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6284B - 照明系統 - Google Patents

照明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6284B
TWI826284B TW112108166A TW112108166A TWI826284B TW I826284 B TWI826284 B TW I826284B TW 112108166 A TW112108166 A TW 112108166A TW 112108166 A TW112108166 A TW 112108166A TW I826284 B TWI826284 B TW I8262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ing system
nanometers
emitting element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8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8765A (zh
Inventor
陳宗平
王柏霖
Original Assignee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08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62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8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8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6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6284B/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照明系統,包括可輸出第一光線的第一光源,可輸出第二光線的第二光源,可輸出第三光線的第三光源,可輸出第四光線的第四光源,可輸出第五光線的第五光源。照明系統還包含設於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路下游的波長轉換元件,波長轉換元件可將第一光線和第二光線分別轉換為第一激發光線和第二激發光線。照明系統還包含第一分光鏡,第二分光鏡和第三分光鏡。第一分光鏡設於第一激發光線和第二激發光線光路上,第二分光鏡設於第四光線的光路上,第三分光鏡設於第四光線與第五光線的光路上。其中,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差,介於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

Description

照明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照明系統,特別是一種適用於投影機的照明系統。
隨著近年來固態光源及投影技術的發展,以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及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等固態光源為主的投影裝置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
在一般的投影機架構中,通常會設置照明系統以提供照明光線。照明光線通過光閥後轉換為影像光線,且影像光線通過投影鏡頭後可以投射在螢幕或牆面上。投影機輸出的影像光線的亮度取決於照明系統所提供照明光線的亮度。在一般投影機的照明系統中,一個藍光光源可輸出藍光以激發綠色螢光粉產生綠光。上述綠光和一個由紅光光源所輸出的紅光和又一個由藍光光源所輸出的藍光共同形成照明系統所輸出之照明光線的三原色(RGB)。在習知的投影機架構中,通常還會額外設置一個藍光光源,以透過其他光路徑來提供藍光至上述的綠色螢光粉,來加強綠色螢光粉所激發的綠光的強度,藉以增加照明系統輸出光線的亮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照明系統,其輸出的光線具有較高的亮度和較佳的色域,且其構件配置緊湊(compact)。
本發明實施例的照明系統包括可輸出第一光線的第一光源,可輸出第二光線的第二光源,可輸出第三光線的第三光源,可輸出第四光線的第四光源,可輸出第五光線的第五光源。照明系統還包含設於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路下游的波長轉換元件,波長轉換元件可將第一光線和第二光線分別轉換為第一激發光線和第二激發光線。照明系統還包含第一分光鏡,第二分光鏡和第三分光鏡。第一分光鏡設於第一激發光線和第二激發光線光路上,第二分光鏡設於第四光線的光路上,第三分光鏡設於第四光線與第五光線的光路上。第一分光鏡、第二分光鏡和第三分光鏡的排列,可使第一激發光線、第二激發光線、第三光線、第四光線和第五光線,被引導至同一方向。照明系統滿足下列條件其中之一:(1) 第四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600奈米至630奈米之間,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630奈米至680奈米之間,且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差,介於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2) 第四光線光譜與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均介於490奈米至590奈米之間,且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差,介於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
本發明實施例的照明系統包括第一發光元件、第二發光元件、第三發光元件、第四發光元件、波長轉換元件、第一光學分光元件、第二光學分光元件。波長轉換元件設於第一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第一光學分光元件設於第一發元件和第二發元件的光路下游,第二光學分光元件設於第三發光元件與第四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可使第三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穿透,並使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被反射。