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4729B -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 Google Patents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4729B
TWI724729B TW109100004A TW109100004A TWI724729B TW I724729 B TWI724729 B TW I724729B TW 109100004 A TW109100004 A TW 109100004A TW 109100004 A TW109100004 A TW 109100004A TW I724729 B TWI724729 B TW I7247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djusting
hea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7098A (zh
Inventor
陳俊隆
胡漢池
賴善鵬
劉玉漢
劉俊宏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0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4729B/zh
Priority to CN202010057832.2A priority patent/CN113064273B/zh
Priority to US16/835,830 priority patent/US1137219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4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47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7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09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2Adjusting pupillary distance of binocular pai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binocular systems
    • G02B2027/013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binocular systems of stereoscopic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 G02B2027/015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with mechanical means other than scaning 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whole im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瞳距調整裝置。瞳距調整裝置包括一調整底座、一殼體以及一調整支架。殼體係設置於調整底座之上。殼體包括一基座、一承載座以及設置於基座與承載座之間的一變形部。承載座藉由變形部可相對於基座產生位移。調整支架係連接於承載座以及調整底座。

Description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本揭露係有關於一種可調整瞳距(interpupillary distance,IPD)之頭戴式顯示設備。
使用者在配戴頭戴式顯示設備時通常需要調整瞳距。瞳距為雙眼瞳孔中心之間的距離,且往往因人而異。調整瞳距之方式通常包括物理式以及軟體式。物理式係改變鏡片之間的距離,而軟體式係測量使用者之瞳距後,判定所顯示之影像的範圍。若未適當地調整頭戴式顯示設備之瞳距,則可能造成視覺效果不佳,甚至導致使用者的不適感或暈眩感。
一般而言,頭戴式顯示設備中用以顯示影像的顯示模組可簡單區分成單片式顯示模組以及雙片式顯示模組。單片式顯示模組係透過單一片顯示模組上具有對應左眼以及右眼的區域用以分別顯示對應左右眼的影像,或是單一顯示模組中整合左眼影像模組以及右眼影像模組,因此左眼影像模組以及右眼影像模組的距離係固定的。雙片式顯示模組代表左眼影像模組以及右眼影像模組為實體上分開的,故左眼影像模組以及右眼影像模組可相對移動。雙片式顯示模組可透過物理式的移動左眼影像模組及/或右眼影像模組以達到調整瞳距的目的。然而,單片式顯示模組之瞳距難以透過非軟體式的方式調整。
因此,如何調整包括單片式顯示模組的頭戴式顯示設備之瞳距至關重要。
本揭露提供一種瞳距調整裝置。瞳距調整裝置包括一調整底座、一殼體以及一調整支架。殼體係設置於調整底座之上。殼體包括一基座、一承載座以及設置於基座與承載座之間的一變形部。承載座藉由變形部可相對於基座產生位移。調整支架係連接於承載座以及調整底座。
根據一些實施例,底座更包括一第一底板、一第二底板以及一連接件,連接件活動地連接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可相對移動。根據一些實施例,連接件包括一第一齒條、一第二齒條以及一齒輪。第一齒條係設置於第一底板。第二齒條係設置於第二底板。齒輪係分別與第一齒條以及第二齒條嚙合。根據一些實施例,基座、承載座以及變形部係一體成形。根據一些實施例,變形部係由一彈性材料製成。
根據一些實施例,瞳距調整裝置更包括一滑動軸。滑動軸穿過調整支架之部分並設置於基座。根據一些實施例,承載座包括一卡合部,而調整支架包括一卡合結構,且卡合部對應於卡合結構。
本揭露提供一種頭戴式顯示設備。頭戴式顯示設備包括前述之瞳距調整裝置、一光學元件以及一顯示模組。光學元件係設置於承載座內。顯示模組係設置於基座與調整底座之間。
根據一些實施例,顯示模組為單片式顯示模組。根據一些實施例,頭戴式顯示設備更包括一接著元件。接著元件係設置於光學元件與承載座之間以及顯示模組與殼體之間之至少其中一處。
以下的揭露內容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範例,並敘述各個構件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範例,以實施本揭露的不同特徵。例如,若本說明書敘述了第一特徵形成於第二特徵「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可包括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亦可包括有附加特徵形成於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而使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未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在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序數,例如「第一」、「第二」等,並沒有順序上的先後關係,其僅用於標示區分二個具有相同名字之不同元件。除此之外,在本揭露的不同範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符號或字母。
