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4331B - 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4331B
TWI744331B TW106117047A TW106117047A TWI744331B TW I744331 B TWI744331 B TW I744331B TW 106117047 A TW106117047 A TW 106117047A TW 106117047 A TW106117047 A TW 106117047A TW I744331 B TWI744331 B TW I7443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per
aforementioned
input
document form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2536A (zh
Inventor
武末秀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2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2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4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433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06Display of layout of documents; Preview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4Form filling; Mer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0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1Analysis of document content
    • G06V30/416Extracting the logical structure, e.g. chapters, sections or page numbers; Identifying elements of the document, e.g. auth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Abstract

能夠確實地得到與被輸入有手寫資訊的用紙相 同內容之電子化資料。

係具備有:載置面,係被載置有用紙,該 用紙,係被印刷有文書格式,並且係被印刷有用以對於文書格式作辨識之辨識資訊;和位置檢測部,係被配置在此載置面之背面側處,並檢測出由具備有能夠在用紙上描繪書寫軌跡之書寫工具的功能之電子筆所致之指示輸入位置;和讀取部,係用以讀取被印刷在用紙上之辨識資訊;和顯示控制部,係用以在顯示部之顯示畫面上顯示文書格式並且進行與藉由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由電子筆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相對應的顯示;和判別部,係基於藉由讀取部所讀取了的辨識資訊,來判別與辨識資訊相對應之文書格式的取得可否。當藉由判別部而判別了係成功取得了表文書格式時,係將在位置檢測部處之由電子筆所致之指示輸入位置的檢測設為有效。

Description

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能夠進行對於用紙的書寫並且亦能夠取得對於該用紙所書寫了的資訊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
伴隨著無紙化的要求,代替以原子筆或鉛筆等之書寫用具來對於用紙進行手寫輸入,而藉由使用電子筆等來輸入至具有檢測出電子筆之指示位置的感測器之位置檢測部的觸控板終端等之輸入裝置中以將使用電子筆所輸入了的書寫資訊作為電子資料來記憶一事係變得普及。
然而,此並不代表已成為不會有藉由書寫用具來對於用紙進行手寫輸入的機會,在各種的狀況下,仍係會被要求進行對於用紙之手寫輸入,並且,現狀而言,亦仍然多會有想要將該作了書寫的用紙作保存之需求。
因此,從先前技術起,係提供有下述一般之輸入裝置,其係當對於被載置在具備有感測器之位置檢測部的輸入面上之用紙而使用原子筆或鉛筆等之書寫用具或者是於芯體處具有原子筆功能之電子筆等而進行了手寫輸入時,將該被作了手寫輸入之書寫資訊藉由位置檢測部而 檢測出來,並成為能夠作為電子資料來記憶。
例如,在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07124號公報)中,係記載有下述之內容:亦即是,係藉由文書處理軟體等而作成原稿,並在將該原稿印刷在用紙上時,在觸控板之記憶部中,預先記憶該作了印刷的原稿之畫像資料,而在對於印刷了該原稿之用紙而藉由書寫用具來進行追加書寫時,藉由觸控板之座標輸入部來將其之電子性的書寫軌跡(座標資料)檢測出來並記憶在前述記憶部中。藉由此,在專利文獻1中,係成為能夠藉由將被記憶在記憶部中之座標資料和原稿的畫像資料作合成,來得到與被作了追加書寫之印刷原稿同樣的被作了電子化之文書。
又,在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02368號公報)中,係開示有一種手寫資訊處理系統,其係基於在被印刷有具備點圖案之格式之專用用紙上而藉由數位筆來進行手寫之操作,而收集手寫資訊或筆跡資訊,並藉由手寫資訊來對於個人資訊進行認證,並且對於手寫資訊作利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0712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02368號公報
另外,作為藉由書寫工具來對於用紙進行手寫輸入的狀況,使用印刷有預先被配置了既定之文書或記號或者是畫像等並且作為空欄(空白區域)而配置有1或複數之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所形成的文書格式之用紙的情況係為多。
例如,在醫院等處,係存在有像是問診單、進行手術或檢查時的同意書或承諾書、回診記錄書等之各種的文書格式,在該文書格式中,係存在有名字、地址、簽名等之輸入區域,並且也存在有僅限於像是患者、護理師、醫師等之特定的人才應該進行手寫輸入的輸入區域。
於先前技術中,一般而言,被手寫輸入至此些之各式各樣的文書格式之用紙中的手寫資訊,係例如進行有由作業員使用電腦等之文書處理功能來轉記至被作了電子化的文書格式之輸入區域中而將其電子資料化之處理,或者是將被手寫輸入至用紙中的手寫資訊藉由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裝置等來讀入並作電子資料化再合成至被作了電子化的文書格式中的處理。因此,係有著會耗費極大的成本之問題。
因此,當在此種被印刷有各式各樣的文書格式之用紙之各別的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中而輸入了手寫資訊時,若是存在有能夠得到與被輸入了該手寫資訊之用紙相同的內容、亦即是被印刷了的文書格式和手寫資訊之電 子化資料的上述一般之輸入裝置,則係成為不需要進行上述一般之作業員的再輸入處理或者是使用有OCR裝置之電子化處理,而能夠降低成本,因此係為非常便利。
但是,在上述之專利文獻1之輸入裝置的觸控板中,當將文書格式之原稿印刷在用紙上時,係需要具備將該被作了印刷的原稿之畫像資料預先作記憶之記憶部。故而,當存在有各式各樣之文書格式時,係必須要將該原稿之畫像資料全部預先記憶在記憶部中,作為記憶部,係成為需要使用大容量者。
又,在專利文獻1中,由於係以被載置在觸控板上而被進行手寫輸入的用紙之原稿的格式之畫像資料係已被記憶在記憶部中一事作為前提,因此,係並不具備有對於被載置在觸控板上的用紙是否身為被印刷有已被記憶在記憶部中之格式的用紙一事作確認之手段。因此,當將並未在記憶部中記憶有原稿之格式的畫像資料之用紙載置在觸控板上並對於該用紙輸入了手寫資訊的情況時,係並無法得到與被輸入了該手寫資訊之用紙相同內容的電子化資料,而亦有著無法達成該輸入裝置之原本的目的之問題。
又,在專利文獻2之數位筆之格式管理系統的情況時,係必須要使用利用有點圖案之專用的用紙,又,係有必要使用能夠辨識出該用紙之點圖案之特殊的數位筆,而反倒會耗費多餘的成本,將此種發明使用在上述一般之會成為需要進行手寫資訊之輸入的一般性之狀況中一 事,係有著欠缺實際性的問題。
又,在此專利文獻2的情況中,亦同樣的,由於係並不具備有對於用紙是否身為已使格式被儲存在資料庫中的專用用紙一事進行確認之確認手段,因此,假設當用紙並非身為將被記憶在資料庫中之格式和ANOTO方式之座標資訊圖案(點圖案)合成並作印刷的專用用紙的情況時,就算是對於該用紙而輸入了手寫資訊,也並無法得到與被輸入了該手寫資訊之用紙相同內容的電子化資料,而亦有著無法達成原本的目的之問題。
本發明,係以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之問題點的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一事,作為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特徵為,係具備有:載置面,係載置有用紙,該用紙,係印刷有被設置有用以進行手寫輸入之寫入區域的文書格式,並且印刷有用以對於前述文書格式作辨識之辨識資訊;和位置檢測部,係將藉由能夠對於用紙進行可視覺辨認之手寫的電子筆而伴隨著對於被載置在前述載置面上之前述用紙的手寫輸入操作所由前述電子筆而指示的位置之資訊檢測出來;和辨識資訊讀取部,係對於被印刷在前述用紙上的前述辨識資訊作讀取;和顯示部;和判別部,係判別是否能夠經由通訊網路來取得用以基於藉由前述辨識資訊讀取部所讀取了的前述辨識資訊而 將與被印刷有前述文書格式之前述用紙相對應的文書格式資訊顯示在前述顯示部處之前述文書格式資訊,基於前述判別部之判別結果,當能夠經由前述通訊網路而取得前述文書格式資訊的情況時,係使前述顯示部顯示經由前述通訊網路所取得了的前述文書格式資訊,並且使藉由前述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前述電子筆所指示之位置之資訊成為能夠顯示,當無法經由前述通訊網路而取得前述文書格式資訊的情況時,係在前述顯示部處將藉由前述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前述電子筆所指示之位置之資訊設為不可顯示。
由上述之構成的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係藉由讀取部來對於被印刷在載置於載置面上之用紙處的辨識資訊作讀取,並基於該讀取了的辨識資訊,來取得相對應的文書格式,並顯示在顯示部之顯示畫面上。此時,判別部,係根據對於顯示部之顯示畫面的顯示可否,來判別是否成功取得了與辨識資訊相對應之文書格式,當判別係能夠作顯示時,係將在位置檢測部處之由電子筆所致之手寫資訊之輸入處理設為可進行。
亦即是,判別部,係在對於被印刷有特定之文書格式的用紙之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而進行手寫輸入之前,先判別是否存在有被印刷在用紙上之文書格式的電子化資料,並根據該判別結果,來對於手寫資訊之輸入處理的進行可否作控制。
故而,若依據本發明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 則係能夠在文書格式被顯示在顯示部之顯示畫面上而對於已得到了相對應之文書格式之電子資料一事作了確認之後,再受理對於用紙之手寫資訊的輸入。因此,係能夠達成可確實地得到與被輸入了手寫資訊之用紙相同內容的電子化資料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之原本的目的。
又,於此情況,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由於係構成為將文書格式之電子資料,並非是預先記憶在記憶部中而是基於藉由讀取部所讀取了的辨識資訊來取得之,因此,文書格式之汎用性係為高,並且也不需要具備大容量的記憶部。
又,由於根據藉由讀取部所讀取了的辨識資訊所致之被印刷在用紙上之文書格式與該文書格式之電子資料之間的附加對應係為容易,因此,亦能夠容易地進行在被印刷於用紙上的文書格式之輸入區域中而藉由電子筆所進行了手寫輸入的手寫資訊之電子化資料、和文書格式之電子資料,此兩者之合成。因此,係並不需要使用如同專利文獻2一般之利用有點圖案的專用用紙及專用用紙所專用之數位筆。
若依據本發明,則在對於被印刷有特定之文書格式之用紙的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而輸入手寫資訊之前,由於係能夠對於被印刷在用紙上之文書格式的電子化資料之存在作確認,因此,係能夠達成可確實地得到與被 輸入了手寫資訊之用紙相同內容的電子化資料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之原本的目的。
1‧‧‧伺服器装置
2‧‧‧印表機
3‧‧‧觸控板終端
3S‧‧‧載置面
4‧‧‧電子筆
5‧‧‧攜帶終端
6‧‧‧通訊網路
8‧‧‧手寫資訊輸入用紙
31‧‧‧夾鉗構件
32‧‧‧條碼讀取機
[圖1]係為對於包含有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系統之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2]係為對於構成圖1之例的系統之伺服器裝置之構成例作展示之區塊圖。
[圖3]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圖1之例的系統之伺服器裝置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作展示之圖。
[圖4]係為對於用以針對在構成圖1之例的系統之伺服器裝置處的紙格式之登錄處理作說明之流程作展示之圖。
[圖5]係為對於在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中所被使用之手寫資訊輸入用紙之例作說明之圖。
[圖6]係為用以針對構成圖1之例的系統之伺服器裝置所具備的紙格式資料庫理作說明之圖。
[圖7]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圖1之例的系統之伺服器裝置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作展示之圖。
[圖8]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圖1之例的系統之伺服器裝置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作展示之圖。
[圖9]係為對於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的外觀作展示之圖。
[圖10]係為用以對於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的構造作說明之分解圖。
[圖11]係為對於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以及電子筆的電路構成例作展示之圖。
[圖12]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的一部分作展示之圖。
[圖13]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的一部分作展示之圖。
[圖14]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的一部分作展示之圖。
[圖15]係為對於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攜帶終端的構成例作展示之區塊圖。
[圖16]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攜帶終端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的一部分作展示之圖。
[圖17]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攜帶終端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的一部分作展示之圖。
[圖18]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攜帶終端之其他例的處理動作例 作說明之流程作展示之圖。
