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155B - 椅具扶手 - Google Patents

椅具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155B
TWI686155B TW105115493A TW105115493A TWI686155B TW I686155 B TWI686155 B TW I686155B TW 105115493 A TW105115493 A TW 105115493A TW 105115493 A TW105115493 A TW 105115493A TW I686155 B TWI686155 B TW I6861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eth
housing
row
wall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5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40839A (zh
Inventor
蔡博全
Original Assignee
正州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州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州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5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61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0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0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155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椅具扶手,適用於安裝在一個椅具的一個扶手桿上,並包含一個外殼、一個卡掣單元,及一個控制單元。該卡掣單元包括一個能經由該外殼連結該扶手桿的基座,以及二個樞接於該基座上的樞轉齒輪。該控制單元包括一個排齒,該控制單元能受驅動而在一鎖定位置與一非鎖定位置間移動。當該控制單元位於該鎖定位置時,該排齒與該等樞轉齒輪嚙合,當該控制單元位於該非鎖定位置時,該排齒遠離該等樞轉齒輪,該外殼位於一個非定位狀態,可自由調整該外殼相對於該扶手桿的位置。本發明上述結構創新,可方便地調整該外殼的位置。

Description

椅具扶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扶手,特別是指一種可水平調整位置的椅具扶手。
已知的一種椅子設有二個扶手,為了配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有些椅子扶手設計為可調整前後位置與左右位置。以台灣專利證書號數I353822號專利為例,提供一種可水平調整的座椅扶手,其結構包含一底座、一蓋體,以及設置於該底座與該蓋體之間的一固定裝置與一調整件。其中,該固定裝置包括一個具有數個齒部的片體、一個具有兩列齒部的固定片,以及二個位於該固定片的左右兩側並與該固定片的該等齒部嚙合的齒輪。而該調整件主要包括兩個排齒,其中一排齒具有數個能與該片體的該等齒部嚙合的第一齒部,另一排齒具有數個能與該等齒輪嚙合的第二齒部。當上述相對應的齒部間相嚙合時,該底座與該蓋體被定位住而無法移動,當上述相對應的齒部間遠離而未嚙合時,使用者可用手握住並帶動該底座與該蓋體前後左右移動,以調整位置。
也就是說,該專利是透過所述兩個排齒、兩個齒輪,以及具有所述齒部的該固定片等元件,達到調整扶手位置的功能。而本案申請人有鑑於此種可調整位置的扶手有其應用上的便利性,而且消費者對此有廣大的使用需求,所以提出另一種不同結構、元件動作原理不同的椅具扶手。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結構創新、方便調整水平位置的椅具扶手。
於是,本發明椅具扶手,適用於安裝在一個椅具的一個扶手桿上,並包含一個外殼、一個卡掣單元,及一個控制單元。
該外殼可移動地安裝在該扶手桿上,並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該外殼能受控制而在一個定位狀態與一個非定位狀態間轉換,當該外殼位於該非定位狀態時,能受驅動而相對該扶手桿沿一個第一方向往復移動以及沿一個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往復移動。該卡掣單元安裝在該容置空間,並包括一個能經由該外殼連結該扶手桿的基座,以及二個樞接於該基座上並沿該第一方向間隔排列的樞轉齒輪,每一個樞轉齒輪具有一個一端與該基座樞接的擺臂部,以及一個位於該擺臂部的另一端並具有數個第一突齒的齒輪部。
