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1490B - 雙穩態顯示器、用以形成主動鍵之方法以及具有主動鍵之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穩態顯示器、用以形成主動鍵之方法以及具有主動鍵之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1490B
TWI701490B TW105116703A TW105116703A TWI701490B TW I701490 B TWI701490 B TW I701490B TW 105116703 A TW105116703 A TW 105116703A TW 105116703 A TW105116703 A TW 105116703A TW I701490 B TWI701490 B TW I7014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electrodes
top electrode
dielectric
dom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6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6693A (zh
Inventor
艾西瓦婭B 馬哈吉
蘭密施 潘達庫爾
蘇坎亞 尙達瑞森
瑞吉 華傑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英特爾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英特爾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英特爾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6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6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1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149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61B5/0537Measuring body composition by impedance, e.g. tissue hydration or fat cont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7Computer input devices, e.g. mice or keyboa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8Portable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e.g. music players, telephones, tablet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8Programmable key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 H01H13/79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contacts, e.g. interspersed fingers or helic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ers, e.g. by their material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3/00Form of contacts
    • H01H2203/036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 H01H2203/038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to be bridged by a dome shaped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02Legends replaceable; adap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02Legends replaceable; adaptable
    • H01H2219/01Liquid cryst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02Legends replaceable; adaptable
    • H01H2219/01Liquid crystal
    • H01H2219/012Liquid crystal programm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02Legends replaceable; adaptable
    • H01H2219/018Electroluminescent panel
    • H01H2219/02Electroluminescent panel programm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26Separate dom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文所描述之特定實施例提供顯示器,該顯示器包括: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介於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的介電質;以及電氣連接,其用以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差分電壓。

Description

雙穩態顯示器、用以形成主動鍵之方法以及具有主動鍵之電子裝置 發明領域
本揭示案大體而言係關於電子裝置之領域,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具有主動元件之鍵帽。
鍵盤之鍵帽為在鍵由使用者按壓時上下行進的小機械組件。典型鍵帽包括頂部上之細微彎曲表面以在使用者之手指擱置在鍵帽上時提供人體工學舒適性。典型鍵帽亦包括細微紋理表面以防止光滑/閃耀修整,且在手指按壓鍵時為使用者之手指提供隱徽握緊。鍵盤具有傳統上保留的被動機械裝置以用於收集使用者輸入。關於鍵盤之焦點通常在使鍵盤較薄、較安靜、具有較低操作壓力等中的機械態樣上。鍵通常為鍵盤之被動組件,因為在鍵處不存在可利用的電氣連接。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顯示器,其包含:一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一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的一介電質;以及一電氣連接,其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一差分電壓。
100‧‧‧電子裝置
102‧‧‧第一殼體
104a‧‧‧第二殼體
104b‧‧‧可拆卸第二殼體
106‧‧‧鍵盤部分
108、108a‧‧‧鍵
110‧‧‧鍵帽
112、150‧‧‧剪形件
114、114a~114f‧‧‧圓頂
116、116a~116d‧‧‧傳導性區域
118‧‧‧非傳導性區域
120‧‧‧頂部部分
122‧‧‧底部側
124a~124d‧‧‧跡線
126‧‧‧第一層
128‧‧‧第二層
130‧‧‧第三層
132‧‧‧掃描陣列層
134、178‧‧‧基底基板
136‧‧‧隔離區
138‧‧‧支撐層
140‧‧‧描跡
142‧‧‧絕緣塗層
144‧‧‧掃描陣列
146‧‧‧樹脂層
148‧‧‧通孔
152‧‧‧通訊路徑
154‧‧‧發射器薄片
156‧‧‧基底板
158‧‧‧發射器板
160‧‧‧控制器板
162‧‧‧主機連接/主機介面
164、164a~164e‧‧‧主動元件
166‧‧‧鎖定機構
170a、170b‧‧‧透明基板
172‧‧‧頂部電極
174‧‧‧介電質
176‧‧‧傳導性黏合劑
180‧‧‧遮罩
182a~182d‧‧‧暴露區域
184a~184d‧‧‧底部電極
186‧‧‧頂部電極連接區域/疊層
188‧‧‧電氣路徑/連接路徑
900、1000、1800‧‧‧流程
902~926、1002~1020、1802~1812‧‧‧操作
1900‧‧‧計算系統
1912‧‧‧鍵盤/滑鼠
1914‧‧‧音訊I/O裝置
1916‧‧‧I/O裝置
1918‧‧‧匯流排橋接器
1920‧‧‧匯流排
1926‧‧‧通訊裝置
1928‧‧‧資料儲存裝置
1930、2104‧‧‧碼
1932、1934‧‧‧記憶體元件
1938‧‧‧高效能圖形電路
1939‧‧‧高效能圖形介面
1950‧‧‧點對點(PtP)介面
1952、1954‧‧‧點對點介面
1960‧‧‧電腦網路
1970、1980‧‧‧處理器
1971、1981‧‧‧共享快取記憶體
1972、1982‧‧‧整合式記憶體控制器邏輯
1974A、1974B、1984A、1984B、2100‧‧‧處理器核心
1976、1978、1986、1988、1994、1998‧‧‧點對點介面電路
1990‧‧‧控制邏輯
1992、1996‧‧‧介面電路
2000‧‧‧SOC
2002‧‧‧互連體
2006、2007‧‧‧核心
2008‧‧‧L2快取記憶體控制
2009‧‧‧匯流排介面單元
2010‧‧‧L2快取記憶體
2015‧‧‧圖形處理單元(GPU)
2020‧‧‧視訊編解碼器
2025‧‧‧液晶顯示器(LCD)I/F
2030‧‧‧用戶辨識模組(SIM)I/F
2035‧‧‧啟動唯讀記憶體(ROM)
2040‧‧‧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控制器
2045‧‧‧快閃控制器
2050‧‧‧串列週邊介面(SPI)主站
2055‧‧‧功率控制
2060‧‧‧動態RAM(DRAM)
2065‧‧‧快閃
2070‧‧‧BluetoothTM
2075‧‧‧3G數據機
2080‧‧‧全球定位系統(GPS)
2085‧‧‧802.11 Wi-Fi
2102‧‧‧記憶體
2106‧‧‧前端邏輯
2108‧‧‧解碼器
2110‧‧‧暫存器重新命名邏輯
2112‧‧‧排程邏輯
2114‧‧‧執行邏輯
2116-1、2116-2、2116-n‧‧‧執行單元
2118‧‧‧後端邏輯
2120‧‧‧引退邏輯
