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990B -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990B
TWI710990B TW108110058A TW108110058A TWI710990B TW I710990 B TWI710990 B TW I710990B TW 108110058 A TW108110058 A TW 108110058A TW 108110058 A TW108110058 A TW 108110058A TW I710990 B TWI710990 B TW I7109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terminal device
user
information
clus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8628A (zh
Inventor
榮濤
王岩
Original Assignee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8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99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06Q50/182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06Q20/3267In-app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5Use of electronic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6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messaging services or messaging ap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without cards, e.g. challenge-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31Tracking arrangements for later retrieval, e.g. recording contents, participants activities or behavior, network statu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公開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合約簽署的合約簽署請求;然後將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第二用戶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利用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待定合約發送給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待定合約確定為目標合約,並將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Description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本申請涉及網際網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網上交易(轉帳、紅包等等)、網上聊天等等操作越來越多。買賣雙方即使處於異地也可以在網上達成交易。 在買賣雙方交易的過程中,例如,買家需要在採購一批物品,則可以直接利用聊天類、支付類等等軟體和賣家溝通好貨物貨款等等之後,買家網上轉帳給賣家,賣家直接出貨給賣家即可。如果買賣雙方建立信任後,買家可能直接轉帳給賣家,賣家就直接出貨了,無需溝通。 但是在交易的過程中,由於缺少契約意識或者溝通不充分的問題,很容易造成交易糾紛的發生。例如,買家和賣家可能在線下溝通買賣,但是在線上轉帳,若這筆款項沒有文字記錄其用途,若賣家不承認該款項的用途,那麼則很容易造成買賣雙方的糾紛。 故而如何解決網際網路中由交易產生的糾紛問題,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說明書提供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以解決或者部分解決網際網路中由交易產生的糾紛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聯合簽署合約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 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P>0且為正整數; 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該目標合約,並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本說明書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包括: 第一生成模組,用於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聯合簽署合約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第一發送模組,用於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 第一確定模組,用於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第二生成模組,用於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P>0且為正整數; 第二確定模組,用於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該目標合約,並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本說明書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進行單獨簽署合約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各自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 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 基於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發送的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分別確定為和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約定的目標合約,並將M個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 第一生成單元,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進行單獨簽署合約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各自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 第一確定單元,用於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第二生成單元,用於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 第二確定單元,用於基於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發送的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分別確定為和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約定的目標合約,並將M個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本說明書公開了一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方法的步驟。 本說明書公開了一種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記憶體上並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該處理器執行該程式時實現上述方法的步驟。 通過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技術方案,本說明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優點: 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為了解決或者部分解決網際網路中由交易產生的糾紛問題,通過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然後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然後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然後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該目標合約。由此可見,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利用網路的聊天資訊生成合約,能夠簡單快速的達成契約,避免雙方由於缺少契約意識或者溝通不充分的問題造成的交易糾紛的發生,能夠根據合約定責,減少交易糾紛,為交易提供規範的定責依據。另外,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能夠達到存證的目的。 上述說明僅是本說明書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瞭解本說明書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說明書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說明書的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圖式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圖式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裡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並且能夠將本公開的範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網際網路中由交易產生的糾紛問題。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該方法應用在第一終端設備側,是接收用戶的操作和第二終端設備相互協商生成目標合約的過程。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兩個終端設備需要安裝相同的APP(應用程式),然後兩個終端設備的APP相互互動生成目標合約。參看圖1,該方法的具體實施過程包括: 步驟11,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聯合簽署合約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該操作指令是第一終端設備接收到的第一用戶的操作之後生成的。第一用戶的操作包括但不限於是在第一終端設備的APP的顯示介面上的滑動、觸摸、點擊、雙擊、三擊、長按等等操作。這些操作可以是單手、雙指、三指等操作。 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的數目不定。可能第二用戶叢集中只有一個第二用戶,或者第二用戶叢集中有兩個以上第二用戶。 故而,本實施例包含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第二用戶叢集中只有一個第二用戶,那麼“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的含義有兩種情況:第①種情況是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處於同一個聊天群組裡面。