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7699B -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7699B
TWI717699B TW108106845A TW108106845A TWI717699B TW I717699 B TWI717699 B TW I717699B TW 108106845 A TW108106845 A TW 108106845A TW 108106845 A TW108106845 A TW 108106845A TW I717699 B TWI717699 B TW I7176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odule
conveying module
optical films
carr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6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1579A (zh
Inventor
能木直安
馬超
楊以權
Original Assignee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6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7699B/zh
Priority to CN201911266844.XA priority patent/CN11090233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1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1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69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them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veying plane
    • B65G47/2445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them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veying plane by means of at least two co-operating endless convey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 B65G47/8807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with one stop

Abstract

輸送裝置包括第一輸送模組、第二輸送模組及承載件。第一輸送模組用以提供沿第一方向的輸送。第二輸送模組鄰近第一輸送模組配置且用以提供沿一第二方向的輸送,其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承載件鄰近第二輸送模組配置。

Description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光學膜片之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數片光學膜片在裁切完成後,會由一輸送裝置輸送至數個承載件。然而,同一排的各光學膜片大致上同時落入對應的承載件,增加此些光學膜片碰撞的機率,導致此些光學膜片在落下過程的撞擊碰傷。因此,如何提出一種新的輸送裝置以改善前述問題是本技術領域業者努力的方向之一。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可改善前述習知問題。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用以輸送一光學膜片。輸送裝置包括一第一輸送模組、一第二輸送模組及一承載件。第一輸送模組用以提供沿一第一方向的輸送。第二輸送模組鄰近第一輸送模組配置,且用以提供沿一第二方向的 輸送,其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承載件鄰近第二輸送模組配置,且用以承載光學膜片。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輸送方法。輸送方法用以輸送一光學膜片。輸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第一輸送模組沿一第一方向輸送光學膜片至一第二輸送模組,其中第二輸送模組鄰近第一輸送模組配置;以及,第二輸送模組沿一第二方向輸送光學膜片至一承載件,其中承載件鄰近第二輸送模組配置,且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10:光學膜片
10e1:第一邊
10e2:第二邊
100、100’、100”、100'''、200:輸送裝置
100A:輸送組
110:第一輸送模組
111:第一輸送機構
1111:第一輸送元件
1111a:基座
1111b:皮帶輪
1111c:樞轉軸
1111d:皮帶
112:第一邊桿
113:第二邊桿
120:第二輸送模組
120A:第一側
120B:第二側
121:第二輸送機構
1211:第二輸送元件
122:第三邊桿
123:第四邊桿
130:承載件
131:承載板
131u:承載面