為提供對本揭示案及本揭示案之特徵及優點之更完全理解,參考結合隨附圖式進行的以下描述,實施例在隨附圖式之各圖中藉由實例之方式而非藉由限制之方式加以說明,在隨附圖式中,相同參考指示類似元件,且在隨附圖式中:圖1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之透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之透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2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平面圖的簡化示意圖;圖2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平面圖的簡化示意圖;圖3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4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5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5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6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 圖6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6C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6D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6E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6F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正投影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7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側面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8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側面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9為例示與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相關聯的潛在操作的簡化簡化流程圖;圖10為例示與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相關聯的潛在操作的簡化簡化流程圖;圖11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側面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2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側面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3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之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分解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 圖14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4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5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5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6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之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分解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7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7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7C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之方塊圖解視圖的簡化示意圖;圖18為例示與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相關聯的潛在操作的簡化簡化流程圖;圖19為例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以點對點組態配置的示例性計算系統的方塊圖解;圖20為與本揭示案之系統單晶片相關聯的簡化方塊圖解;以及圖21為例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示例性處理器核心的方塊圖解。
圖式之各圖未必按比例繪製,因為該等圖之尺寸可在不脫離本揭示案之範疇的情況下顯著地變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示例性實施例
圖1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之一實施例的簡化示意圖。電子裝置100可包括第一殼體102及第二殼體104a。第二殼體104a可包括鍵盤部分106。鍵盤部分106可包括多個鍵108,且每個鍵108可包括鍵帽110。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為具有鍵盤或鍵的任何適合的電子裝置,諸如包括鍵的電腦、桌上型電腦、包括鍵的行動裝置、包括鍵的平板裝置、包括鍵的PhabletTM、包括鍵的個人數位助理(PDA)、包括鍵的音訊系統、包括鍵的任何類型之電影播放機等。
轉向圖1B,圖1B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可拆卸第二殼體104b的簡化示意圖。可拆卸的第二殼體104b可包括鍵盤部分106及多個鍵108。每個鍵108可包括鍵帽110。第二殼體104b可為與電子裝置通訊的鍵盤(例如,處於與智慧型電話無線通訊中的獨立鍵盤或BluetoothTM鍵盤、經由電線或電纜連接至電腦的桌上型鍵盤),或可實體上附接至電子裝置(例如,整合至電子裝置之底盤中的鍵盤)。
出於例示具有主動元件之鍵帽之某些示例性特徵之目的,以下基本資訊可被視為可適當地解釋本揭示案 的基礎。觸覺鍵盤為機械鍵盤,其中鍵在使用者施加力以按壓鍵時向下行進,且鍵在使用者施加的力釋放之後衝擊回至該鍵之原始位置。此類鍵盤用於各種應用中之資料輸入,該等應用諸如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鍵盤、工業控制系統、遠端控制、汽車及許多其他應用等。觸覺鍵盤通常由諸如鍵、圓頂、剪形件、開關及基底板的不同功能元件或塊組成。圓頂可為在施加力時經壓縮且變形並且在施加的力移除時回彈至其原始形狀及大小的橡膠圓頂、塑料圓頂、聚矽氧圓頂或金屬圓頂或任何其他類似元件。剪形件可為用以鎖定鍵且將該鍵之運動限制於僅在垂直方向上的剪形件或任何其他類似元件。開關為在鍵經按壓時關閉(以偵測輸入)的某一形式之開關。基底板可為充當鍵盤之組件之基礎的基底板或任何其他類似元件。
鍵盤之鍵帽為在鍵由使用者按壓時上下行進的小機械組件。典型鍵帽包括頂部上之細微彎曲表面以在使用者之手指擱置在鍵帽上時提供人體工學舒適性。典型鍵帽亦包括細微紋理表面以防止光滑/閃耀修整,且在手指按壓鍵時為使用者之手指提供隱徽握緊。一些鍵帽包括鍵帽之最高表面上之標籤(印刷標籤或蝕刻標籤),以提供寬視角(幾乎180度)且允許鍵之識別。另外,典型鍵帽可包括底部側上之鎖定機構以提供與其餘鍵盤子系統之機械(通常卡扣配合)連接。鍵帽在周邊處及在鎖定機構處之厚度通常為約2mm,而其他區域中之厚度通常為約1mm。大多數鍵帽經設計以經得起數百萬次操作。
鍵盤具有傳統上保留的被動機械裝置以用於收集使用者輸入。關於鍵盤之焦點通常在使鍵盤較薄、較安靜、具有較低操作壓力等中的機械態樣上。鍵通常為鍵盤之被動組件,因為在鍵處不存在可利用的電氣連接。一些鍵不具有電氣連接,但使用現有方法(例如,電線、電纜或縱向振動銷子)的電氣連接具有嚴重限制,因為通常不存在用於電氣連接之足夠空間。例如,典型鍵帽之典型尺寸為約14mm x 13.5mm x 1.8mm。鍵之底表面與基底板之間的空氣間隙通常為約1.2mm至2.5mm。另外,互連電纜或電線之使用自大量生產之裝配觀點來看碟為困難的及不可行的。此外,互連電纜或電線之使用可在鍵在垂直運動中時干擾其他組件。另外,互連電纜或電線之使用可影響操作壓力。例如,操作壓力可增大且變得與互連電纜或電線之使用不一致,且因此影響鍵之可用性。另外,互連電纜/電線之使用對於經得起數百萬次操作並不可靠。無線能量傳遞解決方案之使用亦為昂貴的,且增加功率消耗。過去,已藉由創建定製電動機械開關嘗試至鍵的電氣接觸。然而,在每個鍵下用以進行電氣連接的新零件之增添增加總重量、為昂貴的,且對於裝配而言可為複雜的。例如,許多當前鍵包括具有用於基於傳導薄膜之開關的三層PET之圓頂/剪形件總成,且需要簡單的卡扣配合總成。基於電動機械之觸覺開關通常需要額外零件及用於裝配之特殊工具。此外,鍵需要勤奮的週期性維護或灰塵之週期性清潔,且可需要週期性潤滑以減少鍵之雜訊階,因為若未經有規則地維護, 額外機械零件看來使鍵對於雜訊為脆弱的。
過去的交互型或智慧型可定製鍵盤通常使用定製及精巧設計。該等交互型或智慧型可定製鍵盤通常利用增添顯著成本從而限制該等鍵盤之可用性的定製零件及連接機構。交互型可定製鍵盤亦可改變使用鍵盤之基本感覺,從而限制該等交互型可定製鍵盤之接受。例如,通常交互型可定製鍵盤為較龐大的,顯示器處於距鍵之表面的視覺深度處,顯示器具有有限視角及亮度,表面修飾並非類似於習知鍵盤,鍵感覺更「具有滴答聲(clicky)」或不具有任何觸覺回應等。另外,交互型可定製鍵盤通常需要來自終端使用者的較多維護且消耗相對高的功率量。
因為可接受的電氣連接在鍵處為不可利用的,所以典型鍵帽不含有如顯示器或感測器的主動元件。此狀況之一原因在於,因為考慮到鍵之薄機械輪廓、表面拓撲、觀察及壽命要求,可能難以在無鍵之折中使用的情況下將主動元件嵌入鍵帽內部。例如,用以設計且構建鍵帽中之顯示器之當前方法具有多個難題。一此難題為重影。當鄰近的底部電極之間的絕緣間隙在狀態變化之少數週期之後在該區中留下介電質時,重影可發生。因此,整個顯示器需要週期性的全螢幕再新。重影可破壞使用者體驗。
用以緩和重影之一解決方案將再新整個顯示器。然而,再新整個顯示器(與再新顯示器之一部分相反)增加整個系統功率消耗。另一常見難題為縱橫比失配,其中顯示器之外尺寸之縱橫比與主動顯示區之縱橫比不相同。當進 行自底部電極至頂部電極之連接所需要區域超出主動區域時,縱橫比失配可發生。此產生主動區域之縱橫比與外尺寸之縱橫比不相同的情形,且可引起對美學以及機械及工業設計之限制。另外,需要並非始終可利用的額外空間(在X及Y平面中),尤其在特殊或小顯示器上。
另一可能的問題在於顯示器無法以零毫米(mm)或接近零毫米的聚光圈製作,因為頂部電極連接及邊緣(例如,用以保護介電質免受環境影響的不活動保護性邊緣、熱封等)將邊際增添至顯示器。主動區域為顯示器之實際可見區域,且需要邊界來分層具有熱封之堆疊中之所有層,或類似製程以防止介電質暴露於濕氣。另外,設計規則約束可引入問題或難題。例如,鄰近底部電極(分段)之間的絕緣間隙取決於用於基底基板之介電質及材料,且圖形原圖(在底部電極上創建)中之最小間隔受絕緣間隙限制。
交互型可定製鍵盤之電氣介面亦可產生如至底部電極之連接係經由印刷銀跡線(或等效材料)帶出的難題。此使跡線延伸超出基底基板之相同水平面上之主動區域以形成尾部。若顯示器驅動PCB直接在顯示器下方,則需要用以允許尾部之彎曲半徑的額外區域(在X及Y平面中)。此外,用以移除介電材料(以允許至頂部電極之電氣連接)之製程為手動的,且可花費大量的時間且需要相對大的移除區域。
