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6135B - 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6135B
TWI746135B TW109129310A TW109129310A TWI746135B TW I746135 B TWI746135 B TW I746135B TW 109129310 A TW109129310 A TW 109129310A TW 109129310 A TW109129310 A TW 109129310A TW I746135 B TWI746135 B TW I7461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electric layer
collimator
holes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8032A (zh
Inventor
陳信宇
翁睿均
潘漢宗
張佑誠
黎俊朋
陳信樺
邱俊傑
劉彥江
許希丞
胡景翔
洪嘉駿
李佳烜
杜立揚
拉瓦亞 沙納卡瓦拉普
吳威鼎
蔣季宏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8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8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6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613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30Collima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4Filters in which spectral selection is performed by means of a conductive grid or array, e.g.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78Contact-type ima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32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31/023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the optical elements not being integrated nor being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揭露多功能準直器結構的製造方法。在一實施例中,光學準直器包含:介電層;基底;以及複數個通孔,其中介電層形成於基底上方,其中複數個通孔被配置為沿介電層的第一表面的橫向方向延伸的陣列,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垂直方向從介電層的第一表面延伸通過介電層和基底至基底的第二表面,其中基底具有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和第一厚度,且其中基底的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光學準直器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

Description

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係有關於半導體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為了防止來自周圍紅外光(infrared,IR)源的雜訊,接觸式影像感測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例如指紋感測器),通常使用玻璃濾光片。此類應用中的玻璃濾光片通常為厚的(例如400-500µm),以提供對周圍紅外光雜訊的有效過濾,特別是在大的入射角(>15°)的情況下。此導致笨重的組件及高成本。需要開發符合經濟效益的方法來過濾周圍紅外光,以減少接觸式影像感測器中的雜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光學準直器,光學準直器包含介電層;基底;以及複數個通孔,其中介電層形成於基底上方,其中複數個通孔被配置為沿介電層的第一表面的橫向方向延伸的陣列,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垂直方向從介電層的第一表面延伸通過介電層和基底至基底的第二表面,其中基底具有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和第一厚度,且其中基底的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光學準直器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提供半導體裝置,半導體裝置包含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以及光學準直器;其中光學準直器包括:第一介電層、第一基底和複數個通孔,其中第一介電層形成於第一基底上方,其中複數個通孔被配置為沿第一介電層的第一表面的橫向方向延伸的陣列,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垂直方向從第一介電層的第一表面延伸通過第一介電層和第一基底至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基底具有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和第一厚度,且其中第一基底的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光學準直器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
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半導體裝置的形成方法,此方法包含在有著第一介電層的第一基底上形成準直器結構,其中準直器結構包括複數個通孔,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垂直方向從第二介電層的第一表面延伸通過第二介電層和第二基底至第二基底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二基底具有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和第一厚度,且其中第二基底的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準直器結構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
要瞭解的是以下的揭露內容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範例,以實施提供之主體的不同部件。以下敘述各個構件及其排列方式的特定範例,以求簡化揭露內容的說明。當然,這些僅為範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例如,將理解的是,當一元件被敘述為“連接”或“耦接”另一元件時,此元件可直接連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一個或多個中間元件。
厚的紅外光玻璃可用於過濾接觸式影像感測器所不期望的周圍雜訊。這種設計導致笨重的結構並增加了這種接觸式影像感測器的成本。本發明呈現方法的各種實施例,這些實施例以緊密的設計和低成本將過濾功能整合至準直器,以同時對準入射光並過濾周圍雜訊。
