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323B -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323B
TWI686323B TW106146290A TW106146290A TWI686323B TW I686323 B TWI686323 B TW I686323B TW 106146290 A TW106146290 A TW 106146290A TW 106146290 A TW106146290 A TW 106146290A TW I686323 B TWI686323 B TW I6863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ng
actuated
actuation
suspension system
val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6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0126A (zh
Inventor
楊振翊
王伯元
鄭欣宜
何書偉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6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6323B/zh
Priority to DE102018009939.4A priority patent/DE102018009939A1/de
Publication of TW201930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0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32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025/04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suspension manual adjustment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懸吊系統,包括二相互伸縮連結的管體,以及一流體阻尼器。該流體阻尼器係設置於一由該等管體之內壁所界定的內部空間之內,且具有用於不同阻尼特性的複數個操作狀態。該流體阻尼器係包括一構造成用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之操作狀態的閥機構,以及一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係構造成用以操作該閥機構,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之操作狀態,且在不需要解除該流體阻尼器之流體部分的密封狀態或不需要移除該閥機構的狀態下,該控制機構可以被移除並以一其他的控制機構來替代。

Description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發明領域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更關於一種懸吊系統,其中一用於調整一流體阻尼器之阻尼特性的控制機構係可被移除並以一其他的控制機構來替代,此可於不需解除該阻尼器之一流體部分的密封狀態下或可於不需移除該阻尼器內的一閥機構之狀態下來進行。
發明背景 美國專利第7163223號揭示了一種懸吊系統,其包括一簡化的閉鎖(lockout)機構及一可調整的吹洩(blow-off)機構。該系統係包括了一閥機構及一閥致動總成、一閥機構殼體及一設置於該閥機構及該閥機構殼體之間的彈性元件。該閥機構係可滑移地沿著該閥機構殼體被安置,且其將一第一腔室與一第二腔室分隔開來。該閥致動總成係操作該閥機構於開啟及關閉位置之間。該彈性元件係構造成,當該閥機構因該第一流體腔室內的壓力逐漸增加而被滑移之時,該彈性元件可藉由該閥機構來變形。此滑移的閥機構係構造成,當一吹洩壓力在該第一流體腔室內達到可將該閥機構由該關閉位置切換至該開啟位置時,該滑移的閥機構會撞擊該閥致動總成。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0/0025957號揭示了一種自行車懸吊系統,其設有一第一管件、一活塞、一活塞桿、一第一密封元件及一切換閥。該活塞係耦接至該活塞桿,且可滑移地設置於該第一管件內。該第一密封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管件內而鄰接使得一第一空氣腔室是形成於該活塞與該第一密封元件之間。該切換閥係耦接至該第一密封元件。於該開啟位置時,該切換閥係開啟一於該第一空氣腔室與一第二空氣腔室之間的連通通道,以連通該第一及第二空氣腔室,且,於該關閉位置時,該切換閥係關閉於該第一空氣腔室與一第二空氣腔室之間的該連通通道,以將該第一及第二空氣腔室隔開。
該等上述傳統的懸吊系統係允許使用者來調整該阻尼器的壓縮率。然而,於該等懸吊系統中,在沒有移除閥及/或沒有將該阻尼器解除密封的狀態下,用於調整壓縮率的控制機構無法由一自行車的前車叉子(front fork)移除。
發明概要 因此,本揭示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穎的模件式懸吊系統,其中,一用於調整一流體阻尼器之阻尼特性的控制機構係可被移除並以一其他的控制機構來替代,此可於不需解除該阻尼器之一流體部分的密封狀態下或可於不需移除該阻尼器內的一閥機構之狀態下來進行。每當需要時,使用者可以依照他/她的喜好選擇其中一個用來快速替換的控制機構,而不需要尋找職業技工。
依據本揭示,一種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係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的第一管體、一具有一第二端的第二管體,及一流體阻尼器。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係構造成一伸縮配置,該伸縮配置具有作為該伸縮配置的一第一遠離端的該第一端,以及形成該伸縮配置的一第二遠離端的該第二端。該伸縮配置係具有一由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之內壁所界定的內部空間。該流體阻尼器係設置於該內部空間之內,且具有用於不同阻尼特性的複數個操作狀態。該流體阻尼器係構造用於該等操作狀態,以減緩該第一管體相對於該第二管體之移動。該流體阻尼器係包括一閥機構及一控制機構。該閥機構係構造成用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之該等操作狀態,並且將該第一管體的內部區分成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該第一腔室對於該流體阻尼器之液壓流體是開放的。該第二腔室係與該液壓流體隔離,且包括一由一第二殼體所形成的內部乾燥空間。該控制機構係構成用以操作該閥機構,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之該等操作狀態,且該控制機構係包括一具有一外輪廓的第一殼體,該外輪廓係構造成,於該內部乾燥空間之內可移除地耦接至該閥機構。
詳細說明 在本揭示被更加詳細描述之前,應注意的是,在被認為是合適的情況下,於圖式中,元件編號被重複標示,是用以表示對應或類似的元件,該等元件可以選擇性地具有相似的特性。
參照圖1及2,一用於一自行車10的懸吊系統1係顯示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111的第一管體11、一具有一第二端121的第二管體12,及一流體阻尼器13。