照明系統滿足下列條件其中之一:(1) 第三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的波長峰值介於630奈米至680奈米之間,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的波長峰值介於600奈米至630奈米之間,且第三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及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兩者光譜的波長峰值差異在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2) 第三發光元件與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的波長峰值,均介於490奈米至590奈米之間,且第三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及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兩者光譜的波長峰值差異在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相關實施例中,由於照明系統所輸出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630奈米至680 奈米之間的深紅色光線增加,當照明系統例如是應用於投影裝置時,投影裝置所輸出的光線具有較高的亮度和較佳的色域。另外,在本發明的相關實施例的照明系統中,由於照明系統的內部空間妥善運用以透過增加設置深紅色光源的方式加強照明系統的光線輸出,使得照明系統的構件配置緊湊,其無用空間減少。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下列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語「第一」、「第二」是為了辨識相同或相似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的元件而使用。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為顯現本實施例的特徵,僅顯示與本實施例有關的結構,其餘結構予以省略。
本發明所謂光學元件,係指元件具有部份或全部可反射或穿透的材質所構成,通常包括玻璃或塑膠所組成。本發明所謂透鏡,係指一允許至少部份光線穿透,且入光面或出光面之最少一者非為平面的光學元件,如平板玻璃,即非為透鏡。本發明所謂合光,係指可將一個以上光束,合成一光束輸出。本發明所謂分光,係指可將一個光束,分成數個光束輸出。
圖1繪示投影裝置的架構示意圖,投影裝置100包括照明系統110、光閥120、投影鏡頭130以及光路調整機構140。其中,照明系統110具有光源112,其適於提供照明光束114,且光閥120配置光束114的傳遞路徑上。此光閥120適於將光束114轉換為影像光束114a。此外,投影鏡頭130配置於影像光束114a的傳遞路徑上,且光閥120係位於照明系統110與投影鏡頭130之間。另外,光路調整機構140可配置於光閥120與投影鏡頭130之間,例如可以在光閥120和內部全反射稜鏡119之間或是可以在內部全反射稜鏡119和投影鏡頭130之間,且位於影像光束114a的傳遞路徑上。上述之投影裝置100中,光源112例如可包含紅光發光二極體112R、綠光發光二極體112G、及藍光發光二極體112B,各個發光二極體發出的色光經由一合光裝置116合光後形成照明光束114,照明光束114會依序經過光均勻元件117,例如是透鏡陣列(lens array)或集光柱(light integration rod)、鏡片組118及內部全反射稜鏡(TIR Prism) 119。之後,內部全反射稜鏡119會將光束114反射至光閥120。此時,光閥120會將光束114轉換成影像光束114a,而這些影像光束114a會依序通過內部全反射稜鏡119及光路調整機構140,並經由投影鏡頭130將這些影像光束114a投影於螢幕150上。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10a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源S1可輸出第一光線L1,第二光源S2可輸出第二光線L2,第三光源S3可輸出第三光線L3,第四光源S4可輸出第四光線L4,且第五光源S5可輸出第五光線L5。第一光源S1、第二光源S2、第三光源S3、第四光源S4及第五光源S5分別包括例如是能發出各種可見光的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 LD)晶片、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晶片或前述各者之封裝體的任一者。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源S1、第二光源S2及第三光源S3包括了一藍光(blue)發光二極體晶片,而第一光線L1、第二光線L2和第三光線L3的顏色實質上為藍色。第四光源S4包括了一紅光(red)發光二極體晶片,第五光源S5包括了一深紅光(deep red)發光二極體晶片,而第四光線L4的顏色實質上為紅色,第五光線L5的顏色實質上為深紅色。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差,介於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且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的顏色,屬於廣義上的紅色色系。
另外,波長轉換元件P1位在第一光源S1和第二光源S2的光路下游,P1係指至少包括有一含有螢光粉的光學元件。更明確的說,波長轉換元件P1為一滲有螢光粉的透光膠體;螢光輪;螢光片或是其他包括螢光粉並具有波長轉換功能的光學元件,例如是具有螢光粉且能發出各種可見光的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 LD)晶片、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晶片或前述各者之封裝體的任一者。在本實施例中,波長轉換元件P1設置於第一光源S1和第二光源S2的光路下游上,亦即,波長轉換元件P1設置於第一光線L1和第二光線L2的傳輸路徑上。波長轉換元件P1可以接受光線,並藉由光致發光(Photoluminescence)現象而轉換產生激發光線。具體而言,波長轉換元件P1例如可以接受第一光線L1的藍光並產生第一激發光線(Pump light)PL1的綠光,也可以接受第二光線L2的藍光並產生第二激發光線PL2的綠光。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分別具有一光譜,這些光譜的波長峰值分別介於490奈米至590奈米之間,且這些光譜的波長峰值差值小於10奈米。更明確的說,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在一光譜能量分布圖譜中分別具有一相對應的光譜能量分布曲線,而此分布曲線之波峰係落在綠色(例如是介於490奈米至590奈米)的波長區間之中。
