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4883B - 顯示器殼體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殼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4883B
TWI754883B TW109100714A TW109100714A TWI754883B TW I754883 B TWI754883 B TW I754883B TW 109100714 A TW109100714 A TW 109100714A TW 109100714 A TW109100714 A TW 109100714A TW I754883 B TWI754883 B TW I7548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iece
unit
casing
display case
engag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7979A (zh
Inventor
吳伯彥
徐年宗
林信宏
Original Assignee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0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48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7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88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器殼體,可包含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具有第一內面,第一內面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結構。第一連接結構具有一第一連接單元以及一彈片。該第一連接單元固定於該第一內面上,且該彈片經由該第一連接單元而設置於該第一內面上。該彈片之材料降伏強度大於該第一殼體之材料降伏強度。該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內面。該第二內面係朝向該第一內面並設置有一第二連接結構。該第二連接結構可分離地與該彈片卡合。

Description

顯示器殼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器殼體,特別係關於一種薄型化的顯示器殼體。
薄型化的設計不僅可使電子產品更具空間效率、更加美觀,也較易於搬運/攜帶。除了電子電路的工藝之外,電子裝置在各方面機構的工藝亦對顯示器的生產過程及成品的薄型化影響甚鉅。例如系統殼體、殼體內部與其他模組的組配設計等,均對電子裝置整體的體積有所影響。
舉例而言,中華民國專利第I388263號揭露了一種無螺絲鎖固之顯示器殼體。參照圖1,此先前技術透過一卡勾P1與一卡合平台P2卡合而將二殼體鎖固,以組合顯示器的前殼體及後殼體。然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顯示器殼體使用塑膠材質製成,由於塑膠材質之降伏強度相當低弱,因此,如圖1所示,卡合平台P2之肉厚th必須足夠大,方可承受反覆的組裝及拆解。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器殼體,該顯示器殼體具有較不佔體積且可承受反覆的組裝及拆解之連結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態樣涉及一種顯示器殼體。該顯示器殼體包含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內面,該第一內面上設置有一第一連接結構。該第一連接結構具有一第一連接單元;以及一彈片。該第一連接單元固定於該第一內面上,且該彈片經由該第一連接單元而設置於 該第一內面上。該彈片之材料降伏強度大於該第一殼體之材料降伏強度。該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內面,該第二內面係朝向該第一內面,並設置有一第二連接結構。該第二連接結構可分離地與該彈片卡合。因為該彈片之材料降伏強度大於該第一殼體之材料降伏強度,在能夠承受相同次數的組裝及拆解的規格要求下,本發明之顯示器殼體可較與殼體相同材質的傳統卡勾結構更為細薄。
th:肉厚
ED:延伸方向
TR:軌跡
P1:卡勾
P2:卡合平台
100:顯示器殼體
2000:第二殼體
2100:第二內面
2210、2220:第二連接結構
2300:限位單元
1000:第一殼體
1100:第一內面
1200:第一連接結構
1211:第一連接單元
1212:第二連接單元
1213:經熱熔之連接單元
1220:彈片
h:高度
1230:開口
1231:第一支臂
1232:第二支臂
1241:第一連接段
1242:第二連接段
1260:卡合部
1270:第一凹部
1280:第二凹部
1281:第一側緣
1282:第二側緣
d:距離
1291:定位單元
1300:側牆
SD:方向
1233:斜面
2400:側牆
A-A’:割面線
200:顯示器殼體
圖1繪示先前技術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顯示器殼體所繪示之示意圖;圖3為根據圖2之一彈片所繪示之俯視示意圖;圖4為圖2之彈片沿著割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2所繪示之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組裝形成之顯示器殼體之剖面圖;圖6為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顯示器殼體所繪示之示意圖;圖7為根據圖6之一彈片所繪示之俯視示意圖;圖8為圖6所繪示之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組裝形成之顯示器
以下參照本文所附圖式及一些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惟下文所述技術細節以及圖式所繪示之內容僅為例示性,本發明之範圍不受其限制。
雖然本文中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但此等元件、組件或區域應不受此等術語限制。此等術語係僅用以區分一元件、組件或區域與另一元件、組件或區域。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詳細說明,而非意在限制本發明。
