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3052B - 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3052B
TWI753052B TW106140443A TW106140443A TWI753052B TW I753052 B TWI753052 B TW I753052B TW 106140443 A TW106140443 A TW 106140443A TW 106140443 A TW106140443 A TW 106140443A TW I753052 B TWI753052 B TW I7530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forementioned
command
s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6751A (zh
Inventor
中津留勉
栗田太郎
下地克弥
米田好博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6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6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3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305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36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etween heterogeneo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when the policy decisions are valid for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係令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和表示被想定會隨應於指令而從外部裝置所被發送之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對中繼裝置而被發送。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本揭露係有關於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為了較有效率地進行透過網路而被連接之機器之控制所需之技術,正被開發。作為上記技術,係可舉出例如下記的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86883號公報
例如在使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的情況下,複數指令係以1次的通訊而被批次發送。因此,在使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的情況下,因為可以減少透過網路而被連接之機器間的通訊次數,所以可較有效率地進行透過網路而被連接之機器之控制。
然而,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係單純將所被發送之複數指令以1次的通訊予以批次發送,例如想要削減已被加密之指令所相關之通訊的次數,是困難的。因此,即使使用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並不一定能夠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
在本揭露中係提出一種,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的,新穎且改良過的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係令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和表示被想定會隨應於上記指令而從上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之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對上記中繼裝置而被發送。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係在隨應於所被發送之第1指令而從上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是未被使用於上記第1指令的下個所被發送的第2指令之生成的情況下,令上記第1指令連同上記第2指令,對上記中繼裝置而一起被發送。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其係令上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從上記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判定在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上記參數;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上記參數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   [0010]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中繼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係在接收到從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的情況下,令上記指令對第2資訊處理裝置而被發送;在又接收到了,從上記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的,表示被想定為隨應於上記指令而從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的情況下,上記處理部,係基於上記想定回應資訊、和從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的表示上記指令所相應之回應的回應資訊,而判定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0011]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中繼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係基於從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的,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的參數,而令用來進行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認證所需之指令,對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送訊;上記處理部係在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被捕捉到的情況下,令用來進行以從上記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接收到的上記參數之中的最新之上記參數為基礎的上記認證所需之指令,對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而被發送;令隨應於用來進行上記認證所需之指令而從上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對上記第1資訊處理裝置而被發送。
[0012]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   [0013] 此外,上記效果並不一定是限定性的,亦可連同上記效果、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本說明書所揭露之效果、或根據本說明書所能掌握的其他效果。
[0015] 以下,一邊參照添附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此外,於本說明書及圖面中,關於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標示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說明。   [0016] 又,以下係按照下記所示之順序來進行說明。   1.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及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2.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程式   [0017]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及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以下,首先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之一例之後,舉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中所被適用的情況為例,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0018] [1]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   圖1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1000之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資訊處理系統1000係具有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讀寫器200(中繼裝置)、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   [0019] 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係例如,透過網路而以無線或有線方式而被連接,藉由透過該當網路之通訊(以下記作「網路通訊」),而進行通訊。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網路,係可舉出例如,LAN(Local Area Network)或WAN(Wide Area Network)等之有線網路、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等之無線網路、或者使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等之通訊協定的網際網路等。   [0020]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中,資訊處理裝置100、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係亦可不透過網路而直接進行通訊。   [0021] 又,讀寫器200與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例如,藉由Type-A、Type-B、Type-F等之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而進行通訊。   [0022]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中,讀寫器200與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亦可藉由例如“利用了BLE(Bluetooth Low Energy)等之IEEE802.15.1的無線通訊、或利用了IEEE802.11的無線通訊、紅外線通訊等之任意之通訊方式的無線通訊”、或“利用了USB(Universal Serial Bus)、或透過基於ISO7816規格之通訊介面的通訊等的有線通訊”,而進行通訊。   [0023] 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資訊處理終端300,係透過讀寫器200而進行通訊。亦即,於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讀寫器200,係擔任中繼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資訊處理終端300之通訊的中繼裝置之角色。   [0024] 以下係如圖1所示,將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是藉由網路通訊而進行通訊,讀寫器200與資訊處理終端300是藉由NFC而進行通訊的情況,舉為例子。此外,後述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係即使在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中進行如上述的各式各樣的通訊的情況下,都可適用。   [0025] [1-1]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   圖2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具備例如通訊部102、控制部104。   [0026]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具備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未圖示)、RAM(Random Access Memory;未圖示)、記憶部(未圖示)、可讓資訊處理裝置100的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未圖示)、將各種畫面顯示在顯示畫面的顯示部(未圖示)等。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例如藉由作為資料傳輸路的匯流排而連接上記各構成要素。   [0027] ROM(未圖示)係記憶著控制部104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之控制用資料。RAM(未圖示)係暫時記憶著,被控制部104所執行的程式等。   [0028] 記憶部(未圖示),係為資訊處理裝置100所具備的記憶手段,係記憶著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中所被適用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資料或各種應用程式等之各式各樣的資料。此處,作為記憶部(未圖示)係可舉例如硬碟等之磁性記錄媒體、或快閃記憶體等之不揮發性記憶體等。又,記憶部(未圖示)係亦可對資訊處理裝置100自由裝卸。   [0029] 作為操作部(未圖示),係可舉出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之硬體構成例中所示的操作輸入裝置。又,作為顯示部(未圖示),係可舉出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之硬體構成例中所示的顯示裝置。   [0030] [資訊處理裝置100之硬體構成例]   圖3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具備例如:MPU150、ROM152、RAM154、記錄媒體156、輸出入介面158、操作輸入裝置160、顯示裝置162、通訊介面164。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例如以作為資料傳輸路的匯流排166而將各構成要素間予以連接。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藉由例如: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具備的電池等之內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力、或從所被連接之外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力等,而驅動。   [0031] MPU150係由例如MPU(Micro Processing Unit)等之演算電路所構成的,1或2個以上之處理器、或由各種處理電路等所構成,作為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00全體的控制部104而發揮機能。又,MPU150,係於資訊處理裝置100中,擔任例如後述的處理部110之角色。此外,處理部110,係亦可由專用之(或泛用之)電路(例如有別於MPU150的另外之處理器等)所構成。   [0032] ROM152係記憶著,MPU150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之控制用資料等。RAM154係例如,將MPU150所執行的程式等,予以暫時記憶。   [0033] 記錄媒體156,係作為記憶部(未圖示)而發揮機能,係記憶著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中所被適用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資料或各種應用程式等之各式各樣的資料。此處,作為記錄媒體156係可舉例如硬碟等之磁性記錄媒體、或快閃記憶體等之不揮發性記憶體。又,記錄媒體156係亦可對資訊處理裝置100自由裝卸。   [0034] 輸出入介面158係例如將操作輸入裝置160、顯示裝置162予以連接。操作輸入裝置160係作為操作部(未圖示)而發揮機能,又,顯示裝置162係作為顯示部(未圖示)而發揮機能。此處,作為輸出入介面158係可舉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子、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端子、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註冊商標)端子、各種處理電路等。   [0035] 又,操作輸入裝置160係例如,被具備在資訊處理裝置100上,在資訊處理裝置100的內部與輸出入介面158連接。作為操作輸入裝置160係可舉例如按鈕、方向鍵、撥盤等之旋轉型選擇器、或是這些的組合。   [0036] 又,顯示裝置162係例如,被具備在資訊處理裝置100上,在資訊處理裝置100的內部與輸出入介面158連接。