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5659B -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5659B
TWI695659B TW108114101A TW108114101A TWI695659B TW I695659 B TWI695659 B TW I695659B TW 108114101 A TW108114101 A TW 108114101A TW 108114101 A TW108114101 A TW 108114101A TW I695659 B TWI695659 B TW I6956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opening
wall surface
gasket
moun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4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1137A (zh
Inventor
周政偉
顧振維
林信晃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4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565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5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56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1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113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種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安裝組件包括防水部以及固定部。防水部設置於壁面,且包括第一面、第二面、開口以及墊圈組。第一面面向逆變器,第二面面向壁面,開口貫穿第一面與第二面之間。墊圈組環設於開口之外周緣。於逆變器固定壁面時,墊圈組分別抵頂壁面與逆變器,逆變器透過一導線貫穿壁面之出線口、開口與逆變器之導線口而電連接。固定部設置於壁面,且連接至防水部。固定部包括第三面、第四面以及第一固定元件。第三面面向逆變器,第四面面向壁面。第一固定元件與逆變器之第二固定元件嚙合,俾使逆變器固定於壁面。

Description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本案係關於一種安裝組件,尤指一種具防水設計之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逆變器係一種將直流電(DC)變換成交流電(AC)的電子元件,其應用範圍廣泛,且常視實際應用需求而安裝於各式場所。一般逆變器在安裝時會有輸入或輸出的線材裸露在外面。而當逆變器安裝在室外時,裸露的線材便需承受直接曝曬於陽光下之風險,且線材容易老化。再者,裸露的線材會使整體安裝結構不夠美觀,若是連接的線材過多時,更將呈現雜亂感。
另一方面,當逆變器安裝於室外空間,尚需保護逆變器的機體不被雨水淋濕而損壞。惟一般逆變器之安裝組件並不具有防水功能的設計,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並確保安全性。
有鑑於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具防水設計之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以解決習知技術所面臨之問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防水設計之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透過具防水設計之安裝組件,逆變器可直接安裝於例如垂直的壁面,並與壁面導出之導線以最短距離電連接,同時提供防水之功能。安裝組件之結構精簡,且保持導線不外露,除了簡化安裝之程序外,更確保逆變器組件使用之安全性。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防水設計之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安裝組件整合有防水與固定功能。於安裝時,安裝組件使逆變器之導線口直接對位於壁面之出線口,有效簡化安裝程序。於安裝後,安裝組件使逆變器之導線不外露,並以最短距離電連接至壁面之出線口,有效提昇逆變器之防水性,同時確保逆變器組件使用之安全性。
為達前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種適用於逆變器之安裝組件,其結構包括防水部以及固定部。防水部設置於一壁面,且防水部包括一第一面、一第二面、至少一開口以及至少一墊圈組。第一面與第二面彼此相對,第一面面向逆變器,第二面面向壁面,至少一開口貫穿第一面與第二面之間,且至少一開口於空間上相對壁面之一出線口以及逆變器之一導線口。墊圈組環設於至少一開口之外周緣。於逆變器固定於壁面時,至少一開口對位導線口,至少一墊圈組分別抵頂壁面與逆變器,俾使逆變器透過一導線貫穿出線口、至少一開口與導線口而電連接。固定部設置於壁面,且連接至防水部。固定部包括一第三面、一第四面以及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第三面與第四面彼此相對,第三面面向逆變器,第四面面向壁面,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於空間上相對逆變器之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與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嚙合,俾使逆變器固定於壁面。
