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8602B - 光學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8602B
TWI748602B TW109128238A TW109128238A TWI748602B TW I748602 B TWI748602 B TW I748602B TW 109128238 A TW109128238 A TW 109128238A TW 109128238 A TW109128238 A TW 109128238A TW I748602 B TWI748602 B TW I7486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optical imaging
image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8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6930A (zh
Inventor
陳文森
魏初滋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玉晶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8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86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6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93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鏡筒、多個透鏡以及遮光元件。 鏡筒具有安裝部。各透鏡具有分別一朝向物側、像側的物側、像側力學面。遮光元件的材質為金屬或塑膠。光學成像鏡頭根據遮光元件材質滿足以下的條件式:-200微米<RA1-RA2≦450微米或-200微米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01-1
RA1-RA2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系統,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成像鏡頭。
近年來,光學成像鏡頭不斷演進,除了要求鏡頭輕薄短小、鏡頭的成像品質也同樣重要,而除了透鏡的面形或透鏡間的空氣間隙等參數會影響光學成像品質,透鏡與遮光元件在組裝時的穩定性也是影響光學成像品質的一大因素。
為了發展更好的光學成像品質以及縮小鏡頭佔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螢幕的面積比,最靠近物側的透鏡最大半徑設計得越來越小,越靠近像側的透鏡的最大半徑則相對較大。並且,以往光學成像鏡頭的光學元件與鏡筒的安裝部之承接面即使距離很近,也都會保持大於30微米以上的距離,使透鏡的毛邊不至於牴觸安裝部,造成組裝不精確的問題,當透鏡的最大外徑較前一片透鏡的最大外徑大很多,組裝時可能出現透鏡、遮光元件及鏡筒安裝部等光學元件彼此力矩不平衡而導致遮光元件形變或是使整個光學成像鏡頭偏心進而影響到光學成像品質等問題。有鑑於此,本 發明提出一種能提升組裝良率同時維持良好的光學成像品質且技術上可行的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其具有良好的組裝良率及光學成像品質。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鏡筒、多個透鏡以及遮光元件。鏡筒具有安裝部。這些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透鏡皆具有一朝向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向像側的像側力學面。這些物側力學面與這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遮光元件的材質為金屬。從遮光元件往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1,從遮光元件往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2。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200微米<RA1-RA2≦450微米。安裝部可承接遮光元件,且安裝部具有朝向像側的一承接面。該承接面與和承接面最靠近的一光學元件於平行光軸的一方向有一最小距離。此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鏡筒、多個透鏡以及遮光元件。鏡筒具有安裝部。這些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透鏡皆具有一朝向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向像側的像側力學面。這些物側 力學面與這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遮光元件的材質為塑膠。從遮光元件往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1,從遮光元件往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2。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200微米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06-5
RA1-RA2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06-6
-300微米。安裝部可承接遮光元件,且安裝部具有朝向像側的承接面。承接面與和承接面最靠近的光學元件於平行光軸的一方向有一最小距離。此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鏡筒、至少三片透鏡以及遮光元件。鏡筒具有安裝部。至少三片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透鏡皆具有一朝向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向像側的像側力學面,這些物側力學面及這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遮光元件設置於物側至像側方向數來的第一片透鏡和第三片透鏡之間。從遮光元件往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D1,從遮光元件往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D2。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300微米≦D1-D2。從遮光元件往像側數來的第二個透鏡的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4,從遮光元件往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3,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RA4-RA3≦-230微米。安裝部可承接從遮光元件往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且安裝部具有朝向像側的一承接面。承接 面與和承接面最靠近的光學元件於平行光軸方向有一最小距離。此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鏡筒及至少三片透鏡。鏡筒具有安裝部。至少三片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透鏡皆具有一朝向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向像側的像側力學面。