出料逆止閥140。
前述的多個雙模流體接頭150可分別用可卸除方式連接於不同原料容器130上的出料逆止閥140。此外,每個雙模流體接頭150可透過各種合適的原料輸送管路連通至相應的幫浦或是穩流裝置,也可透過各種合適的清潔劑輸送管路連通至相應的幫浦或是清潔系統。
在自動飲料調製機100中,可設置各種合適的原料輸送裝置(例如,幫浦、穩流裝置、流量計、以及合適的原料輸送管路的組合),以將個別原料容器130內的液體原料經由相應雙模流體接頭150輸送到相應輸出接頭110的出口端。另外,也可在自動飲料調製機100中設置各種合適的清潔劑輸送裝置(例如,幫浦、流量計、以及合適的清潔劑輸送管路的組合),以將前述清潔系統中的清潔劑輸送到個別的雙模流體接頭150中。
實作上,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還可設置各種合適的冷藏設備, 以延長下部容置腔103中的原料容器130內的各種液體原料的保存時間。另外,當門板105保持閉合狀態時,可隔絕下部容置腔103與外界環境,有利於維持下部容置腔103內的低溫狀態,並可避免昆蟲或小動物等異物侵入下部容置腔103。
為了避免圖面內容過於複雜,在圖1中並未繪示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的幫浦、穩流裝置、流量計、控制電路、電線、訊號線、連通不同元件的原料輸送管路、連通不同元件的清潔劑輸送管路、冷藏設備、電力供應裝置、用來支撐或固定前述元件的相關零件與框架等其他結構與裝置。
在運作時,使用者可在控制面板109上進行操作,以設定想要的現做飲料的一項或多項製作參數,例如,飲料品項(beverage item)、杯子尺寸(cup size)、飲料量(beverage volume)、甜度(sugar level)、冰塊量(ice level)、和/或杯數(quantity)等等。
接著,自動飲料調製機100便會依據使用者設定的參數,自動利用一個或多個幫浦抽取某些原料容器130中的液體原料,並將抽取出來的液體原料透過各自的傳輸管道朝相應的輸出接頭110傳送。在個別幫浦的持續作動下,輸出接頭110中的液體原料會透過相應的輸出接頭110輸出至飲料容器120中。
不同的液體原料依特定的比例在飲料容器120中混合在一起或經過簡單攪拌後,便能形成各種口味的現做飲料。實作上,還可將飲料容器120設計成支援或具有攪拌功能,以提升混合液體原料的速度及均勻度。
請參考圖2與圖3。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與原料容器130彼此分離時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雙模流體接頭150與原料容器130彼此連接時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
如圖2所示,原料容器130上的出料逆止閥140包含有一阻塞件242,以及從出料逆止閥140的外表面向外凸起的一突出部244。雙模流體 接頭150包含一中空連接件310、一原料管322、一清潔管324、一頭部330、一可旋轉部380、以及一插塞390。
出料逆止閥140的阻塞件242可用各種合適的球體、塞子、或是塊狀物來實現。突出部244則可用一單一的環狀件來實現,也可以用多個分離的突起結構來實現。出料逆止閥140內部通常設有一彈簧(未繪示於圖2與圖3中),可對阻塞件242施加壓力以將阻塞件242往外推。
在出料逆止閥140尚未連接雙模流體接頭150之前,前述彈簧對阻塞件242施加的壓力會致使阻塞件242堵住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使得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維持在閉合狀態(close status),以避免原料容器130內的液體原料外洩。
在雙模流體接頭150中,原料管322及清潔管324皆位於中空連接件310上,而頭部330則位於中空連接件310的一端,並包含一連接口431、一第一卡鉗件433、以及一第二卡鉗件435。
如圖2與圖3所示,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分別連接於頭部330的相對兩側。當連接口431以可卸除方式連接於出料逆止閥140時,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會卡在出料逆止閥140的突出部244上,以藉此提升雙模流體接頭150與出料逆止閥140之間的連接穩固性。
雙模流體接頭150具有兩種操作模式,分別是工作模式(serve mode)以及清潔模式(clean mode),而且使用者(例如,清潔人員或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的操作人員)可輕易地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在工作模式及清潔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在一實施例中,當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在工作模式時,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控出料逆止閥140的阻塞件242,使得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維持在開啟狀態(open status)。同時,雙模流體接頭150還會隔絕(isolate)或阻斷(block)頭部330與清潔管324之間的傳輸 通道。因此,在工作模式下,原料容器130中的液體原料得以經由出料逆止閥140流入雙模流體接頭150中,但雙模流體接頭150接收到的液體原料,只會經由中空連接件310流入原料管322以及連接於原料管322的管路(圖中未繪示)中,而無法經由中空連接件310流入清潔管324中。
另一方面,當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在清潔模式時,雙模流體接頭150會停止操控出料逆止閥140的阻塞件242,使得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恢復(resume)成閉合狀態。因此,原料容器130中的液體原料不會經由出料逆止閥140流入雙模流體接頭150中。同時,雙模流體接頭150也會恢復頭部330與清潔管324之間的傳輸通道。在清潔模式下,雙模流體接頭150可透過清潔管324以及連接於清潔管324的管路(圖中未繪示)接收清潔劑,且清潔劑不僅可流入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內部空間,還可經由中空連接件310流入原料管322中。
請注意,當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在清潔模式時,由於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是閉合狀態,所以雙模流體接頭150接收到的清潔劑並不會經由出料逆止閥140流入原料容器130中。換言之,即使是在雙模流體接頭150仍然連接於出料逆止閥140的情況下,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切換到清潔模式,也能有效防止清潔劑流入原料容器130中而汙染液體原料的情況發生。因此,使用者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切換到清潔模式之前,並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從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閥140上拆卸下來。
以下將搭配圖4至圖21來進一步說明雙模流體接頭150中的個別元件的結構與功能,並說明如何將雙模流體接頭150設置成操作在工作模式。
圖4與圖5為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在不同視角下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圖6為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的 俯視示意圖。圖7為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側視示意圖。圖8為圖7中的雙模流體接頭150簡化後的側視示意圖。圖9為圖6中的雙模流體接頭150沿A-A’方向簡化後的剖面示意圖。圖10至圖11為雙模流體接頭150在不同視角下的簡化後結構分解示意圖。圖12至圖17為雙模流體接頭150在不同視角下的組裝過程示意圖。
如圖4至圖17所示,雙模流體接頭150還包含有一尾部340、一彈簧350、一推桿360、以及一彎板370。為了簡化圖面,在前述的圖8及圖9中省略了雙模流體接頭150中的推桿360、彎板370、以及可旋轉部380。
圖18至圖1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旋轉部380及彎板370在不同視角下的組裝後示意圖。圖2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旋轉部380及推桿360於一第一視角下的組裝後示意圖。圖2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後視示意圖。為了簡化圖面,在前述的圖18及圖19中省略了可旋轉部380及彎板370以外的其他元件,並且在前述的圖20中省略了可旋轉部380及推桿360以外的其他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中空連接件310包含有一腔體411、一阻擋件415、一第一限位件416、以及一第二限位件417。如圖9所示,腔體411是位於中空連接件310內部、且貫穿中空連接件310的中空部分。阻擋件415是位於腔體411內壁上的凸起結構,且阻擋件415可將腔體411的內部空間區分成一第一空間412及一第二空間413。
另外,圖9亦清楚顯示,位於中空連接件310上的原料管322及清潔管324都會連通腔體411。在本實施例中,原料管322會連通腔體411內的第一空間412,而清潔管324則會連通腔體411內的第二空間413。
前述的阻擋件415本身並不會隔絕或阻斷第一空間412及第二空間413之間的傳輸通道。因此,當第一空間412及第二空間413之間的傳輸通道沒有被其他物件隔絕或阻斷時,則第一空間412及第二空 間413可以彼此連通,且此時第一空間412與清潔管324也可經由第二空間413彼此連通。實作上,阻擋件415可用一單一的環狀件來實現,也可以用多個分離的突狀構造來實現。
如圖4至圖6所示,第一限位件416及一第二限位件417分別從中空連接件310的外表面向外延伸,且分別位於清潔管324的相對兩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16及第二限位件417也同時扮演位於清潔管324兩側的加強肋(reinforced rib)的角色,可提升清潔管324的結構強度、降低清潔管324受損的可能性。同樣地,原料管322的兩側也設置有與第一限位件416及第二限位件417類似構造的加強肋,用以提升原料管322的結構強度、降低原料管322受損的可能性。
頭部330另包含有一第一凸塊437、以及一第二凸塊439。如圖4至圖6所示,第一凸塊437及第二凸塊439分別從頭部330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其中,第一凸塊437的位置靠近第一卡鉗件433的尾部,而第二凸塊439的位置則靠近第二卡鉗件435的尾部。在正常情況下,第一凸塊437並不會碰觸到第一卡鉗件433,第二凸塊439也不會碰觸到第二卡鉗件435。