為達前述目的,本案另提供一種逆變器組件,包括逆變器以及安裝組件。逆變器包括導線口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逆變器之背面。安裝組件包括防水部以及固定部。防水部設置於一壁面,且防水部包括一第一面、一第二面、至少一開口以及至少一墊圈組。第一面與第二面彼此相對,第一面面向逆變器,第二面面向壁面,至少一開口貫穿第一面與第二面之間,且至少一開口於空間上相對壁面之一出線口以及逆變器之導線口。墊圈組環設於至少一開口之外周緣。於逆變器固定壁面時,至少一開口對位導線口,墊圈組分別抵頂壁面與逆變器,俾使逆變器透過一導線貫穿出線口、至少一開口與導線口而電連接。固定部設置於壁面,且連接至防水部。固定部包括一第三面、一第四面以及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第三面與第四面彼此相對,第三面面向逆變器,第四面面向壁面,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於空間上相對逆變器之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與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嚙合,俾使逆變器固定於壁面。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於限制本案。
第1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逆變器組件之結構分解圖。第2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逆變器組件於另一視角之分解圖。第3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之結構圖。第4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於另一視角之結構圖。第5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之結構分解圖。第6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於另一視角之結構分解圖。於本實施例中,逆變器組件1包括安裝組件2以及逆變器3。安裝組件2包括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逆變器3包括一導線口32,例如設置於逆變器3之背面。於本實施例中,防水部21係例如組配設置於一牆壁9之壁面9a。其中,壁面9a例如但不受限於一垂直壁面。此外,牆壁9具有一出線口9b,形成於壁面9a,且組配供一導線9c貫穿而導出。於本實施例中,防水部21包括一第一面211、一第二面212、至少一開口213以及至少一墊圈組216、217。其中第一面211與第二面212彼此相對,第一面211面向逆變器3,第二面212面向壁面9a。至少一開口213貫穿第一面211與第二面212之間,且至少一開口213於空間上係相對壁面9a之一出線口9b以及逆變器3之導線口32。至少一墊圈組216、217環設於至少一開口213之外周緣。於逆變器3透過安裝組件2固定於壁面9a時,至少一開口213對位於導線口32,至少一墊圈組216、217分別抵頂壁面9a與逆變器3,俾使導線9c可貫穿出線口9b、至少一開口213與導線口32而與逆變器3內之電子器件34形成電連接。於本實施中,固定部22設置於壁面9a,且連接至防水部21。固定部22包括一第三面221、一第四面222以及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223。其中第三面221與第四面222彼此相對,第三面221面向逆變器3,第四面222面向壁面9a。於本實施中,逆變器3更包括一第二固定元件31。固定部22之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223於空間上係相對逆變器3之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31。其中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223與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俾使逆變器3透過安裝組件2固定於壁面9a上。
於本實施例中,至少一墊圈組216、217包括一第一墊圈216與一第二墊圈217,分別設置於第一面211與第二面212。防水部21包括至少一第一鎖固組件214、215,鄰設於第二墊圈217之外周緣,組配將防水部21固定於壁面9a,俾使第二墊圈217緊配於防水部21與壁面9a之間。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鎖固組件214、215包括一第一鎖固孔214與一第一鎖固件215,第一鎖固孔214設置於防水部21,第一鎖固件215透過第一鎖固孔214將防水部21固定於壁面9a,且第二墊圈217緊配於防水部21與壁面9a之間。另外,固定部22包括至少一第二鎖固組件224、225,組配將固定部22固定於壁面9a。其中第二鎖固組件224、225包括一第二鎖固孔224與一第二鎖固件225,第二鎖固孔224設置於固定部22,第二鎖固件225透過第二鎖固孔224將固定部22固定於壁面9a。當第二鎖固件225透過第二鎖固孔224將固定部22固定於壁面9a,且固定部22之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223與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時,逆變器3之導線口32對位於防水部21之至少一開口213。
