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3902B -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3902B
TWI713902B TW107133727A TW107133727A TWI713902B TW I713902 B TWI713902 B TW I713902B TW 107133727 A TW107133727 A TW 107133727A TW 107133727 A TW107133727 A TW 107133727A TW I713902 B TWI713902 B TW I7139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witch
call
network
cloud server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3946A (zh
Inventor
立新 陳
Original Assignee
立新 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新 陳 filed Critical 立新 陳
Priority to TW107133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3902B/zh
Priority to CN201910058411.9A priority patent/CN110012057B/zh
Priority to US16/528,392 priority patent/US1091744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13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3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3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390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0Support for services
    • H04L49/205Quality of Service based
    • H04L49/206Real 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53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PBX] functionality entiti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04L63/06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for key distribution, e.g. centrally by truste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該系統至少包含一雲端伺服器,供系統內之複數發受話裝置及複數交換機註冊,並賦予各註冊之裝置一組獨立之系統指定碼;複數網路交換機,係各別註冊於該雲端伺服器上,各網路交換機設置有複數發受話裝置,並設定各該發受話裝置一組獨立之分機碼,各網路交換機上並安裝有一應用程式,藉以管理所屬之發受話裝置並執行系統內發受話功能;以及複數發受話裝置,係各別註冊於該雲端伺服器上,各發受話裝置安裝有一應用程式,藉以執行系統內發受話功能;該方法主要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以節省網路頻寬損耗並增進系統通話連線效能。

Description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特別是一種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習知由A裝置播打電話給B裝置的通話連線方式,不管是走VOIP網路通話方式或走實體電話線通話方式,A裝置皆需透過所屬的A網路交換機將通話請求送出給B裝置所屬的B網路交換機,再由B網路交換機派線給B裝置並導通該通話請求,以簡單明瞭的方式來說明,請同時參考第1A~1B圖,係習知通話連線之架構示意圖,此架構為一般的網路電話交換機的系統架構,該架構基本上具有雲端伺服器10及網路交換機12(同一系統內可以連接有複數網路交換機),該網路交換機12設置有複數發受話裝置,即分機(A~F)121~129,每個分機皆設定有一組獨立的分機碼,本圖中示意出該系統內亦可設置有獨立的智慧型手機(M)11,其未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所以該智慧型手機(M)11需綁定註冊在系統內部的雲端伺服器10上,才能進行系統內部的通話連線。第1A圖示意了當智慧型手機(M)11欲播號給分機(E) 125時,於播打分機(E)125的碼後(系統內部可以僅需輸入目標的系統指定碼,亦可直接播該分機的電話號碼加分機碼),因智慧型手機(M)11沒有所屬的網路交換機,於是該通話請求會直接透過雲端伺服器10發送給分機(E)125所屬的網路交換機12,再透過網路交換機12派線給分機(E)125並導通該通話(如圖中的實線)。第1B圖則為具備所屬網路交換機的分機(E)125欲播號給系統內的該智慧型手機(M)11的通話連線示意,如同前述。
此通話連線的方式為一般的話務應用方式,直至目前,不管是走VOIP網路通話方式或走實體電話線通話方式幾乎仍然是以此種方式在進行異地通話連線,惟其此種傳統通話連線方式已顯見諸多問題,例如若目標地電話所屬的網路交換機發生故障或網路問題,而目標地電話則無法播通,因為目標地電話皆受其所屬的網路交換機管理及派線,再者,如此的連線方式,會同時佔用發話端和受話端的網路頻寬,且發話端和受話端的用戶皆可能衍生通話的費用(支付通話頻寬的網路費用)。
鑑於上述缺失,本案發明人基於多年於話務通信相關領域的專業研發製造能力和設計經驗,積極研究尋求突破,如第1A~1B圖所示的虛線所示,智慧型手機(M)11在開機時皆會執行其本身的作業系統(OS),並自動登入作業系統的平台記錄該智慧型手機(M)11的裝置識別碼及其使用的網路位址(IP address)等資訊,而此種方式是否可利用來改變目前的通話連線方式,是以本案發明人亟思研究及測試,提出了一種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的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此截然不同的通話連線方法對比習知技術,可明顯有效地節省網路頻寬損耗並增進系統通話連線效能。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一種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的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以節省網路頻寬損耗並增進系統通話連線效能。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至少包含有:一雲端伺服器,供系統內之複數發受話裝置及複數網路交換機註冊,並賦予各註冊之裝置一組獨立之系統指定碼;複數網路交換機,係各別註冊於該雲端伺服器上,各網路交換機設置有複數發受話裝置,並設定各該發受話裝置一組獨立之分機碼,各網路交換機上並安裝有一應用程式,藉以管理所屬之發受話裝置並執行系統內發受話功能;以及複數發受話裝置,係各別註冊於該雲端伺服器上,各發受話裝置安裝有一應用程式,藉以執行系統內發受話功能。
所述之發受話裝置係為桌上型電話分機或智慧型手機,亦即系統內的分機打電話給系統內的智慧型手機,或系統內的智慧型手機打電話給系統內的分機。
其中該複數網路交換機及該複數發受話裝置皆註冊在該雲端伺服器,該雲端伺服器在前述機置註冊時會建立裝置註冊表格,記錄各別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系統指定碼,該裝置註冊表格可以陣列形態儲存記錄所有註冊裝置之所需資訊或依各別註冊裝置而各別建置對應表格以記錄所需資訊。
