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8210B - 監控系統 - Google Patents

監控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8210B
TWI738210B TW109104285A TW109104285A TWI738210B TW I738210 B TWI738210 B TW I738210B TW 109104285 A TW109104285 A TW 109104285A TW 109104285 A TW109104285 A TW 109104285A TW I738210 B TWI738210 B TW I7382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generation
charging
generation system
charg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4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4661A (zh
Inventor
青野邦生
尾関秀樹
湊惇朗
今村和由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4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4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21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01R19/2513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e.g. power lines or loads; 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01R21/001Measuring real or reactive component; Measuring apparent energy
    • G01R21/005Measuring apparent pow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network being locally controll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監控系統包括:管理伺服器;以及發送裝置,從蓄電系統獲取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與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並經由網路而發送至管理伺服器,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表示從蓄電系統所連接的受電點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管理伺服器包括:計算部件,基於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及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算出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中的藉由發電系統的發電電力而充電的電力;以及診斷部件,基於由計算部件所算出的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來診斷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Description

監控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監控系統(system)。
以往,為了可利用智慧電話(smartphone)等來確認(掌握)機器的動作狀態,利用網際網路(Internet)上的管理伺服器(server)來收集與機器的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
對於蓄電系統,亦同樣利用網際網路上的管理伺服器來收集與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07603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7-22156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單獨使用蓄電系統的情況下,可僅利用來自蓄電系統的資訊來掌握蓄電系統的動作狀態,但在蓄電系統與發電系統組合使用的情況下,理想的是亦能掌握發電系統的動作狀態(主要是異常的有無)。若從發電系統獲得與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則可基於所述資訊來診斷發電系統有無異常。因而,亦能準確地掌握蓄電系統的動作狀態,但在發電系統為其他公司製造的情況下、或者發電系統不具備將與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輸出至外部裝置的功能的情況下,無法從發電系統獲得與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
本發明是有鑒於如上所述的問題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監控系統,對於連接於與蓄電系統相同的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無需從所述發電系統獲得任何資訊便可進行診斷。 [解決問題之手段]
用於解決所述問題的本發明是一種監控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計算部件,基於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與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來算出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所述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所述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表示從所述蓄電系統所連接的受電點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所述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中的藉由連接於所述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電力而充電的電力;以及 診斷部件,基於由所述計算部件所算出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來診斷所述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根據本發明,藉由監控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可掌握連接於與蓄電系統相同的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狀態,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中的藉由連接於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電力而充電的電力,因此無需從發電系統獲得任何資訊,便可診斷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而且,根據本發明,藉由監控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可掌握連接於與蓄電系統相同的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狀態,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中的藉由連接於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電力而充電的電力,因此,即使在以未經由受電點對系統售電的模式來使蓄電系統及發電系統運轉的情況下,無需從發電系統獲得任何資訊,便可診斷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理想的是,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與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的獲取是以每天在規定時段獲取的方式來多次持續地進行。