這種聊天群組需要組建,且可以添加好友進入群聊。而此時,這個聊天群組就兩人: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 此種情況下,參看圖2A第一終端設備上的顯示介面就是和1個第二用戶群聊天的聊天介面。在該聊天介面的頂端設置有“生成合約”的按鈕,點擊該按鈕,第一終端設備會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第②種情況是第一終端設備中顯示的針對第二用戶的單獨聊天介面,這種情況也可以將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看做是處於同一個虛擬的聊天群,因為第一用戶是單獨和第二用戶進行聊天,所以該群聊天記錄就是兩個用戶之間的聊天記錄。 在此種情況下,第一終端設備上的顯示介面就是和第二用戶聊天的聊天介面。在該聊天介面上,可以設置“生成合約”的按鈕,用戶點擊該按鈕,那麼第一終端設備接收到用戶的點擊操作,則可以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另外,也可以有其他方式(例如雙擊、滑動等等)觸發生成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當然,第一用戶可以和很多個用戶進行資訊互動,APP可以是支付類APP,聊天類APP等等。 以支付類APP為例,參看圖2B,是APP中的顯示介面,在該顯示介面上,羅列有很多個用戶,每個用戶都可以看做是第二用戶。若點擊某個第二用戶,則會顯示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的聊天介面,參看圖2A,該聊天介面的頂端設置有“生成合約”的按鈕,點擊該按鈕,第一終端設備會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第二種情況是,第二用戶叢集中有兩個以上第二用戶。第一用戶和每個第二用戶都可以在群聊裡發言,且可以顯示給聊天群中的任意用戶觀看。 此種情況下,參看圖3,是第一終端設備上的顯示介面就是和4個第二用戶群聊天的聊天介面,該介面的一側可以顯示出5個用戶頭像。在該聊天介面的頂端設置有“生成合約”的按鈕,點擊該按鈕,第一終端設備會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可以向左或者向右滑動該聊天介面,則第一終端設備會基於該滑動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或者,雙擊該聊天介面,則第一終端設備會基於該雙擊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每個用戶都有信用等級,若信用等級達到,才能夠生成聯合合約簽署請求,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約定簽署。此操作能夠規避信用等級不好(也就是信用等級不夠)的用戶產生合約糾紛,降低產生合約糾紛的風險。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可以展示給第一用戶,提示第一用戶注意自己的信用等級,避免出現由於等級過低而限制其網上簽約合約的權限。此外,將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展示給第二用戶叢集,可以使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都獲知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從而預知風險。當然,也可以同時展示給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還可以即時監控述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變化後形成的第二等級,並且基於該預設信用等級即時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變化後形成的第二等級,直到該第二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例如預設信用等級為3級,若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為1級,則判定出其未達到預設信用等級,則即時監控並判斷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變化,直到其信用等級達到預設信用等級為止。此時,則有“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資格。 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的“即時監控”的含義,包含每隔預設時間進行監控,例如每隔2秒進行監控。也包含不間斷時間進行監控。 而在其信用等級達到預設信用等級之後,可以生成第三提示資訊進行顯示,以提示第一用戶其信用等級已經達到預設信用等級,具有生成合約的資格,進一步的,還可以生成詢問資訊,以詢問第一用戶是否繼續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步驟12,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 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每個第二終端設備中的APP顯示介面都可以顯示出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是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給各個第二終端設備的,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用於請求和第二終端設備叢集聯合進行合約簽署,也就是說,該合約簽署是一個以上第二用戶共同簽署才有效的合約。 例如該APP內顯示出“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的按鈕,然後有“確定”、“取消”按鈕,若第二用戶同意,則可以點擊“同意”選項,則第二終端設備會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 進一步的,第二用戶叢集都接收到聯合合約簽署請求之後,並不是所有的第二用戶都會同意,故而並不是所有的第二終端設備都會生成第一確認消息。 故而,在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若有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對應的第一確認資訊,即可表示所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都同意進行聯合合約簽署。而M的數值可以自由選擇,例如M為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1/2,或者M為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2/3等等。 舉例來說,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99個)所在的聊天群是股東聊天群,第一用戶和所有第二用戶都是股東,假設第一用戶利用第一終端設備在聊天群裡發起一聯合合約簽署請求,那麼只要2/3以上的第二用戶同意進行聯合合約簽署,假設78個第二用戶同意進行聯合合約簽署,那麼就會有78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第一確認資訊,共同生成78個第一確認資訊,且每個第二終端都會將各自的第一確認資訊發送給第一終端設備。 步驟13,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在確定出聊天資訊的實施過程中,可由用戶指定聊天記錄中的一條或者多條資訊作為聊天資訊。 具體來說,可接收第一用戶的第二點擊操作,將聊天記錄中的所有資訊都轉換為待選狀態,例如,可以在每條資訊中設置一勾選區域,然後接收用戶的選定操作(例如勾選操作),從該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步驟14,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P>0且為正整數。 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的聊天資訊,包含文字資訊、數位資訊(例如轉帳資訊)、字母資訊、符號資訊等等。 在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的具體過程中,可以基於目標合約的格式模板,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格式條款等等滿足目標合約的要求的合約內容。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還可以提取聊天資訊的關鍵詞,將該關鍵詞轉換為滿足該待定合約的合約內容。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也可以不對聊天資訊進行處理,直接將將該聊天資訊以圖片或者文字等形式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以上實施方式包含有三種:直接將聊天資訊置入待定合約。這種情況是針對聊天資訊清楚明瞭,資訊無異議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聊天資訊置入待定合約。 若聊天資訊中可能存在有歧義資訊,例如資訊有多種含義導致有歧義,則可以針對歧義資訊和第二終端設備進行互動,由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共同討論生成對應的解釋資訊,一併放入待定合約中。 假設第二用戶叢集中是1個第二用戶,第一用戶轉帳給單個第二用戶,針對該轉帳資訊雙方可以補充解釋其為XXX型號的貨款的轉帳資訊,並將該補充內容一併放入待定合約中。 除此之外,由於合約具有規範性,故而還可以將聊天資訊轉換為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待定合約。 當然,為了保證合約的完整性,可以在直接將聊天資訊置入待定合約的基礎上,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而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還可以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例如,在第一終端的APP的顯示介面上,可以顯示供用戶進行補充的操作介面,第一用戶可以在該操作介面中補充內容,第一終端設備可將該補充內容一併錄入待定合約中。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之後,該方法還包括: 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分析該待定合約的內容是否有歧義; 若沒有歧義,則執行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的步驟; 若有歧義,則針對該待定合約中有歧義的資訊生成提示資訊,以提示該第一用戶基於該有歧義的資訊進行處理;接收用戶處理後得到的解釋資訊,將該解釋資訊放入該待定合約。 當然,若有歧義,還可以針對該待定合約中有歧義的資訊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互動,由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共同討論生成對應的解釋資訊,一併放入目標合約中。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在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之後,還可以基於該待定合約和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意見互動,這種意見互動是循環的,可以多次商討。意見互動之後則會獲得該待定合約對應的協商資訊。將該協商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中,作為該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在具體的意見交換過程中,需要雙方約定出最後確定的意見資訊,並將其作為雙方協商之後確定的協商資訊。 以上便是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的多種實施方式。 在上述描述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中,是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共同商討確定出一個待定合約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第二用戶叢集可以聯合署名在待定合約中。 