需說明的是,當第二鎖固件225透過第二鎖固孔224將固定部22固定於壁面9a,且固定部22之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223與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時,為使逆變器3之導線口32對位於防水部21之至少一開口213,固定部22的第一固定元件223更包括一第一定位件223a,例如是一凹槽。而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則包括一第二定位件31a,例如是一凸部,第一定位件223a與第二定位件31a相配對,於第一固定元件223與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時,可使防水部21之至少一開口213對位逆變器3之導線口32。另外,於本實施例中,防水部21包括一第一接合端220,自至少一開口213向外延伸,其中固定部22包括一第二接合端226,例如位於固定部22之一端,第一接合端220與第二接合端226彼此嚙合,連接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構成安裝組件2。於本實施例中,安裝組件2更包括一接合件23,例如是一螺絲,與第一接合端220之螺孔以及第二接合端226之螺孔嚙合,俾以連接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構成安裝組件2。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合端220包括一第三定位件220a,第二接合端226包括一第四定位件226a,第三定位件220a與第四定位件226a相配對。當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連接,第二鎖固件225透過第二鎖固孔224將固定部22固定於壁面9a,且固定部22之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223與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則逆變器3之導線口32可對位於防水部21之至少一開口213。當然,本案並不受限於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之連接方式。於一實施例中,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更可利用例如機械沖壓之方式構成一體式的安裝組件2。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之連接方式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而調變,於此便不再贅述。
另一方面,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墊圈216與一第二墊圈217分別設置於第一面211與第二面212。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墊圈216具有一第一墊圈開口216a,於空間上相對至少一開口213與逆變器3之導線口32。另外,第二墊圈217具有一第二墊圈開口217a,於空間上相對至少一開口213與壁面9a之出線口9b。於本實施例中,防水部21更包括一容置槽218,環設於至少一開口213之外周緣,且第一墊圈216至少部份容置於容置槽218。防水部21包括至少一嚙合孔219,鄰設於至少一開口213之外周緣,且進一步設置於容置槽218之底面。第一墊圈216包括至少一穿孔216b,鄰設於第一墊圈開口216a之外周緣,於空間上相對於至少一嚙合孔219。逆變器3包括例如是螺絲與螺孔之至少一第三鎖固組件33,鄰設於導線口32之外周緣,於空間上相對於至少一穿孔216b與至少一嚙合孔219。第三鎖固組件33透過穿孔216b與嚙合孔219嚙合,將逆變器3固定於防水部21,俾使第一墊圈216組緊配於防水部21與逆變器3之間。又如前所述,當第一鎖固件215透過第一鎖固孔214將防水部21固定於壁面9a時,第二墊圈217緊配於防水部21與壁面9a之間。藉此,安裝組件2使逆變器3之導線口32直接對位於壁面9a之出線口9b,即可透過導線9c貫穿出線口9b、至少一開口213與導線口32而與逆變器3內之電子器件34形成電連接。由於電連接至逆變器3之導線9c保持不外露,並以最短距離達成電連接,故可有效提昇逆變器3之防水性,同時確保逆變器組件1使用之安全性。
需說明的是,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墊圈216與第二墊圈217更可彼此連接,且構成一體式墊圈組。本案並不限制至少一墊圈組216、217之組合方式。於本實施中,第一墊圈開口216a之面積小於或等於第二墊圈開口217a之面積,俾利於導線9c自出線口9b,經第二墊圈開口217a、開口213、第一墊圈開口216a以及導線口32,與逆變器3內之電子器件34形成電連接。藉由,第一墊圈216組緊配於防水部21與逆變器3,以及第二墊圈217緊配於防水部21與壁面9a之間,電連接至逆變器3之導線9c保持不外露,俾使逆變器組件1可提供導線9c足夠的保護並達成防水的功效。
再請參閱第1圖至第6圖以及第7A圖至第7D圖。其中第7A圖至第7D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逆變器組件於不同安裝階段之結構示意。於本實施例中,安裝組件2之第一固定元件223與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時,逆變器3之導線口32可直接對位於安裝組件2之開口213以及壁面9a之出線口9b,故可有效簡化安裝程序。首先,如第7A圖所示,安裝組件2之防水部21與固定部22可組合成一體後再固定於牆面9a。於本實施例中,防水部21以第一鎖固件215透過第一鎖固孔214將防水部21固定於壁面9a,而固定部22以第二鎖固件225透過第二鎖固孔224將固定部22固定於壁面9a。於本實施例中,固定部22更包括一固定孔227,貫穿第三面221與第四面222,組配供壁面9a上例如是掛勾之一支撐件(未圖示)穿設。