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791B - 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電池系統 - Google Patents

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電池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791B
TWI712791B TW105132133A TW105132133A TWI712791B TW I712791 B TWI712791 B TW I712791B TW 105132133 A TW105132133 A TW 105132133A TW 105132133 A TW105132133 A TW 105132133A TW I712791 B TWI712791 B TW I7127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ntioned
patent application
reaction part
switch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9647A (zh
Inventor
古內裕治
米田吉弘
向幸市
榊原和征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9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9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79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74Switches in which only the opening movement or only the closing movement of a contact is effected by heating or cooling
    • H01H37/76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4General constructions or structure of low voltage fuses, i.e. below 1000 V, or of fuses where the applicable voltage is not specifi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batteries; for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Fus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針對浸水或自電池之漏液等異常而可安全地使電氣電路開放之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
該液濕感測器具有藉由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2、及配置於反應部2之附近且電阻值伴隨溫度上升而下降之熱敏電阻3。

Description

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電池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偵測液體之滲入之液濕感測器、根據液體之滲入而使電氣電路開放之開關元件、及組入其之電池系統。本案係以於日本2015年10月7日申請之日本案特願2015-199816為基礎而主張優先權,且該申請以參照之方式援用於本案。
近年來,於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等中大多採用鋰離子二次電池。鋰離子二次電池因能量密度高,為了確保使用者及電子機器之安全,一般而言具有如下功能:於電池組內置有過充電保護、過放電保護等若干保護電路,特定情形時遮斷電池組之輸入輸出。然而,於因浸水而電池之正極/負極絕緣嵌合部腐蝕之情形時,電池內部之壓力洩漏,安全閥未正常發揮功能而有引起著火事故之風險。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1-1446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0-162081號公報
有添加針對浸水偵測濕潤跡象之密封件並發出警告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但並非對電池之使用進行限制者,故而有產生因電路基板之浸水引起遷移(絕緣劣化)或因短路引起電路誤動作之虞。又,對於伴隨電池異常之電解液之洩漏亦有產生與上述同等不良狀況之虞。
又,作為電子機器之浸水對策,使用有設置偵測水等液體之感測器,利用自偵測到浸水之該感測器發出之訊號使保護電路作動之方法。例如,提出有具備包含於絕緣基板上隔開特定間隔對向配置之一對電極之偵測部的漏水感測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該漏水感測器於偵測部之電極間為浸水狀態時,因端子部間洩漏而向控制電路輸入訊號,以控制機器之動作。即,該浸水感測器係以向偵測部之液體之流入作為作動條件,故被期望當出現浸水狀態,積極地使液體流入偵測部之構成,另一方面,於控制電路無須作動之浸水狀態以外,為避免誤作動亦需要確保作為感測器之可靠性。
又,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等電池系統中,提出有於電池單元之充放電電路上連接保險絲元件,並利用發熱電阻體之熱將保險絲熔斷而遮斷該充放電電路之方法。例如,於圖30所示之保護電路100中具備切換向發熱電阻體101之通電之FET102、由電池單元串聯及/或並聯而成之電池堆103、監控電池堆103之過充電或過放電等且於電池堆103異常時向FET102輸出控制訊號之控制IC104、及連接於電池堆103之充放電路徑上之保險絲 105。
保護電路100於電池堆103無異常之情形時,利用FET102規制向發熱電阻體101之通電。並且,保護電路100若利用控制IC104偵測到電池堆103之過充電或過放電等異常,則利用FET102向發熱電阻體101通電。藉此,保護電路100利用發熱電阻體101發熱而將保險絲105熔斷,遮斷電池堆103之充放電路徑。
但,保護電路100中,為了控制發熱電阻體101之通電而需要FET102及控制FET102之控制IC104,導致零件件數增加及組裝工時增加,且若因浸水或自電池之漏液等而控制IC104出現故障,有無法將保險絲105熔斷之虞。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習知之實際情況而提出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針對浸水或自電池之漏液等之液濕感測器、針對浸水或自電池之漏液等異常可安全地使電氣電路開放之開關元件、及組入有開關元件之電池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液濕感測器具有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及配置於上述反應部之附近且電阻值伴隨溫度上升而下降之熱敏電阻。
又,本發明之開關元件具備連接於外部電路之可熔導體、發熱電阻體、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及連接於上述發熱電阻體且電阻值伴隨上述反應部之溫度上升而下降之熱敏電阻,且利用通電量因上述熱敏電阻之電阻值之下降而增加之上述發熱電阻體之發熱,將上述可熔導體 熔斷。