而本發明之方法係在一至少具備一雲端伺服器、複數網路交換機及複數發受話裝置之系統下,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該方法包括下列 步驟:(A)該雲端伺服器判斷系統內該通話請求之發話端裝置來源;(B)該雲端伺服器判斷受話端裝置之形態及是否為有效裝置;以及(C)根據受話端裝置之形態進行對應的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其中該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係至少包含:(C1)處理當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發送之程序;(C2)處理該受話裝置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之程序;以及(C3)處理該受話裝置不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之程序;藉由上述程序,而可利用推播通知或雲端指令之方式,令其中一端之發受話裝置取得另端發受話裝置之至少包含裝置識別碼(Device ID)及網路位址(IP Adress)之資訊,而得以藉由該些資訊與另端發受話裝置之間建立身份確認及通話連線。
其中步驟(A)係判斷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網路交換機(發話端)發送或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發送。
其中步驟(B)係包括:(B1)若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網路交換機(發話端)發送,進行步驟(B2),若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發送,則進行步驟(C1);(B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傳送該通話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請求確認該受話裝置是否為系統內之有效裝置;(B3)該雲端伺服器進行該受話裝置是否為有效裝置之確認,若為無效裝置則傳送一無效通話之訊息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拒絕該通話請求;若為有效裝置則進行步驟(B4);(B4)該雲端伺服器判斷該受話裝置是否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若是,進行步驟(B5),若否則進行步驟(B6);(B5)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進行步驟(C2);(B6)傳送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進行步驟(C3)。
其中步驟(C)所述之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C1)係包括:(C1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通話請求至該受話裝置所屬之受話端網路交換機,請求確認該受話裝置是否接受通話;(C12)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確認該受話裝置可接受通話後,傳送該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予該雲端伺服器,若該受話裝置拒絕通話,則傳送拒絕通話之訊息予該雲端伺服器;(C13)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予該發話裝置;(C14)該發話裝置依據該網路位址與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該受話裝置;(C15)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建立該發話裝置與該受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C2)係包括:(C2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C2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接收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依據該網路位址與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C23)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傳送所屬之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C24)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接收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請求該推播伺服器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受話裝置;(C25)該受話裝置接收該通話推播通知,依據該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該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C26)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建立該受話裝置與該發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C3)係包括:(C3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 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C3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請求該推播伺服器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受話裝置;(C33)該受話裝置接收該通話推播通知,依據該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註冊相關資訊及網路位址於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上;(C34)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發送通話邀請予該受話裝置,待其接受後建立該受話裝置與該發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所述之通話推播文件更包含該網路交換機之系統指定碼。
藉由前述之執行,本發明藉由可達到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的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以節省網路頻寬損耗並增進系統通話連線效能,係為一全新形態的通話連線之方法,為使 貴審更清楚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與特徵,茲佐以較佳實施例搭配圖示詳細說明如下。
10‧‧‧雲端伺服器
11‧‧‧智慧型手機
12‧‧‧網路交換機
121~126‧‧‧分機A~F
13‧‧‧網路交換機
131~133‧‧‧分機A~C
134~136‧‧‧智慧型手機M1~M3
14‧‧‧網路交換機
141~143‧‧‧分機ZA~ZC
144~146‧‧‧智慧型手機ZM1~ZM3
20‧‧‧推播伺服器
S10~S30‧‧‧步驟說明
S21~S26‧‧‧步驟說明
S231‧‧‧步驟說明
S31~S33‧‧‧步驟說明
S311~S316‧‧‧步驟說明
S3121‧‧‧步驟說明
S321~S325‧‧‧步驟說明
S331~S334‧‧‧步驟說明
第1A~1B圖係習知通話連線之架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步驟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方式之局部執行流程示意圖。
第4A~4C圖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方式之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之執行流程示意圖。
