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7717A -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7717A
CN108667717A CN201810364787.8A CN201810364787A CN108667717A CN 108667717 A CN108667717 A CN 108667717A CN 201810364787 A CN201810364787 A CN 201810364787A CN 108667717 A CN108667717 A CN 108667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n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essage
block chain
record
in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47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7717B (zh
Inventor
陈刚
罗尚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47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7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7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7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7200 priority patent/WO201920091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7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节点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通过本发明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对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所反映的即时通信交互行为的多方共同监督,即形成了对即时通信交互过程的见证,进而实现即时通信网络中各方信息对等,能够有效维系即时通信网络公平。

Description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即时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涉及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 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 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即时通信,即时通信服务一直 以来都是网络用户最基础的应用之一。近年来,随着Wi-Fi、3G、4G、 5G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的形态迅速从PC机转向移动终端。从即时通 信服务的巨大的用户规模和其首屈一指的使用率说明,即时通信满足了 用户最基本的沟通需求,具有大众化特点。随着功能不断拓展,即时通 信早已向社交平台转化,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尽管即时通信的发展相当迅猛,但其基本格局却始终没有改变,即 因通信便捷需求而产生的即时通信服务,却局限在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所形成的不同的域中,不同域间彼此隔离。在每个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 域中,该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器/服务器集群负责管理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该单方的对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管理的模式使得服务器与客户端 之间、不同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器之间,均因信息不对等而导致即时通 信网络中的不公平,影响即时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但是,出于不同即时通信应用之间彼此隔离的原因,现有技术无法 实现不同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各方的信息对等,无法维系即时通信网络 公平。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想要实现即时通信网络公平以推进即时通信技 术的进步,这是非常令人烦恼的过程。
为此,非常需要一种改进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处理方法,以维系 即时通信网络公平。
在本上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和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节点中,包括:接收客户端 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与其他区块链节 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一 种:客户端节点与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和/或, 客户端节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 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或者,每当接收到的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到达第一预设数量时,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接收到的第 一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 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包括: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预设共识机制在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 链节点中确定一个区块链节点;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本区块链节点 时,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 数据结构存入本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其他区块链节 点发送广播,使得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 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所 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其他区块链节点时,由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将前一 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 存入其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以外的区块链 节点发送广播;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 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其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是基于作为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受方的客户端节 点的私钥对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
则上述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 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包括:对于接收到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基于 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和相应的公钥对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进行验证;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通过验证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 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包括: 基于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 节点的私钥对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 字签名;以及,基于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 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第一数字签名和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 下一个或多个: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 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 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 的发送时间,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该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 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 隔,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通过第一发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 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表征向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 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其中, 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对应的第一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发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包括:获取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根据 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 据库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总数量、以及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 第一比例,得到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获取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包 括:统计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 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如果所述次数超 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一权重;如果所 述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二权 重;第一权重小于第二权重。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 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该 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 及作为该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 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其中,满 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该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并 且以作为该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 户端节点作为接收方/发送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三 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 第三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 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该 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 及作为该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 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其中,满 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该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 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 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 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 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并且/或者,以作为该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 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 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 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 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数量超过第四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 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四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对于每条满足第二预 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取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 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 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判断所述 好友关系建立时间是否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则确定该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不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 隔,利用随机算法,从作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 的各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 客户端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节点;通过第二发放规则确定第二 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表征向所选择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 值。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的第二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 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二比例。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三预设时间间 隔,对于每个即时通信联盟成员,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 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用于表征向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 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其中,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的总 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三比例;不同的即时通信联盟 成员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每次与其他区块链 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之后,通 过预设智能合约确定待发放激励资源的第四数值,所述第四数值用于表 征由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中增加的数字 货币的数量;将所述第四数值发送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与其他区块链节 点将所述第四数值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 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包括:根据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区块链数据库 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统计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即时通 信联盟成员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转发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总数量;根据 所统计的总数量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被划分 为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每个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一个即时通信应用的 服务器和/或服务器集群,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 应用。