該第一管體11及該第二管體12係構造成一伸縮配置100,該伸縮配置100具有作為該伸縮配置100的一第一遠離端的該第一端111,以及形成該伸縮配置100的一第二遠離端的該第二端121。該伸縮配置100係具有由該第一管體11及該第二管體12之內壁110、120所界定的一內部空間101。於此實施樣態中,該第一管體11的該第一遠離端111係透過一肩蓋15連接至一舵管14,而該第二管體12的該第二遠離端121係透過一車輪接合部件17,例如車叉勾爪或是軸孔,而連接至一輪軸16。
該流體阻尼器13係設置於該內部空間101之內,且具有用於不同阻尼特性的複數個操作狀態。該流體阻尼器13係構造用於該等操作狀態,以減緩該第一管體11相對於該第二管體12之移動。該流體阻尼器13係包括一閥機構2及一控制機構3。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流體阻尼器13可具有一閉鎖(lockout)位置及一開啟位置。於閉鎖位置時,如圖5所示,該流體阻尼器13係不允許該伸縮配置100的壓縮或允許該伸縮配置100最小程度的壓縮,且該懸吊系統1變成實質上剛硬,而不會隨著路面的不規則進行位移。於開啟位置時,如圖3及4所示,該流體阻尼器13係允許該伸縮配置100的壓縮,且該懸吊系統1可吸收騎乘者所受到的衝擊力及震動。
該閥機構2係構造成用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13之該等操作狀態。如圖3所示,該閥機構2係將該第一管體11的內部區分成一第一腔室201及一第二腔室202。該第一腔室201對於該流體阻尼器13之液壓流體是開放的。該第二腔室202係與該液壓流體隔離,且包括一由一第二殼體21所形成的內部乾燥空間210或乾燥腔室。
該控制機構3係構成用以操作該閥機構2,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13之該等操作狀態。如圖2、3及6所示,該控制機構3係包括一具有一外輪廓301的第一殼體30,該外輪廓301係構造成,於該內部乾燥空間210內可移除地耦接至該閥機構2。
於一實施態樣中,許多種控制機構可具有該外輪廓,以便可被移除地耦接至該閥機構。該等控制機構之每一者係可構造成,以不同致動方式來操作該閥。例如,一種控制機構可被構造用於纜線致動,一種控制機構可被構造成,讓操作者扭轉一界面元件而致動,及/或一種控制機構可被構造用於活塞或按鈕致動。於一實施態樣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用於具有該外輪廓的控制機構的致動技術。
該閥機構可藉由沿著一軸的線性移動的該閥機構的一部分,而被致動。其他閥機構亦可使用。例如,該閥機構可藉由繞著一軸的轉動的該閥機構的一部分,而被致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3,該第二殼體21係緊配(fitted)裝入該第一管體11,而位於或靠近於該伸縮配置100的該第一遠離端111之處,且該第二殼體21係具有一貫孔211,該貫孔211係沿著一致動軸(A)延伸且具有一內周面212,該內周面212係具有一定義該內部乾燥空間210的第一尺寸部段213,以及一小於該第一尺寸部段213的第二尺寸部段214,以便在該貫孔211內的該第一尺寸部段213及該第二尺寸部段214之間,形成一頸部分215。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尺寸部段213係形成有一雌螺紋部216,且該第一殼體30係具有一形成有該外輪廓301的外周面302,該外輪廓301包括一構造成可被帶至與該雌螺紋部216螺合的雄螺紋部303,從而允許該控制機構3於該內部乾燥空間210內可移除地耦接至該閥機構2。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3及6,該第二殼體21的一外周面218可具有一第一表面部2181及一第二表面部2182,該第二表面部2182具有一外螺紋區2183,其構造成被帶至與該第一管體11的一內表面上的一內螺紋區112螺合,此時,該第一表面部2181係設置於該第一管體11之外。該第一表面部2181可具有複數個凹陷部2184,其等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
如圖3所示,一密封件(S),例如一O型環或一墊片,可設置於該第二殼體21及該第一管體11之間。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3所示,該閥機構2係包括一閥套22、一閥座23、一桿元件24、一偏壓元件25、一閥元件26。更多或更少的構件可用來形成該閥機構2。
如所示,該閥套22可具有一連接至該第二尺寸部段214的第一套端部段221,以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套端部段221的第二套端部段222。該閥套22係於其內定義了一導溝(guideway)223及一流體腔室224,該導溝223及該流體腔室224係分別靠近及遠離該第一遠離端111。該流體腔室224係構造成具有一大於該導溝223的尺寸,以便定義出一於該導溝223及該流體腔室224之間的阻擋肩部225。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3所示,該第一套端部段221係具有一雄螺紋部226,而該第二尺寸部段214係具有一構造成與該雄螺紋部226螺合的雌螺紋部217。亦可使用用於一閥套的其他構形。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閥座23係包括一安裝體231,該安裝體231具有一沿著該致動軸(A)延伸的通孔230,且構造成固設於該第一管體11之內,以便將該第一腔室201分隔成分別靠近及遠離該第一遠離端111的一第一子室203及一第二子室204。於此實施態樣中,該閥座23又包括一管狀桿232,其由該安裝體231延伸而終止於一端面233,該端面233係具有一定義一孔口235的內座緣234,該孔口235係沿著該致動軸(A)延伸且對準該通孔230。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3及圖4,一密封件S1,例如一O型環或一墊片,可設置於該安裝體231及該第一管體11之間。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4及圖5,該安裝體231係具有相對於該阻擋肩部225的一靠近面2311及一遠離面2312。該靠近面2311及該遠離面2312之每一者係具有一中央部2313及一環繞該中央部2313的環繞部2314。該環繞部2314係具有一內環區2315及一外環區2316。該管狀桿232可包括一管狀部分2321及一蓋部分2322。該管狀部分2321係由該靠近面2311的該中央部2313延伸而終止於一管端部2323,且具有一外螺紋面2324。該蓋部分2322係具有一蓋端部2325及一管狀部2326。該蓋端部2325係具有該端面233,該端面233具有由該內座緣234所定義的該孔口235。該管狀部2326係由該蓋端部2325的一周圍延伸而終止於一端緣2327,且該管狀部2326係具有一構造成被帶至與該外螺紋面2324螺合的內螺紋面2328,以便允許該蓋端部2325以一預定間隙(C)與該管端部2323間隔開來,而用於當該流體阻尼器13於該閉鎖位置之時,讓一密封件S2,例如,一O型環或一墊片,來提供該閥元件26的一外環繞面261與該管狀桿232之一內周面2320之間的密封。於此時,該端緣2327及該靠近面2311被帶向相互靠近,來作為兩個相面對的夾持面。亦可使用用於一閥座的其他構形。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桿元件24係設置於該導溝223內,且延伸進入該流體腔室224而具有一增大端部段241。該桿元件24又延伸通過該頸部分215而終止於一致動面242,該致動面242係構造成被該控制機構3致動,而沿著該致動軸(A)由一第一位置(圖3及圖4)移動到一第二位置(圖5)。當該致動面242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增大端部段241係與該阻擋肩部225抵靠接合。當該致動面242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增大端部段241係與該阻擋肩部225脫離。如顯示於圖3,於此實施態樣中,該桿元件24的一上端243是增大的且具有該致動面242。亦可使用用於一桿元件的其他構形。
