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0958B - 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0958B
TWI720958B TW104140341A TW104140341A TWI720958B TW I720958 B TWI720958 B TW I720958B TW 104140341 A TW104140341 A TW 104140341A TW 104140341 A TW104140341 A TW 104140341A TW I720958 B TWI720958 B TW I7209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input device
area
circuit board
touch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0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3673A (zh
Inventor
解曉月
拉霍爾 麥華
約翰雅各 尼爾森
艾凡安卓 麥克可拉肯
大衛歐特三世 偉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微軟技術授權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3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3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0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095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說明用於電路板中觸控輸入裝置的技術。在至少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將觸控輸入裝置整合入設備的電路板中。例如,由切割及(或)蝕刻電路板的部分而形成觸控輸入裝置的觸控互動區域,使得觸控互動區域可相對於電路板的鄰接部分而移動。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觸控輸入裝置包含切換器,使得觸控互動區域的動作致動切換器而產生點擊輸入事件。

Description

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
綜觀
今日的行動裝置係根據各種不同的外型因素來製造。例如,使用者可與行動電話、平板電腦、或其他行動計算裝置互動,以檢查電子郵件、瀏覽網頁、構思文字、與應用程式互動等等。再者,行動裝置被由越來越薄且輕量的輪廓來製造,而在設計與實施提供滿意的使用者經驗的輸入裝置時產生了挑戰。
說明對於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的技術。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將觸控輸入裝置(例如觸控板、軌跡板等等)整合入設備的印刷電路板組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設備諸如計算裝置、輸入裝置(例如鍵盤)等等。例如,藉由切割及(或)蝕刻電路板的一部分形成觸控輸入裝置的觸控互 動區域,使得觸控互動區域可相對於電路板的鄰接部分移動。
實施例包含切換器,切換器被相對於觸控互動區域放置,使得觸控互動區域的動作致動切換器以產生點擊輸入事件。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觸控互動區域包含感測器基板,感測器基板經配置以偵測觸控輸入以產生觸控輸入事件。因此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觸控輸入裝置可使得多種不同的輸入類型能夠被提供,諸如經由切換器致動的點擊輸入、對於觸控輸入感測器的觸控輸入等等。
根據各種實施例,將觸控輸入裝置整合入電路板,節省了裝置內的空間並減少重量。例如,可將觸控輸入裝置整合入裝置的主電路板,諸如包含中央處理單元(CPU)及(或)裝置其他部件的電路板。因此,由於裝置機殼內不需要額外的空間與額外的部件以用於個別的觸控輸入裝置,節省了空間並減少了重量。
在下面的討論中,首先說明可利用本文說明之技術的範例環境。然而,本文所討論的實施例並不受限於此範例環境。接著,名為「範例定向」的區段說明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的一些範例裝置定向。接續於此,名為「範例實施例」的區段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說明對於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的範例實施情境。最後,討論可實施本文所說明之各種技術的範例系統與裝置。
100:環境
102:計算裝置
104:輸入裝置
106:轉樞
108:輸入/輸出模組
110:顯示裝置
112:機殼
114:頂表面
116:鍵盤
118:觸控輸入裝置
200:定向
300:定向
302:腳架
400:俯視圖
402:電路板
404:鍵盤區域
406:觸控互動區域
408:轉樞區域
410:第一側
412:第二側
414:第三側
416:電性連結
418:俯視圖
420:俯視圖
500:正向圖
502:前區段圖
504:裝設腔
506:面片
508:感測器基板
510:切換器
512:止動器
514:切換器台階
516:鄰接部分
600:前區段圖
602:纖維層
604:黏合層
700:情境
702:觸控互動
704:手指
706:點擊事件
800:情境
900:側面圖
902:側區段圖
1000:情境
1002:觸控互動
1004:手指
1006:點擊事件
1100:實施情境
1102:觸控互動
1104:手指
1106:觸控事件
1200:凹槽
1300:實施例
1302:溝槽
1400:實施例
1402:轉樞溝槽
1404a:轉樞梁
1404b:轉樞梁
1500:實施例
1502:轉樞溝槽
1600:實施例
1602:轉樞溝槽
1604:切割部分
1606a:蝕刻部分
1606b:蝕刻部分
1700:實施例
1702:顯示器
1704:輸入區域
1706:側截面圖
1708:觸控輸入裝置
1800:周邊觸控輸入裝置
1802:機殼
1804:表框
1806:觸控輸入區域
1900: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
1902:電路板
1904:觸控輸入區域
2000:系統
2002:計算裝置
2004:處理系統
2006:電腦可讀取媒體
2008:輸入/輸出(1/O)介面
2010:硬體元件
2012:記憶體/存儲器
2016:按鍵
2018:模組
2314:輸入裝置
參考附加圖式說明實施方式。在圖示中,元件符號最左側的一或多個位元,識別首次出現此元件符號的圖式。在說明書的不同實例與圖式中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可指示類似或相同的物件。呈現於圖式中的個體可指示一或更多個個體,且因此參照可互換於討論中的單數或複數形式的個體之間。
第1圖為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的對於範例環境的圖示說明,此範例環境可操作以利用本文所說明之技術。
第2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計算裝置在閉合位置中的範例定向。
第3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計算裝置在開啟位置中的範例定向。
第4a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具有觸控輸入裝置的輸入裝置的範例俯視圖。
第4b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具有觸控輸入裝置的電路板的範例俯視圖。
第4c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具有觸控輸入裝置的電路板的範例俯視圖。
第5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輸入裝置的範例部分截面圖。
第6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輸入裝置的範例前區段視圖。
第7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圖示說明對於與觸控輸入裝置互動的範例實施情境。
第8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圖示說明對於與觸控輸入裝置互動的範例實施情境。
第9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觸控輸入裝置的範例側面區段視圖。
第10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圖示說明對於與觸控輸入裝置互動的範例實施情境。
第11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圖示說明對於與觸控輸入裝置互動的範例實施情境