再者,本發明的第一導光件G1、第二導光件G2及第三導光件G3係指分光片、偏振片、濾光片、X型板、反射鏡、透鏡、平板玻璃、棱鏡、積分柱、導光棒或包括前述各者之至少一者之組合。詳細而言,分光片係泛指具有分光功能的光學元件,如半反半透鏡、利用P、S極性分光的偏振片、各種波片、利用入光角分光的各種棱鏡、利用波長分光的分光片等等。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件G1、第二導光件G2及第三導光件G3具有波長選擇性,為利用波長(顏色)進行分光的分色片,例如是分光鏡(dichroic mirror, DM)。在相關實施例中,第一導光件G1、第二導光件G2及第三導光件G3可以為獨立設置,具有分色功能的光學元件,也可以為鍍附在其他構件上的分色膜或是塗層,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而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件G1可讓藍色光線L1、L3反射及讓綠色光線PL1、PL2穿射,第二導光件G2可讓紅色光線L4反射並讓其他顏色的光線穿透,而第三導光件G3可讓深紅色光線L5反射並讓其他顏色的光線穿透。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光線L3、第四光線L4、第五光線L5、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分別經由第二導光件G2及第三導光件G3輸出而形成照明光線114。
詳細而言,照明系統110a可更包括光均勻元件117,設置於上述照明光線的傳輸路徑上,用以使照明光線的強度分佈均勻化。具體而言,光均勻元件117可以是複眼透鏡(Fly-eye lens)或是光積分柱(light integration rod)等光學元件,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另外,照明系統110a亦可以依據實際需求而更包括其他光學元件,例如是透鏡、擴散片(diffuser)、反射鏡或棱鏡等等,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本發明的光閥120,含有許多獨立單元,它們在空間上排列成一維或二維陣列。每個單元都可獨立地接受光學信號或電學信號的控制,利用各種物理效應(泡克爾斯效應、克爾效應、聲光效應、磁光效應、半導體的自電光效應、光折變效應等) 改變自身的光學特性,從而對照明在該複數個獨立單元的照明光進行調製,並輸出影像光。獨立單元為微型反射鏡、液晶單元等光學元件。詳細而言,本發明的光閥120為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矽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 panel, LCOS panel)或是穿透式液晶面板。而於本例中,光閥為數位微鏡元件,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光閥120亦可以是穿透式液晶面板或其他空間光調變器,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投影鏡頭130是由至少一枚透鏡所組成的。投影鏡頭130內部可設有孔徑光欄或稱光徑,而孔徑光欄的前後分設有至少一透鏡以調整影像光的形狀及像差。
以下示例性地說明圖2第一實施例照明系統110a之各元件的安排及光線之傳輸過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源S1輸出藍色的第一光線L1,經由第一導光件G1a反射到達波長轉換元件P1,並激發轉換為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光源S2輸出藍色的第二光線L2,且藍色的第二光線L2到達波長轉換元件P1並激發轉換為綠色的第二激發光線PL2。第一導光件G1a相對於第一光源S1是傾斜的,使得第一光線L1對第一導光件G1a的入光角例如約為45度角。具體而言,當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藉由反射和/或穿透離開波長轉換元件P1,穿透第一導光件G1a,到達第二導光件G2a和第三導光件G3a並穿透,第二導光件G2a與第一導光件G1a大致平行的,而第三導光件G3a與第二導光件G2a大致垂直的。另外,第三光源S3輸出藍色的第三光線L3,且第三光線L3經由第一導光件G1a反射到達第二導光件G2a和第三導光件G3a並穿透。第四光源S4輸出紅色的第四光線L4,且第四光線L4經由第二導光件G2a反射到達第三導光件G3a並穿透,第五光源S5輸出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且第五光線L5經由第三導光件G3a反射到達第二導光件G2a並穿透。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穿透第二導光件G2a和第三導光件G3a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激發光線PL2、第三光線L3,和穿透第二導光件G2a的第五光線L5,和穿透第三導光件G3a的第四光線L4被合併為照明光線114並且自照明系統110輸出。詳細而言,第三光線L3的顏色例如是藍色,第四光線L4及第五光線L5的顏色例如是紅色和深紅色,且第一激發光線PL1和第二激發光線PL2的顏色例如是綠色。因此,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激發光線PL2、第三光線L3、第四光線L4及第五光線L5可以提供照明光線的三原色(RGB)。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照明光線114傳輸至光閥120,且光閥120用以將照明光線114轉換為影像光束114a。另外,投影鏡頭130用以將影像光束114a投影至一成像平面或是屏幕150上以形成影像畫面。
請參考圖9為上述各發光光線的光譜圖。前述所稱藍色的光線(L1、L2、L3),係指光線的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400奈米至460奈米之間。前述所稱綠色的激發光線(PL1、PL2),係指光線的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490奈米至590奈米之間。前述所稱紅色的光線(L4),係指光線的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600奈米至630奈米之間。前述所稱深紅色的光線(L5),係指光線的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630奈米至680奈米之間。因此,照明系統110所輸出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630奈米至680奈米之間的光線(深紅光)增加,使得投影裝置100所輸出的光線具有較高的亮度和較佳的色域。其中,亮度約可提升12~17%,而色域約可提升4%。
