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1232B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1232B
TWI741232B TW107142589A TW107142589A TWI741232B TW I741232 B TWI741232 B TW I741232B TW 107142589 A TW107142589 A TW 107142589A TW 107142589 A TW107142589 A TW 107142589A TW I741232 B TWI741232 B TW I7412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raw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lyte second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1178A (zh
Inventor
浅見圭一
大西慶一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紡錘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紡錘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紡錘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2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123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1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1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1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123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能夠在短時間內中和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漿料中的鹼成分而能夠用對環境的影響小的水系溶劑來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漿料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一邊使由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P)及溶劑(R)組成之原料漿料(S)沿路徑流動,一邊藉由供給至沿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S)之無機碳對原料漿料(S)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Description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本申請主張基於2017年7月19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7-140005號、2017年11月2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7-223397號的優先權。該日本申請的全部內容藉由參閱援用於本說明書中。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電池的正極及負極係藉由在集電體上塗佈添加有活性物質及黏結劑、根據需要進一步添加有碳黑之漿料來製造。 其中,對於負極,作為負極用黏結劑,使用以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系為代表之黏結劑,負極漿料以水系為主流。 另一方面,對於正極,作為正極用黏結劑,由於丁二烯成分容易氧化劣化,因此實用電池中專門使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系溶劑型黏結劑。 然而,用作正極用黏結劑之PVDF系黏結劑中,作為漿料的溶劑而使用有機溶劑的N-甲基吡咯啶酮(NMP),對環境的影響大。 因此,正極和負極均著眼於製作對環境的影響小的水系漿料。 在此,正極用材料中使用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但由於對該鹼金屬複合氧化物要求(1)高電壓、(2)高充放電效率、(3)高電極密度等物性,因此作為平衡良好地滿足該等性能者,以往採用了鈷酸鋰(LiCoO2 )。 又,鑑於鈷材料的資源方面的限制多,正在進行替代材料的研究,三元系材料(LiNi0.33 Co0.33 Mn0.33 O2 (NCM111)、LiNi0.5 Co0.2 Mn0.3 O2 (NCM523)等)、錳系(LiMn2 O4 )、鎳系(LiNiCoAlO2 )、鐵系(LiFePO4 )等、複數個材料系被實用化或被開發,並且現在亦還在進行改善和改良。而且,除了該等材料系以外,作為下一代材料候補著眼於硫磺(包含有機硫(Organic sulfur)系)系、固溶體系、矽酸鹽系。 然而,在該等正極用材料中所使用之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亦即,高容量型的鎳系(LiNiCoAlO2 )、三元系材料(LiNi0.6 Co0.2 Mn0.2 O2 (NCM622)、LiNi0.8 Co0.1 Mn0.1 O2 (NCM811)等)等鋰複合氧化物中,殘留有在合成過程中所添加之過量的氫氧化鋰,與水接觸而使pH值上升。而且,在pH值超過11之強鹼性的漿料中,在塗敷時鋁集電體腐蝕而使活性物質層與鋁集電體之界面產生氫氣。藉由該氫氣而引起活性物質層的發泡、電極強度降低和活性物質層的剝離、脫落,並且,存在不容易得到均勻的電極之問題。 作為針對該問題之對策,開發不使活性物質層與水接觸之表面被覆之方法、使用耐鹼性優異之不鏽鋼集電體之方法。 除此以外,作為防止鋁集電體的腐蝕之方法有:在漿料中添加酸並進行中和來控制漿料的pH值之方法。此時,pH值需要設為難以溶解鋁之pH3~10的範圍內。但若作為中和劑而使用鹽酸、硝酸、硫酸、氫氟酸等無機酸,則會在添加時使活性物質溶解,又,若過量地注入酸,則pH值急劇降低,存在難以控制pH值之問題。 並且,若使用檸檬酸、乙酸等有機酸,則所生成之鹽存在對電池性能造成惡劣影響等缺點。 作為解決該問題者,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在將鋰複合氧化物與導電助劑和黏結劑樹脂中的至少一者進行混煉之混煉製程中,在二氧化碳氣體氣氛下進行混煉之正極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 並且,專利文獻2中,提出有在將正極活性物質和增稠劑進行捏合之糊料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將糊料的pH值設為7~11之後,將其塗附於集電體表面並進行乾燥來製造正極板之方法。 並且,專利文獻3中,提出在電極複合材料糊料中混入具有500μm以下的氣泡直徑之微泡,將低密度化之糊料塗佈於電極集電體而形成電極介質材料層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136828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23291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5158453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中記載之防止鋁集電體的腐蝕之方法中,存在以下問題點。 