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611B - 多頻天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多頻天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611B
TWI680611B TW107119055A TW107119055A TWI680611B TW I680611 B TWI680611 B TW I680611B TW 107119055 A TW107119055 A TW 107119055A TW 107119055 A TW107119055 A TW 107119055A TW I680611 B TWI680611 B TW I6806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unit
conductive layer
switch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9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5175A (zh
Inventor
周志伸
葉宗壽
楊翔程
林沛任
Original Assignee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9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0611B/zh
Priority to CN201810869027.2A priority patent/CN110556631B/zh
Priority to US16/426,021 priority patent/US1085497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61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5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517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8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mounted in or on the surface of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s a chip-type antenna or integrated with other components into an IC pack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包含天線單元及頻率切換單元。天線單元包括絕緣基體,及設置於絕緣基體表面且接地的第一導電層與第二導電層,且第一導電層電連接一射頻電路。頻率切換單元與天線單元並聯,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與天線單元共同形成第一共振頻率,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與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透過該頻率切換單元於切換至不同切換狀態時,會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不同共振頻率的設計,使得該多頻天線裝置具備多頻切換的功能,而能夠用於和多種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與資料傳輸,是一種相當創新且方便實用的多頻天線裝置設計。

Description

多頻天線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天線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多頻天線裝置。
近年來,物聯網發展架構已日趨成熟,電子設備間的通訊與資料傳輸已大量採用無線通訊技術,為了使設備系統商在開發設計新產品時,能更方便將無線通訊電路整合於電路系統中,無線通訊電路之天線設計,已逐漸朝模組化發展。透過模組化精簡體積或薄型化的設計,除了方便天線製造商大量生產外,也利於設備系統商直接將天線整合於其電子設備。
但現在電子設備之功能設計越來越多樣化,例如同時具備GPS與WiFi或藍芽功能,或者是同時具有4G行動通訊與物聯網功能,若是針對各種通訊功能各別採用一單頻天線模組,將會影響電子設備的小型化,且會增加設備生產成本。因此,可因應需求切換頻段的多頻天線裝置已逐漸成為目前無線通訊裝置的發展主流。
因此,本創作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改善先前技術之至少一個缺點的多頻天線裝置。
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包含一天線單元,及一電連接於該天線單元的頻率切換單元。該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與一第二導電層。該天線單元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分別經由該第一接地線與該第二接地線接地;該天線單元還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該射頻電路的饋入端。該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與一第一調頻組件,該頻率切換單元電連接該饋入線與該第二接地線,與該天線單元形成並聯;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而與該第一調頻組件間則形成斷路;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包含一天線單元,及一電連接於該天線單元的頻率切換單元。該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與一第二導電層。該天線單元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該第二導電層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該天線單元還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該射頻電路的饋入端。該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及一第一調頻組件與一第二調頻組件,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二接地線電連接該頻率切換單元並透過該頻率切換單元接地;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接地;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接地;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包含一天線單元,及一電連接於該天線單元的頻率切換單元。該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一第二導電層與一第三導電層;該天線單元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該第二導電層經由該第二接地線接地,該天線單元還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三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射頻電路的饋入端,且該饋入線也經由一第三接地線接地。該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與一第一調頻組件,該頻率切換單元電連接該饋入線與該第二接地線,與該天線單元形成並聯;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而與該第一調頻組件間形成斷路;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且天線單元經由第一接地線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當該切換元件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三共振頻率,且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形成一第四共振頻率。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包含一天線單元,及一電連接於該天線單元的頻率切換單元。該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一第二導電層與一第三導電層;該天線單元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該第二導電層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該天線單元還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三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射頻電路的饋入端,且該饋入線也經由一第三接地線接地。該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及一第一調頻組件與一第二調頻組件,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二接地線電連接該頻率切換單元並透過該頻率切換單元接地;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接地;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接地;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三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形成一第四共振頻率。
