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4290B -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4290B
TWI754290B TW109117586A TW109117586A TWI754290B TW I754290 B TWI754290 B TW I754290B TW 109117586 A TW109117586 A TW 109117586A TW 109117586 A TW109117586 A TW 109117586A TW I754290 B TWI754290 B TW I7542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olyester
mixture
weight
parts
self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4468A (zh
Inventor
黃淑惠
林聲仁
郭耀鴻
陳建帆
郭韻琴
林玉娟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
Priority to TW109117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429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4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4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29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添加甲酸甲酯或乙酸乙酯至彈性聚酯粉末或顆粒且均勻混合;添加改質劑以及添加光起始劑或熱起始劑且均勻混合;烘乾混合料且通過射出淋膜程序以製備彈性聚酯薄膜;製備感壓膠;以及將感壓膠貼覆於彈性聚酯薄膜的其中一面上。

Description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尤指結合感壓膠的一種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中,由於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回收能力,以及回收後是否會造成環境汙染。而現今紡織品其織材的貼合大多使用熱固性聚氨酯(PU)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所製成,且大多具有二異氰酸鹽,其劇毒容易造成環境的汙染以及人體器官的損傷。而且,由於貼條並非環保材質,紡織品在熔融回收時,因熱固性聚氨酯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熔融時,會產生出殘渣而造成回收不易的狀況。
一般而言,為環保目的選用之彈性聚酯(thermal 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的材料與紡織產品常用的聚酯纖維材料雖然為近似相同的材料,其應用於聚酯纖維材料本應有較佳的相容性。但是由於彈性聚酯的材料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不佳之故,因此並未有使用彈性聚酯的材料作為聚酯纖維材料貼合的相關應用。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利用化合物將彈性聚酯薄膜進行改質以提高彈性聚酯薄膜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且結合自黏性的感壓膠更增添使用便利性,乃為本案創作人所欲研究的課題。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之材料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不佳的技術問題,且結合自黏性的感壓膠更增添使用便利性,達到提升薄膜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且方便使用之目的。
為了達到前述第一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0.5~20重量份的第一反應溶劑添加至彈性聚酯粉末或顆粒,且均勻混合以製備溶劑混合物,第一反應溶劑為甲酸甲酯或乙酸乙酯;將0.5~10重量份的改質劑添加至溶劑混合物,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一混合料,改質劑包括鄰苯二甲胺、間苯二甲胺、對苯二甲胺、(全氯-1,4-伸苯基)二甲胺以及六甲基四胺的其中至少一者;將0.5~20重量份的第一起始劑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二混合料,第一起始劑為光起始劑或熱起始劑;使第二混合料置於溫度為95℃~115℃的環境烘乾,且通過射出淋膜程序以製備彈性聚酯薄膜;將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以及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三混合料;將10~30重量份的第二反應溶劑添加至第三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四混合料,第二反應溶劑為甲酸甲酯或乙酸乙酯;將0.5~5重量份的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0.5~5重量份的鄰苯二甲酸酐以及0.5~5重量份的三丙烯醯基六氫-1,3,5-三嗪粉末添加至第四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五混合料;將0.5~5重量份的第二起始劑添加至第五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六混合料,第二起始劑為光起始劑或熱起始劑;使第六混合料置於100%氮氣且溫度為60℃~90℃的環境進行兩小時的聚合反應,以製備感壓膠;以及將感壓膠貼覆於彈性聚酯薄膜的其中一面上,且置於溫度為60℃~90℃的環境以製備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中,彈性聚酯粉末或顆粒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介於10000~30000、肖氏硬度為50A~100A、熔點溫度為40℃~180℃。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中,第一反應溶劑為10重量份,改質劑為5重量份,第一起始劑為10重量份。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中,第二反應溶劑為15重量份,第二起始劑為2.5重量份。