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2402B -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2402B
CN111332402B CN201811556219.4A CN201811556219A CN111332402B CN 111332402 B CN111332402 B CN 111332402B CN 201811556219 A CN201811556219 A CN 201811556219A CN 111332402 B CN111332402 B CN 1113324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ng
actuated
suspension system
housing
en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62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2402A (zh
Inventor
杨振翊
王伯元
郑欣宜
何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RAM LLC
Original Assignee
SRAM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RAM LLC filed Critical SRAM LLC
Priority to CN2018115562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2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2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2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2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2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8Steering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 B62K21/16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having adjustabl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悬吊系统,包括二相互伸缩连结的管体,以及一流体阻尼器。该流体阻尼器系设置于一由所述管体之内壁所界定的内部空间之内,且具有用于不同阻尼特性的数个操作状态。该流体阻尼器系包括一构造成用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之操作状态的阀机构,以及一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系构造成用以操作该阀机构,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之操作状态,且在不需要解除该流体阻尼器之流体部分的密封状态或不需要移除该阀机构的状态下,该控制机构可以被移除并以一其他的控制机构来替代。

Description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更关于一种悬吊系统,其中一用于调整一流体阻尼器之阻尼特性的控制机构系可被移除并以一其他的控制机构来替代,此可于不需解除该阻尼器之一流体部分的密封状态下或可于不需移除该阻尼器内的一阀机构之状态下来进行。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7163223号揭示了一种悬吊系统,其包括一简化的闭锁(lockout)机构及一可调整的吹泄(blow-off)机构。该系统系包括了一阀机构及一阀致动总成、一阀机构壳体及一设置于该阀机构及该阀机构壳体之间的弹性元件。该阀机构系可滑移地沿着该阀机构壳体被安置,且其将一第一腔室与一第二腔室分隔开来。该阀致动总成系操作该阀机构于开启及关闭位置之间。该弹性元件系构造成,当该阀机构因该第一流体腔室内的压力逐渐增加而被滑移之时,该弹性元件可藉由该阀机构来变形。此滑移的阀机构系构造成,当一吹泄压力在该第一流体腔室内达到可将该阀机构由该关闭位置切换至该开启位置时,该滑移的阀机构会撞击该阀致动总成。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025957号揭示了一种自行车悬吊系统,其设有一第一管件、一活塞、一活塞杆、一第一密封元件及一切换阀。该活塞系耦接至该活塞杆,且可滑移地设置于该第一管件内。该第一密封元件系设置于该第一管件内而邻接使得一第一空气腔室是形成于该活塞与该第一密封元件之间。该切换阀系耦接至该第一密封元件。于开启位置时,该切换阀系开启一于该第一空气腔室与一第二空气腔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以连通该第一及第二空气腔室,且,于关闭位置时,该切换阀系关闭于该第一空气腔室与一第二空气腔室之间的该连通通道,以将该第一及第二空气腔室隔开。
所述上述传统的悬吊系统系允许使用者来调整该阻尼器的压缩率。然而,于所述悬吊系统中,在没有移除阀及/或没有将该阻尼器解除密封的状态下,用于调整压缩率的控制机构无法由一自行车的前车叉子(front fork)移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模件式悬吊系统,其中,一用于调整一流体阻尼器之阻尼特性的控制机构系可被移除并以一其他的控制机构来替代,此可于不需解除该阻尼器之一流体部分的密封状态下或可于不需移除该阻尼器内的一阀机构之状态下来进行。每当需要时,使用者可以依照他/她的喜好选择其中一个用来快速替换的控制机构,而不需要寻找职业技工。
依据本发明,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系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的第一管体、一具有一第二端的第二管体,及一流体阻尼器。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系构造成一伸缩配置,该伸缩配置具有作为该伸缩配置的一第一远离端的该第一端,以及形成该伸缩配置的一第二远离端的该第二端。该伸缩配置系具有一由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之内壁所界定的内部空间。该流体阻尼器系设置于该内部空间之内,且具有用于不同阻尼特性的数个操作状态。该流体阻尼器系构造用于所述操作状态,以减缓该第一管体相对于该第二管体之移动。该流体阻尼器系包括一阀机构及一控制机构。该阀机构系构造成用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之所述操作状态,并且将该第一管体的内部区分成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该第一腔室对于该流体阻尼器之液压流体是开放的。该第二腔室系与该液压流体隔离,且包括一由一第二壳体所形成的内部干燥空间。该控制机构系构成用以操作该阀机构,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之所述操作状态,且该控制机构系包括一具有一外轮廓的第一壳体,该外轮廓系构造成,于该内部干燥空间之内可移除地耦接至该阀机构。