當使用者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連接到原料容器130上的出料逆止閥140時,使用者可按壓第一卡鉗件433的尾部以及第二卡鉗件435的尾部,以將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兩者的前端略為撐開,並將雙模流體接頭150的頭部330與出料逆止閥140進行套接。在本實施例中,頭部330的連接口431的口徑大於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的口徑,所以將頭部330與出料逆止閥140進行套接時,出料逆止閥140會插入連接口431中。當出料逆止閥140插入連接口431中達一適當距離時,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便會對準出料逆止閥140上的突出部244。此時,使用者可停止按壓第一卡鉗件433的尾部以及第二卡鉗件435的尾部,使得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卡在出料逆止閥140的突出部244上,以藉此提升雙模流體接頭 150與出料逆止閥140之間的連接穩固性。
前述第一凸塊437與第二凸塊439可用來限制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兩者的尾部的形變程度,以避免使用者過度按壓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兩者尾部。如此一來,便能降低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發生彈性疲乏或受損的可能性。
如圖8至圖11所示,尾部340位於中空連接件310的另一端。在本實施例中,尾部340包含有一穿孔441、一第一螺旋狀軌道443、一第二螺旋狀軌道445、一擋牆件447、以及一或多個尾部限位件449。第一螺旋狀軌道443與第二螺旋狀軌道445設置在尾部340的外表面上,且擋牆件447位於第一螺旋狀軌道443的末段的一側。實作上,擋牆件447可用從第一螺旋狀軌道443的末段的側邊向上突起的結構來實現。另外,本實施例中的尾部340具有兩個尾部限位件449,分別是用從尾部340的末端向後延伸的兩個突起結構來實現。實作上,也可將兩個尾部限位件449用單一的突起結構來實現。換言之,尾部340也可以只具有一個尾部限位件449。
推桿360包含有一桿頭461、一密封部463、一凸緣465、一凸緣467、以及一插槽469。如圖10至圖17所示,桿頭461位於推桿360的前端,而密封部463則由推桿360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實作上,密封部463可用一環狀的突起結構實現,並可利用略為具有彈性的材質來製作推桿360、或是製作密封部463的部分,以提升密封部463與其他物件靠緊時的密合性。
凸緣465及凸緣467位於推桿360的尾部附近,且分別朝相反的方向向外延伸。插槽469可用凸緣465與凸緣467之間的間隙或溝槽結構(grooved structure)來實現。在本實施例中,插槽469的形狀可與插塞390的形狀相配合,以使得插塞390能夠插入插槽469中。
彈簧350位於尾部340的穿孔441旁。如圖12至圖14所示,推桿360可經由尾部340的穿孔441插入中空連接件310的腔體411中。在某些實 施例中,當推桿360插入腔體411後,彈簧350會位於尾部340與推桿360的凸緣465及凸緣467之間。在此情況下,當推桿360繼續往頭部330的方向前進到一定距離後,凸緣465與凸緣467會接觸並壓縮彈簧350。
彎板370包含有一第一標記區471以及一第二標記區473,其中,第一標記區471及第二標記區473是分別位於彎板370外表面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區域。在本實施例中,從彎板370的前側(front view)或後側(rear view)來看,彎板370呈現C字型形狀。當彎板370套接到尾部340上時,彎板370的兩側會抵住尾部340上的尾部限位件449的外側,以避免彎板370轉動。如圖4、圖7、及圖10至圖17所示,彎板370的位置介於可旋轉部380與尾部340之間。
實作上,可在第一標記區471及第二標記區473上分別設置不同的指示顏色(indication color)、不同的指示圖像(image)、不同的指示文字(indication text)、和/或不同的指示符號(indication symbol),以用來指示雙模流體接頭150的不同操作模式。例如,可在第一標記區471中填上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顏色(例如,藍色、綠色、紫色等),並可在第二標記區473中填上代表清潔模式的一第二顏色(例如,黃色、橘色、紅色等)。請注意,前述的顏色組合只是部分實施例,並非侷限本發明的實際實施方式。
又例如,可在第一標記區471中設置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圖形,並可在第二標記區473中設置代表清潔模式的一第二圖形。
又例如,可在第一標記區471中設置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文字或字母,並可在第二標記區473中設置代表清潔模式的一第二文字或字母。
可旋轉部380包含有一前側開口481、一後側開口482、一第一延伸部483、一第二延伸部484、一第一鰭狀件485、一第二鰭狀件486、一第一導引件487、一第二導引件488、一阻擋部489、一第一區域 581、一第二區域582、一第一窗口781、以及一第二窗口782。
如圖4至圖7、及圖10至圖11所示,當可旋轉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上時,可旋轉部380會位於在尾部340外側、覆罩在尾部340上、且會觸及(engage)推桿360。可旋轉部380的前側開口481可罩住尾部340的局部或全部,而後側開口482可供插塞390穿入。
當可旋轉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之後,使用者可以尾部340(或推桿360)為一旋轉軸,順時針旋動可旋轉部380、或是逆時針旋轉可旋轉部380。
如圖4至圖7、及圖10至圖19所示,當可旋轉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上時,彎板370的位置會介於可旋轉部380的內表面與尾部340外表面之間。
第一延伸部483及第二延伸部484分別從前側開口481的邊緣朝頭部330的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483要有足夠的長度,以使得前述的第一限位件416在可旋轉部380旋轉到某個角度時能夠擋住第一延伸部483的側邊。第二延伸部484要有足夠的長度,以使得前述的第二限位件417在可旋轉部380旋轉到某個角度時能夠擋住第二延伸部484的側邊。實作上,可以將第一延伸部483及第二延伸部484的長度及形狀設計成能夠實現上述功能的其他各種態樣,而不侷限於圖4、圖7、圖18、及圖19中所繪示的實施例。
第一鰭狀件485及第二鰭狀件486分別位於可旋轉部380的外表面上的相對兩側,可讓使用者更便於旋轉可旋轉部380。第一鰭狀件485及第二鰭狀件486的作用是增加使用者旋轉可旋轉部380時的槓桿效果。實作上,可將第一鰭狀件485及第二鰭狀件486的位置、形狀、及大小設計成能輔助使用者旋轉可旋轉部380的其他各種態樣,而不受限於圖4、圖6、及圖10至圖21所繪示的實施例。
第一導引件487及第二導引件488分別位於可旋轉部380的內表上的不同位置。實作上,第一導引件487可用形狀能夠與前述的第一螺 旋狀軌道443配合的各種突起結構來實現,而第二導引件488則可用形狀能夠與前述的第二螺旋狀軌道445配合的各種突起結構來實現。如圖10至圖2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引件487及第二導引件488分別位於可旋轉部380的內表面上的相對兩側。
如前所述,當可旋轉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之後,使用者可以尾部340(或推桿360)為旋轉軸轉動可旋轉部380。在此情況下,第一導引件487會觸及第一螺旋狀軌道443並可沿著第一螺旋狀軌道443移動,而第二導引件488則會觸及第二螺旋狀軌道445並可沿著第二螺旋狀軌道445移動。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螺旋狀軌道443及第二螺旋狀軌道445都呈螺旋狀,所以在第一導引件487、第二導引件488、第一螺旋狀軌道443、以及第二螺旋狀軌道445的配合下,當可旋轉部380被使用者轉動時,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向前移動、或是邊旋轉邊向後移動。
阻擋部489位於可旋轉部380的內側,且當可旋轉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上時,阻擋部489可觸及推桿360的凸緣465及凸緣467,並可避免凸緣465及凸緣467穿出可旋轉部380的後側開口482。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0所示,當可旋轉部380與推桿360組裝在一起時,位於推桿360尾部附近的凸緣465及凸緣467會被可旋轉部380的阻擋部489擋住,因此可避免推桿360經由後側開口482處脫出可旋轉部380。
阻擋部489也會帶動凸緣465及凸緣467一起轉動。因此,當可旋轉部380被使用者轉動時,可旋轉部380不僅會因為前述第一導引件487、第二導引件488、第一螺旋狀軌道443、以及第二螺旋狀軌道445的配合,而邊旋轉邊向前移動、或是邊旋轉邊向後移動,還會帶動推桿360一起旋轉並一起向前或向後移動。
另外,如圖17所示,在組裝雙模流體接頭150時,可將插塞390從可旋轉部380的後側開口482穿入,並插入位於推桿360的凸緣465及凸緣467之間的插槽469中。在此情況下,插塞390會將凸緣465及凸緣 467略為往兩側擠壓,使得凸緣465及凸緣467更加抵緊阻擋部489。因此,插入插槽469中的插塞390不僅可以避免凸緣465及凸緣467脫離阻擋部489,還可進一步增加可旋轉部380及推桿360之間的連接穩固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當可旋轉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之後,彈簧350會位於尾部340與可旋轉部380內側的阻擋部489之間。在此情況下,當可旋轉部380往頭部330的方向前進一定距離後,阻擋部489會接觸並壓縮彈簧350。
第一區域581及第二區域582分別位於可旋轉部380的外表面上的相對兩側。實作上,可在第一區域581及第二區域582上分別設置不同的指示文字、不同的指示符號、不同的指示圖像、和/或不同的指示顏色,以用來指示雙模流體接頭150的不同操作模式。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區域581及第二區域582分別位於可旋轉部380的外表面上的相對兩側,第一區域581上設置有可用來代表工作模式的指示文字「ON」及「SERVE」,而第二區域582上則設置有可用來代表清潔模式的指示文字「OFF」及「CLEAN」。當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一區域581朝上的態樣時,代表雙模流體接頭150此時被切換成工作模式,而當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二區域582朝上的態樣時,代表雙模流體接頭150此時被切換成清潔模式。請注意,前述的文字組合只是部分實施例,並非侷限本發明的實際實施方式。
