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9581B - 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49581B TWI749581B TW109119233A TW109119233A TWI749581B TW I749581 B TWI749581 B TW I749581B TW 109119233 A TW109119233 A TW 109119233A TW 109119233 A TW109119233 A TW 109119233A TW I749581 B TWI749581 B TW I74958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jig
- cavity
- chamber
- lower jig
- thin film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具有以連通管路相連接的標準腔體及測試腔體,其間設有壓差傳感器,測試腔體具有可相對移動的上治具及下治具,待測薄膜單元係置放於下治具中,當關閉上、下治具時,上治具與待測薄膜單元之間構成一封閉空間,將氣體同時通入標準腔體及測試腔體中,藉由壓差傳感器來偵測比較標準腔體與測試腔體中的氣體壓力,來檢測待測薄膜單元是否有洩漏的情形,進而判斷待測薄膜單元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本發明為一種洩漏測試系統及其測試腔體,尤指一種測試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
在許多不同種類的電池中,均具有薄膜單元設置於其中,例如液流電池(Flow battery)中的離子交換膜、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中的質子交換膜等,其藉由薄膜單元達到質子或離子交換,所產生的電化學反應,進而達到發電的功能。以PEMFC為例,其膜電極組(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ng,MEA)一般由質子交換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陽極/陰極觸媒層、氣體擴散層(Gas Diffusion Layer,GDL)及邊框組裝而成,其中觸媒層塗布於PEM後構成觸媒塗布薄膜(Catalyst Coated Membrane,CCM)。
近年來基於技術的進步,將PEMFC的CCM之厚度逐步薄型化,以縮小整體電池堆的體積,CCM薄型化將降低其本身的機械強度,也容易使因其中的PEM破裂而引發竄氣的問題。然而,PEMFC在正常運作時,內部的氫氣、空氣必須在各自的腔體和流道中流動,不能外漏或互竄,否則將會使得燃料損失、電池性能衰減、發電效率下降、甚至產生安全隱患等,因此,檢查MEA的洩漏程度,來確保PEMFC的運作安全至關重要。
傳統的作法是對組裝好的電池堆進行檢測洩漏,但如此則無法區分是組裝的元件、或是PEM本身破裂所造成的洩漏,一旦發現洩漏,在無法判斷洩漏點的情形下,需要重新拆卸電堆來一一檢測,如此則費時費工。故現有技術中,已有單純檢測MEA是否有洩漏的技術,係透過單一腔體將MEA置放於其中,並於MEA置放處的兩側設有進氣孔與出氣孔,在出氣孔處透過流量計或壓力計來偵測MEA是否有洩漏的情形。然而,現有技術的檢測精度不高,倘若屬微量洩漏,此現有技術的檢測精度而言將無法測出。
有鑑於此,本發明係針對檢測精度加以改良,以期解決現有技術中檢測精度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之發明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包括:
一標準腔體,其為一封閉容室並具有一進氣孔,該標準腔體為不透氣材質所製;
一測試腔體,其具有一上治具及一下治具,該上治具包含一進氣孔和內部空間,該下治具包含一內部空間及一開口,該下治具之內部空間與該開口相連通,該上治具與該下治具係可選擇性為相對分離、或由下治具之開口處對接構成一測試容室,該上治具為不透氣材質所製,該下治具可對外界透氣;
一連通管路,其分別與該標準腔體及該測試腔體之進氣孔相連接;
一壓差傳感器,其設置於該連通管路中並分別與該標準腔體及該測試腔體之進氣孔相連通。
本發明之優點在於,藉由標準腔體與測試腔體的設置,運用壓差感測來精準檢測出兩腔體之間的是否具有壓力差,進而判斷待測的薄膜單元是否具有洩漏的情形,由於標準腔體與測試腔體位於相同環境中,並通入相同溫度及壓力的氣體,因此在具有相同的環境背景值的前提下,可透過本發明之系統有效精準檢測薄膜單元的完整性。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發明之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其中圖式僅為了說明目的而已被簡化,並通過描述本發明的元件和組件之間的關係來說明本發明的結構或方法發明,因此,圖中所示的元件不以實際數量、實際形狀、實際尺寸以及實際比例呈現,尺寸或尺寸比例已被放大或簡化,藉此提供更好的說明,已選擇性地設計和配置實際數量、實際形狀或實際尺寸比例,而詳細的元件佈局可能更複雜。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包含有一標準腔體10、一測試腔體20、一連通管路30、一壓差傳感器40、及一控制閥組50。