亦即,專利文獻1~3中記載之方法中,由於二氧化碳氣體氣氛下之漿料的混煉、或向漿料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在常壓的二氧化碳氣體氣氛下,僅少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溶解於水,並且,由於在漿料的混煉中所產生之熱而導致溶劑的氣體溶解度降低。因此,存在中和反應所需時間長等缺點。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專利文獻中記載之防止鋁集電體的腐蝕之方法所存在之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為提供一種藉由能夠在短時間內中和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漿料中的鹼成分而能夠用對環境的影響小的水系溶劑來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漿料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中,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係使用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水系溶劑者,前述製造方法的特徵為,一邊使由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及溶劑組成之原料漿料沿路徑流動,一邊藉由供給至沿該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之無機碳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在此,“無機碳”中,除了二氧化碳氣體(氣相)以外,亦包含碳酸水等液相者。 在該情況下,前述製造方法包括一邊使作為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溶劑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該路徑流動之溶劑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來生成原料漿料之前製程,且能夠藉由向沿該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供給無機碳來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又,一邊使作為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溶劑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該路徑流動之溶劑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及無機碳,藉此,能夠一邊生成原料漿料,一邊對該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又,前述製造方法包括一邊使作為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溶劑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該路徑流動之溶劑供給無機碳來使無機碳溶解於溶劑之前製程,且能夠一邊向溶解有沿該路徑流動之無機碳之溶劑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來生成原料漿料,一邊對該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又,能夠設為將前述無機碳供給至成為負壓狀態之路徑。 又,使供給有前述無機碳之原料漿料在氣蝕(Cavitation)產生部流動,從而能夠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並且進行中和處理。 又,實施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的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係使用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水系溶劑者,前述製造裝置的特徵為,具備:路徑,使由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及溶劑組成之原料漿料流動;及無機碳供給部,向沿該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供給無機碳,且一邊使原料漿料沿路徑流動,一邊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在該情況下,前述製造裝置具備使前述路徑成為負壓狀態之機構,且能夠向成為負壓狀態之路徑供給無機碳。 又,前述製造裝置具備藉由使供給有前述無機碳之原料漿料流動,從而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並且進行中和處理之氣蝕產生部。 (發明之效果) 依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藉由一邊使由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及溶劑組成之原料漿料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該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供給無機碳來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因此,促進原料漿料與無機碳之接觸,從而能夠在短時間內中和包含有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藉此,能夠實現縮短使用對環境的影響小的水系溶劑之情況下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的製造前準備時間。 又,藉由將前述無機碳供給至成為負壓狀態之路徑,從而不需要將所供給之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設為高壓(將所供給之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設定為如下即可,亦即,1MPa以下,較佳為0.5MPa以下,更佳為0.2MPa以下,更進一步較佳為0.1MPa以下。)而能夠簡化製造裝置的密封結構,並且中和處理之後之漿料的溶存無機碳的殘留量減少而能夠容易進行之後的脫氣處理。進而,能夠變得容易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並且能夠促進中和處理。 又,藉由使供給有無機碳之原料漿料在氣蝕產生部流動而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並且進行中和處理,藉此由氣蝕(局部沸騰)引起無機碳的氣泡反覆膨脹收縮,與溶劑或原料漿料的接觸面積增大而能夠使中和迅速進行。故,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中和包含有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又,另外,藉由使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之後的剩餘的無機碳酸產生氣蝕(局部沸騰)而成為氣泡並且能夠容易進行脫氣。因此,在漿料內部不殘留雜質,並且在集電體與活性物質層之界面上不形成非導體層,能夠提高導電性和電池特性。 