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中,第一起始劑與第一混合料在轉速為3rpm~7rpm,且在溫度為160℃~200℃的條件均勻混合為第二混合料。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中,轉速為5rpm,且溫度為180℃。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中,射出淋膜程序為將第二混合料以4~6公尺/分鐘的速度淋膜以製備彈性聚酯薄膜。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中,第二混合料置於105℃的環境烘乾。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之材料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不佳的技術問題,且結合自黏性的感壓膠更增添使用便利性,達到提升薄膜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且方便使用之目的。
為了達到前述第二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製備如前所述的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以及將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進行切條製程,以製備寬度介於0.6公分~2公分的複數條膠條。
在操作本發明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時,由於所製備之彈性聚酯薄膜所使用的材料與聚酯纖維材料為近似相同的材料,因此彈性聚酯複合薄膜通過感壓膠貼合在利用聚酯纖維所製成之衣物時,因材料近似而使得兩者貼合後的相容性高且貼合強度佳,進而使得貼合後接縫處的耐水壓可達10000毫米水柱(mmH2O)以上。並且,所述彈性聚酯薄膜通過改質劑的胺類(amine)改質之後,可顯著提升材料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
為此,本發明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之材料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不佳的技術問題,且結合無二異 氰酸鹽聚丙烯之自黏性的感壓膠更增添使用便利性,達到提升薄膜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且方便使用之目的。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手段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相信本發明特徵與特點,當可由此得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1: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
10:聚酯高分子鏈
20:改質分子鏈
100:彈性聚酯薄膜
200:感壓膠
300:離形紙層
圖1為本發明之彈性聚酯薄膜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3為本發明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分析所獲得的分析結果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發明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元件數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之人士瞭解與 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落在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
茲有關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其中,圖1為本發明之彈性聚酯薄膜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第一步驟,將0.5~20重量份的第一反應溶劑添加至彈性聚酯粉末或顆粒,且均勻混合以製備溶劑混合物,第一反應溶劑為甲酸甲酯或乙酸乙酯。所述第一反應溶劑的添加範圍可介於0.5~20重量份(相對於彈性聚酯粉末/顆粒)可產出較佳的溶劑混合物,且溶劑混合物所對應產出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品質也較佳。其中,又以第一反應溶劑的添加量為10重量份時,所產出的溶劑混合物及其所對應產出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品質為最佳。其中,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彈性聚酯粉末或顆粒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介於10000~30000、肖氏硬度為50A~100A、熔點溫度為40℃~180℃,其化學結構可以是如下所示: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09-1
第二步驟,將0.5~10重量份的改質劑添加至溶劑混合物,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一混合料,改質劑包括鄰苯二甲胺(o-xylylenediamine)、間苯二甲胺(m-xylylenediamine)、對苯二甲胺(alpha,alpha'-diamino-p-xylene)、(全氯-1,4-伸苯基)二甲胺(2,3,5,6-Tetrachloro-p-xylene-alpha,alpha'-diamine)以及六甲基四胺(1,3,5,7-Tetraazatricyclodecane)的其中至少一者。
在前述第二步驟中,改質劑可使用化學結構如下的鄰苯二甲胺: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09-2
或化學結構如下的間苯二甲胺: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09-3
或化學結構如下的對苯二甲胺: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10-4
或化學結構如下的六甲基四胺: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10-5