這些物側力學面及這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至少三片透鏡中包括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第一透鏡比第二透鏡更靠近像側。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不設有任何透鏡。第一透鏡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減第二透鏡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大於或等於300微米。至少三片透鏡中包括第三透鏡。第三透鏡相較第一透鏡更靠近像側,且第三透鏡與第一透鏡之間不設有任何透鏡。第三透鏡的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減第一透鏡的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小於或等於-230微米。安裝部可承接第一透鏡,且安裝部具有朝向像側的一承接面。承接面與和承接面最靠近的光學元件於平行光軸方向有一最小距離,此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中,藉由滿足上述不同組合的條件式,其可具有良好的組裝良率以及良好的光學成像品質。
100、100a:光學成像鏡頭
110、110a:鏡筒
112、1121~1129:安裝部
99:成像面
A、B、C、E、F、G:區域
A1:物側
A2:像側
AS:安裝空間
ASP:組裝部
BM、BM’、BM1~BM5、BM1’~BM9’:遮光元件
BR:成像光線
CF1、CF2、CF1’、CF2’:倒角
d、D、d’、D’:間隙
D1、D2、RA1~RA4:垂直距離
F1~F6:承靠力
H:方向
I:光軸
ICS:內周面
IOS:像側光學面
INS:像側光學無效面
IMS、IMS1~IMS6:像側力學面
L、L1~L6:透鏡
LR、LR’:參考透鏡
OEP:光學有效部
OS:物側面
OOS、OOS1:物側光學有效面
ONS:物側光學無效面
OMS、OMS1~OMS6:物側力學面
P1、P2:支點
S1、S2、S1’、S2’:承接面
Smax:遮光元件的最大外徑
Smin:遮光元件的最小內徑
LRmax:外緣距離中的最大值
LRmax:外緣距離中的最小值
BRmax:鏡筒最靠近物側的外緣至光軸的垂直距離的最大值
T1~T3:最大厚度
TTL:最靠近物側的透鏡的物側光學有效面至成像面在光軸 上的距離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2A與圖2B分別是可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不同參考透鏡的徑向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
圖4與圖5分別是圖3中區域B、C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說明圖1實施例的各參數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圖7中區域E的放大示意圖。
圖9與圖10分別是圖8中區域F、G的放大示意圖。
圖11為說明圖7實施例的各參數的示意圖。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圖2A與圖2B分別是可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不同參考透鏡的徑向示意圖。圖3是圖1中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圖4與圖5分別是圖3中區域B、C的放大示意圖。圖6為說明圖1實施例的各參數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鏡頭100可應用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是手機)上,但本發明並不以其應用為限。光學成像鏡頭100包括鏡筒110、多個透鏡L與多個遮光元件BM,其中透鏡L與遮光元件BM等因具有光學功能亦被泛稱為光學元 件。於以下的段落中會詳細地說明上述各元件。
鏡筒110係指用以裝設透鏡L的元件,其具有保護透鏡L與光學成像鏡頭100內部光路的作用。鏡筒110包括圍繞光軸I的內周面ICS,內周面ICS用以界定安裝空間AS,且安裝空間AS用來容置上述光學元件。內周面ICS上設有圍繞光軸I設置的多個安裝部(或稱台階)112,且這些安裝部112沿著光軸I依序排列,其數量例如是八個,且分別標示為1121~1128。
透鏡L(或稱鏡片)中的每一者例如是具有屈光率的光學元件。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這些透鏡L的數量至少三片,於圖1中,光學成像鏡頭100例如是包括五個透鏡L1~L5。於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六片、七片甚至八片以上或者是小於五片的數量,例如三片或四片,其數量僅為舉例,本發明並不以透鏡的數量為限。
以圖2A與圖2B的參考透鏡LR、LR’做為說明上述透鏡L的範例。詳言之,參考透鏡LR、LR’(或各透鏡L)具有朝向物側A1的物側面OS與朝向像側A2的像側面IS。在物側面OS與像側面IS中,依據功能的不同,物側面OS更包括彼此相連的物側光學有效面OOS與物側光學無效面ONS,像側面IS更包括彼此相連的像側光學有效面IOS與像側光學無效面INS。於以下段落會依據不同功能的表面來分段說明。
假設參考透鏡LR、LR’可接受入射於光學成像鏡頭100之平行於光軸I至相對光軸I呈半視角(HFOV)角度內的成像光線 BR,且成像光線BR依序通過透鏡LR、LR’的物側面OS與像側面IS的一部分後,並於後端的一成像面(未示出)上成像。成像光線BR通過物側面OS的部分表面為物側光學有效面OOS,而成像光線BR通過像側面IS的部分表面為像側光學有效面IOS,而以最大角度入射透鏡LR的成像光線BR於透鏡LR、LR’內的路徑定義為光學邊界OB。由另一觀點觀之,整個透鏡LR、LR’被成像光線BR所通過的部分稱為光學有效部OEP,光學有效部OEP朝向物側A1的表面即稱為物側光學有效面OOS,朝向像側A2的表面即稱為像側光學有效面IOS。
並且,透鏡LR、LR’包括由光學邊界OB徑向向外延伸的組裝部ASP。組裝部ASP一般來說用以供透鏡LR、LR’組裝於鏡筒110。成像光線BR並不會到達組裝部ASP,因此組裝部ASP亦可被視為透鏡LR、LR’中的光學無效部,組裝部ASP中朝向物側A1的面即為物側光學無效面ONS,朝向像側A2的面即為像側光學無效面INS。其中,由於組裝部ASP是透鏡LR、LR’主要承受力量的部分,故物側光學無效面ONS、像側光學無效面INS的至少一部分的面為供受力的表面,例如在組裝時受力或承靠光學元件時受力(或者是實際上有與光學元件接觸的面),故物側光學無效面ONS中用以受承靠力的面稱為物側力學面OMS,像側光學無效面INS中用以受承靠力的面稱為像側力學面IMS。在圖2A中,示出的是物側力學面OMS、像側力學面IMS的面積分別小於物側光學無效面ONS、像側光學無效面INS的面積,而圖2B即為物 側力學面OMS、像側力學面IMS的面積分別等於物側光學無效面ONS、像側光學無效面INS的面積,此兩類透鏡皆可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又以圖2A的設計可使組裝部ASP騰出一空間使光學元件的毛邊不至於互相牴觸,而有組裝良率較高的優勢。
須注意的是,在本發明圖式中的透鏡LR、LR’、L表面的形狀僅作為說明之用,不以此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遮光元件BM泛指具有遮擋光束能力的光學元件,於本實施例中,遮光元件BM的種類例如是墊圈或遮光片。具體來說,於本實施例中,遮光元件BM的數量例如為五個,且分別標號為BM1~BM5,其中遮光元件BM1~BM3為遮光片,而遮光元件BM4、BM5為墊圈。於本實施例中,遮光元件BM的材質可以選用結構強度較強的金屬,亦可以是重量較輕且製造良率較高的塑膠。
於以下的段落中會詳細地說明上述各元件的配置關係與光學效果。