藉此,可與發電系統的發電量暫時下降的情況區分開來,而診斷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此處,作為網路,例如有網際網路,但並不限於此,可適用於內部網路(intranet)等各種網路。而且,網路亦可藉由有線或無線的通訊線路中的任一種而連接。
而且,本發明中,亦可為,所述診斷部件在第一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均為“0”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
據此,由於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持續為“0”,為發電系統持續未產生發電電力的狀態,因此可診斷為發電系統存在異常。
而且,本發明中,亦可為,所述診斷部件在第二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為規定量以下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
據此,由於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持續為規定量以下,為發電系統所產生的發電電力持續下降的狀態,因此可診斷為發電系統存在異常。
而且,本發明中,亦可為,所述發電系統包括直流發電裝置與電源調節器,所述電源調節器將來自所述直流發電裝置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 所述診斷部件在第一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均為“0”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的所述電源調節器存在異常,在第二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為規定量以下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的所述直流發電裝置存在異常。
藉此,可提供一種監控系統,在發電系統包含直流發電裝置與將來自直流發電裝置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的電源調節器的情況下,無需從所述發電系統獲得任何資訊便可診斷發電系統的有無。
而且,本發明中,亦可為, 所述診斷部件在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的情況下,進行用於將該意旨通知給所述蓄電系統的用戶的通知處理。
藉此,用戶可辨識由管理伺服器所診斷的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監控系統,對於連接於與蓄電系統相同的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無需從所述發電系統獲得任何資訊便可進行診斷。
〔適用例〕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適用例。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監控系統的概略結構及使用狀態的圖。 可能存在發電系統40為其他公司製造的情況、或者發電系統40不具備將與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輸出至外部裝置的功能的情況。此種情況下,為了無需從所述發電系統40獲得任何資訊便可診斷連接於與蓄電系統30相同的受電點55的發電系統40的異常有無,考慮藉由對從受電點55逆流至系統的電力進行監控來偵測發電系統的故障。
一般而言,在將蓄電系統30與發電系統40組合使用的情況下,有售電優先模式、所謂的經濟模式、進行自家消耗的模式、所謂的綠色(green)模式。 在經濟模式下,在夜間,以從系統供給的廉價的深夜電力來對蓄電池31進行充電,並且根據需要而用於家庭負載50。並且,在白天,在以PV41的發電電力供應不了家庭負載50的消耗電力的情況下,釋放蓄電池31的電力來用於家庭負載50。而且,在PV41的發電電力超過家庭負載50的消耗電力的情況下,經由受電點55來使電力逆流至系統以進行售電。 在以此種經濟模式進行運轉的情況下,藉由對從受電點55逆流至系統的電力進行監控,可如上所述般偵測發電系統的故障。
然而,在綠色模式下,並不將PV41的發電電力出售給系統而是專用於在家庭內消耗。即,在此情況下,電力基本上不會逆流向系統,因此如上所述般藉由監控逆流向系統的電力來偵測發電系統40的故障的手段無效。原本,在綠色模式下,為了進一步有效利用蓄電池31,亦有時會利用廉價的深夜電力來使蓄電池31進行充電。 本發明可藉由對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尤其是充電電力中的由PV41的發電電力所負擔的部分即充電電力(自家消耗)進行監控而偵測發電系統40的故障,以使得即便在此種所謂的綠色模式下將蓄電系統30與發電系統40組合使用的情況下,亦無需從發電系統40獲得任何資訊便可偵測發電系統40的故障。
本發明的監控系統包括:計算部件,基於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與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來算出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所述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所述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表示從蓄電系統所連接的受電點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量,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中的藉由連接於所述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電力而充電的電力;以及診斷部件,基於由計算部件所算出的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來診斷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在將本發明適用於包括管理伺服器10、監控裝置20、蓄電系統30及發電系統40的監控系統的情況下,可構成為,監控裝置20作為發送裝置而將從蓄電系統30獲取的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及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管理伺服器10包括計算部件及診斷部件。 而且,在將本發明適用於包括管理伺服器10、監控裝置20、蓄電系統30及發電系統40的監控系統的情況下,可構成為,蓄電系統30的蓄電池用電源調節器32(以下稱作蓄電池用PCS)具備計算部件。在此情況下,可構成為,監控裝置20作為發送裝置而將所算出的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管理伺服器10具備診斷部件。 而且,在將本發明適用於包括管理伺服器10、監控裝置20、蓄電系統30及發電系統40的監控系統的情況下,可構成為,監控裝置20具備計算部件。在此情況下,監控裝置作為發送裝置而將所算出的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管理伺服器10具備診斷部件。