參照圖2,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器殼體100可包含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如圖2所示,第一殼體1000具有一第一內面1100,且第一內面1100上可設置一或多個第一連接結構1200。在此些實施例中,第一內面1100係為第一殼體1000朝向第二殼體2000的一面,且可與第二殼體2000共同夾成容置其他模組的容置空間。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結構1200可設置於第一內面1100上較接近第一殼體1000邊緣之處,例如靠近於第一殼體1000的側牆1300之位置。在此些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例如是以塑膠材質製成,但不以此為限。
如圖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結構1200可具有第一連接單元1211及彈片1220。圖3繪示圖2之彈片1220之俯視示意圖,參照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彈片1220具有第一連接段1241、第二連接段1242及卡合部1260,第一連接段1241及第二連接段1242貼合於側牆1300,而卡合部1260以其底部與側牆1300靠合。
如圖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單元1211係形成為突點或突柱狀,且第一連接單元1211係在與彈片1220組合前即預先設置於第一內面1100上。第一連接單元1211例如為與第一殼體1000一同射出成形之熱熔材質,且第一連接單元1211的熔點較佳係低於第一殼體之熔點。在此些實施例中,在組裝的過程中,可將第一連接單元1211熱熔以將彈片1220黏著於第一內面1100上,換言之,彈片1220可經由第一連接單元1211而設置於第一內面1100上。
上述僅為例示且並不限制本發明,舉例而言,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單元可為微型螺絲或微型鉚釘等可將彈片1220設置於第一內面 1100上之連接單元。
應注意,在圖2中,第一連接結構1200還具有第二連接單元1212,且兩者均對應於同一彈片1220。然此僅為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例示性之繪示,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結構1200可視需求而具有其他任意數目之連接單元,例如,第一連接結構1200可僅具有單一第一連接單元1211對應單一彈片1220。
在一些實施例中,彈片1220之材料降伏強度大於第一殼體1000。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彈片1220可為一金屬彈片;在另一實施例中,彈片1220可為一碳纖維彈片;在另一實施例中,彈片1220可為一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彈片。因此,彈片1220之厚度可較與殼體相同材質的傳統卡勾結構更為細薄或具有較小之體積,同時仍可承受反覆的組裝及拆解。
參照圖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殼體2000具有第二內面2100。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可以第二內面2100朝向第一內面1100而組裝在一起,舉例而言,可將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壓合,而使第二連接結構2220及第一連接結構1200例如沿著軌跡TR卡合,從而將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組裝在一起。第二連接結構2210~2220設置於第二內面210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連接結構2210~2220可為朝向第二殼體2000之邊緣延伸之卡勾,如圖2所示,第二連接結構2220之肉厚在靠近第二內面2100之中心處較厚,在靠近第二殼體2000之邊緣處較薄,第二連接結構2210之肉厚亦同。第二連結構2210~2220可設置於第二內面2100上接近第二殼體2000邊緣之處。在顯示器的組裝過程中,可將第二連接結構2210與彈片1220在垂直第一內面1100之方向卡合,以組裝本發明之顯示器殼體,或將經卡合之第二連接結構2210與彈片1220分離,以拆解本發明之顯示器殼體。雖然圖2繪示第二內面2100上設置有二個第二連接結構2210~2220,但此僅為例示性之繪示,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內面2100 上之第二連接結構之數量當配合第一殼體1000所具有之第一連接結構1200之數量而定。
一併參照圖2及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彈片1220具有開口1230,舉例而言,開口1230可為彈片1220向第一內面1100形成。詳細而言,第一連接段1241可具有第一支臂1231及第二支臂1232,第一支臂1231及第二支臂1232在橫切彈片1220延伸方向之方向較卡合部1260突伸且共同圍成開口1230;此外,第一支臂1231及第二支臂1232的自由端並未連接,以在兩者間形成小於開口1230直徑的缺口。如圖2所示,在此些實施例中,經熱熔之第一連接單元1213例如為第一連接單元1211及第二連接單元1212受到熱熔後之模樣,經熱熔之第一連接單元1213穿過開口1230而與彈片1220之相反於第一內面1100之面相干涉,從而將彈片1220黏著於第一內面1100上。如圖2所示,在第一連接單元1211及第二連接單元1212為固定於第一內面1100上之熱熔熔料之實施例中,開口1230可供第一連接單元1211及第二連接單元1212冒出彈片1220,從而可更加方便地將第一連接單元1211及第二連接單元熱熔。圖3為彈片1220之俯視示意圖,如圖3所示,在較佳之實施例中,開口1230之內緣具有一斜面1233。圖4為圖2之彈片沿著割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如圖4所示,斜面1233由上而下逐漸靠近開口1230之中央,故經熱熔之第一連接單元1213大致上為一上寬下窄之錐體。相較於不具有斜面之開口,具有斜面1233之開口1230由於可使經熱熔之第一連接單元1213呈現為錐體而能夠使彈片1220更穩固地黏合於第一內面1100上。應注意,本發明不以上述為限,依熱熔作業之情況,經熱熔之第一連接單元1213亦可能不呈現錐體。