132:第一承靠板
133:第二承靠板
140:止擋件
141:止擋桿
142:引導輪
AX1、AX2:轉動軸向
C1:轉角
L1:長度
P1:承靠點
S1:第一方向
S2:第二方向
W1:操作員
第1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輸送裝置的側視圖。
第3圖繪示第1圖之第一輸送元件的示意圖。
第4A及4B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第5A及5B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第6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請參照第1及2圖,第1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100的俯視圖,而第2圖繪示第1圖之輸送裝置100的側視圖。
圖示的輸送裝置100可放置在一承載面(未繪示),圖示Z軸大致垂直於此承載面。承載面例如是地面或樓地板面。圖示的數個光學膜片10為一光學膜捲(未繪示)受到裁切後所形成。光學膜片10例如是可為一單層或多層膜片,例如可為一偏光片、相位差膜、增亮膜或其他對光學之增益、配向、補償、轉向、直交、擴散、保護、防黏、耐刮、抗眩、反射抑制、高折射率等有所助益的膜片。在一實施例中,前述偏光片之至少一面附著有保護薄膜之偏光板、相位差薄膜等。保護薄膜的材料例如可選自纖維素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非結晶性聚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及其組合,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這些薄膜。
輸送裝置100包括一輸送組100A。輸送組100A包括第一輸送模組110、第二輸送模組120、承載件130及止擋件140。
第一輸送模組110用以提供沿第一方向S1的輸送。第二輸送模組120用以提供沿第二方向S2的輸送,其中第一方向S1與第二方向S2實質上相異。如此,第二輸送模組120可將光學膜片10於第一輸送模組110上的第一方向S1改變成相異之第二方向S2。在實施例中,第一方向S1與第二方向S2實質上垂直,然本發明實施例不受此限。在本發明中,實質上垂直大約介於80~100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輸送機構111及第二輸送機構121的輸送速度介於10公尺/分鐘~70公尺/分鐘。在一實施例中, 第一輸送模組110的輸送速度等於或小於第二輸送模組120的輸送速度。
如第1圖所示,承載件130鄰近第二輸送模組120的第四邊桿123(例如是第二輸送模組120的端部)配置,且位於第二方向S2的延伸路徑上。如此,使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所有光學膜片10在離開第二輸送模組120的第四邊桿123後,可落入承載件130內。如第1圖所示,承載件130包括承載板131、第一承靠板132及第二承靠板133,其中承載板131具有承載面131u,承載板131具有承載面131u,第一承靠板132、第二承靠板133與承載面131u交會於一承靠點P1。在一實施例中,承載面131u例如是一傾斜面,其承靠點P1為承載面131u的最低點(如沿Z軸向的最低點)。如此,當光學膜片10落於承載面131u上時,光學膜片10藉由自重往承靠點P1的方向靠齊,如第1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雖然未繪示,然承載件130可放置在一台車上,可省力地運輸承載件130及其內的光學膜片10。在一實施例中,承載件(圖未示)可為一平台。
如第1圖所示,第一輸送模組110包括第一輸送機構111及相對之第一邊桿112及第二邊桿113。第一輸送機構111配置在第一邊桿112及第二邊桿113上,且用以將光學膜片10從第一邊桿112輸送至第二邊桿113,第一方向S1實質上垂直於第一邊桿112的長軸方向。第二輸送模組120包括第二輸送機構121及相對之第三邊桿122及第四邊桿123。第二輸送機構121配置在第三邊桿122及第四邊桿123上,且用以將光學膜片10從第三邊桿122輸 送至第四邊桿123,第二方向S2實質上垂直於第三邊桿122或第四邊桿123的長軸方向。
如第1圖所示,由於第二輸送模組120提供一不同於第一方向S1的運輸方向(即第二方向S2),當光學膜片10由第一輸送模組110進入第二輸送機構121時,藉由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二方向S2的帶動,可產生一旋轉力,而驅使進入第二輸送機構121範圍內的光學膜片10旋轉。各光學膜片10具有相鄰接之第一邊10e1與第二邊10e2,光學膜片10旋轉後,會改變第一邊10e1、或第二邊10e2的方位。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邊10e1例如是短邊,而第二邊10e2例如是長邊。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邊10e1可以是長邊,而第二邊10e2則為短邊。或者,第一邊10e1與第二邊10e2等長。
詳細來說,如第1圖所示,位於第一輸送模組110上的各光學膜片10之第一邊10e1與第一邊桿112的長軸方向係非平行,且當光學膜片10以第一邊10e1與第二邊10e2的轉角C1的區域一進入第二輸送模組120時,第二方向S2大致與依序通過第二邊10e2與第一邊10e1的方向平行。如此,在光學膜片10自第一輸送模組110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後,光學膜片10第二輸送模組120以第二方向S2推動光學膜片10旋轉,且光學膜片10在旋轉過程中,第二邊10e2往平行於第二方向S2的方位靠近,或第二邊10e2往止擋件140的方向靠近(或靠齊)。