請參照圖1,在光學成像鏡頭100中,這些透鏡L由一物側A1至一像側A2沿著光學成像鏡頭100的一光軸I依序排列。請參照圖3至圖5,由物側A1往像側A2的方向來看,透鏡L1直接藉由其物側力學面OMS1承靠於安裝部1121。遮光元件BM1夾設於透鏡L1的像側力學面IMS1與透鏡L2的物側力學面OMS2之間,透鏡L2的物側力學面OMS2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1且 與安裝部1123之間在平行於光軸I方向的一方向H上具有間隙d(如圖4所示)。透鏡L3的物側力學面OMS3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2。遮光元件BM3夾設於透鏡L3的像側力學面IMS3與透鏡L4的物側力學面OMS4之間。透鏡L4的物側力學面OMS4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3。遮光元件BM4夾設於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與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之間,且遮光元件BM4與安裝部1126之間在平行於光軸I方向的一方向H具有間隙D(如圖5所示)。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4。遮光元件BM5直接承靠於透鏡L5的像側力學面IMS5。並且,透鏡L1~L5的外緣則分別抵靠於安裝部1121、1123、1124、1125、1127。遮光元件BM1~BM5的外緣則分別抵靠於安裝部1122、1124、1125、1126、1128。當由一待拍攝物(未示出)所發出的光線由物側A1進入光學成像鏡頭100,並經由透鏡L1至透鏡L5之後,會在成像面99(Image Plane)形成一影像。補充說明的是,物側A1是朝向待拍攝物的一側,而像側A2是朝向成像面99的一側。
於以下的段落中會搭配圖4至圖6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各參數。
請參照圖1至圖6,首先,在各透鏡L中,具有最遠離光軸I的外緣,並且,物側力學面OMS具有最靠近光軸I的內緣與最遠離光軸I的外緣,像側力學面IMS具有最靠近光軸I的內緣與最遠離光軸的外緣。請參照圖3,安裝部1123具有朝向像側A1 的承接面S1,安裝部1126具有朝向像側A1的承接面S2,其中承接面S1、S2用以承接與其最靠近的光學元件。具體來說,於本實施例中,與承接面S1最靠近的光學元件為透鏡L2,且承接面S1用以承接透鏡L2(如圖4所示),與承接面S2最靠近的光學元件為遮光元件BM4,且承接面S2用以承接遮光元件BM4(如圖5所示),接著定義以下參數:RA1為從遮光元件BM4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的內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內緣至光軸I的距離或稱內緣距離),如圖6所示;RA2為從遮光元件BM4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外緣至光軸I的距離或稱外緣距離),如圖6所示;RA3為從遮光元件BM1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2的像側力學面IMS2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6所示;RA4為從遮光元件BM1往像側A2數來的第二個透鏡L3(或稱第三透鏡)的物側力學面OMS3的內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6所示;d為安裝部1123的承接面S1與承接面S1最靠近的光學元件(例如是透鏡L2)於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小距離,如圖4所示;D為安裝部1126的承接面S2與承接面S2最靠近的光學元件(例如是遮光元件BM4)於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小 距離,如圖5所示;T1為遮光元件BM4在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上的最大厚度,如圖6所示;D1為遮光元件BM1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2(或稱第一透鏡)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6所示;D2為遮光元件BM1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1(或稱第二透鏡)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6所示;Smax為遮光元件BM4的最大外徑,即遮光元件BM4的外緣至光軸I的距離,如圖6所示;Smin為遮光元件BM4的最小內徑,即遮光元件BM4的內緣至光軸I的距離,如圖6所示;LRmax為這些透鏡L中的這些外緣距離中的最大值,如圖6所示;LRmin為這些透鏡L中的這些外緣距離中的最小值,如圖6所示;BRmax為鏡筒110最靠近物側A1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的最大值,如圖6所示;以及TTL為光學成像鏡頭10中最靠近物側A1的透鏡L1的物側光學有效面OOS1至一成像面99在光軸I上的距離,如圖6所示。
於以下段落中會詳細地說明本實施例的幾何設計所帶來的技術效果。
請同時參照圖3、圖5與圖6,在光學成像鏡頭100中,遮光元件BM4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及遮光元件BM4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滿足了以下的條件的其中之一:
1. -200微米<RA1-RA2≦450微米以及遮光元件BM4的材質為金屬。
2. -200微米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15-7
RA1-RA2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15-8
-300微米以及遮光元件BM4的材質為塑膠。並且,光學成像鏡頭100更滿足:安裝部1126朝向像側A2的一承接面S2與和承接面S2最靠近的光學元件的最小距離D≦5.000微米的條件式。
請參照圖3,由於RA1代表的是遮光元件BM4後一片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的內緣至光軸I距離,而RA2代表的是遮光元件BM4前一片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的內緣至光軸I距離。上述條件1中的範圍分成兩個子條件a、b來看,即:a.遮光元件BM4為金屬,且滿足0微米≦RA1-RA2≦450微米;b.遮光元件BM4為金屬,且滿足-200微米<RA1-RA2<0微米。於以下的段落會依據不同條件來分別敘述。
若滿足條件1的子條件a時,即代表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與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在方向H上的投影互不重疊。若滿足條件1中的子條件b時,則表示像側力學面IMS4與物 側力學面OMS5在方向H上是少部分重疊。若滿足條件2時,會導致像側力學面IMS4與物側力學面OMS5在方向H上的投影有較大部分的重疊。此時會造成以下的現象。
假設遮光元件BM4內部具有一支點P1,由於組裝的過程中,透鏡L5會藉由其物側力學面OMS5施與遮光元件BM4一朝向物側A1的承靠力F1,承靠力F1對支點P1會產生一個逆時針力矩,類似地,透鏡L4藉由其像側力學面IMS4也會施與遮光元件BM4另一朝向像側A2的承靠力F2,但此承靠力F2亦會對此支點P1產生逆時針力矩。在習知技術中,相鄰於遮光元件的兩透鏡會對遮光元件產生的同方向力矩會導致遮光元件產生力矩不平衡的問題,而衍伸遮光元件嚴重的形變或是使整個光學成像鏡頭偏心進而影響到光學成像品質。