當然,任何可將安裝組件2固定於壁面9a之方式均適用於本案,於此便不再贅述。惟應說明的是,於安裝組件2固定於壁面9a,防水部21之開口213係對準於壁面9a上之出線口9b,第二墊圈217之第二墊圈開口217a之面積大於或等於出線口9b之面積,以確保第二墊圈217完整圍設於出線口9b之外周緣,且第二墊圈217緊配於防水部21與壁面9a之間。此時,導線9c可通過出線口9b、第二墊圈開口217a、開口213以及第一墊圈開口216a(參見第1圖)而導出,如第7B圖所示。接著,將安裝組件2之第一固定元件223之第一定位件223a與逆變器3之第二定位件31a相配對,使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223與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如第7C圖所示。此時,逆變器3可例如傾斜一角度,俾利於使用者將導線9c穿過逆變器3之導線口32。當使用者將導線9c穿過逆變器3背部之導線口32(參見第2圖),並使逆變器3貼向壁面9a,安裝組件2之至少一開口213即可對位逆變器3之導線口32。藉由第一固定元件223與第二固定元件31之嚙合以及逆變器3之重量推抵,第一墊圈216即可組緊配於安裝組件2之防水部21與逆變器3之間。於本實施例中,逆變器3中之第三鎖固組件33(參見第1圖與第2圖)更透過穿孔216b與嚙合孔219嚙合,而將逆變器3進一步固定於安裝組件2之防水部21上,確保第一墊圈216組緊配於防水部21與逆變器3之間。最後,使用者將導線9c電連接至逆變器3內之電子器件34,關閉逆變器3之前蓋,即可使逆變器組件1以最短距離達成電連接,同時提供防水功效,並確保逆變器組件1使用之安全性。應說明的是,本案之逆變器組件1透過安裝組件2之第一固定元件223與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即可使逆變器3之導線口32對位於安裝組件2之開口213以及壁面9a之出線口9b,簡化安裝程序。惟,安裝組件2之第一固定元件223與逆變器3之第二固定元件31嚙合方式非限制本案之必要技術特徵。任何透過兩固定元件之嚙合而達固定之方式均適用於本案,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具防水設計之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透過具防水設計之安裝組件,逆變器可直接安裝於例如垂直的壁面,並與壁面導出之導線以最短距離電連接,同時提供防水之功能。安裝組件之結構精簡,且保持導線不外露,除了簡化安裝之程序外,更確保逆變器組件使用之安全性。其中安裝組件整合有防水與固定功能。於安裝時,安裝組件使逆變器之導線口直接對位於壁面之出線口,有效簡化安裝程序。於安裝後,安裝組件使逆變器之導線不外露,並以最短距離電連接至壁面之出線口,有效提昇逆變器之防水性,同時確保逆變器組件使用之安全性。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逆變器組件 2:安裝組件 21:防水部 211:第一面 212:第二面 213:開口 214:第一鎖固孔 215:第一鎖固件 216:第一墊圈 216a:第一墊圈開口 216b:穿孔 217:第二墊圈 217a:第二墊圈開口 218:容置槽 219:嚙合孔 220:第一接合端 220a:第三定位件 22:固定部 221:第三面 222:第四面 223:第一固定元件 223a:第一定位件 224:第二鎖固孔 225:第二鎖固件 226:第二接合端 226a:第四定位件 227:固定孔 23:接合件 3:逆變器 31:第二固定元件 31a:第二定位件 32:導線口 33:第三鎖固組件 34:電子器件 9:牆壁 9a:壁面 9b:出線口 9c:導線
第1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逆變器組件之結構分解圖。 第2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逆變器組件於另一視角之分解圖。 第3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之結構圖。 第4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於另一視角之結構圖。 第5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之結構分解圖。 第6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安裝組件於另一視角之結構分解圖。 第7A圖至第7D圖係揭示本案較佳實施逆變器組件於不同安裝階段之結構示意。
1:逆變器組件
2:安裝組件
21:防水部
211:第一面
212:第二面
213:開口
214:第一鎖固孔
215:第一鎖固件
216:第一墊圈
217:第二墊圈
22:固定部
221:第三面
222:第四面
223:第一固定元件
223a:第一定位件
224:第二鎖固孔
225:第二鎖固件
3:逆變器
31:第二固定元件
31a:第二定位件
33:第三鎖固組件
34:電子器件
9:牆壁
9a:壁面
9b:出線口
9c:導線

Claims (17)

  1. 一種適用於逆變器之安裝組件,包括: 一防水部,組配設置於一壁面,且該防水部包括一第一面、一第二面、至少一開口以及至少一墊圈組,其中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彼此相對,該第一面面向該逆變器,該第二面面向該壁面,該至少一開口貫穿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之間,且該至少一開口於空間上相對該壁面之一出線口以及該逆變器之一導線口,該墊圈組環設於該至少一開口之外周緣,其中於該逆變器固定於該壁面時,該至少一開口對位該導線口,該至少一墊圈組分別抵頂該壁面與該逆變器,俾使該逆變器透過一導線貫穿該出線口、該至少一開口與該導線口而電連接;以及 