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4865B - 灑水頭連接接頭 - Google Patents

灑水頭連接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4865B
TWI694865B TW105101356A TW105101356A TWI694865B TW I694865 B TWI694865 B TW I694865B TW 105101356 A TW105101356 A TW 105101356A TW 105101356 A TW105101356 A TW 105101356A TW I694865 B TWI694865 B TW I6948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kler head
connection joint
head connecti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1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7719A (zh
Inventor
千葉亮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千住撒水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千住撒水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千住撒水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7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4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486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使閥體移動距離長亦沒有閥棒部之長度受限之狀況且閥體不會阻礙流水之灑水頭連接接頭。

具備為筒狀且一端側11與給水配管連接且另一端側12設置有感熱分解部40之本體10、形成於本體10之中間部之流出口30、將一端側11與流出口30之間閉塞且藉由感熱分解部40之作動而開放之閥體20,感熱分解部40卡止於設於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內部之段部53,於閥體20與感熱分解部40之間具備將感熱分解部40保持於段部53並將閥體20保持於關閉位置之保持構件。

Description

灑水頭連接接頭
本發明係關於連接於滅火設備配管之接頭且於接頭之流出口連接有灑水頭之灑水頭連接接頭者。
在灑水設備係於天花板或其附近以既定間隔設置灑水頭。然而,於設置灑水頭之位置下方有導管等障礙物之場合,會有導管阻礙灑水之虞。於上述之位置有使用例如記載於專利文獻1之灑水頭安裝具之狀況。
記載於專利文獻1之灑水頭安裝具具備於一端具有配管連結口並於另一端設置感熱部之安裝口且於該兩端間形成有頭連結口之本體、將設於本體內之配管連結口與頭連結口之間閉塞之閥體。於安裝口設置有平常將閥體支持為閉閥狀態,於火災發生時因感熱而開閥之感熱部。於頭連結口連接有配置於導管下方之開放型灑水頭。
於專利文獻1中,於感熱部之玻璃閥與閥體之閥部之間係有閥棒部與 球體、玻璃閥座介在且配置於一直線上。若因火災之熱使玻璃閥破裂,閥體往螺合於支持玻璃閥一端之支架之前端之固定螺絲側移動。閥部衝撞設置於本體內之導引部之端面而將本體內部之流路開放,從配管連結口往頭連結口進行給水,從連接於頭連結口之開放型灑水頭往導管下方散布水。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108917號公報
於記載於專利文獻1之灑水頭安裝具中,閥體係藉由保持玻璃閥一端之固定螺絲及螺合有固定螺絲之支架而保持於關閉位置。若具體說明,填充於配管連結口內部之水之水壓對閥部作用,該力係透過閥棒部、球體玻璃閥座、玻璃閥而施加於固定螺絲、支架。固定螺絲及支架抵抗由前述水壓產生之力保持閥體、玻璃閥、仲介構件。
雖於閥體與玻璃閥之間做為仲介構件而有球體、玻璃閥座,但在使閥棒部延伸至玻璃閥附近而省略仲介構件之場合,於閥體開放時閥棒部之前端撞擊固定螺絲而無法進一步移動,有卡止固定於本體內部之閥部會阻礙 流水之虞。因此係藉由使球體、玻璃閥座介在於閥棒部與玻璃閥之間,於作動時使球體、玻璃閥座往外部放出而可將閥體移動至導引部之端面之構成。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其目的在提供一種即使閥體移動距離長亦沒有閥棒部之長度受限之狀況且閥體不會阻礙流水之灑水頭連接接頭。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
亦即,具備為筒狀且一端側與給水配管連接且於另一端側設置有感熱分解部之本體、形成於本體之中間部之流出口、將一端側與流出口之間閉塞且藉由感熱分解部之作動而開放之閥體,感熱分解部卡止於設於本體之另一端側之內部之段部,於閥體與感熱分解部之間具備將感熱分解部保持於段部並將閥體保持於關閉位置之保持構件。
根據本發明,若作為保持構件以設置於閥體與感熱分解部之間之鞍部與螺合於鞍部中央之母螺絲之螺釘構成,藉由使螺釘前端往閥體側移動而螺釘前端將閥體按壓保持於閥座,且鞍部之緣部將感熱分解部按壓保持於本體之段部。感熱分解部之大部分係從本體之另一端側往外部突出設置,若感熱分解部因火災之熱而作動,感熱分解部之構成零件不卡止固定於本體而脫落。鞍部與螺釘亦因閥體之開放導致之移動而往本體之外部被推 出,於閥體之移動之方向沒有阻礙移動之構件,故閥體可確實往本體之另一端側移動後從本體之一端側往流出口進行給水。
