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3891B - 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 - Google Patents

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3891B
TWI723891B TW109118329A TW109118329A TWI723891B TW I723891 B TWI723891 B TW I723891B TW 109118329 A TW109118329 A TW 109118329A TW 109118329 A TW109118329 A TW 109118329A TW I723891 B TWI723891 B TW I7238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ngaging
groove
engaging por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1472A (zh
Inventor
薛躍各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1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3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389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53Flexible str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該殼體元件包括殼體和卡合件,殼體設有安裝槽,卡合件,可移動設於安裝槽內,卡合件通過位移為連接頭插入或退出安裝槽提供避讓空間;在連接頭從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過程中,卡合件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連接頭卡合。本申請能使得殼體和連接頭連接。該電子設備和穿戴設備包括上述殼體元件。通過這種方式,本申請的穿戴設備結構簡單、可靠,且裝配和拆卸過程簡單、省力且快捷。

Description

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
本申請涉及穿戴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
穿戴設備通常包括電子設備和用於將電子設備綁縛在人體上的繫帶。電子設備和繫帶之間的裝配和拆卸是否易操作,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本申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殼體元件,應用於電子設備,並配置為可與連接頭連接,該殼體元件包括殼體和卡合件。殼體設有安裝槽,卡合件,可移動設於安裝槽內,卡合件通過位移為連接頭插入或退出安裝槽提供避讓空間;在連接頭從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過程中,卡合件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連接頭卡合,使得殼體和連接頭連接。
本申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器件和上述殼體元件,電子器件設置在殼體內。
本申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種穿戴設備,該穿戴設備包括電子設備、連接頭和帶體,該電子設備包括殼體和卡合件,其中,殼體設有安裝槽,卡合件可移動設於安裝槽內;連接頭用於插設於安裝槽內;在連接頭插入或退出安裝槽時,卡合件通過位移為連接頭提供避讓空間;當連接頭從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過程中,卡合件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連接頭卡合,使得殼體和連接頭連接。帶體連接在連接頭上,以通過連接頭連接到電子設備。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在殼體元件的安裝槽內設置卡合件,並使得卡合件可以在連接頭插入或退出安裝槽時候發生以移動而提供避讓空間,並在連接頭到達預定位置時候復位而與連接頭卡合,從而將連接頭鎖在安裝槽內,進而實現殼體元件和連接頭的連接,使得穿戴設備的結構簡單,並能使連接頭和電子設備之間的連接更可靠。通過這種方式,使用者在裝配連接頭和電子設備時,只需要將連接頭插入電子設備即可,裝配和拆卸過程簡單、省力且快捷,提高了用戶體驗。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本申請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本申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本申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後……)僅用於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它們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沒有限定於已列出的步驟或單元,而是可選地還包括沒有列出的步驟或單元,或可選地還包括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在本文中提及“實施例”意味著,結合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的各個位置出現該短語並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實施例,也不是與其它實施例互斥的獨立的或備選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顯式地和隱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與其它實施例相結合。
申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殼體元件,應用於電子設備,並配置為可與連接頭連接,該殼體元件包括殼體和卡合件。殼體設有安裝槽,卡合件,可移動設於安裝槽內,卡合件通過位移為連接頭插入或退出安裝槽提供避讓空間;在連接頭從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過程中,卡合件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連接頭卡合,使得殼體和連接頭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配置為通過按壓或拔拉而發生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元件還包括復位件,設置在卡合件和殼體之間,用於在卡合件發生移動之後,驅使卡合件復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的移動為直線移動,卡合件的移動方向異於連接頭插入或退出的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的移動方向垂直於連接頭插入或退出的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連接頭插入安裝槽時,卡合件因連接頭上的斜面產生的作用力推動而發生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上設有斜面,斜面與連接頭上的斜面匹配。
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槽包括連通的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第一安裝槽具有第一開口,第二安裝槽具有第二開口。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包括相互連接的多個側面,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分別設於殼體的兩個相鄰的側面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安裝槽具有與第一開口相對的底壁,以及沿第一開口至底壁的方向延伸的槽壁,連接頭沿槽壁的延伸方向插入第一安裝槽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包括相互連接的卡合部和按壓部;按壓部的至少一部分設置於第二安裝槽內並暴露於第二開口;卡合部設於第一安裝槽內,用於將卡合部限位在第一安裝槽內,並與連接頭卡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包括依次連接的按壓部、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按壓部設於第二安裝槽內並暴露於第二開口;第一卡合部設於第一安裝槽內,用於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卡在第一安裝槽內;第二卡合部用於與連接頭卡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垂直於第二安裝槽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卡合部的寬度大於第二安裝槽的寬度,以使第一卡合部卡於第一安裝槽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頭上設有凹陷部;第二卡合部為寬度大於第一卡合部的橫杆,橫杆用於置於凹陷部內而與連接頭卡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橫杆上設有與連接頭上的斜面匹配的斜面,斜面設於橫杆朝向第一開口的一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為一體結構,按壓部和第一卡合部之間通過卡扣固定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按壓部遠離第一卡合部的一端設有按壓帽,按壓帽的寬度大於按壓部的寬度,在按壓帽的兩側設置有朝第一卡合部的方向延伸的凸柱;殼體元件還包括彈性件,彈性件套設在凸柱外,彈性件的一端連接在卡合件上,另一端連接在殼體上,用於驅使卡合件復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按壓帽的外表面與殼體的外表面平齊。