但是,在本實施例中,搭配了D≦5.000微米的條件式,因此當遮光元件BM4受承靠力F1、F2作用時會承靠在安裝部1126的承接面S2,同時安裝部1126能藉由承接面S2傳遞一承接遮光元件BM4的朝向像側A2的承靠力F3,而承靠力F3對支點P1可產生一個順時針力矩,以平衡上述的逆時針力矩,有利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力矩不平衡的問題,避免因遮光元件BM4形變嚴重而影響光學成像品質。並且,為了使和承接面S2最靠近的光學元件在組裝時能保有一個緩衝空間且同時解決力矩不平衡的問題,更佳的範圍為1.000微米≦D≦5.000微米,即安裝部1126的承接面S2與承接面S2最靠近的光學元件(例如是遮光元件BM4)於平行於 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小距離D大於或等於1.000微米且最小距離D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值得一提的是,若滿足-200微米<RA1-RA2≦450微米,承靠力F1、F2產生的逆時鐘力矩較大。因此,依據不同材料的結構強度,當遮光元件BM4為金屬時,其可承受較大的逆時鐘力矩,故其可適應a、b所提及的透鏡設計範圍,且具有加強結構強度的優勢。當遮光元件BM4為塑膠時,其可適應於條件2所提及的透鏡設計範圍,且具有生產效率較高且重量較輕的優勢。
請同時參照圖3、圖4與圖6,遮光元件BM1設置於前三片透鏡L1~L3之間(例如是在透鏡L1、L2),從遮光元件BM1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2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為D1,從遮光元件BM1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1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為D2。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同時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2:
1. 300微米≦D1-D2,較佳範圍為300微米≦D1-D2≦500微米。
2. RA4-RA3≦-230微米,較佳範圍-700微米≦RA4-RA3≦-230微米。並且,光學成像鏡頭100更滿足:安裝部1123朝向像側A2的一承接面S1與和承接面S1最靠近的光學元件的最小距離d≦5.000微米的條件式。而根據上述RA4的定義,當遮光元件BM1設置於從物側A1至像側A2方向數來的第一片透鏡L1和第二片透鏡L2 之間時,光學成像鏡頭100的透鏡數量至少為三片;當遮光元件BM1設置於從物側A1至像側A2方向數來的第二片透鏡L2和第三片透鏡L3之間時,光學成像鏡頭100的透鏡數量至少為四片。
請參照圖3,假設透鏡L2內部具有另一支點P2,在組裝的過程中,透鏡L3對透鏡L2施加一朝向物側A1的承靠力F4,而遮光元件BM1對透鏡L2會對透鏡L2施加一朝向像側A2的承靠力F5,類似地,承靠力F4、F5針對支點P2會分別產生一個逆時針力矩,而若只有承靠力F4、F5施與透鏡L2會導致上述段落所提到的力矩不平衡、光學成像鏡頭偏心等問題。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鏡頭100滿足條件式d≦5.000微米,因此當透鏡L2受承靠力F4、F5作用時會承靠在安裝部1123的承接面S1,同時安裝部1123能藉由承接面S1傳遞一承接透鏡L2的朝向像側A2的承靠力F6,而承靠力F6可對支點P2產生一個順時針力矩,以平衡上述的逆時針力矩,改善整個光學成像鏡頭100力矩不平衡的問題,避免因整體鏡頭偏心而影響光學成像品質,其中,為了使和承接面S1最靠近的光學元件在組裝時能保有一個緩衝空間且同時解決力矩不平衡的問題,故較佳的範圍為1.000微米≦d≦5.000微米,即安裝部1123的承接面S1與承接面S1最靠近的光學元件(例如是透鏡L2)於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小距離d大於或等於1.000微米且最小距離d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值得一提的是,於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中,其具有五片透鏡以及五個遮光元件,且在不同的區域B、C內符合上 述的條件式的設計。於其他未示出的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鏡頭亦可以只包括如同圖1、圖3中透鏡L1~L3與遮光元件BM1、BM2以及區域B所述及的條件式設計,即此未示出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為三片式透鏡設計,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部分內容,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相同的元件名稱可以參考前述實施例的部分內容,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7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圖8是圖7中區域E的放大示意圖。圖9與圖10分別是圖8中區域F、G的放大示意圖。圖11為說明圖7實施例的各參數的示意圖。
圖7的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大致上類似於圖1的光學成像鏡頭100,其主要差異在於:光學成像鏡頭100a的透鏡L、遮光元件BM’與安裝部112的數量不同。詳細來說,於本實施例中,這些透鏡L的數量例如為六個,且依序標示為L1~L6。遮光元件BM’的數量例如為九個,且依序標示為BM1’~BM9’,其中遮光片形態的遮光元件BM’標示為BM1’~BM5’、BM7’、BM8’,墊圈形態的遮光元件BM’標示為BM6’、BM9’,安裝部112的數量例如為八個,且依序標示為1121~1128。
請參照圖7至圖9,由物側A1往像側A2的方向來看,遮光元件BM1’直接承靠於安裝部1121。透鏡L1的物側力學面OMS1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1’。遮光元件BM2’夾設於透鏡L1 的像側力學面IMS1、透鏡L2的物側力學面OMS2之間。透鏡L2的物側力學面OMS2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2’。遮光元件BM3’夾設於透鏡L2的像側力學面IMS2、透鏡L3的物側力學面OMS3之間,且遮光元件BM3’與安裝部1123之間在平行於光軸I方向的一方向H具有間隙d’(如圖9所示)。透鏡L3的物側力學面OMS3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3’。遮光元件BM4’夾設於透鏡L3的像側力學面IMS3、透鏡L4的物側力學面OMS4之間。透鏡L4的物側力學面OMS4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4’。遮光元件BM5’夾設於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遮光元件BM6’之間,且遮光元件BM5’與安裝部1125之間在平行於光軸I方向的一方向H具有間隙D’(如圖10所示)。遮光元件BM6’夾設於遮光元件BM5’、BM7’之間。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直接承靠於遮光元件BM7’。遮光元件BM8’夾設於透鏡L5的像側力學面IMS5、透鏡L6的物側力學面OMS6之間。遮光元件BM9’直接承靠於透鏡L6的像側力學面IMS6。並且,這些透鏡L1~L6的外緣則分別抵靠於安裝部1121、1122、1123、1124、1126、1127。遮光元件BM1’~BM9’的外緣則分別抵靠於安裝部1121~1128。