作為顯示裝置162例如係可舉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有機EL顯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或是亦稱作OLED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等。   [0037] 此外,輸出入介面158係當然亦可與資訊處理裝置100的外部之操作輸入裝置(例如鍵盤或滑鼠等)或外部之顯示裝置等外部裝置做連接。又,顯示裝置162係可為例如觸控面板等,可進行顯示與使用者操作的裝置。   [0038] 通訊介面164,係為資訊處理裝置100所具備的通訊手段,是作為透過網路(或直接)而與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之間,以無線/有線進行通訊之通訊部102而發揮機能。此處,作為通訊介面164係可舉例如通訊天線及RF(Radio Frequency)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5.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或LAN端子及收送訊電路(有線通訊)等。又,通訊介面164,係亦可為與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網路對應的任意之構成。   [0039]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藉由例如圖3所示的構成,而進行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100的硬體構成,係不限於圖3所示的構成。   [0040]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透過所被連接之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等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亦可不具備通訊介面164。又,通訊介面164係亦可為,藉由複數通訊方式,而可與1或2個以上之外部裝置等進行通訊之構成。   [0041]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採取例如,不具備記錄媒體156、或操作輸入裝置160、顯示裝置162之構成。   [0042]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可採取例如,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之適用例所相應之構成。   [0043] 又,例如,圖3所示之構成(或變形例所述之構成)的部分或全部,係亦可藉由1或2個以上之IC(Integrated Circuit)來加以實現。   [0044] 再度參照圖2,說明資訊處理裝置100之構成的一例。通訊部102係為資訊處理裝置100所具備的通訊手段,透過網路(或直接)而與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以無線/有線進行通訊。又,通訊部102係例如被控制部104控制著通訊。   [0045] 此處,作為通訊部102係可舉例如通訊天線及RF電路、或LAN端子及收送訊電路等,但通訊部102之構成係不限於上記。例如,通訊部102係亦可為對應於USB端子及收送訊電路等之可進行通訊之任意規格的構成,或可透過網路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之任意構成。又,通訊部102係亦可為,藉由複數通訊方式,而可與1或2個以上之外部裝置等進行通訊之構成。   [0046] 控制部104係由例如MPU等所構成,是擔任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00全體的角色。又,控制部104係例如具有處理部110,是擔任主導進行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角色。   [0047] 處理部110,係擔任主導進行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角色。關於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係在後述。   [0048] 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第1資訊處理裝置)之構成,係不限於圖2所示的構成。   [0049] 例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可將圖2所示的處理部110,以有別於控制部104的方式而另外具備之(例如由別的處理電路來實現)。   [0050] 又,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之構成,係不限於圖2所示之構成,亦可隨著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分歧而採取相應之構成。   [0051] 又,例如,在透過具有與通訊部102相同之機能、構成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係亦可不具備通訊部102。   [0052] [1-2]讀寫器200(中繼裝置)   圖4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200(中繼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0053] 讀寫器200係具備例如:第1通訊部202、第2通訊部204、控制部206。   [0054] 又,讀寫器200係亦可具備例如ROM(未圖示)、RAM(未圖示)、記憶部(未圖示)、使用者可操作的操作部(未圖示)、將各種畫面顯示在顯示畫面的顯示部(未圖示)等。讀寫器200,係例如藉由作為資料傳輸路的匯流排而連接上記各構成要素。   [0055] ROM(未圖示)係記憶著控制部206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之控制用資料。RAM(未圖示)係暫時記憶著,被控制部206所執行的程式等。   [0056] 記憶部(未圖示),係為讀寫器200所具備的記憶手段,係記憶著例如:讀寫器200中所被適用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資料或各種應用程式等之各式各樣的資料。此處,作為記憶部(未圖示)係可舉例如硬碟等之磁性記錄媒體、或快閃記憶體等之不揮發性記憶體等。又,記憶部(未圖示)係亦可對讀寫器200自由裝卸。   [0057] 作為操作部(未圖示),係可舉出上述的操作輸入裝置。又,作為顯示部(未圖示),係可舉出上述的顯示裝置。   [0058] [讀寫器200之硬體構成例]   圖5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200(中繼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0059] 讀寫器200係具備例如:MPU250、ROM252、RAM254、記錄媒體256、通訊介面258、載波送訊電路260、天線262。又,讀寫器200,係例如以作為資料傳輸路的匯流排264而將各構成要素間予以連接。又,讀寫器200係藉由例如:從讀寫器200所具備的電池等之內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力、或從所被連接之外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力等,而驅動。   [0060] MPU250係由例如MPU等之演算電路所構成的,1或2個以上之處理器、或由各種處理電路等所構成,作為控制讀寫器200全體的控制部206而發揮機能。又,MPU250,係於讀寫器200中,擔任例如後述的處理部210之角色。   [0061] ROM252係記憶著,MPU250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之控制用資料等。RAM254係例如,將MPU250所執行的程式等,予以暫時記憶。   [0062] 記錄媒體256,係作為記憶部(未圖示)而發揮機能,係記憶著例如:讀寫器200中所被適用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資料或各種應用程式等之各式各樣的資料。此處,作為記錄媒體256係可舉例如硬碟等之磁性記錄媒體、或快閃記憶體等之不揮發性記憶體。又,記錄媒體256係亦可對讀寫器200自由裝卸。   [0063] 通訊介面258,係為讀寫器200所具備的進行一通訊方式之通訊的通訊手段,是作為透過網路(或直接)而與資訊處理裝置100等之外部裝置之間,以無線/有線進行通訊之第1通訊部202而發揮機能。此處,作為通訊介面258係可舉例如通訊天線及RF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5.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或LAN端子及收送訊電路(有線通訊)等。又,通訊介面258,係亦可為與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網路對應的任意之構成。   [0064] 載波送訊電路260及天線262,係為讀寫器200所具備的進行其他通訊方式之通訊的通訊手段,是在資訊處理終端300等之外部裝置之間,作為以無線或有線進行通訊所需之第2通訊部204而發揮機能。   [0065] 天線262係由例如:作為收送訊天線的具有所定之電感的線圈及具有所定之靜電電容的電容器所成之共振電路、解調電路所構成。然後,天線262係例如,藉由接收13.56[MHz]等之所定之頻率的載波,以將從資訊處理終端300等之外部裝置藉由負載調變等而被發送的資料等,予以解調。此外,例如,在載波送訊電路260具備有解調電路的情況下,則天線262係亦可由共振電路所構成。   [0066] 載波送訊電路260係具備例如:進行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等之調變的調變電路、和將該當調變電路之輸出予以增幅的增幅電路,從天線262之收送訊天線將裝載有載波訊號之載波予以發送。又,載波送訊電路260係亦可具備例如,將天線262所接收到的訊號予以解調的解調電路。解調電路係例如,將調變電路(或增幅電路)與天線262的共振電路之間的電壓之振幅變化進行包絡線檢波,將檢波到的訊號進行二值化,藉此以將天線262所接收到的訊號予以解調。此外,解調電路係亦可例如,使用調變電路(或增幅電路)與天線262的共振電路之間的電壓之相位變化,來將天線262所接收到的訊號予以解調。   [0067] 藉由具備載波送訊電路260,讀寫器200係具有NFC中的發起器機能,擔任所謂的讀寫器之角色。此處,作為載波送訊電路260從天線262所發送的載波訊號係可舉出例如:輪詢訊號、或後述的表示各種指令的訊號等。又,載波送訊電路260係例如,藉由MPU250而控制載波之送訊。   [0068] 讀寫器200係藉由例如圖5所示的構成,來進行後述的讀寫器2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200的硬體構成,係不限於圖5所示的構成。   [0069] 例如,讀寫器200,係在透過具有與通訊介面258相同之機能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亦可不具備通訊介面258。   [0070] 又,讀寫器200,係在透過具有與載波送訊電路260及天線262相同之機能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亦可不具備載波送訊電路260及天線262。   [0071] 又,讀寫器200,係在利用IEEE802.15.1的無線通訊等,以NFC以外之通訊方式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亦可不具備載波送訊電路260及天線262。上記之情況下,讀寫器200係藉由具備支援NFC以外之通訊方式的通訊裝置、或支援NFC以外之通訊方式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   [0072] 又,讀寫器200係亦可採取例如不具備記錄媒體256之構成。   [0073] 又,讀寫器200係可採取例如,後述的讀寫器200之適用例所相應之構成。   [0074] 又,例如,圖5所示之構成(或變形例所述之構成),係亦可藉由1或2個以上之IC來加以實現。   [0075] 再度參照圖4,說明讀寫器200之構成的一例。   [0076] 第1通訊部202,係藉由一通訊方式之通訊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第1通訊部202中的一通訊方式之通訊,係例如被控制部206(更具體而言係為例如處理部110)所控制。   [0077] 此處,作為第1通訊部202係可舉例如通訊天線及RF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5.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或LAN端子及收送訊電路(有線通訊)等。   [0078] 第2通訊部204,係藉由另一通訊方式之通訊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第2通訊部204中的另一通訊方式之通訊,係例如被控制部206(更具體而言係為例如處理部110)所控制。   [0079] 此處,作為第2通訊部204係可舉出例如,圖5所示的載波送訊電路260及天線262等之支援NFC的通訊裝置。此外,如上述,第2通訊部204係亦可為例如,利用了IEEE802.15.1的無線通訊等,支援NFC以外之通訊方式的通訊裝置。   [0080] 控制部206係由例如MPU等所構成,是擔任控制讀寫器200全體的角色。又,控制部206係例如具備處理部110,是擔任主導進行後述的讀寫器2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角色。   [0081] 處理部210,係擔任主導進行讀寫器2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角色。關於讀寫器2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係在後述。   [0082] 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中繼裝置)之構成,係不限於圖4所示的構成。   [0083] 例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係可將圖4所示的處理部210,以有別於控制部206的方式而另外具備之(例如由別的處理電路來實現)。   [0084] 又,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之構成,係不限於圖4所示之構成,亦可隨著後述的讀寫器2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分歧而採取相應之構成。   [0085] 又,例如,在透過具有與第1通訊部202相同之機能、構成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係亦可不具備第1通訊部202。   [0086] 又,例如,在透過具有與第2通訊部204相同之機能、構成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係亦可不具備第2通訊部204。   [0087] [1-3]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   圖6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0088] 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具備例如:第1通訊部302、第2通訊部304、控制部306。   [0089] 又,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亦可具備例如ROM(未圖示)、RAM(未圖示)、使用者可操作的操作部(未圖示)、將各種畫面顯示在顯示畫面的顯示部(未圖示)等。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例如藉由作為資料傳輸路的匯流排而連接上記各構成要素。   [0090] ROM(未圖示)係記憶著控制部306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之控制用資料。RAM(未圖示)係暫時記憶著,被控制部306所執行的程式等。   [0091] 作為操作部(未圖示),係可舉出後述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之硬體構成例中所示的操作輸入裝置。又,作為顯示部(未圖示),係可舉出後述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之硬體構成例中所示的顯示裝置。   [0092] [資訊處理終端300之硬體構成例]   圖7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圖7係圖示,藉由NFC而與讀寫器200進行通訊時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之硬體構成之一例。   [0093] 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具備例如:MPU350、ROM352、RAM354、記錄媒體356、輸出入介面358、操作輸入裝置360、顯示裝置362、通訊介面364、IC晶片366、天線368。又,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例如以作為資料傳輸路的匯流排370而將各構成要素間予以連接。又,資訊處理終端300係藉由例如: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具備的電池等之內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力、或從所被連接之外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力等,而驅動。   [0094] MPU350係由例如MPU等之演算電路所構成的,1或2個以上之處理器、或由各種處理電路等所構成,作為控制資訊處理終端300全體的控制部306而發揮機能。又,MPU350,係於資訊處理終端300中,擔任例如後述的處理部310之角色。   [0095] ROM352係記憶著,MPU350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之控制用資料等。RAM354係例如,將MPU350所執行的程式等,予以暫時記憶。   [0096] 記錄媒體356,係成為記憶部(未圖示)而發揮機能,記憶著例如各種應用程式等各式各樣的資料。