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节点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衍 生消息;基于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发送至 各区块链节点,以使各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 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包括:基于作 为该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 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基 于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该即时通信消 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 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 或多个: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 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该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该即时通 信消息的接收时间,该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 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 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 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即时通信消息的发 送时间,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 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 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将所接收到的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 值发送至客户端节点,由客户端节点基于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生成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介质,存储有计算机 可执行指令,上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 项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中,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存储处理模块,用于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 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一种: 客户端节点与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和/或,客 户端节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存储处理模块,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 间隔,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或者,每当接收到的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到达第一预设数量时,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接收到 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存储处理模块,用于与其他区块链节点 根据预设共识机制在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中确定一个区块 链节点;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本区块链节点时,将前一第一预设时 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本区块 链节点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其他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使得其 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 为其他区块链节点时,由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其对应的区块 链数据库中并向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以外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与其 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数字签名;其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是基于作为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受方的客户端节点 的私钥对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存储处理模 块,用于对于接收到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基于该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数字签名和相应的公钥对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进行验证;与其他区 块链节点将通过验证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 库中。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包括:基 于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 点的私钥对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 签名;以及,基于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 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第一数字签名和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 一个或多个: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 客户端节点的标识,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 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 发送时间,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该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 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 库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通过第一发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表征向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 增加的数值。其中,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 源总额的第一比例。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该条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的权重;根据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前一第二预设时 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总数量、以及相应的 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得到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 一数值。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统计作为该条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 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 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如果所述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 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一权重;如果所述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 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二权重。其中,第一权重小 于第二权重。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对于前一第二预 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 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 节点,以及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 方的客户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 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 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三预 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 三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其中,满足 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并 且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 客户端节点作为接收方/发送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对于前一第二预 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 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 节点,以及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 方的客户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 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 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四预 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 四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其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所述指定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 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 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 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并且/或者,以作为所述 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 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 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 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 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对于每条满足第 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取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 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 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判断 所获取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是否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则确定 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不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利用随机算法,从作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 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 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节点;通过 第二发放规则确定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表征向所选择的客户端 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的第二数 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二比例。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 每隔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对于每个即时通信联盟成员,通过第三发放规 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用于表征向 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其中,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 对应的第三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三比例; 不同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每次与 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 库中之后,通过预设智能合约确定待发放激励资源的第四数值,所述第 四数值用于表征由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 中增加的数字货币的数量;将所述第四数值发送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与 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述第四数值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前一第三预设 时间间隔内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统计前一第三 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转发的即 时通信消息的总数量;根据所统计的总数量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 对应的第三数值。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被划分 为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每个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一个即时通信应用的 服务器和/或服务器集群,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 应用。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节点发送的即 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 消息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发送至各区块链节点,以使各区块链节点 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包括:基于作 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 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 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 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本客户端 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 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 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 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 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 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 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 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 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七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区 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发送模块,用于将 所接收到的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发送至客户端节点,由客户端节点基 于所述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八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 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执行指令,处 理器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可以 实现对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所反映的即时通信交互行为的多方共同监督, 即形成了对即时通信交互过程的见证,进而实现即时通信网络中各方信 息对等,能够有效维系即时通信网络公平。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 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 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的应用场景;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生成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产 品的示意图;
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E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设备的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 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 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 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 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 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 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 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 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区块链节点、区块 链数据库、区块数据结构等。其中,区块链节点表示作为区块链网络中 的全节点的计算设备,区块链数据库是由一个或多个区块数据结构链接 而成,每个区块链节点都有一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各区块链节点对 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所存的数据是相同的。此外,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 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 制含义。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 精神。