當光學膜片10進入第二輸送機構121的範圍時,相較於第一邊10e1與第一邊桿112的長軸方向呈平行配置,由於第一邊10e1與第一邊桿112的長軸方向呈非平行配置,可讓光學膜片10更快轉動至呈「第二邊10e2平行第二方向S2」的方位。如此,可讓光學膜片以其第二邊10e2抵靠在止擋件140上,如第1圖之光學膜片10’所示,且可確保每片光學膜片102都能以相同方位落入承載件130,此處的「相同方位」指的是「第二邊10e2平行第二方向S2」的方位或「第二邊10e2承靠在止擋件140」的方位。
如第1圖所示,止擋件140的長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第二方向S2。如此,當光學膜片10之第二邊10e2抵靠在止擋件140上時,光學膜片10仍可保持沿第二方向S2的輸送。這樣可讓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在離開第二輸送模組120後,得以落入配置在第二方向S2之延伸路徑上的承載件130內。
在一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第二輸送模組120之第二輸送機構121具有相對之第一側121A與第二側121B,第二輸送模組120以第一側121A高於第二側121B的方位配置。止擋件140鄰近第二側121B配置,因此止擋件140低於第一側121A,使進入第二輸送模組120範圍內的光學膜片10可藉由自重從第一側120A往第二側120B方向運動(滑動),直到抵靠在止擋件140上。
由第1及2圖可知,由於第二方向S2與第一方向S1相異且第二側121B低於第一側121A,使進入第二輸送機構121範圍內的光學膜片10同時旋轉且往第二側121B(或止擋件140)的方向靠 近,直到光學膜片10之第二邊10e2抵靠於止擋件140上。此外,第二輸送機構121具有足夠長度(如沿第二方向S2的長度),讓光學膜片10在落入承載件130前,其第二邊10e2已抵靠於止擋件140上。
如第2圖所示,止擋件140包括止擋桿141及至少一引導輪142,引導輪142繞一轉動軸向AX2可轉動地連接於止擋桿141。當光學膜片10之第二邊10e2抵靠於止擋件140上,第二邊10e2接觸引導輪142,以受到引導輪142的引導。如此,可減小光學膜片10與止擋件140之間的輸送摩擦力,提升輸送效率。此外,雖然圖未繪示,然轉動軸向AX1與第二方向S2可大致上垂直。
第3圖繪示第1圖之第一輸送元件1111的示意圖。如第3及1圖所示,第一輸送機構111包括數個第一輸送元件1111(第3圖僅繪示一個),各第一輸送元件1111之轉動軸向AX1與第一方向S1實質上垂直。各第一輸送元件1111包括二基座1111a、二皮帶輪1111b、二樞轉軸1111c及皮帶1111d,其中二基座1111a分別配置在第一邊桿112及第二邊桿113上,皮帶輪1111b透過樞轉軸1111c可轉動地配置在對應之基座1111a上,皮帶1111d套設在二皮帶輪1111b之外周面上,以受到皮帶輪1111b的帶動。當皮帶輪1111b轉動(如受到驅動器(未繪示)驅動)時,可帶動皮帶1111d傳動,以輸送位於其上的光學膜片10(未繪示於第6圖)。
如第3及1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輸送元件1111獨立地配置在第一邊桿112及第二邊桿113上。全部第一輸送 元件1111的至少一者由同一個驅動器(如馬達)驅動。如圖所示,第一方向S1與各第一輸送元件1111之樞轉軸1111c的轉動軸向AX1實質上垂直。如第4圖所示,由於第一邊桿112與第二邊桿113大致上平行配置,因此配置在第一邊桿112與第二邊桿113上的數個第一輸送元件1111的長度大致上相等,例如,數個第一輸送元件1111的數條皮帶1111d的長度(如沿X軸向)大致上相等。
此外,如第3及1圖所示,第二輸送機構121可包含至少一第二輸送元件1211,第二輸送元件1211具有與第一輸送元件1111相同或相似的結構。例如,各第二輸送元件1211同樣包括二基座、二皮帶輪、二樞轉軸及皮帶,其分別同於或相似於前述第一輸送元件1111的二基座1111a、二皮帶輪1111b、二樞轉軸1111c及皮帶1111d,各第二輸送元件1211的基座、皮帶輪、樞轉軸及皮帶的連接關係也同於或相似於第一輸送元件1111的基座1111a、皮帶輪1111b、樞轉軸1111c及皮帶1111d的連接關係。如第4圖所示,各第二輸送元件1211的二樞轉軸的二轉軸方向AX1大致上分別平行於第三邊桿122及第四邊桿123。
第4A及4B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100’的俯視圖。輸送裝置100’包括一組輸送組100A。輸送組100A包括第一輸送模組110、第二輸送模組120、承載件130及止擋件140。
如第4A圖所示,第一輸送模組110沿第一方向S1輸送光學膜片10至第二輸送模組120上,此時第二輸送模組120的第二 輸送機構121停止運轉或呈不運轉狀態,例如不提供沿第二方向S2的輸送。待第一輸送模組110上所有光學膜片10被輸送至第二輸送模組120上或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累積到一定數量時,如第4B圖所示,第二輸送模組120再將位於其上的光學膜片10沿第二方向S2輸送至承載件130。此外,本實施例不限另前述「一定數量」的具體數目。