本創作之功效在於:透過該頻率切換單元於切換至不同切換狀態時,會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不同共振頻率的設計,使得該多頻天線裝置具備多頻切換的功能,而能夠用於和多種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與資料傳輸,是一種相當創新且方便實用的多頻天線裝置設計。
本創作將就下面各個實施例來做進一步說明,但該等實施例僅是提供範例以方便本創作之說明,不應被解釋為本創作的實施上的限制,而範例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2、3,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的第一實施例,適用於電連接於一無線通訊裝置的一射頻電路800之饋入端。該多頻天線裝置200包含一天線單元3,及一電連接於該天線單元3之頻率切換單元4。
該天線單元3具有一絕緣基體31,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31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32與一第二導電層33。該絕緣基體31具有隔著該絕緣基體31相對之一第一表面311與一第二表面312,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表面311與該第二表面312,且該第一導電層32在第二表面312上之投影與該第二導電層33部份區域重疊,兩者重疊部分可產生電容效應,讓本多頻天線裝置可形成特定共振頻率。此外,該第一導電層32經由一第一接地線701而接地,該第二導電層33經由一第二接地線702而接地,該第一導電層32還經由一饋入線703而電連接於該射頻電路800的饋入端。
該頻率切換單元4分別電連接於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二接地線702而與該天線單元3並聯,該頻率切換單元4具有一切換元件41,及一第一調頻組件42,該切換元件41為一可形成切換動作的元件,例如:具有兩種切換模式的切換積體電路(Switch IC),該第一調頻組件42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等被動元件構成。
該頻率切換單元4可藉由該切換元件41而在一第一切換狀態與一第二切換狀態間作切換,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一調頻組件42,並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42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而接地,如圖1所示。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而與該第一調頻組件42形成斷路,如圖2所示。當頻率切換單元4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該頻率切換單元4會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而當頻率切換單元4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頻率切換單元4會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
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與該射頻電路800電連接使用時,可透過變更該第一調頻組件42之構成元件的電容值、電感值及/或電阻值的方式,來調整該第一共振頻率。
參閱圖3,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是分別設置在該第一表面311與該第二表面312,但在本創作之另一實施態樣中,也可將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設置於同一表面,如圖4所示,而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之間具有一間距。或者是將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間隔層疊地設置於該絕緣基體31中,如圖5所示,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之間具有間距,且該第一導電層32在設置該第二導電層33之平面上之投影與該第二導電層33之部份區域重疊。由於該天線單元3之該等導電層32、33的外形與設置方式眾多,所以實施時不以上述態樣為限。
參閱圖6,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之第二實施例,本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該頻率切換單元4之電路結構上的差異,且該多頻天線裝置200還包含一電連接於該天線單元3之一阻抗調整單元5與一副調頻單元6。唯該阻抗調整單元5與該副調頻單元6也可擇一設置,所以實施時不以上述態樣為限。
該頻率切換單元4還具有一第二調頻組件43,該第二調頻組件43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所構成。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二調頻組件43,且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43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此時,該頻率切換單元4、該阻抗調整單元5、該副調頻單元6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形成該第二共振頻率。
該阻抗調整單元5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二接地線702而與該天線單元3並聯,能用以調整多頻天線裝置之阻抗與頻率。
該副調頻單元6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等被動元件所構成,該天線單元3經由該第二接地線702電連接該副調頻單元6並接地,能用以調整該天線單元3與該頻率切換單元4共同產生之該第一共振頻率或該第二共振頻率。
本第二實施例之該多頻天線裝置200電連接該射頻電路800使用時,若需要調整共振頻率時,可透過變換該等調頻組件42、43或該副調頻單元6的方式,也就是變更該等調頻組件42、43或該副調頻單元6之電容值、電感值及/或電阻值,以微調該第一共振頻率或該第二共振頻率,使該多頻天線裝置200之共振頻率可符合該射頻電路800之需求。
參閱圖7,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之第三實施例,本第三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差異處在於:該頻率切換單元4可在三個切換狀態間切換,且還包括一第三調頻組件44。
在本第三實施例中,該第三調頻組件44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等被動元件構成。該頻率切換單元4之該切換元件41可在三個切換狀態間切換,除了可在前述該第一切換狀態與該第二切換狀態間切換外,還可切換至一第三切換狀態。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三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該饋入線703及該第三調頻組件44,且經由該第三調頻組件44電連接於該第二接地線702,再經由該副調頻單元6而接地。此時,該頻率切換單元4、該阻抗調整單元5、該副調頻單元6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一第三共振頻率,且實施時,也可透過變更該第三調頻組件44及/或該副調頻單元6之電容值、電感值及/或電阻值,來調整該第三共振頻率。藉此電路設計,可使該多頻天線裝置200能夠進行三個共振頻率的切換。
配合參閱圖8、9,實施時,在本創作之另一實施態樣中,亦可不設置該第三調頻組件44,亦即使該切換元件41於切換至該第三切換狀態時,是與該第一調頻組件42、該第二調頻組件43,及該第二接地線702間形成斷路,此時,該頻率切換單元4仍可與該阻抗調整單元5、該副調頻單元6、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一第三共振頻率,同樣可使整個多頻天線裝置200具備三頻切換的功能。