发明概述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 问题:
尽管即时通信的发展相当迅猛,但其基本格局却始终没有改变,即 因通信便捷需求而产生的即时通信服务,却局限在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所形成的不同的域中,不同域间彼此隔离。在每个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 域中,该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器/服务器集群负责管理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该单方管理的模式使得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不同即时通信应用的 服务器之间,均因信息不对等而导致即时通信网络中的不公平,影响即 时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从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 链处理方案入手,希望通过对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多方监督见证,来 推动即时通信网络公平。
在介绍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各种非限 制性实施方式。
应用场景总览
首先参考图1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 块链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的应用场景。
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包括多个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服务器/ 服务器集群:第一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集群110,第二即 时通信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集群120,第三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服 务器/服务器集群130,第四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集群 140,还包括多个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客户端:第一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客户端111,第二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客户端121,第三即时通信应 用对应的客户端131,第四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客户端141。还包括一 个各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集群共用的中心服务器/中心服 务器集群150。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及其装 置可以用于需要在多个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客户端和/或服务器/服务器 集群之间进行即时通信交互并对即时通信交互消息记录进行处理的通 信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客户端可以与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集 群通信,服务器/服务器集群之间可以通过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集群 进行通信,也可以直接进行通信。
示例性方法
下面结合图1的应用场景,参考图2A~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 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需要注意的 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 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节点中。如图2 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操作S201,接收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
操作S202,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 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可见,通过图2A所示的方法,将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 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由多方区块链节点——本区块链节点和 其他区块链节点构成的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多个区块链节点 分别监督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使得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无法改变,实现了对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所反映的即时通信交 互行为的多方共同监督,即形成了对即时通信交互过程的见证,进而实 现即时通信网络中各方信息对等,能够有效维系即时通信网络公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被划分 为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每个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一个即时通信应用的 服务器和/或服务器集群,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 应用。即,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由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商来维 护。。也就是说,图2A所示方法中用于作为网络公平见证的记录系统的区块链网络是由不同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提供商维护的区块链节点 构成的;此外,使用中心服务器管理和协调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的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打破了不同即时通信应用所划分的 域的局限,无论在域内还是域外均可进行即时通信,并将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发至各区块链节点,由各区块链节点将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进行多方共同监督。其中,区块链节点具有以广 播的形式向各区块链节点发消息的能力、将数据打包进区块并链入区块 链等多种能力,客户端节点可以看作是区块链网络中的轻节点,具有以 广播的形式向各区块链节点发消息的能力而不具有将数据打包进区块 并链入区块链的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一 种:客户端节点与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和/或, 客户端节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
其中,客户端节点与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可以包括:客 户端节点向其他客户端节点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客户端节点对其他客 户端节点在即时通信应用中所发布的信息进行留言、点赞、转发等行为 对应的通信消息,客户端节点与其他客户端节点在即时通信应用中进行 转账等交互行为对应的通信消息,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此不做限 制。客户端节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可以包括:客户 端节点向即时通信服务器注册账号的行为的对应的通信消息,客户端接 收即时通信服务器推送的服务信息对应的通信消息,客户端登陆即时通 信服务器的行为对应的通信消息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各区块链节点在接收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时先放入各自对应的内存池中,按照预设规则从内存池中取出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并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则上述操作S202与其他区块链节点 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可以包 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 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 /或者,每当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到达第一预设数量时,与其他 区块链节点将所接收到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 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例如,可以按照每隔5分钟,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5分钟内接 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也可以设置 第一预设数量为10,在上一次将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之 后开始,重新对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进行计数,当接收到10条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时,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新接收到的10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 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包括: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预设共识机制在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 链节点中确定一个区块链节点。例如所采用的预设共识机制可以是委托 权益证明(DPOS)共识机制,也可以是由各区块链节点轮转达成共识, 此处不做限制。
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本区块链节点时,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 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本区块链节 点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其他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使得其他区 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其 他区块链节点时,由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 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其对应的区块链数 据库中并向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以外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与其他区 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的数字签名;其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是基于作为所述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受方的客户端节 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则上述 操作S202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 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包括:对于接收到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基于 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和相应的公钥对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进行验证;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通过验证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 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通过本实施例,发送至区块链节点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是经过不对 称加密的,使得各区块链节点可以利用相应的公钥对不对称加密后的即 时通信消息进行验证,以确保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包括:基于作为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作 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 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其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作 为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 识,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 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 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例如,A用户跟B用户的一次点对点即时通信交互过程的二元组的 (crypto(A),crypto(B))作为一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可以称为一个“见证 对”。其主要含义在于,通过用户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目睹”了网络的 公平性,并可以衡量网络的活跃度,可以作为网络状况的一个“见证”。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是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基本的数据项,会作为账本的条 目被一一记录到区块链数据库的区块数据结构中。
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生成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B所示,在第一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域 Domain1#中,包括用户1#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 点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以及即时通信服务器。在第一即时通信应用对 应的域Domain2#中,包括用户2#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区 块链节点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以及即时通信服务器。当用户1#客户端 节点向用户2#客户端节点发送一条点对点的消息时,在第一即时通信应 用对应的域Domain1#中,用户1#客户端节点通过自己的私钥对五元组 (用户1#的标识,用户2#的标识,即时通信消息发送时间,发送即时 通信消息的前10个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 的哈希值)进行加密,形成crypto(1#),随消息发送到第二即时通信 应用对应的域Domain2#的用户2#的客户端节点上,用户2#客户端节点 确认收到即时通信消息后,会再次用用户2#的私钥对三元组(crypto (1#),即时通信消息的收到时间,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 数据结构的哈希值)进行再一次的加密,形成见证对(crypto(1#), crypto(2#)),随后,二元组(crypto(1#),crypto(2#))作为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被用户2#客户端节点广播至各区块链节点,各区块链节 点通过验证后将二元组(crypto(1#),crypto(2#))登记到区块链见 证者网络,即存入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其中,用于组成区块链网络 的多个区块链节点中,包括第一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域Domain 1#中的 服务器,也包括第二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域Domain2#中的服务器。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发放奖励的方式激励维系本方案运转的客户端 节点和区块链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2A所示的方法还包括:操作S203,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 库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通过第一发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表征向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 增加的数值。
其中,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 第一比例。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节点向各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表明了客户端节点在本方案中所做选出的贡献,因此在回馈客 户端节点时,可以根据客户端节点的贡献,触发第一发放规则,将相应 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对应的第一数值按既定规则增加到客户端节点 的账户中去。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上文描述的根据客户端节点所作 出的贡献(该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或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 量)对客户端节点进行奖励的机制之外,还可以按照一定随机概率向在 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中发出过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客户端节点发放 奖励,图2A所示的方法还包括:操作S204,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利用随机算法,从作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 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 端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节点;通过第二发放规则确定第二数 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表征向所选择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 值。