[圖19]係為對於用以針對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攜帶終端之其他例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流程作展示之圖。
[圖20]係為用以針對構成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之攜帶終端之其他例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之圖。
[圖21]係為用以對於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之其他例之重要部分作說明之圖。
以下,參考圖面,對於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以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的實施形態作說明。
圖1,係為對於包含有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手寫資訊管理系統的其中一例之構成例的概要作展示之圖。此手寫資訊管理系統,係由文書格式及手寫資訊管理伺服器裝置(以下,單純稱作伺服器裝置)1、和印表機2、和用以輸入手寫資訊之觸控板終端3、和用以對於此觸控板終端3而輸入手寫資訊之電子筆4、以及與觸控板終端3進行通訊之攜帶終端5,而構成之。另外,攜帶終端5,係具備有進行基於在觸控板終端3處所被輸入了的手寫資訊而致之訊號處理並且透過通訊網路6來與伺服器裝置1進行協同處理之功能,並且亦能夠組入至觸控板終端3中。攜帶終端5和伺服器裝置1,係透過 通訊網路6而被作連接。通訊網路6,係可藉由包含有包括網際網路或行動電話網路之公眾網路者來構成之。又,通訊網路6,係亦可為使用Wi-Fi(註冊商標)之無線LAN。又,通訊網路6,係亦可為將伺服器裝置1與攜帶終端5之間藉由有線來作連接之LAN的構成。
在此系統中,當對於被印刷有特定之文書格式之用紙而輸入了手寫資訊時,係構成為能夠同時得到被輸入了該手寫資訊之用紙以及藉由手寫所輸入至了被印刷在該用紙上之文書格式中的資訊之電子化資料的雙方。
此系統之利用者,係作成所希望的文書格式,並將其登錄在伺服器裝置1中。於此情況,利用者,係可將在所利用之特定大小的用紙上印刷有所希望之文書格式者提供至伺服器裝置1處並進行登錄要求,亦可透過通訊網路6,來將身為像是PDF資料、JPEG資料、BITMAP資料或者是其他之資料形式的文書資料並且包含有前述文書格式之文書資料(亦可為與用紙相對應之例如畫像資料),提供至伺服器裝置1處,並進行登錄要求。在此例中,用紙之大小,係設為與後述之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所具備的感測器之位置檢測區域之大小相對應者,在此例中,係設為A4尺寸。
在伺服器裝置1處,係受理此文書格式之登錄要求,並對於該受理了的文書格式賦予辨識資訊,而在資料庫中登錄必要之資料。於此例之情況中,在伺服器裝置1處,係對於具備有文書格式之用紙而賦予辨識資訊,或 者是,當由複數之頁面所成之用紙的各別之頁面為具備有固有之文書格式的情況時,係對於各別之頁面而賦予辨識資訊。以下,將此辨識資訊稱作紙ID。又,在以下之說明中,係設為將文書格式稱作紙格式。而,在此例中,伺服器裝置1,係針對各紙格式之每一者,而作為紙ID來賦予獨特之辨識資訊,在此例中,係設為賦予條碼。
在作為紙格式之資料而保存於伺服器裝置1之資料庫處的資料中,係包含有:被描繪有紙格式之用紙或是由複數頁面所構成之用紙的各頁面、和與此些之用紙或頁面相對應之印刷用資料或顯示用資料、和代表與紙格式相對應之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的區域座標資料、以及應輸入至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中的資訊之屬性資料等。如同後述一般,代表在紙格式中所包含的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的區域座標資料,係設為與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所具備的感測器之位置檢測區域之座標資料相對應。
而,伺服器裝置1,係因應於從將紙格式作了登錄的利用者而來之印刷要求,而藉由印表機2來將印刷有該被作了登錄的紙格式之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提供給利用者。或者是,伺服器裝置1,係因應於從將紙格式作了登錄的利用者而來之印刷要求,而將該被作了登錄的紙格式之印刷用資料透過通訊網路6來送訊至利用者之電腦等處。於此情況,利用者係成為藉由被與自身之電腦作了連接的印表機2,來得到印刷有該被作了登錄的紙格式之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
於此情況,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處,係被印刷有藉由伺服器裝置1所賦予了的紙ID,在此例中,係在特定之位置處被印刷有與紙ID相對應之條碼。亦即是,如同圖1中所示一般,當利用者在伺服器裝置1處而登錄被印刷有紙格式之用紙7時,紙ID係並未被作印刷,但是,在因應於從利用者而來之印刷要求而藉由印表機2所印刷了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在此例中係為左上端部處,係被印刷有作為紙ID之條碼8BC。
另外,在此例之系統中,如同後述一般,伺服器裝置1,係構成為對於被登錄了的紙格式之各者,而將被作了手寫輸入的手寫資訊附加有對應地來作管理。因此,在對於伺服器裝置1之紙格式的登錄時,係被課徵費用。課徵費用,係可針對每1個的紙格式而分別進行,亦可採用以月單位或年單位來無關於所登錄了的紙格式之數量地而進行一定額度之課徵費用的課徵費用契約。
被印刷有作為紙ID之條碼8BC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在本發明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中,係成為被輸入手寫資訊之用紙。
在此實施形態中,係藉由觸控板終端3和電子筆4以及攜帶終端5,來構成由本發明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在此實施形態中,觸控板終端3和攜帶終端5,係藉由近距離無線通訊規格、例如藉由藍牙(註冊商標)規格的無線通訊,而被作連接。另外,觸控板終端3和攜帶終端5,係亦可藉由其他之近距離無線通訊規格 而被作無線連接,例如係亦可藉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纜線而被作連接。
又,在此實施形態中,電子筆4與觸控板終端3之間,係成為能夠藉由電磁感應方式來進行訊號之授受,如同後述一般,在觸控板終端3處,係設為能夠藉由其之位置檢測部而檢測出由電子筆所指示的位置並且取得從電子筆4而來之筆壓資訊與辨識資訊者。以下,將用以對於電子筆4之各者作辨識的辨識資訊,稱作筆ID。
觸控板終端3,係具備有將觸控板裝置輸入用紙8卡止於被形成在位置檢測部之輸入面上的載置面上之夾鉗構件31。此夾鉗構件31,在此例中,係構成為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上端的亦包含被形成有條碼8BC之部分的區域作覆蓋,並成為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作按壓而作卡止。而,在此夾鉗構件31之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相對向之面側處,係被設置有構成紙ID之讀取部的條碼讀取機32。
又,此實施形態之電子筆4,係具備有對於被卡止在觸控板終端3之載置面上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而與使用有原子筆或鉛筆等所進行的書寫同樣地來進行書寫之功能。在此例中,係藉由將電子筆4之芯體以具備有和原子筆之替芯相同之構成者來構成之,而構成為能夠對於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來與藉由原子筆所進行之書寫同樣的而進行可視覺辨認之書寫。
在觸控板終端3處,係於載置面之背面側處, 配置有包含感測器之位置檢測部,而構成為當藉由電子筆4之原子筆書寫功能而對於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進行了書寫時,能夠與此同時地,而藉由位置檢測部來將該書寫軌跡作為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書寫資料)而檢測出來。
攜帶終端5,係為具備有具有顯示畫面之顯示部的資訊處理裝置,在此例中,例如係被設為平板型終端之構成。而,在此攜帶終端5中,係構成為預先被安裝有用以進行在此系統中所必要的處理之應用程式。又,同樣的,在觸控板終端3中,亦係構成為預先被安裝有用以進行在此系統中所必要的處理之應用程式。
亦即是,觸控板終端3,當藉由夾鉗構件31而被卡止有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時,係藉由條碼讀取機32,來讀取被印刷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上的作為紙ID之條碼8BC,並將該讀取了的條碼資訊送出至攜帶終端5處。
攜帶終端5,若是從觸控板終端3而接收條碼資訊,則係將所接收了的條碼資訊或者是與條碼資訊相對應的紙ID,透過通訊網路6來送訊至伺服器裝置1處。如此一來,伺服器裝置1,係判別是否被登錄有與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當判別係並未登錄時,係將此結果對於攜帶終端5作返訊,又,當判別係有登錄時,係將對應於紙ID而記憶在資料庫中的紙格式之顯示資料對於攜帶終端5作返訊。
攜帶終端5,當從伺服器裝置1而接收了代表 係並未登錄有與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之結果的返訊時,係對於觸控板終端3,而送訊代表係尚未完成用以輸入手寫資訊之準備的內容之準備未完成資訊。又,攜帶終端5,當從伺服器裝置1而接收了與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之顯示資料時,係將由該顯示資料所致的紙格式顯示在顯示畫面上,並且對於觸控板終端3,而送訊代表已完成了用以輸入手寫資訊之準備的內容之準備完成資訊,而移行至從觸控板終端3而來的資料之受理狀態。
觸控板終端3,當從攜帶終端5而受訊了代表準備未完成之資訊時,係並不進行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的檢測動作,或者是並不將所檢測出的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送訊至觸控板終端3處。又,觸控板終端3,當從攜帶終端5而受訊了代表準備完成之資訊時,係對應於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的檢測,而將該所檢測出的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與筆ID或筆壓資訊等之附加資訊一同地來送訊至觸控板終端3處。此時,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係身為對於紙格式之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而作了手寫輸入之資訊。
而,觸控板終端3,若是存在有從利用者而來之操作結束指示,則係將該操作結束指示送至攜帶終端5處,而將對於攜帶終端5之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以及筆ID或筆壓資訊等之附加資訊的送訊結束。
攜帶終端5,若是接收從觸控板終端3而來之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以及筆ID或筆壓資訊等 之附加資訊,則係將其儲存在緩衝記憶體中,並且在顯示畫面上,顯示基於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所得到的藉由電子筆4而作了手寫輸入之資訊。又,攜帶終端5,若是從觸控板終端3而接收了操作結束指示,則係將儲存於緩衝記憶體中之至今為止所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的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書寫資訊)以及筆ID或筆壓資訊等之附加資訊,與紙ID附加有對應地來送訊至伺服器裝置1處,並進行記入完成資料之儲存要求。此時,在從攜帶終端5所送訊至伺服器裝置1處的書寫資訊中,係附加有時間戳記。藉由此,就算是被與相同的筆ID附加有對應的手寫輸入資訊,也成為能夠基於時間戳記來藉由時間資訊而對於書寫資訊作辨識。
伺服器裝置1,係將從攜帶終端5所接收了的被與紙ID相互附加有對應之藉由電子筆4而作了手寫輸入的資訊,在手寫資訊之儲存部中,與所受訊了的紙ID相互附加對應地而作記憶。
伺服器裝置1,若是從利用者而被要求有登錄資訊之提供,則係將被與紙ID附加關連地而作了記憶的資訊讀出,並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在攜帶終端5處,係將所受訊了的資料,基於時間戳記來可辨識地顯示在畫面上。利用者,係能夠與紙格式一同地,而對於基於時間戳記而被手寫至紙格式中的資訊或者是對於勾選盒之勾選等的以手寫所進行之操作指示作確認。
如同上述一般,在此實施形態之手寫資訊輸 入裝置中,係在攜帶終端5處,基於是否能夠從伺服器裝置1來取得紙格式之資料一事(換言之,基於是否能夠在顯示畫面上顯示紙格式之資料一事),來對於與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被儲存於伺服器裝置1中一事作確認。而,由於係僅在能夠取得此確認時,才在觸控板終端3處,使對於藉由夾鉗構件31所卡止了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手寫資訊之輸入處理成為能夠進行,因此,係並不會發生當對於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手寫資訊被作了輸入時而無法得到所期望的電子資料的事態。
接下來,對構成圖1之系統的各部之詳細內容,更進一步作說明。
[關於伺服器裝置1]
圖2,係為對於伺服器裝置1之構成例作展示之區塊圖。此例之伺服器裝置1,係如同圖2中所示一般,對於藉由電腦所構成的控制部101,而透過系統匯流排100,來連接有通訊部102、受訊資訊處理部103、紙格式登錄處理部104、紙格式顯示資訊提供部105、儲存處理部106、記入完成紙資訊提供部107、印刷要求處理部108、用紙讀取機109、條碼資料庫110、紙格式資料庫111、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的各者,而構成之。
通訊部102,係透過通訊網路6而被與攜帶終端5作連接,並進行用以進行紙格式之登錄、送訊等的資料通訊。
受訊資訊處理部103,係對於透過通訊部102所受訊了的受訊資訊進行判別,並因應於該判別結果來進行將受訊資訊傳送至必要之各部處的處理。
紙格式登錄處理部104,係當透過受訊資訊處理部103而受理了從利用者而來之紙格式登錄要求時,進行如同於後所詳細敘述一般之紙格式登錄受理處理,並將受理了登錄的紙格式之資料,儲存在紙格式資料庫111中。紙格式登錄處理部104,係具備有用以從在登錄要求時所受理了的紙格式之資料來檢測出手寫資訊之輸入區域的資料處理引擎。在紙格式資料庫111中,係被定義並登錄有與構成紙格式之各別的輸入區域相對應之屬性資訊。
對於各個的輸入區域(輸入項目)中,係將代表此輸入區域之位置的位置資訊,和輸入區域之屬性或者是被輸入至輸入區域中之資訊之屬性,相互附加關連地而作登錄,該資訊之屬性,例如係為「對於輸入區域之資訊輸入是否為必須」、「與依存於被輸入了的輸入區域而被輸入之其他的輸入區域之間之依存性」、或是「被輸入至輸入區域中之資訊是否為文本、數字、布林值(真或偽)、簽名」、或者是「能夠以哪個國家的語言來輸入」的屬性。故而,如同後述一般,在使用所希望的紙格式來藉由觸控板終端3而進行了包含手寫資訊之資訊的輸入時,攜帶終端5,係將與所使用了的紙格式相對應之屬性資訊,基於紙ID來從伺服器裝置1之紙格式資料庫111而取得之,並對於從觸控板終端3所送訊而來的輸入資訊,來 藉由對於與構成紙格式之各別的輸入區域相對應之屬性資訊作參照,而能夠進行關連於「基於被分配至輸入者(記入者)所使用的電子筆處之筆ID所得知的對於各別之輸入區域的輸入之可否權限」、「相對於針對特定之輸入區域的輸入而對於其他之輸入區域的輸入會成為有所限定等的輸入區域間之依存性」、「在進行文本轉換或畫像辨識時之辨識精確度的提升」或者是「所輸入了的資訊之適當性」等等的處理。
