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206B - 縮鏈鉤 - Google Patents

縮鏈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5206B
TWI705206B TW108119303A TW108119303A TWI705206B TW I705206 B TWI705206 B TW I705206B TW 108119303 A TW108119303 A TW 108119303A TW 108119303 A TW108119303 A TW 108119303A TW I705206 B TWI705206 B TW I7052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link
lock lever
main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4051A (zh
Inventor
有賀正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開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開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開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4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4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20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 F16G15/04Quickly-detachable 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links with rapid junction mean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kind of cha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7/00Hooks as integral parts of ch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能夠使取下鏈節時的操作性良好之縮鏈鉤;縮鏈鉤(10)包括主體(20)和鎖桿,主體(20)具有收納另一條鏈(C2)的第一鏈節(C21)之鏈槽,鎖桿透過轉動而能夠在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之間切換,在鎖定狀態下限制第一鏈節(C21)從鏈槽中脫落,並且,在對抗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之鎖定解除狀態下容許第一鏈節(C21)從鏈槽中脫落;鎖桿上具有:從轉動支點朝著限制第二鏈節(C22)向脫落方向移動之位置而向鏈槽側突出之鎖定片部,相較於轉動支點向一條鏈(C1)被連接側延伸突出之第一操作片部,以及向上述被連接側的相反側延伸突出之第二操作片部。

Description

縮鏈鉤
本發明係有關於用以將鏈彼此之間連接之縮鏈鉤(shortening clutch)。
例如,在將鏈彼此之間連接時,廣泛使用被稱為“縮鏈鉤”的連接件,使用該縮鏈鉤,對鏈彼此之間被連接之部分(以下稱為“連接鏈”)的長度進行調整。作為這種縮鏈鉤,存在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所揭露之類型。
在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結構中,係具備以銷(20)為中心進行轉動之臂(19),該臂(19)的前端的鎖定片(16)阻止被收納於鏈槽(pocket)中的鏈節脫落。另外,在從鏈槽中拆下鏈節時,利用手指等使臂(19)的端面(23)向上方移動,藉此一邊抵抗彈簧(21)的作用力一邊使臂(19)轉動,從而阻止鎖定片(16)與鏈節發生干擾。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揭露之結構中,鎖定部件(33)以銷(34)為中心進行轉動,該鎖定部件(33)的突出部(45)阻止被收納於鏈槽中的鏈節脫落。另外,在從鏈槽中拆下鏈節時,把持住鎖定部件(33)的自由端(42),一邊抵抗彈簧(37)的作用力一邊使鎖定部件(33)轉動,從而阻止突出部(45)與鏈節發生干擾。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第41517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德國第202004002161U1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結構中,當從鏈槽中取下鏈節時,利用一隻手拿著主體並且將手指等按在端面(23)上,在該狀態下利用手指等使端面(23)以朝向上方之方式轉動,從而一邊抵抗彈簧(21)的作用力一邊使臂(19)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此時,另一隻手把持住被收納於鏈槽中的鏈並拉拽鏈,以使被收納於鏈槽中的鏈節脫落。因此,需要利用一隻手進行主體之保持和一邊抵抗彈簧(21)的作用力一邊使臂(19)解除鎖定該二動作。因而,變為操作性非常差之狀態。
尤其是,在負載量(可使用的最大負荷)大的縮鏈鉤之情形下,如上所述之用以解除鎖定之操作變得非常困難。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揭露之結構中,當從鏈槽中取下鏈節時,以一隻手拿著主體並且利用手指等抓持鎖定部件(33)的自由端(42)側,一邊抵抗彈簧(37)的作用力一邊使鎖定部件(33)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此時也與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結構同樣地,另一隻手把持住被收納於鏈槽中的鏈並拉拽鏈,以使被收納於鏈槽中的鏈節脫落。因此,需要利用一隻手進行主體之保持和一邊抵抗彈簧(37)的作用力一邊使鎖定部件(33)解除鎖定該二動作。因而,變為操作性非常差之狀態。
本發明係基於上述情形而完成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取下鏈節時的操作性良好之縮鏈鉤。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依本發明之第一觀點,提供一種縮鏈鉤,其用以將一條鏈和另一條鏈連接,該縮鏈鉤的特徵在於:包括主體和鎖桿,該主體與一條鏈連接,並且具有收納另一條鏈的第一鏈節之鏈槽,鎖桿藉由具有施力部件之轉動支點呈轉動自如地安裝於主體上,且透過轉動而能夠在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之間切換,在鎖定狀態下限制被收納於鏈槽中的第一鏈節從該鏈槽中脫落,並且,在對抗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之鎖定解除狀態下容許第一鏈節從鏈槽中脫落;鎖桿上具有鎖定片部、第一操作片部、以及第二操作片部,鎖定片部設置成:從轉動支點朝著下述位置而向鏈槽側突出,該下述位置是:在鎖定狀態下對第二鏈節於自鏈槽脫落的方向上的移動進行限制之位置,該第二鏈節與被收納於鏈槽中的第一鏈節相鄰並連接,第一操作片部相較於轉動支點向一條鏈被連接側延伸突出,第二操作片部相較於轉動支點向一條鏈被連接側的相反側延伸突出。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在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在鎖桿上設置有從主體露出於外部側之露出面,露出面遍及第一操作片部和第二操作片部而設置成平面狀。