鍵108可經組配來使傳統鍵盤自被動裝置改變成智慧型、交互型可定製裝置,同時克服以上問題中之一些。 在一實施例中,鍵108可經組配來使傳統鍵盤自被動裝置改變成具有顯示器之智慧型、交互型可定製裝置,同時克服以上問題中之一些。鍵盤部分106及鍵108可在具有少數修改且與傳統鍵盤相比無對可用性、生產力、感覺或可靠性之顯示影響的情況下利用現有鍵盤之元件或組件。與傳統鍵盤相比,鍵盤部分106及鍵108可具有相對極小的成本添加及對裝配之極小影響。此外,與傳統鍵盤相比,鍵盤部分106及鍵108可具有極少或無增添的維護及相對低的額外功率消耗。因為將相同元件或組件用作規則的機械鍵盤,所以在相同系統內可存在傳統鍵與主動鍵之共存。例如,鍵盤部分106中之一列可為主動的,而其餘鍵盤使用傳統機械鍵。
另外,鍵盤部分106可經組配來提供交互型可定製鍵盤,該交互型可定製鍵盤在無傳統鍵盤之感覺、功能或可靠性之折中的情況下提供交互型及情境體驗。傳統機械鍵盤之如鍵帽、聚矽氧圓頂、剪形件、基底板、掃描陣列的基本元件在具有對某些元件之修改的情況下全部保留。在一實例中,鍵可包括嵌段式雙穩態電子紙顯示器,該嵌段式雙穩態電子紙顯示器可基於使用者輸入或根據情境(顯示在螢幕上的內容或應用)交互地改變狀態。
鍵盤部分106可經組配來使用現有鍵盤組件作為成分且使用類似裝配方法。另外,鍵盤部分106不影響傳統鍵盤之感覺或功能,且可甚至實行在小Z高度鍵帽內,如節距及間隔的現有人體工學佈局考慮可保持實際上未受影響、 對於操作力或衝程無變化或極小變化,用於鍵之人體工學之紋理及曲率可根據傳統鍵盤維持,且未增添與傳統鍵盤相比的顯著高度或重量。此外,現有形狀因數可經保留,且諸如顯示器的交互型組件可看起來似乎如在傳統鍵盤中處於打字表面之表面處的右側,以提供幾乎180度的視角。此亦可允許鍵盤為日光可讀的。另外,鍵盤部分106可經配置以用於如在傳統鍵盤中的數百萬週期的可靠操作,且不需要額外維護或清潔。此外,消耗相對低的功率(僅在狀態變化期間消耗功率),因為狀態甚至在移除功率之後經保留。此及其他因素允許相對極小的成本增添以實行鍵盤部分106。
另外,如在此所概括的諸如顯示器的主動元件可解決以上提到的主動鍵帽問題(及其他問題)。在一實例中,顯示器可經組配來將彩色遮罩印刷或整合在顯示器之最外表面或面向使用者側上。在一實例中,可準備兩個原圖,而非典型的一原圖。兩個原圖可包括用於底部電極或基底基板之粗略原圖及用於遮罩或頂部層之細微原圖。細微原圖可不受下層介電質層之設計規則約束。毛面或光滑保護膜可能用來產生均勻表面紋理,使得在暴露區域與遮罩印刷區域之表面紋理之間不存在失配。介電質可自主動區域移除。另外,雷射燒蝕可用於介電質移除。使用雷射燒蝕,移除製程可進行得更快,且可使介電質移除區域之尺寸顯著地較小。在一實例中,可使介電質移除區域足夠小以便不被典型使用者之肉眼注意或感知。在需要大區域且區域 值得注意時,可以遮罩覆蓋該區。此外,可使用Z軸黏合劑,該Z軸黏合劑可為基底基板上之傳導性通孔或溝道以建立至分段的電氣連接,而非使用傳統的尾部。
顯示器可經組配來減少或消除可見重影且減少功率消耗,因為不需要總體再新。使用用於底部電極之粗略原圖及顯示器之頂部上之細微原圖,可隱藏經歷重影效應的區域。重影效應存在,但該重影效應對於使用者為不可見的,因為遮罩可覆蓋或隱藏重影將發生的區域。另外,顯示器可允許較細微的圖形,因為可見原圖並非取決於介電質層之設計規則。顯示器亦在顯示器可經分層的情況下允許主動區域及外尺寸之一致縱橫比,或在顯示器未經分層的情況下允許零毫米聚光圈。另外,驅動線之數目可減少一,因為不需要具有遮罩之背景分段。使驅動線減少一在緊密空間約束中可為一優點。顯示器可進一步經組配來避免顯示器尾部之需要及對於該顯示器尾部之彎曲半徑所需要的區域。當顯示器使用於諸如隨身裝置或鍵盤之鍵帽的極小應用中時,此可為一優點。
在一實例中,顯示器之面向使用者的側可以遮罩層加以印刷。遮罩上之圖形可極細微且獨立於在底部電極或基底基板上適用的設計規則。遮罩充當背景,且具有與背景分段(若背景分段存在)相同的顏色。遮罩可具有毛面或光滑修整以匹配傳統鍵帽之外觀及感覺。由遮罩暴露的區域可以透明保護膜塗佈。保護膜之厚度可與遮罩墨水之厚度相同。透明保護膜(光滑或毛面)之修整保持與用於印刷遮 罩的墨水之修整相同。
顯示器可包括印刷在底部電極或基底基板上的粗略圖形。若背景顏色為黑色,則藉由將底部電極驅動至白色狀態來使印刷在遮罩上的特元為可見的。類似地,可藉由將底部電極驅動至黑色狀態來將印刷有遮罩的字符驅動至隱藏狀態。可使用藉由底部電極產生的顯示器,如背光之概念。施加於暴露區域上的透明保護膜之厚度及修整匹配與用於遮罩的墨水之厚度及修整相同。用於遮罩的顏色可與如經由保護膜看到的背景分段之有效顏色相同。此確保可有效地達成隱藏狀態。
對於連接頂部電極,可自主動區域自身移除介電質。由介電質移除產生的死區可藉由遮罩隱藏。因為介電質移除可藉由雷射燒蝕進行,所以死區之大小限於小尺寸以最小化主動區域內的顯示區之損失。鄰近底部電極之間的絕緣間隙亦可藉由遮罩隱藏。因此,重影效應對於使用者而言決不可見。在一實例中,基底基板(例如,PET或FR4或聚醯亞胺)可包括傳導性通孔。至底部電極的電氣連接可使用Z軸黏合劑建立至PCB。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顯示器可包括在可包括電池及電子系統之各種組件的裝置中。組件可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記憶體等。任何處理器(包括數位信號處理器、微處理器、支援晶片組等在內)、記憶元件等可基於特定組態需求、處理需求、電腦設計等適合地耦接至母板。諸如外部儲存器、用於視訊顯示、聲音之控制器及周邊裝置的 其他組件可作為插入卡、經由電纜附接至母板,或整合至母板自身中。
轉向圖2A,圖2A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之鍵108的橫截面側視圖。鍵108可包括鍵帽110、剪形件112及圓頂114。在一實例中,塗層可經施加於已存在於鍵盤結構聽圓頂上以使圓頂為傳導性的。塗層可經蝕刻以在圓頂114之主體上產生多個電氣路徑。塗層處置確保在數百萬操作期間的傳導性而不影響操作壓力(圓頂之力及衝擊回應)。
鍵108不需要新電動機械開關設計,且重新使用鍵盤之在數十年內證明且廣泛可利用的現有成熟成分。另外,鍵108不需要用於電氣互連之任何新的額外組件。因此,不存在對機械開關的干擾。此外,系統不增添用於元件之互連的新裝配步驟。連接係使用鍵盤組合之現有製程來建立且不影響鍵盤之操作壓力。另外,鍵108不需要任何額外(或僅典型機械鍵盤裝配)週期性維護、分解、清潔、重新裝配及驗證或需要標稱清潔。系統可在無額外維護的情況下於數百萬操作期間提供可靠的電氣及機械功能性。鍵108系統為相對便宜的、相對輕的,且相對於傳統鍵之形狀及大小的不存在或存在相對小量的偏差。
在使用期間,圓頂114可包括聚矽氧、金屬或任何其他等效元件,該元件可在鍵108經按壓時吸收操作壓力,且在操作壓力移除時隨後使鍵108衝擊回至該鍵之原始位置。此回縮元件必須在圓頂114之頂部末端及鍵盤模組之底 部結構基礎處維持與鍵108之底部側的一致接觸,以促進平滑的觸覺運動。此結構要求可用以在鍵帽與其餘系統之間建立電氣連接。圓頂114之表面可經修改以包括多個電氣路徑,且不限於本文所論述之圖解、實施例或設計。
轉向圖2B,圖2B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之鍵108a的橫截面側視圖。鍵108a可包括鍵帽110、剪形件112及圓頂114。鍵帽110可包括樹脂層146及主動元件164。圓頂114可耦接至基底基板134上之掃描陣列層132。
主動元件164可經由在圓頂114上延伸的傳導性區域116耦接至掃描陣列層132或與掃描陣列層132通訊。傳導性區域116可為施加於圓頂114上以使圓頂114為傳導性的塗層。塗層可經蝕刻以在圓頂114之主體上產生多個電氣路徑,可確保在數百萬操作期間的傳導性而不影響操作壓力(圓頂之力及衝擊回應)。
轉向圖3,圖3例示圓頂114之一實例。圓頂114可包括一或多個傳導性區域116、一或多個非傳導性區域118及頂部部分120。在一實例中,頂部部分120將與鍵帽110接觸。每個傳導性區域116可為電氣跡線。非傳導性區域118可使傳導性區域116彼此隔離。
轉向圖4,圖4例示圓頂114之一實例。傳導性區域116及非傳導性區域118之寬度可為相同的,或可為不同的。在一實例中,圓頂114上之每個傳導性區域116可使用施加在圓頂114之底部側122的傳導性黏合劑電氣地連接至其餘系統。不同實施例可增加或減少傳導性區域116之數目, 且可改變每個傳導性區域116及非傳導性區域118之寬度。
轉向圖5A,圖5A例示圓頂114之一實例。如圖5A中所例示,圓頂114可包括四個傳導性區域116a-116d及非傳導性區域118。可在圓頂114之主體及圓頂114黏結的基板上進行用以傳導性區域116a-116d的沉積。例如,圓頂上之傳導性區域116a-116d可分別電氣地耦接至跡線124a-124d。在一些實例中,圓頂114可使用施加於圓頂114之基底基板上的傳導性黏合劑電氣地耦接至其餘系統,該基底基板亦可經塗佈且蝕刻。可在圓頂114及基底基板上進行蝕刻。在此實例中,與非傳導性區域118相比,傳導性區域116a-116d大得多。
轉向圖5B,圖5B例示圓頂114之一實例。如圖5B中所例示,圓頂114可包括四個傳導性區域116a-116d及非傳導性區域118。非傳導性區域118可經延伸以產生用於傳導性區域116a-116d之電氣隔離。在一實例中,圓頂114及發射器薄片並非兩個分離部分,而為單個部分設計,其中在製造期間,僅圓頂首先直接黏結在發射器薄片上(無圖5A中所例示之任何跡線124a-124d)。組合式薄片隨後可以傳導性塗層塗佈。塗層直接與印刷在發射器薄片上的傳導性墊片連接。在塗佈之後,可以雷射蝕刻製程在圓頂114上產生電氣隔離。雷射蝕刻亦可用以在發射器薄片之底部上產生電氣隔離。發射器薄片之底部上的雷射蝕刻之圖案可類似於圖5A中所例示之跡線124a-124d之圖案。
轉向圖6A-6F,圖6A-6F例示圓頂之不同實施例 之實例。如圖6A-6F中所例示,每個圓頂114a-114f可具有不同數目的傳導性區域116及/或不同寬度的每個傳導性區域116。例如,如圖6A中所例示,圓頂114a具有四個相對大的傳導性區域116,而如圖6E中所例示,圓頂114e具有三個相對小的傳導性區域116。傳導性區域之數目及厚度僅受設計約束及使用者偏好限制。
轉向圖7,圖7例示傳導性圓頂之一部分之一實例。如圖7中所例示,傳導性圓頂之一部分可包括第一層126、第二層128及第三層130。第一層126及第二層128可組合至傳導性區域116中。第一層126可包括電氣傳導性的金屬材料之薄塗層。第一層126亦可具有與第二層128的強黏合性質。第二層128可包括可與第一層126相同的或可為相較於第一層126的不同材料的金屬材料之薄塗層。第二層可具有至第三層130的強黏合性質。第三層130包括圓頂114之外表面且可包括矽或一些其他類似材料。在一實例中,第一層126可為將不與第三層130黏結或難以與第三層130黏結的材料。第二層128可經組配來幫助將第一層126黏結至第三層130。
轉向圖8,圖8例示傳導性圓頂之一部分之一實例。如圖8中所例示,傳導性圓頂之一部分可包括多個第一層126、多個第二層128及第三層130。該等多個第一層126及第二層128可組合至傳導性區域116b中。每個第一層126可為約0.1微米厚,且每個第二層128可為約0.025微米厚。
在一實例中,圓頂114之表面可使用物理氣相沉 積或任何其他類似塗佈技術加以塗佈。在另一實例中,使用僅一材料諸如鎳鈦,且塗佈僅一層。塗層之總厚度可取決於用於沉積之靶材料及聚矽氧之材料組合物而自亞微米變化至幾微米。
轉向圖9,圖9為例示可與本揭示案相關聯的流程900之可能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圖。在902處,獲得或識別將要處理的圓頂。在904處,獲得或識別將(或應)置放圓頂的基板。在906處,將圓頂置放在基板上。在一實例中,使用黏合劑將圓頂置放在基板上。在908處,使圓頂與基板之間的黏結固化且成熟。在910處,將對準及定向標記置放在基板上。在912處,清掃或清潔圓頂及基板總成。在914處,將圓頂及基板總成移動至薄膜沉積設備。在916處,在沉積設備之清潔腔室內,烘烤圓頂及基板總成。在918處,將圓頂及基板總成移動至沉積腔室。在920處,選擇用於沉積之靶材料、功率、壓力及持續時間。在922處,進行圓頂及基板之表面上的薄膜沉積。在924處,系統決定所有層是否已經沉積。若所有層尚未沉積,則系統返回至920且再次選擇用於沉積之靶材料、功率、壓力及持續時間。若所有層已經沉積,則將圓頂及基板總成自薄膜沉積設備移除,如在926中。