該控制單元包括一個位於該等樞轉齒輪的該等齒輪部一側的排齒,該排齒具有數個沿該第一方向相鄰排列並朝該等第一突齒突出的第二突齒,該控制單元能受驅動而在一個鎖定位置與一個非鎖定位置間移動,當該控制單元位於該鎖定位置時,該排齒的該等第二突齒與該等樞轉齒輪的該等第一突齒嚙合,該等樞轉齒輪被固定住,該外殼位於該定位狀態,當該控制單元位於該非鎖定位置時,該排齒遠離該等樞轉齒輪,該等樞轉齒輪能夠樞轉,該外殼位於該非定位狀態。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改變該排齒與該等樞轉齒輪的嚙合關係,使該外殼能在該定位狀態與該非定位狀態間轉換,而且該等樞轉齒輪透過可樞轉的設計,使該外殼於該非定位狀態下能自由移動,上述結構創新、元件動作原理也不同於以往扶手。而且要調整位置時只要驅動該控制單元移動到該非鎖定位置,就可進行該外殼的位置調整,使用上非常方便。
參閱圖1~4,本發明椅具扶手之一實施例,適用於安裝在一個椅具的一個扶手桿1上,該扶手桿1具有一個位於頂部的安裝件11,該安裝件11具有一水平的安裝壁111,以及一自該安裝壁111朝上突出的結合柱112。該椅具包含一個外殼2、一個卡掣單元3,以及一個控制單元4。
該外殼2安裝在該扶手桿1頂部,本實施例的外殼2是由數個殼體21對接組裝而成。該等殼體21結合後,該外殼2包括一底壁22、一間隔地位於該底壁22上方並能供使用者的手靠置的頂壁23,以及一連接於該底壁22與該頂壁23周緣,並與該底壁22及該頂壁23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間20的圍壁24。該底壁22沿一第一方向51長向延伸,並具有一自底面延伸至頂面且連通該容置空間20的底安裝孔221。該頂壁23具有二個左右間隔且設置於其底面的第一滑嵌部231,每一第一滑嵌部231為一個沿一第二方向52長向延伸的凹槽。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方向52垂直該第一方向51,該第一方向51為左右方向,該第二方向52為前後方向,但實施時不限於此。該圍壁24具有沿該第二方向52前後間隔排列的一第一圍壁段241與一第二圍壁段242。
該卡掣單元3安裝在該容置空間20,並包括一個設置於該外殼2的該底壁22上的導引座31、一個位於該導引座31上且連結該扶手桿1的基座32,以及二個樞接於該基座32上並沿該第一方向51左右間隔排列的樞轉齒輪33。
該導引座31包括一個位於中央並朝下凹設的限位槽311、一自該限位槽311朝下延伸並連通該外殼2的該底安裝孔221的結合孔312,以及二個沿該第一方向51間隔排列於該限位槽311的兩相反側的導槽313。每一導槽313為一沿著該第一方向51長向延伸的長狀槽。每一導槽313具有一鄰近另一導槽313的第一槽端314,以及一相反於該第一槽端314並遠離另一導槽313的第二槽端315。
該基座32設置於該限位槽311,且該基座32與該導引座31間可沿該第二方向52產生相對位移。該基座32能經由該結合孔312與該底安裝孔221連結該扶手桿1,具體來說,該扶手桿1的該結合柱112向上穿過該底安裝孔221與該結合孔312而伸入該基座32中,再藉由一支螺絲321將該基座32與該結合柱112鎖固結合。
參閱圖2、4、5,每一樞轉齒輪33具有一個一端與該基座32樞接的擺臂部331,以及一個位於該擺臂部331的另一端的齒輪部332。該齒輪部332設置於各別的導槽313上,並具有數個第一突齒333,以及一朝下延伸並伸入相對應的該導槽313的導柱334。該導柱334能在相對應的該導槽313的該第一槽端314與該第二槽端315間移動。
該控制單元4安裝於該容置空間20,並包括一個控制件41、一個一體連接於該控制件41之一側的排齒42,以及二個左右間隔的彈性件43。
參閱圖2、3、5,該控制件41包括一個位於該容置空間20且延伸於該卡掣單元3上方的延伸壁411,以及一自該延伸壁411經由該外殼2的該第一圍壁段241突伸出該外殼2的按壓壁412。該延伸壁411具有二個設置於其頂面並分別與該頂壁23的該等第一滑嵌部231結合的第二滑嵌部413,每一第二滑嵌部413能沿該第二方向52而相對於各別的第一滑嵌部231移動,如此可導引該控制件41沿該第二方向52移動的行程,避免該控制件41左右晃動。
該排齒42連接於該控制件41的該延伸壁411之遠離該按壓壁412的一側,並位於該外殼2的該第二圍壁段242與該等樞轉齒輪33間。該排齒42具有數個位於底面且沿該第一方向51排列並朝該等第一突齒333突出的第二突齒421。該排齒42能受到該控制件41帶動而沿該第二方向52移動,以藉由該控制件41控制該排齒42與該等樞轉齒輪33間的嚙合關係。
