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7679B - 顯示控制系統、伺服器及顯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控制系統、伺服器及顯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7679B
TWI737679B TW106103971A TW106103971A TWI737679B TW I737679 B TWI737679 B TW I737679B TW 106103971 A TW106103971 A TW 106103971A TW 106103971 A TW106103971 A TW 106103971A TW I737679 B TWI737679 B TW I7376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isplay device
server
mobile terminal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3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4918A (zh
Inventor
田河毅宜
本多則𨺓
東出晃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共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共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共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4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4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67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系統係具備:顯示裝置(40),係以無線來發送識別資訊,並可顯示所定之資訊;和伺服器(10),係與顯示裝置(40)可通訊地連接;和移動終端(60),係與伺服器(10)可通訊地連接;一旦接收到識別資訊,就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10)與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發送至伺服器(10);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之移動終端(60)與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移動終端(60)及顯示裝置(40),在不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移動終端(60)。

Description

顯示控制系統、伺服器及顯示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系統、伺服器及方法。
先前,使用數位技術及通訊技術,而可控制所被顯示之資訊的顯示裝置,係有被使用。這些顯示裝置係被設置在例如:屋外、商業設施或公共機關等場所,藉由透過網路的通訊、或與移動終端的直接通訊,而可控制所顯示之資訊,也被稱為數位看板(或簡稱為看板)。
這些顯示裝置,係除了顯示所定之資訊的機能以外,還可被利用於,使用通訊來進行商品等之買賣的電子商務交易。
具有可和顯示裝置通訊之移動終端的使用者,係從顯示裝置所顯示的複數商品之中選擇出所望之商品,已被選擇之商品的購入及商品的配送處理,係使用移動終端而被進行。又,已購入之商品的支付處理,係藉由電子結帳而為之。
例如,專利文獻1係提出,在購入商品顯示裝置(數位看板)上所被顯示之商品時,將使用者所選擇的 商品及商品的相關資訊,不是顯示在商品顯示裝置,而是只顯示在使用者所保有的移動終端的系統。若依據該系統,則在屋外、商業設施或公共機關等之場所中,就可防止使用者所購入的商品等之資訊,被他人所得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4-102587號公報
商品顯示裝置,通常是被配置在屋外、商業設施或公共機關等之場所,因此可能會有複數使用者,同時想要利用商品顯示裝置。
又,即使在擁有可和顯示裝置通訊之移動終端的複數使用者存在時,也會有已經決定好要購入之商品的使用者、和尚未決定要購入之商品的使用者。
在如此情況下,讓已經決定好要購入之商品的使用者比其他使用者優先,開始該使用者所擁有的移動終端、與商品顯示裝置之通訊,較為理想。
可是,專利文獻1中,關於複數使用者可以同時利用商品顯示裝置時的系統的動作,沒有任何記載。
在本說明書中,係以提供可以解決上述課題的系統、伺服器及方法為課題。
若依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系統,則具備:顯示裝置,係以無線來發送識別資訊,並可顯示所定之資訊;和伺服器,係與上記顯示裝置可通訊地連接;和移動終端,其係與上記伺服器可通訊地連接;一旦接收到上記識別資訊,就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上記伺服器與上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發送至上記伺服器;上記伺服器,係將要求了上記通訊開始要求之上記移動終端與上記顯示裝置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上記移動終端及上記顯示裝置,在不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上記移動終端。
又,若依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伺服器,則一旦從接收到可顯示所定之資訊之顯示裝置以無線所發送之識別資訊的移動終端,接收到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與上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就將要求了上記通訊開始要求之上記移動終端與上記顯示裝置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上記移動終端及上記顯示裝置,在不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上記移動終端。
甚至,若依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方法,則移動終端,係一旦接收到可顯示所定之資訊之顯示裝置以無線所發送之識別資訊,就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與上 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發送至上記伺服器;上記伺服器,係將要求了上記通訊開始要求之上記移動終端與上記顯示裝置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上記移動終端及上記顯示裝置,在不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上記移動終端。
若依據上述的本說明書所揭露的系統,則可適切地開始顯示裝置與移動終端之通訊。
又,若依據上述的本說明書所揭露的伺服器,則可適切地開始顯示裝置與移動終端之通訊。
甚至,若依據上述的本說明書所揭露的方法,則可適切地開始顯示裝置與移動終端之通訊。
1‧‧‧系統
10‧‧‧伺服器
20‧‧‧第1伺服器
21‧‧‧演算部
22‧‧‧記憶部
23‧‧‧操作部
24‧‧‧顯示部
25‧‧‧通訊部
20a‧‧‧資料庫
30‧‧‧第2伺服器
31‧‧‧演算部
32‧‧‧記憶部
33‧‧‧操作部
34‧‧‧顯示部
35‧‧‧通訊部
30a‧‧‧資料庫
40‧‧‧商品顯示裝置
41‧‧‧演算部
42‧‧‧記憶部
43‧‧‧操作部
44‧‧‧顯示部
45‧‧‧通訊部
50‧‧‧無線標識送訊部
60‧‧‧移動終端
61‧‧‧演算部
62‧‧‧記憶部
63‧‧‧操作部
64‧‧‧顯示部
65‧‧‧第1通訊部
66‧‧‧第2通訊部
60a‧‧‧第1移動終端
60b‧‧‧第2移動終端
N‧‧‧網路
R‧‧‧無線標識送訊領域
T1‧‧‧識別號碼管理表
T2‧‧‧會員管理表
T3‧‧‧裝置管理表
[圖1]本說明書所揭露之一實施形態的系統的圖示。
[圖2]圖1所示的系統的動作之概要的圖示。
[圖3](A)係第1伺服器之區塊圖,(B)係第2伺服器的區塊圖。