轉向圖10,圖10為例示可與本揭示案相關聯的流程1000之可能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圖。在1002處,以薄膜沉積獲得(或定位)且塗佈圓頂及基板總成。在1004處,在蝕刻設備(例如,雷射蝕刻設備)上噴塗黏合劑以將圓頂及基板 總成緊固至蝕刻設備。在1006處,將圓頂及基板總成置放在蝕刻設備中。在一實例中,使用在基板上所做的標記(如在流程900中,例示於圖9中)來對準且定向圓頂及基板總成。在1008處,雷射切割基板以分離每個圓頂。在一實例中,亦切割基板之與每個圓頂相關聯的一部分。在另一實例中,在單個部分設計中,基板未經切割且僅經蝕刻以在基板上產生電氣隔離。在1010處,根據蝕刻圖案設定每個圓頂之定向。在一實例中,蝕刻圖案可為雷射蝕刻圖案。在1012處,進行一或多遍蝕刻以移除薄膜沉積物。在1014處,系統決定蝕刻圖案是否完全產生。若蝕刻圖案未完全產生,則系統返回至1010且根據蝕刻圖案設定每個圓頂之定向。若雷射蝕刻圖案經完全產生,則沿在圓頂上產生的每個碎片針對電氣傳導性檢驗一或多個圓頂,如在1016中。在1018處,針對在圓頂上產生的所有路徑之間的電氣絕緣檢驗一或多個圓頂。在1020處,按總成所需要的最終形狀切割基底基板。
轉向圖11,圖11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盤(例如,鍵盤106)之一部分的橫截面側視圖。在一實例中,鍵盤(例如,鍵盤106)之一部分可包括圓頂114、傳導性區域116a及116b、掃描陣列層132及基底基板134。掃描陣列層132可包括隔離區136、支撐層138、描跡140、絕緣塗層142及掃描陣列144。隔離區136可使一傳導性區域(例如,傳導性區域116a)上之信號或通訊與另一傳導性區域(例如,傳導性區域116b)上之信號或通訊且與其餘系統隔離。通孔148 可提供傳導性區域116a及116b與描跡140之間的通訊路徑。跡線140可允許信號及通訊將被傳達至處理器,諸如發射器板或主機控制器板中之處理器。支撐層138可為基板,且可包括諸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聚酯。掃描陣列144可包括掃描陣列跡線。
轉向圖12,圖12例示鍵盤部分106之一實例。鍵盤部分106可包括鍵帽110、圓頂114、剪形件150、通訊路徑152、發射器薄片154、基底板156、發射器板158、控制器板160及主機連接162。鍵帽110可包括主動元件164(例如,顯示器、雙穩態顯示器、電子墨水顯示器等)。剪形件150可使用鎖定機構166耦接至基底板156。在一實例中,發射器薄片168可類似於描跡140,且可信號及通訊將在鍵帽110與發射器板158或控制器板160之間傳達。發射器板158可經組配來控制鍵帽110中之主動元件164。控制器板160可經組配來控制或發送通訊至發射器板158。在一實例中,控制器板160可包括可傳達至發射器板158的邏輯或指令,且發射器板可充當驅動器以使主動元件164進行功能或作用。主機介面162可經組配來與第二殼體104之各種電子學(例如,主要母板)通訊。在一實例中,可在發射器薄片上進行描跡140以將圓頂114上之每個傳導性路徑連接至發射器板158之輸出。可存在空間約束以佈線發射器薄片上之跡線,因為發射器薄片可包括多個孔。該等多個孔可允許鎖定機構自下層基底板突出。有限區域中之描跡可藉由組合在不同電極中始終攜帶相同差分電壓信號的驅動線來最佳化。甚至在 電極屬於不同鍵時可進行該最佳化。
轉向圖13,圖13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主動元件164a之一實施例的簡化平面圖。主動元件164a可包括透明基板170a、頂部電極172、介電質174、傳導性黏合劑176及基底基板178。在一實例中,傳導性黏合劑可位於頂部電極172之頂部側上且位於頂部電極172之底部側上。透明基板170a可包括遮罩180及暴露區域182a。雖然將星形輪廓展示為暴露區域182a,但輪廓幾乎可為任何形狀、數字、字母、符號等。基底基板178可包括底部電極184a及頂部電極連接區域186。頂部電極連接區域186可使用電氣路徑188耦接至頂部電極172。在一實例中,在底部電極184a與暴露區域182a之間可存在一對一(1:1)或一對n(1:n)對映。例如,若符號「!」及數字「1」始終同時展示或隱藏,則該符號及該數字兩者可為遮罩180上之獨立(未連接)細微原圖,但該符號及該數字可由底部電極184a上之一(連接)粗略原圖控制。「細微原圖」一詞可用以描述類似於暴露區域182a的特徵或元件,且「粗略原圖」一詞可用以描述類似於底部電極的特徵或元件。
主動元件164a可為雙穩態顯示器。「雙穩態」一詞涉及顯示器甚至在用於顯示器之功率源移除之後仍保留顯示器上之內容的能力。主動元件164a可與具有顯示器之任何適合電子裝置一起使用,該任何適合電子裝置諸如電腦、行動裝置、平板裝置(例如,i-PadTM)、PhabletTM、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電話、音訊系統、任何類型之電影 播放機等。在一實例中,頂部電極172、介電質174、遮罩180及底部電極184a之厚度小於約三(3)毫米。
頂部電極172可為頂部電極且可面向使用者側。頂部電極172可包括如氧化銦錫(ITO)的透明傳導性材料。當將差分電壓施加於電極兩端時,如自面向使用者側所見的介電質174之顏色可改變。存在不同類型之雙穩態顯示器,諸如電泳顯示器(elnk)、電子呈色顯示器及光子顯示器。顯示器基於用於介電質層之材料而不同,且全部可包括在主動元件164a中。
如圖13中所例示,遮罩180上之影像182a並不延伸至頂部電極連接區域186,因此電氣路徑188及任何重影效應並不可見。基底基板178可包括PET膜、聚醯亞胺膜、FR4等。連接路徑188可藉由移除介電質材料來產生,且可經組配來允許自基底基板178至頂部電極172的連接。電氣路徑188可經組配來允許頂部電極172與基底基板178之間的通訊。
轉向圖14A,圖14A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包括顯示器(例如,主動元件164a)之鍵(例如,鍵108)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解視圖。圖14A例示具有疊層186之顯示器之一實例。當使用者觀察顯示器時,疊層186、遮罩180及暴露區域182a可為使用者可見的。值得注意的是,電氣路徑188a及任何重影效應並不可見,因為電氣路徑118a及任何重影效應由遮罩180隱藏。
轉向圖14B,圖14B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 例的包括顯示器(例如,主動元件164a)之鍵(例如,鍵108)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解視圖。當使用者觀察顯示器時,遮罩180及暴露區域182a可為使用者可見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無圖14A中所例示之疊層186的情況下,電氣路徑188a及任何重影效應並不可見,因為電氣路徑118a及任何重影效應由遮罩180隱藏。
轉向圖15A,圖15A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解視圖。圖15A例示介電質層並非與遮罩180相同或並非接近於與遮罩180相同的顏色時的實例。在圖15A中,暴露區域182a為使用者可見的。
轉向圖15B,圖15B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鍵之一部分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解視圖。圖15B例示介電質層並非與遮罩180相同或並非接近於與遮罩180相同的顏色時的實例。在圖15B中,暴露區域182a為使用者不可見的。
在一實例中,介電質174夾在頂部電極172(第一導體)與底部電極184a(第二導體)之間。當在頂部電極172與底部電極184a之間產生差分電壓時,差分電壓可用以改變介電質之狀態且使介電質產生不同顏色。在一實例中,第一差分電壓可使介電質174呈現白色,使得暴露區域182a呈現白色或相對於遮罩180之顏色的對比顏色(例如,如圖15A中所例示)。當將第二差分電壓施加在頂部電極172及底部電極184a兩端時,介電質174之顏色改變以呈現黑色或匹配 遮罩180,且暴露區域182a可為使用者不可見的,且使用者將不會看到暴露區域182a之任何可見指示或極微小指示或跡線(例如,如圖15B中所例示)。請注意,介電質材料174之顏色可包括除黑色以外的顏色,且可使用單一顏色或可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顏色。
轉向圖16,圖16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主動元件164b之一實施例的簡化平面圖。主動元件164b可包括透明基板170b、頂部電極172、介電質174、傳導性黏合劑176及基底基板178。基底基板178可包括底部電極184b-184d及頂部電極連接區域186。頂部電極連接區域186可使用電氣路徑188耦接至頂部電極172。
透明基板170b可包括遮罩180以及暴露區域182b、182c及182d。雖然將數字三(「3」)輪廓展示為暴露區域182b,但輪廓幾乎可為任何形狀、數字、字母、符號等。雖然將錢幣記號(「$」)輪廓展示為暴露區域182c,但輪廓幾乎可為任何形狀、數字、字母、符號等。雖然將揚聲器或音量輪廓展示為暴露區域182d,但輪廓幾乎可為任何形狀、數字、字母、符號等。在一實例中,暴露區域182b可與底部電極184b對應,暴露區域182c可與底部電極184c對應,且暴露區域182d可與底部電極184d對應。若遮罩上之暴露區域為小的,則底部電極上之粗略形狀亦可為小的。例如,在底部基板上可存在不具有實際電極的大不活動區域。此可藉由使用較少材料來幫助節約成本,且藉由減少需要為傳導性的區域來幫助減少雜訊/EMI/EMC擷取。在一實例中, 頂部電極172、介電質174、遮罩180及底部電極184b-184d之厚度小於約三(3)毫米。
轉向圖17A,圖17A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主動元件164c之一實施例的簡化平面圖。圖17A例示在介電質174之處於底部電極184b上方但處於暴露區域182b下方之區域中於頂部電極172與底部電極184b之間產生第一差分電壓時的實例。此使介電質174改變顏色,使得介電質174之顏色呈現白色或相對於遮罩180之顏色的某一對比顏色,且暴露區域182b可為使用者可見的。另外,在頂部電極172與底部電極184c及184d之間產生第二差分電壓,使得介電質174之顏色改變以呈現黑色或匹配遮罩180,且暴露區域182c及182d可為使用者不可見的,且使用者將不會看到暴露區域182c及182d之任何可見指示或極微小指示或跡線。
轉向圖17B,圖17B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主動元件164d之一實施例的簡化平面圖。圖17B例示在介電質174之處於底部電極184c上方但處於暴露區域182c下方之區域中於頂部電極172與底部電極184c之間產生第一差分電壓時的實例。此使介電質174改變顏色,使得介電質174之顏色呈現白色或相對於遮罩180之顏色的某一對比顏色,且暴露區域182c可為使用者可見的。另外,在頂部電極172與底部電極184b及184d之間產生第二差分電壓,使得介電質174之顏色改變以呈現黑色或匹配遮罩180,且暴露區域182b及182d可為使用者不可見的,且使用者將 不會看到暴露區域182b及182d之任何可見指示或極微小指示或跡線。
