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594B -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 Google Patents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594B
TWI686594B TW106130865A TW106130865A TWI686594B TW I686594 B TWI686594 B TW I686594B TW 106130865 A TW106130865 A TW 106130865A TW 106130865 A TW106130865 A TW 106130865A TW I686594 B TWI686594 B TW I6865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sistors
pressure
resistor
press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0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2265A (zh
Inventor
蔣承忠
陳風
紀賀勛
莊志成
林松柏
危偉
魏財魁
葉財金
鄭懷彬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5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包括具有形成於基板表面上的感測層,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其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四個所述電阻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其中兩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且不相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包括觸控感測單元,其中,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四個所述電阻之間,以實現按壓作用的壓力感測及位置感測。在本發明中採用設置單面電橋的方式,可解決溫度與其他雜訊對手指按壓感測造成影響的問題,還可簡化製備工藝、降低製備成本且獲得更薄的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Description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本發明涉及壓力感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力感測模組、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在現有的智慧觸控面板受到按壓時,按壓點處周圍的至少一個壓感單元將受到按壓作用力。所述壓感單元因受按壓而引起變形、偏轉或剪切等應變性反應,從而導致至少一個壓感單元的電性能發生改變,特別的,當所述壓感單元由一壓阻材料以一導線的形式彎折而成時,在按壓後致使相應區域的所述壓感單元的體積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所述壓感單元的阻值。
現有的壓感單元一般採用的材料為壓阻材料,普通的材料在受壓後,由於手指按壓作用會引起溫度傳遞,壓感單元的溫度也隨時變化,因此會引起所述壓感單元電阻值的變化,由溫度變化引起的電阻值變化會導致手指按壓所產生的電阻值變化檢測不準確,從而大大降低了壓力感測的準確度。
為了改善溫度引起的雜訊問題,目前市場上的壓力感測模組通常採用較為複雜的多層結構,在原有壓感單元下設置一層參考電極層,利用參考電極以及壓感單元構成電橋,用於溫度補償。但多層結構需經過多道工序,製作過程繁瑣,增加了壓力感測模組的厚度,且多層的結構容易出現電橋的單一電阻受熱的狀況,降低了壓感模組信噪比以及感測精度。
為了克服現有壓力感測模組結構複雜、製程繁瑣的問題,本發明中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高感測精度的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如下:一壓力感測模組,所述壓力感測模組至少包括:一基板及一感測層,所述感測層形成於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四個所述電阻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其中兩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且不相鄰。
優選地,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呈對角分佈。
優選地,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一組電阻,另外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二組電阻,所述第一組電阻與所述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不同。
優選地,所述第一組電阻與所述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優選地,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在第一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大於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在第二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
優選地,所述第一組電阻包括第一電阻以及第二電阻,所述第二組電阻包括第三電阻以及第四電阻,所述第一電阻、所述第二電阻、所述第三電阻、所述第四電阻分別由一金屬線形成,並且所述金屬線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節點。
優選地,所述第一電阻包括第一節點以及第二節點,所述第二電阻包含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所述第三電阻包含第五節點以及第六節點,所述第四電阻包含第七節點以及第八節點;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包括一結合區。
優選地,所述第一節點及所述第五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及所述第三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及所述第八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及所述第七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出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五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與所述第三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與所述第八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與所述第七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 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入端以及第二輸入端均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
優選地,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五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與所述第三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與所述第八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與所述第七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出端以及所述第二輸出端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
優選地,所述感測層的長寬比不同。
優選地,四個所述電阻相鄰設置,兩個相鄰設置的所述電阻之間的距離為1mm-10mm。
優選地,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每平方釐米(cm)設置至少一個壓感單元。
優選地,對所述壓感單元進行分時掃描,以使所述壓感單元在第一時序時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所述壓感單元在第二時序時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位置感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又一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壓力觸控感測系統,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至少包括:一基板及一感測層,其形成於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及至少一觸控感測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四個所述電阻構成一個 惠斯通電橋,其中兩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且不相鄰;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四個所述電阻之間。
優選地,所述觸控感測單元的圖案形狀與四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互補。
優選地,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呈對角分佈。
優選地,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一組電阻,另外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二組電阻,所述第一組電阻與所述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優選地,所述第一組電阻包括第一電阻以及第二電阻,所述第二組電阻包括第三電阻以及第四電阻,所述第一電阻、所述第二電阻、所述第三電阻、所述第四電阻由一金屬線形成,並且所述金屬線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節點。