而為了對聊天資訊進行存證,保留目標合約的原始證據,還可以將聊天資訊上傳至區塊鏈中進行保存,或者將聊天資訊加密上傳至區塊鏈中進行保存。 而在將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之後,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而對於第一終端設備來說,則會執行下面的步驟。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P=M,也就是說,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是相等的。當然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可能不同。例如,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是:用戶1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2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3的第二終端設備。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是:用戶4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5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6的第二終端設備,但是都是3個第二終端設備。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P≠M,也就是說,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是不同的。例如,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是:用戶1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2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3的第二終端設備,總共3個。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是:用戶1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2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3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4的第二終端設備,總共4個。用戶4雖然沒有同意合約簽署,但是在確認待定合約時是同意的。 步驟15,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該目標合約,並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還可將目標合約發給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儲存,使得每個第二終端設備都儲存有目標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在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之後,還可以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以上便是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的實施過程,為了說明和解釋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以5個用戶為例(1個第一用戶和4個第二用戶),這5個用戶處於同一股東聊天群。 聊天群裡面的聊天資訊為“今年公司投資300萬給XXX房地產”。 第一用戶點擊“生成合約”按鈕。第一終端設備發送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4個第二終端設備。 假設這4個第二用戶中有3個第二用戶同意,則3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會生成第一確認資訊,且發送送給第一終端設備。 故而,第一終端設備會接收到3個第一確認資訊,以此為基礎,第一用戶則勾選“今年公司投資300萬給XXX房地產”的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發送給4個第二終端設備。 此時,第一終端設備和這4個第二終端設備可以基於該待定合約進行一次或者多次協商,協商之後形成補充內容。第一終端設備可以將這些內容補充到待定合約中,並將補充後的待定合約發送給這4個第二終端設備。假設4個第二終端設備都同意,則各自生成第二確認資訊。則第一終端設備會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目標合約,然後上傳至區塊鏈。 由此可見,該待定合約是由第一用戶和4個第二用戶共同協商確定的合約。該合約上的簽名包含第一用戶的簽名和4個第二用戶的聯合簽名。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參看圖4,下面的實施例介紹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包括: 第一生成模組41,用於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聯合簽署合約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 第一發送模組42,用於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 第一確定模組43,用於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第二生成模組44,用於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P>0且為正整數; 第二確定模組45,用於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該目標合約,並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判斷模組,用於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 第二發送模組,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監控模組,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第二生成模組44,具體包括: 第一置入模組,用於將該聊天資訊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 第二置入模組,用於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第二生成模組44,具體包括: 接收模組,用於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 合併模組,用於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獲得模組,用於基於該待定合約和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意見互動,獲得該待定合約對應的協商資訊; 第三置入模組,用於將該協商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中,作為該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分析模組,用於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分析該待定合約邏輯表述是否清楚; 執行模組,用於若是,則執行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步驟; 第三生成模組,用於若否,則針對該待定合約中有歧義的資訊生成提示資訊,以提示該第一用戶基於該有歧義的資訊進行處理;接收用戶處理後得到的解釋資訊,將該解釋資訊放入該待定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下載模組,用於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參看圖5,該方法包括: 步驟51,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進行單獨簽署合約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該操作指令是第一終端設備接收到的第一用戶的操作之後生成的。第一用戶的操作包括但不限於是在第一終端設備的APP的顯示介面上的滑動、觸摸、點擊、雙擊、三擊、長按等等操作。這些操作可以是單手、雙指、三指等操作。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具體包括: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分別發送給各自的第二終端設備。 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的數目不定。可能第二用戶叢集中只有一個第二用戶,或者第二用戶叢集中有兩個以上第二用戶。 故而,本實施例包含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第二用戶叢集中只有一個第二用戶,那麼“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的含義有兩種情況:第①種情況是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處於同一個聊天群組裡面。這種聊天群組需要組建,且可以添加好友進入群聊。而此時,這個聊天群組就兩人: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 此種情況下,參看圖2A第一終端設備上的顯示介面就是和1個第二用戶群聊天的聊天介面,該介面的一側可以顯示出用戶頭像。在該聊天介面的頂端設置有“生成合約”的按鈕,點擊該按鈕,第一終端設備會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此單獨合約簽署請求會發給每個第二終端設備。 第②種情況是第一終端設備中顯示的針對第二用戶的單獨聊天介面,這種情況也可以將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看做是處於同一個虛擬的聊天群,因為第一用戶是單獨和第二用戶進行聊天,所以該群聊天記錄就是兩個用戶之間的聊天記錄。 在此種情況下,第一終端設備上的顯示介面就是和第二用戶聊天的聊天介面。在該聊天介面上,可以設置“生成合約”的按鈕,用戶點擊該按鈕,那麼第一終端設備接收到用戶的點擊操作,則可以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另外,也可以有其他方式(例如雙擊、滑動等等)觸發生成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當然,第一用戶可以和很多個用戶進行資訊互動,APP可以是支付類APP,聊天類APP等等。 以支付類APP為例,參看圖2B,是APP中的顯示介面,在該顯示介面上,羅列有很多個用戶,每個用戶都可以看做是第二用戶。若點擊某個第二用戶,則會顯示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的聊天介面,參看圖2A,該聊天介面的頂端設置有“生成合約”的按鈕,點擊該按鈕,第一終端設備會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第二種情況是,第二用戶叢集中有兩個以上第二用戶。第一用戶和每個第二用戶都可以在群聊裡發言,且可以顯示給聊天群中的任意用戶觀看。 此種情況下,參看圖3,是第一終端設備上的顯示介面就是和4個第二用戶群聊天的聊天介面,該介面的一側可以顯示出5個用戶頭像。在該聊天介面的頂端設置有“生成合約”的按鈕,點擊該按鈕,第一終端設備會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可以向左或者向右滑動該聊天介面,則第一終端設備會基於該滑動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合約簽署請求。 