〔實施例1〕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監控系統,使用圖式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系統結構> 使用圖1、圖2及圖3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監控系統的概要。圖1是實施例的監控系統的概略結構及使用形態的說明圖,圖2是蓄電池用PCS的控制器的概略結構圖,圖3是作為監控系統的構成部件的監控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監控系統包括管理伺服器10、與發電系統40組合的蓄電系統30以及監控裝置20。再者,所謂“與發電系統40組合”,是指“連接於發電系統40所連接的受電點55”。而且,圖1中,對於蓄電系統30與監控裝置20示出了各一台,但通常,監控系統被構建為包括多個蓄電系統30及針對每個蓄電系統30而準備的監控裝置20的系統。
蓄電系統30是在蓄電池31中具有進行所述蓄電池31的充放電控制的蓄電池用PCS32及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33的系統。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33未必限於構成為與蓄電池用PCS32獨立的裝置的情況。亦可由蓄電池用PCS32所具備的對蓄電池的充電量進行測定的功能所構成,從而構成蓄電池用PCS32的一部分。圖2表示蓄電池用PCS32的控制器320的概略結構。控制器320包括運算/控制部321及記憶部322。運算/控制部321包含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處理器,藉由程式的執行來實現後述的各種功能。記憶部322包括:主記憶裝置,使由運算/控制部321所執行的程式或資料展開;以及輔助記憶裝置,記憶程式或資料(包含後述的機器識別符(IDentification,ID))。連接線325連接於電流感測器35,連接線326連接於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33。而且,連接線327連接於蓄電池31,連接線328連接於蓄電池用PCS32的構成各部。並且,連接線26是連接於監控裝置20的通訊電纜(cable)。根據通過各連接線而輸入/輸出的訊號的形式而設有類比/數位(Analog/Digital,A/D)轉換器或數位/類比(Digital/Analog,D/A)轉換器,但圖中予以省略。構成蓄電系統30的蓄電池用PCS32具有下述功能,即,基於用於對流出至系統的電流(逆流)或者從系統流入的電流進行檢測的電流感測器35的輸出來控制蓄電池31,以使得蓄積於蓄電池31的電力不會發生逆流(不進行售電)。蓄電池用PCS32亦具有以下功能。
・對表示蓄電系統30的動作狀態的各種狀態值(蓄電池31的剩餘蓄電量或逆流電力量)進行檢測的狀態值檢測功能 ・對蓄電系統30(蓄電池用PCS32及蓄電池31)中發生的錯誤(error)進行檢測的錯誤檢測功能 ・將從藉由通訊電纜26而連接的監控裝置20所請求的資訊返送至監控裝置20的資訊輸出功能 再者,可藉由蓄電池用PCS32的所述資訊輸出功能而提供給監控裝置20的資訊,有藉由狀態值檢測功能而檢測出的狀態值、表示蓄電系統30的當前狀態(正常、錯誤發生中)的狀態(status)資訊、分配給蓄電池用PCS32的機器ID等。
與蓄電系統30組合的發電系統40只要是經由受電點而連接於商用電力系統的系統即可。但是,以下的說明中,設發電系統40是將太陽電池陣列41(以下稱作PV41)與PV用電源調節器(以下稱作PV用PCS)42組合而成的太陽光發電系統。此處,PV41對應於直流發電裝置,PV用PCS42對應於將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的電源調節器。
管理伺服器10是將大容量的非揮發性記憶裝置(硬碟(hard disk)等)與以處理器為中心的控制單元、網路介面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作為主要構成元件的網站伺服器(Web server)。管理伺服器10具備蓄電系統管理用資料庫12,所述蓄電系統管理用資料庫12用於將從各蓄電系統30用的監控裝置20發送來的各種資訊按照不同的蓄電系統30予以記憶。在該蓄電系統管理用資料庫12(以下亦稱作管理用DB12)中,還記憶有與各蓄電系統30的用戶(所有者等)相關的資訊(電子郵件地址(Email address)、登入(login)資訊)。管理伺服器10基於管理用DB12內的資訊來進行將可確認蓄電系統30的動作狀況的網頁提供給各用戶的處理、或者將錯誤的發生利用電子郵件而通知給各用戶的處理。
監控裝置20是用於使用戶及管理伺服器10知曉蓄電系統30的動作狀態的裝置。如圖3所示,監控裝置20包括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21、控制單元22、NIC23及操作部24。
NIC23是用於與管理伺服器10進行通訊的介面電路。監控裝置20通常經由路由器(router)15而連接於網際網路。
操作部24是具備多個按鈕開關的單元。控制單元22是將處理器(CPU、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等)及其周邊電路組合而成的單元。控制單元22基於所設定的程式及資訊(管理伺服器10的位址等),以下述方式進行動作。
控制單元22在接通電源時,與所連接的蓄電池用PCS32進行通訊,藉此,掌握所述蓄電池用PCS32的機器ID(以下稱作自機器ID)。並且,控制單元22轉變為通常狀態。
轉變為通常狀態的控制單元22透過針對操作部24的操作來從用戶受理各種資訊(剩餘蓄電量、充放電量、發生中的錯誤等)的顯示指示。控制單元22在受理了某資訊的顯示指示時,從蓄電池用PCS32獲取所述資訊而顯示於LCD21。
以下,進一步具體說明本實施例的監控系統的結構及動作。 如上所述,監控裝置20(控制單元22)藉由與蓄電池用PCS32進行通訊,從而可獲取與蓄電系統30的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但是,監控裝置20並非可與PV用PCS42進行通訊地構成(參照圖1)。因而,監控裝置20無法從PV用PCS42獲取與動作狀態相關的資訊,但為了準確掌握蓄電系統30的動作狀態,知曉發電系統40的動作狀態為佳。
為了可掌握發電系統40的動作狀態,對於本實施形態的監控系統的控制單元22賦予有下述功能,即:每天在規定時刻(例如12點),進行圖4所示的流程的與蓄電池的充電電力及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相關的資訊發送處理(以下稱作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而且,對於管理伺服器10,賦予有下述功能,即:在蓄電池的充電電力及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詳細將後述)接收時,進行圖4所示的流程的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此處,進行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的功能對應於診斷部件。