又,本發明之電池系統具備電池單元、連接於上述電池單元之充放電路徑上之可熔導體、發熱電阻體、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及連接於上述發熱電阻體之通電路徑上且電阻值伴隨上述反應部之溫度上升而下降之熱敏電阻,且利用通電量因上述熱敏電阻之電阻值之下降而增加之上述發熱電阻體之發熱,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又,本發明之電池系統具備電池單元、連接於上述電池單元之充放電路徑上之可熔導體、發熱電阻體、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電阻值伴隨上述反應部之溫度上升而下降之熱敏電阻、及控制向上述發熱電阻體之通電之電流控制元件,且上述熱敏電阻與上述電流控制元件連接,因上述熱敏電阻之電阻值之下降而上述電流控制元件通電,開始向上述發熱電阻體之通電,利用上述發熱電阻體之發熱而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又,本發明之開關元件具備連接於外部電路之可熔導體、及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且利用上述反應部之發熱而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又,本發明之電池系統具備電池單元、連接於上述電池單元之充放電路徑上之可熔導體、及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且利用上述反應部之發熱而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根據本發明,於因浸水或自電池之漏液等而需要遮斷外部電路之電流路徑之情形時,因與液體接觸之反應部之發熱而感溫部之電氣特性發生變化,向外部電路供給電力。藉此,保護元件作動,或者發熱電阻 體通電並發熱,將保險絲元件熔斷,可遮斷外部電路之電流路徑。
又,根據本發明,於因浸水或自電池之漏液等而需要遮斷外部電路之電流路徑之情形時,因與液體接觸之反應部之發熱而可熔導體熔斷,可將經由該可熔導體通電之外部電路之電流路徑遮斷。
1‧‧‧液濕感測器
2‧‧‧反應部
3‧‧‧熱敏電阻
4‧‧‧電氣電路
5‧‧‧絕緣基板
6‧‧‧第1外部連接電極
7‧‧‧第2外部連接電極
8‧‧‧罩構件
9‧‧‧導入口
10‧‧‧電池組
11‧‧‧保護元件
12‧‧‧電流控制元件
13‧‧‧充電裝置
15‧‧‧電池堆
16‧‧‧充放電控制電路
17‧‧‧電流控制元件
18‧‧‧電流控制元件
19‧‧‧控制部
20‧‧‧保險絲元件
21‧‧‧發熱體引出電極
22‧‧‧第1電極
23‧‧‧第2電極
24‧‧‧發熱電阻體
25‧‧‧發熱體供電電極
26‧‧‧絕緣基板
27‧‧‧玻璃層
28‧‧‧連接用焊料
30‧‧‧開關元件
31‧‧‧保險絲元件
32‧‧‧發熱電阻體
33‧‧‧絕緣基板
34‧‧‧罩構件
35‧‧‧撥水處理部
36‧‧‧導入口
37‧‧‧排出口
38‧‧‧第1電極
39‧‧‧第2電極
40‧‧‧導入槽
41‧‧‧低熔點金屬層
42‧‧‧高熔點金屬層
43‧‧‧第1發熱體電極
44‧‧‧第3外部連接電極
45‧‧‧第4外部連接電極
46‧‧‧撥水處理部
47‧‧‧水溶性密封材
50‧‧‧絕緣層
51‧‧‧發熱體引出電極
52‧‧‧第2發熱體電極
53‧‧‧供電路徑
54‧‧‧通電路徑
60‧‧‧開關元件
61‧‧‧保險絲元件
圖1係表示液濕感測器之概略構成之圖。
圖2係表示液濕感測器之構成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表示使用液濕感測器之電池組之電路構成之圖。
圖4係表示保護元件之圖,(A)係平面圖,(B)係X-X'剖面圖。
圖5係保護元件之電路構成圖,(A)表示保險絲元件之熔斷前,(B)表示保險絲元件之熔斷後。
圖6係表示使用液濕感測器之電池組之電路構成之圖。
圖7係表示開關元件之構成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8係保險絲元件之剖面立體圖。
圖9係表示開關元件之電路構成之圖,(A)表示保險絲元件之熔斷前,(B)表示保險絲元件之熔斷後。
圖10係表示使用開關元件之
Figure 105132133-A0202-12-0005-31
電池組之電路構成之圖。
圖11係表示使用開關元件之電池組之電路構成之圖。
圖12係表示利用玻璃層被覆發熱電阻體之開關元件之構成例之圖,(A)係剖面圖,(B)係平面圖。
圖13係表示將發熱電阻體之供電路徑與保險絲元件之通電路徑分離之 開關元件之構成例的圖,(A)係剖面圖,(B)係平面圖。
圖14係表示將發熱電阻體之供電路徑與保險絲元件之通電路徑分離之開關元件之電路圖。
圖15係表示使用將發熱電阻體之供電路徑與保險絲元件之通電路徑分離之開關元件之電池組之電路構成的圖。
圖16係表示開關元件之殼體之立體圖,(A)表示於頂面形成有導入口之狀態,(B)表示於頂面形成有複數個導入口之狀態,(C)表示於頂面及側面形成有導入口之狀態,(D)表示於頂面及側面形成有複數個導入口之狀態。
圖17係表示使用圓筒狀之罩構件之開關元件之立體圖。
圖18係表示使用形成有排出口之殼體之開關元件之立體圖。
圖19係表示於與反應部之設置位置相同之高度之處設有排出口之開關元件之剖面圖。
圖20係表示使用形成有狹縫狀之導入口及狹縫狀之排出口之殼體之開關元件的立體圖。
圖21係表示使用形成有導入槽之殼體之開關元件之圖,(A)係剖面圖,(B)係外觀立體圖。
圖22係表示使用形成有複數個導入口及導入槽之殼體之開關元件的圖,(A)係剖面圖,(B)係外觀立體圖。
圖23係表示使用形成有至設有反應部之內部而逐漸狹窄化之導入槽之殼體的開關元件之剖面圖。
圖24係表示使用於反應部以外之場所形成有撥水處理部之殼體之開關 元件的剖面圖。
圖25係表示使用以水溶性之絕緣材料將導入口密封之殼體之開關元件的立體圖。
圖26係表示利用水溶性之絕緣材料將導入槽內密封之開關元件之剖面圖。
圖27係表示利用反應部之發熱將可熔導體熔斷之開關元件之分解立體圖。
圖28係表示圖27所示之開關元件之電路圖構成例之圖,(A)表示熔斷前,(B)表示熔斷後之狀態。
圖29係表示使用圖27所示之開關元件之電池系統之電路構成例的圖。
圖30係表示習知之電池組之電路構成之圖。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應用本發明之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及組入開關元件之電池系統。再者,本發明並非僅限定於以下之實施形態,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當然可進行各種變更。又,圖式係示意圖,各尺寸之比率等有時會與實際不同。具體之尺寸等應參考以下之說明而判斷。又,當然圖式相互間亦包含相互之尺寸之關係、比率不同之部分的情況。
[液濕感測器]
如圖1所示,應用本發明之液濕感測器1具有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2、及伴隨反應部2之溫度上升而電氣特性發生變化之感溫部3。反應 部2可使用例如與水反應而發熱之生石灰構成,例如,如圖2所示,配設並保持於絕緣基板5上。作為感溫部3,可使用電阻值伴隨例如反應部2之溫度上升而下降之熱敏電阻或電壓發生變化之二極體、以及帕耳帖元件、熱電偶、雙金屬、溫度感測器等電氣特性具有溫度依存性之電子零件。反應部2與感溫部3藉由相互近接地配置而熱連接,利用反應部2之熱來加熱感溫部3。藉此,感溫部3之電阻值、輸出電壓等電氣特性發生變化。
以下,以使用熱敏電阻3a作為漏液感測器1之感溫部3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熱敏電阻3a係形成於絕緣基板5上,且兩端連接於第1、第2外部連接電極6、7。熱敏電阻3a經由第1、第2外部連接電極6、7而連接於電氣電路4之通電路徑上,且始終用高電阻規制電氣電路4之通電。又,熱敏電阻3a可較佳使用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熱敏電阻或CTR(critical temperature resistor)熱敏電阻。並且,液濕感測器1於反應部2與液體接觸而發熱時,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下降,藉此可使電氣電路4通電。
又,液濕感測器1係利用覆蓋絕緣基板5上之罩構件8而形成殼體。於罩構件8形成有向反應部2導入液體之導入口9。
再者,液濕感測器1較佳為反應部2與熱敏電阻3a重疊配置。例如,液濕感測器1於配置於絕緣基板上之生石灰上重疊配置熱敏電阻3a。藉此,反應部2與熱敏電阻3a熱密接地連接,藉由反應部2發熱而可快速地降低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
[撥水處理]
再者,如圖2所示,液濕感測器1亦可於反應部2以外之場所、或反 應部2及其附近以外之場所設置撥水處理部14。例如,液濕感測器1於反應部2、熱敏電阻3a除外之絕緣基板5之表面5a之露出區域設置撥水處理部14。
撥水處理部14可藉由例如氟系塗佈劑之塗佈、焊錫膏塗佈等公知之手法而形成。
藉此,液濕感測器1可將絕緣基板5上之液體導入作為非撥水區域之反應部2,加快熱敏電阻3a之加熱而可快速地降低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
[液濕感測器之使用例]
如圖3所示,液濕感測器1可組入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之電池組10內之電路而使用。電池組10具有例如由複數個鋰離子二次電池之電池單元構成之電池堆15。