每一彈性件43被抵壓於該控制件41的該按壓壁412與該外殼2的該圍壁24間,並用於提供該控制件41與該排齒42一個恆朝該圍壁24的該第一圍壁段241的方向移動的復位力量。
參閱圖1、5、6,本發明使用時,該控制單元4能受驅動而在一個如圖5的鎖定位置與一個如圖6非鎖定位置間移動,進而能控制該外殼2在一個定位狀態與一個非定位狀態間轉換。當該控制單元4位於該鎖定位置時,該排齒42的該等第二突齒421與該等樞轉齒輪33的第一突齒333嚙合,而且因為該等彈性件43的彈力抵推該控制件41,使該排齒42受到往該第一圍壁段241的力量而將該等樞轉齒輪33緊抵固定住,該等樞轉齒輪33無法樞轉,該外殼2被限制定位於該定位狀態,此時該外殼2無法相對於該扶手桿1移動。
要調整該外殼2相對於該扶手桿1的位置時,如圖5箭頭A所示方向按壓該控制件41的按壓壁412,以帶動該排齒42沿該第二方向52朝該外殼2的該第二圍壁段242移動,該控制單元4進而轉換到圖6的該非鎖定位置。在該非鎖定位置時,該第一排齒42遠離該等樞轉齒輪33,該等第二突齒421不再與該等第一突齒333嚙合,該外殼2轉換到該非定位狀態而可自由移動,此時該外殼2能受驅動而相對該扶手桿1沿該第一方向51往復移動,也能沿該第二方向52往復移動。
參閱圖6、7,具體來說,本發明在調整該外殼2水平位置的操作上,使用者可先用手握住該外殼2,以拇指按壓該控制件41並維持按壓動作,在此同時再用手帶動該外殼2移動。該外殼2被帶動而沿該第一方向51左右移動時,該卡掣單元3整體為固定不動。
參閱圖1、6、8,另外,調整該外殼2沿該第二方向52的位置時,當該外殼2沿該第二方向52移動時,該卡掣單元3的該導引座31也會跟著該外殼2同步移動,而該基座32因為與該扶手桿1的該結合柱112結合,因此該基座32被固定於該扶手桿1上不動。而每一樞轉齒輪33由於其擺臂部331一端與該基座32樞接,該齒輪部332的導柱334則伸入該導引座31的導槽313,因此該外殼2沿該第二方向52移動時,每一樞轉齒輪33會以其與該基座32樞接的部位為樞轉中心而樞轉,而其樞轉行程受到導槽313的限制與引導。當該基座32如圖6所示,靠近該外殼2的該圍壁24的該第一圍壁段241時,每一樞轉齒輪33的該導柱334位於相對應的該導槽313的該第一槽端314。當該外殼2沿該第二方向52移動到使該基座32靠近該外殼2的該圍壁24的該第二圍壁段242時,如圖8所示,每一樞轉齒輪33的該導柱334位於相對應的該導槽313的該第二槽端315。本發明的外殼2沿該第二方向52調整位置時,可在圖6與圖8所示的位置之間移動調整。
參閱圖5,使用者將該外殼2沿該第一方向51與該第二方向52移動調整到適當位置後,就可解除施加於該控制件41的按壓力量,該控制件41與該排齒42就受到該等彈性件43的彈力抵推,朝該外殼2的該第一圍壁段241的方向移動復位到圖5的該鎖定位置,使該排齒42與該等樞轉齒輪33嚙合,以將該外殼2定位於前述調整後的適當位置。
綜上所述,藉由控制該排齒42與該等樞轉齒輪33間的嚙合關係,使該外殼2能在該定位狀態與該非定位狀態間轉換,而且該等樞轉齒輪33透過可樞轉的設計,使該外殼2能移動,本發明的結構創新、元件動作原理也不同於以往扶手。此外,只要驅動該控制單元4移動到該非鎖定位置,就可自由調整該外殼2位置,調整使用上非常方便。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扶手桿 11‧‧‧安裝件 111‧‧‧安裝壁 112‧‧‧結合柱 2‧‧‧外殼 20‧‧‧容置空間 21‧‧‧殼體 22‧‧‧底壁 221‧‧‧底安裝孔 23‧‧‧頂壁 231‧‧‧第一滑嵌部 24‧‧‧圍壁 241‧‧‧第一圍壁段 242‧‧‧第二圍壁段 3‧‧‧卡掣單元 31‧‧‧導引座 311‧‧‧限位槽 312‧‧‧結合孔 313‧‧‧導槽 314‧‧‧第一槽端 315‧‧‧第二槽端 32‧‧‧基座 321‧‧‧螺絲 33‧‧‧樞轉齒輪 331‧‧‧擺臂部 332‧‧‧齒輪部 333‧‧‧第一突齒 334‧‧‧導柱 4‧‧‧控制單元 41‧‧‧控制件 411‧‧‧延伸壁 412‧‧‧按壓壁 413‧‧‧第二滑嵌部 42‧‧‧排齒 421‧‧‧第二突齒 43‧‧‧彈性件 51‧‧‧第一方向 52‧‧‧第二方向 A‧‧‧箭頭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不完整的立體圖,顯示本發明椅具扶手的一實施例與一個扶手桿;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側視剖視圖; 圖4是一俯視分解圖,顯示該實施例的一卡掣單元; 圖5是該實施例的一俯視剖視圖,同時顯示該實施例的一控制單元位於一鎖定位置; 圖6是一類似圖5的俯視剖視圖,同時顯示該控制單元位於一非鎖定位置; 圖7是一類似圖6的俯視剖視圖,同時顯示該實施例的一外殼沿一第一方向移動後的狀態;及 圖8是一類似圖6的俯視剖視圖,同時顯示該外殼沿一第二方向移動後的狀態。