進而,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在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在第一鏈節進入至鏈槽的最深部之狀態下,第二鏈節按壓第二操作片部,使鎖定片部以不與主體抵接之方式進行轉動,另一方面,在第一鏈節從鏈槽的最深部向脫落方向移動時,以利用施力部件使鎖定片部與主體抵接之方式,使鎖桿進行轉動。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在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在另一條鏈上,相對於第二鏈節連接有與第一鏈節不同的第三鏈節,在主體中的鏈槽的周圍設置有膨出部,該膨出部透過與第三鏈節接觸,使得第二鏈節朝向第二操作片部移動,藉此阻止鎖桿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在主體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在該一對支腳部之間設置有橫斷部,在鎖定片部上設置有與橫斷部碰撞之轉動限制面、和在第二鏈節向脫落方向移動時與該第二鏈節碰撞之鏈抵接端部,在鏈抵接端部與第二鏈節以第一碰撞點發生碰撞之鎖定狀態下,連接鎖桿的旋轉中心和第一碰撞點的虛擬線相對於第二鏈節之在第一碰撞點處的切線形成鈍角。
進而,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在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在鎖桿上設置有以隨著朝向遠離轉動支點的一側而向露出面側之方式傾斜之引導斜面。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在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在主體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在存在於該一對支腳部之間的桿配置空間中配置有鎖桿,在一對支腳部上分別設置有從各支腳部的表面凹陷之凹陷部,在第二操作片部與鎖定片部之間,設置有在鎖定狀態下與一對支腳部上分別存在的凹陷部連通之保持凹部。
進而,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在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在凹陷部中設置有相對於一對支腳部的表面傾斜之傾斜面,傾斜面之相對於表面的斜面傾斜角度,比鎖定解除狀態下的鎖桿最為傾斜時的最大傾斜角度更為傾斜。
另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依本發明之第二觀點,提供一種縮鏈鉤,其用以將一條鏈和另一條鏈連接,該縮鏈鉤的特徵在於:具備主體、鎖桿以及姿勢維持機構,主體與一條鏈連接,並且具有收納另一條鏈的第一鏈節之鏈槽,鎖桿藉由轉動支點呈轉動自如地安裝於主體上,且透過轉動而能夠在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之間切換,在鎖定狀態下限制被收納於鏈槽中的第一鏈節從該鏈槽中脫落,並且,在鎖定解除狀態下容許第一鏈節從鏈槽中脫落;姿勢維持機構安裝於主體上,並且能夠維持鎖桿的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中的任意一種姿勢;鎖桿上具有鎖定片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鎖定片部設置成:從轉動支點朝著下述位置而向鏈槽側突出,該下述位置是:在鎖定狀態下對第二鏈節朝向脫落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之位置,該第二鏈節與被收納於鏈槽中之第一鏈節在第一鏈節從鏈槽脫落的脫落方向的相反側相鄰並連接,第一位置設置於鎖桿上,且透過來自姿勢維持機構的力的施加而維持鎖桿的鎖定狀態,第二位置設置於鎖桿上,且透過來自姿勢維持機構的力的施加而維持鎖桿的鎖定解除狀態,並且存在於與第一位置不同的位置上。 (發明功效)
依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使取下鏈節時的操作性良好之縮鏈鉤。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縮鏈鉤(shortening clutch)10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根據需要使用XYZ正交座標系進行說明。在XYZ正交座標系中,X方向是指將後述一個支腳部27a和另一個支腳部27b連接之方向,X1側是指圖2中一個支腳部27a所處的一側(右側),X2側是指與X1側相反之另一個支腳部27b所處的一側(左側)。另外,Y方向是指各支腳部27a、27b的寬度方向(與X方向正交的方向),Y1側是指在圖2中從鎖桿60觀察時鏈槽(pocket)30所處的一側(右上側;設定為前側),Y2側是指在圖2中從鏈槽30觀察時鎖桿60所處的一側(左下側;設定為後側)。
另外,Z方向是指將臂部21a和支腳部27a(或者,臂部21b和支腳部27b)連接之長度方向,Z1側是指從支腳部27a(或者支腳部27b)觀察時臂部21a(或者臂部21b)所處的一側(上側),Z2側是指從臂部21a(或者臂部21b)觀察時支腳部27a(或者支腳部27b)所處的一側(下側)。另外,Z方向也對應於縮鏈鉤10被懸掛的垂直方向(上下方向),但該Z方向也包括自垂直方向改變朝向之情形。在以下的說明中,有時根據需要使用縮鏈鉤10被懸掛時的上下方向對應於Z方向進行說明。在該情形下,Z1側對應於上側,Z2側對應於下側。
<關於縮鏈鉤10之構成> 圖1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縮鏈鉤10之使用狀態之立體圖。圖2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縮鏈鉤10之整體構成之立體圖。圖3係顯示圖1所示縮鏈鉤10之構成之爆炸立體圖。圖4係顯示將圖2所示縮鏈鉤10以I-I線切斷之狀態之剖視圖。圖5係顯示從後側(Y2側)觀察之圖2所示縮鏈鉤10之狀態之圖。另外,在圖2中省略了後述的聯結銷40、轉動銷50以及施力彈簧70之圖示。
本實施方式之縮鏈鉤10是用以將一條鏈C1和另一條鏈C2連接之部件。在該連接中,例如選擇另一條鏈C2上所存在之多個鏈節中的合適的鏈節。然後,將選擇的鏈節(設為鏈節C21,對應於第一鏈節)收納於後述的鏈槽30中,進而利用後述的鎖桿60阻止相對於被收納於鏈槽30中的鏈節C21鄰接於下側(Z2側)之鏈節(設為鏈節C22,對應於第二鏈節)脫落。以下對該縮鏈鉤10之構成之詳細情況進行說明。另外,鏈節C22在自鏈槽30脫落之脫落方向的相反側與鏈節C21相鄰。
如圖2至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之縮鏈鉤10具備主體20、聯結銷40、轉動銷50、鎖桿60、以及施力彈簧70。主體20例如以鐵系材料之類的金屬作為材質。
在該主體20的上方側(Z1側)設置有一對臂部21a、21b,在一對臂部21a、21b上分別以沿著一對臂部相對的方向(X方向)之方式設置有支撐孔23。在各支撐孔23中如後所述插入聯結銷40。另外,在一對臂部21a、21b中的至少一者上設置有銷孔24,該銷孔24中插入有阻止聯結銷40從支撐孔23中脫落之防脫銷(省略圖示)。
另外,一條鏈C1的鏈節C11位於一對臂部21a、21b之間的第一相對空間25中。在鏈節C11的環孔中插入聯結銷40,然後該聯結銷40插入各支撐孔23中,進而將防脫銷(省略圖示)插入銷孔24中。藉此,在一條鏈C1上連接縮鏈鉤10。
另外,如上所述,由一對臂部21a、21b和第一相對空間25構成之部分,是用以連接一條鏈C1之部分,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該部分稱為鏈連接部21。
另外,在主體20上設置有一對支腳部27a、27b。一個支腳部27a與一個臂部21a呈相連續地設置,另一個支腳部27b與另一個臂部21b呈相連續地設置。另外,在一對臂部21a、21b的根部側且是一個支腳部27a與另一個支腳部27b之間,設置有橫斷部28,利用該橫斷部28形成為將一個支腳部27a(一個臂部21a)與另一個支腳部27b(另一個臂部21b)呈一體地連接之狀態。
另外,在各支腳部27a、27b的下方側(Z2側)設置有朝向前側(Y1側)突出之膨出部29。另外,如圖2至圖4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側視膨出部29時,該膨出部29從支腳部27a、27b呈大致三角狀地突出。在該膨出部29上設置有鏈槽30。鏈槽30是從後述的第二相對空間32側朝向X方向凹陷之部分,該鏈槽30中收納有鏈節C21。另外,如圖4所示,鏈槽30以隨著從下方側(Z2側)朝向上方側(Z1側)而從後側(Y2側)朝向前側(Y1側)之方式相對於前後方向(Y方向)傾斜。