第1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在半導體裝置上形成多功能準直器結構的方法100的流程圖。可以注意的是,方法100僅為範例,不意圖限制本發明實施例。因此,可在第1圖的方法100之前、期間和之後提供額外的操作,且本文僅簡要地描述一些其他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法100的操作可與分別如第2A、2B、2C、2D、2E和2F圖所示的各個製造階段的半導體裝置的剖面示意圖相關聯,這將在以下進一步詳細討論。
依據一些實施例,請參照第1圖,方法100開始於操作102,其中提供第一基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底包括至少一個光學感測元件和至少一個用於接觸的導電部件。依據一些實施例,方法100繼續至操作104,其中在第一基底的表面上沉積第一介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包括用於平坦化的二氧化矽。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也提供矽至氧化物熔融接合(Si-to-oxide fusion-bond)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也進行淺開口(即在第一介電層中部分蝕刻)。依據一些實施例,方法100繼續至操作106,其中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介電層上方接合第二基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透過晶圓接合製程接合至第一介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為有著整體雜質摻雜水平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的p型或n型矽基底。依據一些實施例,方法100繼續至操作108,其中將第二基底薄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薄化的第二基底具有厚度等於或大於75µm。依據一些實施例,方法100繼續至操作110,其中在薄化的第二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沉積第二介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包括二氧化矽。依據一些實施例,方法100繼續至操作112,其中在第二介電層上將光阻層圖案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的光阻層提供準直器結構的圖案。依據一些實施例,方法100繼續至操作114,其中形成通過第二介電層和薄化的第二基底的複數個通孔。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過使用圖案化的第一光阻層作為軟遮罩來蝕刻第二介電層,接著使用圖案化的第二介電層作為硬遮罩來蝕刻薄化的第二基底,以形成複數個通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介電層中也蝕刻至少一開口,以暴露出第一基底中的至少一導電部件,以用於接觸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進行化學蝕刻製程,以移除光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著將有著第一基底和通過第二介電層和薄化的第二基底的準直器結構的半導體裝置進行晶圓切割,以形成複數個晶粒。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著將複數個晶粒的每一者晶圓接合至第三基底,並進一步進行打線接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將複數個晶粒的每一者埋置於模造物中並封裝。
如上所提及,第2A-2F圖顯示透過第1圖的方法在各個製造階段之半導體裝置200的一部分的剖面示意圖。半導體裝置200可被包含在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中。再者,為了較佳地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概念,將第2A-2F圖簡化。雖然圖式顯示半導體裝置20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積體電路可包括許多其他裝置,例如電阻、電容、電感、熔絲等。為了清楚起見,第2A-2F圖未顯示其他裝置。
第2A圖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各個製造階段的其中一者,對應第1圖的操作102和104,包含第一基底202和第一介電層204的半導體裝置200的剖面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底202包括在光學感測元件區208(有時簡稱為光學感測區)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未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的每一者為接觸式影像感測器(CIS)。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觸式影像感測器為與要成像或掃描的物體直接接觸的影像感測器。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觸式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個偵測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偵測器偵測從物體表面發出的光。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偵測器的每一者包括以下物件的其中一者: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感測器和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感測器。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底202更包括兩個導電部件206。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底202為矽基底。替代地,第一基底202可包含其他元素半導體材料,例如鍺。第一基底202也可包含化合物半導體,例如碳化矽、砷化鎵、砷化銦和磷化銦。第一基底202可包含合金半導體,例如矽鍺、碳化矽鍺、磷化鎵砷和磷化鎵銦。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基底202包含磊晶層。舉例來說,第一基底202可具有在塊狀半導體上方的磊晶層。再者,第一基底202可包含絕緣層上覆半導體(semiconductor-on-insulator,SOI)結構。舉例來說,第一基底202可包含透過例如植氧分離(separation by implanted oxygen,SIMOX)的製程或其他合適技術(例如晶圓接合和研磨)形成的埋置氧化物(buried oxide,BOX)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底202也包含透過例如離子佈植及/或擴散實現的各種p型摻雜區及/或n型摻雜區。這些摻雜區包含n型井、p型井、輕摻雜汲極(lightly doped region,LDD)、重摻雜源極和汲極(source and drain,S/D)和被配置以形成各種積體電路(IC)裝置的各種通道摻雜輪廓,積體電路裝置例如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CMOS field-effect transistor,CMOS-FET)、影像感測器及/或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第一基底202可更包含其他功能部件,例如形成於基底中或基底上的電阻或電容。