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5180B -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5180B
TWI685180B TW106129597A TW106129597A TWI685180B TW I685180 B TWI685180 B TW I685180B TW 106129597 A TW106129597 A TW 106129597A TW 106129597 A TW106129597 A TW 106129597A TW I685180 B TWI685180 B TW I6851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il
group
concentric
row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4168A (zh
Inventor
許永順
許名俊
許文毓
Original Assignee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香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香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9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51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4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5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518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指一種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係由至少二磁列組、至少一平行、且設於相對磁列組間之線圈列組及至少一感應開關組所組成,而該磁列組係由呈運動方向充磁、且具磁隙之第一、二磁性件所組成,另線圈列組係由至少一線圈件所組成,各該線圈件具有一導磁體,且導磁體之長度為一磁性件加一磁隙的長度,又該導磁體於對應運動方向離開端一側分設有一連結電源之給電線圈及一連結負載之電感線圈,而該感應開關組能控制線圈列組之給電線圈的給電與否,藉此,能達到全程增加轉動速度之目的,進一步的提高輸出動力及發出電力,以提升其能源轉換效率,並使結構充分被利用。

Description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本發明隸屬一種磁電裝置之技術領域,具體而言係指一種同時具發電及電動作用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藉以讓達到全程加速之目的,以提高輸出動力,且增加發電效率,從而提高能源轉換效率。
按,一般不論是電動機或發電機通常係使用磁電裝置來作用,該主要係由兩可相對運動的磁組與線圈組分別做為轉子與定子所組成,以電動機為例,係透過對線圈組進行間歇性給電的方式使其成為電磁鐵,而能相對磁組產生相斥與相吸的磁作用力,從而驅動轉子高速旋轉。至於發電機則係透過外力驅動轉子高速轉動,使線圈組因磁力線切割而產生發電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上,存在有一些問題,例如應用在電動機時,受到其線圈組與磁組配置的影響,線圈組仍然會受到轉動中的磁組切割,而產生感應電動勢,使線圈組需要大的輸入電力才足以驅動,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損耗。
另如應用在發電機時,當線圈組接上負載產生電流後,會使線圈組感應磁化變成電磁鐵,而令線圈組兩端與磁組產生反運動方向之磁應力現象,其磁應力與運動方向係呈相反而呈 磁阻,因此在負載下會有增生磁阻所造成的動能損耗,故傳統發電裝置運轉速率難以提升,嚴重影響切割的頻率,故發電效能低,使其能源轉換率低落;有鑑於此,本發明人乃針對前述現有磁電裝置所面臨的問題深入探討,並藉由多年從事相關產業之研發經驗,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經不斷努力的研究與試作,終於成功的開發出一種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藉以能克服現有磁電裝置之能源轉換率及結構利用率低落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自的係在提供一種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藉以能同時兼具電動模式及發電模式,使結構充分被利用,進一步可達自力發電之目的,以能源自主自給。
另,本發明之次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能增加磁助力及慣性力,而減少磁阻力的產生,進而提高相對轉速。
又,本發明之再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電動模式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能降低感應電動勢,達到可輸入小驅動電力,而提高其輸出動力之目的,進一步提升其能源轉換效率。
再者,本發明之又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發電模式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能增加磁力線的切割數量及角度,提高磁力利用率,並能提高運轉的效能。