此外,請參照圖8至圖11,安裝部1123具有朝向像側A1的承接面S1’。安裝部1125具有朝向像側A1的承接面S2’,其中承接面S1’、S2’承接與其最靠近的光學元件。具體來說,於本實施例中,承接面S1’用以承接與其最靠近的遮光元件BM3’(如圖9所示),承接面S2’用以承接與其最靠近的遮光元件BM5’以及 承接遮光元件BM6’(如圖10所示),於下方舉出不同於上述實施例的參數定義,其他的參數可參照上述實施例,其中:RA1為從遮光元件BM6’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5的物側力學面OMS5的內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11所示;RA2為從遮光元件BM6’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11所示;RA3為從遮光元件BM3’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3(或稱第一透鏡)的像側力學面IMS3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11所示;RA4為從遮光元件BM3’往像側A2數來的第二個透鏡L4(或稱第三透鏡)的物側力學面OMS4的內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如圖11所示;d'為安裝部1123的承接面S1’與承接面S1’最靠近的光學元件(例如是遮光元件BM3’)於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小距離,如圖9所示;D’為安裝部1125的承接面S2’與承接面S2’最靠近的光學元件(例如是遮光元件BM5’)於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小距離,如圖10所示;T1為遮光元件BM6’在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上的最大厚度,如圖11所示;T2為與安裝部1123最靠近的光學元件(遮光元件BM3’)在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上的最大厚度,如圖11所示; T3為與安裝部1125最靠近的光學元件(遮光元件BM5’)在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上的最大厚度,如圖11所示;D1為遮光元件BM3’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3(或稱第一透鏡)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D2為遮光元件BM3’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2(或稱第二透鏡)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Smax為遮光元件BM6’的最大外徑,即遮光元件BM6’的外緣至光軸I的距離;Smin為遮光元件BM6’的最小內徑,即遮光元件BM6’的內緣至光軸I的距離;LRmax為這些透鏡L中的這些外緣距離中的最大值;LRmin為這些透鏡L中的這些外緣距離中的最小值;以及BRmax為鏡筒110最靠近物側A1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的最大值。
類似地,在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中,滿足了以下的條件的其中之一:
1. -200微米<RA1-RA2≦450微米以及遮光元件BM6’的材質為金屬,其中藉由搭配採用金屬材質的遮光元件BM6’可具有加強結構強度的優勢。
2. -200微米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22-9
RA1-RA2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22-10
-300微米以及遮光元件BM6’的材質為塑膠,其中藉由搭配採用塑膠材質的遮光元件BM6’可具有生產效率較高且重量較輕的優勢。 並且,光學成像鏡頭100a更滿足:安裝部1125朝向像側A2的一承接面S2’與和承接面S2’最靠近的光學元件的最小距離D’≦5.000微米的條件式,更佳的範圍為1.000微米≦D’≦5.000微米。藉由滿足這樣的搭配,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亦可以解決習知技術中力矩不平衡、光學成像鏡頭偏心等問題,解決的原理類似於上述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同時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2:
1. 300微米≦D1-D2,較佳範圍為300微米≦D1-D2≦500微米。
2. RA4-RA3≦-230微米,較佳範圍-700微米≦RA4-RA3≦-230微米。由於已定義RA4為從遮光元件BM3’往像側A2數來的第二個透鏡L4(或稱第三透鏡)及定義RA3為從遮光元件BM3’往像側A2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3(或稱第一透鏡)的像側力學面IMS3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故換句話說,第三透鏡L4的物側力學面OMS4的內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RA4減第一透鏡L3的像側力學面IMS3的外緣至光軸I的垂直距離還滿足大於或等於-700微米且小於等於-230微米。並且,光學成像鏡頭100更滿足:安裝部1123朝向像側A2的一承接面S1’與和承接面S1’最靠近的光學元件的最小距離d’≦5.000微米的條件式,更佳的範圍為1.000微米≦d’≦5.000微米。藉由滿足這樣的搭配,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亦可以解決習知 技術中力矩不平衡、光學成像鏡頭偏心等問題,解決的原理類似於上述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於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中,其具有六片透鏡以及九個遮光元件,且在不同的區域F、G內符合上述的條件式的設計。於其他未示出的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鏡頭亦可以只包括如同圖7、圖8、圖9中透鏡L1~L4與遮光元件BM1~BM4以及區域F所述及的條件式設計,即此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為四片式透鏡設計,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為了阻擋雜散光,若透鏡間的空氣間隙較大時,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可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在圖1中的遮光元件BM4、在圖7中的遮光元件BM6’沿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大厚度T1≧180微米為較佳的配置,更佳的範圍為180微米≦T1≦1500微米。
為了阻擋雜散光,若透鏡間的空氣間隙較小時,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中,在圖11中,與安裝部1123最靠近光學元件(例如是遮光元件BM3’)沿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大厚度T2≦255微米為較佳的配置,更佳的範圍為16微米≦T2≦255微米。
為了阻擋雜散光的效果更好,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中,在圖11中,與安裝部1125最靠近的光學元件(例如是遮光元件BM5’)沿平行於光軸I的一方向H的最大厚度T3≦255微米為較佳的配置,更佳的範圍為16微米≦T3≦255 微米。