[圖4]識別號碼管理表的圖示。
[圖5](A)係會員管理表的圖示,(B)係裝置管理表的圖示。
[圖6]商品顯示裝置的區塊圖。
[圖7]移動終端的區塊圖。
[圖8]系統的第1動作例的說明圖。
[圖9]系統的第1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1)。
[圖10]系統的第1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2)。
[圖11]系統的第1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3)。
[圖12]系統的第1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流程圖(其1)。
[圖13]系統的第1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流程圖(其2)。
[圖14](A)及(B)係移動終端之顯示的說明圖。
[圖15]系統的第2動作例的說明圖。
[圖16]系統的第2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1)。
[圖17]系統的第2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2)。
[圖18]系統的第2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3)。
[圖19]系統的第3動作例的說明用圖(其1)。
[圖20]系統的第3動作例的說明用圖(其2)。
[圖21]系統的第3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 1)。
[圖22]系統的第3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2)。
[圖23]系統的第3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3)。
[圖24]系統的第3動作例之動作的說明用程序圖(其4)。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說明書中所揭露之系統的理想的一實施形態。但是,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係不限定於這些實施形態,係及於專利請求之範圍中所記載的發明和其均等物。
圖1係本說明書所揭露之一實施形態的系統的圖示。
本實施形態的系統1,係由顯示商品的商品顯示裝置40、和使用者(未圖示)所攜帶的移動終端60,透過伺服器10而進行通訊,以進行商品之買賣的系統。
系統1係具備:伺服器10、商品顯示裝置40、移動終端60。伺服器10,商品顯示裝置40及移動終端60,係被連接至網路N。商品顯示裝置40,係可透過網路N,而和伺服器10通訊。又,移動終端60也是,係可透過網路N,而和伺服器10通訊。網路N,係可使用有線或是無線或有線及無線之通訊技術而被構成。例如, 作為網路N,可以使用網際網路。
商品顯示裝置40,係具有:對移動終端60,將用來識別商品顯示裝置40的識別資訊(識別號碼)以無線進行發送所需之無線標識送訊部50。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涵蓋所定之範圍(以下亦稱為無線標識送訊領域),將固有之識別號碼以無線加以發送之。
圖1中雖然只圖示了一個商品顯示裝置40,但實際上係可有複數個商品顯示裝置,被連接至網路N而配置。各商品顯示裝置係具有,將用來識別商品顯示裝置之識別號碼以無線予以發送的無線標識送訊部。
被使用者所攜帶的移動終端60,係伴隨著使用者之移動而一旦進入無線標識送訊領域之中,就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移動終端60,係藉由接收識別號碼,而辨識透過伺服器10與商品顯示裝置40的間的通訊係為處於可能的狀態。在此狀態下,攜帶移動終端60的使用者係處於,可以基於商品顯示裝置40所顯示的商品等之資訊,使用移動終端60,來進行商品等之買賣處理的狀態。
以下,參照圖2,說明系統1的動作之概略。
首先,於步驟S1中,移動終端60,係對伺服器10,將用來開始透過伺服器10與商品顯示裝置40的間之通訊的要求,透過網路N而予以發送。伺服器10,係具有第1伺服器20及第2伺服器30。第1伺服器20,係從移動終端60接收識別號碼,將與識別號碼建立關連 之商品顯示裝置40予以識別的裝置識別號碼,發送至第2伺服器30。第2伺服器30,係基於裝置識別號碼,而辨識出移動終端60所要求開始通訊的商品顯示裝置40。
接著,於步驟S2中,伺服器10係將藉由裝置識別號碼而被識別的商品顯示裝置40、與移動終端6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移動終端60及顯示裝置40。
接著,於步驟S3中,移動終端60,係與商品顯示裝置40的間,開始伺服器10之通訊,進行商品的買賣處理。第2伺服器30係中介著,在移動終端60與商品顯示裝置40的間所進行的電子商務交易之通訊。此外,第1伺服器20及第2伺服器30各自的機能,亦可由1個伺服器所具有。
圖3(A)係第1伺服器20的區塊圖。
第1伺服器20係具有:演算部21、記憶部22、操作部23、顯示部24、通訊部25。
演算部21係具有一或複數個處理器、週邊電路。演算部21,係依照記憶部22中所被預先記憶的所定之程式,進行伺服器20之各要素的控制及各種處理,為了將處理中所產生的資料予以暫時保存而利用記憶部22。記憶部22,係亦可具有1次記憶裝置及2次記憶裝置。又,記憶部22係亦可具有,可將記憶所定之程式的記憶媒體22a予以讀出的驅動器。
操作部23,係被第1伺服器20之管理者等所 操作,輸入各種之資訊。作為操作部23係可使用例如鍵盤或滑鼠。演算部21,係使用從操作部23所被輸入的各種資訊,來進行各種處理。
顯示部24,係被演算部21所控制,顯示各種資訊。作為顯示部24係可使用例如液晶面板。
通訊部25,係透過網路N,與移動終端60或第2伺服器30之間進行資料之收送訊。通訊部25係可具有:進行收送訊的通訊電路及通訊線或天線。
如圖1所示,第1伺服器20係具有資料庫20a。資料庫20a中係記憶有識別號碼管理表T1。
圖4係識別號碼管理表T1的圖示。
識別號碼管理表T1中係有: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藉由識別號碼而被識別的商品顯示裝置40的裝置識別號碼,係被建立關連而記憶。系統1,係在圖1中未圖示,但具備有複數個商品顯示裝置。
圖3(B)係第2伺服器30的區塊圖。
第2伺服器30係具有:演算部31、記憶部32、操作部33、顯示部34、通訊部35。
演算部31係具有一或複數個處理器、週邊電路。演算部31,係依照記憶部32中所被預先記憶的所定之程式,進行第2伺服器30之各要素的控制及各種處理,為了將處理中所產生的資料予以暫時保存而利用記憶部32。記憶部32,係亦可具有1次記憶裝置及2次記憶裝置。又,記憶部32係亦可具有,可將記憶所定之程式 的記憶媒體32a予以讀出的驅動器。
操作部33,係被第2伺服器30之管理者等所操作,輸入各種之資訊。作為操作部33係可使用例如鍵盤或滑鼠。演算部31,係使用從操作部33所被輸入的各種資訊,來進行各種處理。
顯示部34,係被演算部31所控制,顯示各種資訊。作為顯示部34係可使用例如液晶面板。
通訊部35,係透過網路N,與移動終端60、商品顯示裝置40或第1伺服器20之間進行資料之收送訊。通訊部35係可具有:進行收送訊的通訊電路及通訊線或天線。
如圖1所示,第2伺服器30係具有資料庫30a。資料庫30a中係記憶有會員管理表T2及裝置管理表T3。
圖5(A)係會員管理表T2的圖示,圖5(B)係裝置管理表T3的圖示。
會員管理表T2中係記憶有,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移動終端60之使用者所擁有的會員號碼。又,裝置管理表T3中係有:商品顯示裝置40的裝置識別號碼、藉由裝置識別號碼而被識別的商品顯示裝置40的通訊狀態、正在進行通訊的移動終端60之使用者所擁有的會員號碼,被建立關連而記憶。通訊狀態中係被登錄有,通訊中或通訊停止之其中任一狀態。在商品顯示裝置40為通訊停止狀態時,會員號碼係不被登錄。
圖6係商品顯示裝置40的區塊圖。
商品顯示裝置40係具有:演算部41、記憶部42、操作部43、顯示部44、通訊部45。
演算部41係具有一或複數個處理器、週邊電路。演算部41,係依照記憶部42中所被預先記憶的所定之程式,商品顯示裝置40之各要素的控制及各種處理,為了將處理中所產生的資料予以暫時保存而利用記憶部42。記憶部42,係亦可具有1次記憶裝置及2次記憶裝置。
操作部43,係被利用商品顯示裝置40的使用者所操作,輸入各種之資訊。作為操作部43係可使用例如觸控面板。演算部41,係使用從操作部43所被輸入的各種資訊,來進行各種處理。
顯示部44,係被演算部41所控制,將各種資訊,以所定之語言加以顯示。作為顯示部44係可使用例如液晶面板。作為顯示部44上所被顯示之資訊,係可舉出所被販售的商品之影像或商品的相關資訊等。