例如,可在第一區域581中設置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符號(或一第一組符號),並可在第二區域582中設置代表清潔模式的一第二符號(或一第二組符號)。
又例如,可在第一區域581的局部或全部區域填入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顏色(例如,藍色、綠色、紫色等),並可在第二區域582的局部或全部區域填入代表清潔模式的一第二顏色(例如,黃色、橘色、紅色等)。
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分別位於可旋轉部380上的不同部位。實作上,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皆可用適當形狀及大小的開口(opening)或缺口(notch)來實現。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是用分別位於靠近第一鰭狀件485的左右兩側位置的開口來實現,如圖7與圖20所示。
如前所述,當雙模流體接頭150組裝完成時,彎板370的位置會介於可旋轉部380的內表面與尾部340外表面之間。因此,彎板370外表面上的部分區域,會從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暴露出來,使得使用者得以透過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看到彎板370外表面上的部分區域。
另外,當可旋轉部380轉動的方向與轉動角度不同時,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會暴露出彎板370外表面上的不同區域。
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將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一窗口781朝上的態樣時,彎板370的第一標記區471會從第一窗口781暴露出來,而當使用者將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二窗口782朝上的態樣時,彎板370的第二標記區473會從第二窗口782暴露出來。
由前述說明可知,當雙模流體接頭150組裝完成時,彈簧350會位於尾部340與推桿360的凸緣465及凸緣467之間,推桿360會卡在可旋轉部380上,彎板370會位於在尾部340與可旋轉部380之間,可旋轉部380會覆罩在尾部340及彎板370上,插塞390會插入推桿360的插槽469並卡在可旋轉部380的後側開口482上。
另外,可旋轉部380的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會暴露出彎板370外表面上的部分區域。再者,當可旋轉部380被使用者轉動時,可旋轉部380會帶動推桿360一起旋轉並一起向前或向後移動。
前述的中空連接件310、原料管322、清潔管324、頭部330、以及尾部340,共同構成了雙模流體接頭150的一接頭主體(connector main body)。實作上,可將中空連接件310、原料管322、清潔管324、 頭部330、以及尾部340,以一體成形方式製造,以強化雙模流體接頭150的接頭主體的結構剛性。
如前所述,雙模流體接頭150具有兩種操作模式,分別是工作模式以及清潔模式,使用者(例如,清潔人員或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的操作人員)可利用轉動可旋轉部380的方式,來輕易地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在工作模式及清潔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當使用者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設置成工作模式時,使用者可將可旋轉部380朝一第一預定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旋轉。在此情況下,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前進,並帶動推桿360一起前進,使得推桿360上的密封部463抵住腔體411中的阻擋件415,並致使桿頭461將出料逆止閥140上的阻塞件242往內推。如前所述,在推桿360或可旋轉部380往頭部330的方向前進的過程中,推桿360上的凸緣465與凸緣467、或是可旋轉部380內側的阻擋部489會壓縮彈簧350。
在本實施例中,當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一區域581朝上的態樣時,推桿360會因可旋轉部380的帶動而前進一段預定距離,以確保清潔管324與腔體411中的第一空間412會被密封部463及阻擋件415隔絕開來而無法彼此連通,並確保推桿360的桿頭461將阻塞件242往內推移足夠的距離,使得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形成開啟狀態。
請參考圖22,其所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工作模式下的內部液體流向的簡化示意圖。在圖22中,虛線用來示意液體原料在雙模流體接頭150中的可能流向。
如圖22所示,當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工作模式時,原料容器130中的液體原料得以經由出料逆止閥140流入中空連接件310的第一空間412中,但會因為推桿360上的密封部463的阻擋而無法流入中空連接件310的第二空間413中。因此,雙模流體接頭150接收到的液體原料,只會經由中空連接件310流入原料管322以及連接於原料管322的管路(圖中未繪示)中,而無法經由中空連接件310流入腔體 411中的第二空間413、清潔管324、以及連接於清潔管324的管路(圖中未繪示)中。
此時,即使清潔管324以及連接於清潔管324的管路中有殘餘的清潔劑存在,那些殘餘的清潔劑也不會汙染到中空連接件310的第一空間412內的液體原料,因此,也不會影響到原料管322所輸出的液體原料。
另外,如前所述,尾部340上的第一螺旋狀軌道443的末段設有擋牆件447。當可旋轉部380帶動推桿360前進使得密封部463抵住阻擋件415時,可旋轉部380上的第一導引件487會進入第一螺旋狀軌道443的末段,而使得擋牆件447卡住第一導引件487。實作上,可將第一螺旋狀軌道443的末段設計成直線狀軌道。在此情況下,位於第一螺旋狀軌道443的末段的擋牆件447,則會呈現平面狀。由於擋牆件447發揮阻擋第一導引件487的作用,所以此時彈簧350的彈性恢復力無法將推桿360往後推。因此,擋牆件447的設置可有效避免推桿360上的密封部463受到液體原料的衝擊而離開阻擋件415。如此一來,便可確保在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工作模式時,腔體411中的第一空間412及第二空間413能夠保持隔絕狀態,以避免液體原料誤流到清潔管324中。
另一方面,當使用者將可旋轉部380朝前述的第一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可旋轉部380的第一延伸部483會觸及中空連接件310上的第一限位件416,以阻止可旋轉部380繼續朝第一預定方向旋轉下去。這樣的設計可避免可旋轉部380被使用者過度旋轉,而導致推桿360過度往前移動的情況發生。
倘若推桿360過度往前移動,可能導致推桿360上的密封部463卡在阻擋件415所形成的開口中,甚至穿過阻擋件415所形成的開口。一旦推桿360上的密封部463卡在阻擋件415所形成的開口中、或是穿過阻擋件415所形成的開口,可能會導致雙模流體接頭150故障、或 是損壞密封部463。
因此,藉由前述第一延伸部483與第一限位件416的搭配,可有效限制可旋轉部380的旋轉角度,進而限制推桿360的前進距離,如此一來,便能避免使用者過度旋轉可旋轉部380的不當操作情況發生,所以能降低雙模流體接頭150故障、或是密封部463損毀的可能性。
與傳統製作飲料的機器類似,自動飲料調製機100也需要在適當的時間點進行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程序,以避免自動飲料調製機100的零件、管路、和/或接頭滋生細菌或產生毒素。
如前所述,在清潔傳統製作飲料的機器時,清潔人員必須先以手工方式從不同的原料容器上將多個接頭逐一拆卸下來,然後以手工方式或其他的輔助設備清潔相關零件、多個管路、以及多個接頭。等到清潔完畢後,清潔人員必須以手工方式將多個接頭逐一連接到相應的原料容器與管路之間。前述以手工方式逐一拆卸多個接頭,最後再將多個接頭逐一連接回去的方式,得耗費許多人力時間、容易在接頭拆卸過程弄髒周圍環境、還經常導致接頭刮傷甚至毀損的問題。
為了避免前述的問題,雙模流體接頭150的設計能讓使用者在對雙模流體接頭150以及自動飲料調製機100進行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程序,不需要先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從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閥140上拆卸下來。
以下搭配圖23至圖29來進一步描述將雙模流體接頭150設置成清潔模式的操作方式。圖2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後視示意圖。圖24與圖2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在不同視角下的簡化後外觀示意圖。圖2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側視示意圖。圖2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23所示,當使用者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設置成清潔模式時,使用者可將可旋轉部380朝一第二預定方向(例如,逆時針方向)旋轉。在此情況下,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後退,並帶動推桿360一起後退,使得推桿360的桿頭461離開出料逆止閥140上的阻塞件242,並致使推桿360上的密封部463離開腔體411中的阻擋件415。
在桿頭461離開阻塞件242之後,出料逆止閥140內的彈簧(未繪示)會將阻塞件242復位,使得出料逆止閥140的出口端恢復成閉合狀態。另外,在密封部463離開阻擋件415一段預定距離之後,腔體411中的第一空間412及清潔管324便能經由第二空間413彼此連通。
如圖24至圖27所示,當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二區域582朝上的態樣時,推桿360會因可旋轉部380的帶動而後退一段預定距離,以確保推桿360的桿頭461離開阻塞件242,並確保密封部463與阻擋件415之間拉開足夠的距離,以使得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能夠在腔體411中的第一空間412及第二空間413之間順利流動。
請參考圖28與圖29。圖2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內部液體流向的簡化示意圖。圖2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清潔模式下的內部液體流向的簡化示意圖。為了簡化圖面,在圖28與圖29中省略了雙模流體接頭150中的推桿360、彎板370、以及可旋轉部380。在圖28與圖29中,虛線用來示意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在雙模流體接頭150中的可能流向。