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的第二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 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二比例。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即时通信联盟成员是本方案的维 系方和网络公平的见证方,因此也可以向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发放奖 励。图2A所示的方法还包括:操作S205,每隔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对 于每个即时通信联盟成员,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 对应的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用于表征向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的账户 中增加的数值;其中,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的总和不大 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三比例;不同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 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具体地,每个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于一个 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提供商。
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 的第三数值包括:根据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 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统计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即时通信联盟成 员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转发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总数量;根据所统计 的总数量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
上述实施例分别描述了对客户端节点和即时通信联盟成员进行奖 励的机制,其中基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一定比例来为客户端 节点和即时通信联盟成员的账户增加相应数值。
由于区块链网络是即时通信网络公平的见证记录系统,作为一个可 选的实施例,可以以区块链网络生成的数字货币作为待发放激励资源来 进行上述奖励机制。具体地,图2A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在每次与其他 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之后,通过预设智能合约确定待发放激励资源的第四数值,所述第四数值用于表征由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中增 加的数字货币的数量;将所述第四数值发送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与其他 区块链节点将所述第四数值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然,第 四数值还可以是除数字货币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激励资源,例如现金、红 包、优惠券、代金券等各种激励资源,基于不同形式的激励资源对客户 端节点、即时通信联盟成员进行奖励的机制原理相同,前文中已详细说 明,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合约本质上是可以被触发执行的代码, 通常预置于区块链中。而区块链中存储的智能合约难以被篡改,因而智 能合约就可用于执行预设的代码逻辑,执行过程不受区块链节点干预。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多个不同的步骤中使用智能合约执行不同的代 码逻辑,其中,不同的代码逻辑可以通过不同的智能合约执行,也可以 通过同一智能合约执行,本说明书对此不做限制。一般来说,智能合约 可以由区块链节点执行智能合约的作用是保证区块链节点执行预设的 代码逻辑,防止区块链节点作恶。
上述第一发放规则、第二发放规则和第三发放规则也都可以是运行 在区块链节点上的智能合约,当上述第一发放规则、第二发放规则和第 三发放规则为智能合约时,上文关于奖励机制的各实施例实质上描述了 如下过程: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按预设共识机制定时产生区 块数据结构,每个区块数据结构附加生成一定数量的新的数字货币,生 成的数字货币会被投放到一个用于分配数字货币的智能合约上,给定条 件满足后,智能合约被触发,将数字货币自动按照预设规则分配给客户 端节点或即时通信联盟成员。
在此基础上,在上述操作S203通过确定第一数值为客户端节点发 放奖励的过程中,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 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第四数值的总和。例如,每日产生的数字货币存 放在发放池中,设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为一个自然日,每个自然日结束后, 触发第一发放规则,对客户端节点的贡献度进行核算,设第一比例为 20%,将20%的数字货币按用户贡献值分给客户端节点,则:
每个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二数值=当日生成数字货币的总 数*20%/当日总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每个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对应的第二数值在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 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 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平分,表示二者的账户分别增加第二数值的1/2的数字货币。
在上述操作S204通过确定第二数值为客户端节点发放奖励的过程 中,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 数据库的第四数值的总和。例如,在上文例子中将20%的数字货币作为 奖励发放给客户端节点后,剩余80%的数字货币通过另外的第二发放规 则,触发一个自动抽奖过程,由随机算法来完成,该随机算法可以把80% 的数字货币在考虑客户端节点的贡献值的概率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多个 客户端节点,将所确定的第二数值的数字货币分配给所选择的客户端节 点。
在上述操作S205通过确定第三数值为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发放奖励 的过程中,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为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 区块链数据库的第四数值的总和。例如,可以设置第三比例为10%,相 当于区块链网络预留数字货币总量的10%,在经过一个第三预设时间间 隔后,根据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在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累积贡献值 分配这10%的数字货币。其中,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在前一第三预设时 间间隔内累积贡献值,即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在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 的工作量证明,如可以是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接 受来自其它域的即时通信消息,或者,可以是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 的即时通信服务器转发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总数量。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产生第一个区块数据结构之前,可以先 预先设置区块链网络的数字货币发币规则,通过该规则可以确定每次产 生区块数据结构时对应的第一数值。例如,初定数字货币的总量为1亿 个,每次发币的数量跟时间存在相关性,根据预期的数量与时间的曲线 (该曲线可以采用更合理的曲线函数,需要进一步的建模分析)初步分 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年),每日线性产生数字货币,总共发放50% 的数字货币;第二阶段(3年),每日线性产生数字货币,总共发放35% 的数字货币;第三阶段(3年):每日线性产生数字货币,总共发放15% 的数字货币。其中的数值均是为了说明而设,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文操作S203的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 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通过第一发放规 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包括:获取该条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的权重;根据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前一第二预设时 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总数量、以及相应的 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得到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 一数值。
本实施例中,为了鼓励新用户和拉入新用户的行为,作为一个可选 的实施例,上述获取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可以包括:统计作为 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 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 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如果所述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 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一权重;如果所述次数未超过 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二权重;所述第一 权重小于所述第二权重。
例如,对于前文所述的作为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见证对二元组 (crypto(A),crypto(B)),如果其中一方A用户客户端节点出现在区块链数 据库中的历史存储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作为发送方或者接收方的次 数少于或等于10次,则表示该A用户客户端节点为新用户;如果B用 户客户端节点出现在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历史存储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作为发送方或者接收方的次数少于或等于10次,则表示该B用户客 户端节点为新用户。如果一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发送方或接收方 至少有一个是新用户,为这个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确定一个较高的第二权 重,如第二权重为2,如果一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发送方或接收 方都不是新用户,则为这个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确定一个较低的第一权重,如第一权重为1。
为了避免恶意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对上述奖励机制的干扰,作为一 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图2A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 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指 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及 作为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 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当所统计的满 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三预设数量时,忽略 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三预设数量以 外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其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指定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 接收方、并且以作为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 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接收方/发送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
例如,为了防干扰,对于A用户客户端节点和B用户客户端节点之 间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crypto(A),crypto(B)),设置第二预设 时间间隔为1自然天,设置第三预设数量为3,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是指:发送方为A用户客户端节点且接收方为B用户 客户端节点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或者,发送方为B用户客户端节点且 接收方为A用户客户端节点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当1自然天内存入区 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超过3条时,忽略前3条以外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也就是说,对于A用户客户端节点和B用户客户端节点之间 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每天最多记3次有效。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恶意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对上述奖励机制的干 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图2A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对于前一 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获知作为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 端节点,以及作为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 的客户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当 所统计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四预设 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四 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其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指定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 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 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 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并且/或者,以作为指定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 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 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 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例如,为了防干扰,对于A用户客 户端节点和B用户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crypto(A), crypto(B)),设置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为1自然天,第四预设数量为 10,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是指:发送方为A用户客户 端节点且作为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在区块链数据库历史已存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中作为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总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的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以及,接收方为A用户客户端节点且作为发送方的客 户端节点在区块链数据库历史已存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作为发送方 和/或接收方的总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或者, 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是指:发送方为B用户客户端节 点且作为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在区块链数据库历史已存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中作为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总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以及,接收方为B用户客户端节点且作为发送方的客户端 节点在区块链数据库历史已存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作为发送方和/或 接收方的总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当作为接收方 /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在区块链数据库历史已存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 作为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总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时,说明该客户端 节点对应于老用户。