前述之標準腔體10具有一封閉容室11及一進氣孔12,該封閉容室11僅透過該進氣孔12與外界連接,該標準腔體10為不透氣材質所製。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前述之測試腔體20具有一上治具21、一下治具22、一壓缸23及一氣密單元24。該測試腔體20的容積可大於、小於或等於該標準腔體10的容積,在一實施例中,該測試腔體20之容積與該標準腔體10之容積的比值為0.001至1000,或可為0.01至100。該上治具21包含有一內部空間211、一進氣孔212及一開口213,該上治具21之內部空間211分別與該進氣孔212及該開口213相連通。該下治具22包含一內部空間221及一開口222,該下治具22之內部空間221與開口222相連通,該下治具22之開口222朝向該上治具21之開口213。該上治具21為不透氣材質所製,該下治具22可對外界透氣。在一實施例中,該下治具22以透氣材質所製;在另一實施例中,該下治具22具有一缺口223,該缺口223係遠離該開口222且與該內部空間221相連通,以使該下治具22藉由該缺口223對外界透氣。在上、下治具21、22對接時,氣密單元24形成的壓縮形變會造成下治具22的內容積瞬間縮小,產生瞬間壓力陡升的狀況,嚴重時,會造成待測試的薄膜單元形變,這個狀況通常可以藉由加大缺口223尺寸、增加多個相同尺寸的缺口223,或者使用透氣度較高的透氣材質來製作下治具22,以克服此缺陷。在一實施例中,該下治具22之內部空間221包含有連續的一第一容室224及一第二容室225,該下治具22之內部空間221的內壁面設有一階級部226相鄰於該第二容室225,而使該第二容室225之截面積小於該第一容室224。該壓缸23與該上治具21相接,而致動該上治具21與該下治具22由其開口213、222處對接、或使該上治具21與該下治具22相分離,該壓缸23可為液壓缸或氣壓缸。該氣密單元24設置於該上治具21與下治具22之間,當上治具21與下治具22由開口213、222處相對接合時,該氣密單元24防止氣體由上治具21與下治具22之接合處外洩。在一實施例中,該氣密單元24為矽膠封條或橡膠封條固定於上治具21之內側面並環繞於上治具21之內部空間211外,可因應所抵壓到的物體而略為變形,而達到氣密的效果。
前述之連通管路30連接該標準腔體10之進氣孔12及該測試腔體20之上治具21的進氣孔212。
前述之壓差傳感器40設置於該連通管路30中,並分別與該標準腔體10之進氣孔12及該測試腔體20之上治具21的進氣孔212相連接,用以感測該標準腔體10之封閉容室11與該測試腔體20之上治具21的內部空間211之間的氣體壓力差。在一實施例中,一洩壓閥41設置於該連通管路30中,且位於該壓差傳感器40及該標準腔體10之進氣孔12之間,開啟洩壓閥41時,可將標準腔體10之封閉容室11中的氣體排出。
前述之控制閥組50與該連通管路30相連接,且分別與該標準腔體10之進氣孔12及該測試腔體20之上治具21的進氣孔212相連接,並用以控制氣體開始或停止通入該連通管路30中。在一實施例中,該控制閥組50包含有一主控閥51,該主控閥51為一電磁閥,可透過一控制單元60控制該主控閥51之啟閉,進而控制氣體開始或停止通入該連通管路30中。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控制閥組50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副控閥52及一第二副控閥53,該第一副控閥52連接於該主控閥51與該標準腔體10之進氣孔12之間,該第二副控閥53連接於該主控閥51與該測試腔體20之上治具21的進氣孔212之間,該第一副控閥52與該第二副控閥53均為電磁閥,可進一步透過該控制單元60控制該第一副控閥52與該第二副控閥53的啟閉,以更精準的控制氣體於連通管路30之中的流通狀態。
進一步而言,該壓差傳感器40亦可與該控制單元60連接,該控制單元60獲得該壓差傳感器40感測訊號,進而判斷標準腔體10與測試腔體20之間的壓力差。
當置放待測薄膜單元70時,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待測薄膜單元70係置放於該下治具22之內部空間221中,該待測薄膜單元70可為不同層數的多層結構,則該待測薄膜單元70之部份可抵靠於該階級部226上,且分別容納於第一容室224與第二容室225中。請參閱圖5所示,待測薄膜單元70A可具有較少層數,則待測薄膜單元70A僅置放於第一容室224中,而第二容室225中係設有一緩衝材25以支撐該待測薄膜單元70A,該緩衝材25可為多孔性材質所構成。
請參閱圖6及圖7所示,當本發明之系統使用時,該待測薄膜單元70係已置放於該下治具22中,此時壓缸23致動該上治具21,使該上治具21與該下治具22對接,並於該上治具21與該待測薄膜單元70之間構成一密閉空間,此時該控制閥組50同時通入氣體至該標準腔體10與該測試腔體20中,待達到預定氣壓且平衡後,關閉電磁閥52、53,由於該上治具21與該待測薄膜單元70之間也構成密閉空間,透過與標準腔體10之間的比較,壓差傳感器40可感測出標準腔體10與測試腔體20間的壓差,則藉此判斷該待測薄膜單元70是否有洩漏的情形。因此,藉由比較標準腔體10與測試腔體20內部的氣體壓力,而可獲得高精度的洩漏測試結果。