參閱圖10,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之第四實施例,本第四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該頻率切換單元4與該天線單元3之電連接結構設計之差異。
在本第四實施例中,該天線單元3是經由該第二接地線702電聯接該頻率切換單元4並接地,且包括一可在兩個切換狀態間切換的切換元件41,及一第一調頻組件42與一第二調頻組件43。
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及該第一調頻組件42,並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42而接地,而能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一第一共振頻率。當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電連接於該第二接地線702及該第二調頻組件43,且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43接地,而能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一第二共振頻率。藉此設計,可使該多頻天線裝置200具備雙頻切換功能。
參閱圖11,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之第五實施例,本第五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之差異處在於:該切換元件41可在三個切換狀態間切換,且該頻率切換單元4還包括一第三調頻組件44。
在本第五實施例中,該頻率切換單元4除了可切換至第四實施例所述之該第一切換狀態與該第二切換狀態,而與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該第一共振頻率與該第二共振頻率外,該頻率切換單元4還可切換至一第三切換狀態。
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三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與該第三調頻組件44,且經由該第三調頻組件44接地,而能夠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一第三共振頻率,也可透過變更該第三調頻組件44之電容值、電感值及/或電阻值,而調整該第三共振頻率。
參閱圖12、13,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之第六實施例,本第六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天線單元3之結構設計與電路連結之變化。
配合參閱圖14,為本第六實施例中,天線單元3的一種實施方式,該天線單元3具有一絕緣基體31,及分別設置於該絕緣基體31之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32、一第二導電層33與一第三導電層34。該絕緣基體31具有隔著該絕緣基體31相對之一第一表面311與一第二表面312,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是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表面311,該第三導電層34是設置於該第二表面312,且該第一導電層32於該第二表面312上之投影與該第三導電層34局部重疊,該第二導電層33於該第二表面312上之投影與該第三導電層34局部重疊。該第一導電層32電連接該第一接地線701而接地,該第二導電層33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而接地,該第三導電層34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而用以電連接該射頻電路800之饋入端,且該饋入線703也經由一第三接地線704接地。
該頻率切換單元4分別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二接地線702而與該天線單元3並聯,該頻率切換單元4包括一可在兩個切換狀態間切換的切換元件41,及一第一調頻組件42。該第一調頻組件42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組成。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位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如圖12所示,該切換元件41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一調頻組件42,且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42電連接於該第二接地線702。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如圖13所示,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於該饋入線703,且與該第一調頻組件42形成斷路,而未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
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天線單元3會與該頻率切換單元4共同產生一第一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3也會經由第一接地線701接地而產生一第二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天線單元3會與該頻率切換單元4共同產生一第三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3也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接地而產生一第四共振頻率。
參閱圖15,為本第六實施例中,該天線單元3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該天線單元3具有一絕緣基體31,及分別設置於該絕緣基體31之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32、一第二導電層33與一第三導電層34。該絕緣基體31具有隔著該絕緣基體31相對之一第一表面311與一第二表面312,而該第一導電層32、該第二導電層33與該第三導電層34是間隔設置於同一表面,例如都設置在第一表面311,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三導電層34間,以及該第二導電層33與該第三導電層34間各具有一間距。該第一導電層32電連接該第一接地線701而接地,該第二導電層33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而接地,該第三導電層34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而用以電連接該射頻電路800之饋入端,且該饋入線703也經由一第三接地線704接地。
透過該天線單元3與該頻率切換單元4之電路與結構設計之變化,該多頻天線裝置200於兩個切換狀態之間作切換時,都可分別產生兩種共振頻率,而能夠分別於該兩種頻率進行無線通訊與資料傳輸。當該多頻天線裝置200電連接於該射頻電路800後,也可透過變更該第一調頻組件42之電容值、電感值及/或電阻值的方式,來調整該等共振頻率,以便符合射頻電路800之需求。
參閱圖16,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之第七實施例,本第七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之差異在於:該多頻天線裝置200還包含兩個副調頻單元6,且該頻率切換單元4還包括一第二調頻組件43。
在本第七實施例中,該等副調頻單元6之一端是分別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與該第二接地線702而分別電連接於該第一導電層32與該第二導電層33,且該等副調頻單元6之另一端則分別接地。每一副調頻單元6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等被動元件構成。該第二調頻組件43同樣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等被動元件構成。
