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5403B -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 Google Patents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5403B
TWI685403B TW107141906A TW107141906A TWI685403B TW I685403 B TWI685403 B TW I685403B TW 107141906 A TW107141906 A TW 107141906A TW 107141906 A TW107141906 A TW 107141906A TW I685403 B TWI685403 B TW I6854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ole
seat
group
gun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1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9634A (zh
Inventor
李宜寬
Original Assignee
百利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百利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百利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1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540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5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54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9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9634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至少包括:一具有氣室及主氣道及容置室的鎗本體、一組設於該鎗本體處的頂座、一位於該鎗本體至該頂座間作來回活動用的頂內壓座、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氣室內的汽缸、一組設於該汽缸內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塞組、一組設於該鎗本體處的扳機件、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容置室處的開關閥組、以及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迴流通道處的單連切換件,其中,該鎗本體設有一供該汽缸容置組設用的氣室、一供氣體流入用暨連通至該汽缸處的主氣道、一連通於該主氣道處暨供該開關閥組置入用的容置室、一自該容置室處連通至該頂座處所形成的上氣孔、一自該容置室處連通至該鎗本體外側處所形成的洩氣通道、一連通該主氣道一端處暨供該汽缸容置組設用的氣室、以及一連通該氣室至該容置室之間的迴流通道;又,該迴流通道處組設有單連切換件,藉由該單連切換件的切換作用而作為控制該迴流通道是否能與該容置室間形成連通的依據。

Description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打釘鎗;特別關於一種釘鎗之汽缸與蓋體之間具有頂內壓座結構用的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按,習用之打釘鎗構造,其鎗體內組設有汽缸,且該鎗體與汽缸之間形成有下儲氣室,其中,該汽缸近底緣處形成有透孔,且該透孔係連通下儲氣室及汽缸下方的氣室,並使活塞組能於汽缸內來回活動;又,該鎗體的上方組設有蓋體,而該蓋體的適當處設有一貫通狀的氣孔,且於蓋體與鎗體之汽缸間組設頂內壓座及活塞組,並使頂內壓座的一端在往上活動後能阻塞於該蓋體之氣孔處,以致使氣體能快速集結於該活塞組上方暨將該活塞組快速地往汽缸底緣方向推動,而達到射擊擊釘的功效;當扳機受壓時,則會使該扳機推動該閥軸桿阻斷上氣道與主氣道間的連通迴路,而恰能阻斷流經上氣道欲到達至該頂內壓座上方處的氣體,同時,已位於該汽缸上緣處的該頂內壓座僅會受到來自該主氣道處的氣體壓力而被往上推,且會使該頂內壓座的一端在往上活動後能阻塞於該蓋體之氣孔處,以致使來自該主氣道內的氣體能瞬間充滿於已位於汽缸內的活塞組上方,且迫使該活塞組遭受瞬間力量的推動而快速的被往下移動,同時,使已移動中的活塞組下方之氣體一部分會從鎗嘴中向外側排出,且使其另一部分的氣體則會流竄至下儲氣室內而形成壓縮空氣,如此一來,即可達到射 擊擊發的功效;反之,當放開扳機(即不受壓)時,會使上氣道與主氣道間的連通迴路呈接通狀,方能使已位於主氣道內的氣體流經上氣道內再流竄至該頂內壓座的上方處暨將其往下推動,直至頂內壓座底端能確實套接在汽缸上端緣處而形成阻斷已位於主氣道內欲流入至汽缸內的氣體供應源,且會使該頂內壓座一端在往下移動後而不會阻塞於該蓋體之氣孔處,此時,方能使已位於汽缸內之活塞組上方的氣體得以直接快速地經由該氣孔而排出至鎗體外側,同時,亦會因活塞組上方的氣體壓力瞬間變小且小於其下方的壓縮氣體力量,以致使已儲存於下儲氣室內的壓縮空氣在反向流出後而將活塞組往上快速地推動至回歸原位,而形成待擊發狀態;如此一來,即完成了單次有效擊發的控制操作。