優選地,所述第一電阻包括第一節點以及第二節點,所述第二電阻包括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所述第三電阻包括第五節點以及第六節點,所述第四電阻包括第七節點以及第八節點;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包括一結合區。
優選地,所述第一節點及所述第五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及所述第三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及所述第八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及所述第七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 出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五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與所述第三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與所述第八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與所述第七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出端以及所述第二輸出端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
優選地,所述感測層的長寬比不同。
優選地,四個所述電阻相鄰設置,兩個相鄰設置的所述電阻之間的距離為1mm-10mm。
優選地,對所述感測層進行分時掃描,在第一時序,掃描所述壓感單元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在第二時序,所述觸控感測單元為發射電極,所述壓感單元為接收電極,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與所述壓感單元共同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位置感測。
優選地,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包括至少一選擇晶片及與所述選擇晶片相匹配的壓力感測電路、觸控感測電路,在第一時序時,選擇晶片導通所述壓感單元與所述壓力感測電路,在第二時序時,選擇晶片使所述壓感單元、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與所述觸控感測電路導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 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具有以下的優點: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具有一形成於所述基板表面上的感測層,所述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四個所述電阻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其中,兩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且不相鄰設置。採用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可有效解決現有的壓力感測元件在受到環境(如溫度)的影響而產生的按壓力作用力大小信號感測的差異,而使按壓作用力大小信號感測失真的問題。在本發明中採用設置單面電橋的方式,即可解決溫度與其他雜訊的問題,單面電橋的製備工藝更為簡單、成本更低。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還具有結構簡單且感測精度高的優點。
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包括在一基板上形成的感測層,所述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及至少一觸控感測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四個所述電阻之間。通過在同一表面上所述壓感單元與所述觸控感測單元,可採用單面設置電極,可消除溫度等因素對手指按壓感測的影響,以實現高精准度與靈敏度的壓力觸控與位置觸控感測。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壓力感測模組
11‧‧‧基板
12‧‧‧感測層
101‧‧‧按壓處
102‧‧‧直線
109‧‧‧放大器
111、111b、111c、111d、111e、111f‧‧‧電橋
191、191f、212、212b、318‧‧‧結合區
121‧‧‧壓感單元
211a、211b、211c‧‧‧電橋
213‧‧‧選擇晶片
214‧‧‧壓力感測電路
215‧‧‧觸控感測電路
315‧‧‧觸控感測電路
316‧‧‧壓力感測電路
317‧‧‧選擇晶片
A、B、C、D‧‧‧端
d1-d6‧‧‧線段
h1-h5‧‧‧線段
I1‧‧‧電流
O1-O8‧‧‧節點
O1c-O8c‧‧‧節點
O1b-O8b‧‧‧節點
O1d‧‧‧節點
P‧‧‧延伸方向
R1-R4‧‧‧電阻
R1b-R4b‧‧‧電阻
R1c-R4c‧‧‧電阻
R1d-R4d‧‧‧電阻
R1e-R4e‧‧‧電阻
R1f-R4f‧‧‧電阻
R1a’-R4a’‧‧‧電阻
R1a’-R4a’‧‧‧電阻
R1b’-R4b’‧‧‧電阻
R1c’-R4c’‧‧‧電阻
R1d’-R4d’‧‧‧電阻
UAC‧‧‧電勢差信號
UBD‧‧‧電壓
X、Y‧‧‧方向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智慧顯示屏幕中壓力感測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壓力感測模組受到手指按壓作用之後發生形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中單個電橋的電路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中等臂電橋的等效電路圖。
[圖5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中電橋所包括的四個電阻圖案形狀及其引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5B]是圖5A中所述電阻R1總投影長度示意圖。
[圖6]是圖5A中所示四個電阻圖案形狀及其引線的第二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5A中所示四個電阻圖案形狀及其引線的第三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5A中所示四個電阻圖案形狀及其引線的第四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5A中所示四個電阻圖案形狀及其引線的第五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5A中所示四個電阻圖案形狀及其引線的第六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一變形實施例中提供的單個電橋的電路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12]是多個如圖11中所示電橋的電路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變形實施例中提供的單個電橋的電路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14]是多個圖13中所示電橋的電路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三變形實施例中提供的單個電橋的電路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感測層表面上壓感單元的分佈示意圖。
[圖17]是圖16中所示壓力感測模組中感測層在受到按壓作用後感測層尺寸-應變數的變化曲線示意圖。
[圖18]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壓力觸控感測系統中單個電橋的電路連接關係示意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實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提供一壓力感測模組10,如圖1及圖2中所示,其包括一基板11及形成於基板11的表面之上的感測層12,(本發明中,上下位置詞僅用於限定指定視圖上的相對位置)。感測層12 包括複數個壓感單元121。用手指按壓壓力感測模組10,由於受到壓力的作用,壓感單元121的體積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壓感單元121的阻值。
一併參閱圖3及圖4中所示,每個壓感單元121為一獨立設置的電橋111,電橋111可由四個電阻組成。四個電阻的阻值相同。四個電阻分別為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及電阻R4。其中,電阻R1、電阻R2串聯及電阻R3、電阻R4串聯後,兩個串聯電路再並聯連接並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進一步地,在電阻R1與電阻R3之間接入第一電源端,在電阻R2與電阻R4之間接入接地連接。如圖3中所示,電橋111的C端與A端接入放大器109中後進行信號輸出,放大器109可連接電源正極及電源負極。
進一步如圖4所示,在無按壓力作用時,電橋111處於平衡狀態。當受到按壓力作用時,被按壓位置附近的一個或多個電橋111發生形變而造成阻值改變,惠斯通電橋平衡被打破而導致輸出電勢差信號U0(如圖4中所示UAC)必定發生變化,不同的壓力對應不同阻值的改變,相應也會產生不同的電勢差信號,故,通過對惠斯通電橋的電勢差信號U0進行計算及處理即可以得出相應的壓力值。
其中,電流I1流經電阻R1,而電阻R1兩端壓降可表示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0-1
電阻R3兩端壓降可表示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0-2
電橋輸出的電壓U0可表示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1-3
由式(3)中可知,當R1R4=R2R3時,則電橋111輸出電壓U0等於0,則電橋111處於平衡狀態。
進一步地,假設處於平衡狀態的電橋111各橋壁電阻的變化量為△R1、△R2、△R3及△R4,則電橋111的輸出電壓U0可進一步表示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1-4
若將平衡條件R1R4=R2R3代入上述式(4)中,並進一步考慮△R遠遠小於R以略去高階微量,則電橋的輸出電壓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1-5
在本發明中,電橋111之電阻的電阻值相等,即R1=R2=R3=R4=R,因此,上述式(5)還可進一步表示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1-6