通訊部45,係透過網路N,與第2伺服器30之間進行資料之收送訊。又,商品顯示裝置40的控制,亦可透過網路N,從外部來進行之。通訊部45係可具有:進行收送訊的通訊電路及通訊線或天線。
商品顯示裝置40,係具有:對移動終端60,將自己的識別號碼以無線進行發送所需之無線標識送訊部50。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涵蓋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參 照圖8),將固有之識別號碼以無線加以發送。識別號碼,係對無線標識送訊部50為固有,藉由與識別號碼建立關連的裝置識別號碼,來識別商品顯示裝置40。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即使商品顯示裝置40正與移動終端60通訊中之時,仍會持續發送識別號碼。
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使用Bluetooth(註冊商標)等之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而涵蓋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例如3~5m之距離),將識別號碼以無線加以發送。
作為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係可使用例如:不會與其他無線標識送訊部所發送之號碼重複的亂數。
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雖然商品顯示裝置40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是各自獨立,但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與商品顯示裝置40接近而被配置,較為理想。此外,商品顯示裝置40與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亦可為一體。
圖7係移動終端60的區塊圖。
移動終端60係具有:演算部61、記憶部62、操作部63、顯示部64、第1通訊部65、第2通訊部66。
演算部61係具有一或複數個處理器、週邊電路。演算部61,係依照記憶部62中所被預先記憶的所定之程式,移動終端60之各要素的控制及各種處理,為了將處理中所產生的資料予以暫時保存而利用記憶部62。
記憶部62,係亦可具有1次記憶裝置及2次記憶裝置。
操作部63,係被移動終端60的使用者等所操作,輸入各種之資訊。作為操作部63係可使用例如觸控面板。演算部61,係使用從操作部63所被輸入的各種資訊,來進行各種處理。
顯示部64,係被演算部61所控制,顯示各種資訊。作為顯示部64係可使用例如液晶面板。
第1通訊部65,係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以無線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第1通訊部65係可具有:進行收送訊的通訊電路及通訊線或天線。
第2通訊部66,係透過網路N,與第1伺服器20或第2伺服器30之間進行資料之收送訊。第2通訊部66係可具有:進行收送訊的通訊電路及通訊線或天線。
作為移動終端60係可使用例如:多機能型行動電話機、可穿戴式終端、平板終端或筆記型個人電腦等。
接著,將系統1之第1動作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如下。
圖8係系統1的第1動作例的說明圖。
商品顯示裝置40,係被配置在屋外、商業設施或公共機關等之場所。商品顯示裝置40所擁有的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涵蓋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將識別號碼 以無線加以發送。
被使用者所攜帶的移動終端60,係伴隨著使用者之移動而一旦進入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就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
以下,將圖8所示的系統的第1動作例,一面參照圖9~圖11所示的程序圖,一面說明如下。
首先,於步驟S10中,移動終端60,係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搬送識別號碼的電磁波之訊號強度,係隨著從無線標識送訊部50遠離而衰減,因此在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的交界附近,移動終端60係可能會接收到識別號碼,也可能會接收不到。於是,移動終端60,係從接收到識別號碼的時點起算的所定之時間之間,若能繼續接收到識別號碼時,就判斷為是在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移動。
接著,於步驟S12中,移動終端60,係將用來通知移動終端60已經接收到識別號碼之事實的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發送至第1伺服器20。此處,通訊號碼,係為用來管理送訊處理的管理號碼,係被附加至移動終端60所發送之資訊。
接著,於步驟S14中,第1伺服器20係將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然後,第1伺服器20係參照資料庫20a中所被記憶的識別號碼管理表T1,讀取與所接收到的識別號 碼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之裝置識別號碼。
接著,於步驟S16中,第1伺服器20係將與識別號碼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之裝置識別號碼、和收訊確認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伺服器30。
接著,於步驟S18中,第2伺服器30係將裝置識別號碼及收訊確認通知,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20中,第2伺服器30係將要求了收訊確認通知的移動終端6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判斷結果的通知,透過網路N,發送至移動終端60。步驟S20中的第2伺服器30的判斷處理,參照圖12而說明如下。
首先,於步驟S50中,第2伺服器30係參照資料庫30a中所被記憶之裝置管理表T3之裝置識別號碼所被建立關連的通訊狀態,判斷被裝置識別號碼所識別的商品顯示裝置40,是否正在透過第2伺服器30而與其他移動終端進行通訊。若被裝置識別號碼所識別的商品顯示裝置40並沒有正在與其他移動終端進行通訊,則往步驟S52前進。另一方面,若非如此,則往步驟S54前進。
往步驟S52前進的情況下,第2伺服器30係將用來通知要求了收訊確認通知的移動終端60係為可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的通訊可能通知,發送至移動終端60。
另一方面,往步驟S54前進的情況下,第2伺服器30係將用來通知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 置40之通訊係為不被許可的通訊不可通知,發送至要求了收訊確認通知的移動終端60。
接著,於步驟S22中,移動終端60,係接收判斷結果的通知。
接著,於步驟S24中,移動終端60,係基於判斷結果的通知,來判斷是否可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若可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則往步驟S26前進。另一方面,若非如此,則往步驟S28前進。
往步驟S26前進的情況下,移動終端60,係在顯示部64,顯示可以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
如圖14(A)所示,在移動終端60的顯示部64上係顯示出「可與商品顯示裝置通訊」。又,移動終端60,係將表示「請登入」的按鈕64a顯示在顯示部64,對使用者,催促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發送至第2伺服器30。然後,往步驟S30前進。
另一方面,往步驟S28前進的情況下,移動終端60,係在顯示部64,顯示不可以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