請參閱圖4所示,該氣密單元24在一般狀態下之厚度為t,請參閱圖7所示,該氣密單元24在上、下治具21、22對接後之厚度為t
1,由於氣密單元24將在上、下治具21、22對接後形成兩者之間的氣密效果,則氣密單元24在上、下治具21、22對接時勢必遭受壓縮方能產生氣密效果,則t
1>t,而對於氣密單元24而言,其材質所允許的最大壓縮量若為t/n,n大於1,則較佳者係維持t
1>t/n,使得氣密單元24不會一直產生最大壓縮量,而影響氣密單元24的使用壽命。再者,由於上、下治具21、22對接時,其接合面固定而使得對接後上治具21之底面至下治具22之階級部226間的高度差h為定值,則以此高度差h來限制氣密單元24的最大壓縮量,則縱使在製程中因壓力變化欲再壓縮氣密單元24來影響上治具21與待測薄膜單元70之間所構成的容積,由於高度差h為定值無法改變,則可有效防止氣密單元24在測試進行中持續加大壓縮量,進而達到維持測試腔體20中的容積穩定之功效,更可提高與標準腔體10比較時的背景環境值穩定,進而獲得高精度的洩漏測試結果。
在一實施例中,係藉由以下公式來計算氣體洩漏流量,但不在此限:
其中
為氣體洩漏量、
為壓差變化量、
為產生壓差相對應的測試時間、
為壓差感應係數、
為測試腔體20之容積、
為標準腔體10之容積,無論測試腔體20和標準腔體10的容積是否相同,均可透過此公式計算出氣體洩漏量。
請參閱圖8所示,當待測薄膜單元70有破損或瑕疵而產生洩漏時,灌入上治具21的氣體將穿過待測薄膜單元70的破損或瑕疵處,而透過下治具22本身的透氣材質或下治具22之缺口223向外流出,則此時測試腔體20中的氣體壓力將明顯與標準腔體10中的氣體壓力產生差異,而可由壓差傳感器40的感測數據得知此情形,進而明確判斷出待測薄膜單元70為有破損或瑕疵的情形。
進一步而言,該洩壓閥41之設置,係可在每次測試完畢開啟測試腔體20時,同步藉由洩壓閥41將標準腔體10中的氣體全部排出,以避免標準腔體10中的氣體殘留,則在下次通入氣體時,可依舊對測試腔體20及標準腔體10具有相同溫度、壓力的氣體,以維持兩者之間的比較基礎相同。再者,若標準腔體10在每個測試流程後不排氣或排氣太慢,則可能於每個測試流程前後,壓差傳感器40反覆承受巨大的壓差變化而造成壓差傳感器40使用壽命縮短或者量測精度降低,故在標準腔體10與壓差傳感器40之間設置洩壓閥41,並於測試充氣前後開啟,可避免產生前述問題。
因此,本發明藉由比較標準腔體10與待測腔體20中的氣體壓力,來精準得知待測薄膜單元70是否具有洩漏的情形,且標準腔體10與待測腔體20在相同的環境下,通入相同溫度及壓力的氣體,利用比較的方式來獲得高精度的測量結果,進而達到準確檢測待測薄膜單元70之完整性的功效。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標準腔體
11:封閉容室
12:進氣孔
20:測試腔體
21:上治具
211:內部空間
212:進氣孔
213:開口
22:下治具
221:內部空間
222:開口
223:缺口
224:第一容室
225:第二容室
226:階級部
23:壓缸
24:氣密單元
25:緩衝材
30:連通管路
40:壓差傳感器
41:洩壓閥
50:控制閥組
51:主控閥
52:第一副控閥
53:第二副控閥
60:控制單元
61:壓力錶
70:待測薄膜單元
70A:待測薄膜單元
圖1為本發明之洩漏測試系統的系統架構圖;
圖2為本發明之測試腔體的側視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之洩漏測試系統的系統架構之第一實施狀態圖;
圖4為本發明之測試腔體置入待測薄膜單元之側視剖面圖;
圖5為本發明之測試腔體置入另一待測薄膜單元之側視剖面圖;
圖6為本發明之洩漏測試系統的系統架構之第二實施狀態圖;
圖7為本發明之測試腔體置入待測薄膜單元之動作側視剖面圖;
圖8為本發明之測試腔體置入待測薄膜單元之另一動作側視剖面圖。
10:標準腔體
12:進氣孔
20:測試腔體
21:上治具
212:進氣孔
22:下治具
30:連通管路
40:壓差傳感器
41:洩壓閥
50:控制閥組
51:主控閥
52:第一副控閥
53:第二副控閥
60:控制單元
61:壓力錶
Claims (10)
- 一種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包括:一標準腔體,其具有一封閉容室及一進氣孔,該標準腔體為不透氣材質所製;一測試腔體,其具有一上治具及一下治具,該上治具包含一進氣孔、一開口和一內部空間,該上治具之內部空間分別與該進氣孔及該開口相連通,該下治具包含一內部空間及一開口,該下治具之內部空間與該開口相連通,該下治具之開口朝向該上治具之開口,該上治具與該下治具係可選擇性為相對分離、或由上治具之開口及下治具之開口對接構成一測試容室,該上治具為不透氣材質所製,該下治具可對外界透氣;一氣密單元,該氣密單元設置於該上治具之內側面並朝向該下治具之開口方向延伸,當該上治具與該下治具對接構成該測試容室時,該上治具與該下治具之周緣相接觸抵靠,且該氣密單元位於該上治具與該下治具的內側面之間,而防止氣體由該上治具與該下治具之間洩漏;一連通管路,其分別與該標準腔體之進氣孔及該測試腔體之進氣孔相連接;一壓差傳感器,其設置於該連通管路中,並分別與該標準腔體之進氣孔及該測試腔體之進氣孔相連通,用以感測該標準腔體之封閉容室與該測試腔體之上治具的內部空間之間的氣體壓力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中該標準腔體與該測試腔體之容積比值為0.001至100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中該氣密單元於該上治具與下治具對接前之厚度為t,該氣密單元於該上治具與下 