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4321B -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 Google Patents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4321B
TWI754321B TW109123853A TW109123853A TWI754321B TW I754321 B TWI754321 B TW I754321B TW 109123853 A TW109123853 A TW 109123853A TW 109123853 A TW109123853 A TW 109123853A TW I754321 B TWI754321 B TW I7543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device
brackets
width direction
roof protect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3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4744A (zh
Inventor
吳慶隆
Original Assignee
尚潁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尚潁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尚潁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3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432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32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4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474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定義一長度方向,及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寬度方向,該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包含二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支架、搭接於該等支架的一外側板及一蓋板,及二分別位在該外側板與該蓋板的兩相反側間的內側板。每一支架包括一沿該寬度方向延伸的基部,及二自該基部的兩相反側朝上且彎折向彼此延伸的延伸部。該外側板形成有多個呈貫通狀且彼此間隔的通孔,並包括一銜接該等延伸部的頂側,及二分別銜接該等基部的底側。該等內側板彼此間隔地銜接該等支架,並在該外側板受力時持續支撐該等支架,而能有效提升結構強度。

Description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設置於建築物屋頂的效能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參閱圖1,一種現有的屋頂通風裝置8,適用於架設在一屋頂9上,該屋頂9包括二個鋼樑91(因視圖角度關係,圖1中僅繪示一鋼樑91),及二個間隔地鎖設在該等鋼樑91上並配合界定出一通風口920的浪板92。該屋頂通風裝置8包括二個間隔設置的支撐板81(因視圖角度關係,圖1中僅繪示一支撐板81)、二個分別銜接該等支撐板81兩相反側的側擋板82,及一搭接在該等支撐板81上的上擋板83。該等側擋板82配合界定出一鄰近該通風口920的下開口821,及一位在該下開口821上方的上開口822,該上擋板83位在該下開口821及該上開口822間,並與該等支撐板81及該等側擋板82配合界定出一連通該下開口821及該上開口822的環狀流道830。
藉此,該屋頂9內部的熱氣即能自該通風口920通過該下開口821進入該環狀流道830中,並自該上開口822向外逸散。另外在遇下雨時,雨水將被該等側擋板82及該上擋板83導引至該等浪板92上,以避免雨水自該通風口920進入該屋頂9內部。
然而,該屋頂通風裝置8主要是利用該等支撐板81產生橫向支撐力,並配合該等側擋板82產生縱向支撐力以支撐結構,由於該等側擋板82的受風面積較大,在受到例如強風吹襲的外力作用時,將容易因接收的風能較多發生晃動而變形或破損,使得該屋頂通風裝置8失去縱向支撐力而影響整體結構,實有必要加以改善。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以不同方向的支撐力道彼此配合,而提升結構強度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於是,本發明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定義一長度方向,及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寬度方向,該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包含二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支架、一搭接於該等支架的外側板、一搭接於該等支架的蓋板,及二個分別位在該外側板與該蓋板在該寬度方向上的兩相反側間的內側板。