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空間相關用詞,例如:「之下」、「下方」、「之上」、「上方」等用詞是為了便於描述圖式中元件或特徵與其他元件或特徵之間的關係。除了在圖式中繪示的方位外,這些空間相關用詞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裝置之不同方位。裝置可被轉向不同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在此使用的空間相關詞亦可依此相同解釋。
第1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一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立體圖。第2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分解圖。使用者可將頭戴式顯示設備1配戴於頭部。為了方便說明,在第1圖以及第2圖中省略了外罩、鼻部靠墊、臉部靠墊、配戴用的固定帶等,以清楚顯示頭戴式顯示設備1內部之構件。頭戴式顯示設備1可能為眼罩、頭盔等型式。在一些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設備1可為一虛擬實境設備。
本揭露之頭戴式顯示設備1包括二個調整支架10、二個光學元件20、一殼體30、一顯示模組80以及一調整底座90。其中,光學元件20以及顯示模組80用以成像,而調整支架10、殼體30以及調整底座90用以調整瞳距。使用者的雙眼位於較靠近光學元件20之一側,並在極近的距離觀看到顯示於顯示模組80之平面影像或立體影像。
二個調整支架10分別包括一本體11以及二個支撐部12。本體11呈環狀,具有一開口15。支撐部12對稱地排列,以支撐本體11。
光學元件20係設置於殼體30內。光學元件20可具有不同的形狀,例如,圓形或橢圓形等。光學元件20可為透鏡,例如:菲涅爾透鏡(Fresnel lens)等。光學元件20可由塑膠或玻璃製成,由塑膠製成時重量較輕且成本較低,而由玻璃製成時光學性質較佳。
殼體30係設置於調整支架10之本體11之下以及調整底座90之上。殼體30係密封的,以防止粉塵進入殼體30。粉塵可能因為光學元件20的光學性質而被放大,進而干擾使用者體驗。因此,殼體30通常由不會落塵的材料製成。
殼體30包括二個承載座40、二個變形部50以及一基座60。承載座40係設置於基座60的上方,且變形部50係設置於承載座40與基座60之間。承載座40以及基座60由不可變形的材料製成,例如:塑膠或金屬,且可能為相同或不同的材料。變形部50由可變形的材料製成,例如:橡膠等彈性材料。承載座40呈環狀,具有一開口45。承載座之開口45對應於調整支架10之開口15。基座60包括二個圓錐狀結構61以及一基板62。圓錐狀結構61之橫截面由調整支架10朝向調整底座90的方向逐漸變寬。基板62位於殼體30之最下方。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增進殼體30的密封程度,承載座40、變形部50以及基座60係一體成形。首先,在不同的模具中以塑膠射出成型等方式製造出預定的承載座40以及基座60。隨後,將初步完成的承載座40以及基座60放入另一模具,並在承載座40與基座60之間預留空間。最後,注入彈性材料,冷卻之後形成變形部50,使得變形部50與承載座40以及變形部50與基座60皆緊密的連接,並形成無法分離的殼體30,藉以達到良好的密封防塵效果。除此之外,一體成形的殼體30可簡化組裝流程。
在一些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設備1更包括四個滑動軸70。調整支架10之支撐部12更包括四個容納部18。基座60更包括四個固定部68。滑動軸70穿過調整支架10之容納部18並設置於基座60之固定部68。滑動軸70可定位調整支架10、基座60以及調整底座90彼此之間的位置關係,並確保調整支架10能夠順利移動或滑動,且確保調整支架10移動時與調整底座90維持等距。滑動軸70、容納部18以及固定部68之數量以及形狀不限於此。
顯示模組80可為一液晶顯示模組(LCD module, LCM)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OLED panel)等。顯示模組80係設置於殼體30與調整底座90之間。顯示模組80包括一左眼顯示模組81以及一右眼顯示模組82,分別顯示一左眼影像以及一右眼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揭露中,如第2圖所示,顯示模組80為單片式顯示模組,左眼顯示模組81以及右眼顯示模組82為不可分割的(相對位置固定),亦即左眼顯示模組81以及右眼顯示模組82無法相對移動。以下將詳述本揭露係如何調整包括單片式顯示模組80的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瞳距。
調整底座90在顯示模組80的下方。調整底座90包括一第一底板100、一第二底板110以及一連接件120。連接件120活動地連接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使得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可相對移動且可彼此分離。連接件120包括一第一齒條130、一第二齒條140以及一齒輪150。在本實施例中,齒輪150包括一內齒輪151以及一外齒輪152,且內齒輪151的尺寸小於外齒輪152之尺寸。內齒輪151分別與第一齒條130以及第二齒條140嚙合。為了方便轉動,設置了尺寸較大的外齒輪152,透過轉動外齒輪152可帶動內齒輪151轉動。不過,亦可省略外齒輪152。
在組裝頭戴式顯示設備1時,為了避免粉塵等異物進入殼體30內,通常會在無塵室進行組裝。首先,將光學元件20以及顯示模組80與殼體30結合。承載座40之內部可具有一溝槽41,以加強與光學元件20的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一接著元件160以機械或人工等方式設置於光學元件20與承載座40之間及/或顯示模組80與基座60之間來強化連接。例如,接著元件160可設置在光學元件20之整個外周緣及/或顯示模組80之整個外周緣。接著元件可為一光學膠或一防水雙面膠等。
當光學元件20以及顯示模組80與殼體30結合後,殼體30即形成密封空間。接著,將殼體30放置於調整底座90之上,套入調整支架10,並將調整支架10連接於承載座40以及調整底座90。
在本實施例中,調整支架10之本體11包括二個卡合結構13,而承載座40包括對應於卡合結構13的二個卡合部43,以加強調整支架10與承載座40的連接。例如,調整支架10之卡合結構13可為一卡鉤,而卡合部43為與卡鉤對應的一凹槽。