在圖28的實施例中,當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清潔模式時,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得以經由清潔管324流入中空連接件310的第二空間413中。流入第二空間413中的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可經由阻擋件415所形成的開口流入第一空間412中,接著再經由第一空間412流入原料管322以及連接於原料管322的管路(圖中未繪示)中。
在圖29的實施例中,當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清潔模式時,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得以經由原料管322流入中空連接件310的第一空間412中。流入第一空間412中的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可經由阻擋件415所形成的開口流入第二空間413中,接著再經由第二空間413流入清潔管324以及連接於清潔管324的管路(圖中未繪示)中。
換言之,在圖28的實施例以及圖29的實施例中,當雙模流體接頭150切換成清潔模式時,便可讓原料管322、連接於原料管322的管路、清潔管324、連接於清潔管324的管路、以及雙模流體接頭150共同形成一清潔迴路。
在此情況下,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可利用內部的合適清潔系統(圖中未繪示)將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在前述的清潔迴路中進行輸送及循環,以對雙模流體接頭150以及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的相關管路、零件、及接頭實施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的程序。等到前述的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程序完成後,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可利用合適的管路排出相關的廢棄液體。如此一來,便可實現對於雙模流體接頭150以及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的相關管路、零件、及接頭的自動清潔程序、自動消毒程序、和/或自動殺菌程序。
實作上,將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在前述的清潔迴路中進行輸送及循環的運作,可單純依照圖28中的液體流動方向來進行、可單純依照圖29中的液體流動方向來進行、可先後依照圖28及圖29中的液體流動方向來進行、也可交替依照圖28及圖29中的液體流動方向來進行。
倘若將雙模流體接頭150換成傳統的單向接頭,自動飲料調製機100便難以進行前述的自動清潔程序、自動消毒程序、以及自動殺菌程序。很明顯地,前述雙模流體接頭150的設置,非常有助於實現讓 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具備自動清潔、自動消毒、和/或自動殺菌的功能。
請注意,在前述的整個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的過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原料管322從原先連接的管路拆離,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的清潔管324從原先連接的管路拆離,也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從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閥140上拆卸下來。
因此,等到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程序完成後,使用者自然也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原料管322重新連接到相應的管路,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的清潔管324重新連接到相應的管路,也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重新連接到相應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閥140上。
由前述說明可知,這樣的機制不僅能夠大幅減輕使用者的負擔,還能避免弄髒周圍環境以及降低雙模流體接頭150刮傷甚至毀損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第一區域581上設置有可用來代表工作模式的指示文字(例如,「ON」及「SERVE」)、指示符號、指示圖像、和/或指示顏色(例如,藍色、綠色、紫色等),而第二區域582上則設置有可用來代表清潔模式的指示文字(例如,「OFF」及「CLEAN」)、指示符號、指示圖像、和/或指示顏色(例如,黃色、橘色、紅色等)。由前述說明可知,當使用者將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一區域581朝上的態樣時,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工作模式,如圖4至圖7所示。當使用者將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二區域582朝上的態樣時,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清潔模式,如圖24至圖27所示。
因此,當使用者看到可旋轉部380是呈現第一區域581朝上的態樣時,便能很快理解雙模流體接頭150的當前操作模式是工作模式。同樣 地,當使用者看到可旋轉部380是呈現第二區域582朝上的態樣時,便能很快理解雙模流體接頭150的當前操作模式是清潔模式。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彎板370的第一標記區471上設置有可用來代表工作模式的指示文字、指示符號、指示圖像、和/或指示顏色(例如,藍色、綠色、紫色等),而第二標記區473上設置有可用來代表清潔模式的指示文字、指示符號、指示圖像、和/或指示顏色(例如,黃色、橘色、紅色等)。當可旋轉部380轉動的方向與轉動角度不同時,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會暴露出彎板370外表面上的不同區域。
如圖4、圖6、及圖7所示,當使用者將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一窗口781朝上的態樣時,第一標記區471會從第一窗口781暴露出來,且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工作模式。如圖24、圖25、及圖27所示,當使用者將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二窗口782朝上的態樣時,第二標記區473會從第二窗口782暴露出來,且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清潔模式。
因此,當使用者看到可旋轉部380是呈現第一窗口781朝上、且第一標記區471從第一窗口781暴露出來的態樣時,便能很快理解雙模流體接頭150的當前操作模式是工作模式。同樣地,當使用者看到可旋轉部380是呈現第二窗口782朝上、且第二標記區473從第二窗口782暴露出來的態樣時,便能很快理解雙模流體接頭150的當前操作模式是清潔模式。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彈簧350還有另一個功能。如前所述,當使用者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設置成清潔模式時,使用者可將可旋轉部380朝前述的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在使用者轉動可旋轉部380使得第一導引件487脫離擋牆件447的範圍之後,如果使用者鬆開了可旋轉部380而沒有繼續將可旋轉部380朝前述的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彈簧350的彈性恢復力會自動推動推桿360或可旋轉部380向後退,使 得可旋轉部380邊後退邊旋轉,直到第二延伸部484觸及第二限位件417為止。因此,在第一導引件487脫離擋牆件447的範圍之後,如果使用者沒有繼續操控可旋轉部380,則彈簧350的彈性恢復力就會自動將可旋轉部380旋轉成第二區域582朝上的態樣(或是第二窗口782朝上、且第二標記區473從第二窗口782暴露出來的態樣)。
換言之,在第一導引件487脫離擋牆件447的範圍之後,如果使用者沒有繼續操控可旋轉部380,本實施例中的彈簧350就會利用其彈性恢復力自動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切換成清潔模式。這樣的機制可以有效避免發生因使用者沒有將可旋轉部380旋轉到適當的角度,而導致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在工作模式與清潔模式之間的灰色地帶的情況。
另一方面,如圖25及圖27所示,當使用者或彈簧350將可旋轉部380朝前述的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可旋轉部380的第二延伸部484會觸及中空連接件310上的第二限位件417,以阻止可旋轉部380繼續朝第二預定方向旋轉下去。這樣的設計可避免可旋轉部380被使用者或彈簧350過度旋轉,而導致推桿360過度往後移動的情況發生。
倘若推桿360過度往後移動,可能導致可旋轉部380脫離尾部340。一旦可旋轉部380脫離尾部340,可能會導致雙模流體接頭150的腔體411內的液體從尾部340的穿孔441外流出來。
因此,藉由前述第二延伸部484與第二限位件417的搭配,可有效限制可旋轉部380的旋轉角度,進而避免發生可旋轉部380不慎脫離尾部340的情況,如此一來,便能避免使用者過度旋轉可旋轉部380的不當操作情況發生,進而降低腔體411內的液體不慎從尾部340的穿孔441外漏的問題。
由前述說可知,前述雙模流體接頭150的設計,讓使用者得以藉由轉動可旋轉部380的方式,便能輕易地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在兩種不 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這樣的設計不僅操作上很方便,而且非常直觀。
在對雙模流體接頭150進行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的過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的原料管322從原先連接的管路拆離、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的清潔管324從原先連接的管路拆離、也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從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閥140上拆卸下來。
