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897B - 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897B
TWI708897B TW107123315A TW107123315A TWI708897B TW I708897 B TWI708897 B TW I708897B TW 107123315 A TW107123315 A TW 107123315A TW 107123315 A TW107123315 A TW 107123315A TW I708897 B TWI708897 B TW I7088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flow generating
water
scum
suppre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7092A (zh
Inventor
野口健
久保田治
中村光
寺井良治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都下水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惠比壽馬林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惠比壽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都下水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惠比壽馬林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惠比壽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都下水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7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89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4Feed or 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settling tanks
    • B01D21/2433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floating p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本發明涉及抑制浮渣(FS)的堆積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10)、將水流產生部(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水流產生部(10)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水流產生部(10)的浮子部(40),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軟管部(50),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設置有動作輔助部(60),該動作輔助部(60)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深度調整部的浮子部(40)使水流產生部(10)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水流產生部(10)和流體供給軟管部(50)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

Description

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本發明涉及用於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的裝置,具體而言,涉及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在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存在要求改善該閉塞水域等的水質的情況。為了改善該水質,以往,在閉塞水域等設置有各種裝置。 作為該各種裝置之一的裝置(習知技術),例如,公知有水流產生裝置(參照專利文獻1)。
該習知技術的水流產生裝置構成為使外筒內的流體加速產生水流,使用該水流,交換閉塞水域等的水團,由此實現水質的改善。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340400號公報
上述習知技術(專利文獻1)的水流產生裝置構成為交換閉塞水域等的水團,不論在哪個實施方式中,均固定於水中的一處來使用。
在閉塞水域等中,因天氣、種種環境條件不同,會產生水位的變動。換句話說,水流產生裝置與閉塞水域等的相對關係(例如,與水面的相對距離等)時常會產生變動。若產生這樣的變動,則在被固定的習知技術的水流產生裝置中,無法有效地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
因此,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而完成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
本發明的第一方式為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上述深度調整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第一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構成為使用上述水流產生部、上述深度調整部、上述流體供給部和上述動作輔助部等。 根據這樣構成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由於藉由上述深度調整部調整上述水流產生部的在深度方向上的位置,所以能夠根據因水位不同而產生的浮渣的產生位置、產生量等的產生狀況,使上述水流產生部向適當的位置移動。另外,根據這樣構成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由於設置有上述動作輔助部,所以能夠順暢且有效地進行上述深度調整部對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深度調整。
本發明的第二方式為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上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調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第二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構成為使用上述水流產生部、上述深度調整部、上述流體供給部和上述動作輔助部等,上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 根據這樣構成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在上述水流產生部固定有上述浮子部,因此即便在產生了水位變動的情況下,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也藉由上述浮子部維持在規定深度。換句話說,根據本發明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能夠藉由形成上述深度調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來調整上述水流產生部的在深度方向上的位置,因此能夠根據因水位不同而產生的浮渣的產生位置、產生量等的產生狀況,使上述水流產生部向適當的位置移動。另外,根據這樣構成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與第一方式相同,設置有上述動作輔助部,因此能夠順暢且有效地進行上述深度調整部對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深度調整。
本發明的協力廠商式為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上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調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