在對苯二甲胺中,其苯環的他處連接氯(意即,苯環2、3、5、6的位置),使其構成具有氯的(全氯-1,4-伸苯基)二甲胺(2,3,5,6-Tetrachloro-p-xylene-alpha,alpha'-diamine),其化學結構如下: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10-6
改質劑為與彈性聚酯耦接而改質的主要原料,其改質劑的添加範圍介於0.5~10重量份(相對於彈性聚酯粉末/顆粒)可產出較佳的第一 混合料,且第一混合料所對應產出的彈性聚酯薄膜100品質也較佳。具體而言,當改質劑的添加量過低時(例如低於0.5重量份時),化學反應範圍太少,會導致成品如同未經改質的彈性聚酯薄膜100,因此,所製成的成品的貼合與彈性回復率會幾乎跟未經改質的彈性聚酯薄膜100相同。但是,當改質劑的用量比太高時(例如高於10重量份時),反應過度,而導致改質劑分解了彈性聚酯薄膜100的特性。此時,所產出之成品較易破碎,且也會使得成品無法順利貼合於紡織料上。因此,若為求製備時成品的良率,改質劑的添加範圍介於0.5~10重量份為較佳。其中,又以改質劑的添加量為5重量份時,所產出的第一混合料及其所對應產出的彈性聚酯薄膜100的品質為最佳。
第三步驟,將3~7重量份的第一起始劑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二混合料,第一起始劑為光起始劑或熱起始劑。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光起始劑或熱起始劑可選用過硫酸鉀(potassium persulfate)、偶氮二異丁腈(azobisisobutyronitrile)或苯偶酰二甲基縮酮(benzildimethylketal)為較佳的起始劑種類。其中,起始劑的添加範圍介於0.5~20重量份(相對於彈性聚酯粉末/顆粒)可產出較佳的第二混合料。具體而言,高分子的聚合是不會無緣無故發生,因此,往往需要一個驅動聚合反應發生的機制。這個機制需要如光或熱的能量以激發聚合物的單體成為一個化學反應的活性中心,從而開始聚合反應。但是,若是起始劑的添加量不足時(例如低於0.5重量份時),聚合反應不足,使得所產出之產品良率下降。若是起始劑的添加量過多時(例如高於20重量份時),會使得聚合物的分子鏈的鏈端過多的缺陷,同樣會使得所產出之產品良率下降。因此, 起始劑的添加範圍介於0.5~20重量份為較佳。其中,又以起始劑的添加量為10重量份時,所產出的第二混合料及其所對應產出的彈性聚酯薄膜100的品質為最佳。
其中,為了均勻混合及充分反應,可利用混合裝置設定在轉速為3rpm~7rpm,且在溫度為160℃~200℃的條件下,將起始劑與第一混合料均勻混合為第二混合料。經過上述的均勻混合,改質分子鏈可充分的反應而接合在聚酯高分子鏈的其中一端或兩端。其中,又以轉速設定在5rpm,且溫度設定在180℃的混合環境之下,混合而產生的反應效率為最佳。
第四步驟,使第二混合料置於溫度為95℃~115℃的環境烘乾,且通過射出淋膜程序以製備彈性聚酯薄膜100。其中,經均勻混合後的第二混合料需烘乾以降低第二混合料的含水率,進而利於射出淋膜程序時,提升彈性聚酯薄膜100的品質。具體而言,若第二混合料的含水率過高時,會導致所射出之物料的流動性太高,導致所產出之薄膜厚度易受到流動性的干擾而參差不齊。若第二混合料的含水率過低時,會導致所射出之物料的流動性太低,導致所射出之物料不易流動而容易產生塊狀的不良品。因此第二混合料可將含水率控制在500~1000ppm為較佳的數值。其中,又以烘乾的溫度設定在105℃的環境之下,第二混合料含水率的控制及烘乾速率為最佳。
在第二混合料經過烘乾而調整至合適的含水率後,利用射出淋膜設備將經過烘乾的第二混合料射出淋膜在輸送基板上,且輸送基板以4~6公尺/分鐘的速度移動,以產出品質及厚度較佳的彈性聚酯薄膜100。 最後,射出淋膜後的產物可利用切條製程而制備寬度合適的膠條。其中,又以業界常用的寬度介於0.6cm~2cm的膠捲為較佳的寬度。
如圖1所示,為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所觀察出的具有高貼合性與高彈性的彈性聚酯薄膜100包括有複數條聚酯高分子鏈10(以虛線表示)與複數條改質分子鏈20(以實線表示)。每條聚酯高分子鏈10包括了二端,且聚酯高分子鏈10以堆疊的方式構成彈性聚酯薄膜100的主體。改質分子鏈20分別耦接於聚酯高分子鏈10的其中一端或兩端,且由於改質劑的比例小於彈性聚酯粉末/顆粒的關係,並非每條聚酯高分子鏈10皆有耦接至少一條改質分子鏈20。在改質分子鏈20的重量份越高時,則改質分子鏈20的數量會越多,且耦接於聚酯高分子鏈10的比例會越高。改質分子鏈20增強了彈性聚酯薄膜100的彈性,以及與紡織品等材料的貼合時的貼合強度,使得彈性聚酯薄膜100可以更牢固地抓住紡織品等材料而不易脫落,且不易因外力而變形。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及功效在於,由於本發明所製備之彈性聚酯薄膜100所使用的材料與聚酯纖維材料為近似相同的材料,因此在彈性聚酯薄膜100通過感壓膠200貼合在利用聚酯纖維所製成之衣物時,因材料近似相同,使得兩者貼合後的相容性高且貼合強度佳,進而使得貼合後接縫處的耐水壓可達10000毫米水柱(mmH2O)以上。此外,由於紡織品其織材的貼合大多使用熱固性聚氨酯(PU)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所製成,其因與紡織品的材質不相容而無法與紡織品一起熔融回收(因為熱固性聚氨酯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熔融時,會產生出殘渣)。而本發明之彈性聚酯薄膜100由於與織材的材料近似相同之故,其所製成之衣物可以一起 直接熔融回收,因此可達成高回收相容性之功效。再者,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及功效在於,由於現今社會越來越講究無毒的生活環境,而本發明所產出之彈性聚酯薄膜100並未添加二異氰酸鹽相關的劇毒物質,因此利用彈性聚酯薄膜100可製成具有無毒材料之織品。
第五步驟,繼而製備所述感壓膠200,將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butylacrylate)、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methylacrylate)以及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acrylic acid)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三混合料。
第六步驟,將10~30重量份的第二反應溶劑添加至第三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四混合料,第二反應溶劑為甲酸甲酯或乙酸乙酯。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第二反應溶劑為15重量份。