轉向圖17C,圖17C為例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施例的主動元件164e之一實施例的簡化平面圖。圖17C例示在介電質174之處於底部電極184d上方但處於暴露區域182d下方之區域中於頂部電極172與底部電極184d之間產生第一差分電壓時的實例。此使介電質174改變顏色,使得介電質174之顏色呈現白色或相對於遮罩180之顏色的某一對比顏色,且暴露區域182d可為使用者可見的。另外,在頂部電極172與底部電極184b及184c之間產生第二差分電壓,使得介電質174之顏色改變以呈現黑色或匹配遮罩180,且暴露區域182b及182c可為使用者不可見的,且使用者將不會看到暴露區域182b及182c之任何可見指示或極微小指示或跡線。
主動元件164可為雙穩態顯示器。「雙穩態」一詞涉及顯示器甚至在用於顯示器之功率源移除之後仍保留顯示器上之內容的能力。「分段」一詞涉及顯示器之形式,該顯示器為例如如圖16及17A-17C中所例示之點陣顯示器之替代者。分段顯示器可以預定形狀或分段(例如,暴露區域182a-182d)之集合構建。在運行時間,每個分段可經驅動至可見狀態或隱藏狀態以組成可顯示在螢幕上的最終影像。分段顯示器之概念類似於計算器中所使用的七段顯示器。
轉向圖18,圖18為例示可與雙穩態顯示器相關聯的流程1800之可能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圖。在1802處,在 雙穩態顯示器之最外表面上整合有色遮罩。在1804處,準備用於背部(或底部)電極之粗略原圖。例如,背部(或底部)電極可為基底基板178。在1806處,準備用於遮罩之細微原圖。在1808處,將毛面或光滑保護膜施加至有色遮罩。在1810處,自主動區域移除介電質。在1812處,使用z軸黏合劑及傳導性層代替尾部以建立至雙穩態顯示器之分段的電氣連接。
轉向圖19,圖19例示根據一實施例的佈置於點對點(PtP)組態中的計算系統1900。特定而言,圖19展示處理器、記憶體及輸入/輸出裝置藉由若干點對點介面互連的系統。通常,電子裝置100之網路元件中一或多個可以與計算系統1900相同或類似方式組配。
如圖19中所例示,系統1900可包括若干處理器,出於清晰性僅展示該等若干處理器中兩個,亦即處理器1970及1980。雖然展示兩個處理器1970及1980,但是將理解,系統1900之實施例亦可包括僅一個此處理器。處理器1970及1980可各自包括一組核心(亦即,處理器核心1974A及1974B以及處理器核心1984A及1984B)來執行程式之多個執行緒。核心可經組配來執行指令碼。每個處理器1970、1980可包括至少一共享快取記憶體1971、1981。共享快取記憶體1971、1981可儲存資料(例如,指令),該資料由處理器1970、1980之一或多個組件(諸如處理器核心1974及1984)利用。
處理器1970及1980亦可包括整合式記憶體控制 器邏輯(MC)1972及1982以與記憶體元件1932及1934通訊。記憶體元件1932及/或1934可儲存由處理器1970及1980使用的各種資料。在替代性實施例中,記憶體控制器邏輯1972及1982可為與處理器1970及1980分離的謹慎邏輯。
處理器1970及1980可為任何類型的處理器,且可分別使用點對點介面電路1978及1988經由點對點(PtP)介面1950交換資料。處理器1970及1980可各自使用點對點介面電路1976、1986、1994及1998經由單獨點對點介面1952及1954與控制邏輯1990交換資料。控制邏輯1990亦可使用可為PtP介面電路的介面電路1992經由高效能圖形介面1939與高效能圖形電路1938交換資料。在替代性實施例中,圖19中所例示之PtP鏈路中任何鏈路或全部可實行為多站匯流排而非PtP鏈路。
控制邏輯1990可經由介面電路1996與匯流排1920通訊。匯流排1920可具有經由該匯流排通訊的一或多個裝置,諸如匯流排橋接器1918及I/O裝置1916。經由匯流排1910,匯流排橋接器1918可與其他裝置通訊,該等其他裝置諸如鍵盤/滑鼠1912(或諸如觸控螢幕、軌跡球等的其他輸入裝置)、通訊裝置1926(諸如,數據機、網路介面裝置或可經由電腦網路1960通訊的其他類型的通訊裝置)、音訊I/O裝置1914及/或資料儲存裝置1928。資料儲存裝置1928可儲存碼1930,該碼可由處理器1970及/或1980執行。在替代性實施例中,匯流排架構之任何部分可以一或多個PtP鏈路實行。
圖19中所描繪之電腦系統為可利用來實行本文所論述之各種實施例的計算系統之一實施例的示意性圖解。將瞭解,圖19中所描繪之系統之各種組件可組合於系統單晶片(SoC)架構中或組合於其他適合的組態中。例如,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可合併至包括行動裝置的系統中,該等行動裝置諸如智慧型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可攜式遊戲裝置等。將瞭解,此等行動裝置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可具備SoC架構。
轉向圖20,圖20為與本揭示案之示例性SOC2000相關聯的簡化方塊圖。本揭示案之至少一示例性實行方案可包括本文所論述之具有主動元件特徵之鍵帽。例如,架構可為任何類型的平板、智慧型電話(包括AndroidTM電話、iPhonesTM、iPadTM Google NexusTM、Microsoft SurfaceTM、個人電腦、伺服器、視訊處理組件、膝上型電腦(包括任何類型的筆記本)、UltrabookTM系統、任何類型的觸控允用輸入裝置等之部分。
在圖20之此實例中,SOC 2000可包括多個核心2006-2007、L2快取記憶體控制2008、匯流排介面單元2009、L2快取記憶體2010、圖形處理單元(GPU)2015、互連體2002、視訊編解碼器2020及液晶顯示器(LCD)I/F 2025,該液晶顯示器(LCD)I/F可與耦接至LCD的行動工業處理器介面(MIPI)/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鏈路相關聯。
SOC 2000亦可包括用戶辨識模組(SIM)I/F 2030、啟動唯讀記憶體(ROM)2035、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SDRAM)控制器2040、快閃控制器2045、串列週邊介面(SPI)主站2050、適合的功率控制2055、動態RAM(DRAM)2060及快閃2065。另外,一或多個實施例包括一或多個通訊能力、介面及特徵,諸如BluetoothTM 2070、3G數據機2075、全球定位系統(GPS)2080及802.11 Wi-Fi 2085之實例。
在操作中,圖20之實例可提供處理能力以及相對低的功率消耗來允許各種類型的計算(例如,行動計算、高層次數位家庭、伺服器、無線基礎建設等)。另外,此架構可允許任何數目的軟體應用程式(例如,AndroidTM、AdobeTM FlashTM播放機、Java平台標準版本(Java SE)、JavaFX、Linux、嵌入式Microsoft Windows、Symbian及Ubuntu等)。在至少一實施例中,核心處理器可使用耦接低潛時2階快取記憶體實行亂序超純量管線。
圖21例示根據一實施例之處理器核心2100。處理器核心21可為用於任何類型的處理器之核心,該處理器諸如微處理器、嵌入式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網路處理器或用以執行碼的其他裝置。雖然在圖21中例示僅一處理器核心2100,但處理器可替代地包括圖21中所例示之處理器核心2100的多於一個處理器核心。例如,處理器核心2100代表參考圖19之處理器1970及1980所展示且描述的處理器核心1974a、1974b、1984a及1984b之一實施例。處理器核心2100可為單執行緒核心,或對於至少一實施例,處理器核心2100可為多執行緒的,因為該處理器核心可每核心包括多於一個硬體執行緒上下文(或「邏輯處理器」)。
圖21亦例示根據一實施例之耦接至處理器核心2100的記憶體2102。記憶體2102可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或以其他方式可利用的多種記憶中之任何記憶體(包括記憶體階層中之各層)。記憶體2102可包括可為一或多個指令的碼2104,以由處理器核心2100執行。處理器核心2100可遵循由碼2104指示的指令之程式序列。每個指令進入前端邏輯2106且由一或多個解碼器2108處理。解碼器可作為其輸入產生微操作諸如以預定格式的固定寬度微操作,或可產生其他指令、微指令或反映原始碼指令的控制信號。前端邏輯2106亦包括暫存器重新命名邏輯2110及排程邏輯2112,該暫存器重新命名邏輯及該排程邏輯通常分配資源且排隊對應於指令的操作以用於執行。
處理器核心2100亦可包括執行邏輯2114,該執行邏輯具有一組執行單元2116-1至2116-N。一些實施例可包括專用於特定功能或功能之集合的若干執行單元。其他實施例可包括可進行特定功能的僅一執行單元或一執行單元。執行邏輯2114進行由碼指令指定的操作。
在由碼指令指定的操作之執行完成之後,後端邏輯2118可引退(retire)碼2104之指令。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核心2100允許亂序執行但需要指令之循序引退。引退邏輯2120可採取各種已知形式(例如,重新排序緩衝器等)。以此方式,處理器核心2100至少根據由解碼器產生的輸出、由暫存器重新命名邏輯2110利用的硬體暫存器及表,及由執行邏輯2114修改的任何暫存器(未示出)在碼2104之執行 期間變換。
儘管在圖21中未例示,但處理器可包括晶片上之其他元件與處理器核心2100,該等其他元件中至少一些在本文中參考圖19加以展示且描述。例如,如圖19所示,處理器可包括記憶體控制邏輯以及處理器核心2100。處理器可包括I/O控制邏輯且/或可包括志記憶體控制邏輯整合的I/O控制邏輯。
必須注意的是,本文所概括的所有規格、尺寸及關係(例如,高度、寬度、長度、材料等)僅提供來僅用於示例性及教示之目的。此等資料中每一個可在不脫離本揭示案之精神或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顯著地變化。規格僅適用於一非限制實例,且因此應如此解釋該等規格。在先前描述中,已描述示例性實施例。可在不脫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對此類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及變化。因此,將在例示性意義而非限制性意義上考慮描述及圖式。
儘管已參考特定佈置及組態詳細描述了本揭示案,但此等組態及佈置可在不脫離本揭示案之範疇的情況下顯著地改變。此外,可基於特定需求及實行方案組合、分離、消除或增添某些組件。另外,儘管已參考促進通訊過程的特定元件及操作例示了本揭示案,但此等元件及操作可由達成本揭示案之預期功能性的任何適合的架構、協定及/或過程替代。
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確定許多其他改變、置換、變 化、變更及修改,且本揭示案意欲涵蓋如屬於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所有此類改變、置換、變化、變更及修改。為幫助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及另外關於此應用頒發的任何專利之任何讀者解釋本文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申請人希望注意,申請人:(a)不意欲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何項援引35 U.S.C.第112條第6項來證明其在申請日已存在,除非在特定請求項中明確地使用「用於……之構件」或「用於……之步驟」等詞;且(b)不意欲藉由說明書中之任何語句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未另外反映的任何方式限制本揭示案。
其他注解及實例