本發明的第四方式在上述的第一方式~協力廠商式中任一個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基礎上,優選為構成為使用上述深度調整部來調整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深度,以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間隔成為30mm~500mm的範圍。另外,在本發明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中,更加優選為上述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間隔在50mm~100mm的範圍內。
本申請的發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了為了有效地破壞已堆積的浮渣,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水面側端部(水流產生部的水流噴出口上部)與水面間的間隔(水面間距)非常重要。具體而言,發現了優選為上述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間隔(水面間距)在30mm~500mm的範圍內,另外,更加優選為上述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間隔(水面間距)在50mm~100mm的範圍內。
在上述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間隔為優選的範圍(30mm~500mm)的情況下,相對於厚度1000mm左右的漂浮浮渣,使用設定為該優選的水面間距的上述水流產生部,由此能夠將漂浮浮渣的厚度抑制為100mm左右。另外,在上述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間隔為更加優選的範圍(50mm~100mm)的情況下,相對於厚度1000mm左右的漂浮浮渣,使用設定為該更加優選的水面間距的上述水流產生部,由此能夠將漂浮浮渣的大體全部破壞和衝垮,形成可見水面的狀態。
本發明的第五方式為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上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調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上述動作輔助部構成為使用使上述流體供給管部插通的管支承部、被設置為能夠在上述管支承部的外側滑動的環狀支承部、和連結上述浮子部與上述環狀支承部的連結支承部。
本發明的第六方式為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上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調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上述流體供給管部構成為使用伸縮配管(在伸縮配管外筒部的內側具備了伸縮配管內筒部的伸縮配管),上述動作輔助部構成為使用被設置為能夠在形成上述伸縮配管的伸縮配管外筒部的外側滑動的環狀支承部和連結上述浮子部與上述環狀支承部的連結支承部。
本發明的第七方式為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上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上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調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上述動作輔助部構成為使用被設置為能夠供上述水流產生部滑動的傾斜導軌部和固定上述傾斜導軌部的導軌支承部(下方導軌支承部和上方導軌支承部)。
本發明的第八方式為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上述深度調整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上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水位感測器部、動作輔助部、將這些水位感測器部和動作輔助部電連接的控制部,上述動作輔助部構成為使用基於來自上述控制部的信號進行上下移動的上下移動驅動部,上述動作輔助部與上述水流產生部被連接。
另外,形成上述的本發明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水流產生部構成為使用外筒部、和在上述外筒部內設置有作為流體噴出口的管嘴前端部的管嘴部,在上述管嘴部(的管連接部)連接有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向上述管嘴部供給流體,從上述管嘴前端部噴出流體,由此構成為在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下游開口部(水流噴出口)產生水流(噴射水流)。
另外,在上述的本發明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具有浮子部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中,優選是浮子部的上表面從水面向水上突出30mm~80mm左右的結構。 根據該優選的結構,能夠防止浮渣向流速變慢的位置處的水流產生部(形成水流產生部的外筒部)的上部侵入,抑制浮渣在形成水流產生部的外筒部的上方位置及其附近處的堆積。
根據本發明,能夠獲得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
以下,基於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進行說明。另外,以下,對在暗溝內(例如在汙水處理廠的最初沉澱池等內),設置各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情況進行說明。各個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構成為有效地抑制在最初沉澱池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具體而言,各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構成為使用從形成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水流產生部噴出的水流破壞並衝垮浮渣。
<第一實施方式> 圖1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另外,圖2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圖2的(a)是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2的(b)是圖2的(a)的箭頭線A-A方向的簡要俯視圖。另外,圖3表示形成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水流產生部和浮子部的簡要結構圖,圖3的(a)是本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和浮子部的簡要側視圖,圖3的(b)是圖3的(a)的箭頭線B-B方向的簡要主視圖,圖3的(c)是圖3的(a)的箭頭線C-C方向的簡要仰視圖(局部剖視圖)。另外,圖4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動作狀態的簡圖(簡要側視圖),圖4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動作狀態簡圖,圖4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動作狀態簡圖。以下,基於這些圖1~圖4,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進行說明。
如圖1等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設置在暗溝UD內(例如設置在汙水處理廠的最初沉澱池等內)的情況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構成為能夠設置為從在暗溝UD的地面UD1形成的開口部UD2搬入暗溝UD內的大小。