如圖14(B)所示,在移動終端60的顯示部64上係顯示出「無法與商品顯示裝置通訊」。此時,攜帶著移動終端60的使用者,係正位於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內,因此商品顯示裝置40會落在其視野中。可是,使用者係有可藉由觀看移動終端60之顯示,而得知無法與該 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
然後,接收到通訊不可通知的移動終端60,係在位於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期間,是以所定之間隔,重複步驟S10~步驟S24之處理。
在以下的動作中係說明,移動終端60已經接收到通訊可能通知的情況。
於步驟S30中,移動終端60,係一旦顯示部64上所被顯示的按鈕64a是被使用者所操作,則辨識出已經進行登入之操作。
接著,於步驟S32中,移動終端60,係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1伺服器20。此處,語言資訊係為英文或日文等,係為讓商品顯示裝置40在顯示部44上顯示資訊時所使用的語言之資訊,通常會選擇移動終端60之使用者所使用的語言而被發送。此外,在圖式中,將語言資訊簡單記載為語言。
接著,於步驟S34中,第1伺服器20係將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然後,第1伺服器20係參照資料庫20a中所被記憶的識別號碼管理表T1,讀取與所接收到的識別號碼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之裝置識別號碼。
接著,於步驟S36中,第1伺服器20係將與 識別號碼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之裝置識別號碼、通訊開始要求、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伺服器30。
接著,於步驟S38中,第2伺服器30係將與識別號碼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之裝置識別號碼、通訊開始要求、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第2伺服器30係參照資料庫30a中所被記憶的會員管理表T2,確認已接收到的會員號碼,有被登錄在會員管理表T2中。若已接收到的會員號碼是有被登錄在會員管理表T2中,則往步驟S40前進。若已接收到的會員號碼沒有被登錄在會員管理表T2中,則往步驟S64(參照圖13)前進。
接著,於步驟S40中,第2伺服器30係將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的移動終端6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判斷結果的通知,透過網路N,對移動終端60及商品顯示裝置40,或只對移動終端60發送之。步驟S40中的第2伺服器30的判斷處理,參照圖13而說明如下。
首先,於步驟S60中,第2伺服器30係參照資料庫30a中所被記憶之裝置管理表T3之裝置識別號碼所被建立關連的通訊狀態,判斷被裝置識別號碼所識別的商品顯示裝置40,是否正在透過第2伺服器30而與其他移動終端進行通訊。若被裝置識別號碼所識別的商品顯示 裝置40並沒有正在與其他移動終端進行通訊,則往步驟S62前進。另一方面,若非如此,則往步驟S64前進。
往步驟S62前進的情況下,第2伺服器30係將用來通知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的移動終端60透過第2伺服器30而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係為許可的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移動終端60。又,第2伺服器30,係將通訊許可通知及語言資訊,發送至商品顯示裝置40。
然後,第2伺服器30,係將資料庫30a中所被記憶的裝置管理表T3,予以更新。具體而言,第2伺服器30係將通訊已被許可之裝置識別號碼所被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的通訊狀態,從通訊停止變更成通訊中。又,第2伺服器30係與通訊已被許可之裝置識別號碼建立關連,而將已接收到的會員號碼予以登錄。此外,上述的裝置管理表T3之更新處理,係亦可由第2伺服器30對移動終端60及商品顯示裝置40,在發送通訊許可通知等之前就進行之。
往步驟S64前進的情況下,第2伺服器30係將用來通知不許可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的移動終端60。
在以下的動作中係針對,第2伺服器30係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移動終端60及商品顯示裝置40的情況,加以說明。
接著,於步驟S42中,移動終端60,係接收 通訊許可通知來作為判斷結果的通知。又,於步驟S44中,商品顯示裝置40係將作為判斷結果之通知的通訊許可通知、及語言資訊,予以接收。商品顯示裝置40,係使用已接收之語言資訊,而在顯示部44上顯示資訊。
接著,於步驟46中,在系統1中,透過第2伺服器30的移動終端6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就被開始。移動終端60,係與顯示商品的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透過伺服器10進行通訊,執行商品的購入處理。例如,商品顯示裝置40,係將複數商品之說明等,使用已被選擇的語言而顯示在顯示部44。使用者係操作商品顯示裝置40的觸控面板而從商品顯示裝置40所顯示的複數商品之中,選擇出所望之商品。使用者操作商品顯示裝置40的觸控面板所選擇的所望之商品的資訊也就是商品識別資訊,係連同裝置識別號碼,作為商品選擇要求,從商品顯示裝置40而被發送至第2伺服器30。接收到商品選擇要求的第2伺服器30,係向移動終端60發送商品識別資訊。接收到商品識別資訊的移動體終端60的顯示部64上係顯示,使用者操作商品顯示裝置40的觸控面板所選擇的所望之商品。然後,商品之購入及商品之配送處理等,係由使用者使用移動終端60來進行之。又,已購入之商品的支付處理,係藉由電子結帳而為之。使用者所選擇之商品及商品的相關資訊,係亦可不被顯示在商品顯示裝置40,而是只顯示在移動終端60的顯示部64。又,商品選擇要求,係除了含有商品識別資訊及裝置 識別號碼以外,還可含有會員號碼或用來識別陳列商品之店舖的店舖識別資訊。第2伺服器30,係亦可對移動終端60,將商品識別資訊,連同店舖識別資訊等一併發送。
若依據上述的本實施形態的系統1,則當攜帶移動終端60的使用者是位於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中時,可適切地開始商品顯示裝置40與移動終端60之通訊。
接著,將上述的系統的其他動作例,參照圖15~圖24而說明如下。關於其他動作例中沒有特別說明的點,係適宜適用關於上述之第1動作例所詳述的說明。
圖15係系統1的第2動作例的說明圖。
商品顯示裝置40,係被配置在屋外、商業設施或公共機關等之場所。商品顯示裝置40所擁有的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涵蓋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將識別號碼以無線加以發送。
被一使用者所攜帶的第1移動終端60a,係伴隨一使用者之移動而進入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又,在同一時序上,被其他使用者所攜帶的第2移動終端60b也是,伴隨其他使用者之移動而進入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已移動至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的第1移動終端60a及第2移動終端60b,係接收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
以下,將圖15所示的系統的第2動作例,一面參照圖16~圖18所示的程序圖,一面說明如下。在第 2動作例之說明中,係將第1伺服器20及第2伺服器30之動作,總結為伺服器10的動作。又,省略與第1動作例中所說明之動作重複的說明之一部分。商品顯示裝置40,係在最初之狀態下,並未與任一移動終端進行通訊。