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元件還包括彈性件,彈性件的一端連接在第二卡合部遠離第一卡合部的一側,另一端連接在第一安裝槽的槽壁上,用於驅使卡合件復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設有沉槽,第一開口設於沉槽的槽底;殼體元件還包括擋板,擋板的形狀與沉槽的形狀匹配;擋板安裝在沉槽內,擋板上設有供連接頭穿過的通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擋板的厚度小於沉槽的深度,以使擋板遠離第一安裝槽的一側形成容置空間,容置空間用於容置連接頭的一部分。
本申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器件和上述殼體元件,電子器件設置在殼體內。
本申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種穿戴設備,該穿戴設備包括電子設備、連接頭和帶體,該電子設備包括殼體和卡合件,其中,殼體設有安裝槽,卡合件可移動設於安裝槽內;連接頭用於插設於安裝槽內;在連接頭插入或退出安裝槽時,卡合件通過位移為連接頭提供避讓空間;當連接頭從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過程中,卡合件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連接頭卡合,使得殼體和連接頭連接。帶體連接在連接頭上,以通過連接頭連接到電子設備。
本申請的穿戴設備可以是智慧手錶、手環、頭帶等設備,以下以智慧手錶為例對本申請進行介紹。
請參閱圖1至圖5,穿戴設備10可以包括電子設備30和連接在電子設備30上的繫帶50。
具體地,如圖5-7所示,繫帶50可以包括帶體60和連接頭80。其中,帶體60連接在連接頭80上,連接頭80用於與電子設備30連接,從而將帶體60連接在電子設備30上。
帶體60可以是用於將電子設備30綁縛在人的手腕、胳膊、腰部等的帶子,也可以是用於掛在脖子上的帶子等。帶體60的材質可以是天然布料、化纖、皮革或者金屬等。帶體60上可以設有用於調整帶體60長度的機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帶體60可以為一體結構,帶體60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頭80連接,如圖7所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帶體60可以為分段結構,即,帶體60包括第一帶體62和第二帶體64,第一帶體62的一端和第二帶體64的一端分別與兩個連接頭80連接,第一帶體62和第二帶體64的另一端可以通過連接機構進行連接,例如,可以是可拆卸連接。
連接頭80則可以與電子設備30連接,例如,兩個連接頭80均與帶體60連接,並分別連接在電子設備30上,例如,電子設備30相對的兩端,從而將帶體60和電子設備30連接在一起,如圖4所示。
連接頭80可以由金屬或塑膠等材料製成。如圖8-10所示,連接頭80可以包括主體82和連接在主體82上的配合件84。
主體82和配合件84可以由相同材料製成,也可以由不同材料製成。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體82和配合件84可以是一體結構。一些實施例中,主體82和配合件84可以是獨立的元件,並可以通過焊接、粘接、卡扣連接等方式連接在一起。
具體而言,如圖8所示,主體82大體呈長條形板狀。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主體82也可以是其它形狀,本申請不做限定。
帶體60連接在主體82上。具體地,主體82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連接部81和第二連接部83。配合件84與第一連接部81連接,帶體60與第二連接部83連接。
第一連接部81大體可以呈薄板狀,例如,第一連接部81可以具有跑道形、長方形等形狀的外輪廓。第一連接部81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連接表面812和第二連接表面814。第一連接表面812和第二連接表面814可以均為平面。
第二連接部83可以設置在第一連接表面812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83大體可以呈板狀、框架狀或者其它形狀。以下通過三個例子對第二連接部83(例如83a、83b、83c)進行介紹。可以理解地,本申請的第二連接部83並不限於以下三種結構。
舉例而言,如圖8-10所示,第二連接部83a包括連接座832和延伸部834,其中,連接座832連接在第一連接表面812上,延伸部834從連接座832背離第一連接表面812的一側朝遠離第一連接表面812的方向延伸。本實施例中,延伸部834從連接座832的部分區域延伸而出,且延伸部834相對於第一連接表面812傾斜,從而使得在使用者佩戴該穿戴設備10時,將連接在延伸部834上的帶體60引導向用戶身體的方向。
如圖11-13所示,第二連接部83b整體呈板狀,且相對於第一連接表面812傾斜設置,從而使得在使用者佩戴該穿戴設備10時,將連接在延伸部834上的帶體60引導向用戶身體的方向。在第一連接表面812至遠離第一連接表面812的方向上,該板狀第二連接部83b的厚度逐漸減小。
如圖14-16所示,第二連接部83c整體呈框架狀,該框架相對於第一連接表面812傾斜設置,從而使得在使用者佩戴該穿戴設備10時,將連接在延伸部834上的帶體60引導向用戶身體的方向。
上述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83均可在使用者佩戴該穿戴設備10時將帶體60引導向用戶身體的方向,使帶體60沿用戶身體(例如,用戶的手腕)的輪廓延伸,避免在帶體60和人體之間形成過大的間隙,使得穿戴設備10與人體更加貼合,有助於將穿戴設備10穩固綁縛在人體上,如圖4和圖7所示。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83b也可以沿垂直於第一連接表面812的方向延伸,在這種情況下,帶體60的延伸方向也垂直於第一連接表面812,如圖5所示。
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二連接部83(83a、83b、83c)遠離第一連接表面812的端面均是平滑的曲面,防止尖銳的端面對帶體60造成損壞,同時能防止對人體造成傷害。第二連接部83(83a、83b、83c)與第一連接部81之間的連接處平滑過渡,從而能夠減少應力集中,使結構更加耐用,同時防止對人體造成傷害。
第二連接部83設有用於與帶體60連接的連接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連接結構可以是開設於第二連接部83上的通孔836,如圖9和圖11-12所示,第二連接部83a、83b上設有多個通孔836,可用於在模制或壓制製造過程期間與帶體60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4-15所示,該連接結構可以是開設在第二連接部83c上的通槽838,帶體60可穿過該通槽838並纏繞在第二連接部83c上而實現與第二連接部83c的連接。
配合件84固定在第一連接部81的第二連接表面814上。配合件84用於沿第一方向插入電子設備30,以與電子設備30的配合部位進行配合連接,從而將帶體60連接到電子設備30。圖8、圖11和圖14所示的連接頭80具有兩個配合件84,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配合件84還可以是一個或者兩個以上。當有多個配合件84時,多個配合件84均設置在第二連接表面814上,並沿著第二連接表面814間隔設置,且多個配合件84的方向一致。其中,多個配合件84之間可以具有相等的間隔。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7所示,配合件84可以包括側面840和設置在遠離主體82的一端的斜面842(也可以稱為第一斜面),在第一斜面842和主體82之間設有凹陷部85。
具體地,側面840可以沿垂直於第二連接表面814的方向延伸。側面840可以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連接表面814連接,第二端則與第一斜面842連接。如圖18和19所示,側面840在第二連接表面814上的垂直投影具有第一外輪廓845,該第一外輪廓845可以呈圓形、橢圓形、跑道形、方形或者其它形狀。其中,垂直投影為沿著垂直於第二連接表面814的方向的投影。如圖11-12和圖18所示,若配合件84大體呈圓柱狀,則第一外輪廓845呈圓形。如圖8-9和圖19所示,若配合件84大體呈扁平柱狀,則第一外輪廓845可以呈跑道形。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側面840也可以相對於第二連接表面814傾斜,例如,在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上,配合件84整體大致呈錐體狀。