電池組10具備電池堆15、控制電池堆15之充放電之充放電控制電路16、於電池堆15異常時遮斷充電之保護元件11、檢測各電池單元之漏液或淹水等之液濕感測器1、及根據液濕感測器1之檢測結果而控制保護元件11之動作的電流控制元件12。
電池堆15係將用於自漏液或淹水等進行保護之控制用電池單元串聯及/或並聯連接而成者,經由電池組10之正極端子10a、負極端子10b可裝卸地連接於充電裝置13,施加有來自充電裝置13之充電電壓。經充電裝置13充電之電池組10藉由將正極端子10a、負極端子10b連接於利用電池動作之電子機器,而可使該電子機器動作。
充放電控制電路16具備串聯於自電池堆15流向充電裝置 13之電流路徑之2個電流控制元件17、18、以及控制該等電流控制元件17、18之動作的控制部19。電流控制元件17、18係由例如場效應電晶體(以下稱為FET)構成,利用控制部19控制閘極電壓,藉此控制電池堆15之電流路徑之充電方向及/或放電方向之導通與遮斷。控制部19自充電裝置13接受電力供給而動作,根據檢測各電池單元之電壓之未圖示之檢測電路之檢測結果,當電池堆15過放電或過充電時,以遮斷電流路徑之方式控制電流控制元件17、18之動作。
保護元件11例如連接於電池堆15與充放電控制電路16之間之充放電電流路徑上,利用電流控制元件12控制其動作。具體而言,如圖4(A)(B)所示,保護元件11具備絕緣基板26、形成於絕緣基板26上之第1、第2電極22、23、形成於絕緣基板26之表面之發熱電阻體24、被覆發熱電阻體24之玻璃層27、積層於玻璃層27上且與發熱電阻體24連接之發熱體引出電極21、以及經由連接用焊料28涵蓋第1電極22、發熱體引出電極21、及第2電極23而搭載之保險絲元件20。第1、第2電極22、23分別經由城堡型接點(Castellation)而與形成於絕緣基板26之背面之第1、第2外部連接電極22a、23a連接。又,發熱電阻體24連接於發熱體供電電極25,且經由發熱體供電電極25而連接於電流控制元件12。又,發熱電阻體24係藉由發熱體引出電極21電性連接保險絲元件20而連接於保險絲元件20及電池堆15之充放電路徑。
液濕感測器1係感溫部3(熱敏電阻3a)之一端連接於電池堆15,另一端連接於電流控制元件12。並且,液濕感測器1始終利用熱敏電阻3a之高電阻而規制電池堆15向電流控制元件12之通電。又,液濕感 測器1於產生電池單元之漏液或水淹等液濕狀態時,反應部2發熱,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下降,藉此可自電池堆15向電流控制元件12通電。
電流控制元件12例如由FET構成,於變成液濕狀態時,若經由液濕感測器1向電池堆15通電,以電池堆15之電流流入保護元件11之方式進行切換,使保護元件11作動。藉此,電流控制元件12以無關於電流控制元件17、18之開關動作將電池堆15之充放電電流路徑遮斷之方式進行控制。
由如上之構成形成之電池組10中,保護元件11具有如圖5(A)所示之電路構成。即,保護元件11係由經由發熱體引出電極21涵蓋第1、第2電極22、23間串聯之保險絲元件20、及經由保險絲元件20之連接點通電並發熱而將保險絲元件20熔融之發熱電阻體24構成的電路構成。 又,保護元件11中,例如保險絲元件20經由第1、第2外部連接電極22a、23a串聯於電池組10之充放電電流路徑上,發熱電阻體24經由發熱體供電電極25連接於電流控制元件12。保護元件11之第1電極22經由第1外部連接電極22a而連接於電池堆15之一開放端側,第2電極23經由第2外部連接電極23a連接於電池組10之正極端子10a側。
[熔斷步驟]
由此種電路構成形成之液濕感測器1於因電池之漏液或淹水等而需要遮斷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之情形時,液體經由罩構件8之導入口9滲入,因反應部2之發熱使熱敏電阻3a低電阻化,利用自電池堆15通電之電流控制元件12而向保護元件11供給電池堆15之電力。藉此,保護元件11使發熱電阻體24通電並發熱,將組入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上之保險絲元件20 熔斷。因此,電池組10使第1電極22~發熱體引出電極21~第2電極23之間熔斷(圖5(B)),可遮斷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又,藉由保險絲元件20熔斷,向發熱電阻體24之供電亦停止。
[FET省略型]
又,使用液濕感測器1之電池組10亦可省略對保護元件11之作動進行控制之FET,而利用液濕感測器1使保護元件11作動。如圖6所示,該電池組10係液濕感測器1之感溫部3(熱敏電阻3a)將一端連接於保護元件11之發熱電阻體24,另一端連接於電池堆15之開放端。液濕感測器1始終利用熱敏電阻3a之高電阻規制向發熱電阻體24之通電。
並且,液濕感測器1於因電池之漏液或淹水等而需要遮斷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之情形時,液體經由罩構件8之導入口9滲入,因反應部2之發熱而熱敏電阻3a低電阻化,可向保護元件11之發熱電阻體24供給電池堆15之電力。藉此,保護元件11使發熱電阻體24通電並發熱,將組入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上之保險絲元件20熔斷。因此,電池組10使第1電極22~發熱體引出電極21~第2電極23之間熔斷(圖5(B)),可遮斷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又,藉由保險絲元件20熔斷,向發熱電阻體24之供電亦停止。
再者,本發明之液濕感測器1並不限於用於鋰離子二次電池之電池組之情形,當然可應用於需要利用電氣訊號遮斷電流路徑之各種用途。又,液濕感測器1除了熱敏電阻3a以外,亦可使用構成感溫部3之具備具有溫度依存性之電氣特性之各種電子零件,根據該電氣特性之變化,可適當地控制與液濕感測器1連接之電氣電路之通電。
[第1開關元件]
繼而,對使用液濕感測器1形成之開關元件30進行說明。圖7係開關元件30之分解立體圖。開關元件30係藉由配設於外部電路之通電路徑上而將該外部電路之導通遮斷者,藉由內置液濕感測器1,而偵測淹水或電池漏液等浸水狀態,藉此適當地進行通電路徑之遮斷者。又,開關元件30可利用回焊等而可安裝地形成於形成有外部電路之電路基板上。
開關元件30具備連接於外部電路之保險絲元件31、發熱電阻體32、構成液濕感測器1之反應部2及感溫部3。又,開關元件30係利用設有保險絲元件31、發熱電阻體32、感溫部3之絕緣基板33、及覆蓋絕緣基板33上之罩構件34而形成殼體。於罩構件34形成有向反應部2導入液體之導入口36。以下,以使用熱敏電阻3a作為漏液感測器1之感溫部3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
[絕緣基板]
絕緣基板33係使用例如氧化鋁、玻璃陶瓷、富鋁紅柱石、氧化鋯等具有絕緣性之構件,形成為例如大致方形狀。絕緣基板33除此以外亦可使用用於玻璃環氧基板、酚基板等印刷電路板的材料。
於絕緣基板33之相對向之兩端部形成有第1、第2電極38、39。第1、第2電極38、39分別利用Ag或Cu等之導電圖案而形成。又,第1、第2電極38、39係自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經由未圖示之城堡型接點而與形成於背面33b之第1、第2外部連接電極38a、39a連續。開關元件30係藉由將形成於背面33b之第1、第2外部連接電極38a、39a連接於安裝開關元件30之外部電路基板所設之連接電極,而將保險絲元件31組入形 成於電路基板上之電流路徑之一部分。
又,於絕緣基板33藉由配設並保持例如生石灰而形成反應部2。又,絕緣基板33係藉由於反應部2重疊配置熱敏電阻3而構成液濕感測器1。
[發熱電阻體]
發熱電阻體32係電阻值相對較高且若通電則發熱之具有導電性之構件,例如由鎳鉻合金、W、Mo、Ru等或包含該等之材料構成。可將該等之合金或者組成物、化合物之粉狀體與樹脂黏合劑等混合形成漿狀物,將其利用網版印刷技術於絕緣基板33上圖案形成,並進行煅燒等,藉此形成發熱電阻體32。
發熱電阻體32係與保險絲元件31重疊,若通電則發熱,將保險絲元件31熔斷。發熱電阻體32藉由使一端連接於熱敏電阻3a,而始終被規制通電及發熱。並且,發熱電阻體32藉由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之下降而通電量增加並發熱,可將保險絲元件31熔斷。又,發熱電阻體32藉由與保險絲元件31重疊而電性、熱連接。
[保險絲元件]
開關元件30係自第1電極38跨及第2電極39而使用連接用焊料28連接有保險絲元件31。保險絲元件31於通常使用時使第1、第2電極38、39間導通,構成組入有開關元件30之外部電路之電流路徑之一部分。並且,保險絲元件31於超過額定之電流通電而自發熱(焦耳熱)熔斷,或者利用發熱電阻體32之發熱而熔斷,將第1、第2電極38、39間遮斷。