首先,於步驟S70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72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將用來通知第1移動終端60a已經接收到識別號碼之事實的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發送至第1伺服器20。
接著,於步驟S74中,伺服器10係將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76中,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收訊確認通知的第1移動終端60a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通訊可能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1移動終端60a。
接著,於步驟S78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接收通訊可能通知。於此段階中,商品顯示裝置40,係尚未開始與第1移動終端60a之間的通訊。
接收,於步驟S80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82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用來通知第2移動終端60b已經接收到識別號碼之事實的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 路N,發送至伺服器10。
接著,於步驟S84中,伺服器10係將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86中,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收訊確認通知的第2移動終端60b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通訊可能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移動終端60b。
接著,於步驟S88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接收通訊可能通知。於此段階中,商品顯示裝置40,係尚未開始與第1移動終端60a及第2移動終端60b之間的通訊。
接著,於步驟S90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一旦顯示部64上所被顯示的按鈕64a被使用者所操作,則辨識出登入之操作已被進行。
接著,於步驟S92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1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伺服器10。
接著,於步驟S94中,伺服器10係將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96中,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的第1移動終端60a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用來通知透過伺服器10 而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係為許可的通訊許可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1移動終端60a。又,伺服器10係將通訊許可通知及語言資訊,透過網路N,發送至商品顯示裝置40。
然後,伺服器10,係將資料庫30a中所被記憶的裝置管理表T3,予以更新。具體而言,伺服器10係將通訊已被許可之裝置識別號碼所被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的通訊狀態,從通訊停止變更成通訊中。又,伺服器10係與通訊已被許可之裝置識別號碼建立關連,而將第1移動終端60a的使用者的會員號碼,予以登錄。
接著,於步驟98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接收通訊許可通知。又,於步驟S100中,商品顯示裝置40係將通訊許可通知及語言,予以接收。商品顯示裝置40,係使用已接收之語言資訊,而在顯示部44上顯示資訊。
然後,在系統1中,透過伺服器10的第1移動終端60a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就被開始。
接著,於步驟S102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一旦顯示部64上所被顯示的按鈕64a被使用者所操作,則辨識出登入之操作已被進行。此處,第2移動終端60b中的登入之操作,係在透過伺服器10的第1移動終端60a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開始後被進行。
接著,於步驟S104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1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 的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伺服器10。
接著,於步驟S106中,伺服器10係將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108中,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的第2移動終端60b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用來通知透過伺服器10而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係為不許可的通訊不許可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移動終端60b。商品顯示裝置40,係由於正在與第1移動終端60a進行通訊,因此第2移動終端60b的通訊開始要求係不被許可。
接著,於步驟S110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接收通訊不許可通知。
接著,於步驟S112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係為不被許可之事實,顯示在許可顯示部64。
若依據上述的第2動作例,則可適切地處理商品顯示裝置40與複數移動終端之通訊的開始,對最初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的移動終端,可許可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開始。
以上係為系統1的第2動作例之說明。
接著進行系統1的第3動作例之說明。
圖19及圖20係系統1的第3動作例的說明 圖。
如圖19所示,商品顯示裝置40,係被配置在屋外、商業設施或公共機關等之場所。商品顯示裝置40所擁有的無線標識送訊部50,係涵蓋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將識別號碼以無線加以發送。
被一使用者所攜帶的第1移動終端60a,係位於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正透過伺服器10而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進行通訊。於此狀態下,被其他使用者所攜帶的第2移動終端60b,係伴隨其他使用者之移動而進入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
接著,如圖20所示,被一使用者所攜帶的第1移動終端60a,係伴隨一使用者之移動,而從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往外移動。第2移動終端60b,係開始透過伺服器10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
以下,將圖19及圖20所示的系統1的第3動作例,一面參照圖21~圖24所示的程序圖,一面說明如下。在第3動作例之說明中,係將第1伺服器20及第2伺服器30的動作之一部分,總結為伺服器10的動作。又,省略與第1動作例中所說明之動作重複的說明之一部分。
首先,於圖19所示的狀態下的步驟S120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122中,第2移動終端60b, 係將用來通知第2移動終端60b已經接收到識別號碼之事實的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發送至伺服器10。