在此,在各支腳部27a、27b上,以比支腳部27a、27b的後側(Y2側)的面(表面)朝向前側(Y1側)凹陷之方式設置有凹陷部31。凹陷部31相較於後述的插通孔34位於下側(Z2側)。另外,凹陷部31設置成比後述的彎曲面67更位於下側(Z2側)。棒狀部件80(參照圖11)位於該凹陷部31中,並且,該棒狀部件80也位於後述的保持凹部66中。藉此,能夠保持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
另外,在凹陷部31中存在傾斜面31a。關於該傾斜面31a的詳細情況之後進行敘述。
另外,另一條鏈C2的鏈節C22位於橫斷部28的下側(Z2側)且一對支腳部27a、27b相對的第二相對空間32中。鏈節C22在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下與後述的鎖定片部65發生干擾,藉此,朝向圖4中以箭頭A表示之脫落方向之移動被阻止。此時,鏈節C22在第二相對空間32中能夠以鏈節C21為支點進行轉動。另一方面,在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下,鏈節C22與鎖定片部65不發生干擾,而能夠朝向以箭頭A表示之脫落方向移動。
另外,橫斷部28設置成比一對支腳部27a、27b更朝向前側(Y1側)凹陷。在以下的說明中,將位於一對支腳部27a、27b的後側(Y2側)的面與橫斷部28的後側(Y2側)的面(後面28a)之間的上述凹陷部分作為桿配置空間33。該桿配置空間33是後述鎖桿60的上側(Z1側)所處之部分。另外,後面28a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成平面狀,該平面與XZ平面平行。
另外,在一對支腳部27a、27b上分別以沿著一對支腳部相對的方向(X方向)之方式設置有插通孔34。在各插通孔34中插入後述的轉動銷50。另外,轉動銷50利用未圖示的防脫件而被防止從插通孔34中脫落。
另外,被插入支撐孔23之聯結銷40,是鏈節C11位於其外周側從而與一條鏈C1連接之部分。該聯結銷40在如上所述插入於鏈節C11的環孔中之狀態下,被插入上述支撐孔23中。藉此,縮鏈鉤10被懸掛卡合在一條鏈C1上。
另外,在上述插通孔34中插入有轉動銷50。轉動銷50是將後述的鎖桿60呈轉動自如地加以支撐之部分。因此,轉動銷50也被插入於鎖桿60的軸孔61(後述)中。
接下來,對鎖桿60進行說明。鎖桿60透過以上述的轉動銷50為支點進行轉動,能夠在阻止鏈節C22向脫落方向A移動之鎖定狀態和容許鏈節C22向脫落方向A移動之鎖定解除狀態之間切換。設置成軸孔61以沿著該鎖桿60的厚度方向(X方向)之方式貫穿鎖桿60,並在該軸孔61中插入有轉動銷50。另外,軸孔61對應於轉動支點,但亦可設置成軸孔61和轉動銷50中的至少一者對應於轉動支點。
如圖2至圖4所示,在鎖桿60之中相比軸孔61更為上側(Z1側)上,設置有第一操作片部62。第一操作片部62是在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下被手指等朝向前側(Y1側)壓入之部分。另外,在第一操作片部62中上側(Z1側)的前側(Y1側)上,設置有卡合固定面62a。卡合固定面62a在施力彈簧70的施力狀態下被卡合固定於後面28a上,藉此限制鎖桿60由於施力彈簧70的作用而轉動之情形。
另外,在鎖桿60之中相比軸孔61更為下側(Z2側)上,設置有第二操作片部63。在圖2至圖4所示之構成中,第二操作片部63的長度設置成比第一操作片部62的長度長。藉此,在使鎖桿60轉動時,能夠增大第二操作片部63之朝向後側(Y2側)之突出量。但是,第二操作片部63的長度亦可與第一操作片部62的長度為同等程度或者短於第一操作片部62的長度。另外,在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下,第二操作片部63設置成相較於一對支腳部27a、27b更朝向後方側(Y2側)突出(參照圖4、圖8等)。
另外,如圖4等所示,第一操作片部62和第二操作片部63之後面64(Y2側的面;對應於露出面)設置成平面狀。在鎖桿60不進行操作時,藉由施力彈簧70的作用力使鎖桿60位於收納位置,如上所述,透過使後面64在第一操作片部62側和第二操作片部63側設置成平面狀,能夠使鎖桿60的後面64側(Y2側)的部位的突出量減少。藉此,能夠防止鎖桿60意外地轉動。
另外,在圖4等中,在第二操作片部63的下側(Z2側)且前側(Y1側)上,設置有引導斜面63a。引導斜面63a相對於後面64以隨著朝向下側(Z2側)而朝向後面64之方式傾斜。透過設置該引導斜面63a,在如後所述使棒狀部件80位於保持凹部66(後述)時,能夠容易地引導該棒狀部件80之移動。
另外,在鎖桿60上設置有鎖定片部65。鎖定片部65設置成相較於第一操作片部62和第二操作片部63更朝向前側(Y1側)突出。在該鎖定片部65上設置有轉動限制面65a和鏈抵接端部65b。轉動限制面65a是與橫斷部28的下端面28b碰撞之部分。透過該碰撞,限制下述情形:亦即,在鏈節C22向脫落方向(箭頭A方向)移動時,鏈抵接端部65b伴隨著鏈節C22的移動而試圖轉動(在圖4等中為逆時針轉動)之情形。
在此,在鎖定狀態下,可以設置成轉動限制面65a與下端面28b抵接。但是,亦可構成如下:亦即,在鎖定狀態下,轉動限制面65a與下端面28b不抵接,而鏈抵接端部65b和第二操作片部63的前端側之中的至少一者與鏈節C22抵接。例如,在鏈節C22被沿著中心軸L1向下方側(Z2側)拉拽時,轉動限制面65a與下端面28b不抵接,而第二操作片部63的引導斜面63a與鏈節C22抵接亦可。
另外,鏈抵接端部65b設置在鎖定片部65的下方側(Z2側)的端部上。在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下,鏈抵接端部65b是在另一條鏈C2的鏈節C22欲朝向脫落方向移動時與該鏈節C22發生干擾之部分。在此,鎖定狀態下的鏈抵接端部65b與鏈槽30之位置關係如圖6和圖7所示那樣設置。
圖6係顯示將圖2所示縮鏈鉤10以I-I線切斷之狀態之剖面,且係顯示在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下於鏈槽30中收納有鏈節C21之狀態之圖。圖7係將圖6所示鎖定狀態下的鏈槽30及鏈抵接端部65b附近進行放大並顯示之圖。如圖6和圖7所示,鏈槽30之與脫落方向(箭頭A方向)正交的寬度與鏈節C21(鏈節C22)的截面的直徑D1對應而設置。在此所言之“與直徑D1對應”,是指能夠相對於鏈槽30不產生障礙地插拔鏈節C21。因此,在鏈槽30中插入有鏈節C21之狀態下,允許有少許遊隙之狀態。
該鏈抵接端部65b與內壁側面30a之間的距離P1,設置成比鏈節C21的直徑D1的一倍大但比其兩倍小。亦即,成立以下的式(1)的關係。另外,距離P1是鎖桿60呈鎖定狀態時的鏈抵接端部65b與內壁側面30a之間的距離。 式(1) D1<P1<2×D1
但是,鑒於鎖桿60的安裝誤差、鬆動或尺寸公差、鏈槽30的尺寸公差、膨出部29的尺寸公差、鏈C2的尺寸公差等,即使滿足式(1),也有可能發生鏈節C21從鏈槽30脫落之情形。因此,較佳係滿足以下的式(2)。 式(2) D1<P1<1.4×D1
而且,鏈抵接端部65b位於比鏈槽30的底部側、亦即彎曲底部30b更朝向脫落方向(箭頭A方向)之位置。因此,在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下,鏈節C21從鏈槽30中脫落時,在下側(Z2側)相鄰接的鏈節C22與鏈抵接端部65b發生碰撞。在該狀態下,即使鏈節C22欲進一步向脫落方向(箭頭A方向)移動,在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下,透過轉動限制面65a與下端面28b之間的碰撞,鎖桿60的轉動被限制。因此,阻止鏈節C22朝向脫落方向(箭頭A方向)移動。
但是,在由於外力而鏈節C22從圖6及圖7所示之狀態進一步移動時,鏈抵接端部65b與鏈節C22不再發生干擾,鏈節C22能夠移動,伴隨該移動而有可能發生鏈節C21從鏈槽30中脫落之情形。因此,為了可靠地防止由於外力而鏈節C21從鏈槽30中脫落之情形,需要在滿足上述式(2)的同時滿足後述的條件(3)、條件(4)以及條件(5)。以下對這一點進行詳細敘述。