在此,認為上述中和處理的反應步驟大致經過如下步驟: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的供給→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的擴散→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等。而且,認為中和處理的反應速度大於擴散速度,因此認為該反應步驟的溶解及擴散速度受限制。溶解速度隨著壓力及界面積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此隨著界面積的增加,更詳細而言,除了基於流動(混合)的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的原料漿料內的擴散速度的增加效果以外,藉由基於氣蝕(局部沸騰)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氣泡的膨脹收縮效果而產生之界面積的增加及氣泡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隨著壓力恢復而凝縮,從而藉由在原料漿料中溶解之效果(彌補伴隨降低壓力之溶解速度的降低,進而超過此溶解速度之效果)來促進提高溶解速度之反應。
以下,對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中,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係使用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水系溶劑者,前述製造方法的特徵為,一邊使由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及溶劑組成之原料漿料沿路徑流動,一邊藉由供給至沿該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之無機碳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在此,“無機碳”中,除了二氧化碳氣體(氣相)以外,亦包含碳酸水等液相者。 作為中和劑,將二氧化碳氣體溶解於溶劑而用作溶存無機碳之理由(在使用碳酸水等液相者之情況下亦相同。以下,舉出使用二氧化碳氣體之情況為例來進行說明。),不僅是因為如上所述反應速度較快,亦是因為即使過量地添加中和劑,pH值亦不會低於3。 又,如以下反應式,藉由基於二氧化碳氣體之中和反應而生成之鹽為鹼金屬碳酸鹽及鹼金屬碳酸氫鹽,藉由乾燥溶解有鹼金屬碳酸鹽及鹼金屬碳酸氫鹽之漿料,能夠得到由鹼金屬碳酸鹽被覆之電極。 第1中和反應:2AOH+H2 CO3 →A2 CO3 +2H2 O 第2中和反應:A2 CO3 +H2 CO3 →2AHCO3 例如,如以下反應式,鹼金屬A為鋰之情況下為碳酸鋰及碳酸氫鋰,藉由乾燥溶解有碳酸鋰及碳酸氫鋰之漿料,能夠得到由碳酸鋰被覆之電極。 第1中和反應:2LiOH+H2 CO3 →Li2 CO3 +2H2 O 第2中和反應:Li2 CO3 +H2 CO3 →2LiHCO3 亦如專利文獻2記載可知,由碳酸鋰被覆之正極提高電極的耐水性。 並且,藉由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方法來製造之電極,在活性物質層中包含有藉由中和而產生之鹽(碳酸鋰、碳酸鈉、碳酸鉀中的任一個)。 電極中不包含鹼金屬碳酸鹽(碳酸鋰、碳酸鈉、碳酸鉀中的任一個)之情況下,因過度充電而電解液分解,產生可燃性高之烴氣和氫氣,但包含鹼金屬碳酸鹽之電極中,對電池進行過度充電時,在分解電解液和正極之前,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能夠用二氧化碳氣體使電池內壓上升而使搭載於電池之壓力閥工作。此時,所放出之主要氣體為安全的二氧化碳氣體。 原料漿料的中和處理能夠單獨或適當組合來實施如下(1)~(3)。 (1)在生成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漿料之後,藉由向沿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供給(事後供給)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來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2)一邊使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溶劑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路徑流動之溶劑供給(與固體成分同時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及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藉此一邊生成原料漿料,一邊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3)一邊使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溶劑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路徑流動之溶劑供給(提前供給)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來使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溶解於溶劑之後,一邊向沿路徑流動之溶解有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之溶劑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而生成原料漿料,一邊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此時,藉由一邊使由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原料之固體成分及溶劑組成之原料漿料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供給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來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因此藉由促進原料漿料與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之接觸,能夠在短時間內中和包含有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 關於二氧化碳氣體的使用量,係添加使原料漿料的pH值成為4~11,較佳為5~10,進一步較佳為6~9的量。 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只要是能夠向沿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或溶劑中供給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之壓力(通常為正壓。),則並沒有特別限定。 然而,藉由將供給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之路徑(裝置的體系內)設為負壓,不需要將所供給之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設為高壓而以對應於路徑的吸引力之壓力就已充分。若將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設為高壓,則不僅製造裝置的密封結構等變得複雜,而且中和處理之後之漿料的溶存無機碳的殘留量增加,之後的脫氣處理變得困難。