上述創作案雖能達成原先所設定之創作目的,而深受業界及一般操作者所讚許,惟鑑於業界對技術之研發日新月異,不餘遺力,故本申請人乃更再努力研究改良,其使臻於完美實用;且近來,創作人在歷歷無數次更新實驗測試以及歸納消費者之實際操作使用上的回應意見,發現尚有下列問題猶待進一步改善:由於習知打釘鎗在使用操作上,必需每按壓一次扳機,才能作一次有效地射擊擊釘的擊發動作;雖在有些施工場所,僅需少數的擊釘作業下,而使得習知打釘鎗就足以應付之,然,在某些場所欲連續多次作擊釘的操作使用時,使用者就必需每按壓一次扳機才能擊釘一次,如此一來,其不但會造成施工的速度及率能無法提高外,同時,更會使操作上更加麻煩及不便為其一大困擾。
是故,如何開發出一種使用於頂內壓座的打釘鎗之單一機種同 時具備單擊發及連續自動擊發的選擇操作方式,以期滿足不同場所的施工需求,進而能提升工作效率者,此乃為消費者所一致企盼的,更是業者所急需努力研發改進的一大課題。
本發明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的主要內容係在於提供一種藉由已組設於該鎗本體之氣室內的該汽缸至該頂座之套接部之間容置有一來回移動用的頂內壓座,且使已位於該套接部內的該頂內壓座上方係能經由該上氣通道連通至該容置室處,而該容置室內係分別與該主氣道、上氣通道、迴流通道、洩氣通道呈連通,且使該容置室內組設有開關閥組,並於該迴流通道處組設有單連切換件,利用該單連切換件的移動位置控制及配合該開關閥組的流道應用下,以使得該頂內壓座能受該開關閥組的加壓氣流分配控制而作相對性的開啟或閉合之用,如此一來,方能使單一機種的釘鎗同時具備單擊發及連續自動擊發的選擇切換操作方式,以期滿足不同場所及使用者的施工需求,進而能大大地提升工作效率為其進步性之主張。
本發明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的另一內容係在於提供一種利用該迴流通道處另組設有一調整件,以作為控制加壓氣體流入的速度及流量,而能作為調整自動擊發的擊釘速度之控制為其另一進步性之主張。
為達到上述創作的目的,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手段,其至少包括:一具有氣室及主氣道及容置室的鎗本體、一組設於該鎗本體處的頂座、一位於該鎗本體至該頂座間作來回活動用的頂內壓座、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氣室內的汽缸、一組設於該汽缸內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塞組、一組設於該鎗本體處的扳機件、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容置室處至該扳機件之間的開關閥組、 以及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迴流通道處的單連切換件,其中:該鎗本體至少包括一供該汽缸容置組設用的氣室、一供氣體流入用暨連通至該汽缸處的主氣道、一連通於該主氣道處暨供該開關閥組置入用的容置室、一自該容置室處連通至該頂座處所形成的上氣孔、一自該容置室處連通至該鎗本體外側處所形成的洩氣通道、以及一連通該氣室至該容置室之間的迴流通道;該頂座至少包括一供該頂內壓座容置用的凹陷狀套接部、一向上貫穿連通至該頂座頂端面外側的透氣孔、以及一連通至該鎗本體之上氣孔處的側接孔;該頂內壓座至少設有一供油封套設用的側環槽、以及一貫穿該頂內壓座處的頂內軸孔;該汽缸係組設於該氣室內,且藉由一套設於該汽缸外側處的油封作用而將該氣室區分成上氣室及下氣室,並能使該活塞組能組設於該汽缸內作來回運動;該活塞組至少包括一容置於該汽缸內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塞件、一組設於該活塞件處的撞針、以及一供油封套置於該活塞件周側用的環槽;該開關閥組至少包括一組設於該容置室內暨將其區分為上區間及下區間用的中隔環、一組設於該容置室之上區間處的開關上座、一組設於該容置室之下區間處的開關外座、一容置於該開關上座之容孔內至該中隔環之間作來回移動用的游動閥件、一端位於該游動閥件之軸孔內暨其另端位於該中隔環至該開關外座之間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動閥件、以及一端容置於該活動閥件之軸心孔內暨使其另端凸伸於該開關外座之中心孔處作來回移動用的扳機軸桿;該開關上座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一供該游動閥件容置活動用的階級狀容孔、以及貫穿該開關上座側壁面處的上、下通孔,以使該上、下通孔能分別與該上氣孔及該洩氣通道呈直接式或間接式連通;該游動閥件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以及一供該活動閥件一端容置 作來回移動用的階級狀軸孔;該中隔環設有一中空狀貫穿孔,且於該中隔環之內、外側壁面處分別設有一供油封置入用的內環槽及一供油封置入用的外環槽;該活動閥件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一供該扳機軸桿一端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階級狀軸心孔、以及貫穿該活動閥件側壁面處的上、下穿孔;該扳機軸桿外周側設有一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以及一凸伸於該開關外座之中心孔外側暨供該扳機件頂推用的軸部,且使該扳機軸桿能容置於該軸心孔內作來回移動之用;該開關外座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一供該扳機軸桿之軸部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中心孔、一供該活動閥件下半段容置活動用的凹室、以及貫穿該開關外座側壁面處暨連通至該凹室處的側孔,該側孔係設置於二個側環凹槽之間,且使該側孔係能直接或間接連通至該第三連孔或該迴流通道處;該單連切換件至少包括有複數個環設於其外周側處的環槽及限制槽,且使每一環槽處係供油封套設之用,並使該限制槽能供一扣環扣合限位之用。
1‧‧‧鎗本體
10‧‧‧氣室
100‧‧‧上氣室