第七步驟,將0.5~5重量份的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iaminodiphenylmethane)、0.5~5重量份的鄰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cid anhydride)以及0.5~5重量份的三丙烯醯基六氫-1,3,5-三嗪(triacryloylhexahydro-1,3,5-triazine)粉末添加至第四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五混合料。
第八步驟,將0.5~5重量份的第二起始劑添加至第五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第六混合料,第二起始劑為光起始劑或熱起始劑。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光起始劑或熱起始劑可選用過硫酸鉀(potassium persulfate)、偶氮二異丁腈(azobisisobutyronitrile)或苯偶酰二甲基縮酮(benzildimethylketal)為較佳的起始劑種類。其中,又以起始劑的添加量為2.5重量份時,所產出的第五混合料及其所對應產出的感壓膠200的品質為最佳。
第九步驟,使第六混合料置於100%氮氣且溫度為60℃~90℃的環境進行兩小時的聚合反應,以製備所述感壓膠200。
第十步驟,將感壓膠200貼覆於彈性聚酯薄膜100的其中一面上,且置於溫度為60℃~90℃的環境以製備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可更在感壓膠200以及彈性聚酯薄膜100的外側分別貼覆上離形紙層300,得以在非使用狀態時保護感壓膠200以及彈性聚酯薄膜100,如圖2所示。
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發明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分析所獲得的分析結果圖。所述差示掃描量熱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是一種熱分析技術,藉助補償器測量使樣品與參比物達到同樣溫度所需的加熱速率與溫度(Temperature,℃)的關係。數值單位可以是mW/mg。
實施例1
將彈性聚酯粉末/顆粒添加10重量份的乙酸乙酯而製備溶劑混合物,且將5重量份的(全氯-1,4-伸苯基)二甲胺添加至溶劑混合物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一混合料。然後,將10重量份的硫酸鉀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在轉速為5rpm、溫度為180℃的環境下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二混合料。最後,在溫度105℃的環境下烘乾,且通過5公尺/分鐘速度的射出淋膜程序形成彈性聚酯薄膜100,並結合彈性聚酯薄膜100與感壓膠200,以完成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成品製備。所製成的成品,利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分析如圖3所示,其測試條件為重量7毫克,溫度由25℃~350℃,且溫升速度為10℃min-1。可看出成品在熔融溫度大約在130℃(忽略 溫度0℃附近的雜訊)。所製成的成品,利用EN14704-1的彈性回復率測試與ISO 2411的剝離強度測試,其測試條件為夾具6x2in,上下夾具距離為5cm,條件CRE為100mm/min,使用定速拉伸拉至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與黏貼之基材(基布)分離,且檢出最大應力值(peel strength,g/cm)。其中,所得之參數如下表1所示。
實施例2
將彈性聚酯粉末/顆粒添加20重量份的甲酸甲酯而製備溶劑混合物,且將10重量份的間苯二甲胺添加至溶劑混合物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一混合料。然後,將20重量份的偶氮二異丁腈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在轉速為7rpm、溫度為200℃的環境下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二混合料。最後,在溫度115℃的環境下烘乾,且通過6公尺/分鐘速度的射出淋膜程序形成彈性聚酯薄膜100,並結合彈性聚酯薄膜100與感壓膠200,以完成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成品製備。所製成的成品,如同上述的測試方式,且測試結果及參數如下表1所示。
實施例3
將彈性聚酯粉末/顆粒添加0.5重量份的乙酸乙酯而製備溶劑混合物,且將0.5重量份的鄰苯二甲胺添加至溶劑混合物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一混合料。然後,將0.5重量份的偶氮二異丁腈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在轉速為3rpm、溫度為150℃的環境下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二混合料。最後,在溫度95℃的環境下烘乾,且通過4公尺/分鐘速度的射出淋膜程序形成彈性聚酯薄膜100,並結合彈性聚酯薄膜100與感壓膠200,以完成具自黏 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成品製備。所製成的成品,如同上述的測試方式,且測試結果及參數如下表1所示。
實施例4
將彈性聚酯粉末/顆粒添加5重量份的甲酸甲酯而製備溶劑混合物,且將7.5重量份的對苯二甲胺添加至溶劑混合物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一混合料。然後,將5重量份的苯偶酰二甲基縮酮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在轉速為4rpm、溫度為190℃的環境下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二混合料。最後,在溫度110℃的環境下烘乾,且通過5公尺/分鐘速度的射出淋膜程序形成彈性聚酯薄膜100,並結合彈性聚酯薄膜100與感壓膠200,以完成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成品製備。所製成的成品,如同上述的測試方式,且測試結果及參數如下表1所示。
實施例5