此外,保持構件由設置於閥體與感熱分解部之間之鞍部與筒狀支架構成,該筒狀支架螺合連接於形成有於內部卡止感熱分解部之段部之本體之另一端側亦可。在此場合,能藉由將本體與支架螺合連接而鞍部之緣部將感熱分解部按壓保持於段部且使接觸於鞍部之閥體按壓保持於閥座。
於上述之構成中,若於閥體之與閥座接觸面相反側之面具備前端延伸至鞍部附近之桿部,則容易使螺釘、鞍部直接接觸桿部之前端。
若進一步使上述之灑水頭連接接頭之感熱分解部朝向天花板側與滅火設備配管連接,則火災時之熱氣流滯留於天花板附近,故感熱分解部容易收集熱,感熱分解部可在火災之較早階段作動。
此外,藉由於感熱分解部之前端設置由薄金屬板構成之集熱器,可將集熱器收集之熱往感熱分解部傳播後促進感熱分解部之作動。此外,藉由進一步地將集熱器之形狀往天花板之方向延伸形成或於集熱器表面穿設孔,則可增加集熱器之表面積而收集更多火災之熱。
根據本發明,由於將感熱分解部卡止於形成於本體另一端側內部之段部,及分解作動後之感熱分解部之構成零件不卡止固定於本體而往外部放出,故可將閥體及與閥體卡合之構件之移動確實進行至本體另一端側。因此,可提供於閥體開放時閥體不會阻礙流水之灑水頭連接接頭。
T1、T2‧‧‧灑水頭連接接頭
S1‧‧‧閉鎖型灑水頭
S2‧‧‧開放型灑水頭
10‧‧‧本體
13‧‧‧閥座
20‧‧‧閥體
21‧‧‧碟閥
22‧‧‧桿部
30‧‧‧流出口
40‧‧‧感熱分解部
42‧‧‧槓桿
45‧‧‧汽缸
46‧‧‧柱塞
47‧‧‧低熔點合金
48A、48B‧‧‧集熱器
51‧‧‧螺釘
52‧‧‧支架
54‧‧‧鞍部
56‧‧‧止動部
C‧‧‧天花板
D‧‧‧導管
P、P1‧‧‧配管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之剖面圖。
圖2係設置有圖1之灑水頭連接接頭之灑水設備之系統圖。
圖3係感熱分解部之剖面圖。
圖4係圖1中之荷重施加前之狀態。
圖5係於圖1之灑水頭連接接頭設置有保護部之狀態。
圖6係圖1之灑水頭連接接頭之作動狀態。
圖7係設置有圖2之灑水頭連接接頭之部分之俯視圖。
圖8係第2實施形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之剖面圖。
第1實施形態(圖1~圖7)
於圖1顯示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1具備本體10、閥體20、流出口30、感熱分解部40。
灑水頭連接接頭T1設置於顯示於圖2之灑水設備。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本體10係筒狀,一端側11與配管P1連接,於另一端側12組裝有感熱分解部40。於一端側11與另一端側12之間形成有流出口30,於流出口30透過配管31連接有開放型灑水頭S2。
於本體10之一端側11與流出口30之間形成有環狀之閥座13。閥座13之內部係流通路,但於閥座13之另一端側12之面有閥體20裝設而封閉流通路。
閥體20具備將本體10之一端側11與流出口30之間之流路封閉之圓盤狀之碟閥21,於碟閥21之對向於感熱分解部40之面設置有棒狀之桿部22。於桿部22之前端穿設有孔23,於孔23插通有後述之螺釘51之前端側。
感熱分解部40係由安裝螺釘41、槓桿42、支持板43、平衡器44、汽缸45、柱塞46、低熔點合金47構成。感熱分解部40係使低熔點合金47填充於汽缸45之內部,以柱塞46壓縮低熔點合金47之構造。此感熱分解部40係與記載於國際公開第2011/125169號之「感熱分解部」同樣之構成,故詳細之說明省略。感熱分解部40係預先組裝為於圖3顯示之單元之狀態,組裝於支架52。
於圖3中,於汽缸45設置有以薄金屬板形成之2片集熱器48A、48B。集熱器48A、48B係以重疊之狀態固定於汽缸45之底面。集熱器48A、48B 之周緣部係形成為分離,於集熱器48B具有從中心部往周緣部形成為錐狀之斜面部。於斜面部穿設有不圖示之複數個孔。
於圖1中,於感熱分解部40之槓桿42與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之間設置有圓筒狀之支架52。支架52之下端係與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連接,於支架52之上端內面形成有一對段部53。對向設置之段部53之間係缺口53A(參照圖6),槓桿42可通過。
於支架52之內部收容有鞍部54。鞍部54係剖面呈ㄈ字形,具有2個立設部54A。2個立設部54A之間之面係與槓桿42之抵接面,於與槓桿42之抵接面之中央形成有母螺絲。前述之螺釘51以預先螺合於此母螺絲之狀態收容於支架52之內部。於圖1中,鞍部54之立設部54A之前端係從支架52往外部突出。
鞍部54與螺釘51係作為保持感熱分解部40之段部且將閥體20保持於關閉位置之「保持構件」作用。在將鞍部54收容於支架52後,感熱分解部40之槓桿42卡止於支架52之段部53。
感熱分解部40係在將於圖3顯示之單元顛倒之狀態下,避開支架52之段部53後通過缺口53A使槓桿42之彎曲部42a往支架52之內部插通。若在使槓桿42之彎曲部42a與鞍部54之緣部接觸之狀態下以使槓桿42之前端42b來到支架52之段部53之位置之方式使感熱分解部40旋轉,則成 為於圖4顯示之狀態。
從圖4之狀態將以虛線圖示之工具插通於安裝螺釘41之貫通孔41a後使螺釘51與工具卡合、旋轉。之後,鞍部54往槓桿42、42側(圖中上側)移動,槓桿42之前端42b按壓段部53。
