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2948B - 高分子樹脂膜與具備其之透氣膜、透音膜、聲阻器、透氣膜構件、透音膜構件、聲阻器構件及音響機器以及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樹脂膜與具備其之透氣膜、透音膜、聲阻器、透氣膜構件、透音膜構件、聲阻器構件及音響機器以及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2948B
TWI682948B TW105113207A TW105113207A TWI682948B TW I682948 B TWI682948 B TW I682948B TW 105113207 A TW105113207 A TW 105113207A TW 105113207 A TW105113207 A TW 105113207A TW I682948 B TWI682948 B TW I6829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film
sound
opening
main surface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3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0329A (zh
Inventor
松尾直之
古山了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0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0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94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002Devices for damping, suppressing, obstructing or conducting sound in acoustic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44Special adaptations for subaqueous use, e.g. for hydroph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6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the apertures going through the whol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e.g. expanded metal, perforated layer, slit layer regular cells B32B3/1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3/00Cones, diaphragms, or the like, for emitting or receiving sound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3Screen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 H04R1/086Protective screens, e.g. all weather or wind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之高分子樹脂膜具有於厚度方向延伸之多個貫通孔。貫通孔貫穿樹脂膜之基質構造。於膜之兩主面上形成有多個貫通孔之開口,貫通孔具有如下形狀:與該貫通孔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膜之一主面至另一主面並無變化,或自一主面向另一主面增加。於上述一主面,開口的直徑為3μm以上、80μm以下,基於開口之該主面之氣孔率之不均為0.1以下,開口的密度(個數/cm2)之不均為1000以下。本揭示之高分子樹脂膜係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高分子膜,透氣性之不均較以往之膜小。

Description

高分子樹脂膜與具備其之透氣膜、透音膜、聲阻器、透氣膜構件、透音膜構件、聲阻器構件及音響機器以及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高分子樹脂膜、具備該高分子樹脂膜之透氣膜、透音膜、聲阻器、透氣膜構件、透音膜構件、聲阻器構件及音響機器。又,本發明係關於此種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高分子膜被用於透氣膜及透音膜等各種用途。於厚度方向進而不具有透水性(水穿透性)之高分子膜可用於一併要求防水性之用途,例如防水透氣膜及/或防水透音膜。作為前者之高分子膜,例如不織布為代表。不織布係將長纖維或短纖維不編織而相互纏繞而成之膜。不織布中,空氣以沿著無規則地相互纏繞之纖維間之空隙之方式於其厚度方向流通。
作為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其他高分子膜,有具有因延伸而產生之無數細孔之分散構造之延伸多孔質膜。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之延伸多孔質膜構成之防水透氣膜。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318557號公報
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高分子膜中,較理想該透氣性之不均小。尤其對於收容於電子機器而使用之高分子膜,於此種使用時亦有必須減小膜之尺寸之情況,自關於電子機器中之該膜之特性提高以及電子機器之品質及生產性之提高之觀點而言,特別期望透氣性之不均小。就藉由沿著無規則地相互纏繞之纖維間之空隙而流通空氣之不織布而言,其構造上透氣性之不均大。具有因延伸而產生之無數細孔之分散構造之延伸多孔質膜與不織布相比透氣性之不均降低,但要求進一步降低。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高分子膜,其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且透氣性之不均較以往之膜小。
本發明之高分子膜係具有於厚度方向延伸之多個貫通孔之高分子樹脂膜。上述貫通孔貫穿上述樹脂膜之基質構造。於上述膜之兩主面上,形成有上述多個貫通孔之開口。上述貫通孔具有如下形狀:與該貫通孔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上述膜之一主面至另一主面並無變化或自上述一主面向另一主面增加。於上述一主面,上述開口的直徑為3μm以上、80μm以下,基於上述開口之該主面之氣孔率之不均為0.1以下,及上述開口的密度(個數/cm2)之不均為1000以下。
本發明之透氣膜具備上述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
本發明之透氣膜構件具備上述本發明之透氣膜及與上述透氣膜接合之支持體。
本發明之透音膜具備上述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
本發明之透音膜構件具備上述本發明之透音膜及與上述透音膜接合之支持體。
本發明之聲阻器具備上述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
本發明之聲阻器構件具備上述本發明之聲阻器及與上述聲阻器接合之支持體。
本發明之音響機器具備上述本發明之聲阻器,該音響機器係耳機、耳機單元、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單元、頭戴收話器、頭戴收話器單元、收話器、助聽器或可佩帶終端。
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係上述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其含有下述步驟:藉由對原膜照射雷射而於上述原膜形成上述多個貫通孔。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為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高分子膜,透氣性之不均較以往之膜小。
1‧‧‧樹脂膜
2‧‧‧(樹脂膜1之)一主面
3‧‧‧(樹脂膜1之)另一主面
12‧‧‧貫通孔
13、13a、13b‧‧‧(貫通孔12之)開口
4‧‧‧撥液層
45‧‧‧透氣膜構件
46‧‧‧透氣膜
47‧‧‧支持體
51‧‧‧耳機單元
52‧‧‧轉換部
71‧‧‧聲學元件(振動板)
72‧‧‧磁體
73‧‧‧框架
74‧‧‧(框架73之)開口
53‧‧‧(耳機單元1之)罩
53a‧‧‧前罩
53b‧‧‧後罩
54‧‧‧纜線
55‧‧‧透音口
56、56a、56b‧‧‧開口部
57‧‧‧(氣體之)路徑
58‧‧‧聲阻器
91‧‧‧模擬殼體
92‧‧‧揚聲器安裝孔
93‧‧‧導通孔
94‧‧‧填充劑
95‧‧‧揚聲器
96‧‧‧揚聲器纜線
97‧‧‧雙面膠帶
98‧‧‧PET膜
99‧‧‧雙面膠帶
201‧‧‧樣本
202‧‧‧測量點
圖1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一例之俯視圖。
圖2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所具有之貫通孔一例之剖視圖。
圖3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所具有之貫通孔另一例之剖視圖。
圖4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高分子膜另一例之剖視圖。
圖5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透氣膜構件一例之立體圖。
圖6係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透氣膜構件另一例之立體圖。
圖7係示意性地表示具備本發明之聲阻器之音響機器一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8係表示於實施例1所評價之本發明之樹脂膜之一主面之氣孔率與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之關係之圖。
圖9係用以說明於實施例中所進行之樹脂膜之透氣性變動率之測量中樣本之測量點之圖。
圖10A係示意性地表示於實施例中用於評價樹脂膜之插入損耗之模擬殼體及該殼體中之揚聲器之配置之剖視圖。
圖10B係示意性地表示於實施例中為了評價樹脂膜之插入損耗而製作之試樣及將該試樣配置於模擬殼體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11係表示於實施例3中所評價之樹脂膜(厚度25μm)之插入損耗之結果之圖。
圖12係表示於實施例3中所評價之樹脂膜(厚度12μm)之插入損耗之結果之圖。
本揭示之第1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具有於厚度方 向延伸之多個貫通孔;上述貫通孔貫穿上述樹脂膜之基質構造;於上述膜之兩主面上,形成有上述多個貫通孔之開口;上述貫通孔具有如下形狀:與該貫通孔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上述膜之一主面至另一主面並無變化或自上述一主面向另一主面增加;於上述一主面,上述開口的直徑為3μm以上、80μm以下,基於上述開口之該主面之氣孔率之不均為0.1以下,及上述開口的密度(個數/cm2)之不均為1000以下。
本揭示之第2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中,除第1態樣之外,上述開口於上述兩主面彼此隔開間隔並獨立地形成。
本揭示之第3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中,除第1或第2態樣之外,上述高分子樹脂膜之基質構造為非多孔質。
本揭示之第4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中,除第1至3中任一態樣之外,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以依據JIS L1096之規定所測量之Frazier數(Frazier number)表示,為1cm3/(cm2.秒)以上、150cm3/(cm2.秒)以下。