附图说明
本发明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参考附随图式,于下述实施态样的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系一自行车的一侧视图;
图2系依据本发明的一自行车吊悬系统的一截面图;
图3系图2之一局部放大图,其中省略了一控制机构;
图4系图3之一局部放大图;
图5系类似于图4,但显示了一阀元件与一阀座密封接合;
图6系依据本发明之一第一实施态样之一悬吊系统的一流体阻尼器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7系依据本发明之该第一实施态样之该悬吊系统的一控制机构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8(a)系图7之该控制机构之一组合状态的一底视图;
图8(b)系图7之该控制机构之该组合状态的一截面图;
图9(a)及图9(b)系分别类似于图8(a)及图8(b),但显示了容置于固持槽的花键元件;
图10系依据本发明之一第二实施态样的一悬吊系统的一控制机构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11系类似于图10,但显示了由一底侧观察到的该控制机构;
图12系图10之该控制机构之一组合状态的一截面图;
图13系依据本发明之一第三实施态样的一悬吊系统的一控制机构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14系图13之该控制机构之一致动元件、一被致动元件、及一凸轮单元的一侧视图;
图15系图13之该控制机构的一第一壳体的一底视立体图;
图16系图13之该控制机构的一组合状态的一截面图,用以显示于一未被致动位置的一被致动元件;以及
图17系图13之该控制机构的该组合状态的一不同截面图,用以显示于一被致动位置的该被致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更加详细描述之前,应注意的是,在被认为是合适的情况下,于图式中,元件编号被重复标示,是用以表示对应或类似的元件,所述元件可以选择性地具有相似的特性。
参照图1及2,一用于一自行车10的悬吊系统1系显示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111的第一管体11、一具有一第二端121的第二管体12,及一流体阻尼器13。
该第一管体11及该第二管体12系构造成一伸缩配置100,该伸缩配置100具有作为该伸缩配置100的一第一远离端的该第一端111,以及形成该伸缩配置100的一第二远离端的该第二端121。该伸缩配置100系具有由该第一管体11及该第二管体12之内壁110、120所界定的一内部空间101。于此实施样态中,该第一管体11的该第一远离端111系通过一肩盖15连接至一舵管14,而该第二管体12的该第二远离端121系通过一车轮接合部件17,例如车叉勾爪或是轴孔,而连接至一轮轴16。
该流体阻尼器13系设置于该内部空间101之内,且具有用于不同阻尼特性的数个操作状态。该流体阻尼器13系构造用于所述操作状态,以减缓该第一管体11相对于该第二管体12之移动。该流体阻尼器13系包括一阀机构2及一控制机构3。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流体阻尼器13可具有一闭锁(lockout)位置及一开启位置。于闭锁位置时,如图5所示,该流体阻尼器13系不允许该伸缩配置100的压缩或允许该伸缩配置100最小程度的压缩,且该悬吊系统1变成实质上刚硬,而不会随着路面的不规则进行位移。于开启位置时,如图3及4所示,该流体阻尼器13系允许该伸缩配置100的压缩,且该悬吊系统1可吸收骑乘者所受到的冲击力及震动。
该阀机构2系构造成用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13之所述操作状态。如图3所示,该阀机构2系将该第一管体11的内部区分成一第一腔室201及一第二腔室202。该第一腔室201对于该流体阻尼器13之液压流体是开放的。该第二腔室202系与该液压流体隔离,且包括一由一第二壳体21所形成的内部干燥空间210或干燥腔室。
该控制机构3系构成用以操作该阀机构2,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13之所述操作状态。如图2、3及6所示,该控制机构3系包括一具有一外轮廓301的第一壳体30,该外轮廓301系构造成,于该内部干燥空间210内可移除地耦接至该阀机构2。
于一实施态样中,许多种控制机构可具有该外轮廓,以便可被移除地耦接至该阀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之每一者系可构造成,以不同致动方式来操作该阀机构。例如,一种控制机构可被构造用于缆线致动,一种控制机构可被构造成,让操作者扭转一界面元件而致动,及/或一种控制机构可被构造用于活塞或按钮致动。于一实施态样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用于具有该外轮廓的控制机构的致动技术。
该阀机构可藉由沿着一轴的线性移动的该阀机构的一部分,而被致动。其他阀机构亦可使用。例如,该阀机构可藉由绕着一轴的转动的该阀机构的一部分,而被致动。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3,该第二壳体21系紧配(fitted)装入该第一管体11,而位于或靠近于该伸缩配置100的该第一远离端111之处,且该第二壳体21系具有一贯孔211,该贯孔211系沿着一致动轴(A)延伸且具有一内周面212,该内周面212系具有一定义该内部干燥空间210的第一尺寸部段213,以及一小于该第一尺寸部段213的第二尺寸部段214,以便在该贯孔211内的该第一尺寸部段213及该第二尺寸部段214之间,形成一颈部分215。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第一尺寸部段213系形成有一雌螺纹部216,且该第一壳体30系具有一形成有该外轮廓301的外周面302,该外轮廓301包括一构造成可被带至与该雌螺纹部216螺合的雄螺纹部303,从而允许该控制机构3于该内部干燥空间210内可移除地耦接至该阀机构2。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3及6,该第二壳体21的一外周面218可具有一第一表面部2181及一第二表面部2182,该第二表面部2182具有一外螺纹区2183,其构造成被带至与该第一管体11的一内表面上的一内螺纹区112螺合,此时,该第一表面部2181系设置于该第一管体11之外。该第一表面部2181可具有数个凹陷部2184,其系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
如图3所示,一密封件(S),例如一O型环或一垫片,可设置于该第二壳体21及该第一管体11之间。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3所示,该阀机构2系包括一阀套22、一阀座23、一杆元件24、一偏压元件25、一阀元件26。更多或更少的构件可用来形成该阀机构2。