基於此,本發明主要係透過下列的技術手段,來實 現前述之目的及其功效,其係由二或二個以上之磁列組、一或一個以上之線圈列組及至少一感應開關組所組成,其中相對平行之磁列組間分設有一平行之線圈列組,又該等磁列組與該等線圈列組可被分別定義為可相對運動之轉子或定子;而所述之磁列組係由永久磁鐵製成、且沿運動方向間隔排列之至少一第一磁性件及至少一第二磁性件所組成,又該等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相等,且該等第一、二磁性件係呈平行運動方向充磁,又相鄰之第一、二磁性件或第二、一磁性件之相對端部為同極相鄰,且相鄰之第一、二磁性件或第二、一磁性件間分別具有一磁隙,該磁隙之寬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0.8~1.2:2,再者相對之磁列組之第一、二磁性件及磁隙呈相對狀,且相對磁列組之第一、二磁性件的相對磁極呈同極相對狀;又所述之線圈列組係由一或一個以上之線圈件所組成,各該線圈件具有一以平行運動方向延伸之導磁體,且該導磁體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2.8~3.2:2,又其中該導磁體於對應運動方向離開端一側分設有一連結電源之給電線圈及一連結負載之電感線圈,再者該給電線圈與該電感線圈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0.6~1:2,且其中給電線圈與電感線圈的相異端部距離剛好對應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的兩端長度;至於,所述之感應開關組係由至少一通路開關、至少一斷路開關、至少一通路感應元件及至少一斷路感應元件所構成,其中該通路開關分設於前述第一、二磁性件相對運動方向進 入端端部,而斷路開關分設於前述第一、二磁性件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端部,另該通路感應元件分設於前述給電線圈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端部,而斷路感應元件分設於給電線圈相對運動方向進入端端部;而當磁列組第一、二磁性件之通路開關對應給電線圈之通路感應元件時,可以由電源提供電力予給電線圈,而當第一、二磁性件之斷路開關對應給電線圈之斷路感應元件時,則暫時中斷由電源提供電力予給電線圈,形成電動模式之間歇給電。
綜上,本發明透過前述技術手段的實現,使本發明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可以利用線圈件之導磁體兩端磁極與相接近之磁列組的第一、二磁性件之磁極呈異極相吸的前拉磁助力或呈同極相斥的後推磁助力,形成具有雙磁助之效,且該線圈列組之線圈件在不給電及不發電時不致激磁感應而磁化,如此可藉由磁列組的慣性運動作用持續進行加速而不受阻,使本發明能達到全程增加轉動速度之目的,可進一步的提高輸出動力及發出電力;且於電動模式時,由於其工作處於不發電區,能降低感應電動勢,達到可輸入小驅動電力,而提高其輸出動力之目的,而於發電模式時,由於其工作處於發電區,其能增加磁力線的切割數量及角度,提高磁力利用率,進一步提升其能源轉換效率;且更甚者由於本發明可以同時兼具電動模式及發電模式,使結構充分被利用,進一步可達自力發電之目的,進一步可提高其附加價值,而能增進其經濟效益。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構成、特徵及其他目的,以下乃舉本發明之若干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 詳細說明如後,同時讓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能夠具體實施。
(10)‧‧‧磁列組
(100)‧‧‧動盤
(11)‧‧‧第一磁性件
(12)‧‧‧第二磁性件
(15)‧‧‧磁隙
(30)‧‧‧線圈列組
(300)‧‧‧靜盤
(31)‧‧‧線圈件
(32)‧‧‧導磁體
(36)‧‧‧給電線圈
(38)‧‧‧電感線圈
(40)‧‧‧感應開關組
(41)‧‧‧通路開關
(42)‧‧‧斷路開關
(45)‧‧‧通路感應元件
(46)‧‧‧斷路感應元件
(500)‧‧‧軸桿
第1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之架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於實際應用時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3、4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於啟動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5、6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於停止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於同時停止電動模式與發電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8、9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於不同磁極下啟動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10、11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於不同磁極下停止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12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於不同磁極下同時停止電動模式與發電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13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之架構示意圖。