由於第二輸送機構121停止運轉,因此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的光學膜片10不會旋轉而大致保持原姿態,如第4A圖的傾斜姿態(第4A圖的傾斜姿態也相似於第1圖)。承載件130的擺設姿態可配合或符合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的姿態,如斜擺,以承接以傾斜姿態落入的光學膜片10。
此外,由於第二輸送機構121停止運轉,因此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的光學膜片10不會滑向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二側121B或大致維持在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一側121A的位置。因此,承載件130可鄰近第二輸送模組120中靠近第一輸送模組110的一側配置,如鄰近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一側121A配置(即,相較於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二側121B,承載件130更靠近第一側121A)。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輸送模組110與第二輸送模組120可非行平行配置(如第2圖的配置方式),或者可大致平行配置,例如第一輸送模組110與第二輸送模組120皆大致平行於X軸向。在其它實施例中,輸送裝置100置可省略止擋件140。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4A圖的第一輸送模組110沿第一方向S1輸送光學膜片10。當位於第一輸送模組110上的光學膜片10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上時或之前,第二輸送模組120提供第二方向S2的輸送,即第一輸送模組110及第二輸送模組120同時輸送光學膜片10。在此例子中,第一方向S1的輸送速度與第二方向S2的輸送速度大致上相等,因此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不會旋轉而大致保持原姿態。相似地,本實施例的承載件130的擺設姿態同樣可配合或符合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的姿態,如斜擺,以承接傾斜姿態落入的光學膜片10。
第5A及5B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100”的俯視圖。輸送裝置100”包括一組輸送組100A。輸送組100A包括第一輸送模組110、第二輸送模組120、承載件130及止擋件140。
如第5A圖所示,第一輸送模組110沿第一方向S1輸送光學膜片10至第二輸送模組120上,此時第二輸送模組120的第二輸送機構121停止運轉或呈不運轉狀態,例如不提供沿第二方向S2的輸送。待第一輸送模組110上所有光學膜片10被輸送至第二輸送模組120上或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累積到一定數量時,如第5B圖所示,第二輸送模組120再將位於其上的光學膜片10沿第二方向S2輸送至承載件130。此外,本實施例不限另前述「一定數量」的具體數目。
此外,由於第二輸送機構121停止運轉,因此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的光學膜片10不會滑向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二側121B或大致維持在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一側121A的位置。因此,承載件130可鄰近第二輸送模組120中靠近第一輸送模組110的一側配置,如鄰近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一側121A配置(即,相較於第二輸送機構121之第二側121B,承載件130更靠近第一側121A)。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輸送模組110與第二輸送模組120可非行平行配置(如第2圖的配置方式),或者可大致平行配置,例如第一輸送模組110與第二輸送模組120皆大致平行於X軸向。在其它實施例中,輸送裝置100’可省略止擋件140。
與前述輸送裝置100’不同的是,如第5A圖所示,位於第一輸送模組110上光學膜片10的第一邊10e1大致平行於第一邊桿112。相似地,第5B圖之承載件130的擺設姿態可配合或符合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的姿態,如正擺,以承接正擺姿態落入的光學膜片10。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5A圖的第一輸送模組110沿第一方向S1輸送光學膜片10。當位於第一輸送模組110上的光學膜片10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上時或之前,第二輸送模組120提供第二方向S2的輸送,即第一輸送模組110及第二輸送模組120同時輸送光學膜片10。在此例子中,第一方向S1的輸送速度與第二方向S2的輸送速度大致上相等,因此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不會旋轉而大致保持原姿態。相似地,本實施例的承載件130 的擺設姿態同樣可配合或符合第二輸送模組120上的光學膜片10的姿態,如正擺,以承接正擺姿態落入的光學膜片10。