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於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一調頻組件42,且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42電連接於該第二接地線702並經由對應之副調頻單元6接地,而能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該第一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3也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電連接該副調頻單元6,再透過該副調頻單元6接地,並產生該第二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電連接該饋入線703與該第二調頻組件43,且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43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702,再經由對應之該副調頻單元6接地,而能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該第三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3也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電連接該副調頻單元6,並透過該副調頻單元6接地,並產生該第四共振頻率。
實施時,同樣可透過變更該等副調頻單元6及/或該等調頻組件42、43之電容值、電感值及/或電阻值的方式,來調整該第一共振頻率、該第二共振頻率、該第三共振頻率及/或該第四共振頻率。此外,在本創作之另一實施態樣中,該等副調頻單元6非為必要,可選擇僅設置其中一,或者是兩個都不設置,而僅藉由該頻率切換單元4之該等調頻組件42、43來調整共振頻率。當僅設置經由該第二接地線702電連接該第二導電層33之該副調頻單元6時,該副調頻單元6能調整該第一共振頻率或該第三共振頻率;當僅設置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而電連接該第一導電層32之該副調頻單元6,該副調頻單元6可調整該第二共振頻率或該第四共振頻率。
參閱圖17,為本創作之第八實施例,本第八實施例與第七實施例之差異在於:該頻率切換單元4與該天線單元3間的電連接方式的變化。
在本第八實施例中,該天線單元3是經由該第二接地線702串聯該頻率切換單元4並接地,該頻率切換單元4可在一第一切換狀態與一第二切換狀態間切換,該頻率切換單元4包括一切換元件41,及一第一調頻組件42與一第二調頻組件43。
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於該第二接地線702與該第一調頻組件42,且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42接地,當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41是電連接於該第二接地線702與該第二調頻組件43,且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43接地。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一切換狀態時,會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一第一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3也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接地並產生一第二共振頻率。該頻率切換單元4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會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一第三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3也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接地並產生一第四共振頻率。
藉此電路設計,該多頻天線裝置200於兩種切換狀態之間切換時,都可分別產生兩種不同之共振頻率,而能夠分別於此兩種共振頻率進行通訊與資料傳輸。且實施時,同樣可藉由變更該等調頻組件42、43之該電容值、該電感值及/或該電阻值,對應調整該第一共振頻率與該第三共振頻率。
參閱圖18,為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200之第九實施例,本第九實施例與第八實施例之差異處在於:該多頻天線裝置200還包含一副調頻單元6,該天線單元3經由該第一接地線701電連接副調頻單元6並接地。該副調頻單元6主要是由電容、電感及/或電阻等被動元件所構成。可藉由變更該副調頻單元6之電容值、電感值及/該電阻值,對應調整該第二共振頻率與該第四共振頻率。
綜上所述,透過該頻率切換單元4於切換至不同切換狀態時,會與該天線單元3共同產生不同共振頻率的設計,使得該多頻天線裝置200具備多頻切換的功能,而能夠和多種不同頻率的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與資料傳輸。且可進一步藉由該天線單元3之結構與電路設計之變化,讓該天線單元3可同時產生兩種共振頻率,再透過頻率切換單元4之設置,使該多頻天線裝置200可於天線單元3之兩種共振頻率上,分別再進行不同共振頻率的切換,而具備同時在多種頻率進行通訊與資料傳輸的功能。透過選擇或變更該等調頻組件42、43及/或該副調頻單元6之電容值、電感值及/或電阻值的實施方式,使該多頻天線裝置200產生所需之共振頻率。因此,本多頻天線裝置200是一種相當創新且方便實用的創作。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200‧‧‧多頻天線裝置
3‧‧‧天線單元
31‧‧‧絕緣基體
311‧‧‧第一表面
312‧‧‧第二表面
32‧‧‧第一導電層
33‧‧‧第二導電層
34‧‧‧第三導電層
4‧‧‧頻率切換單元
41‧‧‧切換元件
42‧‧‧第一調頻組件
43‧‧‧第二調頻組件
44‧‧‧第三調頻組件
5‧‧‧阻抗調整單元
6‧‧‧副調頻單元
701‧‧‧第一接地線
702‧‧‧第二接地線
703‧‧‧饋入線
704‧‧‧第三接地線
800‧‧‧射頻電路
本創作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說明一頻率切換單元位於一第一切換狀態時的情況; 圖2是類似圖1之電路架構圖,說明該頻率切換單元位於一第二切換狀態時的情況; 圖3是該第一實施例之一天線單元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該第一實施例之該天線單元之另一實施態樣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之該天線單元之另一實施態樣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圖7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圖8是該第三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態樣的電路架構圖,說明該頻率切換單元具有兩組調頻組件; 圖9是類似圖8之電路架構圖,說明該頻率切換單元位於一第三切換狀態時的情況; 圖10 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四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圖11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五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圖12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六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圖13是類似圖12之電路架構圖,說明該頻率切換單元位於一第二切換狀態時的情況; 圖14是該第六實施例之該天線單元的立體示意圖; 圖15是該第六實施例之該天線單元的另一實施態樣的立體示意圖 圖16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七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圖17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八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及 圖18是本創作多頻天線裝置之第九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Claims (20)