更進一步地,若電橋111中四個電阻(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及電阻R4)均為應變片,且其靈敏度K均相同,手指按壓感測層12後,手指按壓作用所產生的電阻變化量與對應電阻的初始電阻值之比與該電阻受到按壓作用後的應變數關係如下:△R/R=Kε (7)
結合上述式(6)與式(7),則電橋111輸出壓力U0可進一步表示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1-7
從上述式(8)中可知,電橋111的輸出電壓U0與四個電阻的應變數相關。為了使上述式(8)進一步簡化,則在所述電橋111中包含兩個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的電阻。
具體地,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5A中所示,電阻R1與電阻R4、電阻R2與電阻R3中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從而使電橋111具有與延伸方向一致的X方向應變及Y方向應變。此處及以下所述的延伸方向是指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在一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大於該電阻的圖案形狀在其他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則該方向即為該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
具體地,以圖5A中所示電阻R1為例,其總投影長度可分為電阻的圖案形狀沿X方向總投影長度d及沿Y方向總投影長度h,其中,沿X方向或沿Y方向將所述電阻圖案形狀分為多段,如圖5B中所示,所述沿X方向的總投影長度d等於線段d1、線段d2、線段d3、線段d4、線段d5及線段d6之和,所述沿Y方向的總投影長度h等於線段h1、線段h2、線段h3、線段h4及線段h5之和。從圖5B中可知,沿X方向的總投影長度d大於沿Y方向的總投影長度h,因此,電阻R1沿X方向的總投影長度d所在的方向即為電阻R1的延伸方向P。
按照上述的方法,可分別獲得電阻R2、電阻R3及電阻R4對應的延伸方向,具體步驟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中,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電 阻為不相鄰設置。即電阻R1及電阻R4的延伸方向均為沿X方向的總投影長度d所在的方向,且電阻R1及電阻R4並不相鄰設置。電阻R2及電阻R3的延伸方向均為沿Y方向的總投影長度h所在的方向,且電阻R2及電阻R3並不相鄰設置。其中,本發明此處及以下的兩個電阻為不相鄰設置可理解為兩個電阻沿X方向或沿Y方向上不相鄰設置。
更進一步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電阻呈對角分佈,即具體地,電阻R1與電阻R4為對角設置的兩個電阻;電阻R2與電阻R3為對角設置的兩個電阻。
在一些較優的實施例中,壓感單元121(即電橋111)中的兩個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電阻界定為第一組電阻,另外兩個電阻界定為第二組電阻,第一組電阻與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不同。即,第一組電阻包括電阻R1與所述電阻R4,第二組電阻包括電阻R2與所述電阻R3
更優選地,其中,第一組電阻與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即電阻R1、電阻R4與電阻R2、電阻R3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具體地,電阻R1、電阻R4的圖案形狀在第一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均大於電阻R1、電阻R4的圖案形狀在第二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而電阻R2、電阻R3在第二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均大於電阻R2、電阻R3的圖案形狀在第一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垂直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僅以感測層12中的其中一個壓感單元121(即所述電橋111)為例來說明電阻的具體佈局及 結構關係。在實際應用層面,感測層12中可包括一種或幾種具有不同電阻圖案形狀或分佈方式的壓感單元121。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電阻(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及電阻R4)分別由一金屬線形成,並且該金屬線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節點。
其中,電阻R1界定為第一電阻,電阻R2界定為第二電阻,電阻R3界定為第三電阻,電阻R4界定為第四電阻。其中,兩個節點之間界定一個電阻,如圖5A中所示,電阻R1包括第一節點O1及第二節點O2,電阻R2包括第三節點O3及第四節點O4,電阻R3包括第五節點O5及第六節點O6,電阻R4包括第七節點O7及第八節點O8
為了使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及電阻R4之間形成一個惠斯通電橋並實現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A中所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10進一步包括一結合區191,電阻R1-電阻R4均獨立引線至結合區191。結合區191用於實現壓力感測模組10的電信號輸入與輸出。具體地,上述八個節點分別引線至所述結合區191,並在結合區191實現電連接。
具體地,第一節點O1及第五節點O5在結合區191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即圖3及圖4中的B端);第二節點O2及第三節點O3在結合區191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即圖3及圖4中的A端);第四節點O4及第八節點O8在結合區191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即圖3及圖4中的D端); 第六節點O6及第七節點O7在結合區191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出端(即圖3及圖4中的C端)。
更進一步地,在本發明一些較優的實施例中,該金屬線的材質包括但不受限於銅、銀、鋁、金等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的組合,該金屬線包括受到手指按壓後電阻變化主要由體積變化引起的材料,即可感應電橋111受到手指按壓力作用後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應變。
具體地,結合圖1及圖5A,第一方向對應為X方向,第二方向對應為Y方向。第一壓感單元121(即所述電橋111)中四個電阻呈陣列排布且全部通過刻蝕方式在基板11之上形成,在單一一個電橋111中,其中一個對角設置的兩電阻(即電阻R1及電阻R4)採用以第一方向(X方向)作為延伸方向的梳齒線狀,另一對角設置的兩電阻(即電阻R2及電阻R3)採用以第二方向(Y方向)作為延伸方向的梳齒線狀。採用這樣的設計方式可使電橋111沿X方向及沿Y方向梳齒線狀的按壓力感應的阻值變化不一樣,從而提高電橋111的電壓輸出值。由於電橋111中四個電阻距離較近,受熱程度及受力程度基本接近,因此,不容易出現單一電阻受熱或受力不均的狀況。
進一步地,如圖5A中所示,如果梳齒線狀的電阻之間的距離過大,則會使溫度對四個電阻的影響不一致,因此導致由溫度引起的應變不相同,因此,由溫度引起的輸出電壓U0不為零,影響電橋的平衡。而如果梳齒線狀的電阻之間的距離過小,則會對手指按壓後按壓力大小所引起的變 化信號信噪比造成影響。因此,為了獲得更優的感測效果,在本發明中,電阻R1-電阻R4中兩個相鄰設置的電阻的圖案形狀之間的距離均保持在1mm-10mm左右,較優地所述梳齒線狀的電阻之間的距離保持在3mm-7mm或4mm-5.5mm,最優地為5mm。
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由於電橋111的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及電阻R4中的阻值相同,且假設四個電阻受到的手指按壓作用力及溫度變化所產生的阻值變化也相同,依據式(7)△R/R=Kε(K為靈敏度),可知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及電阻R4受到手指按壓後產生的應變數之間關係可表示為:ε14x,而ε23y,因此,上述式(8)可進一步轉化為:
Figure 106130865-A0101-12-0016-9
由上述式(9)中可知,上述電壓UBD可通過測量獲得,K為與金屬線材質相關的電阻靈敏度,電橋111在受到按壓作用後X方向的應變表示為εx,電橋111在受到按壓作用後X方向的應變表示為εy,應變的大小可根據電阻應變片測量獲得。
可見,通過上述式(9)計算獲得的電橋111的輸出電壓U0與電橋111受到手指按壓後的所受到的X方向的應變εx及Y方向的應變εy之間差的絕對值相關。
在本發明一些較優的實施例中,為了使所述電橋111受到手指按壓作用後X方向的應變εx及Y方向的應變εy的數值差異較大,可進一步設置使感測層12的長寬比不 同,即感測層12沿X方向的長度與沿Y方向的長度不相同。
如圖6中所示,提供一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具體實施方式,該第二具體實施方式與第一具體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電橋111b包括四個電阻R1b、電阻R2b、電阻R3b及電阻R4b,該電阻R1b-電阻R4b的圖案形狀為橢圓繞線狀,該橢圓繞線狀的圖案形狀沿橢圓長軸方向總投影長度最大,則該方向為該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其中,電阻R1b與電阻R4b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X方向平行,電阻R2b與電阻R3b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Y方向平行。
如圖7中所示,提供一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三具體實施方式,該第三具體實施方式與第二具體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電橋111c包括四個電阻R1c、電阻R2c、電阻R3c及電阻R4c,該電阻R1c-電阻R4c的圖案形狀為“柵欄”形折線狀,例如可以為“三橫一豎”結構,其中,電阻R1c與電阻R4c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X方向平行,電阻R2c與電阻R3c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Y方向平行。