因此,所供給之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設定為如下即可,亦即1MPa以下,較佳為0.5MPa以下,更佳為0.2MPa以下,更進一步較佳為0.1MPa以下。 在此,藉由將供給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之路徑(裝置的體系內)設為負壓的同時,設為使原料漿料在氣蝕產生部流動而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且進行中和處理,從而由氣蝕(局部沸騰)引起無機碳的氣泡反覆膨脹收縮,藉由與溶劑或原料漿料的接觸面積增大,從而能夠使中和迅速進行,故,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中和包含有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 然而,認為上述中和處理的反應步驟大致經過如下步驟: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的供給→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的擴散→中和處理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而且,認為中和處理的反應速度大於擴散速度,因此認為該反應步驟的溶解及擴散速度受限制。溶解速度隨著壓力及界面積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此隨著界面積的增加而成為如下狀況:更詳細而言,基於流動(混合)而無機碳(二氧化碳氣體)在原料漿料內的擴散速度的增加效果,並且藉由基於氣蝕(局部沸騰)而二氧化碳氣體的氣泡的膨脹收縮效果而產生之界面積的增加及氣泡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隨著壓力恢復而凝縮,從而藉由在原料漿料中溶解之效果(彌補伴隨降低壓力之溶解速度的降低,進而超過此溶解速度之效果)來促進提高溶解速度之中和反應。 中和處理之後之原料漿料中殘留有溶解無機碳,因此需要進行脫氣處理。 在此,若不進行脫氣處理而進行電極塗敷,則在乾燥製程中活性物質層因為溶存無機碳起發泡,從而形成過多的空隙,因此容易引起塗敷不均勻或電極剝離、脫落。 原料漿料中的溶存無機碳藉由進行脫氣處理而能夠分離成已中和之漿料和二氧化碳氣體。 實用電池的電極漿料的脫氣處理中,膜脫氣為主流,但藉由加壓難以分離在漿料中形成之無機碳。 因此,本發明中,進行減壓脫氣為較佳。 在此,藉由使原料漿料在氣蝕產生部流動,如前述那樣,基於流動(混合)的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在原料漿料內的擴散速度的增加效果以外,藉由基於氣蝕(局部沸騰)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氣泡的膨脹收縮效果而產生之界面積的增加及氣泡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隨著壓力恢復而凝縮,從而能夠藉由在原料漿料中溶解之效果(彌補伴隨降低壓力之溶解速度的降低,進而超過此溶解速度之效果)來促進提高溶解速度之中和反應。藉此,能夠進一步促進原料漿料與無機碳之接觸,並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中和包含有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但除此以外,藉由使對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之後的剩餘的無機碳酸產生氣蝕(局部沸騰)而成為氣泡,並且能夠容易進行脫氣,因此在電池內部不殘留雜質,並且在集電體與活性物質層之界面上不形成非導體層,能夠提高導電性和電池特性。 此時,藉由採用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之方法,從而能夠以同一製程進行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的中和處理及中和處理之後的漿料的脫氣處理。 亦即,藉由向沿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供給之無機碳而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並且使進行了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的中和處理之原料漿料進一步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來減壓、脫氣,從而能夠以同一製程進行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的中和處理及中和處理之後之漿料的脫氣處理,具有經濟性。 在原料漿料中,作為固體成分包含活性物質及黏結劑,根據需要添加有導電助劑。 活性物質只要為鹼金屬複合氧化物,則沒有特別限制,若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為鋰二次電池,則可以舉出鋰複合氧化物,亦即,鈷酸鋰(LiCoO2 )、鎳酸鋰(LiNiO2 )、三元系材料(LiNi0.33 Co0.33 Mn0.33 O2 )、富鎳三元系材料(LiNi0.5 Co0.2 Mn0.3 O2 (NCM523)、LiNi0.6 Co0.2 Mn0.2 O2 (NCM622)、LiNi0.8 Co0.1 Mn0.1 O2 (NCM811))、鎳-鈷-鋁酸鋰(LiNi0.8 Co0.15 Al0.05 O2 )、磷酸鐵鋰(LiFePO4 )、磷酸鐵-錳鋰(LiFe0.5 Mn0.5 PO4 )、磷酸錳鋰(LiMnPO4 )、磷酸鈷鋰(LiCoPO4 )、磷酸鎳鋰(LiNiPO4 )、磷酸釩鋰(Li3 V2 (PO4 )3 )、鋰鐵矽酸鹽(Li2 FeSiO4 )、鋰錳矽酸鹽(Li2 MnSiO4 )、富鋰固溶體系(Li2 MnO3 -LiNi0.33 Mn0.33 Co0.33 O2 )、尖晶石型錳酸鋰(LiMn2 O4 )、尖晶石型鎳-錳酸鋰(LiNi0.5 Mn1.5 O4 )、鎳-鐵-錳酸鋰(LiNi0.33 Fe0.33 Mn0.33 O2 )等材料,可以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併用2種以上。另外,上述活性物質中元素比率稍有偏差亦沒有任何問題。又,若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為鈉二次電池,則替換為鈉複合氧化物,亦即,將上述鹼金屬元素的鋰替換為鈉即可,若為鉀二次電池,則替換為鉀即可。 黏結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併用2種以上如下通常使用之材料,例如,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聚醯亞胺(PI)、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PAI)、芳醯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鹽、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聚胺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羧甲基纖維素(CMC)、纖維素硫酸鹽、甲基纖維素醚、甲基乙基纖維素醚、乙基纖維素醚、低氮羥乙基纖維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聚季銨鹽-4)、氯化-[2-羥基-3-(三甲基銨基)丙基]羥乙基纖維素(聚季銨鹽-10)、氯化-[2-羥基-3-(十二烷基二甲基銨基)丙基]羥乙基纖維素(聚季銨鹽-24)、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縮丁醛(PVB)、乙烯-乙烯醇、聚乙烯(PE)、聚丙烯(PP)、澱粉等材料。 