如圖1等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構成為使用水流產生部10、浮子部40(相當於本發明的“深度調整部”)、流體供給軟管部50(相當於本發明的“流體供給管部”)和動作輔助部60等。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構成為使用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10、設置為固定於水流產生部10的上方位置用以將該水流產生部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浮子部40、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用以向水流產生部10供給作為驅動水之流體的流體供給軟管部50、和作用為在利用浮子部40使水流產生部10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水流產生部10和流體供給軟管部50之動作的動作輔助部60等。
如圖3所示,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的水流產生部10構成為使用外筒部11和管嘴部12。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相對於一個外筒部11設置兩個管嘴部12的結構,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也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個外筒部設置一個或者三個以上的管嘴部。
如後所述,形成本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的外筒部11憑藉從管嘴部12噴出的驅動水,從其下游開口部(水流噴出口11A)噴出水流,從其上游開口部(流體導入口11B)導入流體。
形成本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的管嘴部12構成為使其前端部(管嘴前端部12A)位於外筒部11的內部,使其後端部(管連接部12B)在外筒部11的外部與流體供給軟管部50連接。
如圖3的(c)的局部剖切仰視圖所示,形成本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的管嘴部12設置為在管嘴前端部12A從外筒部11的內表面傾斜規定的角度的狀態下,朝向外筒部11的下游開口部(水流噴出口11A)側。另外,形成該管嘴部12的管連接部12B構成為能夠在外筒部11的外部與流體供給軟管部50連接,該管連接部12B的直徑形成為管嘴前端部12A的直徑的2倍左右。換句話說,管嘴前端部12A與管連接部12B的面積比被設定為1:4左右。
形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的水流產生部10如以上那樣構成,根據需要,從流體供給源經由流體供給軟管部50向水流產生部10的管嘴部12供給驅動水(在本實施方式中為最初沉澱池內的汚水等)。
若向管嘴部12供給驅動水,則驅動水經由管連接部12B從管嘴前端部12向外筒部11的下游開口部側噴出,藉由該被噴出的驅動水的動能,將形成水流產生部10的外筒部11的上游開口部附近的流體導入外筒部11內。換句話說,在本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中,藉由從管嘴前端部12A噴出驅動水,而從流體導入口11B將其附近的流體導入外筒部11內,該被導入的流體與驅動水成為形成了合流的狀態,該形成了合流的流體(驅動水和被驅動水帶走的流體)從作為外筒部的下游開口部的水流噴出口11A噴出。即,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使驅動水從管嘴前端部12A噴出,由此產生大量的流體,能夠使該大量的流體從水流噴出口11A噴出。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的浮子部40構成為能夠獲得所希望的水位。例如,該浮子部40使用發泡苯乙烯(發泡聚苯乙烯)、FRP(纖維強化塑膠)、聚乙烯、聚丙烯等,形成為具有200mm以上的厚度的大致長方體。更具體而言,例如,浮子部40藉由向形成為大致長方體的FRP內填充發泡苯乙烯等而被形成。但是,如後所述,在將該浮子部40接合於水流產生部10時,浮子部40與水流產生部10的接合面形成為對應於水流產生部10的外形形狀做適當地調整。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浮子部40設置為固定於水流產生部10的上方位置。具體而言,水流產生部10與浮子部40設置為成為緊貼的狀態來進行固定。換句話說,在本實施方式中,浮子部40與水流產生部10的接合面對應於水流產生部10的外形形狀,形成為彎曲的形狀(參照圖3的(b))。此外,水流產生部10與浮子部40的橫向寬度形成為大致相同程度的尺寸,以不使浮渣通過水流產生部10與浮子部40之間。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的流體供給軟管部50構成為具有撓性,例如,構成為使用橡膠軟管、PVC樹脂軟管等。
本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軟管部50的一端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另一端部連接於管嘴部12的管連接部12B。另外,如後所述,該流體供給軟管部50設置為插通管支承部65內。
如圖2等所示,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的動作輔助部60構成為使用連結支承部61、環狀支承部62和管支承部65等。
形成動作輔助部60的管支承部65構成為在使流體供給軟管部50插通其內部的狀態下,將其上端部及其附近的任意的位置固定於暗溝UD的地面UD1。另外,形成動作輔助部60的連結支承部61與環狀支承部62構成為一體(參照圖2的(b)),環狀支承部62構成為能夠在各自的管支承部65的外側滑動,連結支承部61構成為連結環狀支承部62與浮子部40。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如上構成,其具體結構如圖1~圖3等所示。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的結構和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是抑制浮渣FS的堆積的裝置,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10、將水流產生部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水流產生部10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水流產生部10的浮子部40,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軟管部50,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設置有動作輔助部60,該動作輔助部60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深度調整部的浮子部40使水流產生部10的位置移動時,用於輔助水流產生部10和流體供給軟管部50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動作輔助部60構成為使用供流體供給軟管部50插通的管支承部65、被設置為能夠在管支承部65的外側滑動的環狀支承部62、和連結浮子部40與環狀支承部62的連結支承部61。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如上構成,浮子部40具有的浮力被設定為形成水流產生部10的外筒部11的水面側端部11S與水面WS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30mm~500mm),或者成為更加優選的範圍(50mm~100mm)。換句話說,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構成為考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的整體重量與浮子部40的浮力的平衡,使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或者更加優選的範圍)。