又,調整支架10之支撐部12包括四個通孔14,而調整底座90包括對應於通孔14的四個突起94,以加強調整支架10與調整底座90的連接。在此所示的連接方式僅用以輔助說明,各個構件之間的連接方式不限於此。
第3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仰視圖,可了解連接件120之配置。第一齒條130係設置於第一底板100。第二齒條140係設置於第二底板110。隨著齒輪150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第一齒條130以及第二齒條140可接近彼此或遠離彼此,因此,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亦可接近彼此或遠離彼此。
連接件120可為任何可使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相對移動的構件,例如:連桿或齒輪。舉例而言,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之間可具有連桿,透過連桿的移動或轉動來改變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之間的距離。或者,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可分別包括互相嚙合的齒輪。類似地,隨著齒輪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可接近彼此或遠離彼此。
接下來,透過第4圖至第6圖可了解如何調整本揭露之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瞳距。第4圖、第5圖以及第6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側視圖,其中各圖中的頭戴式顯示設備1具有不同瞳距。
在第4圖至第6圖中,繪示出通過光學元件20之中心之二個光軸O。第5圖呈現的是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最小瞳距的情形,而第6圖呈現的是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最大瞳距的情形。
也就是說,以第4圖作為基準,在第5圖中,連接件120縮短了調整底座90之第一底板100與調整底座90之第二底板110之間的距離。在第6圖中,連接件120增加了調整底座90之第一底板100與調整底座90之第二底板110之間的距離。欲說明的是,可產生位移的構件包括調整支架10、光學元件20、承載座40(在此視角被調整支架10遮蔽)、變形部50以及調整底座90,而基座60以及顯示模組80(在此視角被基座60遮蔽)之位置係保持固定不變。
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之相對移動可帶動連接於調整底座90的調整支架10移動,進而帶動連接於調整支架10的承載座40移動,以改變設置於承載座內40的光學元件20的位置,亦即改變了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瞳距。
藉由變形部50之存在,因為變形部50可產生形變,可使得承載座40相對於基座60產生位移,並藉此改變了設置於承載座40內的光學元件20的位置,達成調整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瞳距之目的。不僅如此,在調整好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瞳距之後,可透過軟體輔助控制影像畫面來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第5圖中的二個光學元件20之光軸O各向內側移動了3毫米,使得光軸O之間的距離較第4圖減少了6毫米。第6圖中的二個光學元件20之光軸O各向外側移動了3毫米,使得光軸O之間的距離較第4圖增加了6毫米。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1之瞳距有12毫米的調整裕度,但可依照實際需求改變調整裕度。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描述了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對稱地移動,使得光學元件20對稱地移動以調整瞳距的實施例。不過,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能可透過改變第一齒條130以及第二齒條140之結構,使得第一底板100以及第二底板110並非對稱地移動,二個光學元件20亦非對稱地移動。
本揭露提供一種包括單片式顯示模組的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在殼體密封的狀態下,由於變形部可產生形變,承載座仍可相對於基座產生位移,進而可改變光學元件的位置,達成調整瞳距之目的。
前面概述數個實施例之特徵,使得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更好地理解本揭露的各方面。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的是,可輕易地使用本揭露作為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以及結構的基礎,以實現在此介紹的實施例之相同目的及/或達到相同優點。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應理解的是,這樣的等同配置不背離本揭露的精神以及範圍,且在不背離本揭露之精神以及範圍的情況下,可對本揭露進行各種改變、替換以及更改。
1:頭戴式顯示設備
10:調整支架
11:本體
12:支撐部
13:卡合結構
14:通孔
15:開口
18:容納部
20:光學元件
30:殼體
40:承載座
41:溝槽
43:卡合部
45:開口
50:變形部
60:基座
61:圓錐狀結構
62:基板
68:固定部
70:滑動軸
80:顯示模組
81:左眼顯示模組
82:右眼顯示模組
90:調整底座
94:突起
100:第一底板
110:第二底板
120:連接件
130:第一齒條
140:第二齒條
150:齒輪
151:內齒輪
152:外齒輪
160:接著元件
O:光軸
當閱讀所附圖式時,從以下的詳細描述能最佳理解本揭露之各方面。應注意的為,根據本產業中的標準作業方式,各種特徵並不一定按照比例繪製。事實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各種特徵之尺寸,以做清楚的說明。 第1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之立體圖。 第2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之分解圖。 第3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之仰視圖。 第4圖、第5圖以及第6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頭戴式顯示設備之側視圖。