實例A1為顯示器,該顯示器包括: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介於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的介電質;以及電氣連接,其用以在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差分電壓。
在實例A2中,實例A1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當施加差分電壓時,介電質材料之顏色改變。
在實例A3中,實例A1-A2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顯示器為雙穩態顯示器。
在實例A4中,實例A1-A3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遮罩、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及介電質之厚度小於約三(3)毫米。
在實例A5中,實例A1-A4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 擇性地包括:其中電氣連接在主動區域內。
在實例A6中,實例A1-A5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每一個對應於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中的一暴露區域。
在實例A7中,實例A1-A6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每一個與暴露區域相關聯,且每個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之可見性係藉由在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每一個之間產生差分電壓獨立地控制。
實例M1為方法,該方法包括產生顯示器,其中顯示器包括: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介於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的介電質;以及電氣連接,其用以在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差分電壓。
在實例M2中,實例M1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當施加差分電壓時,介電質材料之顏色改變。
在實例M3中,實例M1-M2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顯示器為雙穩態顯示器。
在實例M4中,實例M1-M3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遮罩、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及介電質之厚度小於約三(3)毫米。
在實例M5中,實例M1-M4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電氣連接在主動區域內。
在實例M6中,實例M1-M5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 選擇性地包括:其中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每一個對應於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中的一暴露區域。
在實例AA1中,電子裝置可包括第一殼體,其中第一殼體包括鍵盤。鍵盤包括鍵且每個鍵包括鍵帽,其中每個鍵帽之至少一部分包括: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介於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的介電質;以及電氣連接,其用以在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差分電壓。
在實例AA2中,實例AA1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當施加差分電壓時,介電質材料之顏色改變。
在實例AA3中,實例AA1-AA2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顯示器為雙穩態顯示器。
在實例AA4中,實例AA1-AA3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遮罩、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及介電質之厚度小於約三(3)毫米。
在實例AA5中,實例AA1-AA4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電氣連接在主動區域內。
在實例AA6中,實例AA1-AA5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每一個對應於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中的一暴露區域。
在實例AA7中,實例AA1-AA6中任一實例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其中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每一個與暴露區域相關聯,且每個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之可見性係藉由在頂部電極與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每一個之間產生差分電壓 獨立地控制。
實例X1為機器可讀儲存介質,該機器可讀儲存介質包括機器可讀指令以實行方法或實現如實例A1-A7或M1-M7中任一實例中的設備。實例Y1為設備,該設備包括用於進行實例方法M1-M7中任一方法之構件。在實例Y2中,實例Y1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用於進行方法之構件,該構件包含處理器及記憶體。在實例Y3中,實例Y2之主題可選擇性地包括記憶體,該記憶體包含機器可讀指令。
164a:主動元件
170a:透明基板
172:頂部電極
174:介電質
176:傳導性黏合劑
178:基底基板
180:遮罩
182a:暴露區域
184a:底部電極
186:頂部電極連接區域/疊層
188:電氣路徑/連接路徑

Claims (18)

  1. 一種雙穩態顯示器,其係在一鍵的一鍵帽中,該雙穩態顯示器包含:一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一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一介電質,其係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其中當一差分電壓被施加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時,該介電質從一個狀態改變至另一個狀態;以及一電氣連接,其用以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該差分電壓,其中該雙穩態顯示器係在該鍵的一圓頂上方。
  2. 如請求項1之雙穩態顯示器,其中當該差分電壓被施加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時,該介電質之一顏色改變。
  3. 如請求項1之雙穩態顯示器,其中該遮罩、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及介電質之一厚度係小於約3毫米。
  4. 如請求項1之雙穩態顯示器,其中該電氣連接係在一主動區域內。
  5. 如請求項1之雙穩態顯示器,其中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來自該一或多個暴露區域的一暴露區域。
  6. 如請求項1之雙穩態顯示器,其中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之每一者係與一暴露區域相關聯,且每個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之一可見性係藉由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之每一者之間產生一相關聯的差分電壓而獨立地被控制。
  7. 如請求項1之雙穩態顯示器,其中該鍵帽上的一影像當該介電質係在一第一狀態時對一使用者為可見的,但當該介電質係在一第二狀態時對該使用者為不可見的。
  8. 一種用以形成主動鍵之方法,其包含:創建一雙穩態顯示器於一鍵之一鍵帽中以形成一主動鍵,其中該雙穩態顯示器包括:一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一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一介電質,其係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其中當一差分電壓被施加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時,該介電質從一個狀態改變至另一個狀態;以及一電氣連接,其用以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該差分電壓,其中該雙穩態顯示器係在該鍵的一圓頂上方。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當該差分電壓被施加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時,該介電質之一顏色改變。
  10.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遮罩、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及介電質之一厚度係小於約3毫米。
  11.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電氣連接係在一主動區域內。
  12.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來自該一或多個暴露區域的一暴露區域。
  13. 一種具有主動鍵之電子裝置,其包含:一第一殼體,其中該第一殼體包括一鍵盤,其中該鍵盤包括多個鍵並且該等多個鍵中之每一者包括在一圓頂上方之一鍵帽,其中該等多個鍵中之至少一部分鍵包括在該圓頂上方之該鍵帽中的一雙穩態顯示器以形成主動鍵,其中該雙穩態顯示器包括:一遮罩,其包括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一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一介電質,其係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其中當一差分電壓被施加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時,該介電質從一個狀態改變至另一個狀態;以及一電氣連接,其用以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產生該差分電壓。