該偏壓元件25係設置用以將該桿元件24偏壓至該第一位置。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3所示,該偏壓元件25係一螺旋彈簧(coil spring),該螺旋彈簧係套設於該桿元件24且設置於該桿元件24之該增大上端243及該第一套端部段221之間。亦可使用用於一偏壓元件的其他構形。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閥元係26係與該增大端部段241相關聯,且構造成沿著該致動軸(A)被移動,使得當該致動面242於該第一位置(圖3及圖4)與該第二位置(圖5)之其中一者並對應於該流體阻尼器13的該閉鎖位置之時,該閥元件26係設置用以限制該液壓流體通過該通孔230的流動,且使得當該致動面242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另一者並對應於該流體阻尼器13的該開啟位置之時,該閥元件26係設置來允許該液壓流體通過該通孔230的流動。亦可使用用於一閥元件的其他構形。
於圖式的實施態樣中,該閥元件26係設置於該流體腔室224之內,且構造成隨著該桿元件24移動,使得一旦該致動面242由該第一位置(圖3及圖4)被移動至該第二位置(圖5),該閥元件26係被移動至與該內座緣234接合,以限制該液壓流體通過該孔口235的流動。如顯示於圖3至圖5,該閥元件26係形成於該增大端部段241,並由該增大端部段241向下延伸。當該致動面242被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圖5)之時,該閥元件26係與該內座緣234密封接合,以阻止該液壓流體通過該孔口235的流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3所示,該閥機構2又包括一密封件27,該密封件27設置於該桿元件24及該閥套23之間,以將該第二或乾燥腔室202與該液壓流體隔離。該密封件27係形成作為一環形撓性密封結構(annular compliant sealing structure)。於一實施態樣中,例如圖3所示,該環形撓性密封結構27係一環繞設置於該桿元件24的O型環。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4及圖5,一吹洩(blow-off)機構20可用來釋放:當該流體阻尼器13於該閉鎖位置時,該懸吊系統1的超量壓力。該吹洩機構20可具有一第一單向閥單元28及一第二單向閥單元29。
參照圖3至圖5,顯示的是,該第一單向閥單元28可包括一形成於該靠近面2311之該內環區2315內的第一連通口281、一由該第一連通口281延伸至該遠離面2312之該內環區2315的流道282、以及一第一止逆墊片(first check shim)283,該第一止逆墊片283具有一內緣2831,該內緣2831係構造成被夾設於該端緣2327及該安裝體231的該靠近面2311的該兩個相面對的夾持面之間。該第一止逆墊片283係構造成與該第一連通口281耦接,以允許該液壓流體透過該流道282及該第一連通口281而由該第二子室204進入該第一子室203的一單向流動。該第一單向閥單元28可包括一或多個該等第一連通口281及對應的流道282,且該第一止逆墊片283可以是環形的型式。
該第二單向閥單元29可包括一形成於該遠離面2312之該外環區2316內的第二連通口291、一由第二連通口291延伸至該靠近面2311之該外環區2316的反向流道292、以及一第二止逆墊片(second check shim)293,該第二止逆墊片293係被一偏壓元件294偏壓,而將該第二連通口291予以流體密封,以允許該液壓流體透過該反向流道292及該第二連通口291而由該第一子室203進入該第二子室204的一單向流動。如顯示於圖4,一管狀座295係安置於該內及外環區2315、2316之間的該遠離面2312之上,且具有一環狀凸緣端296,該環狀凸緣端296係與該遠離面2312的該外環區2315間隔分離,以允許該偏壓元件294,例如一螺旋彈簧,套設於該管狀座295上且設置於該環狀凸緣端296與該第二止逆墊片293之間,從而偏壓該第二止逆墊片293而將該第二連通口291予以流體密封。該第二單向閥單元29可包括一或多個該等第二連通口291及對應的反向流道292,且該第二止逆墊片293可以是環形的型式。亦可使用用於一吹洩機構的其他構形。
參照圖7至圖9,可以觀察到的是,在顯示的實施態樣中,該控制機構3的該第一殼體30係管狀,且具有一延伸通過該第一殼體30的一第一端面304及一第二端面305的通過孔(passing hole)300,該第一端面304及該第二端面305分別遠離及靠近圖3所示的該閥套22。此外,該第一殼體30係具有一定義該通過孔300的朝內周面306。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式說明於圖7,該控制機構3又包括一致動元件400、一被致動元件600、及一凸輪單元800。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致動元件400係可移動地安置於該通過孔300之內,且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端面304之外的操作端部段41、及一相反於該操作端部段41的致動端部段42。
該被致動元件600係設置於該通過孔300之內,且具有一第一端部61及一第二端部62,該第二端部62係構造成用以抵靠圖3所示的該致動面242。如圖8及圖9所示,該第二端部62可具有一構造成與圖3所示的該桿元件24之該致動面242接合的輸出面621。
該凸輪單元800係可設置於該致動端部段42及該第一端部61之間,使得響應於該致動元件400的移動,該被致動元件600係被允許驅動,對抗顯示於圖3的該偏壓元件25的一偏壓力,沿著該致動軸(A)由一未被致動位置(圖8)移動至一被致動位置(圖9),該未被致動位置係對應於該第一位置(圖3及圖4),該被致動位置係對應於該第二位置(圖5)。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致動元件400係可轉動地安置於該通過孔300之內,此轉動是繞著該致動軸(A)而在一鎖住位置(圖9)及一解鎖位置(圖8)之間轉動,該鎖住位置及該解鎖位置分別對應該第二位置(圖5)及該第一位置(圖3及圖4)。
此外,如顯示於圖7,該致動端部段42可具有一外環繞面421,且該第一端部61係管狀且具有一環繞該外環繞面421的內環繞面611。
再者,於圖7至圖9所示的一實施態樣中,該凸輪單元800係包括一外螺旋凸輪面81、一內螺旋從動面82、一花鍵元件(spline member)83、一栓槽溝(spline groove)84、及一固持凹部85。
該外螺旋凸輪面81係形成於該外環繞面421之上。該內螺旋從動面82係形成於該內環繞面611上,以與該外螺旋凸輪面81相配合。
該花鍵元件83係設置於該被致動元件600之上,以限制該被致動元件600相對於該第一殼體30之旋轉,以便響應於該致動元件400的角度移動,而允許該被致動元件600的軸向移動。
該栓槽溝84係形成於該第一殼體30之該朝內周面306上,相對於該第一端面304的一遠離部306A之內,以引導該花鍵元件83,且該栓槽溝84係於該致動軸(A)的一方向上,延伸遠離該第一端面304而終止於一端部841。