第一斜面842可以是平面或者曲面,第一斜面842與第一方向之間的角度可以是30°-45°,例如,30°、35°、40°或者45°。該角度越小,則插入配合件84至電子設備30所需的力越小。如果該角度過小,則第一斜面842在第一方向的長度會更長,而第一斜面842所在處的配合件84的厚度較小,會降低配合件84的強度;同時,角度過小,會導致配合件84更尖銳,容易損壞穿戴設備10的其它部件,或者容易對用戶造成損傷。但是,若該角度過大,則插入配合件84至電子設備30所需的力較大。在上述角度範圍內,可以較好地平衡插入配合件84所需力度、配合件84的結構強度、對穿戴設備10的維護以及使用者的使用安全之間的關係。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8-圖16和圖20所示,配合件84還包括遠離第二連接表面814的端面844。具體地,端面844與第二連接表面814相對設置,且端面844與側面840的第二端以及第一斜面842連接。端面844可以是平面,如圖11-16和圖20所示;當然,端面844也可以是曲面,以使端面844與側面840之間平滑過渡,如圖8-10所示,從而可以使得將配合件94插入電子設備30的配合部位的操作更加順暢、更加方便。端面844在第二連接表面814上的垂直投影具有第二外輪廓847,該第二輪廓847可以是扇形,如圖11和圖18所示;或者跑道形,如圖8-9和圖19所示。可以理解地,該第二外輪廓847還可以呈圓形、橢圓形或者其它形狀,本申請不做限定。其中,第二外輪廓847可以完全落入第一外輪廓845之內。
在圖8-13所示的實施例中,配合件84遠離主體82的端部大體呈錐體狀,即,配合件84遠離主體82的端部在遠離主體82的方向上,橫截面積逐漸減小,從而更便於將配合件84插入電子設備30中。配合件84的端面通過連接面846與側面840的第二端連接。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外輪廓847和第一外輪廓845相互間隔,如圖18和19所示。其中,連接面846可以是曲面,以使側面840和端面844之間平圓滑過渡,如圖8-9所示,使得配合件84在插入安裝槽232時運動更加平穩,減少在卡合件24和配合件84之間的碰撞磨損。可以理解地,連接面846也可以是平面,如圖11-13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外輪廓847的一部分與第一外輪廓845的一部分重疊,另一部分相互間隔,如圖20和圖21所示。
如圖8-16所示,凹陷部85形成於配合件84的側面上,用於與電子設備30進行配合。凹陷部85的開口與第一斜面842位於配合件84的同側。
凹陷部85可以是凹槽。一些實施例中,在平行於第二連接表面814的方向上,凹槽貫穿配合件84的側面840。如圖10所示,凹槽具有相對的第一內壁852和第三內壁856,以及連接在第一內壁852和第三內壁856之間的第二內壁854。相對於第一內壁852,第三內壁856更靠近第一斜面842。第二內壁854和第三內壁856之間的角度可以等於或者小於90°,以使得凹槽和電子設備30之間的配合更加可靠,使得連接頭80和電子設備30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
如圖17所示,凹陷部85可以與第一斜面842相鄰設置,即,凹陷部85的第三內壁856直接與第一斜面842連接。如圖12、13和22所示,凹陷部85與第一斜面842也可以間隔設置,即,凹陷部85與第一斜面842之間通過一過渡面848進行連接,該過渡面848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在一些實施例中,凹陷部85與主體82之間間隔設置,即配合件84的側面840延伸至凹陷部85的第一內壁852和第二連接表面814之間,如圖8-17和圖20、圖2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凹陷部85延伸至側面840的第一端,此時,第二連接表面814作為凹陷部85的第一內壁852,如圖23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4所示,凹陷部85也可以是通孔,通孔的一個開口與第一斜面842位於配合件84的同側。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所述多個配合件84的方向一致,可以是多個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的開口方向一致。
電子設備30可以提供諸如計時、GPS定位、運動監測、體質監測等功能。運動監測功能包括例如高度測量、運動步數測量、運動速度測量和運動加速度測量等。體質監測功能包括例如心率監測、血氧含量監測和肌電圖監測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設備30可以包括殼體元件20和設置在殼體元件20內的電子器件。其中,電子器件用於提供上述各種功能。殼體元件20可以包括殼體22和設置在殼體22上的卡合件24。
下面描述本申請的殼體元件20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5所示,殼體元件20包括殼體22、卡合件24、復位件26和擋板28,其中,卡合件24、復位件26和擋板28均設置在殼體22上。
具體而言,殼體22大體可呈圓柱狀、方體狀、橢圓柱狀、具有圓角的方體狀或者其它形狀。殼體22上設有安裝槽232,以供安裝上述連接頭80,其中,該安裝槽232即上文所述的配合部位。
請結合圖25和圖1-3,殼體22可以包括底殼25、中框23和頂蓋21。底殼25和頂蓋21分別連接於中框23的相對兩側。其中,頂蓋21一般用作穿戴設備10的顯示幕罩。頂蓋21可以例如由藍寶石、玻璃或者透明塑膠製成。底殼25可以是相對於中框23獨立的零件,或者,也可以與中框23一體形成。底殼25上設有貫穿底殼25的通道252。中框23可以由塑膠、樹脂、塑膠、橡膠、矽膠、木材、陶瓷、陶瓷合金或玻璃等非金屬材質製成,中框23也可以由不銹鋼、鋁合金、鈦合金或鎂合金等金屬材質製成。底殼25的材質可以與中框23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圖26所示,中框23具有側壁230,側壁230圍設成一個安裝空間230s,該安裝空間230s用於收容上述電子器件。
側壁230圍成一大致呈矩形的框,其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側面。舉例而言,側壁230包括頂側面2302、底側面2304以及四個首尾相連的外周側面2306。其中,頂蓋21連接於頂側面2302,底殼25連接於底側面2304。中框23的四個外周側面2306的連接處所形成的轉角被處理為圓角,使得中框23的四個外周側面2306之間平滑過渡。中框23的四個外周側面2306與頂蓋21的外表面的連接處,以及四個外周側面2306與底殼25的外表面的連接處均為平滑過渡。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減少應力集中,增強結構的耐用性。
進一步參考圖26-28,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安裝槽232開設在中框23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槽232可以包括連通的第一安裝槽231和第二安裝槽233。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安裝槽231與第二安裝槽23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安裝槽231具有第一開口2310、與第一開口2310相對的底壁2312、以及沿第一開口2310至底壁2312的方向延伸的槽壁(也可稱為第一槽壁2314)。
第二安裝槽233具有第二開口2330以及沿第二開口2330至第一安裝槽231的方向延伸的槽壁(也可稱為第二槽壁2334)。第二安裝槽233的延伸方向與底殼25的通道252的延伸方向相同,底殼25的通道252與第二安裝槽233在第二開口2330處連通。
其中,第一開口2310和第二開口2330分別設於中框23的兩個相鄰的側面上。第一開口2310設於外周側面2306上,第二開口2330設於底側面2304上。可選地,第二開口2330也可以設於中框23的頂側面2302上。
上述第一安裝槽231和第二安裝槽233的設置方式,將第一開口2310和第二開口2330分別設置在兩個相鄰的側面上,而無需延伸至其它側面,從而可以減小對殼體表面的整體性的破壞。基於上述設置方式,當將連接頭80與殼體元件20連接時,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朝著底壁2312沿第一側壁2314的延伸方向從第一開口2310插入第一安裝槽231中,即,配合件84沿著第一安裝槽231的深度方向插入第一安裝槽231內。
中框23的側壁230上還可以設有沉槽234。具體地,沉槽234的開口設於外周側面2306上,第一安裝槽231的第一開口2310設於沉槽234的槽底,並且沉槽234的橫截面輪廓大於第一開口2310的輪廓。圖26所示的沉槽234大體呈跑道狀,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沉槽234還可以呈圓形、橢圓形、方形等形狀。
卡合件24可移動設於安裝槽232內。當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插入安裝槽232時,配合件84的第一斜面842與卡合件84抵接,如圖31所示。進一步將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插入安裝槽232時,配合件84的第一斜面842推動卡合件24沿該第一斜面842運動,從而使得卡合件24發生位移。卡合件24通過位移為配合件84插入安裝槽232提供避讓空間,如圖32所示。當連接頭80插入安裝槽232至預定位置時,卡合件24復位同時被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所容納,以將連接頭80和殼體元件20卡扣連接,如圖33所示。定義配合件84插入安裝槽232並與卡合件24開始抵接時的位置為第一位置,卡合件24復位而被凹陷部85容納的位置為第二位置。在配合件84從安裝槽232的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過程中,卡合件24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連接頭80卡合,使得殼體22和連接頭80連接。