接著,螺釘51往桿部22側(圖中下側)移動,螺釘51透過桿部22將碟閥21往閥座13按壓。藉此,鞍部54中與槓桿42、42接觸之緣部往圖中下方彈性變形,螺釘51螺合之中央附近往圖中上方彈性變形。
另一方面,槓桿42之前端42b按壓之段部53之中間部分往圖中上方彈性變形。利用此等構件之彈性力來賦予將閥體20關閉之荷重。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形成有段部53之位置之支架52之周面形成有開口55,藉由此開口55構成為段部53容易彈性變形。使用鞍部54與支架52之彈性力將感熱分解部40保持於段部且將閥體20保持於關閉位置。
於支架52與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之間設置有止動部56。於止動部56之中心形成有貫通孔57,桿部22之前端在往感熱分解部40側突出之狀態下插通於貫通孔57。若閥體20開放後往感熱分解部40側移動,則碟閥21會衝撞止動部56後阻止閥體20之移動,使閥體20不會往本體10之外部衝出。此外,閥體20往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移動,故不會阻礙水流從一端側11往流出口30流動。
貫通孔57係於使螺釘51旋轉後將碟閥21往閥座13按壓時,以桿部22之軸與螺釘51之軸配置於一直線上之方式支持。藉此在本體10之內部防止桿部22偏心,使從螺釘51施加之力均勻地作用於碟閥21。
於顯示於圖5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1以覆蓋感熱分解部40之方式設置有保護部G。於保護部G之上端具備具有比支架52之外徑大之內徑之環部G1。環部G1設置於感熱分解部40前端上所設置之集熱器48B之附近,形成有從環部G1往支架52之方向延伸出之複數支柱部G2。藉由環部G1與柱部G2保護感熱分解部40。柱部G2之下端係與圓筒部G3連結,圓筒部G3之內面與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之外周面卡合連接。保護部G係以外力不對感熱分解部40作用之方式保護者。
設置於保護部G之柱部G2與鄰接之柱部G2之間隔係感熱分解部40之構成品於分解作動時可通過之間隔。在本實施形態中,柱部G2設置有4處,於環部G1之圓周上以均等間隔配置。柱部G2中與環部G1連接之部分之寬度最窄。柱部G2之面對感熱分解部40之側係以往支架52側寬度變寬之方式附設有錐狀部。
於保護部G之外周面可設感熱分解部之作動溫度表示。例如,可於圓筒部G3之外周面以文字表示作動溫度。或可以於保護部G著色來表示作動溫度。例如,感熱分解部之作動溫度為60℃之場合可以「黑色」表示,96℃之場合可以「白色」表示,139℃之場合可以「藍色」表示。此以顏色進行之表示可將保護部G之全體著色,亦可僅將既定位置(例如,環部G1 或圓筒部G3)著色。藉由對保護部G施加以顏色進行之溫度表示,於檢查時容易以目視確認設置於天花板附近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作動溫度。
接著,針對第1實施形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動作說明。
灑水頭連接接頭T1係如顯示於圖2般設置於從以既定之間隔設置有閉鎖型灑水頭S1之配管P往天花板C之方向連接之配管P1。於配管P1之下方配置有導管D,灑水頭連接接頭T1係設置於導管D上方之天花板C附近,於流出口30透過配管31連接有配置於導管D下方之開放型灑水頭S2。
若火災發生,火災之熱會滯留於天花板C之下面附近。然後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感熱分解部40之集熱器48A、48B收集火災之熱後將熱傳往收容於汽缸45之低熔點合金47。低熔點合金47因火災之熱而融化,融化後之低熔點合金47通過汽缸45與柱塞46之間隙後流出。柱塞46往汽缸45之底面側移動後,感熱分解部40之構成零件之力之平衡崩壞而分解作動,槓桿42、42以與支架52之段部53卡合之前端42b為支點旋轉動作後往外部放出。
藉由感熱分解部40之分解作動,閥體20從保持狀態開放,藉由填充於一端側11內部之水之壓力往另一端側12之方向移動。配置於感熱分解部40與閥體20之間之鞍部54與螺合於鞍部54之螺釘51與閥體20一起移動後往支架52之外部被推出。於閥體20移動時於桿部22之移動方向沒有妨 礙移動之物,故桿部22不受其長度之限制,前端側往支架52之外部突出。
於桿部22前端之孔23卡合有螺釘51之狀態下閥體20移動之場合,可將螺釘51及鞍部54往支架52之外推出。之後閥體20之碟閥21抵接於止動部56後停止移動。
藉由閥體20移動開放而從配管P1通過流出口30對開放型灑水頭S2進行給水,往導管D下方散布水而消除火災。
若上述說明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1從感熱分解部40設置於天花板C之下面附近,則因火災而產生之熱滯留於天花板C之下面,故可使設置於天花板C之下面附近之感熱分解部40容易受熱後作動。更具體而言,係配置為從感熱分解部40至天花板C下面之距離成為0.3m以下。
相對於設置有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圖2之滅火設備,圖7係顯示設置有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部分之俯視圖。以虛線描繪之圓係表示閉鎖型灑水頭S1及開放型灑水頭S2之灑水範圍。以虛線描繪之灑水範圍互相重疊,配置為沒有間隙產生。閉鎖型灑水頭S1中灑水範圍與火災感知範圍相同。火災感知範圍係以灑水頭為中心之具有既定半徑之圓形範圍,係表示此圓之範圍內為以設置於圓之中心之灑水頭防護之範圍。火災感知範圍係如於圖7以虛線顯示般,與鄰接之閉鎖型灑水頭S1之火災感知範圍一起無間隙地配置。