2‧‧‧外殼
20‧‧‧容置空間
24‧‧‧圍壁
241‧‧‧第一圍壁段
242‧‧‧第二圍壁段
31‧‧‧導引座
313‧‧‧導槽
314‧‧‧第一槽端
315‧‧‧第二槽端
32‧‧‧基座
321‧‧‧螺絲
33‧‧‧樞轉齒輪
331‧‧‧擺臂部
332‧‧‧齒輪部
333‧‧‧第一突齒
334‧‧‧導柱
4‧‧‧控制單元
41‧‧‧控制件
411‧‧‧延伸壁
412‧‧‧按壓壁
42‧‧‧排齒
421‧‧‧第二突齒
43‧‧‧彈性件
51‧‧‧第一方向
52‧‧‧第二方向
A‧‧‧箭頭

Claims (7)

  1. 一種椅具扶手,適用於安裝在一個椅具的一個扶手桿上,並包含:一個外殼,可移動地安裝在該扶手桿上,並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該外殼能受控制而在一個定位狀態與一個非定位狀態間轉換,當該外殼位於該非定位狀態時,能受驅動而相對該扶手桿沿一個第一方向往復移動以及沿一個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往復移動;一個卡掣單元,安裝在該容置空間,並包括一個能經由該外殼連結該扶手桿的基座,以及二個樞接於該基座上並沿該第一方向間隔排列的樞轉齒輪,每一個樞轉齒輪具有一個一端與該基座樞接的擺臂部,以及一個位於該擺臂部的另一端並具有數個第一突齒的齒輪部,該卡掣單元還包括一個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並能與該外殼同步地沿該第二方向移動的導引座,該導引座包括二個沿該第一方向間隔排列的導槽,每一個導槽具有一個鄰近另一個導槽的第一槽端,以及一個相反於該第一槽端的第二槽端,該基座設置於該導引座上,該基座與該導引座間可沿該第二方向相對位移,每一個樞轉齒輪的該齒輪部能在相對應的該導槽的該第一槽端與該第二槽端間移動;及一個控制單元,包括一個位於該等樞轉齒輪的該等齒輪部一側的排齒,該排齒具有數個沿該第一方向排列並朝該等第一突齒突出的第二突齒,該控制單元能受驅動而在一個鎖定位置與一個非鎖定位置間移動,當該控制單元位 於該鎖定位置時,該排齒的該等第二突齒與該等樞轉齒輪的該等第一突齒嚙合,該等樞轉齒輪被固定住,該外殼位於該定位狀態,當該控制單元位於該非鎖定位置時,該排齒遠離該等樞轉齒輪,該等樞轉齒輪能夠樞轉,該外殼位於該非定位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具扶手,其中,該外殼包括一個具有一個連通該容置空間的底安裝孔的底壁,該導引座還包括一個位於該等導槽間並供該基座安裝的限位槽,以及一個自該限位槽朝下延伸並連通該底安裝孔的結合孔,該基座能經由該結合孔與該底安裝孔連結該扶手桿。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具扶手,其中,每一個樞轉齒輪的該齒輪部還具有一個朝相對應的該導槽伸入,並能移動於該第一槽端與該第二槽端間的導柱。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椅具扶手,其中,該外殼包括上下間隔的一個底壁與一個頂壁,以及一個連接於該底壁與該頂壁周緣,並與該底壁及該頂壁共同界定該容置空間的圍壁,該圍壁具有沿該第二方向間隔排列的一個第一圍壁段與一個第二圍壁段,當該基座鄰近該第一圍壁段時,每一個樞轉齒輪的該導柱位於相對應的該導槽的該第一槽端,當該外殼沿該第二方向移動到使該基座鄰近該第二圍壁段時,每一個樞轉齒輪的該導柱位於相對應的該導槽的該第二槽端。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椅具扶手,其中,該控制單元還包括一個控制件,該控制件具有一個位於該卡掣單元上方且連接 該排齒的延伸壁,以及一個自該延伸壁突伸出該外殼的按壓壁,該按壓壁能受到按壓而帶動該排齒沿該第二方向朝該第二圍壁段移動,使該排齒遠離該等樞轉齒輪。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椅具扶手,其中,該控制單元還包括一個被抵壓於該控制件的該按壓壁與該外殼的該圍壁間的彈性件,該彈性件用於提供該控制件與該排齒一個恆朝該第一圍壁段的方向移動的復位力量。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具扶手,其中,該控制單元還包括一個具彈性復位力地安裝在該外殼上的控制件,該控制件具有一個位於該容置空間並連接該排齒的延伸壁,以及一個自該延伸壁突伸出該外殼的按壓壁,該控制件能帶動該排齒沿該第二方向移動,以控制該排齒與該等樞轉齒輪的嚙合關係。