<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及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 即,如圖4所示,每天在到達規定時刻時,控制單元22從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33獲取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步驟S101)以及從蓄電池用PCS32獲取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步驟S102)。此處,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是在規定時間內充入蓄電池的電力量的指標值。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只要是可知曉在規定時間內充入蓄電池的電力量的值,則既可為充電電力量自身,亦可為受電電流值及充電電壓值。而且,步驟S101的處理既可為從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獲取已測定的值的處理,亦可為使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重新進行測定的處理。進而,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是表示在規定時間內從系統流入的電力量的指標、或者表示逆流至系統的電力量的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的一例。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只要是可知曉規定時間內的流入或逆流電力量的值,則既可為流入或逆流電力量自身,亦可為如由電流感測器35所測量的流入電流值或逆流電流值以及由蓄電池用PCS32所測量的系統電壓般,可算出輸入/輸出電力值的值。而且,步驟S102的處理既可為從蓄電池用PCS獲取已測定的值的處理,亦可為使蓄電池用PCS32重新測定輸入/輸出值的處理。此處,充電電力對應於第一電力指標值,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對應於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
完成了步驟S101及步驟S102的處理的控制單元22將規定格式的充電電力資訊利用NIC23而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步驟S103),所述規定格式的充電電力資訊設定有所獲取的充電電力、輸入/輸出電力值及自機器ID。
收到充電電力資訊的管理伺服器10開始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圖5),首先,掌握在收到的充電電力資訊中所設定的充電電力、輸入/輸出電力值及機器ID(步驟S201)。繼而,管理伺服器10基於在收到的充電電力資訊中所設定的充電電力及輸入/輸出電力值,來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步驟S202)。此處,充電電力(自家消耗)對應於第二充電電力,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功能相當於計算部件。
此處,對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子程序(subroutine)進行說明。 圖6的(A)、圖6的(B)及圖7是說明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方法的圖。圖8是說明控制單元22中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6的(A)及圖6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圖1所示的蓄電池用PCS32、PV用PCS42、家庭負載50與商用電力系統60之間的電力的輸入/輸出的圖。圖6的(A)及圖6的(B)表示蓄電池31受到充電且對系統售電的情況。此處,Pa為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Pp為PV41的發電電力,Ph為家庭負載的消耗電力,Ps為對系統60的售電(逆流)電力。此處,若設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為Pad,則所謂充電電力(自家消耗)Pad,是指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中的除了從系統60輸入的電力以外由PV41的發電電力所負擔的部分。
在圖6的(A)所示的狀態下,在包含蓄電池用PCS32、PV用PCS42、家庭負載50及系統60的系統中,儘管對系統60供給有電力Ps,但未從系統60接受電力供給,因此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Pa全部由PV41的發電電力來負擔,因此Pad=Pa成立。 在圖6的(B)所示的狀態下,Ps=0,但與圖6的(A)同樣,未從系統60接受電力供給,因此,此時,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Pa亦全部由PV41的發電電力來負擔,因此Pad=Pa成立。
圖7亦與圖6的(A)及圖6的(B)同樣,是示意性地表示圖1所示的蓄電池用PCS32、PV用PCS42、家庭負載50與商用電力系統60之間的電力的輸入/輸出的圖。圖7表示了蓄電池31受到充電,且從系統購電的情況。符號與圖6的(A)及圖6的(B)同樣,但在此處,Pb為來自系統60的購買電力。作為對系統60的輸入/輸出,若包含符號,則由於購買電力為來自系統60的輸入,因此Pb=-Ps。
在圖7中,在購買電力Pb<充電電力Pa的情況下,在包含蓄電池用PCS32、PV用PCS42、家庭負載50及系統60的系統中,由於從PV41與系統60供給電力,因此即使蓄電池31受到充電,亦無法確定該充電電力Pa中的PV41的發電電力所負擔的部分。因此,假定來自系統60的購買電力Pb被全部用於蓄電池31的充電,PV41的發電電力的一部分被家庭負載50消耗,剩餘的部分被用於蓄電池31的充電,推測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中的除了購買電力以外的部分由PV41的發電電力來負擔。即,根據Pad=Pa-Pb來算出Pad。 在圖7中,在購買電力Pb≧充電電力Pa的情況下,在包含蓄電池用PCS32、PV用PCS42、家庭負載50及系統60的系統中,由於從PV41與系統60供給電力,因此即使蓄電池31受到充電,亦無法確定該充電電力Pa中的PV41的發電電力所負擔的部分。因此,假定PV41的發電電力全部被家庭負載50消耗,蓄電池31的充電全部僅使用購買電力。即,設Pad=0。
參照圖8來說明蓄電池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處理。 首先,在步驟S201中,根據所掌握的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管理伺服器10獲取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Ps、Pb)(步驟S2021)。但是,如上所述,作為對系統的輸入/輸出,若包含符號,則為Pb=-Ps。作為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若掌握的是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流及系統電壓,則根據該些值來算出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但若獲取的是電力,則可省略步驟S2021的處理。