本揭示之第5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中,除第1至4中任一態樣之外,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之變動率為8%以下。
本揭示之第6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中,除第1至5中任一態樣之外,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為5dB以下。
本揭示之第7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中,除第1至6中任一態樣之外,上述一主面之氣孔率為0.5~50%。
本揭示之第8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中,除第1 至7中任一態樣之外,於上述兩主面上,上述多個貫通孔之開口形成於與上述各主面上假定之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
本揭示之第9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其除第1至8中任一態樣之外,經過撥液處理。
本揭示之第10態樣提供一種透氣膜,其具備第1至9中任一態樣之高分子樹脂膜。
本揭示之第11態樣提供一種透氣膜構件,其具備第10態樣之透氣膜及與上述透氣膜接合之支持體。
本揭示之第12態樣提供一種透音膜,其具備第1至9中任一態樣之高分子樹脂膜。
本揭示之第13態樣提供一種透音膜構件,其具備第12態樣之透音膜及與上述透音膜接合之支持體。
本揭示之第14態樣提供一種聲阻器,其具備第1至9中任一態樣之高分子樹脂膜。
本揭示之第15態樣提供一種聲阻器構件,其具備第14態樣之聲阻器及與上述聲阻器接合之支持體。
本揭示之第16態樣提供一種音響機器,其具備第14態樣之聲阻器,該音響機器係耳機、耳機單元、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單元、頭戴收話器、頭戴收話器單元、收話器、助聽器或可佩帶終端。
本揭示之第17態樣提供一種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其係第1至9中任一態樣之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含有下述步驟:藉由對原膜照射雷射而於上述原膜形成上述多個貫通孔。
[高分子樹脂膜]
圖1、2中,表示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之一例。圖2表示圖1所示之高分子樹脂膜1之含有貫通孔12之剖面。如圖1、2所示,樹脂膜1具有於其厚度方向延伸之多個貫通孔12。貫通孔12以直線狀延伸,與其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樹脂膜1之一主面2至另一主面3為大致固定。於圖1、2所示之例中,於樹脂膜之兩主面2、3,上述多個貫通孔12之開口13(13a、13b)彼此隔開間隔並獨立地形成。貫通孔12貫穿樹脂膜1之基質構造。換言之,貫通孔12具有與樹脂膜1之基質不同之構造。於圖1、2所示之例中,樹脂膜1係除貫通孔12以外不具有於其厚度方向能夠透氣之路徑之非多孔質之膜,典型而言,係除貫通孔12以外無孔之(實心之)膜。即,圖1、2所示之樹脂膜1之基質構造為非多孔質,貫通孔12貫穿該非多孔質構造。於樹脂膜1之一主面2上,貫通孔12的直徑為3μm以上、80μm以下。關於基於貫通孔12之開口13a之一主面2之氣孔率,其不均為0.1以下。於一主面2,開口13a的密度(個數/cm3)之不均為1000以下。
貫通孔12亦可具有與其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樹脂膜1之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增加之形狀(參照圖3)。此種貫通孔12係剖面於該貫通孔12延伸之方向變化,且於樹脂膜1之厚度方向具有非對稱之形狀之貫通孔。此時,一主面2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相對較小,另一主面3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b的直徑相對變大。於該情形時,於樹脂膜1之一主面2,貫通孔12的直徑亦為3μm以上、80μm以下,氣孔率之不均亦為0.1以下,開口13a的密度之不均亦為1000以下。又,此時,上述剖面面積可自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連續地增加,亦可階段性地增加 (即,可存在該面積為固定之區域)。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剖面面積連續地增加,且其增加率為大致固定或固定。根據下述製造方法,可形成具有貫通孔12之樹脂膜1,該貫通孔12之剖面面積自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連續地增加,且其增加率為大致固定或固定。
此種樹脂膜1之構造與以往之高分子膜完全不同。例如,於不織布中,空氣以沿著無規則地相互纏繞之纖維間之空隙之方式於其厚度方向流通。於延伸多孔質膜中,遍及膜整體呈3維分散且處於相互連續之狀態之無數細孔成為透氣路徑。另一方面,樹脂膜1具有上述構成。因此,成為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且透氣性之不均較以往之膜小之高分子膜。
又,此種樹脂膜1中,貫通孔12以貫穿樹脂膜1之基質構造之方式而形成,故可精度更佳且均勻性較高地控制貫通孔12之形狀(包含剖面形狀、剖面面積之變化之狀態等)、貫通孔12的直徑(開口13a、13b的直徑)及主面2之開口13a的密度等。此亦有助於樹脂膜1之透氣性不均為小之情形,且亦有助於與樹脂膜1之用途對應之該膜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例如樹脂膜1之特性之提高。於以往之高分子膜中,於其構造上,無法如此進行精度良好且均勻性高之控制,故無法獲得如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所謂特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例如對於透氣膜係指透氣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對於透音膜係指透音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對於防水透氣膜係指防水性及透氣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對於防水透音膜係指防水性及透音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對於聲阻器係指穿過該阻抗器之音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更具體之例為:高透氣性之達成,高透音性之達成,兼具更高程度之防水性及透氣 性,兼具更高程度之防水性及透音性,防塵性及穿過阻抗器之音之特性之控制性高之情形。
關於貫通孔12,「上述剖面面積為大致固定(上述剖面面積不變化)」未必要求該面積嚴格地固定。容許於樹脂膜1之製造方法上無法避免之程度之面積變動。
樹脂膜1中,一主面2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為3μm以上、80μm以下。於該範圍,與具有同等之平均孔徑之以往之膜相比,可減小樹脂膜1之透氣性不均之效果變高。又,於該範圍,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作為更具體之例,樹脂膜1之特性提高。所謂樹脂膜1之特性係指例如選自上述透氣性、透音性(例如,基於樹脂膜1之音壓之插入損耗)、防水性、防塵性及穿過之音之特性中之至少1種。並不限於該等所有之特性同時提高。又,於使用樹脂膜1之用途方面,並不限於要求該等所有之特性或要求該等所有之特性之提高。若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超過80μm,則例如樹脂膜1之防塵性降低。
一主面2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較佳為10μm以上、50μm以下,更佳為15μm以上、30μm以下。該直徑之較佳之範圍亦會根據樹脂膜1之用途而變化。例如,於作為防水透氣膜或防水透音膜而使用時,自確保其防水性之觀點而言,例如,該直徑之上限可為15μm以下,較佳可為14μm以下,更佳可為10μm以下。於不要求防水性之情形時,自樹脂膜1之生產性之觀點而言,一主面2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之下限亦可為10μm以上,進而可為20μm以上。
一主面2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之概念與一主面2 之平均孔徑不同。樹脂膜1中,存在於一主面2之所有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或樹脂膜1之有效部分(能夠作為該膜之用途而使用之部分)之存在於一主面2之所有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可處於上述範圍內。
貫通孔12之上述剖面之形狀及開口13之形狀並未特別限定,例如為圓或橢圓。此時,該等形狀無需為嚴格的圓或橢圓,例如容許無法藉下述製造方法避免之稍許之形狀混亂。再者,於當該等形狀為圓或橢圓,且上述剖面面積自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大致固定或以固定之增加率增加之情形時,貫通孔12之形狀成為圓錐或橢圓錐或該等之一部分。根據下述製造方法,可形成具備此種貫通孔12之樹脂膜1。
關於貫通孔12,將開口13之形狀看作圓時之該圓的直徑,換言之將具有與開口13之截面面積(開口面積)相同之面積之圓的直徑設為開口13的直徑。關於樹脂膜1之一主面2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無需存在於該主面2之所有開口13a一致,但較佳於樹脂膜1之有效部分,一致為可看作實質上相同值之程度(例如,標準偏差之平均值之0.1以下)。根據下述製造方法,可形成如此般開口13a的直徑一致之樹脂膜1。
根據樹脂膜1之製造方法,有於主面2及/或主面3上之開口13之周圍形成「毛邊」之情形。於判斷開口13的直徑等基於開口13之樹脂膜1之各特徵時,不考慮毛邊,始終僅根據開口13而判斷。
於樹脂膜1,基於開口13a之一主面2之氣孔率之不均為0.1以下。於該範圍,與以往之膜相比可減小樹脂膜1之透氣性之不均之效果變高。又,於該範圍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作為更具體之例,樹脂膜1之特性提高。樹脂膜1之主面之氣孔率可根據存在於該主面之所 有貫通孔12之開口13之面積之合計相對於主面之面積之比而求出。一主面2之該氣孔率之不均可為0.08以下,進而可為0.05以下。
於樹脂膜1,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密度之不均為1000以下。於該範圍,與以往之膜相比可減小樹脂膜1之透氣性之不均之效果變高。又,於該範圍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作為更具體之例,樹脂膜1之特性提高。一主面2之該密度之不均可為500以下、200以下,進而可為100以下。
樹脂膜1中,規定一主面2之該等開口13a的直徑、氣孔率之不均及開口13a密度之不均係基於該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等同於另一主面3之開口13b的直徑或為其以下。更具體而言,基於樹脂膜1之透氣性及透氣性之不均受到具有相對較小的直徑之開口13a強烈影響。
於圖1、2所示之例中,多個貫通孔12之開口13於樹脂膜1之兩主面2、3彼此隔開間隔並獨立地形成。換言之,於圖1、2所示之例中,不同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於樹脂膜1之主面2、3上不重複。於至少樹脂膜1之有效部分實現此種開口13之形成之情形時,可精度更佳且均勻性較高地控制貫通孔12之形狀、貫通孔12的直徑(開口13a、13b的直徑)及主面2之開口13a的密度等。作為該情形時之更具體之例,開口13形成於與各主面2、3上假定之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根據下述製造方法,於與假定之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可較容易地形成貫通孔12及開口13。若為此種開口13之配置,則成為開口13間的間隔(間距)之不均少、透氣性之不均更小之樹脂膜1。