紙格式顯示資訊提供部105,當透過受訊資訊處理部103而接收了從攜帶終端5而來之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時,係進行對應於從攜帶終端5而來之紙ID而提供紙格式之顯示資料的處理。
儲存處理部106,當透過受訊資訊處理部103而接收了從攜帶終端5而來之包含紙ID以及被作了手寫輸入之資訊的手寫資訊儲存要求時,係進行將從攜帶終端5所送訊而來之紙ID以及被作了手寫輸入的資訊儲存在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中的處理。
記入完成紙資訊提供部107,係因應於從受訊資訊處理部103所傳送而來之記入完成資料提供要求,而將對應於紙ID而儲存在紙格式資料庫111中的紙格式之資料、和對應於紙ID而儲存在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中之紙記入資料(手寫資訊),此兩者作合成,而產生記入完成紙資訊,並送訊至資訊要求源頭處。
印刷要求處理部108,當透過受訊資訊處理部 103而受理了從利用者而來之對於已登錄的紙格式之印刷要求時,係進行基於該印刷要求而產生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並作為印刷用而提供給利用者的處理。當從利用者而接收有對於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自身之要求的情況時,印刷要求處理部108,係藉由送訊用以藉由印表機來進行印刷之資訊,來印刷所期望之張數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並提供給利用者。
用紙讀取機109,係為當利用者係以印刷有利用者所希望的紙格式之用紙的形態來進行了紙格式登錄要求時,用以對於該用紙進行讀取並形成紙格式之資料的處理部。
條碼資料庫110,係儲存有作為賦予至紙格式處之紙ID的條碼之資訊。
紙格式資料庫111,係將被作了登錄的紙格式之資料,與其之屬性資訊一同作儲存。
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係為將從攜帶終端5所送訊而來的手寫資訊,與紙ID相互附加對應地而作儲存之記憶體。另外,在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中,係亦可構成為將把紙格式之資料和被輸入至手寫資訊輸入區域中的手寫資訊作了合成後之資訊,與紙ID相互附加對應地而預先作記憶。於此情況,記入完成紙資訊提供部107,係構成為根據從受訊資訊處理部103所傳送而來之記入完成資料的提供要求,而特定出紙ID,並從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而取得與該紙ID相對應之記入完成資料,而送訊至要 求者側處。
另外,受訊資訊處理部103、紙格式登錄處理部104、紙格式顯示資訊提供部105、儲存處理部106、記入完成紙資訊提供部107、印刷要求處理部108之各處理部,係可採用使控制部101藉由軟體程式來實行之功能處理部的構成。
[伺服器裝置1之處理動作]
圖3,係為對於伺服器裝置1之處理動作的主常式(routine)作展示之流程圖。另外,以下之伺服器裝置1之處理動作,係作為採用使控制部101將受訊資訊處理部103、紙格式登錄處理部104、紙格式顯示資訊提供部105、儲存處理部106、記入完成紙資訊提供部107、印刷要求處理部108之各處理部設為藉由軟體程式來實行之軟體功能處理部的情況來作說明。
首先,控制部101,係判別是否受理了紙格式登錄要求(步驟S101),當判定為作了受理時,係實行紙格式登錄處理常式(步驟S102)。關於此紙格式登錄處理常式之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圖4)。若是此步驟S102之紙格式登錄處理常式結束,則控制部1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1,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101以後之處理。
當在步驟S101中,判定為係並未受理紙格式登錄要求時,控制部101,係判別是否受理了紙格式印刷要求(步驟S103),當判定為作了受理時,係實行紙格式 印刷要求回應處理常式(步驟S104)。關於此紙格式印刷要求回應處理常式之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圖7)。若是此步驟S104之紙格式印刷要求回應處理常式結束,則控制部1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1,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101以後之處理。
當在步驟S103中,判定為係並未受理紙格式印刷要求時,控制部101,係判別是否受訊了伴隨有紙ID之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步驟S105),當判定為作了受訊時,係實行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回應處理常式(步驟S106)。關於此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回應處理常式之詳細內容,係於後再述(圖8)。若是此步驟S106之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回應處理常式結束,則控制部1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1,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101以後之處理。
當在步驟S105中,判定為係並未受訊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時,控制部101,係判別是否受訊了記入完成資料提供要求(步驟S107),當判定為作了受訊時,係實行記入完成資料提供處理(步驟S108)。此記入完成資料提供處理,係為由記入完成紙資訊提供部107所進行者,並如同前述一般,為根據從受訊資訊處理部103所傳送而來之記入完成資料提供要求而特定出紙ID,並從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而取得與該紙ID相對應之記入完成資料,而送訊至要求者側處的處理。
若是此步驟S108之記入完成資料提供處理結束,則控制部1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1,並反覆進行 此步驟S101以後之處理。又,當在步驟S107中而判別係並未受訊記入完成資料提供要求時,亦同樣的,控制部1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101,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101以後之處理。
[紙格式之登錄處理常式]
參考圖4之流程圖以及圖5、圖6,針對前述之步驟S102之紙格式之登錄處理常式之例作說明。另外,在步驟S101處之紙格式登錄要求的受理中,係存在有透過通訊部102而受訊了作為資料之紙格式資訊之登錄要求的情況、和基於由利用者而提供了被印刷有紙格式之用紙一事所進行的紙格式登錄要求的情況。於後者的情況中,由利用者所提供的用紙,係藉由用紙讀取機109而被作讀取,並被導入至伺服器裝置1中。而,當受理了紙格式登錄要求時,伺服器裝置1,係賦予用以對於利用者作辨識之辨識資訊(以下,稱作利用者ID),並與所受理了的利用者名稱附加有對應地來作管理。
若是紙格式之登錄處理常式開始,則控制部101,係如同圖4中所示一般,首先取得進行登錄之紙格式(步驟S111)。接著,控制部101,係產生所取得了的紙格式之印刷用以及顯示用資料(步驟S112)。
接著,控制部101,係對於所取得了的紙格式進行解析,並將成為空欄的應被輸入手寫資訊之手寫資訊記入區域檢測出來(步驟S113)。進而,控制部101,係 根據所取得了的紙格式,來對於所檢測出的手寫資訊記入區域之屬性作辨識,並且取得所檢測出的手寫資訊記入區域之區域座標資料(步驟S114)。
如同前述一般,在此例中,被登錄有紙格式之用紙之大小,係設為與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的位置檢測區域之大小相對應者,在此例中,係設為A4尺寸。手寫資訊記入區域的區域座標資料,係與藉由此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座標資料相對應。故而,當被印刷有紙格式之用紙被裝著於觸控板終端3之既定之位置處時,被登錄了的手寫資訊輸入區域之座標資料,係與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之座標資料相對應。
例如,針對當被印刷有被進行登錄要求之紙格式的用紙係身為如同圖5(A)中所示一般者的情況,對於步驟S113以及步驟S114的處理作說明。亦即是,如同圖5(A)之例中所示一般,在紙格式中,係設置有格式名稱之標記區域9,並且設置有手寫資訊記入區域,該格式名稱之標記區域9,係代表被印刷有該紙格式之輸入用紙的名稱,例如承諾書、同意書、問診單等,該手寫資訊記入區域,係為「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簽名」等。在步驟S113中,係檢測出此些之手寫資訊記入區域。
之後,在步驟S114中,係藉由對於被記載在各個的手寫資訊記入區域近旁處之與手寫資訊記入區域相對應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簽名」等 之輸入項目的文字作判讀,來將各個的手寫資訊記入區域之屬性,例如作為文本、英文數字、數字、影像來取得之。進而,在步驟S114中,係取得對於各個的手寫資訊記入區域作特定之區域座標資料。於此情況,各個的手寫資訊輸入區域,由於在此例中係身為矩形區域,因此,係能夠藉由各個的矩形區域之左上的點和右下的點,來將其之區域範圍特定出來。亦即是,如同圖5(B)中所示一般,例如當將用紙之左上角隅P0作為座標之原點時,「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簽名」之各個的手寫資訊記入區域,係能夠藉由身為上述之矩形區域之左上之點與右下之點之2點的對之[P1(X1,Y1)、P2(X2,Y2)]、[P3(X3,Y3)、P4(X4,Y4)]、[P5(X5,Y5)、P6(X6,Y6)]、[P7(X7,Y7)、P8(X8,Y8)],而特定出來。於此,可以容易理解到,若是基準位置P0為與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之基準位置相互一致,則各座標,係與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的座標相對應。
另外,在上述之例中,相對於各個的手寫資訊記入區域之屬性資訊或者是區域座標資料,雖係為被自動性作設定者,但是,當然的,係亦可使用鍵盤、滑鼠等來藉由手動輸入而進行設定。
接續於步驟S114之後,控制部101,係對於受理了登錄要求之紙格式賦予紙ID(步驟S115)。亦即是,在此實施形態中,由於係賦予與紙ID相對應之條碼,因 此,控制部101,係從條碼資料庫110來取得被與紙格式之紙ID相互附加有對應的條碼,並作為受理了登錄要求之紙格式的紙ID而賦予之。
接著,控制部101,係與所賦予了的紙ID相互附加對應地,而在紙格式資料庫111中,儲存包含有紙格式之顯示資料以及手寫資訊輸入區域之資料等的登錄資料(步驟S116)。
在圖6中,對於紙格式資料庫111之儲存資料之例作展示。此圖6中所示之登錄資料,係為圖5之例之紙格式的情況時之登錄資料。如同此圖6中所示一般,作為登錄資料,係包含有代表輸入用紙之名稱的紙格式之格式名稱(承諾書、同意書、問診表等)、和作為紙ID之條碼、和利用者ID以及利用者名稱、和顯示、印刷用資料、和手寫資訊輸入區域之記入區域ID、和手寫資訊輸入區域之項目名稱、項目屬性、和區域座標資料等。
接續於步驟S116之後,控制部101,係將登錄在資料庫中的利用者ID,對於進行了紙格式之登錄要求的利用者作返訊,並將登錄結束一事對利用者作通知(步驟S117)。之後,係對於利用者而實行關於紙格式之登錄處理的課徵費用(步驟S118),並結束此紙格式之登錄處理常式。
[紙格式印刷要求回應處理常式]
參考圖7之流程圖,針對前述之步驟S104之紙格式印 刷要求回應處理常式之例作說明。
伺服器裝置1之控制部101,係取得在紙格式印刷要求中所包含的利用者ID(步驟S121),並將被儲存於紙格式資料庫111中的被與該利用者ID附加有對應之紙格式讀出,且例如將其之格式名稱的一覽提供至要求者側(步驟S122)。
相對於此,利用者,係從所提供的一覽之中來選擇應進行印刷的紙格式。控制部101,係判別是否接收了對於經由該利用者所選擇了的紙格式作特定之資料(步驟S123)。之後,在步驟S123中,當判別係接收了對於所選擇了的紙格式作特定之資料時,控制部101,係從紙格式資料庫111而取得被選擇了的紙格式(步驟S124)。
接著,控制部101,係對於被賦予至所取得了的紙格式處之作為紙ID之條碼作認定(步驟S125),並產生附加有該條碼之紙格式之印刷用資料,而提供至進行了印刷要求之對象側(步驟S126)。在此步驟S126中,係亦包含有在伺服器裝置1處所具備的印表機2處而藉由所產生了的印刷用資料來印刷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並作提供的操作。
在圖5(B)中,對於如此這般所提供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例作展示。亦即是,在圖8(B)之例中,如同前述一般,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左上端處,係被印刷有作為紙ID之條碼8BC。
[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回應處理]
參考圖8之流程圖,針對前述之步驟S106之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回應處理常式之例作說明。
伺服器裝置1之控制部101,係取得在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中所包含的紙ID(步驟S131),並參照紙格式資料庫111,而判別是否存在有被與該紙ID附加有對應而作了登錄的紙格式(步驟S132)。
當在步驟S132中,判定為係並不存在有被登錄之紙格式時,控制部101,係將代表對於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作拒絕的要求NG,通知至進行了要求的對象處(步驟S133),並結束此處理常式。
又,當在步驟S132中,判定為係存在有被登錄之紙格式時,控制部101,係將與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的顯示用資料,送訊至進行了要求的對象處(步驟S134)。
接續於步驟S134之後,控制部101,係對於受訊記入完成資料之儲存要求一事作等待(步驟S135)。之後,在步驟S135中,當判別係受訊了記入完成資料之儲存要求時,控制部101,係將利用被與紙ID附加有對應的紙格式所輸入了的手寫資訊,儲存在紙記入資料記憶體112中(步驟S136)。之後,結束此處理常式。
[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實施形態]
如同前述一般,在此實施形態中,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係由觸控板終端3和電子筆4以及攜帶終端5所成。以下,針對觸控板終端3和電子筆4以及攜帶終端5之構成例作說明。
<觸控板終端3的構成例>
圖9以及圖10,係對於在此實施形態中之觸控板終端3的硬體構成例作展示。
[觸控板終端3之外觀和基本構成]
圖9,係為用以對於在此實施形態中之觸控板終端3的外觀作說明之圖。如同圖9中所示一般,此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3,係將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輸入面,作為用紙之載置面3S。而,此例之觸控板終端3,係在載置面3S之上端部處,具備有挾持用紙(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並固定在身為觸控板終端3之指示輸入面的載置面3S上之夾鉗構件31,並具備有與被稱作文件夾(binder)等而被廣泛利用的文具相同之外觀。