当1自然天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二 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超过10条时,忽略前10条以外的满足第 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也就是说,对于每个客户端节点,该 客户端节点参与的即时通信记录在一天之内最多只能记录10条该客户 端节点与老用户对应的客户端节点的即时通信消息有效;可选地,为了 鼓励形成新用户,如果是新用户对应的客户端节点形成的即时通信消息 则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为了鼓励新近建立好友关系的客户端节点,在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2A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对于每条满足第二预设 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取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 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 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判断所述好 友关系建立时间是否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则确定该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不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 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 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在 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表示上述两个客户端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 隔内刚刚成为好友。
可见,通过以上实施例,可知在本方案中区块链节点形成的区块链 网络是即时通信网络公平的见证记录系统,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 消息互通、以及客户端节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的即时通信消息互 通是网络公平的见证单元,客户端节点通过跟本域及其它域的客户端节 点直接的即时通信交互行为,见证了即时通信网络公平性,因为客户端 节点的即时通信消息能顺畅到达对端,这也见证了本方案打破了不同即 时通信应用所划分出的域间即时通讯的障碍。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客户端节点或即时通信 服务器。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操作S301,接收客户端节点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
操作S302,基于所接收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生成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并发送至各区块链节点,以使各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可见,通过图3所示的方法,在接收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时, 基于该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存入各区块 链节点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实现了对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所反映的即 时通信交互行为的多方共同监督,即形成了对即时通信交互过程的见 证,进而实现即时通信网络中各方信息对等,能够有效维系即时通信网 络公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包括:基于 作为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 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基 于作为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 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 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 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 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 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上述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 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 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 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 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前文中的例子已对即时通信消息可能包括的交互情形做出过描述, 以及,前文中图2B所示的例子已对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过程做出 过描述,此处均不再赘述。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服务器。如图 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操作S401,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 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操作S402,将所接收到的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发送至客户端节 点,由客户端节点基于所述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各区块链节点在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区块链数据库 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根据该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 结构的哈希值可以知道在将新产生的区块数据结构链入区块链数据库 时具体应该链在哪一块区块数据结构之后。又由于进行即时通信消息交 互的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需要利用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 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来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因此,通常由即时 通信服务器从其对应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 哈希值,可以保存至本地供自身使用,也可以发送给客户端节点供客户 端节点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恶意 情形,还提供了一些防各方作弊的一些对策:为了防止客户端节点通过 恶意多发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来获取奖励,需要控制每个第二预设时间间 隔内同一客户端节点发出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而获得奖励的上限。为了防 止客户端节点伪造即时通信消息记录,需要在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 过程中利用不对称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具体是采用作为即时通信消息接 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和作为即时通信消息发送方客户端节点的私 钥先后进行数字签名加密,作为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进行数字签名的过 程也表示该接收方确认收到有效的即时通信消息,然后再发送给区块链 节点,区块链节点采用这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公钥就能验证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是否是伪造的。为了防止即时通信服务器在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发送 中途进行篡改,加入额外的见证对,也需要通过上述不对称加密方式, 即时通信服务器没有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私钥无法伪造。
示例性介质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对本发明示 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介质进行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上述指 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 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 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 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设备可以执行如图2A中 所示的步骤S201,接收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步骤S202,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然,所述计算设备也可以执行 如图3所示的操作步骤和/或图4所示的操作步骤。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 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 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 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 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 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产 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图表的 数据处理的程序产品5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 (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 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 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 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 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 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 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 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 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 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 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 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 “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 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 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 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 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一 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 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示例性装置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介质之后,接下来,参考图6- 图8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 块链处理装置进行详细阐述。
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中。如图6A 所示,该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 601,用于接收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存储处理模块602,用于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可见,通过图6A所示的装置,将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 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由多方区块链节点——本区块链节点和 其他区块链节点构成的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多个区块链节点 分别监督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使得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无法改变,实现了对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所反映的即时通信交 互行为的多方共同监督,即形成了对即时通信交互过程的见证,进而实 现即时通信网络中各方信息对等,能够有效维系即时通信网络公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被划分 为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每个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一个即时通信应用的 服务器和/或服务器集群,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 应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一种:客户端 节点与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和/或,客户端节 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处理模块602,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间 隔,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或者,每当接收到的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到达第一预设数量时,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接收到的 第一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具体地,存储处理模块602,用于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预设共识 机制在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中确定一个区块链节点;当所确 定的区块链节点为本区块链节点时,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 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本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区 块链数据库中,并向其他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使得其他区块链节点根 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 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其他区块链节 点时,由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其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 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以外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 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 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为了防止伪造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在将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区块 链数据库之前要进行验证,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其中,所述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数字签名是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 息的发送方和/或接受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
则所述存储处理模块602,用于对于接收到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 录,基于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和相应的公钥对该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进行验证;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通过验证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 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包括:基于作为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作 为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 钥对第一数字签名和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其中,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作 为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 识,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 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 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中。如图6B 所示,该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610包括:接收模块 601,存储处理模块602,第一处理模块603。