第14、15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於啟動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16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於停 止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17、18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於同時停止電動模式與發電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19、20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於不同磁極下啟動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21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於不同磁極下停止電動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22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於不同磁極下同時停止電動模式與發電模式之動作示意圖。
第23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中盤式矩陣實施例之架構示意圖。
第24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中盤式矩陣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25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中環式矩陣實施例之架構示意圖。
第26圖:係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中環式矩陣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本發明係一種同心共電磁電裝置,隨附圖例示之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及其構件中,所有關於前與後、左與右、頂部與底部、上部與下部、以及水平與垂直的參考,僅用於方便進行描述,並非限制本發明,亦非將其構件限制於任何位置或空間方向。圖式與說明書中所指定的尺寸,當可在不離開本發明之申請 專利範圍內,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設計與需求而進行變化。
而本發明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的構成,係如第1圖所示,其係由二或二個以上之磁列組(10)、一或一個以上之線圈列組(30)及至少一感應開關組(40)所組成,其中線圈列組(30)係設於相對之磁列組(10)間,且各該磁列組(10)與各該線圈列組(30)相互平行,又該等磁列組(10)與該等線圈列組(30)可被分別定義為作為轉子或定子,使該等磁列組(10)可同步相對該等線圈列組(30)線性或旋轉運動;至於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之詳細構成,則請參看第1、2圖所示,該等磁列組(10)及該線圈列組(30)分別設於一動盤(100)及一靜盤(300)之相對半徑,且供一軸桿(500)穿設,且其中磁列組(10)之動盤(100)可與軸桿(500)同步轉動、且線圈列組(30)之靜盤(300)與軸桿(500)呈相對樞轉,使電動模式時該磁列組(10)可同步帶動該軸桿(500)轉動,而發電模式時該軸桿(500)可以帶動該等磁列組(10)同步轉動;而該等磁列組(10)係由永久磁鐵製成、且沿運動方向間隔排列之至少一第一磁性件(11)及至少一第二磁性件(12)間隔排列而成,又該等第一、二磁性件(11、12)的長度相等,且該等第一、二磁性件(11、12)係呈平行運動方向充磁,又相鄰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或第二、一磁性件(12、11)之相對端部為同極相鄰【例如第一磁性件(11)為N極時則相鄰第二磁性件(12)亦為N極、又或第一磁性件(11)為S極時則 相鄰第二磁性件(12)為S極】,且相鄰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或第二、一磁性件(12、11)間分別具有一磁隙(15),該磁隙(15)之寬度與第一、二磁性件(11、12)的長度比例為0.8~1.2:2,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為1:2,再者相對之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及磁隙(15)呈相對狀,且相對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的相對磁極呈同極相對狀;又該等線圈列組(30)係由一或一個以上設於靜盤(300)之線圈件(31)所組成,各該線圈件(31)具有一以平行運動方向延伸之導磁體(32),且該導磁體(32)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11、12)的長度比例為2.8~3.2:2,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為3:2,又其中該導磁體(32)於對應運動方向離開端一側分設有一連結電源之給電線圈(36)及一連結負載之電感線圈(38),再者該給電線圈(36)與該電感線圈(38)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11、12)的長度比例為0.6~1:2,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為1:2,且其中給電線圈(36)與電感線圈(38)的相異端部距離剛好對應第一、二磁性件(11、12)的兩端長度;至於,該感應開關組(40)係由至少一通路開關(41)、至少一斷路開關(42)、至少一通路感應元件(45)及至少一斷路感應元件(46)所構成,如第1圖所示,該感應開關組(40)之通路開關(41)分設於磁列組(10)中第一、二磁性件(11、12)相對運動方向進入端端部,而斷路開關(42)分設於磁列組(10)中第一、二磁性件(11、12)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端部,另該感應開關組(40)之通路感應元件(45)分設於線圈 