在此實施形態中,於身為載置面3S之背面側的觸控板終端3之內部,係搭載有電磁感應授受方式之位置檢測部300。對於觸控板終端3,係能夠藉由電子筆4來進行座標資料之輸入。電子筆4,係具備有藉由與被搭載於觸控板終端3之內部的位置檢測部300協同動作,而反覆送訊能夠藉由位置檢測部300來受訊的位置檢測用訊號之 功能(座標指示功能)。又,電子筆4,係藉由具備有被填充有可視覺辨認之墨水之芯體4S、和被設置在該芯體4S之端部處的尖端部(筆尖)4T,而亦具備有能夠在用紙(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上可視覺辨認地殘留筆跡的功能(原子筆功能)。
電子筆4,在此實施形態中,係如同前述一般,成為能夠藉由電磁感應方式來與觸控板裝置3之位置檢測部300的感測器部進行訊號之授受,來藉由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而檢測出其之指示位置。此實施形態之電子筆4之機械性的構成,除了芯體為具備有原子筆功能一事以外,由於係可使用公知之電磁感應方式之電子筆的構成,因此,於此,針對其之機械性構成,係省略圖示。
如同圖9中所示一般,係能夠對於在觸控板終端3上藉由挾持構件31所作了卡紙的用紙,而使用電子筆4之原子筆功能來視覺性地書寫文字或記號或者是描繪繪畫。此時,同時地,藉由以電子筆4之座標指示功能來從電子筆4而朝向位置檢測部300所送訊之訊號,與被形成在用紙上之筆跡相對應的作為指示位置之資訊之座標資料,係藉由位置檢測部300而被檢測出來,並作為電子資料而被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此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3,係具備有用以暫時性地記憶被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之電子資料的緩衝記憶體(暫時記憶部)。
又,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藉由觸 控板終端3所檢測出來的由電子筆4所指示之位置之座標資料(書寫資料),係構成為能夠透過被搭載於觸控板終端3處之控制器以及無線通訊部而無線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故而,係並不需要耗費像是將被書寫在用紙上的資訊另外藉由影像讀取器等來作為電子資料而導入的繁雜程序,而能夠將書寫在用紙上的資訊即時性地作為座標資料(書寫資料)來取得之。
又,在此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3處,係設置有電源鍵33。雖係省略圖示,但是,觸控板終端3,係具備有充電式之電池,藉由電源鍵33被設為ON,係從電池而供給有驅動電壓。
又,觸控板終端3之夾鉗構件31,係藉由板狀構件之構成零件和彈簧構件所構成,在板狀構件之構成零件處,係被設置有結束鍵34、和功率指示器35、和通訊指示器36、和準備完成指示器37、以及蜂鳴揚聲器38。功率指示器35和通訊指示器36以及準備完成指示器37,在此例中,係藉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所構成。
功率指示器35,係用以進行電源之投入狀態的報告。通訊指示器36,係用以進行觸控板終端3與攜帶終端5之間的無線連接之狀態的報告。準備完成指示器37,係用以進行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之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的紙格式是否為在伺服器裝置1中有所登錄並且被顯示在攜帶終端5之顯示畫面上一事的確認。蜂鳴揚聲器38,係為用以將各種的狀態藉由蜂鳴音來對於利用者作報告者, 而亦會有被與由前述之指示器35~37所進行的報告作併用的情況。
又,在夾鉗構件31之板狀構件的與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之用紙相對向之面側處,係被設置有作為紙ID之讀取部之例的條碼讀取機32。進而,在觸控板終端3之夾鉗構件31之板狀構件所位置的部份處,係被設置有用以對於用紙是否身為藉由夾鉗構件31而被作挾持並作了卡止的狀態一事進行偵測之用紙裝著感測器39。
此用紙裝著感測器39,係為光學性地檢測出用紙之裝著的有無者,在此例中,係在載置面3S側處配置光源或受光部之其中一者,並在夾鉗構件31之側處配置光源或受光部之另外一者,並根據光源與受光部之間是否被用紙而遮蔽一事,來檢測出用紙是否被作了裝著。
[觸控板終端3的硬體構成例]
圖10,係為用以對於觸控板終端3之硬體構成例作說明之分解構成圖。如同圖10中所示一般,觸控板終端3,若是作大致區分,則係以成為指示輸入面之載置面3S側作為上側,而從上方起,依序具備有圖10(B)中所示之上部蓋(上板)311、和圖10(C)中所示之用以檢測出藉由電子筆4所指示的位置之感測器312、和圖10(D)中所示之遮蔽薄片313、以及圖10(E)中所示之感測器蓋314。位置於最下部處之感測器蓋314,係藉由合成樹脂或金屬等所形成,並構成為上面會成為開口部之薄的箱型,在此 感測器蓋314內,係收容有遮蔽薄片313和感測器312。
遮蔽薄片313,例如,係為在藉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鋅、氧化錫等所形成的導電性薄片上貼合有藉由磁性材料所構成之電磁薄片者,而發揮有防止對於感測器312之不必要的訊號之混入並且消除從感測器312所產生的磁通量之漏洩的功能。遮蔽薄片313,係以將感測器312之與兼用作指示輸入面之載置面3S側相反側之面的全面作覆蓋的方式,而作設置。
關於感測器312之構成的詳細內容,雖係於後再述,但是,係具備有對於電子筆4而送訊訊號或者是受訊從電子筆4而來之訊號的多數之迴圈線圈所構成者。
上部蓋311,係藉由會使從電子筆4所送訊而來的訊號(電波)透過之素材、例如藉由合成樹脂、玻璃或陶瓷等所形成。此上部蓋311之露出於外部之面側,係成為兼用為位置檢測部之指示輸入面的載置面3S。
在載置有上部蓋311之載置面3S的上端部處,係如同在圖9中亦有所展示一般,被設置有夾鉗構件31,而構成為將用紙挾持於上部蓋311之載置面3S上(位置檢測部之指示輸入面上)。上部蓋311,係為將感測器312覆蓋而作保護並且作為載置用紙之上板而起作用者。
載置面3S之大小,係被設為與用紙之尺寸A4相對應者,觸控板終端3,在此例中,感測器蓋314之壁部係於載置面3S之周圍而突出,並被設為會作為用紙之位置限制構件而起作用的大小。故而,在此例之觸控板終端3 中,當將用紙載置於載置面3S上時,藉由感測器蓋314之壁部,載置位置係被作限制,在藉由夾鉗構件31而被作了卡止的狀態下,係成為會與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的感測器312之指示輸入區域相合致一般的狀態。
用紙,係在被作複數枚的統整而具備有特定之厚度的狀態下,藉由觸控板終端3之上部蓋311的夾鉗構件31而被作挾持。而,由於電子筆4係身為電磁感應方式,因此,就算是存在有特定之厚度的複數枚之用紙,也能夠在自身與感測器312之間進行電磁波之授受。
而,在此例中,被設置在觸控板終端3之夾鉗構件31之板狀構件的與載置面3S相對向之對向面側處的條碼讀取機32,係如同在圖10(A)中所原理性展示一般,藉由樞軸32H來可相對於夾鉗構件31之對向面而移動地被作安裝。藉由此,條碼讀取機32之讀取面,係成為相對於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的用紙之面而恆常以平行的狀態來對向,條碼讀取機32,係能夠無關於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的用紙之厚度地來對於被印刷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上之條碼8BC而以良好的讀取精確度來作讀取。
進而,在圖10(D)中,係如同與遮蔽薄片313一同作了展示一般,以包夾著遮蔽薄片313而與感測器312相對向的方式,來設置有座標資料產生部301和控制器302。座標資料產生部301,係為基於從感測器312而來之輸出而形成座標資料者。控制器302,主要係實現將藉由座標資料產生部301所產生的座標資料對於攜帶終端5而送 出的控制功能。
控制器302,係包含無線通訊部,並對於該無線通訊部而設置有送訊天線AT。此送訊天線AT,係以能夠對於攜帶終端5而將座標資料等適當地作送訊的方式,來設置在被遮蔽薄片313所覆蓋的區域之外。又,在控制器302處,係透過其之連接用連接器303而被與前述之電源鍵33和結束鍵34、指示器35~37、蜂鳴揚聲器38以及用紙裝著感測器39作連接。
[電子筆4以及觸控板終端3的電路構成例]
圖11,係為對於此實施形態之電子筆4的等價電路和與此電子筆7藉由電磁感應方式來進行位置檢測以及筆壓檢測之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之電路構成例作展示的圖。
此圖11之例之觸控板終端3的位置檢測部300,係如同前述一般,具備有感測器312和座標資料產生部301以及控制器302。在感測器312處,係被層積形成有X軸方向迴圈線圈群3121和Y軸方向迴圈線圈群3122,並且,係設置有對於2個的迴圈線圈群3121、3122中之1個的迴圈線圈依序作選擇之選擇電路3123。
電子筆4,係具備有藉由IC400所構成之訊號控制電路,並且,係構成為從在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之感測器312處所具備之激磁線圈3124所送訊而來的激磁訊號,來取得用以驅動此IC400之驅動電壓。另外, 在圖11中,雖係作為其中一例,而將感測器312之迴圈線圈群3121、3122作為僅使用在從電子筆4而來之電磁耦合訊號的受訊中者來作說明,但是,亦可藉由與電子筆4之間作電磁耦合來代替激磁線圈3124而驅動在電子筆4中所具備的訊號控制電路。又,對於在電子筆4處所具備之訊號控制電路,係送訊有特定之控制資料等的訊號。
在此圖11之例的位置檢測部300之感測器312中,係以將X軸方向迴圈線圈群3121和Y軸方向迴圈線圈群3122作包圍的方式,來配設激磁線圈3124。在圖11中,激磁線圈3124,係成為2匝,但是,實際上,係被設為更多的匝數,例如設為8~10匝。如同圖11中所示一般,激磁線圈3124,係被與驅動電路3012作連接,驅動電路3012,係被與以頻率fo來振盪的振盪電路3011作連接。振盪電路3011之振盪訊號,係亦被供給至選擇電路3123處。
驅動電路3012,係藉由以微電腦所構成之處理控制部3010而被作控制。處理控制部3010,係控制驅動電路3012,並對於從振盪電路3011而來之頻率fo的振盪訊號之對激磁線圈3124的供給作控制,且對於從激磁線圈3124而來之對電子筆4的訊號送訊作控制。
選擇電路3123,係藉由處理控制部3010而被作選擇控制,並對於1個的迴圈線圈作選擇。在藉由此選擇電路3123而被作了選擇的迴圈線圈處所發生之感應電壓,係藉由受訊放大器3013而被作放大,並被供給至帶通濾波器3014處,而僅將頻率fo之成分抽出。帶通濾波器 3014,係將該抽出的成份供給至檢波電路3015處。
檢波電路3015,係將頻率fo之成分檢測出來,並將與該檢測出的頻率fo之成分相對應的直流訊號,供給至取樣保持電路3016處。取樣保持電路3016,係將檢波電路3015之輸出訊號在特定之時序處(具體而言,係為受訊期間中之特定時序處)作保持,並送出至A/D轉換電路3017處。A/D轉換電路3017,係將取樣保持電路3016之類比輸出轉換為數位訊號,並輸出至處理控制部3010處。處理控制部3010,係將前述特定之時序的訊號供給至取樣保持電路3016處。
而後,處理控制部3010,係判定從A/D轉換電路3017而來之數位訊號是否為超過了特定之臨限值的值,而判定正藉由選擇電路3123所選擇之迴圈線圈是否為藉由電子筆4而作了位置指示的位置之迴圈線圈,並基於該判定來檢測出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
又,如同後述一般,處理控制部3010,係構成為與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的檢測相獨立地,而將從電子筆4而來之訊號的斷續,作為數位元之數位訊號而檢測出來,來檢測出筆壓,並且檢測出筆ID。之後,處理控制部3010,係將所檢測出的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和所檢測出的筆壓之資訊、以及所檢測出的筆ID,相互附加對應並供給至控制器302處。
控制器302,係具備有附有日曆功能之時計部3021,並對於從處理控制部3010所接收的由電子筆4所致 之指示位置之資訊和筆壓之資訊以及筆ID,而將從時計部3021而來之時間資訊作為時間戳記來附加之。之後,控制器302,係構成為將附加有該時間戳記的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和筆壓之資訊以及筆ID,從近距離通訊部3022來無線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
另外,控制器302之近距離通訊部3022,係如同前述一般,為使用有藍牙(註冊商標)規格之無線通訊者,但是,係具備有對於是否成為能夠在自身與攜帶終端5之間進行無線通訊一事作判斷的功能,控制器302,係因應於此一是否成為能夠進行無線通訊一事的判斷結果,來對於通訊指示器36作控制。
又,控制器302,係構成為在自身與攜帶終端5之間進行如同後述一般之通訊,並對於準備完成指示器37作控制。進而,控制器302,係將藉由條碼讀取機32所讀取了的條碼資訊,從近距離通訊部3022來對於攜帶終端5送出。又,當根據從用紙裝著感測器39而來之感測器輸出而偵測到了用紙係被放置在載置面3S上並且藉由夾鉗構件31來作了卡止一事時,係進行像是以將條碼讀取機32啟動的方式來進行控制或者是如同後述一般地基於在自身與攜帶終端5之間的後述一般之通訊來對於從蜂鳴揚聲器38而來之蜂鳴音的播音作控制等的後述一般之各種的控制動作。
電子筆4之電路構成,係成為在圖11中以虛線作包圍所展示者。亦即是,係與作為電感元件之線圈401 並聯地而連接電容器402,而構成共振電路403。又,與此共振電路403並聯地,而被連接有開關404。此開關404,係構成為藉由IC400而被作ON、OFF控制。當此開關404為OFF時,係進行由共振電路403所致之相對於從感測器312而來之訊號的共振動作。但是,當開關404為ON時,被與線圈401並聯地作連接之電容器402係被短路,由共振電路403所致之相對於從感測器312而來之訊號的共振動作係成為OFF。
又,IC400,係構成為能夠藉由電源電壓Vcc而動作,該電源電壓Vcc,係為將在共振電路403處而從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之感測器312來藉由電磁感應所受訊了的交流訊號,藉由以二極體405以及電容器406所成之整流電路(電源供給電路)407來作整流所得到者。IC400,係經由電容器408而被與共振電路403作連接,並對於共振電路403之動作狀況作監測。IC400,藉由對於共振電路403之動作狀況作監測,係能夠基於與感測器312之激磁線圈3124之間的電磁耦合狀況,或者是使用2個的迴圈線圈群3121、3122而從位置檢測部300之感測器312所送訊而來之控制資料等的訊號之檢出(在此例中係省略說明),而成為能夠進行所期望之動作控制。
此實施形態之電子筆4,係具備有由將被施加於芯體4S處之筆壓例如作為容量可變電容器之靜電電容Cv而檢測出來的感壓元件所成之筆壓檢測電路。在IC400處,係如同圖11中所示一般,被連接有此容量可變電容 器,IC400係構成為能夠將與筆壓相對應之靜電電容Cv檢測出來。IC400,係根據靜電電容Cv之值而檢測出在電子筆4處之筆壓。之後,IC400,係將所檢測出之筆壓,轉換為例如8位元之數位訊號,並藉由此與筆壓相對應之數位訊號,來控制開關404,藉由此,來將筆壓之資訊作為附加資訊而送訊至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處。
又,此實施形態之電子筆4,係如同圖11中所示一般,將記憶筆ID之ID記憶體410對於IC400來作連接而作設置。而,IC400,係藉由亦依據從ID記憶體410所讀出的筆ID來對於開關404作控制,而將筆ID作為附加資訊而送訊至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處。
針對如同上述一般所構成之電子筆4以及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的位置檢測動作以及筆壓資訊和筆ID之檢測動作作說明。
處理控制部3010,首先,係驅動驅動電路3012並從激磁線圈3124來以特定時間而將訊號送訊至電子筆4處。接著,處理控制部3010,係藉由對於選擇電路3123作控制,而依序對於X軸方向迴圈線圈群3121中之1個的迴圈線圈作選擇,並將叢發狀訊號送訊至電子筆4處。電子筆4,係構成為藉由共振電路403而受訊該叢發狀訊號,並回送至觸控板裝置3之位置檢測部300的感測器312處。處理控制部3010,係將該被回送了的叢發狀訊號作為位置檢測用訊號而檢測出來,藉由此,來求取出藉由電子筆4所指示了的位置之X座標值。