或者,雙擊該聊天介面,則第一終端設備會基於該雙擊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簽署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每個用戶都有信用等級,若信用等級達到,才能夠生成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和每個第二用戶進行合約約定簽署。此操作能夠規避信用等級不好(也就是信用等級不夠)的用戶產生合約糾紛,降低產生合約糾紛的風險。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可以展示給第一用戶,提示第一用戶注意自己的信用等級,避免出現由於等級過低而限制其網上簽約合約的權限。此外,將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展示給第二用戶叢集,可以使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都獲知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從而預知風險。當然,也可以同時展示給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還可以即時監控述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變化後形成的第二等級,並且基於該預設信用等級即時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變化後形成的第二等級,直到該第二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例如預設信用等級為3級,若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為1級,則判定出其未達到預設信用等級,則即時監控並判斷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變化,直到其信用等級達到預設信用等級為止。此時,則有“將該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資格。 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的“即時監控”的含義,包含每隔預設時間進行監控,例如每隔2秒進行監控。也包含不間斷時間進行監控。 而在其信用等級達到預設信用等級之後,可以生成第三提示資訊進行顯示,以提示第一用戶其信用等級已經達到預設信用等級,具有生成合約的資格,進一步的,還可以生成詢問資訊,以詢問第一用戶是否繼續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步驟52,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各自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 其中,M>0且為正整數。 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每個第二終端設備中的APP顯示介面都可以顯示出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也就是說,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是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給各個第二終端設備的,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用於請求和每個第二終端設備單獨進行合約簽署。 例如該APP內顯示出“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的按鈕,然後有“確定”、“取消”按鈕,若第二用戶同意,則可以點擊“同意”選項,則第二終端設備會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單獨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 進一步的,第二用戶叢集都接收到單獨合約簽署請求之後,可按照意願選擇同意進行單獨合約簽署或者是拒絕單獨合約簽署,因此,並不是所有的第二用戶都會同意,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第二終端設備都會生成第一確認消息。 故而,在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若有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生成對應的第一確認資訊,即可表示所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都同意進行單獨合約簽署。而M的數值可以自由選擇,例如M為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1/2,或者M為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2/3等等。 舉例來說,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99個)所在的聊天群是員工聊天群,所有第二用戶都是員工,假設第一用戶利用第一終端設備在聊天群裡發起一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假設78個第二用戶同意進行單獨合約簽署,那麼就會有78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第一確認資訊,一共生成78個第一確認資訊,且每個第二終端都會將各自的第一確認資訊發送給第一終端設備。 步驟53,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在確定出聊天資訊的實施過程中,可由用戶指定聊天記錄中的一條或者多條資訊作為聊天資訊。 具體來說,可接收第一用戶的第二點擊操作,將聊天記錄中的所有資訊都轉換為待選狀態,例如,可以在每條資訊中設置一勾選區域,然後接收用戶的選定操作(例如勾選操作),從該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步驟54,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 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的聊天資訊,包含文字資訊、數位資訊(例如轉帳資訊)、字母資訊、符號資訊等等。 在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的具體過程中,可以基於目標合約的格式模板,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格式條款等等滿足目標合約的要求的合約內容。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還可以提取聊天資訊的關鍵詞,將該關鍵詞轉換為滿足該待定合約的合約內容。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也可以不對聊天資訊進行處理,直接將將該聊天資訊以圖片或者文字等形式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以上實施方式包含有三種:直接將聊天資訊置入待定合約。這種情況是針對聊天資訊清楚明瞭,資訊無異議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聊天資訊置入待定合約。 若聊天資訊中可能存在有歧義資訊,例如資訊有多種含義導致有歧義,則可以針對歧義資訊和第二終端設備進行互動,由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共同討論生成對應的解釋資訊,一併放入待定合約中。 假設第二用戶叢集中是1個第二用戶,第一用戶轉帳給單個第二用戶,針對該轉帳資訊雙方可以補充解釋其為XXX型號的貨款的轉帳資訊,並將該補充內容一併放入待定合約中。 除此之外,由於合約具有規範性,故而還可以將聊天資訊轉換為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待定合約。 當然,為了保證合約的完整性,可以在直接將聊天資訊置入待定合約的基礎上,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而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還可以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例如,在第一終端的APP的顯示介面上,可以顯示供用戶進行補充的操作介面,第一用戶可以在該操作介面中補充內容,第一終端設備可將該補充內容一併錄入待定合約中。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之後,該方法還包括: 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分析該待定合約的內容是否有歧義; 若沒有歧義,則執行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的步驟; 若有歧義,則針對該待定合約中有歧義的資訊生成提示資訊,以提示該第一用戶基於該有歧義的資訊進行處理;接收用戶處理後得到的解釋資訊,將該解釋資訊放入該待定合約。 當然,若有歧義,還可以針對該待定合約中有歧義的資訊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互動,由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共同討論生成對應的解釋資訊,一併放入目標合約中。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在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之後,還可以基於該待定合約分別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終端設備進行意見互動,獲得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對於第一終端設備和單個第二終端設備的互動過程中,這種意見互動是循環的,可以多次商討。意見互動之後則會獲得該待定合約對應的協商資訊。將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分別置入對應的待定合約中,作為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 在具體的意見交換過程中,需要雙方約定出最後確定的意見資訊,並將其作為雙方協商之後確定的協商資訊。 以上便是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的多種實施方式。 在上述描述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中,是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單獨商討確定出對應的待定合約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第二用戶叢集需要單獨和第一用戶確定對應的待定合約,且合約署名也是各第二用戶單獨和第一用戶署名。 而為了對聊天資訊進行存證,保留目標合約的原始證據,還可以將聊天資訊上傳至區塊鏈中進行保存,或者將聊天資訊加密上傳至區塊鏈中進行保存。 而在將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之後,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而對於第一終端設備來說,則會執行下面的步驟。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是相等的。也就是說,只有第二終端確認生成第一確認資訊,那麼第一終端設備才會發送待定合約給第二終端設備。若第二終端沒有生成第一確認消息,表示其對應的第二用戶並不同意進行合約簽署。 如此,作為第一終端設備來說,可以有以下幾種處理情況: 第一種情況:只發送待定合約給同意簽署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 第二種情況:發送待定合約給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但是只有生成了第一確認資訊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會生成第二確認資訊。 第三種情況:發送待定合約給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可以有P個第二終端設備會生成第二確認資訊,且P≠M,也就是說,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的數目是不同的。