第一基底202更包含配置以將形成於第一基底202中的各種元件隔開的橫向隔離部件,例如淺溝槽隔離(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第一基底202中的各種元件更包含設置於源極和汲極上的矽化物、閘極和其他元件部件,以在通過局部互連在裝置之間耦接時,降低接觸電阻並增強製程相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底202包含至少一導電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導電部件可為源極、汲極或閘極電極。替代地,至少一導電部件可為矽化物部件,矽化物部件通常透過包含熱加熱、雷射照射或離子束混合的至少一者引入的燒結製程設置於源極、汲極或閘極電極上。矽化物部件可透過自對準矽化物技術形成於多晶矽閘極(通常被稱為 “多晶矽化金屬閘極(polycide gate)”)上或源極/汲極(通常被稱為“金屬矽化物(silicide)”)上。在另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導電部件可包含電容的電極或電阻的一端。在另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導電部件為連接至第一基底202中接觸式影像感測器的接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204包括以下其中一者的材料:二氧化矽、低介電常數(low-k)材料、其他合適的介電材料或前述之組合。低介電常數材料可包含氟化石英玻璃(fluorinated silica glass,FSG)、磷矽酸鹽玻璃(phosphosilicate glass,PSG)、硼磷矽酸鹽玻璃(borophosphosilicate glass,BPSG)、碳摻雜氧化矽(SiOx Cy )、黑鑽石(加州聖塔克拉拉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註冊)、乾凝膠、氣凝膠、非晶氟化碳、聚對二甲苯、雙苯並環丁烯(bis-benzocyclobutenes,BCB)、SiLK(密西根州密德蘭的陶氏化學(Dow Chemical)註冊)、聚醯亞胺及/或其他未來開發的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204透過矽烷氣體作為前驅物氣體以使用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來沉積。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204透過使用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製程來沉積。
第2B圖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各個製造階段的其中一者,對應第1圖的操作104,包含第一基底202和第一介電層204的半導體裝置200的剖面示意圖。在顯示的實施例中,在第一介電層204中的兩個淺開口210位於對應形成第一基底202中的兩個導電部件206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進行光微影製程並使用乾蝕刻或濕蝕刻,以進行第一介電層204中的部分蝕刻。
第2C圖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各個製造階段的其中一者,對應第1圖的操作106,包含第一基底202、第一介電層204和第二基底212的半導體裝置200的剖面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212包含矽基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212為雜質摻雜水平(即載子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的p型基底或n型基底。由於能隙偏移的緣故,第二基底212中雜質摻雜的高濃度導致在近紅外光(IR)區中的光吸收增加,其影響聲子輔助吸收和自由載子吸收。因此,有著高載子濃度的第二基底212的使用可透過限制周圍近紅外光到達第一基底202中的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以減少雜訊。替代地,依據材料的光學性質,第二基底212可包含其他元素半導體材料,例如鍺。第二基底212也可包含化合物半導體,例如碳化矽、砷化鎵、砷化銦和磷化銦。第二基底212可包含合金半導體,例如矽鍺、碳化矽鍺、磷化鎵砷和磷化鎵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212和第二基底212的雜質摻雜濃度的選擇可取決於所期望的工作波長範圍,例如在780nm與1100nm之間。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基底212包含磊晶層。舉例來說,第二基底212可具有在塊狀半導體上方的磊晶層。再者,第二基底212可包含絕緣層上覆半導體(SOI)結構。舉例來說,第二基底212可包含透過例如植氧分離(SIMOX)的製程或其他合適技術(例如晶圓接合和研磨)形成的埋置氧化物(BOX)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212透過晶圓接合製程接合至第一介電層204對應至光學感測元件區208的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晶圓接合製程為沒有任何額外的中間層的直接接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晶圓接合製程包括以下步驟的至少一者:表面預處理、在室溫中預接合以及在高溫下退火。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使用表面活化以避免高溫退火。
第2D圖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各個製造階段的其中一者,對應第1圖的操作108和110,包含在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上方的第二介電層214的半導體裝置200的剖面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二基底212接合至第一介電層204之後,將第二基底212進一步薄化以得到第一厚度,其中第一厚度取決於所期望過濾波長範圍(在780nm與1100nm之間)的吸收係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212以cm-1 為單位的吸收係數為第二基底212的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二基底212的能隙的函數。舉例來說,當第二基底212為矽基底時,隨著摻雜濃度增加,第二基底212的能隙降低,且吸收係數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底212透過乾蝕刻及/或濕蝕刻來蝕刻。在一些實施例中,薄化的第二基底212’具有厚度等於或大於75µm。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214沉積於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214包括以下其中一者的材料:二氧化矽、低介電常數(low-k)材料、其他合適的介電材料或前述之組合。