要注意的是,本實施例雖然是以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發出的藍光去激發波長轉換元件,而轉換成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和第二激發光線。但也可以只使用一個光源的藍光去激發波長轉換元件,此時,照明系統只使用四個光源即可輸出照明光線的三原色(RGB)。另外,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發出的藍光去激發波長轉換元件,而轉換成紅色的第一激發光線和第二激發光線,此時,第四光線L4的顏色實質上為綠色,第五光線L5的顏色實質上為深綠色。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差,介於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且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的顏色,屬於廣義上的綠色色系。再者,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紅色光線和深紅色光線都是非偏振光光線。
請參考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10b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照明系統110b類似於圖2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00a,其主要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和藍色的第三光線L3,經由第一導光件G1b到達第二導光件G2b並穿透。紅色的第四光線L4穿透第三導光件G3b到達第二導光件G2b,並由第二導光件G2b反射,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經由第三導光件G3b反射到達第二導光件G2b,並由第二導光件G2b反射。藉此,穿透第二導光件G2b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激發光線PL2、第三光線L3和被第二導光件G2b反射第四光線L4及第五光線L5被合併為照明光線114並且自照明系統110b輸出。
請參考圖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10c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照明系統110c類似於圖2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00a,其主要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和藍色的第三光線L3,經由第一導光件G1c來穿透第二導光件G2c和第三導光件G3c。紅色的第四光線L4經由第二導光件G2c反射到達第三導光件G3c,並穿透第三導光件G3c,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經由第三導光件G3c反射。藉此,穿透第三導光件G3c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激發光線PL2、第三光線L3、第四光線L4及被第三導光件G3c反射第五光線L5被合併為照明光線114並且自照明系統110c輸出。
請參考圖5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10d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照明系統110d類似於圖2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00a,其主要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和藍色的第三光線L3,經由第一導光件G1d來依序穿透第二導光件G2d、第一透鏡陣列117a和被第三導光件G3d反射。紅色的第四光線L4經由第二導光件G2d反射,再穿透第一透鏡陣列117a和被第三導光件G3d反射,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穿透第二透鏡陣列117b和第三導光件G3d。藉此,穿透第三導光件G3d的第五光線L5和被第三導光件G3d反射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激發光線PL2、第三光線L3和第四光線L4被合併為照明光線114並且自照明系統110d輸出。
另外,請參考圖10為對本實施例的第二導光件G2d、第三導光件G3d、第四光線L4和第五光線L5的進一步說明。第二導光件G2d為一利用波長分光的分光片,其可使波長在約570nm以下的可見光高度穿透,但波長在約590nm以上的可見光則被阻擋。第三導光件G3d亦為一利用波長分光的分光片,但其是阻擋波長在約620nm以下的可見光,但波長在約630nm以上的可見光則可高度穿透。所以,利用第二導光件G2d和被第三導光件G3d的特性,紅色的第四光線L4可被第二導光件G2d和第三導光件G3d阻擋而反射,但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穿透第三導光件G3d。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的任一導光件,此一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自行更動鍍膜設計而達到對上述任一光線穿透或阻擋的功能。
請參考圖6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10e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照明系統110e類似於圖2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00a,其主要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和第二激發光線PL2,經由第一導光件G1e到達第二導光件G2e並穿透。藍色的第三光線L3,經由第二導光件G2e反射。紅色的第四光線L4穿透第三導光件G3e到達第一導光件G1e,並由第一導光件G1e反射,到達第二導光件G2e並穿透。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經由第三導光件G3e反射到達第一導光件G1e,並由第一導光件G1e反射,到達第二導光件G2e並穿透。藉此,穿透第二導光件G2e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激發光線PL2、第四光線L4、第五光線L5及被第二導光件G2e反射第三光線L3被合併為照明光線114並且自照明系統110e輸出。