此處,作為記錄媒體356係可舉例如硬碟等之磁性記錄媒體、或快閃記憶體等之不揮發性記憶體。又,記錄媒體356係亦可對資訊處理終端300自由裝卸。   [0097] 輸出入介面358係例如將操作輸入裝置360、顯示裝置362予以連接。操作輸入裝置360係作為操作部(未圖示)而發揮機能,又,顯示裝置362係作為顯示部(未圖示)而發揮機能。此處,作為輸出入介面358係可舉例如USB端子、DVI端子、HDMI(註冊商標)端子、各種處理電路等。   [0098] 又,操作輸入裝置360係例如,被具備在資訊處理終端300上,在資訊處理終端300的內部與輸出入介面358連接。作為操作輸入裝置360係可舉例如按鈕、方向鍵、撥盤等之旋轉型選擇器、或是這些的組合。   [0099] 又,顯示裝置362係例如,被具備在資訊處理終端300上,在資訊處理終端300的內部與輸出入介面358連接。作為顯示裝置362係可舉例如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顯示器等。   [0100] 此外,輸出入介面358,係當然亦可和作為資訊處理裝置300之外部裝置的外部操作輸入裝置(例如鍵盤或滑鼠等)或外部顯示裝置等之外部裝置做連接。又,顯示裝置362係可為例如觸控螢幕等,可進行顯示與使用者操作的裝置。   [0101] 通訊介面364,係為資訊處理終端300所具備的進行一通訊方式之通訊的通訊手段,作為第1通訊部302而發揮機能。此處,作為通訊介面364係可舉例如通訊天線及RF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5.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或LAN端子及收送訊電路(有線通訊)等。   [0102] IC晶片366及天線368,係為資訊處理終端300所具備的進行另一通訊方式之通訊的通訊手段,作為第2通訊部304而發揮機能。IC晶片366及天線368係藉由例如13.56[MHz]等所定之頻率之載波,而與讀寫器200等之具有讀寫器機能的外部裝置之間,進行NFC所致之通訊。   [0103] 天線368係擔任,將載波予以接收,並發送回應訊號的角色。又,IC晶片366,係基於所接收到的載波,將從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所被發送之載波訊號予以解調並處理,藉由負載調變而將回應訊號予以發送。   [0104] 圖8係圖7所示的IC晶片366與天線368之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此外,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亦可不是將例如圖8所示的IC晶片366之構成,以IC晶片之形態而加以具備。   [0105] 天線368係由例如:具有所定之電感的線圈(電感器)L1、和具有所定之靜電電容的電容器C1所成之共振電路所構成,隨應於載波之收訊而藉由電磁感應產生感應電壓。然後,天線368,係將以所定之共振頻率而使感應電壓共振的收訊電壓,予以輸出。此處,天線368的共振頻率為係例如,配合13.56[MHz]等載波之頻率而被設定。天線368,係藉由上記構成,而接收載波,又,藉由在IC晶片366所具備的負載調變電路382中所被進行的負載調變,而進行回應訊號之送訊。   [0106] IC晶片366係具備例如:載波偵測電路372、檢波電路374、調節器376、解調電路378、MPU380、負載調變電路382。此外,在圖8中未圖示,但IC晶片366係亦可還具備有例如:用來防止過電壓或過電流施加至MPU380所需之保護電路(未圖示)。此處,作為保護電路(未圖示)係可舉出例如:由二極體等所構成的箝位電路等。   [0107] 又,IC晶片366係具備有例如:ROM384、RAM386、非揮發性記憶體388。MPU380、ROM384、RAM386、及非揮發性記憶體388係例如,藉由作為資料之傳輸路的匯流排390,而被連接。又,匯流排390係與匯流排370做連接。   [0108] ROM384係記憶著MPU380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之控制用資料。RAM386,係將被MPU380所執行的程式、演算結果、執行狀態等,予以暫時記憶。   [0109] 非揮發性記憶體388係記憶著例如:NFC等另一通訊方式之通訊中的相互認證時所被使用的加密金鑰資訊、或電子額值(具有貨幣或比照貨幣之價值的資料)、各種應用程式等,各式各樣的資料。此處,作為非揮發性記憶體388係可舉出例如: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或快閃記憶體等。非揮發性記憶體388係具有例如耐侵入性,是相當於安全性記錄媒體之一例。   [0110] 載波偵測電路372,係基於從天線368所被傳達的收訊電壓,而生成例如矩形的偵測訊號,將該當偵測訊號傳達至MPU380。又,MPU380係將所被傳達之上記偵測訊號,當成例如資料處理所需之處理時脈來使用。此處,上記偵測訊號,係基於從天線368所傳達之收訊電壓而來,因此和從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所發送之載波的頻率同步。因此,IC晶片366係藉由具備載波偵測電路372,而可將與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之間的處理,與該當外部裝置同步地進行。   [0111] 檢波電路374係將從天線368所被輸出之收訊電壓,予以整流。此處,檢波電路374係由例如二極體D1、電容器C2所構成。   [0112] 調節器376係將收訊電壓予以平滑、定電壓化,向MPU380輸出驅動電壓。此處,調節器376係將收訊電壓之直流成分,當成驅動電壓來使用。   [0113] 解調電路378,係根據收訊電壓而將載波訊號予以解調,輸出對應於載波中所含之載波訊號的資料(例如高位準和低位準的二值化之資料訊號)。此處,解調電路378係將收訊電壓的交流成分,當成資料而輸出。   [0114] MPU380係將從調節器376所輸出之驅動電壓當成電源而驅動,於解調電路378中進行已經被解調之資料的處理。此處,MPU380係由例如MPU等之演算電路所構成,由1或2個以上之處理器、或各種處理電路等所構成。   [0115] 又,MPU380,係隨著處理結果而生成涉及對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之回應的控制負載調變之控制訊號。然後,MPU380係將控制訊號,輸出至負載調變電路382。   [0116] 負載調變電路382係例如,具備負載Z和開關SW1,隨著從MPU380所傳達之控制訊號而將負載Z選擇性連接(有效化),以進行負載調變。此處,負載Z係由例如具有所定電阻值的電阻所構成。又,開關SW1係由例如p通道型的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或n通道型的MOSFET所構成。   [0117] IC晶片366,係藉由如上記之構成,而將天線368所接收到的載波訊號加以處理,藉由負載調變而令天線368發送回應訊號。   [0118] IC晶片366及天線368,係藉由具有例如圖8所示的構成,使用所定之頻率的載波而與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進行NFC所致之通訊。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IC晶片366及天線368的構成,係當然不限於圖8所示的例子。   [0119] 資訊處理終端300,係藉由例如圖7所示之構成,而與讀寫器200等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又,資訊處理終端300,係藉由例如圖7所示之構成,而進行後述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300的硬體構成,係不限於圖7所示的構成。   [0120] 例如,在透過具有與通訊介面364相同之機能、構成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或不進行上述之一通訊方式之通訊的構成的情況下,則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亦可不具備通訊介面364。   [0121] 又例如,在透過具有與IC晶片366及天線368相同之機能、構成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亦可不具備IC晶片366及天線368。   [0122] 又,資訊處理裝置300,係在利用IEEE802.15.1的無線通訊等,以NFC以外之通訊方式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亦可不具備IC晶片366及天線368。上記之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300係藉由具備支援NFC以外之通訊方式的通訊裝置、或支援NFC以外之通訊方式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   [0123] 又,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亦可為例如,不具備記錄媒體356、操作輸入裝置360、及顯示裝置362之其中1或2個以上之構成。   [0124] 又,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可採取例如,後述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之適用例所相應之構成。若舉出一例,則例如資訊處理終端300是IC卡的情況下,資訊處理終端300係亦可由IC晶片366及天線368所構成。資訊處理終端300是IC卡的情況下,則是由例如構成IC晶片366的MPU380,來進行後述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   [0125] 又,例如,圖7所示之構成(或變形例所述之構成),係亦可藉由1或2個以上之IC來加以實現。   [0126] 再度參照圖6,說明資訊處理終端300之構成的一例。第1通訊部302,係藉由一通訊方式之通訊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第1通訊部302中的通訊,係例如被控制部306所控制。   [0127] 此處,作為第1通訊部302係可舉例如通訊天線及RF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5.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IEEE802.11埠及收送訊電路(無線通訊)、或LAN端子及收送訊電路(有線通訊)等。   [0128] 第2通訊部304,係藉由另一通訊方式之通訊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第2通訊部304中的通訊,係例如被控制部306所控制。   [0129] 此處,作為第2通訊部304係可舉出例如,圖7所示的IC晶片366及天線368這類支援NFC的通訊裝置。此外,如上述,第2通訊部304係亦可為例如,利用了IEEE802.15.1的無線通訊等,支援NFC以外之通訊方式的通訊裝置。   [0130] 控制部306係由例如MPU等所構成,是擔任控制資訊處理終端300全體的角色。又,控制部306係例如具備處理部310,是擔任主導進行後述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角色。   [0131] 處理部310,係擔任主導進行資訊處理終端3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角色。關於資訊處理終端3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係在後述。   [0132] 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構成,係不限於圖6所示的構成。   [0133] 例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係可將圖6所示的處理部310,以有別於控制部306的方式而另外具備之(例如由別的處理電路來實現)。   [0134] 又,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之構成,係不限於圖6所示之構成,亦可隨著後述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分歧而採取相應之構成。   [0135] 又,例如,在透過具有與第1通訊部302相同之機能、構成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或不進行上述之一通訊方式之通訊的構成的情況下,則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係亦可不具備第1通訊部302。   [0136] 又,例如,在透過具有與第2通訊部304相同之機能、構成的外部之通訊裝置而與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係亦可不具備第2通訊部304。   [0137] [1-4]構成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的各裝置之適用例   以上,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之構成要素,是舉例說明了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但本實施形態係不限於所述形態。本實施形態係可是用於例如,“PC(Personal Computer)或伺服器等之電腦”、或“平板型之裝置”、“智慧型手機等之通訊裝置”、“遊戲機”等,可以進行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各式各樣的機器。又,本實施形態係亦可適用於例如,可組裝至如上述之機器裡的處理IC。   [0138] 又,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適用於例如雲端運算等、以對網路之連接(或各裝置間之通訊)為前提的處理系統。作為上記處理系統之一例係可舉出例如“藉由構成處理系統的一裝置,來進行後述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部分之處理,藉由構成處理系統的其他裝置,來進行該當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該當一部分之處理以外之處理的系統”等。   [0139]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之構成要素,是舉例說明了讀寫器200(中繼裝置),但本實施形態係不限於所述形態。本實施形態係可適用於例如,“讀寫器”、“具有讀寫器機能之裝置”、“藉由BLE這類利用了IEEE802.15.1之無線通訊等而進行通訊的通訊裝置”等,具有將裝置間之通訊予以中繼之機能的任意之機器。又,本實施形態係亦可適用於例如,可組裝至如上述之機器裡的處理IC。   [0140]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之構成要素,是舉例說明了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但本實施形態係不限於所述形態。本實施形態係可適用於例如,“智慧型手機等之通訊裝置”、“IC卡”、“遊戲機”等,各式各樣的機器。   [0141] [2]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接著,舉上述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為例,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   [0142] 以下係舉NFC之通訊為例,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此外,如上述,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係可適用於NFC Type-A之通訊、NFC Type-B之通訊、NFC Type-F之通訊、BLE等之利用了IEEE802.15.1的無線通訊、或利用了IEEE802.11的無線通訊等,各式各樣的通訊方式之通訊所被使用的系統。   [0143] 圖9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被適用前的既存之通訊之一例的說明圖。圖9係圖示了,具有與圖1所示之資訊處理系統1000相同構成的資訊處理系統中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之一例。亦即,在圖9所示的例子中,資訊處理裝置10與讀寫器20之間會進行網路通訊,讀寫器20與資訊處理終端30之間,會進行NFC之通訊。   [0144] 讀寫器20,係發送終端捕捉指令(S10)。接收到終端捕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係將對終端捕捉指令的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S12)。藉由進行步驟S10及步驟S12所示之通訊,資訊處理終端30係被讀寫器20所捕捉。   [0145] 一旦資訊處理終端30被捕捉,則讀寫器20係與資訊處理裝置10之間,開始會談(S14)。   [0146] 資訊處理裝置10,係將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發送至讀寫器20(S16)。接收到步驟S16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所被發送之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S18)。   [0147] 接收到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係基於金鑰版本取得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S20)。接收到步驟S20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該當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S22)。   [0148] 接收到步驟S22中從讀寫器2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係將終端認證指令,發送至讀寫器20(S24)。接收到步驟S24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所被發送之終端認證指令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終端認證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S26)。   [0149] 接收到終端認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係基於終端認證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S28)。接收到步驟S28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該當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S30)。   [0150] 接收到步驟S30中從讀寫器2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係基於該當回應資訊而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是否有被正常地認證,在判定為有被正常地認證的情況下,將讀寫器認證指令發送至讀寫器20(S32)。接收到步驟S32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所被發送之讀寫器認證指令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讀寫器認證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S34)。   [0151] 接收到讀寫器認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係基於讀寫器認證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S36)。接收到步驟S36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該當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S38)。   [0152] 接收到步驟S38中從讀寫器2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係基於該當回應資訊而判定讀寫器20是否有被正常地認證,在判定為有被正常地認證的情況下,將資料讀出指令發送至讀寫器20(S40)。接收到步驟S40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所被發送之資料讀出指令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資料讀出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S42)。   [0153] 接收到資料讀出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係基於資料讀出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S44)。接收到步驟S4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該當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S46)。   [0154] 接收到步驟S46中從讀寫器2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係基於該當回應資訊而進行處理,在處理有被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將資料寫入指令發送至讀寫器20(S48)。接收到步驟S4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所被發送之資料寫入指令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資料寫入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S50)。   [0155] 接收到資料寫入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係基於資料寫入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S52)。接收到步驟S5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係將已接收之該當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S54)。   [0156] 接收到步驟S54中從讀寫器2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係基於該當回應資訊而進行處理,將處理結果發送至讀寫器20(S56)。   [0157] 利用了既存之NFC之通訊的通訊被使用的情況下,在資訊處理裝置10、讀寫器20、及資訊處理終端30中,係進行例如如圖9所示的通訊。   [0158] 如圖9的A所示,在圖9所示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中,在資訊處理裝置10與讀寫器20之間,會進行6往返之通訊。   [0159] 此處,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與讀寫器20之間的通訊係為網路通訊的情況下,則資訊處理裝置10與讀寫器20之間的通訊時間,係隨著資訊處理裝置10與讀寫器20之間的距離越大,而越長。   [0160] 又,由於讀寫器20與資訊處理終端30之通訊係為NFC,因此讀寫器20與資訊處理終端30之間的通訊時間,係遠小於資訊處理裝置10與讀寫器20之間的通訊時間。   [0161] 因此,如圖9所示的利用了既存之NFC之通訊的通訊中,為了謀求通訊時間之縮短,將資訊處理裝置10與讀寫器2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予以削減,是有效的。   [0162] 以下說明,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所被適用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以下,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是以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方式,針對4個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而加以說明。   [0163] 此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係不限於以下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這4個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例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係亦可為,將以下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其中2者以上,做任意組合而成的處理。   [0164] [2-1]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2-1-1]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中的處理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令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和表示被想定會隨應於該當指令而從資訊處理終端300(外部裝置之一例)所被發送之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對讀寫器200(中繼裝置)而被發送。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的情況下,讀寫器200係如後述,基於該當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而生成指令。   [0165] 此處,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想定回應資訊係可舉出例如:所被想定之回應的二進位資料、或表示該當二進位資料之雜湊值的資料。   [0166] 更具體而言,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判定是否有對應於所被發送之指令的想定回應資訊。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有想定回應資訊的情況下,則令想定回應資訊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又,在讀寫器200中,係如後述,會使用想定回應資訊來判定,在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中,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0167]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例如,藉由參照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所被建立對應而成的表格(或是資料庫,以下皆同),來判定是否有對應於所被發送之指令的想定回應資訊。上記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所被建立對應而成的表格,係例如,被記憶在資訊處理裝置100所具備的記憶部(未圖示)等之記錄媒體中,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從該當記錄媒體將上記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所被建立對應而成的表格,予以讀出。   [0168] 此外,判定是否有對應於所被發送之指令的想定回應資訊的方法,係不限於參照上記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所被建立對應而成的表格的方法。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藉由進行可以用來判定有想定回應資訊的任意之演算法的演算,來判定是否有對應於所被發送之指令的想定回應資訊。   [0169] 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令想定回應資訊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隨應於資訊處理裝置100所發送之指令而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之收送訊所涉及之通訊”會被削減。   [0170] 因此,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就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   [0171] 又,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令表示所被想定之回應之二進位資料之雜湊值的資料,作為想定回應資訊而對讀寫器200發送的情況下,則所被想定之回應之二進位資料本身,係不被發送至讀寫器200。因此,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將表示上記雜湊值之資料當作想定回應資訊而對讀寫器200進行送訊,即使讀寫器200中的使用到想定回應資訊之判定發生錯誤的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仍可偵測到該當錯誤。   [0172] [2-1-2]讀寫器200(中繼裝置)中的處理   讀寫器200,係在接收到從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的情況下,將指令對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送訊。接收到指令的情況下,讀寫器200,係令已被接收之指令,對資訊處理終端300而被發送。又,接收到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的情況下,讀寫器2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而生成指令,令已生成之指令,對資訊處理終端300而被發送。   [0173] 又,從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想定回應資訊再次被接收到的情況下,讀寫器200係基於想定回應資訊、和從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表示上記指令所相應之回應的回應資訊,來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0174] 例如,想定回應資訊係為所被想定之回應之二進位資料的情況下,則讀寫器200,係藉由比較想定回應資訊與回應資訊的二進位碼,以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讀寫器200,係在想定回應資訊與回應資訊為一致的情況下,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有被正常進行。又,讀寫器200,係在想定回應資訊與回應資訊為不一致的情況下,則不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有被正常進行。   [0175] 又,例如,想定回應資訊係為表示所被想定之回應之二進位資料之雜湊值的資料的情況下,則讀寫器200,係藉由比較想定回應資訊所示之雜湊值與回應資訊之雜湊值,以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0176] 讀寫器200係例如,從回應資訊而算出雜湊值。然後,讀寫器200,係在想定回應資訊所示之雜湊值與所被算出之回應資訊之雜湊值為一致的情況下,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有被正常進行。又,讀寫器200,係在想定回應資訊所示之雜湊值與所被算出之回應資訊之雜湊值為不一致的情況下,則不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中上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有被正常進行。   [0177] [2-1-3]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   圖10係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圖10係圖示了,圖1所示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之一例。   [0178] 圖10所示的步驟S100~S136之處理,係和圖9所示的步驟S10~S46相同。因此,以下,在圖10所示的處理之中,針對與圖9所示的處理不同的處理,加以說明。   [0179] 接收到步驟S136中從讀寫器2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該當回應資訊而進行處理,在處理有被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將資料寫入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所對應之想定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138)。資訊處理裝置100,係藉由參照例如上記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所被建立對應而成的表格等,而取得資料寫入指令所對應之想定回應資訊。   [0180] 此外,在圖10中,雖然圖示了資訊處理裝置100是將資料寫入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以1次之通訊加以發送的例子,但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將資料寫入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分成複數次之通訊而予以發送。   [0181] 接收到步驟S13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資料寫入指令的讀寫器200,係將已接收之資料寫入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140)。   [0182] 接收到資料寫入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資料寫入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142)。   [0183] 接收到步驟S14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基於步驟S13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想定回應資訊、和已被接收之該當回應資訊,而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中資料寫入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S144)。然後,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144中的判定結果,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146)。又,讀寫器200,係亦可於步驟S146中,還將步驟S14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   [0184] 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係進行例如圖10所示之通訊。   [0185] 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0所示之通訊中,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會進行5往返之通訊。亦即,藉由適用第1資訊處理方法,在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相較於圖9所示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可實現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之削減。   [0186] 此外,第1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通訊,係當然不限於圖10所示的例子。   [0187] [2-2]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2-2-1]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中的處理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隨應於所被發送之第1指令而從資訊處理終端300(外部裝置之一例)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是未被使用於第1指令的下個所被發送的第2指令之生成的情況下,令第1指令連同第2指令,對讀寫器200(中繼裝置)而一起被發送。   [0188]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例如,在令一指令(第1指令)被發送之際,藉由參照可以一起送訊之指令群所被記錄之資料,而特定出要與該當一指令一起送訊的其他指令(第2指令)。上記指令群所被記錄之資料,係例如,被記憶在資訊處理裝置100所具備的記憶部(未圖示)等之記錄媒體中,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從該當記錄媒體將上記指令群所被記錄之資料,予以讀出。   [0189] 此外,特定出可一起送訊之指令群的方法,係不限於參照上記指令群所被記錄之資料的方法。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藉由進行可以特定出可一起送訊之指令群的任意之演算法的演算,以特定出可一起送訊之指令群。   [0190]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係不限於上記所示的例子。   [0191] 例如,只含非加密參數之指令,係可在讀寫器200中加以生成。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不將只含非加密參數之指令,對讀寫器200進行送訊。   [0192] 此處,令金鑰版本取得指令不被發送的情況下,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的下個被發送之終端認證指令之參數,有可能會隨著金鑰版本取得指令所相應之回應資訊中所含之金鑰版本而改變。   [0193] 於是,令金鑰版本取得指令不被發送的情況下,則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令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所被想定之全部的金鑰版本所對應之複數終端認證指令,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作為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所被想定之全部的金鑰版本係可舉出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及讀寫器200所支援的全部的金鑰版本。   [0194] 又,由資訊處理裝置100發送複數終端認證指令的情況下,讀寫器200,係從已被接收之複數終端認證指令之中,令金鑰版本取得指令所相應之回應資訊中所含之金鑰版本所對應之終端認證指令,對資訊處理終端300而被發送。   [0195] 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令第1指令與第2指令,一起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藉此,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指令與該當指令所相應之回應資訊之收送訊所涉及之通訊”會被削減。   [0196] 又,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令只含非加密參數之指令,不對讀寫器200進行送訊,藉此,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只含非加密參數之指令與該當指令所相應之回應資訊之收送訊所涉及之通訊”會被削減。   [0197] 因此,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就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   [0198] [2-2-2]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   圖11係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圖11係圖示了,圖1所示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之一例。圖11係圖示了,除了圖10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還加上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被進行時的處理之一例。   [0199] 圖11所示的步驟S200~S204之處理,係和圖9所示的步驟S10~S14相同。因此,以下,在圖11所示的處理之中,針對與圖9所示的處理不同的處理,加以說明。   [0200]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將終端認證指令,發送至讀寫器20(S206)。此處,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令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所被想定之全部的金鑰版本所對應之複數終端認證指令,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   [0201] 接收到步驟S206中從資訊處理終端100所被發送之終端認證指令的讀寫器200,係生成金鑰版本取得指令,將已被生成之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208)。   [0202] 接收到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金鑰版本取得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210)。   [0203] 接收到步驟S210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從步驟S206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複數終端認證指令之中,將該當回應資訊中所含之金鑰版本所對應之終端認證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214)。   [0204] 接收到終端認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終端認證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214)。   [0205] 接收到步驟S21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210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及步驟S21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216)。   [0206] 接收到步驟S216中從讀寫器200所被發送之各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分別進行處理。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是否有被正常地認證。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有被正常地認證的情況下,將讀寫器認證指令與資料讀出指令,一起發送至讀寫器200(S218)。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例如,藉由參照上記指令群所被記錄之資料,而將可與讀寫器認證指令一起送訊之資料讀出指令,加以特定。   [0207] 接收到步驟S21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讀寫器認證指令的讀寫器200,係將已接收之讀寫器認證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220)。   [0208] 接收到讀寫器認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讀寫器認證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222)。   [0209] 接收到步驟S22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21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資料讀出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224)。   [0210] 接收到資料讀出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資料讀出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226)。   [0211] 接收到步驟S226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22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及步驟S226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228)。   [0212] 接收到步驟S228中從讀寫器200所被發送之各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分別進行處理。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判定讀寫器200是否有被正常地認證。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讀寫器200有被正常地認證的情況下,和圖10的步驟S138同樣地,將資料寫入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所對應之想定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230)。   [0213] 此外,在圖11中,雖然圖示了資訊處理裝置100是將資料寫入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以1次之通訊加以發送的例子,但如上述,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將資料寫入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分成複數次之通訊而予以發送。   [0214] 接收到步驟S230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資料寫入指令的讀寫器200,係將已接收之資料寫入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232)。   [0215] 接收到資料寫入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資料寫入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234)。   [0216] 接收到步驟S23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和圖10的步驟S144同樣地,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中資料寫入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S236)。然後,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236中的判定結果,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238)。又,讀寫器200,係亦可於步驟S238中,還將步驟S23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   [0217] 在第2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係進行例如圖11所示之通訊。   [0218] 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及第2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1所示之通訊中,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會進行3往返之通訊。亦即,藉由適用第1資訊處理方法及第2資訊處理方法,在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相較於圖9所示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可實現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之削減。   [0219] 又,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及第2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1所示之通訊中,相較於第1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0所示之通訊,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係被削減。亦即,藉由適用第2資訊處理方法,可削減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   [0220] 此外,第2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通訊,係當然不限於圖11所示的例子。   [0221] [2-3]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2-3-1]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中的處理   含有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的指令,係為了防止例如重播攻擊,在資訊處理裝置100側必須每次送訊就要使其改變。然而,若能夠將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指令,一面可防止重播攻擊,一面在讀寫器200中加以生成,則可期待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之削減。   [0222] 於是,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令資訊處理終端300(外部裝置之一例)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定期或非定期地,對讀寫器200(中繼裝置)進行送訊。以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有時候會簡稱為「參數」。   [0223] 此處,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係有可能隨著針對認證以前之指令的回應資訊而改變。如上記般地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會隨回應資訊而改變的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將所發送的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分別假定固定之回應資訊而予以生成。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例如,在之後所被進行的各種認證或各種加密處理中,若因上記固定之回應資訊而造成不匹配的情況下,則在資訊處理裝置100取得了針對上記認證以前之指令的回應資訊後,利用已被取得之回應資訊來使其整合,解決不匹配。   [0224] 對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所設定的有效期限係例如,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發送表示有效期限之資料,而被通知給讀寫器200。上記表示有效期限之資料,係可為對表示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的資料所附加的後設資料,也可為有別於表示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的資料的其他資料。此外,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不將上記表示有效期限之資料,發送至讀寫器200(中繼裝置)。   [0225] 從讀寫器200(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判定,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上記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亦即,資訊處理裝置100,係檢查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所含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的有效期限。   [0226] 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之參數的情況下,則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外部裝置之一例)之認證係為成功。