保險絲元件31具有特定之額定電流值,若發熱電阻體32之 發熱或超過額定電流值之電流而通電則自發熱並快速熔斷。保險絲元件31較佳為以選自鎳、錫、鉛之任一種為主成分。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主成分係指以材料總質量為基準占50wt%以上之成分。
又,保險絲元件31亦可具有將低熔點金屬層41與高熔點金屬層42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低熔點金屬較佳使用無Pb焊料等焊料,高熔點金屬較佳使用Ag、Cu或以該等為主成分之合金等。藉由含有高熔點金屬與低熔點金屬,對開關元件30進行回焊安裝之情形時,即便回焊溫度超過低熔點金屬層之熔融溫度,而低熔點金屬熔融,保險絲元件31亦不會熔斷。
如圖8所示,保險絲元件31亦可將內層設為低熔點金屬,將外層設為高熔點金屬。藉由使用內層之低熔點金屬層41之全表面被外層之高熔點金屬層42被覆之可熔導體,即便使用熔點低於回焊溫度之低熔點金屬之情形時,回焊安裝時亦可抑制內層之低熔點金屬向外部之流出。又,熔斷時內層之低熔點金屬熔融,亦會使外層之高熔點金屬熔蝕(焊料腐蝕),從而可加快熔斷。
熱敏電阻3a係一端連接於發熱電阻體32,另一端連接於第1發熱體電極43。第1發熱體電極43形成於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上,經由城堡型接點而與形成於絕緣基板33之背面33b之第1發熱體供電電極(未圖示)連續。並且,熱敏電阻3a利用高電阻而規制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
並且,開關元件30係利用反應部2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使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下降,藉此增加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量,利用發熱電阻體32之發熱將保險絲元件31熔斷。藉此,開關元件30可遮斷外部電 路之通電路徑。
又,如上述般,液濕感測器1係將反應部2與熱敏電阻3a重疊而配置。藉此,反應部2與熱敏電阻3a熱密接地連接,藉由反應部2發熱,而可快速降低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
[罩構件]
又,開關元件30係於設有保險絲元件31之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上,安裝有保護內部且防止熔融之保險絲元件31飛散之罩構件34。罩構件34可利用各種工程塑膠、陶瓷等具有絕緣性之構件而形成。罩構件34係藉由絕緣性接著劑而連接於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上,藉此覆蓋保險絲元件31。
又,罩構件34形成有向設於絕緣基板33之反應部2導入液體之導入口36。
此種開關元件30具有如圖9(A)所示之電路構成。即,開關元件30係由涵蓋第1、第2電極38、39間串聯之保險絲元件31、以及經由保險絲元件31之連接點通電並發熱而將保險絲元件31熔融之發熱電阻體32構成的電路構成。又,開關元件30形成第1發熱體電極43、感溫部3(熱敏電阻3a)、發熱電阻體32、及保險絲元件31之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路徑。又,開關元件30藉由將第1、第2電極38、39連接於電源電路等外部電路之開放端,而將保險絲元件31組入該外部電路之通電路徑上。
如圖10所示,開關元件30可組入例如上述鋰離子二次電池之電池組10內之電路而使用。開關元件30係使第1發熱體電極43連接於向發熱電阻體32通電之電池堆15之一開放端,且利用熱敏電阻3a規制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又,開關元件30係使第1電極38連接於電池堆15 之另一開放端側,並將第2電極39連接於電池組10之正極端子10a側,藉此將保險絲元件31組入該外部電路之通電路徑上。
並且,開關元件30於自設於罩構件34之導入口36滲入液體,反應部2與液體接觸而發熱時,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下降,藉此自電池堆15通電,可使發熱電阻體32發熱。藉此,開關元件30使組入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上之保險絲元件31熔融,保險絲元件31之熔融導體被引向潤濕性高之發熱體引出電極21及第1、第2電極38、39,藉此將保險絲元件31熔斷。因此,如圖9(B)所示,開關元件30可遮斷電池堆15之充放電路徑。
此處,開關元件30係藉由將保險絲元件31連接於發熱電阻體32而構成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路徑之一部分。因此,開關元件30於保險絲元件31熔融而與外部電路之連接被遮斷時,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路徑亦被遮斷,故而可停止發熱。
[撥水處理]
再者,如圖7所示,開關元件30亦可於反應部2以外之場所、或反應部2及其附近以外之場所設置撥水處理部35。例如,開關元件30於反應部2、發熱電阻體32、第1、第2電極38、39、第1發熱體電極43、熱敏電阻3a除外之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之露出區域,設置撥水處理部35。
撥水處理部35可藉由例如氟系塗佈劑之塗佈、焊錫膏塗佈等公知之手法而形成。
藉此,開關元件30可將絕緣基板33上之液體導入作為非撥水區域之反應部2,加快熱敏電阻3a之加熱,而可促進保險絲元件31之熔 斷。
[FET開關]
又,如圖11所示,開關元件30亦可將感溫部3(熱敏電阻3a)連接於電池堆15與FET等電流控制元件12之間,將發熱電阻體32之一端連接於電流控制元件12。該情形時,熱敏電阻3a係一端經由第3外部連接電極44連接於電池堆15之開放端,且另一端經由第4外部連接電極45而連接於電流控制元件12。並且,開關元件30始終利用熱敏電阻3a之高電阻而規制自電池堆15向電流控制元件12之通電。又,發熱電阻體32使一端經由第1發熱體電極43連接於電流控制元件12,規制自電池堆15之通電。
並且,開關元件30於產生電池單元之漏液或淹水等液濕狀態時自設於罩構件34之導入口36滲入液體,反應部2與液體接觸而發熱。藉此,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下降,藉此自電池堆15向電流控制元件12通電。電流控制元件12係以向發熱電阻體32供給電池堆15之電力之方式進行切換,藉此開關元件30使發熱電阻體24通電並發熱,將組入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上之保險絲元件31熔斷,從而可遮斷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又,藉由保險絲元件31熔斷,向發熱電阻體32之供電亦停止。
[絕緣層/發熱體引出電極]
再者,如圖12所示,開關元件30亦可以覆蓋發熱電阻體32之方式設置絕緣層50,且以隔著該絕緣層50與發熱電阻體32對向之方式形成發熱體引出電極51。發熱體引出電極51藉由與保險絲元件31重疊而連接,藉此發熱電阻體32介隔絕緣層50及發熱體引出電極51而與保險絲元件31重疊。絕緣層50用於實現發熱電阻體32之保護及絕緣,且將發 熱電阻體32之熱有效率地傳遞至保險絲元件31,例如由玻璃層構成。再者,開關元件30為了將發熱電阻體32之熱有效率地傳遞至保險絲元件31,亦可於發熱電阻體32與絕緣基板33之間積層絕緣層50。
該情形時,發熱電阻體32使一端連接於發熱體引出電極51,使另一端經由熱敏電阻3a而連接於第1發熱體電極43。發熱體引出電極51具有形成於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上且與發熱電阻體32連接之下層部51a、以及與發熱電阻體32對向地積層於絕緣層50上且與保險絲元件31連接之上層部51b。藉此,發熱電阻體32經由發熱體引出電極51而與保險絲元件31電性連接。又,發熱電阻體32經由絕緣層50及發熱體引出電極51而與保險絲元件31熱連接。再者,發熱體引出電極51隔著絕緣層50與發熱電阻體32對向配置,藉此可被加熱,將保險絲元件31熔融,且容易使熔融導體凝集。
又,開關元件30藉由使保險絲元件31與發熱體引出電極51連接,而構成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路徑之一部分。因此,開關元件30於保險絲元件31熔融而與外部電路之連接遮斷時,向發熱電阻體32之通電路徑亦被遮斷,故而可停止發熱。