請參考圖7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10f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源S1輸出藍色的第一光線L1,穿透第一導光件G1f到達波長轉換元件P1,並激發轉換為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光源S2輸出藍色的第二光線L2,且藍色的第二光線L2到達波長轉換元件P1並激發轉換為綠色的第二激發光線PL2。第一導光件G1f相對於第一光源S1是傾斜的,使得第一光線L1對第一導光件G1f的入光角例如約為45度角。具體而言,當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及第二激發光線PL2藉由反射和/或穿透離開波長轉換元件P1,被第一導光件G1f反射。藍色的第三光線L3,經由第二導光件G2f反射,並穿透第三導光件G3f和第一導光件G1f。紅色的第四光線L4穿透第二導光件G2f、第三導光件G3f和第一導光件G1f。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經由第三導光件G3f反射,並穿透第二導光件G2f和第一導光件G1f。藉此,穿透第一導光件G1f的第三光線L3、第四光線L4和第五光線L5及被第一導光件G1f反射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和第二激發光線PL2、被合併為照明光線114並且自照明系統110f輸出。
請參考圖8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10g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照明系統110g類似於圖2實施例的照明系統100a,其主要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綠色的第一激發光線PL1和第二激發光線PL2,穿透第一導光件G1g。藍色的第三光線L3,穿透第二導光件G2g和第三導光件G3g,經由第一導光件G1g反射。紅色的第四光線L4由第二導光件G2g反射並穿透第三導光件G3g到達第一導光件G1g,並由第一導光件G1g反射。深紅色的第五光線L5由第三導光件G3g反射並穿透第二導光件G2g,到達第一導光件G1g,並由第一導光件G1g反射。藉此,穿透第一導光件G1g的第一激發光線PL1、第二激發光線PL2和被第一導光件G1g反射的第三光線L3、第四光線L4和第五光線L5被合併為照明光線114並且自照明系統110g輸出。
本發明的發光元件,係指一可產生光線之光學元件。更明確的說,發光元件係指發光二極體晶片、雷射二極體晶片、由前述晶片封裝而成的模組或是其他能達到相同功效的元件或其組合。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相關實施例中,由於照明系統110所輸出光譜的波長峰值介於630奈米至680 奈米之間的深紅色光線增加,當照明系統例如是應用於投影裝置時,投影裝置所輸出的光線具有較高的亮度和較佳的色域。另外,在本發明的相關實施例的照明系統中,由於照明系統的內部空間妥善運用以透過增加設置深紅色光源的方式加強照明系統的光線輸出,使得照明系統的構件配置緊湊,其無用空間減少。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另外,需注意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提及的個別特徵,並非僅能運用於繪示或描述該特徵的實施例中,亦即該特徵可運用于本發明的各個其他實施例或其他說明書未例示出的變化例而不限定,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投影裝置 110、110a:照明系統 112、S1~S5:光源 112R:紅光發光二極體 112G:綠光發光二極體 112B:藍光發光二極體 114:照明光束 114a:影像光束 117:光均勻元件 118:鏡片組 119:內部全反射稜鏡 120:光閥 130:投影鏡頭 140:光路調整機構 150:螢幕 L1~L5:光線 PL1、PL2:激發光線 P1:波長轉換元件 G1~G3、G1a~G3g:導光件 119:內部全反射稜鏡 120:光閥 130:投影鏡頭 140:光路調整機構
圖1繪示投影裝置的架構示意圖。 圖2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照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3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照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照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5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照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6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照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7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照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8繪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照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9繪示各實施例的第一激發光線、第二激發光線、第一光線、第二光線、第三光線、第四光線及第五光線的光譜圖。 圖10繪示圖5中實施例的第二導光件、第三導光件、第四光線和第五光線的光譜圖。
110a:照明系統
S1~S5:光源
114:照明光束
L1~L5:光線
PL1、PL2:激發光線
P1:波長轉換元件
G1a~G3a:導光件

Claims (5)

  1. 一種照明系統,包括:一第一光源,可輸出一第一光線;一第二光源,可輸出一第二光線;一第三光源,可輸出一第三光線;一第四光源,可輸出一第四光線;一第五光源,可輸出一第五光線;一波長轉換元件,設於該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路下游,該波長轉換元件可將該第一光線和該第二光線分別轉換為一第一激發光線和一第二激發光線;一第一分光鏡,設於該第一激發光線和一第二激發光線光路上;一第二分光鏡,設於該第四光線的光路上;以及一第三分光鏡,設於該第四光線與該第五光線的光路上,其中,該第一分光鏡、該第二分光鏡、該第三分光鏡的排列,可使該第一激發光線、該第二激發光線、該第三光線、該第四光線和該第五光線,被引導至同一方向,該第四光線光譜與該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均介於490奈米至590奈米之間,且該第四光線及該第五光線光譜的波長峰值差,介於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系統,其中該第二分光鏡與該第三分光鏡,可組成為一X形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系統,其中該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一透鏡陣列和一第二透鏡陣列,該第一透鏡陣列位於該第二分光鏡和該第三分光鏡之間,且該第二透鏡陣列位於該第五光源和該第三分光鏡之間。