其中,接收模块601和存储处理模块602在上文中已有详细说明, 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处理模块603,用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于前一第二预 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通过第一发 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 表征向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 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 第一比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03,用于获取该条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根据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前一第二预 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总数量、以及相 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得到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 的第一数值。
可选地,第一处理模块603,用于统计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 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 接收方的次数;如果所述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对应于第一权重;如果所述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二权重。其中,第一权重小于第二权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03,还用于 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 消息记录,获知作为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 方的客户端节点,以及作为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 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 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的数量;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 第三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 除前第三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其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所述指定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 送方/接收方、并且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 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接收方/发送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03,还用 于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 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及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 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 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的数量;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的数量超过第四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 数据库中的除前第四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
其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所述指定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 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 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 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并且/或者,以作为所述 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 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 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 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 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03,还用 于对于每条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取作为该即时通 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 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好友 关系建立时间;判断所获取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是否在前一第二预设时 间间隔内,是则确定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不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图6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中。如图6C 所示,该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620包括:接收模块 601,存储处理模块602,第一处理模块603,第二处理模块604。
其中,接收模块601、存储处理模块602和第一处理模块603在上 文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 区块链处理装置620也可以不包括第一处理模块603。
第二处理模块604,用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利用随机算法, 从作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中选择 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节点;通过第二发放规则确定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 值用于表征向所选择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的第三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 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二比例。
图6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中。如图6D 所示,该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630包括:接收模块 601,存储处理模块602,第一处理模块603,第二处理模块604,第三 处理模块605。
其中,接收模块601、存储处理模块602、第一处理模块603和第 二处理模块604在上文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基于 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630也可以不包括第一处理模块 603和/或第二处理模块604。
第三处理模块605,用于每隔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对于每个即时通 信联盟成员,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 值,所述第三数值用于表征向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的账户中增加的数 值。
其中,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 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三比例;不同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于不同的 即时通信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处理模块605,用于根据前一第三 预设时间间隔内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统计前一 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转发 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总数量;根据所统计的总数量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 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
图6E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中。如图6E 所示,该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640包括:接收模块 601,存储处理模块602,第一处理模块603,第二处理模块604,第三 处理模块605,第四处理模块606。
其中,接收模块601、存储处理模块602、第一处理模块603、第二 处理模块604和第三处理模块605在上文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 述。
第四处理模块606,用于在每次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 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之后,通过预设智能合约确定 待发放激励资源的第四数值,所述第四数值用于表征由本区块链节点和 其他区块链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中增加的数字货币的数量;将所述第 四数值发送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述第四数值存入 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配置于客户端节点或即时通信服 务器中。如图7所示,该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700 包括: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客户端节点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 消息;发送模块720,用于基于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发送至各区块链节点,以使各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 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其中,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包括: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 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 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 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 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 器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 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具体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 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 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 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 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 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 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 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 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 值。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 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配置于即时通信服务器中。如图 8所示,该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800包括:接收模 块810,用于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 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发送模块820,用于将所接收到的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发送至客户端节点,由客户端节点基于所述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 值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部分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子单元等的实施方 式、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分别与方法部 分实施例中各对应的步骤的实施方式、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的功能、 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计算设备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介质和装置之后,接下来, 介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 块链处理计算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 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 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 区块链处理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 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 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 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 “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 区块链处理计算设备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 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 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 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呈现方法中的步 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执行如图2A中所示的:步骤S201,接收 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步骤S202, 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 链数据库中。当然,所述计算设备也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的操作步骤和 /或图4所示的操作步骤。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基于即时通信消 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计算设备90。如图9所示的计算设备90仅仅是一 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计算设备9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设备 9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01、上述至少一 个存储单元9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02和处理单元901) 的总线903。
总线9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 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 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单元9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 取存储器(RAM)90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90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只读存储器(ROM)9023。
存储单元90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024的 程序/实用工具9025,这样的程序模块90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 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 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设备9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04(例如键盘、指向设 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计算设备90 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计算设备9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 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 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05进行。并且,计算设备90还可以 通过网络适配器90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 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 器906通过总线903与计算设备9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 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设备5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 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 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 区块链处理装置的若干单元/模块或子单元/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 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 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 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 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 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 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 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 个步骤执行。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但是 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 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 述的方便。本发明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 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46)