[通電路徑/供電路徑]
又,應用本發明之開關元件亦可將保險絲元件31之通電路徑、與向發熱電阻體32之供電路徑分開。例如,圖13所示之開關元件30將發熱電阻體32隔著絕緣層50與保險絲元件31重疊,藉此與保險絲元件31電性獨立且熱連接。又,發熱電阻體32使一端連接於熱敏電阻3a,使另一端連接於第2發熱體電極52。第2發熱體電極52形成於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上, 經由城堡型接點而與形成於絕緣基板33之背面33b之第2發熱體供電電極(未圖示)連續。
再者,圖13所示之開關元件30亦可將發熱電阻體32形成於與形成第1、第2電極38、39之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相反之側之背面33b,或者亦可於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與保險絲元件31或熱敏電阻3a鄰接形成。又,開關元件30亦可將發熱電阻體32形成於絕緣基板33之內部。
如圖14所示,此種開關元件30形成第1發熱體電極43、感溫部3(熱敏電阻3a)、發熱電阻體32、第2發熱體電極52之向發熱電阻體32之供電路徑53。該發熱電阻體32之供電路徑53使第1、第2發熱體電極43、52連接於供電電路,且利用熱敏電阻3a規制通電。又,開關元件30涵蓋第1、第2電極38、39間而形成保險絲元件31之通電路徑54。該通電路徑54使第1、第2電極38、39連接於外部電路之開放端,藉此組入該外部電路之通電路徑上。
並且,開關元件30於反應部2與液體接觸而發熱,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下降,藉此使供電路徑53通電,可使發熱電阻體32發熱。藉此,開關元件30利用發熱電阻體32之熱將保險絲元件31熔斷,可遮斷外部電路。
又,如圖15所示,開關元件30亦可使向發熱電阻體32之供電路徑31與保險絲元件31之通電路徑32並聯。於圖15所示之構成中,開關元件30於反應部2與液體接觸而發熱時,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下降,藉此使供電路徑31通電,可使發熱電阻體32發熱。藉此,開關元件30利用發熱電阻體32之熱將保險絲元件31熔斷,可遮斷外部電路。
再者,上述第1、第2電極38、39、發熱體引出電極51及第1、第2發熱體電極43、52較佳藉由例如Ag或Cu等之導電圖案形成,且適當地於表面形成Sn鍍覆、Ni/Au鍍覆、Ni/Pd鍍覆、Ni/Pd/Au鍍覆等保護層。藉此,可防止表面氧化,且可抑制保險絲元件31之連接用焊料28等連接材料對第1、第2電極38、39、發熱體引出電極51及第1、第2發熱體電極43、52之腐蝕。
[殼體]
繼而,對液濕感測器1及開關元件30之殼體進行說明。以下,說明開關元件30之殼體,但液濕感測器1亦可具有同樣之構成。如上述般,開關元件30利用絕緣基板33、及連接於絕緣基板33上之罩構件34而構成殼體。開關元件30藉由設置罩構件34,可保護保險絲元件31、反應部2及感溫部3免受外部機械干擾等,且當保險絲元件31自發熱伴隨電弧放電產生熔斷時,可防止熔融金屬向周圍飛散。
於罩構件34設有向反應部2導入液體之導入口36。開關元件30經由設於罩構件34之導入口36向反應部2流入液體,藉此將保險絲元件31不可逆地遮斷。
例如,如圖16(A)所示,罩構件34由多面體構成,於一面設有一個導入口36。開關元件30作為於形成有外部電路之電路基板安裝之晶片零件而形成之情形時,較佳為於與殼體之安裝面相反側之罩構件34之頂面34a設置導入口36。藉由於頂面34a設置導入口36,變成浸水狀態時有效率地將液體引入殼體內且保持於反應部2,從而可遮斷保險絲元件31。當然,罩構件34亦可於頂面34a以外之面、例如側面34b形成導入口 36。又,如圖16(B)所示,罩構件34可於頂面34a形成複數個導入口36,或者亦可於側面34b形成複數個導入口36。罩構件34藉由設置複數個導入口36,可更容易地將液體導入反應部2。
又,例如,如圖16(C)所示,罩構件34由多面體構成,亦可於複數個面、例如頂面34a與側面34b設置導入口36。又,如圖16(D)所示,罩構件34於複數個面分別形成一個或複數個導入口36。
又,開關元件30亦可將罩構件34形成為筒狀,於任意位置以任意個數形成導入口36。圖17係將罩構件34形成為圓筒狀且涵蓋全周形成有複數個導入口36之開關元件30之外觀立體圖。罩構件34亦可形成為中空之多角柱狀。藉由將罩構件34形成為中空之圓柱狀、角柱狀,而可不受與開關元件30之配置相應之面或角度、液體之滲入路徑等左右地形成導入口36。
再者,圖17所示之開關元件30係使用於向保險絲元件31通電之第1外部連接電極38a及第2外部連接電極39a、以及與第1發熱體電極43連接之第1發熱體供電電極43a自罩構件34之外周面突出而形成。
又,罩構件34亦可形成將自導入口36滲入之液體排出之排出口。圖18係表示於由多面體構成之罩構件34之頂面34a形成導入口36、且於側面34b形成排出液體之排出口37之開關元件30的外觀立體圖。藉由形成排出口37,可防止液體大量滲入開關元件30內而反應部2及感溫部3冷卻,阻礙熱敏電阻3a之電阻值之下降等、阻礙感溫部3之電氣特性之變化,使得保險絲元件31之熔斷作用延遲等事態。
再者,排出口37較佳為形成得較導入口36小。藉由使排出 口37相對較小,可防止因滲入開關元件30內之液體過剩排出,反而延遲反應部2之發熱作用、保險絲元件31之熔斷之事態。
又,排出口37較佳設於與反應部2之設置位置相同之高度、或較反應部2之設置位置更上方。例如,如圖19所示,於將罩構件34形成為多面形狀,且作為安裝於電路基板之晶片零件形成的情形時,排出口37較佳設於與罩構件34之側面34b之反應部2之設置位置相同的高度或設於上方。藉此,滲入開關元件30內之液體會排出高出反應部2上方之滲入量,其他殘留於反應部2,故而可確保反應部2之作用,且可防止因大量滲入開關元件30內之液體而反應部2及感溫部3冷卻,反應部2之發熱作用、保險絲元件31之熔斷延遲之事態。
再者,導入液體之導入口36及排出液體之排出口37可為圓形、矩形等,其等之形狀並無限制。又,如圖20所示,導入口36及排出口37亦可形成為狹縫狀。藉由將導入口36形成為狹縫狀,可更大範圍地導入液體,可使反應部2快速反應而熔斷保險絲元件31。又,藉由將排出口37形成為狹縫狀,可將滲入開關元件30內之多餘液體快速排出,從而可防止反應部2之發熱作用、保險絲元件31之熔斷之進行延遲的事態。
又,罩構件34亦可與頂面34a設置狹縫狀之導入口36,且設置向反應部2導入液體之導入槽40。如圖21(A)(B)所示,導入槽40係槽壁40a自形成於頂面34a之導入口36延伸至反應部2之附近為止。藉此,開關元件30可使滲入導入口36之液體不會流入反應部2以外之場所,而是確切地導入反應部2。又,開關元件30可防止滲入導入口36之液體在殼體內散逸,反應部2之發熱作用、保險絲元件31之熔斷之進行延遲的事 態。
又,如圖21(B)所示,罩構件34亦可使導入槽40延伸至側面34b為止,與形成於側面34b之排出口37連續。藉此,開關元件30可將自導入口36滲入之液體有效率地導入反應部2,且將過剩液體有效率地自排出口37排出。
再者,如圖22(A)(B)所示,導入槽40亦可形成複數個。藉由形成複數個導入槽40,可涵蓋反應部2之整個寬度而導入液體。
又,如圖23所示,導入槽40亦可自面朝頂面34a之導入口36之開口部涵蓋設有反應部2之內部而逐漸狹窄化。藉由使導入槽40伴隨靠近反應部2而狹窄化,可將自導入口36之開口部滲入之液體利用毛細管現象有效率地導入反應部2。
又,開關元件30亦可於反應部2以外之場所實施撥水處理,將液體引導至反應部2。例如,如圖24所示,開關元件30亦可於導入口36、或導入口36及導入槽40之槽壁40a形成實施撥水處理後之撥水處理部46。撥水處理部46可藉由例如氟系塗佈劑之塗佈、焊錫膏塗佈等公知之手法而形成。
藉此,開關元件30可將自導入口36滲入之液體有效率地導入反應部2。又,藉由於導入口36或導入槽40實施撥水處理,於開關元件30應作動之浸水狀態以外,會彈開少量之液體使其不滲入開關元件30內,故而亦可防止誤作動,確保作為感測器或開關之可靠性。
又,開關元件30亦可於罩構件34之內壁實施撥水處理。藉由對罩構件34之內壁實施撥水處理,亦可將滲入開關元件30內之液體有效 率地導入反應部2,使反應部2快速作用。
又,如圖25所示,開關元件30亦可藉由將利用由液體溶解之水溶性密封材47形成之片材體貼附於頂面34a而將導入口36閉塞。又,如圖26所示,開關元件30亦可利用由液體溶解之水溶性密封材47將導入槽40閉塞。作為水溶性密封材47,列舉例如瓊脂、明膠等天然聚合物、纖維素、澱粉等半合成聚合物、聚乙烯醇等合成聚合物等。該等係藉由與液體接觸而收縮或者溶解。再者,若變成高分子量則不會溶解而是膨脹之性質變強,故而較佳為調整聚合度後使用。又,於使用如方糖之水溶性之固形物作為液溶性材料之情形時,藉由與液體接觸而溶解、或者體積減少。