本申請的發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了為了向已堆積的浮渣FS噴出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形成水流產生部10的外筒部11的水面側端部11S與水面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非常重要。而且,發現了該水面間距z優選在30mm~500mm的範圍內,另外,更加優選在50mm~100mm的範圍內。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由於設置有上述那樣的浮子部40,所以即便在暗溝UD內的流體(汙水等)的水位產生了變動的情況下,水面間距z也被維持在規定的範圍內。換句話說,根據本實施方式,不論在水位上升的情況下(參照圖4的(a)),還是在水位下降的情況下(參照圖4的(b)),均能夠維持水面間距z,因此能夠藉由從水流產生部10噴出的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中,優選是浮子部40的上表面從水面向水上突出30mm~80mm左右的結構。 根據該優選的結構,能夠防止浮渣向流速變慢的位置處的水流產生部10(形成水流產生部10的外筒部11)的上部的侵入,抑制浮渣在外筒部11的上方位置及其附近處的堆積。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如上構成來發揮功能,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FS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
<第二實施方式> 接下來,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進行說明。 圖5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另外,圖6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包含動作狀態簡圖),圖6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6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6的(c)是圖6的(a)的箭頭線A-A方向的簡要俯視圖。
如圖5等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設置在暗溝UD內(例如設置在汙水處理廠的最初沉澱池等內)的情況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構成為能夠設置為從在暗溝UD的地面UD1形成的開口部UD2搬入暗溝UD內的大小。
如圖5等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構成為使用水流產生部210、浮子部240(相當於本發明的“深度調整部”)、流體供給管部250、和動作輔助部260等。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構成為使用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210、設置為固定於水流產生部210的上方位置用以將該水流產生部2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浮子部240、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用以向水流產生部210供給作為驅動水之流體的流體供給管部250、和作用為在利用浮子部240使水流產生部210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水流產生部210和流體供給管部250之動作的動作輔助部260等。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的水流產生部210的結構是與之前說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相同的結構。因此,這裡,省略水流產生部210的具體結構的說明。
另外,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的浮子部240的結構也是與之前說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子部40相同的結構。因此,這裡,省略浮子部240的具體結構的說明。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的流體供給管部250構成為其上端部及其附近的任意的位置固定於暗溝UD的地面UD1。另外,該流體供給管部250構成為使用伸縮配管內筒部252和伸縮配管外筒部254。在本實施方式中,伸縮配管外筒部254的上端部及其附近的任一個被固定於暗溝UD的地面UD1,伸縮配管內筒部252構成為在伸縮配管外筒部254內做上下移動。
如圖5等所示,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的動作輔助部260構成為使用連結支承部261和環狀支承部262等。
形成動作輔助部260的連結支承部261與環狀支承部262構成為一體(參照圖6的(c))。另外,環狀支承部262構成為能夠在各自的伸縮配管外筒部254的外側滑動,連結支承部261構成為連結環狀支承部262與浮子部240。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如上構成,其具體結構如圖5和圖6所示。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的結構和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是抑制浮渣FS的堆積的裝置,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210、將水流產生部2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水流產生部210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水流產生部210的浮子部240,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250,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設置有動作輔助部260,該動作輔助部260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深度調整部的浮子部240使水流產生部210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水流產生部210和流體供給管部250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流體供給管部構成為使用伸縮配管(在伸縮配管外筒部254的內側具備了伸縮配管內筒部252的伸縮配管),動作輔助部260構成為使用被設置為能夠在形成伸縮配管的伸縮配管外筒部254的外側滑動的環狀支承部262、和連結浮子部240與環狀支承部262的連結支承部261。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如上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浮子部240具有的浮力被設定為形成水流產生部210的外筒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WS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30mm~500mm),或者成為更加優選的範圍(50mm~100mm)。換句話說,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構成為考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的整體重量與浮子部240的浮力的平衡,使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或者更加優選的範圍)。
本申請的發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了為了向堆積的浮渣FS噴出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形成水流產生部210的外筒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非常重要。而且,發現了該水面間距z優選在30mm~500mm的範圍內,另外,更加優選在50mm~100mm的範圍內。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由於設置有上述的浮子部240,所以即便在暗溝UD內的流體(汙水等)的水位產生了變動的情況下,水面間距z也被維持在規定的範圍內。換句話說,根據本實施方式,不論在水位上升的情況下(參照圖6的(a)),還是在水位下降的情況下(參照圖6的(b)),均能夠維持水面間距z,因此能夠藉由從水流產生部210噴出的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中,優選是浮子部240的上表面從水面向水上突出30mm~80mm左右的結構。 根據該優選的結構,能夠防止浮渣向流速變慢的位置處的水流產生部210(形成水流產生部210的外筒部)的上部的侵入,抑制浮渣在外筒部的上方位置及其附近處的堆積。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01如上構成發揮功能,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FS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