例如,生成第一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是:用戶1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2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3的第二終端設備,總共3個。而生成第二確認資訊的第二終端設備是:用戶1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2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3的第二終端設備、用戶4的第二終端設備,總共4個。用戶4雖然沒有同意合約簽署,但是在確認待定合約時是他同意確認了合約消息。 步驟55,基於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發送的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分別確定為和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約定的目標合約,並將M個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還可將目標合約發給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儲存,使得每個第二終端設備都儲存有目標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在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之後,還可以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以上便是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的實施過程,為了說明和解釋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以5個用戶為例(1個第一用戶和4個第二用戶),這5個用戶處於同一員工聊天群。 聊天群裡面的聊天資訊為“每個員工年底漲工資3000元”。 第一用戶點擊“生成合約”按鈕。第一終端設備發送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4個第二終端設備。 假設這4個第二用戶中有3個第二用戶同意,則3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會生成第一確認資訊,且發送送給第一終端設備。 故而,第一終端設備會接收到3個第一確認資訊,以此為基礎,第一用戶則勾選“每個員工年底漲工資3000元”的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發送給4個第二終端設備。 而在協商的過程中,由於每個第二用戶的情況不同,故而第一終端設備可以基於該待定合約和各第二終端設備分別進行一次或者多次協商,協商之後得到各第二終端設備對應的補充內容,這些補充內容根據用戶的協商結果不同而不同。 故而,此時,第一終端設備可以將對應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內容補充到對應的待定合約中,並將補充後的待定合約分別發送給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例如第一終端設備和第二用戶終端設備A的補充內容是“內容A”,那麼第一終端設備會將該內容A補充到和第二用戶終端的待定合約中,然後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第二終端設備A。假設第一終端設備和第二用戶終端設備B的補充內容是“內容B”,那麼第一終端設備會將該內容B補充到和第二用戶終端的待定合約中,然後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第二終端設備B。 假設4個第二終端設備都同意(有個第二用戶之前未同意,但是後面待定合約選擇了同意,則其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也會生成第二確認資訊),則各自生成第二確認資訊。則第一終端設備會根據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的第二確認資訊,將其對應的待定合約確定為目標合約,然後上傳至區塊鏈。 由此可見,該待定合約是由第一用戶分別和4個第二用戶協商確定的合約,根據第二用戶的不同,其待定合約的內容不同。該待合約上的簽名包含第一用戶的簽名和對應第二用戶的單獨簽名。 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為了解決或者部分解決網際網路中由交易產生的糾紛問題,通過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合約簽署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然後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各自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然後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然後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基於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發送的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分別確定為和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約定的目標合約。由此可見,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利用網路的聊天資訊生成合約,能夠簡單快速的達成契約,避免雙方由於缺少契約意識或者溝通不充分的問題造成的交易糾紛的發生,能夠根據合約定責,減少交易糾紛,為交易提供規範的定責依據。另外,將M個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能夠達到存證的目的。 基於統一發明構思,下面的實施例介紹了一種終端設備。 參看圖6,該終端設備包括: 第一生成單元61,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進行單獨簽署合約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 第一發送單元62,用於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各自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 第一確定單元63,用於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 第二生成單元64,用於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 第二確定單元65,用於基於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發送的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分別確定為和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約定的目標合約,並將M個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判斷單元,用於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 第二發送單元,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監控單元,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第二發送單元,具體用於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分別發送給各自的第二終端設備。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第二生成單元64,具體包括: 第一置入單元,用於將該聊天資訊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 第二置入單元,用於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第二生成單元64,具體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 合併單元,用於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獲得單元,用於基於該待定合約分別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終端設備進行意見互動,獲得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 第三置入單元,用於將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分別置入對應的待定合約中,作為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分析單元,用於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分析該待定合約邏輯表述是否清楚; 執行單元,用於若是,則執行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的步驟; 第三生成單元,用於若否,則針對該待定合約中有歧義的資訊生成提示資訊,以提示該第一用戶基於該有歧義的資訊進行處理;接收用戶處理後得到的解釋資訊,將該解釋資訊放入該待定合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設備還包括: 下載單元,用於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基於與前述實施例中同樣的發明構思,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前文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驟。 基於與前述實施例中同樣的發明構思,本說明書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設備,如圖7所示,包括記憶體704、處理器702及儲存在記憶體704上並可在處理器702上運行的電腦程式,該處理器702執行該程式時實現前文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驟。 其中,在圖7中,匯流排架構(用匯流排700來代表),匯流排700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流排和橋,匯流排700將包括由處理器702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704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鏈接在一起。匯流排700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鏈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705在匯流排700和接收器701和發送器703之間提供介面。接收器701和發送器703可以是同一個元件,即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終端設備通信的單元。處理器702負責管理匯流排700和通常的處理,而記憶體704可以被用於儲存處理器702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數據。 通過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本說明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優點: 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為了解決或者部分解決網際網路中由交易產生的糾紛問題,通過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合約簽署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然後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然後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然後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該目標合約。