首先,如圖8所示,考慮以手等把持住鏈節C22並使該鏈節C22朝向第二操作片部63移動之情形。在如此移動時,如圖8所示,鏈節C22與第二操作片部63的引導斜面63a發生碰撞(將該碰撞點設為“碰撞點A”)。在此,將與鏈節C22連接並且與被收納在鏈槽30中的鏈節C21不同之鏈節設為鏈節C23(對應於第三鏈節)。該鏈節C23在未被施加以手把持等的外力之情形下,相較於鏈節C22位於垂下方向的下側(Z2側)。如圖8所示,該鏈節C23以碰撞點D與膨出部29發生碰撞。
另外,在圖8中,鏈節C21的下端側(Z2側)稍微遠離鏈槽30的底部(最深部),因此,鏈節C22與鏈抵接端部65b以接點C(對應於第一碰撞點)進行接觸。但是,在鏈節C21的下端側(Z2側)存在於鏈槽30的底部(最深部)時,鏈節C22與鏈抵接端部65b亦可不接觸,該情形下,若使鏈節C22朝向第二操作片部63移動,則引導斜面63a與鏈節C22也以碰撞點A發生碰撞。
如上所述,透過鏈節C23以碰撞點D與膨出部29發生碰撞,藉此,即便使鏈節C22朝向第二操作片部63移動,也無法使鏈節C22進一步朝向第二操作片部63側移動。換言之,為了使鎖桿60呈順時針轉動成為鎖定解除狀態,而構成為:即便使鏈節C22朝向第二操作片部63壓入,透過碰撞點D處的碰撞,該壓入也被阻止。此時,第二操作片部63在圖8中不會進一步順時針轉動超過與主體20的中心軸線L1平行之狀態。
概括而言,成為以下的條件(3)。 條件(3): 透過鏈節C23與膨出部29發生碰撞而以碰撞點A與鏈節C22碰撞之第二操作片部63不會向來自鏈節C22的壓入方向(圖8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超過與中心軸線L1平行之狀態。
接下來,考慮使鏈節C22在圖8中呈逆時針轉動之情形,而非使鏈節C22朝向第二操作片部63壓入之情形。具體而言,以手等把持住鏈節C23,並以相對於沿著上下方向(垂直方向、Z方向)的中心軸線L1傾斜之方式,如圖8所示地與鏈節C22一同從垂下狀態向逆時針方向轉動。
此時,在相較於與中心軸線L1正交的水平方向更靠跟前的傾斜角度下,鏈節C23相對於膨出部29也以圖8中的碰撞點D發生碰撞。因此,鏈節C22即使在圖8中呈逆時針轉動,由於以碰撞點D與膨出部29發生碰撞之鏈節C23成為障礙,因此鏈節C22也無法再進一步地進行逆時針轉動。換言之,膨出部29的外周面的尺寸被設定成對鏈節C22的轉動進行限制。另外,圖8所示之以碰撞點D發生的碰撞被設定為:即便使鏈節C22從垂下狀態向逆時針方向轉動,也不會轉動成鏈節C22的長度方向超過水平方向(不會從垂下狀態轉動超過90度)。
概括而言,成為以下的條件(4)。 條件(4): 透過鏈節C23與膨出部29發生碰撞,鏈節C22不會從垂下狀態轉動超過90度。
接下來,考慮在圖8所示之狀態下欲使鏈節C21朝向脫落方向A移動之情形。此時,鏈節C22與鏈抵接端部65b抵接,若鎖桿60在圖8中呈逆時針轉動,則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不會被解除。這是因為:當在圖8中鎖桿60呈逆時針轉動時,在該圖8所示之碰撞點B處,轉動限制面65a與下端面28b發生碰撞,因此阻止鎖桿60朝向逆時針方向的進一步轉動。
在此,由上述式(2)明確可知鏈抵接端部65b與鏈節C22發生碰撞。但是,在該碰撞中,當鎖桿60朝向鎖定解除方向發生轉動時,鏈節C21從鏈槽30中脫落。因此,以下對用以下述情況的條件進行說明,亦即,在鏈抵接端部65b與鏈節C22碰撞之後,即便使鏈節C21朝向脫落方向A移動,鏈節C21也不會從鏈槽30中脫落該一情況。
首先,在圖9中,將鎖桿60的旋轉中心作為旋轉中心Q。另外,將鏈節C22與鏈抵接端部65b的接點(碰撞點)作為接點C,將連接該接點C和旋轉中心Q的線作為虛擬線L2。
在圖9所示之狀態時,鎖桿60從鏈節C22接受到按壓力F0,該按壓力F0的方向相對於通過鏈抵接端部65b和鏈節C22所接觸的接點C之切線L3為垂直方向。該按壓力F0被分為:從接點C朝向鎖桿60的旋轉中心Q之分力F1、和從接點C與分力F1(虛擬線L2)垂直相交之分力F2。
在此,在圖9所示之狀態下,按壓力F0未相較於虛擬線L2相對於中心軸線L1傾斜。此時,分力F2成為使鎖桿60朝向箭頭E方向(圖9中的逆時針方向)轉動之方向之力。因此,在使鏈節C21朝向脫落方向A移動、且伴隨著該移動而鏈節C22朝向脫落方向A移動時,由於分力F2的作用,鎖桿60朝向箭頭E方向轉動,在圖8中B點所示之位置處,轉動限制面65a與下端面28b發生碰撞,從而鎖桿60不再進一步向逆時針方向轉動。藉此,實現鎖桿60的鎖定狀態,鏈節C22無法通過內壁側面30a和鏈抵接端部65b之間,鏈節C21朝向脫落方向A的移動也被阻止。如此一來,可靠地防止鏈節C21從鏈槽30中脫落之情形。
另外,在圖9中,將虛擬線L2與切線L3之間的角度設為角度θ3。於是,如從圖9明確可知,角度θ3為鈍角。在此,在將角度θ3形成為直角之情形下,切線L3相對於虛擬線L2呈垂直相交之狀態,因此,按壓力F0與分力F1一致,從而分力F2變為“0”。
在此,如上所述,按壓力F0的方向是與切線L3垂直的方向,因此,在鎖桿60的旋轉中心Q存在於如角度θ3變為銳角那樣的位置上時,按壓力F0呈相較於虛擬線L2相對於中心軸線L1傾斜之狀態。該情況下,與分力F1正交的分力F2變為試圖使鎖桿60朝向與箭頭E方向相反之方向轉動之力。因此,在角度θ3變為銳角之情形下,在分力F2的作用下鎖桿60試圖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藉此,鏈節C22能夠容易地通過內壁側面30a與鏈抵接端部65b之間,鏈節C21也能夠朝向脫落方向A移動。
概括而言,成為以下的條件(5)。 條件(5): 按壓力F0未相較於虛擬線L2相對於中心軸線L1傾斜。 或者,在轉動限制面65a與下端面28b發生碰撞、進而鏈抵接端部65b與鏈節C22發生碰撞之鎖定狀態下,連接鏈節C22與鏈抵接端部65b的接點C和鎖桿60的旋轉中心Q之虛擬線L2,與接點C處的切線L3形成鈍角。
另外,在圖9所示之狀態時以及鏈節C22垂下時,引導斜面63a與鏈節C22以接點A進行接觸。此時,如圖8所示,鎖桿60以相對於與中心軸線L1平行的線形成角度α之方式傾斜。當該角度α變大時,在圖8中第一操作片部62側會從主體20突出。因此,角度α為不那麼大的角度。另外,角度α是接近“0”度的角度,但也可以為“0”度。
圖10係顯示將圖2所示縮鏈鉤10以I-I線切斷之狀態之剖面,且係顯示在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下於鏈槽30中收納有鏈節C21之狀態之圖。從該圖10明確可知,在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下,鏈抵接端部65b與內壁側面30a之間的距離P1(參照圖7)設置成比鏈節C21的直徑D1的二倍大。因此,鏈節C21和鏈節C22能夠容易地向脫落方向(箭頭A方向)移動。
另外,在第二操作片部63與鎖定片部65之間設置有保持凹部66。具體而言,第二操作片部63前側(Y1側)的面、亦即前面63b與鎖定片部65的鎖定狀態下的下側(Z2側)的面、亦即底面65c,以形成銳角之方式被形成。另外,在前面63b與底面65c的根部側,設置有與前面63b和底面65c呈平滑地連接之彎曲面67。而且,利用前面63b、底面65c以及彎曲面67形成保持凹部66。
在此,如圖10所示,在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下,呈保持凹部66的彎曲面67露出於外部之狀態。因此,能夠使棒狀部件80以也跨越凹陷部31之方式位於該保持凹部66中。藉此,能夠保持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
但是,上述之凹陷部31的下側(Z2側)的傾斜面31a相對於上下方向(Z方向)最為傾斜的部位的傾斜角度(斜面傾斜角度θ1)設置成:與第二操作片部63的前面63b最大限度傾斜時的相對於上下方向(Z方向)的最大傾斜角度(傾斜角度θ2)為同等程度,或者,斜面傾斜角度θ1比傾斜角度θ2大。該情況顯示於圖11。圖11係顯示鎖桿60最大限度傾斜時的第二操作片部63的前面63b的傾斜角度(傾斜角度θ2)和傾斜面31a的傾斜角度(斜面傾斜角度θ1)之情形之圖。
如圖11所示,鎖桿60藉由後述的施力彈簧70的作用力而試圖以相對於上下方向(Z方向)的傾斜角度變小之方式進行轉動。因此,當棒狀部件80位於保持凹部66中時,若斜面傾斜角度θ1比傾斜角度θ2小,則藉由施力彈簧70試圖使鎖桿60轉動,從而使棒狀部件80朝向下側(Z2側)排出的方向的力發生作用。但是,在斜面傾斜角度θ1與傾斜角度θ2為相同程度或斜面傾斜角度θ1大於傾斜角度θ2之情形下,當施力彈簧70試圖使鎖桿60轉動時,使棒狀部件80朝向上側(Z1側)移動的方向的力發生作用。因此,在使棒狀部件80位於保持凹部66中時,能夠穩定地保持該棒狀部件80。