该阀套22可具有一连接至该第二尺寸部段214的第一套端部段221,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套端部段221的第二套端部段222。该阀套22系于其内定义了一导沟(guideway)223及一流体腔室224,该导沟223及该流体腔室224系分别靠近及远离该第一远离端111。该流体腔室224系构造成具有一大于该导沟223的尺寸,以便定义出一于该导沟223及该流体腔室224之间的阻挡肩部225。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3所示,该第一套端部段221系具有一雄螺纹部226,而该第二尺寸部段214系具有一构造成与该雄螺纹部226螺合的雌螺纹部217。亦可使用用于一阀套的其他构形。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阀座23系包括一安装体231,该安装体231具有一沿着该致动轴(A)延伸的通孔230,且构造成固设于该第一管体11之内,以便将该第一腔室201分隔成分别靠近及远离该第一远离端111的一第一子室203及一第二子室204。于此实施态样中,该阀座23又包括一管状杆232,其由该安装体231延伸而终止于一端面233,该端面233系具有一定义一孔口235的内座缘234,该孔口235系沿着该致动轴(A)延伸且对准该通孔230。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3及图4,一密封件S1,例如一O型环或一垫片,可设置于该安装体231及该第一管体11之间。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4及图5,该安装体231系具有相对于该阻挡肩部225的一靠近面2311及一远离面2312。该靠近面2311及该远离面2312之每一者系具有一中央部2313及一环绕该中央部2313的环绕部2314。该环绕部2314系具有一内环区2315及一外环区2316。该管状杆232可包括一管状部分2321及一盖部分2322。该管状部分2321系由该靠近面2311的该中央部2313延伸而终止于一管端部2323,且具有一外螺纹面2324。该盖部分2322系具有一盖端部2325及一管状部2326。该盖端部2325系具有该端面233,该端面233具有由该内座缘234所定义的该孔口235。该管状部2326系由该盖端部2325的一周围延伸而终止于一端缘2327,且该管状部2326系具有一构造成被带至与该外螺纹面2324螺合的内螺纹面2328,以便允许该盖端部2325以一预定间隙(C)与该管端部2323间隔开来,而用于当该流体阻尼器13于该闭锁位置之时,让一密封件S2,例如,一O型环或一垫片,来提供该阀元件26的一外环绕面261与该管状杆232之一内周面2320之间的密封。于此时,该端缘2327及该靠近面2311被带向相互靠近,来作为两个相面对的夹持面。亦可使用用于一阀座的其他构形。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杆元件24系设置于该导沟223内,且延伸进入该流体腔室224而具有一增大端部段241。该杆元件24又延伸通过该颈部分215而终止于一致动面242,该致动面242系构造成被该控制机构3致动,而沿着该致动轴(A)由一第一位置(图3及图4)移动到一第二位置(图5)。当该致动面242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增大端部段241系与该阻挡肩部225抵靠接合。当该致动面242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增大端部段241系与该阻挡肩部225脱离。如显示于图3,于此实施态样中,该杆元件24的一上端243是增大的且具有该致动面242。亦可使用用于一杆元件的其他构形。
该偏压元件25系设置用以将该杆元件24偏压至该第一位置。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3所示,该偏压元件25系一螺旋弹簧(coil spring),该螺旋弹簧系套设于该杆元件24且设置于该杆元件24增大的该上端243及该第一套端部段221之间。亦可使用用于一偏压元件的其他构形。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阀元件26系与该增大端部段241相关联,且构造成沿着该致动轴(A)被移动,使得当该致动面242于该第一位置(图3及图4)与该第二位置(图5)之其中一者并对应于该流体阻尼器13的该闭锁位置之时,该阀元件26系设置用以限制该液压流体通过该通孔230的流动,且使得当该致动面242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另一者并对应于该流体阻尼器13的该开启位置之时,该阀元件26系设置来允许该液压流体通过该通孔230的流动。亦可使用用于一阀元件的其他构形。
于图式的实施态样中,该阀元件26系设置于该流体腔室224之内,且构造成随着该杆元件24移动,使得一旦该致动面242由该第一位置(图3及图4)被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图5),该阀元件26系被移动至与该内座缘234接合,以限制该液压流体通过该孔口235的流动。如显示于图3至图5,该阀元件26系形成于该增大端部段241,并由该增大端部段241向下延伸。当该致动面242被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图5)之时,该阀元件26系与该内座缘234密封接合,以阻止该液压流体通过该孔口235的流动。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3所示,该阀机构2又包括一密封件27,该密封件27设置于该杆元件24及该阀套22之间,以将该第二或干燥腔室202与该液压流体隔离。该密封件27系形成作为一环形挠性密封结构(annular compliant sealing structure)。于一实施态样中,例如图3所示,该环形挠性密封结构27系一环绕设置于该杆元件24的O型环。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4及图5,一吹泄(blow-off)机构20可用来释放:当该流体阻尼器13于该闭锁位置时,该悬吊系统1的超量压力。该吹泄机构20可具有一第一单向阀单元28及一第二单向阀单元29。
参照图3至图5,显示的是,该第一单向阀单元28可包括一形成于该靠近面2311之该内环区2315内的第一连通口281、一由该第一连通口281延伸至该远离面2312之该内环区2315的流道282、以及一第一止逆垫片(first check shim)283,该第一止逆垫片283具有一内缘2831,该内缘2831系构造成被夹设于该端缘2327及该安装体231的该靠近面2311的两个相面对的夹持面之间。该第一止逆垫片283系构造成与该第一连通口281耦接,以允许该液压流体通过该流道282及该第一连通口281而由该第二子室204进入该第一子室203的一单向流动。该第一单向阀单元28可包括一或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口281及对应的流道282,且该第一止逆垫片283可以是环形的型式。
该第二单向阀单元29可包括一形成于该远离面2312之该外环区2316内的第二连通口291、一由第二连通口291延伸至该靠近面2311之该外环区2316的反向流道292、以及一第二止逆垫片(second check shim)293,该第二止逆垫片293系被一偏压元件294偏压,而将该第二连通口291予以流体密封,以允许该液压流体通过该反向流道292及该第二连通口291而由该第一子室203进入该第二子室204的一单向流动。如显示于图4,一管状座295系安置于该内及外环区2315、2316之间的该远离面2312之上,且具有一环状凸缘端296,该环状凸缘端296系与该远离面2312的该外环区2316间隔分离,以允许该偏压元件294,例如一螺旋弹簧,套设于该管状座295上且设置于该环状凸缘端296与该第二止逆垫片293之间,从而偏压该第二止逆垫片293而将该第二连通口291予以流体密封。该第二单向阀单元29可包括一或多个所述第二连通口291及对应的反向流道292,且该第二止逆垫片293可以是环形的型式。亦可使用用于一吹泄机构的其他构形。