第12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電路板的下側視圖。
第13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觸控輸入裝置的觸控互動區域的範例實施例。
第14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觸控輸入裝置的觸控互動區域的範例實施例。
第15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觸控輸入裝置的觸控互動區域的範例實施例。
第16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觸控輸入裝置的觸控互動區域的範例實施例。
第17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範例穿戴式裝置。
第18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範例周邊觸控輸入裝置。
第19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繪製範例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
第20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圖示說明範例系統與裝置,此範例系統與裝置可被利用以實施本文所說明之技術的具體實施例。
範例環境
第1圖圖示說明在範例實施例中的環境100,環境100可操作以利用對於本文所說明之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的技術。所圖示說明的環境100包含計算裝置102的範例,計算裝置102經由可撓式轉樞106實體且通訊耦合至輸入裝置104。在此特定範例中,計算裝置102經配置為平板計算裝置。然而此非意為作為限制,且計算裝置102可被由各種其他方式配置,諸如行動電話、可穿戴式裝置、桌上型計算裝置、遊戲設備等等。因此,計算裝置102的範圍可從具有大量記憶體與處理器資源的完整資源裝置,到具有有限記憶體及(或)處理資源的低資源裝置。下面參照第20圖討論計算裝置102的範例實施例。
計算裝置102被圖示說明為包含輸入/輸出模組108,輸入/輸出模組108表示相關於處理計算裝置 102的輸入並提供計算裝置102的輸出的功能性。可由輸入/輸出模組108處理各種不同的輸入,諸如相關於對應輸入裝置104按鍵、顯示裝置100顯示之虛擬鍵盤按鍵的功能的輸入,以識別觸控手勢並使得對應於觸控手勢的作業被執行,可透過輸入裝置104及(或)顯示裝置110觸控螢幕功能性等等而認知觸控手勢。因此,輸入/輸出模組108可藉由認知並利用輸入類型之間的劃分,而支援各種不同的輸入技術,輸入類型包含按鍵按壓、觸控手勢、經由計算裝置102攝影機功能性所認知的非觸控手勢等等。
在所圖示說明的範例中,輸入裝置104被配置為具有機殼112,機殼112具有頂表面114。一般而言,機殼112代表輸入裝置104的主體(例如外框),可將輸入裝置104的各種部件裝設、附接、放置(及類似方式)至機殼112。頂表面114包含輸入部分,輸入部分包含具有按鍵設置的鍵盤116以及觸控輸入裝置118。範例設置僅為示例目的而呈現,且亦思量了對於鍵盤116與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其他設置與位置。再者,亦思量了其他非習知的配置,諸如遊戲控制器、模仿樂器的配置等等。因此,輸入裝置104、鍵盤116及(或)觸控輸入裝置118可假定各種不同的配置以支援各種不同的功能性。在本文討論中,觸控輸入裝置118可替代地被稱為(及(或)被實施為)觸控輸入感測器。
觸控輸入裝置118一般而言代表各種類型的輸入裝置,諸如觸控板、軌跡板及(或)可提供觸覺輸入的其他裝置。例如,使用者可使用手指、觸控筆、筆及(或)可接觸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其他儀器,提供輸入至觸控輸入裝置。
雖然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圖示說明為相關聯於其他裝置部件(例如鍵盤116),但此不應被解譯為作為限制。例如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可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實施為個別於輸入裝置104,諸如可經由有線及(或)無線連結通訊耦合至裝置的模組式輸入裝置。例如,可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實施為可與各種不同裝置耦合與去耦合的外部周邊裝置。替代地或額外地,可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實施為個別的可安裝式單元,可個別於輸入裝置104而製造可安裝式單元。在此種實施例中,可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可操作地附接(例如焊接)至各種不同的裝置以提供觸控輸入功能性。
根據各種實施例,由特定材料製造輸入裝置104,諸如塑膠、金屬、各種合金、碳纖維等等的實例及(或)結合者。再者,可由纖維層層疊(laminated)頂表面114的各種部分。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由覆蓋鍵盤116與觸控輸入裝置118的纖維層層疊整體頂表面114。例如,纖維可為連續纖維片,連續纖維片被層疊以覆蓋頂表面114。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纖維可包含多個個別纖維材料層,纖維材料層被一起層疊以形成 整合式纖維層。然而此並非意為作為限制,且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替代地或額外地,由除了纖維以外的其他材料類型形成頂表面114及(或)層疊頂表面114。
在一或更多個實施例中,將觸控輸入裝置118裝設至機殼112,觸控輸入裝置118並可接收使用者輸入,諸如經由經配置以偵測實體觸控的電容性感測器或其他感測器。如下文進一步說明的,可由各種方式將觸控輸入裝置118整合入輸入裝置104的主要印刷電路板組件(PCBA)。
如先前所述,在此範例中透過使用可撓式轉樞106而將輸入裝置104實體並通訊地耦合至計算裝置102。可撓式轉樞106是可撓式的,因為轉樞支援的旋轉動作是透過撓曲(例如彎曲)形成轉樞的材料而達成,而不是透過如由插銷(pin)支援的機械旋轉(雖然亦思及了此具體實施例)。再者,此可撓式旋轉可經配置以支援一或更多個方向中(例如圖式中垂直方向)的動作,而限制其他方向中的動作(諸如相關於計算裝置102的輸入裝置104的橫向動作)。此可用以支援輸入裝置104一致對齊計算裝置102,諸如對齊用於改變電源狀態、應用程式狀態等等的感測器。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撓式轉樞106不提供通訊連結,而輸入裝置104可仰賴無線通訊以傳送資訊至計算裝置102並從計算裝置102接收。
應理解到,附加圖式中圖示說明的各種裝置與部件,並非必要依比例圖示。因此,在附加圖式中圖示說明的不同裝置與部件之間的各種尺寸、位置性關係及(或)操作性關係,不應被解譯為作為對於所請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在已介紹了計算裝置102之後,現在看到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的對於計算裝置102的一些範例定向的討論。
範例定向
根據各種具體實施例,支援各種不同的計算裝置102定向。例如,可由可撓式轉樞106支援旋轉動作,使得輸入裝置104可被放置為抵靠計算裝置102的顯示裝置110從而作為外蓋,如第2圖範例定向200所圖示的。因此,輸入裝置104可用於保護計算裝置102的顯示裝置110,使顯示裝置110不受傷害。
如第3圖範例定向300所圖示,可支援打字設置。在此定向中,輸入裝置104被平坦抵靠表面放置,而計算裝置102被由一角度放置以准許觀看顯示裝置110,(例如)諸如透過使用放置在計算裝置102後方表面上的腳架302。一般而言,腳架302代表致能計算裝置102的各種不同定向的支撐部件。例如,腳架302被可旋轉地附接至計算裝置102,以致能腳架302(且因此致能計算裝置102)以假定各種不同的定向,而支援不同的操作情境。
自然看來,也支援除了本文明確圖示說明並討論者以外的各種其他定向。
範例實施例
此區段討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的電路板中觸控輸入裝置的一些範例實施例。
第4a圖圖示說明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的輸入裝置104的俯視圖400。在俯視圖400中,移除機殼112的頂表面114,以顯現輸入裝置104的電路板402。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將電路板實施為PCBA。一般而言,電路板402代表輸入裝置104的部分,機械地支撐並電性連接輸入裝置104的各種部件。例如,處理部件(例如微處理器)、儲存部件、輸入/輸出(I/O)部件等等,可被附接及(或)電性連接至電路板402。例如,電路板402包含鍵盤區域404,鍵盤區域404包含按鍵感測器,按鍵感測器偵測對於上文參考第1圖討論的鍵盤116的使用者輸入。