又,於假定填充於電池單元之碳酸乙二酯等電解液作為液體,對應於電解液洩漏而作動之開關元件之情形時,作為水溶性密封材47之材料,可使用ABS、聚丙烯腈、聚偏二氟乙烯、或者PET、PTT、PEN等飽和聚酯等。該等水溶性材料亦有若變成高分子量則溶解速度下降而開關元件30之反應速度下降之情形,故而於反應速度優先之情形時,較佳為調整聚合度後使用。
藉由利用水溶性密封材47將導入口36或導入槽40閉塞,於開關元件30應作動之浸水狀態以外,會彈開少量之液體使其不滲入開關元件30內,故而亦可防止誤作動,確保作為感測器或開關之可靠性。
[第2開關元件]
繼而,對第2開關元件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對與上述液濕感測器1及開關元件30相同之構件附加相同符號,且省略其詳細說明。圖27係開關元件60之分解立體圖。開關元件60係藉由配設於外部電 路之通電路徑上而將該外部電路之導通遮斷者。開關元件60具備連接於外部電路之保險絲元件61、及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之反應部2,且利用反應部2之發熱而將保險絲元件61熔斷。
又,開關元件60係利用設有保險絲元件61及反應部2之絕緣基板33、及覆蓋絕緣基板33上之罩構件34而形成殼體。於罩構件34形成有向反應部2導入液體之導入口36。於絕緣基板33之相對向之兩端部,形成有第1、第2電極38、39。開關元件60係將與第1、第2電極38、39連續之第1、第2外部連接電極38a、39a,連接於設於安裝有開關元件60之外部電路基板之連接電極,藉此將保險絲元件61組入形成於電路基板上之電流路徑之一部分。
又,於絕緣基板33,藉由配設並保持例如生石灰而形成反應部2。藉由於反應部2之附近配置保險絲元件61,而將反應部2與保險絲元件61熱連接。例如反應部2係與保險絲元件61重疊而配置。
[保險絲元件]
開關元件60係自第1電極38跨及第2電極39而利用連接用焊料連接有保險絲元件61。保險絲元件61於通常使用時使第1、第2電極38、39間導通,構成組入有開關元件60之外部電路之電流路徑之一部分。並且,保險絲元件61因超過額定之電流通電而自發熱(焦耳熱)並熔斷,或者利用反應部2之發熱而熔斷,將第1、第2電極38、39間遮斷。
保險絲元件61具有特定之額定電流值,因反應部2之發熱或超過額定電流值之電流通電而自發熱,而快速熔斷。保險絲元件61較佳以選自鎳、錫、鉛之任一種為主成分。再者,保險絲元件61係與上述保險 絲元件31同樣地,亦可具有使低熔點金屬層41與高熔點金屬層42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
此種開關元件60具有圖28(A)所示之電路構成。即,開關元件60係由涵蓋第1、第2電極38、39間串聯之保險絲元件61、及利用液濕發熱而將保險絲元件61熔融之反應部2構成的電路構成。又,開關元件60係使第1、第2電極38、39連接於電源電路等外部之電氣電路4之開放端,將保險絲元件61組入該電氣電路4之通電路徑上,流通額定電流,使電氣電路4通電。
並且,開關元件60於保險絲元件61流通超過額定之電流之情形時自發熱(焦耳熱),且液體滲入開關元件60之內部之情形時利用反應部2之發熱,而保險絲元件61熔斷,遮斷電氣電路4(圖28(B))。
如圖29所示,開關元件60可組入例如上述鋰離子二次電池之電池組10內之電路而使用。開關元件60係使第1電極38連接於電池堆15之另一開放端側,使第2電極39連接於電池組10之正極端子10a側,藉此將保險絲元件61組入該外部電路之通電路徑上。
並且,開關元件60於自設於罩構件34之導入口36滲入液體,反應部2與液體接觸而發熱時,組入於電池組10之電流路徑上之保險絲元件61熔融,保險絲元件61之熔融導體被引向潤濕性高之第1、第2電極38、39,藉此將保險絲元件61熔斷。因此,如圖28(B)所示,開關元件60可遮斷電池堆15之充放電路徑。
[撥水處理]
再者,如圖27所示,開關元件60亦可與上述開關元件30同樣地,於 反應部2以外之場所、或反應部2及其附近以外之場所設置撥水處理部35。例如,開關元件60於反應部2、第1、第2電極38、39除外之絕緣基板33之表面33a之露出區域設置撥水處理部35。
藉此,開關元件60可將絕緣基板33上之液體導入作為非撥水區域之反應部2,從而可加快保險絲元件61之加熱,促進熔斷。
再者,於開關元件60中,亦與上述開關元件30同樣地,構成殼體之罩構件34由多面體構成,且於一面設有一個導入口36(參照圖16(A))。又,罩構件34可於頂面34a形成複數個導入口36(參照圖16(B)),或者亦可於側面34b形成複數個導入口36。又,罩構件34亦可於複數個面、例如頂面34a及側面34b設置導入口36(參照圖16(C))。又,罩構件34亦可於複數個面分別形成一個或複數個導入口36(參照圖16(D))。
又,開關元件60亦可與開關元件30同樣地,將罩構件34形成為筒狀,於任意位置、以任意個數形成導入口36(參照圖17)。
又,開關元件60亦可與開關元件30同樣地,於罩構件34形成將自導入口36滲入之液體排出之排出口37(參照圖18)。又,排出口37較佳設於與反應部2之設置位置相同的高度、或較反應部2之設置位置更上方(參照圖19)。再者,導入液體之導入口36及排出液體之排出口37可為圓形、矩形等,其等之形狀並無限制。又,導入口36及排出口37亦可形成為狹縫狀(參照圖20)。
又,開關元件60亦可與開關元件30同樣地,於罩構件34之頂面34a設置狹縫狀之導入口36,且設置向反應部2導入液體之導入槽40(參照圖21(A)(B))。
再者,導入槽40亦可形成複數個(參照圖22(A)(B))。又,導入槽40亦可自面朝頂面34a之導入口36之開口部至設有反應部2之內部而逐漸狹窄化(參照圖23)。藉由使導入槽40伴隨靠近反應部2而狹窄化,可將自導入口36之開口部滲入之液體利用毛細管現象有效率地導入反應部2。
又,開關元件60亦可與開關元件30同樣地,於反應部2以外之場所實施撥水處理,將液體引導至反應部2(參照圖24)。開關元件60亦可於導入口36、或導入口36及導入槽40之槽壁40a形成實施撥水處理後之撥水處理部46。撥水處理部46可藉由例如氟系塗佈劑之塗佈、焊錫膏塗佈等公知之手法而形成。
藉此,開關元件60可將自導入口36滲入之液體有效率地導入反應部2。又,藉由於導入口36或導入槽40實施撥水處理,於開關元件60應作動之浸水狀態以外,會彈開少量之液體使其不滲入開關元件60內,故而亦可防止誤作動,確保作為感測器或開關之可靠性。
又,開關元件60亦可與開關元件30同樣地,於罩構件34之內壁實施撥水處理。藉由於罩構件34之內壁實施撥水處理,亦可將滲入開關元件60內之液體有效率地導入反應部2,使反應部2快速作用。
又,開關元件60亦可與開關元件30同樣地,藉由將利用由液體溶解之水溶性密封材47形成之片材體貼附於頂面34a而將導入口36閉塞(參照圖25)。又,開關元件60亦可與開關元件30同樣地,利用由液體溶解之水溶性密封材47將導入槽40閉塞(參照圖26)。
藉由利用水溶性密封材47將導入口36或導入槽40閉塞, 於開關元件60應作動之浸水狀態以外,會彈開少量之液體使其不滲入開關元件60內,故而亦可防止誤作動,確保作為感測器或開關之可靠性。
1‧‧‧液濕感測器
2‧‧‧反應部
3‧‧‧熱敏電阻
4‧‧‧電氣電路
6‧‧‧第1外部連接電極
7‧‧‧第2外部連接電極

Claims (40)

  1. 一種液濕感測器,其具有:反應部,其藉由與液體接觸而發熱;及感溫部,其伴隨上述反應部之溫度變化而電氣特性發生變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濕感測器,其中上述反應部具有氧化鈣(CaO:生石灰),上述液體以水為主成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濕感測器,其中上述反應部與上述感溫部重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濕感測器,其中上述感溫部係熱敏電阻、二極體、帕耳帖元件、熱電偶、雙金屬或溫度感測器。