参照图7至图9(b),可以观察到的是,在显示的实施态样中,该控制机构3的该第一壳体30系管状,且具有一延伸通过该第一壳体30的一第一端面304及一第二端面305的通过孔(passing hole)300,该第一端面304及该第二端面305分别远离及靠近图3所示的该阀套22。此外,该第一壳体30系具有一定义该通过孔300的朝内周面306。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式说明于图7,该控制机构3又包括一致动元件400、一被致动元件600、及一凸轮单元800。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致动元件400系可移动地安置于该通过孔300之内,且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端面304之外的操作端部段41、及一相反于该操作端部段41的致动端部段42。
该被致动元件600系设置于该通过孔300之内,且具有一第一端部61及一第二端部62,该第二端部62系构造成用以抵靠图3所示的该致动面242。如图8(a)、图8(b)及图9(a)、图9(b)所示,该第二端部62可具有一构造成与图3所示的该杆元件24之该致动面242接合的输出面621。
该凸轮单元800系可设置于该致动端部段42及该第一端部61之间,使得回应于该致动元件400的移动,该被致动元件600系被允许驱动,对抗显示于图3的该偏压元件25的一偏压力,沿着该致动轴(A)由一未被致动位置(图8(a)、图8(b))移动至一被致动位置(图9(a)、图9(b)),该未被致动位置系对应于该第一位置(图3及图4),该被致动位置系对应于该第二位置(图5)。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致动元件400系可转动地安置于该通过孔300之内,此转动是绕着该致动轴(A)而在一锁住位置(图9(a)、图9(b))及一解锁位置(图8(a)、图8(b))之间转动,该锁住位置及该解锁位置分别对应该第二位置(图5)及该第一位置(图3及图4)。
此外,如显示于图7,该致动端部段42可具有一外环绕面421,且该第一端部61系管状且具有一环绕该外环绕面421的内环绕面611。
再者,于图7至图9(b)所示的一实施态样中,该凸轮单元800系包括一外螺旋凸轮面81、一内螺旋从动面82、一花键元件(spline member)83、一栓槽沟(spline groove)84、及一固持凹部85。
该外螺旋凸轮面81系形成于该外环绕面421之上。该内螺旋从动面82系形成于该内环绕面611上,以与该外螺旋凸轮面81相配合。
该花键元件83系设置于该被致动元件600之上,以限制该被致动元件600相对于该第一壳体30之旋转,以便回应于该致动元件400的角度移动,而允许该被致动元件600的轴向移动。
该栓槽沟84系形成于该第一壳体30之该朝内周面306上,相对于该第一端面304的一远离部306A之内,以引导该花键元件83,且该栓槽沟84系于该致动轴(A)的一方向上,延伸远离该第一端面304而终止于一端部841。
该固持凹部85系由该栓槽沟84的该端部841延伸于一圆周方向,且该固持凹部85系构造成,当被致动元件600被移动至该被致动位置(图9(a)、图9(b))之时,允许该花键元件83的一键831绕着该致动轴(A)被转动且被固持于该固持凹部85。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7至图9(b),两个所述花键元件83系形成于该被致动元件600上,且径向相反地由该被致动元件600延伸。两个所述栓槽沟84及两个该固持凹部85系对应提供。可使用较多或较少的花键元件。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7至图9(b),该控制机构3又包括一耦接至该操作端部段41的致动旋钮32,以允许该致动元件400随着该致动旋钮32一起绕着该致动轴(A)转动于该锁住位置(图9(a)、图9(b))及该解锁位置(图8(a)、图8(b))之间。换言之,该致动元件400可藉由该致动旋钮32绕着该致动轴(A)的转动而被致动。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7至图9(a)、图9(b),该致动旋钮32可通过一固定件321(例如一螺旋型固定件)而被紧固至该操作端部段41。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3及图7至图9(a)、图9(b),一密封件S3,例如一O型环或一垫片,可设置于该第一壳体30及该第二壳体21之间。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7至图9(a)、图9(b),一密封件S4,例如一O型环或一垫片,可设置于该第一壳体30及该致动元件400的一居中部段43之间,该居中部段43系于该操作端部段41及该致动端部段42之间。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7至图9(a)、图9(b),相对于该第一端面304,该第一壳体30之该朝内周面306之一靠近部306B系形成有一用于容置一弹簧轴承(springbearing)44的环形沟306C,该弹簧轴承44系提供一用于该居中部段43的轴承面,以让该居中部段43于该弹簧轴承44上进行角度移动。
图10至图12系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态样之一悬吊系统1之一控制机构3。该第二实施态样系类似于第一实施态样,除了在第二实施态样中,该控制机构3包括了一缆线附接部件45,以及该致动元件400系藉由一控制缆线35的移动而被致动,且是可远端控制的。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10至图12,该缆线附接部件45可具有一环形安装部段451及一引导部段452,该引导部段452具有一供该控制缆线35通过的通孔457。
该环形安装部段451系设置为环绕显示于图3及6的该第二壳体21的该第一表面部2181,且该环形安装部段451可通过一固定件453(例如一螺旋型固定件)而被紧固至该第一表面部2181。如显示于图10,该环形安装部段451可具有一形成有一雌螺纹部454的径向延伸通孔450,且该固定件453具有一杆体458,该杆体458系纵向延伸而终止于一接合端455且该杆体458形成有一雄螺纹部456,该雄螺纹部456系构造成,一旦该雄螺纹部456被带至与该雌螺纹部454螺合,该固定件453的该接合端455被带至与图3及图6所示的所述凹陷部2184之一对应者摩擦接合。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该控制机构3又包括一毂单元33、一例如为一弹簧的偏压元件34,及该控制缆线35。
该毂单元33系耦接至该操作端部段41,以允许该致动元件400及该毂单元33的共同旋转。
该偏压元件34系具有分别连接至该致动元件400及该第一壳体30的两端341,以便将该致动元件400偏压至该解锁位置(见图8(a)、图8(b))。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10至图12,该控制缆线35系具有一致动缆线端351及一相反于该致动缆线端351的连接端部段352,该连接端部段352系连接至该毂单元33,使得当该致动缆线端351被致动时(例如,该致动缆线端351被拉动或以其他方式移动),该致动元件400系对抗该偏压元件34的一偏压力,随着该毂单元33由该解锁位置(图8(a)、图8(b))转动至该锁住位置(图9(a)、图9(b))。该致动缆线端351可耦接至一致动杆(未显示)并藉由该致动杆而被致动,该致动杆可安置于该自行车10的一把手或任何适当位置。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10至图12,该操作端部段41系形成有一沿着该致动轴(A)延伸的雌螺纹孔411。该毂单元33系包括一环形盖36、一毂元件37、一引导件38、一第一键槽件(first splined member)331、一第二键槽件(second splined member)332,及一固定元件39。