電路板402進一步包含觸控互動區域406,觸控互動區域406對應於電路板402的部分,其中裝設及(或)放置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觸控互動區域406包含轉樞區域408、第一側410、第二側412以及第三側414。一般而言,第一側410、第二側412以及第三側414之一或更多者可被切割及(或)蝕刻,以致能觸控互動區域406沿著轉樞區域408的轉樞式動作。
如下面進一步說明的,觸控互動區域406代表電路板402的部分,此部分被蝕刻及(或)切割以允許觸控互動區域406相對於電路板402的鄰接區域而移動。此種觸控互動區域406的動作,致能觸控輸入裝置118被整合入電路板402並提供對於觸控輸入裝置118的觸控輸入互動表面。
根據各種實施例,電性連結416跨越轉樞區域408在觸控互動區域406主體與電路板402主體之間發生。電性連結416致能電性訊號被傳導於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的部件與其他部件之間,諸如附接至電路板402其他區域及(或)計算裝置102的部件。在下文討論的各種範例中,轉樞區域408的部分被蝕刻及(或)切割。在此種實施例中,應理解到,電性連結416持續,使得電性訊號可被擇路於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的部件與在觸控互動區域406外部的部件之間。例如,電路板402內的跡線,擇路跨越轉樞區域408的電性訊號。額外或替代地,可加入諸如線及(或)額外跡線的傳導材料,以在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的部件與其他部件之間傳導電性訊號。下文討論此種部件的範例。
第4b圖圖示說明電路板402的俯視圖418,而未圖示輸入裝置104的其他部分。例如,俯視圖418圖示說明在將各種部件附接至電路板402以安裝入輸入裝置104之前的電路板402。俯視圖418圖示說明觸控互動區域406,包含轉樞區域408、第一側410、第二 側412與第三側414。在俯視圖418中,觸控互動區域406位於預設位置,例如其中使用者未與觸控互動區域406互動的位置。注意到,在俯視圖418中,觸控互動區域406與電路板402的周圍部分共平面。
第4c圖圖示說明電路板402的俯視圖420,而未圖示輸入裝置104的其他部分。在俯視圖420中,觸控互動區域406向下偏斜離電路板402的平面。例如,觸控互動區域406的偏斜,係回應於使用者由輸入機制(諸如手指、觸控筆、筆等等)按壓觸控互動區域406而發生。注意到在俯視圖420中,觸控互動區域406沿著轉樞區域408向下樞轉(pivot)。再者,側410、412、414移離電路板402的平面,使得觸控互動區域406不再與電路板402的周圍部分共平面。如下文進一步說明,觸控互動區域406的此動作,允許經由與觸控互動區域406互動而提供輸入。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為了圖示說明,將俯視圖420中繪製的觸控互動區域406的動作誇大化,且在通常的使用者輸入互動期間內經歷到的觸控互動區域406動作,可比第4c圖圖示的動作要小得多。
第5圖圖示說明計算裝置102與輸入裝置104的正向圖500。進一步圖示說明的是輸入裝置104的前區段圖502,代表圖示說明觸控輸入裝置118各種部件的輸入裝置104的部分截面。
區段圖502圖示說明被附接至及(或)放置於裝設腔504內的觸控輸入裝置118部件,裝設腔504代表致能將觸控輸入裝置118裝設在輸入裝置104內的機殼112部分。觸控輸入裝置118包含附接至感測器基板508的面片506。一般而言,感測器基板508代表電路板402的觸控互動區域406的部分,此部分經配置以接收來自使用者的觸控輸入,並基於觸控輸入產生輸入訊號。可由各種方式實施感測器基板508,諸如電容性感測器區域、電阻性感測器區域等等。
面片506代表黏合至感測器基板508的材料。可使用任何適合的材料實施面片506,諸如玻璃、陶瓷、塑膠等等。根據各種實施例,由介電材料建構面片506,此介電材料致能與面片506的觸控互動能夠被感測器基板508偵測到而產生觸控輸入訊號。一般而言,用於形成面片506的材料被選擇以提供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硬化。硬化面片改良了對於觸控輸入裝置118的使用者互動,因為硬化面片可提供較穩定的輸入介面以接收點擊輸入的向下力特性。再者,用於形成面片506的材料被選擇以具有低摩擦力係數,讓使用者能夠較輕易執行為游標動作或手勢形式的使用者輸入。可使用任何適合的黏合劑及(或)黏合技術以將面片506黏合至感測器基板508,諸如感壓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熱活化式黏合劑、接觸黏合劑、多部分黏合劑等等。
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與面片506相對側的是切換器510與止動器(stopper)512。一般而言,切換器510代表經由觸控輸入裝置118產生輸入的一種方式(不同於由感測器基板508提供的輸入方式)。在至少一些實施例,切換器510可被黏合、焊接及(或)機械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下文提供關於切換器510的進一步細節。
止動器512代表在與觸控互動區域406的使用者互動期間內,約束觸控輸入裝置118各種部件的動作並提供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硬化的結構。可由任何適合的材料形成止動器512,諸如金屬、塑膠、碳纖維、合金及(或)以上之結合者。根據各種實施例,可使用任何適合的附接及(或)黏合技術將止動器512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在區段圖502呈現的面向中,將止動器512圖示說明為兩個個別部分。然而,如第12圖圖示說明,止動器512一般而言代表對觸控輸入裝置118,同時提供止動器與硬化功能性的單一整合式結構。
緊固至裝設腔504底部分的是切換器台階514,切換器台階514代表位於裝設腔504中切換器510下方的結構。如下文進一步討論的,向下抵靠切換器台階514的切換器510動作,使對於切換器510的致動產生輸入事件。
根據各種實施例,電路板402的觸控輸入區域406被電路板402的鄰接部分516圍繞。一般而言, 鄰接部分516代表可由各種方式分離自觸控輸入區域406的電路板402部分,諸如藉由切割、蝕刻等等。
第6圖圖示說明輸入裝置104的前區段圖600,前區段圖600代表輸入裝置104的部分截面,圖示說明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一般而言,前區段圖600代表上文介紹的前區段圖502的變異。
在前區段圖600中,纖維層602被層疊至機殼112與面片506上。纖維層602可被使用任何適合的黏合劑及(或)黏合技術層疊(如上文所討論的範例)。在此特定範例中,經由黏合層604將纖維層602層疊至面片506上,可由任何適合的黏合劑形成黏合層604。因此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包含觸控輸入裝置118的輸入裝置104可與纖維層疊,因此致能經由與上覆觸控輸入裝置118的纖維層602部分互動,而提供觸控輸入至觸控輸入裝置118。儘管本文所討論的一些實施例並未特定參照纖維層602及(或)並未圖示說明纖維層602,但應理解到此種實施例可類似地及(或)均等地應用至纖維層式情境。
第7圖圖示說明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用於與觸控輸入裝置118互動的範例實施情境700。情境700的上部分包含上文參考第5圖所介紹的輸入裝置104的前區段圖502,以及上文介紹的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
繼續看到情境700的下部分,使用者經由手指704提供觸控互動702至觸控輸入裝置118。例如,使用者施加向下力至面片506。來自觸控互動702的壓力對觸控輸入裝置118的部件施加壓力,且因此觸控輸入裝置118在裝設腔504內向下移動。注意到,作為觸控輸入裝置118動作的部分,電路板402的觸控互動區域406相對於電路板402的鄰接部分516向下偏斜。例如,回應於觸控輸入702,面片506、觸控互動區域406、切換器510以及止動器512作為整合式單元一起移動,而電路板402的鄰接部分516不移動或向下移動比觸控互動區域406少的距離。
因此,切換器510的向下動作,壓縮切換器510抵靠切換器台階514,以致動切換器510並產生點擊事件706。例如,在裝設腔504內壓縮切換器510超過臨限壓縮距離,使得切換器510「點擊」並產生點擊事件706。
根據各種實施例,切換器510的致動相關聯於經由對面片506的觸控輸入施加至觸控互動區域406的臨限力。例如在情境700中,觸控互動702超過臨限力,且因此切換器510被致動以產生點擊事件706。然而,若與觸控輸入裝置118的觸控互動未超過臨限力,則切換器510不被致動,且因此不產生點擊事件706。
點擊事件706一般而言代表可被通訊傳遞至計算裝置102的各種功能性的輸入事件。點擊事件706 的範例包含選擇事件(例如以選擇顯示在相關聯的計算裝置上的控制項)、電源相關事件(例如以切換於不同的裝置電源狀態之間)、通知事件(例如以通訊傳遞通知至個體及(或)功能性)等等。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致動切換器510使得切換器510產生指示產生了點擊事件706的可聽見的「點擊」及(或)「彈響」。