第6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100'''的俯視圖。輸送裝置100'''包括二組輸送組100A。各輸送組100A包括第一輸送模組110、第二輸送模組120、承載件130及止擋件140。二個輸送組100A之二個承載件130可相鄰配置或相對配置,以方便操作員W1同時對二承載件130進行作業。在另一實施例中,輸送裝置100'''可包含二組以上的輸送組100A,如三組、四組或更多。當輸送裝置100包含三個或更多輸送組100A時,此些輸送組100A可呈放射狀排列,或環繞操作員W1配置,其中操作員W1可與此些承載件130等距,以方便操作員W1同時對多個承載件130進行作業。此外,多個輸送組100A之各者的輸送方式具有類似或同於前述一個輸送組100A的輸送步驟,於此不再贅述。
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送裝置200的俯視圖。圖示的輸送裝置200可放置在一承載面(未繪示),圖示Z軸大致垂直於此承載面。承載面例如是地面或樓地板面。
輸送裝置200包括數個第一輸送模組110、第二輸送模組120、承載件130及止擋件140。各第一輸送模組110用以提供沿第一方向S1的輸送。第二輸送模組120用以提供沿第二方向S2的輸送,其中第一方向S1與第二方向S2實質上相異。如此,第二輸送模組120可將光學膜片10於第一輸送模組110上的第一方 向S1改變成相異之第二方向S2。在實施例中,第一方向S1與第二方向S2實質上垂直,然本發明實施例不受此限。
與第1圖實施例之輸送裝置100不同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之輸送裝置200之第二輸送模組120的長度L1涵蓋所有第一輸送模組110的排列長度,使從各第一輸送模組110離開的光學膜片10都能落入第二輸送模組120,以讓第二輸送模組120輸送至承載件130。如此,輸送裝置200只要配置有一個承載件130即可。如圖所示,操作員W1可位於承載件130之處,針對一個承載件130進行作業即可,可簡化操作員W1的工作程序。
如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可用以輸送至少一光學膜片的輸送方法。輸送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第一輸送模組110沿第一方向S1輸送至少一光學膜片10至第二輸送模組120,其中第二輸送模組120鄰近第一輸送模組110配置;然後,第二輸送模組120沿第二方向S2輸送光學膜片10至承載件130,其中承載件130鄰近第二輸送模組120配置,且第一方向S1與第二方向S2實質上垂直。其它實施例的輸送方法已於前述,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光學膜片
10e1:第一邊
10e2:第二邊
100:輸送裝置
100A:輸送組
110:第一輸送模組
111:第一輸送機構
1111:第一輸送元件
1111a:基座
1111d:皮帶
112:第一邊桿
113:第二邊桿
120:第二輸送模組
121:第二輸送機構
1211:第二輸送元件
122:第三邊桿
123:第四邊桿
130:承載件
131:承載板
131u:承載面
132:第一承靠板
133:第二承靠板
140:止擋件
AX1:轉動軸向
C1:轉角
P1:承靠點
S1:第一方向
S2:第二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輸送裝置,用以輸送複數個光學膜片,包括:一第一輸送模組,用以提供沿一第一方向的輸送;一第二輸送模組,鄰近該第一輸送模組配置,且用以提供沿一第二方向的輸送,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以及一承載件,鄰近該第二輸送模組配置,且用以承載該些光學膜片,其中,該些光學膜片在落入該承載件之前是在該第二輸送模組上沿著該第二方向依序排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輸送裝置,其中該第一輸送模組包括:一第一輸送機構及一第一邊桿,該第一輸送機構配置在該第一邊桿上,該第一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邊桿;以及一止擋件,該止擋件的長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二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輸送裝置,其中該止擋件包括一止擋桿及一引導輸,該引導輪可轉動地連接於該止擋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輸送裝置,其中該引導輪繞一轉動軸向可轉動地連接於該止擋桿,該轉動軸向與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輸送裝置,其中該第一輸送模組包括一第一邊桿,該第二輸送模組具有相對之一第一 側與一第二側,該第二側低於該第一側,該第一側鄰近該第一邊桿,該輸送裝置更包括一止擋件,該止擋件鄰近該第二側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輸送裝置,其中該第一輸送模組包括一第一輸送機構及一第一邊桿,該第一輸送機構配置在該第一邊桿上且包括一皮帶輪、一樞轉軸及一皮帶,該皮帶套設在該皮帶輪之外周面,該樞轉軸透過該皮帶輪驅動該皮帶轉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輸送裝置,其中該第一輸送模組、該第二輸送模組與該承載件構成一輸送組,該輸送裝置包括二該輸送組,該些輸送組之該些承載件鄰近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輸送裝置,其中該第一輸送機構的輸送速度及該第二輸送機構的輸送速度介於10公尺/分鐘~70公尺/分鐘之間,且/或該第一輸送模組的該輸送速度等於或小於該第二輸送模組的該輸送速度。