该毂元件37系具有一毂体371及一凸缘体374。该毂体371可套设于该操作端部段41上,且设置于该环形盖36及该致动元件400之间。相对于该环形盖36,该毂体371的一外周面370具有一靠近缘部372及一远离缘部373。该凸缘体374系由该远离缘部373延伸于数个径方向上。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11及图12,该引导件38系由该环形盖36延伸朝向该凸缘体374,且延伸于一绕着该致动轴(A)的圆周方向。该引导件38系具有一面向该靠近缘部372的内表面381,以定义一用以容置该控制缆线35的该连接端部段352的收容沟380。
该第一键槽件331系设置于该环形盖36及该毂体371之间,以允许该环形盖36及该毂元件37的共同旋转。于一实施态样中,该第一键槽件331系包括形成于该环形盖36的数个第一雄键部分(first male splined portions)333(图11),及形成于该毂体371的数个第一雌槽部分(first female splined portions)334(图10),所述第一雌槽部分334系构造成分别与所述第一雄键部分333键槽接合。
该第二键槽件332系设置于该毂体371及该操作端部段41之间,以允许该毂元件37及该致动元件400的共同旋转。于一实施态样中,该第二键槽件332系包括形成于该操作端部段41的数个第二雄键部分(second male splined portions)335(图10),及形成于该毂体371的数个第二雌槽部分(second female splined portions)336(图10及图11),所述第二雌槽部分336系构造成分别与所述第二雄键部分335键槽接合。
该固定元件39可具有一增大头部391及一具有一雄螺纹部分393的杆体392,该雄螺纹部分393系构造成与该雌螺纹孔411螺合,以迫使该增大头部391与该环形盖36抵靠接合,从而将该控制缆线35的该连接端部段352带至与该靠近缘部372摩擦接合。因为该连接端部段352与该靠近缘部372摩擦接合,回应于该致动缆线端351的致动或拉力,该毂元件37系被驱动而绕着该致动轴(A)转动,从而将该致动元件400及该被致动元件600分别移动至该锁住位置及该被致动位置(图9(a)、图9(b))。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10至图12,相对于该第一端面304,该第一壳体30的该朝内周面306的一远离部306A系形成有一用于容置一开口固持环46的环形沟306D,该开口固持环46系用以固持该偏压元件34于该通过孔300之内部。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10至图12,一垫圈47,其具有一小于该偏压元件34及该开口固持环46的内径及具有一大于该偏压元件34之外径,系可置于该偏压元件34及该开口固持环46之间,以防止该偏压元件34的掉落。
图13至图16系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态样之一悬吊系统1之一控制机构3。该第三实施态样系类似于第一实施态样,除了在第三实施态样中,一致动元件500系藉由按压一按钮而被致动。
于此实施态样中,该控制机构3系包括一第一壳体31、该致动元件500、一被致动元件700,及一凸轮单元900。
该第一壳体31系类似于第一及第二实施态样中的该第一壳体30,且具有一形成有一外轮廓301的外周面302,该外轮廓301包括一雄螺纹部303,以便被带至与图6所示的该雌螺纹部216螺合。该第一壳体31亦具有一朝内周面310,该朝内周面310系延伸通过该第一壳体31的一第一端面304及一第二端面305且该朝内周面310系定义一通过孔300。该朝内周面310系包括一第一尺寸部314及一大于该第一尺寸部314的第二尺寸部315,以形成一内环肩部316。
该致动元件500系可移动地安置于该通过孔300之内。该致动元件亦可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端面304之外的操作端部段51,及/或一致动端部段52。于一实施态样中,该致动端部段52系设置在该致动元件之与该操作端部段51相反的一端上。
该被致动元件700系设置于该通过孔300内,且具有一第一端部71及一第二端部72,该第二端部72系构造成用以抵靠图3所示的该致动面242。如图14、图16及图17所示,该第二端部72可具有一构造成与图3所示的该杆元件24之该致动面242接合的输出面721。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3至图17所示,按钮机构是一基于凸轮的机构。于其他实施态样中,亦可使用其他型式的钮机构(button mechanisms)。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3至图17所示,该凸轮单元900系设置于该致动端部段52及该第一端部71之间,使得回应于该致动元件500的移动,该被致动元件700系被允许驱动,对抗该偏压元件25的一偏压力,沿着该致动轴(A)由一未被致动位置(图14及图16)移动至一被致动位置(图17),该未被致动位置系对应于该第一位置(图3及图4),该被致动位置系对应于该第二位置(图5)。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致动元件500系具有一构造成被该第一壳体31的该朝内周面310引导的外周部50,以便允许该被致动元件700可沿着该致动轴(A)轴向移动。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5所示,该第一壳体31的该朝内周面310系具有数个定位部311,其系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所述定位部311之每一者系具有一前导非固持区312及一尾随固持区313,该前导非固持区312及该尾随固持区313系分别靠近及远离该第一端面304。
该凸轮单元900系包括数个凸轮部91及数个从动元件92。
如图13及图14所示,所述凸轮部91系形成于该致动元件500之该致动端部段52的一端面521上,且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3至图17所示,所述从动元件92系由该被致动元件700的一外周面70径向延伸,且以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所述从动元件92之每一者系具有一构造成与所述凸轮部91之一对应者耦接的从动部921,使得回应于该致动元件500的一轴向移动,该被致动元件700系于角度上前进一预定距离,以将该从动部921予以位移至该前导非固持区312及该尾随固持区313之一选定者,从而允许该被致动元件700被固持于该未被致动位置(图16)及该被致动位置(图17)之一对应者。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3、图16及图17所示,该被致动元件700系管状且具有一内肩面701,该控制机构3可又包括一柄杆元件55,该柄杆元件55系沿着该致动轴(A)延伸且具有一柄杆体551及一增大端552。在组装时,该柄杆元件55可由该第二端部72侧被导入该被致动元件700,以便允许该柄杆体551被迫使与该致动元件500的一内周部502紧密摩擦接合。因此,回应于该致动元件500的该轴向移动,该被致动元件700可被维持在相对于该柄杆元件55而绕着该致动轴(A)转动。于此情况下,该内肩面701可与该增大端552部分摩擦接合。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3、图16及图17所示,该被致动元件700之该第一端部71系具有一外环绕面710。一致动端部段52系管状且具有一环绕该第一端部71的该外环绕面710之内环绕面522,以稳定该被致动元件700相对于该致动元件500的角度移动。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致动元件500的该外周部50系形成有数个键501,所述键501系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该第一尺寸部314系形成有数个键槽317及数个凹部318。