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切換器510包含彈性機制(例如彈簧、彈性材料等等),此彈性機制向鄰接表面施加向下正壓力。例如在此特定實施例中,將切換器510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且因此在切換器台階514上施加壓力。
在替代性實施例中,可將切換器510附接至裝設腔504底部(例如附接至切換器台階514),而不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504。在此種實施例中,切換器510的彈性機制可向觸控互動區域406施加向上壓力。因此,欲使切換器510產生點擊事件706,使用者施加壓力以對抗切換器510施加的向上及(或)向下壓力,以使切換器510壓縮並產生點擊事件706。
根據各種實施例,止動器512在觸控輸入702期間提供觸控輸入裝置118的硬化。例如,止動器512代表穩定桿,此穩定桿在觸控輸入702期間減輕觸控互動區域406的不平均動作,且因此提供更穩定的與觸控輸入裝置118互動的使用者經驗。
因此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的層化,提供了由各種方式回應使用者輸入的可移動式部件堆疊。
第8圖圖示說明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用於與觸控輸入裝置118互動的範例實施情境800。情境800的上部包含輸入裝置104的側區段圖502與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進一步圖示說明的是切換器510被壓縮,而使切換器510被致動,例如上文參考第7圖所討論的。
看到情境800的下部,使用者舉起他們的手指704,使得壓力從觸控輸入裝置118釋放。因此,來自切換器510的彈簧壓力,將觸控輸入裝置118的部件在裝設腔504內向上推,使得觸控輸入裝置118返回預設位置,例如閒置位置(其中使用者未與觸控輸入裝置118互動)。
如上文所參照的,切換器510包含施加正壓力的彈性機制(例如彈簧、彈性材料等等)。因此,當使用者從面片506釋放壓力時,切換器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向上推,以返回預設位置。
情境800中進一步圖示說明的是,在觸控輸入裝置118返回觸控輸入裝置118的預設位置時,止動器512用於停止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向上動作。例如,來自切換器510的壓力在裝設腔504內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向上推,直到止動器512接觸電路板402的鄰接部 分516,此停止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動作。因此,止動器512與鄰接部分516之間的接觸,防止觸控輸入裝置118在裝設腔504內的進一步的向上動作。根據各種實施例,此防止觸控輸入裝置118的部件與輸入裝置104的機殼112錯位。
在止動器512被放置為抵靠鄰接部分516之下,切換器510繼續向切換器台階514施壓。例如,觸控輸入裝置118被組合為使得在閒置位置中時(例如預設位置),切換器510被稍微壓縮抵靠切換器台階514。因此,切換器510可被組合在觸控輸入裝置118內以被由某些力預載抵靠切換器台階514,而減輕「空白距離」,在這種情況中觸控輸入裝置118移動而僅有少量的抵銷力(或沒有抵銷力),而無法在使用者與觸控輸入裝置118互動期間減緩或抵抗動作。
第9圖圖示說明計算裝置102與輸入裝置104的側面圖900。進一步圖示說明的是輸入裝置104的側區段圖902,側區段圖902代表輸入裝置104的部分截面,圖示說明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例如,側區段圖902圖示說明層疊至觸控互動區域406感測器基板508的面片506。進一步圖示說明的是切換器510、止動器512以及切換器台階514。圖示說明了輸入裝置104與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其他部件。
第10圖圖示說明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用於與觸控輸入裝置118互動的範例實施例情境1000。在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情境1000代表上文討論的情境700的側面觀點。情境1000的上部包含上文參考第9圖介紹的輸入裝置104的側區段圖902,以及上文介紹的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
看到情境1000的下部,使用者經由手指1004提供觸控互動1002至觸控輸入裝置118。例如,使用者對面片506施加向下力。來自觸控互動1002的壓力,對觸控輸入裝置118的部件施加壓力,且因此觸控輸入裝置118在裝設腔內504向下移動。在此特定範例中,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動作在電路板402的轉樞區域408(已於上文參考第4a圖介紹)上樞轉。
進一步圖示說明的,為在觸控輸入裝置118回應於觸控互動1002而移動的期間內,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第三側414在裝設腔504內向下移動。如本文所討論的,第三側414可被從電路板402鄰接部分516切割及(或)蝕刻,以致能觸控互動區域406的動作。
進一步看到情境1000,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動作將切換器510朝向切換器台階514壓縮,以致動切換器510並產生點擊事件1006。例如,將切換器510在裝設腔504內壓縮超過臨限壓縮距離,使得切換器510產生點擊事件1006。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點擊事件1006代表上文詳細說明的點擊事件706的實例。因此,上文討論的點擊事件706的細節,可均等地應用至點擊事件1006。
如情境1000上部圖示說明的,在閒置(例如預設)位置中,電路板402的觸控互動區域406與電路板402的鄰接部分516共平面。然而回應於觸控互動1002,觸控互動區域406在裝設腔504內向下偏斜,使得觸控互動區域406不再與鄰接部分516共平面。因此,情境1000圖示說明觸控輸入裝置118跨越轉樞區域408可移動地連接至電路板402,使得回應於觸控互動1002,觸控輸入裝置118沿著轉樞區域408樞轉,而致能切換器510被致動以產生點擊事件1006。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第10圖圖示說明的觸控互動區域406的位置代表第4c圖圖示說明的位置。
類似於上文詳細說明的情境800,在使用者舉起手指1004以釋放觸控輸入裝置118時,來自切換器510的壓力在裝設腔504內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向上推,以使觸控輸入裝置118返回閒置預設位置,諸如情境1000上部所顯示的。
第11圖圖示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用於與觸控輸入裝置118互動的範例實施情境1100。情境1100包含輸入裝置104的側區段圖1102,以及上文介紹的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
在情境1100中,使用者經由手指1104提供觸控互動1102至觸控輸入裝置118。例如,使用者施加向下力至面片506。然而在情境1100中,使用者施加作為觸控互動1102部分的力,不超過使切換器510壓縮並 產生點擊事件的臨限力,諸如上文參考情境700、1000所討論的。
例如在情境1100中,使用者將手指1104放置在面片506上,並四處移動手指1104同時維持接觸面片506。因此,感測器基板508偵測觸控互動1102並產生觸控事件1106。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器基板508包含偵測觸控互動1102的電容性及(或)電阻性觸控感測器。亦可使用光學觸控偵測。
一般而言,觸控事件1106對應於在經由感測器基板508接收觸控輸入時,所產生的輸入事件。例如,在使用者提供超過臨限向下力的觸控互動至面片506,使得切換器510被致動時(例如觸控輸入702),產生點擊事件,諸如上文參考第7圖所討論的。然而,若觸控互動不超過使切換器510被致動的臨限向下力(例如在觸控互動1102中),則產生觸控事件1106。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觸控事件1106被解譯為與於上文介紹的點擊事件706不同類型的輸入事件。例如,點擊事件706可被利用於物件選擇,而觸控事件1106可被利用於物件移動。例如,觸控事件1106可使得顯示區域上的游標及(或)其他圖標移動(諸如在計算裝置102的顯示器110上)。
因此,在情境700-1100展示的範例實施例中,施加至觸控輸入裝置118的不同互動與不同力,產生不同類型的輸入事件。