為了提升成像品質,靠近像側A2的透鏡的尺寸可以設計的較靠近物側A1的透鏡大,但過大的透鏡尺寸差異會降低組裝良率,因此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中,其可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000≦D1/D2≦2.500,在這個條件式的範圍內可以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與組裝良率。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中,其可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500≦LRmax/LRmin≦5.000,在這個條件式的範圍內可以有利於在提升成像品質的同時縮小最靠近物側A1的透鏡L1佔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整體的面積比。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中,從遮光元件BM4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相較於安裝部1126的承接面S2更靠近像側A2,且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中,從遮光元件BM5往物側A1數來的第一個透鏡L4的像側力學面IMS4相較於安裝部1125的承接面S2’更靠近像側A2,藉由此設計能夠確保遮光元件BM4、BM5能有效傳遞力量至其前一片透鏡L4,使透鏡L4不產生在方向H上的位移。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中,其可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2.000≦Smax/Smin≦20.000,若Smax/Smin的比值大於20.000,則會遮擋到透鏡而影響成像光線通過透鏡,若Smax/Smin的比值小於2.000,則較難與遮光元件相鄰的透鏡承 靠,因此滿足以上條件式可以避免上述問題。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中,其可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000≦TTL/BRmax≦2.500,其中若滿足此條件式有利於縮短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的系統長度,又可以縮小最靠近物側A1的透鏡L1佔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整體的面積比。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中,其可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200≦TTL/LRmin≦2.500,其中若滿足此條件式有利於縮短光學成像鏡頭100、100a的系統長度的同時,並又可以縮小最靠近物側A1的透鏡L1佔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面積比。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中,安裝部1122、1126分別具有一倒角CF1、CF2,且在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的光學成像鏡頭100a中,安裝部1123、1125分別具有一倒角CF1’、CF2’,藉由倒角的設計可提供一空間容納透鏡周圍的毛邊避免與安裝部干涉影響組裝良率。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中,其中當遮光元件為金屬時,光學成像鏡頭對應滿足條件式:-200微米<RA1-RA2≦450微米及D(或D’)≦5.000微米。當遮光元件為塑膠時,光學成像鏡頭對應滿足條件式:-200微米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26-11
RA1-RA2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26-12
-300微米及D(或D’)≦5.000微米。此外,當遮光元件設置於物側至像側方向數來的第一片透鏡和第三片透鏡之間時,光學成像鏡頭對應 滿足條件式300微米≦D1-D2、RA4-RA3≦-230微米以及d(或d’)≦5.000微米。或者是,在光學成像鏡頭中,至少三片透鏡中的第一至第三透鏡對應滿足以下的條件式:300微米≦D1-D2、RA4-RA3≦-230微米、d(或d’)≦5.000微米。當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上述不同條件的組合可使得與承接面最靠近的光學元件在組裝時能保有一個緩衝空間且同時解決力矩不平衡的問題,因此其具有良好的組裝良率以及良好的光學成像品質。
1121~1128:安裝部
A、B、C:區域
A1:物側
A2:像側
BM、BM1~BM5:遮光元件
F1~F6:承靠力
IMS1~IMS5:像側力學面
L、L1~L5:透鏡
OMS1~OMS5:物側力學面
P1、P2:支點
S1、S2:承接面

Claims (19)

  1.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一鏡筒,具有一安裝部;多個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該透鏡皆具有一朝向該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向該像側的像側力學面,該些物側力學面與該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以及一遮光元件,該遮光元件的材質為金屬,其中從該遮光元件往該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該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1,從該遮光元件往該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該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2,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200微米<RA1-RA2≦450微米;該安裝部可承接該遮光元件,且該安裝部具有朝向該像側的一承接面,該承接面與和該承接面最靠近的一光學元件於平行該光軸的一方向上有一最小距離,其中該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2.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一鏡筒,具有一安裝部;多個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該透鏡皆具有一朝向該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 向該像側的像側力學面,該些物側力學面及該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一遮光元件,該遮光元件的材質為塑膠;以及從該遮光元件往該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該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1,從該遮光元件往該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該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2,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200微米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31-13
    RA1-RA2
    Figure 109128238-A0305-02-0031-14