所述键槽317系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所述键槽317之每一者系由该内环肩部316延伸于该致动轴(A)的一方向,朝向该第一端面304,使得当该致动元件500沿着该致动轴(A)被移动时,允许所述键501分别被所述键槽317所引导。该前导非固持区312系设置于所述键槽317之一对应者。
所述凹部318系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而与所述键槽317交替设置。所述凹部318之每一者系由该内环肩部316延伸而终止于各自的该尾随固持区313,且所述凹部318之每一者系构造成允许各自的该从动部921与各自的该尾随固持区313抵靠接合,从而固持该被致动元件700于该被致动位置(图17)。
于一实施态样中,该被致动元件700系具有一外环凸缘73,构造成使得当该被致动元件700被移动朝向该未被致动位置(图16)之时,该外环凸缘73系被带至与该内环肩部316抵靠接合,以便允许从动部921允许被定位于该前导非固持区312。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3、图16及图17所示,一密封件S5,例如一O型环或一垫片,可设置于该第一壳体31及该致动元件500之间。
于此实施态样中,该控制机构3又包括一耦接至该操作端部段51的按钮53,以迫使该致动元件500的一轴向移动,从而将该被致动元件700移动至该未被致动位置(图16)及该被致动位置(图17)之一选定者。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图13、图16及图17所示,该控制机构3可又包括一环形引导元件54,其具有延伸环绕该致动轴(A)的一内环绕面540,以及一相反于该内环绕面540的外环绕面541。该内环绕面540系形成有数个被引导沟542,以及数个突起543,所述被引导沟542系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A),所述突起543系与所述被引导沟542交替设置。在将该环形引导元件54组装至该第二壳体21时,所述被引导沟542系被显示于图6的该第二壳体21的该第一表面部2181的轮廓引导,以便确保所述突起543之每一者与所述凹陷部2184之一对应者之间的正锁定接合(positive lock engagement)。该外环绕面541系可具有一环形凸缘544,其构造用以引导该按钮53之一轴向移动,以便稳定该按钮53之移动。
于一实施态样中,如显示于图13、图14、图16及图17,相对于该第二端面305,该第一壳体31的该第二尺寸部315的一靠近区315A系形成有一用于容置一开口固持环56的环形沟315B,该开口固持环56系用以防止该致动元件500及该被致动元件700的掉落。
在上面的叙述中,为了提供实施态样的完整理解,已经提出了用于解释目的之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的是,一个或其他数个实施态样中可以在不具有某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来实施。应亦可理解的是,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于「一个实施态样」、「一实施态样」、具有序号的指示的实施态样等等的引用意味着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被包括在本发明的实施内。又应该理解的是,出于简化本发明及帮助理解各种发明观点之目的,在说明书中,许多的特征有时会集结在单个实施态样、图式或其叙述之中。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示例性实施态样来叙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揭示的实施态样,而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最广泛的解释的精神及范围内的各种配置,以涵盖所有此类变型及等效的配置。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该悬吊系统包含:
一具有一第一端的第一管体及一具有一第二端的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构造成一伸缩配置,该伸缩配置具有作为该伸缩配置的一第一远离端的该第一端,以及形成该伸缩配置的一第二远离端的该第二端,该伸缩配置具有一由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之内壁所界定的内部空间;以及
一流体阻尼器,其设置于该内部空间之内,且具有用于不同阻尼特性的数个操作状态,该流体阻尼器构造用于所述操作状态,以减缓该第一管体相对于该第二管体之移动,该流体阻尼器包括
一阀机构,其构造成用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之所述操作状态,并且将该第一管体的内部区分成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
该第一腔室对于该流体阻尼器之液压流体是开放的,该第二腔室与该液压流体隔离,且包括一由一第二壳体所形成的内部干燥空间,及
一控制机构,其构成用以操作该阀机构,以改变该流体阻尼器之所述操作状态,且该控制机构包括一具有一外轮廓的第一壳体,该外轮廓构造成,于该内部干燥空间之内可移除地耦接至该阀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第二壳体紧配装入该第一管体,而位于或靠近于该伸缩配置的该第一远离端之处,且该第二壳体具有一贯孔,该贯孔沿着一致动轴延伸且具有一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一定义该内部干燥空间的第一尺寸部段,以及一小于该第一尺寸部段的第二尺寸部段,以便在该贯孔内的该第一尺寸部段及该第二尺寸部段之间,形成一颈部分,该阀机构包括:
一阀套,其具有一连接至该第二尺寸部段的第一套端部段,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套端部段的第二套端部段,该阀套于其内定义了一导沟及一流体腔室,该导沟及该流体腔室分别靠近及远离该第一远离端,该流体腔室构造成具有一大于该导沟的尺寸,以便定义出一于该导沟及该流体腔室之间的阻挡肩部,
一阀座,其定义一通孔,
一杆元件,其设置于该导沟内,且延伸进入该流体腔室而具有一增大端部段,该杆元件又延伸通过该颈部分而终止于一致动面,该致动面构造成被该控制机构所致动,而沿着该致动轴由一第一位置移动到一第二位置,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增大端部段与该阻挡肩部抵靠接合,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增大端部段与该阻挡肩部脱离,
一偏压元件,其设置用以将该杆元件偏压至该第一位置,以及