一固定部,設置於該壁面,且連接至該防水部,該固定部包括一第三面、一第四面以及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其中該第三面與該第四面彼此相對,該第三面面向該逆變器,該第四面面向該壁面,該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於空間上相對該逆變器之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與該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嚙合,俾使該逆變器固定於該壁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防水部包括至少一第一鎖固組件,鄰設於該至少一墊圈組之外周緣,組配將該防水部固定於該壁面,俾使該至少一墊圈組緊配於該防水部與該壁面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第一鎖固組件包括一第一鎖固孔與一第一鎖固件,該第一鎖固孔設置於該防水部,該第一鎖固件透過該第一鎖固孔將該防水部固定於該壁面,且該至少一墊圈組緊配於該防水部與該壁面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固定部包括至少一第二鎖固組件,組配將該固定部固定於該壁面,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與該第二固定元件嚙合時,該逆變器之該導線口對位於該防水部之該至少一開口。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第二鎖固組件包括一第二鎖固孔與一第二鎖固件,該第二鎖固孔設置於該固定部,該第二鎖固件透過該第二鎖固孔將該固定部固定於該壁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至少一墊圈組包括一第一墊圈與一第二墊圈,分別設置於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其中該第一墊圈具有一第一墊圈開口,於空間上相對該至少一開口與該導線口,其中該第二墊圈具有一第二墊圈開口,於空間上相對該至少一開口與該出線口。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防水部包括一容置槽,環設於該至少一開口之外周緣,且該第一墊圈至少部份容置於該容置槽。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防水部包括至少一嚙合孔,鄰設於該至少一開口之外周緣,其中該第一墊圈包括至少一穿孔,鄰設於該第一墊圈開口之外周緣,於空間上相對於該至少一嚙合孔,其中該逆變器包括至少一第三鎖固組件,鄰設於該導線口之外周緣,於空間上相對於該至少一穿孔與該至少一嚙合孔,其中該第三鎖固組件透過該穿孔與該嚙合孔嚙合,將該逆變器固定於該防水部,俾使該第一墊圈緊配於該防水部與該逆變器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至少一嚙合孔設置於該容置槽之底面。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第一墊圈與該第二墊圈彼此連接,且一體成型。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第一墊圈開口之面積小於或等於該第二墊圈開口之面積。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第一固定元件包括一第一定位件,該第二固定元件包括一第二定位件,該第一定位件與該第二定位件相配對,於該第一固定元件與該第二固定元件嚙合時,使該防水部之該至少一開口對位該逆變器之該導線口。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防水部包括一第一接合端,自該至少一開口向外延伸,其中該固定部包括一第二接合端,位於該固定部之一端,該第一接合端與該第二接合端彼此嚙合,連接該防水部與該固定部構成該安裝組件。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安裝組件,更包括一接合件,與該第一接合端以及該第二接合端嚙合,連接該防水部與該固定部構成該安裝組件。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第一接合端包括一第三定位件,該第二接合端包括一第四定位件,該第三定位件與該第四定位件相配對。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裝組件,其中該固定部包括一固定孔,貫穿該第三面與該第四面,組配供該壁面上之一支撐件穿設。
  17. 一種逆變器組件,包括: 一逆變器,包括一導線口以及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該逆變器之背面;以及 一安裝組件,包括: 一防水部,設置於一壁面,且該防水部包括一第一面、一第二面、至少一開口以及至少一墊圈組,其中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彼此相對,該第一面面向該逆變器,該第二面面向該壁面,該至少一開口貫穿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之間,且該至少一開口於空間上相對該壁面之一出線口以及該逆變器之該導線口,該墊圈組環設於該至少一開口之外周緣,其中於該逆變器固定該壁面時,該至少一開口對位該導線口,該墊圈組分別抵頂該壁面與該逆變器,俾使該逆變器透過一導線貫穿該出線口、該至少一開口與該導線口而電連接;以及 一固定部,設置於該壁面,且連接至該防水部,該固定部包括一第三面、一第四面以及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其中該第三面與該第四面彼此相對,該第三面面向該逆變器,該第四面面向該壁面,該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於空間上相對該逆變器之該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固定元件與該至少一第二固定元件嚙合,俾使該逆變器固定於該壁面。