101‧‧‧下氣室
11‧‧‧主氣道
12‧‧‧容置室
120‧‧‧上氣孔
121‧‧‧上區間
122‧‧‧下區間
13‧‧‧第一容室
131‧‧‧第一連孔
132‧‧‧第二連孔
133‧‧‧第三連孔
14‧‧‧第二容室
20‧‧‧頂座
200‧‧‧套接部
201‧‧‧透氣孔
202‧‧‧側接孔
21‧‧‧迫緊片
25‧‧‧頂內壓座
251‧‧‧側環槽
252‧‧‧頂內軸孔
26‧‧‧彈簧
30‧‧‧汽缸
301‧‧‧上透孔
302‧‧‧下透孔
35‧‧‧活塞組
351‧‧‧活塞件
352‧‧‧撞針
353‧‧‧環槽
40‧‧‧扳機件
5‧‧‧開關閥組
50‧‧‧開關上座
500‧‧‧側環凹槽
501‧‧‧容孔
503‧‧‧上通孔
504‧‧‧下通孔
51‧‧‧游動閥件
510‧‧‧側環凹槽
511‧‧‧軸孔
53‧‧‧中隔環
531‧‧‧貫穿孔
532‧‧‧內環槽
533‧‧‧外環槽
54‧‧‧活動閥件
540‧‧‧側環凹槽
541‧‧‧軸心孔
543‧‧‧上穿孔
544‧‧‧下穿孔
55‧‧‧扳機軸桿
550‧‧‧側環凹槽
551‧‧‧軸部
56‧‧‧開關外座
560‧‧‧側環凹槽
561‧‧‧中心孔
562‧‧‧凹室
563‧‧‧側孔
6‧‧‧單連切換件
60‧‧‧環槽
61‧‧‧限制槽
7‧‧‧調整件
70‧‧‧環凹槽
71‧‧‧螺紋部
72‧‧‧限制槽
80‧‧‧緩衝墊
9‧‧‧油封
90‧‧‧扣環
A‧‧‧上氣通道
B‧‧‧迴流通道
C‧‧‧洩氣通道
D‧‧‧區域空間
E‧‧‧區域空間
F‧‧‧區域空間
第1圖係為本發明的平面剖面分解示意圖。
第2圖係為第1圖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為第1圖的另一局部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4圖係為第2圖按壓後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5圖係為第4圖不施力按壓時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6圖係為第3圖在切換自動擊發時的局部組合剖面圖。
第7圖係為第6圖在自動擊發暨按壓後的另一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8圖係為第7圖在作動後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9圖係為第8圖在作動後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10圖係為第9圖在作動後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11圖係為第10圖在作動後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12圖係為第6圖在旋轉調整後的局部組合剖面圖。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請參閱第1圖至第12圖所示,其至少包括:一具有氣室10及主氣道11及容置室12的鎗本體1、一組設於該鎗本體1處的頂座20、一位於該鎗本體1至該頂座20間作來回活動用的頂內壓座25、一組設於該鎗本體1之氣室10內的汽缸30、一組設於該汽缸30內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塞組35、一組設於該鎗本體1處的扳機件40、一組設於該鎗本體1之容置室12處至該扳機件40之間的開關閥組5、以及一組設於該鎗本體1之迴流通道B處的單連切換件6,其中:該鎗本體1,其至少包括一供該汽缸30容置組設用的氣室10、一供氣體流入用暨連通至該汽缸30處的主氣道11、一連通於該主氣道11處暨供該開關閥組5置入用的容置室12、一自該容置室12處連通至該頂座20處所形成的上氣孔120、一自該容置室12處連通至該鎗本體1外側處所形成的洩氣通道C、以及一連通該氣室10至該容置室12之間的迴流通道B,其中,該氣室10在經由該汽缸30的組設後而使得該氣室10內周圍至該汽缸30外周圍間被區分成上氣室100及下氣室101,且使該下氣室101能藉由該迴流通道B而連通至該容置室12之下區 間122內;又,該容置室12係藉由該開關閥組5之中隔環53的組設於其內後而被區分為上區間121及下區間122,且於該容置室12之上區間121適當處設有一連通至該頂座20處的上氣孔120,並使該上氣孔120與該頂座20之側接孔202係組成一連通狀的上氣通道A,以使該上氣通道A能作為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至該頂座20之套接部200之間的供氣來源或排氣之控制;而該容置室12之上區間121適當處另設有一直接或間接方式連通至該鎗本體1外側處的洩氣通道C,以使該洩氣通道C係作為將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所欲排出之氣體經由該開關閥組5的控制操作後才能再排出至該鎗本體1外側之用;而該容室置12至該氣室10之間分別設有第一、二容室13、14,且使該第一、二容室13、14分別供單連切換件6及調整件7組設於其內而呈可活動的調整狀態;再者,該第一容室13係分別藉由第一、二連孔131、132分別連接至該氣室10之下氣室101處及第二容室14處,且使該第二容室14藉由第三連孔133連接至該容置室12之下區間122處,並至少能使該第一連孔131、該第一容室13、該第二連孔132及該第三連孔133(或該第一連孔131、該第一容室13、該第二連孔132、該第二容室14及該第三連孔133)而組成一迴流通道B,以藉由該單連切換件6的切換作用而作為控制該迴流通道B是否能使該氣室10與該容置室12間形成連通的依據;另,該鎗本體1的頂面處組設有一頂座20;該頂座20,其係組設於該鎗本體1的頂端面處,且使該鎗本體1至該頂座20間夾置有迫緊片21;又,該頂座20至少包括一供該頂內壓座25容置用的凹陷狀套接部200、一向上貫穿連通至該頂座20頂 