其中,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沿第一方向插入安裝槽232的第二位置後,通過使卡合件24的一部分容納在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內,使得在配合件84發生第一方向的移動時,凹陷部85的內壁與卡合件24抵接,因而配合件84的移動受到卡合件24的阻擋,因此,卡合件24限制配合件84的移動。相反地,若卡合件24可以發生第一方向的移動,則卡合件24會與配合件84的內壁抵接,因而卡合件24的移動也受到配合件84的阻擋,因此,配合件84也限制卡合件24的移動。因此,在卡合件24被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容納時,配合件84和卡合件24相互制約彼此在第一方向運動,使得兩者保持在連接的狀態,從而實現兩者之間的卡合。由於卡合件24與配合件84之間的卡合,使得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被卡合件24鎖在殼體元件20的安裝槽232內,在不改變卡合件24和配合件84的卡合狀態的情況下,連接頭80無法從安裝槽232內退出,即,連接頭80保持與殼體元件20連接的狀態,從而實現連接頭80與殼體元件20卡扣連接。
當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退出安裝槽232時,卡合件24通過發生位移而脫離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從而為配合件84退出安裝槽232提供避讓空間,此時,卡合件24處於如圖32所示的狀態。
本申請在殼體元件20的安裝槽232內設置卡合件24,並使得卡合件24可以在連接頭80插入或退出安裝槽232時候發生以移動而提供避讓空間,並在連接頭80到達預定位置時候復位而與連接頭80卡合,從而將連接頭80鎖在安裝槽232內,進而實現殼體元件20和連接頭80的連接,使得電子設備30的結構簡單,並能使連接頭80和電子設備30之間的連接更可靠。通過這種方式,使用者在裝配連接頭80和電子設備30時,只需要將連接頭80插入電子設備30即可,裝配和拆卸過程簡單、省力且快捷,提高了用戶體驗。
其中,可以通過復位件26驅使或通過人力的按壓或拔拉卡合件24的方式來使卡合件24復位。值得一提的是,卡合件24的復位可以是指卡合件24復位到原始的位置,當然,也可以是卡合件24未完全回到原始位置的中間位置。
可以理解地,卡合件24發生移動的驅動力也可以是用戶直接或間接作用於卡合件24上的力。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頭80插入安裝槽232時,卡合件24因連接頭80上的第一斜面842產生的作用力推動而發生移動。可以理解地,卡合件24上可以設置與第一斜面842匹配的斜面(也可以稱為第二斜面248),當然,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24上也可以不設置斜面。
卡合件24的移動可以為直線移動,定義卡合件24的移動方向為第二方向,則第二方向異於連接頭80插入或退出安裝槽232的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方向垂直於連接頭80插入或退出安裝槽232的方向。
卡合件24可以由不銹鋼、鋁合金、鈦合金或鎂合金等金屬材質製成,卡合件24也可以例如由塑膠、陶瓷合金等非金屬材質製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4-36所示,卡合件24包括依次連接的按壓部240、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
請結合圖30,按壓部240的至少一部分設於第二安裝槽233內,並暴露於第二開口2330,因而用戶可以通過第二開口2330對按壓部240進行按壓或者拔拉等操作。按壓部240的一端設有燕尾榫結構2400。
在一些實施例中,按壓部240遠離第一卡合部244的一端設有按壓帽242,按壓帽242可移動設置在底殼25的通道252中。按壓帽242的寬度大於按壓部240的寬度,具體地,按壓帽242的寬度大於第二安裝槽233的寬度,從而在按壓帽242朝第二安裝槽233運動時,將按壓帽242限位在第二安裝槽233外。按壓帽242的兩側設置有朝第一卡合部244的方向延伸的凸柱2420。其中,圖34所示的凸柱2420的數量為二,在其它一些實施例中,凸柱2420的數量可以為一,也可以大於二,本申請不做限制。
第一卡合部244設於第一安裝槽231內,用於將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限位於第一安裝槽231內。具體地,在垂直於第二安裝槽233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卡合部244的寬度大於第二安裝槽233的寬度,當第一卡合部244運動至第二安裝槽233與第一安裝槽231連通處時,第一卡合部244與第二安裝槽233外周的第一安裝槽231的槽壁2314抵接,從而限制第一卡合部244進入第二安裝槽233,進而將第一卡合部244卡於第一安裝槽231內。
第一卡合部244呈方塊狀,第一卡合部244的一端設有與按壓部240上的燕尾榫結構2400配合的燕尾槽2440。通過燕尾榫結構2400與燕尾槽2440配合而實現按壓部240和第一卡合部244的卡扣連接。其中,燕尾榫結構2400可以與具有燕尾槽2440的第一卡合部244過盈配合。
結合圖31-33與圖34-36,第二卡合部246用於與配合件84卡合,第二卡合部246設置在第一安裝槽231內,其連接在第一卡合部244遠離按壓部240的一端,由於第一卡合部244限制進入第二安裝槽233,因而,第二卡合部246也被第一卡合部244限位於第一安裝槽231內。
具體地,第二卡合部246可以是橫杆。該橫杆的寬度大於第一卡合部244,用於與連接頭80卡合。第二斜面248可以設置在橫杆上,且設置在橫杆朝向第一開口2310的一側。橫杆沿第三方向延伸,其中,第三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配合件84的凹槽在第三方向上貫穿配合件84的側面840。
當配合件84沿第一方向,即第一槽壁2314的延伸方向插入第一安裝槽231時,在第一位置處,第一斜面842與第二斜面248抵接,如圖31所示。繼續將配合件84沿第一方向插入第一安裝槽231,第一斜面842作用於第二斜面248,使得卡合件24整體沿第二方向,即第二槽壁2334的延伸方向移動而給配合件84提供避讓空間,如圖32所示。當配合件84到達第二位置時,卡合件24復位而使得橫杆落入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內,因此,橫杆阻止配合件84脫離出第一安裝槽231,如圖33所示。
安裝卡合件24時,可以將按壓部240從第二開口2330插入第二安裝槽233內,並使按壓部240的燕尾榫結構2400伸入到第一安裝槽231,按壓帽242則位於第二開口2330外。再將第二卡合部246和第一卡合部244從第一開口2310安裝到第一安裝槽231內,並且,使第一卡合部244上的燕尾槽2440與燕尾榫結構2400配合而將第一卡合部244連接到按壓部240。再將底殼25安裝至中框23,並將按壓帽242置於底殼25的通道252內。在自然狀態下,按壓帽242的外表面與底殼25的外表面平齊,並與底殼25的外表面形成一個平滑的表面。
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可以是一體結構,或者,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可以通過榫接、粘接、焊接、螺紋連接等方式連接。
復位件26設置在卡合件24和殼體22之間,用於在卡合件24發生移動之後,驅使卡合件24復位。舉例而言,如圖30-31所示,復位件26可以是彈性件26a,例如,彈簧、橡膠等元件。彈性件26a的一端套設在按壓帽242的凸柱2420外,從而連接在卡合件24上,彈性件26a的另一端連接在殼體22上。
具體而言,繼續參考圖29-30,中框23的底側面2304上對應於凸柱2420的位置處開設有收容孔236,該收容孔236為盲孔,具有底壁。凸柱2420與套設在其外的彈性件26a共同被收容於收容孔236中,使得彈性件26a的一端抵接收容孔236的底壁。
配合件84從第一位置繼續插入第一安裝槽231時,第一斜面842驅使卡合件24發生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的移動,而按壓帽242則朝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從而擠壓彈性件26a。在配合件84到達第二位置前,由於橫杆與配合件84保持抵接狀態,發生形變的彈性件26a無法恢復原狀,因而繼續保持壓縮狀態。當配合件84到達第二位置時,橫杆與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對齊,橫杆與配合件84不再抵接,此時,彈性件26a恢復原狀,從而帶動按壓帽242朝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復位,使得橫杆朝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即,帶動橫杆復位,從而使橫杆落入凹陷部85內。
將連接頭80從電子設備30拆卸時,可以先按壓按壓帽242,使得橫杆朝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使得橫杆從凹陷部85內脫離,從而為配合件84提供避讓空間。再將配合件84沿第一方向朝第一安裝槽231外拔出。鬆開按壓帽242後,彈性件26a恢復原狀,卡合件24復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7所示,中框23的底側面2304上也可以無需開設收容孔236,彈性件26a可以設置在第一安裝槽231內。彈性件26a的一端可以連接在第二卡合部246遠離第一卡合部244的一側,另一端連接在第一安裝槽231的第一槽壁2314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8所示,復位件26還可以是磁體組26b。具體地,磁體組26b包括第一磁體262和第二磁體264,第一磁體262連接在卡合件24上,第二磁體264連接在殼體22上。第一磁體262和第二磁體264相對的面的磁性相同,彼此排斥。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磁體262可以設置在凸柱2420上,第二磁體264則可以設置在收容孔236的底壁上。由於第一磁體262和第二磁體264相對的面的磁性相同,相互排斥,因此,第二磁體264驅動第一磁體262朝遠離第二磁體264的方向移動,使得按壓帽242朝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而使得第二卡合部246朝靠近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進而驅動第二卡合部246復位。