列組(30)中各該線圈件(31)之給電線圈(36)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端部,而斷路感應元件(46)分設於線圈列組(30)中各該線圈件(31)之給電線圈(36)相對運動方向進入端端部,用以磁列組(10)相對線圈列組(30)運動時,當第一、二磁性件(11、12)進入端之通路開關(41)對應線圈件(31)給電線圈(36)離開端之通路感應元件(45)時【如第3、8圖所示】,可以由電源提供電力予給電線圈(36),使線圈件(31)磁化產生磁助作用,而當第一、二磁性件(11、12)離開端之斷路開關(42)對應線圈件(31)給電線圈(36)進入端之斷路感應元件(46)時【如第5、10圖所示】,則暫時中斷由電源提供電力予給電線圈(36),形成電動模式之間歇給電,且連結負載之電感線圈(38)因跨入可進行磁力線切割之磁隙(15),而使線圈件(31)之電感線圈(38)能因感應電動勢而產生發電作用;藉此,組構成一兼具電動模式與發電模式、且能全程加速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者。
至於本發明同心共電磁電裝置較佳實施例於實際作動時,則係如第3~12圖所示,當軸桿(500)帶動動盤(100)上的磁列組(10)相對靜盤(300)上的線圈列組(30)高速運動,且於磁列組(10)之第一磁性件(11)或第二磁性件(12)的相對運動方向進入端上之感應開關組(40)通路開關(41)相對應該線圈列組(30)線圈件(31)給電線圈(36)離開端的通路感應元件(45)時【如第3、8圖所示】,該線圈列組(30)之各該線圈件(31)上的給電線圈(36)與電源連通,使給電線圈(36)被磁化呈與第一磁性件(11)同極相對之磁件,例如第3 圖之給電線圈(36)為S極相對、第8圖之給電線圈(36)為N極相對,另由於該線圈列組(30)之各該線圈件(31)上的電感線圈(38)與磁隙(15)中磁力線切割發電並連結負載,使電感線圈(38)被磁化呈與第一磁性件(11)同極相對之磁件,例如第3圖之電感線圈(38)為N極相對、第8圖之電感線圈(38)為S極相對,且由於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係延伸至相鄰第二磁性件(12)【如第3圖所示】或第一磁性件(11)【如第8圖所示】之相鄰端部,其磁極也會被延伸至相鄰端部,而令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另端磁極呈與該相鄰第二磁性件(12)【如第3圖所示】或第一磁性件(11)【如第8圖所示】之磁極呈同極相對,例如第3圖之線圈件(31)的另端N極磁極對應相鄰第二磁性件(12)之N極磁極、而第8圖之線圈件(31)的另端S極磁極對應相鄰第一磁性件(11)之S極磁極,使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兩端可相對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產生相斥之後推磁助力【如第4、9圖所示】,可提高輸出動力、且增加轉動速度;而於磁列組(10)之第一磁性件(11)或第二磁性件(12)的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上之感應開關組(40)斷路開關(42)相對應該線圈列組(30)線圈件(31)給電線圈(36)進入端的斷路感應元件(46)時【如第5、10圖所示】,該線圈列組(30)之各該線圈件(31)上的給電線圈(36)與電源呈斷路狀,迴避給電線圈(36)將因磁隙(15)磁力線切割增生之感應電動勢,並使給電線圈(36)不致被磁化而無磁應力,而該線圈列組(30)之各該線圈件(31)上連接負載的電感線圈(38)仍 因磁隙(15)磁力線切割發電而感應磁化,使電感線圈(38)感應呈相對於第二磁性件(12)【如第6圖所示】或第一磁性件(11)【如第11圖所示】為相異磁極,例如第6圖之電感線圈(38)的離開端為S極、進入端為N極,而第11圖之電感線圈(38)的離開端為N極、進入端為S極,而令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兩端磁極與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相接近的磁極呈異極相吸之前拉磁助力【如第6、11圖所示】,可進一步的提高轉動速度、且增加切割頻率;且於磁列組(10)相鄰之第二磁性件(12)或第一磁性件(11)完全與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電感線圈(38)重疊時【如第7、12圖所示】,則該線圈件(31)上連接負載的電感線圈(38)位於不發電區,無磁力線切割發電,使電感線圈(38)不致因發電負載而磁化,此時線圈件(31)導磁體(32)二端無感應極性,磁列組(10)可在無磁阻增生動損情形下以慣性運動作用持續進行運轉,提升其能源轉換效率。