第12圖圖示說明電路板402的下側,且止動器512與切換器510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在此特定實施例中,止動器512包含凹槽(notch)1200,且切換器510被放置在凹槽1200內。利用凹槽1200,可例如節省觸控互動區域406內的空間。然而此並不意為作為限制,且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止動器512不具有凹槽,而切換器510附接鄰接至止動器512。如上文討論的,止動器512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但不附接至電路板402的鄰接區域516。因此,止動器512提供各種功能性至觸控輸入裝置118,諸如部件保持、部件硬化等等。
第13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圖示說明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範例實施例1300。在實施例1300中,在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第一側410、第二側412與第三側414周圍切割溝槽(groove)1302。例如,溝槽1302代表沿著溝槽1302長度完全穿過電路板402厚度的切割。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溝槽1302代表單一連續切割。或者,溝槽1302可被實施為由未切割部分分隔的多個切割部分,例如作為電路板402沿著溝槽1302長度的間歇性穿孔。
在實施例1300中,轉樞區域408(一般地圖示於虛線橢圓形內)未被切割且未被蝕刻,使得回應於與觸控互動區域406的使用者互動,觸控互動區域406沿著轉樞區域408樞轉。
第14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圖示說明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範例實施例1400。在實施例1400中,在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第一側410、第二側412與第三側414周圍切割溝槽1302。上文討論了關於溝槽1302的範例細節。
進一步看到實施例1400,轉樞區域408包含轉樞溝槽1402、轉樞梁(hinge beam)1404a以及轉樞梁1404b。一般而言,轉樞溝槽1402代表沿著轉樞區域408的部分從電路板402切割及(或)蝕刻的溝槽。轉樞梁1404a、1404b代表未被切割或蝕刻的轉樞區域408部分。因此,在觸控互動區域406移動期間內,觸控互動區域406沿著轉樞梁1404a、1404b樞轉。例如,轉樞梁1404a、1404b代表將觸控互動區域406連接至電路板402主體的轉樞部分。
如本文所討論的,用詞「蝕刻」以及此用詞之變異,一般而言代表移除一表面的部分,而不完全穿透此表面。例如,參考電路板402,可經由移除電路板402的一或更多層來執行蝕刻。一般而言,可經由任何適合的蝕刻及(或)燒蝕(ablating)技術來執行蝕刻,諸如雷射、化學性、熱性、機械性等等。再者,可在電路板402的頂表面上、電路板402的底表面上及(或)此兩表面之結合者上執行蝕刻。
第15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圖示說明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範例實施例1500。在實施例1500 中,在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第一側410、第二側412以及第三側414周圍切割或蝕刻溝槽1302。上文討論了關於溝槽1302的範例細節。
進一步看到實施例1500,轉樞區域408包含轉樞溝槽1502,轉樞溝槽1502代表沿著轉樞區域408從電路板402蝕刻的溝槽。例如,轉樞溝槽1502在第一側410與第二側412之間橫跨轉樞區域408(例如橫跨整體轉樞區域408)。根據各種實施例,穿過電路板402頂表面及(或)底表面的一或更多層以部分蝕刻轉樞溝槽1502,但不完全穿透電路板402。因此,在觸控互動區域406移動期間內,觸控互動區域406沿著轉樞溝槽1502樞轉。
第16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圖示說明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範例實施例1600。在實施例1600中,在觸控互動區域406的第一側410、第二側412以及第三側414周圍切割或蝕刻溝槽1302。上文已討論了關於溝槽1302的範例細節。
進一步看到實施例1600,轉樞區域408包含轉樞溝槽1602,轉樞溝槽1602代表沿著轉樞區域408從電路板402部分蝕刻與部分切割的溝槽。例如,轉樞溝槽1602在第一側410與第二側412之間橫跨轉樞區域408(例如整體轉樞區域408)。根據各種實施例,轉樞溝槽1602包含切割部分1604與蝕刻部分1606a、1606b。一般而言,切割部分1604代表轉樞 溝槽1602完全穿透電路板402厚度的轉樞溝槽1602部分。蝕刻部分1606a、1606b代表蝕刻穿過電路板402頂表面及(或)底表面的一或更多層的電路板402部分,但未完全穿透電路板402。因此,在觸控互動區域406移動期間內,觸控互動區域406沿著蝕刻部分1606a、1606b樞轉。
在上文討論的範例實施例中,電性連結跨越轉樞區域408維持在觸控互動區域406與電路板402的主體之間。電性連結使得電性訊號能夠被從附接至觸控互動區域406的部件傳導至其他部件,諸如從感測器基板508與切換器510傳導至輸入裝置104及(或)計算裝置102的部件。
第17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圖示說明範例可穿戴式裝置1700。可穿戴式裝置1700包含顯示器1702以及在可穿戴式裝置1700外表面上的輸入區域1704。一般而言,顯示器1702代表經配置以顯示各種視覺標記(indicia)的顯示裝置。輸入區域1704對應於可提供輸入(諸如觸控式輸入)的可穿戴式裝置1700的部分。
第17圖進一步圖示說明可穿戴式裝置1700的側截面圖1706。一般而言,截面圖1706代表可穿戴式裝置在輸入區域1704下方的截面。圖示說明為截面圖1706部分的是觸控輸入裝置1708。根據各種實施例,觸控輸入裝置1708代表上文說明的觸控輸入裝置118 的實例。因此,在一或更多個實施例中,上文參考觸控輸入裝置118說明的各種細節與實施例變異,亦屬於觸控輸入裝置1708。
雖然可穿戴式裝置1700被圖示說明為腕表外型因素,但應理解到,本文所說明之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的實施例,適用於廣泛的各種不同的外型因素(可穿戴式與其他者)。
第18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圖示說明範例周邊觸控輸入裝置1800。周邊觸控輸入裝置1800代表可經由有線及(或)無線連結,可通訊地相關聯於各種裝置的外部周邊裝置。例如,周邊觸控輸入裝置1800代表可通訊地相關聯於各種不同類型的計算裝置,以對計算裝置提供觸控輸入的外部周邊裝置。
周邊觸控輸入裝置1800包含具有表框(bezel)1804與觸控輸入區域1806的機殼1802。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周邊觸控輸入裝置1800包含上文討論的各種觸控輸入裝置部件與屬性。例如,周邊觸控輸入裝置1800包含觸控輸入裝置118在機殼1802內並在觸控輸入區域1806下方。因此,周邊觸控輸入裝置1800代表可攜式觸控輸入裝置,此可攜式觸控輸入裝置可被利用於各種不同的情境中,以對計算裝置提供觸控輸入。
第19圖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圖示說明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1900。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1900 包含電路板1902與觸控輸入區域1904。一般而言,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1900代表可安裝於各種裝置中的觸控輸入裝置,諸如各種外型因素的計算裝置。例如,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1900可被焊接到輸入裝置的主要電路板上,以對輸入裝置提供觸控輸入功能性。例如,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1900可在製造程序期間內,被安裝入較大的輸入裝置(例如鍵盤)及(或)計算裝置中。因此,可將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1900整合入各種廣泛不同的裝置中,以提供觸控輸入功能性。根據各種實施例,可安裝式觸控輸入裝置1900包含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實例。例如,觸控輸入區域1904代表觸控互動區域406的實施例,而上文討論的觸控輸入裝置118的各種部件被放置為相關於觸控互動區域406,諸如上文呈現的各種實施例中所討論的。
儘管上文說明的範例實施例被分開討論,但應理解到,本文說明的實施例可被結合並互換而提供各種不同的實施例,同時仍保持在所說明及(或)所請實施例的精神與範圍內。
再者,儘管參考觸控板情境討論實施例,但應理解到,觸控輸入裝置118以及本文呈現的其他觸控輸入裝置,可被由各種方式實施,諸如鍵盤的個別按鍵、各種類型設備上的輸入裝置等等。例如,可將觸控輸入裝置118實施為輸入裝置104的鍵盤116的個別按鍵。