接著,於步驟S124中,伺服器10係將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126中,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收訊確認通知的第2移動終端60b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通訊不可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移動終端60b。
接著,於步驟S128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接收通訊不可通知。
接著,於步驟S130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在顯示部64,顯示不可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通訊。
此處,如圖20所示,被一使用者所攜帶的第1移動終端60a,係伴隨一使用者之移動,而從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往外移動。
接著,於步驟S132中,正透過第2伺服器30而與商品顯示裝置40進行通訊的第1移動終端60a,係從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往外移動,因此變成接收不到識別訊號。第1移動終端60a,係從接收不到識別號碼的時點起算的所定之時間之間,若未繼續接收到識別號碼時,就判斷為已移動到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外。
接著,於步驟S134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在所正在接收的識別號碼變成接收不到時,將用來要求停 止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停止要求及會員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1伺服器20。
接著,於步驟S136中,第1伺服器20係將已接收之通訊停止要求及會員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伺服器30。
接著,於步驟S138中,第2伺服器30係將通訊停止要求及會員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140中,第2伺服器30係將用來通知停止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停止通知,透過網路N,發送至第1移動終端60a及商品顯示裝置40。
然後,第2伺服器30,係將資料庫30a中所被記憶的裝置管理表T3,予以更新。具體而言,第2伺服器30係將與已接收之會員號碼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的通訊狀態,從通訊中變更成通訊停止,同時,將已接收之會員號碼,從裝置管理表T3中消去。此外,上述的裝置管理表T3之更新處理,係亦可由第2伺服器30對移動終端60及商品顯示裝置40,在發送通訊停止通知之前就進行之。
接著,於步驟S142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接收通訊停止通知。又,於步驟S144中,商品顯示裝置40係接收通訊停止通知。
接著,於步驟S146中,第1移動終端60a係 停止透過第2伺服器3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又,於步驟S148中,商品顯示裝置40係停止透過第2伺服器30與第1移動終端60a之通訊。
接收,於步驟S150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無線標識送訊部50所發送之識別號碼,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152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用來通知第2移動終端60b已經接收到識別號碼之事實的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發送至伺服器10。
接著,於步驟S154中,伺服器10係將收訊確認通知及識別號碼,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156中,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收訊確認通知的第2移動終端60b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通訊可能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移動終端60b。
接著,於步驟S158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接收通訊可能通知。
接著,於步驟S160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一旦顯示部64上所被顯示的按鈕64a被使用者所操作,則辨識出登入之操作已被進行。
接著,於步驟S162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10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伺服器10。
接著,於步驟S164中,伺服器10係將通訊開始要求、識別號碼、會員號碼及語言資訊,連同通訊號碼一併予以接收。
接著,於步驟S166中,伺服器10係將要求了通訊開始要求的第2移動終端60b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加以判斷,將用來通知透過伺服器10而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係為許可的通訊許可通知,透過網路N而發送至第2移動終端60b。又,伺服器10係將通訊許可通知及語言資訊,透過網路N,發送至商品顯示裝置40。
然後,伺服器10,係將資料庫30a中所被記憶的裝置管理表T3,予以更新。具體而言,伺服器10係將通訊已被許可之裝置識別號碼所被建立關連的商品顯示裝置40的通訊狀態,從通訊停止變更成通訊中。又,伺服器10係與通訊已被許可之裝置識別號碼建立關連,而將第2移動終端60b的使用者的會員號碼,予以登錄。此外,上述的裝置管理表T3之更新處理,係亦可由伺服器10對第2移動終端60b及商品顯示裝置40,在發送通訊許可通知等之前就進行之。
接著,於步驟168中,第2移動終端60b係接收通訊許可通知。又,於步驟S170中,商品顯示裝置40係將通訊許可通知及語言資訊,予以接收。商品顯示裝置40,係使用已接收之語言,而在顯示部44上顯示資訊。
接著,於步驟172中,在系統1中,透過伺服器10的第2移動終端60b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就被開始。
若依據上述的第3動作例,則從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往外移動的第1移動終端60a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間的通訊會被迅速停止,正位於無線標識送訊領域R之中的第2移動終端60b、與商品顯示裝置40之通訊,可被迅速開始。
在本發明中,上述實施形態的系統、伺服器及方法,係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就可適宜變更。又,一實施形態所具有的構成要件,係亦可適宜適用於其他實施形態中。
例如,移動終端,係在接收到識別號碼的情況下,亦可不將收訊確認通知發送至伺服器,而是將通訊開始要求發送至伺服器。此情況下,移動終端,係不收取通訊可能通知,而變成將通訊開始要求發送至伺服器。
又,在上述的說明中,商品顯示裝置,係顯示商品等,與移動終端之間行電子商務交易,但商品顯示裝置,係亦可不是具有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機能,而只要是可以將所定之資訊加以顯示的顯示裝置即可。
1:系統
10:伺服器
20:第1伺服器
20a:資料庫
30:第2伺服器
30a:資料庫
40:商品顯示裝置
50:無線標識送訊部
60:移動終端
N:網路

Claims (6)