如圖8中所示,提供一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四具體實施方式,該第四具體實施方式與第二具體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電橋111d包括四個電阻R1d、電阻R2d、電阻R3d及電阻R4d,該電阻R1d-電阻R4d的圖案形狀為曲線狀,其中,電阻R1d與電阻R4d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X方向平行,電阻R2d與電阻R3d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Y方向平行。
如圖9中所示,提供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五具體 實施方式,該第五具體實施方式與第二具體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電橋111e包括四個電阻R1e、電阻R2e、電阻R3e及電阻R4e,該電阻R1e-電阻R4e的圖案形狀為非等長折線狀,具體地,該非等長折線狀以第一方向上的金屬線段為主,且在第一方向上各金屬線段之間長度變化趨勢為由長變短再變長。其中,電阻R1e與電阻R4e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X方向平行,電阻R2e與電阻R3e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與Y方向平行。
在上述第一具體實施方式至第五具體實施方式中,四個所述電阻均可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191,並可在所述結合區191內形成相應的輸出端與輸入端。
更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的第六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10中所示,電橋111f包括阻值相同的四個電阻R1f、電阻R2f、電阻R3f及電阻R4f,四個電阻R1f、電阻R2f、電阻R3f及電阻R4f平行排布並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191f。在另外的一些變形實施方式中,為了適用於不同壓力感測環境,電阻R1f-電阻R4f還可採用其他排布方式進行排列,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發明另外的一些實施例中,在保證電阻R1-電阻R4的阻值相同的情況下,電阻R1-電阻R4的圖案形狀可為相同或不同。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為示例,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為了構成可用於觸控輸入的壓力感測模組,需要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中加入選擇晶 片等元器件。
請參閱圖11及圖12,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變形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壓力感測模組的實際應用,在第一變形實施例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在一基板(圖未示)的表面上陣列排布有複數個電橋211a,電橋211a包括四個電阻,其分別為電阻R1a’、電阻R2a’、電阻R3a’及電阻R4a。第一變形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其中,結合區212可進一步與一選擇晶片213連接,選擇晶片213進一步包括一選擇開關(圖未示),該選擇開關分別連接一壓力感測電路214及一觸控感測電路215。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現壓力與觸控感測,較優地,採用分時掃描的方式進行掃描,具體地:當掃描時段為壓力感測(即第一時序)時,選擇晶片213中的選擇開關切換導通該壓力感測電路214,使電阻R1a、電阻R2a、電阻R3a及電阻R4a與壓力感測電路214導通。手指按壓後,由於電阻R1a、電阻R2a、電阻R3a及電阻R4a體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應變及電阻值變化,依據應變數大小從而感應手指按壓作用力的大小。
而當掃描時段為觸控感測(即第二時序)時,選擇晶片213中的選擇開關(圖未示)偏向觸控感測電路215,使電阻R1a、電阻R2a、電阻R3a及電阻R4a’與觸控感測電路215導通,以自電容感測方式感測手指按壓位置。
在本變形實施例中,每個電橋211a中的電阻R1a-電阻R4a’均由雙線引出,這樣的設置有利於降低線阻。在 本實施例中,以自電容原理進行感測,可使電阻R1a-電阻R4a’獨立工作,且不會相互影響。
為了使所述壓力感測模組的感測效果更好,在本變形實施例中,多個電橋211a的排布如圖12中所示,多個電橋211a呈陣列分佈,且只設於基板的其中一個表面上,通過這樣的設計及採用分時掃描的方式,還可進一步實現多點壓力觸控感測。
如圖13中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變形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橋211b,電橋211b包括電阻R1b、電阻R2b、電阻R3b及電阻R4b,電阻R1b’包括第一節點O1b及第二節點O2b,所述電阻R2包括第三節點O3b及第四節點O4b,所述電阻R3包括第五節點O5b及第六節點O6b,所述電阻R4包括第七節點O7b及第八節點O8b。所述第二變形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第一節點O1b與第五節點O5b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即圖3中B端);第二節點O2b與第三節點O3b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即圖3中A端);第四節點O4b與第八節點O8b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即圖3中D端);第六節點O6b與第七節點O7b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第二輸出端(即圖3中C端)。
其中,所述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入端以及第二輸入端均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212b,使電阻R1a、 電阻R2a、電阻R3a’及電阻R4a’組成如圖3及圖4中所示的惠斯通電橋。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是指分別由一金屬線形成的獨立的兩個電阻通過金屬線使形成電阻的金屬線之間實現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採用如上述第一變形實施例中所述的分時掃描方式對電橋211b進行掃描,以自電容感測方式,手指按壓後激發與其相鄰的電橋211b與一接地端之間的一背景電容產生一位置感測信號。
在本變形實施例中,多個電橋211b的排布如圖14中所示,多個電橋211b呈陣列分佈,且只設於基板的其中一個表面上。
如圖15中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三變形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橋211c,電橋211c包括電阻R1c’、電阻R2c、電阻R3c及電阻R4c,所述電阻R1c包括第一節點O1c及第二節點O2c。電阻R2c包括第三節點O3c及第四節點O4c,電阻R3c包括第五節點O5c及第六節點O6c,電阻R4c包括第七節點O7c及第八節點O8c。所述第三變形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第一節點O1c與第五節點O5c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212c,並在結合區212c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即圖3中所示B端);第二節點O2c與第三節點O3c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即圖3中所示A端); 第四節點O4c與第八節點O8c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212c,並在結合區212c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即圖3中所示D端);第六節點O6c與第七節點O7c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出端(即圖3中所示C端)。
其中,第一輸出端以及第二輸出端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212c。在本變形實施例中,多個電橋211c的排布可如圖12及圖14中所示。
進一步地,採用如上述第一變形實施例中的分時掃描方式對多個電橋211c進行掃描,以自電容感測方式,手指按壓後激發與其相鄰的所述電橋211c與一接地端之間的一背景電容產生一位置感測信號。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至第三變形實施例中,圖12或圖14中所示的電橋的排布方式及其數量僅為實例,在實際應用層面,其具體的排布方式及數量會依據實際需求做調整,在此不作為限定。
在本實施例中一些優選的變形實施例中,電橋211a(或電橋211b、電橋211c)的四個電阻與其對應結合區還可以如下的方式進行引線:增加一導電層(圖未示),並通過設置一絕緣層(圖未示)來與四個所述電阻電性絕緣,進而在絕緣層對應節點的位置開設有通孔(圖未示),通孔內可填充導電材料,結合區212(或結合區212b、結合區212c)可通過填充于通孔的導電材料來與四個電阻實現電性連接。因此,採用上述設置通孔的方式,則無需在電橋 211a(或電橋211b)之間走線,從而可一次降低各電橋211a(或電橋211b)之間的間隙,從而提高觸控式螢幕的解析度。
在本發明中,為了使壓力感測模組10具有更優的壓力感測效果,如圖16中所示,設該壓力感測模組中包括的感測層12的長寬不同,假設該壓力感測模組包括的感測層12的長寬比為2:1。可在感測層12的表面上每平方釐米(cm)設置至少一個壓感單元121,在實際應用層面,感測層12的表面上每平方釐米設置的壓感單元121的數量不受限制,以可實現較優的壓力感測效果為基準。
在本發明一些優選的實施例中,感測層12的長寬比與感測層12中的壓感單元121的分佈方式及其分佈密度可依據所需製備的智慧顯示屏幕的尺寸大小而決定,在此不做特殊的限定。這樣的設置,可避免感測層受到手指按壓作用之後,壓感單元121受到的不同方向的應力及引起的應變數相同,而導致手指按壓前後的輸出電壓U0無法得到有效計算的問題。
在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中,以感測層12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線為X軸,以感測層12的寬度方向的一側邊為Y軸,以感測層12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線與側邊的交點為原點,確定一X-Y坐標軸體系。