假定之格子並未特別限定,例如為斜方格子、六角格子、正 方格子、矩形格子、菱形格子。各種格子之網目之形狀成為平行四邊形、六邊形、正方形、長方形、菱形(面心長方形)。於圖1、2所示之樹脂膜中,於與各主面2、3上假定之正方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形成有貫通孔12之開口13。此時,於主面2、3上之相互正交之2個方向(例如,於樹脂膜之MD方向及TD方向),多個開口13以相等的間隔排列。
關於本發明之樹脂膜,亦可於樹脂膜1之主面2及/或主面3,不同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相互重複地形成。此種開口13例如有時於使貫通孔12間的間隔變窄之情形時形成。重複例如係相鄰之貫通孔12之端部彼此之重複。
樹脂膜1亦可以依據JIS L1096之規定所測量出之Frazier數(以下,簡稱為「Frazier數」)表示,具有1cm3/(cm2.秒)以上、150cm3/(cm2.秒)以下的透氣度作為其厚度方向的透氣度。於該情形時,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得更高,作為具體之一例,可進一步提高樹脂膜1之特性。
樹脂膜1中,厚度方向的透氣度(藉由Frazier數表現的透氣度)之變動率可為8%以下,且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可為7%以下,進而可為6%以下。藉由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之變動率處於該等範圍內,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得更高,作為具體之一例,可進一步提高樹脂膜1之特性。透氣度之變動率藉由標準偏差σ相對於在樹脂膜1之任意5點所測量出之Frazier透氣度之平均值Av之比σ/Av而賦予。
樹脂膜1中,一主面2之氣孔率例如為0.5~50%,較佳為2~40%,更佳為5~35%。藉由一主面2之氣孔率處於該等範圍內,樹脂膜1 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得更高,作為具體之一例,可進一步提高樹脂膜1之特性。
樹脂膜1中,一主面2之開口的密度例如為1×103(個/cm2)以上,更具體之例為1×104(個/cm2)以上、5×105(個/cm2)以下,較佳為1.2×104(個/cm2)以上、4×105(個/cm2)以下,更佳為1.4×104(個/cm2)以上、3×105(個/cm2)以下。藉由一主面2之開口的密度處於該等範圍內,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得更高,作為具體之一例,可進一步提高樹脂膜1之特性。
於貫通孔12具有如下之形狀,即與貫通孔12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增加之形狀之情形時,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Ra與另一主面3之開口13b的直徑Rb之比即比Rb/Ra較佳超過1且在4以下,更佳超過1且在3以下。藉由比Rb/Ra處於該等範圍內,樹脂膜1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得更高,作為具體之一例,可進一步提高樹脂膜1之特性。又,於製造方法之關係上(例如,於下述製造方法中形成樹脂膜1之情形時的雷射之聚光性之極限上),無法使貫通孔12的直徑遍及樹脂膜1之厚度方向整體均勻地縮小時,藉由使比Rb/Ra大於1,例如亦可由相對較小之開口13a的直徑Ra而確保樹脂膜1之防水性。
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間隔之不均例如為0.05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可設為0.04以下,進而可設為0.03以下。
樹脂膜1之氣孔率、氣孔率之不均、開口的密度及開口的密度之不均可以如下方式求出。最初,藉由光學顯微鏡等放大觀察手段而拍攝樹脂膜1之表面(於評價主面之特徵之情形時,為該主面)。其次,對所 拍攝之表面(主面)之圖像中存在之任意10個貫通孔12之開口13的直徑進行評價。於開口13的直徑之評價,可利用圖像解析手段。其次,求出所評價之開口13的直徑之平均值Av及標準偏差σ。該比σ/Av成為開口13的直徑之不均。其次,於上述圖像中,對相鄰之(最鄰接之)貫通孔12間的間隔(間距)就不同之2方向(例如就膜之MD方向及TD方向)分別評價10個部位。評價中可利用圖像解析手段。其次,針對各個方向求出經評價的間隔之平均值Av及標準偏差σ。該比σ/Av成為各個方向之貫通孔12間的間隔之不均。
樹脂膜1之氣孔率藉由式[(自開口13的直徑之平均值Av求出之該開口之平均面積)/{(某方向的間隔之平均值)×(不同方向的間隔之平均值)}]×100(%)而求出。
於作為評價對象之表面(主面)之任意5點重複進行此種氣孔率之評價,自其平均值Av及標準偏差σ之比σ/Av而可求出氣孔率之不均。
又,開口的密度可自評價氣孔率時所使用之圖像(5次)以其平均值Av之形式而求出。開口的密度之不均可根據該平均值Av與自該5次圖像所求出之開口的密度之標準偏差σ,藉由比σ/Av而求出。
於圖1~3所示之例中,貫通孔12於與樹脂膜1之主面2、3垂直的方向延伸。貫通孔12延伸之方向亦可自與樹脂膜1之主面2、3垂直的方向傾斜,還可使於垂直的方向延伸之貫通孔12與於自垂直的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12混合存在。樹脂膜1中之貫通孔12延伸之方向例如可藉由對樹脂膜1之主面及剖面進行利用SEM之觀察而確認。
樹脂膜1之厚度例如為5μm以上、50μm以下,較佳為8μm以上、30μm以下。於該等範圍,例如樹脂膜1之使用性特別高,又其生產性亦特別高。
關於樹脂膜1之視比重,自該膜1之強度及使用性,以及用作透音膜之情形時透音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1~1.5g/cm3,更佳為0.2~1.4g/cm3
樹脂膜1例如可具有如下所示之特性。
樹脂膜1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2dB以下,進而可為1dB以下。於以往之高分子膜中,難以達成高音域中之如此低之音壓損耗。
又,樹脂膜1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7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7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2dB以下,進而可為1dB以下。
進而,樹脂膜1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10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10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
所謂樹脂膜1之有效面積係指於將樹脂膜1用於其用途時,要求有該用途所必需之功能之部分(有效部分)之面積。例如,於將樹脂膜1用作透音膜之情形時,其有效面積係指實際上音輸入至樹脂膜1,並於該膜中傳播而自該膜輸出音之部分之面積。作為更具體之例,不含為了配置樹脂膜1而配置形成於樹脂膜1之周緣部之支持體或接著部等之面積。 典型而言,有效面積可為於將樹脂膜1以覆蓋殼體之開口部之方式配置之情形時該開口部之面積,或於樹脂膜1之周緣部配置支持體之情形時該支持體之開口部之面積。
構成樹脂膜1之材料並未特別限定。例如,於下述製造方法中,構成樹脂膜1之材料係可於作為高分子樹脂膜之原膜形成貫通孔12之材料。樹脂膜1例如藉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聚對酞酸乙二酯(PET)、聚對酞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等聚酯、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系樹脂、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聚醚醚酮、聚碸、聚丁二烯、環氧樹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三乙醯纖維素、聚乙烯醇、聚胺酯、ABS樹脂、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矽酮橡膠而構成。於藉由下述製造方法形成樹脂膜1之情形時,自雷射之穿孔性之觀點而言,構成樹脂膜1之材料較佳為藉由PET、聚丙烯、PTFE、聚醯亞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三乙醯纖維素、聚胺酯、矽酮橡膠而構成。關於構成原膜之材料亦相同。
於圖1、2所示之例中,樹脂膜1之基質構造為非多孔質構造。樹脂膜1之基質構造亦可為除非多孔質構造以外者,例如,可採取多孔質構造、具有獨立之氣泡之構造等作為基質構造。該情形時,除構建基質構造之細孔(例如多孔質構造時)或氣泡(例如具有氣泡之構造時)以外,樹脂膜1具有貫通孔12。
樹脂膜1亦可具有積層構造。該情形時,只要不損及所欲之特性,則亦可於層間配置接著劑及/或黏著劑。
樹脂膜1之用途並未限定。根據其特性而可用於任意之用 途。此時,並不受其透氣性限制而可用於各種用途。當然,能夠為可享有透氣性不均為小之情形之用途。具體之用途例如為透氣膜、透音膜、防水透氣膜、防水透音膜及聲阻器。
於作為透氣膜之用途方面,期待樹脂膜1之基於透氣性不均小之情形之良好的透氣性。又,如上所述透氣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
於作為除透氣性以外進而具有防水性之防水透氣膜之用途方面,進而期待良好之防水性。又,如上所述防水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
於作為透氣膜之用途方面,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較佳為5~50μm。於作為防水透氣膜之用途方面,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較佳為3~15μm。
於作為透音膜之用途方面,期待樹脂膜1之基於透氣性不均小之情形之良好的透音性。又,如上所述透音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
於作為除透音性以外進而具有防水性之防水透音膜之用途方面,進而期待良好之防水性。又,如上所述防水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
於作為透音膜之用途方面,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較佳為5~50μm。於作為防水透音膜之用途方面,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較佳為3~15μm。
於作為聲阻器之用途方面,期待如下特性:樹脂膜1之基於透氣性不均小之情形之對於穿過該阻抗器之音良好。又,如上所述穿過該阻抗器之音之特性之控制自由度變高。
於使用樹脂膜1時,可將2種以上之樹脂膜1組合,亦可將樹脂膜1與其他構件組合。
亦可對樹脂膜1實施著色處理。雖取決於構成樹脂膜1之材料之種類,但未實施著色處理之樹脂膜1之色例如為透明或白色。於使用此種樹脂膜1之情形時,有時會因其用途及配置方法而使樹脂膜1明顯。明顯之膜有時會刺激使用者之好奇心,而以針等刺扎導致作為樹脂膜1之功能受損。若對樹脂膜1實施著色處理,則例如藉由製成具有與配置樹脂膜1之部分之顏色相同或近似之顏色之樹脂膜1,而可相對地抑制使用者之注意。又,有於配置樹脂膜1之部分或配置之物品之設計上,要求已著色之樹脂膜1之情形,藉由著色處理而可應對此種設計之要求。