  1. 一種顯示控制系統,係具備:顯示裝置,係以無線來發送識別資訊,並可顯示所定之資訊;和伺服器,係與前記顯示裝置可通訊地連接;和移動終端,其係與前記伺服器可通訊地連接;一旦接收到前記識別資訊,就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前記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與前記識別資訊,發送至前記伺服器;前記伺服器,係參照前記識別資訊與前記顯示裝置的裝置識別資訊之關係,而取得與從前記移動終端所接收到的前記識別資訊建立關連的前記裝置識別資訊,參照與該當裝置識別資訊建立關連的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狀態,而判斷藉由前記識別資訊而被識別的前記顯示裝置,是否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其他前記移動終端進行通訊,藉此以判斷要求了前記通訊開始要求之前記移動終端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及前記顯示裝置,在不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前記顯示裝置進行通訊的前記移動終端,係在所正在接收的前記識別資訊變成接收不到時, 則將用來要求停止透過前記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停止要求,發送至前記伺服器;前記伺服器,係一旦從前記移動終端接收到前記通訊停止要求,就將用來通知停止透過前記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停止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及前記顯示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顯示控制系統,其中,具備複數前記移動終端;從一前記移動終端接收到前記通訊開始要求的前記伺服器,係在其他前記移動終端並沒有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前記顯示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將前記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一前記移動終端;在其他前記移動終端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前記顯示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將前記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一前記移動終端。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顯示控制系統,其中,各前記移動終端,係一旦接收到前記識別資訊,就將用來通知已經接收到前記識別資訊之事實的收訊確認通知,發送至前記伺服器;從一前記移動終端接收到前記收訊確認通知的前記伺服器,係在其他前記移動終端並沒有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前記顯示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將用來通知透過前記 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係為可能的通訊可能通知,發送至一前記移動終端;在其他前記移動終端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前記顯示裝置進行通訊的情況下,則用來通知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係不被許可的通訊不可通知,發送至一前記移動終端;接收到前記通訊可能通知的一前記移動終端,係將前記通訊開始要求,發送至前記伺服器。
  4. 如請求項1~3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顯示控制系統,其中,接收到前記通訊許可通知的前記顯示裝置,係將商品予以顯示,一旦藉由使用者選擇了所被顯示之商品,就將至少含有前記裝置識別資訊及用來識別已被選擇之商品之商品識別資訊的商品選擇要求,發送至前記伺服器;前記伺服器,係一旦接收到前記商品選擇要求,就將已接收之前記商品選擇要求中所含之前記商品識別資訊,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
  5. 一種伺服器,其係一旦從接收到可顯示所定之資訊之顯示裝置以無線所發送之識別資訊的移動終端,接收到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與前記識別資訊,就參照前記識別資訊與前記顯示裝置的裝置識別資訊之關係,而取得與從前記移動終端所接收到的前記識別資訊建立關連的前記裝置識別資訊,參照與該當裝置識別資訊建立關連的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 狀態,而判斷藉由前記識別資訊而被識別的前記顯示裝置,是否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其他前記移動終端進行通訊,藉此以判斷要求了前記通訊開始要求之前記移動終端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及前記顯示裝置,在不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其中,前記伺服器,係從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前記顯示裝置進行通訊、且正在接收的前記識別資訊變成接收不到的前記移動終端,接收到用來要求停止透過前記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停止要求的情況下,將用來通知停止透過前記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停止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及前記顯示裝置。
  6. 一種顯示控制方法,係為移動終端,係一旦接收到可顯示所定之資訊之顯示裝置以無線所發送之識別資訊,就將用來要求開始透過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開始要求、與前記識別資訊,發送至前記伺服器;前記伺服器,係參照前記識別資訊與前記顯示裝置的裝置識別資訊之關係,而取得與從前記移動終端所接收到的前記識別資訊建立關連的前記裝置識別資訊,參照與該當裝置識別資訊建立關連的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狀態,而判斷藉由前記識別資訊而被識別的前記顯示裝置,是否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其他前記移動終端進行通訊,藉此以 判斷要求了前記通訊開始要求之前記移動終端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間的通訊之許可,在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許可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及前記顯示裝置,在不許可通訊的情況下,則將通訊不許可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正透過前記伺服器而與前記顯示裝置進行通訊的前記移動終端,係在所正在接收的前記識別資訊變成接收不到時,則將用來要求停止透過前記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停止要求,發送至前記伺服器;前記伺服器,係一旦從前記移動終端接收到前記通訊停止要求,就將用來通知停止透過前記伺服器與前記顯示裝置之通訊的通訊停止通知,發送至前記移動終端及前記顯示裝置。
TW106103971A 2016-02-08 2017-02-07 顯示控制系統、伺服器及顯示控制方法 TWI737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2039 2016-02-08
JP2016022039 2016-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918A TW201734918A (zh) 2017-10-01