當手指按壓所述感測層12上的按壓處101時,選取經過該按壓處101且與設定的X軸平行的一條直線102。在實際按壓中,經過該直線102的壓感單元121在X方向和Y 方向上的應變不同。進一步以感測層12的長度大小為橫坐標,以該直線102上設置的壓感單元121在受到按壓作用所產生的應變數為縱坐標,繪製手指按壓後在該直線102上分佈的多個壓感單元121所受到的應變數隨與按壓位置距離遠近的變化量。如圖17中所示,其中,A線表示為設在直線102上的壓感單元121的Y方向應變數,B線表示為設在直線102上的壓感單元121的X方向應變數,C線表示為設在直線102上的壓感單元121的X方向應變與Y方向應變數之差的絕對值。
從圖17中可以看出,按壓處101所在位置所產生的X方向及Y方向應變較大,隨著所述壓感單元121距離按壓處101位置逐漸增大,壓感單元121對應的X方向應變與Y方向應變逐漸變小。
如圖17中所示,對於單個壓感單元121中X方向應變與Y方向應變之差的絕對值,測量壓感單元121對應的X方向應變與Y方向應變之差的絕對值的最大值,獲得該最大值對應的輸出電壓U0,該輸出電壓U0的大小與按壓壓力成比例。從而達到感測壓力大小的作用,且可消除溫度因素對按壓作用力大小進行感測的影響,以有效提高壓力感測模組對按壓作用力感測的靈敏度。
上述選取所述壓感單元121的方式僅為示例,在實際應用層面,可選擇多條直線,並對在不同直線上設置的壓感單元121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應變數進行記錄。在本發明一些較優的實施例中,在某一具有固定長寬比的壓感層 12中,可預先對不同按壓位置處設置的壓感單元121在受到手指按壓後所產生的電阻值變化量進行記錄並預存於一資料庫中,從而可簡化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進行壓力觸控感測的過程,提高感測速度及精准度,還可為多點觸控感測提供一種快捷感測方案。
在本發明中,除了採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對手指按壓的按壓力大小及位置的檢測,還可進一步在所述感測層12中引入觸控感測單元,以實現壓力與位置感測。
請繼續參閱圖18,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包括一基板及一感測層,感測層形成於基板的表面上,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311d及至少一觸控感測單元319,壓感單元311d包括四個電阻,四個電阻分別為電阻R1d、電阻R2d、電阻R3d及電阻R4d’,觸控感測單元319設置在四個電阻之間。觸控感測單元319的圖案形狀與四個電阻的圖案形狀互補。電阻R1d、電阻R2d、電阻R3d、電阻R4d及觸控感測單元319均通過引線與一結合區318導通,結合區318進一步與一選擇晶片317連接。
其中,將壓感單元311d中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電阻界定為第一組電阻,第一電阻包括電阻R1d及電阻R4d,將另外兩個電阻界定為第二組電阻,其中,第二電阻包括電阻R2d及電阻R3d。進一步地,電阻R1d及電阻R4d呈對角分佈,電阻R2d及電阻R3d呈對角分佈。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組電阻與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 狀的延伸方向不同。且更進一步地,第一組電阻與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相同,在本實施例中,該電阻的圖案形狀在第一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大於該電阻的圖案形狀在第二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
更進一步地,為了使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具有更優的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及位置感測的效果,感測層的長寬比可設置為不同。
為了使四個電阻所受到的溫度影響基本一致,從而使溫度引出的輸出電壓為零,四個電阻更優地為相鄰設置,且兩個相鄰設置的所述電阻之間的距離為1mm-10mm。
電阻R1d、電阻R2d、電阻R3d及電阻R4d’之間的電性連接方式,具體為:電阻R1d’包括第一節點O1d及第二節點O2d,電阻R2d’包括第三節點O3d及第四節點O4d,電阻R3d’包括第五節點O5d及第六節點O6d,電阻R4d包括第七節點O7d及第八節點O8d。其中:第一節點O1d與第五節點O5d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318,並在結合區318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即圖3及圖4中所示B端);第二節點O2d與第三節點O3d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即圖3及圖4中所示A端);第四節點O4d與第八節點O8d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318,並在結合區318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即圖3及圖 4中所示D端);第六節點O6d與第七節點O7d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出端(即圖3及圖4中所示C端)。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手指按壓位置採用互電容式感測,觸控感測單元319為接收電極(RX電極),壓感單元311d為發射電極(TX電極)。壓感單元311d發射電極發出激勵信號,觸控感測單元319接收電極同時接收信號,感測壓感單元311d發射電極與觸控感測單元319接收電極之間的電容變化量,可以計算出觸控點的座標。在本發明另外的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單元319還可為發射電極(TX電極),而壓感單元311d可相應為接收電極(RX電極)。在本發明中,上述針對壓感單元311d與觸控感測單元319的限定僅為示例,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採用分時掃描的方式,當掃描時段為壓力感測(即第一時序)時,掃描電橋311d用於為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具體地,選擇晶片317切換導通於壓力感測電路316,使壓感單元311d與所述壓力感測電路316導通,手指按壓所述電橋311d,則壓感單元311d的體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應變及電阻值變化,依據應變數大小從而感應手指按壓作用力的大小。
而當掃描時段為觸控感測(即第二時序)時,選擇晶片317的開關切換導通於觸控感測電路315,使壓感單元311d、觸控感測單元319分別與觸控感測電路315導通。觸控感測電路315提供一驅動信號至觸控感測單元319,並感 測壓感單元311d與觸控感測單元319之間的一電容所產生的一觸控感測信號,依據該觸控感測信號,即可獲得手指按壓的位置。
採用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觸控感測單元319與電橋311d的分佈方式,可使觸控感測單元319與電橋311d緊密設置,從而對手指按壓作用所產生的作用力做出更為靈敏的反應,提高壓力觸控感測的精准度。
在本實施例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電橋311d的電阻R1d-電阻R4d’與結合區318的之間還可以如下的方式進行引線:增加一導電層(圖未示),並通過設置一絕緣層(圖未示)來與所述電阻R1d-所述電阻R4d’電性絕緣,進而在絕緣層對應節點的位置開設有通孔(圖未示),通孔內可填充導電材料,結合區318可通過填充于通孔的導電材料來與四個電阻電性連接。因此,採用上述設置通孔的方式,可無需在電橋311d之間走線,從而可降低各電橋311d之間的間隙,提高觸控式螢幕的解析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具有一形成於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感測層,該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四個所述電阻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其中兩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不相鄰設置。採用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 可有效解決現有的壓力感測元件在受到環境(如溫度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按壓力作用力大小信號感測的差異,而使按壓作用力大小信號感測失真的問題。在本發明中採用設置單面電橋的方式,即可解決溫度與其他雜訊的問題,單面電橋的製備工藝更為簡單、成本更低。本發明所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還具有結構簡單且感測精度高的優點。
(2)在本發明中,為了使所述壓感單元輸出電壓較大,則兩個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所述電阻呈對角分佈,從而提高壓力感測的精准度。此外,將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一組電阻,另外兩個電阻則界定為第二組電阻,第一組電阻與第二組電阻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從而可使同側設置的電阻圖案形狀在受到手指按壓作用力之後所產生的應力方向更為集中,從而獲得更大的應變數(即X方向應變數εx與Y方向應變數εy)。
(3)在所述壓力感測模組中,四個所述電阻分別由一金屬線形成,在金屬線的兩端設置兩個節點,在本發明中,四個所述電阻可分別引線至所述結合區,並在結合區內形成相應的輸出端與輸入端。四個所述電阻也可以通過圖案形狀形成相應的輸出端與輸入端後均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採用上述的設計可降低各個電阻之間的信噪比,提高壓力感測信號的準確度。
(4)所述壓力感測模組中,所述感測層的長寬不同,當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受到手指按壓作用之後,在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可獲得更明顯的應力差異,從而可使單個所述 壓感單元可獲得差異性更大的應變數,使通過上述式(9)計算獲得的所述壓感單元的輸出電壓更大。
(5)所述壓力感測模組中壓感單元在所述感測層上的分佈方式,可使得所述手指按壓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後,每次按壓都能獲得有效的信號回饋,從而提高壓力感測的靈敏度。
(6)在本發明所述提供的壓力感測模組中,通過對所述壓感單元進行分時掃描,以使所述壓感單元在第一時序時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所述壓感單元在第二時序時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位置感測。從而通過採用不同的掃描方式,以單面設置電極實現手指按壓位置的壓力感測與位置感測。