又本發明另有一較佳實施例,其係如第13圖所示,其係令該等線圈列組(30)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上的給電線圈(36)與電感線圈(38)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11、12)的長度比例為0.75:2。而本較佳實施例於實際作動時,則係如第14~22圖所示,當磁列組(10)相對線圈列組(30)高速運動,且於磁列組(10)之第一磁性件(11)或第二磁性件(12)的相對運動方向進入端上之感應開關組(40)通路開關(41)相對應該線圈列組(30)線圈件(31)給電線圈(36)離開端的通路感應元件(45)時【如第14、19圖所示】,該線圈列組(30) 之各該線圈件(31)上的給電線圈(36)與電源連通,使給電線圈(36)被磁化呈與第一磁性件(11)同極相對之磁件,例如第14圖之給電線圈(36)為S極相對、第19圖之給電線圈(36)為N極相對,另由於該線圈列組(30)之各該線圈件(31)上的電感線圈(38)與磁隙(15)中磁力線切割發電並連結負載,使電感線圈(38)被磁化呈與第一磁性件(11)同極相對之磁件,例如第14圖之電感線圈(38)為N極相對、第19圖之電感線圈(38)為S極相對,且由於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係延伸至相鄰第二磁性件(12)【如第14圖所示】或第一磁性件(11)【如第19圖所示】之相鄰端部,其磁極也會被延伸至相鄰端部,而令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另端磁極呈與該相鄰第二磁性件(12)【如第14圖所示】或第一磁性件(11)【如第19圖所示】之磁極呈同極相對,例如第14圖之線圈件(31)的另端N極磁極對應相鄰第二磁性件(12)之N極磁極、而第19圖之線圈件(31)的另端S極磁極對應相鄰第一磁性件(11)之S極磁極,使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兩端可相對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產生相斥之後推磁助力【如第15、20圖所示】,可供提高輸出動力、且增加轉動速度;而於磁列組(10)之第一磁性件(11)或第二磁性件(12)的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上之感應開關組(40)斷路開關(42)相對應該線圈列組(30)線圈件(31)給電線圈(36)進入端的斷路感應元件(46)時【如第16、21圖所示】,該線圈列組(30)之各該線圈件(31)上的給電線圈(36)與電源呈斷路狀,迴避給電線圈(36)將因磁力線切割增生之感應電動勢,並 使給電線圈(36)不致被磁化而無磁應力,而該線圈列組(30)之各該線圈件(31)上連接負載的電感線圈(38)仍因磁力線切割發電而感應磁化,使電感線圈(38)感應呈相對於第二磁性件(12)【如第16圖所示】或第一磁性件(11)【如第21圖所示】為相異磁極,例如第16圖之電感線圈(38)的離開端為S極、進入端為N極,而第21圖之電感線圈(38)的離開端為N極、進入端為S極,而令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兩端磁極與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相接近的磁極呈異極相吸之前拉磁助力【如第16、21圖所示】,可進一步的提高轉動速度、且增加切割頻率;且於磁列組(10)相鄰之第二磁性件(12)或第一磁性件(11)完全與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電感線圈(38)重疊時【如第17、18及22圖所示】,則該線圈件(31)上連接負載的電感線圈(38)位於不發電區,無磁力線切割發電,使電感線圈(38)不致因發電負載而磁化,此時線圈件(31)導磁體(32)二端無感應極性,磁列組(10)可在無磁阻增生動損情形下以慣性運動作用持續進行運轉,提升其能源轉換效率。
再者,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則係如第23、24圖所示,該實施例係呈盤式矩陣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係由至少三個分設於動盤(100)之磁列組(10)及至少二個分設於靜盤(300)之線圈列組(30)間隔交錯設置而成,而本發明係以三組磁列組(10)及二組線圈列組(30)為主要實施例,且各該動盤(100)之磁列組(10)與各該靜盤(300)之線圈列組(30)呈同軸半徑相對狀,再者各該磁列組(10)之動盤(100)與各 該線圈列組(30)之靜盤(300)可分別被定義為轉子或定子,供同步互相產生相對運動,再者各該相對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位置對應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可呈錯位排列,使該等磁列組(10)能被持續的磁助力作用推動,另各該相對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位置對應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亦可呈對位排列,使該等磁列組(10)能提高同一時間點之磁助力。
又,如第25、26圖所示,則係本發明之再一較佳實施例,該實施例係呈環式矩陣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係由至少二個具磁列組(10)之動盤(100)及至少一個具線圈列組(30)之靜盤(300)所構成,而本發明係以二個動盤(100)及一個靜盤(300)為主要實施例,且各該線圈列組(30)之靜盤(300)設於相對二磁列組(10)之動盤(100)間,又各該動盤(100)上設有至少二同軸、且不同半徑之相併磁列組(10),而各該靜盤(300)上設有至少二同軸、且不同半徑之相併線圈列組(30),且各不同半徑之線圈列組(30)與同半徑之磁列組(10)呈相對狀,再者各該動盤(100)之相併磁列組(10A、10B)的第一磁性件(11A、11B)或第二磁性件(12A、12B)的兩端向軸心呈相對應收束,且各該靜盤(300)之相併線圈列組(30A、30B)的線圈件(31A、31B)的兩端亦向軸心呈相對應收束,再者各該相併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位置對應各該相併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件(11、12)可呈錯位排列,使該等磁列組(10)能被持續的磁助力作用推動,另各該相併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位置對應各該相併磁列組(10)之第一、二磁性 件(11、12)亦可呈對位排列,使該等磁列組(10)能提高同一時間點之磁助力。