該固持凹部85係由該栓槽溝84的該端部841延伸於一圓周方向,且該固持凹部85係構造成,當被致動元件600被移動至該被致動位置(圖9)之時,允許該花鍵元件83的一鍵831繞著該致動軸(A)被轉動且被固持於該固持凹部85。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7至圖9,兩個該等花鍵元件83係形成於該被致動元件600上,且徑向相反地由該被致動元件600延伸。兩個該等栓槽溝84及兩個該固持凹部85係對應提供。可使用較多或較少的花鍵元件。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7至圖9,該控制機構3又包括一耦接至該操作端部段41的致動旋鈕32,以允許該致動元件400隨著該致動旋鈕32一起繞著該致動軸(A)轉動於該鎖住位置(圖9)及該解鎖位置(圖8)之間。換言之,該致動元件400可藉由該致動旋鈕32繞著該致動軸(A)的轉動而被致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7至圖9,該致動旋鈕32可透過一固定件321(例如一螺旋型固定件)而被緊固至該操作端部段41。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3及圖7至圖9,一密封件S3,例如一O型環或一墊片,可設置於該第一殼體30及該第二殼體21之間。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7至圖9,一密封件S4,例如一O型環或一墊片,可設置於該第一殼體30及該致動元件400的一居中部段43之間,該居中部段43係於該操作端部段41及該致動端部段42之間。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7至圖9,相對於該第一端面304,該第一殼體30之該朝內周面306之一靠近部306B係形成有一用於容置一彈簧軸承(spring bearing)44的環形溝306C,該彈簧軸承44係提供一用於該居中部段43的軸承面,以讓該居中部段43於該彈簧軸承44上進行角度移動。
圖10至圖12係顯示根據本揭示的第二實施態樣之一懸吊系統1之一控制機構3。該第二實施態樣係類似於第一實施態樣,除了在第二實施態樣中,該控制機構3包括了一纜線附接部件45,以及該致動元件400係藉由一控制纜線35的移動而被致動,且是可遠端控制的。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10至圖12,該纜線附接部件45可具有一環形安裝部段451及一引導部段452,該引導部段452具有一供該控制纜線35通過的通孔457。
該環形安裝部段451係設置為環繞顯示於圖3及6的該第二殼體21的該第一表面部2181,且該環形安裝部段451可透過一固定件453(例如一螺旋型固定件)而被緊固至該第一表面部2181。如顯示於圖10,該環形安裝部段451可具有一形成有一雌螺紋部454的徑向延伸通孔450,且該固定件453具有一桿體458,該桿體458係縱向延伸而終止於一接合端455且該桿體458形成有一雄螺紋部456,該雄螺紋部456係構造成,一旦該雄螺紋部456被帶至與該雌螺紋部454螺合,該固定件453的該接合端455被帶至與圖3及圖6所示的該等凹陷部2184之一對應者摩擦接合。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0至圖12所示,該控制機構3又包括一轂單元33、一例如為一彈簧的偏壓元件34,及該控制纜線35。
該轂單元33係耦接至該操作端部段41,以允許該致動元件400及該轂單元33的共同旋轉。
該偏壓元件34係具有分別連接至該致動元件400及該第一殼體30的兩端341,以便將該致動元件400偏壓至該解鎖位置(見圖8)。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10至圖12,該控制纜線35係具有一致動纜線端351及一相反於該致動纜線端351的連接端部段352,該連接端部段352係連接至該轂單元33,使得當該致動纜線端351被致動時(例如,該致動纜線端351被拉動或以其他方式移動),該致動元件400係對抗該偏壓元件34的一偏壓力,隨著該轂單元33由該解鎖位置(圖8)轉動至該鎖住位置(圖9)。該致動纜線端351可耦接至一致動桿(未顯示)並藉由該致動桿而被致動,該致動桿可安置於該自行車10的一把手或任何適當位置。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10至圖12,該操作端部段41係形成有一沿著該致動軸(A)延伸的雌螺紋孔411。該轂單元33係包括一環形蓋36、一轂元件37、一引導件38、一第一鍵槽件(first splined member) 331、一第二鍵槽件(second splined member)332,及一固定元件39。
該轂元件37係具有一轂體371及一凸緣體374。該轂體371可套設於該操作端部段41上,且設置於該環形蓋36及該致動元件400之間。相對於該環形蓋36,該轂體371的一外周面370具有一靠近緣部372及一遠離緣部373。該凸緣體374係由該遠離緣部373延伸於複數個徑方向上。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11及圖12,該引導件38係由該環形蓋36延伸朝向該凸緣體374,且延伸於一繞著該致動軸(A)的圓周方向。該引導件38係具有一面向該靠近緣部372的內表面381,以定義一用以容置該控制纜線35的該連接端部段352的收容溝380。
該第一鍵槽件331係設置於該環形蓋36及該轂體371之間,以允許該環形蓋36及該轂元件37的共同旋轉。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鍵槽件331係包括形成於該環形蓋36的複數個第一雄鍵部分(first male splined portions)333(圖11),及形成於該轂體371的複數個第一雌槽部分(first female splined portions)334(圖10),該等第一雌槽部分334係構造成分別與該等第一雄鍵部分333鍵槽接合。
該第二鍵槽件332係設置於該轂體371及該操作端部段41之間,以允許該轂元件37及該致動元件400的共同旋轉。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二鍵槽件332係包括形成於該操作端部段41的複數個第二雄鍵部分(second male splined portions)335(圖10),及形成於該轂體371的複數個第二雌槽部分(second female splined portions)336(圖10及圖11),該等第二雌槽部分336係構造成分別與該等第二雄鍵部分335鍵槽接合。
該固定元件39可具有一增大頭部391及一具有一雄螺紋部分393的桿體392,該雄螺紋部分393係構造成與該雌螺紋孔411螺合,以迫使該增大頭部391與該環形蓋36抵靠接合,從而將該控制纜線35的該連接端部段352帶至與該靠近緣部372摩擦接合。因為該連接端部段352與該靠近緣部372摩擦接合,響應於該致動纜線端351的致動或拉力,該轂元件37係被驅動而繞著該致動軸(A)轉動,從而將該致動元件400及該被致動元件600分別移動至該鎖住位置及該被致動位置(圖9)。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10至圖12,相對於該第一端面304,該第一殼體30的該朝內周面306的一遠離部306A係形成有一用於容置一開口固持環46的環形溝306D,該開口固持環46係用以固持該偏壓元件34於該通過孔300之內部。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10至圖12,一墊圈47,其具有一小於該偏壓元件34及該開口固持環46的內徑及具有一大於該偏壓元件34之外徑,係可置於該偏壓元件34及該固持弧件46之間,以防止該偏壓元件34的掉落。
圖13至圖16係顯示根據本揭示的第三實施態樣之一懸吊系統1之一控制機構3。該第三實施態樣係類似於第一實施態樣,除了在第三實施態樣中,一致動元件500係藉由按壓一按鈕而被致動。
於此實施態樣中,該控制機構3係包括一第一殼體31、該致動元件500、一被致動元件700,及一凸輪單元900。
該第一殼體31係類似於第一及第二實施態樣中的該第一殼體30,且具有一形成有一外輪廓301的外周面302,該外輪廓301包括一雄螺紋部303,以便被帶至與圖6所示的該雌螺紋部216螺合。該第一殼體31亦具有一朝內周面310,該朝內周面310係延伸通過該第一殼體31的一第一端面304及一第二端面305且該朝內周面310係定義一通過孔300。該朝內周面310係包括一第一尺寸部314及一大於該第一尺寸部314的第二尺寸部315,以形成一內環肩部316。
