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8589B - 照明系統 - Google Patents
照明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78589B TWI678589B TW107135213A TW107135213A TWI678589B TW I678589 B TWI678589 B TW I678589B TW 107135213 A TW107135213 A TW 107135213A TW 107135213 A TW107135213 A TW 107135213A TW I678589 B TWI678589 B TW I67858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lectors
- light source
- laser light
- beam splitter
- emitting elements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照明系統,包括至少兩個雷射光源、分別對應於此兩個雷射光源的多個反光鏡、一分光鏡及一波長轉換元件。此兩個雷射光源各自包括多個發光元件,且分別對應於此兩個雷射光源的多個反光鏡分別設於對應的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分光鏡設於這些反光鏡的光路下游。波長轉換元件包括一螢光粉層,其設於分光鏡的光路下游,且波長轉換元件為固定且不能旋轉的。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系統,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應用於投影機中的照明系統。
在顯示技術的領域中,投影裝置因為具有將影像投射至顯示元件以外的位置且可產生不同於顯示元件的尺寸的影像的特性,因此佔有無法被取代的地位。舉例而言,投影裝置可以以小的裝置尺寸產生尺寸相較其大很多的影像畫面,這個特性是液晶顯示器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等時下先進的顯示器所望塵莫及的。
為了使投影裝置產生彩色的影像,一種習知技術是在投影裝置的照明系統中採用會轉動的色輪。當色輪的不同顏色的區域依序切入光束的路徑中時,便能夠產生不同顏色的光束,再藉由不同顏色顯示時間的長短來合成特定顏色的光束。然而,為了讓色輪轉動而採用的馬達動件會導致系統的可靠度下降,而色輪中不同顏色的區域之間的間隙亦會產生光能量的損失。
此外,在高亮度需求且以二極體晶片為光源的投影機中,為了能提供足夠強度的光束,除了應用更高功率的晶片外,增加晶片數量即為另一可行的做法。然而,二極體晶片陣列所發出的排成陣列的多個光束易導致用以收集這些光束的透鏡面積過大,進而使得照明系統的體積難以縮小。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照明系統,其架構有助於縮小體積,或有助於提升照明均勻度。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照明系統,包括兩個雷射光源、分別對應於此兩個雷射光源的多個反光鏡及一分光鏡。此兩個雷射光源各自包括多個發光元件,且分別對應於此兩個雷射光源的多個反光鏡分別設於對應的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分光鏡設於這些反光鏡的光路下游。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照明系統,包括三個準直光源、一固定式的基板、一螢光粉層、兩個分光鏡及兩個擴散片。固定式的基板設於其中一個準直光源的光路下游,且基板上設有一反射面。螢光粉層設於基板的反射面上。其中一個分光鏡設於此一個準直光源、另一個準直光源及基板的反射面的光路下游。另一個分光鏡設於又一個準直光源的光路下游,且設於上述那個分光鏡的光路下游。兩個擴散片分別設於其中兩個準直光源與其光路下游的那一個分光鏡之間的光學路徑上。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照明系統中,由於採用了多個反光鏡來改變雷射光源所發出的多個光束的空間分佈,因此用以接收這些光束的透鏡的面積可以比較小,進而達到縮小體積的效果。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照明系統中,由於採用了擴散片來使準直光源所發出的光束均勻化,因此可以提升照明的均勻度,進而提升採用此照明系統的投影裝置所提供的影像的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與其中的照明系統的光路示意圖。舉例來說,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中的光源中,由於採用了多個反光鏡來改變光源所發出的多個光束的空間分佈,因此用以接收這些光束的透鏡442、452、462的面積可以比較小,進而達到縮小體積的效果。以下就本發明的投影裝置的設計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投影裝置500包括照明系統400、一光閥510及一投影鏡頭520。
本實施例的照明系統400包括光源組100、200、300、固定式的波長轉換元件430、分光鏡410、分光鏡420、擴散片446、456、466、透鏡442、444、472、474、452、454、464及476、一光均勻化元件484及一稜鏡486。
固定式的波長轉換元件430並非如色輪或是螢光輪等可轉動的。固定式的波長轉換元件430包括一固定式的基板432以及螢光粉層434。固定式基板432例如是其上設有一反射面431的金屬或是陶瓷基板,於本例中,固定式基板432是一金屬基板,且不是旋轉盤、移動式基板。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螢光粉層434可以包括各色螢光粉,如吸收較短波長的藍光或UV光後,可激發出較短波長的紅、綠色光束的螢光粉,於本例中,螢光粉層434是可受藍光激發以輸出綠光的綠色螢光粉層。
分光鏡410與分光鏡420可以是分色鏡(dichroic mirror)或是例如是X型合光片、合光稜鏡組、極性濾光片(PBS)等元件。在本實施例中,分光鏡410與分光鏡420為分色鏡(dichroic mirror),其可反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且讓其他波長範圍的光通過。舉例而言,分光鏡410可反射藍光,且讓綠光通過,而分光鏡420可反射紅光,且讓藍光與綠光通過。
擴散片(diffuser)446、456與466可為具有擴散粒子或擴散微結構的光學膜片或元件,其可增加各光束的發散角度,用以降低雷射光的散斑(speckle)現象。需知悉的是,擴散片(diffuser)446、456與466並非以片狀為限。再者,擴散片可擴大各入射光束的擴散角度,讓光束的光斑可以均勻地照在螢光粉層上。