1.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节点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一种:客户端节点与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和/或,客户端节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包括:
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或者
每当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到达第一预设数量时,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接收到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包括:
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预设共识机制在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中确定一个区块链节点;
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本区块链节点时,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本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其他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使得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其他区块链节点时,由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其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以外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其中,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是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受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
所述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包括:对于接收到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基于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和相应的公钥对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进行验证;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通过验证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包括:
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
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
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通过第一发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表征向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一发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包括:
获取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
根据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总数量、以及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得到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包括:
统计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
如果所述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一权重;
如果所述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二权重;
所述第一权重小于所述第二权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及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
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
其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并且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接收方/发送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三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三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及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
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
其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
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并且/或者
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
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四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四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每条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取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判断所述好友关系建立时间是否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则确定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不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
利用随机算法,从作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节点;通过第二发放规则确定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表征向所选择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的第二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二比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三预设时间间隔,
对于每个即时通信联盟成员,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用于表征向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三比例;
不同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16.根据权利要求8、9、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之后,通过预设智能合约确定待发放激励资源的第四数值,所述第四数值用于表征由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中增加的数字货币的数量;
将所述第四数值发送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述第四数值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包括:
根据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统计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转发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总数量;
根据所统计的总数量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每个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一个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器和/或服务器集群,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19.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节点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
基于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发送至各区块链节点,以使各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包括: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22.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将所接收到的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发送至客户端节点,由客户端节点基于所述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23.一种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
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和/或
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和/或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处理方法。
24.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配置于区块链节点中,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节点和/或即时通信服务器发出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存储处理模块,用于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一种:客户端节点与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和/或,客户端节点与即时通信服务器之间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记录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处理模块,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或者,每当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到达第一预设数量时,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接收到的第一预设数量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处理模块,用于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预设共识机制在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中确定一个区块链节点;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本区块链节点时,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本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其他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使得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为其他区块链节点时,由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打包成区块数据结构存入其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并向所确定的区块链节点以外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广播;与其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广播将前一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其中,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是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受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
所述存储处理模块,用于对于接收到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基于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和相应的公钥对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进行验证;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通过验证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字签名包括:
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
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通过第一发放规则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表征向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根据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权重、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总数量、以及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一比例,得到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第一数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统计作为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如果所述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一权重;如果所述次数未超过第二预设数量,确定该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于第二权重;
其中,所述第一权重小于所述第二权重。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及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三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三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其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并且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接收方/发送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对于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每条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以及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统计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当所统计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数量超过第四预设数量时,忽略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中的除前第四预设数量以外的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其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为:
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并且/或者
以作为所述指定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发送方/接收方的即时通信消息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且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作为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次数超过第二预设数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对于每条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获取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和作为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时间;判断所述好友关系建立时间是否在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则确定该即时通信消息记录不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利用随机算法,从作为前一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存入区块链数据库的各条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对应的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和/或接收方的客户端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节点;通过第二发放规则确定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表征向所选择的客户端节点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的第二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二比例。