TWI737679B true TWI737679B (zh) 2021-09-01

Family

ID=5956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3971A TWI737679B (zh) 2016-02-08 2017-02-07 顯示控制系統、伺服器及顯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06450B2 (zh)
TW (1) TWI737679B (zh)
WO (1) WO201713839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23698A (ja) * 2009-12-11 2011-06-23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電子看板システム
JP5094765B2 (ja) * 2009-01-29 2012-12-12 ヤフー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とサイネージの連携によ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4102553A (ja) * 2012-11-16 2014-06-05 Toshiba Te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514294B (zh) * 2012-11-30 2015-12-21 Rakuten Inc Electronic money system, the amount of electronic value transfer method, portable terminal, portab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the program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5175B2 (ja) * 2009-08-31 2013-08-28 日本放送協会 コンテンツ表示システム、携帯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JP5410229B2 (ja) * 2009-10-01 2014-02-05 ソフトバンクBb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5225612A (ja) * 2014-05-29 2015-12-14 株式会社R&Dソフトウェア デジタルサイネージ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サイネージ装置、デジタルサイネージ情報サーバ用プログラム、サイネージ装置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4765B2 (ja) * 2009-01-29 2012-12-12 ヤフー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とサイネージの連携によ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1123698A (ja) * 2009-12-11 2011-06-23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電子看板システム
JP2014102553A (ja) * 2012-11-16 2014-06-05 Toshiba Te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514294B (zh) * 2012-11-30 2015-12-21 Rakuten Inc Electronic money system, the amount of electronic value transfer method, portable terminal, portab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the program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38391A1 (ja) 2018-12-06
TW201734918A (zh) 2017-10-01
JP6906450B2 (ja) 2021-07-21
WO2017138391A1 (ja) 2017-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95629A1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user authentication interface
JP7182652B2 (ja) 購入のための拡張現実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80240127A1 (en) Retail reinvention and self help care portal
US9230272B1 (en) Smart line routing using wireless beacons
US20200036720A1 (en) Systems For Providing Electronic Items Having Customizable Locking Mechanism
KR101579118B1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결제데이터송수신장치, 이동단말기의 결제수행방법 및 결제수행어플리케이션
CN110023935B (zh) 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KR102315675B1 (ko) 근접 기반 컴퓨팅 장치 간 협상 기법
JP201907915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物品提供システム
WO201904971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16057025A1 (en) Contract broker for secure ad-hoc personal data sharing
EP2980745A1 (en) Commodity information display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TWI737679B (zh) 顯示控制系統、伺服器及顯示控制方法
EP3980957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xchanging transaction data
KR20140125090A (ko) 모바일 스마트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상품 구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200090254A1 (en) Order System
EP3506223A1 (en) Intellectual shopping system and intellectual shopping method
KR101782442B1 (ko) 판매자 연결 시스템
JP7243673B2 (ja) 配送サーバ、決済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送信方法
JP2009134524A (ja) 売買支援システム、売買支援装置、売買支援方法および売買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21077236A (ja) 席案内装置、席案内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10061886A (ko) 위치 정보에 기초하여 추천된 결제 애플리케이션을 이용한 결제 처리를 요청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608447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65240B2 (ja) データ伝送構造
JP6928696B1 (ja)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