可以理解地,第一磁體262和第二磁體264也可以安裝在其它位置上。第一磁體262和第二磁體264之間的磁性的異同取決於第一磁體262和第二磁體264的具體安裝位置,只要能實現將卡合件24復位即可,本申請對此不作限定。
如圖30所示,擋板28安裝在沉槽234內,並連接在殼體22上。擋板28的形狀與沉槽234的形狀匹配。如圖39-40所示,擋板28包括相背設置的第一表面280和第二表面282,其中,第一表面280朝向第一安裝槽231。擋板28上開設有貫穿第一表面280和第二表面282的過孔284,且過孔284與第一開口2310連通。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能夠穿過過孔284進入第一安裝槽231。第一表面280的兩端設有凸出部,凸出部上設有螺紋孔,沉槽234的底壁上對應開設有螺紋孔。通過螺釘穿設於凸出部的螺紋孔和中框23側壁230的螺紋孔而將擋板28連接在中框23上。
過孔284的數量與分佈和配合件84的數量與分佈對應。舉例而言,當連接頭80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配合件84時,擋板28將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過孔284。
過孔284的形狀與配合件84的形狀對應。具體地,過孔284的形狀與配合件84的截面形狀匹配。例如,當配合件84的截面呈跑道狀時,過孔284呈跑道狀。當配合件84的截面呈圓形時,過孔284呈圓形。
過孔284的尺寸與配合件84的外輪廓尺寸大致相等,具體地,過孔284尺寸可以略大於配合件84的外輪廓,從而方便配合件84穿過過孔284,並能使過孔284與配合件84形成緊密的配合,進而利於穿戴設備10的防水防塵設計。
可選地,擋板28的厚度小於沉槽234的深度,沉槽234和擋板28的第二表面282形成半開放的容置空間286。該容置空間286可以用於在安裝連接頭80後容納連接頭80的主體,還可以容納帶體60的一部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隱藏連接頭80,因而可以減少外界對於連接頭80的干擾,提升在殼體22和帶體60之間的連接可靠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1所示,卡合件24包括相互連接的卡合部244a和按壓部240。其中,卡合部244a和按壓部240可以是一體結構,也可以是獨立的元件通過榫接、焊接、粘接、螺紋連接等方式連接在一起。本實施例的卡合件24的結構與上述卡合件24的區別至少在於,無需設置第二卡合部246。即,本實施例的卡合部244a可以是上述實施例的第一卡合部244。其中,第二斜面248設置在卡合部244a遠離按壓部240的一端。或者,如圖4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部244b遠離按壓部240的一端設有配合孔2442。在第一方向上,配合孔2442貫穿卡合部244b,且第二斜面248設置在配合孔2442的內壁上,配合件84穿過該配合孔2442而與卡合部244b卡合。因此,該卡合部244b可以同時具有上述實施例的第一卡合部244的作用,即,將卡合部限位在第一安裝槽231內,也具有上述實施例的第二卡合部246的作用,即,與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卡合,從而將連接頭80與殼體元件20連接在一起。
在上述情況下,復位件26可以設置在卡合部244a、244b與殼體22之間。舉例而言,當復位件26為彈性件26a時,彈性件26a的一端可以連接在卡合部244a、244b與按壓部240連接的一端,如圖41所示;彈性件26a的另一端連接在殼體22上,例如,第一安裝槽231靠近第二安裝槽233的第一槽壁2314上。或者,彈性件26a的一端連接在卡合部244a、244b遠離按壓部240的一端,彈性件26a的另一端連接在殼體22上,例如,第一安裝槽231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第一槽壁2314上。
在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為通孔的情況下,如圖43所示,卡合件24可以包括相互連接的按壓部240和卡合部244c。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卡合部244c遠離按壓部240的一端設有柱體244d,第二斜面248設置在柱體244d的端部。當配合件24插入第一安裝槽231內的第二位置時,柱體244d插入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即,通孔)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4所示,第二安裝槽233的第二槽壁2334上設有第三開口2336,第三開口2336與第一開口2310和第二開口2330連通。安裝卡合件24時,可以先將卡合件24從第三開口2336和第一開口2310處插入安裝槽232,具體地,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從第一開口2310安裝至第一安裝槽231,按壓部240則從第三開口2336安裝至第二安裝槽233,按壓帽242則置於第二開口2330之外,然後將擋板28設置在第三開口2336和第一開口2310處,並使擋板28覆蓋第三開口2336,同時使擋板28的過孔284與第一開口2310連通。在這種情況下,上述任一些實施例的卡合件24,例如,包括按壓部240、按壓帽242、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的卡合件24等可以為一體結構。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連接頭、一種繫帶、一種殼體元件和一種電子設備,其分別可以是上述任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80、繫帶50、殼體元件20和電子設備30。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殼體元件與連接頭的組裝方法,其中,殼體元件和連接頭應用於上述穿戴設備,殼體元件可以是上述任一些實施例的殼體元件20,連接頭可以是上述任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80。
在一些實施例中,請參閱圖45,該組裝方法包括:
M101:將配合件插入殼體元件的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使配合件的斜面抵接卡合件。
M102:將配合件朝安裝槽內的第二位置插入,使斜面推動卡合件沿斜面發生移動,從而為配合件插入安裝槽提供避讓空間。
M103:當配合件插入至安裝槽內的第二位置時,卡合件復位同時被凹陷部所容納,以將連接頭和殼體元件卡扣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24可以設有第二斜面248, M101中,連接頭84的第一斜面842抵接卡合件24的第二斜面248。M102中,第二斜面248沿第一斜面842發生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24做直線移動,卡合件24的移動方向異於連接頭80插入安裝槽232的方向。具體地,卡合件24的移動方向可以垂直於連接頭80插入安裝槽232的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槽232包括連通的第一安裝槽231和第二安裝槽233,M101和M102中,配合件24沿第一槽壁2314的延伸方向插入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卡合件24沿著第二槽壁2334的延伸方向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元件22包括復位件26,例如,彈性件26a,通過彈性件26a驅使卡合件24復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24包括依次連接的按壓部240、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彈性件26a連接在按壓部244和殼體22之間。M101之前,第一卡合部244抵接在殼體22上,以將第一卡合部244和第二卡合部246限位於第一安裝槽231內。M102中,第二卡合部246沿配合件84的第一斜面842運動;按壓部240朝殼體22方向擠壓彈性件26a,使彈性件26a被壓縮。M103中,發生彈性形變的彈性件26a恢復原狀而驅使卡合件24復位,以使第二卡合部246進入凹陷部8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件24包括依次連接的按壓部240和卡合部244a。M101之前,卡合部244a與殼體22配合,以將卡合部244a限位於第一安裝槽231內。M102中,卡合件24沿配合件84的第一斜面842運動,並朝殼體22方向擠壓彈性件26a,使彈性件26a被壓縮。M103中,彈性件26a恢復原狀而驅使卡合件24復位,以使卡合部244a被凹陷部85內容納。