  4. 一種照明系統,包括:一第一發光元件;一第二發光元件; 一第三發光元件;一第四發光元件;一波長轉換元件,設於該第一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一第一光學分光元件,設於該第一發光元件和第二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以及一第二光學分光元件,設於該第三發光元件與該第四發光元件的光路下游,可使第三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穿透,並使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被反射,其中,該第三發光元件與該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的波長峰值,均介於490奈米至590奈米之間,且該第三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及該第四發光元件發出的非偏振光光線,兩者光譜的波長峰值差異在10奈米至50奈米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照明系統,其中該照明系統更包括一第一透鏡陣列和一第二透鏡陣列,該第一透鏡陣列位於該第一光學分光元件和該第二光學分光元件之間,且該第二透鏡陣列位於該第三發光元件和該第二光學分光元件之間。
TW112108166A 2020-02-11 2020-02-11 照明系統 TWI826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8166A TWI826284B (zh) 2020-02-11 2020-02-11 照明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8166A TWI826284B (zh) 2020-02-11 2020-02-11 照明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8765A TW202328765A (zh) 2023-07-16
TWI826284B true TWI826284B (zh) 2023-12-11

Family

ID=8814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8166A TWI826284B (zh) 2020-02-11 2020-02-11 照明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628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03646A1 (en) * 2005-11-08 2007-05-10 Young Garrett J Apparatu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primary display or projection
US20110075107A1 (en) * 2002-11-07 2011-03-31 Sony Deutschland Gmbh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 for a projec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5107A1 (en) * 2002-11-07 2011-03-31 Sony Deutschland Gmbh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 for a projection system
US20070103646A1 (en) * 2005-11-08 2007-05-10 Young Garrett J Apparatu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primary display or projection
US20110157245A1 (en) * 2005-11-08 2011-06-30 Young Garrett J Apparatu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primary display or proj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8765A (zh) 2023-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7317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10824067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9645480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649321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TWI731073B (zh) 照明系統
TW201833653A (zh) 投影系統
KR101185297B1 (ko) 영상 프로젝터
TWI678589B (zh) 照明系統
WO2022037196A1 (zh) 一种三色光源设备和投影显示设备
TW201833655A (zh) 光源裝置
JP7106349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TWI726073B (zh) 光學系統
KR20170133936A (ko) 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투사장치
TWI809249B (zh) 照明系統及其製造方法及投影機
KR101798158B1 (ko) 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투사장치
TWI730146B (zh) 光學系統
TWI826284B (zh) 照明系統
US11693301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WO2020199670A1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13805415B (zh) 投影装置
US11199766B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WO2021037239A1 (zh) 一种投影光学系统
US20240027886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JP2008532056A (ja) 小型投射ディスプレイ
KR20080041035A (ko) 광 합성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