另外,利用圖3所示那樣的施力彈簧70(對應於施力部件)對鎖桿60賦予作用力。施力彈簧70為扭簧,對鎖桿60施加用以維持鎖定狀態的作用力。在圖3所示之構成中,施力彈簧70的兩端側的卡合固定片部71與後面28a抵接,施力彈簧70的懸掛卡合部72與第一操作片部62的前側(Y1側)抵接。但是,施力彈簧70不限於這種構成,也可適用螺旋彈簧、板簧等其他構成物。
<2.關於作用> 如上構成之縮鏈鉤10中,在將鏈節C21插入鏈槽30之前的狀態下,鎖桿60藉由施力彈簧70的作用力而處於鎖定狀態。在該鎖定狀態下,將鏈節C21插入鏈槽30中。於是,鄰接於鏈節C21的鏈節C22與鎖定片部65的任意部位發生碰撞,此時以抵抗施力彈簧70的作用力而將鎖桿60的鎖定狀態解除之方式使鎖桿60轉動。藉此,鏈節C21被插入鏈槽30中。
另外,當鏈節C22相較於鏈抵接端部65b位於下側(Z2側)時,透過施力彈簧70的作用,鎖桿60被朝向鎖定狀態轉動。
另外,當從縮鏈鉤10取下另一條鏈C2時,用戶將第一操作片部62壓入向前側(Y1側),或者使手指等位於第二操作片部63的引導斜面63a或前面63b等,然後使第二操作片部63朝向後側(Y2側)轉動。透過該轉動,鏈抵接端部65b與內壁側面30a之間的距離P1超過鏈節C21、C22的直徑D1的二倍時,兩個鏈節C21、C22能夠從鏈抵接端部65b與內壁側面30a之間擠過(通過)。在該狀態下,沿圖10中箭頭C所示之方向拉拽主體20,同時沿圖10中箭頭B所示之方向拉拽另一條鏈C2。於是,鏈節C21、C22通過鏈抵接端部65b與內壁側面30a之間。藉此,能夠從縮鏈鉤10上取下另一條鏈C2。
尤其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過使第二操作片部63存在於鎖桿60上,能夠以使手指等位於引導斜面63a或前面63b等然後使第二操作片部63朝向後側(Y2側)轉動該一方式進行拉拽動作。該情況下,能夠兼用作使鎖桿60朝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之動作、和沿圖10中箭頭C所示之方向拉拽主體20之動作,因此能夠以一隻手進行該等動作。
另外,上述另一條鏈C2的取下也能夠如下進行。亦即,用戶將第一操作片部62壓入向前側(Y1側),或者使手指等位於第二操作片部63的引導斜面63a或前面63b等,然後使第二操作片部63朝向後側(Y2側)轉動。而且,在使鎖桿60轉動之後,使棒狀部件80位於凹陷部31和保持凹部66中。此時,鎖桿60在施力彈簧70的作用下欲被從鎖定解除狀態返回鎖定狀態(閉合狀態),因此,棒狀部件80呈被夾入鎖桿60和凹陷部31之間的狀態。因此,即使用戶的手從棒狀部件80上離開,也能夠維持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
此後與上述情況同樣地進行,而能夠從縮鏈鉤10上取下另一條鏈C2。
<3.關於效果> 如上構成之縮鏈鉤10是用以將一條鏈C1和另一條鏈C2連接之縮鏈鉤10,並且具備主體20,該主體20與一條鏈C1連接,並且具有收納另一條鏈C2的鏈節C21(第一鏈節)之鏈槽30。另外,縮鏈鉤10具備鎖桿60,其中,鎖桿60藉由軸孔61或轉動銷50(轉動支點)呈轉動自如地安裝於主體20,且透過轉動而能夠在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之間切換,在鎖定狀態下限制被收納於鏈槽30中的鏈節C21(第一鏈節)從鏈槽30中脫落,並且,在鎖定解除狀態下容許鏈節C21(第一鏈節)從鏈槽30中脫落。另外,鎖桿60上設置有鎖定片部65、第一操作片部62、以及第二操作片部63,其中,鎖定片部65係設置成:從軸孔61(轉動支點)朝著下述位置而向鏈槽30側突出,該下述位置是:在鎖定狀態下對與被收納於鏈槽30中的鏈節C21(第一鏈節)相鄰而連接之鏈節C22(第二鏈節)於自鏈槽30脫落的方向上的移動進行限制之位置,第一操作片部62相較於軸孔61(轉動支點)而向一條鏈C1被連接側延伸突出,第二操作片部63相較於軸孔61(轉動支點)而向一條鏈C1被連接側的相反側延伸突出。
因此,在將第一操作片部62壓入向前側(Y1側)的鎖桿60的轉動的基礎上,以向後側(Y2側)拉拽第二操作片部63之方式進行轉動,藉此能夠使鎖桿60從鎖定狀態向鎖定解除狀態轉動。因而,由於能夠兼用作使鎖桿60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之動作、和沿圖10中箭頭C所示之方向拉拽主體20之動作,因此能夠以一隻手進行該等動作。因此,能夠使從鏈槽30中取下鏈節C21、C22時的操作性良好。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鎖桿60上設置有從主體20露出於外部側之後面64(露出面),該後面64(露出面)遍及第一操作片部62和第二操作片部63而設置成平面狀。
因此,在鎖桿60的鎖定狀態下,只要鎖桿60不會因對鎖桿60施加外力等而發生傾斜,便能夠使鎖桿60不會從主體20(一對支腳部27a、27b)的表面突出,或者使鎖桿60的後面側(Y2側)的部位的突出量減少。藉此,能夠防止鎖桿60受到外部的衝擊等而意外地轉動之情形。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鏈節C21(第一鏈節)進入至鏈槽30的最深部之狀態下,鏈節C22(第二鏈節)按壓第二操作片部63,使鎖定片部65以不與主體20(下端面28b)抵接之方式進行轉動。另一方面,在鏈節C21(第一鏈節)從鏈槽30的最深部向脫落方向移動時,以利用施力彈簧70(施力部件)使鎖定片部65與主體20(下端面28b)抵接之方式,使鎖桿60進行轉動。
因此,即使鏈節C21(第一鏈節)從鏈槽30的最深部向脫落方向移動,透過利用施力彈簧70(施力部件)施加的作用,使鎖定片部65與主體20(下端面28b)抵接,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鏈節C21(第一鏈節)從鏈槽30中脫落。
另外,在另一條鏈C2上,相對於鏈節C22(第二鏈節)連接有與鏈節C21(第一鏈節)不同的鏈節C23(第三鏈節)。另外,在主體20之中鏈槽30的周圍設置有膨出部29,該膨出部29與鏈節C23(第三鏈節)接觸(對應於條件(3))。因此,透過鏈節C22(第二鏈節)朝向第二操作片部63移動,能夠阻止鎖桿60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
另外,在主體20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27a、27b,在該一對支腳部27a、27b之間設置有橫斷部28。另外,在鎖定片部65上設置有與橫斷部28碰撞之轉動限制面65a、和在鏈節C22(第二鏈節)向脫落方向A移動時與鏈節C22(第二鏈節)碰撞之鏈抵接端部65b。而且,在鏈抵接端部65b與鏈節C22(第二鏈節)以接點C(第一碰撞點)發生碰撞之鎖定狀態下,連接鎖桿60的旋轉中心Q和接點C(第一碰撞點)之虛擬線L2相對於鏈節C22(第二鏈節)之於接點C(第一碰撞點)處的切線L3所形成之角度θ3,變為鈍角。
因此,如根據圖9所說明,即使鎖桿60從鏈節C22(第二鏈節)接受到按壓力F0,該按壓力F0之中與虛擬線L2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分力F2,也成為使鎖桿60朝向鎖定狀態(圖9中的逆時針方向)轉動之方向之力。因此,能夠防止鎖桿60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從而能夠維持鎖桿60的鎖定狀態。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鎖桿60上設置有以隨著朝向遠離軸孔61(轉動支點)的一側而向後面64(露出面)側之方式傾斜之引導斜面63a。因此,在使棒狀部件80位於保持凹部66中時,能夠容易地引導該棒狀部件80的移動。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主體20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27a、27b,在存在於該一對支腳部27a、27b之間的桿配置空間33中配置有鎖桿60。另外,在一對支腳部27a、27b上分別設置有從該一對支腳部27a、27b的表面凹陷之凹陷部31,在第二操作片部63與鎖定片部65之間,設置有在鎖定狀態下與一對支腳部27a、27b上分別存在的凹陷部31連通之保持凹部66。