每一個支架包括一沿該寬度方向延伸的基部,及二個自該基部在該寬度方向上的兩相反側朝上且彎折向彼此延伸的延伸部。該外側板形成有多個呈貫通狀且彼此間隔的通孔,並包括一銜接該等延伸部的頂側,及二個分別銜接該等基部的底側,該等底側配合界定出一底開口。該蓋板位在該外側板的頂側及該底開口間,該等內側板彼此間隔地銜接該等支架,以支撐該等支架。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以該等支架產生一平行於該寬度方向的橫向支撐力,並配合該等內側板產生一平行於該長度方向的側向支撐力以支撐該等支架,即能以不同方向的支撐力道彼此配合,進而提升整體的結構強度。
配合參閱圖2與圖3,本發明屋頂防護通風裝置之一實施例,適用於架設在該屋頂A上,該屋頂A包括多根鋼樑B,及二個間隔地鎖設在該等鋼樑B上並配合界定出一通風口D的浪板C。定義一長度方向X,及一橫向垂直於該長度方向X的寬度方向Y,該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包含二個沿該長度方向X間隔排列的支架1、一搭接於該等支架1的外側板2、一搭接於該等支架1的蓋板3,及二個分別位在該外側板2與該蓋板3在該寬度方向Y上的兩相反側間的內側板4。
每一個支架1包括一沿該寬度方向Y延伸的基部11,及二個自該基部11在該寬度方向Y上的兩相反側朝上且彎折向彼此延伸的延伸部12。實際搭建本實施例時,是以一般屋頂通風裝置的搭建方式,將該等支架1的基部11(因視圖角度關係,圖中僅繪示一基部11)分別鎖設在其中二根鋼樑B上,並可視需求而配合二個切水板P使用。然而,由於該等切水板P與本實施例的組裝方式已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員所熟習,且並非本案的技術重點,因此不再於本案中贅述。
配合參閱圖3與圖4,該外側板2形成有多個呈貫通狀且彼此間隔的通孔20,並包括一銜接該等支架1的延伸部12的頂側21、二個分別銜接該等基部11的底側22,及一朝向外界且在該寬度方向Y上呈波浪狀的外覆面23,該等底側22配合界定出一底開口220。在本實施例中,該等通孔20是間隔設置在該頂側21,且本實施例是以該外側板2阻擋例如雨水、鳥、蟲或落葉等的外來物,藉此,即能先行降低外來物進入位在該屋頂A下的一建築內部(未繪示)的機會,並藉由該等通孔20維持該建築內部的採光及熱氣散出效果。
配合參閱圖2與圖4,該蓋板3位在該外側板2的頂側21及該底開口220間,使該外側板2內部形成呈彎曲狀的通道。如此一來,即使有少部分的外來物自該等通孔20進入該外側板2內部,也將被該蓋板3阻擋而難以自該底開口220進入該建築內部,但來自該建築內部的熱氣仍可在通過該底開口220後,自兩側繞過該蓋板3而自該等通孔20向外逸散。
在本實施例中,該蓋板3為可透光的採光板,是以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iber-reinforced plastic,FRP)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所製成,使得光線在通過該外側板2的該等通孔20後可再經由該蓋板3進入該建築內部,能在遮擋外來物的同時兼具良好的採光效果。
該等內側板4彼此間隔地銜接該等支架1,每一個內側板4實質上呈開口朝向另一個內側板4的C字型,並包括一沿該長度方向X延伸的本體部41,及二個自該本體部41在該長度方向X上的兩相反側彎折延伸且用以鎖設在該等支架1上的連接部42(因視圖角度關係,圖中僅繪示一連接部42)。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連接部42與對應的該本體部41間形成有一個90度的夾角,以便於將該等連接部42鎖固在該等支架1上。
該等本體部41與該外側板2配合界定出一連通該等通孔20及該底開口220的外通道43,且該等本體部41與該蓋板3配合界定出一連通該外通道43兩相反側的內通道44。每一個本體部41具有一位在該外側板2的頂側21及該蓋板3間的上側411、一位在該蓋板3及該底開口220間的下側412,及一朝向該外側板2且在該寬度方向Y上呈波浪狀的表面413,且該等上側411間的距離W1小於該蓋板3在該寬度方向Y上的寬度W2,該等下側412間的距離W3大於該底開口220在該寬度方向Y上的寬度W4。
實際使用時,藉由呈波浪狀的該外覆面23及該等表面413,可增加該外側板2及該等內側板4的受力面積,能以相對較大的受力面積承受相同大小的外力,並提升該外側板2及該等內側板4的結構強度。同時,以該等支架1產生一平行於該寬度方向Y的橫向支撐力,並配合該外側板2及該等內側板4共同產生一平行於該長度方向X的側向支撐力支撐該等支架1,即能強化側向的支撐力道,而能有效提升整體的結構強度。
如此一來,當本實施例受到強風吹襲時,在該外側板2受力的過程中,該等內側板4仍能持續支撐該等支架1,使得本實施例相較於現有的屋頂通風裝置而言確實可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另外,強風也能自該等通孔20中進入該外側板2內部,可降低該外側板2所產生的風阻,避免因阻力過大而使該外側板2變形。
配合參閱圖2、圖4與圖5,當該建築內部的溫度較高時,位於該建築內部的熱氣可自該屋頂A的通風口D進入該底開口220,並向上進入該外通道43及該內通道44,再繼續向上移動而自該等通孔20往外逸散,而能確實達到散熱的功效。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該等內側板4的上側411間的距離W1小於該蓋板3在該寬度方向Y上的寬度W2,且該等內側板4的下側412間的距離W3大於該底開口220在該寬度方向Y上的寬度W4,使得外來物自該等通孔20進入本實施例內部時,有一部分的外來物將先受到該等上側411阻擋,且被該等內側板4的本體部41依序導引至該外側板2內側及該等浪板C上,而另一部分的外來物則是受到該蓋板3的阻擋,並被該蓋板3依序導引至該外側板2內側及該等浪板C上,最後即能自該等浪板C向外排出,而無法進入該通風口D。