接著,處理控制部3010,係驅動驅動電路3012並從激磁線圈3124來以特定時間而將訊號送訊至電子筆4處。接著,處理控制部3010,係藉由對於選擇電路3123作控制,而依序對於Y軸方向迴圈線圈群3122中之1個的迴圈線圈作選擇,並將叢發狀訊號送訊至電子筆4處。電子筆4,係構成為藉由共振電路403而受訊該叢發狀訊號,並回送至觸控板裝置3之位置檢測部300的感測器312處。處理控制部3010,係將該被回送了的叢發狀訊號作為位置檢測用訊號而檢測出來,藉由此,來求取出藉由電子筆4所指示了的位置之Y座標值。
如同上述一般,在檢測出了電子筆4之指示位置之後,處理控制部3010,係為了檢測出從電子筆4而來之作為附加資訊之筆壓資訊以及筆ID資訊,而從激磁線圈3124來進行了持續特定時間以上之送訊,之後,以與進行座標檢測時相同的時序,來將送受訊持續進行與附加資訊之數位訊號的位元數相對應之次數。此時,在選擇電路3123處,係依據所檢測出的座標值,來選擇距離電子筆4而為最近之迴圈線圈(X軸方向迴圈線圈或Y軸方向迴圈線圈之任一者均可),並受訊訊號。
另一方面,電子筆4之IC400,係基於由對應於構成筆壓檢測手段之容量可變電容器的靜電電容Cv所得到之筆壓資訊和筆ID資訊所成的附加資訊,來與從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而來之訊號的送受訊同步地而對於開關404作ON、OFF控制。當開關404為OFF時,共振電路 403,由於係能夠將從位置檢測部300所送訊而來之訊號回送至位置檢測部300處,因此,位置檢測部300之迴圈線圈係受訊此訊號。相對於此,當開關404為ON時,共振電路403係為被禁止進行共振動作之狀態,因此,訊號係並不會從共振電路403而被回送至位置檢測部300處,位置檢測部300之迴圈線圈係並不會受訊訊號。
位置檢測部300之座標資料產生部301的處理控制部3010,係藉由以與附加資訊之數位訊號之位元數相對應的次數來進行受訊訊號之有無的判別,而受訊與筆壓資訊以及筆ID相對應之複數位元的數位訊號,並能夠檢測出從電子筆4而來之筆壓資訊以及筆ID資訊。故而,電子筆4,係將筆壓資訊和筆ID資訊,作為進行了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調變之訊號來送訊至觸控板終端3之位置檢測部300處。
[觸控板終端3的處理動作例]
參考圖12~圖14之流程圖,對於此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3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另外,以下所說明的處理,主要係為控制器302所進行的處理。
在觸控板終端3處,若是藉由電源鍵33而投入電源,則控制器302係將功率指示器35設為點燈狀態(步驟S201)。之後,控制器302,係對於近距離通訊部3022之通訊狀態作檢查,而判別是否成為能夠進行自身與攜帶終端5之間的通訊(步驟S202)。若是無法進行與攜帶終 端5之間的通訊,則係使通訊指示器36作點滅而將無法進行通訊一事對於利用者作報告(步驟S203),並使處理回到步驟S202,而等待成為能夠進行與攜帶終端5之間的通訊之狀態。
又,在步驟S202中,若是確認到係成為能夠進行與攜帶終端5之間的通訊,則控制器302,係使通訊指示器36從點滅狀態而改變為點燈狀態,而將此事對於利用者作報告(步驟S204)。
接著,控制器302,係根據用紙裝著感測器39之感測器輸出,來判別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是否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並藉由夾鉗構件31來作卡止而被作了裝著(步驟S205)。在此步驟S205中,當判別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並未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時,控制器302,係判別是否偵測到了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輸入(步驟S206)。
在此步驟S206中,當判別係並未偵測到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輸入時,控制部302,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205,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205以後之處理。又,在步驟S206中,當偵測到了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輸入時,由於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係並未被作載置,因此係從蜂鳴揚聲器38來播音蜂鳴音而進行警報報告(步驟S207)。之後,控制器302,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205,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205以後之處理。
在步驟S205中,當判別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係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時,控制器302,係將準備完成指示 器37設為點滅狀態(步驟S208)。之後,控制器302,係藉由條碼讀取機32,來讀取被與紙ID附加有對應的條碼(步驟S209)。
之後,控制器302,係判別是否無法進行條碼之讀取(圖13之步驟S211),當判別係無法進行讀取時,係從蜂鳴揚聲器38來產生蜂鳴音而進行警報報告(步驟S212),之後,使處理回到步驟S211。因應於此蜂鳴音之警報報告,利用者,係進行像是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重新正確地作裝著等之成為能夠進行條碼之讀取的處置。
又,在步驟S211中,當判別係能夠進行條碼之讀取時,控制器302,係取得藉由條碼讀取機32所讀取了的條碼資訊(紙ID),並將此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步驟S213)。
攜帶終端5,係如同後述一般,若是接收了條碼資訊(紙ID),則係將包含有條碼資訊(紙ID)之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送至伺服器裝置1處,並判別是否作為其之返訊而從伺服器裝置1接收了用以顯示與條碼資訊(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的紙格式顯示資料(換言之,判別是否能夠將紙格式顯示資訊顯示在顯示畫面上),當判別之結果,係能夠將與條碼資訊(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顯示在顯示畫面上時,係對於觸控板終端3,而將準備完成指示器37從點滅狀態來改變為點燈狀態,而將已完成了用以進行手寫資訊之輸入的準備一事作通知。
於此,控制器302,係判別是否從攜帶終端5 而受訊了準備完成通知(步驟S214),當判別係並未受訊準備完成通知時,係判別是否偵測到了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輸入(步驟S215)。
在此步驟S215中,當判別係並未偵測到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輸入時,控制部302,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214,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214以後之處理。又,在步驟S215中,當偵測到了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輸入時,由於攜帶終端5係身為尚未完成手寫資訊之輸入準備的狀態,因此係從蜂鳴揚聲器38來播音蜂鳴音而進行警報報告(步驟S216)。之後,控制器302,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214,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214以後之處理。
在步驟S214中,當判別係從攜帶終端5而受訊了準備完成通知時,控制器302,係將作點滅的準備完成指示器37改變為點燈狀態,而將成為了能夠進行手寫資訊輸入一事對於利用者作報告(步驟S217)。
接著,控制器302,係等待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的偵測(步驟S218),當判別係偵測到了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時,係將所檢測出的由電子筆4所致之指示位置之資訊,與所偵測到的筆ID相互附加對應,並且將從時計部3021所取得的時間資訊作為時間戳記而作附加,再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步驟S219)。於此情況,藉由條碼讀取機32所讀取了的條碼資訊(紙ID),由於係已被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因此,在此步驟S219中,係亦可並不進行送訊,但是,係亦可為了作確認,而 構成為亦將條碼資訊(紙ID)與送訊資訊附加對應並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
接著,控制器302,係判別結束鍵34是否被進行了操作(圖14之步驟S221)。在此步驟S221中,當判別結束鍵34係並未被操作時,控制器302,係基於用紙裝著感測器39之檢測輸出,來判別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是否被作了抽換(步驟S222)。亦即是,若是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之用紙為了進行抽換而被從夾鉗構件31卸下並除去,則由於用紙裝著感測器39係成為能夠藉由受光部來受光發光部之光,因此,係會暫時成為ON,之後,若是用紙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並成為藉由夾鉗構件31而被作卡止的狀態,則由於用紙裝著感測器39係成為無法藉由受光部來受光發光部之光,因此係成為OFF,用紙之抽換係被檢測出來。
在步驟S222中,當判別用紙係並未被作抽換時,控制部302,係使處理移行至圖13之步驟S218處,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218以後之關連於針對相同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的處理。
又,在步驟S222中,當判別用紙係被作了抽換時,控制部302,係使處理移行至圖12之步驟S208處,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208以後之當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時的處理。
又,在步驟S221中,當判別結束鍵34係被進行了操作時,控制器302,係視為對於被載置在載置面3S 上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手寫資訊輸入已結束,並將該結束通知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步驟S223)。
如同後述一般,攜帶終端5,若是接收此結束通知,則係基於與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相對應之紙格式之資訊,來判別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中是否存在有未記入之輸入區域,若是並不存在有未記入之輸入區域,則係對於觸控板終端3而送訊結束認可通知。又,若是存在有未記入之區域,則係送訊未記入通知。
於此,控制器302,係判別是否從攜帶終端5而受訊了結束認可通知(步驟S224),當判別係並未受訊結束認可通知時,係判別是否受訊了未記入通知(步驟S225)。在此步驟S225中,當判別出係並未受訊未記入通知時,控制器302,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224,並等待結束認可通知。又,在步驟S225中,當判別出係受訊了未記入通知時,係從蜂鳴揚聲器38來播音蜂鳴音而進行警報報告(步驟S226)。之後,控制部302,係使處理回到圖13之步驟S218處,並等待對於未記入的輸入區域之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的完成。
又,在步驟S224中,當判別出係從攜帶終端5而受訊了結束認可通知時,控制器302,係從蜂鳴揚聲器38來播音下達結束認可之指示的蜂鳴音(步驟S227)。於此,結束認可之蜂鳴音,係被設為與其他之用以進行警報報告之蜂鳴音相異者,例如,當警報報告之蜂鳴音係為 「嗶」之長音的情況時,係被設為像是「嗶、嗶」一般之短音的連續,而藉由可相互作辨識之蜂鳴音來進行報告。
接續於此步驟S227之後,控制器302,係判別電源鍵333是否被操作並被設為電源OFF(步驟S228),當判別係並未被設為電源OFF時,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222,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222以後之處理。又,當在步驟S228中而判定係被設為電源OFF時,控制器302,係在使所有的處理常式結束之後,將電源設為OFF。
另外,利用者,係亦可並非為針對每一枚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各者而分別按下結束鍵34,而是例如在結束了對於涵蓋複數頁面之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而完成了手寫資訊之輸入之後,再按下結束鍵34。於此情況,如同後述一般,攜帶終端5,係構成為將直到受訊基於結束鍵34之操作所致的結束通知為止之複數頁面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作為1個群組的用紙群來作處理。
<攜帶終端5的構成例>
圖15,係為對於此實施形態中之攜帶終端5之硬體構成例作展示的區塊圖。此例之攜帶終端5,係如同圖15中所示一般,對於藉由電腦所構成的控制部501,而透過系統匯流排500,來連接有網路通訊部502、網路受訊資訊處理部503、網路送訊資訊處理部504、近距離通訊部505、近距離受訊資訊處理部506、近距離送訊資訊處理部507、顯示控制部508、顯示資訊產生部509、記入資料緩衝部 510的各者,而構成之。在顯示控制部508處,係被連接有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所成之顯示部511。
網路通訊部502,係為用以透過通訊網路6而與伺服器裝置1作連接之通訊部。網路受訊資訊處理部503,係為藉由網路通訊部502所受訊了的從伺服器裝置1而來之資訊的處理部。又,網路送訊資訊處理部504,係為產生透過網路通訊部502來送訊至伺服器裝置1處之資訊的處理部。
近距離通訊部505,係為用以與觸控板終端3進行無線連接之通訊部,如同於前亦有所敘述一般,在此例中,係藉由藍牙(註冊商標)規格的通訊手段所構成。近距離受訊資訊處理部506,係為從觸控板終端3所受訊的資訊之處理部。又,近距離送訊資訊處理部507,係為產生對於觸控板終端3而送訊的資訊之處理部。
顯示控制部508,係進行顯示在顯示部511之顯示畫面上的畫像之顯示控制。顯示資訊產生部509,係產生基於透過網路受訊資訊處理部503所受訊了的從伺服器裝置1而來之資訊或者是透過近距離受訊資訊處理部506所受訊了的從觸控板終端3而來之資訊所致的顯示資訊。
記入資料緩衝部507,係為將從觸控板終端3而透過近距離受訊資訊處理部506所受訊的手寫資訊,在直到結束指示從觸控板終端3而到來為止的期間中,與紙ID或筆ID相互附加對應地而作保存之記憶體部。
另外,在圖15中,網路受訊資訊處理部503、網路送訊資訊處理部504、近距離受訊資訊處理部506、近距離送訊資訊處理部507、顯示控制部508、顯示資訊產生部509的各處理部,係可採用使控制部501藉由軟體程式來實行的功能處理部之構成。
[攜帶終端5的處理動作例]
接著,參考圖16以及圖17之流程圖,對於此實施形態之攜帶終端5的處理動作例作說明。另外,以下之攜帶終端5之處理動作,係針對將網路受訊資訊處理部503、網路送訊資訊處理部504、近距離受訊資訊處理部506、近距離送訊資訊處理部507、顯示控制部508、顯示資訊產生部509的各處理部,採用使控制部501藉由軟體程式來實行的軟體功能處理部之構成的情況,而進行說明。