1:頭戴式顯示設備
10:調整支架
11:本體
12:支撐部
13:卡合結構
14:通孔
15:開口
18:容納部
20:光學元件
30:殼體
40:承載座
41:溝槽
43:卡合部
45:開口
50:變形部
60:基座
61:圓錐狀結構
62:基板
68:固定部
70:滑動軸
80:顯示模組
81:左眼顯示模組
82:右眼顯示模組
90:調整底座
94:突起
100:第一底板
110:第二底板
120:連接件
130:第一齒條
140:第二齒條
150:齒輪
151:內齒輪
152:外齒輪
160:接著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瞳距調整裝置,包括:一調整底座;一殼體,設置於該調整底座之上,包括一基座、一承載座以及一變形部,其中該變形部之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基座以及該承載座,且該承載座藉由該變形部可相對於該基座產生位移;以及一調整支架,連接於該承載座以及該調整底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瞳距調整裝置,其中該調整底座更包括一第一底板、一第二底板以及一連接件,該連接件活動地連接該第一底板以及該第二底板,其中該第一底板以及該第二底板可相對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瞳距調整裝置,其中該連接件包括:一第一齒條,設置於該第一底板;一第二齒條,設置於該第二底板;以及一齒輪,分別與該第一齒條以及該第二齒條嚙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瞳距調整裝置,其中該基座、該承載座以及該變形部係一體成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瞳距調整裝置,其中該該變形部係由一彈性材料製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瞳距調整裝置,更包括一滑動軸,穿過該調整支架之部分,並設置於該基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瞳距調整裝置,其中該承載座包括一卡合部,而該調整支架包括一卡合結構,且該卡合部對應於該卡合結構。
  8. 一種頭戴式顯示設備,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其中任一項所述之瞳距調整裝置;一光學元件,設置於該承載座內;以及一顯示模組,設置於該基座與該調整底座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頭戴式顯示設備,其中該顯示模組為單片式顯示模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頭戴式顯示設備,更包括一接著元件,設置於該光學元件與該承載座之間以及該顯示模組與該殼體之間之至少其中一處。
TW109100004A 2020-01-02 2020-01-02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TWI724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004A TWI724729B (zh) 2020-01-02 2020-01-02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CN202010057832.2A CN113064273B (zh) 2020-01-02 2020-01-19 瞳距调整装置以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US16/835,830 US11372198B2 (en) 2020-01-02 2020-03-31 Device for adjusting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004A TWI724729B (zh) 2020-01-02 2020-01-02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4729B true TWI724729B (zh) 2021-04-11
TW202127098A TW202127098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558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004A TWI724729B (zh) 2020-01-02 2020-01-02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2198B2 (zh)
CN (1) CN113064273B (zh)
TW (1) TWI7247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7488B (zh) * 2019-10-18 2023-04-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裝置及調整方法
US11846752B1 (en) * 2022-11-11 2023-12-19 Htc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with adjustabl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579A (zh) * 2015-04-23 2015-09-16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和应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防尘方法
US20180338130A1 (en) * 2017-05-19 2018-11-22 Oculus Vr, Llc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djustment in a head-mounted display
TW201901215A (zh) * 2017-05-18 2019-01-01 晶典有限公司 具有瞳距調整機構之雙眼頭戴式裝置
CN11027530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夏普株式会社 头戴显示系统的瞳距调整机构及其瞳孔间距的调整方法