  9. 一種輸送方法,用以輸送複數個光學膜片,包括:一第一輸送模組沿一第一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一第二輸送模組,其中該第二輸送模組鄰近該第一輸送模組配置;以及該第二輸送模組沿一第二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一承載件,其中該承載件鄰近該第二輸送模組配置,且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且該些光學膜片在落入該承載件之前是在該第二輸送模組上沿著該第二方向依序排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輸送方法,其中該第一輸送模組包括一第一輸送機構及一第一邊桿,該第一輸送機構配置在該第一邊桿上,該第一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邊桿;在該第一輸送模組沿該第一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第二輸送模組之步驟包括:該第一輸送機構沿該第一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第二輸送模組,其中各該些光學膜片具有相鄰接之一第一邊與一第二邊,該第一邊與該第一邊桿的長軸方向非平行;在該第二輸送模組沿該第二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承載件之步驟中,當各該些光學膜片以該第一邊與該第二邊之一轉角進入該第二輸送模組時,各該些光學膜片經過旋轉而使該第二邊與該第二方向平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輸送方法,其中在該第二輸送模組沿該第二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承載件之步驟包括:該第二輸送模組停止運轉;以及當該第二輸送模組上累積該些光學膜片時,該第二輸送模組始沿該第二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承載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輸送方法,其中在該第一輸送模組沿該第一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第二輸送模組之步驟中,其中各該些光學膜片具有一第一邊,該第一邊與該第一方向實質上平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輸送方法,其中該第一輸送模組包括一第一輸送機構及一第一邊桿,該第一輸送機構配置在該第一邊桿上,該第一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邊桿;在該第一輸送模組沿該第一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第二輸送模組之步驟包括:該第一輸送機構沿該第一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第二輸送模組,其中各該些光學膜片具有一第一邊,該第一邊與該第一邊桿的長軸方向非平行。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輸送方法,其中該第一輸送機構的輸送速度與該第二輸送機構的輸送速度實質上相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輸送方法,其中在該第二輸送模組沿該第二方向輸送該些光學膜片至該承載件之步驟中,該承載件鄰近該第二輸送模組中靠近該第一輸送模組的一側配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輸送方法,其中該第一輸送機構的輸送速度及該第二輸送機構的輸送速度介於10公尺/分鐘~70公尺/分鐘之間,且/或該第一輸送模組的該輸送速度等於或小於該第二輸送模組的該輸送速度。
TW108106845A 2019-02-27 2019-02-27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TWI717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6845A TWI717699B (zh) 2019-02-27 2019-02-27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CN201911266844.XA CN110902338B (zh) 2019-02-27 2019-12-11 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6845A TWI717699B (zh) 2019-02-27 2019-02-27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1579A TW202031579A (zh) 2020-09-01