著色處理例如可藉由對樹脂膜1進行染色處理或使樹脂膜1含有著色劑而實施。著色處理例如亦可以吸收含有於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之光之方式而實施。即,樹脂膜1亦可被實施吸收含有於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之光之著色處理。因此,例如樹脂膜1含有具有吸收含有於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之光之能力的著色劑,或樹脂膜1因具有吸收含有於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中之光之能力的該染料而染色。該情形時,可將樹脂膜1著色為藍色、灰色、茶色、粉紅色、綠色、黃色等。樹脂膜1亦可被著色處理為黑色、灰色、茶色或粉紅色。
於藉由下述製造方法而獲得樹脂膜1之情形時,可藉由在經著色處理之原膜形成貫通孔12而獲得著色處理後之樹脂膜1,亦可於原膜形成貫通孔12之後實施著色處理而獲得著色處理後之樹脂膜1。
於將樹脂膜1著色處理為黑色或灰色之情形時,其著色之程度由以下所示之白度W表示,較佳為15.0~70.0之範圍。白度W可依據JIS L1015之規定(亨特(Hunter)法)使用色差計測量樹脂膜1之主面之亮度L、色相a及彩度b,且自所測量出之該等值,藉由式W=100-sqr[(100-L)2+(a2+b2)]而求出。白度W之值越小,樹脂膜1之顏色越會變成黑色。
樹脂膜1亦可被實施撥液處理(撥水及/或撥油處理)。此時,於樹脂膜1之至少一部分表面形成撥液層4(作為一例,參照圖4)。撥液層4可形成於樹脂膜1之僅一主面上,亦可形成於兩主面上。撥液層4亦可形成於貫通孔12之內部(內周面)。關於樹脂膜1之貫通孔12,當與其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增加之情形時,亦可於具有相對較小之開口直徑之一主面2形成撥液層4,進而亦可於含有貫通孔12之內部及主面3之整個面上形成撥液層4。
撥液層4通常於與開口13(13a、13b)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
撥液層4係具有撥水性之層,較佳一併具有撥油性。
撥液層4例如可藉由將以稀釋劑稀釋撥水劑或疏水性之撥油劑調製而成之處理液薄薄地塗佈於樹脂膜1上且使其乾燥而形成。撥水劑及疏水性之撥油劑係例如全氟丙烯酸烷基酯、全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般之氟化合物。
藉由撥液層4而賦予防水性(撥液性)之樹脂膜1之防水性例如可藉由依據JIS L1092之耐水度試驗B法(高水壓法)之規定所測量出之耐水壓而評價。耐水壓例如為2kPa以上,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亦可設為5kPa以上,進而可設為10kPa以上。關於撥液處理及撥液層4,以及耐水壓及其具體之數值,於樹脂膜1之各用途,例如透氣膜、透音膜及聲阻 器中均相同。
樹脂膜1例如可藉由下述之樹脂膜之製造方法而形成。
[透氣膜及透氣膜構件]
本發明之透氣膜具備樹脂膜1。該透氣膜亦係樹脂膜1作為透氣膜使用(之結果)。
透氣膜例如係以堵塞電子機器等物品之殼體之開口之方式而配置,防止灰塵等異物自該開口侵入至殼體之內部,並且使氣體(典型而言為空氣)於殼體之外部與內部之間穿過之膜,其用於殼體內部之壓力之調整等。
進而具有防水性之透氣膜,即防水透氣膜例如係以堵塞電子機器等物品之殼體之開口之方式而配置,防止水自該開口滲入至殼體之內部,並且使氣體(典型而言為空氣)於殼體之外部與內部之間穿過之膜,其用於殼體內部之壓力之調整等。
透氣膜藉由具備樹脂膜1而可顯示上述樹脂膜1之各特徵及各特性。
由於進而具有防水性,故透氣膜亦可被實施撥液處理。此時,於透氣膜之至少一部分表面形成撥液層4。撥液層4可形成於透氣膜之僅一主面上,亦可形成於兩主面上。撥液層4亦可形成於樹脂膜1之貫通孔12之內部(內周面)。關於樹脂膜1之貫通孔12,當與其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增加之情形時,亦可於具有相對較小之開口直徑之一主面2側之透氣膜之主面形成撥液層,進而亦可於樹脂膜1含有貫通孔12之內部及另一主面3側之透氣膜之主面之整個面形成撥 液層。
經撥液處理之透氣膜例如可用作防水透氣膜。
透氣膜亦可具備2層以上之樹脂膜1。
透氣膜之形狀並未限定。
透氣膜視需要亦可具備除樹脂膜1及撥液層4以外之任意構件及/或層。該構件例如係透氣性支持層。透氣性支持層例如配置於樹脂膜1之至少一主面。藉由透氣性支持層之配置,作為透氣膜之強度提高,又,使用性亦提高。透氣性支持層亦可配置於樹脂膜1之兩主面2、3。
與樹脂膜1相比,透氣性支持層係厚度方向的透氣度高之層。透氣性支持層例如可使用織布、不織布、網、網狀物。構成透氣性支持層之材料例如係聚酯、聚乙烯、聚芳醯胺樹脂。於配置透氣性支持層之樹脂膜1之主面,亦可形成撥液層4。透氣性支持層之形狀可與樹脂膜1之形狀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為具有僅配置於樹脂膜1之周緣部之形狀之(具體而言,於樹脂膜1為圓形之情形時,僅配置於其周緣部之環狀之)透氣性支持層。透氣性支持層例如藉由與樹脂膜1之熱熔接、利用接著劑進行接著等方法而配置。
與透氣性支持層不同之上述任意構件之例為支持體。支持體例如配置於透氣膜之至少一主面,作為更具體之例,配置於樹脂膜1之至少一主面。藉由支持體之配置,作為透氣膜之強度提高,又,使用性亦提高。支持體亦可配置於透氣膜之兩主面,作為更具體之例,亦可配置於樹脂膜1之兩主面2、3。
支持體亦可不具有透氣性,但該情形時,具有確保樹脂膜1 之透氣性之構造,例如開口部。支持體例如具有僅配置於透氣膜之周緣部(樹脂膜1之周緣部)之形狀。支持體例如藉由與透氣膜(樹脂膜1)之熱熔接、超音波熔接、利用接著劑進行接著及利用雙面膠帶進行接著等方法而配置。
構成支持體之材料並無限定,例如係樹脂、金屬及該等之複合材料。樹脂例如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PET、聚碳酸酯等聚酯;及聚醯亞胺或該等之複合材。金屬例如係如不鏽鋼或鋁之耐蝕性優異之金屬。
支持體之厚度例如為5~500μm,較佳為25~200μm。又,若著眼於作為安裝材料之功能,則環寬(邊框寬度:外徑與內徑之差)宜為0.5~2mm左右。支持體亦可使用由樹脂構成之發泡體。
配置有支持體之透氣膜可作為具備透氣膜及與該透氣膜接合之支持體之透氣膜構件而使用及流通。將透氣膜構件之一例示於圖5及圖6。
圖5所示之透氣膜構件45具備自與主面垂直的方向觀察之形狀為圓形之透氣膜46,及接合於透氣膜46之周緣部之作為環狀之片材之支持體47。藉由在透氣膜46上接合有支持體47之形態而增強透氣膜46,並且其使用性提高。又,支持體47成為將透氣膜46(將透氣膜構件45)配置於殼體之開口時之結合空間(sapce for bonding),故透氣膜46之(透氣膜構件45之)安裝作業變得容易。
支持體47之形狀並無限定。例如,如圖6所示,亦可為接合於自與主面垂直的方向觀察之形狀為矩形之透氣膜46之周緣部的作為邊框狀之片之支持體47。如圖5、6所示,藉由將支持體47之形狀設為透氣 膜46之周緣部之形狀,可抑制因支持體47之配置所導致之透氣膜46特性之降低。又,自透氣膜46之使用性及對殼體之配置性之觀點而言,片材狀之支持體47較佳。
透氣膜構件45亦可具備2層以上之透氣膜46及/或2層以上之支持體47。
亦可對透氣膜及透氣膜構件實施上述著色處理。因此,例如選自樹脂膜1、透氣性支持層及支持體之至少1者可被著色處理。
透氣膜及透氣膜構件可用於各種用途,例如透氣構件、防水透氣構件、電子機器、箱、透氣構造及防水透氣構造。該等構件、機器及構造之具體構成只要具備具有本發明之樹脂膜1之透氣膜或透氣膜構件則並無限定。作為除透氣膜及透氣膜構件以外之構成,可採用公知之構件、機器及構造之構成。
在將透氣膜及透氣膜構件配置於殼體之開口時,能夠以使該透氣膜具備之樹脂膜1之主面2側面向殼體之方式而配置,亦能夠以使主面3側面向殼體之方式而配置。
透氣膜及透氣膜構件之製造方法並未特別限定。
[透音膜]
本發明之透音膜具備樹脂膜1。該透音膜亦係樹脂膜1作為透音膜使用(之結果)。
透音膜例如以堵塞電子機器等物品之殼體之開口之方式而配置,防止灰塵等異物自該開口侵入至殼體之內部,並且於殼體之外部與內部之間傳遞音。作為更具體之例,透音膜係如下之膜:於電子機器等物 品具有揚聲器等發音部及/或麥克風等受音部之類的音響部,且於殼體上設置有可將音傳遞至該音響部之開口部之情形時,以堵塞該開口部(透音口)之方式而配置,防止灰塵等異物自該開口部侵入至電子機器之內部,並且在電子機器之外部與音響部之間傳遞音。
進而具有防水性之透音膜,即防水透音膜例如以堵塞電子機器等物品之殼體之開口之方式而配置,防止水自該開口滲入至殼體之內部,並且在殼體之外部與內部之間傳遞音。作為更具體之例,透音膜係如下之膜:於電子機器等物品具有揚聲器等發音部及/或麥克風等受音部之類的音響部,且於殼體上設置有可將音傳遞至該音響部之開口部之情形時,以堵塞該開口部(透音口)之方式而配置,防止水自該開口部滲入至電子機器之內部,並且在電子機器之外部與音響部之間傳遞音。
透音膜藉由具備樹脂膜1而可具有上述樹脂膜1之各特徵及各特性。
由於進而具有防水性,故透音膜亦可經撥液處理。此時可獲得之形成撥液層4之狀態除透氣膜為透音膜之外,與經撥液處理之透氣膜相同。經撥液處理之透音膜例如可用作防水透音膜。
關於透音性,於透音膜中,自樹脂膜1之透音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而言,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2dB以下,進而可為1dB以下。又,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7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7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2dB以下,進而可 為1dB以下。進而,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10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10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
透音膜之透音性係其有效面積越大越提高,但本發明之透音膜於有效面積非常小為4.9mm2之條件下,亦可達成此種良好之透音性。該有利之特徵例如有助於具備透音膜之電子機器之小型化及/或薄型化等設計及設計自由度之提高。
透音膜亦可具備2層以上之樹脂膜1。
透音膜之形狀並無限定。
透音膜視需要亦可具備除樹脂膜1及撥液層4以外之任意之構件及/或層。該構件例如係上述透氣性支持層及/或支持體。透氣性支持層及支持體之具體之構成,以及對透音膜之配置之狀態可與透氣膜之說明中所述之構成及配置之狀態相同。
配置有支持體之透音膜可作為具備透音膜及與該透音膜接合之支持體之透音膜構件而使用及流通。除透氣膜46為透音膜之外,透音膜構件之構成之例可與透氣膜構件之構成之例,例如圖5、6所示之例相同。又,透音膜構件可獲得基於透氣膜構件之說明中所述之支持體47之效果。
透音膜構件亦可具備2層以上之透音膜及/或2層以上之支持體47。
亦可對透音膜及透音膜構件實施上述著色處理。因此,例如選自樹脂膜1、透氣性支持層及支持體之至少1者可被實施著色處理。
透音膜及透音膜構件可用於各種用途,例如透音構件、防水 透音構件、電子機器、箱、透音構造及防水透音構造。該等構件、機器及構造之具體之構成只要具備含有本發明之樹脂膜1之透音膜或透音膜構件則並無限定。作為除透音膜及透音膜構件以外之構成,可採用公知之構件、機器及構造之構成。
將透音膜及透音膜構件配置於殼體之開口時,能夠以使該透音膜所具備之樹脂膜1之主面2側面向殼體之方式而配置,亦能夠以使主面3側面向殼體之方式而配置。
透音膜及透音膜構件之製造方法並未特別限定。
[聲阻器]
本發明之聲阻器具備樹脂膜1。該聲阻器亦係樹脂膜1作為聲阻器使用(之結果)。
聲阻器係配置於音響機器,用以調整自音響機器輸出及/或輸入至音響機器之音之特性的構件。更具體而言,音響機器具備:轉換部,其具備輸出及/或輸入音之聲學元件(acoustic element)且將音與電訊號進行轉換;及罩(housing),其收容有轉換部,且具有至少1個開口部。於音響機器中,通往上述至少1個開口部之氣體之路徑存在於罩內,聲學元件配置於該路徑上。而且,聲阻器配置於該氣體之路徑之上述至少1個開口與聲學元件之間,並且含有於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樹脂膜。本發明之聲阻器中,於該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樹脂膜係本發明之樹脂膜1。
為進一步理解聲阻器,將具備本發明之聲阻器之音響機器之一例示於圖7。圖7所示之音響機器係構成耳機之一側(右側或左側)之耳機單元51。