該致動元件500係可移動地安置於該通過孔300之內。該致動元件亦可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端面304之外的操作端部段51,及/或一致動端部段52。於一實施態樣中,該致動端部段52係設置在該致動元件之與該操作端部段51相反的一端上。
該被致動元件700係設置於該通過孔300內,且具有一第一端部71及一第二端部72,該第二端部72係構造成用以抵靠圖3所示的該致動面242。如圖14、圖16及圖17所示,該第二端部72可具有一構造成與圖3所示的該桿元件24之該致動面242接合的輸出面721。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3至圖17所示,按鈕機構是一基於凸輪的機構。於其他實施態樣中,亦可使用其他型式的鈕機構(button mechanisms)。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3至圖17所示,該凸輪單元900係設置於該致動端部段52及該第一端部71之間,使得響應於該致動元件500的移動,該被致動元件700係被允許驅動,對抗該偏壓元件25的一偏壓力,沿著該致動軸(A)由一未被致動位置(圖14及圖16)移動至一被致動位置(圖17),該未被致動位置係對應於該第一位置(圖3及圖4),該被致動位置係對應於該第二位置(圖5)。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致動元件500係具有一構造成被該第一殼體31的該朝內周面310引導的外周部50,以便允許該被致動元件700可沿著該致動軸(A)軸向移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5所示,該第一殼體31的該朝內周面310係具有複數個定位部311,其等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該等定位部311之每一者係具有一前導非固持區312及一尾隨固持區313,該前導非固持區312及該尾隨固持區313係分別靠近及遠離該第一端面304。
該凸輪單元900係包括複數個凸輪部91及複數個從動元件92。
如圖13及圖14所示,該等凸輪部91係形成於該致動元件500之該致動端部段52的一端面521上,且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3至圖17所示,該等從動元件92係由該被致動元件700的一外周面70徑向延伸,且以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該等從動元件92之每一者係具有一構造成與該等凸輪部91之一對應者耦接的從動部921,使得響應於該致動元件500的一軸向移動,該被致動元件700係於角度上前進一預定距離,以將該從動部921予以位移至該前導非固持區312及該尾隨固持區313之一選定者,從而允許該被致動元件700被固持於該未被致動位置(圖16)及該被致動位置(圖17)之一對應者。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3、圖16及圖17所示,該被致動元件700係管狀且具有一內肩面701,該控制機構3可又包括一柄桿元件55,該柄桿元件55係沿著該致動軸(A)延伸且具有一柄桿體551及一增大端552。在組裝時,該柄桿元件55可由該第二端部72側被導入該被致動元件700,以便允許該柄桿體551被迫使與該致動元件500的一內周部502緊密摩擦接合。因此,響應於該致動元件500的該軸向移動,該被致動元件700可被維持在相對於該柄桿元件55而繞著該致動軸(A)轉動。於此情況下,該內肩面701可與該增大端552部分摩擦接合。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3、圖16及圖17所示,該被致動元件700之該第一端部71係具有一外環繞面710。一致動端部段52係管狀且具有一環繞該第一端部71的該外環繞面710之內環繞面522,以穩定該被致動元件700相對於該致動元件500的角度移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致動元件500的該外周部50係形成有複數個鍵501,該等鍵501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該第一尺寸部314係形成有複數個鍵槽317及複數個凹部318。
該等鍵槽317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該等鍵槽317之每一者係由該內環肩部316延伸於該致動軸(A)的一方向,朝向該第一端面304,使得當該致動元件500沿著該致動軸(A)被移動時,允許該等鍵501分別被該等鍵槽317所引導。該前導非固持區312係設置於該等鍵槽317之一對應者。
該等凹部318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而與該等鍵槽317交替設置。該等凹部318之每一者係由該內環肩部316延伸而終止於各自的該尾隨固持區313,且該等凹部318之每一者係構造成允許各自的該從動部921與各自的該尾隨固持區313抵靠接合,從而固持該被致動元件700於該被致動位置(圖17)。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被致動元件700係具有一外環凸緣73,構造成使得當該被致動元件700被移動朝向該未被致動位置(圖16)之時,該外環凸緣73係被帶至與該內環肩部316抵靠接合,以便允許從動部921允許被定位於該前導非固持區312。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3、圖16及圖17所示,一密封件S5,例如一O型環或一墊片,可設置於該第一殼體31及該致動元件500之間。
於此實施態樣中,該控制機構3又包括一耦接至該操作端部段51的按鈕53,以迫使該致動元件500的一軸向移動,從而將該被致動元件700移動至該未被致動位置(圖16)及該被致動位置(圖17)之一選定者。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圖13、圖16及圖17所示,該控制機構3可又包括一環形引導元件54,其具有延伸環繞該致動軸(A)的一內環繞面540,以及一相反於該內環繞面540的外環繞面541。該內環繞面540係形成有複數個被引導溝542,以及複數個突起543,該等被引導溝542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A),該等突起543係與該等被引導溝542交替設置。在將該環形引導元件54組裝至該第二殼體21時,該等被引導溝542係被顯示於圖6的該第二殼體21的該第一表面部2181的輪廓引導,以便確保該等突起543之每一者與該等凹陷部2184之一對應者之間的正鎖定接合(positive lock engagement)。該外環繞面541係可具有一環形凸緣544,其構造用以引導該按鈕53之一軸向移動,以便穩定該按鈕53之移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如顯示於圖13、圖14、圖16及圖17,相對於該第二端面305,該第一殼體31的該第二尺寸部315的一靠近區315A係形成有一用於容置一開口固持環56的環形溝315B,該開口固持環56係用以防止該致動元件500及該被致動元件700的掉落。
在上面的敘述中,為了提供實施態樣的完整理解,已經提出了用於解釋目的之許多具體細節。 然而,對於熟習此技者很顯然的是,一個或其他複數個實施態樣中可以在不具有某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來實施。應亦可理解的是,在整個說明書中對於「一個實施態樣」、「一實施態樣」、具有序號的指示的實施態樣等等的引用意味著特定的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被包括在本揭示的實施內。 又應該理解的是,出於簡化本揭示及幫助理解各種發明觀點之目的,在說明書中,許多的特徵有時會集結在單個實施態樣、圖式或其敘述之中。