CN209433128U (zh) * 2019-02-21 2019-09-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镜筒距离调节装置及vr头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4507B2 (ja) * 1994-08-04 2003-06-0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双眼鏡の眼幅調節機構
JP2007108294A (ja) * 2005-10-12 2007-04-26 Codec:Kk 潜望鏡付水中スコープ
KR101403992B1 (ko) * 2013-04-22 2014-06-10 한국기초과학지원연구원 근접장 렌즈 고정장치
WO2015126095A1 (ko) * 2014-02-21 2015-08-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TWM499236U (zh) * 2014-07-31 2015-04-21 Global Esprit Inc 泳鏡
US9746660B2 (en) * 2015-03-11 2017-08-29 Lucida Research Llc Binocular telescope with controlled parallax
CN104793452B (zh) * 2015-04-29 2016-08-17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投影设备
CN106556927A (zh) * 2015-09-24 2017-04-05 黄书礼 一种头戴虚拟显示装置的折叠镜筒
CN108563021B (zh) * 2018-03-16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瞳距调节装置、头戴显示设备及逐级调节机构
CN108663814A (zh) * 2018-08-14 2018-10-16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瞳距物距可调虚拟现实眼镜
CN109239925A (zh) * 2018-10-26 2019-01-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579A (zh) * 2015-04-23 2015-09-16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和应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防尘方法
TW201901215A (zh) * 2017-05-18 2019-01-01 晶典有限公司 具有瞳距調整機構之雙眼頭戴式裝置
US20180338130A1 (en) * 2017-05-19 2018-11-22 Oculus Vr, Llc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djustment in a head-mounted display
CN11027530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夏普株式会社 头戴显示系统的瞳距调整机构及其瞳孔间距的调整方法
CN209433128U (zh) * 2019-02-21 2019-09-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镜筒距离调节装置及vr头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4273A (zh) 2021-07-02
CN113064273B (zh) 2023-03-28
TW202127098A (zh) 2021-07-16
US20210208364A1 (en) 2021-07-08
US11372198B2 (en)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6825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KR101879601B1 (ko) 입력 및 출력 구조들을 구비한 착용가능한 디바이스
JP6083880B2 (ja) 入出力機構を有する着用可能な装置
TW201908812A (zh) 用於眼鏡之可拆卸地可附接擴增實境系統
TWI724729B (zh) 瞳距調整裝置以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US11906736B1 (en) Wearable pupil-forming display apparatus
TW201344241A (zh) 具有輸入及輸出功能之眼鏡鏡架
WO1995006271A1 (fr) Ecran de visualisation porte a la tete
TWI736826B (zh) 頭戴式顯示裝置
US11454783B2 (en) Tiled triplet lenses providing a wide field of view
TWI689751B (zh) 用於眼鏡之可拆卸地可附接擴增實境系統
JP7392288B2 (ja) 装着型表示装置
US20210132398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US20230333385A1 (en) Wearable pupil-forming display apparatus
JP2003522974A (ja) 両眼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7210992A1 (zh) 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防尘结构
KR20240011856A (ko) 헤드 장착형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렌즈 장착 구조체
KR20170044296A (ko) 헤드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1536173A (ja) 調節可能な支持構造体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WO2018049621A1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模组
CN110192142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显示系统
JP2004029768A (ja) 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WO2018049620A1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模组
CN209765166U (zh) 虚拟现实镜组、设备以及系统
JP2002182148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