由此可見,本說明書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利用網路的聊天資訊生成合約,能夠簡單快速的達成契約,避免雙方由於缺少契約意識或者溝通不充分的問題造成的交易糾紛的發生,能夠根據合約定責,減少交易糾紛,為交易提供規範的定責依據。另外,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能夠達到存證的目的。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顯示不與任何特定電腦、虛擬系統或者其它設備固有相關。各種通用系統也可以與基於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據上面的描述,構造這類系統所要求的結構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本說明書也不針對任何特定編程語言。應當明白,可以利用各種編程語言實現在此描述的本說明書的內容,並且上面對特定語言所做的描述是為了披露本說明書的最佳實施方式。 在此處所提供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然而,能夠理解,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並未詳細示出公知的方法、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類似地,應當理解,為了精簡本公開並幫助理解各個發明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在上面對本說明書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本說明書的各個特徵有時被一起分組到單個實施例、圖、或者對其的描述中。然而,並不應將該公開的方法解釋成反映如下意圖:即所要求保護的本說明書要求比在每個請求項中所明確記載的特徵更多的特徵。更確切地說,如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反映的那樣,發明方面在於少於前面公開的單個實施例的所有特徵。因此,遵循具體實施方式的申請專利範圍由此明確地併入該具體實施方式,其中每個請求項本身都作為本說明書的單獨實施例。 本領域那些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對實施例中的設備中的模組進行自適應性地改變並且把它們設置在與該實施例不同的一個或多個設備中。可以把實施例中的模組或單元或組件組合成一個模組或單元或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們分成多個子模組或子單元或子組件。除了這樣的特徵和/或過程或者單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採用任何組合對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和圖式)中公開的所有特徵以及如此公開的任何方法或者設備的所有過程或單元進行組合。除非另外明確陳述,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和圖式)中公開的每個特徵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徵來代替。 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儘管在此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徵而不是其它特徵,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徵的組合意味著處於本說明書的範圍之內並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 本說明書的各個零件實施例可以以硬體實現,或者以在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上運行的軟體模組實現,或者以它們的組合實現。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實踐中使用微處理器或者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來實現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閘道器、代理伺服器、系統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零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說明書還可以實現為用於執行這裡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設備或者終端設備程式(例如,電腦程式和電腦程式產品)。這樣的實現本說明書的程式可以儲存在電腦可讀介質上,或者可以具有一個或者多個信號的形式。這樣的信號可以從網際網路網站上下載得到,或者在載體信號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說明書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說明書進行限制,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不應將位於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申請專利範圍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元件或步驟。位於元件之前的單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元件。本說明書可以借助於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體以及借助於適當編程的電腦來實現。在列舉了若干終端設備的單元申請專利範圍中,這些終端設備中的若干個可以是通過同一個硬體項來具體體現。單詞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順序。可將這些單詞解釋為名稱。
41、61:第一生成模組 42、62:第一發送模組 43、63:第一確定模組 44、64:第二生成模組 45、65:第二確定模組 700:匯流排 701:接收器 702:處理器 703:發送器 704:記憶體 705:匯流排介面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瞭。圖式僅用於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並不認為是對本說明書的限制。而且在整個圖式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零件。在圖式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的實施過程圖; 圖2A-圖2B示出了根據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的APP中的單獨聊天介面; 圖3示出了根據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的APP中的群聊天介面; 圖4示出了根據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終端設備的示意圖; 圖5示出了根據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的另一個實施過程圖; 圖6示出了根據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的終端設備的示意圖; 圖7示出了根據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的電腦設備的示意圖。

Claims (28)

  1. 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聯合簽署合約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P>0且為正整數;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該目標合約,並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之前,該方法還包括: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 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具體包括:將該聊天資訊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具體包括: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基於該待定合約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意見互動,獲得該待定合約對應的協商資訊; 將該協商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中,作為該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7. 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包括:第一生成模組,用於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進行聯合簽署合約的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第一發送模組,用於將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聯合合約簽署請求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聯合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第一確定模組,用於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第二生成模組,用於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P個第二終端設備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P>0且為正整數; 第二確定模組,用於基於P個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確定為目標合約,並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還包括:判斷模組,用於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第二發送模組,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監控模組,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第二生成模組,具體包括:第一置入模組,用於將該聊天資訊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第二置入模組,用於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第二生成模組,具體包括:接收模組,用於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 合併模組,用於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還包括:獲得模組,用於基於該待定合約和第二終端設備叢集進行一次或者多次意見互動,獲得該待定合約對應的協商資訊;第三置入模組,用於將該協商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中,作為該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還包括:下載模組,用於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13. 一種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進行單獨簽署合約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各自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 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基於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發送的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分別確定為和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約定的目標合約,並將M個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方法,該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之前,該方法還包括: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方法,該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具體包括: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分別發送給各自的第二終端設備。