<第三實施方式> 接下來,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進行說明。 圖7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另外,圖8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包含動作狀態簡圖),圖8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8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8的(c)是圖8的(a)的箭頭線A-A方向的簡要俯視圖。
如圖7等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設置在暗溝UD內(例如設置在汙水處理廠的最初沉澱池等內)的情況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與第一實施方式等相同,構成為能夠設置為從在暗溝UD的地面UD1形成的開口部UD2搬入暗溝UD內的大小。
如圖7等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構成為使用水流產生部310、浮子部340(相當於本發明的“深度調整部”)、流體供給軟管部350、和動作輔助部360等。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構成為使用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310、設置為固定於水流產生部310的上方位置用以將該水流產生部3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浮子部340、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用以向水流產生部310供給作為驅動水之流體的流體供給軟管部350、和作用為在利用浮子部340使水流產生部310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水流產生部310之動作的動作輔助部360等。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的水流產生部310的結構是與之前說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相同的結構。因此,這裡,省略水流產生部310的具體結構的說明。
另外,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的浮子部340的結構也是與之前說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子部40相同的結構。因此,這裡,省略浮子部340的具體結構的說明。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的流體供給軟管部350構成為具有撓性,例如,構成為使用橡膠軟管、PVC樹脂軟管等。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軟管部350的一端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另一端部連接於管嘴部的管連接部。
如圖7等所示,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的動作輔助部360構成為使用一對下方導軌支承部366、一對上方導軌支承部367和一對傾斜導軌部369等。
更具體而言,形成動作輔助部360的導軌支承部(下方導軌支承部366、上方導軌支承部367)的各自的上方端部固定於在暗溝UD的地面UD1形成的開口部UD2附近。而且,設置有傾斜導軌部369,用以固定於下方導軌支承部366的下方端部與上方導軌支承部367的下方端部。
形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的水流產生部310設置於一對傾斜導軌部369之間(參照圖8的(c)),構成為能夠在該一對傾斜導軌部369之間上下滑動。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如上構成,其具體結構如圖7和圖8所示。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的結構和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是抑制浮渣FS的堆積的裝置,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310、將水流產生部3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水流產生部310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水流產生部310的浮子部340,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軟管部350,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設置有動作輔助部360,該動作輔助部360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深度調整部的浮子部340使水流產生部310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水流產生部310和流體供給軟管部350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動作輔助部360構成為使用設置為能夠供水流產生部310滑動的一對傾斜導軌部369、和固定傾斜導軌部369的導軌支承部(下方導軌支承部366和上方導軌支承部367)。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如上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浮子部340具有的浮力被設定為形成水流產生部310的外筒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WS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30mm~500mm),或者成為更加優選的範圍(50mm~100mm)。換句話說,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構成為考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的整體重量與浮子部340的浮力的平衡,使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或者成為更加優選的範圍)。
本申請的發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了為了向堆積的浮渣FS噴出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形成水流產生部310的外筒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非常重要。而且,發現了該水面間距z優選在30mm~500mm的範圍內,另外,更加優選在50mm~100mm的範圍內。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由於設置有上述的浮子部340,所以即便在暗溝UD內的流體(汙水等)的水位產生了變動的情況下,水流產生部310也在一對傾斜導軌部369之間上下滑動,因此水面間距z被維持在規定的範圍內。換句話說,根據本實施方式,不論在水位上升的情況下(參照圖8的(a)),還是在水位下降的情況下(參照圖8的(b)),均能夠維持水面間距z,因此能夠藉由從水流產生部310噴出的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中,優選是浮子部340的上表面從水面向水上突出30mm~80mm左右的結構。 根據該優選的結構,能夠防止浮渣向流速變慢的位置處的水流產生部310(形成水流產生部310的外筒部)的上部的侵入,抑制浮渣在外筒部的上方位置及其附近處的堆積。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01如上構成發揮功能,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FS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