再者,呈C字型的該等內側板4能與該外側板2及該蓋板3配合界定出型態較為蜿蜒的該外通道43及該內通道44,使得外來物難以直接進入該外通道43或該內通道44,能有效達到防護的功效。即使外來物仍不慎落入該外通道43或該內通道44中,也能在該等內側板4的下側412未延伸至該通風口D的情況下,受到該等內側板4的導引而集中到位於該通風口D相反兩側的該等浪板C上,確實能進一步提升本實施例的防水及防護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屋頂防護通風裝置以該等支架1產生一平行於該寬度方向Y的橫向支撐力,並配合該等內側板4產生一平行於該長度方向X的側向支撐力支撐該等支架1,即能以不同方向的支撐力道彼此配合,在該外側板2受力的過程中,該等內側板4仍能持續支撐該等支架1,相較於現有的屋頂通風裝置而言確實可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 支架 11······ 基部 12······ 延伸部 2········ 外側板 20······ 通孔 21······ 頂側 22······ 底側 220····· 底開口 23······ 外覆面 3········ 蓋板 4········ 內側板 41······ 本體部 411····· 上側 412····· 下側 413····· 表面 42······ 連接部 43······ 外通道 44······ 內通道 A······· 屋頂 B······· 鋼樑 C······· 浪板 D······· 通風口 P········ 切水板 X······· 長度方向 Y······· 寬度方向 W1····· 距離 W2····· 寬度 W3····· 距離 W4····· 寬度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一種現有的屋頂通風裝置; 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屋頂防護通風裝置的一實施例; 圖3是一局部放大立體圖,說明該實施例的一外側板所形成的多個通孔; 圖4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以不同於圖2的角度說明該實施例定位在一屋頂上;及 圖5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在通風及擋水過程的使用狀態。
1········ 支架 11······ 基部 12······ 延伸部 2········ 外側板 20······ 通孔 21······ 頂側 22······ 底側 3········ 蓋板 4········ 內側板 41······ 本體部 42······ 連接部 43······ 外通道 A······· 屋頂 B······· 鋼樑 C······· 浪板 D······· 通風口 P········ 切水板 X······· 長度方向 Y······· 寬度方向

Claims (9)

  1. 一種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定義一長度方向,及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寬度方向,該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包含: 二支架,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每一支架包括一沿該寬度方向延伸的基部,及二自該基部在該寬度方向上的兩相反側朝上且彎折向彼此延伸的延伸部; 一外側板,搭接於該等支架,該外側板形成有多個呈貫通狀且彼此間隔的通孔,並包括一銜接該等延伸部的頂側,及二分別銜接該等基部的底側,該等底側配合界定出一底開口; 一蓋板,搭接於該等支架的基部,且位在該外側板的頂側及該底開口間;及 二內側板,分別位在該外側板與該蓋板在該寬度方向上的兩相反側間,且彼此間隔地銜接該等支架,以支撐該等支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每一內側板實質上呈開口朝向另一內側板的C字型。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每一內側板包括一沿該長度方向延伸的本體部,該等本體部與該外側板配合界定出一連通該等通孔及該底開口的外通道,該等本體部與該蓋板配合界定出一連通該外通道兩相反側的內通道。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每一本體部具有一位在該外側板的頂側及該蓋板間的上側,該等上側間的距離小於該蓋板在該寬度方向上的寬度。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每一本體部具有一位在該蓋板及該底開口間的下側,該等下側間的距離大於該底開口在該寬度方向上的寬度。