因此,透過使例如螺絲起子(driver)等的棒狀部件80以跨越凹陷部31和保持凹部66二者之方式位於該二者中,藉此能夠保持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在該情形下,即使在手指等離開鎖桿60之狀態下,也能夠維持鎖定解除狀態,因此能夠使從鏈槽30中取下鏈節C21、C22時的操作性更加良好。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凹陷部31中設置有相對於一對支腳部27a、27b的表面傾斜之傾斜面31a,該傾斜面31a相對於支腳部27a、27b的表面的斜面傾斜角度θ1,比鎖定解除狀態下的鎖桿60最為傾斜時的最大傾斜角度θ2更為傾斜。因此,在施力彈簧70欲使鎖桿60轉動時,使棒狀部件80朝向上側(Z1側)移動的方向的力發生作用。因此,在使棒狀部件80位於保持凹部66中時,該棒狀部件80不會脫落而能夠穩定地進行保持。
<4.變形例> 以上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本發明除此之外也能夠進行各種變形。以下對此進行說明。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係假設鏈節C21(鏈節C22)的截面為圓形。但是,鏈節C21(鏈節C22)的截面不限於圓形,亦可為例如包含橢圓形在內的蛋形(oval shape)。該情形下,“直徑D1”亦可為下述尺寸:亦即,在鏈節C21(鏈節C22)的截面中,鏈節C21與鏈節C22相鄰時,鏈節C21(鏈節C22)能夠取得的尺寸的任意一尺寸。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鎖桿60之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之維持係透過例如將棒狀部件80插入保持凹部66和凹陷部31中而實現。但是,縮鏈鉤亦可為形成為雖然不需要棒狀部件80但也能夠維持鎖桿60的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該一構成。該種構成的例子顯示於圖12及圖13。
圖12係顯示本發明變形例之縮鏈鉤10A之構成之側視圖,且係顯示鎖桿60A呈鎖定狀態(閉合狀態)之情形之圖。圖13係顯示在圖12所示之縮鏈鉤10A中鎖桿60A呈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之情形之圖。
如圖12所示,在主體20A上安裝有具備施力彈簧91A之按壓機構90A。另外,按壓機構90A對應於姿勢維持機構。按壓機構90A是利用施力彈簧91A對鎖桿60A施加作用力之機構,透過該按壓機構90A的作用,能夠維持鎖桿60A的鎖定狀態(閉合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
在鎖桿60A上,設置有相對於後面64A傾斜之側面、即解除用傾斜面68A(對應於第二位置)。透過按壓機構90A對該解除用傾斜面68A施加作用力,藉此能夠維持對應於第二操作片部63之操作片部63A以相對於主體20A傾斜之狀態朝向外側大幅突出這樣的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此時,能夠取出被收納於鏈槽30A中的鏈節C21。如此,透過按壓機構90A對解除用傾斜面68A施加作用力,能夠維持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因此,能夠使從鏈槽30A中取下鏈節C21、C22時的操作性良好。另外,安裝鏈C2時的操作性也變良好。
另外,對應於姿勢維持機構的按壓機構90A為利用施力彈簧91A賦予作用力之機構。因此,雖為簡易的構成,但能夠維持鎖定狀態(閉合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該二者。
另外,鎖桿60A具有操作片部63A,該操作片部63A在鎖定狀態下相較於轉動支點朝向一條鏈被連接側的相反側延伸突出。因此,因為能夠容易地進行使操作片部63A朝向後側(Y2側)轉動之操作,所以能夠容易地進行鎖定狀態(閉合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之切換。
另外,在鎖桿60A上也設置有與後面64A垂直相交、或者以隨著朝向前側(Y1側)而向下側(Z2側)之方式稍微傾斜之側面、亦即鎖定用抵接面69A(對應於第一位置)。而且,透過來自按壓機構90A(姿勢維持機構)的力之賦予,鎖定用抵接面69A(第一位置)維持鎖桿60A的鎖定狀態。因此,能夠形成為不能進行被收納於鏈槽30A中的鏈節C21的取出。
另外,在鎖桿60A上也設置有存在於與上述鎖定用抵接面69A(第一位置)不同之位置之解除用傾斜面68A(第二位置)。透過來自按壓機構90A(姿勢維持機構)的力之賦予,該解除用傾斜面68A(第二位置)維持鎖桿60A的鎖定解除狀態。因此,即使用戶的手離開鎖桿60A,也能夠維持鎖桿60A的鎖定解除狀態,因此能夠使從鏈槽30A中取下鏈節C21、C22時的操作性良好。
另外,在圖12和圖13所示之構成中,為了維持鎖定狀態,按壓機構90A對鎖定用抵接面69A施加作用力。另外,為了維持鎖定解除狀態,按壓機構90A對解除用傾斜面68A施加作用力。但是,為了維持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亦可採用其他的構成。例如,亦可利用磁力維持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
10、10A‧‧‧縮鏈鉤 20、20A‧‧‧主體 21‧‧‧鏈連接部 21a、21b‧‧‧臂部 23‧‧‧支撐孔 24‧‧‧銷孔 25‧‧‧第一相對空間 27a、27b‧‧‧支腳部 28‧‧‧橫斷部 28a‧‧‧後面 28b‧‧‧下端面 29‧‧‧膨出部 30‧‧‧鏈槽 30a‧‧‧內壁側面 30b‧‧‧彎曲底部 31‧‧‧凹陷部 31a‧‧‧傾斜面 32‧‧‧第二相對空間 33‧‧‧桿配置空間 34‧‧‧插通孔 40‧‧‧聯結銷 50‧‧‧轉動銷(對應於轉動支點) 60、60A‧‧‧鎖桿 61‧‧‧軸孔(對應於轉動支點) 62‧‧‧第一操作片部 62a‧‧‧卡合固定面 63‧‧‧第二操作片部 63A‧‧‧操作片部 63a‧‧‧引導斜面 63b‧‧‧前面 64‧‧‧後面(對應於露出面) 65‧‧‧鎖定片部 65a‧‧‧轉動限制面 65b‧‧‧鏈抵接端部 65c‧‧‧底面 66‧‧‧保持凹部 67‧‧‧彎曲面 68A‧‧‧解除用傾斜面(對應於第二位置) 69A‧‧‧鎖定用抵接面(對應於第一位置) 70‧‧‧施力彈簧(對應於施力部件) 71‧‧‧卡定片部 72‧‧‧懸掛卡合部 80‧‧‧棒狀部件 90A‧‧‧按壓機構(對應於姿勢維持機構) C1、C2‧‧‧鏈 C11‧‧‧鏈節 C21‧‧‧鏈節(對應於第一鏈節) C22‧‧‧鏈節(對應於第二鏈節) C23‧‧‧鏈節(對應於第三鏈節) A‧‧‧接點 B‧‧‧碰撞點 C‧‧‧接點(對應於第一碰撞點) D‧‧‧碰撞點
圖1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縮鏈鉤之使用狀態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縮鏈鉤之整體構成之立體圖。 圖3係顯示圖1所示縮鏈鉤之構成之爆炸立體圖。 圖4係顯示將圖2所示縮鏈鉤以I-I線切斷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5係顯示從後側(Y2側)觀察之圖2所示縮鏈鉤之狀態之圖。 圖6係顯示將圖2所示縮鏈鉤以I-I線切斷之狀態之剖面,且係顯示在鎖桿的鎖定狀態下於鏈槽中收納有鏈節之狀態之圖。 圖7係將圖6所示鎖定狀態下的鏈槽及鏈抵接端部附近進行放大並顯示之圖。 圖8係有關於本實施方式,係顯示從鏈槽中拔出鏈節時的鏈節和鎖桿位置關係之圖。 圖9係有關於本實施方式,係顯示透過鏈節和鎖桿之間的接觸而實施之力之傳遞情況之圖。 圖10係顯示將圖2所示縮鏈鉤以I-I線切斷之狀態之剖面,且係顯示在鎖桿的鎖定解除狀態下於鏈槽中收納有鏈節之狀態之圖。 圖11係顯示鎖桿最大限度傾斜時的第二操作片部的前面的傾斜角度和傾斜面的傾斜角度之情況之圖。 圖12係顯示本發明變形例之縮鏈鉤之構成之側視圖,且係顯示鎖桿呈鎖定狀態(閉合狀態)之情況之圖。 圖13係顯示在圖12所示之縮鏈鉤中鎖桿呈鎖定解除狀態(打開狀態)之情況之圖。
10‧‧‧縮鏈鉤
20‧‧‧主體
40‧‧‧聯結銷
C1、C2‧‧‧鏈
C11‧‧‧鏈節
C21‧‧‧鏈節(對應於第一鏈節)
C22‧‧‧鏈節(對應於第二鏈節)

Claims (15)