第5A~5B圖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方式之通話連線架構示意圖(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桌上型分機播號給未具備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 機)。
第6A~6B圖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方式之通話連線架構示意圖(未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播號予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桌上型分機)。
第7A~7B圖係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之通話連線架構示意圖(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播號給另一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
第8圖係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之通話連線架構示意圖(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播號給桌上型分機)。
本發明係提供一完整的網路(電話)網路交換機系統,至少包含一雲端伺服器及註冊在雲端伺服器的複數發受話裝置及複數網路交換機,本發明所提供的系統與方法主要係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以節省網路頻寬損耗並增進系統通話連線效能,以下揭露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進行說明。
請參閱第2圖,係本發明之方法步驟示意圖,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步驟S10:該雲端伺服器判斷系統內該通話請求之發話端裝置來源;步驟S20:該雲端伺服器判斷受話端裝置之形態及是否為有效裝置;以及步驟S30:根據受話端裝置之形態進行對應的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其中該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係至少包含:步驟S31:處理當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雲 端伺服器發送之程序;步驟S32:處理該受話裝置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之程序;以及步驟S33:處理該受話裝置不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之程序。
藉由上述程序,而可利用推播通知或雲端指令之方式,令其中一端之發受話裝置取得另端發受話裝置之至少包含裝置識別碼(Device ID)及網路位址(IP Adress)之資訊,而得以藉由該些資訊與另端發受話裝置之間建立身份確認及通話連線。
其中步驟S10係判斷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網路交換機(發話端)發送或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發送,關於通話請求是來自網路交換機或雲端伺服器的架構說明,於第5A~5B圖中做詳細闡述。
關於步驟S20,請同時參考第3圖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方式之局部執行流程示意圖(判斷受話裝置是否為有效裝置),步驟S20係包括:步驟S21:若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網路交換機(發話端)發送,進行步驟S22,若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發送,則進行步驟S31;步驟S2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傳送該通話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請求確認該受話裝置是否為系統內之有效裝置;步驟S23:該雲端伺服器進行該受話裝置是否為有效裝置之確認,若為無效裝置則進行步驟S231傳送一無效通話之訊息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拒絕該通話請求;若為有效裝置則進行步驟步驟S24;步驟S24:該雲端伺服器判斷該受話裝置是否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若是,進行步驟S25,若否則進行步驟S26;步驟S25: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進行步驟S32;步驟S26:傳送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 進行步驟S33。
關於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步驟S31、步驟S32及步驟S33的詳細說明,請同時參考第4A~4C圖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方式之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之執行流程示意圖,步驟S30所述之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步驟S31係包括:步驟S311:雲端伺服器傳送該通話請求至受話裝置所屬之受話端網路交換機,請求確認該受話裝置是否接受通話;步驟S312(連同圖示中的步驟S313為同一個步驟,因為是判斷式故在圖示中分二步驟示意):受話端網路交換機確認該受話裝置是否可接受通話後,傳送該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予該雲端伺服器;步驟S313: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予該發話裝置;步驟S314:該發話裝置依據該網路位址與該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該受話裝置;步驟S315:該網路交換機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建立該發話裝置與該受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步驟S32係包括:步驟S32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步驟S32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接收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依據該網路位址與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步驟S323: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傳送所屬之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步驟S324: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接收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請求該推播伺服器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受話裝置;步驟 