在本實施例中,光均勻化元件484可以是光積分柱(light integration rod)、透鏡陣列、複眼透鏡(Fly-eye)等可使光線均勻化的光學元件。於本例中,光均勻化元件484為一複眼透鏡。
而光學元件486可以是場鏡、稜鏡、反射鏡等元件,於本例中,光學元件486為一內部全反射稜鏡(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prism, TIR prism),惟按設計,亦可以單一反向內部全反射稜鏡予以取代亦可。
光源組100、200及300可分別為一準直光源,可輸出一準直光線,其可為雷射光源或是經光學元件準直的,例如LED或其他傳統光源。再者,於本例中,光源組100、200、300的設計,除其中的發光元件的顏色及功率略有不同外,其結構是大致相同的,惟其不以相同為限。於本例中,光源組100、200、300可分別輸出藍色光束101、藍色光束201及紅色光束301。
以光源組100為例,請參閱圖2A至圖2D,圖2A繪示圖1中的光源組的示意圖,圖2B為圖2A中的反光鏡的正視示意圖,圖2C為圖2A中的光源組的示意圖的正視示意圖,而圖2D為從圖2A的透鏡往-z方向觀看照明系統時所看到的影像的示意圖。於本例中,光源組100可包括多個雷射光源,各雷射光源均為準直光源的一種,於本例中,光源組100中的各雷射光源分別為一雷射模組(LASER BANK)110、120、130、140及複數個反射鏡組150、160、170、180。
於本例中,光源組100中的各雷射模組110、120、130、140的結構上是相同的,而複數個反射鏡組150、160、170、180亦然。
於本例中,各雷射模組110、120、130、140可分別包括複數個結構相同的發光元件112、122、132、142。以雷射模組110為例,雷射模組110包括複數個發光元件112,各發光元件112以2*4的矩陣排列。發光元件112可以例如是經封裝的雷射二極體(LD)或發光二極體(LED)模組且包括至少一枚藍光雷射晶片,可輸出藍色的雷射光束。由於螢光粉的激發效率與能量密度成正比,螢光粉所接收的光功率愈高,其轉換效率愈高。各雷射模組110、120、130、140的功率,在10瓦特以上時己有不差的效果,在20瓦特以上時己有較佳效果,30瓦特以上時具更佳效果,100瓦特以上1000瓦特以下時,有最佳效果。而投影機中的各光源組100的總耗能在40瓦特以上時己有基本效果,在80瓦特以上時己有較佳效果,120瓦特以上時具更佳效果,400瓦特以上,1000瓦特以下時效果最佳。於本例中,雷射模組110、120、130、140的消耗功率分別約為95瓦特。
在本實施例中,各反射鏡組150、160、170、180在結構上是相同的,且可分別包括多個反光鏡152、162、172、182,而各反光鏡具有一反光表面,以反射光線,反光表面可以是平面。而多個反光鏡152可以是被空隙154區隔的獨立元件或是一間隙鏡(STRIPE MIRROR)的各反射部份。以反射鏡組150為例,反射鏡組150是一間隙鏡/間隔反射鏡(STRIPE MIRROR)。如圖2A及圖2B所繪述者。間隔反射鏡150可包括複數個反光鏡152與複數個空隙154,如圖2A與圖2B所繪示。這些反光鏡152與這些空隙154交錯設置。同樣地,間隔反射鏡160可包括複數個反光鏡162與複數個空隙164,這些反光鏡162與這些空隙164交錯設置。間隔反射鏡170及間隔反射鏡180的設計亦同前所述。在本實施例中,各反光鏡152分別設於各發光元件112的光路下游,而反光鏡162分別設於各發光元件122的光路下游。間隔反射鏡170及間隔反射鏡180的設計亦同。藉由如圖2A中所繪述的,將反射鏡組150設於反射鏡組160的光路下游並讓其反射鏡組160的反射部份對應反射鏡組150的透光部份,在同樣的X軸方向的長度下,可容下兩倍的光源,若將X軸方向的結構,如圖2A的雷射模組110、130視為第一橫排,雷射模組120、140為第二橫排時,則當光源組100離出光方向的透鏡442最遠的該橫排的反射鏡組由於沒有讓光線穿透的需要,故可以採用具有完整連續反射面的兩個平面反射鏡來分別取代間隔反射鏡160與180。再者,除了圖2A的兩橫排設計外,藉由調整各反射鏡的寬度,更可更進一步的設置三橫排或是四橫排架構,讓光密度更進一步的提升。
而雷射模組110、120與反射模組150、160的組合,和雷射模組130、140及反射模組170、180的組合,是左右鏡射對稱的。更細部的說,請參酌圖2D,原本第一雷射模組110與第二雷射光源120在2倍的單位寬度W1內可以設有4排發光元件112與122,但在反光鏡152與反光鏡162使光束111與121產生相互穿插的效果,當從透鏡442往-z方向觀看時,可看到在一個單位寬度W1中存在4排發光元件112與122的影像的效果。也就是說,藉由這些反光鏡152與這些反光鏡162的作用,可使光源的寬度縮小為原本的1/2,如此可以有效縮小透鏡442的直徑,進而達到整體系統的體積縮小與成本降低。同理,這些反光鏡172與這些反光鏡182也可以達到縮小光源寬度的效果。此外,若將X軸方向的結構,如圖2A的雷射模組110、130視為第一橫排,雷射模組120、140為第二橫排時,則當光源組100離出光方向的透鏡442最遠的反射鏡由於沒有讓光線穿透的需要,故可以採用具有完整連續反射面的兩個平面反射鏡來分別取代間隔反射鏡160與180。藉此,透鏡442的直徑可被最小化。
以下就各元件的相對位置及運作方式進行說明。
固定式的基板432設於光源組100的光路下游,且螢光粉層434設於基板432的反射面431上。固定式的基板432與螢光粉層434可形成一波長轉換元件430,其設於分光鏡410的光路下游,而波長轉換元件430也是固定且不可轉動的,也就是說,波長轉換元件430不是可旋轉的螢光輪或可移動的螢光基板。
此外,分光鏡410設於這些反光鏡152及這些反光鏡162的光路下游,且這些反光鏡152與這些反光鏡162設於分光鏡410的同一側。在本實施例中,雷射模組110位於分光鏡410與雷射光源120之間,且這些反光鏡152位於分光鏡410與這些反光鏡162之間。換句話說,雷射光組110及雷射模組120是同時設於分光鏡410的同一入光側的上游方向的。這些發光元件112所發出的光形成了光束111,而光束111被這些反光鏡152反射至分光鏡410。另一方面,這些發光元件122所發出的光形成了光束121,光束121被這些反光鏡162往反光鏡152反射,接著光束121經由空隙154穿透反光鏡152而傳遞至分光鏡410。
在本實施例中,雷射模組110所發出的呈藍色的光束111與雷射光源120所發出的呈藍色的光束121在傳遞至分光鏡410時,被分光鏡410反射至螢光粉層,而激發出呈綠色的光束433。綠色光束433傳遞回分光鏡410後,穿透了分光鏡410。