耳機單元51具備:轉換部52,其具備作為輸出音之聲學元件之振動板71;以及前罩53a及後罩53b。轉換部52收容於單元51之被一體化為罩53之前罩53a及後罩53b之間。轉換部52具備振動板71、磁體72及框架73,該等被一體化。振動板71為圓形之膜,在與圖示之面(正面)相反側之面(背面)設置有圓筒狀之線圈。磁體72為圓板狀,於轉換部52被一體化之狀態下,位於設置於振動板71之背面之線圈之開口部及環狀框架73之開口部。振動板71處於如下狀態:其周緣部接合於框架73,除周緣部以外之部分(主部)配合線圈之動作而可自由地振動。若對轉換部52供給電訊號(具有音資訊之電訊號;音訊號),則與該訊號對應之電流流過線圈,藉由該電流與磁體72之電磁相互作用,於振動板71產生與音訊號對應之物理振動,該振動以音之形式自振動板71輸出。即,轉換部52係將具有音資訊之電訊號與音進行轉換之轉換器(transducer)。向轉換部52之電訊號自連接於單元51之後罩53b側之纜線54而供給至振動板71背面之線圈環。纜線54與線圈之電連接省略圖示。
單元51之罩53(53a、53b)具有開口(開口部)。開口部之一種係設置於前罩53a之透音口55。自振動板71輸出之音自振動板71之正面經由透音口55而傳遞至單元51之外部。開口部之另一種係設置於後罩53b之開口部56。於後罩53b,設置有兩個開口56a、56b。
於單元51之罩53內,存在通往開口56a、56b之氣體(若為一般的使用環境下則為空氣)之路徑57。路徑57自各開口部56a、56b通過設置於框架73之開口74而到達振動板71之背面。換言之,作為聲學元件之振動板71配置於路徑57之末端(與開口56a、56b相反側之末端)。 再者,於圖7中,為易於理解而呈直線地表示路徑57,但既然路徑57為氣體之路徑,則於罩53內自開口56a、56b連透氣體之部分可成為路徑57。而且,單元51中,聲阻器58配置於路徑57之開口56a、56b與振動板71之間。更具體而言,具有與框架73之各開口74之形狀對應之作為環之一部分之形狀的聲阻器58以堵塞各個開口74之方式接合於框架73。圖7所示之單元51中,路徑57必然通過聲阻器58。換言之,於單元51中,聲阻器58以覆蓋路徑57之剖面之方式而配置。
聲阻器58係由在厚度方向具有透氣性之樹脂膜1構成。
藉由設置自聲學元件通往開口部56之透氣路徑57,例如可抑制作為聲學元件之振動板71之動作(振動)之阻礙。尤其於耳機單元51中,罩53內部之容積,尤其位於相對於振動板71與透音口55為相反側(背面側;後罩側)之部分之容積小,故該效果顯著。而且,藉由在路徑57配置成為流通於該路徑57之氣流之阻抗器之聲阻器58,而自作為音響機器之耳機單元51及具備該單元51之耳機輸出之音之特性,例如自耳機單元51及耳機輸出之音質提高。音質提高之更具體之例為,對於輸入至轉換部52之音訊號更加真實之音的輸出、降低多餘之共振、對於所輸出之音使頻率特性平坦化或者加強或衰減特定之頻率區域及實現指向性或無指向性等。圖7所示之例為耳機單元,但於輸出音之其他音響機器中亦可實現同樣之特性提高。又,於輸入音之音響機器例如麥克風中亦可實現對應之特性提高。
與由海綿等多孔質體、不織布、網狀織物等織布構成之以往之聲阻器相比,含有樹脂膜1之聲阻器58之不均(特性及/或構造之不均, 例如透氣性之不均)較小。不均包含以下之任一者:一個聲阻器之面內之不均;配置於音響機器之兩個或其以上之聲阻器間之不均(除意欲使透氣性等特性及/或構造於各聲阻器間變化之情形以外);及如耳機般使用2個單元(左側耳機單元及右側耳機單元)之情形時,各單元具備之聲阻器間之不均。藉由該微小之不均而達成例如以下之效果。
可更確實地達成因設置路徑57及於路徑57配置聲阻器58而產生之上述效果,更具體而言可更確實地達成音響機器之特性提高。而且,用於特性之調整及特性之提高之音響機器之設計之自由度提高。
一個聲阻器之面內不均小之情形及配置於音響機器之兩個以上之聲阻器間之不均小之情形,例如使音響機器特性如音壓特性進一步提高。又,例如於音響機器之製造時,可簡化或省略以下等步驟:儘可能篩選出不均小之聲阻器;或以聲阻器中存在某程度之大小之不均為前提,在此前提下為儘可能減小不均而以往所實施之聲阻器之形狀之調整、音響機器中之聲阻器之配置狀態之調整、聲阻器對構成音響機器之構件之接合狀態之調整及製造後之音響機器之周密特性檢查。此關係到音響機器之製造良率之提高及製造成本之降低。於耳機等將兩個以上之單元組合之音響機器中,根據各單元具備之聲阻器間之不均小之情形而可減小例如各單元間之輸出特性之不均。此情形關係到例如於耳機之製造時,簡化或省略篩選出輸出特性近似或相同之單元作為左側及右側之單元並組合之步驟。進而,以往存在輸出特性之不均,故無法以耳機單元單獨體流通為業者之常識,但若單元間之輸出特性之不均變小,則亦可考慮作為製造零件或更換零件以單元單獨體流通,其意義非常大。
此外,可對含有樹脂膜1之聲阻器58賦予防塵性。被賦予防塵性之聲阻器58除使音響機器之特性提高之上述功能以外,進而顯示作為防塵構件之功能。藉由將此種聲阻器58配置於路徑57,例如可抑制灰塵等異物自開口部56侵入至音響機器之罩53內,可製成具有防塵功能之音響機器。聲阻器58之防塵性之程度可根據例如樹脂膜1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的直徑,尤其是開口13a的直徑而控制。
聲阻器58亦可經撥液處理。藉此,可賦予防水性。被賦予了防水性之聲阻器58除使音響機器之特性提高之上述功能以外,進而顯示作為防水構件之功能。藉由將此種聲阻器58配置於路徑57,例如可抑制水自開口部56滲入至音響機器之罩53內,從而可製成具有防水功能之音響機器。聲阻器58之防水性之程度可根據例如撥液層之構成及樹脂膜1之貫通孔12的直徑而控制。
藉由撥液處理而形成之撥液層4之狀態除透氣膜為聲阻器之外,與經撥液處理之透氣膜相同。
可對聲阻器58賦予防塵性與防水性之兩者。
聲阻器58藉由其材質而較以往之聲阻器可提高經年穩定性。例如,有將由發泡胺酯構成之多孔質體用作聲阻器之情形,但胺酯樹脂具有因大氣中之濕度產生之水解性,經年穩定性不可謂充分。相對於此,例如具備由聚對酞酸乙二酯(PET)構成之樹脂膜1之聲阻器58顯示非常良好之經年穩定性。
音響機器中,除如揚聲器之一種般,聲學元件露出於外部之機器之外,為在收容於罩內之聲學元件與機器之外部之間傳遞音而於罩設 置透音口。圖7所示之耳機單元51中,於前罩53a設置有透音口55。聲阻器58可配置於成為聲學元件與透音口間之音之傳遞路徑之氣體路徑。
關於樹脂膜1,於與貫通孔12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增加之情形時,藉由使用具備此種樹脂膜1之聲阻器58,可使路徑57中之氣流之阻抗更廣,或於與使用不具有此種構造之聲阻器之情形不同之區域內變化。藉此,由聲阻器58所產生之音響機器之特性控制自由度進一步提高。該自由度高之情形有助於音響機器之特性及設計之自由度之提高。
關於透音性,於聲阻器58中,自樹脂膜1之透音性之控制自由度高之情形而言,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2dB以下,進而可為1dB以下。又,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7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7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2dB以下,進而可為1dB以下。進而,例如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10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為5dB以下,根據樹脂膜1之構成,頻率10kHz之音壓損耗可為3dB以下。
聲阻器58之透音性係其有效面積越大則越提高,但本發明之聲阻器58於有效面積非常小為4.9mm2之條件下,亦可實現此種良好之透音性。該有利之特徵例如有助於具備聲阻器58之音響機器之小型化及/或薄型化等設計及設計自由度之提高。所謂聲阻器之有效面積,係指以堵塞開口部之方式配置聲阻器時,實際上將音輸入至聲阻器,並於聲阻器中 傳播而自該阻抗器輸出音之部分(有效部分)之面積,不含例如為了配置聲阻器而配置形成於該阻抗器之周緣部之支持體或接著部等之面積。典型而言,有效面積可為配置有該阻抗器之開口部之面積或於聲阻器之周緣部配置有支持體之情形時,該支持體之開口部之面積。
聲阻器58亦可具備2層以上之樹脂膜1。
聲阻器58視需要亦可具備除樹脂膜1及撥液層4以外之任意之構件及/或層。該構件例如係上述透氣性支持層及/或支持體。透氣性支持層及支持體之具體之構成,以及配置於聲阻器之狀態可與透氣膜之說明中所述之構成及配置之狀態相同。
配置有支持體之聲阻器可作為具備聲阻器及與該聲阻器接合之支持體之聲阻器構件而使用及流通。除透氣膜46為聲阻器之外,聲阻器構件之構成之例可與透氣膜構件之構成之例,例如圖5、6所示之例相同。又,聲阻器構件可獲得基於透氣膜構件之說明中所述之支持體47之效果。
聲阻器構件亦可具備2層以上之聲阻器及/或2層以上之支持體47。
亦可對聲阻器58及聲阻器構件實施上述著色處理。因此,例如選自樹脂膜1、透氣性支持層及支持體之至少1者可被實施著色處理。
聲阻器58(含聲阻器構件,以下相同)配置於通往設置於音響機器之罩之開口部並且配置有聲學元件之氣體之路徑57之該開口部及聲學元件之間。所謂「配置於開口部及聲學元件之間」,含有對開口部之配置,更具體而言以堵塞開口部之方式與罩接合之狀態下之配置。該情形時,可接合於罩之內壁亦可接合於外壁。
路徑57通過之開口部可為透音口,亦可為除透音口以外之開口部。圖7所示之耳機單元51中,配置有聲阻器58之路徑57通往與透音口55不同之開口部56。於音響機器中,例如於音響機器之罩設置有2個以上之開口部,該2個以上之開口部包含在聲學元件與罩之外部之間傳遞音之透音口,亦可於通往至少與透音口不同之上述開口部之路徑57配置聲阻器58。亦可於通往透音口之路徑57與通往除透音口以外之開口之路徑57之兩者配置聲阻器58。配置於音響機器之聲阻器58亦可為2個以上,配置於1個路徑57之聲阻器58亦可為2個以上。
自聲學元件之路徑57亦可通往2個以上之開口部,此時該2個以上之開口部之至少1個亦可為透音口。換言之,自聲學元件之路徑57亦可通往透音口與除透音口以外之開口部。
路徑57之設計、路徑57中之配置聲阻器58之位置及數量以及聲阻器58之特性(貫通孔之開口直徑、透氣度等)可根據所要求之音響機器之特性而自由地設定。
聲阻器58例如以堵塞配置有該聲阻器58之路徑57之方式而配置。聲阻器58亦可以局部地覆蓋路徑57之方式而配置。
於聲阻器58具有防塵性之情形時,根據其配置之狀態而可獲得具有防塵性之音響機器。配置之狀態例如為覆蓋通往路徑57之開口部之配置。於聲阻器58具有防水性之情形時,根據其配置之狀態而可獲得具有防水性之音響機器。配置之狀態例如為覆蓋通往路徑57之開口部之配置。
聲阻器58配置於路徑57之方法並未限定。於圖7所示之耳機單元1中,於設置有構成路徑57之開口74之框架73,以堵塞該開口74 之方式接合有聲阻器58。於藉由將聲阻器58接合於構成音響機器之構件而將該聲阻器58配置於路徑57之情形時,可採用使用雙面膠帶之貼附、熱熔接、高頻熔接、超音波熔接等方法。於使用雙面膠帶之貼附中,亦能夠利用該雙面膠帶作為聲阻器之支持體,從而可將聲阻器58更確實且準確地接合。
聲阻器58之形狀並未限定。聲阻器58之形狀例如為碟片狀、圓筒狀、環狀及該等形狀之一部分(例如環之一部分、月牙狀、半月狀等)。可根據配置聲阻器58之路徑57之形狀,或路徑57之剖面形狀而自由地設定。
聲學元件具有輸出及/或輸入音之功能。聲學元件例如係振動板(振動薄膜(film)、振動膜(membrane)、膜片)。
於路徑57配置聲學元件之位置並未限定,例如,亦可將聲學元件配置於路徑57之末端。
轉換部(轉換器)具備聲學元件,將音與電訊號進行轉換。於音響機器為如耳機等般輸出音之機器之情形時,於轉換部將與所輸入之電訊號(音訊號)對應之音輸出。於音響機器為如麥克風等般輸入音之機器之情形時,於轉換部將與所輸入之音對應之電訊號(音訊號)輸出。轉換部之具體之構成並未特別限定,可含有聲學元件,與公知之轉換部相同。
轉換部於罩內之收容方法及收容位置並未限定。罩例如藉由金屬、樹脂、玻璃及該等之複合材料而形成。設置於罩之開口部(包含透音口)之位置及形狀並未限定。
音響機器並未限定,例如為耳機、頭戴式耳機、麥克風、頭 戴收話器、收話器、助聽器及可佩帶終端。音響機器可為噪音計等音響評價機器。音響機器可為由2個以上之單元構成之音響機器之各單元。該單元例如為耳機單元、頭戴式耳機單元、麥克風單元、構成頭戴收話器之各單元。
[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樹脂膜1可藉由以下說明之製造方法而製造。
於以下之製造方法中,藉由對原膜照射雷射,於原膜形成多個貫通孔12而形成樹脂膜1。具有藉由照射雷射之步驟所形成之多個貫通孔12之樹脂膜可直接用作樹脂膜1,亦可視需要經過形成撥液層4之步驟、著色處理步驟或將透氣性支持層及/或支持體積層之步驟而用作樹脂膜1或具備樹脂膜1之透音膜等構件。
於照射雷射之方法中,例如,樹脂膜1具有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的直徑及其不均、貫通孔12延伸之方向、貫通孔12剖面之形狀及剖面形狀之變化、樹脂膜1主面之開口13之配置、氣孔率以及開口13的密度等特徵之控制為容易。