經由上述的說明可知,由於本發明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可以利用線圈件(31)之導磁體(32)兩端磁極與磁列組(10)的第一、二磁性件(11、12)相接近之磁極呈異極相吸之前拉磁助力或呈同極相斥之後推磁助力,形成具有雙磁助之效,且該線圈列組(30)之線圈件(31)在給電線圈(36)及電感線圈(38)不感應磁化的狀態下,磁列組(10)在無磁阻動損情形下可依慣性運動作用持續進行運轉,使本發明能達到全程增加轉動速度之目的,可進一步的提高運動速率;且給電線圈(36)於不發電區的電動模式時,其能降低感應電動勢,達到可輸入小驅動電力,而提高其輸出動力之目的,而電感線圈(38)於磁隙發電區的發電模式時,其能增加磁力線的切割數量及角度,提高磁力利用率,進一步提升其能源轉換效率;更甚者由於本發明可以同時兼具電動模式及發電模式,使結構充分被利用,進一步可達自力發電之目的。
藉此,可以理解到本發明為一創意極佳之創作,除了有效解決習式者所面臨的問題,更大幅增進功效,且在相同的技術領域中未見相同或近似的產品創作或公開使用,同時具有功效的增進,故本發明已符合發明專利有關「新穎性」與「進步性」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請發明專利。
(10)‧‧‧磁列組
(11)‧‧‧第一磁性件
(12)‧‧‧第二磁性件
(15)‧‧‧磁隙
(30)‧‧‧線圈列組
(31)‧‧‧線圈件
(32)‧‧‧導磁體
(36)‧‧‧給電線圈
(38)‧‧‧電感線圈
(40)‧‧‧感應開關組
(41)‧‧‧通路開關
(42)‧‧‧斷路開關
(45)‧‧‧通路感應元件
(46)‧‧‧斷路感應元件

Claims (9)

  1. 一種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係由二或二個以上之磁列組、一或一個以上之線圈列組及至少一感應開關組所組成,其中相對平行之磁列組間分設有一平行之線圈列組,又該等磁列組與該等線圈列組可被分別定義為可同步相對運動之轉子或定子;而所述之磁列組係由沿運動方向間隔排列之至少一第一磁性件及至少一第二磁性件所組成,又該等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相等,且該等第一、二磁性件係呈平行運動方向充磁,又相鄰之第一、二磁性件或第二、一磁性件之相對端部為同極相鄰,且相鄰之第一、二磁性件或第二、一磁性件間分別具有一磁隙,該磁隙之寬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0.8~1.2:2,再者相對之磁列組之第一、二磁性件及磁隙呈相對狀,且相對磁列組之第一、二磁性件的相對磁極呈同極相對狀;又所述之線圈列組係由一或一個以上之線圈件所組成,各該線圈件具有一以平行運動方向延伸之導磁體,且該導磁體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2.8~3.2:2,又其中該導磁體於對應運動方向離開端一側分設有一連結電源之給電線圈及一連結負載之電感線圈,再者該給電線圈與該電感線圈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0.6~1:2,且其中給電線圈與電感線圈的相異端部距離剛好對應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的兩端長度; 至於,所述之感應開關組係由至少一通路開關、至少一斷路開關、至少一通路感應元件及至少一斷路感應元件所構成,其中該通路開關分設於前述第一、二磁性件相對運動方向進入端端部,而斷路開關分設於前述第一、二磁性件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端部,另該通路感應元件分設於前述給電線圈相對運動方向離開端端部,而斷路感應元件分設於給電線圈相對運動方向進入端端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磁列組及該線圈列組分別設於一動盤及一靜盤之相對半徑,並供一軸桿穿設,且其中磁列組之動盤可與軸桿同步轉動、且線圈列組之靜盤與軸桿呈相對樞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磁列組之各該磁隙的寬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1: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線圈列組之線圈件導磁體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3: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或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線圈列組之給電線圈與電感線圈之長度與第一、二磁性件的長度比例為1: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同心共電磁電裝置為盤式矩陣結構,其係由至少三個分設於動盤之磁列組及至少二個分設於靜盤之線圈列組間隔交錯設置而成,且各該動盤之磁列組與各該靜盤之線圈列組呈同軸半徑相對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盤式矩陣結構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的相對線圈列組之線圈件位置對應磁列組之第一、二磁性件可呈錯位排列或對位排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同心共電磁電裝置為環式矩陣結構,其係由至少二個分設有磁列組之動盤及至少一個設有線圈列組之靜盤所組成,且各該線圈列組之靜盤設於各該磁列組之相對二動盤間,又各該動盤上設有至少二同軸、且不同半徑之相併磁列組,而各該靜盤上設有至少二同軸、且不同半徑之相併線圈列組,且各不同半徑之線圈列組與同半徑之磁列組呈相對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其中該環式矩陣結構之同心共電磁電裝置的相併線圈列組之線圈件位置對應相併磁列組之第一、二磁性件可呈錯位排列或對位排列。