雖然本揭示已經以示例性實施態樣來敘述,但是應該理解的是,本揭示不限於所揭示的實施態樣,而是旨在涵蓋包括在最廣泛的解釋的精神及範圍內的各種配置,以涵蓋所有此類變型及等效的配置。
1‧‧‧懸吊系統2‧‧‧閥機構3‧‧‧控制機構10‧‧‧自行車11‧‧‧第一管體12‧‧‧第二管體13‧‧‧流體阻尼器14‧‧‧舵管15‧‧‧肩蓋16‧‧‧輪軸17‧‧‧車輪接合部件20‧‧‧吹洩機構21‧‧‧第二殼體22‧‧‧閥套23‧‧‧閥座24‧‧‧桿元件25、294、34‧‧‧偏壓元件26‧‧‧閥元件27‧‧‧密封件、環形撓性密封結構28‧‧‧第一單向閥單元29‧‧‧第二單向閥單元30、31‧‧‧第一殼體32‧‧‧致動旋鈕33‧‧‧轂單元35‧‧‧控制纜線36‧‧‧環形蓋37‧‧‧轂元件38‧‧‧引導件39‧‧‧固定元件41、51‧‧‧操作端部段42、52‧‧‧致動端部段43‧‧‧居中部段44‧‧‧彈簧軸承45‧‧‧纜線附接部件46‧‧‧開口固持環、固持弧件50‧‧‧外周部53‧‧‧按鈕54‧‧‧環形引導元件55‧‧‧柄桿元件56‧‧‧開口固持環61、71‧‧‧第一端部62、72‧‧‧第二端部73‧‧‧外環凸緣81‧‧‧外螺旋凸輪面82‧‧‧內螺旋從動面83‧‧‧花鍵元件84‧‧‧栓槽溝85‧‧‧固持凹部91‧‧‧凸輪部92‧‧‧從動元件100‧‧‧伸縮配置101‧‧‧內部空間110、120‧‧‧內壁111‧‧‧第一端、第一遠離端112‧‧‧內螺紋區121‧‧‧第二端、第二遠離端201‧‧‧第一腔室202‧‧‧第二腔室203‧‧‧第一子室204‧‧‧第二子室210‧‧‧內部乾燥空間211‧‧‧貫孔212、2320‧‧‧內周面213‧‧‧第一尺寸部段214‧‧‧第二尺寸部段215‧‧‧頸部分216、217、454‧‧‧雌螺紋部218、302、370、70‧‧‧外周面221‧‧‧第一套端部段222‧‧‧第二套端部段223‧‧‧導溝224‧‧‧流體腔室225‧‧‧阻擋肩部226、303、456‧‧‧雄螺紋部230、457‧‧‧通孔231‧‧‧安裝體232‧‧‧管狀桿233、521‧‧‧端面234‧‧‧內座緣235‧‧‧孔口241‧‧‧增大端部段242‧‧‧致動面243‧‧‧上端261、421、541、710‧‧‧外環繞面281‧‧‧第一連通口282‧‧‧流道283‧‧‧第一止逆墊片291‧‧‧第二連通口292‧‧‧反向流道293‧‧‧第二止逆墊片295‧‧‧管狀座296‧‧‧環狀凸緣端300‧‧‧通過孔301‧‧‧外輪廓304‧‧‧第一端面305‧‧‧第二端面306、310‧‧‧朝內周面306A‧‧‧遠離部306B‧‧‧靠近部306C、306D、315B‧‧‧環形溝311‧‧‧定位部312‧‧‧前導非固持區313‧‧‧尾隨固持區314‧‧‧第一尺寸部314A‧‧‧靠近區315‧‧‧第二尺寸部316‧‧‧內環肩部317‧‧‧鍵槽318‧‧‧凹部321、453‧‧‧固定件331‧‧‧第一鍵槽件332‧‧‧第二鍵槽件333‧‧‧第一雄鍵部分334‧‧‧第一雌槽部分335‧‧‧第二雄鍵部分336‧‧‧第二雌槽部分341‧‧‧端351‧‧‧致動纜線端352‧‧‧連接端部段371‧‧‧轂體372‧‧‧靠近緣部373‧‧‧遠離緣部374‧‧‧凸緣體380‧‧‧收容溝381‧‧‧內表面391‧‧‧增大頭部392‧‧‧桿體393‧‧‧雄螺紋部分400、500‧‧‧致動元件411‧‧‧雌螺紋孔450‧‧‧徑向延伸通孔451‧‧‧環形安裝部段452‧‧‧引導部段455‧‧‧接合端458‧‧‧桿體501、831‧‧‧鍵502‧‧‧內周部522、540、611‧‧‧內環繞面542‧‧‧被引導溝543‧‧‧突起544‧‧‧環形凸緣551‧‧‧柄桿體552‧‧‧增大端600、700‧‧‧被致動元件621、721‧‧‧輸出面701‧‧‧內肩面800、900‧‧‧凸輪單元841‧‧‧端部921‧‧‧從動部2181‧‧‧第一表面部2182‧‧‧第二表面部2183‧‧‧外螺紋區2184‧‧‧凹陷部2311‧‧‧靠近面2312‧‧‧遠離面2313‧‧‧中央部2314‧‧‧環繞部2315‧‧‧內環區2316‧‧‧外環區2321‧‧‧管狀部分2322‧‧‧蓋部分2323‧‧‧管端部2324‧‧‧外螺紋面2325‧‧‧蓋端部2326‧‧‧管狀部2327‧‧‧端緣2328‧‧‧內螺紋面2831‧‧‧內緣A‧‧‧致動軸C‧‧‧預定間隙S、S1、S2、S3、S4、S5‧‧‧密封件
本揭示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參考附隨圖式,於下述實施態樣的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係一自行車的一側視圖; 圖2係依據本揭示的一自行車吊懸系統的一截面圖; 圖3係圖2之一局部放大圖,其中省略了一控制機構; 圖4係圖3之一局部放大圖; 圖5係類似於圖4,但顯示了一閥元件與一閥座密封接合; 圖6係依據本揭示之一第一實施態樣之一懸吊系統的一流體阻尼器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7係依據本揭示之該第一實施態樣之該懸吊系統的一控制機構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8(a)係圖7之該控制機構之一組合狀態的一底視圖; 圖8(b)係圖7之該控制機構之該組合狀態的一截面圖; 圖9(a)及圖9(b)係分別類似於圖8(a)及圖8(b),但顯示了容置於固持槽的花鍵元件; 圖10係依據本揭示之一第二實施態樣的一懸吊系統的一控制機構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11係類似於圖10,但顯示了由一底側觀察到的該控制機構; 圖12係圖10之該控制機構之一組合狀態的一截面圖; 圖13係依據本揭示之一第三實施態樣的一懸吊系統的一控制機構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14係圖13之該控制機構之一致動元件、一被致動元件、及一凸輪單元的一側視圖; 圖15係圖13之該控制機構的一第一殼體的一底視立體圖; 圖16係圖13之該控制機構的一組合狀態的一截面圖,用以顯示於一未被致動位置的一被致動元件;以及 圖17係圖13之該控制機構的該組合狀態的一不同截面圖,用以顯示於一被致動位置的該被致動元件。
1‧‧‧懸吊系統
2‧‧‧閥機構
3‧‧‧控制機構
11‧‧‧第一管體
12‧‧‧第二管體
13‧‧‧流體阻尼器
14‧‧‧舵管
15‧‧‧肩蓋
100‧‧‧伸縮配置
101‧‧‧內部空間
110‧‧‧內壁
111‧‧‧第一端、第一遠離端
120‧‧‧內壁
121‧‧‧第二端、第二遠離端

Claims (18)

  1. 一種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該懸吊系統包含:一具有一第一端的第一管體及一具有一第二端的第二管體,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係構造成一伸縮配置,該伸縮配置係具有作為該伸縮配置的一第一遠離端的該第一端,以及形成該伸縮配置的一第二遠離端的該第二端,該伸縮配置係具有一由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之內壁所界定的內部空間;以及一流體阻尼器,其設置於該內部空間之內,且具有用於不同阻尼特性的複數個操作狀態,該流體阻尼器係構造用於該等操作狀態,以減緩該第一管體相對於該第二管體之移動,該流體阻尼器包括一閥機構,其構造成用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之該等操作狀態,並且將該第一管體的內部區分成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該第一腔室對於該流體阻尼器之液壓流體是開放的,該第二腔室係與該液壓流體隔離,且包括一由一第二殼體所形成的內部乾燥空間,及一控制機構,其構成用以操作該閥機構,以改變該流體阻尼器之該等操作狀態,且該控制機構係包括一具有一外輪廓的第一殼體,該外輪廓係構造成,於該內部乾燥空間之內可移除地耦接至該閥機構。