  1.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並包含: 一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與一第二導電層;該天線單元分別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分別經由該第一接地線與該第二接地線接地;該天線單元還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該射頻電路的饋入端;及 一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與一第一調頻組件,該頻率切換單元電連接該饋入線與該第二接地線,與該天線單元形成並聯;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而與該第一調頻組件間則形成斷路;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頻率切換單元還具有一第二調頻組件,該切換元件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並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該第二共振頻率。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切換元件還能切換至一第三切換狀態,於切換至該第三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與該第一調頻組件及該第二調頻組件間形成斷路;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三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三共振頻率。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頻率切換單元還具有一第三調頻組件,該切換元件切換至該第三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經由該第三調頻組件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並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該第三共振頻率。
  5. 如請求項1、2、3或4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還包含一與該天線單元並聯設置之阻抗調整單元,用以調整該天線單元之等效阻抗。
  6. 如請求項1、2、3或4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還包含一副調頻單元,該天線單元經由第二接地線電連接該副調頻單元並透過該副調頻單元接地,該副調頻單元能調整多頻天線裝置之共振頻率。
  7. 如請求項1、2、3或4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且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間維持一間距。
  8. 如請求項1、2、3或4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而該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且該第一導電層在第二表面上之投影與該第二導電層部份區域重疊。
  9.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包含: 一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與一第二導電層;該天線單元分別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該第二導電層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該天線單元並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該射頻電路的饋入端;及 一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及一第一調頻組件與一第二調頻組件,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二接地線電連接該頻率切換單元並經由該頻率切換單元接地;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接地;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接地;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頻率切換單元還具有一第三調頻組件,該切換元件還能切換至一第三切換狀態;於第三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三調頻組件接地,並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三共振頻率。
  11.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且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間維持一間距。
  12.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的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而該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且該第一導電層在第二表面上之投影與該第二導電層部份區域重疊。
  13.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包含: 一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一第二導電層與一第三導電層;該天線單元分別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該第二導電層經由該第二接地線接地,該天線單元並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三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射頻電路的饋入端,且該饋入線也經由一第三接地線接地;及 一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與一第一調頻組件,該頻率切換單元分別電連接該饋入線與該第二接地線,與該天線單元形成並聯;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而與該第一調頻組件間則形成斷路;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且天線單元經由第一接地線接地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當該切換元件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三共振頻率,且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而形成一第四共振頻率。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頻率切換單元還具有一第二調頻組件,該頻率切換單元切換至該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電連接該饋入線並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且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該第三共振頻率。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多頻天線裝置,還包含一副調頻單元,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二接地線電連接該副調頻單元並透過該副調頻單元接地,該副調頻單元能調整多頻天線裝置之該第一共振頻率或該第三共振頻率。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多頻天線裝置,還包含一副調頻單元,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電連接該副調頻單元並透過該副調頻單元接地,該副調頻單元可調整該第二共振頻率或該第四共振頻率。
  17. 如請求項13、14、15或16所述之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而該第三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一導電層於該第二表面上之投影與部分該第三導電層重疊,該第二導電層於該第二表面上之投影與部分該第三導電層重疊。