在本實施例中,雷射光源130、反光鏡172、雷射光源140及反光鏡182的配置可與雷射模組110、反光鏡152、雷射光源120及反光鏡162的配置類似,例如兩者互為鏡像配置。這些反光鏡172與這些反光鏡182可實作為如同間隔反射鏡150的一間隔反射鏡。具體而言,雷射光源130包括複數個發光元件,且這些反光鏡172分別設於這些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雷射光源140包括複數個發光元件,且這些反光鏡182分別設於這些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其中,雷射光源130與雷射模組110互相面對,雷射光源140與雷射光源120互相面對,雷射光源130位於分光鏡410與雷射光源140之間,這些反光鏡172位於分光鏡410與這些反光鏡182之間,且分光鏡410亦設於這些反光鏡172及這些反光鏡182的光路下游。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這些反光鏡152位於雷射模組110與這些反光鏡172之間,且這些反光鏡172位於雷射光源130與這些反光鏡152之間。這些反光鏡162位於雷射光源120與這些反光鏡182之間,且這些反光鏡182位於雷射光源140與這些反光鏡162之間。
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中,雷射光源130所發出的光束131被這些反光鏡172反射至分光鏡410。另一方面,雷射光源140所發出的光束141被這些反光鏡182往反光鏡172反射,接著光束141經由空隙174穿透反光鏡172而傳遞至分光鏡410。在本實施例中,雷射光源130所發出的呈藍色的光束131與雷射光源140所發出的呈藍色的光束141在傳遞至分光鏡410時,被分光鏡410反射至螢光粉層434,而激發出呈綠色的光束433。換言之,光束111、121、131與141可整體被視為呈藍色的一光束101,其被分光鏡410反射至螢光粉層434,而激發出呈綠色的光束433。
在本實施例中,分光鏡410設於光源組100、光源組200以及基板432的反射面431的光路下游,且分光鏡420設於光源300的光路下游,且設於分光鏡410的光路下游。在本實施例中,分光鏡410將雷射光源組200發出的呈藍色的光束201反射至分光鏡420,並使來自螢光粉層434的呈綠色的光束431通過而傳遞至分光鏡420。分光鏡420反射光源300發出的呈紅色的光束301,並使光源組200發出的且經分光鏡410反射的光束201與來自螢光粉層434的光束431通過。如此一來,呈紅色的光束301、呈綠色的光束431及呈藍色的光束201便能夠被分光鏡420合併為一照明光束401。
來自分光鏡420的照明光束401經由光均勻化元件的均勻化與整形的作用後,經由稜鏡486照射於光閥510上,以對光閥510產生照明的效果。光閥510將照明光束401調制成影像光束512,而影像光束512經由稜鏡486而傳遞至投影鏡頭520。投影鏡頭520將影像光束512投影於成像面(成像面處例如設置有一屏幕)上,以形成影像畫面。在本實施例中,光源組100、200與300可以同時或是輪流發光,以使照明光束401輪流呈現紅色、綠色、藍色或其組合而成的顏色,如白色,即為一例,以在不需要如色輪或螢光輪等動件的情況下形成彩色畫面。如此一來,本實施例的照明系統400可以避免因使用動件而造成的可靠度下降的問題,且可以沒有色輪中不同顏色的區域之間的間隙造成光能量的損失的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擴散片446設於光源組100及分光鏡410之間的光學路徑上,擴散片456設於光源組200及分光鏡410之間的光學路徑上,而擴散片466設於光源300及分光鏡420的光學路徑上。擴散片446、456、466可使光束101、201、301較為均勻,以改善雷射光束所產生的散斑現象。
在本實施例中,透鏡442與444依序配置於光源組100與擴散片446之間的光學路徑上,透鏡472與474配置於波長轉換元件430與分光鏡410之間的光學路徑上,透鏡452與454依序配置於光源組200與擴散片456之間的光學路徑上,透鏡462與464依序配置於光源300與擴散片466之間的光學路徑上,且透鏡476配置於分光鏡420與光均勻化元件484之間的光學路徑上。這些透鏡可提供聚光或改變光束錐角的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光源組100、光源組200及光源300例如分別為第一準直光源、第二準直光源及第三準直光源,分光鏡410與分光鏡420例如分別為第一分光鏡與第二分光鏡,擴散片446、456與466例如分別為第一、第二及第三擴散片。在本實施例中,雷射模組110、120、130及140例如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雷射光源。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雷射模組110、120、130及140可以分別為第一、第三、第二及第四雷射光源。在本實施例中,反光鏡152、162、172及182例如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反光鏡。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光鏡152、162、172及182可以分別為第一、第三、第二及第四反光鏡。在本實施例中,間隔反射鏡150、160、170及180例如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間隔反射鏡。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間隔反射鏡150、160、170及180可以分別為第一、第三、第二及第四間隔反射鏡。
圖3A繪示圖1中的準直光源的另一個實施例,圖3B為圖3A中的雷射光源的正視示意圖,而圖3C為從圖3A的透鏡往-z方向觀看照明系統時所看到的影像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A至圖3C,本實施例的準直光源與圖2A所繪示的準直光源類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本實施例的準直光源可用來作為圖1中的光源組100、200與300,以下以作為光源組100為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準直光源包括一階梯狀結構150a及一階梯狀結構170a。階梯狀結構150a包括複數個反光鏡152a,其中這些反光鏡152a相互平行設置。此外,階梯狀結構170a可相對於階梯狀結構150a為鏡像設置,階梯狀結構170a包括複數個反光鏡172a,其中這些反光鏡172a相互平行設置。反光鏡152a可將雷射模組110a與110b所發出的光束反射至透鏡442,且反光鏡172a可將雷射光源130a與130b所發出的光束反射至透鏡442。在本實施例中,雷射模組110a與110b是沿著y方向排列。原本在沿著z方向的單位寬度W2中,雷射模組110a與110b設有4排發光元件112a與112b,然而在階梯狀結構150a的作用下,從透鏡442處往-z方向可以觀看到在1/2倍的單位寬度W2中存在有4排發光元件112a與112b的影像。