因此,等到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程序完成後,使用者自然也不需要將原料管322重新連接到相應的管路,不需要將清潔管324重新連接到相應的管路,也不需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重新連接到相應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閥140上。因此,不僅可有效節省許多人力時間、不易弄髒周圍環境、更能有效避免接頭刮傷甚至毀損的問題。
另外,當雙模流體接頭150切換成清潔模式時,便可讓原料管322、連接於原料管322的管路、清潔管324、連接於清潔管324的管路、以及雙模流體接頭150共同形成一清潔迴路。在此情況下,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可將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水等液體,在前述的清潔迴路中進行輸送及循環,以對雙模流體接頭150以及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的相關管路、零件、及接頭實施清潔、消毒、和/或殺菌的程序。如此一來,便可實現對於雙模流體接頭150以及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內部的相關管路、零件、及接頭的自動清潔程序、自動消毒程序、和/或自動殺菌程序。
倘若將雙模流體接頭150換成傳統的單向接頭,自動飲料調製機100便難以進行前述的自動清潔程序、自動消毒程序、以及自動殺菌程序。很明顯地,前述雙模流體接頭150的設置,非常有助於實現讓自動飲料調製機100具備自動清潔、自動消毒、和/或自動殺菌的功能。
請注意,前述雙模流體接頭150中的部分元件的個數、形狀、或位 置,都可依實際應用的需要而調整,並不侷限於前述實施例所繪示的態樣。
例如,前述中空連接件310、頭部330、及尾部340的形狀、寬度、和/或直徑,都可依實際應用的需要而調整。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將中空連接件310的直徑或內徑,設計成與頭部330的直徑或內徑相同,或是設計成大於頭部330的直徑或內徑。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則可將中空連接件310的直徑或內徑,設計成大於尾部340的直徑或內徑,或是設計成小於尾部340的直徑或內徑。
又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將彈簧350省略。
又例如,可將推桿360直接以各種合適的方式整合在可旋轉部380上。在此情況下,可將可旋轉部380的阻擋部489都省略。
又例如,可將插塞390直接以各種合適的方式整合在可旋轉部380上。在此情況下,可將可旋轉部380的後側開口482及阻擋部489都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中空連接件310上的第一限位件416和/或第二限位件417省略。在此情況下,可直接利用清潔管324來充當第一限位件416和/或第二限位件417。
又例如,前述第一卡鉗件433與第二卡鉗件435的形狀、長度、和/或寬度,都可依實際應用的需要而調整。
又例如,可將前述第一卡鉗件433與第二卡鉗件435改連接於中空連接件310的外側。
又例如,可將前述第一卡鉗件433或第二卡鉗件435省略。在此情況下,也可將相應的第一凸塊437或第二凸塊439省略。
又例如,在頭部330與出料逆止閥140之間的連接穩固性足夠的某些實施例中,也可將前述第一卡鉗件433及第二卡鉗件435都省略。在此情況下,可將相應的第一凸塊437及第二凸塊439都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頭部330上的第一凸塊437和/或第二凸塊439省略。在此情況下,也可將相應的第一卡鉗件433或第二卡鉗件435的尾部 縮短或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尾部340上的第一螺旋狀軌道443改成與擋牆件447呈垂直的第一直線軌道,將前述第二螺旋狀軌道445改成與第一直線軌道平行的第二直線軌道,並將第一直線軌道及第二直線軌道分別設置在尾部340外表面的相對兩側。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要將雙模流體接頭150設置成工作模式時,使用者可推動可旋轉部380朝頭部330的方向移動。在此情況下,可旋轉部380上的第一導引件487及第二導引件488會分別沿著第一直線軌道及第二直線軌道前進,且同時可旋轉部380會帶動推桿360一起直線前進,使得推桿360上的密封部463抵住腔體411中的阻擋件415,並致使桿頭461將出料逆止閥140上的阻塞件242往內推。在推桿360或可旋轉部380往頭部330的方向前進的過程中,推桿360上的凸緣465與凸緣467、或是可旋轉部380內側的阻擋部489會壓縮彈簧350。當可旋轉部380的第一導引件487到達擋牆件447旁邊時,使用者可轉動可旋轉部380,使得擋牆件447卡住第一導引件487。如此一來,便可確保在雙模流體接頭150操作於工作模式時,腔體411中的第一空間412及第二空間413能夠保持隔絕狀態,以避免液體原料誤流到清潔管324中。
又例如,可將前述尾部340上的第二螺旋狀軌道445和/或第二直線軌道省略。在此情況下,可將可旋轉部380的第二導引件488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推桿360的凸緣465和/或凸緣467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推桿360的插槽469省略。在此情況下,可適應性調整插塞390的形狀,或是將可旋轉部380的後側開口482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可旋轉部380的第一延伸部483和/或第二延伸部484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可旋轉部380的第一鰭狀件485和/或第二鰭狀件486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可旋轉部380上的第一區域581和/或第二區域582 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可旋轉部380上的第一窗口781或第二窗口782省略。在此情況下,可將彎板370上的第一標記區471或第二標記區473省略。
又例如,可將前述可旋轉部380上的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都省略。在此情況下,可將彎板370上的第一標記區471及第二標記區473省略,或是將彎板370整個省略。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而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做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做為區分的基準。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及的「包含」為開放式的用語,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另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於第二元件,則代表第一元件可通過電性連接或無線傳輸、光學傳輸等信號連接方式而直接地連接於第二元件,或通過其它元件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性或信號連接至第二元件。
在說明書中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舉的其中一個項目或多個項目的任意組合。另外,除非說明書中特別指明,否則任何單數格的用語都同時包含複數格的含義。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所提及的「元件」(element)一詞,包含了構件(component)、層構造(layer)、或區域(region)的概念。
圖式的某些元件的尺寸及相對大小會被加以放大,或者某些元件的形狀會被簡化,以便能更清楚地表達實施例的內容。因此,除非申請人有特別指明,圖式中各元件的形狀、尺寸、相對大小及相對位置等僅是便於說明,而不應被用來限縮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此外, 本發明可用許多不同的形式來體現,在解釋本發明時,不應僅侷限於本說明書所提出的實施例態樣。
為了說明上的方便,說明書中可能會使用一些與空間中的相對位置有關的敘述,對圖式中某元件的功能或是該元件與其他元件間的相對空間關係進行描述。例如,「於...上」、「在...上方」、「於...下」、「在...下方」、「高於...」、「低於...」、「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等等。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這些與空間中的相對位置有關的敘述,不僅包含所描述的元件在圖式中的指向關係(orientation),也包含所描述的元件在使用、運作、或組裝時的各種不同指向關係。例如,若將圖式上下顛倒過來,則原先用「於...上」來描述的元件,就會變成「於...下」。因此,在說明書中所使用的「於...上」的描述方式,解釋上包含了「於...下」以及「於...上」兩種不同的指向關係。同理,在此所使用的「向上」一詞,解釋上包含了「向上」以及「向下」兩種不同的指向關係。又例如,若將圖式的內容左右對調過來,則原先用「向前」來描述的動作,就會變成「向後」,而原先用「向後」來描述的動作,就可能變成「向前」。因此,在說明書中所使用的「向前」的描述方式,解釋上包含了「向前」以及「向後」兩種不同的指向關係。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若描述第一元件位於第二元件上、在第二元件上方、連接、接合、耦接於第二元件或與第二元件相接,則表示第一元件可直接位在第二元件上、直接連接、直接接合、直接耦接於第二元件,亦可表示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間存在其他元件。相對之下,若描述第一元件直接位在第二元件上、直接連接、直接接合、直接耦接、或直接相接於第二元件,則代表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間不存在其他元件。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請求項所做的等效變化 與修改,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150:雙模流體接頭
310:中空連接件
322:原料管
324:清潔管
330:頭部
340:尾部
350:彈簧
360:推桿
370:彎板
380:可旋轉部
390:插塞
416:第一限位件
431:連接口
433:第一卡鉗件
435:第二卡鉗件
437:第一凸塊
439:第二凸塊
441:穿孔
443:第一螺旋狀軌道
445:第二螺旋狀軌道
449:尾部限位件
447:擋牆件
461:桿頭
463:密封部
465、467:凸緣
469:插槽
471:第一標記區
473:第二標記區
481:前側開口
482:後側開口
483:第一延伸部
484:第二延伸部
485:第一鰭狀件
486:第二鰭狀件
581:第一區域
781:第一窗口
782:第二窗口

Claims (20)