導電助劑沒有特別限制,可以舉出金屬、碳材、導電性高分子、導電性玻璃等,但其中的碳材為較佳,具體而言,可以舉出乙炔黑(AB)、灶黑(KB)、氣相生長碳纖維(VGCF)、碳奈米管(CNT)、石墨、硬碳、軟碳、爐黑、石墨烯、玻璃碳、碳奈米角等,使用該些之1種或2種以上亦不存在任何問題。 正極的活性物質層中,例如,正極活性物質、黏結劑、導電物質的總量設為100質量%之情況下,電極活性物質為60~99質量%,黏結劑為0.1~25質量%,導電物質為0.1~10質量%為較佳。更佳為,電極活性物質為80~95質量%,黏結劑為0.5~15質量%,導電物質為0.5~5質量%為較佳。 只要為上述正極活性物質層的組成,則可以得到充分的結合力及導電性之改善效果。 中和劑只要為使二氧化碳氣體溶解於漿料的溶劑之溶解無機碳則並沒有特別限定。亦即,使用如空氣那樣含二氧化碳氣體之氣體或從包含乾冰之固體產生之二氧化碳氣體來生成溶解無機碳亦無妨。但是,若以相對較小的壓力來有效地得到溶解無機碳,則使用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氣體為較佳。 而且,使用藉由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得到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能夠製造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具體而言,能夠製造由鹼金屬碳酸鹽被覆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能夠使用該正極來製造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進而,該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能夠適當地用於電子設備。 接著,依據圖1~圖5對實施該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以下,稱為“分散混合裝置”。)進行說明。 [溶劑儲存罐] 在本實施形態中,溶劑儲存罐Y兼備與吸引攪拌泵X之間經由循環流路16、18進行溶劑R的循環之功能以及供給溶劑R(根據需要,固體成分P)之功能,在開始運轉吸引攪拌泵X之前,將用於生成上述原料漿料之既定量的溶劑R(根據需要,固體成分P)投入至溶劑儲存罐Y中,預先儲存或者一邊用吸引攪拌泵X使溶劑R循環,一邊將固體成分P投入至溶劑儲存罐Y中。 在此,作為固體成分P的供給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採用如下方式:具備用於儲存既定量的固體成分P之固體成分儲存漏斗31,並將儲存於該固體成分儲存漏斗31之固體成分P經由投入門31a藉由攪拌翼6的旋轉而產生之負壓的作用而以直接負壓吸入之方式依序從第1供給部11供給至吸引攪拌泵X的殼體1的內部。 另外,作為固體成分P的供給方式,除此以外,同樣地,使儲存於固體成分儲存漏斗之固體成分在將溶劑R從溶劑儲存罐Y供給至吸引攪拌泵X之循環流路16的中途,以藉由溶劑R的流向而獲得之噴射效果而吸入的方式,與溶劑R一同供給至吸引攪拌泵X,或者,如圖6(a)所示,能夠預先將固體成分P與溶劑R一同投入至溶劑儲存罐Y中並預先儲存,進而,使用攪拌混合裝置等進行攪拌、混合既定量的溶劑R及固體成分P而生成原料漿料並將該原料漿料投入至溶劑儲存罐Y並預先儲存。 又,關於溶劑R或原料漿料向吸引攪拌泵X的供給,除了基於吸引攪拌泵X的吸引力以外,還可以基於送液泵(省略圖示)。 並且,溶劑儲存罐Y只要是具備儲存功能者,則其結構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亦能夠使用具備攪拌機構(省略圖示)者。 具體而言,如圖6(b)所示,亦能夠藉由使用行星式攪拌機(planetary mixer)等攪拌混合裝置來代替溶劑儲存罐Y,對既定量的溶劑R及固體成分P進行攪拌、混合而生成原料漿料,並將所生成之原料漿料供給至吸引攪拌泵X。 [吸引攪拌泵] 依據圖5,對吸引攪拌泵X進行說明。 吸引攪拌泵X如下構成:具備殼體1,該殼體1具備兩端開口被前壁部2和後壁部3封閉之圓筒狀外周壁部4,並且具備以同心狀旋轉驅動自如地設置於該殼體1的內部之轉子5;在該殼體1的內部以同心狀固定配設於前壁部2之圓筒狀定子7;及旋轉驅動轉子5之泵驅動馬達M等。 在轉子5的徑向外方側,複數個攪拌翼6向前壁部2側即前方側突出,並且,以沿周向等間隔地排列之狀態與轉子5一體地設置。 在圓筒狀的定子7中,成為節流流路之複數個通孔7a、7b以沿周向分別排列地方式設置,該定子7位於轉子5的前方側,並且位於攪拌翼6的徑向內側而固定配設於前壁部2,該定子7與殼體1的外周壁部4之間形成兼備排出室之攪拌翼6進行周向旋轉之環狀翼室8。 第1供給部11設置於比前壁部2的中心軸(馬達M的驅動軸19的軸心)更向外周側偏移之位置。 在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具備固體成分儲存漏斗31,將儲存於該固體成分儲存漏斗31之固體成分P經由投入門31a而從第1供給部11以直接負壓吸入於吸引攪拌泵X的殼體1的內部之方式而進行供給。 又,同樣地,藉由從第1供給部11向殼體1的第1導入室13導入二氧化碳氣體,從而以直接負壓吸入於吸引攪拌泵X的殼體1的內部之方式向沿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S供給二氧化碳氣體,藉此,使二氧化碳氣體溶解於原料漿料S並對原料漿料S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殼體1的前壁部2的內表面形成有環狀槽10。 吐出混合溶劑R和固體成分P而生成之原料漿料S之圓筒狀的吐出部12,係在殼體1的圓筒狀的外周壁部4的周向上的1處,以向該外周壁部4的切線方向延伸而與翼室8連通之狀態被設置。 從吐出部12吐出之原料漿料S經由循環流路18而返回至溶劑儲存罐Y。 又,在殼體1的前壁部2的中心部(馬達M的驅動軸19的軸心)設置有第2供給部17。 而且,投入並儲存於溶劑儲存罐Y之溶劑R(返回至溶劑儲存罐Y之原料漿料S),係經由循環流路16被負壓吸引而供給至該第2供給部17。 並且,將定子7的內周側劃分為前壁部2側的第1導入室13及轉子5側的第2導入室14之隔板15,係在轉子5的前方側以與該轉子5一體旋轉之狀態被設置,並且,在隔板15的前壁部2側設置有刮翼9。刮翼9以同心狀沿周向等間隔地具備複數個,各刮翼9配設成能夠以將其前端部進入環狀槽10內之狀態與轉子5一體地進行周向旋轉。 第1導入室13及第2導入室14構成為經由定子7的複數個通孔7a、7b而與翼室8連通,並且構成為第1供給部11與第1導入室13連通,第2供給部17與第2導入室14連通。 具體而言,第1導入室13與翼室8藉由複數個第1導入室13側的通孔7a連通,該通孔7a在定子7的面向第1導入室13之部分沿周向等間隔地配設,第2導入室14與翼室8藉由複數個第2導入室14側的通孔7b連通,該通孔7b在定子7的面向第2導入室14之部分沿周向等間隔地配設。 對吸引攪拌泵X的各部分進行說明。 轉子5構成為其前面呈大致截圓錐狀膨出之形狀,並且,在其外周側複數個攪拌翼6以向前方突出之狀態等間隔地排列設置。攪拌翼6設為沿周向等間隔地具備複數個。又,該攪拌翼6以隨著從內周側朝向外周側而向旋轉方向的後方傾斜的方式從轉子5的外周側向內周側突出形成,攪拌翼6的前端部內徑形成為稍微比定子7的外徑大。 該轉子5連結於泵驅動馬達M的驅動軸19而藉由該泵驅動馬達M而被旋轉驅動,前述泵驅動馬達M的驅動軸19在殼體1內以位於與殼體1呈同心狀的位置的狀態,貫通後壁部3而嵌入到殼體1內。 又,泵驅動馬達M的驅動軸19中設置有構成用於防止殼體1的內部的溶劑R向泵驅動馬達M側漏出之密封部之機械密封件22。 而且,轉子5構成為藉由以攪拌翼6的前端部成為前側之方向被旋轉驅動,從而攪拌翼6的成為旋轉方向的後側的面(背面)中,產生所謂的氣蝕(局部沸騰)。 