上述說明僅為例示性而並非限制性。舉例而言,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彈片1220可不具有開口,而作業人員可先行將預先設置於第一內面1100上之第一連接單元1211熱熔後再將無開口之彈片1220與第一連接單元1211壓 合,以將彈片1220黏著於第一內面1100上。應注意,在圖2及圖3中,彈片1220具有二開口,然此僅為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例示性繪示,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彈片1220可視需求而不具有開口或具有任意數目之開口。
如圖3所示,卡合部1260位於第一連接段1241及第二連接段1242之間。參照圖2及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部1260相對於第一連接段1241及第二連接段1242遠離第一內面1100(如圖2所示,卡合部以高度h之距離遠離第一內面1100)而形成一拱狀結構。然此僅為例示且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卡合部1260可包含平行於第一內面1100之一薄片,且呈現任意形狀。舉例而言,彈片1220亦可僅包含有單一的第一連接段1241而不具有第二連接段1242,使卡合部1260由第一連接段1241伸出而形成懸臂結構。
圖5為圖2所繪示之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組裝形成之顯示器殼體之剖面圖,一併參照圖2及圖5,由於卡合部1260以其底部與側牆1300靠合,在第一殼體1000與第二殼體2000組裝後,卡合部1260會相當靠近第二殼體2000之側牆2400,因此,側牆2400可阻擋卡合部1260往方向SD滑動,從而增加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所組裝後之結構穩定性。
參閱圖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內面1100上設置有定位單元1291。如圖2所示,彈片1220與定位單元1291相抵觸以將彈片1220定位於第一殼體1000上。如此,在組裝過程中,作業人員在熱熔第一連接單元1211或第二連接單元1212以將彈片1220黏著於第一內面1100上之前,可將彈片1220抵住定位單元1291而能夠更方便地進行熱熔作業。
應注意,上述僅為例示且並不限制本發明,舉例而言,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000可不具有定位單元1291。圖2所繪示者僅為例示,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結構所具有之定位單元之數目不必然匹配圖2所繪 示之內容。
參閱圖2及圖3,為了清楚呈現第二凹部1280,圖3並未繪示定位單元1291。如圖3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彈片1220具有第二凹部1280,且第二凹部1280具有第一側緣1281及第二側緣1282,如圖2及圖3所示,第一側緣1281及第二側緣1282可分別與定位單元1291的不同部分相抵以定位該彈片1220,以更方便組裝(如前述)。應注意,前述僅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
圖6為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顯示器殼體200所繪示之示意圖,參照圖6,在此些實施例中,第二殼體2000可包含一或多個沿著平行於第二殼體2000之邊緣之方向延伸之限位單元2300。例如,如圖6所示,限位單元2300可分別為沿著平行於第二殼體2000之邊緣之方向延伸之複數個肋條。圖7繪示圖6之彈片1220之俯視示意圖,參照圖7,卡合部1260在橫切彈片1220延伸方向ED之方向上相對於第一連接段1241及第二連接段1242內縮一距離d而形成第一凹部1270。如圖6所示,在此些實施例中,延伸方向ED可為平行於第一殼體1000之邊緣之方向。換言之,第一連接段1241及第二連接段1242相較於卡合部1260在橫切彈片1220延伸方向ED之方向上具有較大的寬度,以利於與第一連接單元1211及第二連接單元1212進行連接。
圖8繪示圖6所繪示之一些實施例中組裝在一起之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之剖面圖,參閱圖8及圖6,當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組裝後,限位單元2300可在第一凹部1270之一側(亦即,彈片1220之靠近第一殼體之邊緣之一側)阻擋卡合部1260,以防止卡合部1260往方向SD滑動,從而增加第一殼體1000及第二殼體2000所組裝後之結構穩定性。應注意,在圖6所繪示之限位單元2300之數量僅為例示,在其它實施例中,限位單元2300之數量當配合第一殼體1000所具有之第一連接結構1200之數量而定。
雖然本發明已透過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任何熟習此本領域之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器殼體
2000:第二殼體
2100:第二內面
2210、2220:第二連接結構
ED:延伸方向
TR:軌跡
1000:第一殼體
1100:第一內面
1200:第一連接結構
1211:第一連接單元
1212:第二連接單元
1213:經熱熔之連接單元
1220:彈片
1300:側牆
1291:定位單元
2400:側牆
h:高度
A-A’:割面線

Claims (9)

  1. 一種顯示器殼體,包含:一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內面,該第一內面上設置有一第一連接結構,該第一連接結構具有:一第一連接單元;一第二連接單元,位於該第一內面上;以及一彈片,該彈片經由該第一連接單元而設置於該第一內面上;其中該彈片之材料降伏強度大於該第一殼體之材料降伏強度;以及一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內面,該第二內面係朝向該第一內面,並設置有一第二連接結構;其中,該第二連接結構可分離地與該彈片卡合,並且,該彈片包含:一第一連接段,連接該第一連接單元;一第二連接段,連接於該第二連接單元;以及一卡合部,位於該第一連接段及該第二連接段之間,用以與該第二連接結構卡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該彈片向該第一內面形成一開口,該第一連接單元穿過該開口而與該彈片相反於該第一內面之一面相干涉。