  1. 一種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包含:一中空連接件(310),該中空連接件(310)內部設有一腔體(411);一原料管(322),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上,且連通該腔體(411);一清潔管(324),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上,且連通該腔體(411);一頭部(330),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的一端,並包含一連接口(431),其中,該連接口(431)連通該腔體(411),且能夠以可卸除方式連接一原料容器(130);一尾部(340),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的另一端,包含一穿孔(441);以及一推桿(360),經由該穿孔(441)插入該腔體(411)中,並包含一桿頭(461)。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另包含:一可旋轉部(380),覆罩在該尾部(340)上,並觸及該推桿(360),且當該可旋轉部(380)朝一第一預定方向旋轉時,可帶動該推桿(360)前進,而當該可旋轉部(380)朝一第二預定方向旋轉時,可帶動該推桿(360)後退。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尾部(340)的一外表面上設有一螺旋狀軌道(443),該推桿(360)包含一凸緣(467),該可旋轉部(380)包含一導引件(487)及一阻擋部(489),該導引件(487)位於該可旋轉部(380)的內側、且可觸及該螺旋狀軌道(443),而該阻擋部(489)位於該可旋轉部(380)的內側、且可觸及該凸緣(467); 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繞著該尾部(340)旋轉時,該導引件(487)會沿著該螺旋狀軌道(443)移動,使得該可旋轉部(380)邊旋轉邊前進、或是邊旋轉邊後退,而該阻擋部(489)則會帶動該推桿(360)跟著該可旋轉部(380)一起前進或後退。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推桿(360)包含一密封部(463),該腔體(411)的一內壁上設有一凸起的阻擋件(415),該阻擋件(415)可將該腔體(411)的內部空間區分成一第一空間(412)及一第二空間(413),而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時,該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前進,並帶動該推桿(360)一起前進,直到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其中,當該頭部(330)的該連接口(431)以可卸除方式連接該原料容器(130)上的一出料逆止閥(140)、且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時,該第一空間(412)及該第二空間(413)會被該密封部(463)及該阻擋件(415)阻隔開來而無法彼此連通,而該桿頭(461)則會將該出料逆止閥(140)上的一阻塞件(242)往內推,使得該出料逆止閥(140)的一出口端形成開啟狀態。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在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之後,倘若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則該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後退,並帶動該推桿(360)一起後退,使得該密封部(463)離開該阻擋件(415);其中,在該密封部(463)離開該阻擋件(415)一預定距離後,該第一空間(412)及該清潔管(324)會彼此連通,而該桿頭(461)則會脫離該阻塞件(242),使得該出料逆止閥(140) 的該出口端形成閉合狀態。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可旋轉部(380)的一外表面包含一第一區域(581)及一第二區域(582),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一區域(581)朝上的態樣時,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一工作模式,而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二區域(582)朝上的態樣時,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一清潔模式。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另包含有:一彎板(370),位於該可旋轉部(380)與該尾部(340)之間,且該彎板(370)的一外表面上包含一第一標記區(471)及一第二標記區(473);其中,該可旋轉部(380)另包含一第一窗口(781)及一第二窗口(782),而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一窗口(781)朝上的態樣時,該第一標記區(471)會從該第一窗口(781)暴露出來,且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一工作模式;以及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二窗口(782)朝上的態樣時,該第二標記區(473)會從該第二窗口(782)暴露出來,且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一清潔模式。
  8.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尾部(340)另包含有一擋牆件(447),位於該螺旋狀軌道(443)的一末段的一側,而當該可旋轉部(380)帶動該推桿(360)前進使得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時,該導引件(487)會進入該螺旋狀軌道(443)的該末段而使得該擋牆件(447)支撐住該導引件(487),以致使一彈簧(350)無法將該推桿(360)往後推,藉此避免該密封部(463)離開該阻擋件(415)。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另包含有: 該彈簧(350),位於該尾部(340)與該可旋轉部(380)之間、或是該尾部(340)與該凸緣(467)之間,且當該可旋轉部(380)帶動該推桿(360)前進時,該阻擋部(489)或該凸緣(467)會壓縮該彈簧(350);其中,當該導引件(487)脫離該擋牆件(447)的範圍時,該彈簧(350)會施加一彈性恢復力在該阻擋部(489)或該凸緣(467)上,以推動該可旋轉部(380)或該推桿(360)後退。
  10.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另包含有:一彈簧(350),位於該尾部(340)與該可旋轉部(380)之間、或是該尾部(340)與該凸緣(467)之間,且當該可旋轉部(380)帶動該推桿(360)前進時,該阻擋部(489)或該凸緣(467)會壓縮該彈簧(350);其中,該尾部(340)另包含有一擋牆件(447),位於該螺旋狀軌道(443)的一末段的一側,且當該導引件(487)脫離該擋牆件(447)的範圍時,該彈簧(350)會施加一彈性恢復力在該阻擋部(489)或該凸緣(467)上,以推動該可旋轉部(380)或該推桿(360)後退。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中空連接件(310)另包含有一第二限位件(417),從該中空連接件(310)的一外表面向外延伸,而該可旋轉部(380)另包含有一第二延伸部(484),從該可旋轉部(380)的一前側開口(481)的邊緣朝該頭部(330)的方向延伸;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二延伸部(484)會觸及該第二限位件(417),以阻止該可旋轉部(380)繼續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下去。
  12.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中空連接件(310)另包含有一第一限位件(416),從該中空連接件(310) 的一外表面向外延伸,而該可旋轉部(380)另包含有一第一延伸部(483),從該可旋轉部(380)的一前側開口(481)的邊緣朝該頭部(330)的方向延伸;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一延伸部(483)會觸及該第一限位件(416),以阻止該可旋轉部(380)繼續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下去。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中空連接件(310)另包含有一第二限位件(417),從該中空連接件(310)的該外表面向外延伸,而該可旋轉部(380)另包含有一第二延伸部(484),從該可旋轉部(380)的該前側開口(481)的邊緣朝該頭部(330)的方向延伸;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二延伸部(484)會觸及該第二限位件(417),以阻止該可旋轉部(380)繼續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下去。
  1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中空連接件(310)另包含有一第二限位件(417),從該中空連接件(310)的一外表面向外延伸,而該可旋轉部(380)另包含有一第二延伸部(484),從該可旋轉部(380)的一前側開口(481)的邊緣朝該頭部(330)的方向延伸;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二延伸部(484)會觸及該第二限位件(417),以阻止該可旋轉部(380)繼續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下去。
  1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另包含有:一或多個卡鉗件(433、435),位於該頭部(330)的側邊,而當該連接口(431)連接於該原料容器(130)上的一出料逆止閥(140)時,該一或多個卡鉗件(433、435)會卡在該出料逆止閥(140)的一突出部(244)上。
  16.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可旋轉部(380)另包含有:一或多個鰭狀件(485、486),位於該可旋轉部(380)的一外表面上,可讓一使用者便於旋轉該可旋轉部(380)。