(7)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包括在一基板上形成的感測層,所述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及至少一觸控感測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四個所述電阻之間。通過在同一表面上所述壓感單元與所述觸控感測單元,可採用單面設置電極,即可消除溫度等因素對手指按壓感測的影響,以實現高精准度與靈敏度的壓力觸控與位置觸控感測。
(8)所述觸控感測單元的圖案形狀與四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互補,可使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與四個所述電阻的結合更為緊密,從而進一步提升其三維觸控感測的精准度。
(9)在本發明中,採用分時掃描方式對所述壓感單元及所述觸控感測單元分別進行掃描,其中,在第一時序,掃描所述壓感單元用於提供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在第二時序,將所述觸控感測單元作為發射電極,將所述壓感單元作為接收電極或將所述觸控感測單元作為接收電極,將所述壓感單元作為發射電極,在本發明中,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與所述壓感單元共同作用以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位置感測。採用分時掃描方式,可進一步優化單面設置電極以實現壓力觸控與位置觸控感測的信號獲取,從而提高手指按壓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後按壓力大小與位置感測的精准度。
(10)在本發明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進一步包括一選擇晶片,在第一時序,所述選擇晶片可使所述壓感單元與所述壓力感測電路連接,在第二時序,所述選擇晶片可分別使所述壓感單元、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與所述觸控感測電路連接,從而可實現對分時掃描的有效控制,以提高壓力觸控感測的可控性。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11‧‧‧電橋
191‧‧‧結合區
O1-O8‧‧‧節點
R1-R4‧‧‧電阻

Claims (24)

  1. 一壓力感測模組,至少包括:一基板;及一感測層,形成於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四個所述電阻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四個所述電阻之輪廓係對應至一最小面積矩形,該最小面積矩形為包含四個所述電阻之面積最小的矩形,其中兩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且不相鄰,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於該最小面積矩形中呈對角分佈。
  2. 如請求項1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一組電阻,另外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二組電阻,所述第一組電阻與所述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不同。
  3. 如請求項2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第一組電阻與所述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4. 如請求項3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在第一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大於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在第二方向上的總投影長度。
  5. 如請求項2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第一組電阻包括第一電阻以及第四電阻,所述第二組電阻包括第三電阻以及第二電阻,所述第一電阻、所述第二電阻、所述第三電阻、所述第四電阻分別由一金屬線形成,並且所述金屬線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節點。
  6. 如請求項5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電阻包括第一節點以及第二節點,所述第二電阻包含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所述第三電阻包含第五節點以及第六節點,所述第四電阻包含第七節點以及第八節點;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包括一結合區。
  7. 如請求項6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及所述第五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及所述第三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及所述第八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及所述第七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出端。
  8. 如請求項6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五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與所述第三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與所述 第八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與所述第七節點通過圖案形狀電性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入端以及第二輸入端均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
  9. 如請求項6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五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與所述第三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與所述第八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與所述第七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出端以及所述第二輸出端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
  10. 如請求項1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感測層的長寬比不同。
  11. 如請求項1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四個所述電阻相鄰設置,兩個相鄰設置的所述電阻之間的距離為1mm-10mm。
  12. 如請求項1中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每平方釐米設置至少一個所述壓感單 元。
  13. 如請求項1-12中任一項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其中:對所述壓感單元進行分時掃描,以使所述壓感單元在第一時序時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所述壓感單元在第二時序時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位置感測。
  14. 一種壓力觸控感測系統,至少包括:一基板;及一感測層,其形成於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感測層包括至少一個壓感單元及至少一觸控感測單元,所述壓感單元包括四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四個所述電阻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四個所述電阻之輪廓係對應至一最小面積矩形,該最小面積矩形為包含四個所述電阻之面積最小的矩形,其中兩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且不相鄰;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四個所述電阻之間;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於該最小面積矩形中呈對角分佈。
  15. 如請求項14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觸控感測單元的圖案形狀與四個所述電阻的圖案形狀互補。
  16. 如請求項14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圖案形狀具有相同延伸方向的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一組電阻,另外兩個所述電阻界定為第二組電阻,所述第一組電阻與所述第二組電阻的圖案形狀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17. 如請求項16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組電阻包括第一電阻以及第四電阻,所述第二組電阻包括第三電阻以及第二電阻,所述第一電阻、所述第二電阻、所述第三電阻、所述第四電阻分別由一金屬線形成,並且所述金屬線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節點。
  18. 如請求項17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電阻包括第一節點以及第二節點,所述第二電阻包括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所述第三電阻包括第五節點以及第六節點,所述第四電阻包括第七節點以及第八節點;所述壓力感測模組包括一結合區。
  19. 如請求項18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及所述第五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及所述第三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及所述第八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 節點及所述第七節點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第二輸出端。