將彈性聚酯粉末/顆粒添加15重量份的乙酸乙酯而製備溶劑混合物,且將2.5重量份的六甲基四胺添加至溶劑混合物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一混合料。然後,將15重量份的過硫酸鉀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在轉速為6rpm、溫度為170℃的環境下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二混合料。最後,在溫度100℃的環境下烘乾,且通過6公尺/分鐘速度的射出淋膜程序形成彈性聚酯薄膜100,並結合彈性聚酯薄膜100與感壓膠200,以完成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成品製備。所製成的成品,如同上述的測試方式,且測試結果及參數如下表1所示。
實施例6
將彈性聚酯粉末/顆粒添加10重量份的甲酸甲酯而製備溶劑混合物,且將5重量份的改質劑添加至溶劑混合物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一混合料。其中,改質劑以鄰苯二甲胺、間苯二甲胺、對苯二甲胺及六甲基四胺比例為25%:25%:25%:25%調製而成。然後,將10重量份的偶氮二異丁腈添加至第一混合料,且在轉速為5rpm、溫度為180℃的環境下均勻混合而製備第二混合料。最後,在溫度105℃的環境下烘乾,且通過4公尺/分鐘速度的射出淋膜程序形成彈性聚酯薄膜100,並結合彈性聚酯薄膜100與感壓膠200,以完成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成品製備。所製成的成品,如同上述的測試方式,且測試結果及參數如下表1所示。
比較例1
將彈性聚酯粉末/顆粒直接製備為彈性聚酯薄膜,所製成的成品,如同上述的測試方式,且測試結果及參數如下表1所示。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18-7
Figure 109117586-A0305-02-0019-8
由上表可以明顯看出,改質劑無論使用單一化合物或混合化合物,其皆有較佳的貼合剝離強度與較佳的彈性回復率。而改質劑使用含氯的(全氯-1,4-伸苯基)二甲胺雖然貼合剝離強度與彈性回復率較差,但所得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柔軟性較佳。比較例之成品的貼合剝離強度為0,無法貼合於紡織料上,且彈性回復率不高,容易發生產品變形後而無法回復原狀的狀況。
在操作本發明之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製備方法時,由於所製備之彈性聚酯薄膜100所使用的材料與聚酯纖維材料為近似相同的材料,因此彈性聚酯薄膜100通過感壓膠200貼合在利用聚酯纖維所製成之衣物時,因材料近似而使得兩者貼合後的相容性高且貼合強度佳,進而使得貼合後接縫處的耐水壓可達10000毫米水柱(mmH2O)以上。並且,所述彈性聚酯薄膜100通過改質劑的胺類(amine)改質之後,可顯著提升材料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
為此,本發明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1的製備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之材料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不佳的技術問題,且結合無二 異氰酸鹽聚丙烯之自黏性的感壓膠200更增添使用便利性,達到提升薄膜的貼合性及彈性回復率且方便使用之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圖式,惟本發明之特徵並不侷限於此,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之所有範圍應以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凡合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與其類似變化之實施例,皆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範疇中,任何熟悉該項技藝者在本發明之領域內,可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可涵蓋在以下本發明之專利範圍。
10:聚酯高分子鏈
20:改質分子鏈
100:彈性聚酯薄膜

Claims (9)

  1. 一種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包括:將0.5~20重量份的一第一反應溶劑添加至一彈性聚酯粉末或顆粒,且均勻混合以製備一溶劑混合物,該第一反應溶劑為甲酸甲酯或乙酸乙酯;將0.5~10重量份的一改質劑添加至該溶劑混合物,且均勻混合以製備一第一混合料,該改質劑包括一鄰苯二甲胺、一間苯二甲胺、一對苯二甲胺、(全氯-1,4-伸苯基)二甲胺以及一六甲基四胺的其中至少一者;將0.5~20重量份的一第一起始劑添加至該第一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一第二混合料,該第一起始劑為一光起始劑或一熱起始劑;使該第二混合料置於溫度為95℃~115℃的環境烘乾,且通過一射出淋膜程序以製備一彈性聚酯薄膜;將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以及10~30重量份的丙烯酸均勻混合以製備一第三混合料;將10~30重量份的一第二反應溶劑添加至該第三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一第四混合料,該第二反應溶劑為甲酸甲酯或乙酸乙酯;將0.5~5重量份的二氨基二苯基甲烷、0.5~5重量份的鄰苯二甲酸酐以及0.5~5重量份的三丙烯醯基六氫-1,3,5-三嗪粉末添加至該第四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一第五混合料;將0.5~5重量份的一第二起始劑添加至該第五混合料,且均勻混合以製備一第六混合料,該第二起始劑為一光起始劑或一熱起始劑; 使該第六混合料置於100%氮氣且溫度為60℃~90℃的環境進行兩小時的一聚合反應,以製備一感壓膠;以及將該感壓膠貼覆於該彈性聚酯薄膜的其中一面上,且置於溫度為60℃~90℃的環境以製備該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其中,該彈性聚酯粉末或顆粒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介於10000~30000、肖氏硬度為50A~100A、熔點溫度為40℃~180℃。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一反應溶劑為10重量份,該改質劑為5重量份,該第一起始劑為10重量份。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二反應溶劑為15重量份,該第二起始劑為2.5重量份。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一起始劑與該第一混合料在轉速為3rpm~7rpm,且在溫度為160℃~200℃的條件均勻混合為該第二混合料。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其中,該轉速為5rpm,且該溫度為180℃。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其中,該射出淋膜程序為將該第二混合料以4~6公尺/分鐘的速度淋膜以製備該彈性聚酯薄膜。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的製備方法,其中,該第二混合料置於105℃的環境烘乾。