接下來,管理伺服器10判斷對系統的輸出電力(Ps)是否為0以上(步驟S2022)。 若對系統的輸出電力(Ps)為0以上(步驟S2022;是),則管理伺服器10根據Pad=Pa來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Pad)(步驟S2023),結束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
若管理伺服器10判斷為對系統的輸出電力(Ps)並非0以上(步驟S2022;否),則對來自系統的輸入電力(Pb)與充電電力(Pa)進行比較,判斷是否為Pb<Pa(步驟S2024)。
若管理伺服器10判斷為Pb<Pa(步驟S2024;是),則根據Pad=Pa-Pb來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Pad)(步驟S2025),結束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
若管理伺服器10判斷為並非Pb<Pa(步驟S2024;否),則根據Pad=0來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Pad) (步驟S2026),結束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 如此,當管理伺服器10結束步驟S202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時,進入步驟S203。
繼而,管理伺服器10將與所掌握的機器ID(以下稱作關注機器ID)相關聯的第一計數值及第二計數值從管理用DB12讀出至記憶體上(步驟S203)。再者,管理用DB12內的第一計數值及第二計數值的初始值(監控裝置20的運用開始時的值)均為“0”。
隨後,管理伺服器10判斷充電電力(自家消耗)是否為規定值以下(步驟S204)。此處,所謂規定值,是指作為判斷為發電系統40內的PV41有可能產生問題的閾值而預先設定的值。該規定值既可為按照不同的發電系統40而記憶於管理用DB12中的值,亦可為管理伺服器10中所設定的所有發電系統40共同使用的值。此處,規定值對應於規定量。
若充電電力(自家消耗)並非規定值以下(步驟S204;否),則管理伺服器10將管理用DB12內的與關注機器ID相關聯的第一計數值及第二計數值清“0”(步驟S221)。而且,管理伺服器10診斷為“與具有關注機器ID的蓄電系統30組合的發電系統40”(以下稱作關注發電系統40)無異常(步驟S222)。並且,管理伺服器10將設定有所述診斷結果的診斷結果資訊返送至此次收到的充電電力資訊的發送源監控裝置20(步驟S210),然後結束該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
另一方面,若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為規定值以下(步驟S204;是),則管理伺服器10判斷充電電力(自家消耗)是否為“0”(步驟S205)。並且,若充電電力(自家消耗)並非為“0”(步驟S205;否),則管理伺服器10將第一計數值加“1”(步驟S206)。該步驟S206的處理是將記憶體上的第一計數值、管理用DB12內的與關注機器ID相關聯的第一計數值分別加“1”的處理。
結束了步驟S206的處理的管理伺服器10判斷第一計數值是否為預先設定的第一閾值(例如“3”)以上(步驟S207)。並且,若第一計數值小於第一閾值(步驟S207;否),則管理伺服器10進行與充電電力(自家消耗)並非規定值以下的情況相同的處理(步驟S222及步驟S210的處理),然後結束該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此處,第一閾值對應於第二規定數。
另一方面,若第一計數值為第一閾值以上(步驟S207;是),則管理伺服器10診斷為關注發電系統40的PV41存在異常(步驟S208)。繼而,管理伺服器10將所述診斷結果及診斷日關聯於關注機器ID而記憶於管理用DB12中(步驟S209)。再者,若在管理用DB12中與某機器ID相關聯地記憶有發電系統40的PV41或PV用PCS42存在異常的意旨的診斷結果,則管理伺服器10在具有所述機器ID的蓄電系統30的動作狀況確認用的網頁上,顯示發電系統40的PV41或PV用PCS42存在異常的意旨的訊息(message)。
結束了步驟S209的處理的管理伺服器10將設定有所述診斷結果的診斷結果資訊返送至此次收到的充電電力資訊的發送源監控裝置20(步驟S210),然後結束該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
而且,若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為“0”(步驟S205;是),則管理伺服器10將第一計數值、第二計數值分別加“1”(步驟S231)。在該步驟S231的處理中,與步驟S206的處理同樣地,將管理用DB12內的與關注機器ID相關聯的各計數值亦加“1”。
結束了步驟S231的處理的管理伺服器10判斷第二計數值是否為預先設定的第二閾值(例如“3”)以上(步驟S232)。並且,若第二計數值小於第二閾值(步驟S232;否),則管理伺服器10進行已說明的步驟S207以後的處理。此處,第二閾值對應於第一規定數。
而且,若第二計數值為第二閾值以上(步驟S232;是),則管理伺服器10診斷為關注發電系統40的PV用PCS42存在異常(步驟S233)。並且,管理伺服器10進行步驟S209及步驟S210的處理,然後,結束針對此次收到的充電電力資訊的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
返回圖4,繼續說明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 如根據所述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圖5)的內容所明確般,當進行步驟S103的處理時,從管理伺服器10發送診斷結果資訊。控制單元22在收到該診斷結果資訊(步驟S104)後,判斷所收到的診斷結果資訊是否為表示發電系統40(PV41或PV用PCS42)存在異常的資訊(步驟S105)。
並且,若診斷結果資訊並非表示發電系統40存在異常的資訊(步驟S105;否),則控制單元22不特別進行處理,而結束該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而且,若診斷結果資訊為表示發電系統40存在異常的資訊(步驟S105;是),則控制單元22根據所收到的診斷結果資訊,進行將PV41或PV用PCS42存在異常的意旨的訊息顯示於LCD21而通知給用戶的通知處理,然後結束該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
藉此,對於連接於與蓄電系統30相同的受電點的發電系統40的異常有無,無需從發電系統40獲得任何資訊便可進行診斷。
〔實施例2〕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監控系統,使用圖式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對於與實施例1相同的結構及處理,使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的監控系統的概略結構及使用形態、蓄電池用PCS32的控制器320的概略結構以及監控裝置20的概略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1中,監控裝置20從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33獲取充電電力,從蓄電池用PCS32獲取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將設定有該些資料及自機器ID的資訊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並且,由管理伺服器10算出充電電力量(自家消耗)。與此相對,本實施例中,在蓄電池用PCS32中算出充電電力量(自家消耗),並經由監控裝置20而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進行充電電力分析處理。