  20. 如請求項18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五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入端;所述第二節點與所述第三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一輸出端;所述第四節點與所述第八節點獨立引線至一結合區,並在所述結合區內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六節點與所述第七節點之間通過圖案形狀電連接形成所述第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出端以及所述第二輸出端獨立引線至所述結合區。
  21. 如請求項14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感測層的長寬比不同。
  22. 如請求項14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四個所述電阻相鄰設置,兩個相鄰設置的所述電阻之間的距離為1mm-10mm。
  23. 如請求項14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對所述感測層進行分時掃描,在第一時序,掃描所述壓感單元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壓力感測,在第二時序,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與所述壓感單元共 同用於為所述壓力感測模組提供手指按壓的位置感測。
  24. 如請求項14-23中任一項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其中:所述壓力觸控感測系統包括至少一選擇晶片及與所述選擇晶片相匹配的壓力感測電路、觸控感測電路,在第一時序時,選擇晶片導通所述壓感單元與所述壓力感測電路,在第二時序時,選擇晶片使所述壓感單元、所述觸控感測單元與所述觸控感測電路導通。
TW106130865A 2016-09-14 2017-09-08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TWI686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4127.4A CN106354328B (zh) 2016-09-14 2016-09-14 压力感测模组、压力感测触控系统
??201610824127.4 2016-09-14
CN201610824127.4 2016-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265A TW201812265A (zh) 2018-04-01
TWI686594B true TWI686594B (zh) 2020-03-01

Family

ID=578581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0865A TWI686594B (zh) 2016-09-14 2017-09-08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TW106213411U TWM556846U (zh) 2016-09-14 2017-09-08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3411U TWM556846U (zh) 2016-09-14 2017-09-08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2187B2 (zh)
CN (1) CN106354328B (zh)
TW (2) TWI6865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7599B2 (en) 2011-04-26 2022-05-10 Sentons Inc. Identifying a contact type
KR101803261B1 (ko) 2011-11-18 2017-11-30 센톤스 아이엔씨. 터치 입력 힘 검출
US10088937B2 (en) 2012-05-03 2018-10-02 Apple Inc. Touch input device including a moment compensated bending sensor for load measurement on platform supported by bending beams
WO2014149023A1 (en) 2013-03-15 2014-09-25 Rinand Solutions Llc Force sensing of inputs through strain analysis
CN105684177B (zh) 2013-10-28 2019-05-21 苹果公司 基于压电的力感测
AU2015100011B4 (en) 2014-01-13 2015-07-16 Apple Inc.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transparent force sensor
US9612170B2 (en) 2015-07-21 2017-04-04 Apple Inc. Transparent strain sensor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09830B2 (en) * 2016-03-31 2019-02-1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rection-dependent strain elements
US10133418B2 (en) 2016-09-07 2018-11-20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train-sensitive structures
WO2018145304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阻式传感器、压力检测装置、电子设备
US10444091B2 (en) 2017-04-11 2019-10-15 Apple Inc. Row column architecture for strain sensing
CN106951127A (zh) * 2017-05-04 2017-07-1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压力感测模组、触控装置及oled显示装置
CN107329615B (zh) * 2017-06-30 2020-06-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15502B (zh) * 2017-06-30 2020-05-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压力检测方法
CN107300436B (zh) * 2017-07-18 2022-08-23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压力传感器
US10309846B2 (en) 2017-07-24 2019-06-04 Apple Inc. Magnetic field cancellation for strain sensors
US11009411B2 (en) 2017-08-14 2021-05-18 Sentons Inc. Increasing sensitivity of a sensor using an encoded signal
US11580829B2 (en) 2017-08-14 2023-02-14 Sentons Inc. Dynamic feedback for haptics
CN107577366B (zh) * 2017-08-25 2020-04-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91218B (zh) * 2017-08-30 2021-02-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77369B (zh) * 2017-08-31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感应模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656650B (zh) * 2017-09-30 2020-08-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7830957B (zh) * 2017-10-25 2020-06-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压力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KR102380244B1 (ko) 2017-11-17 2022-03-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US11009988B2 (en) * 2018-05-04 2021-05-1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Using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 estimate force on an electrode during temperature changes
KR102521058B1 (ko) * 2018-05-18 2023-04-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CN110858108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感测模组、触控面板以及触控面板两点触摸压力检测方法
US10782818B2 (en) 2018-08-29 2020-09-22 Apple Inc. Load cell array for detection of force input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CN108955969B (zh) * 2018-08-31 2021-03-02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阻应变片、感应组件、力传感器和滑板
US11638353B2 (en) * 2018-09-17 2023-04-25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ensors with integrated electrical circuits on a substrate
CN109656428B (zh) * 2018-12-14 2020-08-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20200109401A (ko) * 2019-03-12 2020-09-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CN109883316B (zh) * 2019-03-22 2021-01-2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电阻式应变传感器及应变测量方法