TWI717699B true TWI717699B (zh) 2021-02-01

Family

ID=6982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6845A TWI717699B (zh) 2019-02-27 2019-02-27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2338B (zh)
TW (1) TWI717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0967B (zh) * 2021-07-08 2022-07-1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替止挡装置及缓存上料机构
CN114162547A (zh) * 2021-12-28 2022-03-11 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及方法
CN114454097B (zh) * 2022-01-26 2023-09-12 上海惠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213A (zh) * 2015-10-19 2017-07-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平板工件输送台、平板工件切断回收系统以及平板工件回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210809U1 (zh) * 1992-08-12 1992-10-08 Siemens Ag, 8000 Muenchen, De
CN101590947A (zh) * 2008-05-30 2009-12-02 佛山市顺德区高力威机械有限公司 高效自动直线输送转换机
TWI646133B (zh) * 2017-08-22 2019-01-0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輸送系統
TWI664118B (zh) * 2017-11-27 2019-07-0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載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213A (zh) * 2015-10-19 2017-07-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平板工件输送台、平板工件切断回收系统以及平板工件回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2338B (zh) 2021-05-07
CN110902338A (zh) 2020-03-24
TW202031579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7699B (zh) 輸送裝置及其輸送方法
TWI653131B (zh) 光學膜的製造方法及其使用的切割刀
JP2007036227A (ja) 基板の保存用カセット、搬送コンベア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搬送システム
TWI706903B (zh) 平板工件切斷回收系統及平板工件切斷回收方法
US20160163143A1 (en) Paper sheet stacking mechanism and paper sheet handling device
CN104272178A (zh) 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系统
WO2017117969A1 (zh) 传送装置
WO2022007411A1 (zh) 卡片吸附送料机构、发卡设备及其方法
CN110817501B (zh) 输送装置
TWI664134B (zh) 輸送設備及使用其之輸送方式
CN207107654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运输转弯机
TW201702645A (zh) 經刷磨之帶狀基材的製造方法及刷磨裝置
KR101078021B1 (ko) 포장용 상자로의 수박 이재 장치
KR20090067615A (ko) 편광필름 제조장치
CN211944917U (zh) 一种调整包裹输送方向的传输单元
CN109051051B (zh) 一种应用于导光板的输送装置
JP2006273539A (ja) フリーフローコンベア装置
KR20160111605A (ko) 기판 이송 스테이지,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크라이빙 장치 및 기판 이송 방법
TWI426321B (zh) 背光模組光學膜之自動組裝系統與方法
CN210213955U (zh) 输送装置
TWI483037B (zh) 光學膜片自動組裝系統及光學膜片自動組裝方法
CN215785043U (zh) 一种分选合金贴片电阻外观的设备
JP2010534604A (ja) 漸進的な挟持力を付与する変形可能なホイールを備えるコンベヤ
CN219708594U (zh) 卷带传输装置
KR102221103B1 (ko) 광학 시트 제조 장치 및 광학 시트의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