低介電常數材料可包含氟化石英玻璃(FSG)、磷矽酸鹽玻璃(PSG)、硼磷矽酸鹽玻璃(BPSG)、碳摻雜氧化矽(SiOx Cy )、黑鑽石(加州聖塔克拉拉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註冊)、乾凝膠、氣凝膠、非晶氟化碳、聚對二甲苯、雙苯並環丁烯(BCB)、SiLK(密西根州密德蘭的陶氏化學(Dow Chemical)註冊)、聚醯亞胺及/或其他未來開發的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214透過矽烷氣體作為前驅物氣體以使用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PECVD)來沉積。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214透過使用物理沉積製程(例如濺鍍或蒸鍍)來沉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214透過使用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製程來沉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214具有厚度等於或大於3µm。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沉積第二介電層214之前,第二基底不與第一介電層204直接接觸的表面在被蝕刻之後進一步透過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CMP)來平坦化。
第2E圖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各個製造階段的其中一者,對應第1圖的操作112的半導體裝置200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在第二介電層214上將光阻圖案化。如以下所述,使用有著複數個開口218的圖案化光阻層216作為蝕刻第二介電層214和薄化的第二基底212’的遮罩,以在第一基底202上的第一介電層204的頂部上形成複數個通孔(即準直器結構)。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傳統的圖案化(例如光微影)製程之後,形成圖案化光阻層216,使準直器結構對準第一基底202的光學感測元件區208中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圖案化製程之前的初始光阻可包含回應光微影光源而圖案化的負型或正型光阻層。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初始光阻可包含回應電子束微影能量源而圖案化的電子束(electron beam,e-beam)光阻層(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初始光阻透過使用本領域已知的沉積製程(例如旋塗、噴塗、浸漬塗佈、滾筒塗佈或類似方法)形成於第二介電層214上方。接著,在可涉及各種曝光、顯影、烘烤、剝離、蝕刻和清洗製程的微影製程中將初始光阻圖案化。因此,形成圖案化光阻層216,使得複數個開口218暴露出第二介電層214的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如第2E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光阻層216中的複數個開口218為圓形並具有直徑4.2µm。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開口218的直徑在2-5µm的範圍中。
第2F圖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各個製造階段的其中一者,對應第1圖的操作114的半導體裝置200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在第二介電層214和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中形成複數個通孔220,移除圖案化光阻層216,且至少一導電部件206暴露出第一介電層204。在一些實施例中,先蝕刻第二介電層214以將圖案化光阻層216中的複數個開口218的圖案轉移至第二介電層214。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著通過圖案化的第二介電層214進一步蝕刻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以將第二介電層214的圖案轉移至薄化的第二基底21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層214和薄化的第二基底212’的蝕刻透過乾蝕刻製程及/或濕蝕刻製程來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之前,移除圖案化光阻層216。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光阻層216可透過使用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1-Methyl-2-pyrrolidone,NMP)、二甲基亞碸(Dimethyl sulfoxide,DMSO)或其他合適的移除化學物的一個或多個化學清潔製程來移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能需要加熱使用的化學物至高於室溫的溫度,以有效地溶解圖案化光阻層216。移除劑的選擇取決於圖案化光阻層216、第二介電層214以及薄化的第二基底212’的類型和化學結構,以確保這些層與化學清潔製程的化學相容性。在一些實施例中,清潔製程之後,接著為使用異丙醇或類似物,接著使用去離子水進行清洗。由於此製程的緣故,形成複數個通孔220(即準直器結構)通過第二介電層214和薄化的第二基底212’。在一些實施例中,準直器結構包括第二介電層214的頂表面222和側壁224。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導電部件206透過使用濕蝕刻製程或乾蝕刻製程以蝕刻第一介電層204中的兩個淺開口210而形成開口210’而暴露出來,以提供電性接點至第一基底202中的光學感測元件區208中的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光到達第一基底202的光學感測元件區208中的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時,準直器結構使入射光變窄且允許入射光對準特定方向。再者,有著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之形成於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中的準直器結構更能夠過濾不期望的周圍雜訊(例如近紅外光),並防止這些雜訊到達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準直器結構提供多個功能,使得在封裝期間能夠使用普通玻璃,進而降低成本,更進一步能夠在有限空間應用中使用接觸式影像感測器裝置。
第3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有著準直器結構的半導體裝置300的例示性剖面示意圖。在顯示的實施例中,依據第1圖描述的方法100製造準直器結構。特別來說,半導體裝置300包括有著光學感測元件區208的第一基底202、第一介電層204、在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中的複數個通孔220和第二介電層214。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的第二介電層214具有厚度302在1.5-2.5µm的範圍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薄化的第二基底212’具有厚度304在72-78µm的範圍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通孔220的每一者的直徑306在3-5µm的範圍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隔尺寸308在2.6-3.4µm的範圍中。