S325:該受話裝置接收該通話推播通知,依據該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該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包含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建立該受話裝置與該發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步驟S33係包括:步驟S33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步驟S33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請求該推播伺服器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受話裝置;步驟S333:該受話裝置接收該通話推播通知,依據該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註冊相關資訊及網路位址於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上;步驟S334: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發送通話邀請予該受話裝置,待其接受後建立該受話裝置與該發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所述之通話推播文件更包含該網路交換機之系統指定碼,該系統指定碼係發受話裝置或網路交換機註冊於雲端伺服器時,雲端伺服器賦予各裝置的一組獨立的號碼,於本較佳實施方式中,雲端伺服器會賦予各該發受話裝置一組最少10碼之系統指定碼,例如該發受話裝置之系統指定碼設為*2000081101,該網路交換機之系統指定碼設為*2000011001,而該網路交換機所屬之分機則可由該網路交換機依設定的系統指定碼再自設分機代碼,例如該網路交換機下的分機A其系統指定碼即可設為*2000011002,分機B設為*2000011003等等,系統指定碼係為系統內撥接之代碼,而不需撥打電話號碼(僅有系統外部用戶才需要透過撥打電話號碼 才能通話連線進系統內指定之裝置及其分機)。
為使 貴審更清楚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與特徵,以下搭配架構示意圖來解說前述之執行流程(步驟)及本發明之系統,請參考第5A~5B圖係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方式之通話連線架構示意圖(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桌上型分機播號給未具備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如圖所示,本發明之系統至少包括:一雲端伺服器10,供系統內之複數發受話裝置11及複數網路交換機12註冊,並賦予各註冊之裝置一組獨立之系統指定碼(系統指定碼如前述,在此不另說明);複數網路交換機12,係各別註冊於該雲端伺服器10上,各網路交換機12設置有複數發受話裝置121~126(係註冊於該網路交換機12上),並設定各該發受話裝置一組獨立之分機碼,各網路交換機12上並安裝有一應用程式,藉以管理所屬之發受話裝置並執行系統內發受話功能;以及複數發受話裝置11,係各別註冊於該雲端伺服器10上,各發受話裝置11安裝有一應用程式,藉以執行系統內發受話功能。為了簡化說明,各圖示中皆以一個裝置做架構示意及並以通話連線的流程示意搭配本方法執行的步驟做完整說明。
所述之發受話裝置係為桌上型電話分機121~126或智慧型手機11,亦即系統內的分機121~126打電話給系統內的智慧型手機11,或系統內的智慧型手機11打電話給系統內的分機121~126,本圖中示意出系統內可設置有獨立的智慧型手機11,其未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所以該智慧型手機11需綁定註冊在系統內部的雲端伺服器10上,才能進行系統內部的通話連線。
第5A~5B圖中示意,係由網路網路交換機12所屬之分機E 125 撥號給系統內的智慧型手機11,分機E 125即為發話端裝置來源,圖中的流程S1~S6係將通話請求由發起到接聽的完整流程簡易地標示解說,其中實線代表習知做法,而虛線則代表本發明之特徵,令 貴審能更清楚明白本發明與習知技術之差異,而示意圖中流程S1~S6的任一個流程中皆包含了本發明前述方法中的數個步驟,在圖示的流程解說中會搭配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步驟輔助說明,合先述明。
分機E 125透過其所屬的網路交換機12發起通話請求給智慧型手機11(流程S1),該網路交換機12收到通話請求後,將該通話請求傳送給雲端伺服器10(流程S2),即含括在本發明前述的步驟S10中,當雲端伺服器10判斷系統內該通話請求之發話端裝置來源為網路交換機12所屬的分機E125,另外,流程S2亦含括在本發明步驟S22中,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傳送該通話請求至雲端伺服器10,請求確認所撥打的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是否為系統內的有效裝置,雲端伺服器10進行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是否為有效裝置之確認,本實施例中,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為有效的裝置,於是雲端伺服器10將繼續判斷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是否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本實施例中該智慧型手機11並不具備所屬的網路交換機(受話端),於是雲端伺服器將會傳送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的裝置識別碼(Device ID)給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流程S3),並進行本發明步驟S33的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前述流程S3中含括了本發明步驟S23~S26的一連串判斷式及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選擇,達成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的目的。
接下來流程S4,即進行本發明步驟S33的細步步驟S331~步驟S334,在步驟S331中雲端伺服器10傳送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 網路交換機12;接著步驟S332: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20,請求該推播伺服器20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其中,該通話推播文件更包含該網路交換機12的系統指定碼(即如前述設定該台網路交換機的系統指定碼為*2000011001),記錄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是為了能讓受話端裝置(智慧型手機11)可藉由IP位址連線上該發話端交換機12,記錄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的裝置試別碼係可確認通話對象和確保通話安全。
另外,如第1A~1B圖所述,智慧型手機11在開機時皆會執行其本身的作業系統(OS),並自動登入作業系統的平台記錄該智慧型手機11的裝置識別碼及其使用的網路位址(IP address)等資訊,目前智慧型手機11的作業系統大致上分為Android和Apple二大系統,其各自提供了專屬的推播伺服器,以進行與所屬的行動裝置進行訊息推播互動,此為習知技術故在此不多贅述之,本發明即利用上述智慧型手機11與其作業系統所提供的既有推播功能,來進行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並傳送至該智慧型手機11專屬的推播伺服器20上,請求該推播伺服器20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通話連線通知,如此創新的做法,顛覆了傳統的通話連線方式。
接下來在步驟S333中,智慧型手機11(受話裝置)接收到通話推播通知及通話推播文件後,即可依據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取得連線,並註冊相關資訊及網路位址於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上; 最後在步驟S334: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2在發話裝置(分機E 125)閒置裝態時,發送通話邀請予受話裝置(智慧型手機11),待其接受後即建立受話裝置(智慧型手機11)與發話裝置(分機E 125)之通話連線。