    -300微米;該安裝部可承接該遮光元件,且該安裝部具有朝向該像側的一承接面,該承接面與和該承接面最靠近的一光學元件於平行該光軸的一方向上有一最小距離,其中該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遮光元件在平行於該光軸的一方向上的最大厚度為T1,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T1≧180微米。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與該承接面最靠近的該光學元件在平行於該光軸的一方向上的最大厚度為T3,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T3≦255微米。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遮光元件往該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該像側力學面相較於該安裝部的該承接面更靠近該像側。
  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000≦D1/D2≦2.500,其中D1為該遮光元件往該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且D2為該遮光元件往該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2.000≦Smax/Smin≦20.000,其中Smax為該遮光元件的最大外徑,且Smin為該遮光元件的最小內徑。
  8.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一鏡筒,具有一安裝部;至少三片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該透鏡皆具有一朝向該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向該像側的像側力學面,該些物側力學面及該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一遮光元件,設置於從該物側至該像側方向數來的第一片透鏡和第三片透鏡之間;從該遮光元件往該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D1,從該遮光元件往該物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D2,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300微米≦D1-D2;從該遮光元件往該像側數來的第二個透鏡的該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4,從該遮光元件往該像側數來的 第一個透鏡的該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RA3,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RA4-RA3≦-230微米;以及該安裝部可承接該從該遮光元件往該像側數來的第一個透鏡,且該安裝部具有朝向該像側的一承接面,該承接面與和該承接面最靠近的一光學元件於平行該光軸的一方向上有一最小距離,其中該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9. 如請求項8中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當該遮光元件設置於從該物側至該像側方向數來的第二片透鏡和第三片透鏡之間時,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透鏡數量至少為四片。
  10.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包括:一鏡筒,具有一安裝部;至少三片透鏡從一物側至一像側沿該光學成像鏡頭的一光軸依序設置,且各該透鏡皆具有一朝向該物側的物側力學面及一朝向該像側的像側力學面,該些物側力學面及該些像側力學面皆用以接受承靠力;其中,該至少三片透鏡中包括一第一透鏡與一第二透鏡,該第一透鏡比該第二透鏡更靠近該像側,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不設有任何透鏡,該第一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減該第二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大於或等於300微米;其中,該至少三片透鏡中包括一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相較該第一透鏡更靠近該像側,且該第三透鏡與該第一透鏡之間不設有任何透鏡,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該光軸的垂直 距離減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小於或等於-230微米,其中,該安裝部可承接該第一透鏡,且該安裝部具有朝向該像側的一承接面,該承接面與和該承接面最靠近的一光學元件於平行該光軸的一方向上有一最小距離,其中該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11. 如請求項8或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與該承接面最靠近的該光學元件在平行於該光軸的一方向上的最大厚度為T2,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滿足以下的條件式:T2≦255微米。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該第一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減該第二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還滿足小於或等於500微米。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力學面的內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減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力學面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還滿足大於或等於-700微米。
  14. 如請求項1、請求項2、請求項8或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最小距離大於或等於1.000微米且該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5.000微米。
  15. 如請求項1、請求項2、請求項8或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500≦LRmax/LRmin≦5.000,其中各該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 的垂直距離為外緣距離,LRmax為該些外緣距離中的最大值,LRmin為該些外緣距離中的最小值。
  16. 如請求項1、請求項2、請求項8或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000≦TTL/BRmax≦2.500,其中各該透鏡更具有一朝向該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光學有效面,其中TT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中最靠近該物側的透鏡的該物側光學有效面至一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且BRmax為該鏡筒最靠近該物側的面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的最大值。