在顯示的實施例中,蝕刻至第二介電層214和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之複數個通孔220的側壁310垂直於第一介電層204的暴露表面。在半導體裝置300中有著理想側壁保護的理想蝕刻條件下得到的輪廓是用於顯示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實際的蝕刻條件(即不同方向的蝕刻速率)可導致例如錐形、底切、刻痕、彎曲、波紋等,進而改變通孔220的側壁輪廓。應注意的是,可從實際蝕刻條件得到的不同側壁輪廓都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中。
第4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300中第二介電層214和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中的蝕刻通孔的各種側壁輪廓400。各種側壁輪廓400包括在理想蝕刻條件下之有著垂直側壁310的第一輪廓402、由強側壁保護導致之有著錐形側壁310和在第二介電層214下完整底切416的第二輪廓404、由自發蝕刻反應導致之有著錐形側壁310和在第二介電層214下部分底切416的第三輪廓406、有著包括波紋418的側壁310的第四輪廓408、有著光滑彎曲側壁310的第五輪廓410、由扭曲離子軌道及/或化學蝕刻導致之有著錐形側壁310和在薄化的第二基底212’中的通孔底部的刻痕420的第六輪廓412、有著倒錐形側壁310的第七輪廓414以及有著錐形側壁310和在第二介電層214中被腐蝕的角落422的第八輪廓416。應注意的是,第4圖中的側壁輪廓是用於顯示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可從各種蝕刻條件得到的不同側壁輪廓都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中。可製造並使用通孔220的側壁310的不同輪廓,這些都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中。
第5A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有著準直器結構的半導體裝置500的例示性上視圖。在半導體裝置500中的準直器結構包括64個通孔220。在顯示的實施例中,每個通孔220具有圓形剖面。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不同形狀(例如正方形)之通孔220的剖面,且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中。在顯示的實施例中,通孔220以正方形單元502的8×8陣列排列。應注意的是,第5A圖中的半導體裝置500為顯示目的,可使用任何數量的通孔220,且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中。
第5B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有著準直器結構的半導體裝置500的例示性上視圖。在半導體裝置500中的準直器結構包括60個通孔220。在顯示的實施例中,每個通孔220具有圓形剖面。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不同形狀(例如正方形)之通孔220的剖面,且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中。在顯示的實施例中,通孔220以鑽石單元504的陣列排列。應注意的是,第5B圖中的半導體裝置500為顯示目的,可使用任何數量的通孔220,且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範圍中。
在一實施例中,光學準直器包含:介電層;基底;以及複數個通孔,其中介電層形成於基底上方,其中複數個通孔被配置為沿介電層的第一表面的橫向方向延伸的陣列,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垂直方向從介電層的第一表面延伸通過介電層和基底至基底的第二表面,其中基底具有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和第一厚度,且其中基底的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光學準直器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基底包含矽。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基底的第一厚度等於或大於75µm。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介電層的第二厚度在1.5-2.5µm的範圍中。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具有直徑在3-5µm的範圍中。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介電層包含二氧化矽。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過濾的波長範圍在780nm與1100nm之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包含: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以及光學準直器;其中光學準直器包括:第一介電層、第一基底和複數個通孔,其中第一介電層形成於第一基底上方,其中複數個通孔被配置為沿第一介電層的第一表面的橫向方向延伸的陣列,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垂直方向從第一介電層的第一表面延伸通過第一介電層和第一基底至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基底具有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和第一厚度,且其中第一基底的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光學準直器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形成於第二基底中,其中第二基底更塗覆有第二介電層,且其中光學準直器形成於第二介電層上方。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第一基底包含矽。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第一基底的第一厚度等於或大於75µm。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第一介電層的第二厚度在1.5-2.5µm的範圍中。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具有直徑在3-5µm的範圍中。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第一介電層包含二氧化矽。