如此截然不同的通話連線方式對比習知技術,可明顯有效地節省網路頻寬損耗並增進系統通話連線效能。
第6A~6B圖則改為未具備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撥號給具備網路交換機之桌上型分機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由於獨立的智慧型手機11未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所以該智慧型手機11需綁定註冊在系統內部的雲端伺服器10上,才能進行系統內部的通話連線,是以,當該智慧型手機11發起通話請求播號給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所屬的分機E 125時(因在同一個系統內,故只要撥打該分機E 125的系統指定碼即可進行通話連線,如前述說明),將直接將該通話請求傳送給雲端伺服器10(流程S1),同樣的,圖中的流程S1~S5係將通話請求由發起到接聽的完整流程簡易地標示解說,其中實線代表習知做法,而虛線則代表本發明之特徵,令 貴審能更清楚明白本發明與習知技術之差異,而示意圖中流程S1~S5的任一個流程中皆包含了本發明前述方法中的數個步驟,在圖示的流程解說中會搭配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步驟輔助說明,合先述明。
當雲端伺服器10收到通話請求後,判斷該通話請求之發話端裝置來源為智慧型手機11,流程S1即含括在本發明步驟S10中,接下來進行本發明步驟S20的細部步驟S21,判斷該通話請求是否透過網路交換機發送,本實施例中該通話請求不是透過網路交換機發送,所以將直接進行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步驟S31的步驟:處理當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 發送之程序,係包括:步驟S311:雲端伺服器10傳送該通話請求至受話裝置(分機E 125)所屬之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請求確認該受話裝置(分機E 125)是否接受通話(即圖示中的流程S2);步驟S312(連同圖示中的步驟S313為同一個步驟,因為是判斷式故在圖示中分二步驟示意):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確認該受話裝置可接受通話後,傳送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的網路位址予雲端伺服器10(即圖示中的流程S3);步驟S313:雲端伺服器10傳送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的網路位址予發話裝置(智慧型手機11)(即圖示中的流程S4);步驟S314:發話裝置(智慧型手機11)依據該網路位址與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受話裝置(分機E 125)(即圖示中的流程S5,包含後續的步驟S315: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建立發話裝置(智慧型手機11)與受話裝置(分機E 125)之通話連線)。
而其中步驟S312(連同圖示中的步驟S313為同一個步驟,因為是判斷式故在圖示中分二步驟示意更可包含建立一通話等待序列,該通話等待序列記載該通話請求之相關記錄,諸如來電時間和來電號碼等資訊。步驟S312更可進一步包含發送一金鑰予雲端伺服器10,雲端伺服器10並於步驟S313中將該金鑰傳送予發話裝置(智慧型手機11),並於步驟S314中傳送一金鑰予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2,做為後續步驟S315中,發話裝置(智慧型手機11)與受話端交換機12進行通話連線之金鑰解密認證使用,由於金鑰之認證方法有諸多習知方式可完成,故在此不另贅述。
前面的說明,為具備網路交換機的裝置(分機)播打未具備網路交換機的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或未具備網路交換機的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播打具備網路交換機的裝置(分機)的示意,而接下來的說明則再揭 露多元分機裝置(包含具備網路交換機的行動裝置)之間經過本發明方法步驟的通話連線方式。
請參考第7A~7B圖係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之通話連線架構示意圖(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播號給另一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如圖所示係由網路交換機13所屬之智慧型手機M2 135撥號給系統內的另一網路交換機14所屬的智慧型手機ZM1 144,網路交換機13所屬之智慧型手機M2 135即為發話端裝置來源,圖中的流程S1~S7係將通話請求由發起到接聽的完整流程簡易地標示解說,其中實線代表習知做法,而虛線則代表本發明之特徵,而最後完成通話連線的流程S7係為經過本發明方法後的全新通話連線方式,為清楚示意已達成通話連線目的,故以實線示意,令 貴審能更清楚明白本發明與習知技術之差異,而示意圖中流程S1~S7的任一個流程中皆包含了本發明前述方法中的數個步驟,在圖示的流程解說中會搭配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步驟輔助說明,合先述明。
圖中示意出網路交換機13、14,可以設定桌上型電話(分機裝置)亦可設定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綁定為分機,如網路交換機13所屬的分機A~C 131~133及行動裝置(本實施例中以智慧型手機為說明)M1~M3 134~136。由於本實施例是由綁定網路交換機13之智慧型手機M2 135為發話端裝置來源發起通話請求,所以該通話請求仍需透過所屬的網路交換機13發送,該網路交換機13收到通話請求後,將該通話請求傳送給雲端伺服器10(流程S2),含括在本發明前述的步驟S10中,當雲端伺服器10判斷系統內該通話請求之發話端裝置來源為網路交換機13所屬的智慧型手機M2 135,另外,流程S2亦含括在本發明步驟S22中,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傳送該通話 請求至雲端伺服器10,請求確認所撥打的該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是否為系統內的有效裝置,雲端伺服器10進行該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是否為有效裝置之確認,本實施例中,該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為有效(因為其所屬的網路交換機14已註冊於雲端伺服器10上),於是雲端伺服器10仍將繼續進行下一步驟S24以判斷該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是否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本實施例中該智慧型手機11具備所屬的網路交換機14(受話端),於是雲端伺服器將會進行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步驟S32:處理該受話裝置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之程序,係包括:步驟S321:雲端伺服器10傳送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即圖示中的流程S3);步驟S322: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接收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之網路位址,依據該網路位址與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即圖示中的流程S4);步驟S323: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傳送所屬之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即圖示中的流程S5);步驟S324: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接收該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之網路位址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20,請求該推播伺服器20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的受話裝置(智慧型手機ZM1 