隔板15構成為具有稍微小於定子7的內徑之外徑之大致漏斗狀。 而且,該隔板15構成為經由間隔保持構件20而安裝於轉子5的前面,且當轉子5被旋轉驅動時,與轉子5一體地旋轉。 本實施形態中,圓筒狀的第2供給部17以與殼體1呈同心狀的方式,設置於殼體1的前壁部2的中心部。 第1供給部11以位於相對於殼體1內的第2供給部17的開口部的橫側方之方式設置於前壁部2。又,第1供給部11以傾斜姿勢設置於殼體1的前壁部2。順便提及,第1供給部11的傾斜角度為45度左右。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設為能夠將儲存於固體成分儲存漏斗31之固體成分P經由投入門31a而依序供給至第1供給部11,並且設為能夠導入二氧化碳氣體。 定子7安裝於殼體1的前壁部2的內表面(與轉子5相對向的面),且以殼體1的前壁部2與定子7成為一體之方式被固定。藉由旋轉轉子5的攪拌翼6,經由吐出部12而原料漿料S被吐出,並經由第2供給部17而使投入並儲存於溶劑儲存罐Y之溶劑R或返回至溶劑儲存罐Y的原料漿料S被導入,因此吸引攪拌泵X內被減壓。 設置有刮翼9之隔板15,係藉由間隔保持構件20以與轉子5的前面隔開間隔之狀態安裝於轉子5的前面,該轉子5以隔板15的前端部與第2供給部17隔開間隔而對向之狀態配設於殼體1內。 藉此,構成為轉子5的膨出狀的前面與隔板15的後面之間,形成有直徑越靠殼體1的前壁部2側則越小之尖細狀的第2導入室14,第2供給部17經由隔板15的前端部而與第2導入室14連通。 並且,殼體1的前壁部2與隔板15的前面之間,形成有與第1供給部11連通之環狀的第1導入室13。 而且,構成為當轉子5被旋轉驅動時,隔板15與轉子5一體地旋轉,即使在轉子5及隔板15旋轉之狀態下,亦維持第2供給部17經由隔板15的前端部與第2導入室14連通之狀態。 [控制部] 該分散混合裝置中所具備之控制部,雖未圖示,但由具備CPU或存儲部等之公知的運算處理裝置構成,並構成為能夠控制構成分散混合裝置之吸引攪拌泵X的運轉。 尤其,控制部構成為能夠控制攪拌翼6的圓周速率(轉子5的轉速),且構成為設定攪拌翼6的圓周速率(轉子5的轉速),以使第1導入室13及第2導入室14內的壓力成為既定的負壓狀態,藉由該設定之圓周速率(轉子5的轉速)旋轉攪拌翼6,從而至少能夠將通過定子7的第2導入室14側的通孔7b(及第1導入室13側的通孔7a)緊後的翼室8內的區域,形成為遍及翼室8內的整周而連續地產生複數個溶劑R的微細氣泡(微泡)之微細氣泡區域。 [分散混合裝置的運行(漿料的製造製程)] 接著,對該分散混合裝置的運行(漿料的製造製程)進行說明。 首先,在開始運轉吸引攪拌泵X之前,將既定量的溶劑R投入至溶劑儲存罐Y中並儲存。 若在該狀態下開始運轉(高速運轉)吸引攪拌泵X,則吸引攪拌泵X內成為負壓狀態,將投入並儲存於溶劑儲存罐Y之溶劑R經由循環流路16被負壓吸引而供給至第2供給部17(步驟1)。 該狀態下,將既定量的固體成分P從固體成分儲存漏斗31經由投入門31a而以從第1供給部11直接負壓吸入於吸引攪拌泵X的殼體1的第1導入室13內之方式依序供給(步驟2)。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示出了從固體成分儲存漏斗31投入固體成分P之例子,但亦能夠將固體成分P預先投入至溶劑儲存罐Y中。 從第1供給部11供給至吸引攪拌泵X的殼體1的第1導入室13內之固體成分P,係與供給至第2供給部17之溶劑R一起被導入至翼室8,並成為原料漿料S而從吐出部12吐出,經由循環流路18而返回至溶劑儲存罐Y。而且,原料漿料S在吸引攪拌泵X被運轉之期間經由循環流路16而被負壓吸引,從而進行循環(步驟3)。 而且,向第2供給部17循環供給之原料漿料S被導入至第2導入室14內,在通過第2導入室14側的通孔7b時,受到剪切作用而被粉碎。此時,以經由第2導入室14側的通孔7b而流量被限制之狀態導入至翼室8。而且,在翼室8內,藉由以高速旋轉之攪拌翼6的背面產生之氣蝕(局部沸騰)而生成之微細氣泡的膨脹收縮及受到攪拌翼6之剪切作用而被粉碎,固體成分P的凝聚體(團塊)進一步減少之原料漿料S從吐出部12被吐出。 在此,控制部構成為能夠控制攪拌翼6的圓周速率(轉子5的轉速),設定攪拌翼6的圓周速率(轉子5的轉速),以使第2導入室14內的壓力成為既定的負壓狀態,藉由該設定之圓周速率(轉子5的轉速)使攪拌翼6旋轉,從而能夠將通過定子7的第1導入室13及第2導入室14側的通孔7a、7b緊後的翼室8內的區域,形成為遍及翼室8內的整周而連續地產生複數個溶劑R的微細氣泡(微泡)之微細氣泡區域。 此時,遍及翼室8內的整周,且滲透於固體成分P的凝聚體(所謂的團塊)之溶劑R的發泡,從而,促進該凝聚體的粉碎,進而,藉由其所產生之微細氣泡在翼室8中被減壓·加壓而反覆進行膨脹·收縮來進一步促進固體成分P的分散,其結果,存在於翼室8內的整周之原料漿料S的大至整體,能夠生成溶劑R中的固體成分P的分散良好地高品質的原料漿料S。 [分散混合裝置的運行(中和處理製程)] 接著,對該分散混合裝置的運行(中和處理製程)進行說明。 一邊持續吸引攪拌泵X的運轉,一邊對原料漿料S進行中和處理。 該中和處理中,藉由二氧化碳氣體供給機構G向殼體1的第1導入室13導入二氧化碳氣體,從而向沿路徑流動之原料漿料S供給二氧化碳氣體,藉此使二氧化碳氣體在原料漿料S中溶解,並對原料漿料S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在此,關於導入二氧化碳氣體之位置,除了本實施形態的殼體1的第1導入室13以外,亦可以設定於第2導入室14、攪拌翼6進行周向旋轉之環狀的翼室8、循環流路16等任意位置,能夠連接二氧化碳氣體供給機構G。 此時,二氧化碳氣體沿流動之原料漿料S的流向(朝向流向的切線方向)而導入為較佳。 然而,本實施形態中,導入二氧化碳氣體之時序設定為上述步驟3(生成原料漿料S之後(事後供給)),但除此以外,亦能夠設定為如圖7所示那樣,設定為上述步驟2(一邊使溶劑R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路徑流動之溶劑R供給(與固體成分P同時供給)固體成分P及二氧化碳氣體),或者,設定為上述步驟1(一邊使溶劑R沿路徑流動,一邊向沿路徑流動之溶劑R供給(提前供給)二氧化碳氣體(無機碳)),進而,能夠適當組合這些來實施。 在此,藉由使原料漿料S在氣蝕產生區域流動而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並且進行中和處理,藉此由氣蝕(局部沸騰)引起無機碳的氣泡反覆膨脹收縮,與溶劑或原料漿料的接觸面積增大而能夠迅速進行中和,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中和原料漿料S中的鹼成分。 [分散混合裝置的運行(脫氣處理製程)] 接著,對該分散混合裝置的運行(脫氣處理製程)進行說明。 該脫氣處理能夠藉由進行既定時間的吸引攪拌泵X的運轉(高速運轉)而產生氣蝕(局部沸騰),藉此將漿料中的無機碳作為二氧化碳氣體而進行脫氣。 而且,結束了脫氣處理之原料漿料S(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經由排出管18a而供給至後續製程中,前述排出管18a以與翼室8連通之狀態設置。 然後,停止吸引攪拌泵X的運轉。 [實施例] [高容量型的鹼金屬複合氧化物的水系漿料的製造] [實施例1~7] 實施例1~7及比較例1的原料漿料,係使用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分散混合裝置),並作為活性物質使用高容量型的鹼金屬複合氧化物(鎳-鈷-鋁酸鋰(LiNi0.8 Co0.15 Al0.05 O2 ))、作為黏結劑使用丙烯酸酯,進而,作為導電助劑使用乙炔黑(AB)來進行製造。 在固體成分設為100質量%之情況下,將原料漿料調節成活性物質為90質量%、黏結劑為5質量%、導電助劑為5質量%。原料漿料中的固體成分濃度(活性物質、黏結劑及導電助劑)設為41質量%。 在溶劑儲存罐Y中導入既定量的水,並以6000rpm的轉速運轉,在確認到水在循環之後,依序供給既定量的活性物質、導電助劑及黏結劑來製造了原料。將二氧化碳氣體的供給時序、二氧化碳氣體的供給條件、中和時間及所製造之原料漿料的pH示於表1。 