在已討論了電路板中觸控輸入裝置的一些範例實施例之後,現在看到根據一或更多個實施例的範例系統與裝置。
範例系統與裝置
第20圖一般地於2000圖示說明範例系統,包含範例計算裝置2002,計算裝置2002代表可實施本文所說明之各種技術的一或更多個計算系統及(或)裝置。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計算裝置2002代表上文討論之計算裝置102的實施例。例如,計算裝置2002可經配置為假定行動配置,此係透過使用經成形與定尺寸為由使用者的一或更多隻手握持並攜帶的外殼,所圖示說明的行動配置範例包含行動電話、行動遊戲與音樂裝置以及平板電腦,雖然亦思及了其他範例。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計算裝置102可被實施為可穿戴式裝置,諸如智慧型手表、智慧型眼鏡等等。
範例計算裝置2002被圖示說明為包含與彼此通訊耦接的處理系統2004、一或更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2006以及一或更多個輸入/輸出(I/O)介面2008。雖然未圖示,但計算裝置2002可進一步包含將各種部件彼此耦接的系統匯流排或其他資料與指令傳輸系統。系統匯流排可包含不同的匯流排結構的任一者或組合者,諸如記憶體匯流排或記憶體控制器、周邊匯流排、通用串列匯流排及(或)利用各種匯流排架構之任意者的處 理器或本地匯流排。亦思及了各種其他的範例,諸如控制線與資料線。
處理系統2004代表使用硬體執行一或更多個作業的功能性。因此,處理系統2004被圖示說明為包含可配置為處理器、功能方塊等等的硬體元件2010。此可包含由硬體實施為使用一或更多個半導體形成的應用程式特定積體電路或其他邏輯裝置。硬體元件2010不受限於形成他們的材料或其中使用的處理機制。例如,處理器可由一或更多個半導體及(或)電晶體構成(例如電子積體電路(IC))。在此種背景內容中,處理器可執行式指令可為電子可執行式指令。
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2006被圖示說明為包含記憶體/存儲器2012。記憶體/存儲器2012代表相關聯於一或更多個電腦可讀取媒體的記憶體/存儲器容量。記憶體/存儲器部件2012可包含揮發性媒體(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或)非揮發性媒體(諸如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光碟、磁碟等等)。記憶體/存儲器部件2012可包含固定式媒體(例如RAM、ROM、固定式硬碟機等等)以及可移除式媒體(例如快閃記憶體、可移除式硬碟機、光碟等等)。電腦可讀取媒體2006可由各種其他方式來配置,如下文進一步說明的。
輸入/輸出介面2008代表使用各種輸入/輸出裝置,允許使用者輸入指令與資訊至計算裝置2002 的功能性,且亦允許將資訊呈現給使用者及(或)其他部件或裝置的功能性。輸入裝置的範例包含鍵盤、游標控制裝置(例如滑鼠)、麥克風、掃描器、觸控功能性(例如經配置以偵測實體觸控的電容性感測器或其他感測器)、攝影機(例如可利用可見波長與不可見波長(諸如紅外線頻率)以辨識動作為未涉及觸摸的手勢的攝影機)等等。輸出裝置的範例,包含顯示裝置(例如螢幕或投影機)、揚聲器、印表機、網路卡、觸覺回應裝置等等。因此,計算裝置2002可由各種方式配置以支援使用者互動。
計算裝置2002進一步被圖示說明為通訊且實體地耦接至輸入裝置2014,輸入裝置2014可從計算裝置2002實體且通訊地移除。以此方式,可將各種不同的輸入裝置耦接至計算裝置2002,計算裝置2002具有廣泛的各種配置以支援廣泛的各種功能性。在此範例中,輸入裝置2014包含一或更多個按鍵2016,按鍵2016可經配置為壓敏按鍵、機械切換式按鍵等等。
輸入裝置2014進一步被圖示說明為包括一或更多個模組2018,一或更多個模組2018可經配置為支援各種功能性。例如,一或更多個模組2018可經配置以處理從按鍵2016接收的類比訊號及/或數位訊號,以決定按鍵是否為所意圖的,以決定輸入是否指示閒置壓力,以支援輸入裝置2014使用計算裝置2002操作的身份認證等等。
本文可在軟體、硬體元件或程式模組的一般背景內容中說明各種技術。一般而言,此種模組包含執行特定工作或實施特定抽象資料類型的常式、程式、物件、元件、部件、資料結構等等。本文使用的用詞「模組」、「功能性」與「部件」,一般而言代表軟體、韌體、硬體或以上之結合者。本文所說明的技術的特徵為獨立於平台的,這表示技術可被實施在具有各種處理器的各種商業計算平台上。
所說明的模組與技術的實施例,可被儲存在一些形式的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跨一些形式的電腦可讀取媒體傳送。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含可由計算裝置2002存取的各種媒體。作為範例而不為限制,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含「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與「電腦可讀取訊號媒體」。
「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可代表致能持續性資料儲存的媒體及(或)裝置,相對於僅僅只是訊號傳輸、載波或訊號自身。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不包含訊號自身。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包含諸如揮發性與非揮發性的硬體、可移除式與不可移除式媒體及(或)儲存裝置,儲存裝置由適合用於儲存資訊的方法或科技來實施,資訊諸如電腦可讀取指令、資料結構、程式模組、邏輯元件/電路或其他資料。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的範例可包含(但不限於)RAM、ROM、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科技、CD-ROM、數位多媒體光碟(DVD) 或其他光學存儲器、硬碟、磁匣、磁帶、磁碟、存儲器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其他儲存裝置、有形媒體、或適合儲存所需資訊並可由電腦存取的製品。
「電腦可讀取訊號媒體」可代表訊號承載媒體,訊號承載媒體經配置以傳送指令至計算裝置2002的硬體(諸如經由網路)。訊號媒體通常可體現電腦可讀取指令、資料結構、程式模組或其他資料於調變資料訊號中,調變資料訊號諸如載波、資料訊號或其他傳輸機制。訊號媒體亦包含任何資訊傳遞媒體。用詞「調變資料訊號」表示一或更多個特性被由將資訊編碼於訊號中之方式來設定或改變的訊號。作為範例而不為限制,通訊媒體包含有線媒體(諸如有線網路或直接連線連結)與無線媒體(諸如聲學、射頻(RF)、紅外線以及其他無線媒體)。
如先前說明的,硬體元件2010與電腦可讀取媒體2006代表實施為硬體形式的模組、可編程裝置邏輯及(或)固定式裝置邏輯,這些硬體可被利用於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以實施本文所說明的技術的至少一些態樣,諸如以執行一或更多個指令。硬體可包含積體電路或晶片上系統、應用程式特定積體電路(ASIC)、場效可編程邏輯閘陣列(FPGA)、複雜可編程邏輯裝置(CPLD)、以及其他矽實施例或其他硬體的部件。在此背景內容中,硬體可操作為執行指令界定的程式工作及(或)硬體體現的邏輯的處理裝置,以及用於儲存指 令以供執行的硬體,例如先前所說明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亦可利用前述之結合者以實施本文所說明的各種技術。因此,可將軟體、硬體或可執行模組,實施為體現在一些形式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及(或)由一或更多個硬體元件2010體現的一或更多個指令及(或)邏輯。計算裝置2002可經配置以實施對應於軟體及(或)硬體模組的特定指令及(或)功能。因此,可由計算裝置2002執行的模組的軟體實施例,可至少部分由硬體達成,例如透過使用處理系統2004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及(或)硬體元件2010。可由一或更多個製品(例如一或更多個計算裝置2002及(或)處理系統2004)執行/操作指令及(或)功能,以實施本文所說明的技術、模組與範例。
本文所討論的範例實施例包含:
1.一種輸入裝置,包含:機殼,機殼中裝設有電路板;以及觸控輸入裝置,觸控輸入裝置包含:觸控互動區域,觸控互動區域由電路板的部分形成,觸控互動區域被從電路板的主體切割及(或)蝕刻,使得觸控互動區域可相對於電路板的周圍部分移動;以及切換器,切換器相關於觸控互動區域而放置,使得回應於觸控互動區域的動作,切換器可被致動而產生點擊輸入事件。
2.如範例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觸控互動區域包含感測器基板,感測器基板經配置以接收觸控輸入以產生觸控輸入事件。
3.如前述範例1或2之任一者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電路板包含至少一個其他輸入裝置,至少一個其他輸入裝置與觸控輸入裝置分隔。
4.如前述範例1至3之任一者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觸控互動區域包含轉樞區域,轉樞區域將觸控互動區域連接至電路板的主體,且其中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轉樞區域移動。