144)(即圖示中的流程S6);步驟S325:受話裝置(智慧型手機ZM1 144)接收通話推播通知後,依據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取得連線(即圖示中的流程S7,包含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建立該受話裝置與該發 話裝置之通話連線),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受話裝置(智慧型手機ZM1 144)因為具備上網的功能,透過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之網路位址而能與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直接連線,相對的,則不需再像習知技術一樣需透過所屬的網路交換機14對接到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即能直接與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進行通話連線。
本發明揭露了不同的發話端裝置發起通話請求給不同的受話端裝置的指定動態網路交換機之方法示意,而最後一種特殊的通話請求態樣則為第8圖係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之通話連線架構示意圖(綁定網路交換機之智慧型手機播號給桌上型分機),綁定網路交換機13之智慧型手機M2 135播號給另一網路交換機14所屬之分機ZA 141,如圖所示,綁定網路交換機13之智慧型手機M2 135為發話端裝置來源發起通話請求,所以該通話請求仍需透過所屬的網路交換機13發送,該網路交換機13收到通話請求後,將該通話請求傳送給雲端伺服器10(即圖示中的流程S2),含括在本發明前述的步驟S10中,當雲端伺服器10判斷系統內該通話請求之發話端裝置來源為網路交換機14所屬的智慧型手機M2 135,另外,流程S2亦含括在本發明步驟S22中,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傳送該通話請求至雲端伺服器10,請求確認所撥打的該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是否為系統內的有效裝置,雲端伺服器10進行該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是否為有效裝置之確認,接下來進行本發明步驟S20的細部步驟S24,判斷該受話裝置(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是否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14,本實施例中該受話裝置(智慧型手機ZM1 144(受話裝置)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14,所以將選擇進行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步驟S32,係包括:步驟S321:雲端伺服器10傳送該 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即圖示中的流程S3);步驟S322: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接收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之網路位址,依據該網路位址與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取得連線,由於是直播分機,於是在發話端網路交換機13與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連線,受話端網路交換機14即可直接派線給分機ZA 141進行通話連線。
另外,系統內的該些網路交換機及該些發受話裝置於註冊在雲端伺服器時,雲端伺服器可建立裝置註冊表格,記錄各別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系統指定碼,該些裝置註冊表格可以陣列形態儲存記錄所有註冊裝置之所需資訊或依各別註冊裝置而各別建置對應表格以記錄所需資訊。
綜合上述,依據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內容,本發明提出一種全新的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的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以節省網路頻寬損耗並增進系統通話連線效能,惟其僅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關於其他更多元的行動功能、人機互動應用,皆不脫離本發明之架構,故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S10~S30‧‧‧步驟說明
S31~S33‧‧‧步驟說明

Claims (12)

  1. 一種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方法,係在一至少具備一雲端伺服器、複數網路交換機及複數發受話裝置之系統下,令發受話端裝置得透過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程序而能與另端發受話裝置間直接進行通話連線,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該雲端伺服器判斷系統內該通話請求之發話端裝置來源;(B)該雲端伺服器判斷受話端裝置之形態及是否為有效裝置,並進行下列步驟:(B1)若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網路交換機(發話端)發送,進行步驟(B2),若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發送,則進行步驟(C1);(B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傳送該通話請求至該雲端伺服器,請求確認該受話裝置是否為系統內之有效裝置;(B3)該雲端伺服器進行該受話裝置是否為有效裝置之確認,若為無效裝置則傳送一無效通話之訊息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拒絕該通話請求;若為有效裝置則進行步驟(B4);(B4)該雲端伺服器判斷該受話裝置是否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若是,進行步驟(B5),若否則進行步驟(B6);(B5)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進行步驟(C2);(B6)傳送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Device ID)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並進行步驟(C3);以及 (C)根據受話端裝置之形態,進行對應的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其中該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係至少包含:(C1)處理當該通話請求係透過該雲端伺服器發送之程序;(C2)處理該受話裝置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之程序;以及(C3)處理該受話裝置不具備所屬之網路交換機(受話端)之程序;藉由上述程序,而可利用推播通知或雲端指令之方式,令其中一端之發受話裝置取得另端發受話裝置之至少包含裝置識別碼(Device