端面外側的透氣孔201、以及一連通至該鎗本體1之上氣孔120處的側接孔202;而該側接孔202與該上氣孔120係能組成一連通狀的上氣通道A,以使該上氣通道A能作為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至該頂座20之套接部200之間的供氣來源或排氣之控制;該頂內壓座25,其係組設於該頂座20之套接部200至該汽缸30頂端面之間活動,該頂內壓座25至少設有一供油封9套設用的側環槽251、以及一貫穿該頂內壓座25處的頂內軸孔252;又,而該頂內壓座25上方另套設有一彈簧26;該汽缸30,其係組設於該氣室10內,且藉由一套設於該汽缸30外側處的油封9作用而將該氣室10區分成上氣室100及下氣室101,並能使該活塞組35能組設於該汽缸30內作來回運動;又,該汽缸30下半段設有複數個連通至該下氣室101處的上、下透孔301、302,且於該上透孔301外側套設有一逆止性的油封9,以作為活塞組35之活塞件351往下移動時,能將已位該活塞351下方的部分氣體擠入至該下氣室101內儲存之用,同時,在該活塞件351擊迫至底(即接觸到緩衝墊80)時,方使已流入至該汽缸30內的加壓氣體(即來自於該主氣道11)能經由該上透孔301處而將逆止性油封9向外拉伸推出進而噴入至該下氣室101內作儲存之用;該活塞組35,其至少包括一容置於該汽缸30內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塞件351、一組設於該活塞件351處的撞針352、以及一供油封9套置於該活塞件351周側用的環槽353;該開關閥組5,其係組設於該容置室12內,該開關閥組5至 少包括一組設於該容置室12內暨將其區分為上區間121及下區間122用的中隔環53、一組設於該容置室12之上區間121處的開關上座50、一組設於該容置室12之下區間122處的開關外座56、一容置於該開關上座50之容孔501內至該中隔環53之間作來回移動用的游動閥件51、一端位於該游動閥件51之軸孔511內暨其另端位於該中隔環53至該開關外座56之間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動閥件54、以及一端容置於該活動閥件54之軸心孔541內暨使其另端凸伸於該開關外座56之中心孔561處作來回移動用的扳機軸桿55;其中,該開關上座50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9套置用的側環凹槽500、一供該游動閥件51容置活動用的階級狀容孔501、以及貫穿該開關上座50側壁面處的上、下通孔503、504,以使該上、下通孔503、504能分別與該上氣孔120及該洩氣通道C呈直接式或間接式連通;該游動閥件51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9套置用的側環凹槽510、以及一供該活動閥件54一端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階級狀軸孔511;該中隔環53設有一中空狀貫穿孔531,且於該中隔環53之內、外側壁面處分別設有一供油封9置入用的內環槽532及一供油封9置入用的外環槽533;該活動閥件54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9套置用的側環凹槽540、一供該扳機軸桿55一端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階級狀軸心孔541、以及貫穿該活動閥件54側壁面處的上、下穿孔543、544,以使該上穿孔543係作為已位於該游動閥件51底端緣至該中隔環53之間所形成的區域空間D所需之供應氣體或排放氣體之用,且該下穿孔544係作為調節已位於該中隔環53底面至該活動閥件54之間所形成的區域空間E所需之供應氣體或排放氣體之用;該扳機軸桿55外周 側設有一供油封9套置用的側環凹槽550、以及一凸伸於該開關外座56之中心孔561外側暨供該扳機件40頂推用的軸部551,且使該扳機軸桿55能容置於該軸心孔541內作來回移動之用;該開關外座56外周側設有複數個供油封9套置用的側環凹槽560、一供該扳機軸桿55之軸部551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中心孔561、一供該活動閥件54下半段容置活動用的凹室562、以及貫穿該開關外座56側壁面處暨連通至該凹室562處的側孔563,該側孔563係設置於二個側環凹槽560之間,且使該側孔563係能直接或間接連通至該第三連孔133或該迴流通道B處,以作為已位於該活動閥件54至該開關外座56之凹室562之間所形成的區域空間F所需之供應氣體或氣體回推之用;該單連切換件6,其係容置組設於該第一容室13內作來回移動之用;其中,該單連切換件6至少包括有複數個環設於其外周側處的環槽60及限制槽61,且使每一環槽60處係供油封9套設之用,並使該限制槽61能供一扣環90扣合限位之用;該調整件7,其係容置組設於該第二容室14內作旋轉移動之用;其中,該調整件7至少包括有複數個環設於其外周側處的環凹槽70、一螺合於該第二容室14處的螺紋部71、以及一供扣環90扣合限位用的限制槽72,且使每一環凹槽70處係供油封9套設之用;當待命擊發時,僅需將加壓氣體充填至該鎗本體1之主氣道11處,會使該加壓氣體從該游動閥件51之軸孔511內流入,且會依序流經該活動閥件54之軸心孔541及該上穿孔543後再直接填滿於已位於該游動閥件51底端面至該中隔環53頂端面所形成的封閉區域D內(即位 