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過濾的波長範圍在780nm與1100nm之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的形成方法,包含:在有著第一介電層的第一基底上形成準直器結構,其中準直器結構包括複數個通孔,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垂直方向從第二介電層的第一表面延伸通過第二介電層和第二基底至第二基底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二基底具有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 cm-3 和第一厚度,且其中第二基底的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準直器結構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上述方法更包含在將第二基底形成及接合至第一基底上的第一介電層之前,其中第一基底包含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其中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對齊準直器結構,且其中第一介電層被配置於準直器結構與第一基底之間。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第二基底包含矽。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第二基底的第一厚度等於或大於75µm,且第二介電層的第二厚度在1.5-2.5µm的範圍中。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其中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具有直徑在3-5µm的範圍中。
前述內文概述了許多實施例的特徵,使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從各個方面更加了解本發明實施例。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且可輕易地以本發明實施例為基礎來設計或修飾其他製程及結構,並以此達到相同的目的及/或達到與在此介紹的實施例等相同之優點。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應了解這些相等的結構並未背離本發明的發明精神與範圍。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發明精神與範圍之前提下,可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變、置換或修改。
100:方法 102,104,106,108,110,112,114:操作 200,300,500:半導體裝置 202:第一基底 204:第一介電層 206:導電部件 208:光學感測元件區 210,210’:開口 212:第二基底 212’:薄化的第二基底 214:第二介電層 216:圖案化光阻層 218:開口 220:通孔 222:頂表面 224,310:側壁 302,304:厚度 306:直徑 308:尺寸 400:側壁輪廓 402:第一輪廓 404:第二輪廓 406:第三輪廓 408:第四輪廓 410:第五輪廓 412:第六輪廓 414:第七輪廓 416:第八輪廓 418:波紋 420:刻痕 422:角落 424:底切 502:正方形單元 504:鑽石單元
根據以下的詳細說明並配合所附圖式可以更加理解本發明實施例。應注意的是,根據本產業的標準慣例,圖示中的各種部件(feature)並未必按照比例繪製。事實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縮小各種部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說明。也應強調的是,附圖僅顯示出本發明的典型實施例,因此不應視為對範圍的限制,本發明可同等地應用於其他實施例中。 第1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形成半導體裝置的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第2A、2B、2C、2D、2E和2F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透過第1圖的方法在各個製造階段期間之有著準直器(collimator)的例示性半導體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第3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有著準直器的半導體裝置的例示性剖面示意圖。 第4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在準直器結構中的蝕刻開口的側壁輪廓的例示性剖面示意圖。 第5A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有著準直器的半導體裝置的例示性上視圖。 第5B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之有著準直器的半導體裝置的例示性上視圖。
200:半導體裝置
202:第一基底
204:第一介電層
206:導電部件
208:光學感測元件區
210’:開口
212’:薄化的第二基底
214:第二介電層
220:通孔
222:頂表面
224:側壁

Claims (7)

  1. 一種光學準直器,包括:一介電層;一基底;以及複數個通孔,其中該介電層形成於該基底上方,其中該複數個通孔被配置為沿該介電層的一第一表面的一橫向方向延伸的一陣列,其中該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一垂直方向從該介電層的該第一表面延伸通過該介電層和該基底至該基底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該基底具有一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cm-3和一第一厚度,且其中該基底的該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該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該光學準直器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其中該波長範圍在780nm與1100nm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光學準直器,其中該基底包括矽。
  3.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準直器,其中該介電層包括二氧化矽。
  4.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括: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以及一光學準直器;其中該光學準直器包括:一第一介電層、一第一基底和複數個通孔,其中該第一介電層形成於該第一基底上方,其中該複數個通孔被配置為沿該第一介電層的一第一表面的一橫向方向延伸的一陣列,其中該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一垂直方向從該第一介電層的該第一表面延伸通過該第一介電層和該第一基底至該第一基底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基底具有一整體雜質摻雜濃度 等於或大於1×1019cm-3和一第一厚度,且其中該第一基底的該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該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該光學準直器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其中該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形成於一第二基底中,其中該第二基底更塗覆有一第二介電層,且其中該光學準直器形成於該第二介電層上方。