攜帶終端5之控制部501,係判別是否受訊了從觸控板終端3而來之作為紙ID的條碼資訊(步驟S301)。在此步驟S301中,當判定係並未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條碼資訊時,控制部501,係進行其他之處理(步驟S302),並在該處理結束之後,使處理回到步驟S301。
在步驟S301中,當判別係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條碼資訊時,係對於伺服器裝置1,而送訊包含有所受訊了的作為紙ID之條碼資訊之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步驟S303)。
接收了此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之伺服器裝 置1,係如同前述一般,若是登錄有與在此手寫資訊輸入開始要求中所包含的作為紙ID之條碼資訊相對應的紙格式,則將該紙格式之資訊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若是並未登錄有相對應之紙格式,則係作為代表無法將該紙格式之資訊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一事的資訊,而將要求NG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
攜帶終端5之控制部501,係判別是否成功受訊了紙格式之資訊(步驟S304),當攜帶終端5無法進行受訊而受訊了要求NG時,係將無法送訊紙格式一事對於觸控板終端3作通知(步驟S305)。
又,在步驟S304中,當判定係能夠受訊紙格式之資訊時,控制部501,係使用所受訊了的紙格式之資訊中的紙格式之顯示用資料,來在顯示部511之顯示畫面上,顯示與紙ID對應之紙格式(步驟S306)。之後,若是藉由顯示部511而顯示了與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則控制部501,係透過近距離通訊部505來對於觸控板終端3送訊準備完成通知(步驟S307)。
接著,控制部501,係判別是否透過近距離通訊部505而受訊了從觸控板終端3而來之作為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的位置指示資訊(步驟S308)。
而,在步驟S308中,當判別係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資訊時,控制部501,係參照在從伺服器裝置1所受訊了的紙格式之資訊中所包含之紙格式之輸入區域的區域座標資料,來判定所受訊了 的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資訊之座標資料是身為對於何者之輸入區域的手寫資訊(步驟S309)。
之後,控制部501,係在被顯示在顯示部511之顯示畫面上的紙格式中之所對應的輸入區域處,顯示所受訊了的手寫資訊,並且與所對應之輸入區域的屬性資訊相互附加對應地,而將所受訊了的手寫資訊記憶在記入資料緩衝部510中(步驟S310)。
接續於步驟S301之後,控制部501,係判別是否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結束通知(圖17之步驟S311)。又,在步驟S308處,當並未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資訊時,亦同樣的,控制部501,係前進至步驟S311處,並判別是否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結束通知。
而,在步驟S311處,當判別係並未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結束通知時,控制部501,係判別是否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紙ID(步驟S312)。在此步驟S312中,當判別係並未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紙ID時,控制部501,係使處理回到圖16之步驟S308,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308以後之處理。又,在步驟S312中,當判別係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紙ID時,控制部501,係使處理回到圖16之步驟S303,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303以後之處理。
在步驟S311處,當判別係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結束通知時,控制部501,係對於記入資料緩衝部510之記憶資訊作參照,並確認是否將相對於與從觸控板終端 3所受訊了的紙ID相對應之紙格式的輸入區域而言為必要的手寫資訊全部作了取得,藉由此,來判別是否存在有被設為必須進行記入的未記入之輸入區域(步驟S313)。在此步驟S313處,當直到從觸控板終端3而受訊了結束通知為止係受訊有複數個的紙ID的情況時,係針對與該些之複數個的紙ID相對應之複數之紙格式的全部,而判別是否存在有未記入之輸入區域。
在步驟S313處,當判別係存在有被設為必須進行記入的未記入之輸入區域時,控制部501,係將代表存在有未記入的輸入區域一事之通知,對於觸控板終端3作送訊(步驟S314)。在觸控板終端3處,由於若是受訊此通知則會藉由蜂鳴音來進行警報報告,因此,利用者係能夠發現到未記入的輸入區域,並輸入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攜帶終端5之控制部501,係以成為能夠將該手寫資訊作輸入的方式,來接續於步驟S314之後,使處理回到圖16之步驟S308,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308以後之處理。
在步驟S313處,當判別係並不存在有未記入之輸入區域時,控制部501,係將結束認可之通知,對於觸控板終端3作送訊(步驟S315)。接著,控制部501,係與紙ID相互附加對應地,而將正被記憶在記入資料緩衝部510中的手寫資訊送訊至伺服器裝置1處(步驟S316)。此時,若是在記入資料緩衝部510中,存在有被與複數個的紙ID相互附加有對應所記入的資訊,則係將該些視為相連續之頁面的資訊而進行群組化,並例如附加群組ID等而作 送訊。之後,控制部501,係結束此處理常式。
[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同以上所作了說明一般,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中,當對於「在觸控板終端3處,係存在有被印刷在藉由夾鉗構件31所卡止了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上之紙格式的電子資料,而能夠顯示在攜帶終端5之顯示畫面上」一事作了確認時,係成為能夠進行對於藉由夾鉗構件31而被作了卡止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由電子筆4所致的手寫資訊輸入。因此,當對於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被作了輸入時,係保證能夠得到與此相對應之電子資料。故而,係並不會發生如同先前技術一般之會有雖然對於用紙進行了手寫輸入但是卻無法得到相對應之電子資料的情況之事態。
又,若依據上述之實施形態,則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處,由於係只要印刷有與紙ID相對應之資訊、例如被印刷有條碼即可,因此,係並不需要使用利用有ANOTO圖案(點圖案)之專用的用紙等,並且,在電子筆中也並不需要使用特殊的數位筆,因此,係有著能夠以低價來構成的效果。
[上述之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攜帶終端5的變形例>
在構成上述之實施形態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的攜帶終 端5中,係並未具備有針對從觸控板終端3而來之身為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資訊的手寫資訊而進行文字辨識或影像辨識之文字辨識引擎或影像辨識引擎,但是,在將此種引擎搭載於攜帶終端5處的情況時,係成為能夠藉由該攜帶終端5,來進行如同以下所說明一般的文字辨識處理或影像辨識處理。
亦即是,在紙格式之資訊中,應將各項目作輸入的輸入區域、和代表此輸入區域之位置的位置資訊、和輸入區域之屬性或者是被輸入至輸入區域中之資訊之屬性(亦即是,「對於輸入區域之資訊輸入是否為必須」、「與依存於被輸入了的輸入區域而被輸入之其他的輸入區域之間之依存性」、或是「被輸入至輸入區域中之資訊是否為文本、數字、布林值(真或偽)、簽名」、或者是「能夠以哪個國家的語言來輸入」的屬性),係被與構成輸入格式之各個的輸入區域相互附加有關連地而有所定義,並被登錄在伺服器裝置1之紙格式資料庫111中而成為可被參照。
在對於用紙輸入手寫資訊時,當輸入者發生了誤記的情況時,多係進行像是在發生誤記的部分處以電子筆來畫出雙重線或者是以四角形來圈起並輸入x記號等的對於誤記作標示之書寫手勢,並且在該輸入區域之近旁處進行發生了誤記之文字等的替代文字之輸入。於此情況,進行了替代輸入之文字,亦多會有被書寫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輸入區域之框外的情形。
在以下所說明之例中,攜帶終端5,係構成為具備有對於對誤記作標示之書寫軌跡(書寫手勢)作辨識的功能,並且能夠將被書寫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輸入區域之框外的代替輸入,辨識為對於該輸入區域所進行之手寫資訊。參考圖18之流程圖,對於在如此這般所構成之攜帶終端5處的誤記處理之流程作說明。
亦即是,在圖18之例中,控制部501,係判別是否偵測到了對誤記作標示之書寫軌跡(步驟S321)。在此步驟S321中,當判別係並未偵測到對誤記作標示之書寫軌跡時,控制器501,係如同前述一般,將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顯示在顯示畫面上(步驟S322),並記憶在記入資料緩衝部510中(步驟S323)。之後,控制部5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321處。
在步驟S321中,當判別係偵測到了對誤記作標示之書寫軌跡時,控制部501,係將對誤記作標示之書寫軌跡以及被標示了該誤記之輸入資訊,例如藉由在被標示了誤記之書寫軌跡處設定特定之旗標,來進行像是基於此旗標之有無來將被標示了誤記之輸入資訊以相異之顯示顏色來作顯示等的可辨識之顯示(步驟S324)。之後,將對誤記作標示之書寫軌跡以及被標示了誤記之輸入資訊,記憶在記入資料緩衝部510中(步驟S325)。
接著,控制部501,係判別是否存在有被標示了誤記之輸入資訊的替代輸入(步驟S326)。此判別,係藉由判斷被附加於進行了替代輸入的資訊處之時間戳記是 否為緊接於對誤記作標示之書寫軌跡之時間戳記之後者、或者是判斷被作了替代輸入之資訊的座標位置是否為位於被標示了誤記之輸入資訊所存在的輸入區域之近旁、或者是對此雙方作判斷,來進行之。另外,當然的,若是替代輸入為在輸入區域內而被進行,則該替代輸入,係並不經過此圖18之處理地而作為對於輸入區域之手寫資訊來被作顯示並被作記憶。
在此步驟S326中,當判別係並不存在有被標示了誤記之輸入資訊的替代輸入時,控制部5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321處。又,在步驟S326處,當判別係存在有被標示了誤記之輸入資訊的替代輸入時,控制部501,係針對該被標示了誤記之輸入資訊的替代輸入,而藉由對於該輸入區域之屬性資訊作參照,來辨識出該替代輸入就算是位於該輸入區域之框外也仍身為應輸入至該輸入區域中之資訊,並記憶在記入資料緩衝部510中(步驟S327)。之後,控制部5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321處。
如同上述一般,就算是在輸入區域之框外而進行了替代輸入,該替代輸入之資訊,亦係作為應記入至該輸入區域中之資訊而被作辨識並被作記憶。
又,當攜帶終端5係具備有將手寫資訊轉換為文字等之電子資料之文字辨識引擎的情況時,藉由針對被輸入至紙格式之各輸入區域中的手寫資訊而對於其之屬性資訊作參照,當發生誤記的情況時,係能夠將此事對於利用者作通知。例如,在電話號碼之記入區域中,應該會被 記載有數字或符號,但是,當被辨識出係記入有文本的情況時,係可將此判斷為記入錯誤。
圖19,係為用以對於在如此這般所構成的情況時之攜帶終端5處的處理之流程作說明之流程圖。
攜帶終端5之控制部501,係基於從觸控板終端3而來之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資訊,來判斷與該由電子筆4所致之位置指示資訊相對應的輸入區域之屬性(步驟S331)。
接著,對於所判斷出的輸入區域之屬性作參照,並進行針對對於該輸入區域之由電子筆4所致之手寫資訊的辨識處理,藉由此,來例如對於文字資料作辨識,並對於是否發生有錯字或者是文字資料對於該輸入區域而言是否為適當一事作監視(步驟S332)。
之後,控制部501,係判別被作了手寫輸入之文字對於該輸入區域而言是否為合適(步驟S333),當判別為係並不合適時,係將此事對於觸控板終端3作通知(錯誤通知)(步驟S335)。在觸控板終端3處,若是受訊此錯誤通知,則藉由蜂鳴音來將此事對於利用者作報告。
又,在步驟S333中,當判別對於該輸入區域係為合適時,控制部501,係判別在被作了手寫輸入之文字中是否存在有錯誤(步驟S334),當判別為係存在有錯誤時,係將此事對於觸控板終端3作通知(錯誤通知)(步驟S335)。在觸控板終端3處,若是受訊此錯誤通 知,則藉由蜂鳴音來將此事對於利用者作報告。而,接續於步驟S334以及步驟S335之後,控制部501,係使處理回到步驟S331,並反覆進行此步驟S331以後之處理。
藉由對於從觸控板終端3所送訊而來的輸入資訊,來對於與構成紙格式之各別的輸入區域相對應之屬性資訊作參照,係能夠進行基於被分配至輸入者(記入者)所使用的電子筆處之筆ID來得知對於各別之輸入區域的輸入之可否權限、相對於針對特定之輸入區域的輸入而對於其他之輸入區域的輸入會成為有所限定等的輸入區域間之依存性、或者是在進行文字辨識或影像辨識時之辨識精確度的提升、所輸入了的資訊之適當性等等的處理。
另外,使用圖18以及圖19所作了說明的利用有文字辨識引擎或影像辨識引擎之文字辨識處理或影像辨識處理,就算是在並非使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而是在顯示畫面之前面側或背面側處而具備有具有感測器之位置檢測部的電子機器中,亦能夠同樣的進行。
亦即是,圖20,係為對於作為此種電子機器之其中一例的平板型終端1500作展示者,在此例中,係在顯示畫面1501之背面側處,具備有具有感測器之位置檢測部1502。而,若是藉由此平板型終端1500所附帶的電子筆4N來在顯示畫面1501上進行位置指示輸入,則係能夠藉由位置檢測部1502來檢測出電子筆4N之位置指示輸入。於此情況,位置檢測部1502和電子筆4N,係可身為電磁感應方式者,亦可身為將感測器配置在顯示畫面1501之前面側處 的靜電電容方式者。又,於此情況,電子筆4N,係並不需要具備有用以對於用紙進行書寫的原子筆或鉛筆之功能。
此例之平板型終端1500,係能夠受理由電子筆4N所致之手寫資訊輸入,並具備有對於該被輸入了的手寫資訊而進行文字辨識或影像辨識之文字辨識引擎或影像辨識引擎。
在圖20之例中,係對於平板型終端1500透過通訊網路而從特定之伺服器裝置來取得如同圖示一般之頁面格式(對應於紙格式)的資料並且顯示在顯示畫面1501上的狀態作展示。此圖20之例的頁面格式,係為對於手寫資訊輸入作要求者,平板型終端1500,係將用以進行該手寫資訊輸入之輸入區域的座標區域資料以及各個的輸入區域之屬性資訊,包含於頁面格式之資料中地而作了取得。
電子筆4N之使用者,係透過顯示畫面1501,來進行與被顯示在顯示畫面1501上的頁面格式之記載事項相對應的手寫資訊輸入。另外,於此情況,在圖20中以虛線所標示的框,在顯示畫面1501處係可作顯示,亦可並不作顯示。使用者,係因應於頁面格式之記載事項的指示,來對於顯示畫面1501之空欄的區域進行手寫資訊輸入。
此時,在平板型終端1500處,係能夠進行與使用上述之圖18以及圖19所說明的處理相同之處理。亦即是,在進行針對被輸入至各個的輸入區域中的手寫資訊之文字辨識或影像辨識時,係對於用以進行手寫資訊輸入之輸入區域的屬性資訊作參照。