也就是說,階梯狀結構150a使光源寬度縮減為原本的1/2倍。如此一來,透鏡442的直徑便可以較小,進而縮減系統體積與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雷射模組110a、110b、130a及130b例如分別是第一、第三、第二及第四雷射光源,階梯狀結構150a及階梯狀結構170a例如分別是第一及第二階梯狀結構,而反光鏡152a與172a例如分別是第一與第二反光鏡。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照明系統中,由於採用了多個反光鏡來改變雷射光源所發出的多個光束的空間分佈,因此用以接收這些光束的透鏡的面積可以比較小,進而達到縮小體積的效果。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照明系統中,由於採用了擴散片來使準直光源所發出的光束均勻化,因此可以提升照明的均勻度,進而提升採用此照明系統的投影裝置所提供的影像的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光源組
101、111、121、131、141、201、301、433‧‧‧光束
110、110a、110b、120、130、130a、130b、140‧‧‧雷射模組
112、122‧‧‧發光元件
150、160、170、180‧‧‧間隔反射鏡
150a、170a‧‧‧階梯狀結構
152、152a、162、172、172a、182‧‧‧反光鏡
154、164、174‧‧‧空隙
400‧‧‧照明系統
401‧‧‧照明光束
410、420‧‧‧分光鏡
430‧‧‧波長轉換元件
431‧‧‧反射面
432‧‧‧基板
434‧‧‧螢光粉層
442、444、452、454、462、464、472、474、476‧‧‧透鏡
446、456、466‧‧‧擴散片
484‧‧‧光均勻化元件
486‧‧‧光學元件
500‧‧‧投影裝置
510‧‧‧光閥
512‧‧‧影像光束
520‧‧‧投影鏡頭
W1、W2‧‧‧單位寬度
x、y、z‧‧‧方向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與其中的照明系統的光路示意圖。 圖2A繪示圖1中的準直光源。 圖2B為圖2A中的反光鏡的正視示意圖。 圖2C為圖2A中的雷射光源的正視示意圖。 圖2D為從圖2A的透鏡往-z方向觀看照明系統時所看到的影像的示意圖。 圖3A繪示圖1中的準直光源的另一個實施例。 圖3B為圖3A中的雷射光源的正視示意圖。 圖3C為從圖3A的透鏡往-z方向觀看照明系統時所看到的影像的示意圖。
Claims (13)
- 一種照明系統,包括:一第一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一第二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複數個第二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以及一分光鏡,設於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的光路下游,其中該第一雷射光源與該第二雷射光源互相面對,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位於該第一雷射光源與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之間,且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位於該第二雷射光源與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一間隔反射鏡,包括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複數個第一空隙,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一空隙交錯設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為單一反光元件的一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三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三發光元件;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三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一第四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四發光元件;以及複數個第四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四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其中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位於該第三雷射光源與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之間,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位於該第四雷射光源與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之間,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位於該分光鏡與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之間,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位於該分光鏡與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之間,且該分光鏡亦設於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的光路下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一間隔反射鏡,包括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複數個第一空隙,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一空隙交錯設置;以及一第三間隔反射鏡,包括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及複數個第三空隙,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三空隙交錯設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為單一反光元件的一部分,其中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為單一反光元件的一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照明系統,其中該第一雷射光源、該第二雷射光源、該第三雷射光源以及該第四雷射光源同時設於該分光鏡的同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一階梯狀結構,包括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相互平行設置;以及一第二階梯狀結構,包括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相互平行設置。