  17. 如請求項1、請求項2、請求項8或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1.200≦TTL/LRmin≦2.500,其中各該透鏡更具有一朝向該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光學有效面,各該透鏡的外緣至該光軸的垂直距離為一外緣距離,其中TT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中最靠近該物側的透鏡的該物側光學有效面至一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且LRmin為該些外緣距離中的最小值。
  18. 如請求項1、請求項2、請求項8或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安裝部具有一倒角。
  19. 如請求項1、請求項2、請求項8或請求項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各該透鏡還皆具有一朝向該物側且包含該物側力學面的物側光學無效面及一朝向該像側且包含該像 側力學面的像側光學無效面,該物側力學面的面積小於該物側光學無效面,該像側力學面的面積小於該像側光學無效面。
TW109128238A 2020-08-10 2020-08-19 光學成像鏡頭 TWI748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4978.5 2020-08-10
CN202010794978.5A CN114077024A (zh) 2020-08-10 2020-08-10 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8602B true TWI748602B (zh) 2021-12-01
TW202206930A TW202206930A (zh) 2022-02-16

Family

ID=8011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8238A TWI748602B (zh) 2020-08-10 2020-08-19 光學成像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43239A1 (zh)
CN (1) CN114077024A (zh)
TW (1) TWI74860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776A (zh) * 2017-01-12 2018-07-2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US20200057234A1 (en) * 2018-08-17 2020-02-20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96010B (zh) * 2019-09-17 2020-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N210742587U (zh) * 2019-07-25 2020-06-1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851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CN104516081A (zh) * 2013-09-30 2015-04-1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M531602U (zh) * 2016-06-30 2016-1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27460B (zh) * 2017-07-19 2018-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02431B (zh) * 2020-02-12 2020-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776A (zh) * 2017-01-12 2018-07-2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US20200057234A1 (en) * 2018-08-17 2020-02-20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742587U (zh) * 2019-07-25 2020-06-1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696010B (zh) * 2019-09-17 2020-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7024A (zh) 2022-02-22
US20220043239A1 (en) 2022-02-10
TW202206930A (zh)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5663B2 (en)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05276B (zh) 支撐元件與可攜式光學成像鏡頭
US11579413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including eight lenses of +−++−−+−, +−+−−−+−, +−+−+−+− or +−+−−++− refractive powers
TWI68404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0976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68440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M517334U (zh) 塑膠透鏡、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5363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8431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3459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026692A (zh) 光學成像鏡頭
US20220214515A1 (en) Self-aligning camera lens assembly
CN116256872A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74860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02430B (zh) 支撐元件與可攜式光學成像鏡頭
CN113296222A (zh) 成像镜头
TW202246838A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11897110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174749B (zh) 光学成像镜头
JP2020024396A (ja) 遮光板および当該遮光板を備える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TWI691750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300981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84333B (zh) 間隔元件組
WO2022116276A1 (zh) 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
US10162172B2 (en) Optical lens and fixture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