  17.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推桿(360)包含一密封部(463),該腔體(411)的一內壁上設有一凸起的阻擋件(415),且該阻擋件(415)可將該腔體(411)的內部空間區分成一第一空間(412)及一第二空間(413);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時,該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前進,並帶動該推桿(360)一起前進,直到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而當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時,該第一空間(412)及該第二空間(413)會被該密封部(463)及該阻擋件(415)阻隔開來而無法彼此連通。
  18.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中,該推桿(360)包含一密封部(463),該腔體(411)的一內壁上設有一凸起的阻擋件(415),且該阻擋件(415)可將該腔體(411)的內部空間區分成一第一空間(412)及一第二空間(413);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頭部(330)移動時,會帶動該推桿(360)一起前進,直到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而當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時,該第一空間(412)及該第二空間(413)會被該密封部(463)及該阻擋件(415)阻隔開來而無法彼此連通。
  19. 一種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包含:一中空連接件(310),包含有從該中空連接件(310)的一外表面向外延伸的一第一限位件(416)及一第二限位件(417),且該中空連接件(310)內部設有一腔體(411),其中,該腔體 (411)的一內壁上設有一凸起的阻擋件(415),且該阻擋件(415)可將該腔體(411)的內部空間區分成一第一空間(412)及一第二空間(413);一原料管(322),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上,且連通該腔體(411);一清潔管(324),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上,且連通該腔體(411);一頭部(330),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的一端,並包含一連接口(431),其中,該連接口(431)連通該腔體(411),且能夠以可卸除方式連接一原料容器(130)上的一出料逆止閥(140);一或多個卡鉗件(433、435),位於該頭部(330)的側邊,而當該連接口(431)連接於該出料逆止閥(140)時,該一或多個卡鉗件(433、435)會卡在該出料逆止閥(140)的一突出部(244)上;一尾部(340),位於該中空連接件(310)的另一端,包含一穿孔(441)及一擋牆件(447),其中,該尾部(340)的一外表面上設有一螺旋狀軌道(443),且該擋牆件(447)位於該螺旋狀軌道(443)的一末段的一側;一推桿(360),經由該穿孔(441)插入該腔體(411)中,並包含一桿頭(461)、一密封部(463)、及一凸緣(467);一彈簧(350),位於該尾部(340)與一可旋轉部(380)之間、或是該尾部(340)與該凸緣(467)之間;以及該可旋轉部(380),位於該尾部(340)外側,並觸及該推桿(360),且該可旋轉部(380)的一外表面包含一第一區域(581)及一第二區域(582),其中,該可旋轉部(380)包含有: 一前側開口(481);一第一延伸部(483),從該前側開口(481)的邊緣朝該頭部(330)的方向延伸;一第二延伸部(484),從該前側開口(481)的邊緣朝該頭部(330)的方向延伸;一或多個鰭狀件(485、486),位於該可旋轉部(380)的該外表面上,可讓一使用者便於旋轉該可旋轉部(380);一導引件(487),位於該可旋轉部(380)的內側、且可觸及該螺旋狀軌道(443);以及一阻擋部(489),位於該可旋轉部(380)的內側、且可觸及該凸緣(467);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繞著該尾部(340)旋轉時,該導引件(487)會沿著該螺旋狀軌道(443)移動,使得該可旋轉部(380)邊旋轉邊前進、或是邊旋轉邊後退,而該阻擋部(489)則會帶動該推桿(360)跟著該可旋轉部(380)一起前進或後退;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一第一預定方向旋轉時,該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前進,並帶動該推桿(360)一起前進,直到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而當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時,該第一空間(412)及該第二空間(413)會被該密封部(463)及該阻擋件(415)阻隔開來而無法彼此連通;其中,在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之後,倘若該可旋轉部(380)朝一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則該可旋轉部(380)會邊旋轉邊後退,並帶動該推桿(360)一起後退,使得該密封部(463)離開該阻擋件(415),而在該密封部(463)離開該阻擋件(415)一預定距離後,該第一空間(412)及該清潔 管(324)會彼此連通;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一區域(581)朝上的態樣時,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一工作模式,而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二區域(582)朝上的態樣時,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一清潔模式;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帶動該推桿(360)前進使得該密封部(463)抵住該阻擋件(415)時,該導引件(487)會進入該螺旋狀軌道(443)的該末段而使得該擋牆件(447)支撐住該導引件(487),以致使該彈簧(350)無法將該推桿(360)往後推,藉此避免該密封部(463)離開該阻擋件(415);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帶動該推桿(360)前進時,該阻擋部(489)或該凸緣(467)會壓縮該彈簧(350),而當該導引件(487)脫離該擋牆件(447)的範圍時,該彈簧(350)會施加一彈性恢復力在該阻擋部(489)或該凸緣(467)上,以推動該可旋轉部(380)或該推桿(360)後退;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一延伸部(483)會觸及該第一限位件(416),以阻止該可旋轉部(380)繼續朝該第一預定方向旋轉下去;其中,當該可旋轉部(380)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到某個程度時,該第二延伸部(484)會觸及該第二限位件(417),以阻止該可旋轉部(380)繼續朝該第二預定方向旋轉下去。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雙模流體接頭(150),其另包含有:一彎板(370),位於該可旋轉部(380)與該尾部(340)之間,且該彎板(370)的一外表面上包含一第一標記區(471)及一第二標記區(473);其中,該可旋轉部(380)另包含一第一窗口(781)及一第二窗口(782),而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一窗口(781) 朝上的態樣時,該第一標記區(471)會從該第一窗口(781)暴露出來,且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該工作模式;以及當該可旋轉部(380)旋轉成該第二窗口(782)朝上的態樣時,該第二標記區(473)會從該第二窗口(782)暴露出來,且該雙模流體接頭(150)會操作於該清潔模式。
TW110133099A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I756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110621P 2020-11-06 2020-11-06
US63/110,621 2020-11-06
US202163143217P 2021-01-29 2021-01-29
US63/143,217 2021-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6159B true TWI756159B (zh) 2022-02-21
TW202218598A TW202218598A (zh) 2022-05-16

Family

ID=78778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224A TWI769897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自動飲料調製機中的穩流裝置
TW110127225A TWI766771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自動飲料調製機中的出料量檢測裝置
TW110148805A TWI784854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輸送黏滯係數比水高的液體原料的原料輸送裝置、及相關的出料量檢測裝置與穩流裝置
TW110112000A TWI740797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自動飲料調製機中的原料輸送裝置
TW111102901A TWI778910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0A TWI778909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2A TWI778911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3A TWI778912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0133099A TWI756159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5A TWI778914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4A TWI778913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224A TWI769897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自動飲料調製機中的穩流裝置
TW110127225A TWI766771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自動飲料調製機中的出料量檢測裝置
TW110148805A TWI784854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輸送黏滯係數比水高的液體原料的原料輸送裝置、及相關的出料量檢測裝置與穩流裝置