於此情況,在圖18之處理中,雖係僅針對在發生了誤記時的替代輸入而作了說明,但是,在此圖20之例中,當使用者使用電子筆4N而對於空欄進行了手寫資訊輸入時,就算是從預先所設定的座標範圍之輸入區域而超出地來輸入了手寫資訊,藉由對於作為屬性資訊之代表用以進行手寫資訊輸入之輸入區域的位置之座標位置之資訊作參照並進行判斷,就算是被配置有相互位置於近旁之複數之輸入區域,也能夠藉由對於座標位置作比較來特定出原本所應進行輸入的輸入區域,並將被輸入至了此輸入區域中之手寫資訊附加關連性。係亦可對於被附加於進行了手寫輸入的資訊處之時間戳記是否為緊接在緊接於其之前的書寫軌跡之時間戳記之後者一事作參照、或者是對於被作了替代輸入之資訊的座標位置是否為位於被設定之輸入區域之近旁一事作參照、或者是對此雙方之資訊作參照。
當具備有代表例如應輸入至輸入區域中之資訊是身為文本或者是身為數字一事之屬性資訊的情況時,在對於被輸入至輸入區域中之手寫資訊進行文字辨識時,係能夠藉由對於此屬性資訊作參照,來使辨識率提昇。
又,藉由進行與圖19之處理相同的處理,例如當判斷使用者之手寫資訊輸入係並非為適當之輸入時,係可進行例如促使其進行再輸入等的對應。另外,在圖20之例中,係可藉由讓使用者對於被顯示在顯示畫面1501上的「確認」之圖符1503作點擊,來確認對於各輸入區域之手寫資訊是否為適當。
<觸控板終端3的變形例>
在上述之觸控板終端3中,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係以能夠藉由被設置在夾鉗構件31處之作為讀取部的條碼讀取機32來正確地對於作為紙ID之條碼作讀取的方式,來藉由觸控板終端3之感測器蓋314之壁部而被作位置限制,並成為被卡止在載置面3S之適當的位置處。
但是,紙ID,係亦可構成為能夠藉由其他之方法來作讀取,於此情況,係會有在觸控板終端處並不存在有針對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位置限制構件的情況,或者是,就算是存在有位置限制構件,也會有被印刷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上之紙格式與觸控板終端之位置檢測部的座標位置間相互偏移的情況。
因此,在以下所說明的觸控板終端中,係構成為就算是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與位置檢測部的座標位置間有所偏移,在攜帶終端處也能夠作為對於紙格式之原本的輸入區域之手寫資訊而辨識出來。
圖21,係為對於如此這般所構成的觸控板終端3A之重要部分之構成例作展示之圖。在此例之觸控板終端3A中,係作為用以將載置位置是否為適當一事檢測出來的載置位置檢測電路,而具備有用以檢測出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A之在觸控板終端3A之載置面3SA上的載置位置之偏移之複數個、在此例中係為5個的感測器91、92、93、94、95。在此例中,感測器91~95,係均藉由光學感測器 所構成。
而,感測器91以及92,係在觸控板終端3A之夾鉗構件31A的右端處,被作上下並排配置。又,感測器93以及94,係在觸控板終端3A之夾鉗構件31A的左端處,被作上下並排配置。又,感測器95,係被配置在觸控板終端3A之載置面3SA的夾鉗構件31A之外側之位置處。
感測器91~94,係與前述之用紙裝著感測器39同樣的,由會起因於被卡止於夾鉗構件31A處之用紙而使光的受光被妨礙的光源和受光部所成。又,感測器95,係被設為當被用紙所覆蓋時能夠將此事檢測出來的光學感測器。此些之感測器91~95的配置間隔,係預先被制定而為既知。
在此例中,用紙之偏移,係設為以左端作為基準而檢測出來者,左側之3個的感測器93、94、95,係為用紙之左邊緣檢測用以及上下檢測用。又,右側之感測器91、92,係為以左端作為基準而用以檢測出右方傾斜之有無者。
在此例中,藉由此些之5個的感測器91~95,係能夠檢測出被載置在載置面3SA上之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A之載置位置的從與圖21中以實線8S所標示之觸控板終端3A之位置檢測部的座標位置之間的適當位置起之偏移。例如,在圖21中,當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A被載置在如同以一點鍊線所示一般之位置處時,係根據從感測器91~95而來之感測器輸出,而能夠作為位置偏移之偏位值,來得到 (△X,△Y)。又,感測器91~94之中之至少1個的感測器,係為作為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A是否被載置於載置面3SA上一事檢測出來的用紙載置有無檢測電路而起作用者,並且,係具備有當藉由此用紙載置有無檢測電路而檢測出了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A係並未被載置於載置面3SA上一事的情況時,藉由設為使位置檢測部之動作停止、或者是設為使藉由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前述電子筆4所指示的位置之資訊不會被顯示在顯示部處,來在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A並未被載置於載置面3SA上的情況時成為使電子筆4所指示的位置之資訊不會被顯示在顯示部處的處理部。
於此,此例之觸控板終端3A,係對於藉由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電子筆4之指示位置之座標,而將位置偏移之偏位值(△X,△Y)作加算或減算,而進行檢測位置之修正處理,之後,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或者是,係亦可將感測器之輸出送訊至攜帶終端5處,並藉由攜帶終端5來進行檢測位置之修正處理。在攜帶終端5處,係基於對於位置偏移之偏位值(△X,△Y)作了考慮而進行了位置修正的電子筆4所作了位置指示之座標資訊,來判斷其是否身為對於紙格式之其中一者的輸入區域之輸入資訊。故而,就算是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A在觸控板終端3A之載置面3SA上而以存在有與觸控板終端3A之位置檢測部的座標位置之間之位置偏移的狀態下來作了載置,在攜帶終端5處,也能夠適當且正確地判定其是否身為對於紙格式之其中一者的輸入區域之手寫資訊。
[其他實施形態或變形例]
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之觸控板終端3中,係構成為藉由用紙裝著感測器39,來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並藉由夾鉗構件31來作了卡止一事檢測出來。但是,係亦可構成為藉由構成讀取部之例之條碼讀取機32來恆常對於是否能夠讀取條碼一事作監視,來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是否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並藉由夾鉗構件31來作了卡止一事檢測出來。於此情況,係能夠同樣地將用紙被作了抽換一事檢測出來。進而,觸控板終端,係可構成為在待機狀態下藉由條碼讀取機32來對於是否能夠讀取條碼一視作監視,並當成為能夠讀取條碼時,將主電源投入。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雖係構成為藉由用紙裝著感測器39,來將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被載置在載置面3S上並藉由夾鉗構件31來作了卡止一事檢測出來,但是,係亦可預先設置將夾鉗構件31之開閉檢測出來的感測器,並根據該感測器,而在夾鉗構件31被作了開閉時,視為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被作了裝著,並藉由條碼讀取機32來進行條碼之讀取。
另外,例如在醫院等處,係存在有像是問診單、進行手術或檢查時的同意書或承諾書、回診記錄書等之各種的文書格式,在該文書格式中,係存在有患者、護理師、醫師等所各別進行手寫輸入的輸入區域。於此情況,患者、護理師、醫師之各者所使用的電子筆,由於係 成為個別所持有之電子筆,因此,係成為各人分別具備有固有的筆ID,故而,就算是在相同之1個的紙格式中,也能夠藉由相異之筆ID的電子筆來輸入手寫資訊。在使用相異之筆ID之電子筆的情況時,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手寫資訊輸入,由於係被與筆ID相互附加有對應地而被送訊至攜帶終端處,因此,在攜帶終端處,係可藉由例如對於各筆ID而分別分配相異的文字顏色等之相異的顯示態樣,來顯示該手寫資訊,故而,係能夠容易地判別出是以何者之筆ID的電子筆來進行了輸入。
又,當針對紙格式所具備之各個的輸入區域而對於能夠進行手寫輸入的使用者有所限制的情況時,藉由作為該輸入區域之屬性資訊而分配對於進行手寫輸入之使用者作限制的資訊,係亦可並非為如同上述一般地基於筆ID來對於被作了手寫輸入的資訊作區別並顯示,而是在各輸入區域之每一者處而對於手寫資訊之顯示顏色等的顯示態樣作改變。
另外,雖係能夠根據輸入區域之屬性資訊,來判斷出輸入區域係身為被輸入簽名的輸入區域,但是,針對對於此被輸入簽名之輸入區域所進行的手寫資訊,為了防犯上的對策,較理想,係構成為進行加密化等之處理並記憶在資料庫中。亦可將下達在進行加密化處理之後再進行資料傳輸處理一事之指示的屬性資訊,與被輸入簽名之輸入區域相互附加對應地來作登錄。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於將複數枚之手 寫資訊輸入用紙8作群組化的情況時,係構成為基於在觸控板終端處之結束指示來進行,但是,係亦可構成為預先在登錄至伺服器裝置1中時,將由複數頁面所成之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作為1個群組來登錄。於此情況,攜帶終端,係構成為並不許可從觸控板終端而來之結束指示,直到對於該複數頁面的手寫資訊輸入用紙8之手寫資訊輸入結束為止。
另外,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手寫資訊輸入裝置,雖係構成為藉由觸控板終端和攜帶終端之組合來構成,但是,係亦可採用具備有此兩者之終端之功能之1台的裝置之構成。於此情況之顯示畫面,係可設為與載置面共通,亦可設為與載置面相異之區域。在將顯示畫面和載置面設為共通的情況時,亦即是當將用紙載置在顯示畫面上的情況時,係能夠將用紙翻開並對於被顯示在顯示畫面上之輸入資訊作確認。
另外,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受理紙格式之登錄的裝置和記憶手寫資訊輸入資訊的裝置,雖係設為相同的伺服器裝置,但是,當然的,係亦可設為相異之裝置。
又,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中,被與觸控板終端作連接之裝置,雖係設為攜帶終端,但是,係亦可為被作固定性的配置之例如個人電腦等。又,被與觸控板終端作連接之裝置,係亦可藉由具備有上述之攜帶終端之功能和進行具備有紙格式資料庫以及紙記 入資料儲存部之伺服器裝置1的與攜帶終端之間之交換處理的功能部分之裝置來構成之。
又,伺服器裝置1之具備有紙格式資料庫以及紙顯示資訊提供部的部份、和具備有儲存處理部以及紙記入資料儲存部的部份,係亦可為相異之裝置。
又,電子筆以及觸控板終端,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雖係使用有電磁感應方式者,但是,當然的,係亦可為靜電電容方式或者是其他之耦合方式者。
又,觸控板終端之夾鉗構件之構成,係並不被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之例,只要是能夠挾持用紙並作卡止或者是固定,則不論是何種構成均可。
又,紙ID之讀取部,係並非絕對需要設置在夾鉗構件處,例如係亦可在觸控板終端處,經由纜線來設置讀取部(例如條碼讀取機),並構成為藉由該讀取部(條碼讀取機)來讀取用紙之紙ID(條碼)。
又,條碼,係僅為紙ID之其中一例,只要是能夠對於手寫資訊輸入用紙作辨識之讀取裝置,則不論是何種構成均可。
1‧‧‧伺服器装置
2‧‧‧印表機
3‧‧‧觸控板終端
4‧‧‧電子筆
5‧‧‧攜帶終端
6‧‧‧通訊網路
8‧‧‧手寫資訊輸入用紙
8BC‧‧‧條碼
31‧‧‧夾鉗構件
32‧‧‧條碼讀取機

Claims (15)

  1. 一種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特徵為,係包含有:手寫輸入裝置;和被與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作了結合之資訊處理裝置,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係包含有:載置面,係載置有用紙,該用紙,係印刷有文書格式,該文書格式,係包含有用以進行手寫輸入之寫入區域和用以對於前述文書格式作辨識之辨識資訊;和位置檢測部,係將藉由能夠對於用紙進行可視覺辨認之手寫的電子筆而伴隨著對於被載置在前述載置面上之前述用紙的手寫輸入操作所由前述電子筆而指示的位置之資訊檢測出來;和辨識資訊讀取部,係因應於前述用紙被載置於前述載置面上一事,而對於被印刷在前述用紙上的前述辨識資訊作讀取,並將所讀取的前述辨識資訊對於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作送訊,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係包含有:判別部,係基於從前述手寫輸入裝置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而判別文書格式資訊之取得可否,該文書格式資訊,係用以使前述資訊處理裝置顯示與被印刷有前述文書格式之前述用紙相對應的文書格式;和通訊部,係回應於前述判別部判別出能夠取得前述文書格式資訊一事,而對於前述手寫輸入裝置送訊準備完成 通知;和指示部,係因應於從前述資訊處理裝置而收訊了前述準備完成通知一事,而使發光裝置之顯示狀態改變,前述手寫輸入裝置,只要並未從前述資訊處理裝置收訊前述準備完成通知,則並不對於前述資訊處理裝置送訊關連於藉由前述電子筆所指示了的位置之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係包含有:顯示裝置,係基於前述文書格式資訊而顯示前述文書格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係具備有:用紙載置有無檢測電路,係檢測出前述用紙是否被載置於前述載置面上,前述辨識資訊讀取部,係回應於藉由前述用紙載置有無檢測電路而檢測出了前述用紙並未被載置於前述載置面上一事,而並不讀取前述辨識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係具備有將前述用紙卡止於前述 載置面上之夾鉗構件,前述辨識資訊讀取部,係被設置在前述夾鉗構件之與被印刷有前述文書格式的前述用紙之表面相反側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係更進而具備有用以將是否藉由前述夾鉗構件而將前述用紙卡止於前述載置面上一事檢測出來的檢測部,前述辨識資訊讀取部,當藉由前述檢測部而檢測出了前述用紙係藉由前述夾鉗構件而被作了卡止一事時,係開始前述辨識資訊之讀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係包含有被配置於前述夾鉗構件處之複數之感測器,並且,係更進而具備有:載置位置檢測電路,係檢測出前述複數之感測器的各感測器是否有被前述用紙所覆蓋,並基於從前述複數之感測器所受訊的複數之感測器輸出,來取得被載置於前述載置面上的前述用紙之位移之偏位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係更進而具備有:位置資訊修正部,係基於藉由前述 載置位置檢測電路所得到的前述用紙之位移之偏位值,來對於藉由前述電子筆所指示了的位置之資訊作修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係具備有:位置資訊修正部,係基於藉由前述載置位置檢測電路所得到的前述用紙之位移之偏位值,來對於藉由前述電子筆所指示了位置之資訊作修正,並且,係構成為將藉由前述位置資訊修正部所作了修正的藉由前述電子筆所指示了的位置之資訊,與前述文書格式資訊一同作顯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在與被印刷在前述用紙上之前述文書格式相對應的前述文書格式資訊中,係具備有對於被設置在前述文書格式中的前述寫入區域作特定之位置資訊,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係基於前述位置資訊,來將被設置於前述文書格式中之前述寫入區域和藉由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之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前述電子筆所指示的位置之資訊相互附加關連地作保持。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 係具備有:報告部,係當無法發現被與被設置在前述文書格式中的前述寫入區域相互附加有關連之藉由前述位置檢測部所檢測出的前述電子筆所指示的位置之資訊的情況時,對於身為未記入一事作報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在與被印刷在前述用紙上之前述文書格式相對應的前述文書格式資訊中,係具備有被輸入至被設置在前述文書格式中的前述寫入區域中之手寫資訊的屬性資訊,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有:判斷部,係判斷被輸入至前述寫入區域中之手寫資訊是否與前述屬性資訊相對應;和報告部,係基於前述判斷部之判斷結果,而將被輸入至前述寫入區域中之手寫資訊並未與前述屬性資訊相對應一事作報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其中,前述手寫輸入裝置與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係相互分離。