  1. 一種縮鏈鉤,用以將一條鏈和另一條鏈連接,所述縮鏈鉤之特徵在於,包括:主體和鎖桿,所述主體與所述一條鏈連接,並且具有收納所述另一條鏈的第一鏈節之鏈槽,所述鎖桿藉由具有施力部件之轉動支點呈轉動自如地安裝於所述主體上,且透過轉動而能夠在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之間切換,在所述鎖定狀態下限制被收納於所述鏈槽中的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中脫落,並且,在對抗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之所述鎖定解除狀態下容許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中脫落;所述鎖桿上具有鎖定片部、第一操作片部、以及第二操作片部,所述鎖定片部設置成:從所述轉動支點朝著下述位置而向所述鏈槽側突出,該下述位置是:在所述鎖定狀態下對第二鏈節於自所述鏈槽脫落的方向上的移動進行限制之位置,該第二鏈節與被收納於所述鏈槽中之所述第一鏈節在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脫落的脫落方向的相反側相鄰並連接,所述第一操作片部相較於所述轉動支點向所述一條鏈被連接側延伸突出,所述第二操作片部較之相較於所述轉動支點向所述一條鏈被連接側的相反側延伸突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鎖桿上設置有從所述主體露出於外部側之露出面,所述露出面遍及所述第一操作片部和所述第二操作片部而設置成平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第一鏈節進入至所述鏈槽的最深部之狀態下,所述第二鏈節按壓所 述第二操作片部,使所述鎖定片部以不與所述主體抵接之方式進行轉動,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的最深部向所述脫落方向移動時,以利用所述施力部件使所述鎖定片部與所述主體抵接之方式,使所述鎖桿進行轉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第一鏈節進入至所述鏈槽的最深部之狀態下,所述第二鏈節按壓所述第二操作片部,使所述鎖定片部以不與所述主體抵接之方式進行轉動,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的最深部向所述脫落方向移動時,以利用所述施力部件使所述鎖定片部與所述主體抵接之方式,使所述鎖桿進行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另一條鏈上,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連接有與所述第一鏈節不同的第三鏈節,在所述主體中的所述鏈槽的周圍設置有膨出部,所述膨出部透過與所述第三鏈節接觸,使得所述第二鏈節朝向所述第二操作片部移動,藉此阻止所述鎖桿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在所述主體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在該一對支腳部之間設置有橫斷部,在所述鎖定片部上設置有與所述橫斷部碰撞之轉動限制面、和在所述第二鏈節向脫落方向移動時與所述第二鏈節碰撞之鏈抵接端部,在所述鏈抵接端部與所述第二鏈節以第一碰撞點發生碰撞之鎖定狀態下,連接所述鎖桿的旋轉中心和所述第一碰撞點的虛擬線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之在所述第一碰撞點處的切線形成鈍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 在所述另一條鏈上,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連接有與所述第一鏈節不同的第三鏈節,在所述主體中的所述鏈槽的周圍設置有膨出部,所述膨出部透過與所述第三鏈節接觸,使得所述第二鏈節朝向所述第二操作片部移動,藉此阻止所述鎖桿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在所述主體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在該一對支腳部之間設置有橫斷部,在所述鎖定片部上設置有與所述橫斷部碰撞之轉動限制面、和在所述第二鏈節向脫落方向移動時與所述第二鏈節碰撞之鏈抵接端部,在所述鏈抵接端部與所述第二鏈節以第一碰撞點發生碰撞之鎖定狀態下,連接所述鎖桿的旋轉中心和所述第一碰撞點的虛擬線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之在所述第一碰撞點處的切線形成鈍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另一條鏈上,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連接有與所述第一鏈節不同的第三鏈節,在所述主體中的所述鏈槽的周圍設置有膨出部,所述膨出部透過與所述第三鏈節接觸,使得所述第二鏈節朝向所述第二操作片部移動,藉此阻止所述鎖桿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在所述主體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在該一對支腳部之間設置有橫斷部,在所述鎖定片部上設置有與所述橫斷部碰撞之轉動限制面、和在所述第二鏈節向脫落方向移動時與所述第二鏈節碰撞之鏈抵接端部,在所述鏈抵接端部與所述第二鏈節以第一碰撞點發生碰撞之鎖定狀態下,連接所述鎖桿的旋轉中心和所述第一碰撞點的虛擬線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之在 所述第一碰撞點處的切線形成鈍角。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另一條鏈上,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連接有與所述第一鏈節不同的第三鏈節,在所述主體中的所述鏈槽的周圍設置有膨出部,所述膨出部透過與所述第三鏈節接觸,使得所述第二鏈節朝向所述第二操作片部移動,藉此阻止所述鎖桿向鎖定解除方向轉動,在所述主體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在該一對支腳部之間設置有橫斷部,在所述鎖定片部上設置有與所述橫斷部碰撞之轉動限制面、和在所述第二鏈節向脫落方向移動時與所述第二鏈節碰撞之鏈抵接端部,在所述鏈抵接端部與所述第二鏈節以第一碰撞點發生碰撞之鎖定狀態下,連接所述鎖桿的旋轉中心和所述第一碰撞點的虛擬線相對於所述第二鏈節之在所述第一碰撞點處的切線形成鈍角。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鎖桿上,設置有以隨著朝向遠離所述轉動支點的一側而向所述露出面側之方式傾斜之引導斜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鎖桿上,設置有以隨著朝向遠離所述轉動支點的一側而向所述露出面側之方式傾斜之引導斜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鎖桿上,設置有以隨著朝向遠離所述轉動支點的一側而向所述露出面側之方式傾斜之引導斜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 在所述鎖桿上,設置有以隨著朝向遠離所述轉動支點的一側而向所述露出面側之方式傾斜之引導斜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2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縮鏈鉤,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主體上設置有相互相對的一對支腳部,在存在於該一對支腳部之間的桿配置空間中配置有所述鎖桿,在所述一對支腳部上分別設置有從各支腳部的表面凹陷之凹陷部,在所述第二操作片部與所述鎖定片部之間,設置有在所述鎖定狀態下與所述一對支腳部上分別存在的所述凹陷部連通之保持凹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縮鏈鉤,其中,在所述凹陷部中設置有相對於所述一對支腳部的所述表面傾斜之傾斜面,所述傾斜面之相對於所述表面的斜面傾斜角度,比所述鎖定解除狀態下的所述鎖桿最為傾斜時的最大傾斜角度更為傾斜。