在一些實施例中,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和第一斜面842之間通過過渡面848連接,M102之後,即,卡合件24在第一斜面842上的移動完成之後,卡合件24未立即進入凹陷部85,而是需要經過凹陷部85與第一斜面842之間的過渡面848,該過程中,卡合件24抵靠著過渡面848,直至配合件84運動至卡合件24與凹陷部對齊,即,配合件84移動至第二位置。
本申請還提供了上述殼體元件和連接頭的拆卸方法,如上述實施例所示,配合件84插設於安裝槽232內,卡合件24被凹陷部85所容納,以將連接頭80和殼體元件20卡扣連接。如圖46所示,對該卡扣連接的殼體元件22和連接頭80的拆卸方法包括:
M201:將卡合件抽離所述凹陷部,以為配合件提供避讓空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通過按壓或拔拉所述卡合件24的方式將卡合件24抽離凹陷部85。
M202:將配合件84從安裝槽232內拔出。
以下通過如圖31-33所示的實施例對本申請的連接頭和殼體元件的組裝和拆卸方式進行介紹:
當將連接頭80的配合件84沿第一方向,即第一槽壁2314的延伸方向插入第一安裝槽231時,在第一位置處,第一斜面842與第二斜面248抵接,如圖31所示。
繼續將配合件84沿第一方向朝第二位置插入第一安裝槽231,此時,第一斜面842作用於第二斜面248,使得卡合件24整體沿第二方向,即第二槽壁2334的延伸方向移動。具體地,按壓帽242朝靠近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即收容孔236的底壁的方向移動,並且,隨著按壓帽242的運動,按壓帽242持續壓縮彈性件26a;第二卡合部246在第一斜面842上運動,並且朝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從而給配合件84提供避讓空間。當第二卡合部246經過第一斜面842之後,第二卡合部246與過渡面848抵接,配合件84繼續朝底壁2312運動,直至到達第二位置,如圖32所示。在第二卡合部246與過渡面848抵接的過程中,卡合件24停止在第二方向的移動,即,按壓帽242不再繼續往收容孔236的底壁的方向壓縮彈性件26a,而是保持在當前的位置,彈性件26a也保持在當前的壓縮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配合件84始終抵接著第二卡合部246進行運動,使得發生形變的彈性件26a的無法恢復原狀。
當配合件84到達第二位置時,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與第二卡合部246對齊,此時,配合件84不再抵接第二卡合部246。這時,彈性件26a可以恢復原狀,從而帶動卡合件24復位,具體地,彈性件26a恢復原狀時,帶動卡合件24復位,具體地,帶動按壓帽242被彈性件26a帶動而朝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二卡合部246則朝靠近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從而使得第二卡合部246落入配合件84的凹陷部85內對配合件84進行約束,從而將配合件84鎖在第一安裝槽231內,如圖33所示。因此,通過第二卡合部246阻止配合件84脫離出第一安裝槽231,從而實現連接頭80與殼體元件20的卡扣連接。
在拆卸卡扣連接在一起的連接頭80與殼體元件20時,首先,將按壓帽242朝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按壓,從而擠壓彈性件26a,使彈性件26a被壓縮,同時,按壓帽242的運動帶動卡合件24發生運動。具體地,第二卡合部246朝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以從凹陷部85內脫離出來,給配合件84提供避讓空間,不再對配合件84進行約束。
然後將配合件84從第一安裝槽231內拔出。
鬆開對按壓帽242的擠壓,彈性件26a恢復原狀,並帶動卡合件24復位,具體地,帶動按壓帽242朝遠離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而第二卡合部246朝靠近第二安裝槽233的方向移動,使得卡合件24恢復到初始狀態,此時,按壓帽242的外表面與底殼25的外表面平齊。
本申請在殼體元件的安裝槽內設置卡合件,並使得卡合件可以在連接頭插入或退出安裝槽時候發生以移動而提供避讓空間,並在連接頭到達預定位置時候復位而與連接頭卡合,從而將連接頭鎖在安裝槽內,進而實現殼體元件和連接頭的連接,使得穿戴設備的結構簡單,並能使連接頭和電子設備之間的連接更可靠。通過這種方式,使用者在裝配連接頭和電子設備時,只需要將連接頭插入電子設備即可,裝配和拆卸過程簡單、省力且快捷,提高了用戶體驗。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申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申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10       穿戴設備 20       殼體元件 21       頂蓋 22       殼體 23       中框 230     側壁 230s    安裝空間 2302    頂側面 2304    底側面 2306    外周側面 231     第一安裝槽 2310    第一開口 2312    底壁 2314    第一槽壁 232     安裝槽 233     第二安裝槽 2330    第二開口 2334    第二槽壁 2336    第三開口 234     沉槽 236     收容孔 24       卡合件 240     按壓部 2400    燕尾榫結構 242     按壓帽 2420    凸柱 244     第一卡合部 244a    卡合部 244b    卡合部 244c    卡合部 244d    柱體 2440    燕尾槽 2442    配合孔 246     第二卡合部 248     第二斜面 25       底殼 252     通道 26       復位件 26a      彈性件 26b     磁體組 262     第一磁體 264     第二磁體 28       擋板 280     第一表面 282     第二表面 284     過孔 286     容置空間 30       電子設備 50       繫帶 60       帶體 62       第一帶體 64       第二帶體 80       連接頭 81       第一連接部 812     第一連接表面 814     第二連接表面 82       主體 83、83a、83b、83c      第二連接部 832     連接座 834     延伸部 836     通孔 838     通槽 84       配合件 840     側面 842     第一斜面 844     端面 845     第一外輪廓 846     連接面 847     第二外輪廓 848     過渡面 85       凹陷部 852     第一內壁 854     第二內壁 856     第三內壁 M101~M103    步驟 M201~M202    步驟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穿戴設備的主視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穿戴設備的右視圖;
圖3是圖1中所示穿戴設備的後視圖;
圖4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穿戴設備的側視圖;
圖5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繫帶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繫帶的側視示意圖;
圖7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繫帶的側視示意圖;
圖8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一個視角的示意圖;
圖9是圖8的連接頭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10是圖8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11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一個視角的示意圖;
圖12是圖11的連接頭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13是圖11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14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一個視角的示意圖;
圖15是圖14的連接頭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16是圖14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17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18是圖11所示連接頭的端面和側面在第二連接表面上的投影的示意圖;
圖19是圖8所示連接頭的端面和側面在第二連接表面上的投影的示意圖;
圖20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21是圖20所示的連接頭的端面和側面在第二連接表面上的投影的示意圖;
圖22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23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24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連接頭的側視圖;
圖25是圖1所示穿戴設備的爆炸圖;
圖26是圖25中所示穿戴設備的中框的示意圖;
圖27是圖26所示中框安裝槽處的截面圖;