一阀元件,其与该增大端部段相关联,且构造成沿着该致动轴被移动,使得当该致动面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其中一者之时,该阀元件设置成用以限制该液压流体通过该通孔的流动,且使得当该致动面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另一者之时,该阀元件设置来允许该液压流体通过该通孔的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阀座包括一安装体,该安装体具有沿着该致动轴延伸的该通孔且构造成固设于该第一管体之内,以将该第一腔室分隔成,分别靠近及远离该第一远离端的一第一子室及一第二子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
该阀座又包括一管状杆,其由该安装体延伸而终止于一端面,该端面具有一定义一孔口的内座缘,该孔口沿着该致动轴延伸而对准该通孔;以及
该阀元件设置于该流体腔室之内,且构造成随着该杆元件移动,使得一旦该致动面由该第一位置被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该阀元件被移动至与该内座缘接合,以限制该液压流体通过该孔口的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阀机构又包括一密封件,该密封件设置于该杆元件及该阀套之间,以将该第二腔室与该液压流体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密封件形成作为一环形挠性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环形挠性密封结构是一环绕设置于该杆元件的O型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第一尺寸部段形成有一雌螺纹部,且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形成有该外轮廓的外周面,该外轮廓包括一构造成可被带至与该雌螺纹部螺合的雄螺纹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第一壳体呈管状,且具有一延伸通过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的通过孔,该第一端面及该第二端面分别远离及靠近该阀套,该控制机构又包括:
一致动元件,其系可移动地安置于该通过孔之内,且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端面之外的操作端部段、以及一相反于该操作端部段的致动端部段,
一被致动元件,其设置于该通过孔之内,且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构造成用以抵靠该致动面,以及
一凸轮单元,其设置于该致动端部段及该第一端部之间,使得回应于该致动元件的移动,该被致动元件被允许驱动,对抗该偏压元件的一偏压力,沿着该致动轴由一未被致动位置移动至一被致动位置,该未被致动位置对应于该第一位置,该被致动位置对应于该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
该致动元件可转动地安置于该通过孔之内,此转动是绕着该致动轴而在一锁住位置及一解锁位置之间转动,该锁住位置及该解锁位置分别对应该第二位置及该第一位置;
该致动端部段可具有一外环绕面,且该第一端部呈管状且具有一环绕该外环绕面的内环绕面;以及
该凸轮单元包括
一外螺旋凸轮面,其形成于该外环绕面之上,
一内螺旋从动面,其形成于该内环绕面之上,以与该外螺旋凸轮面相配合,以及
一花键元件,其设置于该被致动元件之上,以限制该被致动元件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之旋转,以便回应于该致动元件的角度移动,而允许该被致动元件的轴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定义该通过孔的朝内周面,且该凸轮单元又包括:
一栓槽沟,其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之该朝内周面之中,以引导该花键元件,且该栓槽沟是于该致动轴的一方向上,延伸远离该第一端面而终止于一端部,以及
一固持凹部,其由该栓槽沟的该端部延伸于一圆周方向,且该固持凹部是构造成,当被致动元件被移动至该被致动位置之时,允许该花键元件的一键绕着该致动轴被转动而被固持于该固持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控制机构又包括一耦接至该操作端部段的致动旋钮,以允许该致动元件随着该致动旋钮一起绕着该致动轴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控制机构又包括:
一毂单元,其耦接至该操作端部段,以允许该致动元件及该毂单元的共同旋转,
一偏压元件,其具有分别连接至该致动元件及该第一壳体的两端,以便将该致动元件偏压至该解锁位置,以及
一控制缆线,其具有一致动缆线端及一相反于该致动缆线端的连接端部段,该连接端部段连接至该毂单元,使得当该致动缆线端被致动时,该致动元件对抗该偏压元件的一偏压力,随着该毂单元由该解锁位置转动至该锁住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操作端部段形成有一沿着该致动轴延伸的雌螺纹孔,且该毂单元包括:
一环形盖,
一毂元件,其具有
一毂体,其套设于该操作端部段之上,且设置于该环形盖及该致动元件之间,相对于该环形盖,该毂体的一外周面具有一靠近缘部及一远离缘部,及
一凸缘体,其由该远离缘部延伸于数个径方向上,
一引导件,其由该环形盖延伸朝向该凸缘体,且延伸于一绕着该致动轴的圆周方向,该引导件具有一面向该靠近缘部的内表面,以定义一用以容置该控制缆线的该连接端部段的收容沟,
一第一键槽件,其设置于该环形盖及该毂体之间,以允许该环形盖及该毂元件的共同旋转,
一第二键槽件,其设置于该毂体及该操作端部段之间,以允许该毂元件及该致动元件的共同旋转,以及
一固定元件,其具有一增大头部及一具有一雄螺纹部分的杆体,该雄螺纹部分系构造成与该雌螺纹孔螺合,以迫使该增大头部与该环形盖抵靠接合,从而将该控制缆线的该连接端部段带至与该靠近缘部摩擦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
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定义该通过孔的朝内周面,且该致动元件具有一构造成被该第一壳体的该朝内周面引导的外周部,以便允许该被致动元件可沿着该致动轴轴向移动;
该第一壳体的该朝内周面具有数个定位部,其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所述定位部之每一者具有一前导非固持区及一尾随固持区,该前导非固持区及该尾随固持区分别靠近及远离该第一端面;以及
该凸轮单元包括:
数个凸轮部,其形成于该致动元件之该致动端部段的一端面上,且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以及
数个从动元件,其由该被致动元件的一外周面径向延伸,且以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所述从动元件之每一者具有一构造成与所述凸轮部之一对应者耦接的从动部,使得回应于该致动元件的一轴向移动,该被致动元件于角度上前进一预定距离,以将该从动部予以位移至该前导非固持区及该尾随固持区之一选定者,从而允许该被致动元件被固持于该未被致动位置及该被致动位置之一对应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被致动元件之该第一端部具有一外环绕面,且该致动端部段呈管状且具有一环绕该第一端部的该外环绕面之内环绕面,以稳定该被致动元件相对于该致动元件的角度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