- 一種照明系統,包括:一第一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一第一間隔反射鏡,包括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複數個第一空隙,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一空隙交錯設置,該第一間隔反射鏡的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一第二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複數個第二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以及一分光鏡,設於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的光路下游,其中該第一間隔反射鏡的該複數個第一空隙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的光路下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照明系統,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為單一反光元件的一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三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三發光元件;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三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一第四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四發光元件;以及複數個第四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四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其中該第三雷射光源與該第一雷射光源互相面對,該第四雷射光源與該第二雷射光源互相面對,該第三雷射光源位於該分光鏡與該第四雷射光源之間,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位於該分光鏡與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之間,且該分光鏡亦設於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的光路下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一間隔反射鏡,包括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複數個第一空隙,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一空隙交錯設置;以及一第三間隔反射鏡,包括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及複數個第三空隙,該複數個第三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三空隙交錯設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為單一反光元件的一部分,其中該複數個第四反光鏡為單一反光元件的一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照明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波長轉換元件,包括一螢光粉層,設於該分光鏡的光路下游,該波長轉換元件為固定且不可轉動的。
- 一種照明系統,包括:一第一準直光源;一第二準直光源;一第三準直光源;一固定式的基板,設於該第一準直光源的光路下游,且該基板上設有一反射面;一螢光粉層,設於該基板的該反射面上;一第一分光鏡,設於該第一準直光源、該第二準直光源以及該基板的該反射面的光路下游;一第二分光鏡,設於該第三準直光源的光路下游,且設於第一分光鏡的光路下游;一第一擴散片,設於該第一準直光源及該第一分光鏡之間的光學路徑上;一第二擴散片,設於該第二準直光源及該第一分光鏡之間的光學路徑上,其中該第一分光鏡反射該第二準直光源發出的光束,並使一來自該螢光粉層的光束通過,第二分光鏡反射該第三準直光源發出的光束,並使該第二準直光源發出的光束通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照明系統,其中該第一準直光源包括:一第一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一第二雷射光源,包括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複數個第二反光鏡,分別設於該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其中,該第一分光鏡設於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及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的光路下游,該複數個第一反光鏡和該複數個第二反光鏡設於該第一分光鏡的同一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35213A TWI678589B (zh) | 2018-10-05 | 2018-10-05 | 照明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35213A TWI678589B (zh) | 2018-10-05 | 2018-10-05 | 照明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78589B true TWI678589B (zh) | 2019-12-01 |