ID)及網路位址(IP Address)之資訊,而得以藉由該些資訊與另端發受話裝置之間建立身份確認及通話連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發受話裝置係為桌上型電話或智慧型手機之其中一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智慧型手機安裝有一應用程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網路交換機上安裝有一應用程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步驟(C)中之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C1)係包括:(C1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通話請求至該受話裝置所屬之受話端網路交換機,請求確認該受話裝置是否接受通話;(C12)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確認該受話裝置可接受通話後,傳送該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予該雲端伺服器,若該受話裝置拒絕通話,則傳送拒絕通話之訊息予該雲端伺服器;(C13)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予該發話裝置; (C14)該發話裝置依據該網路位址與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該受話裝置;(C15)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建立該發話裝置與該受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步驟(C12)更包含建立一通話等待序列,該通話等待序列記載該通話請求之相關記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步驟(C12)進一步包含發送一金鑰予該雲端伺服器,該雲端伺服器並於步驟(C13)中將該金鑰傳送予該發話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步驟(C14)更包含傳送一金鑰予該網路交換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步驟(C15)更包含該網路交換機進行一金鑰解密之認證程序,若為正確後即接受該通話邀請並建立該發話裝置與該受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步驟(C)中之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C2)係包括:(C2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C2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接收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依據該網路位址與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發送一通話邀請予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C23)該受話端網路交換機接受該通話邀請後,傳送所屬之該受話裝置之裝 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C24)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接收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請求該推播伺服器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受話裝置;(C25)該受話裝置接收該通話推播通知,依據該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該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C26)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建立該受話裝置與該發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步驟(C)中之指定網路交換機程序(C3)係包括:(C31)該雲端伺服器傳送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予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C32)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編輯一通話推播文件,記錄該受話裝置之裝置識別碼及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之網路位址(IP address)等資訊,並將該通話推播文件傳送至一推播伺服器,請求該推播伺服器傳送通話推播通知及該通話推播文件予對應該裝置識別碼之該受話裝置;(C33)該受話裝置接收該通話推播通知,依據該通話推播文件之內容與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取得連線,並註冊相關資訊及網路位址於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上;(C34)該發話端網路交換機發送通話邀請予該受話裝置,待其接受後建立該受話裝置與該發話裝置之通話連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話推播文件更包含該網路 交換機之系統指定碼。
TW107133727A 2018-09-26 2018-09-26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TWI713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727A TWI713902B (zh) 2018-09-26 2018-09-26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CN201910058411.9A CN110012057B (zh) 2018-09-26 2019-01-22 动态指定网络交换机的通话联机系统与方法
US16/528,392 US10917443B2 (en) 2018-09-26 2019-07-31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assignment of IP-PBX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727A TWI713902B (zh) 2018-09-26 2018-09-26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3946A TW202013946A (zh) 2020-04-01
TWI713902B true TWI713902B (zh) 2020-12-21

Family

ID=6716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727A TWI713902B (zh) 2018-09-26 2018-09-26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7443B2 (zh)
CN (1) CN110012057B (zh)
TW (1) TWI7139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6436B (zh) * 2021-07-27 2022-08-30 上海纳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内部通话方法及系统