  15. 一種縮鏈鉤,用以將一條鏈和另一條鏈連接,所述縮鏈鉤之特徵在於,包括:主體、鎖桿以及姿勢維持機構,所述主體與所述一條鏈連接,並且具有收納所述另一條鏈的第一鏈節之鏈槽,所述鎖桿藉由轉動支點呈轉動自如地安裝於所述主體上,且透過轉動而能夠在鎖定狀態和鎖定解除狀態之間切換,在所述鎖定狀態下限制被收納於所述鏈槽中的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中脫落,並且,在所述鎖定解除狀態下容許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中脫落,所述姿勢維持機構安裝於所述主體上,並維持所述鎖桿的所述鎖定狀態和所述鎖定解除狀態中的任意一種姿勢; 所述鎖桿上具有鎖定片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所述鎖定片部設置成:從所述轉動支點朝著下述位置而向所述鏈槽側突出,該下述位置是:在所述鎖定狀態下對第二鏈節朝向脫落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之位置,該第二鏈節與被收納於所述鏈槽中之所述第一鏈節在所述第一鏈節從所述鏈槽脫落的脫落方向的相反側相鄰並連接,所述第一位置設置於所述鎖桿上,且透過來自所述姿勢維持機構的力的施加而維持所述鎖桿的所述鎖定狀態,所述第二位置設置於所述鎖桿上,且透過來自所述姿勢維持機構的力的施加而維持所述鎖桿的所述鎖定解除狀態,並且存在於與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位置上。
TW108119303A 2018-06-04 2019-06-04 縮鏈鉤 TWI7052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7103A JP6938429B2 (ja) 2018-06-04 2018-06-04 ショートニングクラッチ
JP2018-107103 2018-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4051A TW202004051A (zh) 2020-01-16
TWI705206B true TWI705206B (zh) 2020-09-21

Family

ID=68769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303A TWI705206B (zh) 2018-06-04 2019-06-04 縮鏈鉤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7246B2 (zh)
EP (1) EP3805602A4 (zh)
JP (1) JP6938429B2 (zh)
CN (1) CN112166264B (zh)
TW (1) TWI705206B (zh)
WO (1) WO201923497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8766A (en) * 1958-06-04 1961-04-11 Charles L Arnett Safety hook
JPS5322945A (en) * 1976-08-13 1978-03-02 Youjirou Yamagishi Safety hook
JPS53117160A (en) * 1977-03-18 1978-10-13 Rud Ketten Rieger & Dietz Connecting hook
JP5322945B2 (ja) 2007-11-06 2013-10-2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15341A1 (de) 1991-05-10 1992-11-12 Thiele Gmbh & Co Kg Verkuerzungsklaue fuer rundgliederkettenstraenge
JPH10219994A (ja) * 1997-02-07 1998-08-18 Fujitani Chain Kogyo Kk チェーンジョイント
DE10222818B3 (de) * 2002-05-21 2004-01-08 Thiele Gmbh & Co. Kg Verkürzungsklaue
DE202004002161U1 (de) 2004-02-13 2004-04-08 Thiele Gmbh & Co. Kg Verkürzungsklaue
FR2898173B1 (fr) 2006-03-06 2009-02-20 Blaise Henrion Crochet de levage avec reducteur de longueur de cha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78766A (en) * 1958-06-04 1961-04-11 Charles L Arnett Safety hook
JPS5322945A (en) * 1976-08-13 1978-03-02 Youjirou Yamagishi Safety hook
JPS53117160A (en) * 1977-03-18 1978-10-13 Rud Ketten Rieger & Dietz Connecting hook
JP5322945B2 (ja) 2007-11-06 2013-10-2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5602A4 (en) 2022-03-09
JP2019211000A (ja) 2019-12-12
CN112166264B (zh) 2023-01-24
US11927246B2 (en) 2024-03-12
EP3805602A1 (en) 2021-04-14
CN112166264A (zh) 2021-01-01
WO2019234971A1 (ja) 2019-12-12
TW202004051A (zh) 2020-01-16
JP6938429B2 (ja) 2021-09-22
US20210231195A1 (en)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09163B1 (en) Locking snap hook
EP2053186B1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unlocking of door handle
CN107799959B (zh) 杠杆式连接器
JP5471921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のストッパ構造
TWI705206B (zh) 縮鏈鉤
EP3665348B1 (en) A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4751728B2 (ja) ロック装置
US6742818B2 (en) Box lock with safety device
JP4355256B2 (ja) ロック装置
JP5926106B2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WO2014181483A1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および建設機械
KR200444407Y1 (ko) 중장비용 후드래치
JP4730653B2 (ja) 扉パネルを備えた箱型パレット
JPH0655977A (ja) 蓋開閉装置
JP5019940B2 (ja) クレセント錠
JP7343259B2 (ja) フックラッチ外れ止め機構およびフック
JP5876819B2 (ja) キャッチ錠
JP3573302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JP3985934B2 (ja) ロック装置におけるレバーの操作力伝達構造
KR100892508B1 (ko) 차량용 도어 핸들 어셈블리
JP3906602B2 (ja) ラッチ機構
JP695905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KR20230147416A (ko) 미니 굴삭기용 퀵커플러
JP2021037921A (ja) チルトキャブのステーロック構造
JP2021156038A (ja) 収納ケー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