另一方面,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火災感知範圍係由以兩點鏈線描繪之圓表示。連接於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流出口30之開放型灑水頭S2之灑水範圍比以兩點鏈線描繪之圓小。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火災感知範圍與設置於周圍之閉鎖型灑水頭S1之火災感知範圍相比,對應於更廣之範圍。
於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軸與開放型灑水頭S2之軸之間有距離L之差之場合,藉由於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火災感知範圍內包含開放型灑水頭S2之灑水範圍,開放型灑水頭S2能獲得與配置於周圍之閉鎖型灑水頭S1同等以上之火災感知性能。亦即,使開放型灑水頭S2之灑水開始不因火災感知部(感熱分解部40)與灑水部(開放型灑水頭S2)之距離L之差而比周圍之閉鎖型灑水頭S1之作動慢。
於實施法令規定之感度試驗之場合,從試驗開始至感熱分解部分解作動為止之時間係灑水頭連接接頭T1比閉鎖型灑水頭S1快。
作為使火災感知性能提升之一個手段,於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作動溫度與周圍之閉鎖型灑水頭S1之作動溫度大致相等之場合,以灑水頭連接接頭T1先作動之方式,如先前已說明般使天花板與集熱器48B之間之距離為0.3m以下,將收容有集熱器48A、48B及低熔點合金47之汽缸45從本體10往外部露出配置,以使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火災感知性能向上。
在灑水頭連接接頭T1設置有2片集熱器48A、48B,但可藉由使集熱器之設置片數、表面積增加等來使火災感知性能提高。
作為於上述已說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變形例,可將支架52一體形成於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藉此,追求簡化、製造成本之削減。此外,作為與上述相異之變形例,可將流出口30於本體10設置複數個。
第2實施形態(圖8)
接著,參照圖8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2。另外,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構造相同位置係賦予相同符號且詳細之說明係省略。於圖8顯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2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1之螺釘51削除之構成。
第2實施形態之鞍部61係剖面ㄈ字形且具有2個立設部61A。立設部61A、61A之間之面係與槓桿42之抵接面。桿部62接觸於與槓桿42之抵接面之相反側之面。
桿部62之前端被加工為球狀,於鞍部61中桿部62接觸之部分形成有磨碎缽狀之凹部63。桿部62之另一方端部係連接固定於碟閥21。
設於本體10內部之止動部64,係螺合設置於形成於止動部64外周面之公螺絲與形成於本體10內部之母螺絲。於止動部64之貫通孔65插通有 桿部62。
圖8中,形成於支架52下端之公螺絲與形成於本體10之另一端側12之母螺絲螺合,藉由使此等螺絲螺合而槓桿42之前端42b透過鞍部61按壓段部53。此外,桿部62係按壓於鞍部61,將碟閥21往閥座13按壓。藉此,鞍部61中與槓桿42、42接觸之緣部往圖中下方彈性變形,與桿部62接觸之中央附近往圖中上方彈性變形。
此外,於段部53亦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產生彈性變形。使用此等彈性力將感熱分解部40保持於段部且將閥體20保持於關閉位置。
第2實施形態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2之動作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說明係省略。
於上述已說明之灑水頭連接接頭T1、T2中,可使連接於本體10之流出口30之開放型灑水頭連接複數個。更具體而言係使連接於顯示於圖2之本體10之連接口30之配管31分歧且增設灑水頭連接接頭S3。若將增設之灑水頭連接接頭S3設置於導管D之上方,對於在導管上發生之火災,水從增設之灑水頭連接接頭S3散布而可消除火災。
此外,亦可代替灑水頭連接接頭T1、T2之感熱分解部40而使用使2片金屬板以低熔點合金貼合之連桿卡止於一對槓桿而構成之連桿型感熱分解部。作為連桿型感熱分解部之例,有記載於美國發明專利第6152236號說明書、美國發明專利第7275603號說明書者。
10‧‧‧本體
11‧‧‧一端側
12‧‧‧另一端側
13‧‧‧閥座
20‧‧‧閥體
21‧‧‧碟閥
22‧‧‧桿部
30‧‧‧流出口
40‧‧‧感熱分解部
41‧‧‧安裝螺釘
42‧‧‧槓桿
42a‧‧‧彎曲部
42b‧‧‧前端
43‧‧‧支持板
44‧‧‧平衡器
45‧‧‧汽缸
46‧‧‧柱塞
47‧‧‧低熔點合金
48A‧‧‧集熱器
48B‧‧‧集熱器
51‧‧‧螺釘
52‧‧‧支架
53‧‧‧段部
54‧‧‧鞍部