  6. 如請求項3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每一內側板還包括二自該本體部在該長度方向上的兩相反側彎折延伸且用以鎖設在該等支架上的連接部。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每一內側板的本體部具有一朝向該外側板且在該寬度方向上呈波浪狀的表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該外側板包括一朝向外界且在該寬度方向上呈波浪狀的外覆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屋頂防護通風裝置,其中,該外側板的該等通孔是間隔設置在該頂側。
TW109123853A 2020-07-15 2020-07-15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TWI754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3853A TWI754321B (zh) 2020-07-15 2020-07-15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3853A TWI754321B (zh) 2020-07-15 2020-07-15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4321B true TWI754321B (zh) 2022-02-01
TW202204744A TW202204744A (zh) 2022-02-01

Family

ID=8132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3853A TWI754321B (zh) 2020-07-15 2020-07-15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432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0474A2 (en) * 2009-12-10 2011-06-16 Horst Neumann Gutter Cover with Snap-In Hanger Attachment
CN203373911U (zh) * 2013-06-21 2014-01-01 潘雨婷 一种抗紊流开敞通风气楼
TWM472082U (zh) * 2013-10-24 2014-02-11 Shih Hsing Technology Co Ltd 具有雨水隔離結構的通風裝置
CN209494142U (zh) * 2018-12-05 2019-10-15 雷金华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0474A2 (en) * 2009-12-10 2011-06-16 Horst Neumann Gutter Cover with Snap-In Hanger Attachment
CN203373911U (zh) * 2013-06-21 2014-01-01 潘雨婷 一种抗紊流开敞通风气楼
TWM472082U (zh) * 2013-10-24 2014-02-11 Shih Hsing Technology Co Ltd 具有雨水隔離結構的通風裝置
CN209494142U (zh) * 2018-12-05 2019-10-15 雷金华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4744A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55012B2 (en) Roof and roof board material
JP6172589B2 (ja) 硬質フィルム温室屋根構造
TWI754321B (zh)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TWM603483U (zh) 屋頂防護通風裝置
JP3670228B2 (ja) ルーフベンチレータ
CN209163174U (zh) 一种带有防雨功能的顺坡气楼
TWI693326B (zh) 導光隔熱排風屋頂
JPS5923489Y2 (ja) 太陽熱を有効利用する温室
KR101476584B1 (ko) 건물용 차양장치 설치구조
JP3137027U (ja) 屋根換気装置
ES2234244T3 (es) Respiradero para aticos.
TWM604298U (zh) 組合式水上太陽能浮台
RU2552283C1 (ru) Гидроизолирующий фартук для рубероидной крыши
JP2012062680A (ja) テント
TWI716242B (zh) 用於太陽能電源組件的模組式支撐架
JP5142062B2 (ja) 棟換気塔
JP3227285U (ja) 屋根用断熱パネル
KR102648861B1 (ko) 안전성이 강화된 솔라루프 및 스노가드 일체형 체결구조 시스템
KR20200033651A (ko) 골조와 판넬의 각개 조립구조를 갖는 카보네이트 온실
JP2013060789A (ja) 屋根の補修構造および補修工法
CN209413443U (zh) 一种可拆卸式建筑围挡
CN215482372U (zh) 一种大风环境的防风结构及主塔装置
JP6029059B2 (ja) 屋根構造
JP2012036648A (ja) 換気棟及び下り棟用換気棟
JP2683109B2 (ja) 軒下吸排気部材とそれを設けてなる建屋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