並且,漿料製造後、脫氣製程亦以相同條件實施了300秒鐘。 [實施例8]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分散混合裝置)中,如圖6(b)所示,使用行星式攪拌機(攪拌混合裝置)來代替溶劑儲存罐Y,作為活性物質使用高容量型的鹼金屬複合氧化物(鎳-鈷-鋁酸鋰(LiNi0.8 Co0.15 Al0.05 O2 ))、作為黏結劑使用丙烯酸鈉,進而,作為導電助劑使用乙炔黑(AB)來製造了原料漿料。 將固體成分設為100質量%之情況下,將原料漿料調節成活性物質為90質量%,黏結劑為5質量%、導電助劑為5質量%。將原料漿料中的固體成分濃度(活性物質、黏結劑及導電助劑)設為41質量%。 在原料漿料的製作中,使用行星式攪拌機(PRIMIX Corporation製造),並經過以下製程製作了漿料。 (1)投入·半乾混合 在行星式攪拌機中投入既定量的活性物質、乙炔黑及水,以30rpm的葉片旋轉速度攪拌了30分鐘。 (2)固煉 用樹脂製刮刀刮掉附著於行星式攪拌機的葉片上之材料之後,向行星式攪拌機中添加水和黏結劑,以30rpm的葉片旋轉速度攪拌了15分鐘。然後,將葉片旋轉速度提高至60rpm並進一步攪拌了75分鐘。 (3)緩煉 用樹脂製刮刀刮掉附著於行星式攪拌機的葉片上之材料之後,向行星式攪拌機中進一步添加剩餘的水,以30 rpm的葉片旋轉速度攪拌了15分鐘。然後,將葉片旋轉速度提高至80rpm並進一步攪拌了75分鐘,從而獲得了漿料。 該漿料的pH為12.5。 (4)中和 在行星式攪拌機與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分散混合裝置的吸引攪拌泵X)之間連接配管,以使漿料進行循環,使吸引攪拌泵X以6000rpm的轉速運轉,並供給二氧化碳氣體而進行了中和。將二氧化碳氣體的供給條件、中和時間及所製造之原料漿料的pH示於表1。 [實施例9] 將與實施例8相同之既定量的活性物質等原料裝入立式分散機(Disper Mat “VAM-GEZTMANN”(GMBH公司製造))的罐中,並以1000rpm的旋轉速度旋轉,攪拌10分鐘,從而製備了初步漿料。將該初步漿料使用基於旋轉薄膜法之攪拌裝置(Filmix56-50型(PRIMIX Corporation製造))並以40m/s的周速度製作了漿料之後,移到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分散混合裝置)的溶劑儲存罐Y中。 該漿料的pH為12.6。 在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分散混合裝置)的溶劑儲存罐Y與吸引攪拌泵X之間連接配管,以使原料漿料進行循環,使吸引攪拌泵X以6000rpm的轉速運轉,並供給二氧化碳氣體而進行了中和。將二氧化碳氣體的供給條件、中和時間及所製造之原料漿料的pH示於表1。
Figure 02_image001
從表1中明確地確認到,關於漿料的pH值,中和處理之前之原料漿料(比較例1)為11.0、12.5及12.6,相對於此,中和處理之後之原料漿料(實施例1~9)比中和處理之前之原料漿料(比較例1)還大幅度降低。 又,確認到當將中和處理之前的原料漿料(比較例1)塗敷於鋁箔上時,產生氫氣,但進行中和處理及脫氣處理後之原料漿料即使塗敷於鋁箔上,亦能夠不產生氫氣而均勻地塗敷。 [電池特性的評價] 將進行了中和處理及脫氣處理之後的原料漿料塗敷於厚度為20μm的鋁箔上,乾燥後,藉由輥壓機而使鋁箔與活性物質層緊密接合,接著,進行熱處理(在減壓下,160℃,12小時以上)而製造出試驗正極。 製造了作為逆電極使用具有試驗電極計算容量的100倍以上之電容之金屬鋰箔,作為電解液為1mol/L的LiPF6 /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50:50vol%,作為分離器具備有玻璃不織布(Toyo Roshi Kaisha, Ltd.製造,#GA-100)之硬幣型電池(CR2032)。 所製造之試驗電池(鋰二次電池)在30℃環境下,且在截止電位2.5~4.3V下,以0.1C率進行充電之後,以0.1C率進行了放電。將10個循環後的放電效率示於表2。
Figure 02_image003
從表2中明確地確認到,比較例1中,由於使用與Al反應而產生氣泡之電極,因此循環特性非常差,相對於此,實施例1~9中,10個循環後的放電效率為88%以上,係可承受實際使用之水平。 對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基於其實施形態而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記載之內容,例如,如圖6(c)所示,能夠將使原料漿料流動之路徑構成為不構成循環路之一個方向的流路,或者將氣蝕產生部構成為具有節流閥形態之管路結構(例如,各種閥、孔、圓柱形節流閥等。)等,只要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其結構能夠適當地變更。又,例如,依據不使原料漿料在氣蝕產生部流動,或者分散混合裝置不具備氣蝕產生部,可以不採用產生氣蝕(局部沸騰)之方法來進行中和處理或脫氣處理。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關於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從藉由能夠在短時間內中和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漿料中的鹼成分而能夠用對環境的影響小的水系溶劑來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漿料之特性考慮,能夠適當地使用於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用途中。
G:二氧化碳氣體供給機構 M:泵驅動馬達 P:固體成分 R:溶劑 X:吸引攪拌泵 Y:溶劑儲存罐 1:殼體 5:轉子 6:攪拌翼 7:定子 7a:節流流路(通孔) 7b:節流流路(通孔) 8:翼室(排出室) 9:刮翼 10:環狀槽 11:第1供給部 12:吐出部 13:第1導入室 14:第2導入室 15:隔板 16:循環流路 17:第2供給部 18:循環流路 19:泵驅動馬達的驅動軸 20:間隔保持構件 31:固體成分儲存漏斗 31a:投入門
圖1係表示實施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之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的一實施形態之整體立體圖。 圖2係同一製造裝置的前視圖。 圖3係同一製造裝置的俯視圖。 圖4係同一製造裝置的左側視圖。 圖5係表示同一製造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內部結構之縱剖視圖。 圖6係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7係本發明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1:殼體
2:前壁部
3:後壁部
4:外周壁部
5:轉子
6:攪拌翼
7:定子
7a:節流流路(通孔)
7b:節流流路(通孔)
8:翼室(排出室)
9:刮翼
10:環狀槽
11:第1供給部
12:吐出部
13:第1導入室
14:第2導入室
15:隔板
17:第2供給部
18a:排出管
19:泵驅動馬達的驅動軸
20:間隔保持構件
22:機械密封件
31:固體成分儲存漏斗
31a:投入門
G:二氧化碳氣體供給機構
M:泵驅動馬達
P:固體成分
X:吸引攪拌泵

Claims (7)