於該游動閥件51的底端面下方處);此時,由於該游動閥件51之底端面面積大於其頂端面面積,以致使該游動閥件51會被往上推移動,直至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中段處的油封9抵頂於該開關上座50之容孔501內壁斜面處為止;此時,會使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近頂端面之側環凹槽510處的油封9不會阻塞於該開關上座50之容孔501頂緣處,換言之,該游動閥件51一端外周圍與該容孔501之間形成有一縫隙,且使該縫隙能與該上通孔503、上氣孔120(即上氣通道A)間保持連通狀態,以使得該加壓氣體亦能從此一縫隙再流經該上氣通道A而抵達至該頂內壓座25的上方處,並配合已位於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的彈簧26彈力作用下,而能確保該頂內壓座25底端面確實壓抵於該汽缸30頂端面處(如第2圖),而形成一待擊發狀態;當欲擊釘前,應先施力按壓該單連切換件6往左側推動至底後,方能使已套置於該單連切換件6中段處的油封9及其右側段的油封9分別位於該第一連孔131入口處的二側方,而使得該第一連孔131及該第一容室13保持連通,但該第一容室13不會與該第二連孔132連通(如第3圖);再者,再施力按壓該扳機件40轉動,以使該扳機件40能推動該扳機軸桿55沿著該活動閥件54之軸心孔541內部往上移動,直至已套置於該扳機軸桿55之側環凹槽550處的油封9移動跨過至該上穿孔543上方處,而作為阻斷再流入至已位於該游動閥件51底端面至該中隔環53頂端面間所形成的封閉區域D之加壓氣體來源,同時,因該上穿孔543係連通至已位於該扳機軸桿55外周圍與該軸心孔541間所形成的縫隙,以使得原存留於該封閉區域D內部的加壓氣體會經由該上穿孔543及該縫 隙而往該開關外座56之中心孔561外側排出;此時,該游動閥件51頂端面僅會受已位於該主氣道11的加壓氣體壓迫,而使該游動閥件51開始往下移動,直至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近頂端面處的油封9完全阻塞於該開關上座50之容孔501頂端緣處,且亦會使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中段處的油封9完全不會抵頂於該容孔501內壁斜面處,以使得該上通孔503、該容孔501、該下通孔504、該上氣通道A及該洩氣通道C會保持連通,而導致先前已位於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的加壓氣體會依序經由該上氣通道A、該上通孔503、該容孔501、該下通孔504及該洩氣通道C而朝向該鎗本體1外側排出;此時,已位於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的壓力(僅一彈簧26的彈力)會小於該主氣道11的加壓氣體之壓力,而使得該加壓氣體能將該頂內壓座25往上推動直至其底端面完全離開該汽缸30頂端面時,方能使加壓氣體瞬間填滿已位於該汽缸30內的該活塞組35上方暨將其往下推動撞擊至該緩衝墊80為止;在此同時,已充滿於該汽缸30內的加壓氣體會從該上透孔301處將逆止性油封9推伸後再流入至該下氣室101內儲存,再經由該下氣室101流經該第一連孔131而到達該第一容室13處時,會因已套置在該第一容室13內的該單連切換件6之環槽60處的二個油封9恰能移動至位於該第一連孔131出口處的二側方,以有效地阻止已從該第一連孔131處流入的加壓氣體會經由該第一容室13再流向至該第二容室14處的流動(如第4圖),即可完成向下射擊的動作;此時,不再施力按壓該扳機件40時,該加壓氣體會頂推該扳機軸桿55往下移動至原位後,而使得已套置在該扳機軸桿55處的油封9會反向跨過移動至該上穿孔543的下方,而使得該上穿孔543能與該軸 心孔541上半段及該軸孔511及該主氣道11間保持連通,以致使該加壓氣體能快速地填滿於該游動閥件51下方處,且得以將該游動閥件51往上推動,直至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中段處的油封9抵頂於該開關上座50之容孔501內壁斜面處為止;此時,會使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近頂端面處的油封9不會阻塞於該容孔501頂緣入口處,而使該游動閥件51一端外周圍與該容孔501之間形成有一縫隙能與該上通孔503、上氣孔120(即上氣通道A)間保持連通狀態,以使得該加壓氣體亦能從此一縫隙再流經該上氣通道A後而抵達至該頂內壓座25的上方處,並配合已位於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的彈簧26彈力作用下,而能確保該頂內壓座25底端面確實壓抵於該汽缸30頂端面處,且使該頂內壓座25頂端面會與該上蓋85間保持有一空隙,以致使已位於該活塞組35上方的加壓氣體得以從此空隙中向外排出,同時,亦會使儲存於該下氣室101內的加壓氣體會經由該下透孔302流入至該汽缸30內暨將已位於汽缸30下方的該活塞組35往上推動至原位為止(如第5圖),如此即完成一次單擊發動作;當欲連續自動擊發時,僅需先施力按壓該單連切換件6往右側移動後,方能使已套置於該單連切換件6中段處的油封9會從該第一連孔131入口處的左側移動至其右側方,而使得該第一連孔131、該第一容室13、該第二連孔132、該第二容室14及該第三連孔133(即迴流通道B)係保持連通狀態;此時,再施力按壓該扳機件40轉動,至於如何推動該活塞組35產生向下射擊的操作方式及其應用的技術原理,均已詳載於本發明之第段內(如同第4圖),故不在此贅述之;故,本節僅就該活塞組35撞擊至該緩衝熱80後的應用說明如下: 當該活塞組35撞擊至該緩衝墊80後,方能使已充滿於該汽缸30內的加壓氣體會從該上透孔301處將逆止性油封9推伸展開後再流入至該下氣室101內儲存,再經由該下氣室101流經該迴流通道B而能使該加壓氣體一路到達至該開關外座56之側孔563處,再進入至已位於該活動閥件54底端面與該凹室562之間所形成的區域空間F內,利用該活動閥件54中間下半段的面積大於其中間上半段的面積,而使得該加壓氣體能將該活動閥件54往上推動,直至已位於該活動閥件54處的該上穿孔543移動跨過已套置於該扳機軸桿55處的油封9的位置,而形成該上穿孔543能連通至該軸心孔541下半段處,而使得已位於該主氣道11內的加壓氣體能經由該軸孔511、該軸心孔541上半段及該上穿孔543後而流入填滿於該游動閥件51的下方處(如第7圖),利用該游動閥件51底端面面積大於其頂端面面積的作用下,而使得該游動閥件51會被往上推動,直至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中段處的油封9抵頂於該容孔501內壁斜面處為止,而使已套置於該游動閥件51近頂端面處的油封9不會阻塞於該容孔501頂緣入口處,且使該游動閥件51一端外周圍與該容孔501之間形成有一縫隙能與該上通孔503、上氣孔120(即上氣通道A)間保持連通狀態(如第8圖),以使得該加壓氣體能從此一縫隙再流經該上氣通道A後而抵達至該頂內壓座25的上方處,並配合已位於該頂內壓座25上方處的彈簧26彈力作用下,而能確保該頂內壓座25底端面確實壓抵於該汽缸30頂端面處(如第9圖),且使該頂內壓座25頂端面會與該上蓋85間保持有一空隙,以致使已位於該活塞組35上方的加壓氣體得以從此空隙中向外排出,同時,亦會使儲存於該迴流通道B及該下氣室101內的加 