<第四實施方式> 接下來,對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進行說明。 圖9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另外,圖10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包含動作狀態簡圖),圖10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10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
如圖9等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設置在暗溝UD內(例如設置在汙水處理廠的最初沉澱池等內)的情況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與第一實施方式等相同,構成為能夠設置為從在暗溝UD的地面UD1形成的開口部UD2搬入暗溝UD內的大小。
如圖9等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構成為使用水流產生部410、流體供給軟管部450、動作輔助部460和控制部470等。在本實施方式中,動作輔助部460構成為使用兩個上下移動驅動部465。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構成為使用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410、設置為固定於水流產生部410的上方位置用以將該水流產生部4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上下移動驅動部465、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用以向水流產生部410供給作為驅動水之流體的流體供給軟管部450、檢測水位變動的水位感測器部471、和基於來自該水位感測器部471的信號驅動上下移動驅動部465的控制部470等。
形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的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水位感測器部471、基於來自水位感測器部471的信號控制旋轉手柄部463和上下移動驅動部465(下方驅動軸461、上方支承軸462)的控制部470、及上下移動驅動部465等。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的水流產生部410的結構是與之前說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10相同的結構。因此,這裡,省略水流產生部410的具體結構的說明。
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的流體供給軟管部450構成為具有撓性,例如,構成為使用橡膠軟管、PVC樹脂軟管等。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流體供給軟管部450的一端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另一端部連接於管嘴部的管連接部。
如圖9等所示,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的動作輔助部460構成為使用兩個上下移動驅動部465。各個上下移動驅動部465構成為以來自基於水位變動信號的控制部470的信號進行驅動,該水位變動信號來自水位感測器部471。另外,各個上下移動驅動部465構成為使用下方驅動軸461和上方支承軸462等。另外,根據需要,各個上下移動驅動部465構成為能夠使用旋轉手柄部463做上下移動。
上下移動驅動部465構成為使用下方驅動軸461和上方支承軸462。下方驅動軸461構成為藉由軸旋轉而做上下滑動。另外,上方支承軸462構成為在內部具備旋轉機構,利用鋼管保護旋轉軸部件。即,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下方驅動軸461設置於上方支承軸462的內部,上方支承軸462的旋轉機構(內螺紋構造部)進行旋轉,由此下方驅動軸461(外螺紋構造部)在上方支承軸462內上下移動。
如圖9等所示,對於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而言,形成上下移動驅動部465的下方驅動軸461的下方端部固定於水流產生部410的上表面,形成上下移動驅動部465的上方支承軸462的上方端部安裝為固定於暗溝UD的地面UD1等。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如上構成,其具體結構如圖9和圖10所示。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的結構和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是抑制浮渣FS的堆積的裝置,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410、將水流產生部410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水流產生部410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設置有動作輔助部460,該動作輔助部460的作用為在利用深度調整部使水流產生部410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水流產生部410和流體供給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水位感測器部471、動作輔助部460、和將這些水位感測器部471和動作輔助部460電連接的控制部471,動作輔助部460構成為使用基於來自控制部470的信號做上下移動的上下移動驅動部465,動作輔助部460與水流產生部410被固定。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構成為如上使用水位感測器部471、控制部470和動作輔助部460(形成動作輔助部460的上下移動驅動部465)等,使形成水流產生部410的外筒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WS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30mm~500mm),或者成為更加優選的範圍(50mm~100mm)。換句話說,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構成為基於來自水位感測器部471的信號驅動上下驅動部465,由此使水面間距z成為優選的範圍(或者更加優選的範圍)。
本申請的發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了為了向堆積的浮渣FS噴出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形成水流產生部410的外筒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距離(水面間距z)非常重要。而且,發現了該水面間距z優選在30mm~500mm的範圍內,另外,更加優選在50mm~100mm的範圍內。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如上構成,因此即便在暗溝UD內的流體(汙水等)的水位產生了變動的情況下,也藉由使用水位感測器部471和上下移動驅動部465等,將水面間距z維持在規定的範圍內。換句話說,根據本實施方式,不論在水位上升的情況下(參照圖10的(a)),還是在水位下降的情況下(參照圖10的(b)),均能夠維持水面間距z,因此能夠藉由從水流產生部410噴出的流體,有效地破壞、衝垮浮渣FS。
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01如上構成發揮功能,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FS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