  14. 如請求項13之電子裝置,其中當該差分電壓被施加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之間時,該介電質之一顏色改變。
  15. 如請求項1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遮罩、頂部電極、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及介電質之一厚度係小於約3毫米。
  16. 如請求項15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氣連接係在一主動區域內。
  17. 如請求項1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來自該一或多個暴露區域的一暴露區域。
  18. 如請求項1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之每一者係與一暴露區域相關聯,且每個一或多個暴露區域之一可見性係藉由在該頂部電極與該一或多個底部電極中之每一者之間產生一相關聯的差分電壓而獨立地被控制。
TW105116703A 2015-07-31 2016-05-27 雙穩態顯示器、用以形成主動鍵之方法以及具有主動鍵之電子裝置 TWI7014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3961/CHE/2015 2015-07-31
IN3959/CHE/2015 2015-07-31
IN3959CH2015 2015-07-31
IN3961CH2015 2015-07-31
IN3958/CHE/2015 2015-07-31
IN3958CH2015 2015-07-31
WOPCT/US16/25768 2016-04-02
PCT/US2016/025768 WO2017023372A1 (en) 2015-07-31 2016-04-02 Keycap with an active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6693A TW201706693A (zh) 2017-02-16
TWI701490B true TWI701490B (zh) 2020-08-11

Family

ID=5794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6703A TWI701490B (zh) 2015-07-31 2016-05-27 雙穩態顯示器、用以形成主動鍵之方法以及具有主動鍵之電子裝置
TW105117227A TW201712484A (en) 2015-07-31 2016-06-01 Electronic device to sense bio-signal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7227A TW201712484A (en) 2015-07-31 2016-06-01 Electronic device to sense bio-signal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20180199887A1 (zh)
EP (2) EP3329505A4 (zh)
JP (1) JP7146633B2 (zh)
KR (1) KR102518853B1 (zh)
CN (2) CN107851532B (zh)
TW (2) TWI701490B (zh)
WO (3) WO20170233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99887A1 (en) 2015-07-31 2018-07-19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to sense bio-signals
US10795521B2 (en) * 2016-09-07 2020-10-06 Tactual Labs Co. Pressure and shear sensor
US10242810B2 (en) 2016-12-05 2019-03-26 Intel Corporation Bi-stable keycap display
US10699857B2 (en) * 2016-12-28 2020-06-30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keycap
TWI632489B (zh) * 2017-06-20 2018-08-11 楊良慈 Word key, module with the word key, and keyboard
CN115177223A (zh) * 2017-09-05 2022-10-14 苹果公司 具有集成生物传感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0998772B (zh) * 2018-04-28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及电子设备
USD924872S1 (en) * 2019-08-16 2021-07-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Keyboard for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250691A1 (en) * 2021-05-26 2022-12-01 Kings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pecialized key switches for electronic key caps
WO2022250700A1 (en) * 2021-05-26 2022-12-01 Kings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pecialized keyboard keycap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4004B1 (en) * 2000-08-17 2004-03-0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rrangement for integration of key illumination into keymat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6797902B2 (en) * 2001-06-27 2004-09-28 Sotai Ltd. Illuminable computer keyboard
US20080024425A1 (en) * 2004-06-08 2008-01-31 Shunichi Shido Particle Movement-Ty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371769B (en) * 2009-09-04 2012-09-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Electroluminescent keyboard
US20140028564A1 (en) * 2012-07-30 2014-01-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with a keyboard spaceba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1717A (en) 1982-11-10 1985-11-05 Recognition Equipment Incorporated Intelligent key display
US4853888A (en) 1984-12-31 1989-08-01 The Boeing Company Programmable multifunction keyboard
JPH01104619U (zh) * 1987-12-29 1989-07-14
US6119516A (en) * 1997-05-23 2000-09-19 Advantedge Systems, Inc. Biofeedback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motion of body joint
WO2000019383A2 (en) 1998-09-11 2000-04-06 Loquitor Technologies Llc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of induced current using acoustic energy
JP2001167654A (ja) 1999-12-13 2001-06-22 Polymatech Co Ltd 加飾透光性シート状キート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55249B1 (ko) * 2000-04-03 2002-10-11 박원희 체성분분석, ecg 및 맥박감지기능을 갖춘 컴퓨터
US6798359B1 (en) 2000-10-17 2004-09-28 Swedish Keys Llc Control unit with variable visual indicator
KR20040029032A (ko) * 2001-08-24 2004-04-03 디지트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입력장치의 외형을 변경시키는 방법
US20030058223A1 (en) * 2001-09-21 2003-03-27 Tracy James L. Adaptable keypad and button mechanism therefor
KR100438901B1 (ko) * 2002-08-09 2004-07-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
JP2004126803A (ja) 2002-09-30 2004-04-22 Kyocera Corp 端末装置
JP2004184945A (ja) * 2002-12-06 2004-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
KR100725392B1 (ko) * 2005-02-04 2007-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 디스플레이부가 결합된 키 입력장치 및 이를 제공하는디지털 장치
WO2007039826A2 (en) 2005-07-25 2007-04-12 Gal Markel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other devices with cardiovascular monitoring capability
KR100827090B1 (ko) 2006-07-14 2008-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 패드 및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EP2069890A1 (en) * 2006-09-18 2009-06-17 United Keys, Inc. Method and display data entry unit