圖28是圖27所示安裝槽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29是圖25中所示的中框、卡合件、復位件和擋板的爆炸示意圖;
圖30是本申請實施例的中框、卡合件、復位件和擋板的組裝圖;
圖3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配合件處於第一位置時安裝槽處的截面圖的局部放大圖;
圖32是本申請實施例的配合件處於第二位置且卡合件未復位時,安裝槽處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圖;
圖33是本申請實施例的配合件處於第二位置且卡合件復位後,安裝槽處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圖;
圖34是圖30中所示實施例的卡合件的後視圖;
圖35是圖30中所示實施例的卡合件的一個視角的爆炸圖;
圖36是圖30中所示實施例的卡合件的另一視角的爆炸圖;
圖37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穿戴設備組裝後,安裝槽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8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穿戴設備的收容孔處的截面局部示意圖;
圖39是圖29所示實施例的擋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40是圖29所示實施例的擋板的主視圖;
圖41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卡合件和復位件的示意圖;
圖42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卡合件的示意圖;
圖43是本申請一些實施例的卡合件的示意圖;
圖44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的中框和擋板的爆炸圖;
圖45是本申請的殼體元件和連接頭的組裝方法的示意流程圖;以及,
圖46是本申請的殼體元件和連接頭的拆卸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Claims (17)

  1. 一種殼體元件,應用於電子設備,並配置為可與連接頭連接,其中,包括:殼體,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包括連通的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具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二安裝槽具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安裝槽具有與所述第一開口相對的底壁,以及沿所述第一開口至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的槽壁,所述連接頭沿所述槽壁的延伸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安裝槽內;和卡合件,可移動設於所述安裝槽內,所述卡合件通過位移為所述連接頭插入或退出所述安裝槽提供避讓空間,所述卡合件的移動為直線移動,所述卡合件的移動方向異於所述連接頭插入或退出的方向;在所述連接頭從所述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過程中,所述卡合件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所述連接頭卡合,使得所述殼體和所述連接頭連接,其中,所述卡合件包括依次連接的按壓部、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按壓部的至少一部分設於第二安裝槽內並暴露於所述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卡合部設於所述第一安裝槽內,用於將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在所述第一安裝槽內,在垂直於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寬度,以使第一卡合部卡於所述第一安裝槽內;所述第二卡合部用於與所述連接頭卡合,以及所述連接頭上設有凹陷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為寬度大於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橫杆,所述橫杆用於置於所述凹陷部內而與所述連接頭卡合。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卡合件配置為通過按壓或拔拉而發生移動。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殼體元件還包括復位件,設置在所述卡合件和所述殼體之間,用於在所述卡合件發生移動之後,驅使所述卡合件復位。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卡合件的移動方向垂直於所述連接頭插入或退出的方向。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在所述連接頭插入所述安裝槽時,所述卡合件因所述連接頭上的斜面產生的作用力推動而發生移動。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卡合件上設有斜面,所述斜面與所述連接頭上的斜面匹配。
  7.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殼體包括相互連接的多個側面,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第二開口分別設於所述殼體的兩個相鄰的側面上。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卡合件包括相互連接的卡合部和按壓部;所述按壓部設置於第二安裝槽內並暴露於所述第二開口;所述卡合部設於所述第一安裝槽內,用於將所述卡合部限位在所述第一安裝槽內,並與所述連接頭卡合。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橫杆上設有與所述連接頭上的斜面匹配的斜面,所述斜面設於所述橫杆朝向所述第一開口的一側。
  10.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為一體結構,所述按壓部和所述第一卡合部之間通過卡扣固定連接。
  11.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按壓部遠離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一端設有按壓帽,所述按壓帽的寬度大於所述按壓部的寬度,在所述按壓帽的兩側設置有朝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方向延伸的凸柱; 所述殼體元件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套設在所述凸柱外,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卡合件上,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殼體上,用於驅使所述卡合件復位。
  12.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按壓帽的外表面與所述殼體的外表面平齊。
  1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殼體元件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卡合部遠離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一側,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安裝槽的槽壁上,用於驅使所述卡合件復位。
  1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殼體設有沉槽,所述第一開口設於所述沉槽的槽底;所述殼體元件還包括擋板,所述擋板的形狀與所述沉槽的形狀匹配;所述擋板安裝在所述沉槽內,所述擋板上設有供所述連接頭穿過的通孔。
  15. 根據請求項14所述的殼體元件,其中,所述擋板的厚度小於所述沉槽的深度,以使所述擋板遠離所述第一安裝槽的一側形成容置空間,所述容置空間用於容置所述連接頭的一部分。
  16. 一種電子設備,其中,包括:電子器件和請求項1至15任一項所述的殼體元件,所述電子器件設置在所述殼體內。