<其他的實施方式> 此外,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也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根據需要施加各種變更來實施,該變更均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對形成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水流產生部10相對於一個外筒部11具有兩個管嘴部12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該結構。因此,例如,在構成水流產生部10時,根據需要,可以在一個外筒部設置一個或者三個以上的管嘴部,另外,根據需要,也可以形成在多個外筒部設置一個以上的管嘴部的結構。 <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涉及用於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的裝置,具體而言,涉及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在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中,存在要求改善該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的情況,為了進行該水質改善,以往,在閉塞水域等設置各種裝置。
然而,習知技術中的裝置的大部分是固定式,因此存在無法應對水位變動等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申請發明人發明了具有各種深度調整部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此外,本申請發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發現了用於有效地破壞浮渣等的數值條件。
作為具體的結構,本發明之一涉及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上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該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該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上述深度調整部使上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上述水流產生部和上述流體供給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
藉由形成以上的結構,根據本發明,能夠獲得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即便存在水位變動,也藉由相對低成本且簡單的結構,抑制在閉塞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積,用以改善堤壩、湖沼、蓄水槽、淨化槽、汙水處理廠等(閉塞水域等)處的水質。 換句話說,為了合理地解決習知的裝置(習知技術)的問題點,本發明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被認為工業上的可利用性較高。
1‧‧‧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10‧‧‧水流產生部11‧‧‧外筒部11A‧‧‧水流噴出口(下游開口部)11B‧‧‧流體導入口(上游開口部)11S‧‧‧水面側端部(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12‧‧‧管嘴部12A‧‧‧管嘴前端部12B‧‧‧管連接部40‧‧‧浮子部(深度調整部)50‧‧‧流體供給軟管部(流體供給管部)60‧‧‧動作輔助部61‧‧‧連結支承部62‧‧‧環狀支承部65‧‧‧管支承部201‧‧‧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第二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210‧‧‧水流產生部240‧‧‧浮子部(深度調整部)250‧‧‧流體供給管部252‧‧‧伸縮配管內筒部(流體供給管部)254‧‧‧伸縮配管外筒部(流體供給管部)260‧‧‧動作輔助部261‧‧‧連結支承部262‧‧‧環狀支承部301‧‧‧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第三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310‧‧‧水流產生部340‧‧‧浮子部(深度調整部)350‧‧‧流體供給軟管部(流體供給管部)360‧‧‧動作輔助部366‧‧‧下方導軌支承部367‧‧‧上方導軌支承部369‧‧‧傾斜導軌部401‧‧‧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第四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410‧‧‧水流產生部450‧‧‧流體供給軟管部(流體供給管部)460‧‧‧動作輔助部461‧‧‧下方驅動軸462‧‧‧上方支承軸463‧‧‧旋轉手柄部465‧‧‧上下移動驅動部470‧‧‧控制部471‧‧‧水位感測器部FS‧‧‧浮渣UD‧‧‧暗溝UD1‧‧‧地面UD2‧‧‧開口部WS‧‧‧水面z‧‧‧水面間距
圖1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 圖2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圖2的(a)是本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2的(b)是圖2的(a)的箭頭線A-A方向的簡要俯視圖。 圖3表示形成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水流產生部和浮子部的簡要結構圖,圖3的(a)是本實施方式的水流產生部和浮子部的簡要側視圖,圖3的(b)是圖3的(a)的箭頭線B-B方向的簡要主視圖,圖3的(c)是圖3的(a)的箭頭線C-C方向的簡要仰視圖(局部剖視圖)。 圖4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動作狀態的簡圖(簡要側視圖),圖4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動作狀態簡圖,圖4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動作狀態簡圖。 圖5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 圖6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包含動作狀態簡圖),圖6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6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6的(c)是圖6的(a)的箭頭線A-A方向的簡要俯視圖。 圖7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 圖8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包含動作狀態簡圖),圖8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8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8的(c)是圖8(a)的箭頭線A-A方向的簡要俯視圖。 圖9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及其設置狀態的簡圖。 圖10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結構圖(包含動作狀態簡圖),圖10的(a)是水位上升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圖10的(b)是水位下降的情況下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的簡要側視圖。
1‧‧‧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10‧‧‧水流產生部
40‧‧‧浮子部(深度調整部)
50‧‧‧流體供給軟管部(流體供給管部)
60‧‧‧動作輔助部
FS‧‧‧浮渣
UD‧‧‧暗溝
UD1‧‧‧地面
UD2‧‧‧開口部
WS‧‧‧水面

Claims (4)