<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及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 圖9是表示本實施例的蓄電池用PCS32中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首先,運算/控制部321從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33獲取充電電力(步驟S111)。 接下來,運算/控制部321從電流感測器35獲取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流值,並且測量系統電壓(步驟S112)。 繼而,運算/控制部321根據所獲取的充電電力與輸入/輸出電流值及系統電壓,來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步驟S113)。關於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處理的內容,與圖8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 接下來,運算/控制部321將在步驟S113中算出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發送至監控裝置20(步驟S114),以結束處理。此處,蓄電池用PCS32的運算/控制部321中的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功能相當於計算部件。
圖10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監控裝置20中的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首先,監控裝置20的控制單元22從蓄電池用PCS32獲取充電電力量(自家消耗)(步驟S115)。 接下來,控制單元22將設定有所獲取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及自機器ID的規定格式的充電電力資訊,利用NIC23而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步驟S116)。 繼而,步驟S104以後的處理與圖4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
收到充電電力資訊(自家消耗)的管理伺服器10開始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圖11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首先,掌握在收到的充電電力資訊中所設定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及機器ID(步驟S211)。繼而,步驟S203以後的處理與圖5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
藉此,對於連接於與蓄電系統30相同的受電點的發電系統40的異常有無,無需從發電系統40獲得任何資訊便可進行診斷。
〔實施例3〕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監控系統,使用圖式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對於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2相同的結構及處理,使用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的監控系統的概略結構及使用形態、蓄電池用PCS32的控制器320的概略結構以及監控裝置20的概略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1中,監控裝置20從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33獲取充電電力,從蓄電池用PCS32獲取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值,將設定有該些資料及自機器ID的資訊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並且,由管理伺服器10算出充電電力量(自家消耗)。與此相對,本實施例中,在監控裝置20中算出充電電力量(自家消耗),並將其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進行充電電力分析處理。
<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發送處理、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及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 圖12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監控裝置20中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計算/發送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關於步驟S101及步驟S102,與圖4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 控制單元22根據所獲取的充電電力與輸入/輸出電力值,來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步驟S121)。關於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處理的內容,與圖8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 接下來,控制單元22將設定有所算出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及自機器ID的規定格式的充電電力資訊,利用NIC23而發送至管理伺服器10(步驟S122)。 步驟S104以後的處理與圖4所示的實施例1相同。此處,控制單元22中的算出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功能相當於計算部件。 管理伺服器10中的充電電力分析處理與圖11所示的實施例2相同。
藉此,對於連接於與蓄電系統30相同的受電點的發電系統40的異常有無,無需從發電系統40獲得任何資訊便可進行診斷。
再者,以下,為了可對本發明的構成要件與實施例的結構進行對比,對本發明的構成要件標註圖式的符號而記載。 <發明1> 一種監控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計算部件(10、22、321),基於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與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來算出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所述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30)的充電電力,所述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表示從所述蓄電系統(30)所連接的受電點(55)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所述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中的藉由連接於所述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電力而充電的電力;以及 診斷部件(10),基於由所述計算部件所算出的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來診斷所述發電系統(40)的異常有無。