  2. 如請求項1之懸吊系統,其中該第二殼體 係緊配裝入該第一管體,而位於或靠近於該伸縮配置的該第一遠離端之處,且該第二殼體係具有一貫孔,該貫孔係沿著一致動軸延伸且具有一內周面,該內周面係具有一定義該內部乾燥空間的第一尺寸部段,以及一小於該第一尺寸部段的第二尺寸部段,以便在該貫孔內的該第一尺寸部段及該第二尺寸部段之間,形成一頸部分,該閥機構包括一閥套,其具有一連接至該第二尺寸部段的第一套端部段,以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套端部段的第二套端部段,該閥套係於其內定義了一導溝及一流體腔室,該導溝及該流體腔室係分別靠近及遠離該第一遠離端,該流體腔室係構造成具有一大於該導溝的尺寸,以便定義出一於該導溝及該流體腔室之間的阻擋肩部,一閥座,其定義一通孔,一桿元件,其設置於該導溝內,且延伸進入該流體腔室而具有一增大端部段,該桿元件又延伸通過該頸部分而終止於一致動面,該致動面係構造成被該控制機構所致動,而沿著該致動軸由一第一位置移動到一第二位置,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增大端部段係與該阻擋肩部抵靠接合,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增大端部段係與該阻擋肩部脫離,一偏壓元件,其設置用以將該桿元件偏壓至該第一位置,以及一閥元件,其與該增大端部段相關聯,且構造成沿著該致動軸被移動,使得當該致動面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其中一者之時,該閥元件係設置用以限制該液壓流 體通過該通孔的流動,且使得當該致動面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另一者之時,該閥元件係設置來允許該液壓流體通過該通孔的流動。
  3. 如請求項2之懸吊系統,其中該閥座係包括一安裝體,該安裝體具有沿著該致動軸延伸的該通孔且構造成固設於該第一管體之內,以將該第一腔室分隔成,分別靠近及遠離該第一遠離端的一第一子室及一第二子室。
  4. 如請求項3之懸吊系統,其中:該閥座又包括一管狀桿,其由該安裝體延伸而終止於一端面,該端面係具有一定義一孔口的內座緣,該孔口係沿著該致動軸延伸而對準該通孔;以及該閥元件係設置於該流體腔室之內,且構造成隨著該桿元件移動,使得一旦該致動面由該第一位置被移動至該第二位置,該閥元件係被移動至與該內座緣接合,以限制該液壓流體通過該孔口的流動。
  5. 如請求項2之懸吊系統,其中,該閥機構又包括一密封件,該密封件設置於該桿元件及該閥套之間,以將該第二腔室與該液壓流體隔離。
  6. 如請求項5之懸吊系統,其中,該密封件係形成作為一環形撓性密封結構。
  7. 如請求項6之懸吊系統,其中,該環形撓性密封結構係一環繞設置於該桿元件的O型環。
  8. 如請求項2之懸吊系統,其中,該第一尺 寸部段係形成有一雌螺紋部,且該第一殼體係具有一形成有該外輪廓的外周面,該外輪廓包括一構造成可被帶至與該雌螺紋部螺合的雄螺紋部。
  9. 如請求項2之懸吊系統,其中,該第一殼體係管狀,且具有一延伸通過該第一殼體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的通過孔,該第一端面及該第二端面分別遠離及靠近該閥套,該控制機構又包括一致動元件,其係可移動地安置於該通過孔之內,且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端面之外的操作端部段、以及一相反於該操作端部段的致動端部段,一被致動元件,其設置於該通過孔之內,且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二端部係構造成用以抵靠該致動面,以及一凸輪單元,其設置於該致動端部段及該第一端部之間,使得響應於該致動元件的移動,該被致動元件係被允許驅動,對抗該偏壓元件的一偏壓力,沿著該致動軸由一未被致動位置移動至一被致動位置,該未被致動位置係對應於該第一位置,該被致動位置係對應於該第二位置。
  10. 如請求項9之懸吊系統,其中:該致動元件係可轉動地安置於該通過孔之內,此轉動是繞著該致動軸而在一鎖住位置及一解鎖位置之間轉動,該鎖住位置及該解鎖位置分別對應該第二位置及該第一位置;該致動端部段可具有一外環繞面,且該第一端部係管 狀且具有一環繞該外環繞面的內環繞面;以及該凸輪單元係包括一外螺旋凸輪面,其形成於該外環繞面之上,一內螺旋從動面,其形成於該內環繞面之上,以與該外螺旋凸輪面相配合,以及一花鍵元件,其設置於該被致動元件之上,以限制該被致動元件相對於該第一殼體之旋轉,以便響應於該致動元件的角度移動,而允許該被致動元件的軸向移動。
  11. 如請求項10之懸吊系統,其中,該第一殼體係具有一定義該通過孔的朝內周面,且該凸輪單元又包括一栓槽溝,其形成於該第一殼體之該朝內周面之中,以引導該花鍵元件,且該栓槽溝係於該致動軸的一方向上,延伸遠離該第一端面而終止於一端部,以及一固持凹部,其由該栓槽溝的該端部延伸於一圓周方向,且該固持凹部係構造成,當被致動元件被移動至該被致動位置之時,允許該花鍵元件的一鍵繞著該致動軸被轉動而被固持於該固持凹部。
  12. 如請求項10之懸吊系統,其中,該控制機構又包括一耦接至該操作端部段的致動旋鈕,以允許該致動元件隨著該致動旋鈕一起繞著該致動軸轉動。
  13. 如請求項10之懸吊系統,其中,該控制機構又包括 一轂單元,其耦接至該操作端部段,以允許該致動元件及該轂單元的共同旋轉,一偏壓元件,其具有分別連接至該致動元件及該第一殼體的兩端,以便將該致動元件偏壓至該解鎖位置,以及一控制纜線,其具有一致動纜線端及一相反於該致動纜線端的連接端部段,該連接端部段係連接至該轂單元,使得當該致動纜線端被致動時,該致動元件係對抗該偏壓元件的一偏壓力,隨著該轂單元由該解鎖位置轉動至該鎖住位置。
  14. 如請求項13之懸吊系統,其中,該操作端部段係形成有一沿著該致動軸延伸的雌螺紋孔,且該轂單元係包括一環形蓋,一轂元件,其具有一轂體,其套設於該操作端部段之上,且設置於該環形蓋及該致動元件之間,相對於該環形蓋,該轂體的一外周面係具有一靠近緣部及一遠離緣部,及一凸緣體,其由該遠離緣部徑向朝外延伸,一引導件,其由該環形蓋延伸朝向該凸緣體,且延伸於一繞著該致動軸的圓周方向,該引導件係具有一面向該靠近緣部的內表面,以定義一用以容置該控制纜線的該連接端部段的收容溝,一第一鍵槽件,其設置於該環形蓋及該轂體之間,以允許該環形蓋及該轂元件的共同旋轉, 一第二鍵槽件,其設置於該轂體及該操作端部段之間,以允許該轂元件及該致動元件的共同旋轉,以及一固定元件,其具有一增大頭部及一具有一雄螺紋部分的桿體,該雄螺紋部分係構造成與該雌螺紋孔螺合,以迫使該增大頭部與該環形蓋抵靠接合,從而將該控制纜線的該連接端部段帶至與該靠近緣部摩擦接合。
  15. 如請求項9之懸吊系統,其中:該第一殼體係具有一定義該通過孔的朝內周面,且該致動元件係具有一構造成被該第一殼體的該朝內周面引導的外周部,以便允許該被致動元件可沿著該致動軸軸向移動;該第一殼體的該朝內周面係具有複數個定位部,其等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該等定位部之每一者係具有一前導非固持區及一尾隨固持區,該前導非固持區及該尾隨固持區係分別靠近及遠離該第一端面;以及該凸輪單元係包括複數個凸輪部,其等係形成於該致動元件之該致動端部段的一端面上,且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以及複數個從動元件,其等係由該被致動元件的一外周面徑向延伸,且以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該等從動元件之每一者係具有一構造成與該等凸輪部之一對應者耦接的從動部,使得響應於該致動元件 的一軸向移動,該被致動元件係於角度上前進一預定距離,以將該從動部予以位移至該前導非固持區及該尾隨固持區之一選定者,從而允許該被致動元件被固持於該未被致動位置及該被致動位置之一對應者。