TW110112000A TWI740797B (zh) 2020-11-06 2021-03-31 用於自動飲料調製機中的原料輸送裝置
TW111102901A TWI778910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0A TWI778909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2A TWI778911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3A TWI778912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905A TWI778914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111102904A TWI778913B (zh) 2020-11-06 2021-09-06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1597642B2 (zh)
CN (4) CN117882976A (zh)
TW (11) TWI769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1042B (en) * 2021-09-22 2024-03-27 Trewithen Dairy System for dispensing pumpable liquid foodstuff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4561U (zh) * 2013-10-15 2014-03-21 101 Internat Company 淨水機濾心手動清洗切換裝置
CN204164430U (zh) * 2014-03-26 2015-02-18 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分支转换接头
CN211833975U (zh) * 2019-07-15 2020-11-03 苏州咖乐美咖啡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饮料机的单向止逆装置及管路流通和自动清洗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422A (en) * 1887-04-05 Beer-pumping or air-pressure apparatus
US5179970A (en) * 1987-10-23 1993-01-19 The Coca-Cola Company Beverage dispensing valve
GB0409443D0 (en) * 2004-04-28 2004-06-02 Smith & Nephew Apparatus
EP1676509A1 (en) * 2004-12-30 2006-07-05 Rhea Vendors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preparation of brewed beverages
CA2882654C (en) * 2006-04-14 2017-06-13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luid pumping, heat exchange, thermal sensing, and conductivity sensing
CA2723404C (en) * 2008-05-28 2016-09-06 Nestec S.A. Pump for liquid beverage preparation devices
AU2010227756B2 (en) * 2009-03-23 2014-11-27 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 Pump mount in a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DE202010000024U1 (de) * 2010-01-12 2011-05-19 Wik Far East Ltd. Getränkezubereitungsmaschine
RU2560323C2 (ru) 2010-03-05 2015-08-20 Нестек С.А. Насос с уменьшенной вибрацией
US8844429B2 (en) * 2011-04-01 2014-09-30 G.E.W.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imited Beverage maker with pump noise attenuator
US20130206850A1 (en) * 2012-02-13 2013-08-15 Bruce Erickson Temperature-based flow regulator
JP3179224U (ja) * 2012-08-09 2012-10-18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飲料供給装置
NO3089638T3 (zh) * 2014-01-03 2018-07-14
CN204627936U (zh) * 2015-02-03 2015-09-09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升降隔膜泵
CN104776015A (zh) * 2015-04-17 2015-07-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净水机隔膜泵出水端的阻尼装置
TW201722325A (zh) * 2015-10-23 2017-07-01 耐斯泰克公司 在飲料引流構件中包含閥之用於藉由離心分離製備飲料之裝置
US11643269B2 (en) * 2016-12-01 2023-05-09 Bedford Systems, LLC Container and opening arrangement for beverage production
TWI659719B (zh) * 2017-02-09 2019-05-21 瑞士商耐斯泰克公司 用於飲料製備模組之薄膜泵
CN211355020U (zh) * 2019-08-20 2020-08-28 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稳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4561U (zh) * 2013-10-15 2014-03-21 101 Internat Company 淨水機濾心手動清洗切換裝置
CN204164430U (zh) * 2014-03-26 2015-02-18 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分支转换接头
CN211833975U (zh) * 2019-07-15 2020-11-03 苏州咖乐美咖啡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饮料机的单向止逆装置及管路流通和自动清洗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87682B2 (en) 2023-10-17
US20220144615A1 (en) 2022-05-12
TW202218600A (zh) 2022-05-16
TWI784854B (zh) 2022-11-21
TW202231234A (zh) 2022-08-16
TW202222234A (zh) 2022-06-16
US11597642B2 (en) 2023-03-07
TWI740797B (zh) 2021-09-21
TWI769897B (zh) 2022-07-01
US11807511B2 (en) 2023-11-07
TWI778909B (zh) 2022-09-21
CN117882976A (zh) 2024-04-16
US20230078740A1 (en) 2023-03-16
TWI778911B (zh) 2022-09-21
TWI778912B (zh) 2022-09-21
TWI778913B (zh) 2022-09-21
CN118021146A (zh) 2024-05-14
TW202220597A (zh) 2022-06-01
CN114431708B (zh) 2024-03-22
US20230089525A1 (en) 2023-03-23
TW202235043A (zh) 2022-09-16
TW202218604A (zh) 2022-05-16
US11787681B2 (en) 2023-10-17
TWI766771B (zh) 2022-06-01
US20230080112A1 (en) 2023-03-16
CN118078103A (zh) 2024-05-28
CN114431712A (zh) 2022-05-06
TW202218598A (zh) 2022-05-16
TW202218603A (zh) 2022-05-16
CN114431708A (zh) 2022-05-06
TW202218602A (zh) 2022-05-16
TW202218601A (zh) 2022-05-16
TW202235045A (zh) 2022-09-16
TWI778914B (zh) 2022-09-21
TWI778910B (zh) 2022-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6159B (zh)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雙模流體接頭
TWI785984B (zh) 具有自動消毒能力的流體原料出料機
US20220242717A1 (en) Fluid material dispensing apparatus having automatic self-disinfection capability
US20220242716A1 (en) Fluid material dispensing apparatus having automatic self-cleaning capability
US11814280B2 (en) Dual-mode fluid connector capable of being switched between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BR112016021844B1 (pt) Conector de barril para acoplamento de uma linha de distribuição e uma linha de gás a um barril, conjunto de um conector de barril, e método para conectar ou desconectar um barril a uma válvula de vazamento
CN114431712B (zh) 可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双模流体接头
CN118121075A (zh) 双模流体接头
CN118121076A (zh) 双模流体接头
CN118121077A (zh) 双模流体接头
CN118121073A (zh) 双模流体接头
CN118121074A (zh) 双模流体接头
CN216024645U (zh) 液料定量出料机构和饮品制作设备
GB2609930A (en) Compact beverage dispen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