TW108114101A 2019-04-23 2019-04-23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TWI695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4101A TWI695659B (zh) 2019-04-23 2019-04-23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4101A TWI695659B (zh) 2019-04-23 2019-04-23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5659B true TWI695659B (zh) 2020-06-01
TW202041137A TW202041137A (zh) 2020-11-01

Family

ID=7217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101A TWI695659B (zh) 2019-04-23 2019-04-23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565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5325A1 (en) * 2006-04-11 2009-12-03 Nsk Lt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2856625U (zh) * 2012-09-18 2013-04-03 佛山市网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
TWM461935U (zh) * 2013-05-24 2013-09-11 Chicony Power Tech Co Ltd 逆變器模組
CN105379433A (zh) * 2013-06-10 2016-03-02 施耐德电气太阳能逆变器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及其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5325A1 (en) * 2006-04-11 2009-12-03 Nsk Lt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2856625U (zh) * 2012-09-18 2013-04-03 佛山市网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
TWM461935U (zh) * 2013-05-24 2013-09-11 Chicony Power Tech Co Ltd 逆變器模組
CN105379433A (zh) * 2013-06-10 2016-03-02 施耐德电气太阳能逆变器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及其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1137A (zh) 2020-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56272A (en) Mounting bracket for light fixture
JP5543948B2 (ja) 電子制御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AU2014373803B2 (en) Alternating current photovoltaic module
JP2014209639A (ja) 電子制御装置
TWI695659B (zh) 安裝組件及其適用之逆變器組件
CN110324998B (zh)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JP2023169205A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JP6854320B2 (ja) 取り付け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バータアセンブリ
KR101985811B1 (ko) 공동주택 건축물의 전기케이블 지지구
JP2592163B2 (ja) 照明器具
CN217356768U (zh) 平板灯
CN216057691U (zh) 电子装置快速组装的底板
JP2019193565A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214674922U (zh) 逆变器
JP6719156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JP6719155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JPS6366130B2 (zh)
CN216146591U (zh) 一种外接式控制器
JP6707275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JPH0753428Y2 (ja) 電子機器のケーシング
KR200283210Y1 (ko) 용이한 장착구조를 갖는 전자제품의 전원 단자
JP4101701B2 (ja) 防水筐体の配線引出し構造
CN117490038A (zh) 具有外接式传感器的无边框面板灯
JPH081600Y2 (ja) 電子点灯装置
JPH065140U (ja) ターミナル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