  1. 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所述浮渣堆積抑制裝置係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所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所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所述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所述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所述深度調整部使所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所述水流產生部和所述流體供給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所述水流產生部構成為使用外筒部、和在所述外筒部內設置有作為流體噴出口的管嘴前端部的管嘴部,在所述管嘴部連接有所述流體供給部,向所述管嘴部供給流體,從所述管嘴前端部噴出流體,由此構成為在所述外筒部的下游開口部沿水平方向產生水流。
  2. 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所述浮渣堆積抑制裝置係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所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所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所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所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所述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所述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所述深度調整部的所述浮子部使所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所述水流產生部和所述流體供給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 所述水流產生部構成為使用外筒部、和在所述外筒部內設置有作為流體噴出口的管嘴前端部的管嘴部,在所述管嘴部連接有所述流體供給部,向所述管嘴部供給流體,從所述管嘴前端部噴出流體,由此構成為在所述外筒部的下游開口部沿水平方向產生水流,所述浮子部的上表面向水上突出。
  3. 一種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抑制浮渣的堆積,所述浮渣堆積抑制裝置係具備:設置在水中的水流產生部;將所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調整在規定深度的深度調整部;和向所述水流產生部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部,所述深度調整部構成為使用固定於所述水流產生部的浮子部,所述流體供給部構成為使用連接於流體供給源的流體供給管部,所述浮渣堆積抑制裝置設置有動作輔助部,所述動作輔助部的作用為在利用形成所述深度調整部的所述浮子部使所述水流產生部的位置移動時,用以輔助所述水流產生部和所述流體供給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動作,所述水流產生部構成為使用外筒部、和在所述外筒部內設置有作為流體噴出口的管嘴前端部的管嘴部,在所述管嘴部連接有所述流體供給部,向所述管嘴部供給流體,從所述管嘴前端部噴出流體,由此構成為在所述外筒部的下游開口部沿水平方向產生水流,所述浮子部的上表面向水上突出。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浮渣堆積抑制裝置,其中, 使用所述深度調整部來調整所述水流產生部的深度,以使所述水流產生部的開口部的水面側端部與水面間的間隔成為50mm~100mm的範圍。
TW107123315A 2017-07-08 2018-07-05 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TWI7088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4245 2017-07-08
JP2017134245 2017-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092A TW201907092A (zh) 2019-02-16
TWI708897B true TWI708897B (zh) 2020-11-01

Family

ID=65002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315A TWI708897B (zh) 2017-07-08 2018-07-05 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842817B2 (zh)
KR (1) KR102451857B1 (zh)
CN (1) CN110831903B (zh)
TW (1) TWI708897B (zh)
WO (1) WO201901312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6274Y1 (zh) * 1967-10-03 1971-03-05
JP2911078B2 (ja) * 1992-06-05 1999-06-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流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による閉鎖水域の浄化方法
JP3371271B2 (ja) * 1994-05-13 2003-01-27 財団法人埼玉県下水道公社 スカム収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903B (zh) 2022-09-27
JP6842817B2 (ja) 2021-03-17
KR20200024285A (ko) 2020-03-06
KR102451857B1 (ko) 2022-10-11
TW201907092A (zh) 2019-02-16
WO2019013129A1 (ja) 2019-01-17
CN110831903A (zh) 2020-02-21
JPWO2019013129A1 (ja)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7321B2 (ja) ループ流式バブル発生ノズル
JP6347318B2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JP2014041082A (ja) 造波装置
JP2007307450A (ja) 気泡発生装置
CN107178130A (zh) 冲水大便器
TWI708897B (zh) 浮渣堆積抑制裝置
JP2010046622A (ja) スカム除去装置
JP5443260B2 (ja) スカム除去装置用噴出ノズル
CN107178131A (zh) 冲水大便器
WO2019082890A1 (ja) 車両用付着物除去装置
GB2491570A (en) Suction dredging head with water jets
JP5457967B2 (ja) スカム除去装置用噴射ノズル
CN209144897U (zh) 河道固定漂浮平台底部旋转吹扫清淤装置
JP6223656B2 (ja) 小流物接近防止方法および小流物接近防止装置
JP6205011B1 (ja) 浮上式浮遊物移送装置
WO2018100809A1 (ja) 浸出残渣スラリーの排出施設
JP4647891B2 (ja) シールド掘進機
JP2014190065A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KR101395935B1 (ko) 이송력이 보강되는 이송관
KR101334256B1 (ko) 하천 정수용으로 사용이 용이하는 펌프
CN215886499U (zh) 无叶片式潜水推流器
JP2003129454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ゲート
JP2021014728A (ja) 漂流物移送装置
JP2009240918A (ja) 水質汚染生物処理装置
JP6332333B2 (ja) 小流物接近防止方法および小流物接近防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