TW105115493A 2016-05-19 2016-05-19 椅具扶手 TWI686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5493A TWI686155B (zh) 2016-05-19 2016-05-19 椅具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5493A TWI686155B (zh) 2016-05-19 2016-05-19 椅具扶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839A TW201740839A (zh) 2017-12-01
TWI686155B true TWI686155B (zh) 2020-03-01

Family

ID=6123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5493A TWI686155B (zh) 2016-05-19 2016-05-19 椅具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615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6375A (en) * 2010-08-06 2012-02-16 Yi Chun Entpr Ltd Mechanism of chair armres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6375A (en) * 2010-08-06 2012-02-16 Yi Chun Entpr Ltd Mechanism of chair armres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839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7044B2 (en) Highchair
US8777318B2 (en)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rmrest
US20100117315A1 (en) Backrest recline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stroller
US20130234484A1 (en) Backrest Inclination Structure for Lumbar Support
US7264312B1 (en) Backrest adjusting mechanism
JP2011050476A (ja) 肘掛け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椅子
TWI686155B (zh) 椅具扶手
US11517112B2 (en) Cam adjustment device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rmrest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US9974390B2 (en) Armrest
JP5562025B2 (ja) 椅子
TWM419484U (en) Multi-functional chair armrest adjustment device
TWI726780B (zh) 椅扶手
TW201803494A (zh) 扶手裝置
CN109106121B (zh) 一种坐具
CN107568980B (zh) 椅具扶手
KR101547268B1 (ko) 등받이판의 경사조절이 가능한 의자
TWI580381B (zh) Chair armrest adjustment mechanism module
TW201813556A (zh) 椅背緩衝調整裝置及具有椅背緩衝調整裝置的椅子
TWM527717U (zh) 椅具扶手
KR200431469Y1 (ko) 등받이 조절 기구
US20130313878A1 (en) Angle adjusting/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backrest of a chair
KR102258527B1 (ko) 의자용 팔걸이
KR20060047796A (ko) 마사지기
JP2013255553A (ja) 背もたれの角度調整装置
JP6040566B2 (ja) 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