CN110825260B (zh) * 2019-10-12 2021-06-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US11333634B2 (en) * 2019-10-23 2022-05-1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ignal sensing module and ultrasonic probe using the same
CN112764566A (zh) * 2019-11-01 2021-05-07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6295967B (zh) * 2023-05-23 2023-08-11 无锡胜脉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及芯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0109A (ja) * 1994-03-31 1995-10-20 Kyowa Electron Instr Co Ltd ひずみゲージ
CN1860355A (zh) * 2003-09-30 2006-11-08 新田株式会社 多轴传感器单元及使用它的多轴传感器
TW200745527A (en) * 2006-03-29 2007-12-16 Hitachi Ltd Dynamic quantity measurement device
US20160147353A1 (en) * 2014-01-13 2016-05-26 Apple Inc.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Transparent Force Sensor Hav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TWM526124U (zh) * 2015-07-10 2016-07-2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壓力感應觸控面板
TWM526720U (zh) * 2015-07-10 2016-08-0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壓力感測輸入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3495B2 (en) * 2003-07-28 2006-08-22 Cts Corporation Pressure sensor
TW201007149A (en) * 2008-08-13 2010-02-16 Ind Tech Res Inst Array type pressure sensing apparatus an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
US7861597B2 (en) * 2008-11-14 2011-01-04 Kulite Semiconductor Products, Inc. High temperature transducer using SOI electronics
WO2014018116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Changello Enterprise Llc Ultrasound-based force sensing and touch sensing
CN103576960A (zh) * 2012-08-02 2014-02-12 深圳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触摸屏压力、位置感应方法及感应元件和电子触摸设备
WO2014094777A1 (en) * 2012-12-17 2014-06-26 Danfoss A/S A sensor comprising a substrate
JP5897055B2 (ja) * 2014-03-07 2016-03-30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感圧センサ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9593994B2 (en) * 2014-10-16 2017-03-14 DunAn Sensing, LLC Compensated pressure sensors
CN105183208A (zh) * 2015-07-23 2015-12-23 厦门变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网格能够感应触摸位置和压力的触摸屏
CN105094449B (zh) * 2015-09-01 2018-09-2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感测输入模块
CN205080530U (zh) * 2015-09-01 2016-03-0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CN105224129B (zh) * 2015-09-01 2018-06-2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CN105389055A (zh) * 2015-11-19 2016-03-0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于压力触控感测器之变阻式结构
CN105739790B (zh) * 2016-04-25 2018-10-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0109A (ja) * 1994-03-31 1995-10-20 Kyowa Electron Instr Co Ltd ひずみゲージ
CN1860355A (zh) * 2003-09-30 2006-11-08 新田株式会社 多轴传感器单元及使用它的多轴传感器
TW200745527A (en) * 2006-03-29 2007-12-16 Hitachi Ltd Dynamic quantity measurement device
US20160147353A1 (en) * 2014-01-13 2016-05-26 Apple Inc. 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Transparent Force Sensor Hav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TWM526124U (zh) * 2015-07-10 2016-07-2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壓力感應觸控面板
TWM526720U (zh) * 2015-07-10 2016-08-0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壓力感測輸入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4328B (zh) 2023-11-14
TW201812265A (zh) 2018-04-01
US20180074638A1 (en) 2018-03-15
US10452187B2 (en) 2019-10-22
CN106354328A (zh) 2017-01-25
TWM556846U (zh) 2018-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6594B (zh) 壓力感測模組與壓力觸控感測系統
CN106708327B (zh) 压力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US7548073B2 (en) Capacitive sensing apparatus designs
US8937607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dynamically allocated electrodes
US9348470B2 (en) Projected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with reference and guard electrode
CN206378838U (zh) 压力感测模组、压力触控感测系统
JP2011502313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の接触位置検出方法
TW201305888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結構及製造方法
JP6999617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WO2016082244A1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TWM493097U (zh)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電極結構
CN109906429B (zh) 触摸屏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810806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9121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40045378A (ko) 다수의 물체들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용량성 센서 및 방법
CN206741451U (zh) 压力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N208796213U (zh) 一种压力感测模组及其触控面板
KR101169935B1 (ko) 접촉힘 측정이 가능한 접촉저항형 센서, 접촉힘 및 접촉위치 측정이 가능한 접촉저항형 센서, 그들 센서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들 센서의 이용방법
CN10796708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178776A1 (en) Pressure sensing assembly, pressure sensing method, and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having the pressure sensing assembly
JP386430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KR200484901Y1 (ko) 터치패널의 연속 회로 구조
TW202215218A (zh) 觸控面板裝置、檢測方法
TWM580215U (zh) 具有不等長寬比導電圖案之電容式觸控面板
CN115901036A (zh) 一种基于补偿电极的抗干扰压力感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