  17. 一種穿戴設備,其中,包括:電子設備,包括:殼體,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包括連通的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具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二安裝槽具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安裝槽具有與所述第一開口相對的底壁,以及沿所述第一開口至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的槽壁,所述連接頭沿所述槽壁的延伸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安裝槽內;和卡合件,可移動設於所述安裝槽內; 連接頭,用於插設於所述安裝槽內;在所述連接頭插入或退出所述安裝槽時,所述卡合件通過位移為所述連接頭提供避讓空間,所述卡合件的移動為直線移動,所述卡合件的移動方向異於所述連接頭插入或退出的方向;當所述連接頭從所述安裝槽內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過程中,所述卡合件發生限位移動並復位而與所述連接頭卡合,使得所述殼體和所述連接頭連接,其中,所述卡合件包括依次連接的按壓部、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按壓部的至少一部分設於第二安裝槽內並暴露於所述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卡合部設於所述第一安裝槽內,用於將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在所述第一安裝槽內,在垂直於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寬度,以使第一卡合部卡於所述第一安裝槽內;所述第二卡合部用於與所述連接頭卡合,以及所述連接頭上設有凹陷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為寬度大於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橫杆,所述橫杆用於置於所述凹陷部內而與所述連接頭卡合;以及帶體,連接在所述連接頭上,以通過所述連接頭連接到所述電子設備。
TW109118329A 2019-09-04 2020-06-01 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 TWI723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1886.7 2019-09-04
CN201910831886 2019-09-04
CN202020136064.5U CN211407844U (zh) 2019-09-04 2020-01-19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穿戴设备
CN202020136064.5 2020-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472A TW202111472A (zh) 2021-03-16
TWI723891B true TWI723891B (zh) 2021-04-01

Family

ID=7225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8330A TWI747306B (zh) 2019-09-04 2020-06-01 連接頭、繫帶及穿戴設備
TW109118329A TWI723891B (zh) 2019-09-04 2020-06-01 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8330A TWI747306B (zh) 2019-09-04 2020-06-01 連接頭、繫帶及穿戴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211407845U (zh)
TW (2) TWI747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643B (zh) * 2020-11-09 2024-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锁合结构、壳体组件、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218567843U (zh) * 2022-08-29 2023-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19349A1 (fr) * 2009-11-05 2011-05-11 Richemont International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bracelet sur une boîte de montre
CN105310198A (zh) * 2015-11-10 2016-02-10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5796B1 (fr) * 2011-11-22 2017-10-31 Hublot Sa Genève Dispositif de liaison amovible d'un bracelet.
CN205696117U (zh) * 2016-02-23 2016-11-23 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表盘与表带的连接结构
JP2017148153A (ja) * 2016-02-23 2017-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バンド、および身体装着型の電子機器
CN207165854U (zh) * 2017-08-24 2018-03-30 中山乐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CN207216299U (zh) * 2017-09-28 2018-04-10 陈旭辉 一种智能手表结构
CN108552682A (zh) * 2018-05-29 2018-09-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08387991U (zh) * 2018-06-08 2019-01-18 深圳市奋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表带与表壳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CN209726944U (zh) * 2018-11-12 2019-12-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弹载设备快卸口盖机构
CN110051091A (zh) * 2019-05-07 2019-07-26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快插组件和手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19349A1 (fr) * 2009-11-05 2011-05-11 Richemont International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bracelet sur une boîte de montre
CN105310198A (zh) * 2015-11-10 2016-02-10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7306B (zh) 2021-11-21
CN211407844U (zh) 2020-09-04
CN112438467A (zh) 2021-03-05
TW202111472A (zh) 2021-03-16
CN211407845U (zh) 2020-09-04
CN112438467B (zh) 2023-06-16
TW202110359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8669B2 (ja) コネクタ、電子装置、ウェアラブル装置、及び、組立方法
US20210059362A1 (en) Connector, Electronic Apparatus, Wearable Apparatus and Assembly Method
TWI723891B (zh) 殼體元件、電子設備及穿戴設備
US8402569B2 (en) Swim goggles
US8959670B2 (en) Swim goggles
US8286271B2 (en) Swimming goggles
EP2085303B1 (en) Accessory connecting means for bicycle saddle
US7296306B2 (en) Length-adjusting device for head strap of swimming/diving goggles
US8407820B1 (en) Buckle for swimming/diving goggles
US8850627B2 (en) Swimming goggles
US11944860B2 (en) Rope fastener, exercise equipment using rope fastener, frame for exercise aid, and exercise aid including frame for exercise aid
US11918100B2 (en) Bead
WO2011114385A1 (ja) コードエンドパーツ
CN20919588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TW200808167A (en) Safety belt-buckle for pets
KR101236561B1 (ko) 벨트 체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심박 측정 벨트
CN220557531U (zh) 表带和佩戴设备
KR200403474Y1 (ko) 클립안경
TWM545621U (zh) 泳鏡邊扣結構
TWM582861U (zh) 泳鏡扣帶
JP3193840U (ja) 平紐連結装置およびネックストラップ
GB2502529A (en) A Swimming Goggle Comprising Buckle Shielding
KR20160085463A (ko) 열쇠 착용구
CN116114980A (zh) 卡扣结构及穿戴设备
GB2489742A (en) A buckle for a pair of swimming goggles with a resilient member that bends to release a catch from a s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