  18. 一種多頻天線裝置,適用於電連接一射頻電路,包含: 一天線單元,具有一絕緣基體,包括隔著該絕緣基體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設置於該絕緣基體表面的一第一導電層、一第二導電層與一第三導電層;該天線單元分別電連接一第一接地線與一第二接地線,該第一導電層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該第二導電層電連接該第二接地線,該天線單元並電連接一饋入線,該第三導電層經由該饋入線電連接射頻電路的饋入端,且該饋入線也經由一第三接地線接地;及 一頻率切換單元,具有一切換元件,及一第一調頻組件與一第二調頻組件,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二接地線電連接該頻率切換單元並透過該頻率切換單元接地;該切換元件能形成至少兩種切換狀態,於第一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一調頻組件接地;於第二切換狀態時該切換元件經由該第二調頻組件接地;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一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一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而形成一第二共振頻率;當該頻率切換單元處於該第二切換狀態時,則與該天線單元共同形成一第三共振頻率,且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接地而形成一第四共振頻率。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多頻天線裝置,還包含一副調頻單元,該天線單元經由該第一接地線電連接該副調頻單元並透過該副調頻單元接地,該副調頻單元能調整該第二共振頻率或該第四共振頻率。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多頻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而該第三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一導電層於該第二表面上之投影與部分該第三導電層重疊,該第二導電層於該第二表面上之投影與部分該第三導電層重疊。
TW107119055A 2018-06-01 2018-06-01 多頻天線裝置 TWI680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9055A TWI680611B (zh) 2018-06-01 2018-06-01 多頻天線裝置
CN201810869027.2A CN110556631B (zh) 2018-06-01 2018-08-02 多频天线装置
US16/426,021 US10854972B2 (en) 2018-06-01 2019-05-30 Multiple-frequency antenna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9055A TWI680611B (zh) 2018-06-01 2018-06-01 多頻天線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0611B true TWI680611B (zh) 2019-12-21
TW202005175A TW202005175A (zh) 2020-01-16

Family

ID=6869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055A TWI680611B (zh) 2018-06-01 2018-06-01 多頻天線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4972B2 (zh)
CN (1) CN110556631B (zh)
TW (1) TWI6806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1988B2 (ja) * 2007-01-19 2010-10-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8144064B2 (en) * 2008-06-26 2012-03-27 Ati Technologies Ulc Physically small tunable narrow band antenna
CN201655966U (zh) * 2009-10-30 2010-11-24 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多频天线
US8816912B2 (en) * 2009-12-30 2014-08-26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Antenna devices having frequency-dependent connection to electrical ground
KR101887935B1 (ko) * 2012-03-19 2018-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용 전자 장치를 위한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CN202695715U (zh) * 2012-06-20 2013-01-23 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粘着型天线
US9444141B2 (en) * 2013-08-19 2016-09-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ntenna system for a smart portable device using a continuous metal band
CN104852146B (zh) * 2014-02-14 2017-09-22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模块及其自我调整方法
US10277287B2 (en) * 2015-04-29 2019-04-30 Mediatek Inc. Antenna system and harmonic suppression element
TWM516240U (zh) * 2015-09-24 2016-01-21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天線阻抗及天線頻率的射頻裝置
CN105633555B (zh) * 2016-01-25 2018-11-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组件、切换方法、切换系统、天线和移动终端
US11362411B2 (en) * 2016-12-21 2022-06-14 Sofant Technologies Ltd. Antenna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175A (zh) 2020-01-16
CN110556631B (zh) 2021-04-20
US10854972B2 (en) 2020-12-01
CN110556631A (zh) 2019-12-10
US20190372222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4697B2 (en) Tunable embedded inductor devices
JP3684285B2 (ja) 同調型スロットアンテナ
JP4389275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機
US10340877B2 (en) Antenna matching circuit, 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TWI518995B (zh) The diversity antenna combination and its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input impedance are wide Frequency antenna
US10141637B2 (en) Pattern antenna
US20140015721A1 (en) Antenna apparatus
US11374307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US10277192B2 (en) Phase shifter,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JPWO2010106708A1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機
US11862867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N103299483A (zh) 天线装置用基板及天线装置
TWI680611B (zh) 多頻天線裝置
CN109728423A (zh) 贴片天线及具备其的天线模块
TWM569943U (zh) Multi-frequency antenna device
JP3608379B2 (ja) 同調型スロットアンテナ
CA3010415C (en) Configurable antenna
TW201234712A (en) Low impedance slot fed antenna
JP2012227876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機器
JP4507385B2 (ja) アンテナの実装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装置
WO2015131320A1 (zh) 一种天线及无线终端
CN108736853A (zh) 匹配模块
KR20050021620A (ko) 듀얼 밴드용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전압 제어 발진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