治具對接後之厚度為t1,其中t1<t,且t1受限於上治具與下治具對接後之距離而為定值。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中該下治具之內部空間中包含有連續的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該第一容室位於該下治具之開口與該第二容室之間,該下治具之內部空間的內壁面設有一階級部相鄰於該第二容室,而使該第二容室之截面積小於該第一容室。
-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中該階級部環繞於該第二容室外、或設置於該第二容室之兩側。
-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中該第二容室中設有一多孔性材質所構成的緩衝材。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中該標準腔體之進氣孔另透過管路連接一洩壓閥,該洩壓閥設於該標準腔體與該壓差傳感器之間。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中該下治具為透氣材質所製、或該下治具包含有至少一通孔,以使該下治具可對外界透氣。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進一步包含有一控制閥組,其與該連通管路相連接,且分別與該標準腔體之進氣孔及該測試腔體之上治具的進氣孔相連接,並用以控制氣體開始或停止通入該連通管路中。
-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單元,其與該控制閥組及該壓差傳感器電連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9233A TWI749581B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9233A TWI749581B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49581B true TWI749581B (zh) | 2021-12-11 |
TW202146928A TW202146928A (zh) | 2021-12-16 |
Family
ID=8068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9233A TWI749581B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4958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3586A (zh) * | 2009-12-31 | 2010-08-04 | 熊辉 |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安全阀精密测试装置 |
CN106441744A (zh) * | 2016-12-13 | 2017-02-22 |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锂离子方型动力电池验漏装置及其验漏工艺 |
CN206710042U (zh) * | 2017-05-05 | 2017-12-05 | 广舜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氦气检漏仪器 |
WO2019177288A1 (ko) * | 2018-03-13 | 2019-09-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주식회사 | 배터리 셀의 리크 검사 장치 및 리크 검사 방법 |
WO2019215339A1 (en) * | 2018-05-11 | 2019-11-14 | Marposs Societa' Per Azioni | Method for leak testing a battery cell and relative leak testing system |
-
2020
- 2020-06-08 TW TW109119233A patent/TWI74958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3586A (zh) * | 2009-12-31 | 2010-08-04 | 熊辉 |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安全阀精密测试装置 |