TW202014789A TW202014789A (zh) | 2020-04-16 |
Family
ID=6958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5213A TWI678589B (zh) | 2018-10-05 | 2018-10-05 | 照明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7858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4310B (zh) * | 2020-10-08 | 2022-05-11 |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照明系統及其製作方法 |
CN115343902A (zh) * | 2021-05-12 | 2022-11-15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08722B (zh) | 2022-04-13 | 2023-07-11 |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 合光模組及具有其之雷射投影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542966A (zh) * | 2014-05-02 | 2015-11-16 | Coretronic Corp | 照明系統及投影裝置 |
US20180095349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Rotary cooling device,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light diffusing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
CN108267913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
-
2018
- 2018-10-05 TW TW107135213A patent/TWI67858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542966A (zh) * | 2014-05-02 | 2015-11-16 | Coretronic Corp | 照明系統及投影裝置 |
US20180095349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Rotary cooling device,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light diffusing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
CN108267913A (zh) * | 2016-12-30 | 2018-07-10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4310B (zh) * | 2020-10-08 | 2022-05-11 |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照明系統及其製作方法 |
CN115343902A (zh) * | 2021-05-12 | 2022-11-15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4789A (zh) | 2020-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94595B (zh) |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 |
JP6056001B2 (ja) |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 |
CN108287449B (zh) | 一种色轮 | |
US10976654B2 (en) | Illuminator and projector | |
US9429829B2 (en) |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 |
CN111562713B (zh) | 激光投影设备 | |
WO2019071951A1 (zh) | 复眼透镜组及投影装置 | |
TWI678589B (zh) | 照明系統 | |
JP7336762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 |
WO2020259615A1 (zh) | 一种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 |
TWI731073B (zh) | 照明系統 | |
CN111176059A (zh) | 照明系统 | |
US20170242266A1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or | |
TW201833655A (zh) | 光源裝置 | |
CN113960866B (zh) |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 |
TWI726073B (zh) | 光學系統 | |
JP7257599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 |
TWI730146B (zh) | 光學系統 | |
CN114326139B (zh) | 一种消散斑装置、激光光源及投影设备 | |
TWI809249B (zh) | 照明系統及其製造方法及投影機 | |
CN116893565A (zh) | 光源装置 | |
JP2019032471A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
CN109459906B (zh) | 光学系统 | |
JP2021005060A (ja) |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投射装置 | |
US10025172B2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