原膜於用作樹脂膜1之區域,可為不具有能夠於其厚度方向透氣之路徑之非多孔質之高分子樹脂膜。原膜亦可為無孔之膜。藉由原膜為非多孔質之樹脂膜,可形成具有非多孔質之基質構造之樹脂膜1。
對於構成原膜之材料,可選擇與構成欲獲得之樹脂膜1之材料相同之材料。
用以形成貫通孔12之雷射之照射中,通常,膜之厚度並無變化。因此可選擇欲獲得之樹脂膜1之厚度作為原膜之厚度。
對原膜例如照射聚光脈衝雷射。聚光脈衝雷射可使用公知之雷射及光學系統。雷射例如為UV脈衝雷射,其波長之例為355nm、349nm或266nm(以Nd:YAG、Nd:YLF或YVO4為介質之固體雷射之高次諧波)、351nm、248nm、222nm、193nm或157nm(準分子雷射)。只要可於原膜形成貫通孔12,則亦可使用UV以外之波長區域之雷射。雷射之脈衝寬度亦只要可形成貫通孔12則並無限定,例如,可使用脈衝寬度為飛秒或微微秒等級之脈衝雷射。該等脈衝雷射係藉由基於多光子吸收過程之剝蝕而形成貫通孔12。雷射光束之空間強度分佈可為中心強度高之高斯分佈,又,亦可為具有均勻之分佈之頂帽(top hat)分佈。
光學系統例如含有電流掃描器(Galvano Scanner)及F θ透鏡(聚光透鏡)。F θ透鏡較佳以遠心度(telecentricity)為5度以內之方式選擇及配置於光學系統。光學系統亦可包含多邊鏡掃瞄器。藉由含有該等掃描儀之光學系統而更容易於原膜之目標位置形成貫通孔12。
於對原膜照射雷射時,為抑制原膜之分解物附著於光學系統及/或該膜,例如亦可實施將輔助氣體(assist gas)吹附至加工部或其附近,或對加工部或其附近進行吸氣等對策。輔助氣體可使用氮氣等非活性氣體、空氣、氧氣等。亦可將吹附與吸引加以組合。
自藉由照射雷射而形成貫通孔12之觀點而言,原膜之厚度較佳為5μm以上、50μm以下。若原膜之厚度處於該範圍,則可更有效地實施藉由照射雷射而形成貫通孔12。
對原膜照射雷射可一面將切斷成規定尺寸之原膜固定或使其移動一面實施,亦可一面使帶狀之原膜移動一面實施。亦可將捲繞於輥 之帶狀原膜自該輥捲出,且一面使捲出之帶狀原膜移動一面照射雷射,並將雷射照射後之膜捲繞於輥。即,亦可藉由捲對捲式(roll to roll)而對帶狀之原膜照射雷射。
自可有效地去除藉由照射雷射而產生之構成原膜之材料之分解殘渣物之觀點而言,對原膜照射雷射亦可以對處於中空狀態之原膜照射雷射之方式而實施。此時,於原膜之背面側(與照射雷射之面相反側之面側),可適當配置用以有效地回收及去除分解物之吸引機構。
於對原膜照射雷射時,較佳對原膜之雷射照射部分施加規定之張力。藉此,可抑制因原膜產生皺折或鬆馳而導致雷射照射時之不良狀況之產生。施加規定之張力例如可藉由將原膜之兩端部夾住並保持而實施。
於對原膜照射雷射而形成貫通孔12之後,視需要亦可清洗膜,目的在於去除對該膜之附著物,例如構成原膜之材料之分解殘渣物等。清洗之方法並未限定,例如可選自浸漬於水中、併用淋浴及/或超音波之濕式清洗,或利用電漿、UV臭氧、超音波、毛刷、膠帶等之乾式清洗。於選擇濕式清洗之情形時,視需要亦可進而實施乾燥步驟。
亦可對原膜實施上述著色處理。該情形時,形成經著色處理之樹脂膜1。
本發明之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可含有除上述步驟以外之任意之步驟。
本發明之樹脂膜之製造方法亦係作為其用途之構件之製造方法,例如包含藉由對原膜照射雷射而於原膜形成多個貫通孔之步驟之透氣膜之製造方法、透氣膜構件之製造方法、透音膜之製造方法、透音膜構 件之製造方法、聲阻器之製造方法或聲阻器構件之製造方法。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所示之實施例。
(實施例1:樹脂膜之氣孔率與厚度方向的透氣度的關係之評價)
對由PET構成之無孔原膜(東麗製造,LUMIRROR,厚度12μm或25μm),使用藉由電流掃描器之掃描及藉由F θ透鏡(焦距100mm)之聚光而照射脈衝雷射(波長355nm,脈衝寬度20奈秒,輸出7.6W,重複頻率40kHz)以形成貫通孔12,獲得樹脂膜1。
於實施例1中,形成有具有與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膜之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連續地增加之形狀之貫通孔12及具有與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膜之一主面2至另一主面3為固定之形狀之貫通孔12,但此時,藉由控制原膜之厚度及入射至電流掃描器之雷射之光束直徑,使具有相對較小的直徑之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及具有相對較大的直徑之另一主面3之開口13b的直徑如以下之表1所示變化。於具有與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膜之一主面2至另一主面3為固定之形狀之貫通孔2之情形時,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與主面3之開口13b的直徑相同。又,藉由控制電流掃描器之掃描速度,而使相鄰之貫通孔12間的間隔(孔之中心間的間隔)於膜之MD方向及TD方向如以下之表1所示變化。實施例1中,於MD方向的間隔與TD方向的間隔相同之情形時,貫通孔12之開口13形成於與膜之主面上假定之正方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於MD方向的 間隔與TD方向的間隔不同之情形時,貫通孔12之開口13形成與於膜之主面上假定之矩形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
對如此形成之樹脂膜1,評價各主面2、3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的直徑、一主面2之氣孔率及厚度方向的透氣度。開口13的直徑及一主面2之氣孔率以如上方式評價。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以如下方式評價。
[透氣度]
樹脂膜之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係將藉由JIS L1096中規定之透氣性測量法之B法(格列(Gurley)法)所求出的格列數(Gurley number)換算為Frazier數而求出。關於透氣度,gurley數G與Frazier數之換算式如下。
F=1.57/G
將評價結果示於以下之表1及圖8。Frazier數之單位為cm3/(cm2.秒)。
Figure 105113207-A0305-02-0042-1
如表1及圖8所示,主面2之氣孔率與樹脂膜1之厚度方向的透氣度無關於原膜之厚度(所形成之樹脂膜之厚度)及開口13a的直徑而顯示大致直線之關係。
(實施例2:透氣性變動率之評價)
對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之樹脂膜(其中,一主面2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a的直徑為8μm,另一主面3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b的直徑為21μm,一主面2之氣孔率為0.5%,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密度為1×104個/cm2,原膜及所製作之樹脂膜之厚度為25μm),藉由透氣度之變動率(透氣性變動率)而評價其一主面2之透氣性之不均。透氣性變動率以如下方式求出。最初,如圖9所示,自所獲得之樹脂膜切下樣本201,設定所切下之該樣本的主面之正交的兩個方向各3點、樣本201整體為5點之測量點202。其次, 依據JIS L1096B之規定而測量各測量點202之樣本201之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作為gurley數,且與實施例1同樣地轉換為Frazier數。對於一個樹脂膜,對自該膜個別地切下之6個樣本201實施上述操作,求出所測量之共計30點(5點×6)的透氣度(Frazier數)之平均值Av及標準偏差σ,並求出由標準偏差σ相對於平均值Av之比σ/Av所表示之透氣性變動率。實施例2中所製作之樹脂膜之透氣性變動率為4.55%。
(實施例3:透音性之評價)
對於實施例1中所製作之樣本No.2、5、12、13、14之樹脂膜(厚度均為25μm)及對於樣本No.1、4、8、9、16之樹脂膜(厚度均為12μm),以如下方式評價其透音性(音壓損耗)。
[透音性(音壓損耗)]
最初,如圖10A所示,準備仿造行動電話之殼體之模擬殼體91(聚苯乙烯製造,外形60mm×50mm×28mm)。於模擬殼體91,分別設置成為將自揚聲器輸出之音傳遞至殼體外部之開口部之揚聲器安裝孔92(直徑2.5mm之圓形)及揚聲器纜線之導通孔93各1處,除此之外無開口部。其次,將揚聲器95(星精密製造,SCG-16A)嵌入至形成有直徑為5mm的圓形透音孔之胺酯海綿製之填充材94,收容於殼體91之內部。揚聲器95之揚聲器纜線96自導通孔93導出至殼體91之外部,其後,將導通孔93利用油灰堵塞。
其次,準備由聚乙烯系之發泡體構成之雙面膠帶97(日東電工製造,No.57120B,厚度0.2mm)、PET膜98(厚度0.1mm)及由PET構成之雙面膠帶99(日東電工製造,No.5603,厚度0.03mm),且分別衝壓 加工成內徑2.5mm及外徑5.8mm之環狀。此外,將各樣本No.之樹脂膜1衝壓成直徑5.8mm之圓形。其次,將內徑2.5mm之環狀雙面膠帶97、圓形之樹脂膜1、內徑2.5mm之環狀雙面膠帶99及內徑2.5mm之環狀PET膜98以此順序使外形一致而積層,製作音響特性評價用之試樣(樹脂膜1之有效面積為4.9mm2)(參照圖10B)。
其次,以樹脂膜1完全覆蓋開口部92之方式將所製作之試樣使用該試樣所具備的聚乙烯系發泡體之雙面膠帶97而安裝於模擬殼體91的外側。此時,使樹脂膜1與雙面膠帶97之間及雙面膠帶97與模擬殼體91之間不產生間隙。
其次,將揚聲器纜線96與麥克風(Knowles Acoustic製造,Spm0405Hd4H-W8)連接於音響評價裝置(B&K製造,Multi-analyzer System 3560-B-030),將麥克風配置於距模擬殼體91之開口部92為21mm之位置。其次,選擇、執行SSR分析(試驗訊號20Hz~10kHz,sweep)作為評價方式,評價樹脂膜1之音響特性(THD,音壓損耗)。音壓損耗係根據自音響評價裝置輸入至揚聲器95之訊號與經由麥克風檢測出之訊號而自動地求出。此外,於未配置樹脂膜1之狀態下,以同樣之方式求出空白之音壓損耗,將配置樹脂膜1時之音壓損耗減去空白之音壓損耗所得者設為作為該膜之特性的音壓損耗(插入損耗)。可判斷,插入損耗越小,則越可確保於樹脂膜1傳遞之音之特性。
將評價結果示於圖11、12。
如圖11所示,於樹脂膜1之厚度為25μm時,實現於頻率5kHz時插入損耗為20dB以下。又,Frazier數為1cm3/(cm2.秒)以上 之樣本2、12、5及14中,實現於頻率5kHz時插入損耗為10dB以下。而且,Frazier數為4cm3/(cm2.秒)以上之樣本12、5及14中,實現於頻率5kHz時插入損耗為5dB以下。
如圖12所示,於樹脂膜1之厚度為12μm時,所有樣本中實現頻率5kHz及7kHz之插入損耗為5dB以下。又,Frazier數為10cm3/(cm2.秒)以上之樣本4、9、16及8中,實現於頻率5kHz及7kHz插入損耗為1dB以下。
(比較例1)
作為比較例1,準備市售之不織布(旭化成纖維製造,SMASH Y15250)。該不織布係由藉由紡絲黏合法形成之聚對酞酸乙二酯纖維構成的不織布,其視密度為0.44g/cm3
對於該不織布,與實施例2同樣地求出透氣性變動率。各測量點202之位置設為與實施例2相同。比較例1之不織布之透氣性變動率為18.0%。
(實施例4:耐水壓之評價)
將原膜之厚度設為25μm,將F θ透鏡之焦距設為163mm,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形成有貫通孔12之樹脂膜。實施例3中,形成有具有與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膜之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連續地增加之形狀之貫通孔12,但此時,藉由控制入射至電流掃描器之雷射之光束直徑,使具有相對較小的直徑之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及具有相對較大的直徑之另一主面3之開口13b的直徑如以下之表2所示變化。又,藉由控制電流掃描器之掃描速度,使相鄰之貫通孔12間的間隔(孔之中心間 的間隔)於膜之MD方向及TD方向如以下之表2所示而變化。