WO2008066490A1 (en) 2006-12-01 2008-06-05 Sinco Technologies Pte Ltd 'ielk' (intelligent el keytop)
KR100856206B1 (ko) 2007-01-31 2008-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 패드 및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JP2008250259A (ja) * 2007-03-30 2008-10-16 Polymatech Co Ltd 表示シート、表示付き成形体及びキーシート
US8718878B2 (en) * 2007-04-04 2014-05-06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Power machine or vehicle with power management
JP4149496B1 (ja) 2007-04-12 2008-09-10 冨永興業株式会社 キー操作装置
US8615290B2 (en) * 2008-11-05 2013-12-24 Apple Inc. Seamlessly embedded heart rate monitor
JP5126545B2 (ja) * 2009-02-09 2013-01-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605961B2 (en) * 2009-03-30 2013-12-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using a fingerprint sensor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10041859A (ko) * 2009-10-16 2011-04-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자종이 표시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622683B1 (ko) * 2009-12-15 2016-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TW201123239A (en) 2009-12-17 2011-07-01 Ichia Tech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keypad structure
JP5815665B2 (ja) 2010-03-31 2015-11-17 ダンマークス・テクニスケ・ユニヴェルシテット 動的表示キーボードおよび動的表示キーボードで使用するキー
US8350728B2 (en) 2010-04-23 2013-01-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Keyboard with integrated and numeric keypad
CN201846526U (zh) * 2010-11-02 2011-05-25 英属盖曼群岛商科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透明薄膜式的印刷电路板
JP5548165B2 (ja) * 2011-06-23 2014-07-1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回路、入力モードを表示する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
US9053308B2 (en) * 2012-12-12 2015-06-09 Intel Corporation Multi electro-biometric user recognition
US20150084871A1 (en) 2013-09-26 2015-03-26 Mark D. Yarvis Customized display and function for keys on a keyboard
US10278592B2 (en) 2013-12-09 2019-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dular sensor platform
US10856747B2 (en) * 2014-01-07 2020-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heart rate i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y
US20160157781A1 (en) 2014-12-08 2016-06-09 Amit S. Baxi Sensing of a user's physiological context using a computing device
US20180199887A1 (en) 2015-07-31 2018-07-19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to sense bio-signals
US10242810B2 (en) 2016-12-05 2019-03-26 Intel Corporation Bi-stable keycap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4004B1 (en) * 2000-08-17 2004-03-0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rrangement for integration of key illumination into keymat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6797902B2 (en) * 2001-06-27 2004-09-28 Sotai Ltd. Illuminable computer keyboard
US20080024425A1 (en) * 2004-06-08 2008-01-31 Shunichi Shido Particle Movement-Ty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371769B (en) * 2009-09-04 2012-09-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Electroluminescent keyboard
US20140028564A1 (en) * 2012-07-30 2014-01-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with a keyboard spaceba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26210A1 (en) 2018-08-09
KR102518853B1 (ko) 2023-04-07
US20180199887A1 (en) 2018-07-19
CN107924773B (zh) 2020-10-30
JP2018525739A (ja) 2018-09-06
EP3335233A1 (en) 2018-06-20
TW201706693A (zh) 2017-02-16
CN107851532B (zh) 2021-10-15
CN107851532A (zh) 2018-03-27
WO2017023373A1 (en) 2017-02-09
WO2017023371A1 (en) 2017-02-09
US10340101B2 (en) 2019-07-02
US20180233307A1 (en) 2018-08-16
EP3335233A4 (en) 2019-06-26
TW201712484A (en) 2017-04-01
EP3329505A4 (en) 2019-02-27
US10854401B2 (en) 2020-12-01
US20200118773A1 (en) 2020-04-16
WO2017023372A1 (en) 2017-02-09
EP3335233B1 (en) 2023-01-04
US10504670B2 (en) 2019-12-10
EP3329505A1 (en) 2018-06-06
CN107924773A (zh) 2018-04-17
KR20180033578A (ko) 2018-04-03
JP7146633B2 (ja)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1490B (zh) 雙穩態顯示器、用以形成主動鍵之方法以及具有主動鍵之電子裝置
US10242810B2 (en) Bi-stable keycap display
US20120146921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1069985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keycap
JP2014164757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021199B1 (en) Membrane switch leather case keyboard
TWI45017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170192544A9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2230677A (ja) 外付け型タッチ式キーボード
CN107659699B (zh)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US20080252601A1 (en) Computer Peripheral with Touch Screen Capability
KR20140086582A (ko) 터치패널
CN204515730U (zh) 触控面板
TW201341895A (zh) 一種電子裝置及可產生3d虛擬控制的觸控裝置
EP3021339A1 (en) Computer membrane switch keyboard
TWM417605U (en) Thin film touch control keyboard structure of laptop computer
KR20130143291A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제조방법
CN201876848U (zh) 具隐藏式天线之触控面板
TW200951769A (en) Keyboard
JP3167186U (ja) 統合式入力装置
CN102262446A (zh) 触控式透明键盘
KR20170142458A (ko) 터치 센싱 장치, 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및 전자 기기
JP2007199893A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M395208U (en) Touch keyboard of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