TWI801096B (zh) * 2022-01-14 2023-05-01 陳立新 延伸電話交換機通訊功能及連線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8622A1 (en) * 2001-03-21 2002-09-26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long lived addresses in a private network for push messaging to mobile devices
TWI318350B (zh) * 2002-05-31 2009-12-11 Softbank Corp
US7676229B2 (en) * 2006-08-31 2010-03-09 Syniverse Technologies, Inc. Cellular-to-VoIP call establishment systems,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software
CN102984397A (zh) * 2004-02-13 2013-03-20 雅虎公司 用于路由针对某个电话号码的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US20150381820A1 (en) * 2014-06-25 2015-12-31 Enflick Inc. Mobil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3373B1 (en) * 1995-11-01 2001-06-05 Telecom Internet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computer network/internet telephone system
US20040181604A1 (en) * 2003-03-13 2004-09-16 Immonen Pekka 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relevance of push-based content
US8369505B2 (en) * 2010-04-14 2013-02-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all access management
CN103023664B (zh) * 2012-12-04 2016-03-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初始协议网关实现一次下费的方法
US9264299B1 (en) * 2013-03-14 2016-02-16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Transparent PSTN failover
US10560265B2 (en) * 2013-06-08 2020-02-11 Quantumctek Co., Ltd. Mobile secret communications method based on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7623656B (zh) * 2016-07-13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业务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US10567579B2 (en) * 2016-08-24 2020-02-18 Vonage Busin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computerized personal assistant services in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8622A1 (en) * 2001-03-21 2002-09-26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long lived addresses in a private network for push messaging to mobile devices
TWI318350B (zh) * 2002-05-31 2009-12-11 Softbank Corp
CN102984397A (zh) * 2004-02-13 2013-03-20 雅虎公司 用于路由针对某个电话号码的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US7676229B2 (en) * 2006-08-31 2010-03-09 Syniverse Technologies, Inc. Cellular-to-VoIP call establishment systems,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software
US20150381820A1 (en) * 2014-06-25 2015-12-31 Enflick Inc. Mobil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99726A1 (en) 2020-03-26
TW202013946A (zh) 2020-04-01
US10917443B2 (en) 2021-02-09
CN110012057A (zh) 2019-07-12
CN110012057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0521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verbal control of a conference call
US9883044B2 (en) Techniques for a mixed audio conference
CN100583882C (zh) 便于第三方呼叫和设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34309B (zh) 使用会议标识符对会议进行分布式路由
CN101453524B (zh) 一种多媒体业务的实现方法
TWI713902B (zh) 動態指定網路交換機之通話連線系統與方法
JP4672011B2 (ja) Ip電話システム及びip電話方法
WO2014075503A1 (zh) 会议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3056580A1 (zh) 客服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9241129B2 (en) Video calls for external networks
MX2008007134A (es)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voip.
CN101848283A (zh) 呼叫拒接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和终端
US705442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notification
JP4585480B2 (ja) 電話システム及び電話交換装置
JP5094446B2 (ja) 交換装置、転送プログラム及び転送方法
WO2011032396A1 (zh) 一种实现免打扰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219809A1 (zh) 一种呼叫转接的方法和装置
JP5266144B2 (ja) 複数端末通話システム、複数通話提供装置、複数端末通話方法及び複数端末通話プログラム
KR20100090837A (ko) 가상 내선번호를 이용한 다이렉트 접속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5582038B2 (ja) 電話番号処理装置
JP6891771B2 (ja) 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電話制御装置
CN102185986B (zh) 业务登记的方法及设备
KR102248941B1 (ko) 분산형 인터넷전화 시스템
JP2003169134A (ja) VoIPシステムの内線番号管理装置
CN116506178A (zh) 目标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