CN106441744A (zh) * | 2016-12-13 | 2017-02-22 |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锂离子方型动力电池验漏装置及其验漏工艺 |
CN206710042U (zh) * | 2017-05-05 | 2017-12-05 | 广舜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氦气检漏仪器 |
WO2019177288A1 (ko) * | 2018-03-13 | 2019-09-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주식회사 | 배터리 셀의 리크 검사 장치 및 리크 검사 방법 |
WO2019215339A1 (en) * | 2018-05-11 | 2019-11-14 | Marposs Societa' Per Azioni | Method for leak testing a battery cell and relative leak testing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46928A (zh) | 2021-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69065B1 (ko) | 연료전지 스택의 기밀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 |
JP2016038981A (ja) | 燃料電池のリーク検査方法 | |
US663865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ransfer leaks in fuel cells and fuel cell stacks | |
US10330557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irtightness of fuel cell stack | |
CN109781360B (zh) | 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密封性检测装置与方法 | |
WO2021103174A1 (zh) | 一种检测燃料电池双极板致密性能的夹具 | |
JP2021500706A (ja) | 外部の試験ガス供給部への接続用の組み込まれたガス接続部を有し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
KR102249209B1 (ko) | 연료전지용 막전극접합체의 연속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 |
CN111982420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压差式漏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
JP2018141712A (ja) | シール検査装置およびシール検査方法 | |
TWI749581B (zh) | 用於電池的薄膜單元之洩漏測試系統 | |
CN112701334B (zh) | 电堆中膜电极阴阳极颠倒的诊断方法 | |
JP6160476B2 (ja) | 燃料電池のガス漏れ検査システム | |
US687435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internal transfer leaks within fuel cell stacks | |
CN101334347A (zh) | 燃料电池极板真空测漏仪及其测漏方法 | |
CN116565263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 | |
JP2005276729A (ja) |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セルの性能検査方法 | |
JP4300315B2 (ja) | ガスリーク評価装置 | |
KR20220022389A (ko) | 연료전지용 분리판의 기밀 검사장치 | |
KR101648428B1 (ko) | 고분자전해질 연료전지를 사전활성화하는 열간압착장치 | |
CN215639983U (zh) | 一种用于双极板的测漏装置 | |
JP4961639B2 (ja) | 燃料電池の流体もれ検査方法 | |
JP2003083837A (ja) | 漏洩試験方法 | |
KR100588507B1 (ko) | 연료전지 스택의 파손셀 탐지장치 | |
JP7489507B1 (ja) | 漏れ検査装置および漏れ検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