  5. 如請求項4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一基底包括矽。
  6. 如請求項4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一介電層包括二氧化矽。
  7. 一種半導體裝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有著一第一介電層的一第一基底上形成一準直器結構,其中該準直器結構包括複數個通孔,其中該複數個通孔的每一者在一垂直方向從一第二介電層的一第一表面延伸通過該第二介電層和一第二基底至該第二基底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二基底具有一整體雜質摻雜濃度等於或大於1×1019cm-3和一第一厚度,且其中該第二基底的該整體雜質摻雜濃度和該第一厚度被配置為允許該準直器結構過濾一波長範圍的光;在將該第二基底形成及接合至該第一基底上的該第一介電層之前,其中該第一基底包括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其中該至少一光學感測元件對齊該準直器結構,且其中該第一介電層被配置於該準直器結構與該第一基底之間。
TW109129310A 2019-10-17 2020-08-27 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TWI746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655,763 2019-10-17
US16/655,763 US11448891B2 (en) 2019-10-17 2019-10-17 Multifunctional collimator for contact image sens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032A TW202118032A (zh) 2021-05-01
TWI746135B true TWI746135B (zh) 2021-11-11

Family

ID=7544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310A TWI746135B (zh) 2019-10-17 2020-08-27 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448891B2 (zh)
CN (1) CN112687708A (zh)
TW (1) TWI746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8891B2 (en) * 2019-10-17 2022-09-2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functional collimator for contact image sensors
TWI725765B (zh) * 2020-03-10 2021-04-21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表面微柱體結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暨其製作方法
WO2021183756A1 (en) * 2020-03-11 2021-09-16 LabForInvention Energy-efficient window coating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7998A (en) * 2009-08-20 2011-11-01 Innovalight Inc Methods for distinguishing a set of highly doped regions from a set of lightly doped regions on a silicon substrate
TW201531747A (zh) * 2014-01-27 2015-08-16 Forelux Inc 光學裝置
US9496435B2 (en) * 2013-05-22 2016-11-15 W&Wsens Devices, Inc. Microstructure enhanced absorption photosensitive devices
US9728662B2 (en) * 2012-11-01 2017-08-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emiconductor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CN107078145A (zh) * 2014-11-18 2017-08-18 王士原 经微结构增强吸收的光敏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8136B2 (en) * 2001-12-17 2009-04-14 Tecomet,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involving cast computed tomography collimators
JP3618090B2 (ja) * 2001-10-23 2005-02-09 株式会社ニレコ コリメータ及び分光測光装置
EP1721194A4 (en) * 2003-12-05 2010-01-13 Univ Pittsburgh NANO-OPTICAL METAL LENSES AND BEAMFORMING DEVICES
US7137708B2 (en) * 2004-06-23 2006-11-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filtration in projection systems
US7741636B2 (en) * 2006-01-09 2010-06-22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Programmable resistive RA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639249B2 (ja) * 2008-07-31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面発光レーザの製造方法及び面発光レーザアレイの製造方法、面発光レーザ及び面発光レーザアレイ、面発光レーザアレイを備えている光学機器
US9082673B2 (en) * 2009-10-05 2015-07-14 Zena Technologies, Inc. Passivated upstanding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8107149B2 (en) * 2009-04-29 2012-01-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egative index material-based modulator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474973B2 (en) * 2011-03-08 2013-07-02 Talex Optical Co., Ltd. Infrared absorbing polarized eyeglass lens