10:管理伺服器 12:蓄電系統管理用資料庫 15:路由器 20:監控裝置 21:液晶顯示器 22:控制單元 23:NIC 24:操作部 26、325~328:連接線 30:蓄電系統 31:蓄電池 32:蓄電池用PCS 33: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 35:CT 40:發電系統 41:PV 42:PV用PCS 50:家庭負載 55:受電點 60:系統 320:蓄電池用PCS32的控制器 321:運算/控制部 322:記憶部 Pa:蓄電池31的充電電力 Ph:家庭負載的消耗電力 Pp:PV41的發電電力 Ps:對系統60的售電(逆流)電力 S101~S106、S111~S116、S201~S211、S221~S222、S231~S233、S2021~S2026:步驟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監控系統的概略結構及使用狀態的圖。 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蓄電池用電源調節器的控制器的概略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監控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充電電力資訊發送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6是說明本發明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式的圖。 圖7是說明本發明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另一計算式的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中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中的充電電力發送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中的充電電力資訊分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中的充電電力(自家消耗)的計算/發送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10:管理伺服器
12:蓄電系統管理用資料庫
15:路由器
20:監控裝置
30:蓄電系統
31:蓄電池
32:蓄電池用PCS
33:蓄電池用電力感測器
35:CT
40:發電系統
41:PV
42:PV用PCS
50:家庭負載
55:受電點

Claims (7)

  1. 一種監控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計算部件,基於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與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來算出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所述第一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所述輸入/輸出電力指標值表示從所述蓄電系統所連接的受電點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電力,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表示所述蓄電系統的充電電力中的藉由連接於所述受電點的發電系統的發電電力而充電的電力;以及診斷部件,基於由所述計算部件所算出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來診斷所述發電系統的異常有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所述診斷部件在第一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均為“0”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所述診斷部件在第二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為規定量以下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所述發電系統包括直流發電裝置與電源調節器,所述電源調節器將來自所述直流發電裝置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所述診斷部件在第一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均為“0”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的所述電源調節器存在異 常,在第二規定數的所述第二充電電力指標值為規定量以下的情況下,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的所述直流發電裝置存在異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所述診斷部件在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的情況下,進行用於將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的情況通知給所述蓄電系統的用戶的通知處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所述診斷部件在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的情況下,進行用於將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的情況通知給所述蓄電系統的用戶的通知處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所述診斷部件在診斷為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的情況下,進行用於將所述發電系統存在異常的情況通知給所述蓄電系統的用戶的通知處理。
TW109104285A 2019-03-11 2020-02-11 監控系統 TWI738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3668A JP7044085B2 (ja) 2019-03-11 2019-03-11 監視システム
JP2019-043668 2019-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4661A TW202034661A (zh) 2020-09-16
TWI738210B true TWI738210B (zh) 2021-09-01

Family

ID=7242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4285A TWI738210B (zh) 2019-03-11 2020-02-11 監控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92596A1 (zh)
JP (1) JP7044085B2 (zh)