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認證成功的情況下,令所定之指令,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   [0227] 此處,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中所被設定的有效期限係被設定成例如,比資訊處理裝置100發送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的送訊間隔還大。藉由將認證時所被使用之參數中所被設定的有效期限設定成比上記送訊間隔還大,可防止有效期限所涉及之判定時的誤判(例如起因於讀寫器200所使用過的參數、與資訊處理裝置100進行有效期限所涉及之判定之參數為不同所導致的誤判)。   [0228] [2-3-2]讀寫器200(中繼裝置)中的處理   讀寫器200,係基於從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的參數,而令用來進行資訊處理終端300(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認證所需之指令,對資訊處理終端300而被發送。   [0229] 更具體而言,讀寫器200,係在資訊處理終端300已被捕捉的情況下,令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接收到的參數之中的,基於最新之參數而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對資訊處理終端300而被發送。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最新之參數係可舉出例如,於讀寫器200中最近才被接收到的參數、或有效期限是距離處理時點最久的參數。   [0230] 然後,讀寫器200,係令隨應於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而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對資訊處理裝置100而被發送。   [0231] [2-3-3]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   圖12係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圖12係圖示了,圖1所示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之一例。圖12係圖示了,除了圖11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及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以外,還加上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被進行時的處理之一例。   [0232]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將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例如以所被設定的送訊間隔而予以發送(S300)。   [0233] 讀寫器200,係發送終端捕捉指令(S302)。接收到終端捕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將對終端捕捉指令的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304)。   [0234] 此處,於步驟S304中資訊處理終端300所發送之回應資訊中所含之資料,係被當成NFC之通訊以後之指令的非加密參數而使用。因此,在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讀寫器200,係可將步驟S304中資訊處理終端300所發送之回應資訊中所含之資料,附加至指令。   [0235] 讀寫器200,係生成金鑰版本取得指令,將已被生成的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306)。   [0236] 接收到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金鑰版本取得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308)。   [0237] 接收到步驟S308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基於步驟S300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最新的參數而生成終端認證指令,將已被生成之終端認證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310)。   [0238] 接收到終端認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終端認證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312)。   [0239] 接收到步驟S31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30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步驟S308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及步驟S31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314)。   [0240] 接收到步驟S314中從讀寫器200所被發送之各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分別進行處理。   [0241]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判定,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參數(S316)。   [0242]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中是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參數的情況下,則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來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是否有被正常認證。   [0243] 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有被正常地認證的情況下,和圖11的步驟S218同樣地,將讀寫器認證指令與資料讀出指令,一起發送至讀寫器200(S318)。   [0244] 接收到步驟S31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讀寫器認證指令的讀寫器200,係和圖11的步驟S220同樣地,將已接收之讀寫器認證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320)。   [0245] 接收到讀寫器認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讀寫器認證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322)。   [0246] 接收到步驟S32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和圖11的步驟S224同樣地,將步驟S31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資料讀出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324)。   [0247] 接收到資料讀出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資料讀出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326)。   [0248] 接收到步驟S326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32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及步驟S326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328)。   [0249] 接收到步驟S328中從讀寫器200所被發送之各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分別進行處理。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判定讀寫器200是否有被正常地認證。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讀寫器200有被正常地認證的情況下,和圖10的步驟S138同樣地,將資料寫入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所對應之想定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330)。   [0250] 此外,在圖12中,雖然圖示了資訊處理裝置100是將資料寫入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以1次之通訊加以發送的例子,但如上述,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亦可將資料寫入指令與想定回應資訊,分成複數次之通訊而予以發送。   [0251] 接收到步驟S330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資料寫入指令的讀寫器200,係將已接收之資料寫入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332)。   [0252] 接收到資料寫入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資料寫入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334)。   [0253] 接收到步驟S33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和圖10的步驟S144同樣地,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中資料寫入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S336)。然後,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336中的判定結果,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338)。又,讀寫器200,係亦可於步驟S338中,還將步驟S33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   [0254] 在第3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係進行例如圖12所示之通訊。   [0255] 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第2資訊處理方法、及第3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2所示之通訊中,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會進行2往返之通訊。亦即,藉由適用第1資訊處理方法、第2資訊處理方法、及第3資訊處理方法,在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相較於圖9所示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可實現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之削減。   [0256] 又,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第2資訊處理方法、及第3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2所示之通訊中,相較於第1資訊處理方法及第2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1所示之通訊,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係被削減。亦即,藉由適用第3資訊處理方法,可削減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   [0257] 此外,第3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通訊,係當然不限於圖12所示的例子。   [0258] [2-4]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 [2-4-1]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中的處理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令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連同用來使資訊處理終端300(外部裝置之一例)進行其他處理所需之其他指令,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此處,作為一起被發送的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及其他指令係可舉出例如:“終端認證指令及資料讀出指令”、“讀寫器認證指令及資料讀出指令”、“讀寫器認證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等。   [0259] 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令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與其他指令,一起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藉此,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指令與該當指令所相應之回應資訊之收送訊所涉及之通訊”會被削減。   [0260] 因此,藉由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就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   [0261] 此外,如上述,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被使用的情況下,第1指令與第2指令係一起對讀寫器200而被發送。亦即,亦即,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係亦可視為上述的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之一例。   [0262] [2-4-2]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   圖13係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圖13係圖示了,圖1所示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之一例。圖13係圖示了,除了圖12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及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以外,還加上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被進行時的處理之一例。   [0263] 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和圖12的步驟S300同樣地,將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例如以所被設定的送訊間隔而予以發送(S400)。   [0264] 讀寫器200,係發送終端捕捉指令(S402)。接收到終端捕捉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將對終端捕捉指令的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404)。   [0265] 讀寫器200,係生成金鑰版本取得指令,將已被生成的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406)。   [0266] 接收到金鑰版本取得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金鑰版本取得指令而進行處理,將該當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408)。   [0267] 接收到步驟S408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基於步驟S400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最新的參數而生成終端認證指令。然後,讀寫器200,係將已被生成之終端認證指令及資料讀出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412)。   [0268] 此處,讀寫器200,係將例如將預先設定之領域予以讀出的資料讀出指令,連同已被生成之終端認證指令,一起發送。又,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是將終端認證指令及資料讀出指令,對讀寫器200進行送訊的情況下,則讀寫器200,係將已被接收之終端認證指令及資料讀出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   [0269] 接收到終端認證指令及資料讀出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終端認證指令及資料讀出指令而進行處理,將各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412)。   [0270] 接收到步驟S41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404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步驟S408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及步驟S41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414)。   [0271] 接收到步驟S414中從讀寫器200所被發送之各回應資訊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而分別進行處理。   [0272]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和圖12的步驟S316同樣地,判定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參數(S416)。   [0273] 又,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中是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參數的情況下,則基於已被接收之回應資訊來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是否有被正常認證。   [0274] 然後,資訊處理裝置100,係在判定為資訊處理終端300有被正常地認證的情況下,將讀寫器認證指令、資料寫入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所對應之想定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418)。   [0275] 接收到步驟S418中從資訊處理裝置100所被發送之讀寫器認證指令、資料寫入指令、及想定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將已接收之讀寫器認證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發送至資訊處理終端300(S420)。   [0276] 接收到讀寫器認證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的資訊處理終端300,係基於讀寫器認證指令及資料寫入指令而分別進行處理,將各處理之結果所對應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讀寫器200(S422)。   [0277] 接收到步驟S42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的讀寫器200,係和圖10的步驟S144同樣地,判定資訊處理終端300中資料寫入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S424)。然後,讀寫器200,係將步驟S424中的判定結果,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S426)。又,讀寫器200,係亦可於步驟S426中,還將步驟S422中從資訊處理終端300所被發送之回應資訊,發送至資訊處理裝置100。   [0278] 在第4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係進行例如圖13所示之通訊。   [0279] 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第2資訊處理方法、第3資訊處理方法、及第4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3所示之通訊中,在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會進行1往返之通訊。亦即,藉由適用第1資訊處理方法、第2資訊處理方法、第3資訊處理方法、及第4資訊處理方法,在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相較於圖9所示的利用了NFC之通訊的通訊,可實現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之削減。   [0280] 又,在第1資訊處理方法、第2資訊處理方法、第3資訊處理方法、及第4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3所示之通訊中,相較於第1資訊處理方法、第2資訊處理方法、及第3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圖12所示之通訊,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係被削減。亦即,藉由適用第4資訊處理方法,可削減資訊處理裝置100與讀寫器200之間的通訊之次數。   [0281] 此外,第4資訊處理方法所被適用的資訊處理系統1000中的通訊,係當然不限於圖13所示的例子。   [0282]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程式) [I]為了成為第1資訊處理裝置而發揮機能所需之程式   用來使電腦系統成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第1資訊處理裝置而發揮機能所需之程式(例如構成資訊處理系統1000的資訊處理裝置100中的,第1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第4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其中1或2個以上之處理等,可執行第1資訊處理裝置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程式),係藉由於電腦系統中被處理器等所執行,就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此處,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電腦系統,係可舉出單體的電腦、或複數電腦。藉由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電腦系統,第1資訊處理裝置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一連串之處理會被進行。   [0283] 又,用來使電腦系統成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第1資訊處理裝置而發揮機能所需之程式,於電腦系統藉由處理器等而加以執行,就可達成上述資訊處理裝置100(第1資訊處理裝置)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所能達成的效果。   [0284] [II]為了成為第2資訊處理裝置而發揮機能所需之程式   用來使電腦系統成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中繼裝置而發揮機能所需之程式(例如構成資訊處理系統1000的讀寫器200中的,第1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與第3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方或雙方之處理等,可執行中繼裝置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的程式)係藉由於電腦系統中被處理器等所執行,就可實現可削減裝置間的通訊之次數的資訊處理系統。   [0285] 又,用來使電腦系統成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中繼裝置而發揮機能所需之程式,於電腦系統藉由處理器等而加以執行,就可達成上述讀寫器200(中繼裝置)中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所能達成的效果。   [0286] 以上雖然一面參照添附圖面一面詳細說明了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但本揭露之技術範圍並非限定於所述例子。只要是本揭露之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自然可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技術思想的範疇內,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而這些當然也都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0287] 例如,上記雖然揭露了,提供用來使電腦系統成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第1資訊處理裝置、或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中繼裝置而發揮機能所需之程式(電腦程式),但本實施形態係甚至亦可一併提供,將上記程式分別予以記憶的記錄媒體或是將上記程式一起加以記憶的記錄媒體。   [0288] 上述的構成係表示本實施形態的一例,當然皆屬於本揭露之技術範圍。   [0289] 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僅為說明或例示,並非限定。亦即,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連同上記效果、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而由當業者所自明的其他效果。   [0290] 此外,如以下的構成也是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   處理部,係令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和表示被想定會隨應於前記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之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對前記中繼裝置而被發送。 (2)   如(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記處理部,係   判定是否有對應於所被發送之指令的前記想定回應資訊;   在判定為有前記想定回應資訊的情況下,令前記想定回應資訊被發送。 (3)   如(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想定回應資訊係為,所被想定之前記回應的二進位資料、或表示前記二進位資料之雜湊值的資料。 (4)   如(1)~(3)之任1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在隨應於所被發送之第1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是未被使用於前記第1指令的下個所被發送的第2指令之生成的情況下,令前記第1指令連同前記第2指令一起被發送。 (5)   如(1)~(4)之任1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記處理部,係   令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   從前記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判定在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   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 (6)   如(1)~(6)之任1項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令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連同用來使前記外部裝置進行其他處理所需之其他指令,一起被發送。 (7)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   處理部,係在隨應於所被發送之第1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是未被使用於前記第1指令的下個所被發送的第2指令之生成的情況下,令前記第1指令連同前記第2指令,對前記中繼裝置而一起被發送。 (8)   如(7)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記處理部,係   令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   從前記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判定在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   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 (9)   如(7)或(8)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令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連同用來使前記外部裝置進行其他處理所需之其他指令,一起被發送。 (10)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係   令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   從前記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判定在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   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 (11)   如(10)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在判定為認證成功的情況下,   前記處理部,係令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連同用來使前記外部裝置進行其他處理所需之其他指令,一起被發送。 (12)   一種中繼裝置,係   具備:處理部,係在接收到從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的情況下,令前記指令對第2資訊處理裝置而被發送;   在又接收到了,從前記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的,表示被想定為隨應於前記指令而從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的情況下,   前記處理部,係基於前記想定回應資訊、和從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的表示前記指令所相應之回應的回應資訊,而判定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中前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13)   如(12)所記載之中繼裝置,其中,   前記想定回應資訊係為所被想定之前記回應的二進位資料;   前記處理部,係藉由比較前記想定回應資訊與前記回應資訊的二進位碼,以判定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中前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14)   如(12)所記載之中繼裝置,其中,   前記想定回應資訊係為,表示所被想定之前記回應的二進位資料之雜湊值的資料;   前記處理部,係藉由比較前記想定回應資訊所表示之雜湊值與前記回應資訊的雜湊值,以判定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中前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15)   一種中繼裝置,係   具備:處理部,係基於從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的,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的參數,而令用來進行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認證所需之指令,對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送訊;   前記處理部,係   在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被捕捉到的情況下,令用來進行以從前記第1資訊處理裝置所接收到的前記參數之中的最新之前記參數為基礎的前記認證所需之指令,對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而被發送;   令隨應於用來進行前記認證所需之指令而從前記第2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對前記第1資訊處理裝置而被發送。
[0291]10、100‧‧‧資訊處理裝置20、200‧‧‧讀寫器30、300‧‧‧資訊處理終端102‧‧‧通訊部104、206、306‧‧‧控制部110、210、310‧‧‧處理部202、302‧‧‧第1通訊部204、304‧‧‧第2通訊部150‧‧‧MPU152‧‧‧ROM154‧‧‧RAM156‧‧‧記錄媒體158‧‧‧輸出入介面160‧‧‧操作輸入裝置162‧‧‧顯示裝置164‧‧‧通訊介面166‧‧‧匯流排250‧‧‧MPU252‧‧‧ROM254‧‧‧RAM256‧‧‧記錄媒體258‧‧‧通訊介面260‧‧‧載波送訊電路262‧‧‧天線264‧‧‧匯流排350‧‧‧MPU352‧‧‧ROM354‧‧‧RAM356‧‧‧記錄媒體358‧‧‧輸出入介面360‧‧‧操作輸入裝置362‧‧‧顯示裝置364‧‧‧通訊介面366‧‧‧IC晶片368‧‧‧天線370‧‧‧匯流排372‧‧‧載波偵測電路374‧‧‧檢波電路376‧‧‧調節器378‧‧‧解調電路380‧‧‧MPU382‧‧‧負載調變電路384‧‧‧ROM386‧‧‧RAM388‧‧‧不揮發性記憶體390‧‧‧匯流排1000‧‧‧資訊處理系統