  16.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方法,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具體包括:將該聊天資訊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17.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方法,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具體包括: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
  18.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方法,該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基於該待定合約分別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終端設備進行意見互動,獲得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將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分別置入對應的待定合約中,作為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
  19.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方法,該將該目標合約上傳至區塊鏈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20. 一種終端設備,包括:第一生成單元,基於第一用戶的操作指令,生成用於和第二用戶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用戶進行單獨簽署合約的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用戶叢集對應的第二終端設備叢集,其中,該第二用戶叢集中的第二用戶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終端設備一一對應;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基於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各自生成並返回一確認進行合約簽署的第一確認資訊;M>0且為正整數;第一確定單元,用於基於M個第一確認資訊,從和該第二用戶叢集所在同一聊天群中的群聊天記錄中確定出聊天資訊;第二生成單元,用於利用該聊天資訊生成待定合約,並將該待定合約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使得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生成確認該待定合約的第二確認資訊;第二確定單元,用於基於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發送的第二確認資訊,將該待定合約分別確定為和該M個第二終端設備各自約定的目標合約,並將M個目標合約上傳 至區塊鏈。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還包括:判斷單元,用於判斷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是否達到預設信用等級;第二發送單元,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可以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監控單元,用於若該第一用戶的信用等級未達到該預設信用等級,則生成第一提示資訊進行顯示和/或生成第二提示資訊發送給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
  22.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終端設備,第二發送單元,具體用於將該單獨合約簽署請求分別發送給各自的第二終端設備。
  23.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第二生成單元,具體包括:第一置入單元,用於將該聊天資訊直接置入該待定合約;和/或第二置入單元,用於對該聊天資訊進行詞義識別,然後將該聊天資訊轉換為規範格式的文字約定資訊,將該文字約定資訊置入該待定合約。
  24.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第二生成單元,具體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單元,用於將該聊天資訊和該第一用戶的補充內容合併為該待定合約。
  25.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還包括:獲得單元,用於基於該待定合約分別和該第二終端設備叢集中的每個第二終端設備進行意見互動,獲得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第三置入單元,用於將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協商資訊分別置入對應的待定合約中,作為針對各第二終端設備的待定合約的補充內容。
  26.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還包括:下載單元,用於從區塊鏈上下載該目標合約。
  27.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請求項1-6中任一項該方法的步驟。
  28. 一種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記憶體上並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該處理器執行該程式時實現請求項1-6中任一項該方法的步驟。
TW108110058A 2018-10-31 2019-03-22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TWI7109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3461.9A CN110009333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生成目标合同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1811283461.9 2018-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628A TW202018628A (zh) 2020-05-16
TWI710990B true TWI710990B (zh) 2020-11-21

Family

ID=6716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058A TWI710990B (zh) 2018-10-31 2019-03-22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1458B2 (zh)
EP (1) EP3876094A4 (zh)
CN (1) CN110009333B (zh)
SG (1) SG11202100688VA (zh)
TW (1) TWI710990B (zh)
WO (1) WO20200880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9333B (zh) * 2018-10-31 2020-10-27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目标合同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381566A (zh) * 2020-11-10 2021-02-19 在线场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展会洽谈系统及方法
CN113395203B (zh) * 2021-06-11 2023-03-2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852678B (zh) * 2021-09-15 2024-04-26 上海国烨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b2b智能合约机制的实现方法
CN115495770B (zh) * 2022-11-18 2023-01-2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基于区块链的超期合约处理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1164A1 (en) * 2004-03-24 2005-09-29 Trusted Hub Ltd Document signature methods & system
CN105787741A (zh) * 2016-02-17 2016-07-20 林慕新 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电子合同签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75868A (zh) * 2016-04-29 2016-09-28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据保全方法及装置
CN106097019A (zh) * 2016-06-21 2016-11-09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包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39875A (zh) * 2016-08-25 2017-01-18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公有区块链的操作记录审查方法及装置
CN106485479A (zh) * 2015-09-02 2017-03-08 钟卓霖 用于双方实时同步的电子交易方法
TWM563017U (zh) * 2017-06-15 2018-07-01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於群組內請求以取得回覆資訊之系統
CN108430061A (zh) * 2018-02-11 2018-08-21 深圳市图灵奇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由智能移动电话实现的辅助签订区块链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67717A (zh) * 2018-04-20 2018-10-1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6759B2 (en) 2001-09-06 2003-09-09 Hitachi, Ltd. Method of monitoring and/or controlling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a system therefor