  16. 如請求項15之懸吊系統,其中,該被致動元件之該第一端部係具有一外環繞面,且該致動端部段係管狀且具有一環繞該第一端部的該外環繞面之內環繞面,以穩定該被致動元件相對於該致動元件的角度移動。
  17. 如請求項15之懸吊系統,其中:該第一殼體的該朝內周面係包括一第一尺寸部及一大於該第一尺寸部的第二尺寸部,以形成一內環肩部;該致動元件的該外周部係形成有複數個鍵,該等鍵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該第一尺寸部係形成有複數個鍵槽,其等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該等鍵槽之每一者係由該內環肩部延伸於該致動軸的一方向,朝向該第一端面,使得當該致動元件沿著該致動軸被移動時,允許該等鍵分別被該等鍵槽所引導,複數個凹部,其等係以角度上彼此錯開的方式圍繞該致動軸而與該等鍵槽交替設置,該等凹部之每一者係由該內環肩部延伸而終止於各自的該尾隨固持區,且該等凹部之每一者係構造成允許各自的該從動部與各自的該尾隨固持區抵靠接合,從而固持該被致 動元件於該被致動位置;該前導非固持區係設置於該等鍵槽之一對應者;以及該被致動元件係具有一外環凸緣,構造成使得當該被致動元件被移動朝向該未被致動位置之時,該外環凸緣係被帶至與該內環肩部抵靠接合,以便允許該從動部被定位於該前導非固持區。
  18. 如請求項15之懸吊系統,其中,該控制機構又包括一耦接至該操作端部段的按鈕,以迫使該致動元件的一軸向移動,從而將該被致動元件移動至該未被致動位置及該被致動位置之一選定者。
TW106146290A 2017-12-28 2017-12-28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TWI686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6290A TWI686323B (zh) 2017-12-28 2017-12-28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DE102018009939.4A DE102018009939A1 (de) 2017-12-28 2018-12-18 Federungssystem für ein Fahrra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6290A TWI686323B (zh) 2017-12-28 2017-12-28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0126A TW201930126A (zh) 2019-08-01
TWI686323B true TWI686323B (zh) 2020-03-01

Family

ID=66817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6290A TWI686323B (zh) 2017-12-28 2017-12-28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102018009939A1 (zh)
TW (1) TWI6863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5190B (zh) * 2022-07-06 2024-03-11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避震器結構及自行車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26460A (en) * 2003-11-19 2005-08-16 Sram Corp Lockout mechanism for a suspension system
TW201016537A (en) * 2008-09-05 2010-05-01 Sram Llc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TW201637704A (zh) * 2015-01-26 2016-11-01 碧然德有限公司 用於液體處理系統的閥、閥致動裝置、芯和適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0947B2 (en) 2008-07-31 2011-03-08 Shimano Inc.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26460A (en) * 2003-11-19 2005-08-16 Sram Corp Lockout mechanism for a suspension system
TW201016537A (en) * 2008-09-05 2010-05-01 Sram Llc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TW201637704A (zh) * 2015-01-26 2016-11-01 碧然德有限公司 用於液體處理系統的閥、閥致動裝置、芯和適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0126A (zh) 2019-08-01
DE102018009939A1 (de)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1283B (zh) 自行車懸吊系統
US11504830B2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a power tool
CN105190054B (zh) 流体压力缸
TWI686323B (zh)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US9388914B2 (en) Rotary switch type valve cap
US4949941A (en) Longitudinally controllable adjustment device
US5609078A (en) High-torsion ratchet mechanism assembly for a ratchet screwdriver
KR20110131930A (ko) 손쉬운 탈장착성을 갖는 휠캡
CN111332402B (zh)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TWI709698B (zh) 自行車煞車卡鉗
TWI744598B (zh)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TWI642583B (zh) 自行車座管總成
EP2995384B1 (en) Rotating handle switching shower head
TW201410516A (zh) 洩嘴套件
TWM573811U (zh) Inflatable joint for gas cylinders
ES2921706T3 (es) Dispositivo de suspensión
EP3291948B1 (en) Pneumatic power tool with an adjustable air flow limiting valve
TWI659806B (zh) 扭力套筒結構
CN103574123B (zh) 阀帽
TWM651242U (zh) 剎車總泵調整結構
TWM552072U (zh) 水龍頭快速接頭
US11572955B1 (en) Gas switching device
JP7356623B1 (ja) リアクッションユニット
US20230114042A1 (en) Bicycle shock absorbing device
TWM650600U (zh) 煞車總泵套筒替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