[0014]   [圖1]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之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2]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第1資訊處理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3]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第1資訊處理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4]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中繼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5]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讀寫器(中繼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6]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7]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終端(第2資訊處理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8]圖7所示的IC晶片與天線之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9]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被適用前的既存之通訊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10]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11]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12]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13]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所涉及之處理之一例的說明圖。
100:資訊處理裝置
200:讀寫器
300:資訊處理終端

Claims (15)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係被構成為,以和前記中繼裝置與前記外部裝置之通訊中所使用之通訊方式不同的通訊方式,來和前記中繼裝置進行通訊,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處理部,係被構成為,令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和表示被想定會隨應於前記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之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對前記中繼裝置而被發送。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判定是否有對應於所被發送之指令的前記想定回應資訊;在判定為有前記想定回應資訊的情況下,令前記想定回應資訊被發送。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想定回應資訊係為,所被想定之前記回應的二進位資料、或表示前記二進位資料之雜湊值的資料。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 部係被構成為,在隨應於所被發送之第1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是未被使用於前記第1指令的下個所被發送的第2指令之生成的情況下,令前記第1指令連同前記第2指令一起被發送。
  5.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令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從前記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判定在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
  6.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令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連同用來使前記外部裝置進行其他處理所需之其他指令,一起被發送。
  7.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係被構成為,以和前記中繼裝置與前記外部裝置之通訊中所使用之通訊方式不同的通訊方式,來和前記中繼裝置進行通訊,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 處理部係被構成為,在隨應於所被發送之第1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是未被使用於前記第1指令的下個所被發送的第2指令之生成的情況下,令前記第1指令連同前記第2指令,對前記中繼裝置而一起被發送。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令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從前記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判定在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
  9.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令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連同用來使前記外部裝置進行其他處理所需之其他指令,一起被發送。
  10.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係透過中繼裝置而與通訊對象之外部裝置進行通訊的資訊處理裝置,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係被構成為,以和前記中繼裝置與前記外部裝置之通訊中所使用之通訊方式不同的通訊方式,來和前記中繼裝置進行 通訊,前記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處理部,係被構成為,令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之有被設定有效期限的參數,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從前記中繼裝置接收到資料的情況下,判定在已被接收之資料中,是否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在判定為含有滿足有效期限的前記參數的情況下,判定為認證成功。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在判定為認證成功的情況下,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令用來進行認證所需之指令,連同用來使前記外部裝置進行其他處理所需之其他指令,一起被發送。
  12. 一種中繼裝置,係將資訊處理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通訊予以中繼的中繼裝置,前記中繼裝置係被構成為,以和前記中繼裝置與前記外部裝置之通訊中所使用之通訊方式不同的通訊方式,來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通訊,前記中繼裝置係具備:處理部係被構成為,在接收到從前記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之指令或用來生成指令所需之資訊的情況下,令前記指令對前記外部裝置而被發送;在又接收到了,從前記資訊處理裝置所被發送的,表示被想定為隨應於前記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之 回應的想定回應資訊的情況下,基於前記想定回應資訊、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的表示前記指令所相應之回應的回應資訊,而判定前記外部裝置中前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13. 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中繼裝置,其中,前記想定回應資訊係為所被想定之前記回應的二進位資料;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藉由比較前記想定回應資訊與前記回應資訊的二進位碼,以判定前記外部裝置中前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14. 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中繼裝置,其中,前記想定回應資訊係為,表示所被想定之前記回應的二進位資料之雜湊值的資料;前記處理部係被構成為,藉由比較前記想定回應資訊所表示之雜湊值與前記回應資訊的雜湊值,以判定前記外部裝置中前記指令所相應之處理是否有被正常進行。
  15. 一種中繼裝置,係將資訊處理裝置與外部裝置之通訊予以中繼的中繼裝置,前記中繼裝置係被構成為,以和前記中繼裝置與前記外部裝置之通訊中所使用之通訊方式不同的通訊方式,來和前記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通訊,前記中繼裝置具備:處理部,係被構成為, 基於從前記資訊處理裝置所被定期或非定期地發送的,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時所被使用的參數,而令用來進行前記外部裝置之認證所需之指令,對前記外部裝置進行送訊;在前記外部裝置被捕捉到的情況下,令用來進行以從前記資訊處理裝置所接收到的前記參數之中的最新之前記參數為基礎的前記認證所需之指令,對前記外部裝置而被發送;令隨應於用來進行前記認證所需之指令而從前記外部裝置所被發送的回應資訊,對前記資訊處理裝置而被發送。
TW106140443A 2016-12-09 2017-11-22 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TWI753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9004 2016-12-09
JP2016-239004 2016-1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751A TW201826751A (zh) 2018-07-16
TWI753052B true TWI753052B (zh) 2022-01-21

Family

ID=6249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443A TWI753052B (zh) 2016-12-09 2017-11-22 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94194A1 (zh)
EP (1) EP3554048A4 (zh)
JP (1) JP6935802B2 (zh)
KR (1) KR102434707B1 (zh)
CN (1) CN110024360B (zh)
TW (1) TWI753052B (zh)
WO (1) WO20181052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6777A1 (ja) * 2017-12-14 2019-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デバイス、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3546A1 (en) * 2002-06-12 2003-12-18 Rolf Blom Challenge-response user authentication
JP2006080628A (ja) * 2004-09-07 2006-03-23 Sharp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20070250923A1 (en) * 2006-04-21 2007-10-25 M Raihi David Time and event based one time password
JP2011039810A (ja) * 2009-08-12 2011-02-24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046381A (ja) * 2011-08-26 2013-03-04 Jr East Mechatronics Co Ltd 読書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911457A1 (en) * 2013-12-27 2015-08-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2390B2 (ja) * 1990-10-17 2001-04-0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
JP3654360B2 (ja) 2002-12-02 2005-06-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304371A (ja) * 2003-03-28 2004-10-28 Fujitsu Ltd レイヤ2の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KR101527978B1 (ko) * 2008-08-06 2015-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과 중계기 사이의 서브프레임을 사용하여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U91488B1 (en) * 2008-10-17 2010-04-19 Robert Carter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WO2011008013A2 (ko) * 2009-07-13 201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백홀 링크 전송을 위한 전송 모드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JP2012064048A (ja) * 2010-09-16 2012-03-29 Toshiba Corp 携帯可能電子装置、非接触icカード、および携帯可能電子装置のコマンド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3546A1 (en) * 2002-06-12 2003-12-18 Rolf Blom Challenge-response user authentication
JP2006080628A (ja) * 2004-09-07 2006-03-23 Sharp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20070250923A1 (en) * 2006-04-21 2007-10-25 M Raihi David Time and event based one time password
JP2011039810A (ja) * 2009-08-12 2011-02-24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046381A (ja) * 2011-08-26 2013-03-04 Jr East Mechatronics Co Ltd 読書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911457A1 (en) * 2013-12-27 2015-08-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92410A (ko) 2019-08-07
EP3554048A1 (en) 2019-10-16
US20190394194A1 (en) 2019-12-26
CN110024360A (zh) 2019-07-16
TW201826751A (zh) 2018-07-16
JP6935802B2 (ja) 2021-09-15
EP3554048A4 (en) 2019-11-13
CN110024360B (zh) 2022-06-07
WO2018105260A1 (ja) 2018-06-14
JPWO2018105260A1 (ja) 2019-10-24
KR102434707B1 (ko) 202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87599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211787195U (zh) Ic卡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TWI753052B (zh) 資訊處理裝置及中繼裝置
JP692983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管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8353280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EP3731453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KR102420901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정보 처리 방법
US2022014772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694716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74729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状態制御装置、情報処理方法、状態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04443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1006516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O201600972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96061A (ja)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