54A‧‧‧立設部
55‧‧‧開口
56‧‧‧止動部
57‧‧‧貫通孔
P1‧‧‧配管
T1‧‧‧灑水頭連接接頭

Claims (17)

  1. 一種灑水頭連接接頭,其特徵在於:具備為筒狀且一端側與給水配管連接且於另一端側設置有感熱分解部之本體、形成於前述本體之中間部之流出口、以及將一端側與前述流出口之間閉塞且藉由前述感熱分解部之作動而開放之閥體,於前述閥體中與閥座接觸面相反側之面具有桿部,前述感熱分解部卡止於設於前述本體另一端側之內部之段部,於前述閥體與前述感熱分解部之間具備將前述感熱分解部保持於前述段部並將前述閥體保持於關閉位置之保持構件,閉閥時,前述桿部之前端與前述保持構件連接,於開閥時,前述保持構件與前述閥體之保持狀態被解放,前述桿部移動至比前述本體另一端側突出之位置,且藉由前述桿部之移動,前述保持構件被放出至前述本體之外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保持構件係由設置於前述閥體與前述感熱分解部之間之鞍部、與前述鞍部螺合連接並按壓前述閥體之螺釘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保持構件係由設置於前述閥體與前述感熱分解部之間之鞍部與筒狀支架構成,該筒狀支架螺合連接於形成有於內部卡止前述感熱分解部之 前述段部之前述本體之另一端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鞍部之一方之面之緣部是與前述感熱分解部之抵接面,與該抵接面相反側之面與前述桿部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感熱分解部係朝向天花板側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於前述感熱分解部之前端設置有集熱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集熱器係往天花板之方向延伸形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於前述感熱分解部設有連通於前述螺釘之工具卡合部之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於前述本體內部設置有限制前述閥體之開放移動距離之止動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桿部之前端貫穿前述止動部而設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感熱分解部具備一對槓桿,前述槓桿之前端部與前述段部卡合,於分解作動時與前述保持構件一起往前述本體之外部放出。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具備覆蓋前述感熱分解部之保護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 前述保護部係於前述感熱分解部之前端附近具備環部,且具有從該環部往前述本體側延伸之複數個柱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環部之內徑比前述段部之外徑大,前述柱部具有從前述環部之內徑朝向前述段部之斜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保護部具有前述感熱分解部之作動溫度顯示。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前述灑水頭連接接頭之火災感知範圍較設置於前述灑水頭連接接頭周圍之閉鎖型灑水頭之火災感知範圍廣。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灑水頭連接接頭,其中,於前述灑水頭連接接頭之火災感知範圍內包含連接於前述流出口之開放型灑水頭之灑水範圍。
TW105101356A 2015-03-10 2016-01-18 灑水頭連接接頭 TWI694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6654A JP6476017B2 (ja) 2015-03-10 2015-03-10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接続継手
JPJP2015-046654 2015-03-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7719A TW201637719A (zh) 2016-11-01
TWI694865B true TWI694865B (zh) 2020-06-01

Family

ID=5689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1356A TWI694865B (zh) 2015-03-10 2016-01-18 灑水頭連接接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76017B2 (zh)
CN (1) CN105972222B (zh)
TW (1) TWI694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196156S (zh) 2018-02-14 2019-02-21 日商千住撒水股份有限公司 滅火設備用接頭之部分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1052A (ja) * 2010-06-03 2010-10-07 Hochiki Corp 放水継手