CN107209171A (zh) * 2014-10-21 2017-09-26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用于个人样品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US10559616B2 (en) * 2015-07-30 2020-02-11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354874B2 (en) * 2017-11-14 2019-07-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Directional processing to remove a layer or a material formed over a substrate
US10367020B2 (en) * 2017-11-15 2019-07-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olarizers for image sensor devices
US10763296B2 (en) * 2017-11-22 2020-09-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Biometric sensor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810934B2 (en) * 2018-04-03 2023-11-07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Image sensors including insulating layers in different pixel regions having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12106058A (zh) * 2018-05-07 2020-12-18 光波触控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指纹检测的紧凑型光学传感器
US10699092B2 (en) * 2018-05-08 2020-06-30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Optical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867198B2 (en) * 2018-07-03 2020-12-15 Gingy Technology Inc.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odule
US11514707B2 (en) * 2019-05-31 2022-11-2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ptical sensor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1454820B2 (en) * 2019-10-17 2022-09-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functional collimator for contact image sensors
US11448891B2 (en) * 2019-10-17 2022-09-2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functional collimator for contact image sens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7998A (en) * 2009-08-20 2011-11-01 Innovalight Inc Methods for distinguishing a set of highly doped regions from a set of lightly doped regions on a silicon substrate
US9728662B2 (en) * 2012-11-01 2017-08-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emiconductor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US9496435B2 (en) * 2013-05-22 2016-11-15 W&Wsens Devices, Inc. Microstructure enhanced absorption photosensitive devices
TW201531747A (zh) * 2014-01-27 2015-08-16 Forelux Inc 光學裝置
CN107078145A (zh) * 2014-11-18 2017-08-18 王士原 经微结构增强吸收的光敏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032A (zh) 2021-05-01
US11448891B2 (en) 2022-09-20
US20210116713A1 (en) 2021-04-22
US20230359056A1 (en) 2023-11-09
US20220373815A1 (en) 2022-11-24
CN112687708A (zh) 2021-04-20
US11726342B2 (en)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6135B (zh) 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TWI748615B (zh) 光學準直器、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US7791170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deep junction for electrical crosstalk reduction of an image sensor
TWI608600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作方法
KR102216894B1 (ko) 반도체 이미지 센서
US9768214B2 (en) Structure of dielectric grid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724073B (zh) 半導體影像感測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US20190096800A1 (en) Novel mim structure
TW201913988A (zh) 影像感測器裝置
US9153620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metal gri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30290675A1 (en) Interconnect structure
US9356060B2 (en) Image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TW201640612A (zh) 高介電係數介電層形成方法、影像感測裝置與其製造方法
JP2007067337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717795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TWI541988B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法
TWI685958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9560092B (zh) 光管结构、其制造方法及影像感测元件
TW202412288A (zh) 改善光譜反應的方法及製造光感測器的方法
JP2005317710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