壓氣體會一併經由該下透孔302流入至該汽缸30內暨將已位於汽缸30下方的該活塞組35往上推動至原位為止(如第10圖),在此同時,會因該迴流通道B內的加壓氣體已釋出,而使得該活動閥件54下半段的支撐力變小,以致使來自該主氣道11內的加壓氣體得以直接施壓於該活動閥件54頂端面處,而迫使活動閥件54會往下移動,直至已位於該活動閥件54處的該上穿孔543往下移動跨至已位於該扳機軸桿55處的油封9下方,而作為阻斷繼續再流入至該封閉區域D處所需的加壓氣體之用(如第11圖),同時,因該上穿孔543係連通至已位於該扳機軸桿55外周圍與該軸心孔541間所形成的縫隙,以使得原存留於該封閉區域D內部的加壓氣體會經由該上穿孔543及該縫隙而往該開關外座56之中心孔561外側排出,此時,該游動閥件51頂端面則會受加壓氣體的壓迫而開始往下移動,直至如第7圖所示,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運動,即能在持續一次按壓下,就能達到自動連續擊發的作動;請參閱第12圖,當旋轉該調整件7往右側移動時,則會使已套置於該調整件7中段處的油封9(係指較靠近於該螺紋部71)會移動至遮蔽該第三連孔133的部分面積,而使得該第三連孔133的入氣口面積變小,以降低流入至該第三連孔133內的流量及流速,進而能確實達到微調每分鐘自動擊發的速度控制者。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鎗本體
10‧‧‧氣室
11‧‧‧主氣道
12‧‧‧容置室
120‧‧‧上氣孔
13‧‧‧第一容室
131‧‧‧第一連孔
132‧‧‧第二連孔
133‧‧‧第三連孔
14‧‧‧第二容室
20‧‧‧頂座
200‧‧‧套接部
201‧‧‧透氣孔
202‧‧‧側接孔
21‧‧‧迫緊片
25‧‧‧頂內壓座
251‧‧‧側環槽
252‧‧‧頂內軸孔
26‧‧‧彈簧
30‧‧‧汽缸
301‧‧‧上透孔
302‧‧‧下透孔
35‧‧‧活塞組
351‧‧‧活塞件
352‧‧‧撞針
353‧‧‧環槽
40‧‧‧扳機件
5‧‧‧開關閥組
50‧‧‧開關上座
500‧‧‧側環凹槽
501‧‧‧容孔
503‧‧‧上通孔
504‧‧‧下通孔
51‧‧‧游動閥件
510‧‧‧側環凹槽
511‧‧‧軸孔
53‧‧‧中隔環
531‧‧‧貫穿孔
532‧‧‧內環槽
533‧‧‧外環槽
54‧‧‧活動閥件
540‧‧‧側環凹槽
541‧‧‧軸心孔
543‧‧‧上穿孔
544‧‧‧下穿孔
55‧‧‧扳機軸桿
550‧‧‧側環凹槽
551‧‧‧軸部
56‧‧‧開關外座
560‧‧‧側環凹槽
561‧‧‧中心孔
562‧‧‧凹室
563‧‧‧側孔
6‧‧‧單連切換件
60‧‧‧環槽
61‧‧‧限制槽
7‧‧‧調整件
70‧‧‧環凹槽
71‧‧‧螺紋部
72‧‧‧限制槽
80‧‧‧緩衝墊
9‧‧‧油封
90‧‧‧扣環
C‧‧‧洩氣通道

Claims (9)

  1. 一種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至少包括:一具有氣室及主氣道及容置室的鎗本體、一組設於該鎗本體處的頂座、一位於該鎗本體至該頂座間作來回活動用的頂內壓座、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氣室內的汽缸、一組設於該汽缸內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塞組、一組設於該鎗本體處的扳機件、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容置室處至該扳機件之間的開關閥組、以及一組設於該鎗本體之迴流通道處的單連切換件;其中:該鎗本體,至少包括一供該汽缸容置組設用的氣室、一供氣體流入用暨連通至該汽缸處的主氣道、一連通於該主氣道處暨供該開關閥組置入用的容置室、一自該容置室處連通至該鎗本體外側處所形成的洩氣通道、以及一連通該氣室至該容置室之間的迴流通道;該頂座,至少包括一供該頂內壓座容置用的凹陷狀套接部、以及一向上貫穿連通至該頂座頂端面外側的透氣孔;又,該頂座之套接部至該鎗本體之容置室之間形成有一上氣通道加以連通;該頂內壓座,至少設有一供油封套設用的側環槽、以及一貫穿該頂內壓座處的頂內軸孔;又,該頂內壓座上方另套設有一彈簧;該汽缸係組設於該氣室內,且藉由一套設於該汽缸外側處的油封作用而將該氣室區分成上氣室及下氣室,並能使該活塞組能組設於該汽缸內作來回運動;該活塞組,至少包括一容置於該汽缸內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塞件、一組設於該活塞件處的撞針、以及一供油封套置於該活塞件周側用的環槽;該開關閥組,至少包括一組設於該容置室內暨將其區分為上區間及下區間用的中隔環、一組設於該容置室之上區間處的開關上座、一組設 