TW106129597A 2017-08-30 2017-08-30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TWI685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9597A TWI685180B (zh) 2017-08-30 2017-08-30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9597A TWI685180B (zh) 2017-08-30 2017-08-30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168A TW201914168A (zh) 2019-04-01
TWI685180B true TWI685180B (zh) 2020-02-11

Family

ID=66992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597A TWI685180B (zh) 2017-08-30 2017-08-30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518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2283B2 (ja) * 1997-01-24 2002-07-15 茂昭 早坂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回転電機を用いた発電機並びに電動機
TWM473648U (zh) * 2013-10-09 2014-03-01 rui-hua Tan 可有效提升發電機與電動機效能之線圈堆疊結構
CN206099710U (zh) * 2016-09-07 2017-04-12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电复合机
TWI591941B (zh) * 2016-09-07 2017-07-11 Shou-Cheng Weng Vertical magnetic drive energy-sav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2283B2 (ja) * 1997-01-24 2002-07-15 茂昭 早坂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回転電機を用いた発電機並びに電動機
TWM473648U (zh) * 2013-10-09 2014-03-01 rui-hua Tan 可有效提升發電機與電動機效能之線圈堆疊結構
CN206099710U (zh) * 2016-09-07 2017-04-12 宇生自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电复合机
TWI591941B (zh) * 2016-09-07 2017-07-11 Shou-Cheng Weng Vertical magnetic drive energy-sav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168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32122A1 (zh) 同轴电磁装置
CN104167897A (zh) 一种平板型横向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
AU2016404484B2 (en) Electric motor structure
TWM551782U (zh) 磁電複合機
TWI685180B (zh) 同心共電磁電裝置
TWM568556U (zh) Concentric electromagnetic device
TWM532689U (zh) 電動機結構
TWM548927U (zh) 雙磁助電動裝置
TWI616051B (zh) 雙磁助電動裝置
US10804786B2 (en) Interactive electromagnetic apparatus
TWI621325B (zh) Magnetoelectric compound machine
TW201807934A (zh) 同軸電磁裝置
TWI621321B (zh) Full load generator
TWM548930U (zh) 全載發電裝置
TW201739145A (zh) 電動機結構
TWI695566B (zh) 全載電動裝置
TWM542885U (zh) 推吸雙磁助電動機
TW201807947A (zh) 閉合式高轉矩電動裝置
WO2019041148A1 (zh) 同心共电磁电装置
WO2018068162A1 (zh) 全载发电装置
TWM606661U (zh) 電磁裝置
TW202137670A (zh) 電磁裝置
TW202017284A (zh) 應用嵌齒能之動能產生裝置
TWM575215U (zh) Full-load electric device
TWM559539U (zh) 磁極錯位電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