  5. 一種開關元件,其具備:可熔導體,其連接於外部電路;發熱電阻體;反應部,其藉由與液體接觸而發熱;及感溫部,其連接於上述發熱電阻體,伴隨上述反應部之溫度變化而電氣特性發生變化;且利用通電量因上述感溫部之電氣特性之變化而增加之上述發熱電阻體之發熱,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反應部具有氧化鈣(CaO:生石灰),上述液體係以水為主成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反應部與上述感溫部重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感溫部係熱敏電阻、二極體、帕耳帖元件、熱電偶、雙金屬或溫度感測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可熔導體連接於電源電路,上述發熱電阻體電性連接於上述可熔導體之通電路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可熔導體連接於電源電路,上述發熱電阻體係與上述可熔導體並聯於電源電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開關元件,其進而具備內置有上述可熔導體、上述發熱電阻體、上述反應部、上述感溫部之殼體,上述殼體設有向上述反應部導入上述液體之導入口。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由多面體構成,且於一個或複數個面設有一個或複數個上述導入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形成為筒狀,且於側面形成有一個或複數個上述導入口。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於上述殼體設有將流入之上述液體排出之排出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排出口係設於與設有上述反應部之位置相同之高度、或較上述設有反應部之位置更上方。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口設有向上述反應 部導入上述液體之導入槽。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槽係自上述導入口之開口部往內部而逐漸狹窄化。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於上述導入口實施撥水處理。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於上述導入槽實施撥水處理。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於內壁實施撥水處理。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口係被可由上述液體溶解之液溶性材料閉塞。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槽配置有可由上述液體溶解之液溶性材料。
  23. 一種電池系統,其具備:電池單元;可熔導體,其連接於上述電池單元之充放電路徑上;發熱電阻體;反應部,其與液體接觸而發熱;及感溫部,其連接於上述發熱電阻體之通電路徑上,伴隨上述反應部之溫度變化而電氣特性發生變化;且利用通電量因上述感溫部之電氣特性之變化而增加之上述發熱電阻體之發熱,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24. 一種電池系統,其具備:電池單元;可熔導體,其連接於上述電池單元之充放電路徑上;發熱電阻體;反應部,其藉由與液體接觸而發熱;感溫部,其伴隨上述反應部之溫度變化而電氣特性發生變化;及電流控制元件,其控制向上述發熱電阻體之通電;且上述感溫部與上述電流控制元件連接,因上述感溫部之電氣特性之變化而上述電流控制元件通電,開始向上述發熱電阻體之通電,利用上述發熱電阻體之發熱而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25. 一種開關元件,其具備:可熔導體,其連接於外部電路;及反應部,其藉由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且利用上述反應部之發熱而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反應部具有氧化鈣(CaO:生石灰),上述液體以水為主成分。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或26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反應部與上述可熔導體重疊。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或26項之開關元件,其進而具備內置上述可熔導體及上述反應部之殼體, 上述殼體設有向上述反應部導入上述液體之導入口。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由多面體構成,且於一個或複數個面設有一個或複數個上述導入口。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形成為筒狀,且於側面形成有一個或複數個上述導入口。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開關元件,其中於上述殼體設有將流入之上述液體排出之排出口。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排出口係設於與上述設有反應部之位置相同之高度、或較上述設有反應部之位置更上方。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口設有向上述反應部導入上述液體之導入槽。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槽係自上述導入口之開口部往內部而逐漸狹窄化。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於上述導入口實施撥水處理。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於上述導入槽實施撥水處理。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殼體係於內壁實施撥水處理。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口係被可由上述液體溶解之液溶性材料閉塞。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開關元件,其中上述導入槽配置有可由上述 液體溶解之液溶性材料。
  40. 一種電池系統,其具備:電池單元;可熔導體,其連接於上述電池單元之充放電路徑上;及反應部,其藉由與液體接觸而發熱;且利用上述反應部之發熱而將上述可熔導體熔斷。
TW105132133A 2015-10-07 2016-10-05 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電池系統 TWI712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9816A JP6708388B2 (ja) 2015-10-07 2015-10-07 液濡れセンサー、スイッチ素子、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JP2015-199816 2015-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9647A TW201809647A (zh) 2018-03-16
TWI712791B true TWI712791B (zh) 2020-12-11

Family

ID=5848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133A TWI712791B (zh) 2015-10-07 2016-10-05 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電池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08388B2 (zh)
KR (1) KR102024488B1 (zh)
CN (1) CN108028154B (zh)
TW (1) TWI712791B (zh)
WO (1) WO20170614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7735A (zh) * 2017-05-04 2018-11-1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箱体防水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JP7018786B2 (ja) 2018-02-27 2022-02-14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保護回路、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11969168B (zh) * 2019-05-20 2023-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474087A (zh) * 2019-08-14 2019-11-19 润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液报警功能的新型锂电池