TW (1) TWI7382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1262B (zh) * 2023-10-16 2024-04-05 深圳市伟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光伏储能蓄电池运行监测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6033A (ja) * 1998-09-03 2000-03-14 Ricoh Co Ltd 周辺機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US20120173034A1 (en) * 2010-09-08 2012-07-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power visualization method and electric power visualization device
WO2013054573A1 (ja) * 2011-10-13 2013-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融通方法及び電力融通装置
CN103765718A (zh) * 2011-09-16 2014-04-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分配装置
JP2016201965A (ja) * 2015-04-14 2016-12-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70288416A1 (en) * 2016-04-05 2017-10-05 Omron Corporation Power storage control apparatus, direct-current power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2745B2 (ja) 2014-04-02 2019-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端末、解析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69889B2 (ja) 2017-02-14 2020-10-14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JP2018166360A (ja) 2017-03-28 2018-10-25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推定装置、推定方法および推定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6033A (ja) * 1998-09-03 2000-03-14 Ricoh Co Ltd 周辺機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US20120173034A1 (en) * 2010-09-08 2012-07-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power visualization method and electric power visualization device
CN103765718A (zh) * 2011-09-16 2014-04-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分配装置
WO2013054573A1 (ja) * 2011-10-13 2013-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融通方法及び電力融通装置
JP2016201965A (ja) * 2015-04-14 2016-12-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70288416A1 (en) * 2016-04-05 2017-10-05 Omron Corporation Power storage control apparatus, direct-current power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44085B2 (ja) 2022-03-30
TW202034661A (zh) 2020-09-16
US20200292596A1 (en) 2020-09-17
JP2020150581A (ja)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4812B (zh) 電源故障預測的方法、設備及系統
US9267971B2 (en)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2013195129A (ja) 二次電池装置および二次電池装置の異常検出方法
KR102368324B1 (ko) 충전케이블의 온도값을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 충전기 이상상태 모니터링 장치
CN113054706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均衡监控控制系统及方法
US9933488B2 (en) Open circuit voltage checking for a battery system
JP6140314B1 (ja) マイクロバッテリ、蓄電装置及びマイクロ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TWI738210B (zh) 監控系統
EP2678700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e of a battery
JP2007333674A (ja) ケーブル接続診断装置および診断システム
JP5116825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7139687B2 (ja) 監視システム
KR20150075748A (ko) 전자식 전력량계 자기 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5147766A (ja) 電力料金の課金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電力量計
EP4123867B1 (en) Smart batter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JP2016201965A (ja)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240029775A (ko) 배터리 결함 결정
KR20210022470A (ko)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배터리 관리 방법
WO2022202156A1 (ja) 蓄電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装置の管理方法
CN111309568A (zh) 一种服务器上电池老化告警的方法及系统
CN116195160A (zh) 电子设备、外部设备、充电系统、充电方法以及程序
JP6819912B1 (ja) 蓄電装置の保守方法、及び、保守プログラム
EP4016099A1 (en) Batter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643488A (zh) 相应于温度的电池电量的计量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A3206166A1 (en) Flexible continuous load unit/monitor interface for battery capacity 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