5.如前述範例1至4之任一者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觸控互動區域包含轉樞區域,轉樞區域在觸控互動區域與電路板的主體之間被至少部分地切割或蝕刻,且其中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轉樞區域移動。
6.如前述範例1至5之任一者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觸控互動區域包含轉樞區域,轉樞區域將觸控互動區域連接至電路板的主體,使得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轉樞區域移動,且其中電路板包含從觸控互動區域至電路板的主體跨轉樞區域的電性連結性。
7.如前述範例1至6之任一者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觸控互動區域被在第一側、第二側以及第三側上切割及(或)蝕刻,使得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觸控互動區域的第四側移動。
8.如前述範例1至7之任一者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觸控互動裝置包含止動器,止動器連接至觸控互動區域,且止動器約束觸控互動區域相對於電路板的主體的動作。
9.如前述範例1至8之任一者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觸控輸入裝置包含止動器,止動器連接至觸控互動區域,且在觸控互動區域移動期間內止動器提供觸控互動區域的硬化。
10.一種設備,包含:電路板;以及觸控輸入感測器,觸控輸入感測器包含:觸控互動區域,觸控互動區域由電路板的部分形成,觸控互動區域被從電路板的主體至少部分地切割,使得觸控互動區域可在電路板的轉樞區域上樞轉;以及切換器,切換器相關於觸控互動區域而放置,使得回應於觸控互動區域沿著轉樞區域的動作,切換器可被致動而產生點擊輸入事件。
11.如前述範例10所述之設備,其中設備包含輸入裝置,輸入裝置可操作地附接至計算裝置。
12.如前述範例10或11之任一者所述之設備,其中設備包含可穿戴式裝置。
13.如前述範例10至12之任一者所述之設備,其中設備包含模組式觸控輸入裝置。
14.如前述範例10至13之任一者所述之設備,其中PCBA包含與觸控輸入感測器分隔的至少一個其他輸入裝置。
15.如前述範例10至14之任一者所述之設備,觸控互動區域包含感測器基板,感測器基板經配置以接收觸控輸入以產生觸控輸入事件。
16.一種觸控輸入裝置,包含:觸控互動區域,觸控互動區域被從電路板的部分至少部分地切割及(或)蝕刻,使得觸控互動區域可相對於電路板的鄰接部分移動;轉樞區域,轉樞區域對應於電路板的部分,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電路板的部分樞轉;以及切換器,切換器相關於觸控互動區域而放置,使得回應於觸控互動區域沿著轉樞區域的動作,切換器可被致動而產生點擊輸入事件。
17.如前述範例16所述之觸控輸入裝置,其中轉樞區域在觸控互動區域與電路板的鄰接部分之間被蝕刻及(或)至少部分地切割。
18.如前述範例16或17之任一者所述之觸控輸入裝置,其中觸控互動區域包含感測器基板,感測器基板經配置以接收觸控輸入。
19.如前述範例16至18之任一者所述之觸控輸入裝置,進一步包含面片,面片黏合至觸控互動區域。
20.如前述範例16至19之任一者所述之觸控輸入裝置,其中切換器電性連接至觸控互動區域,使得點擊輸入事件被跨轉樞區域通訊傳遞至電路板的主體。
結論
雖然已由特定於結構特徵及(或)方法步驟的語言說明了範例實施例,但應了解到,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的實施例並非必須受限於所說明的特定特徵或步驟。相反的,這些特定特徵與步驟僅被揭示為實施所請特徵的範例形式。
100‧‧‧環境
102‧‧‧計算裝置
104‧‧‧輸入裝置
106‧‧‧轉樞
108‧‧‧輸入/輸出模組
110‧‧‧顯示裝置
112‧‧‧機殼
114‧‧‧頂表面
116‧‧‧鍵盤
118‧‧‧觸控輸入裝置

Claims (12)

  1. 一種輸入裝置,包含:一電路板;以及一觸控輸入裝置,該觸控輸入裝置包含:一觸控互動區域;以及一切換器,該切換器相關於該觸控互動區域而放置,使得回應於該觸控互動區域的動作,該切換器可被致動而產生一點擊輸入事件,其中該觸控互動區域由該電路板的一部分形成,該觸控互動區域被從該電路板的一主體切割及(或)蝕刻,使得該觸控互動區域可相對於該電路板的周圍部分移動;以及包含該觸控互動區域的該電路板的一部分保持沿著該電路板的該主體的一邊緣附接至該電路板的該主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觸控互動區域包含一感測器基板,該感測器基板經配置以接收觸控輸入以產生一觸控輸入事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電路板包含至少一個其他輸入裝置,該至少一個其他輸入裝置與該觸控輸入裝置分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觸控互 動區域包含一轉樞區域,該轉樞區域將該觸控互動區域連接至該電路板的該主體,且其中該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該轉樞區域移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觸控互動區域包含一轉樞區域,該轉樞區域在該觸控互動區域與該電路板的該主體之間被至少部分地切割或蝕刻,且其中該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該轉樞區域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觸控互動區域包含一轉樞區域,該轉樞區域將該觸控互動區域連接至該電路板的該主體,使得該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該轉樞區域移動,且其中該電路板包含從該觸控互動區域至該電路板的該主體跨該轉樞區域的電性連結性。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觸控互動區域被在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以及一第三側上切割及(或)蝕刻,使得該觸控互動區域可沿著該觸控互動區域的一第四側移動。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觸控互動裝置包含一止動器,該止動器連接至該觸控互動區域,且該止動器約束該觸控互動區域相對於該電路板的該主體的動作。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觸控輸 入裝置包含一止動器,該止動器連接至該觸控互動區域,且在該觸控互動區域移動期間內該止動器提供該觸控互動區域的硬化。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輸入裝置包含一機殼,該電路板裝設至該機殼中。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輸入裝置可操作地附接至一計算裝置。
  12. 一種設備,該設備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設備包含一可穿戴式裝置。
TW104140341A 2014-12-04 2015-12-02 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 TWI720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61,014 2014-12-04
US14/561,014 US9785339B2 (en) 2014-12-04 2014-12-04 Touch input device in a circuit boar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3673A TW201643673A (zh) 2016-12-16
TWI720958B true TWI720958B (zh) 2021-03-11

Family

ID=5483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0341A TWI720958B (zh) 2014-12-04 2015-12-02 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9785339B2 (zh)
EP (1) EP3227759B1 (zh)
JP (1) JP6676635B2 (zh)
KR (1) KR102404608B1 (zh)
CN (1) CN107041157B (zh)
TW (1) TWI720958B (zh)
WO (1) WO20160896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5339B2 (en) * 2014-12-04 2017-10-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ouch input device in a circuit board