其次,將所形成之樹脂膜浸漬於撥液處理液中5秒鐘之後,於常溫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及貫通孔12之內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經撥液處理之樹脂膜1。作為撥液處理液,使用將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43)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稀釋劑)稀釋成為濃度1.0重量%而調製成之液體。
對如此形成之樹脂膜1,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各主面2、3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的直徑、一主面2之氣孔率及厚度方向的透氣度(Frazier數)。又,與實施例2同樣地評價透氣性變動率,並且分別以上述方式評價一主面2之開口a的密度之不均,以下述方式評價所形成之樹脂膜1之耐水壓。
[耐水壓]
與透音性之評價同樣地,準備由聚乙烯系之發泡體構成之雙面膠帶97(日東電工製造,NO.57120B,厚度0.2mm)、PET膜98(厚度0.1mm)及由PET構成之雙面膠帶99(日東電工製造,No.5603,厚度0.03mm),且分別衝壓加工成內徑2.5mm及外徑5.8mm之環狀。此外,將各樣本No.之樹脂膜1衝壓成直徑5.8mm之圓形。其次,將內徑2.5mm之環狀雙面膠帶97、圓形樹脂膜1、內徑2.5mm之環狀雙面膠帶99及內徑2.5mm之環狀PET膜98以此順序使外形一致而積層,製作耐水壓評價用之試樣(樹脂膜1之有效面積為4.9mm2)。
其次,以試樣之中心與開口之中心對準的方式將所製作之試樣貼附於中心具有直徑2.0mm之開口的固定治具之後,將其固定於耐水度 試驗裝置上,依據JIS L1092之耐水度試驗B法(高水壓法)之規定而評價各樹脂膜1之耐水壓。
將評價結果彙總於以下之表2。
Figure 105113207-A0305-02-0047-2
如表2所示,於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為15μm以下之情形時達成6kPa以上、為14μm以下之情形時達成9kPa以上之良好防水性。又,對於實施例3中所製作之樣本No.18-21之任一樹脂膜,均為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密度之不均為100以下,且透氣性變動率為8%以下。再者,與實施例1中所製作之樹脂膜同樣地,實施例4中所製作之樹脂膜亦為主面2之氣孔率與樹脂膜1之厚度方向的透氣度無關於開口13a的直徑,而顯示大致直線之關係。
此外,未實施撥液處理,除此之外以與上述同樣之方式製作具有與樣本No.21相同之開口直徑、開口間隔、主面2之氣孔率及Frazier數之樹脂膜1,並評價所製作之該膜之耐水壓,結果為2kPa。
進而,以與上述同樣之方式,形成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為18μm、開口的間隔於MD及TD均為70μm之樹脂膜1(實施撥液處理),並評價所形成之樹脂膜之耐水壓,結果為2kPa。
(實施例5)
將原膜之厚度設為12μm,將脈衝雷射之輸出設為1.9W,且將重複頻率設為10kHz,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獲得形成有貫通孔12之樹脂膜。實施例5中,形成具有與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膜之一主面2向另一主面3連續地增加之形狀之貫通孔12,但此時,藉由控制原膜與F θ透鏡之相對位置關係及入射至電流掃描器之雷射之光束直徑,而使具有相對較小的直徑之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直徑及具有相對較大的直徑之另一主面3之開口13b的直徑如以下之表3所示變化。又,藉由控制電流掃描器之掃描速度,使相鄰之貫通孔12間的間隔(孔之中心間的間隔)於膜之MD方向及TD方向如以下之表3所示變化。
對如此形成之樹脂膜1,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各主面2、3之貫通孔12之開口13的直徑、一主面2之氣孔率、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密度及厚度方向的透氣度(Frazier數)。又,與實施例2同樣地評價透氣性變動率,與實施例3同樣地評價透音性,並且以上述方式評價一主面2之開口密度之不均。
Figure 105113207-A0305-02-0048-3
於樣本No.22-24之任一樹脂膜,均為一主面2之開口13a的密度之不均為100以下,透氣性變動率為7%以下,並且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之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插入損耗)為5dB以下。再者,與實施例1中所製作之樹脂膜同樣地,實施例5中所製作之樹脂膜亦為主面2之 氣孔率與樹脂膜1之厚度方向的透氣度無關於開口13a的直徑而顯示大致直線之關係。
本發明只要不脫離其意圖及本質之特徵,則可應用於其他實施形態。本說明書中揭示之實施形態之所有方面均係說明性者而並不限定於此。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說明所示,而是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示,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及範圍內之所有變更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高分子樹脂膜可用於以透氣膜、透音膜及聲阻器為首之各種用途。
1‧‧‧樹脂膜
12‧‧‧貫通孔
13‧‧‧(貫通孔12之)開口

Claims (17)

  1. 一種高分子樹脂膜,具有於厚度方向延伸之多個貫通孔,該貫通孔貫穿該樹脂膜之基質構造,於該膜之兩主面上,形成有該多個貫通孔之開口,該貫通孔具有如下形狀:與該貫通孔延伸之方向垂直的剖面面積自該膜之一主面至另一主面並無變化或自該一主面向另一主面增加,於該一主面上,基於該開口之該主面之氣孔率之不均為0.1以下,及該開口的密度(個數/cm2)之不均為1000以下,該氣孔率之不均為氣孔率之平均值Av及氣孔率之標準偏差σ之比σ/Av,該開口的密度之不均為開口的密度之平均值Av及開口的密度之標準偏差σ之比σ/Av,且滿足以下(a)及/或(b):(a):該開口的直徑為15μm以上且80μm以下、(b):該開口的直徑為3μm以上且80μm以下,且於該兩主面,該多個貫通孔之開口形成於與該各主面上假定之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中,該開口於該兩主面彼此隔開間隔並獨立地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中,該高分子樹脂膜之基質構造為非多孔質。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中,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以依據JIS L1096之規定所測量出之Frazier數(Frazier number)表示,為 1cm3/(cm2.秒)以上、150cm3/(cm2.秒)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中,厚度方向的透氣度之變動率為8%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中,於有效面積為4.9mm2時,頻率5kHz之音壓損耗為5dB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中,該一主面之氣孔率為0.5~50%。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中,於該兩主面,該多個貫通孔之開口形成於與該各主面上假定之格子的頂點對應之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樹脂膜,其進行過撥液處理。
  10. 一種透氣膜,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樹脂膜。
  11. 一種透氣膜構件,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透氣膜及與該透氣膜接合之支持體。
  12. 一種透音膜,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樹脂膜。
  13. 一種透音膜構件,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透音膜及與該透音膜接合之支持體。
  14. 一種聲阻器,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樹脂膜。
  15. 一種聲阻器構件,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聲阻器及與該聲阻器接合之支持體。
  16. 一種音響機器,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聲阻器,該音響機器係耳機、耳機單元、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單元、頭戴收話器、頭戴收話器單元、收話器、助聽器或可佩帶終端。
  17. 一種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其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含有下述步驟:藉由對原膜照射雷射而於該原膜形成該多個貫通孔。
TW105113207A 2015-04-30 2016-04-28 高分子樹脂膜與具備其之透氣膜、透音膜、聲阻器、透氣膜構件、透音膜構件、聲阻器構件及音響機器以及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TWI6829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5-093095 2015-04-30
JP2015093095 2015-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0329A TW201710329A (zh) 2017-03-16
TWI682948B true TWI682948B (zh) 2020-01-21

Family

ID=57199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3207A TWI682948B (zh) 2015-04-30 2016-04-28 高分子樹脂膜與具備其之透氣膜、透音膜、聲阻器、透氣膜構件、透音膜構件、聲阻器構件及音響機器以及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9598B2 (zh)
EP (1) EP3290466A4 (zh)
JP (1) JP6676457B2 (zh)
KR (1) KR102527111B1 (zh)
CN (1) CN107849280B (zh)
TW (1) TWI682948B (zh)
WO (1) WO20161748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8059A (zh) * 2017-08-02 2017-11-03 苏州孝义家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防水透声复合模组
KR102028872B1 (ko) * 2017-11-09 2019-10-0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방수 통음 부재와 이것을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JP2019207488A (ja) * 2018-05-28 2019-12-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超音波触覚ディスプレイ
JP7352925B2 (ja) * 2018-12-03 2023-09-2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圧力変動吸収構造体