於該容置室之下區間處的開關外座、一容置於該開關上座之容孔內至該中隔環之間作來回移動用的游動閥件、一端位於該游動閥件之軸孔內暨其另端位於該中隔環至該開關外座之間作來回移動用的活動閥件、以及一端容置於該活動閥件之軸心孔內暨使其另端凸伸於該開關外座之中心孔處作來回移動用的扳機軸桿;其中:該開關上座,至少包括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一供該游動閥件容置活動用的階級狀容孔、以及貫穿該開關上座側壁面處的上、下通孔,以使該上、下通孔能分別與該上氣孔及該洩氣通道呈直接式或間接式連通;該游動閥件,至少包括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以及一供該活動閥件一端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階級狀軸孔;該中隔環,其至少包括一中空狀貫穿孔、一設置於該貫穿孔內壁面處暨供一油封置入用的內環槽、以及一設置於該貫穿孔外壁面處暨供一油封置入用的外環槽;該活動閥件,其至少包括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一供該扳機軸桿一端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階級狀軸心孔、以及貫穿該活動閥件側壁面處的上、下穿孔;而該上穿孔係作為已位於該游動閥件底端緣至該中隔環之間所形成的區域空間之供應氣體或排放氣體之用,且該下穿孔係作為調節已位於該中隔環底面至該活動閥件之間所形成的區域空間之供應氣體或排放氣體之用;該扳機軸桿,其至少包括一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以及一凸伸於該開關外座之中心孔外側暨供該扳機件頂推用的軸部,且使該扳機軸桿能容置於該軸心孔內作來回移動之用; 該開關外座,其至少包括複數個供油封套置用的側環凹槽、一供該扳機軸桿之軸部容置作來回移動用的中心孔、一供該活動閥件下半段容置活動用的凹室、以及貫穿該開關外座側壁面處暨連通至該凹室處的側孔;而該側孔係能直接或間接連通至該迴流通道處;該單連切換件,其至少包括複數個環設於其外周側處的環槽及一限制槽,且使每一環槽處係供油封套設之用,並使該限制槽能供一扣環扣合限位之用;藉由上述構造,方能利用該單連切換件的移動位置控制及配合該開關閥組的流道應用,而使得該頂內壓座能受該開關閥組的加壓氣流分配控制而作相對性的開啟或閉合之用,以使單一機種的釘鎗同時具備單擊發及連續自動擊發的選擇切換操作方式,以期滿足不同場所及使用者的施工需求,進而能大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迴流通道至少係由一連接至該氣室處的第一連孔、一連接至該第一連孔處的第一容室、以及一連接至第一容室至該容置室間的該第二連孔所組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迴流通道至少係由一連接至該氣室處的第一連孔、一連接至該第一連孔處的第一容室、一連接至該第一容室處的第二連孔、一連接至該第二連孔處的第二容室、以及一連接該第二容室至該容置室之間的該第三連孔所組成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單連切換件係容置組設於該鎗本體之容置室至該氣室之間的迴流通道處,且於該迴流通道至少設有第一容室,以致使該單連切換 件能容置於該第一容室內作來回移動之用,藉由該單連切換件的切換作用而作為控制該迴流通道是否能使該氣室至該容置室間形成連通的依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鎗本體設有一上氣孔,且相對於該鎗本體之上氣孔處的該頂座設有一連通至該套接部處的側接孔,並使該上氣孔連結至該側接孔處而形成一上氣通道,以使該上氣通道能作為該頂內壓座上方處至該頂座之套接部之間的供氣來源或排氣之控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迴流通道另設有第二容室,以致使該調整件能容置組設於該第二容室內作旋轉移動之用,藉由該調整件的位置移動作用而作為控制加壓氣體流入的流量及流速依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調整件至少包括有複數個環設於其外周側處的環凹槽、一螺合於該第二容室處的螺紋部、以及一供扣環扣合限位用的限制槽,且使每一環凹槽處係供油封套設之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容置室係藉由該開關閥組之中隔環的組設於其內後而被區分為上區間及下區間,且於該容置室之上區間適當處設有一連通至該頂座處的上氣孔,並於該容置室之上區間適當處另設有一直接或間接方式連通至該鎗本體外側處的洩氣通道,以使該洩氣通道係作為將該頂內壓座上方處所欲排出之氣體經由該開關閥組的控制操作後才能再排出至該鎗本體外側之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其中,該汽缸組設於該氣室後會區分成上氣室及下氣室,且使活塞組能組設於該汽缸內來回運動,並使該下氣室能藉由該迴流通道而連通至該容置室之下區間內。
TW107141906A 2018-11-23 2018-11-23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TWI685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1906A TWI685403B (zh) 2018-11-23 2018-11-23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1906A TWI685403B (zh) 2018-11-23 2018-11-23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5403B true TWI685403B (zh) 2020-02-21
TW202019634A TW202019634A (zh) 2020-06-01

Family