3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每隔第三预设时间间隔,
对于每个即时通信联盟成员,通过第三发放规则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用于表征向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的账户中增加的数值;
其中,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的总和不大于相应的待发放激励资源总额的第三比例;
不同的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39.根据权利要求32、31、37、38中任一项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每次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之后,通过预设智能合约确定待发放激励资源的第四数值,所述第四数值用于表征由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组成的区块链网络中增加的数字货币的数量;将所述第四数值发送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与其他区块链节点将所述第四数值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区块链数据库中已存的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统计前一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即时通信服务器转发的即时通信消息的总数量;根据所统计的总数量确定该即时通信联盟成员对应的第三数值。
4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
本区块链节点和其他区块链节点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每个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一个即时通信应用的服务器和/或服务器集群,不同的区块链节点组对应于不同的即时通信应用。
42.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节点发送的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并发送至各区块链节点,以使各区块链节点将接收到的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存入各自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库中。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衍生消息包括: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包括:基于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以及基于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第二数字签名。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所述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作为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方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本客户端节点/即时通信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即时通信消息的内容的前预设个数的字节,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45.一种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区块链数据库中当前最后一个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接收到的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发送至客户端节点,由客户端节点基于所述区块数据结构的哈希值生成即时通信消息记录。
46.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
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和/或
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和/或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
CN201810364787.8A 2018-04-20 2018-04-20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Active CN108667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4787.8A CN108667717B (zh) 2018-04-20 2018-04-20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PCT/CN2018/117200 WO2019200919A1 (zh) 2018-04-20 2018-11-23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4787.8A CN108667717B (zh) 2018-04-20 2018-04-20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7717A true CN108667717A (zh) 2018-10-16
CN108667717B CN108667717B (zh) 2021-06-08

Family

ID=63780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4787.8A Active CN108667717B (zh) 2018-04-20 2018-04-20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7717B (zh)
WO (1) WO2019200919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4158A (zh) * 2018-11-02 2019-03-29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00919A1 (zh) * 2018-04-20 2019-10-2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0445882A (zh) * 2019-09-19 2019-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6050A (zh) * 2019-04-12 2020-04-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网络中使用智能合约检索数字票证的价值
CN111160914A (zh) * 2020-04-02 2020-05-1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同监督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6166A (zh) * 2020-07-30 2020-10-30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聊天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TWI710990B (zh) * 2018-10-31 2020-11-2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CN112329942A (zh) * 2020-11-06 2021-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95877A (zh) * 2021-07-23 2021-11-02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讯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0981A (zh) * 2016-08-22 2016-11-09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社交网络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6354994A (zh) * 2016-08-22 2017-01-25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医疗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28775A (zh) * 2016-10-28 2017-03-22 山东明和软件有限公司 支持逻辑多链的私有区块链运行支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686008A (zh) * 2017-03-03 2017-05-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US9673973B1 (en) * 2015-12-18 2017-06-06 Wickr Inc. Decentralized authoritative messaging
CN106991334A (zh) * 2016-11-24 2017-07-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取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70359288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Salesforce.Com, Inc.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employ a blockchain to ensure integrity of message delivery
CN107679923A (zh) * 2017-10-24 2018-02-09 浙江华信区块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广告运营结算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954B (zh) * 2016-03-02 2019-04-09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电子证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90234B (zh) * 2017-01-18 2018-09-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CN108306819B (zh) * 2018-04-20 2022-03-0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讯系统实现方法、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8667717B (zh) * 2018-04-20 2021-06-0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73973B1 (en) * 2015-12-18 2017-06-06 Wickr Inc. Decentralized authoritative messaging
US20170359288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Salesforce.Com, Inc.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employ a blockchain to ensure integrity of message delivery
CN106100981A (zh) * 2016-08-22 2016-11-09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社交网络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6354994A (zh) * 2016-08-22 2017-01-25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医疗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28775A (zh) * 2016-10-28 2017-03-22 山东明和软件有限公司 支持逻辑多链的私有区块链运行支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991334A (zh) * 2016-11-24 2017-07-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取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686008A (zh) * 2017-03-03 2017-05-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7679923A (zh) * 2017-10-24 2018-02-09 浙江华信区块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广告运营结算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鑫,裴庆祺,刘雪峰: "区块链技术综述",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0919A1 (zh) * 2018-04-20 2019-10-2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TWI710990B (zh) * 2018-10-31 2020-11-2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生成目標合約的方法及終端設備
US11651458B2 (en) 2018-10-31 2023-05-16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target contract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544158A (zh) * 2018-11-02 2019-03-29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66050A (zh) * 2019-04-12 2020-04-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网络中使用智能合约检索数字票证的价值
CN111066050B (zh) * 2019-04-12 2023-07-2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网络中使用智能合约检索数字票证的价值
WO2021052175A1 (zh) * 2019-09-19 2021-03-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5882A (zh) * 2019-09-19 2019-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50417B2 (en) 2019-09-19 2023-09-0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N111160914A (zh) * 2020-04-02 2020-05-1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同监督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6166A (zh) * 2020-07-30 2020-10-30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聊天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66166B (zh) * 2020-07-30 2023-04-18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聊天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29942A (zh) * 2020-11-06 2021-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95877A (zh) * 2021-07-23 2021-11-02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讯方法
CN113595877B (zh) * 2021-07-23 2022-08-30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即时通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0919A1 (zh) 2019-10-24
CN108667717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7717A (zh) 基于即时通信消息记录的区块链处理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US11848920B2 (en) Manicoding for communication verification
AU202020523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implementing a distributed database within a network
CN10952368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记名电子投票方法
JP681135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内の分散データベース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4580253B (zh) 一种处理用户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8164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发布订阅系统及发布订阅方法
CN11112577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联邦学习方法及装置
CN108062671A (zh) 数据交易方法、区块链节点服务器及数据提交终端
CN110719159A (zh) 抗恶意敌手的多方隐私集合交集方法
CN113127916A (zh) 数据集合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4749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隐私智能服务计算系统及方法
Zhang et al. Blockchain-based secure equipment diagnosis mechanism of smart grid
CN111047316A (zh) 一种反篡改的智能区块链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8880820A (zh) 代码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721678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联邦学习隐私保护视频场景识别方法
CN116821952A (zh) 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的隐私数据计算可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10189465A (zh) 一种借助于区块链的随机抽奖方法及其设备
Li et al. Blockchain-based fair and decentralized data trading model
Wang et al. FRNet: an MCS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and secure data sensing and privacy protection in IoVs
Hong et al. Blockchain-based fair payment for ABE with outsourced decryption
Medley et al. Collaborative verifiable delay functions
Lisickiy et al. Block symmetric cipher with random s-boxes
Saqib Blockchain-based Data Sharing of Vehicle Passports
Ou et al. A MOEA-D-Based Service Quality Match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