WO2011125169A1 (ja) * 2010-04-06 2011-10-13 千住スプリンクラー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7535B2 (ja) * 2000-03-29 2006-08-09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消火設備
WO2011093348A1 (ja) * 2010-01-28 2011-08-04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
JP5795981B2 (ja) * 2012-03-21 2015-10-14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取付具
CN203743498U (zh) * 2013-08-13 2014-07-30 全龙浩 直立式一进多出式消防喷淋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5169A1 (ja) * 2010-04-06 2011-10-13 千住スプリンクラー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JP2010221052A (ja) * 2010-06-03 2010-10-07 Hochiki Corp 放水継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2222A (zh) 2016-09-28
JP2016165378A (ja) 2016-09-15
TW201637719A (zh) 2016-11-01
CN105972222B (zh) 2019-09-03
JP6476017B2 (ja)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12436B1 (en) Quick response adjustable automatic sprinkler arrangements
EP2012880B1 (en) Extended coverage, storage, automatic fire protection sprinkler
US6123153A (en) Fire protection sprinkle and release mechanism
WO2010038253A1 (ja)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CA1237626A (en) Flash type sprinkler head
GB1359857A (en) Fire extinguishing media release device for automatic sprinkler installations
TWI694865B (zh) 灑水頭連接接頭
JP7229561B2 (ja)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KR200403464Y1 (ko) 내충격 및 내진성의 조기반응형 스프링클러 헤드
JP4398450B2 (ja) 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
US2528063A (en) Automatic sprinkler
JPH10108917A (ja) 消火装置及びその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取付具
US10420968B2 (en) Fire protection sprinkler with a wrench boss detent and a cli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fire protection sprinkler
JP4302125B2 (ja) 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取付具
JP4732780B2 (ja) 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
US10213636B1 (en) Fluid control valve
JP5178897B2 (ja) 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
KR20200015430A (ko) 화재 진압용 스프링클러 헤드
JP2009226014A (ja)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JP3844176B2 (ja) 閉鎖型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JP7066171B2 (ja) スプリンクラーヘッド
KR102357412B1 (ko) 스프링클러
EP0898984A2 (en) Sprinkler outlet closure device
JP6232255B2 (ja) 放水継手
US20060070745A1 (en) Modular release mechanism for fire protection sprink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