JP7443144B2 (ja) * 2020-04-17 2024-03-0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保護素子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21190294A (ja) * 2020-05-29 2021-12-1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保護素子
CN112524389A (zh) * 2020-11-17 2021-03-1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管路、漏液检测装置、液冷管路系统和电池包
JP7487098B2 (ja) * 2020-12-28 2024-05-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保護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US11482872B2 (en) * 2021-01-08 2022-10-25 Google Llc Battery protection systems for detecting conductive liquid ingress and associ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JP7215611B1 (ja) 2022-02-01 2023-01-3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街灯
CN116386282A (zh) * 2023-03-24 2023-07-0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变电站边坡水位浸渍的预防报警装置及敷设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3633A (en) * 2006-02-21 2008-01-01 Rf Dynamics Ltd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N103154717A (zh) * 2010-09-30 2013-06-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试剂组合物、感测器、感测器系统及感测器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1848A (ja) * 1993-01-28 1994-10-07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ルースチューブ型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3475060B2 (ja) 1997-11-12 2003-12-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水没判定シールを内装したパック電池
JP3793359B2 (ja) 1998-11-30 2006-07-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水濡れセンサ及び水濡れセンサを備えた電子制御回路基板
JP3468421B2 (ja) * 2000-07-21 2003-11-17 Necトーキン栃木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2006252919A (ja) * 2005-03-10 2006-09-21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DE102009029279A1 (de) * 2009-09-08 2011-03-10 Robert Bosch Gmbh 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Gerät
JP5952674B2 (ja) * 2012-08-01 2016-07-1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保護素子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WO2015107631A1 (ja) * 2014-01-15 2015-07-2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保護素子
JP6406881B2 (ja) * 2014-06-03 2018-10-17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素子
CN104407083B (zh) * 2014-11-28 2016-08-31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分离系统及其在食用油极性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3633A (en) * 2006-02-21 2008-01-01 Rf Dynamics Ltd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N103154717A (zh) * 2010-09-30 2013-06-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试剂组合物、感测器、感测器系统及感测器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24488B1 (ko) 2019-09-23
CN108028154B (zh) 2020-11-10
CN108028154A (zh) 2018-05-11
JP6708388B2 (ja) 2020-06-10
KR20180039160A (ko) 2018-04-17
JP2017073288A (ja) 2017-04-13
WO2017061455A1 (ja) 2017-04-13
TW201809647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2791B (zh) 液濕感測器、開關元件、電池系統
JP6731228B2 (ja) スイッチ素子、電子部品、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6099383B2 (ja) 保護素子、保護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保護素子が組み込まれた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TWI709153B (zh) 開關元件、電子零件、電池系統
KR20170042739A (ko) 실장체의 제조 방법, 온도 퓨즈 소자의 실장 방법 및 온도 퓨즈 소자
TWI765940B (zh) 保護元件
WO2014175379A1 (ja) 保護素子
KR102043051B1 (ko) 보호 소자
TWI730992B (zh) 開關元件、及保護元件
JP6030431B2 (ja) 保護素子
WO2017061457A1 (ja) スイッチ素子
JP7321731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保護回路
JP6202992B2 (ja) 保護回路、バッテリ回路、保護素子、保護素子の駆動方法
TWI672984B (zh) 電路基板及電子零件之安裝方法
TWI680482B (zh) 保護元件
TW201528306A (zh) 保護元件
JP6712257B2 (ja) 保護素子、ヒューズ素子
TW201505064A (zh) 保護元件及電子機器
TW202416327A (zh) 保護元件、及保護元件之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