ID=70413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1906A TWI685403B (zh) 2018-11-23 2018-11-23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54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1972A1 (en) * 2006-04-17 2007-11-01 Samson Power Tool Co., Ltd. Restriction mechanism for managing trigger of pneumatic nailers
TW201219166A (en) * 2010-11-12 2012-05-16 Basso Ind Corp which supplies an airflow to first drive an operation valve and then allows the displaced operation valve to receive the airflow for driving a pneumatic uni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automatic continuous percussion
TWI394643B (zh) * 2009-11-11 2013-05-01 Basso Ind Corp 單連發之打釘槍及其單連發控制方法
TWM487812U (zh) * 2014-05-30 2014-10-11 Samson Power Tool Co Ltd 釘鎗用開關閥組構造
TWI600510B (zh) * 2016-08-22 2017-10-01 Trigger mechanism to switch firing mode pneumatic tool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1972A1 (en) * 2006-04-17 2007-11-01 Samson Power Tool Co., Ltd. Restriction mechanism for managing trigger of pneumatic nailers
TWI394643B (zh) * 2009-11-11 2013-05-01 Basso Ind Corp 單連發之打釘槍及其單連發控制方法
TW201219166A (en) * 2010-11-12 2012-05-16 Basso Ind Corp which supplies an airflow to first drive an operation valve and then allows the displaced operation valve to receive the airflow for driving a pneumatic uni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automatic continuous percussion
TWM487812U (zh) * 2014-05-30 2014-10-11 Samson Power Tool Co Ltd 釘鎗用開關閥組構造
TWI600510B (zh) * 2016-08-22 2017-10-01 Trigger mechanism to switch firing mode pneumatic too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9634A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9079B2 (en) Pneumatic tool
US9638092B2 (en) Combustion-powered tool with flexible silicone control check valve operable between a primary combustion chamber and a secondary combustion chamber
US3829253A (en) Plate valve structure
KR930006322A (ko) 가변 용량형 요동 사판식 압축기
TWI685403B (zh) 打釘鎗單連切換控制構造
DE50303845D1 (de) Druckgas-schussvorrichtung
TW201733746A (zh) 氣動工具的安全性擊發控制裝置
TWI716626B (zh) 切換閥及間歇吹氣槍
US5531575A (en) Hand pump apparatus having two pumping strokes
KR20160107096A (ko) 공기압축기의 개선된 구조
US20030222104A1 (en) Continuously shooting pneumatic grease gun structure
KR20160100243A (ko) 공기압축기의 개선된 압축실린더 공기 배출 구조
CN107429646B (zh) 燃料喷射装置及发动机
US7395954B2 (en) Pneumatic nail gun
JP6954542B2 (ja) 空気圧または油圧機構
JP2005054831A5 (zh)
JP2008105165A (ja) エアードライバー
KR20130001846U (ko) 가스레인지용 가스밸브
US20070261546A1 (en) Switch mechanism for trigger of pneumatic tools
TWI394643B (zh) 單連發之打釘槍及其單連發控制方法
US20070295523A1 (en) Pneumatic hammer drill
US6739324B2 (en) Compressed air distributor
WO2005033612A1 (en) Compressed gas-powered projectile accelerator
TWI705876B (zh) 氣動釘槍的氣路結構
TWI812555B (zh) 電磁閥嵌入式動力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