该第一壳体的该朝内周面包括一第一尺寸部及一大于该第一尺寸部的第二尺寸部,以形成一内环肩部;
该致动元件的该外周部形成有数个键,所述键是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
该第一尺寸部形成有
数个键槽,其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所述键槽之每一者系由该内环肩部延伸于该致动轴的一方向,朝向该第一端面,使得当该致动元件沿着该致动轴被移动时,允许所述键分别被所述键槽所引导,
数个凹部,其以角度上彼此错开的方式围绕该致动轴而与所述键槽交替设置,所述凹部之每一者系由该内环肩部延伸而终止于各自的该尾随固持区,且所述凹部之每一者系构造成允许各自的该从动部与各自的该尾随固持区抵靠接合,从而固持该被致动元件于该被致动位置;
该前导非固持区设置于所述键槽之一对应者;以及
该被致动元件具有一外环凸缘,构造成使得当该被致动元件被移动朝向该未被致动位置之时,该外环凸缘被带至与该内环肩部抵靠接合,以便允许该从动部被定位于该前导非固持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其中,该控制机构又包括一耦接至该操作端部段的按钮,以迫使该致动元件的一轴向移动,从而将该被致动元件移动至该未被致动位置及该被致动位置之一选定者。
CN201811556219.4A 2018-12-19 2018-12-19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Active CN111332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6219.4A CN111332402B (zh) 2018-12-19 2018-12-19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6219.4A CN111332402B (zh) 2018-12-19 2018-12-19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2402A CN111332402A (zh) 2020-06-26
CN111332402B true CN111332402B (zh) 2022-07-22

Family

ID=71178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6219.4A Active CN111332402B (zh) 2018-12-19 2018-12-19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240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2522A (zh) * 2003-11-19 2006-07-12 什拉姆公司 用于悬架系统的锁定机构
CN101596922A (zh) * 2008-06-06 2009-12-0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避震系统
CN101665137A (zh) * 2008-09-05 2010-03-10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自行车悬挂系统
CN105822771A (zh) * 2015-01-26 2016-08-03 碧然德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处理系统的阀、阀致动装置、芯和适配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2522A (zh) * 2003-11-19 2006-07-12 什拉姆公司 用于悬架系统的锁定机构
CN101596922A (zh) * 2008-06-06 2009-12-0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避震系统
CN101665137A (zh) * 2008-09-05 2010-03-10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自行车悬挂系统
CN105822771A (zh) * 2015-01-26 2016-08-03 碧然德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处理系统的阀、阀致动装置、芯和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2402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92863B1 (en) Improved downhole apparatus
CN101665137B (zh) 自行车悬挂系统
JP6503601B2 (ja) 管継手
CN108006145B (zh) 液压阻尼器
US11504830B2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a power tool
EP2841792B1 (en) A hydraulic suspension damper with a floating disc valve
KR20190072458A (ko) 유압 압축 정지 어셈블리를 갖는 유압 댐퍼
EP3192727B1 (en) Pneumatic and hydraulic elevating seat tube assembly of bicycle
US4194718A (en) Choke
US4953626A (en) Ram boring machine having a pull-and-turn reversing gear
CN111332402B (zh) 用于自行车的悬吊系统
CN106461117A (zh) 阀顶部
US5509438A (en) Air valve adapter
EP3143319A1 (en) Quick coupling engageable under pressure
TWI686323B (zh)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EP0012128B1 (en) Spring assembly for floating seat ring
US6206338B1 (en) Fail as-is hydraulic actuator
TW202026193A (zh) 用於自行車的懸吊系統
KR102477370B1 (ko) 밸브 장치
EP3291948B1 (en) Pneumatic power tool with an adjustable air flow limiting valve
CN219821623U (zh) 自行车座管
CN212615702U (zh) 一种设置气门转换装置的油气缸
WO2016192769A1 (en) Valve operator assembly with double screw mechanism
TWM642657U (zh) 自行車座管
KR20220101727A (ko) 유체 작동식 충격 드릴 공구를 위한 드릴 비트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