JP7449647B2 (ja) * 2019-01-30 2024-03-14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粒子充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0278513A (zh) * 2019-05-23 2019-09-24 深圳市伊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防水透气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微型扬声器
US11119532B2 (en) * 2019-06-28 2021-09-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lement microphones in thin form fact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1575982B2 (en) * 2020-01-23 2023-02-07 Oakwood Metal Fabricating Co. Audio speaker cover for enhanced audio performance
JP7106726B2 (ja) * 2020-07-03 2022-07-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多孔質膜、通気膜及び通気部材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9169A (ja) * 2000-05-09 2002-01-29 Ricoh Co Ltd 感熱孔版印刷用マスタ
TW200536069A (en) * 2004-01-23 2005-11-0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orous body of stretch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having mircopores,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and abl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1223219A (zh) * 2005-07-19 2008-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孔膜、制造多孔膜的方法、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和燃料电池
JP2009262216A (ja) * 2008-04-28 2009-11-12 Toyota Motor Corp 透明基材のレーザ加工方法および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
CN103974807A (zh) * 2011-10-28 2014-08-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透气性片、使操作对象物吸附到吸附单元上的方法及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TW201510013A (zh) * 2013-08-30 2015-03-16 Nitto Denko Corp 防水透音膜、與具備其之防水透音構件、電子機器、電子機器用殼及防水透音結構
TW201515482A (zh) * 2013-08-30 2015-04-16 Nitto Denko Corp 防水透氣膜與具備其之防水透氣構件及防水透氣結構以及防水透音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6279A (en) * 1992-12-14 1994-02-15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Gas permeable coated porous membranes
US6512834B1 (en) * 1999-07-07 2003-01-28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Acoustic protective cover assembly
JP2003318557A (ja) 2002-04-25 2003-11-07 Nitto Denko Corp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US6932187B2 (en) * 2003-10-14 2005-08-23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Protective acoustic cover assembly
US7727615B2 (en) * 2004-06-14 2010-06-01 Lintec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4663402B2 (ja) 2005-05-23 2011-04-06 アジア原紙株式会社 多孔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174778B1 (en) * 2007-07-18 2014-03-1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Water-proof sound-transmitting membrane,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water-proof sound-transmitting membrane,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using the membrane
CN102803022A (zh) 2009-06-11 2012-11-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复合透气膜及使用该复合透气膜的透气结构
JP2011233580A (ja) * 2010-04-23 2011-11-17 Nitto Denko Corp 通気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通気筐体
JP5734042B2 (ja) * 2010-06-16 2015-06-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水通気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03404166B (zh) * 2011-03-03 2017-05-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水透声膜及电气产品
JP2016158222A (ja) 2015-02-26 2016-09-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水通音構造と、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用ケース
KR102459797B1 (ko) 2015-02-27 2022-10-26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음향 저항체와,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음향 저항체 부재 및 음향 기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9169A (ja) * 2000-05-09 2002-01-29 Ricoh Co Ltd 感熱孔版印刷用マスタ
TW200536069A (en) * 2004-01-23 2005-11-0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orous body of stretch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having mircopores,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and abl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1223219A (zh) * 2005-07-19 2008-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孔膜、制造多孔膜的方法、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和燃料电池
JP2009262216A (ja) * 2008-04-28 2009-11-12 Toyota Motor Corp 透明基材のレーザ加工方法および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
CN103974807A (zh) * 2011-10-28 2014-08-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透气性片、使操作对象物吸附到吸附单元上的方法及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TW201510013A (zh) * 2013-08-30 2015-03-16 Nitto Denko Corp 防水透音膜、與具備其之防水透音構件、電子機器、電子機器用殼及防水透音結構
TW201515482A (zh) * 2013-08-30 2015-04-16 Nitto Denko Corp 防水透氣膜與具備其之防水透氣構件及防水透氣結構以及防水透音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02638A (ko) 2018-01-08
EP3290466A1 (en) 2018-03-07
TW201710329A (zh) 2017-03-16
EP3290466A4 (en) 2019-02-06
KR102527111B1 (ko) 2023-05-02
US20180315409A1 (en) 2018-11-01
US10679598B2 (en) 2020-06-09
WO2016174871A1 (ja) 2016-11-03
CN107849280A (zh) 2018-03-27
CN107849280B (zh) 2021-07-23
JP2016213829A (ja) 2016-12-15
JP6676457B2 (ja)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2948B (zh) 高分子樹脂膜與具備其之透氣膜、透音膜、聲阻器、透氣膜構件、透音膜構件、聲阻器構件及音響機器以及高分子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JP6785565B2 (ja) 音響抵抗体と、それを備える音響抵抗体部材および音響機器
JP6567158B2 (ja) 防水部材及び電子機器
US11478760B2 (en) Waterproof gas-permeable membrane, waterproof gas-permeable member and waterproof gas-permeable structure including same, and waterproof sound-permeable membrane
KR102569879B1 (ko) 방수 통음막, 방수 통음 부재 및 전자 기기
KR20170123312A (ko) 방수 통음 구조와,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용 케이스
KR102297943B1 (ko) 방수 부재 및 전자 기기
US11310931B2 (en) Waterproof membrane, waterproof member including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431325B2 (ja) 防水通音膜と、それを備える防水通音部材、電子機器、電子機器用ケースおよび防水通音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