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該卡合部包含平行於該第一內面之一薄片。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該卡合部相對於該第一連接段及該第二連接段遠離該第一內面而形成一拱狀結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該卡合部在橫切該彈片延伸方向之方向上相對於該第一連接段及該第二連接段內縮以形成一第一凹部,該第二殼體具有一限位單元,該限位單元阻擋該第一凹部以固定該顯示器殼體。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該第一連接段包含:一第一支臂,在橫切該彈片延伸方向之方向較該卡合部突伸;以及一第二支臂,在橫切該彈片延伸方向之方向較該卡合部突伸且與該第二支臂共同圍成一開口,其中該第一連接單元穿過該開口而與該第一支臂干涉。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該第一連接單元之熔點低於該第一殼體之熔點。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第一內面上設置有一定位單元,該彈片與該定位單元相抵觸以定位該彈片於該第一殼體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器殼體,其中該彈片具有一第二凹部,該第二凹部具有一第一側緣及一第二側緣,該第一側緣及該第二側緣分別與該定位單元的不同部分相抵以定位該彈片。
TW109100714A 2020-01-09 2020-01-09 顯示器殼體 TWI754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714A TWI754883B (zh) 2020-01-09 2020-01-09 顯示器殼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714A TWI754883B (zh) 2020-01-09 2020-01-09 顯示器殼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979A TW202127979A (zh) 2021-07-16
TWI754883B true TWI754883B (zh) 2022-02-11

Family

ID=7790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714A TWI754883B (zh) 2020-01-09 2020-01-09 顯示器殼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488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7384U (zh) * 2010-04-16 2013-07-11 Inventec Corp 筆記型電腦殼體之蓋板鎖附結構
TW201349986A (zh) * 2012-05-21 2013-12-01 Htc Corp 電子裝置及其電子零件
CN204145925U (zh) * 2014-10-07 2015-02-04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滑动自定位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7384U (zh) * 2010-04-16 2013-07-11 Inventec Corp 筆記型電腦殼體之蓋板鎖附結構
TW201349986A (zh) * 2012-05-21 2013-12-01 Htc Corp 電子裝置及其電子零件
CN204145925U (zh) * 2014-10-07 2015-02-04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滑动自定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979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214B (zh) 用於連接一電子裝置之電絕緣區段之雙節關節
US9824831B2 (en) Detachable keyswitch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TWI754883B (zh) 顯示器殼體
RU2007111877A (ru) Модульный ящик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EP3096643B1 (en) Hard case for containing obje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128449A1 (en) Docking station
JP6498151B2 (ja) 接地用クリップ
TWI446864B (zh) 具電池扣合結構的電子裝置
CN113225942A (zh) 显示器壳体
TWI680327B (zh) 顯示裝置
WO2013029492A1 (zh) 终端设备及其按键外壳和内壳体的模具
CN10549225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翼子板的、配备有紧固装置的装饰嵌条
CN111565525B (zh) 对接结构
US7133279B2 (en) Housing structure
US7486500B2 (en) Assembly structure for assembling a first plastic shell and a second plastic shell
JPH07100934A (ja) パネルに機能部材を溶着する方法
CN105682387B (zh) 门口机安装结构
TW201629358A (zh) 無螺絲卡扣結構
KR101164361B1 (ko) 금속판 부품에 일체로 구비되는 결합부품
CN106320914B (zh) 门基板及具该门基板的门结构
CN209608786U (zh) 一种机顶盒
CN108266405B (zh)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框
US20180030761A1 (en) Adaptable lock mounting device
CN215634169U (zh) 连接组件及工具柜
CN21777063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控制器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