  13. 一種手寫資訊輸入方法,係使用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來對於用紙輸入手寫資訊,該手寫資訊輸入裝置,係包含有手寫輸入裝置、和被與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作了結合之資訊 處理裝置,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係具備有:載置面,係載置有用紙,該用紙,係印刷有文書格式,該文書格式,係包含有用以進行手寫輸入之寫入區域和用以對於前述文書格式作辨識之辨識資訊;和辨識資訊讀取裝置,係讀取辨識資訊;和位置檢測部,該手寫資訊輸入方法,係包含有:當前述用紙被載置於前述載置面上時,將被印刷在前述用紙上並藉由前述辨識資訊讀取裝置而被作了讀取的前述辨識資訊藉由前述手寫輸入裝置而送訊至前述資訊處理裝置處之步驟;和因應於對於被載置在前述載置面上的前述用紙之由電子筆所致之手寫輸入操作,而藉由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來檢測出關連於對於前述用紙而可目視地進行寫入的電子筆所指示之位置之資訊之步驟;和基於從前述手寫輸入裝置而來之前述辨識資訊,而判別文書格式資訊之取得可否之步驟,該文書格式資訊,係用以使前述資訊處理裝置顯示與被印刷有前述文書格式之前述用紙相對應的文書格式;和回應於判別出能夠取得前述文書格式資訊一事,而藉由前述資訊處理裝置來對於前述手寫輸入裝置送訊準備完成通知之步驟;和回應於從前述資訊處理裝置而收訊了前述準備完成通 知一事,而將關連於藉由前述電子筆而被作指示並藉由前述位置檢測裝置而被檢測出來的位置之資訊,藉由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來送訊至前述資訊處理裝置處之步驟;和因應於從前述資訊處理裝置而收訊了前述準備完成通知一事,而藉由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來使發光裝置之顯示狀態作改變之步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方法,其中,係更進而包含有:藉由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來檢測出前述用紙是否有被放置於前述載置面上之步驟;和回應於檢測出了前述用紙被放置於前述載置面上一事,藉由前述辨識資訊讀取裝置來讀取前述辨識資訊之步驟,前述辨識資訊讀取裝置,係回應於檢測出了前述用紙並未被放置於前述載置面上一事,而並不讀取前述辨識資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記載之手寫資訊輸入方法,其中,前述手寫輸入裝置,係具備有將前述用紙卡止於前述載置面上之夾鉗構件,前述辨識資訊讀取部,係被設置在前述夾鉗構件之與被印刷有前述文書格式的前述用紙之表面相反側處。
TW106117047A 2016-09-02 2017-05-23 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 TWI744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2214 2016-09-02
JP2016172214A JP6831661B2 (ja) 2016-09-02 2016-09-02 手書き情報入力装置及び手書き情報入力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536A TW201812536A (zh) 2018-04-01
TWI744331B true TWI744331B (zh) 2021-11-01

Family

ID=5974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047A TWI744331B (zh) 2016-09-02 2017-05-23 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0371B2 (zh)
EP (1) EP3291075B1 (zh)
JP (1) JP6831661B2 (zh)
KR (1) KR102308386B1 (zh)
CN (1) CN107798319B (zh)
TW (1) TWI744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8188B2 (ja) * 2018-05-14 2023-07-13 株式会社ワコム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
CN109117005A (zh) * 2018-07-26 2019-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笔、信息录入系统和信息录入方法
CN109766159A (zh) * 2018-12-28 2019-05-17 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填表位置的确定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765988A (zh) * 2018-12-28 2019-05-17 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填表位置的确定装置
CN110058749A (zh) * 2019-04-16 2019-07-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显示系统、方法和装置
WO2020237439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手写识别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JPWO2021014701A1 (zh) 2019-07-19 2021-01-28
JPWO2021124753A1 (zh) 2019-12-17 2021-06-24
US11701914B2 (en) * 2020-06-15 2023-07-18 Edward Riley Using indexing targets to index textual and/or graphical visual content manually created in a book
KR102558667B1 (ko) * 2021-05-18 2023-07-26 (주)디엑스테크 전자 펜과 스마트 태그를 이용한 시설물 관리시스템 및 관리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3248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paper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50043032A1 (en) * 2012-05-23 2015-02-12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TW201616289A (zh) * 2014-10-24 2016-05-01 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發訊型電子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23296T2 (de) 1993-11-30 2000-11-30 Hewlett Packard Co Anordnung zur Dateneingabe
JP2002312478A (ja) * 2001-04-10 2002-10-25 Ricoh Co Ltd 記録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その実行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102105B2 (ja) * 2002-05-24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ペンを利用した書類記入システム
JP4244614B2 (ja) * 2002-10-31 2009-03-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手書き入力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手書き入力方法システム
JP4322169B2 (ja) * 2003-07-16 2009-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文書処理システム、文書処理方法、文書処理プログラム
KR20050046969A (ko) 2003-11-15 2005-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용지가 위치한 영역만을 스캔할 수 있는 스캐너
JP2005275599A (ja) * 2004-03-23 2005-10-06 Fuji Xerox Co Ltd 手書き出力装置、手書き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60007189A1 (en) * 2004-07-12 2006-01-12 Gaines George L Iii Forms-based computer interface
JP2006107124A (ja) 2004-10-05 2006-04-20 Ricoh Co Ltd タブレット及び情報読み取り方法
PL1861809T5 (pl) 2005-03-14 2013-04-30 Gtech Corp System i sposób przetwarzania oznakowań blankietu
JP4661387B2 (ja) * 2005-06-20 2011-03-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85063B2 (ja) 2008-10-21 2013-04-17 有限会社芳尾電気化学研究所 デジタルペンのフォーム管理システム
WO2014025066A1 (en) * 2012-08-08 2014-02-13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pad apparatus,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pap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3248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paper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50043032A1 (en) * 2012-05-23 2015-02-12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TW201616289A (zh) * 2014-10-24 2016-05-01 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發訊型電子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1075B1 (en) 2019-03-27
KR20180026333A (ko) 2018-03-12
JP2018037033A (ja) 2018-03-08
JP6831661B2 (ja) 2021-02-17
KR102308386B1 (ko) 2021-10-06
EP3291075A1 (en) 2018-03-07
US20180067913A1 (en) 2018-03-08
CN107798319B (zh) 2023-04-07
TW201812536A (zh) 2018-04-01
US11200371B2 (en) 2021-12-14
CN107798319A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4331B (zh) 手寫資訊輸入裝置及手寫資訊輸入方法
JP2018037033A5 (zh)
US8068098B2 (en) Electronic paper recording apparatus
RU2392656C2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е компьюте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TWI752040B (zh) 電子筆、位置檢測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US20050024346A1 (en) Digital pen function control
US20080181501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oftware for Validating Entries Made on a Form
TW201823935A (zh) 手寫資訊處理裝置、手寫資訊處理方法及手寫資訊處理程式
TW201833735A (zh) 位置指示器及書寫資訊處理裝置
US6836267B1 (en)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and a processor readable medium
EP2725461B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JP5633448B2 (ja) 記入支援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
JP6261153B1 (ja) 電子ペン、位置検出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5678757B2 (ja) 記入支援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04030235A (ja) 個人認証システム、カード利用明細書および個人認証機能付き電子ペン
CN219394946U (zh) 一种资料审核手持终端装置
CN209765779U (zh) 电子化阅卷设备和电子化阅卷系统
JP2005078537A (ja) 手書きデータ入力方法、手書きデータ入力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媒体、検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03573A (ja) 申込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03030587A (ja) 帳票管理システム
JPH05324683A (ja) Idコード発信機能を備えた印鑑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