  9. 一種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包括:以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備方法所製得的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以及將該具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進行一切條製程,以製備寬度介於0.6公分~2公分的複數條膠條。
TW109117586A 2020-05-27 2020-05-27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TWI754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7586A TWI754290B (zh) 2020-05-27 2020-05-27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7586A TWI754290B (zh) 2020-05-27 2020-05-27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4468A TW202144468A (zh) 2021-12-01
TWI754290B true TWI754290B (zh) 2022-02-01

Family

ID=80783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586A TWI754290B (zh) 2020-05-27 2020-05-27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429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08068A (zh) * 2014-08-22 2016-03-0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複合長纖維紡織品及用其製得之環保複合長纖維人工皮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08068A (zh) * 2014-08-22 2016-03-0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複合長纖維紡織品及用其製得之環保複合長纖維人工皮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4468A (zh)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62A (zh) 可去除的,低熔体粘度的丙烯酸型压敏粘合剂
CN104419342A (zh) 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及层叠体
CN106715625A (zh) 粘合片
CN103374308A (zh) 透明导电性膜用表面保护膜以及使用其的透明导电性膜
CN102702991B (zh) 一种亚克力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393B (zh) 一种含apcf层偏光片用双面遮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09155A (zh) 石墨片用粘合片
KR20170000852A (ko) 폴리우레탄 필름을 포함하는 스웰링 테이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608418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self-adhesive polyester elastomer composite membrane and composite strip
CN109837024A (zh) 一种低温易粘结的tpu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371A (zh) 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及层叠体
US11421088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polyester elastomer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high bonding strength
TWI754290B (zh) 自黏性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與複合膠條的製備方法
CN111040675B (zh) 一种用于粘贴织物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5767B (zh) 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片
TWI754289B (zh) 具有高貼合強度的彈性聚酯複合薄膜之製備方法
CN103387800A (zh) 金属面保护用粘合片
CN108410379A (zh) 表面保护膜及光学构件
US11542644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polyester elastomer meltblown nonwoven fabric membrane with porous and high bonding strength
TWI695779B (zh) 具有高耐水壓性之彈性體薄膜的製備方法
TWI754940B (zh) 具有多孔高貼合強度的彈性聚酯熔噴不織布薄膜之製備方法
CN110256978A (zh) 一种具有耐热抗撕裂性能的聚乙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7092A (zh) 温敏性粘合剂
TWI691533B (zh) 具有高貼合性與高彈性的熱塑性聚氨酯薄膜的製備方法
CN107474268B (zh) 一种耐高温防水膜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