DE602008002445D1 (de) 2007-01-30 2010-10-28 Ebara Corp Poliervorrichtung
CN101075330A (zh) * 2007-06-26 2007-11-21 上海理工大学 电子商务谈判系统
CN104753907B (zh) * 2013-12-31 2017-03-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或社交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313028B1 (ko) 2015-10-29 2021-10-13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음성 인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571638A (zh) 2015-12-17 2016-05-1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机械设备故障组合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6097109A (zh) 2016-06-09 2016-11-09 唐辛欣 一种根据简单描述进行交友的方法及系统
KR101795695B1 (ko) * 2016-07-14 2017-12-01 주식회사 코인플러그 메신저 서비스를 통하여 송수신하는 데이터에 대한 기록 서비스 및 검증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버
US20180239959A1 (en) * 2017-02-22 2018-08-23 Anduin Transactions, Inc. Electronic data parsing and interactive user interfaces for data processing
US10243743B1 (en) * 2017-09-13 2019-03-26 Vijay K. Madisetti Tokens or crypto currency using smart contracts and blockchains
US10733240B1 (en) * 2017-08-02 2020-08-04 Intuit Inc. Predicting contract details using an unstructured data source
WO2019028261A1 (en) * 2017-08-02 2019-02-07 [24]7.ai,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ARNING CONVERSATIONAL AGENTS
CN107451275B (zh) * 2017-08-04 2019-08-16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设备
US11062407B2 (en) * 2017-09-05 2021-07-13 Shelterzoom Corp. Blockchain-powered real estate sales and rental system
CN107657553A (zh) * 2017-09-21 2018-02-02 浙江惠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电子合同生成方法、溯源信息防伪方法
CN108234443B (zh) * 2017-10-26 2021-11-23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签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897432B2 (en) * 2017-12-04 2021-01-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hat-enabled messaging
US9990504B1 (en) * 2017-12-18 2018-06-05 Northern Trus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immutable digital meeting records within distributed network nodes
JP7130973B2 (ja) * 2018-02-02 2022-09-0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492180B (zh) * 2018-02-14 2020-11-2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190370799A1 (en) * 2018-05-30 2019-12-05 Investa Tech Consulting, Inc. Application for creating real time smart contracts
CN110009333B (zh) * 2018-10-31 2020-10-27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目标合同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1164A1 (en) * 2004-03-24 2005-09-29 Trusted Hub Ltd Document signature methods & system
CN106485479A (zh) * 2015-09-02 2017-03-08 钟卓霖 用于双方实时同步的电子交易方法
CN105787741A (zh) * 2016-02-17 2016-07-20 林慕新 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电子合同签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75868A (zh) * 2016-04-29 2016-09-28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据保全方法及装置
CN106097019A (zh) * 2016-06-21 2016-11-09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物品包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39875A (zh) * 2016-08-25 2017-01-18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公有区块链的操作记录审查方法及装置
TWM563017U (zh) * 2017-06-15 2018-07-01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於群組內請求以取得回覆資訊之系統
CN108430061A (zh) * 2018-02-11 2018-08-21 深圳市图灵奇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由智能移动电话实现的辅助签订区块链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67717A (zh) * 2018-04-20 2018-10-1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628A (zh) 2020-05-16
SG11202100688VA (en) 2021-03-30
CN110009333B (zh) 2020-10-27
US11651458B2 (en) 2023-05-16
WO2020088079A1 (zh) 2020-05-07
EP3876094A1 (en) 2021-09-08
EP3876094A4 (en) 2022-08-03
US20210279828A1 (en) 2021-09-09
CN110009333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0990B (zh)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US11681425B2 (en) Providing visual content editing functions
US1155121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ement of a blockchain-based computer-enabled networked ecosystem
JP7064651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ベースの文書配信、連携、および配布によって可能にされる分散型マーケットプレイスおよびエコシステム
KR101084374B1 (ko) 전자 부동산 거래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US791775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ing businesses to potential customers through a trusted source network
US20080103916A1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apital management product enrollment
US201302902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cial graph and graph assets valuation and monetization
CN110691066A (zh) 用于匿名交易管理的分布式分类账系统
Howell et al. Uncertainty and dispute resolution for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 institutions
US20140297468A1 (en) Consumer Contractor Connector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1025812A (zh) 用于在即时消息传递环境中执行安全财务交易的装置和方法
US20110270766A1 (en) Internet Based Offer Routing and Workflow Engine Method
US20160171576A1 (en) Functionally interrelated user interfaces for conducting transactions
US20190386968A1 (en) Method to securely broker trusted distributed task contracts
CN116743768B (zh) 算力资源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48204A (zh) 用于仲裁的方法和装置
Li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autonomous credit system
TW200844881A (en) System for matching transa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with self-searching, self-enlarge and amending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s and method of the same
US11699184B2 (en) Context based filtering within subsets of network nodes implementing a trading system
Palm et al. Ricardian contracts for industry 4.0 via the arrowhead contract proxy
Huang et al. A trustable and traceable blockchain-based secondhand market with committee consensus
US20170169504A1 (en) Descending counter value matching with information sharing
CN111144977B (zh) 一种股票订单处理方法、装置
JP2023524537A (ja) 製造業者、供給業者及び購入者のための人工知能ベースのeコマー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