  1. 一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係使用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水系溶劑者,前述製造方法的特徵為,一邊使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由固體成分及溶劑組成之原料漿料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一邊藉由供給至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之前述原料漿料之無機碳對前述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製造方法包括藉由一邊使作為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前述溶劑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一邊向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之前述溶劑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前述固體成分來生成前述原料漿料之前製程,且藉由向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之前述原料漿料供給前述無機碳來對前述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其中 一邊使作為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前述溶劑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一邊向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之前述溶劑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前述固體成分及前述無機碳,藉此,一邊生成前述原料漿料,一邊對該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製造方法包括藉由一邊使作為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前述溶劑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一邊向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之前述溶劑供給前述無機碳,來使前述無機碳溶解於前述溶劑之前製程,且一邊向溶解有沿設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之前述無機碳之前述溶劑供給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前述固體成分來生成前述原料漿料,一邊對該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所述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使供給有前述無機碳之前述原料漿料在氣蝕產生部流動,從而產生氣蝕,並且進行中和處理。
  6. 一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前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係使用包含鹼金屬複合氧化物之水系溶劑者,前述製造裝置的特徵為,具備:控制部,係將作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原料成分之由固體成分及溶劑組成之原料漿料流動的循環流路控制為負壓狀態及無機碳供給部,向沿控制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之前述原料漿料供給無機碳,且一邊使前述原料漿料沿控制為負壓狀態的循環流路流動,一邊對前述原料漿料中的鹼成分進行中和處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的製造裝置,其中前述製造裝置具備藉由使供給有前述無機碳之前述原料漿料流動,從而產生氣蝕,並且進行中和處理之氣蝕產生部。
TW107142589A 2018-11-29 2018-11-29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TWI741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589A TWI741232B (zh) 2018-11-29 2018-11-29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589A TWI741232B (zh) 2018-11-29 2018-11-29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1178A TW202021178A (zh) 2020-06-01
TWI741232B true TWI741232B (zh) 2021-10-01

Family

ID=7217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589A TWI741232B (zh) 2018-11-29 2018-11-29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1232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1178A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76452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正極用スラリー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正極用スラリー
JP6951177B2 (ja) スラリー製造装置およびスラリー製造方法
JP5879673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の製造方法
CN109923705B (zh) 制备电池阳极浆料的方法
JP6610851B2 (ja) カーボンを含有したペーストの製造方法
JP2007234277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3254699A (ja) 導電材含有マスターバッチおよび電極スラリーの製造方法
CN110915031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用浆料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JP6874245B2 (ja) 撹拌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8028365A (zh) 用于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方法
JP4632809B2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TWI741232B (zh)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用漿料之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JP2017117582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704284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スラリーの製造方法
JP2019169299A (ja) 活物質合材の製造方法
CN109148863B (zh) 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