CN205885117U (zh) * 2016-04-25 2017-01-18 清华大学 触控式扶手套及触控式座椅
US10402042B2 (en) * 2016-06-13 2019-09-0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orce vector cursor control
CN10991799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及非瞬时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
KR102413936B1 (ko) * 2018-02-21 2022-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위치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111722732B (zh) * 2019-03-22 2022-08-12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模块
TWI705363B (zh) * 2019-07-26 2020-09-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3026A (en) * 2008-10-23 2010-06-16 Microsoft Corp Location-based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in a user interface
CN102171632A (zh) * 2008-09-30 2011-08-31 苹果公司 具有更多功能性的可动跟踪板
US20140145181A1 (en) * 2012-11-28 2014-05-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TWI441447B (zh) * 2011-10-24 2014-06-11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觸覺回饋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3862A (ja) 1983-11-11 1985-06-08 Toshiba Corp ミ−トミ−ペ−ジ方式
JPS60103862U (ja) * 1983-12-20 1985-07-15 株式会社東芝 プリント配線板
JPH10336479A (ja) * 1997-05-28 1998-12-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マルチメディアテレビ入力装置
US20080088600A1 (en) 2006-10-11 2008-04-17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push buttons in a user input device
FR2917859B1 (fr) * 2007-06-25 2009-10-02 Dav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electrique
US8279183B2 (en) * 2008-10-30 2012-10-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display
US8633916B2 (en) 2009-12-10 2014-01-21 Apple, Inc. Touch pad with force sensors and actuator feedback
JP5606401B2 (ja) * 2011-06-23 2014-10-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可動式タッチパッドを備えた入力装置
US8816978B2 (en) 2011-08-31 2014-08-2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eesaw touchpad with horizontal direction hinge
US20130120258A1 (en) * 2011-11-16 2013-05-16 Daryl D. Maus Multi-touch input device
US20130169294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having capacitance sense structure formed over housing surface
KR20130099449A (ko) * 2012-02-29 2013-09-06 주식회사 팬택 회전식 터치 스크린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한 단말기
US9069394B2 (en) 2012-03-20 2015-06-30 Google Inc. Fully clickable trackpad
US9471169B2 (en) 2012-05-22 2016-10-1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Force enhanced input device
US9466783B2 (en) * 2012-07-26 2016-10-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Suspension element having integrated piezo material for providing haptic effects to a touch screen
US20140247246A1 (en) * 2012-11-15 2014-09-04 Daryl D Maus Tactile to touch input device
JPWO2014141443A1 (ja) 2013-03-14 2017-02-1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タッチパッドアセンブリ
US9213409B2 (en) * 2013-11-25 2015-12-15 Immersion Corporation Dual stiffness suspension system
US9785339B2 (en) 2014-12-04 2017-10-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ouch input device in a circuit boar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1632A (zh) * 2008-09-30 2011-08-31 苹果公司 具有更多功能性的可动跟踪板
TW201023026A (en) * 2008-10-23 2010-06-16 Microsoft Corp Location-based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in a user interface
TWI441447B (zh) * 2011-10-24 2014-06-11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觸覺回饋模組
US20140145181A1 (en) * 2012-11-28 2014-05-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42545B2 (en) 2018-08-07
US10739986B2 (en) 2020-08-11
TW201643673A (zh) 2016-12-16
KR20170091682A (ko) 2017-08-09
US9785339B2 (en) 2017-10-10
WO2016089656A1 (en) 2016-06-09
JP2017538220A (ja) 2017-12-21
JP6676635B2 (ja) 2020-04-08
US20160162147A1 (en) 2016-06-09
CN107041157A (zh) 2017-08-11
EP3227759B1 (en) 2018-09-19
US20180307395A1 (en) 2018-10-25
CN107041157B (zh) 2020-01-31
US20180024720A1 (en) 2018-01-25
KR102404608B1 (ko) 2022-05-31
EP3227759A1 (en) 201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0958B (zh) 電路板中的觸控輸入裝置
JP6238368B2 (ja) 感圧キーの基準化
US20130300590A1 (en) Audio Feedback
JP6571182B2 (ja) ファブリックラミネート加工タッチ入力デバイス
CN106354202A (zh) 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20306785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